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二号首长]

_61 黄晓阳(当代)

第二天的常委会,唐小舟没有参加,但内容他很快就知道了。
继昨天之后,江南日报发了第二篇有关万隆服装城存在黑恶势力的报道。这
篇报道令常委会炸开了锅,会前议论,全都围绕此事。赵德良进去后,议论中止,
不少人显然还十分激动。赵德良宣布开会,接着宣布一个新加的议题,讨论江南
日报总编辑赵世伦的任职意见。这一议题,其实给了大家一个信号,赵德良对这
两篇涉黑文章极其不满。
早就有传言说,丁应平上任后,第一个想动的人是赵世伦。除了赵世伦能力
有限,给他惹了很多麻烦之外,还因为赵世伦是陈运达的人。丁应平的管区里,
杜崇光是陈运达的人,赵世伦也是陈运达的人,他这个宣传部长,陷入了陈运达
的包围,工作开展起来,难度加大了。恰好赵世伦领导下的江南日报接连出事,
引起赵德良的不满,丁应平趁机提出撤换赵世伦,赵德良表示同意。此事拖了好
长一段时间,始终没有提上常委会,唐小舟暗想,赵德良或许担心遭到陈运达的
强烈反对吧。
这次江南日报接连登出两篇与柳泉黑社会有关的文章,文章虽然直接由丁应
平签发,板子却打在了赵世伦身上。撤换赵世伦的议题提出,陈运达也知道众怒
难犯,不敢公开站出来反对。议题轻易通过。接下来,自然要讨论对赵世伦的安
排。
赵德良说,有关这件事,赵世伦同志找过我,我的总体感觉,这个同志觉悟
还是高的,对错误的认识也很充分。对于省委这次调整他的任职,他没有任何意
见。同时,他也提到一些客观情况,比如身体情况以及家庭情况等等,希望不要
放他到下面去了,最好还是留在省里。到底是让他去泸源,还是留在省里,你们
都说说吧。
果然,陈运达第一个说了,他说,一个同志犯了错误,该处分,一定要处分,
决不姑息决不手软。对于免去赵世伦同志江南日报总编辑职务,我完全赞成。同
时,我又觉得,对于有些同志,该照顾实际情况的,也应该照顾。我个人同意将
赵世伦同志留在省里。
其他常委表态显得模棱两可,到下面去毕竟不是老少边穷地区,泸源还是一
个地级市,又是市委常委,也不算太委屈。当然,留在省里,适当照顾一下他的
实际情况,也不是不可以考虑。
彭清源问马昭武,省里还有哪些职位空缺并且适合赵世伦同志的?
马昭武说,我刚才考虑了一下,目前能够任命的职位,只有文化厅常务副厅
长和文联常务副主席这两个位置,如果安排其他位置,需要调配,涉及其他一些
干部,要走组织考察手续,时间来不及。
赵德良说,那昭武同志你去找他谈一谈。这两个位置,他自己选一个吧。其

