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乘庄严经论》作者弥勒论师

_7 弥勒论师(印度)
  释曰。菩萨有二事。梵心不动应知。是为菩萨相。一者设遇重障因缘心终无异。是菩萨相。二者设自放逸谓能治不现前时心亦无异。是菩萨相。况无量现前时。问梵住障碍云何。偈曰。
 四梵有四障  瞋恼忧欲故
 菩萨具此障  多种过失起
  释曰。彼四梵所对治具有四障。如其次第。一瞋二恼三忧四欲。由如此障梵无体故。若有此四复生多种过失。问多失云何。偈曰。
 如是诸烦恼  起则有三害
 自害亦害彼  及以尸罗害
  释曰。此偈显示三害过失。一自害。谓自苦思作。二他害。谓他苦思作。三尸罗害。谓俱苦思作。偈曰。
 有悔亦失利  失护及师舍
 治罚并恶名  如是六呵责
  释曰。此偈显示得六种呵责过失。一者自呵责。由有忧悔故。二者他呵责。由失利养故。三者天呵责。由失拥护故四者大师呵责。由大师所舍故。五者梵行呵责。由智慧梵行人如法治罚故。六者十方人呵责。恶名流出故。偈曰。
 后身诸难堕  梵住今亦退
 心数亦苦得  复次三过生
  释曰。此偈显示后得三种过失。一者堕难。由此恶业得。后世恶报故。二者退行。由已得退及未得退退失现在未来梵住故。三者苦生。由心数法从彼生大忧苦故。问已说过失。何者是功德。偈曰。
 善住梵住人  远离彼诸恶
 生死不能污  不舍济群生
  释曰。住梵住者得二功德。一者舍烦恼。如前所说过失悉远离故。二者不舍众生。为成熟众生生死不能污故。问已知功德。此功德云何知最尊最上。偈曰。
 如人有一子  有德生极爱
 菩萨于一切  起梵胜过彼
  释曰。由过此譬则显示菩萨四种梵住最尊最上。问大悲以何等众生为所缘。偈曰。
 炽然及怨胜  苦逼亦闇覆
 住险将大缚  食毒并失道
 复有非道住  及以瘦涩者
 如此十众生  大悲心所缘
  释曰。菩萨大悲略以十种众生为境界。一是炽然众生。谓乐着欲染者。二是怨胜众生。谓修善时为魔障碍者。三是苦逼众生。谓在三涂者。四是闇覆众生。谓恒行不善者。由不识业报故。五是住险众生。谓不乐涅槃者。由生死险道不断绝故。六是大缚众生。谓外道僻见者。由欲向解脱为种种僻见坚缚所缚故。七是食毒众生。谓啖定味者。譬如美食杂毒则能害人。善定亦尔。为贪所著则便退失。八是失道众生。谓增上慢者。由于真实解脱道中而迷谬故。九是非道住众生。谓于下乘不定者。由有退故。十是瘦涩众生。谓诸菩萨于二聚未满者。如此十种众生。是菩萨大悲所缘境界。已说大悲境界。次说大悲得果。偈曰。
 障断及觉因  与乐亦爱果
 自流五依故  是人去佛近
  释曰。障断者。是相离果彼障断故。觉因者。是增上果。利益众生故。与乐者。是丈夫果。丈夫所作故。爱果者。是果报果。得可爱报故。自流者。是依果。与未来胜悲故。如是五果皆依大悲所得。当知如此菩萨去佛菩提则为不远。已说大悲得果。次说大悲不住。偈曰。
 生死苦为体  及以无我性
 不厌亦不恼  大悲胜觉故
  释曰。一切生死以苦为体以无我为性。菩萨于苦得如实知。于无我得无上觉。如是得知觉已。由大悲故于生死不生厌离。由胜觉故亦不为烦恼所恼。是故菩萨得不住涅槃。亦不住生死。已说大悲不住。次说大悲功德。偈曰。
 见苦自性时  知苦生悲苦
