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马三立别传

_6 刘联群(现代)
甲:我,我……
这时观众自然能体会到甲的外强中干,发出会心的笑声。而有些演员不注意把握人物性格热衷于“鲁肃——打卤面”之类的“外插花包袱”(脱离人物、情节而设计的包袱),这样就容易把整个段子演得轻飘飘的。还有些演员把握不住乙的性格,把乙设计成为“醒攒儿”(即心里明白)而故意戏弄甲,这样也会大大影响这个段子的艺术效果。
马三立先生年龄虽大,辈分虽高,但并不保守。他近年来就根据西方幽默改编了不少新段子,而且非常成功。他对我近年来的相声创作(照一些相声前辈看来我的相声创作是离经叛道的)也非常关心,曾对我表示:“如果你给我写一段《虎口遐想》那样的段子,我也能说!”马三立先生年过七旬,对待艺术仍然这样不断追求,不断探索,不断革新,不断进取,令我非常敬佩。
近日,天津的相声前辈杨少华先生来京演出,行前,马三立先生特意关照,你的相声风格比较旧,到北京可以去看看梁左。通过与杨先生的几次交谈,我体会马先生并非仅仅是让杨先生来我这里增加些新的东西,也是为了让我从杨先生身上学到更多的传统相声手法与技巧,使我的相声创作更上一个台阶。
选自《笑忘书——梁左作品选》华艺出版社2002年1月出版
文字扫描校对:相声仓库管理员
众星捧月欢笑引爆体育馆,退隐江湖马老永远逗你玩
中国相声网
众星捧月欢笑引爆体育馆,退隐江湖马老永远逗你玩
中国相声网专讯:在2001年的最后一个月里,马三立的告别演出成为引人注目的焦点。8日晚,能容纳4500名观众的天津人民体育馆出现“爆棚”现象,在如潮的掌声中,他们见证了相声表演艺术家马三立老先生在舞台上的最后风采。
明星遭遇围观
这次演出,吸引了众多文艺界明星前来献艺。由于北京前一天突降大雪,造成京津公路被封,所以北京的演员不得不做火车前往天津。于是T543次列车的10号厢成了名符其实的明星车厢。赵忠祥、倪萍、姜昆、戴志诚、牛群、黄宏等都在此车厢内。引得列车员纷纷前来索要签名、与名人合影。
16:30,众多名家在天津东站一露面,立刻吸引起了众人好奇的目光。姜昆刚刚随人流走出检票口,立刻被人认出,在“姜昆来了”的喊叫声中,人群开始向这边聚集。工作人员费了半天劲才把姜昆送上车,看不到姜昆的人们于是围着车子指指点点。从贵宾通道出来的倪萍等人同样没有躲过此“劫”。演员们向热情的人群频频点头挥手以示感谢。这样的局面持续了10分钟之久,演员车队才冲出人群,驶向宾馆。
但是他们没想到,在宾馆门口还有一些“追星族”们在等着他们。
姜昆、戴志诚在晚会中表演节目
观众捧场无怨无悔
演出在7:30分正式开始。观众都早早地来到现场。若大的体育馆内座无虚席。观众们拿着望远镜,举着照相机,背着录相机,都想亲身经历并记录下这一次难得的演出。
自从主持人倪萍、赵忠祥宣布演出开始,观众的掌声和笑声就没断过。
最幸运的恐怕是坐在演员通道边上的观众了。每一个演员上台,他们都近水楼台先得月,上前打招呼、问好,甚至与演员握手。而最不幸的要算坐在舞台后边看台上的观众。他们只能看到演员的后脑勺。当主持人倪萍问他们:“你们买票时知不知道会坐在舞台后面?”很多人回答不知道。倪萍又问:“你们后不后悔。”观众们异口同声地说:“不后悔!”
