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唐玄宗

_35 赵扬(现代)
李隆基闻言拉下脸来,问道:“此加税之事,你事先可曾与姚公商量过?”
“此为微臣想法,未与姚公商议过。”
“哼,你为何不向姚公知会?朕欲依贞观故事行事,须与民清静,不可动辄加税,这样的馊主意,你竟然想得出来?”
张嘉贞顿时惶恐不安,说道:“如此,容臣现在入姚公宅中问询一番。”
“嗯,你速去速回。”
姚崇之宅离皇城甚远,张嘉贞一来一回竟然用时一个多时辰,其奔回太极殿的时候,不知是心急还是脚步太急,周身大汗淋漓,其入殿即躬身报道:“臣将各地的秋熟情况向姚公说了一遍,姚公说圣上体恤百姓,加税万万不可。然粮食也不能多了而浪费,且粮价降得太多宜伤农事,须有妥善之法。”
“姚公之法为何?”
“姚公以为,义仓之法可为常法,不宜改动。可由朝廷和诸州筹钱,在丰年谷贱时籴进,以刺激谷价浮升;待凶年谷贵时粜出,以平抑粮价。”
李隆基沉吟道:“此法不错,然朝廷须为之拿出好大一笔钱。”
“姚公说了,此法主要在初年时耗费一笔钱,若凶年时粜出,朝廷其实不亏。姚公还为之取了一个名字,名为‘常平仓法’。”
李隆基闻言,脸上渐渐绽出微笑,说道:“好一个‘常平仓法’,此议足显姚公之睿智。张卿,你速与户部议一议,即时开设此法吧。”
张嘉贞躬身答应。
李隆基继而言道:“张卿,你今后遇事须先与姚公一议。非是朕不认可你,实因姚公善处朝政大事,你问一问他就可少走些弯路。”
张嘉贞也为直性之人,其脸露出苦色道:“陛下也看到了,臣此去再回来费时甚多,把时辰都耗在路途上了,非是臣不愿去问询姚公,实怕因此耽误了朝中大事。”
李隆基想想也有道理,朝廷大事甚多,若让张嘉贞来回穿梭,也委实不像话。
张嘉贞此时说道:“姚公住得太远,若其能住得近一些就好了。”
李隆基颔首道:“对呀,你想得很对,为何不早一些让姚公住得近一些呢?张卿,朕看四方馆就挺好,可让姚公全家皆搬入四方馆居住。如此出了朱雀门就可入四方馆,我们前去探视姚公颇为方便。”
四方馆自隋朝时初设,其归属鸿胪寺,馆内设使者四人,分别负责接待东西南北诸国使者。自皇城出了朱雀门即为长安城内贯通南北的最宽街道——朱雀大街,与朱雀门相对的西南角有一处花团锦簇下的建筑群,是为四方馆。
张嘉贞迟疑道:“四方馆接待四方来使,若让姚公家人居于此,是否有碍我朝威仪?”
李隆基斥道:“没有姚公理政,我朝的事儿办不妥当,则更失我朝威仪!你速速传诏让姚公一家迁入此馆,以就近理政。唉,想姚公定有你一样的疑虑,你告诉姚公,若非朝廷规制所限,朕还想让姚公迁入宫内居住,他知道了朕的这番殷切之心,定会迁入此馆。”
姚崇得知李隆基的关爱之心,心中大为感动,遂迁入四方馆居住,此后的日子里,李隆基每日遣高力士代己询问姚崇的饮食起居,宫内尚食尚官与御医相望于道。京城之人看到皇帝待姚崇如此恩遇殊重,心中顿生艳羡之意。
第九回 花萼楼兄弟同欢 逢大赦姚崇识机
国丈王仁皎时任将作大匠,这些年把主要精力用在兴庆宫的建造之上。兴庆坊改作兴庆宫,其原有建筑基本上全部拆除,工程量可谓浩大无比。王仁皎看罢兴庆宫的建设图样,又听皇帝言及“花萼相辉楼”和“勤政务本楼”,深知皇帝最为关切此二楼,遂督促将作监加速建设。转眼到了开元四年的春天,“花萼相辉楼”建造成功,“勤政务本楼”也初具大致模样。为了装点“花萼相辉楼”四周景物,王仁皎从全国各地移来奇树名花,错落有致地种植在此楼的周围。初春的风儿拂过,可闻清香扑鼻,园中花树上的花萼粉嫩相依,确实合了“花萼相辉”之意。
王仁皎数次促请李隆基观摩“花萼相辉楼”,某一日阳光明媚,李隆基忽然兴起出外舒展筋骨之意,遂派人唤来王仁皎,令其带同前往兴庆宫视察。
太极宫与大明宫皆有夹道相连,并与四方城墙相通,王仁皎此次又在兴庆宫修建夹道与东城墙联为一体,则李隆基自太极宫乘舆从夹道中即可到达兴庆宫。
李隆基登上“花萼相辉楼”,纵目四观,就见与其相对的“勤政务本楼”已初具模样,其他的一些殿堂也出了地面,不免有些凌乱之感;然此楼周围花木葱茏,实为一个幽静而雅致的所在,心中就大为满意。
王仁皎禀道:“陛下,整个兴庆宫全部建成,大约还需三年的时日。如今国家草创时期,臣不敢多添劳力,以致耽搁了时日。”
李隆基赞道:“好嘛,你能体会朕意,不扰百姓,实为好事。太极殿虽有些旧,毕竟还能住人,也不急在这一时。这‘花萼相辉楼’建得不错,即使其他地方建造未成,朕也可以在此宴饮兄弟嘛。”
李隆基说到这里,忽然勾起心事:此楼虽建好,然兄弟们散归各处,又如何能宴饮相聚呢?
他此后闷然回到太极殿,让高力士唤来姚崇说话。
李隆基道:“朕刚才到兴庆宫走了一圈,有些触景生情啊。”
姚崇摸不着头脑,心想兴庆宫那里建设正酣,又有什么好景了?