 亦知舍方便  恒修不厌生
  释曰。菩萨观世间苦见其自性时。即生悲苦。如彼远离方便亦求如实知。知已恒修不厌。是名大悲功德。已说大悲功德。次说大悲差别。偈曰。
 自性与数择  宿习及障断
 应知菩萨悲  如此四差别
  释曰。此大悲随其次第有四差别。一者自性。成自然故。二者数择。见功德过失故。三者宿习。由先世久修故。四者障断。由得离欲断所治恼障清净故。复有六种差别。偈曰。
 非等亦非常  非深亦非顺
 非道非不得  翻六悲如是
  释曰。翻非大悲六种差别。即是大悲六种差别。一者平等。二者常恒。三者深极。四者随顺。五者净道。六者不得。平等者。于乐受等众生所有诸受皆知是苦故。常恒者。乃至无余涅槃亦无尽故。深极者。入地诸菩萨得自他平等故。随顺者于一切众生苦如理拔济故。净道者。所对治恼得断除故。不得者。得无生法忍时。诸法不可得故。已说大悲差别次说大悲如树。偈曰。
 悲忍思愿生  成熟次第说
 大根至大果  悲树六事成
  释曰。此大悲树应知以六事成就。一者大悲。二者忍辱。三者思惟。四者胜愿。五者胜生。六者成熟。此即是根茎枝叶华果六位。问此事云何。答此树以大悲为根。以忍辱为茎。以利益众生思惟为枝。以胜生愿为叶。以所得胜生为华。以成熟众生为果。问何故六事先后如此。偈曰。
 无悲则无忍  如是六次第
 胜生若不得  成熟众生无
  释曰。若无大悲则不能起大苦难行忍。若无大苦难行忍则不能起利益众生思惟。若无利益众生思惟则不能起胜生愿。若无胜生愿则不能向胜生处。若不向胜生处则不能成熟众生。问前后相似如此。成立相似复云何。偈曰。
 根生以慈润  茎擢以乐广
 念正则增枝  愿续则长叶
 内缘成为华  外缘成为果
 当知悲根等  如是次第成
  释曰。此中成立相似者。悲以慈润能令滋生。由有慈者见他苦已生悲苦故。是故以悲为根。忍以乐想能令抽擢。由菩萨利他苦生乐想乐想生已能令忍辱得广大故。是故以忍为茎。思以正念能令增进。由忍广已能于利他事中起正念故。是故以思为枝。愿以相续能令长成。由前灭后生。譬如叶长落故抽新。是故以愿为叶。生以内缘成为实。由自身成熟则受生不虚。是故以生为华。成熟者。以外缘成为实。由他身成熟则利益不虚。是故以成熟众生为果。如是次第。成立应知。已说大悲如树。次赞大悲功德。偈曰。
 大悲利益作  谁于他不起
 于苦胜乐生  乐生由悲故
  释曰。此义如偈所说。已赞大悲功德。次说大悲无著。偈曰。
 菩萨悲自在  寂静尚不住
 世乐及身命  此爱云何起
  释曰。一切世间皆爱世乐及自身命。一切声闻缘觉虽不爱世乐及自身命。而于涅槃起住着意。菩萨不尔。大悲自在故。于涅槃尚不住。何况住彼二爱中。已说大悲无著。次说大悲爱胜。偈曰。
 贪爱非无障  世悲亦世间
 菩萨悲爱起  障尽亦过世
  释曰。悲爱最胜自有二义。一者障尽。二者过世。爱亲等贪则自体是障。行世间悲体虽非障而是世间。菩萨悲爱自体障尽而复过世。故为最胜。问云何障尽。偈曰。
 有苦及无智  大海及大闇
 拔济以方便  云何不障尽
  释曰。有苦为大海。无智为大闇。能拔济方便是大悲。此悲爱则障尽。问云何过世。偈曰。
 罗汉及缘觉  如是悲爱无
 何况余世间  岂得不过世
  释曰。阿罗汉辟支佛尚无大悲爱。况余世间而有可得。若如是者。岂不过世乎。已说大悲爱胜。次说大悲无厌。偈曰。