马志明不敢说“天拖”
整台演出除了马三立外,最受人瞩目的演员就是马志明。做为马三立的长子,马志明继承了马氏相声的精髓并为广大观众喜爱。
小马先生这几天身体不适,嗓子有些哑,再加上场子太大,怕拢不住,所以上台前他还说有些“顶瓜”。但是演出效果却出人意料的好,一段非常吃功夫的《论拳》,使演出刚一开场就出现了高潮。在返了一个小段后,观众仍然不依不饶,有观众喊“丁文元”。观众立刻鼓掌相应,都想听听这段马志明的代表作。
捧哏演员黄族民说:“您让他说《纠纷》,您先问他敢不敢?”
马志明接过来说:“大家都知道,因为写这个《纠纷》,说丁广元是天拖的,人家天津拖拉机厂告我,跟我打官司。其实我写这段就是要告诉人们,处事要心平气和,别因为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纠缠。”随后,他开始很自然的说起了《纠纷》。
当说到警察问丁广元单位时,观众们都紧张起来,看马志明怎么说。
马:警察问“你叫什么?”“我丁文元。”“你在哪儿上班,有工作没有?”“我天拖的!”
黄:天津拖拉机厂的?
马:天津拖鞋厂的。
这一出人意料的包袱笑翻了所有观众。
马老在众人簇拥下进入体育馆
夹道观迎马老先生
9点多钟,德高望众的马三立老先生终于来到体育馆。刚一下车,没能进场观看演出的人们在保安的维持下站列两旁,为马老先生鼓掌。马老身穿大衣,头戴前进帽,精神矍烁,不停地向人群挥手致意。
当马老出现在后台,记者蜂拥而上。警察赶忙在前边开道,马三立在众多警察的护卫下走进休息室。众多名家苏文茂、马季、常宝华以及所有演员纷纷走进休息室向老人家问好。警察守卫在休息室外,严防记者冲进出。
记者都是“追星族”
要说在晚会中最忙的就是记者了。来自天津、北京、河北等地的报纸、电台、电视台的记者近50多人,来自网站的记者大概只有昆朋网城一家。这些记者们在后台不停奔走,追逐着每一个名人,不放过任何一次采访的机会。马老的休息室成了全部记者的最终目标。有一部分幸运的记者冲破警察的防线,进去逛拍镜头。有些记者凭借与演员的关系也得以进入休息室。而那些进不去的,只能在外面干着急了,有的甚至与警察发生了冲突。
马老接受媒体采访
众星捧月说马老
在被采访中,众多的名家都表达了对马老的崇敬之情。
苏文茂说马老一直是我们相声演员的楷模,他的艺术很独特,表演独特、包袱结构独特、形象独特。我们希望马老保重身体,祝他健康长寿。
做为弟子的常宝华向记者回忆了他51年拜马老的过程,以及老师对他的谆谆教诲。他说我这次来天津,特意给马老带来了一样礼物,因为他是回民,我从牛街特意给他买了两斤麻豆腐,这是他最爱吃的。
马季说,马三立做为一代大师,他的胸襟开阔。他的一生都在钻研相声艺术。他非常谦虚,经常向普通的演员争求意见,表现出了大师的风范。他底蕴深厚,在台上一丝不苟。他的艺术是我们相声演员一辈子也学不完的。
姜昆说马老是一个性格演员,他在舞台上从来不改变他的个性。他在艺术上,告诉我们怎样发展,在为人上,也同样是我们的楷模,他是相声界获得荣誉最多的艺术家。
马季高呼:马老,我爱你!
