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做人做事做生意

_3 孙郡锴(当代)
  (2)机遇。一个人的成功离不开机遇,机遇影响着一个人的转折,这些转折有好有坏,至于好坏则看机遇与你的优缺点的关系。换句话说,机遇与人的优点结合,则有好的转折;若与人的缺点联系在一起,则有不好的转折。
  但必须认识到一点:一个人优缺点的本质很难加以改变,机遇也不是人能够完全把握的,但一个理性、冷静的人应该可以做到——驾驭自己的优缺点,而不让优缺点主宰自己!
  我们之所以强调“驾驭”二字,是因为人的优缺点在不同的时空会产生变异。改变一种时空,优点可能不再成其为优点,而缺点反而变成优点了!因此人要充分了解自己的优缺点,尤其重要的是,要了解这些优缺点的价值及存在条件,有了这些了解,还要诚实地去面对它们,不可有一厢情愿和逃避现实的想法,然后才能自由地“驾驭”这些优缺点。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驾驭自己的优缺点呢?这里有两点建议:
  (1)根据不同环境,灵活运用自己的优缺点。尽量以自己的优点来应对客观环境。当环境发生转变,并且直逼你的缺点时,你也不必逃避,应首先思考一下二者之间的关系,因为有时候你的缺点反而在这个时候成为优点,如果没有这个可能,就要考虑回避了。
  (2)以优补缺,以缺护缺。前者是在无法回避时的补救措施,避免一直处于挨打的地位;后者则是为了模糊你自己,避免成为被攻击的目标,并且降低别人对你的戒心,因为你让他们看到了你的缺点!
  以上两点看起来似乎容易,不过要真正做到却是很困难的。但你总要试着去做,因为生存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第四章 成功需要自我修炼 □ 要亲身体会挣钱不易
  挣钱如今已成为人们生存的基本手段。今天的年轻人也许体会不到挣钱的不易,但李嘉诚却以其青少年时代的艰辛而体会到了。
  当时,年少的李嘉诚担任了推销员的工作。总结这一工作的艰辛,李嘉诚常说:“要别人买你的东西,不想被推掉就必须在事前想到应付的办法。”
  为了能够推销更多的产品,他利用报纸杂志,搜集有关产品的市场信息资料,而且还和不同层次的人交谈,更具体地了解产品的使用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李嘉诚还根据香港每一个区域的居民生活状况,总结使用塑胶制品的市场规律,并将这些资料记录在他随身携带的一个小本子上。把多方面的信息汇集后,目标也就清楚了,以至于他所推销的塑胶制品一出厂,就知道该送到什么地方去销售。
  勤奋且能吃苦耐劳的李嘉诚,早在当泡茶扫地的小学徒时,已练就了12个小时不坐的来回跑动的功夫,而且也能忍受这种长时间的劳累所带来的腰酸背疼。后来,在推销业务期间,为了省钱,他始终都是以步代车地奔走于香港的大街小巷。
  今天的李嘉诚,只要讲到这段时光,总是不无自豪地说:
  “我17岁就开始做批发的推销员,就更加体会到挣钱的不易、生活的艰辛了。人家做8个小时,我就做16个小时。公司内的推销员一共有7个,都是年龄大过我而且经验丰富的推销员。但由于我勤奋,结果我推销的成绩,是除我之外的第一名的7倍。这样,18岁我就做了部门经理,两年后,我又被提升当总经理。”
第四章 成功需要自我修炼 □ 大智若愚,大巧若拙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种现象:一些很有学问和修养、心里明白的人,表面却显得愚钝,既不与人钩心斗角,也不用心算计。正由于这样,一些无知的人反倒取笑他,背后议论他,并自以为聪明得计。
  其实,大凡大智慧、大聪明之人,他们都胸怀坦荡,胸襟豁达,明白大道理,对于身边琐事一目了然,当然用不着处处用心,或者甚至为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而与人斤斤计较。因此,他们心中总是很安逸,行为也总是很超脱。这好像就是“绝圣弃知”。
  而那些只有一点小聪明的人却正好相反。他们喜欢察言观色,见缝插针,无孔不入。这种人要是谈大道理,便气势汹汹,咄咄逼人;谈具体事儿,便婆婆妈妈,絮絮叨叨,没完没了。他们要是和别人打上了交道就老是纠缠不清。然而,他们长于钩心斗角,鸡蛋里可以挑出骨头,没有事儿也可找出是非来。
  也有的人善于伪装,见人一脸笑,一副慈眉善目;有的人当面很热情,很义气,背后却在设陷阱,下决心陷害朋友;有的则把心思埋得不露蛛丝马迹,让人觉得他高深莫测。
  这样的人,表面上很厉害,但内心里很虚弱。遇上小小的风波,他就惴惴不安,因为他心目中只有自己那耿耿于怀的私利。碰上大危险,他便感觉自己完蛋了,或牺牲朋友以求自保,或者神思恍惚,一点主张都没有。
  一旦形势有利,他们就很猖狂。他们发动进攻时,就像利箭一样迅速、猛烈。因为,他们时刻都在窥伺别人的纰漏,以求满足自己的进攻欲与征服欲,并因之使自己获得好处,证明自己聪明、有水平。
  他们要留神什么时,就像发过誓一样,咬紧牙关,三缄其口。实际上他们是在等待时机,以求在合适的时候进攻他人。
  空洞的东西永远只是空洞的,与事实不相依属。不过有一点却很明确:从造物主那里得到自己的身体。生命来到世界上,有了形体,就不应参与人世间钩心斗角、互相倾轧的争斗,并在这种争斗与倾轧中了结自己的一生。如果人们任其与外物互相戕害、互相折磨,任其如脱缰的野马一样走向生命的尽头,而没有办法克制自己,那么,生命不是太可悲了吗?
第四章 成功需要自我修炼 □ 积累无形资本
  人的资产有有形的和无形的之分。有形的资产就是包括动产和不动产的“财产”,无形的资产就是对你有正面意义的本身条件和别人及社会对你的评价等等。
  有形的资产需要累积才会增加,无形的资产也需要累积才会对你产生效益。
  有形的资产和无形的资产看起来是两回事,其实无形的资产将决定你是否能有有形的资产。
  那么“积累无形资产”是怎么一回事呢?
  前面说过,无形的资产就是对你有正面意义的本身条件和别人及社会对你的评价,它包括:
  1.专业经验
  专业知识很容易就可得到,但经验却需要累积,“师父”和“徒弟”的不同之处即在于师父有徒弟所没有的经验。经验越丰富,你在专业领域就越有地位。
  2.个人信用
  古人说“人无信不立”,强调的就是信用,你做事有信用、做人有信用,别人自然会相信你,敢和你来往,敢和你合作。有信用的人,专业能力就算稍差,别人也愿意给他机会;专业能力强但没信用,别人一次就怕了,这种人的成就有限。你有信用,这种评价在人与人之间传播,将带给你无限的好处。
  3.负责尽职
  没有人会喜欢不负责、不尽职的人,因此你对任何事的负责尽职,必给人信赖感,使人敢把重要的事托付给你。我曾经和一位美术设计师合作,姑且不论他的作品好坏,但他的负责尽职却令我感动,后来一有事情,我首先想到的就是他!要累积这种“资产”并不难,只是看你愿不愿意而已。
  4.个人荣誉
  这里所指的是你所处的单位或其他团体给你的荣誉,这种荣誉不一定有奖金,但这是对你的肯定,也许在别人眼中这是微不足道的荣誉,但若要认真考虑你这个人时,这些荣誉便产生了力量。
  5.平易谦和
  没有人会喜欢狂傲自大、咄咄逼人的人,因为这种态度会使对方有压迫感,而平易谦和却让人如沐春风,同时这也是人际关系最好的触媒,人缘好,朋友就多,当然也就左右逢源了。
  在社会上做事,单打独斗不易成功,也不可能一入社会就有辉煌的事业,因此累积无形的资产是很重要的一件事,而有了无形的资产,哪怕没有有形的资产呢?这一点,仔细观察社会上的成功人士就可以明白。
第四章 成功需要自我修炼 □ 在极盛时期洞悉危机所在
  李嘉诚的过人之处,是他总可以在一项业务的极盛时期洞悉其危机所在,然后迅速做出新的部署和尝试。现在看来,读书不多的李嘉诚之所以能学得这样一套经商的高超技巧,除了其在工作中善于留心观察以外,更重要的是他善于学习一切先进的知识和理论。这一点早在他童年时就已经十分明显了。1940年,李嘉诚随父母为避战乱来到了香港,为解决广州市话和英语的障碍,他以表妹、表弟为师,勤学苦练,很快就能讲一口流利的广州话。特别是学英语,他简直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一到夜深人静,便独自跑到路灯下读英语。
  1942年,李嘉诚14岁,他父亲因病去世,家境的贫穷使他过早地走向社会。为了生存下去,李嘉诚与他母亲一起挨家挨铺地找工作,但却没有着落,母子俩拖着满是血泡的双脚回到家中。终于,经过艰辛寻找,李嘉诚进入一间茶楼做跑堂,他每天都是第一个赶到茶楼,他每天都把闹钟调快10分钟,每天都工作15小时以上。即便是在那样恶劣的环境下,李嘉诚仍然利用短暂的空闲默读英语单词。
  正是靠了这样一种学习精神,当年他生产塑胶花的时候,塑胶花行业正大行其道,大有带动香港工业起飞之势。然而李嘉诚却看到了这个行业的前途有限,于是转向房地产发展,全力拓展房地产市场,并在紧接着而来的房地产高潮中获得可观的回报。
  那时的李嘉诚,已经成为香港炙手可热的富豪级人物,可他并没有安于现状,而是在香港房地产最高峰时看到了这个行业的危机。1997年,他开始不断出售手上的物业,努力开拓新的业务领域,把资金分投于电讯、基建、服务、零售等多个领域,使集团避过了金融风暴中楼价大跌的重大打击。
  在后来的几年中,李嘉诚调拨更多的资金发展高科技项目和电讯业务。同时,和记黄埔在海外的投资,比如加拿大的石油、英国的货柜和巴拿马运河的港口等,也正一步步发展起来,这样的投资技巧完全是李嘉诚依据自己对全球经济的走向以及各行业兴衰的基本趋势而得到的。
  记得有则寓言,讲两个在海边钓鱼的孩子,一个买了渔船出海,历经千辛万苦创下富可敌国的产业;另一个却一直留在海边钓鱼,过着知足温饱的生活。几十年后,白发苍苍的富翁和渔夫又在海边一起钓鱼,渔夫忍不住问富翁:“你得到了那么多财富又有什么用呢,现在还不是和我一样在这里钓鱼?”