 得悲诸菩萨  舍苦而起苦
 彼初起苦怖  证时欣乐甚
  释曰。舍苦者。谓诸菩萨以大悲故欲舍他苦。而起苦者。由舍他苦则起自苦。彼初起苦怖者。彼初谓信行地菩萨。彼于起苦中而生怯怖。由自他平等未见故。由苦如实未触故。证时欣乐甚者。证时谓净心地菩萨。彼于起苦中生极欣乐。由见自他平等故。由苦如实已触故。已说大悲无厌。次说大悲苦胜。偈曰。
 悲苦最希有  苦胜一切乐
 更乐悲生故  办非有况余
  释曰。悲苦最希有者。谓从他苦而生大悲。从大悲而生自苦。如是悲苦有何希有。而得过此故为最希有。苦胜一切乐者。即此悲苦。胜于一切世间之乐。问何故。答更乐悲生故。此诸菩萨更以悲苦为乐。由此苦从大悲生故。办非有况余者。彼乐所作已办者尚无。况余世间而得有也。已说大悲苦胜。次说大悲施胜。偈曰。
 施与悲共起  能令菩萨乐
 三界中乐受  比此无一分
  释曰。若布施与大悲俱生。则能起菩萨胜乐。于三界中所作诸乐。欲比大悲施所作乐。无有一分而得相似。已说大悲施胜。次说大悲忍苦。偈曰。
 生死苦自性  不舍由悲故
 起苦利他因  云何舍不习
  释曰。一切苦悉入生死苦中。诸菩萨不舍生死由大悲故。菩萨起苦是利他因。菩萨不舍生死时即是不舍一切苦。已说大悲忍苦。次说大悲施果。偈曰。
 悲施财三果  悲者恒增长
 爱生及摄生  资生复三乐
  释曰。悲施财三果悲者恒增长者。谓菩萨大悲能增长三种果。一者增悲。由修习故能令自体增长。二者增施。由悲自在故能令施得增长。三者增财。由施自在故能令财得增长。爱生及摄生资生复三乐者。从是三果复生三乐。一者从悲为因生爱生乐。二者从施为因生摄生乐。三者从财为因生资生乐。已说大悲增果。次说大悲劝进。偈曰。
 悲长及施增  成生亦乐起
 牵来复将去  大悲劝如是
  释曰。大悲劝进菩萨行六种功德。大悲义言。菩萨汝修习我令我滋长。汝舍资财令施增进。汝应以施成熟众生。汝应以施令自乐起。汝若施者招引大菩提二聚及余令向己来。汝若施者将导二聚及余令向大菩提去。已说大悲劝进。次说大悲乐胜。偈曰。
 苦者悲诸苦  不施云何乐
 以令自乐故  施乐拔他苦
  释曰。苦者悲诸苦者。诸菩萨以悲起诸苦。是故名苦者。不施云何乐者。菩萨大悲故以他苦为自苦。若不施他乐云何得自乐。以令自乐故施乐拔他苦者。若菩萨施众生乐拔众生苦时。即是菩萨自作乐。已说大悲乐胜。次说大悲教授。偈曰。
 悲者教自施  施彼勿自求
 施报愿不受  有愿还以施
  释曰。此偈教行无求施。悲者教自施施彼勿自求者。大悲义言。汝施施他时莫求自乐。他乐若无自乐亦无。何以故。乐不别故。施报愿不受有愿还以施者。若我施果亦愿不受。设有果时还以布施。偈曰。
 施及于施果  普施于一切
 彼乐我乐故  施彼我无须
  释曰。此偈教行施果施。谓施及施所得果。普施一切众生。何以故。悲者以彼乐为自乐故。是故菩萨所有施果。皆应布施一切众生。大悲作如是教授。偈曰。
 轻财而以施  来多复来好
 不用而自来  还用展转施
  释曰。此偈教行厌财施。若人厌财而行施者。是人虽不欲财而财自来。极广极妙道理如此。以大心故。若有如此还用布施。是则资财来而复来。菩萨则施而复施。何以故。非求自乐。欲令施施无穷故。偈曰。
 悲者以大悲  尽施及常施
 应作如是施  慎勿求施果