他同志有什么意见?
既然赵德良已经表态了,又是照顾了赵世伦本人的意见。这两个位置,既可
以是副厅级也可以是正厅级,其他人,不好说什么,议题就这样通过了。
赵世伦之所以提出留在省里,当然不是他所说的家庭问题以及身体原因,而
是留在省里,怎么着,也能弄个一把手或者关键部门的副职。现在却弄到厅局去
当副手,肯定出乎他的意料之外,却又无可奈何。文联以及文化厅都属于冷门厅
局,极度边缘化。如果说财政厅、公安厅这一类大厅属于一类厅局的话,文联或
者文化厅,连二类都排不上,大概勉强可以算得上三类。在这样的厅局当二把手,
别说远远不如在省委宣传部、组织部当副职,甚至远远不如在江南日报当总编辑
或者在市里当宣传部长,他这是越争越差了。
第十四卷 官场也需要洗牌 官场也需要洗牌11
另一个议题,也是没有列入的,正是江南日报的那两篇文章。
对此发难的并不是陈运达或者余丹鸿,而是罗先晖。
罗先晖是政法委书记,公检法属于他的一亩三分地,这两篇文章,至少有三
个方面刺痛了他。
这是一起并不复杂的案子,现场不仅有数百名目击证人,还有一名公安干警,
要将此案破获,不是一件难事。然而,世上的事情就是这么怪,当地派出所虽然
立案,公安方面却一再说破案有难度。文章透露出一种结论:公安部门不是无能,
就是敷衍。公安部门无能,自然也就是他这个政法委书记无能了。其次,那名公
安干警误闯犯罪现场,不仅未能阻止犯罪,而且被极其狼狈地赶出了犯罪现场,
此后,犯罪分子又行凶好几分钟,卢清华的死,与公安部门不作为,直接相关。
而犯罪分子对公安部门竟然毫无畏惧,是公安部门的奇耻大辱。这同样是他这个
政法委书记无能的直接证据。第三,文章非常明确地告诉读者,大量的事实表明,
万隆服装城有黑恶势力活动并非一日两日,甚至不是一年两年,长达四五年时间,
这么长的时间,公安部门干什么去了?是真的不知道,还是他们就是黑恶势力的
保护伞?这就等于在暗示,他这个政法委书记,即使不是这股黑恶势力的保护伞,
也是个无能之辈,控制不了局面。
毕竟,这是一个未列入议程的话题,罗先晖在首先站出来赞成撤掉赵世伦后,
还不解恨,说,赵世伦虽然调职,但昨天和今天两篇文章的影响,却没有消除。
说柳泉万隆服装城存在黑恶组织,显然言过其实,危言耸听,造成了极其恶劣的
社会影响,我建议常委会要引起重视。
陈运达对这两篇文章自然恼火,目标直指柳泉帮,他能不恼火?文章发出后,
他立即过问,知道是丁应平签发的,赵世伦只是代人受过。既然罗先晖开了头,
他也就当仁不让,说,先晖同志提到的这两篇文章,我看了,可以用四个字形容,
令人发指。不过,我一直没有管过政法,对这方面政策的把握不准。先晖同志可

以把意思说得更明确一点。
这话说得很有水平,事件本身令人发指,说明他对事件本身是高度关注的。
另一方面,有关这类新闻,涉及社会稳定以及党和政府的形象,新闻宣传部门有
一个把握的尺度,这个尺度掌握在宣传部。陈运达作为政府首脑,并不十分清楚
党委把握的尺度。他的话,给罗先晖进一步发挥,打开了方便之门。
如果换一个角度思考,陈运达虽然一直没有主管过政法,可他当常委已经有
六七年历史了,在常委会研究政法问题,显然参与了多次。他在市州当书记的时
间更长,说不了解政法工作,绝对是一句假话。
常委会首先讨论赵世伦的任职问题,任何人都以为,这是赵德良对江南日报
两篇文章的一种态度。有了这种认定,罗先晖的胆子自然很粗很壮,他说,我仔
细看过这两篇文章。这两篇文章,在几个方面存在严重的导向性问题。第一,文
章给人的印象是,柳泉市已经不是共产党的柳泉市,完全被黑恶势力把持着。柳
泉市委、政府以及公检法,完全被黑恶势力控制,听命于黑恶势力,简直是耸人
听闻。第二,柳泉市的黑恶势力为非作歹,柳泉市公检法不仅无所作为,文章甚
至暗示公检法就是黑恶势力的保护伞。因为一起卢清华案件,就彻底否定柳泉市
的公检法?这是典型的以偏概全。这样的文章,严重损害了公检法在市民心目中
的形象,是抹黑公检法,是别有用心。第三,作者缺乏最起码的常识,一起刑事
案件,既然已经由公安部门立案,那就表明,公安部门对此案的态度和定性,都
是明确的,公安部门也在履行他们的职责。至于暂时未能破案,也是因为某些客
观原因。公安部门已经介入并未结案的案件,政府其他部门暂不受理,并不是相
互推诿踢皮球,而是真正执行工作程序,否则,就乱套了。作者连这样最起码的
程序都没有搞懂,就在那里胡说八道,造成了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第四,关于
黑恶势力的报道,省委宣传部是有明确规定的,江南日报为什么不顾省委的规定,
抛出这样的文章?还一连抛出两篇,从他们的做法可知,好像还会继续刊发后续
文章。这到底是个别人的行为,还是一场有预谋的行为?江南日报到底要干什么?
很值得省委重视。
他这话一说,陈运达立即表态了。陈运达说,我不怕坦白地告诉大家,看这
两篇文章的时候,我拍案而起。这是写我们共产党领导下的柳泉吗?柳泉竟然已
经坠落到了如此程度?刚刚听了先晖同志的话,我才意识到,我当时的情绪太不
冷静了,我被媒体的导向左右了。我因此想到,就连我这个政府省长的判断力,
都被这样的文章导向了,我们的人民群众呢?他们会怎么想?我要感谢先晖同志,
他给我及时敲响了警钟,让我明白,凡事要多从几个角度想一想,要更深入地调
查研究,要努力地看到问题更本质所在。
余丹鸿也立即表态说,昨天,我看到这篇文章后,第一时间向赵书记作了汇
报,我个人赞成运达省长和先晖书记的看法,就算报道的案件是事实,也不能以
一个独立的案件否定整个公检法,更不能否认地方党和政府。这篇文章会引起什
么样的社会后果,我非常忧虑。
三位常委表态了,其他常委,因为不了解真相,总体上,对三位常委的看法

