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二号首长]

_23 黄晓阳(当代)

朱兴邦说,有一种想法,我不知道对不对,说出来和赵书记探讨一下。我们
国家的体制是党和政两条线。我觉得这是最好的体制,最符合哲学精神。哲学认
为,世界是由两部分组成的,即宏观和微观。国外的议会制,议会管的就是宏观,
政府管的是微观。但国外这个宏观和微观,隔得太远了些,很长时间才开一次会,
而每次开会,因为议员太多,意见分歧太大,往往只是吵架,办不成事。结果,
这个宏观,成了宏而不观。我们国家的党委制,是一个常设的权力机构,对宏观
的管理,非常及时,而且有力,比国会制要优越得多。当然,这也就会出现另一
个问题,那就是宏观和微观界线的模糊。毕竟两者都是权力机构,而且,党委的
权力远远大于政府,很容易产生跨界操作现象,党委插手政府工作,也就是党委
抓微观。同样,政府部门一直都在努力排除党委的牵制和约束,想尽一切办法,
控制宏观。这两种情形,往往要看党政一把手,哪个人更强势。
赵德良说,兴邦同志的意思,是不是说,江南省的问题是,党没有管好宏观,
而政府也没有管好微观?
朱兴邦说,运达同志这个人,我是比较了解的。他很有能力,很有魄力,也
很能干事。但他也有缺点,权力欲比较重,比较自负,有强烈的控制欲。读的书
不是太多,缺乏系统的学习和研究,目前所掌握的理论和知识,都是后来在工作
中东拼西凑的。这种拼凑起来的理论,很容易为我所用,而脱离事物的本质。这
些缺点,如果仅仅只是表现在他的权力范围之内,那就不叫缺点,而是优点。如
果对自己的角色把握不准,或者是欲望膨胀,别人,是很难和他共事的。尤其是
别人当一把手,他当二把手,配合起来,难度就会更大。
赵德良问,那你认为,我应该怎么办?
朱兴邦说,我刚才已经说了。
赵德良哈哈一笑,说,你的意思我懂了。你是说,我只要把握好宏观?
朱兴邦说,有一句俗话,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这句话一直被
我们当成贬义,受到千年批判。其实,从官场角度看,你能把自家门前的雪扫干
净,你就是一个出色的领导干部。相反,你自家的雪扫干净之后或者是自家门前
的雪根本就没扫,却去管他人的瓦上霜,尤其是你上级的瓦上霜,你就越位了。
足球比赛有一个越位概念,这个概念定得很好。其实,官场也应该有一个越位概
念。可惜的是,官场之中,个个人都想越位,而且这种越位还不会受处罚。江南
省这些年,高层一直不是太稳定,尤其省委书记,走马灯一样。有人说,这是因
为江南省地域特殊,这里的人太善于玩权术。权术被绝对地看成一个贬义词,等
同于阴谋诡计。如果让我看,权术,其实是一很正当的权力驾驭术,是中性的。
只有超越了游戏规则,越位了、犯规了,才叫阴谋诡计。而在游戏规则之内用一
些计谋或者手段,那叫政治智慧。
第六卷 无意间被优雅击中 无意间被优雅击中17
赵德良很郑重地说,说得好啊。兴邦同志。在游戏规则之内,那就叫政治智