  释曰。此偈教行无间施应知。偈曰。
 若我不乐施  施果不施时
 施无一刹那  以无施爱故
  释曰。此偈教行无厌施应知。偈曰。
 不作不与果  与果与作者
 是汝观恩过  与我不相似
  释曰。此偈教行舍恩施。菩萨语施云。若人行汝者。汝方与果。是汝待报恩过失。我则不尔。是汝不与我相似。复次若人行汝者。汝但与此人果。汝则是待报恩者。我则不尔。所行施果与一切众生。是汝不与我相似。已说大悲教施。次说大悲行施。偈曰。
 无障及净句  利彼亦自量
 无求与无著  悲者如是施
  释曰。无障者。谓不夺他物行施故。净句者。以如法财行施。谓不以毒物兵杖酒等施故。利彼者。以施摄他时置于善根故。自量者。不令自眷属有乏少故。无求者。谓前众生或无。心求或无口求。见彼乏少自然而施。及不简福田故。无著者。不求报恩及以果报故。偈曰。
 尽广胜常喜  离着亦清净
 回向于二处  菩提及善根
  释曰。尽者。内外物施故。广者。多物施故。胜者。妙物施故。常者。恒施故。喜者。离瞋施故。谓乞求者作不饶益时忍而喜施。离著者。无希望故。如前无著说。清净者。以如法故。如前净句说。回向菩提者。回向大菩提故。回向善根者。回向随顺善根器故。已说大悲行施。次说大悲受用差别。偈曰。
 有财而自用  及用施众生
 得喜施喜胜  三乐养心故
  释曰。菩萨自受用财生喜。及用财布施众生生喜。二喜相比施喜为胜。何以故。三乐养心故。三乐者。一布施喜。二摄他喜。三菩提聚满足喜。已说大悲受用差别。次说大悲增长诸度。偈曰。
 悭恶瞋放逸  缘着及邪着
 如是六蔽者  悲令六度增
  释曰。悭者。少物不能舍故。恶者。破戒及恼他故。瞋者。于少不饶益起大瞋故。放逸者。于诸善法不勤行故。缘著者。五欲乱心故。邪著者。外道无慧故。如是住六蔽者。大悲怜愍为说过失。令六波罗蜜而得增长。说大悲增长诸度已。此大悲从四缘生。亦应显示。偈曰。
 苦乐不苦乐  因力及善友
 自体相续流  大悲四缘义
  释曰。苦乐不苦乐者。显示缘缘具缘。三受三苦俱起悲故。问舍受云何苦。答由行苦故。因力者。显示因缘。善友者。显示增上缘。自体相续流者。显示次第缘。问大悲如是生已云何得平等。偈曰。
 行相及思惟  随顺与离障
 不得亦清净  六义悲平等
  释曰。大悲平等有六种。一者行相平等。由三受位众生平等知是苦故。二者思惟平等。由平等怜愍故。三者随顺平等。由平等救济故。四者离障平等。由平等不恼故。五者不得平等。由自他及悲三轮平等不可得故。六者清净平等。由八地无生忍时平等得故。问如是别说大悲已。此四梵住云何修习得令无上。偈曰。
 慈等令无上  自意修亦五
 信心通方便  和合如前说
  释曰。如前供养诸佛亲近善友皆由五种自意修习得令无上。梵住亦尔。由净信者。于大乘经说。梵住处生净信故。由深心者。以九种心修梵住故。由神通者。依虚空等定而修习故。由方便者。依无分别智所摄故。由和合者以一果入一切果故。梵住品究竟。
  大乘庄严经论卷第九
大正新修大藏经第 31 册 No. 1604 大乘庄严经论
  大乘庄严经论卷第十
  无著菩萨造
  大唐天竺三藏波罗颇蜜多罗译
  觉分品第二十一之一
  释曰。诸菩萨有羞相(羞兼惭愧)。此中应说。偈曰。
 治障及合智  缘境亦成生
 菩萨有羞相  如是四差别