是认同的。如此一来,赵德良和丁应平便十分被动。丁应平还算精明,很清楚这
些人的矛头所向,关键时刻,他只好站了出来。
丁应平说,这两篇文章是我签发的。正如运达省长所说,我看到后,第一感
觉是令人发指。第二感觉,这是真的吗?为此,我进行了一番了解,得知事件的
真实性,不存在问题,所以签发了这篇稿子。省委要追究责任的话,这件事的全
部责任在我。
此话一出,起到了两个方面的效果。其一,丁应平将全部责任揽到了自己身
上,完全撇清了赵德良,这就使赵德良有了说话的空间。其二,丁应平也是省委
常委,他既然说全部责任在他,碍于个人情面,其他人不好就此继续纠缠,至少
语言上不会再激烈。
果然,赵德良最后表态了。
赵德良说,这件事原本不是今天的议题,既然先晖同志提出来,大家也都发
表了意见,我就说几句吧。有关这件事,我认为要把握这么几个要点,第一,报
道是不是事实?如果严重失实,该是谁的责任,一定要追究,而且要严肃追究、
严厉处理。如果是事实,新闻自由是写进宪法的,新闻记者有报道事件真相的义
务,我们仍然要追究的话,恐怕说不过去。第二,丹鸿秘书长提醒我看了这篇报
道,报道中好像没有提到柳泉市委市政府,更没有提到柳泉市委市政府完全被黑
恶势力控制这样的话吧?是不是我们自己有点过余紧张了?退一步说,就算让人
产生这样的联想,产生这种联想的根源是什么?是这篇文章的导向,还是我们的
工作没有做好或者失误引起的?刚才大家的话,让我想起一个瞎子一个聋子一个
跛子看戏的那个笑话,我们不能因为自己短了一条腿,就责怪人家台搭歪了吧?
第三,刚才大家提到导向问题,我认为这一点必须高度重视。这方面,应平同志
和宣传部,责任重大,一定要把好正确的舆论导向这一关,一定要牢牢树立一种
观念,导向无小事。最后,就这两篇文章,我谈点个人意见,宣传部要做好工作,
后续文章,绝对不准再发。至于已经发出来的两篇文章,不宜热处理,只能冷处
理。具体工作,由宣传部去做,结果向省委常委会报告。
这就等于定了调子,调子定得很低。大家不好再就此事说什么,议题就这样
过去了。
唐小舟听说此事时,心中暗自一声叹息。
他的本意,是想借助此事打响反黑第一枪。赵德良之所以愿意抓这件事,说
明自己的判断没错,赵德良确实需要这样一次契机。让他没料到的是常委会的反
应。或者说,自己所处的位置低,对于官场,还不十分熟悉,并没有考虑到官场
会有如此强烈的反弹。相反,无论是赵德良还是丁应平,都早已经预料到了。所
以,赵德良将此事拖了半年,所以,丁应平接到那篇文章后,极其犹豫。常委会
上可能出现的情况,都在他们的预料之中,唐小舟却缺乏这样的政治远见。这也
说明,自己该学的东西,还有很多。