李隆基接着道:“朕前天去见太上皇,太上皇忽然问起宁王他们。朕今日到了兴庆宫,顿时想起昔日‘五王宅’兄弟相聚的情景,如今物在人非,兄弟们星散四方,朕心中滋味很不好呀。”
姚崇恍然大悟,心中暗想当初让诸王出京分赴各地,那是为保皇权而采取的预防手段。然皇帝如今的口吻中,似乎让他们兄弟分离,分明是姚崇挑的事儿。姚崇心中不禁苦笑:谁让自己处此位置呢?那么贬功臣散兄弟的恶名,只好自己坦然担当罢了。姚崇想到这里,急忙答道:“陛下仁孝且友悌兄弟,此为天下皆知的事儿。新春过后,宁王等新宅皆已建成,且与兴庆宫毗邻,臣以为,可宣宁王等人返京,从此与陛下旦夕一起,与太上皇共享天伦之乐。”
李隆基颔首道:“朕召你过来,就是想办这件事儿。朕前日去见太上皇,觉得父皇的身子骨一日不似一日,若兄弟们皆侍奉在父皇周围,说不定父皇的身子骨会大好起来。”
姚崇知道,经过此前数年来君臣努力,国势逐渐恢复且平稳,李隆基的皇权已至高无上,几无可撼动之人。当此时机,若令诸王返京,其与李隆基的皇权无碍,且能周全李隆基的名声,殊为好事。
此事于是被定了下来。
李隆基又问道:“姚卿,张嘉贞为相,可堪为托吗?”
姚崇道:“陛下钦定之人,焉能不堪?只是嘉贞性格简疏,且太信他人,行事不免有些毛糙,容易误事。臣知其短,已数次直言相劝,相信其历练一些时日,当有进步。”
李隆基前一夜忽发奇想,由此将一个不知名之人擢为相职,如此简拔方式和授任过程实在有点过于简单。他闻姚崇之言笑道:“若张嘉贞完美无比,他就不宜居此相位。姚卿,万事皆由你主持,所谓绿叶红花,张嘉贞无非绿叶而已。朕之所以选他,缘由于此。”
姚崇如今已明白李隆基任用宰相的大致脉络。历来相权作为皇权的延伸,按说两者的目的是统一的,只要相权服从于皇权,国家可以依序施政。然历史上也曾经有过这样的例子,即相权过于强大,渐渐侵凌皇权,二者由此产生了矛盾。所以大唐立国以来,太宗皇帝设立政事堂,如三师三公、三省长官乃至“参知政事”、“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头衔的低品级官员,皆为宰相职,皆可入政事堂议事。唐太宗这样做固然有集思广益、大事仍由皇帝定夺的目的,其中也有让宰相们互相制衡的考虑。李隆基如今废除政事堂议事的成例,转而极大地扩大主要宰相的相权,此举可以改变政事堂议而不决的弊病,也表现出其对主要宰相的无限信任。
姚崇于是又感恩一番,随后辞去。
旬日之后,宁王李宪诸兄弟奉诏返回京城,李隆基在兄弟们归齐之后,即在“花萼相辉楼”摆起宴席,以为洗尘。
是夜楼外暗香浮动,红桂、木兰及月桂树之异香被微风所裹挟,轻轻漫入纱窗进入楼内。“花萼相辉楼”向南不远,有一片无垠的水面,即是昔日涌泉而成的隆庆池,如今为避李隆基名讳,改称为兴庆池。水面中心的岛亭中,斑斑点点挂有数串红灯笼,凭栏望去,就见那微风中微微晃动的灯笼与池中的微澜相映,将近旁的花树、奇香带动起来,形成了一幅动态的图画。
李隆基虽为皇帝,在此席中仍推大哥坐在首席,其举盏祝道:“国家草创之际,为绥四方安定,只好委屈兄弟们代朕四方镇守。来,请饮尽此盏,聊慰兄弟们奔波之劳。”
李宪等四兄弟心如明镜,他们出京后虽有刺史之名,然州务皆由本州长史署理,朝廷明文不许他们妄加过问,则此数年日子,无非以闲极无聊来打发时间。李隆基现在说他们镇守四方,分明为鬼话。然李隆基已非昔日的三郎,而是手操天下任何人生杀大权的皇帝,他们心间早就生出了恐惧之心,遂小心地饮尽盏中之酒。
李隆基又挥手一指,说道:“朕建此楼,即为兄弟相亲之意。今后我等兄弟侍奉父皇之余,每旬日可以来此聚乐一回。唉,这些年每思兄弟们,惜不能聚齐,实为遗憾之事。”
李宪举盏说道:“陛下初登基之时,动辄邀兄弟入宫聚会,且同榻而眠;如今国事繁重,犹不忘兄弟,造此楼以彰兄弟之情。有史以来,难有如陛下这样友爱兄弟的皇帝。来,我代兄弟们敬陛下一盏。”
李隆基挥手制止道:“大哥,我们今后在朝堂之上,可以君臣相称;若遇如此家宴之时,还是兄弟相称最好。大哥,我们兄弟同饮此盏吧。”
其他人闻言,当然举盏饮尽。
李隆基又道:“兄弟们入京之后,还要替朝廷出力。明日我与姚公商议一下,要依各位兄弟的特长安排重职。天下虽已承平,然不可懈怠,此为我家天下,还要加倍努力才是。”
李宪等四兄弟在此漫长的放逐日子里,有一件事儿皆想得无比明白,即是今后说什么也不能再任朝中的实职了。李隆基此前曾针对功臣以东汉为例,说过“南阳故人,优闲自保”之语,他们认为也适用于自己。若从此不过问朝中之事,作为藩王有优厚的食封,从此优哉游哉,岂不畅快?