慧。一个政治家,恰恰应该有政治智慧。而政治智慧的根本前提,就是游戏规则,
就是不犯规,更不犯法。
朱兴邦说,百鸣同志之所以在江南省搞不下去。有人说,他是被陈运达挤走
的,也有人说,他是被蒋雨珊害了。如果让我看,我觉得,他是没有扫好自家门
前雪,越位了。
赵德良笑了笑,说,喔,这个观点,倒是第一次听说。
朱兴邦说,百鸣同志刚到江南省,就进行了一次大调整。他自己认为,权力
应该掌握在了他的手里,那些被他提拔的人,应该对他感恩戴德,和他站在同一
阵线。可他又哪里知道,那些人,没有一个是真正拥护他的,关键时刻,那些并
没有和他站在一起,投他的造成票。这是他自家门前的雪,他扫得一塌糊涂,还
以为扫得很干净。接下来,他干了什么?他开始插手政府的事,甚至想抛开运达
同志,直接重用清源同志。他在管人家的瓦上霜了。
谈到这里,唐小舟又有点忍不住了,问道,那如果他人瓦上有很多霜,怎么
办?
朱兴邦说,当然应该由他自己去扫。党委不能越俎代庖。比如两个国家,你
只能在你自己的国境之内搞改革搞建设,不能跑到别人国境里面去搞。你跑去搞
了,就容易引起战争,战争一起,没完没了,不仅很难解决别人的问题,你自己
的问题,也可能越搞越复杂。我们以日本的侵华战争为例。日本为什么要侵华?
表面上看,因为日本先进,中国落后,日本想建王道乐土,将中国划归日本的势
力范围。实际上,还有另一个原因,日本是个岛国,是个资源贫乏国,经济高速
发展之后,资源成了他们的短腿。于是,他们想通过战争的方式,解决这一难题。
结果怎么样?解决了吗?没有。那场战争,把日本经济拖向了崩溃的边缘。我们
再来看看中国当今奉行的不对外扩张政策,就是各人自扫门前雪政策,不管你国
际风云怎样变幻,我只干好我的事。我把自己的事干好了,或者说,暂时没有干
好,却正在努力一点一点地干好,别人想插手干涉我们,也是无能为力。
赵德良问了最后一个问题,宣传部长这个位置,你认为谁来接任比较好?
朱兴邦问,中组部会不会有意派人下来?
赵德良说,我和中组部沟通过,基本达成了共识,人选由我来提名。
朱兴邦问,你有没有考虑过从外面调进来?
赵德良说,我考虑过。如果从外面调,我确实有人选。不过,有利也有弊。
朱兴邦并没有说话,而是看着赵德良。赵德良说,利我就不说了。弊嘛,江
南省的同志,可能会有些想法。

唐小舟猛然明白了。朱兴邦这一走,江南省官场出现松动,恰好是赵德良趁
机建立赵氏班底的机会。他如果从外面调人,肯定是自己的亲信,看起来,赵氏
班底是加强了。可在省内干部队伍中,他还是没有基础。相反,如果从省内提拔,
这个人无疑会成为他的班底,而这个人,并不是一个人,而是一条线。
朱兴邦说,既然如此,那我向你推荐一个人,你可以考虑一下丁应平。
第七卷 第一次被谣言袭击 第一次被谣言袭击01
书记办公会安排在晚上。参加人员有三位书记和组织部长马昭武。
书记办公会原本就不能算是正式会议,只是议事会议,所以,也不能说谁有
出席资格谁只有列席资格。以前副书记有好几个,书记办公会开得比较热闹,自
从党委副书记专职化以后,各级党委,专职副书记只有一名,其余的副书记,都
属于兼职,通常情况下,只有政府一把手一名兼职副书记,少数情况下,会有另
外的兼职副书记。故此,书记办公会,便只有三个人。三个人开会有很大的麻烦,
如果三人各执己见,就无法形成决议。好在书记会也不是一个决议会,真正的决
议,需要在常委会形成。正因为书记会不正式,且规格又高,参加者均要议事,
便需要一个专职记录的人。这个记录,又和书记会的形式一致,属于非正式的,
唐小舟便有了参会的机会。唐小舟需要在会上干几项工作,一是替书记们服务,
比如倒水之类,一是负责记录。
书记会还有一点不同于常委会。常委会参加的人多,除非极少数特殊情况召
开临时常委会,都是以例会的形式召开。既然是例会,常委们如果没有足够重大
的理由,是不能缺席的。既然是例会,时间又不可能太长,所以,每次常委会,
都由省委办公厅详细列出所议事项,提前将议题以及开会时间通知常委们,以便
有足够的酝酿时间。书记会却是临时性会议,既可以由书记提议临时召集,也可
以由某位副书记向书记提议,再由书记召集。因为书记会属于临时性质,列席者,
便由书记指名,议题也具有临时性,通常是一事一议。
这次书记会的议题,名义上是组织部长马昭武提出来的。
赵德良开场说,去年,农业厅长去世,外经委主任被双规,但因为省委主要
负责同志调整,人事工作暂时搁置,这两个位子,一直没有任命。现在,朱兴邦
同志调走了,而张承明的事,大家也都知道,又有两个岗位,需要有同志顶上去。
昭武同志提出来,希望省委考虑一下这件事。我想了想,如果按照正常程序,先
由组织部考察提名,再拿到书记会上议一议,然后走组织程序,那就太复杂了。
毕竟是局部调整嘛,能不能把程序简单化,先由我们几个书记加上组织部长昭武
同志议一议,形成一个方案之后,再提交常委会讨论。
陈运达立即说,这件事,是该解决了。由于客观原因,江南省的人事工作停
顿了一年时间。
游杰说,不是一年,实际上是一年半。百鸣同志离开江南省之前半年,曾考