  释曰。此偈显示菩萨有羞有四种相。一自性。二伴类。三境界。四作业。治障者。谓离无羞。此即是羞自性。合智者。与无分别知相应。此智是羞伴类。缘境者。菩萨以小无障众生为可羞境。即是声闻缘觉。小者对大乘故。无障者。破烦恼障故。成生者。菩萨有羞以建立众生为业。此是有羞四种相。问诸菩萨有羞于何行中起。偈曰。
 菩萨于六度  障增及治减
 不勤亦勤行  于此有羞起
  释曰。诸菩萨于四事中极生羞耻。一者于诸度障增时极生羞耻。二者于诸障治减时极生羞耻。三者修诸度懈怠时极生羞耻。四者随顺烦恼法勤行时极生羞耻。所谓诸根常开而不禁守。问菩萨有羞种差别云何。偈曰。
 六品及二品  七地与二乘
 亦似则为下  反此应知上
  释曰。六品者。不定地中前六品有羞为下。二品者。诸定地中前二品有羞为下。七地者。菩萨十地中前七地有羞为下。二乘者。谓下心众生有羞为下。由有增上慢故。亦似者。谓未得无生忍菩萨彼有羞亦为下。翻此诸下有羞。应知即是诸上有羞。问何法是有羞障。及彼障有几过失。偈曰。
 无羞惑不断  三害及六呵
 堕难退苦三  如前十二失
  释曰。无羞者。是菩萨有羞障。若有此障则烦恼不断。烦恼不断则先生三害。一自害。谓不正思惟。由自恼故。二他害。谓瞋及舍。由恼他故。问瞋者恼众生可尔。舍者云何恼众生。答菩萨应化众生。舍而不化。是谓为恼。俱害者。谓破尸罗。由恼自他故。起三害已即于现法得六呵责。由疑悔失利失护弃舍治罚恶名故。随其次第得六种呵责。所谓自呵责乃至十方人呵责。如是已后复有三种过失生。一退堕诸难处。二退失已得未得善法。三从彼生大苦受。是谓无羞生十二种过失。问已知障及过失。何者是有羞功德。偈曰。
 此等一切恶  菩萨若有羞
 当知一切尽  起彼对治故
 天人聪慧生  速满于二聚
 成生不退转  离不离为果
  释曰。初偈显示有羞离过功德。如前过失。菩萨有羞一切不有故。后偈显示有羞集得功德。具足聚集五胜果故。天人聪慧生者。是得果报果。谓常生天上及以人中恒得聪慧故。速满于二聚者。是得增上果。谓得大菩提二聚故。成生不退转者。是得丈夫果。丈夫所作故。离者。是得相离果。离彼障故。不离者。是得依果。一切生处不离彼障对治故。问有羞功用譬喻云何。偈曰。
 有衣翻有垢  凡夫无惭故
 天衣更无垢  菩萨有惭尔
 菩萨惭具足  如空不可污
 欲胜诸菩萨  亦以惭庄严
 譬如慈母爱  惭护众生然
 观生及化生  此事由惭起
  释曰。此中第一偈显示惭如衣服。何以故。有惭者过垢不能污故。第二偈上半显示惭如虚空。何以故。有惭者虽值世间八法不被染故。第二偈下半显示惭如庄严。何以故。有惭者端正胜余菩萨故。第三偈显示惭如慈母。何以故有惭者拥护生死一切过失如象马军观生化生由此起故。衣服譬显惭能对治住诸烦恼。虚空譬显惭能对治染着八法。庄严譬显惭能随顺同行。慈母譬显惭能成熟众生。问菩萨行惭有何相。偈曰。
 不忍及不行  亦忍及亦行
 当知此四种  是说行惭相
  释曰。此偈显示四种行惭相。一不忍。二不行。三忍。四行。何以故。有惭者于一切过恶有前二相。不忍故。不行故。于一切功德有后二相。忍故。行故。问云何惭羞得无上。偈曰。
 教习于惭羞  亦起五自意
 信法等别故  无上如前知
  释曰。如前知者于大乘经说。惭羞处生净信故。以九种深心修习故。依虚空等定修习故。由无分别智摄故。以一果入一切果故。已说菩萨有羞。次说菩萨无畏。偈曰。