李宪与三位弟弟对了一下眼神,然后庄重说道:“三弟,我等酒宴之前曾一起说过,今后有藩王之身则足矣,从此远离朝政之事,至于授职之事,今后不用再提。”
李范三人重重点头,说道:“就是这样。”
李隆基又虚让一番,看到兄弟们咬紧牙关坚决不允,也就住口不提。
是夜兄弟五人饮酒甚宏,至深夜时方尽欢而散。
却说李隆基兄弟五人在“花萼相辉楼”频频举盏的时候,姚崇在中书省衙内掌灯办公。
是时民众崇佛者甚多,人们稍有钱财,往往发愿建寺。开元初年,长安有寺四百余所,李隆基鉴于此状,认为若建寺太多不利于恢复农事,遂下敕道:“自今所在毋得创建佛寺;旧寺颓坏应葺者,诣有司陈牒检视,然后听之。”近年由于连年大熟,一些地方又复建新寺的苗头,姚崇当然不允许故态复萌,遂拟出措辞严厉的牒文发往各地,并令御史台派出巡察使到各地纠察。
办完了这件事儿,姚崇又认真阅读张守珪的奏章。今春之后,张守珪已将营州治所前挪到大凌河一带,契丹人内部失和纷争不已,由此失去了进攻的势头。姚崇阅书至此,起身拍案赞道:“好哇,果然有猛将风范。哈哈,郭虔权的眼光奇准,这一次没有看走了眼。”
中书舍人齐瀚今天值日,其时侍立一旁。看到姚崇如此高兴,不明所以,遂小心问道:“姚公如此高兴,莫非郭都督又有胜仗了?”
姚崇道:“郭虔权前次擒杀默啜之子,已大敛默啜的气焰,则近期西北无战事。我今日之所以高兴,缘于他当初向圣上举荐张守珪,由此我朝又有了一员猛将。”
去岁冬末,默啜故技重使,欲趁着恶劣天气去偷袭轮台。郭虔权早有防备,固守轮台城并不出战,令突厥人感到唐兵畏惧示怯。默啜此次遣其子同俄特勒为右军统帅,其看到唐兵不出,先是带领手下前来骂阵,继而单骑到城下耀武扬威。郭虔权时刻把握战机,看到同俄特勒如此狂妄,遂在军中选出数名身手矫健之人出城埋伏。同俄特勒果然单骑再来,就见数条身影一跃而起,挥刀将其斩杀。突厥人闻听大汗之子被擒,派人入城谈判,表态愿意以军中资粮赎回大汗之子。郭虔权微笑道:“我城中粮草甚多,要你们的资粮又有什么用?人嘛,你们可以带回去。”突厥人看到大汗之子已然身首异处,顿时满营痛哭。郭虔权是夜打开城门,全体将士奋力斩杀,突厥人由此大败。
齐瀚得知事情详细,衷心赞道:“郭都督固然有眼力,然圣上和姚公不认可,张守珪终究难当营州大任。”
是时外面万籁俱寂,一丝得意之情冲开了姚崇的心扉,其笑问道:“嗯,你说得有些道理。齐瀚,我知你博古通今,又随我多年,你认为我与古代的哪一个贤相可以媲美呀?”
齐瀚一时愣在当地,姚崇既说“贤相”,又说“媲美”,当然是自诩贤相。他有心想说可比于杜如晦,然又觉得不像。
孰料姚崇不待齐瀚回答,其心中早有了自己的定论,又追问一句道:“你觉得我比管仲和晏婴如何?”
管仲辅佐齐桓公成就霸业;晏婴则历齐灵公、齐庄公、齐景公三朝,为相长达五十余年,孔子曾赞道:“救民百姓而不夸,行补三君而不有,晏子果君子也。”此二人皆为史上著名的贤相,姚崇自比二人,显然自视甚高。
姚崇本待齐瀚出声附和,以畅己意,不料齐瀚先是沉默片刻,继而摇头说道:“下官以为,姚公恐怕比不上他们。”
姚崇脸上的笑意有些僵硬,双手撑着几案问道:“我如此不堪吗?试说其道理。”
齐瀚答道:“管仲与晏婴施政之时,其所定措施未必能传之后世,然在他们的有生之年,确实一以贯之。姚公数年来施政,其主旨随时更改,仅从此点上看姚公似乎比不上他们。”
姚崇抬头细想,觉得齐瀚所言并非虚话,心情有些低落,然并不甘心,继续追问道:“嗯,我确实比不上他们。你好好想想,我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宰相呢?”
齐瀚此时脱口而出:“贞观初年,太宗皇帝谋求大治,房杜二相倾力辅弼,果然实现大治,则姚公与房杜之作用差相仿佛。然房杜行事低调,姚公善于大刀阔斧,如此也有区别。”
“如此说来,我比房杜二相也有些勉强了?”
“非也。下官以为,姚公实为救时之相!”
姚崇闻言,不禁容色灿烂,双手离案挥舞,不觉将手持之笔掼于地上,其大声说道:“好呀,救时宰相!我能有救时宰相之誉,其实也很难得呀。”
此后姚崇离衙归家,路上想起齐瀚对自己的评价,心中快乐之极,嘴角间不时漾出微笑。
唐人素爱香料,达官贵人往往衣服熏香,身上还挂着香囊,庭院中和公堂衙门里也是芳香袭人,就是沐浴之时,浴缸中也加有香料,因而香料需求十分巨大。
是时本土出产香料十分有限,多从西域诸国进口而来。如出自天竺的沉香、出自波斯国的没香等。或从陆路自西域运来,或装上船舶海运至广州等港口。由于国内需求香料甚巨,且此买卖的利润丰厚,许多国人和胡人投入其中,成为一个非常庞大的买卖人群。
去冬以来,一种名为苏合香的香料风靡京城。此香较之沉香等贵重香料要便宜许多,将之混入灯烛之中燃烧,则幽香扑鼻。此物价廉物美,先在宫中使用,全城官宦之家很快纷纷效仿,由此其使用量剧增。
经营此香的胡商康惠登顿时日进斗金,脸上笑容灿烂如花。他起初蜗居在西市的“波斯居”之中,数月之后即耗费重金在修政坊购了一处大宅子,宅中婢仆成群,俨然一位坐拥万金的富商。
人在平淡或潦倒之时,向无别人注意。然其一旦大贵或暴富,诸般眼神就会集于其身,且其中的眼神多为挑剔或疑窦的询问。康惠登如此风光,顿时引起了监察御史崔隐甫的注意,他一直在琢磨这样一个症结:康惠登作为一个粟特人,其入京不久,连大唐官话都说不囫囵,缘何能将香料打入宫中,这其中到底有什么蹊跷?