  表面看来,渔夫和富翁的结局是一样的,然而因为经历的不同,他们对人生的感悟,他们所得到的和所能理解的人生,就已经完全不一样了。李嘉诚在数十年的经营过程中,一方面不断地调转经营企业的船头,另一方面又不断地使自己的航船变得更加庞大和结实,正是依据这两点他才能在巨大的金融危机的浪潮中立于不败之地。
第四章 成功需要自我修炼 □ 处安勿躁
  人如果心浮气躁,静不下心来做事,不仅可能一事无成,更可能铸成大错。
  一个人必须修身养性,培养自己的浩然之气、容人之量,保持自己的高远志向,同时要抑制急躁的脾气、暴躁的性格。做事要戒急躁,人一急躁则必然心浮,心浮就无法深入事物的内部去仔细研究和探讨事物发展的规律,无法认清事物的本质。气躁心浮,办事不稳,差错自然会多。
  不少人办事都想一挥就成,一蹴而就,他们似乎忘了一点:做什么事情都有一定的规律,都得按一定的步骤行事,欲速则不达。
  中国传统文化的精要就在于以静制动,处安勿躁。浮躁会带来很多危害。想有所作为,而又不能马上成功,会产生急躁情绪。本以为把事情办得很好,谁知忽然节外生枝,一时又无法处理,必然生出急躁之心。因为他人的过错,给自己造成了一定的麻烦,心气不顺,也会产生急躁。望子成龙,盼女成凤,天下父母之心皆然,但偏偏儿女不争气,心中也同样急躁。受到别人的责难、批评,又无法解释清楚,心中也会产生急躁的情绪。无论是哪一种情况产生的急躁,其实对人对己都没有好处。浮躁之气生于心,行动起来就会态度简单粗暴、徒具匹夫之勇,这样不是太糊涂了吗?
  轻浮、急躁,对什么事都深入不下去,只知其一,不究其二,往往会给工作、事业带来损失。戒急躁就是要求我们遇事沉着、冷静,多分析思考,然后再行动。如果站在这山看着那山高,则干什么都干不稳,最后将毫无所获。
  天下成大事业者,无不是专一而行,专心而攻。博大自然不错,精深才能成事。只有精深,才能在某一个领域中成为专门人才,而其前提是必须克服浮躁的毛病。无论办什么事都不可能毫不费力就取得成功,急于求成,只能是害了自己。忍浮躁确实不容易,要有顽强的毅力,才能做到这一点,但只要有决心、有信心,胸中有个远大的目标,小小的浮躁又有什么不能忍的呢!
  要在社会上安身立命,如果太轻易暴露自己的情感就容易受到伤害,人应该学会保护自己,不同的人对人对事的态度会不同,掌握一定权力的人,把自己的喜怒经常流露给下级,下级则会投其所好,而掩盖事物真正的本质。普通人过于直率地表露自己的情感,则显得肤浅,也容易开罪于人。所以要忍耐住自己的情绪,不要过多地表露出来。
  李嘉诚金言:科技世界深如海,正如曾国藩所说的,必须“有智、有识”,当你懂得一门技艺,并引以为荣,便愈知道深如海,而我根本未到深如海的境界,我只知道别人走快我们几十年,我们现在才起步追,有很多东西要学习。
第四章 成功需要自我修炼 □ 向乐观积极的人学习
  乐观主义与悲观主义,两者正好具备了相反的优点与缺点。乐观的人在行动上比较积极,但往往低估了实际中的困难,所以有时会在危险的路上碰到意外。相反的,悲观的人过于慎重,容易错失良机。总之,将两者适度混合,就能达到理想境界。
  实际上,乐观主义者与悲观主义者不仅对未来的看法截然不同,对自己与他人也会采取不同的态度。
  如前所述,悲观的人对未来抱持否定的看法。他对任何事情总是做最坏的预测,在观察人的时候,他总是看到本质恶劣的一面、满肚子自私自利的动机。对悲观的人而言,社会是由一群狡猾、颓废而邪恶的人组成,他们总是想利用周遭的事物为自己牟利。这群人既无法信赖,也不值得对其伸出援手。
  对悲观的人谈起任何计划,他马上就会提出一连串有关这个计划的麻烦与障碍。而且他还会告诉你,即使圆满达成目的,最后只会尝到苦涩、幻灭与屈辱。经这么一说,他大概会立刻魂飞魄散、对自己的致富计划全身无力了。
  悲观的人拥有近乎异常的传染力。如果某天早晨,偶然在路上碰到他,他会立即将消极的态度与无力感传染给你。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种期待被唤醒、引诱的“倾向”。悲观的人能够巧妙地掳获这种“倾向”,借此实现其目的。
  我们内心的“倾向”包括:第一,对未来的不定与恐惧;第二,我们与生俱来的怠惰,希望躲在自己的壳里不要动。事实上悲观者的本质就是怠惰。他不愿努力适应新的事物,也不愿改变习惯。无论起床、用餐或是度周末的方式,他都要依照固定的模式进行。
  一般而言,悲观者是吝啬的。他认为既然每个人都那么贪婪、堕落,而且千方百计想占人便宜,自己又为什么必须宽以待人呢?他常常深怀嫉妒,只要听他说话就知道了。
  相形之下,乐观者单纯、朴实多了。他容易信赖别人,也愿意涉入险境。但他也能察觉别人的恶意或缺点,只是他不愿将之视为障碍而犹豫不前。他相信每个人都有优点,并努力唤醒别人的优点。
  悲观者躲在自己的壳里面,甚至不愿听取别人的意见,认为别人都具有危险性。相反的,乐观者关心别人,让别人畅所欲言,给别人时间,观察对方的所作所为,如此便能够了解每个人的长处、优点,因而得以团结、领导众人,共同朝某个目标迈进。卓越的组织者、优秀的企业家,都必须具备这种特质。
  此外,乐观者也比较容易克服困难。因为他会积极寻找新的解决方法,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把不利的条件转变成有利的条件。悲观者则会因为一下子就看到困难而心生畏惧、退缩不前。其实在很多情况下,只需要一点想象力,情况就会完全改观。
第四章 成功需要自我修炼 □ 训练竞争能力
  1.在工作中磨炼自己
  “不进步,就退步”。一个人各方面能力的磨炼,都可以做如是观。商人在工作上所受到的磨炼往往是多方面的,所以他们常识的丰富,远非一般从事专门工作者可比。如今一般毕业生,多半投入商业。虽然用非所学,他们却能在工作中得到磨炼。
  2.适时抓住机会
  经营商业,在百年以前,被认为是不高尚的事,但时至今日,随着世界文明的进步,各国的商业都已呈突飞猛进之势,其地位之重要,已占全部行业的第一把交椅。
  要从事商业,一个知识广博、经验丰富的人,远比那些庸庸碌碌的人容易获得机会。当然,在经营事业之前,准备做得越充足越好,经验积蓄得越多越好。一个初入社会的青年,当他的地位逐渐升迁时,他一定有不少机会,并可以从各方面学得一件事情的精髓。如果他能抓住这些宝贵的机会,他迟早会获得成功。有位商业界的先辈说:“我的职员,没有一个不是从最基层依次升迁的。俗语说‘有益于职务,就是有益于自己’。任何青年,如能在开始服务时就记住这句话,他的前途一定希望无穷。凡经我们考试及格而任用的青年,只要自己肯上进,都不难逐步获得良好位置。”
  3.不能浅尝辄止
  一个熟悉商情、经验丰富的青年,在商业界里,无处不可立足。那些企业家随时都在向各处访求勤勉刻苦、敏捷伶俐、意志坚强的青年。因为这种人一旦到手,必千方百计地求得完美、求得发展、求得成功。
  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对于商业情形,必须随时体察、处处注意,必须研究得十分透彻才好。千万不可粗忽疏失、学得一知半解就罢手。须知虽小至微尘,也应仔细观察,虽千辛万苦,也应努力经营,这样一来,一切中途的障碍,无不可以一扫而尽。
  4.要有不畏险的勇气
  我们随处可以看见,许多年轻人做起事来,都喜欢避繁就简,对于其中麻烦、困难、乏味的部分,随意趋避,不愿接触。好像那些打算占领敌人阵地的士兵,却不愿麻烦手脚去破坏敌人的炮台,结果,必然被敌人轰得东躲西窜、无处安身。所以一个希望获胜的人,就必须不分巨细,悉数将麻烦、困难征服,不畏艰险,勇往直前。
  这里有一句很好的格言,可以写在无数可怜的失败者的墓碑上:“只因没有好好地准备,所以糊里糊涂地失败。”有些人,虽然很努力,但因他们事先没有准备妥当,因此,不得不大兜圈子,以致一生都走不到目的地,达不到成功的境界。
  5.做事要用心
  西班牙有一句俗语说:“人在心不在,穿过树林不见柴。”这句话说得真是十分确切,有不少人,对于眼前的事物,往往不知不觉。有人即使在一家商店里已经服务多年,对于经商营业仍是一个门外汉,原因是他们做事总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从不留心任何与他接触的事物。但那些精明干练的青年只做上两三个月,对于店中大小事物就了如指掌了。
  6.不断充实自己
  有些青年人,随时都在磨炼自己的工作能力,任何事他都要做得高人一筹;他总是睁大眼睛望着一切接触到的事物,务必观察思考得完全明白才罢休。他无时无刻不抓住机会学习、磨炼、研究。他对有关自己前途的学习机会,看得非常重要,远在财富之上。
  他随时都学习工作的方法和待人的技巧。一件极小的事情,在他眼里,总觉得有学好的必要;对于任何方法,他都要详细研究考虑,探求成功的奥秘。当他把这许多事情都一一学会之后,他所获得的,比起有限的薪金,真不知要可贵多少。他的工作兴趣,完全系于学习与磨炼上。
  那些才智卓越的青年,一定会利用晚上的闲暇时间,把白天所见闻所思考的工作方法与应对技巧从头研究一番。这样一来,他所获得的益处,真比白天工作所得的薪金多多了。他很明白,这些学识是他将来成功的基础,是人生的无价之宝!