 诸菩萨无畏  体相及差别
 坚固与殊胜  今当次第解
  释曰。菩萨无畏有四义解释。一体相。二差别。三坚固。四殊胜。问体相云何。偈曰。
 进定慧三起  勇健勤猛作
 是说无畏相  亦显于众名
  释曰。精进禅定般若。此三若起是无畏体相。勇健勤猛。此四显无畏众名。问此三于何行中无畏。偈曰。
 诸有所作中  下动愚则畏
 离三三决定  是名无畏安
  释曰。菩萨于诸所作中其心若下若动若愚则生怖畏。何以故。下心者。于彼无勤修故。动心者。于彼心不住故。愚心者。于彼无方便故。彼三对治随其次第。即是精进禅定般若。是故精进等三。若得决定则名无畏。问云何决定。答此三对治任运现前。是名决定。问已说体相。云何差别。偈曰。
 自性及大愿  不顾及不退
 闻深亦能化  置彼于佛身
 亦行诸苦行  不舍于生死
 生死不能染  此十是差别
  释曰。此二偈随其次第说无畏有十种差别。一者自性。谓性成就得无畏故。二者大愿。谓发菩提心得无畏故。三者不顾。谓勤自利时不顾身命得无畏故。四者不退。谓勤利他时有违逆者得无畏故。五者闻深。谓听实义时得无畏故。六者能化。谓难化众生以通力化得无畏故。七者置彼于佛身。谓建立众生于大菩提得无畏故。八者亦行诸苦行。谓行种种难行苦行得无畏故。九者不舍生死。谓故意受生得无畏故。十者生死不能染。谓处染不染得无畏故。问已说差别。云何坚固。偈曰。
 恶朋及重苦  闻深不能退
 譬如螽翅风  不动须弥海
  释曰。菩萨无畏于三缘得不动。一遇恶朋。二遭重苦。三闻深法。譬如螽蟖振羽不能荡海摇山。彼之三缘不能动菩萨心亦复如是。是故菩萨无畏得坚固。问已说坚固。云何殊胜。偈曰。
 诸说无畏中  菩萨无畏上
 相异坚殊胜  与彼不相似
  释曰。由前三义胜故。菩萨无畏于诸说无畏中最为殊胜。已说菩萨无畏。次说菩萨不退。偈曰。
 不退诸菩萨  品类有三事
 于闻进苦故  惭勇为依止
 欲乐大菩提  是说不退性
 未成成极成  差别诸地显
  释曰。此二偈显示不退品类依止自性差别。彼品类有三种。一闻法无厌不退。二恒大精进不退。三生死苦恼不退。依止有二种。一惭二勇。有惭者不退退者可羞耻故。有勇者不退。退者非猛健故。自性谓欲乐大菩提。欲乐若回即得退故。差别有三种。一未成。谓信行地菩萨不退。二成。谓初地至七地菩萨不退。三极成。谓八地已上菩萨不退。已说菩萨不退。次说菩萨知法。偈曰。
 知法知法业  知相知无尽
 得果及二门  成生亦住法
  释曰。知法者。谓知五明处。一内明。二因明。三声明。四医明。五巧明。知此五论是谓知法。知法业者。谓知自利利他。以此为业。知内论者。为自修及为他说。知因论者。为申己义及屈他义。知声论者。为自善音令他信受。知医论者。为除他疾。知巧论者。为令他解。知论相者。谓知此五论得有五因是菩萨知论相。一闻得。二持得。三诵得。四思得。五通得。菩萨先于论有闻。闻已受持。持已习诵。诵已正思。思已通达。通达者知此是功德此是过失此是善语此是恶语。知无尽者。谓如此知乃至无余涅槃亦无尽故。得果者。谓自知得一切种智故。二门者。一三昧门。二陀罗尼门。知论菩萨以三昧门成熟众生。随彼化摄故。以陀罗尼门成熟佛法。随所得法皆能持故。已说菩萨知法。次说菩萨知世间。偈曰。