虑过调整一下省直厅局以及市级班子的。议了几次,没有形成决议以及因为其他
一些事,基本就停顿了。百鸣同志走后,运达同志主持了半年的工作,当时中组
部有明确意见,人事问题暂时搁置。加上德良同志来的这五个多月时间,恰好是
一年半。
马昭武说,江南省的人事工作停顿了一年半,主要责任是我这个组织部长,
我向各位书记检讨。
第七卷 第一次被谣言袭击 第一次被谣言袭击02
陈运达说,这是客观原因造成的,昭武同志你也不要揽责,这不是你的问题,
甚至也不是谁的过错,更不是要追究谁的责任。不过,人事冻结,对全省的工作,
形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这是事实。目前,全省的人事工作,主要存在几个方面
的问题,比如有的同志超期服役,该退的没有退。有的同志超期任职,其任职期
限已过,未能得到及时调整,下面的意见比较大。还有些同志,因为职位未能得
到解决,对工作形成了一定影响。眼下就有一个例子,按照以往的惯例,省委书
记秘书,都是一处的处长,主持省委办公厅综合一处的工作。现在小舟同志别说
不是处长,连副处长都不是,只是安排了一个副处级调研员。这样安排,对小舟
同志的工作很不利嘛。他怎么开展一处的工作?一处的工作,如果不是省委书记
的第一秘书主持,就容易打乱仗。既然要解决人事工作中遗留的一些问题,是不
是考虑把这些问题全部解决?
唐小舟的心一阵狂跳。他实在没想到,会议一开始,便将自己绕了进去。如
果能够确定自己的职务是处长或者副处长主持工作,对于自己的地位稳固,是大
有好处的。另一方面,他又感到异常困惑。一个处级干部的任免,还上不了这么
高级别的会议吧。虽说书记会和常委会性质不同,但陈运达在这里提出这个问题,
是不是有点小题大作?
正当他不知所措的时候,赵德良说话了。
赵德良说,刚才运达同志和游杰同志的意见都是对的。全省人事工作,确实
有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件事,我和昭武同志也议过,考虑过像运达同志所说
的那样,一次性解决。但昭武同志有个意见,我认为很有道理。昭武同志,你把
你的那个意见说一说。
马昭武说,我让组织部统计了一下,运达同志提到的超龄服役和超期服役等
问题,共涉及十七个同志,还有一些遗留问题,涉及二十来个同志,再加上刚才
赵书记提到的四个职位,总共就有四十多个职位需要调整。如果这四十多个职位
全动的话,每补充一个人,随后可能跟着动三到五个人。这样一来,就需要动一
两百人。超龄服役的好说,按照规定,该退肯定是要退的。超期服役的同志怎么
办?需要考虑安排新的职位。按照组织原则,这些人事任命,都需要走组织程序,
而走组织程序,需要时间。一两百个同志的组织程序走下来,至少也需要半年左
右的时间,甚至更长。再加常委会讨论等程序走完,一年时间过去了。而对于某
些职位来说,比如农业厅长以及外经委主任,拖的时间够长了,不宜再拖下去。