第四章 成功需要自我修炼 □ 时常给自己“充电”
  当今时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发展速度令人咋舌。在信息爆炸的今天,每一个从事商业经营的人员,不仅要提高自己的科学技术水平,更重要的是提高自己的素质和修养。
  据有关部门统计,在我国的3500万商业职工中,平均文化程度仅读过6.3年书,不到初中毕业。如果把个体从商人员算在内,恐怕还达不到这个水平。这个水平仅比农民文化程度高些,比其他许多行业都低。近些年,商业院校虽然有所发展,商业职工的文化素质虽然有所提高,但仍然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目前从商人员素质低,不仅阻碍着商业本身的现代化发展,也抑制了社会主义商业精神的发扬。在我国商业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一些短期行为,如偷税漏税、野蛮经营、坑害顾客等现象,固然与体制、社会环境直接相关,但从商人员的素质低下,无疑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从孔子的“知者利仁”说中,我们还可以认识到,知识、文化是一种不可多得的社会资源,更是一种不可多得的商业资源。随着整个社会的消费水平和消费品位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讲求商品中的文化含量,讲求情调,讲求新奇,讲求精神的享受。因此一种温馨的文化推销在一些大中城市的商场中诞生了。如今很多商场大腕都在经营策略上打破常规,把做生意的工夫大多下在了“生意”之外。同时,人生在世,要想做出一番事业,有所成绩,找到自己在社会上的位置,就应该掌握一门技艺。这种技艺无论是做工、务农、经商,都应精益求精,才能适应目前科技不断发展、竞争日趋激烈的现实。求精的办法只有苦钻硬学,既需要继承传统程序,又需要根据新形势的要求创新发展,这对于处在市场竞争中的商业经营者更属必须。
  孔子将多才多艺作为学习所追求的目标,也作为理想人格的重要内容。他说,“君子不器”,意即有文化、道德修养的人,学问很广博,不像器皿只限于一种用途。他又指出:“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具有各方面的文化知识,对从事商业活动大有裨益。被誉为“财神”的范蠡,人称他“上通天文,下通地理,三教九流,无所不晓”。“通天文”即掌握时令季节,适时组织货源供应市场;“通地理”即掌握各地物产、商品流动渠道、运输渠道和消费等情况;“三教九流,无所不晓”即摸清社会各类群体、顾客的心理、习俗和需求。正是这些广博的知识和实践经验,使范蠡成为我国历史上有名的“一掷千金”的富翁。
  时代发展到今天,绝大多数的商家都认为:掌握丰富的生活知识和专业技术,对于经商活动是多么重要。他们越干越觉得买卖里头有很深的学问,越干越觉得自己需要提高。要搞好购销工作,就得懂经济学、社会学、市场学、商品学;要增进效益,使资金周转灵活,把企业搞活,还得懂经济学、数学、物价学、企业管理学。只要你掌握了应该掌握的学问和知识,何愁你的生意不发达呢?
第四章 成功需要自我修炼 □ 知识决定商人的命运
  对于超人李嘉诚的成功,人们总是在问:“他靠的是什么?”李嘉诚拥有巨大的王国,如何掌控和管理这个王国?如何推动这个王国持久前进?对于这个管理学上的尖锐问题,李嘉诚有一句话:依靠知识。他毫不犹豫地告诉年轻人:知识决定命运。“知识”在他心目中所占地位由此可见一斑。
  李嘉诚至今每天晚上睡觉之前都要看书,有人问他前一夜看的是什么书,他回答,我昨天晚上看的是关于资讯科技前景研究的书,我相信这个行业发展会非常快,未来两三年里,电影、电视都可以在小小的手提电话中显示出来,我比较喜欢科技、历史和哲学类的书籍,最近对网络资讯也比较感兴趣。但是好读书的李嘉诚表示,自己从来不看小说,娱乐新闻也从来不领略。这是因为他从小就要争分夺秒抢学问。李嘉诚说:“我年轻时没有钱和时间读书,几个月才理一次发,要抢学问,只能买旧书,买老师教学生用过的旧书,长大了也没有时间去看言情小说、武侠小说,不过,我是喜欢历史的,小时候读书历史都拿高分的。”
  李嘉诚说:“在知识经济的时代里,如果你有资金,但是缺乏知识,没有最新的讯息,无论何种行业,你越拼搏,失败的可能性越大。但是你有知识,没有资金的话,小小的付出就能够有回报,并且很可能达到成功。现在跟数十年前相比,知识和资金在通往成功路上所起的作用完全不同。”李嘉诚强调:知识不仅包括课本内容,更包括社会经验、文明文化、时代精神等整体要素。
第五章 养成做事的好习惯 □ 习惯的巨大作用力
  好的习惯使人立于不败之地,坏的习惯能把人从成功的神坛上拉下来。美国前第一富豪保罗·盖蒂对此有过深切的体会。
  有个时期,盖蒂的香烟抽得很凶。有一天,他开车经过法国,那天正好下着大雨,地面特别泥泞,开了好几个钟头的车子之后,他在一个小城里的旅馆过夜。吃过晚饭他便到自己的房里,很快便入睡了。
  盖蒂清晨2点钟醒来,想抽一支烟。打开灯,他自然地伸手去找他睡前放在桌上的那包烟,结果是空的。他下了床,搜寻衣服口袋,结果毫无所获。他又搜索他的行李,希望在其中一个箱子里,能发现他无意中留下的一包烟,结果他又失望了。他知道旅馆的酒吧和餐厅早就关门了,心想,这时候要把不耐烦的门房叫过来,太不堪设想了。他唯一能得到香烟的办法是穿上衣服,走到火车站。但它至少在六条街之外。
  情景看来并不乐观。外面仍下着雨,他的汽车停在离旅馆尚有一段距离的车房里,而且,别人提醒过他,车房午夜关门,第二天早上6点才开门。而且能够叫到计程车的机会也等于零。
  显然,如果他真的这样迫切地要抽一支烟,他只有在雨中走到车站。抽烟的欲望不断地侵蚀着他。于是他脱下睡衣,开始穿外衣。他衣服都穿好了,伸手去拿雨衣,这时他突然停住了,开始大笑,笑他自己。他突然体会到,他的行动是多么不合乎逻辑,甚至荒谬。
  盖蒂站在那儿寻思,一个所谓的知识分子,一个所谓的商人,一个自认为有足够理智对别人下命令的人,竟要在三更半夜,离开舒适的旅馆,冒着大雨走过好几条街,仅仅是为了得到一支烟。
  盖蒂生平第一次注意到这个问题,他已经养成了一个不可自拔的习惯,他愿意牺牲极大的舒适,去满足这个习惯。这个习惯显然没有好处,他突然明确地注意到这点。他头脑很快清醒过来,片刻就做了决定。
  他下定了决心,把那个仍然放在桌上的烟盒揉成一团,丢进废纸篓里。然后脱下衣服,再度穿上睡衣回到床上。带着一种解脱,甚至是胜利的感觉,他关上灯,闭上眼,听着打在门窗上的雨点声。几分钟之内,他进入一个深沉、满足的睡眠中。自从那天晚上后他再也没抽过一支烟,也没有抽烟的欲望。
  盖蒂说,他并不是利用这件事指责香烟或抽烟的人。他常常回忆这件事,仅仅是为了表示,以他的情形来说,他那时已被一种恶劣习惯制服而且到了不可救药的程度,差一点成为它的俘虏!
  常常做一件事就会成为习惯,而习惯的力量的确大极了。但是人类也有一股不小的缓冲能力,人类既然有能力养成习惯,当然也有能力去除他们认为不好的习惯!
  举例说,一个商人有乐观和热忱,这对自己是有帮助的。它会使工作较优良、较容易,而且也会激励和鼓舞他的同僚和下属。但是,习惯性的乐观和热忱,往往会造成危险的甚至是不堪设想的过度乐观和过度热忱。美国有一个商人,名叫史密斯。他的乐观,对他建立的几个工厂很有助益,也帮他赚了许多钱,前途无量。不幸的是,史密斯所有做生意的经验都是从旺季得来的,因而,他的乐观看法和希望,也都是在旺季的市场下一一实现的。
  后来,突然转换到经济比较萧条的时期。这种时候,有经验的商人,或多或少都会收敛一点,节省开支,小小翼翼地等待着经济状况改观。
  然而,史密斯完全没有办法适应这种新的情况,过分乐观的习惯已牢不可破,在应该踩刹车的时候,他却仍旧一如既往地加足油门往前冲,并且非常自信地认为前途似锦呢。
  经过一段很短的时间,史密斯已没有办法在那种情况下生存了。他过度发展自己的事业,结果破产了。
  由此可见,习惯的力量是多么地大,它既可导致一个人的事业走向成功,亦可导致它走向毁灭。
第五章 养成做事的好习惯 □ 好习惯是生活航道的指示灯
  在现代生活中,什么都在变,明天的世界和今天不一样,我们不得不每天面对生活对我们的挑战,你也许会因为整日的奔波心力交悴。那我们就永远只有一个新而不美的世界吗?不,我们要用良好的习惯来迎接生活给我们带来的压力和变化,在现代生活的大潮中稳稳地驾驶生活的方舟。
  习惯是生活中相对稳定的部分,每天我们要读书,要跑步,要听音乐,要打球,这些都是在某个相对固定的时间来做的。其他的时间所做的事可能每天都有不同。当你忙碌了一天后,想起自己的书本和球拍,心中犹如点燃了一盏明灯,尽管很累,但它们能让你摆脱日常生活的喧嚣,寻找到片刻宁静,犹如一艘远航的船可以停泊靠岸,过一种别有情调的生活。
  习惯是从环境中成长出来的——以相同的方式,一而再,再而三地从事相同的事情——不断重复——不断思考同样的事情——而且,当习惯一旦养成之后,它就像在模型中硬化了的水泥块——很难打破了。
  习惯也是一位残酷的暴君,统治及强迫人们遵从它的意愿、欲望、爱好,抵制新的思想和事物,人类的历史就是在与习惯和偏见的斗争中展开的。
  习惯是一条“心灵路径”,我们的行动已经在这条路上旅行多时,每经过它一次,就会使这条路径更深一点。如果你曾经走过一处田野或经过一处森林,你就会知道,你一定会很自然地选择一条最干净的小径,而不会去走一条荒芜小径,更不会横越田野,或从林中直接穿过,自己走出一条新路来。心灵行动的路线则是完全不同的,它会选择最没有阻碍的路线来进行。
  要除掉旧习惯,最好的方法是培养新习惯、开辟新的心灵道路,并在上面走动以及施行。旧的道路很快就会被遗忘,而且,时候一久,将因长期未使用而被荒草淹没。每一次你走出良好的心理习惯的道路,都会使这条道路变得更深更宽,也会使它在以后更容易走。这种心灵的筑路工作,是十分重要的。
第五章 养成做事的好习惯 □ 想到就做,不要等到明天
  需要特别重视“想到就做”这一方法。通常你把工作推给明天或下个明天,零碎事务因而堆积起来,显得杂乱无章。要想从一大堆杂乱的事情中找出一件是很费力的。不仅那项工作等在那儿,而且把它找出来又成了一个包袱。与此相反,如果你养成想到就做的习惯去处理文件,那么,你就避免了重新找材料的麻烦,从而节省了大量时间和精力。
  这种方法的另一形式是:你若有一件事要做或一封信要回,那就在下次一看见它就去做,而不要把它丢回去,夹在整理的文件堆里。或者你可以用彩色的铅笔把限期写上去,以便在接触这件未做的事情时能清楚地回想起来。
  每天都有许多人把自己辛苦得来的新构想取消或埋葬掉,因为他们不敢执行,而创意只有在真正实施时才有价值。
