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二号首长]

_80 黄晓阳(当代)
谷瑞丹问,要不要我送你一下?
他说,算了。心想,少来这一套了。
他不想乘出租车,独自在路上走着。他原以为离婚后,自己的心情会非常糟
糕,现在看来并非如此,他反而平静,有种将背负长时间的包袱扔掉的轻松。
谷瑞丹不想将离婚的事公之与众,特别对他说,我们离婚的事,希望你不要
告诉别人。
他想,这事,大概不需要交待吧。在省委办公厅,他还抱有一线希望,当然
不愿离婚这件事,使得自己的希望成为泡影。当然喽,就算没有这一线希望,他
认为自己的命运早已经改变,不太可能重新回到日报时代。
这是唐小舟一生中又一段灰暗的日子。官场不是将他抛弃了就是将他遗忘了,
情场又是极度失意,和谷瑞丹离婚了,徐雅宫被单位派到上海学习,冷雅馨放假
了,孔思勤倒是在身边,他又不想在这时候向她靠近。人在这个时候,情感极其
脆弱。人在脆弱的时候,最容易犯错,尤其容易把感情搞得一塌糊涂。
这个时期,他反倒极其理智,理智地对待情感,理智地看着官场。赵德良仍
然留在北京,江南省却是谣言满天飞。
有人说,赵德良调走和陈运达接班的事,已经定了。甚至有人说,中央已经
找赵德良谈话,将他调回北京一个部委当副部长。省委书记是正部级,当副部长,
是明显降职使用。甚至有人说,当副部长,还是因为中央领导卖了赵德良已故岳
父的面子。毕竟程老爷子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尸骨未寒,他的直系子女,
没有身处高位的,赵德良的职位是最高的。如果立即将他撤职处理,别人看了会
心寒。如果没有这一层原因,赵德良肯定被削职为民了。
这个时期,基本没人理唐小舟,但凡工作上的事,余丹鸿不是直接交给侯正
德,就是交给杨卫新或者韦成鹏,仿佛唐小舟根本不存在。以前,韦成鹏对他还
十分恭敬,至少表面上显得十分热情,最近完全变了嘴脸。前几天,唐小舟和韦
成鹏在楼梯上不期而遇,韦成鹏竟然装着不认识他,连点一点头都免了。余丹鸿
对他似乎比以前热情得多,见了面就和他开玩笑,东扯西拉地聊上几句,连半句
正经话都没有。
这一切,唐小舟倒不在乎,他始终牢记一点,抓主要矛盾。他的主要矛盾,

就是赵德良。问题在于,赵德良现在也是泥菩萨过江,哪有时间管他的事?
他是真的觉得自己的处境微妙起来。
倒是黎兆平与众不同,知道他最近清闲,心情又不佳,便三天两头约他吃饭。
有一次,黎兆平说,现在有一个投资的好机会,别怪我没告诉你们。唐小舟
和王宗平都问是什么机会。黎兆平说,陆敏的公司开发了一个楼盘,在省政府对
面,只有几百米远。那里的房子肯定升值快,有钱的话,就快去买。
黎兆平的商业头脑绝非一般人可比。省里要修新的省委省政府大院的消息,
尚在热议之时,黎兆平便将雍州市各地块仔细考察了好几遍。后来,省里做出了
好几套方案,他便对这几套方案仔细分析,并且选出其中几套方案,在周围买地。
方案确定后,他果然买中了其中一块地。这块地的地价飞涨,而其他几块地,虽
然没涨价,也只是让他压了一段时间的资金,并没有亏太多钱。
这个楼盘,已经完成了两期建设,前两期,卖得非常火爆。三期开始建设的
时候,出现了波折,新的省政府成了胡子工程,因为资金问题有可能烂尾,当地
的房产价格,随之大跌。黎兆平所说的,正是大跌后的这个三期。
黎兆平说,经过一跌,那里的房价跌到底了,正是入市的好机会。过了这个
村,绝对不会再有这个店了。
唐小舟手里恰好有点钱,现在不受谷瑞丹制约了,拿出来投资房产,是最佳
选择。他说,你给什么样的优惠?