所以,我认为,鉴于江南省目前的组织人事工作实际,更适宜于分几步走。
赵德良接过去说,昭武同志这个分步骤走的意见,是切合实际的,实事求是
的。我认真考虑以后,决定尊重组织部的意见,先集中解决几个关键职位的问题。
第二步,再由组织部集中力量,解决其他不那么急的遗留问题。我甚至在考虑,
再过一年多,要大换届,如果我们现在就大动的话,一两百个职位的变动,光是
组织考察,就需要至少半年多时间。那时,换届工作,反而紧迫了。再说,这次
已经动了一两百个职位,换届时,这些职位动还是不动?都是问题。基于这种考
虑,我比较赞同组织部的意见,将两件大事,放在一起考虑,着眼点,在后年的
换届。谈到后年的换届,我在这里多说几句。组织部的工作,要打提前值,从现
在开始,就要着手这项工作。至于眼前,我想,昭武同志的意见是对的,特事特
办,常事常办。既然几个空出的岗位比较急,我们就分步进行,先解决这几个职
位,其他的事,按照常规进行。
第七卷 第一次被谣言袭击 第一次被谣言袭击03
游杰说,德良同志和昭武同志说得很有道理,那就分步走吧。
如此一来,陈运达也不好反对,就算要反对,他的意见也已经成为了少数。
何况,赵德良所说有理,现在大动一次,需要好几个月时间,接下来就要考虑换
届,准备时间反而不足,且对换届工作,有一些不利影响。
这就是书记会和常委会的分别所在。关于人事工作是一次性解决,还是分步
走,并不属于常委会的工作范围。当然,赵德良如果认为必须,可以拿到常委会
上讨论。可这样的问题一旦拿上常委会,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结果可能意见
分歧大,难以统一,甚至会让人觉得,这种事也拿上常委会,省委的权力控制力
有问题。相反,如果在书记会上议一议,最终的结果,虽然不能算是决议,却也
可以定下盘子。书记会参加人数少,更容易形成统一意见。就算有个别人意见不
同,仅仅只是一个工作次序问题,不能成为官场的一个话题。反正这些事都是要
解决的,早解决迟解决,时间而已。陈运达自然没有必要在这类小事上和赵德良
闹翻,也就附合了这一意见。
会议的方向,回到了赵德良的轨道,只解决与四个职位有关的事。
赵德良说,我们按照顺序,一个一个地议吧,反正只有四个职位,时间也比
较充裕。先议哪一个?
马昭武说,农业厅长。
赵德良问,组织部有具体设想吗?
马昭武说,目前,农业厅由常务副厅长江育奇同志主持工作,时间已经有了
一年。主持工作和实际的一把手还是有区别的,有点名不正言不顺,更难放开手
脚,但从江育奇同志这一年来的实绩看,效果是很不错的。组织部已经完成对江

育奇同志的考察,各方面的反馈都不错,我们认为江育奇同志能胜任农业厅长工
作。请省委予以考虑。
游杰说,江育奇同志不错,毕业于农业大学,属于一名技术型干部。
赵德良说,运达同志,你的意见呢?江南省是个农业大省,农业厅的地位很
重要,你这个政府一把手,工业是你的左手,农业是你的右手呀。
陈运达说,我没有意见,江育奇同志抓农业,很让我放心。
赵德良说,既然这样,那就定下江育奇同志。既然组织部已经对江育奇同志
考察过了,由于时间紧,我看,就不需要再考察了,直接上常委会。
陈运达说,江育奇同志动了以后,常务副厅长的位置就空了出来,是不是一
起考虑一下?
赵德良说,这个还是缓一缓吧。毕竟农业厅长需要通过人大选举,目前还只
能是代理厅长。如果现在就将常务副厅长人选考虑了,江育奇同志在人大选举中
又没有通过,我们就很被动。而且,常务副厅长人选也不是很急,按照例行程序
进行,比较稳妥一些。
唐小舟觉得,陈运达的意思很明显,无论是一开始他出面替自己说话,还是
现在提出一并解决常务副厅长,其实都是在争取某种利益,目的性很明确,只是
目前,还看不出他的着眼点在哪里。
第七卷 第一次被谣言袭击 第一次被谣言袭击04
省委书记所说,符合一开始几位书记讨论的精神,别人自然不好说什么。会
议很快进入下一个议题,即讨论外经委主任人选。按照唐小舟原来的设想,今天
的会议,有两个位置,一定会争夺得很激烈,一个是宣传部长,一个是外经委主
任。赵德良既然孤身来到江南省,那就一定要牢牢掌握人事权。在北京时,朱兴
邦说了一大堆什么宏观微观的辩证关系,说穿了,也就是一句话,暗示赵德良要
牢牢地掌握人事权,只有掌握了人事权,他这个省委书记,才有了实权。相反,
如果连这个权力都被陈运达抓去了,那么,他也就被驾空了。正是出于这种考虑,
唐小舟认为,赵德良至少会在外经委主任和宣传部长这两个职位上有一番表现。
让他没料到的是,游杰提了一个外经委主任人选,无论是陈运达还是赵德良,
都没有表示反对意见。
赵德良说,既然这样,这个也定下来。下一个讨论谁?
马昭武说,先讨论广电局长吧。
陈运达在马昭武的话刚说完时便说,我来提一个人选,杜崇光。

这个名字一旦提出,唐小舟便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