  对于每一个经历过中学阶段甚至大学阶段的年轻人来说,英语学习尤其需要记忆,背诵那些枯燥乏味得要死的英语单词,何尝不是像赚钱要从一分一厘地做起一样?无论哪一种语言,单个的词汇都是构成语言这座大厦的基本单位,要熟练地学习运用英语,就必须牢记大量的词汇。如果不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是为他自己交际沟通的需要,试想我们一天记住两个单词,记住它的发音、用法,那么初中三年就能掌握2190个单词,高中三年又能掌握2190个,再经过大学四年学习能掌握2920个,总共十年时间将掌握7300个单词,加上合成词构词法,由这7300个词汇我们至少掌握了一万个单词,这样的词汇量已经远远满足了我们日常交际需要。然而事实上我们当中大多数人都做不到这一点,个中原因是我们没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去做好一天记住两个单词这样的小事情。当然,掌握一门外语不仅仅是一天记两个单词那么简单,但记单词却是最基本的。
  记住下面的两种想法:
  第一,切实执行你的创意,以便发挥它的价值,不管创意有多好,除非真正身体力行,否则永远没有收获。
  第二,实行时心理要平静。拿破仑·希尔认为,天下最悲哀的一句话就是:我当时真应该那么做却没有那么做。每天都可以听到有人说:“如果我某某年就开始那笔生意,早就发财喽!”或“我早就料到了,我好后悔当时没有做!”一个好创意如果胎死腹中,真的会叫人叹息不已,永远不能忘怀。如果真的彻底施行,当然也会带来无限的满足。
  你现在已经想到一个好创意了吗?如果想到了,现在就去做。
第五章 养成做事的好习惯 □ 不珍惜时效就不能获得成功
  善于经营的商人总是把时间看得比金钱更宝贵,所以能够将时间做到最大限度地充分运用。李嘉诚就是这样一个惜时如金的人,在他成功投资的若干紧急关头,正是靠着这种对时间的精确把握,他一举战胜对手,获得了最大的经济效益。
  李嘉诚指出,一个商人,在接洽商务时,在椅子上不慌不忙地撇开正话不讲,而只谈他随时想到的不相干的话,是绝对不能成功的,因为他太迟缓。现代的商业是供应往来,应接不暇,所以商业谈话中的每句话,都应该针对业务本身而发,要直接、爽快,时间才不致浪费。
  李嘉诚最厌恶的,就是那些说话不着边际,节外生枝,讲冗长的套话、无谓的废话的人。有种人说话,简直是抓不住本题,他们说话,像小狗兜圈子一样,转了六七次,依旧归到原地;种种冗长无谓的言语,可以使人听得厌烦。正因为如此,李嘉诚平时惜时如金,很少长篇大套,而必要的商业应酬也总是能短则短,能少则少。
  李嘉诚指出,从事商业的人,需要有春宵一刻值千金的惜时观念,他们往往具有男性气概,不舍得在细节上浪费时间,如果连职员的小动作都要干涉的话,这样的人绝对无法做个理想的公司老板。因此,李嘉诚总是将公司经营的许多事情都交给底下的重要助手去办理,对于确定好的投资或经营计划,他总是充分信任下属,而从不干预。他自己则总是将重大的经营决策反复斟酌,直到做出决定为止。正是靠了这样的高效率工作,他才节省了宝贵时间,使得规模庞大的和记黄埔和长江实业公司得以高效地运转。
第五章 养成做事的好习惯 □ 精明地利用时间
  世界汽车大王亨利·福特说过一句话:“根据我的观察,大多数人的成就是在别人浪费掉的那些时间里取得的。”这句话明确地说明了我们要创业还必须做的一件事:善于利用时间。
  成功人士能够意识到时间的宝贵。人生是由我们在世上拥有的有限时间构成的。虽说时间有限,但怎样利用它却是可以由自己操纵的。威廉·沃德说:我们不做时间的主人,就要做时间的奴隶;我们若不利用时间,时间就会把我们耗尽;成功的人与不成功的人之间的差别不是他们拥有的时间多少——因为每个人每天都有24小时——而是如何利用。
  要精明地利用时间,最重要的措施之一是大大地减少浪费掉的时间。因此我们要注意:莫让宝贵的时光在不知不觉中溜走了。通常要警惕以下几个因素。
  1.懒惰
  善用时间就是善待生命。许多人很难使自己的每一天都朝着正确方向前进。有些人的弱点是积极性不高,有些人的问题是对自己的要求不高,而最致命的是惰性。要克服惰性,我们必须及早开始行动,因为你会突然意识到因为开始太迟而无法完成当天想做的事,这是最令人失望的。许多人在意识到时间不够而无法完成他们计划的事时,干脆放弃努力,什么也不干,解决的办法就是“懒鸟先飞”。
  2.拖沓
  办事拖沓的人,总是在浪费大量的宝贵时间,这种人做事时要花许多时间来担心这个担心那个,找借口推迟行动,又为没有完成任务而悔恨。其实在这段时间里,他们完全可以完成一项工作而开始另一项工作了。
  要克服拖沓的弱点,我们就必须养成好习惯。因为一个惯于办事拖沓的人是很难改变其以前的工作模式的。如果有这个毛病,就必须重新训练自己,用好习惯来取代拖沓的坏毛病。每当你发现自己又有拖沓的倾向时,静下心来想一想,确定你的行动方向,然后要求自己尽快完成这项任务,定出一个最后期限然后努力遵守,渐渐地,你拖沓的习惯必会改变,工作效率必将提高。
  3.做白日梦
  一名画家有这样一幅作品,画的是喧闹的街道、川流不息的车流,每一个人的脸上都很忙碌的样子。在这一派繁忙的景象中,有一个人弯着腰,样子很失望。在他下面有一行字:“寻找昨天。”其实,我们中的许多人就像这个人一样,老是想着过去犯过的错或失去的机会。其实不必回想过去,也不要做未来的梦。逝去的不会回来,白日梦也无法实现。浪费在空想中的每一刻若被投入到实际的工作中去,你会发现许多意外的收获。
  要有效地充分利用时间,一定要学会统筹时间的方法。许多人在处理日常事务时,以为只要时间被工作填得满满的就很好了。其实不然,一个追求成功的人必须用分清主次的办法来统筹时间。
  (1)确定主次。在我们有很多事要做时,应分清主次。有些事是你必须做的,而有些却并非如此。并非非做不可或不是一定要你亲自做的事情,你可以委派别人去做,自己只负责监督其完成。
  (2)制定进度表。把你要做的事情和可利用的时间安排好,对于你的成功至关重要。这样可以让你每时每刻都集中精力处理要做的事。你不仅可以制定日进度表,还可以制定周进度表、月进度表、年进度表。这样做能给你一个整体方向,使你看到自己的宏图,有助于你实现目标。
  李嘉诚金言:不要嫌弃细小河流,河水汇流,可以成为长江。
第五章 养成做事的好习惯 □ 时间是最可宝贵的
  惜时如金,是李嘉诚的另一个成功秘诀。现代人个个都在感叹每天时间不够用,没有时间做这个,没有时间做那个,那么日理万机的超人又是如何安排他的时间的呢?
  李嘉诚坦言:我每天不到清早6点就起床了,运动一个半小时,打高尔夫球,晚上睡觉前是铁定的看书时间,白天精神是很好的,精神来自兴趣,你对工作有兴趣就不会累,最累的时候是开会,一个发言者讲了第一分钟,你已经知道他要讲的内容,可是那个人讲了10分钟,你就会感到很疲倦,因为无聊和无奈。有时候我要带花旗参去提神,中午我是不睡午觉的,太倦了,会喝点咖啡。两年前我试过上网,但是上网太花费时间了,一上就是两个小时,以后就比较少上了,我现在用电脑主要是看公司的资料。
  李嘉诚对自己的生活品质有如此评价:我今天的生活水平和几十年前相比是降低了,年轻时候也曾经想过买点好的东西,但是不久就想通了,只是强调方便,我的穿着可能比一般人还要差一点,我的皮鞋是400元的,是胶的,手表是200元的,我只求心灵满足,很开心。我相信一个人的地位高低,要看行为而定,你自己想通了,脑海里自会别有天地,能超越权势和卑微。
  作为香港人中成功的典范,李嘉诚如是述说他的成功之道:“今天在竞争激烈的世界中,你付出多一点,便可赢得多一点。好比在奥运会上参加短途赛,虽然是跑第一的那个赢了,但比第二、第三的只胜出少许,只要快一点,便是赢。”在这个被李嘉诚比喻为赛跑的商业竞争过程中,时间永远是最可宝贵的,用李嘉诚的话说,如果在竞争中,你输了,那么你输在时间;反之,你赢了,也赢在时间。
第五章 养成做事的好习惯 □ 像钟表一样准时
  成功的人士都是掌握并运用时间的高手,他们深深懂得珍惜时间的重要性。在他们的眼中,时间是所有物品中最有价值、最值得去收买的物品,而且,也正因为时间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所以更显得可贵,科学家们永远不会找到一种时间的替代品。当我们的时间用完时,我们也就不存在了。时间时时刻刻都很重要。它往往是各种问题、各种场合的致命核心,是关键,在社会交际中尤其如此。谈判时,你是否能按时坐在谈判桌前;上班时,你能否准时坐在你的办公桌前,让你的老板看到;约会时,你是否能按时到达与异性约会的地点……假如你在这些时候、这些场合错过了时间老人的提示,那么你很有可能失败。可见,如果你想有一次成功的交际,“准时”是万万不能忽视的。
  像大多数商品一样,时间的价值取决于供给和需求的大小。如果石油能供应无缺,它就不会这样昂贵。就像我们很多人都认为水几乎没有什么价值,但对沙漠中的人来说,水可是一项宝贵的财富。时间是所有商品中最有价值的商品,它对于有些人来说如白驹过隙,对有些人来说又度日如年,这是因为时间是由过去的成就来衡量的,有些人回首往事,自己一事无成,而且自感一生之中所做之事缺乏意义,缺少兴趣,这类人感到日子消逝得太快,自己被自己骗了。而有些人则不同,在他们的记忆中,充满了令人满足的活动,有成就的人会觉得他们度过了一段很长而且丰富的时光。时间不能以分钟、小时或时日来看待,而是换化为各个事件和不同的经历时才会真实地具体地存在。
  时间是金钱,时间是幸福,时间是生命。
  有的人因工作忙,接待客人的时间都受到限制,谈话最多不超过三分钟,对于这样的人来说时间是生命。你如果在应约的时间没到,你就失去了这次交往的机会,并且可能永远失去了和这个人交往的机会,你没到,别人却在等你,这种等待是不公平的,是浪费别人的生命。假如你因急事或意外事故不能按预约的时间到达目的地,你应该打电话告诉别人,或留言。为了不影响别人的工作或其他安排,在约定时间时也可采用弹性时间,比如说下午3点半到4点之间,这样被约者也可安排一些放松性的活动。总之在交往中守时是一个人品格和作风的一种体现。一个不守时的人给人留下的印象是不可靠,仅此一点,你也就失去了与人建立深入交往的基础。一个人守时首先是言而有信、尊重他人的表现。
  现在就业成为社会的焦点问题,每年有成百万的人求职,在求职过程中都有面试、笔试这样的程序。如果你未准时赴试,那么,你和其他的竞争者相比,你已处于劣势了。这种情况下,最好是提前到场,然后按用人单位的安排完成自己该做的事。千万不可因两分钟之差而丢掉就业的机会,这是很不划算的。
  在交际中所有的事情都离不开约时间,迟到而来、申明缘由,是办事拖沓、不干练的表现,无故不去是拒绝的表示,在交谈中语无伦次、拖延时间,是一种胸中无数的表现,所以要不迟到、不拖延,定时、定点地按预期计划进行。
第五章 养成做事的好习惯 □ 抗拒消极态度
  我们周围有许多人物,常常散发消极悲观的想法,如果我们在心理上丝毫不设防,那么要保持积极进取的心境便难如登天了。
  因此,你要不时地检查自己的言行和他人的建议,分辨出其中消极与积极的内容,对许多广为流行的消极话语,也要保持高度警觉,总之,你要戒绝下列言词或心态。
  1.“小心一点。”
  在此我们指出一个道理:凡事但求“小心一点”的人,绝对不可能有什么成就。小心谨慎并非处理问题的正面方式,反之,我们要敢做敢为,积极地驾驭问题。
  2.“别紧张嘛!”