马老登台逗你玩儿
晚会的重头戏终于在将近22:00的时候开始了。当主持人宣布,请马老出场的时候,体育馆内欢声雷动。人们发自内心地欢呼、鼓掌。“我是马三立。”马老的第一句话就引来了观众会心的笑声。马老依然不改他的谦虚本色,说举办这个活动使他受宠若惊,有些小题大作。马老问:“你们觉得值吗?”“值!”观众异口同声地回答。有观众要求马老说一段《买猴》,马老说“《买猴》说不了啦,没那么大力气了,我现在已经成老猴了。”在说到胖瘦问题时,马老指着赵忠祥说:“我比不了他,他胖,他那袜子我改改我能当背心穿。”在谈到告别舞台时,马老说:“我为什么要告别舞台,让贤。让中青年演员有更多的机会,我靠边儿站,一边儿玩去。”
马老的幽默彻底征服了到场观众,马老与“鼓佬”配合为大家奉献一段“数板儿”,更让人感到他在艺术上宝刀不老。马老表示,我虽然告别舞台了,但不等于告别相声,我还要继续地研究相声。
随后马季、刘伟、姚新光、牛群以及马老曾就读的小学、中学的学们们等纷纷登台,为马老敬献礼物。最后在全场:“祝马老健康长寿”的祝福声中,马老挥手与喜爱他的观众告别。
从马老登台到活动结束,时间一直持续了30分钟,马老精神地站在舞台中央,妙语连珠,包袱不断,有记者统计,平均30秒钟就抖一个包袱。马老虽然离开了他深爱的舞台,但他的大师风采会深深地印在每一个喜爱他的观众的心中。
马老因是从艺时间最长的相声演员,被收入吉尼斯世界记录大全
深受群众爱戴的相声泰斗马三立辞世,享年90岁
新华网
新华网天津2003年2月11日电(记者张淑英)深受广大群众爱戴的相声泰斗马三立老人因病医治无效,11日6点45分告别了人世,告别了他的观众,享年90岁。
马三立祖籍甘肃省永昌,生于北京,回族。他12岁跟父亲马德禄学艺,15岁从天津汇文中学初中毕业后,又拜著名相声演员周德山(周蛤蟆)为师,专攻相声。新中国成立前,马三立在北平、天津的市场、商场及茶社、剧院撂地赶场说相声,颇受欢迎。1953年他参加天津市曲艺团,1994年被聘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特约研究员。
马三立1953年获天津市文化系统劳动模范奖状,演出的传统相声有200多个,其中主要有:《吃元宵》、《卖挂票》、《黄鹤楼》、《相面》、《卖五器》、《开粥厂》、《蜡点灯》、《白事会》、《八扇屏》、《反八扇屏》、《地理图》、《窝头论》、《文章会》、《梦中婚》、《对对联》、《三字经》等。他创作、改编并演出新的相声节目六七十个,包括《买猴》、《十点钟开始》、《偏方治病》、《猜戏名》、《似曾相识的人》等。多年来马三立还培养了阎笑儒、班德贵、连笑昆、方笑天、常宝华、高笑林等许多相声演员。
马三立先生遗嘱
我是一个相声演员,也是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我按照党的要求,用相声,用笑声,为人民服务。各级领导,天津的父老乡亲,给予了我很多荣誉和关爱。我也曾被评选为“天津市优秀共产党员”,我心里的感谢之情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
人总要是死的。我有一个最后的请求,就是在我过世后,请将我丧事从简办理,我不愿让各级组织再为我费心费神;同时我的朋友、学生和再传弟子也比较多,所以不搞遗体告别,不接受花篮、花圈、挽联,不接受钱物。我毕生只想把笑留给人民,而不能给大家添麻烦,给国家浪费钱财。我衷心祝愿相声繁荣,人民幸福,国家富强。
此致
马三立鞠躬
二〇〇三年一月十日
马三立先生亲属致市委领导的信
我父亲马三立,已于今日病故,在他的神志清楚时,对后事做了交待。他多次嘱咐家人,丧事一定要从简办理,并写下了遗嘱。父亲马三立是一名相声老演员,但他更是一名共产党员,他一生听党的话,按照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全心全意用相声艺术为人民服务。他为我国相声艺术的繁荣和发展倾注了一生的心血。他常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马三立的今天。他爱党,爱祖国,爱人民,在后事的安排上,他仍然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告诫我们,不要给组织增添一点麻烦。
作为子女,我们尊重父亲马三立的遗愿,不搞遗体告别仪式,不接收花篮花圈,不接受钱物,按照回族习惯,让他早日入土为安。
我们将遵循父亲的教诲,学习并继承他的高尚情操,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贡献我们的一切。
此致
马三立家属代表:
马志明马甄马景云马志良
2003年2月11日
首页 上一页 共6页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