 身知亦口知  及以实谛知
 菩萨知世间  最胜余无等
  释曰。菩萨有三种知世间。一身知世间。二口知世间。三谛知世间。问云何身知。云何口知。偈曰。
 身知则舒颜  口知则先语
 为令成器故  正法随修行
  释曰。舒颜者。谓熙怡欢笑。此是身知世间。先语者。谓慰问赞美。此是口知世间。问此知何所为。答为令成器故。问令成何器。答正法随修行令成此器故。问云何谛知世间。偈曰。
 二知知世生  二知知世灭
 为息复为得  谛知勤修行
  释曰。二知知世生者。知苦集二谛则知世间常生。由生及生方便故。二知知世灭者。知灭道二谛则知世间可灭。由灭及灭方便故。问知谛世间复何所为。答为息复为得谛智勤修行。息者苦集谛。得者灭道谛。诸菩萨为息苦集谛为得灭道谛故观诸谛修智具足。如是知世间。即是知世间业。已说菩萨知世间。次说菩萨修习四量。偈曰。
 能诠及义意  了义亦无言
 当知此四种  是说四量相
  释曰。能诠者。如来所说十二部经。此法为量。非人为量。义意者。谓文中所以。此义为量。非语为量。了义者。谓世间可信及佛所印可。此了义为量。非不了义为量。无言者。谓出世证智。此智为量。非识为量。问世尊何故说此四量。偈曰。
 谤法及非义  邪思与可言
 遮此四事故  次第说四量
  释曰。说能诠法为量遮谤说人说。义意为量遮非义文句说。了义为量遮邪思倒解说。智为量遮可言智。问依此四量有何功德。偈曰。
 信心及内思  正闻与证智
 菩萨不可坏  依量功德尔
  释曰。依第一量则信心不可坏。依第二量则正思不可坏。依第三量则正闻不可坏。依第四量则世智不可坏。已说菩萨修习四量。次说菩萨四无碍解。偈曰。
 于门相言智  通达无比伦
 此即是菩萨  四种无碍解
  释曰。第一者谓知门智。能知义中所有名门差别故。第二者谓知相智。能知此义属此名故。第三者谓知言智。能知异土言音故。第四者谓知智智。能知自能说法故。知此四种是无碍解。偈曰。
 能说及所说  说具合三事
 四二复二种  次第三事因
  释曰。能说所说说具。此三事各有因缘。能说有四因缘。一教授智。二成熟智。三聚满智。四令觉智。所说有二因缘。一法二义。四智于此二有用故。说具有二因缘。一言二智。由此二得成说故。偈曰。
 举法及释法  令解与避难
 建立四无碍  以是义应知
  释曰。举法者以门故。释法者以相故。令解者以言故。避难者以智故。应知此中以所说法及义以说具言及智。次第建立四无碍解。问云何名无碍解。无碍解有何业。偈曰。
 内证及外觉  故称无碍解
 能断一切疑  此即是彼业
  释曰。此偈上半立名。下半显业。名者。由诸菩萨初以出世间智内证诸法得平等如解。后以后得世智外觉诸法法门差别。由此道理故名无碍解。业者。复由此解能断一切众生一切疑网。此名为业。已说菩萨四无碍解。次说菩萨二聚功德。偈曰。
 福智为二聚  胜报亦不污
 一切诸菩萨  胜相皆如此
  释曰。福智为二聚者。二聚谓福聚及智聚。胜报亦不污者。诸菩萨由福聚故。于生死中作胜报成就因。由智聚故。于彼胜报作不染污因。是故菩萨胜相无等。问二聚摄六度云何偈曰。
 初二为福体  第六即是智
 余三二聚因  五亦成智聚
  释曰。初二为福体者。应知施戒二波罗蜜为福聚体。第六即是智者。应知般若波罗蜜即为智聚体。余三二聚因者。应知忍辱精进禅定三波罗蜜。通为二聚因。由俱作故。五亦成智聚者。复由般若能回向故。一切诸波罗蜜皆成智聚。问云何名聚。云何聚业。偈曰。