  当然,我们遇到困难时该沉着应战,而不应紧张兮兮或歇斯底里。但一般人常挂嘴边的“别紧张”,往往都是要我们故作轻松,这会松懈我们的斗志,使我们产生守株待兔的心态。切勿期待别人能完全替你解决问题,好像解决之道是从天而降似的。“别紧张嘛”的这种心态,不能帮你处理困难以获得真正的轻松,反而抑制了你的才智,扼杀了你主动创造的能力。
  3.“绝不可能的!”
  这句话真不知道扼杀了多少积极观念!不要把它挂在嘴边,也不要让别人对你灌输这种消极的态度。实际上,只要我们愿意付出时间、精神与耐力,则任何事情都“可能”有解决之道。
  4.“马马虎虎。”
  你一定有这种经验:你好意问你的朋友最近过得怎样,但他们大都是说:“马马虎虎啦!”这是一句消极的话,虽然无伤大雅,却能在情绪上引起自觉平庸之感,久而久之,更减损了对生命的热爱和工作的干劲。
  你要切记:虽然你不能控制环境,使它事事尽如你意,但你却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绪。你要跟自己说,我过得很好。这不是要你像阿Q般自欺欺人,而是要你调适心态,以便创出一番局面。要知道,始终抱着“还可以”心态的人,是很难有什么“很好”的成就的。
  5.“这就是终局。”
  没有事情算是绝对的终点,任何事情都是过渡性的。这意思是说,每个结束都是新的开始。不要为过程所困扰,因为过程不是终点。正如古人所云:“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总而言之,你要把心灵的频率调好,以聆听辨别出积极和消极话语间的差异,进而把后者逐出心灵之外。也许任何难题之解答,总是生于积极进取的心态中的。
  积极一点吧!你面对的难题是可以解决的。就算不能彻底解决,起码你也能加以处理,使之不致恶化。你可以有效地处理(即使不是解决)问题,甚至是从其中汲取人生智慧。不过,你必先能积极地掌握你的生命与思想。换言之,你必先能自我主宰,不受制于诸多外在的力量。
第五章 养成做事的好习惯 □ 培养积极思维能力
  以下五条原则,可以帮助你培养和加强积极思维的能力。
  1.从言行举止开始
  许多人总是等到自己有了一种积极的感受再去付诸行动,这些人在本末倒置。积极的行动会导致积极的思维,而积极的思维会导致积极的人生态度,而态度是紧跟行动的。如果一个人从一种消极的人生态度开始,而非付诸行动,总是等待着感觉把自己带向行动,那他永远也成不了他想做的积极思维者。
  2.用美好的感觉和信心去影响别人
  随着你的行动和思维日渐积极,你会慢慢获得一种美满人生的感觉,信心倍增,人生中的目标感也越来越强烈。紧接着,别人会被你吸引,因为人们总是喜欢跟积极乐观者在一起。你可以运用别人的这种积极响应来发展积极的关系,同时也帮助别人获得这种积极态度。
  3.重视与你交往的每一个人
  我们生活在一个快节奏的世界里,大多数人来去匆匆,一心想着完成自己的任务。他们往往疏于腾出时间与他们所交往的人谈心。
  如果你能这样做,并关心重视他们,就会对他们产生很好的后果,你会使他们的人生更有价值,他们也会给你更丰厚的回报。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种欲望,即感觉到自己的重要性,这是普通人自我意识的核心,如果你能满足别人心中的这一要求,他们就会对自己,也对你抱积极的态度。使别人感到重要的同时,别人也会反过来使你感到重要,因为大多情况下,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也会怎样对待你。
  4.寻找每个人身上最好的东西
  寻找每个人的优点和使别人感到受赞赏可以起到相似的作用。最差劲的人身上也有优点,最完美的人身上也有缺点,你眼睛盯住什么,你肯定就能看到什么。如果你总是寻找别人身上最好的东西,就会让你对他人留有美好的印象,也会使他们对自己有良好的感觉,能促使他们成长,努力做到最好,并且创造出一个积极的、卓越的工作环境。
  5.寻找最佳的新观念
  积极思维者时刻在寻找最佳的新观念。这些新观念能增加积极思维者的成功潜力。有些人认为,只有世界上的天才人物才会想出好主意。事实上,要找到好主意,靠的是态度,而不是能力。一个思想开放、有创造性的人,会哪里有好主意,就往哪里去。在寻找的过程中,他从不会轻易放弃,因为他知道新观念对他来说就意味着价值和财富。
第五章 养成做事的好习惯 □ 达到目标的十个步骤
  以下是达到目标的十个步骤。
  (1)先制定通往长期目标的一些短期目标。制定一个月、六个月或一年的目标,要比制定长期目标更有效果。因为有一定的期限,比较容易控制。
  (2)定下你目前无法达到的目标,但不要超出你的能力太远。以自然增加的方式来获得逐步的成就,这是极重要的。
  (3)在你身边团结一些对同一目标有兴趣的人士,使自己可以获得团体的帮助。还有,和专家探讨你的目标,向那些已获得重大成就的人请教。
  (4)事先想好一个奖品或纪念仪式,那么,你在完成你的一项成就之后,就有可以庆祝的东西了。这种奖品可能是一次旅行、一次家庭聚餐、一项特别有趣的娱乐活动或一件心仪已久的衣服。
  (5)试着以不同的方式来纪念新年。把你今年的目标放入一个信封内,鼓励你的家人也采取相同的做法。在除夕夜或新年当天,把这些信封全部打开,看看你们是否实现了一年前所定下的目标。这是结束一年岁月的一种极妙的做法。然后,再定下你新年度的目标。
  (6)在你书桌上或公事包内的月历上,写下你下个月的目标:你打算干什么,你将到哪儿去,你将和什么人联络?这使你能够逐步接近你每个月或一年的目标。
  (7)利用放在口袋中或书桌上的周历,计划好你下周的活动日程。
  (8)利用一张纸,写下最重要的目标和每天必须优先处理的工作。每天上床睡觉之前,写下你明天必须完成的工作,每天展开工作之前,先看一下这张纸条,然后再去从事你一天内的第一项工作。把已经完成的每项工作,一一划掉,尚未完成的则移到第二天的日程表内。
  (9)不要与消极和疑心重的人共同分享你的目标。应和真正关心你以及希望帮助你的人共享。一定要接受胜利者的忠告。记住,悲哀总喜欢找人做伴。有些人就是喜欢你和他们一起呆在失败的深渊。
  (10)每个月存一点钱到你的银行户头中,就像是付房子的分期付款一样,以便将来需要时使用。这样,你自己就有了最佳的金钱保障。
第五章 养成做事的好习惯 □ 把精力投入到自己的强项上
  如果一个人能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到自己的强项上,结果会怎样?必然会有所建树!
  渥沦·哈特葛伦博士是一位博学多才的老人,他以前是一所大教堂的牧师,后来退休了。他曾经问过一位年轻人是否了解南非树蛙,年轻人坦白地说:“不知道。”
  博士诚恳地说:“如果你想知道,你可以每天花5分钟的时间阅读相关资料,这样,5年内你就会成为最懂南非树蛙的人,你会成为这一领域中最具权威的人。”
  年轻人当时未置可否,但他后来却常常想起博士的这番话,觉得这番话真的道出了许多人生哲理。
  我们大多数人都不愿意每天投资5分钟的时间(与五个钟头的时间相比实在是少之又少)努力成为自己理想中的人。
  伍迪·艾伦说过,生活中90%的时间只是在混日子。大多数人的生活层次只停留在:为吃饭而吃、为搭公共汽车而搭、为工作而工作、为回家而回家。他们从一个地方逛到另一个地方,事情做完一件又一件,好像做了很多事,但却很少有时间从事自己真正想完成的目标。就这样,一直到老死。我猜想很多人临到退休时,才发现自己虚度了大半生,剩余的日子又在病痛中一点一点地流逝。
  成大事者与不成大事者之间的距离,并不如大多数人想象的是一道巨大的鸿沟。成大事者与不成大事者只差别在一些小小的动作上:每天花5分钟阅读、多打一个电话、多努力一点、在适当时机的一个表示、表演上多费一点心思、多做一些研究,或在实验室中多试验一次。
  在实践理想时,你必须与自己做比较,看看明天有没有比今天更进步——即使只有一点点。
  只要再多一点能力,只要再多敏捷一点,只要再多准备一点,只要再多注意一点,只要再多培养一点精力,只要再多一点创造力。
  通常只有遇到实际的状况后,才能分辨你的能力足不足以胜任那份工作。如果你是一个外科医生,动手术时却手脚笨拙,就说明你医术不佳;如果你是一个厨师,人们无法知道你厨艺好不好,除非你准备了一顿餐点让他们品尝,他们才会晓得。
  评断你能力的最佳裁判不是你的老师、消费者或你的朋友——而是你自己!