黎兆平说,那里的房价已经跌到地板价了,你还要优惠?贪不贪了点?
唐小舟说,现在买白菜都要讲价,何况买房子?你不优惠,谁买?再说了,
我哪知道你是不是卖不出去,跑来杀熟?
黎兆平摆了摆手,说,你这种人,蝇头小利,也要斤斤计较,永远做不成大
老板。
唐小舟说,如果我也能成为大老板,这个世界,大概全是大老板了。正因为
穷,才要斤斤计较,不光是斤斤计较,甚至要两两计较。
第十六卷 神秘而来的调查组 神秘而来的调查组11
黎兆平说,好好好,服了你。我的开盘均价是三千二,给你打九折。
唐小舟迅速算了一笔账,打九折,每平方米少三百二,已经相当便宜了。可
生意场上,毕竟谈的是生意,怎么说,朋友加上自己目前的身份,那也是要估价
的,这两项加起来,肯定不止几百元。何况,雍州中心地带的房价,平均也才三

千多一点,新省政府那里够偏僻了,也要卖三千多,太高了吧,杀到两千多甚至
一千多,绝对不亏了他。
唐小舟说,你这是一套的价吧?如果多买几套,比如团购,是不是能多优惠?
黎兆平根本不相信唐小舟能一次拿几套,便说,我干脆人情做到底好了。一
套,九折,两套以上五套以下,八五折。五套以上,全部八折。
全部八折,每平方米少六百四,均价就只有二千五左右,已经是那个地块没
有升值的价了,首期付三成,平均每个平米,首付八百左右,他手上的钱,仅付
首期,可以买一千五百平米。
反正在办公厅没事干,第二天,他去看房子,当场选定了一套复式,准备未
来自己搬到这里来住,另外选了四套三房两厅,四套两房两厅,作为投资。九套
房,总面积七百多平米,又买了一些门面房。黎兆平没料到他会有如此出手,暗
吃一惊。黎兆平的老婆陆敏,骂了黎兆平多次,说他做了亏本生意。黎兆平心里
清楚,亏本是肯定不会,只是赚数少了,反而给唐小舟捡了便宜。
唐小舟也怕黎兆平反悔。如今的房地产商,真要反悔,办法多得很,最简单
的办法,说别人已经先付了款,手续都办了。是真是假,你又哪里清楚?唐小舟
手里有一百二十多万现金,当即提出一百万,付了首期。还剩下几十万元,准备
办理相关税费和支撑按揭。
赵德良返回雍州只呆了几天,又去北京了。他回雍州的这些天,到底说了什
么做了什么,唐小舟完全不知道。唐小舟甚至没有和赵德良说上一句话,每天就
是按时上下班。有一件事让他感到奇怪,扫黑工作阶段性结束了,唐小舟的联络
员身份,却没有改变,甚至公安厅派给他的那台车,也没有人收回去。
除了孔思勤偶尔告诉他一些传言之外,他与整个江南官场隔绝了。
九月初的一天,和他一起落寞的手机竟然响了起来。拿起一看,是彭清源的
秘书。
早就有动议,要解决彭清源的秘书,但因为扫黑以及抗洪,加上此后赵德良
逗留北京的时间多,在雍州的时间少,人事工作不得不暂时停了下来。唐小舟估
计,赵德良从北京回来,有可能开会讨论此事了。
对方说,晚上首长有个活动,他问你有没有时间一起去。
自从坐了冷板凳,没有几个人想起他,约吃饭更是少得可怜。接到这个电话,
唐小舟心中一阵感动。彭清源这种级别的干部,竟然还能想起他,实在太难得了,
至少说明,在江南官场,自己已经被某些人认同。
晚上的活动并不重要,和几个企业家聚餐,礼节性的,并没有实质内容。吃

过饭后,彭清源叫上唐小舟到喜来登三十八楼喝茶。看上去,彭清源更像是太累
了,需要这么个机会休息一下。彭清源半躺半靠在沙发上,并不像平常人们见到
的那样正襟危坐,显得十分随意,也很放松。他们之间的谈话,更像是在闲聊天。
彭清源问,怎么样?最近还写文章吗?