监察御史为正八品官员,官职实在不高。崔隐甫是年三十五岁,其自幼不习诗书,难以以科举道路列身官场。其先祖曾在隋朝当过散骑侍郎,且其为崔氏大姓,他靠着这一点余荫初入官场当了一名兵曹参军,此后宦途多艰,至今方成为八品官员。按说崔隐甫若安于现状,则可平稳致仕,也为平安的一生,奈何他心高多欲,不甘心如此碌碌无为下去,就有了立功之心。
崔隐甫由此注意上了康惠登,很快发现康惠登将中书省主书赵诲奉为上宾,他由此更加上了心,从各个侧面打探二人交往的详情。
中书省主书为七品官员,主要职掌中书省的文翰之事。按说赵诲无非和文书打打交道,说什么也难与香料买卖扯上干系。然崔隐甫到底心机深沉,很快理出了二人交往的脉络。
康惠登数次操着不太熟练的官话当众说道:“没有赵大人的帮助,我难以有今天。”崔隐甫据此为赵诲定了两宗罪:朝廷规定官员不得交结外夷,此其一;其二为康惠登的话中透露出赵诲为其帮了大忙,则其中肯定有利益关系。
崔隐甫再仔细打探赵诲的来历,又有惊奇发现。赵诲在中书省虽官职不高,然其拟文既快又准,中书省的大半公文皆出于其手,因此极得中书令姚崇的赏识。崔隐甫由此深层次想道,赵诲之所以能帮助胡商打通宫中关节,是否利用了姚崇的威力呢?
监察御史虽官职不高,然其有一件好处,就是其奏文可以直达皇帝手中。崔隐甫于是抖擞精神,洋洋洒洒写了一篇文字,然后密封后送入宫中。
李隆基阅罢此文,派人将崔隐甫唤入宫中当面询问。
李隆基扬起崔隐甫的奏文,冷峻问道:“崔御史,此文非是你臆造而成吧?”
崔隐甫小心答道:“微臣暗中访查月余,虽未得二人亲口伏辩,然事实彰显,实不敢妄自臆猜以欺瞒陛下。”崔隐甫将奏书送出后,心想皇帝阅后让有司核查,则可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料皇帝如此郑重其事,竟然将自己召入宫中亲口问询,令他喜出望外。
李隆基道:“嗯,朕似乎听过姚公数次提起赵诲的名字,好像此人文笔甚好,可堪为用。如此为文之人,若交结胡商,得人好处,则此人不简单。”
“陛下圣明。赵诲在中书省虽为七品官员,然他自恃姚崇信任,似乎未将其他上官放在眼中。微臣以为,赵诲之所以敢交结胡商,实因其恃宠渐至狂妄,则姚公也脱不了干系。”
李隆基看到崔隐甫将赵诲的事儿往姚崇的身上引,心中忽然有了异样的感觉,他沉思片刻,然后说道:“你未明详细,焉能扯上姚公?也罢,须将此事弄个水落石出。崔御史,朕让大理寺助你,速速将那名胡商和赵诲捕入大理寺讯问,由你前去主审。”
崔隐甫心中顿时乐开了花,心想这一次奉旨勘问,定能大功告成。他当即伏地叩拜,以谢皇恩。
崔隐甫走后,李隆基陷入深深的思索之中。赵诲是否有罪,此为无足轻重之事,然其身后的姚崇,倒是颇费思量之事。李隆基翻来覆去始终想的是一件事:赵诲如此无法无天,姚崇是否知情?
大理寺拿人时并未大张旗鼓,姚崇得知赵诲被大理寺捕走的时候,已到了第二日的下朝之后。姚崇初闻此消息,登时勃然大怒,骂道:“这个班景倩平时还算妥当,缘何这一次昏了头了?他拿了我的人,竟然连招呼都不打一个,他到底想干什么?来人,去把班景倩叫来。”
大理寺非为三省的辖下机构,例归皇帝直辖。然这些年李隆基放手任姚崇施政,百官皆对姚崇产生了畏惧之心,进而恭谨相待,诸事要向他禀报一声。大理寺卿班景倩资历尚浅,对姚崇的恭谨自然又比他人要多三分。
班景倩闻召不敢怠慢,很快入中书省来见姚崇。姚崇见了他没有好脸色,劈头斥道:“班大人,中书省莫非成了东市里的摊档了吗?大理寺竟然敢不知会一声就强行带人,你到底倚了谁的势?”
班景倩满脸赔笑,轻声说道:“姚公息怒。大理寺确实将赵诲带走讯问,然他到底犯了何事,下官至今也是一头雾水。”
“笑话。你为大理寺的主官,就是不直接审问人犯,属下也该将案情告诉你,班大人,你莫非想搪塞老夫吗?”
班景倩向姚崇走近了几步,然后低声说道:“姚公,赵诲的罪名估计不轻!昨日监察御史崔隐甫手捧圣上之旨入了大理寺,圣旨上指明崔隐甫主审此案,仅让大理寺全力协助,不得妄自干预。”
姚崇得知此案由皇帝指使,心中大为震惊,急问道:“赵诲到底犯了什么事了?竟然使圣上如此大动干戈?”
班景倩道:“下官不敢多问。不过崔隐甫还同时拘来一位胡商,此人似为贩香料者。如此看来,赵诲的事儿似与胡商有关?”