  在行动之前你自己就知道你是否足以胜任这一个任务。你可以想尽办法掩饰你的无能,并祈祷没有人会发现你知道得很少、动作多么的不熟练。但终究你还是得面对自己的无能,也必须自己想办法修正。
  没有任何借口可以解释你为什么长时间仍然无法胜任一项工作。第一天你可能什么都不知道,第二天你应该懂点什么。第一次尝试一份工作,你可能没办法表现得很完美,但经过一两天的练习,你应该比第一天做得更好。
  别人可能也无法真正断言你是不是一个诚实的人——在实际的表现之前。只有你自己才知道自己的动机或企图;只有你自己才知道你诚不诚实、值不值得信赖;只有你自己才知道你提供的交易公不公平。
  人们通常了解他们自己是不是欺骗了他人,如果自己连这点都不知道,那他就已经成为病态的骗子,行为上也会有严重的偏差。
  不论你想追求的是什么,你必须强迫自己增强能力以实现目标。
  这就需要钻研自己的领域。认真地研读、仔细地观看、专心地聆听这行中顶尖人物的言行举止,并效法他们的作为。
  勤加练习,勤加练习,最后还是勤加练习!决不放弃学习,而且一定要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日常生活中。
  保持与这一领域的最新发明、最先进技术和最新研究之间的资讯渠道畅通。参加新的发布会、展示会、讨论会或其他各种集会。敏锐地观察相关的新趋势、新发现,你会为从中发觉新的可能而感到兴奋,这表示你可能已基于过去的努力而为未来发现了新的方向。你将会越来越杰出。
第五章 养成做事的好习惯 □ 耐心是致富的法宝
  俗话说,“十年磨一剑”。成大事者,很多情况不能大急大躁,而应有足够的耐心等待机会和创造机会。这就是李嘉诚的重要法宝。在李嘉诚兴建的第一个大型屋村——黄埔花园屋村的项目上,李嘉诚就是运用“十年磨一剑”的精神以其惊人的耐力获得成功的。
  1981年,李嘉诚就准备推出这一宏伟计划。当时,黄埔花园所用地盘是黄埔船坞旧址,按港府条例,工业用地改为住宅的商业办公楼用地,应当初交地皮的差价。而当时正好是地产狂热的阶段,按协议的价格,和黄需补地价28亿港元。由于代价太大,李嘉诚不得不对此计划暂缓实施。
  1983年,香港地产业出现低潮,李嘉诚立即抓住大好时机,与港府进行谈判。结果他仅用3.9亿港元就获得了商业住宅的开发权。这样,李嘉诚大大降低了发展成本,屋村的每平方英尺成本不及百元。屋村计划尚未实施,李嘉诚就取得一笔可观的价值。就此一点,可见他经商术的高明。
  1984年9月29日,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在北京签订。香港前景骤然明朗,恒生指数回升,房地产界又大显神威。因此,1984年年底,李嘉诚领导的和黄共投资数十亿港元兴建黄埔花园屋村。这样宏伟的屋村工程在香港地产业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即令在世界范围,它也足可称雄。据行家估计,整个项目完成以后,李嘉诚及和黄集团能获利60亿港元。如此高的回报,实属罕见。地产低潮补地价,地产转旺大兴土木,地产高潮出租楼宇(整个计划分12期,首期于1985年推出,1990年全部完成),这就是李嘉诚在香港地产界立于不败之地的秘密之所在。
  在香港,地盘是商业发展的先锋。兴建大型屋村最关键的困难,在于获得整幅的大面积地皮。为此,李嘉诚总是胸怀全局,整天苦思冥想。1985年,李嘉诚收购港灯,其实他“醉翁之意不在酒”,他在意的是港灯的地盘。港灯的一家发电厂位于港岛南岸,与之毗邻的是蚬壳石油公司油库,蚬壳另有一座油库在新界观塘茶果岭。李嘉诚收购港灯后,想方设法将电厂迁往南丫岛。这样,李嘉诚运筹帷幄,获得了两处可用于发展大型屋村的地盘。
  1988年1月,长实、和黄、港灯、嘉宏四公司,向联合船坞公司购入茶果岭油库后,即宣布兴建两座大型屋村,并以8亿港元收购太古在该项计划中所占的权益。这样,李嘉诚又获得了两大屋村。两大屋村最后盈利100多亿港元。
第五章 养成做事的好习惯 □ 专心做好一件事
  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把精力分散在好几件事情上,不是明智的选择,而是不切实际的考虑。在这里,我们提出“一件事原则”,即专心地做好一件事,就能有所收益、能突破人生困境。这样做的好处是不至于因为一下想做太多的事,反而一件事都做不好,结果两手空空。
  想成大事者不能把精力同时集中于几件事上,而只能关注其中之一。也就是说,我们不能因为从事分外工作而分散了我们的精力。
  如果大多数人集中精力专注于一项工作,他们都能把这项工作做得很好。
  在对100多位在其本行业获得杰出成就的男女人士的商业哲学观点进行分析之后,卡耐基发现了这个事实:他们每个人都具有专心致志和明确果断的优点。
  做事有明确的目标,不仅会帮助你培养出能够迅速做出决定的习惯,还会帮助你把全部的注意力集中在一项工作上,直到你完成了这项工作为止。
  能成大事者的商人都是能够迅速而果断做出决定的人,他们总是首先确定一个明确的目标,并集中精力、专心致志地朝这个目标努力。
  伍尔沃斯的目标是在全国各地设立一连串的“廉价连锁商店”,于是他把全部精力花在这件工作上,最后终于完成了此项目标,而这项目标也使他获得了巨大成就。
  林肯专心致力于解放黑奴,并因此成为美国最伟大的总统。
  李斯特在听过一次演说后,内心充满了成为一名伟大律师的欲望,他把一切心力专注于这项工作,结果成为美国最伟大的律师之一。
  伊斯特曼致力于生产柯达相机,这为他赚进了数不清的金钱,也为全球数百万人带来无比的乐趣。
  海伦·凯勒专注于学习说话,因此,尽管她又聋又哑又失明,但她还是实现了她的明确目标。
  可以看出,所有成大事者,都把某种明确而特殊的目标当做他们努力的主要推动力。
  专心就是把意识集中在某一个特定欲望上的行为,并一直集中到已经找出实现这项欲望的方法,而且坚决地将之付诸实际行动。
  自信心和欲望是构成成大事者的“专心”行为的主要因素。没有这些因素,专心致志的神奇力量将毫无用处。为什么只有很少数的人能够拥有这种神奇的力量,其主要原因是大多数人缺乏自信心,而且没有什么特别的欲望。
  对于任何东西,你都可以渴望得到,而且,只要你的需求合乎理性,并且十分热烈,那么,“专心”这种力量将会帮助你得到它。
  假设你准备成为一位伟大的作家,或是一位杰出的演说家,或是一位成功的商界主管,或是一位能力高超的金融家,那么你最好在每天就寝前及起床后,花上十分钟,把你的思想集中在这项愿望上,以决定应该如何进行,这样才有可能把它变成事实。
  当你要专心致志地集中你的思想时,就应该把你的眼光投向一年、三年、五年甚至十年后,幻想你自己是这个时代最有力量的演说家;假设你拥有相当不错的收入;假想你利用演说的报酬购买了自己的房子;幻想你在银行里有一笔数目可观的存款,准备将来退休养老之用;想象你自己是位极有影响的人物;假想你自己正从事一项永远不用害怕失去地位的工作……惟有专注于这些想象,才有可能付出努力、美梦成真。
  一次只专心地做一件事,全身心地投入并积极地希望它成功,这样你的心里就不会感到精疲力尽。不要让你的思维转到别的事情、别的需要或别的想法上去。专心于你已经决定去做的那个重要项目,放弃其他所有的事。
  把你需要做的事想象成一大排抽屉中的一个小抽屉。你的工作只是一次拉开一个抽屉,令人满意地完成抽屉内的工作,然后将抽屉推回去。不要总想着所有的抽屉,而要将精力集中于你已经打开的那个抽屉。一旦你把一个抽屉推回去了,就不要再去想它。
  了解你在每次任务中所需担负的责任,了解你的极限。如果你把自己弄得筋疲力尽,那你就是在浪费你的效率、健康和快乐。选择最重要的事先做,把其他的事放在一边。做得少一点,做得好一点,才能在工作中得到更多的快乐。
  可以看出,专心的力量是多么神奇!在激烈的竞争中,如果你能向一个目标集中注意力,成功的机会将大大增加。
第五章 养成做事的好习惯 □ 敢于正视自己的人性缺陷
  人性中充满美好。善良的一面是我们常常能够看到的,但也有充满诡诈、欺骗等黑暗的一面。
  而你的性格缺陷,却往往被人利用,你同时也要防止利用他人性格缺陷,导致我们走向别人的陷阱之中。
  有一位精明的商人,他在各方面都很优秀,头脑聪明,业务上精湛、干练,是个轻易不会被打败的人。但他有个弱点,就是好色。年轻时经常换女朋友,结婚后也不时在外拈花惹草,后来他离了婚。经商成功后,他身边可以说美女如云,他花在女色上的金钱和精力不计其数。有一次,几个商界合作者带他到了温柔乡,几杯酒下肚,他就迷迷糊糊,在美女的簇拥下,轻易地在一份合同上签了字。第二天,他发现事态严重,但已来不及挽救,白白损失了上千万元。
  这就是因为自己的人性弱点而走入陷阱的很好的佐证。当你的弱点凸现出来的时候,你会几近丧失理智和头脑。因此,你要正视你的人性弱点,你要清醒而理智地把握住自己,不要轻易踏入别人事先设计的陷阱之中,很多人因为自己的弱点而倾家荡产、妻离子散。
  人性的弱点有很多,比如:
  贪财:一听说有钱可挣,不管这钱挣得干净不干净,是不是有风险,拼命扑上去。我们都听说,政坛人物因金钱丑闻而下台,其实有些是落入了政敌的陷阱;商人为贪财去与人合伙,结果对方一走了之,白忙了一场;女性为贪财而委身于有钱的人,结果陪了夫人又折兵,没有捞到什么钱,只有暗自伤心落泪,甚至带来悲剧的命运。