唐小舟说,哪里还有时间写文章?早不写了。
彭清源说,我听说赵世伦到文化厅去以后,和你来往挺密切?
唐小舟说,是啊。人就是奇怪,拉开了距离,反倒好相处一些。
彭清源的思维极其跳跃,一会儿一个话题,很快又跳到了王宗平身上,他问,
你上次说的那个朋友,叫什么?王什么?
唐小舟有点跟不上趟,不明白他指谁,所以没答。
彭清源说,给任国昌当过秘书的那个。
唐小舟说,哦,王宗平。挺有能力的一个人,因为上次的经历,一直没人敢
用他。他自己也很郁闷,前段时间还对我说,他想辞职算了。
唐小舟之所以有意提起王宗平想辞职,是想传递给彭清源一个信息,如果不
马上用,这个人才可能失之交臂。没料到彭清源根本不沿着他的话题走,而是迅
速跳到另一个话题,问他,你炒股吗?
唐小舟说,我自己不炒。有一个朋友炒,我放点钱给他,自己不操心。
彭清源说,你其实可以炒一炒的,股市里有很多哲学。
唐小舟说,这个说法新鲜,我第一次听说。
彭清源说,你不相信?我给你举个例子。股市里一只股票,就像现实社会中
的一个人。从一九七八年改革开始到现在,中国走在一个大牛市里,所以,绝大
多数股票,都是大牛股。也不排除有极少数股票,或经营不善,或意外灾害,或
其他原因,走得不好。但这类股,毕竟是少数。绝大多数股,就算某一时期走势
偏弱,总体来说,还是在上升通道中,回报极其丰厚。
唐小舟说,这种说法,我早看到过。虽然大家都认同,可是,让你拿,你就
是拿不住。毕竟,你对它的未来无法把握。
彭清源说,这里有个水涨船高的问题。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我再举个例子,
你炒股,买进一只股票,这只股票曾有一个时期高举高打,股价不断走高。但是,
股价不可能永远走高,总会走走停停,涨涨跌跌。股票下跌或者滞涨,你该怎么

办?两种办法,要么抛出去,要么继续持股。抛出去,你可能买别的股,也可能
持币观望。买别的股,你可能继续买错,又买了一个下跌股,结果又亏进一大笔。
当然,你也可能买对,买了就涨,赚一大笔。持币观望?你同样有风险,假如所
有的股都在涨,你手里没有股票,就把行情踏空了。由此可见,卖掉,似乎并不
是最好的办法。那么,你就持股吧。可持股也麻烦,接踵而来的,可能是没完没
了的煎熬,周围所有的股都在涨,就是你这只股没涨。那种滋味,实在是太难受。
经常玩股的人,都会说一句话,要耐得住寂寞,忍常人之所不能忍。
唐小舟说,首长你这话太深刻了。我听说,有很多人炒股,忍了几个月,最
终忍不住抛了。抛了第二天,这只股就涨了。
彭清源说,听说所有的股都有庄家,出现你说的情况,肯定就是庄家在考验
散户的耐心。这有点像我们的组织部门考验一个干部,必要的时候,可能将一位
同志放到各种环境去锻炼、考验和观察。有的时候,你根本不知道那是考验,还
以为你彻底没戏了。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事情,几个人同时被列为提拔培养对象,
几个月过去,大家认为最可能被提拔的那个人名落孙山,相反,大家认为只是陪
衬的那个人,却被提拔了。大家对这种情形不理解,纷纷指责提拔有黑幕,或者
某人有靠山,有些话会更加难听,说某某某其实没水平,只会拍马屁等等。人们
分析的几种情况,都有存在的可能,而更大的一个可能,只是在这几个月时间里,
组织部门一直在对这几个人进行全面考察,其中只有一个人,通过了所有项目,
获得了最高分。而这种可能,恰恰是最容易被人们忽视的。
整个晚上,彭清源都像是在和他聊大天,东一句西一句,根本没有一个主题,
包括后来有关股票以及耐性的那一段话,唐小舟都认为,他其实是在暗示王宗平,
责成唐小舟转告王宗平,需要保持信心和耐心。
事后唐小舟仔细地回忆过这次谈话的每一个细节,最终得出一个结论,彭清
源找他,只有一个目的,打听王宗平的近况,并且暗示他,自己很看重王宗平,
希望他能够保持足够的耐心。再深入地想一想,又觉得事情不应该如此简单。王
宗平是彭清源什么人?他们都不认识,甚至都没记住王宗平的名字。既然如此,
他为什么会对王宗平表现出如此热心?