姚崇似自言自语道:“嗯,赵诲如何又与胡商搅在了一起?此人日常在衙中恭谨办事,非为惹事之人啊。”
班景倩又低声道:“瞧现在的阵势,估计事情很大。姚公,刚才崔隐甫前来找下官,让下官速速备出一间净室。下官再三问其用途,崔隐甫方才悄悄说道,圣上要亲入大理寺询问人犯,此净室即是为圣上所备的。姚公,下官以为此事重大,不宜多问,以免引火烧身。”
姚崇似乎不信,喃喃道:“圣上竟然要亲自审讯?不过一个七品官儿,能惹多大的事儿?”
班景倩又道:“下官再劝姚公,最好远离此事。其实下官刚才说过之话,也是不该说的。姚公,切记勿向他人言及此事。”
姚崇颔首道:“嗯,我知道事情的轻重。我不知道事情竟然如此曲折,刚才错怪你了,老夫向你赔礼。”
班景倩躬身谢道:“下官不敢。姚公,下官这就告辞了。”
姚崇在衙中思虑片刻,即赴宫内求见李隆基。姚崇这些年来往宫中,可以凭牌直入,不像其他人那样须蒙宣方能入内。
李隆基看到姚崇急匆匆而来,心里明白他的来意,然他并不点破,笑吟吟言道:“姚公刚刚下朝不久,又匆匆而来,莫非有什么急事儿?”
姚崇也不兜圈子,单刀直入道:“臣回衙后得知,属下主书赵诲被大理寺拘去。臣大略问了一下,得知此案系监察御史崔隐甫奉旨审理。臣想代赵诲向陛下讨个情儿,若其事情不大,念其多年勤谨办事的分上,还是宽大一些吧。”
李隆基道:“案子正在审理,朕听说这个赵诲交结胡商因此受贿。姚公明晓刑律,当知此罪不小呀。姚公,此人不过一名七品官员,他犯了事儿当然由自己担当,你不用为之操心太多。”
“陛下,臣之所以代此人说项,实因臣惜才的缘故。此人文笔甚好,又有理政才具,假以时日,定能成为一名有用之人。他不过得人一些钱财,让他退出来也就罢了,何必揪住不放?”
李隆基想不到姚崇竟然如此着急,还说出如此不负责之语。他目视姚崇那熟悉的脸庞,忽然感觉到一丝陌生。他的思绪拉回到魏知古向自己禀报姚崇儿子请托的时候,当时姚崇以不知情化解了这件事情,然其子代人请托,且有数十人之多,则其儿子肯定得人好处。现在姚崇又说出让赵诲退钱之语,看来姚崇始终认为受人贿赂实为小节,你为国家宰相,如此认为岂不是大失人之操守?李隆基想到这里,心间就酿出了一丝恼怒,然未在脸上呈现,犹笑吟吟道:“姚公何必着急?此案正在审理之中,待案情水落石出,再定下步行止也不晚。”
姚崇蹙眉说道:“此案若让崔隐甫审理,臣确实有些忧心。崔隐甫小吏出身,此类人心思活泛,恨不得将一件芝麻大的事儿说成磨盘,以此来邀功升迁,此点请陛下明察。”
李隆基闻言心中更不是滋味,他此前查过赵诲的经历,此人于开元二年以明经科第二名得中,是时姚崇兼知吏部尚书,则赵诲与姚崇有了名义上的师生名分。此后两年多的时间里,赵诲在中书省从末等官员做起,很快升至七品官员,由此可见姚崇的赏识之功。李隆基阅罢此节,心中晃过一点疑问:人皆有私,莫非姚崇利用自己的宰相地位开始结党了?姚崇向来不喜小吏出身之人,那么其结党范围肯定从明经、进士诸科出身者中选取。姚崇现在极力替一个低品官员脱罪,是不是正为此嫌疑呢?
历来皇帝,最忌臣下结党。李隆基作为一名从乱世中冲杀而出的皇帝,深明臣下结党首先不利于维护皇权,再者若有竞争也不利于朝廷稳定。
诸般思绪,在李隆基的脑海中一闪而过,却不用费太多时间。李隆基微微一摇头,脸上的笑容依然不改,温言道:“姚公啊,朕以为小吏出身之人也有其好处,他们自知出身低微,平素小心谨慎且戮力而为。想崔隐甫也不敢胡作非为,朕说过要根绝酷吏行为,他难道还敢屈打成招吗?罢了,我们不说此事了。姚公,太上皇近来的身子一日沉重一日,须早为置所啊。”
姚崇答道:“臣有同感。臣前些日子曾到桥陵巡查一番,其营造工程已近尾声,请陛下勿虑。”
自唐太宗开始,其改变此前皇帝堆土成陵的成例,开创因山为陵的办法,遂成为后代君主造陵的定式。太上皇李旦的陵墓选在京城东北方向百里处的丰山之上,此山与秦岭诸峰遥遥相对,周围峰峦起伏,山川壮丽,最奇妙处在于丰山形同座椅,实为风水绝佳之处。此陵于开元二年开建,其以山为冢,在山腹中开凿地宫,在地面上绕山筑城,现已初见规模。
李隆基叹道:“父皇今年不过五十五岁,奈何疾病缠身,如何处之呢?”