  好赌也是人性的弱点。有些人终日无所事事,但对赌博却情有独钟,不管麻将、扑克或者其他什么方式,只要听说有赌局,就兴高采烈。
  利用这些好赌之人的弱点设置陷阱,轻易就会把他们的钱赢光,而他们只会抱怨自己手气不好、运气欠佳,希望下一回能捞回来。这种心理只能带来恶性循环,在“捞回来”的心态下,越输越赌,越赌越惨,越惨越赌,直至丧失人性,落个可悲的下场。
  贪财、好色、贪赌是人性的弱点中最易让人迷失自我、丧失理性的成分,也最容易让人设计陷阱。而我们一旦落入其中,巨大的损失是无法弥补的。
  此外,诸如贪小便宜、贪杯、好吃、懒惰、面皮薄、耳根子软、脾气暴躁等等,都是人性的缺陷,也是别人设计陷害的因素。
  社会上的陷阱处处都有,但不是人人都能碰上、人人都会钻入其中。如果你光明正大,脚踏实地,你就可以避免陷阱。
  李嘉诚金言:以我个人的经验,有了兴趣,就会全心全意地投入,保持这样的心态,做每一件事情,是没有困难可言的。做哪一行就要培养出哪一行的兴趣,否则,要成功、要出人头地不容易。
第五章 养成做事的好习惯 □ 事业成果百分之百靠勤劳换来
  这个世界上,日夜做梦想成为富翁的人可谓数不胜数。有的人谈到成功者总是以“运气”两字以蔽之,但是李嘉诚并不同意这一观点,他认为,事业的成果有运气的成分,但主要还是靠勤劳。特别是在一个人尚未成功之前,事业成果百分之百靠勤劳换来。
  有人曾专门探讨过李嘉诚的“幸运”,颇令人折服。《巨富与世家》一书写到:
  “1979年10月29日的《时代周刊》说李氏是‘天之骄子’,这含有说李氏有今天的成就多蒙幸运之神眷顾的意思。英国人也有句话:‘一盎司的幸运胜过一磅的智慧。’从李氏的体验,究竟幸运(或机会)与智慧(及眼光)对一个人的成就孰轻孰重呢?我们回顾李嘉诚创业的历史就不难发现,所谓幸运的出现总是以智慧和劳动做基础的。如果光有幸运而没有成果,那么成果也会是无根之源,无本之木。”
  针对人们的这些问题,1981年,李嘉诚发表看法。他指出:
  “在20岁前,事业上的成果百分之百靠双手勤劳换来;20岁至30岁之前,事业已有些小基础,那10年的成功,10%靠运气好,90%仍是由勤力得来;之后,机会的比例也渐渐提高;到现在,运气已差不多要占三至四成了。”
  1986年,李嘉诚继续阐述他的观点:“对成功的看法,一般中国人多会自谦那是幸运,绝少有人说那是由勤奋及有计划地工作得来。我觉得成功有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完全是靠勤力工作,不断奋斗而得成果;第二个阶段,虽然有少许幸运存在,但也不会很多;现在呢?当然也要靠运气,但如果没有个人条件,运气来了也会跑去的。”
  李嘉诚认为早期的勤奋,正是他储蓄资本的阶段,这也就是西方人士称为“资本积累”的观念。不过,在香港每天工作超过10小时、每星期工作7天的人大概也有10万人,为什么他们勤奋地工作了数十年还没有出人头地呢?这其中必有幸运和智慧的成分。
  由此可见,李先生认为勤奋是成功的基础乃是自谦之词,幸运也只是一般人的错觉。从李氏成功的过程看,他有眼光判别机会,然后持之以恒,而他看到的机会就是一般人认为的“幸运”。许多人只有平淡的一生,可能就是不能判别机会,或看到机会而畏缩不前,或当机会来临时缺少了“第一桶金”。也有人在机会来临时,因为斤斤计较眼前少许得失,把好事变成坏事,坐失良机。
第六章 不要难为自己 □ 做人做事别太固执
  固执己见似乎让人感到个性,但更多时候给人的感觉是顽固不化。
  太固执的人总会自以为是,很轻易地得出一个结论后,就认定是最终真理。如果别人有不同看法,就肯定是人家哪儿出问题了。太固执的人也很容易轻视别人、否定别人。太固执的人常常刚愎自用。三国名将关羽之所以最后败走麦城,被俘身亡,最大的一个原因就是固执偏激、刚愎自用。
  太固执的人很容易对人产生偏见。在他们眼里,如果爷爷是小偷,那么他的孙子也好不到哪儿去;一个人从监牢里出来,他这一辈子肯定不会干好事……让一个太固执的人去当老师,班里的“差生”永远得不到翻身;让一个太固执的人去做老板,他的职员永远不能犯错误。但是,世界“牛仔大王”李维的公司里有38%的职员是残疾人员和一些有犯罪前科的人,他们在那里都干得好好的。
  太固执的人不易接受新事物。他们总认为自己的一套是最佳的,他们对新事物其实根本不了解,但他们却煞有介事地说出一大堆凭空想象的局限和不足,俨然是专家。他们会坚持认为计算机没有算盘准确,即使他儿子还是个电脑工程师;他们会认为生儿子当然比生女儿好,即使女儿成了名人,他们也会坚持认为这是上帝开的一个玩笑。
  太固执的人肯定没有好的人缘。要想改变这种坏脾气,首先得试着去理解人,试着从别人的角度来考虑问题。抱着一个信条:在不了解一个人或一样东西之前,别妄下结论。
第六章 不要难为自己 □ 认准大道朝前走
  我们回顾李嘉诚过去走过的历程会发现,他的行为轨迹与古人推崇的“文武之道,一张一弛”惊人地相似。李嘉诚是个从传统文化氛围中走出来的新型企业家,他能够自觉或不自觉地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使其与现代商业文化有机地结合为一体。经济学家探讨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经济腾飞的奥秘时,惊奇地发现东方传统文化的神奇作用。
  我们不得不折服李嘉诚在“炒风刮得港人醉”的疯狂时期,丝毫不为炒股暴利所心动,稳健地走他认准了的正途——房地产业。
  1958年,李嘉诚涉足地产;1971年将长江工业改为长江地产,集中发展地产,次年又更名为长江实业,并成功上市。当年的重大抉择,现在越来越显示出其正确性。
  1976年,长江实业取得年经常性利润5887万港元、拥有地盘物业635万平方英尺、资产净值增至5.3亿港元的历史最好成绩。由于李嘉诚采取了稳扎稳打发展地产业的策略,因而使自己在业界实力渐雄,名声渐响。
  而不少房地产商放下正业不顾,将用户缴纳的楼花首期(款)物业抵押获得的银行贷款,全额投放到股市,大炒股票,以求牟取比房地产更优厚的利润,这种做法加大了房产开发的风险,后来爆发了香港著名的“银行挤兑风波”,终使那些铤而走险的商人遭到了经济规律的惩罚。
  当然,李嘉诚从事房产的开发也是有原则的。与那些惟利是图的商人不同,他十分注重自己的公司形象。例如,1977年中期,李嘉诚购入大坑虎豹别墅的部分地皮——15万平方英尺。虎豹别墅为星系报业胡氏家族的祖业,据介绍该家族的一篇文章称:
  “所谓别墅,其实不是一座私人花园住宅,而是规模宏伟、饶有特色的公园。巍峨屹立的七层白塔,红墙绿瓦的亭台楼阁、展览馆,碧波荡漾的游泳池,动物雕塑装饰着崖壁,还有叙述警世故事的泥塑及假山、山洞等,参观、游乐、购物、休息场一应俱全。到过虎豹别墅的人,无不称赞它的丰富多彩、富丽堂皇。”
  李嘉诚购得地皮后,在上面兴建了一座大厦。游客批评大厦与整个别墅风格不统一。李嘉诚遂停止在该地大兴土木,尽量保留别墅花园原貌。他这样做就是为了向社会舆论表明自己与一般商人不同。
第六章 不要难为自己 □ 换条路可能会更好
  “千万不要吊死在一棵树上”。做一件事可以有无数种方法,而只有一种才是最佳的,而你想到的可能是最差的。开动脑筋,试着换种方法,你会感觉豁然开朗。有了这种“换条路”的思考方式,你会发现很多最佳的方法。
  聪明人总在想着如何“偷懒”,别人做这件事花了300元钱,我能不能少花些,别人做这件事用了两天,我能不能只用一天半。很难想象一个只找到一种方法就当法宝的人如何去参加奥林匹克数学竞赛。办法是人想出来的,即使你比别人笨一些,只要你多花些时间去想,就可能做得比其他人更好,在别人眼里,你就是一个聪明人。所有成功者都是用与众不同的方法才做出了惊人的成绩,“船王”包玉刚之所以能从一条船起家,由一个不懂航运业的门外汉一跃成为一代船主,就是因为他时时处处都在想着如何才是最佳的。当别人都在搞房地产的时候,甚至当他父亲也主张投资房地产时,他经过分析却决定投资航运业;当别的船主都在用“散租”的方式获取暂时的高额租金时,他却用“长租”的方式获得稳定的收入,但同时却赢得了无数固定的大户顾客。他之所以成功,不是因为他是“包青天”包拯的第29代子孙而有特殊的遗传基因,而是因为他总能发现常人所用方法的弊端,同时又想出一套更佳的新的方法。
  当我们发现自己环境不利的时候,那就试着去换一个地方。当你发现手下人不称职时,就坚决地撤换。当你发现靠每天一封情书向人求爱效果不灵时,就试试一个礼拜不给她写信。当你发现每天弥勒佛似的和人交往,别人还不领情时,你就试着换副阴阳脸。当你发现对儿子百依百顺但他却更加无法无天时,你就试着狠心些、冷峻些。总之,发现“不行”你就得变,而发现“行”你也得变着“更行”。喊出“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口号的丰田公司所采用的“参与制”,就是近乎苛刻地挖掘任何一个可能“更行”的机会。1977年,丰田公司全体员工提出了46万条合理化建议,每人平均10条,为公司节省开支260亿日元。
  要想成功,就得时时刻刻想着:“是否可以换种方法?”