如果不是对王宗平过于热心,那他的目的是什么?仅仅只是无聊,想找个人
说说话?
以唐小舟对官员的了解,他们的时间极其宝贵,他们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有
明确目的性的。正如唐小舟觉得,自己已经不再有多余的时间可以虚耗一样,官
员们的年龄比他更大,对于时间的紧迫性以及行为的目的性,应该比唐小舟强烈
得多。他认定,彭清源叫自己来吃这餐饭,绝对不会是无目的性的,而从他们之
间的谈话来看,彭清源的目的,似乎不是为了自己,更像是为了唐小舟。
唐小舟的感觉是,彭清源想向自己说几句话,他已经说了,自己却没能明白。
第十六卷 神秘而来的调查组 神秘而来的调查组12

唐小舟还没有把这件事想透,心绪就被另一件事缠住了。
那天,他正百无聊赖地坐在办公室里看报纸,电话极其意外地响起来。开始,
唐小舟还以为打错了,听了几句才搞清楚,果然是找他的。打电话的人是文舒,
省委组织部排在最后一位的副部长。唐小舟第一次随赵德良下市州考察,文舒是
成员之一,此后虽然见过几次,都没有多少实质性的接触,更没有深入来往。这
次,文舒主动打来电话,确实令他吃惊。
文舒也没什么事,只是约他吃个饭,问他什么时候有时间。
以前要约唐小舟吃饭不容易,只有那些关系非常特别的人,早将时间地点定
了,告诉他,由他相机而行,抽得出时间就去,抽不出时间也就算了。现在不同
了,除了黎兆平等极少几个朋友,或者自己的妹夫任大为,几乎没有人主动请他。
副部长竟然打电话请他吃饭,让他受宠若惊。他既担心人家找他办什么自己难以
办到的事,又觉得面子上的事,还是要注意一下,便说,晚上恐怕没时间,这几
天都安排了,看中午行不行。
文舒竟然说,行,那就今天中午怎么样?
他当然不能说今天中午不妥,便问,都有哪些人?
文舒说,没别人,就我们俩人,随便坐一坐,毕竟好久没见了嘛。
果然是他们两人,地点离省委也不远。
省委大院很大,正门之外,有好几个侧门。靠西北的侧门后面一条街,叫文
街,是雍州城里的一条老街,与墨巷相对应,属于旧时的文化街,市文联、市作
协、市画院等,都在文街上。文街临街的门面,经营特色也以文化为主,承袭了
旧时传统,仍然是琴棋书画。当然,琴在当今被归于音乐,棋被归于体育,这两
个门类,便从这条街淡了出去,书画古董,是这条街的特色。
与墨巷已经没有墨迹不同,文街却是文脉浓厚。近几十年来,江南省批量生
产作家,享誉海内外的书法家画家也出了几个,可雍州市,这方面的人才却是奇
缺,尤其书画界,全国一流,竟然占不上一席之地。书画的没落,直接影响了文
街上各种艺术品的品相,能够看到的,多是一些三流甚至是不入流的作品。
雍州书画界奇人,只有一个,是一位女性,名叫春春,在文街上开了一间春
春画廊。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