姚崇道:“人生寿夭有期,天命不可违。陛下孝名天下,待太上皇可谓体贴甚细,不可因此劳神伤身。”
“唉,若朕能代父皇少了一些痛楚,朕定感激上苍有眼。”
“陛下不可如此。臣去看望太上皇之时,太上皇眼观朝政之事渐趋平稳,其心甚慰。陛下身系社稷之重,若轻贱自身,则国家危殆,太上皇若知此情,肯定会心伤不已,如此反对太上皇不利。”
“嗯,姚公,我们一定要多想些法子,争取让太上皇的身子大好起来,如此方为天下之福。”
李旦成为太上皇,即从太极宫迁入百福宫,从此开始了颐养天年的岁月。
李旦刚刚成为太上皇的时候,因心伤妹妹太平公主之死,不免对儿子李隆基有些恼怒,为此沉默寡言许多日子。随着岁月的慢慢流逝,又见李隆基励精图治,国势一日比一日好了起来,方悟自哥哥李显成为皇帝以来,还是以此子当皇帝最为称职,心中的不满渐渐平息。
李旦素为恬淡的性子,其心情平复之后日日待在宫中,或听乐、或为书、或钻入故书堆里研究训诂之学,日子过得相当充实。李隆基经常前来问安,并让宫内尚官每日送来饮食用具。
李旦为太上皇,绝足不问朝政之事,如此与唐朝开国皇帝李渊相比就有了很大差别。李渊当了太上皇,还非常关注朝政之事,唐太宗派李靖打败了东突厥,李渊闻讯,喜极而狂,立刻在凌烟阁置酒庆祝,并让儿子李世民起舞助兴。
李旦不像李渊那样多事惹皇帝讨厌,其日常无声无息,似乎天下根本没有这个太上皇。
按说李旦与李隆基这对父子互不干扰,则李旦的清静日子可以长久地过下去。然李旦的身子不争气,这年春节之后,身子忽然虚弱无比,就此躺在榻上无力再起。
李隆基为彰自己的大孝之名,这日听了一名方士之言,决定大赦京中囚犯,以为父皇祈福。
然这些招数毫无用处,李旦又在榻上躺了两月,时间进入六月之后,随着热气一日比一日愈浓,李旦也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李旦死后,李隆基为其上谥号为大圣真皇帝,庙号为睿宗皇帝。
再说姚崇非常关注赵诲的案情,他不屑于问询崔隐甫,数次召来班景倩打探情况。班景倩起初以未插手为由却之,到了后来,其看到姚崇的殷殷之情,不免动了恻隐之心,就劝说道:“姚公,下官以为此案情复杂,您最好不要再问了。”
“唉,我岂能不知?然赵诲毕竟为我的属下,其家属日日来求我,我若不管,是不是有些薄情?”
班景倩摇摇头,说道:“下官听说,此案已大致审理具结。那胡商言之凿凿,将行贿之金说得一点不差,赵诲也予以认可并画押确认,则此案已成铁案。姚公熟谙朝廷律法,当知赵诲之罪当死。”
“我曾经找过圣上,恳请圣上准许赵诲退出贿金,如此保下一条命来。”
班景倩张嘴欲言,又把到了口中的话咽了回去。
是时,李隆基替父祈福的大赦令刚刚发至刑部和大理寺,班景倩来之前已看到此诏令,只见诏令的末句单独写道:“独不赦赵诲。”班景倩心想姚崇为中书令,则皇帝署此大赦令肯定会与姚崇商议,然观姚崇那茫然不知的神情,他此时肯定不知有此诏令!
班景倩由此隐约猜出,皇帝不与姚崇商议,则二人已透出生分。既然这样,自己还是少说为佳。
姚崇到了这日黄昏之时,方才得知了皇帝大赦令的详细内容。他闻知后颓坐在衙中案前,一直坐到掌灯时分。
中书省这日又轮到齐瀚值日,他得知姚大人独坐衙中且不掌灯,顿时大为奇怪,遂带人入室燃起灯烛,关切地问道:“姚公,是否又有急事儿须连夜来办?如此,下官先唤人为姚公准备晚饭如何?”
姚崇看见齐瀚,忽然想起那日二人在此关于“救时宰相”的对话,心中不由得感触万端,暗暗自言道:“‘救时宰相’?是了,人若到了狂妄之地步,已然近乎无知!我自诩为‘救时宰相’之时,其实宰相之路已走到尽头!”
姚崇此时心中异常清醒,他已然洞悉了李隆基此行为的真实含义。他向齐瀚挥了一下手,说道:“罢了,没有什么事儿。我这就离衙回府。”他说完此话,慢慢撑起身子,然后缓缓步出室外。
齐瀚眼观姚崇那略显蹒跚的背影,不敢再问,遂呆立当地。
院内的月光如水,姚崇缓缓走动,其身影在月影下显得颀长。姚崇知道,明日该是找皇帝请辞中书令的时候了,则此夜晚为自己宰相生涯的最后一段时辰。
姚崇想明白了此事的真正含义。李隆基先是指使崔隐甫审理此案,并亲入大理寺询问赵诲。一个七品官何至于让皇帝如此大动干戈?那么真实的原因只有一个,即皇帝认为赵诲素为姚崇的宠信之人,则赵诲的行为或出于姚崇的授意,或恃宠而为。此后姚崇甚为关注赵诲案情,并亲找皇帝求情,由此可为旁证。
皇帝已对姚崇产生疑心,此为千真万确之事。且姚崇求情之时,李隆基始终不说一句准话儿。姚崇为相数年,多少事皆由自己独立署理,皇帝对他十分放心,缘何如此一件小事儿,李隆基竟然不给姚崇一点面子呢?
大赦令中的“独不赦赵诲”,姚崇以为这句话就是写给自己看的。姚崇明白,皇帝以此事告诉自己,你姚崇御下不严,且有结党之嫌,那是不能给一点面子的。
皇帝若对宰相起了疑心,你还能继续干吗?
姚崇积数十年的仕宦经验,若不明白此事且不能及时决断,他也难以走到今天!
第十回 姚崇真诚荐宋璟 皇帝花间遇倩女
第二日早朝之时,姚崇神色如常按例奏事。他执笏奏道:“陛下,欲使农事少受水旱之灾,须大兴水利。自贞观朝以来,历朝皆重水利,如贞观朝共营造水利设施二十六处,高宗皇帝时期建有三十一处,则天皇后时期建有十五处。这些水利设施建造之后,即可永惠后世,实有百世之功。如今到了我朝,陛下倡兴农事,一些地方因地制宜量力而行,也屡有建造,臣请陛下下旨褒扬这些有功官吏。”
李隆基这些年先遇旱灾,再遇蝗灾,顿时闹了个手忙脚乱,其间多次下旨让各地量力营造水利设施。是年刚刚入夏,若此时再督促一番,则有利于推动此项事情更加深入,李隆基闻言赞道:“好呀,姚公果然为有心人。何处官吏水利之功最为彰显呀?”