第十四卷 官场也需要洗牌 官场也需要洗牌12
还有一件事令他感慨。丁应平明显不赞成这样干,最终,他选择了和赵德良
保持一致,在常委会上,他不仅没有推脱责任,将赵德良抛出来,甚至将所有责
任,揽在了自己身上。这也恰恰说明丁应平政治上的成熟。这种成熟,同样是唐
小舟需要学习和修炼的。
问题是,赵德良迫于政治压力不得不退却,唐小舟感到有些委屈,甚至觉得,
民众中的说法确实很有道理,赵德良太弱了,关键时刻,不敢坚持自己。毕竟,
丁应平已经跳出来,彭清源可能是完全支持他的,在这种时候,他如果不退,坚
决地力挺丁应平,会是什么结果?在他看来,赵德良退得有些不应该。
令唐小舟没料到的是,赵德良虽然在常委会上退了,风波却没有因此过去。
赵德良想拿这件事做文章,别人也一样想拿此事做文章,到了第二天,形势出现
了急剧变化。
第二天早晨五点刚过,唐小舟被手机铃声吵醒了。他想,这是谁呀,这么早
来电话。看了看来电显示,是日报集团办公室的电话。他想,日报集团办发什么
神经,这么早就给人打电话,别说太没有政治素质,也太不通人情了吧。
接起电话,听了几句,他立即从床上跳起来,原本残存的一点睡意,顿时一
扫而光。
给他打电话的是日报值班副总编辑刘承魁。昨天的常委会上,他接替赵世伦
担任总编辑的议案已经通过,只不过还没有正式谈话和下文。
刘承魁在电话中说,小舟吗?我是刘承魁。
唐小舟说,刘总啊,这么早,有什么事吗?
刘承魁说,出大事了。
唐小舟听到此话,暗吃了一惊,却还说,你别着急,慢慢说。
刘承魁说,报社大门被人围了,印刷厂门口的送报车,全都堵在了院子里,
江南日报、雍州都市报和雍新晨报,三家大报共一百多万份报纸,一份都发不出
去。
此时,唐小舟还没意识到事情的严重,只是普通地问道,谁这么大胆?敢围
攻党报?
刘承魁说,外面有四五百人,他们要求报社交出不负责任的记者徐雅宫。
唐小舟猛地跳了起来,暗想,天啦,引发了群体性事件。他有些慌了,没想

到事情会以这样的方式发展,局面如果得不到控制,并且继续闹大的话,中央一
旦知悉,那是要追究责任的。这个板子,首先会落到丁应平头上,其次,赵德良
恐怕也要挨板子,弄得不好,就会成为第二个袁百鸣。他问刘承魁,那些人都打
出一些什么口号?
刘承魁说,口号很多,有什么要稳定不要运动,稳定压倒一切。想整垮万隆
服装城是别有用心。谁反对经济发展谁就是反对改革。
这件事实在太大了,唐小舟不得不拨通赵德良的电话,将此事向他汇报。
赵德良的语气倒还冷静,听不出一丝慌乱。赵德良略想了想,说,我马上去
办公室。你现在立即做几件事,第一,给杨泰丰同志打电话,让他打我的手机。
第二,给冯彪打电话,让他立即来接我。第三,给丹鸿秘书长打电话,让他马上
到办公室等我。你不用来省委了,你住在公安厅,直接去泰丰同志那里,随泰丰
同志行动,有什么事,随时和我联系。
唐小舟拨通了杨泰丰家的电话,仅仅说了一句话,江南日报被人围攻,赵书
记让你立即给他打电话。
挂断电话,他开始穿衣服。谷瑞丹大概听到他的声音,感觉不对,穿着睡衣
来到书房,推门进来问,发生了什么事?
唐小舟原本不想告诉她,转而一想,发生了这么大的事,公安厅一定异常紧
张,她作为宣传处副处长,做点准备也是应该的,至少可以从杨泰丰那里捞点印
象分,便说,江南日报被人围了,估计省厅要出警,你还是准备一下吧。
匆匆刷了牙,洗了脸,往包里塞了两块手机电池,跑着出门,赶到公安厅办
公楼前,见这里早已经停着两辆汽车,一辆奥迪,是杨泰丰的座车,另一辆警用
指挥车。两辆车顶上,均闪烁着警灯。
杨泰丰还没有到,唐小舟只好在那里等。手机响起来,拿起一看,是丁应平
的秘书董绍先。接通电话后,董绍先说,丁部长和你说话。
唐小舟等了一会儿,丁应平的声音传过来。丁应平说,小舟呀,真没想到情
况会演变成这样。
唐小舟说,是啊。
丁应平又说,老板有什么指示吗?
唐小舟说,我准备跟省厅的杨厅长去现场,老板那边,我只是打电话告诉他
消息,具体什么情况,我还不知道。
丁应平说,我现在赶到报社去,有什么情况,希望你及时告诉我。

发生了群体性事件,谁都害怕,丁应平也不例外。唐小舟原想保持一贯的少
说为佳原则,转而一想,这件事,毕竟是自己惹起的,此时的丁应平,大概有种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