第六章 不要难为自己 □ 不要走极端
  要么很好,要么很坏;要么是踌躇满志,要么是万念俱灰;稍受鼓励就信心倍增,稍受打击就萎靡不振。虽然说人生是一场戏,但你也不能故意把它搞得大喜大悲,这对身心是很不利的。
  有极端思想的人往往是一个完美主义者,或者说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在事情开始之前,他们总会把事情的结果想象得很美好。由于看了一张介绍炒股成功者的报纸,他们就会浮想联翩:如果我也去炒股的话,说不定能赚个几十万,然后我就能买幢房子,另外再买辆车,当然也要给女儿买架钢琴。而一旦事与愿违,他们就会痛苦万分,极大的反差加上没有任何的思想准备定会让他们消沉一段时间。
  有极端思想的人往往是易冲动、缺少全面考虑的人。他对一件事情投入得特别快,他会调动一切情绪专心于一件事。当他受了别人的启发,决定开始学外语时,他会专心致志地订好计划,而且立刻跑到书店买来外语书,还有一大堆参考书、工具书和空白磁带,他还会考虑到家里的录音机不行,马上去买个新的。但学了三天后,他就觉得计划是否该改一下,参考书是否太深了。再过几天,他就会问自己:学了外语到底有什么用?然后就可能像没发生过这事一样过起了原来的生活。
  我们要试着去改变这种极端思想的做法。首先,要有接受挫折与失败的心理。在事情开始之前,要告诉自己:结果越美,往往困难越多。要出门旅游,你不能光想海边风景多么迷人,在大海里游泳是多么畅快,到山顶眺望是多么心旷神怡;你得想想在海边晒半天会很黑,夜里会皮肤发痛,那座山很陡,小心不能摔跤。其次,我们在事前不要把结果想象得太完美,可以告诉自己:能有七分成功就算很不错了。期望值不能太高,以免失望太多。我们也可以告诉自己:做事要多看过程,只要我们尽力就行了。万一我们不幸遭遇失败,我们应告诉自己:生活大部分时间是平淡无奇的,我们只不过又回到了起点,让我们从头再来。
第六章 不要难为自己 □ 别总是后悔
  因为一件事做得不完美而后悔,或因为不经意的一句话伤害了别人而后悔,这都是难免的。但一个人如果经常性地话一出口就后悔,那就不大正常了。
  这种坏习惯有时候是因为犹豫不决的性格造成的。有的人面对选择时,总会考虑得无比周到。从大到小、从前到后,样样都考虑,到最后把自己都给搞糊涂了,不知如何做出选择。好容易在别人的帮助下或在内心的催促下做出了决定,话一出口又马上后悔,心里想:可能做另外一种选择更好。
  考虑太多会使你“说了常后悔”,欠考虑也同样使你“说了常后悔”。有些人喜欢信口开河,说话不着边际,只管吹牛倒也无妨,问题就在一不小心就可能伤了别人,那就只有道歉了。
  由于犹豫不决而常后悔的人,总会有种失落感,本来做出选择是件很痛快的事,而对他来说却是痛苦的事。去购置一样东西本来是一种享受,而他却体会不到这种满足。上街去吃火锅,走过麦当劳门前,他会禁不住想:吃麦当劳也不错。火锅已经在面前了,麦当劳的香味还萦绕在眼前,火锅的味道肯定减了一半。
  如果你是一个优柔寡断的人,你得在做决定之前先弄清楚:自己选择的首要标准是什么?在做选择之前先把标准的顺序排好,如果只想买支笔,能写就行,那就挑支便宜的。在做出决定以后,只能想自己选的东西有多少优点,别去想别的,要有一种知足常乐的心理。
  而如果是欠考虑、易冲动的人,就要告诉自己:凡事要三思而后行。特别是在感情冲动时,要立即警告自己:别光从自己角度出发,应该换个角度。和别人开玩笑,不能凭自己想象,你要想想他会不会生气;在批评人时,也要想想对方会怎么想,不能光顾自己发泄;在承诺别人时,不能光让对方满意,要考虑一下自己能否承受得了。
第六章 不要难为自己 □ 量力而行
  世上真有人能成为永远无懈可击的霸主吗?只要我们不断学习,就一定能变成大文豪吗?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能力上限,不可能样样都行。能力极限可能是由于自己体力、心智或情绪上的缺陷所致。
  此外,外在环境的因素也可能从中作梗,使我们无法培养出一项专门技能来。更糟的是,尽管我们坚持每个人都拥有基本的人权,而且也有法律来保护,然而各种歧视仍然充斥于各行各业,如社会经济领域的歧视、人种的歧视,还有宗教、性别、年龄和种族歧视等。这些非理性的歧视,往往也构成了我们取得成功的巨大障碍。
  为了向别人或自己证明自己的能力,强迫自己去做能力所不能及的事情,不仅会累坏自己,而且还会平白浪费了宝贵的时间。尽管如此,却还是有很多人仍然乐此不疲。
  我们的确听说过某人在情势不利的情况下还奇迹般的完成了一件伟大的事情。以一位骨瘦如柴的人为例,本来人们都已经把他当病号看待,但由于他每天坚持在沙滩上奔跑,经过近一年的努力,他不仅身体变得强壮起来,而且还赢得了世界杯竞走冠军。不过,除了这类催人奋进的故事外,我们还听到大量的故事是关于许多人因为眼高手低而摔得四脚朝天的。这些故事就没有那么迷人了。
  经常有人对我们说:“哪怕只有百万分之一的机会,我也要试试看!”我们问他是否常买彩票,他回答:当然!接着,我们问他是否中过奖,他的答案却是:哦!还没有中过。遗憾的是,这种通过买彩票中大奖的企图,不知道让多少人不惜掏腰包去买彩票,结果他们越来越穷。
  如果你想为自己定下一个踏实的目标,就必须诚实面对自己的长处与短处,了解自己的能力与极限。如果你觉得困难重重,那么正规的性向测验或许可以助你一臂之力。
  不管是正规的生涯指导也好,还是简单的自我评价也好,老老实实地对自我做个评价,可以使自己明了自己的能力。这样一来,我们就不会强迫自己扮演不适当的角色,更不会为了自己能力所不及的事情而做无用功。如果你擅长打网球或高尔夫球,你当然可以试着让自己打得更好,不过千万不要对自己要求得太过火——除非你已经练就了一手好工夫,否则千万不要以荣登网球赛或世界名人高尔夫球赛冠军宝座为目标。
  或许读者会问:有谁会这么想呢?到底有多少人会把自己的目标定得这么高?事实上,我们就真的见过很多人把自己的目标定得太高,而且用尽吃奶的力气想去达到这个目标,结果不是落得万劫不复的下场,就是摔得鼻青脸肿。
  如果你有把握达成自己的目标,那就全力以赴地去做吧!然而,如果你在使尽了吃奶的力气后,仍达不到自己的目标,那你就应该重新评估一下情况。千万不要以为用头猛撞就能撞开花岗岩!如果你在身心俱疲、气馁而又备受挫折的情况下,仍然没有完成自己的计划,那么就改弦更张吧!适时的改弦更张,能使你不再因为缺乏成就感而感到挫折,而在追求个人目标的同时,适时对自己的目标提出质疑,也会使自己获得成长。
第六章 不要难为自己 □ 将计划订得灵活些
  一旦在脑海里形成了什么计划的话,这个计划一定是灵活的、可变通的,以便应付实际情况中所遇到的意想不到的变化。一个真正行之有效的计划需要坚强的毅力与耐心才能完成。然而,很多人在形成自己的计划之前考虑不周的地方往往太多,以至于有意外发生时,他们的行事方案往往受到影响,事物的延误给他们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他们常常因此而苦恼不已。
  一位作家曾谈到过他对变通计划的一些看法。他说,自己通常喜欢在凌晨的那个时段创作他的大部分作品。他一般会先拟订一个计划,赶在家里的其他人还没起床之前就完成其中的一两条。但是如果他4岁的小女儿有一天突然早起到书房来看他,他的计划当然会被打乱,他又是如何应付这种情况的呢?他通常在这种时候会将这时可以做的事提到前面来做——他也只能这样做。试想,如果一个人计划在去上班之前要先进行晨练,而他办公室突然打来紧急电话使他不得不改变计划时,他又该如何对待呢?所以,还是将计划做得灵活一点好。
  在日常生活中,这样的例子不计其数——一些事情没有像我们预想的那样发生,致使我们不得不改变计划:你的朋友答应你的事却没有做到;你发现口袋里的钱并没有你原来计划的那么多;有人未经你的允许而打扰了你的午休;突然冒出来的什么事使你赴约的时间没有你预料中那么充裕……诸如此类的事情一旦发生,你正确的反应应该是:第一,坦然地接受事实,而不是一味抱怨甚至恼怒;第二,思考一下,想想哪件事情乃当务之急而其他事务则可延后。
  由于计划改变而导致你的某些事情不能如期完成,你可不能以此为借口,认为处理不好是很自然的事,因而原谅自己的过失——这时,你应该想办法弥补。你应该认识到,造成这种过失的真正原因在于你错误地判断了自己“先做什么事,后做什么”。再拿前面的例子来说,是严格地完成写作计划重要,还是陪一陪4岁的小女儿重要?不管怎样,你总得二者择其一——不可因“犹豫不决”而白白浪费掉30分钟时间,什么也不做。通常我们考虑的都是“到底什么更重要?是做当时该做的还是继续履行计划?或者将计划变通一下?”显然,如果你希望自己在这种情况下能镇定自若的话,那么你最好在订计划时就别做得过于死板,试着考虑一些你事先预想可能会遇到的情况并为其留足余地,使计划不至于一遇麻烦就付诸东流。事先将计划做得有一定变通性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帮助极大的。如果你在预想中允许存在这种变通性,则一旦有什么事突然发生了,你就可以平静地对自己说“这是预料中的事”。
  还有,当你习惯于将计划做得很灵活时,你会发现生活中又有了许多美妙的事情:处理事务时你会觉得很轻松,用不着再多花气力。自然,你也用不着为浪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而苦闷不堪。当然,灵活性不应成为你拖拉懒散的借口,如果没有什么大的干扰,你就必须时刻告诫自己:“我一定要在计划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为此,你得对自己负责,不可自我弱化。这样,你身边的人们也会认为你很好相处。一旦你的计划有所变动了,他们也用不着小心翼翼地应付你。
第六章 不要难为自己 □ 不要怕位居第二名
  你也许觉得奇怪,不要我们去夺第一,这不是叫我们失去进取之心吗?在竞争如此激烈的现代社会,应该人人去争“第一”才是呀!不错!是得人人去争!但问题是“第一”只有一个,而且争“第一”时还得看争的代价,争得不好,恐怕连什么都保不住,更别说做第二了!
  有一位工商界的老板,他从事电脑业。这位老板给自己的企业定位就很有特点——采取“第二战略”。因为他认为,当“第一”不容易,不论是产品的研究、开发、行销,还是人员、设备等,都要比别人强,为了怕被别的公司赶超,又得不断地扩充、投资。换句话说,做了“第一”以后要花很多的内力来维持“第一”的地位!因为一不小心,不但第一当不成,甚至连想当第二都不可能了。
  这位老板的想法并不一定科学合理,当“第一”并不一定就很辛苦,当第二或第三也并不一定就轻轻松松。这只是他个人的一种观念而已。但结合现实细想一下,其中也不乏道理,我们不妨加以借鉴。
  当“第一”者确实要费很多的力气来保住自己的地位!大至一个企业,小至一个人,都可能有这个问题。一个企业要想位居第一,其所冒的风险也应该是最大的。产品的研制开发、资金的投入、设备的引进、人员的录用、产品的销售与服务等等,都比别人要多、要大、要好。好不容易排到了“第一”,又一下子成为了众人的“眼中钉”,都想超过你,甚至弄垮你!
  因此,现实生活中并非人人非得争个第一,位居第二的确也有好处,例如:
  (1)可以静观“第一”者如何构筑、巩固、维持其地位,他的成功与失败,都可作为你的经验和警戒。
  (2)可趁此机会培养自己的实力,以迎接当“第一”的机会。如果你想当“第一”的话,一旦你觉得自己具备了这方面的实力,就可以趁机攀升。
  (3)由于你志不在“第一”,所以做事就不会太过于急切,造成得失心太重,也不会勉强自己去做力所不及的事情,这样反而能保全自己,降低失败的几率。
  因此,不管是替人做事,还是经营自己的企业,从第二、第三做起都没关系,并不一定非得想着力做第一!如能稳稳当当地做个第二,一旦主观条件形成,自然也就可成为第一了,这时候的第一,才是真正的第一!
第六章 不要难为自己 □ 学会释放压力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