姚崇答道:“华州刺史姜师度、太原府文水县令戴谦与蓟州三河县令鱼思贤最为彰显。自开元元年至今,姜师度已在华阴县、郑县开凿敷水渠、利俗渠与罗文渠;至于鱼思贤,其为任丘县令时开凿通利渠,到了三河县,又先后开凿渠河塘和孤山渠;戴谦则在文水县开凿甘泉渠、荡沙渠、灵长渠和千亩渠。”
“嗯,他们开渠之时,可曾在租庸调法之外额外摊派否?”
“臣此前曾让御史台派人前去核查,发现此三人皆因势利导,由渠水惠及田亩的主人自愿出力,官府无非出面出头组织,如此顺势而成。譬如文水县令戴谦,其所建田渠皆在开元二年完成,如此浩大的工程在于他能顺应民心,统筹调动,因而一年乃成。”
李隆基闻言顿时龙心大悦,起身说道:“好呀,国家能有如此官吏,则为朕之幸,国家之幸!朕为皇帝,卿等为重臣,若无此等地方官吏在所辖地面努力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而是万事皆依诏敕中规中矩而行,终究落在下乘。姚公,可诏此三人官秩皆升一级,朕另赐此三人彩绸百段,以褒此行。”
姚崇躬身领旨,李隆基继而言道:“昔秦国之所以能一统中国,其水利之功不可忽视。那位韩国的水工郑国在本国无用武之地,秦王嬴政却采纳其建议在关中引泾河水兴建郑国渠,遂使关中八百里秦川得到了泾水的滋润;还有蜀地的都江堰,朕年少时曾去观摩,甚叹李冰父子因地而设的鱼嘴、飞沙堰和宝瓶口实在奇妙如斯,竟然无坝而引水滋润蜀中平原如今。秦国有水利而能兴农,遂成霸业。姚公为中书令多年以来,凡事皆能上心,国势连年渐旺,则为国家之幸啊。”
李隆基不赦赵诲的举动,此时仅他与姚崇二人心中有数,至多大理卿班景倩能猜出数分,其他人皆茫然不知。李隆基此宏论一出,朝班中马上有数人步出,既恭维皇帝之能,又捎带附和皇帝之赞夸赞姚崇。
朝会散去后,姚崇独自留下,显然有事与皇帝会商。这些年来,朝中大事例由李隆基和姚崇商议而成,群臣们早已习以为常,不以为怪。
姚崇看到群臣皆已退出殿外,躬身言道:“微臣以老朽之身,本以为如此苟延残喘以度余年而已。不料得遇圣恩,赐臣以国家重柄,臣戮力而为,虽办了不少错事有负陛下嘱托,陛下犹信任有加,得夸赞不少,臣心中实在不安。”
李隆基微笑道:“姚公今日怎么了?你这些年为中书令,尽力使国家步入正轨,实有房玄龄之功。朕今日赞你之语,实为朕衷心之言。高将军,速为姚公赐座。”
高力士久侍李隆基身边,当然能洞察李隆基对姚崇的内心变化之微,李隆基今日虽言笑晏晏,他却感受到今日的气氛有些异样,遂不敢吭声,乖觉地将姚崇引入座中。
姚崇微微摇摇头,叹道:“臣之心确实有些年轻,似乎还是二三十岁的年龄,然臣的身子毕竟六十七岁,已然老了。譬如前一阵子,臣得病休息良久,还得陛下恩典赐居‘四方馆’内,此病痊愈之后,臣觉得大伤元气,每每感到力不从心。臣这些日子细细想了数遍,认为若拖着此老朽之身勉力理政,许是对国家不利,且有负陛下圣恩。臣因想请陛下罢臣中书令之职,另举贤人继任。”
李隆基不赦赵诲,心知姚崇近数日之间定会找自己辞去中书令之位,此时心中早有准备。他闻言先是沉默片刻,继而说道:“姚公莫非想弃朕而去吗?刚才朝堂之上,你让朕褒扬数人,以彰其水利之功,为相者统揽大局,能于细微处辨为政主流,当今天下,唯姚公一人而已。你若离去,让朕去哪里再寻如姚公这样的人呢?”
姚崇闻言起身离座,随即“扑通”跪倒,两行老泪潸潸流出,边叩首边说道:“陛下,天下已然承平,且朝中胜过臣者何止一人?陛下若不肯放臣而去,即是不恤臣了。陛下,臣坚意去职,若陛下不答应,臣只好长跪不起了。”
李隆基见状,也急忙起身,走下御台与高力士一起将姚崇搀了起来,并且责怪道:“姚公何必如此?有什么话儿尽可慢慢说,如此涕泗满面,还要长跪不起,成何体统?高将军,速去拿湿面巾来,替姚公揩去脸上泪痕。”
高力士转身拿面巾,李隆基执姚崇手恳切说道:“也罢,朕就依了你。然你刚才说了,朝中胜过你者何止一人,则继任者由你举荐。若你所荐之人德行不似你说的一样,那也没办法,这中书令一职还由你勉为其难吧。”
君臣二人经历这么一番表演,皆顾全了彼此的颜面,可谓皆大欢喜。姚崇接过高力士递过来的面巾,慢慢揩净脸上的泪痕,然后复归座上,说道:“臣所荐第一人,想陛下心中定然有数。吏部尚书宋璟为人耿介有大节,居官梗正,为政清毅,可堪为用。”
姚崇此前曾向李隆基举荐宋璟为相,奈何李隆基认为宋璟为人梗正,且其资历又与姚崇相似,若两人搭伙时政见不同,极易酿成纷竞,遂弃置不用。现在若姚崇罢中书令,则局面为之变化,宋璟的理政能力较之姚崇稍逊,然在人们心目中实为道德标杆。李隆基欲依贞观故事行事,则道德教化实为主旨,选取一位道德高尚之人任中书令,则有了立竿见影的效果。李隆基此前料定姚崇定会举荐宋璟,心中早已肯了,然口中答道:“宋璟之德堪与姚公相匹,然其理政之时常常泥古不化。若说他强于姚公,朕却不这样以为。”