 正修及数修  资善名为聚
 自利与他利  成就则名业
  释曰。此偈上半释名。下半显业。名者。三婆罗名为聚。三者正修义。婆罗者数修义。由正修及数修善法则得资长。由资长故名聚。业者。由此聚故则能成就自他二利。是名为业。问二聚种差别云何。偈曰。
 入地入无相  及入无功用
 受职并究竟  二聚次第因
  释曰。此中种差别者。彼信行地聚为入地因。六地中聚为入无相因。无相者。第七地所摄聚。彼相不起故。第七地聚为入无功用因。第八第九地聚为入受职因。第十地聚为入究竟因。究竟者佛地所摄故。已说菩萨二聚功德。次说菩萨修习四念处。偈曰。
 依止及对治  入谛与缘缘
 作意并至得  随顺亦随转
 觉境及受生  限极将最上
 长时与后证  胜修十四种
  释曰。此二偈明菩萨四念处有十四种胜修。一依止胜修。二对治胜修。三入谛胜修。四缘缘胜修。五作意胜修。六至得胜修。七随顺胜修。八随转胜修。九觉境胜修。十受生胜修。十一限极胜修。十二最上胜修。十三长时胜修。十四后证胜修。依止胜修者。谓依大乘经起闻思修慧为自体故。对治胜修者。谓能对治不净苦无常无我法想四倒。由入身等法无我故。入谛胜修者。谓如其次第次第入苦集灭道谛故。自入他入。如中边分别论说。缘缘胜修者。谓缘一切众生身等为境界故。作意胜修者。谓身等不可得故。至得胜修者。谓身等不离不合故。随顺胜修者。谓得诸障对治能对治彼障故。随转胜修者。谓凡夫二乘所修念处亦摄随转为教授故。觉境胜修者。谓知身如幻色相似故。知受如梦皆邪觉故。知心如空自性净故。知法如客。客谓缠垢。譬如虚空有烟云尘雾故。受生胜修者。谓故意受生成就转轮王等最胜。身受心法亦不染故。限极胜修者。谓修下品念处亦过余人修最上品。自性利故。最上胜修者。谓能不作功用总别修习四念处故。长时胜修者。谓修至无余涅槃亦无尽故。后证胜修者。谓十地及佛地中皆可得故。已说菩萨修习四念处。次说菩萨修习四正勤。偈曰。
 三舍及入地  住寂与得记
 成生亦受职  净土并圆满
  释曰。菩萨为对治四念处障故修习四正勤。若广说此对治则有十种差别。由对治十行障故。十行者。一舍着行。谓受有中胜报而不染着。二舍盖行。谓离一切障盖。三舍下行。谓离二乘作意。四入地行。谓入初六地。五住寂行。谓入第七地。六得记行。谓入第八地。七成生行。谓入第九地。八受职行。谓入第十地。九净土行。谓第八第九第十三地。十圆满行。谓入佛地。菩萨为对治此十行障故修习四正勤。是为广说差别。问此十差别修义云何。偈曰。
 依止于欲故  起勤起精进
 摄心与正持  十治修如是
  释曰。修义者。谓依欲起勤。依勤起精进摄心正持。是名修义。此中有平等修。有有相修。有精进修。平等修者。由正勤能令止观平等故。有相修者。由止举舍三相合修故。精进修者。为断止观中没掉二障起精进故。问云何起精进。答谓摄心及正持。摄心者。谓奢摩他。正持者。若心平等则如是住如是正持。以此三修修前十行。是名修正勤。已说菩萨修习四正勤。次说菩萨修习四神足。偈曰。
 分别四神足  略以三事解
 依止及方便  亦成就应知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