“若陛下认为宋璟不行,还有一人,其虽活络一些,也可堪为任。”
“嗯,姚公请讲。”
“相州刺史张说。此人文才识见,皆臻一流,若陛下能用其长,则亦为良相。”
李隆基摇摇头,说道:“张说曾为朕之老师,朕识其长短所在,如目下之境,他实不宜为相。姚公,朕听说你替代张说为中书令,张说私下里对你怨言甚多。你如此不记私怨而为国荐相,实为大公无私。”
姚崇有些动情,说道:“臣暮年之后,本该蜗居一隅以度残生,陛下不弃微臣,擢拔臣于危难之际,此番恩典让臣此生难赎。且臣佐陛下施政数年,陛下待臣以宽宏,令臣肆意妄为而不加恶言一句,今日更赞臣遥追房杜之贤。此情此景,令臣感激万分,兼而羞愧难当,臣今生哪怕只剩一口气,也不敢在陛下面前图逞私心。”
姚崇此言语出真诚,令李隆基大为感动,遂温言道:“也罢,朕就遂了姚公之愿,授宋璟为中书令吧。姚公,你今后虽去中书令之职,朝中的事儿也不许懈怠了,可以开府仪同三司之职参与政事,须五日一参,朕也会如常咨以军国之事。”
开府仪同三司为文散官之首,姚崇任此职既可颐养天年,享受较高的官俸,又可不脱离朝政,实为一个最适宜的退路。姚崇于是再起身,叩首谢恩。
姚崇走后,高力士方敢说话,其说道:“陛下,姚崇举荐宋璟为相,是不是有些私心呢?此二人自则天皇后时即私交甚好,臣听说宋璟处事时泥古不化,且直来直去,若让他来主持军国之政,能行吗?”
李隆基今日因为顺利地更换了中书令,心中无比惬意。其实不用姚崇举荐,李隆基早已属意宋璟。自其主政之后,将军国大权放手任中书令施为,则中书令一职或者说主要宰相人选为其心中最高思虑之事,其心中思虑何止百次?高力士久在身边,李隆基日常将其视为可以倾诉的人儿,可谓言语无忌,高力士因而敢与李隆基说些朝政大事。李隆基现在却不直接回答,微笑着说道:“高将军,你现在速去吏部,把宋璟召来。嗯,你见了宋璟,就说朕得姚崇之荐,意欲授其为中书令,让他心里早做预备。”
高力士躬身答应,遂去传唤宋璟。
宋璟正在吏部衙内忙碌,闻听皇帝传唤,急忙跟随高力士向宫内走去。
高力士满脸含笑说道:“恭喜宋尚书了。宋尚书现在闻召入宫,实有大喜事一件。”
宋璟斜目瞧了高力士一眼,脸色严肃如常,根本不答理高力士。
高力士看到宋璟未有回应,感到甚没趣味,继续微笑道:“好叫宋尚书得知,宋尚书今日得姚公之荐,圣上已属意宋尚书为中书令了。”
宋璟闻言停下脚步,脸上颜色变得更加严厉,斥道:“高宦官,你虽被圣上授为内监门将军,不过为圣上的恩典,仍为宦官的身份。朝廷有制,内官不得交结外官,更不许泄露禁中之言。我是否为中书令,当由圣上授任。我现在未得圣上言语,你竟然敢妄传,实为大罪。你知道我宋璟的性子,莫非想凭着你能传点讯息,我就感恩你吗?”
高力士是何等身份?他遭了这一顿抢白,脸上顿时红一阵白一阵,急忙辩解道:“宋尚书想是不知,咱家说此言语也是奉旨而为。”
宋璟不再理会高力士,疾步甩开高力士径直奔入太极殿。
李隆基看到宋璟的脸色严峻,笑问道:“宋卿此来,莫非遇到了什么烦心事儿?缘何如此颜色不开呢?”
宋璟瞧了高力士一眼,愤然说道:“陛下,微臣来此路上,高宦官言说陛下欲授臣为中书令。朝廷规制,内官不得泄露禁中之语,不得交结外官,高宦官此行,实为大罪,臣请陛下当即惩之。”
李隆基闻言先是一愣,继而言道:“宋卿恼怒原来为此。嗯,高将军召你之时,是朕让他传说此话。刚才姚公极力请辞中书令之职,并向朕荐你为代,朕召你前来,正为此意。”
宋璟正色道:“陛下如此,实为不妥。中书令为朝廷重要职务,圣上欲授此职,例该征询重臣意见以博采众议,进而形成定议,并在朝堂之上郑重昭示此事。陛下现在通过宦官之口传召微臣宣示此事,实在失于简慢。”
李隆基闻言哑口无言,刚才的惬意顿时飞得无影无踪。他今日本想召来宋璟纵论一番,就像当日在骊山离宫与姚崇促膝深谈一样,孰料宋璟上来先谏高力士的不当,再指责自己的不是,让李隆基一时无措。
高力士眼见皇帝的尴尬之色,有心说话以消除不堪,又想自己若说话,宋璟肯定又会直斥自己,场面闹得愈发不可收拾,遂缄口无言。
宋璟看到李隆基不吭声,又追问道:“陛下今召臣来,还有其他事吗?”
李隆基缓过劲儿来,言道:“朕想了一下,如此召你过来,确实有失郑重,朕的确有失。嗯,朕本想与卿谈论一番,也罢,待朕在朝堂之上授任之后,我们再细谈。”
“如此,容臣告退。”
宋璟走后,高力士忧心说道:“陛下,昔太宗皇帝之时,魏征最善犯颜直谏。奴才观宋璟之态,分明又是一个魏征再生嘛。如此诤谏之人,若授为御史大夫或者主持一部事务,可谓恰当为任。中书令位居中枢,其上应天子,下接百官,若如此直性人儿为任,没有一点变通的时候,能行吗?”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