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情人终成了眷属
我们是个善颂善祷的民族,无论仟何场合,我们都有一套祝福的辞令,但是用久了,便成为具文俗套,祝福者言不由衷,被祝者漫不经心;将许多美丽的祝辞都给糟蹋了。譬如"愿天下有情人皆成眷属",这是古往今来中外男女一致发自内心的真正颂祷,这句向世界有情人的祝福,它振动着每个爱过和正在爱中的心弦,它包含着眼泪、欢笑和人类间的互爱,但足它也可以成为陈腔滥调,就像许多有情人成了眷属后,一样的平庸乏味。
我们看戏读小说,心中焦急盼望,但愿有情人成了眷属。小时读故事,总急不暇待地先翻看了末章的结尾,假如男女主人翁结了婚,我一口气,从容不迫地去欣赏他们结合前的坎坷曲折;如果他们并未成就眷属,我就会掩卷叹息,为之数日不欢,有时竟从此不敢再继续看下去,甚至迁怒到作者,认为他简直没有情感,不具人性。好像只要有情人成了眷属,便天下太平诸事如意了。
有情人成了眷属,便真的天下太平诸事如意了?其实从成了眷属那日起,才是人生正文的开始,男女生活的起头。从此天下便不太平,诸事便不如意了。未成眷属前的惊涛骇浪,自婚后人看来,真是荷花池里的涟漪而已。我们如果天真无知地相信了故事中的最后一句话:"他们结了婚,从此幸福愉快地度过一生。"我们便会很快又会相信另一句话:"结婚是恋爱的坟墓。"于是我们便会真正很不幸福愉快地度过一生。
在婚前,尽管男女厮守终日,也总会有分开的时光。这段分开的时光,几乎是完全为下一次的厮守做准备。我们把最美好最动人的外形内心,全神贯注地表露在爱人之前,于是彼此所见到的是世上至美至善的一切,只恨会短离长,希望赶快结婚,便可片刻寸步不离地去享受如同神话般的诗情画意。
我们在婚前准备了一切,新居、新衣、婚典、蜜月,就偏偏忘记了准备生活。我们兴奋快乐,如醉如痴地结了婚,几乎是立刻便清楚明白地发现了现实,那平凡、庸俗,有时带些丑陋的一面。我们突然感到惊奇,失望、痛苦、幻灭,无可奈何的诅咒、挣扎,最后终于投降屈服。我们慢慢学着随遇而安,收拾起一切年轻的梦想,把诗情画意变成等因奉此,从此自己也就逐渐成为旧日曾加以嘲笑的愚夫愚妇了。
在婚前,我们只看到了前台的堂皇富丽;在婚后,我们才知道这些堂皇富丽的前台,必须经由后台的离乱忙碌始能完成。在婚前,我们只看到了美丽的姿首,翩翩的风度;在婚后,我们才知道姿首与风度,也有它们平凡庸俗的一面。在婚前,我们珍惜相聚的时刻,小心翼翼地揣摸对方的心情,巧言令色地务使对方愉悦:在婚后,日夜长相厮守,心情不可能永远张而不弛,事实上,彼此也再无神秘新奇可言。结婚前,可以把分别时的相思琐事,夸张地遍遍述说;在婚后,一切见闻相同,除了说梦,实在可说的并不太多。在婚前,一束花、一盒糖、一件小饰物,便代表了全盘物质;存婚后,才发现柴米油盐虽是如此的现实庸俗,而却又如此的重要必需。
于是婚后的男女,不是愚蠢地怨天尤人,便是愚蠢地听天认命。我们认为彼此反正已知本来面目,何必再乔装打扮,可是日常处室,夫妇燕居,只见黄脸婆与蓬头汉箕踞对坐,美丽的姿首与翩翩的风度,只有在会见外人时,才偶尔昙花一现。我们又认为彼此的心情思想,早已洞若观火,何必再揣摩拘束,巧言令色只有和外人周旋时,才肯一展身手。我们被柴米油盐完全征服,丈夫把薪水拿回来时是满脸施主的神气,妻子支配钱财时是一身守财奴的气味。
为了更和美的家 第45节:有情人终成了眷属(2)
人的通病就是好走极端,婚前把一切美化,完伞不顾现实;婚后把一切现实化,吝啬得不肯加入些许美感,结婚怎不变成恋爱坟墓?怎能幸福愉快地度过一生?
我们用最不经心的态度、最粗俗鄙陋的言辞、最丑恶不整的仪容服饰,和我们费尽心思方能博得欢心、准备终生相处、关系最密切、痛痒最相关、休戚最相共的人儿去共同生活大半世。这是一种何等愚昧不幸而浪费的错误!即便生活是现实的,我们难道不能匀出一点精神,拨出一点时间,使我们的终身伴侣得到一些变化,尝到一点新奇,而使平庸呆板的婚后生活美化?我们想想从前彼此间的微末礼物,轻易服务,曾经换来多少感激与谢意,现在双方把物质与劳力全部奉献山来,换来的却是冷漠与忽视。我们应该自省,先从自身做起,把对方当做情人,不要只会埋怨唠叨,古人劝夫妇"相敬如宾",这四个字代表了多深的智慧,多丰富的经验,多高的哲理!
为了更和美的家 第46节:只羡鸳鸯不羡仙
只羡鸳鸯不羡仙
辜鸿铭用茶壶和茶杯来比喻男女的关系,拥护一夫多妻制。虽然在目前世界上除了信奉真主的阿拉伯国度规定一个男人可以娶四个妻子以外,再除去那些野蛮的特殊的地区,几乎所有的文明社会都在奉行一夫一妻制,可是有多少男人不是在私心景附辜老头的主张?又有
几个社会没有变相的多妻制度存在?西方的情妇外室,东方的姬妾小公馆,都是一夫多妻制的奉行者。
从前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女人嫁狗随狗走,嫁鸡随鸡飞,夫婿贫贱只能牛衣对泣,夫婿显达便得容他姬妾满堂。存那种男权至上的社会里,女人唯一的保障就是她在家庭中的正统地位,男人尽可胡天胡地,但是不能不认前妻,糟糠之妻不下堂,她的名分地位永远安如磐石。那些妓妾之流的女人,乃是不足齿数的对手。
这样一直到了五十年前,社会逐渐改变,女子被解放了,大批走向社会,男女杂处,两性接触的机会增加,男人整日晤对这些新式女性,不免心猿意马,见异思迁。可是旧的妻子既不能随同革命一起革掉,新的引诱又四面八方地来侵,于是男士们纷纷重婚。在那种青黄不接的时代里,大家浑水摸鱼,而且,男女的纠葛,只有有关人的告诉乃论,而那些有权告诉的有关人,又都是无知无能的受害人,她们从来不曾梦想到起诉离婚一事。她们在伤心之余,只是奇怪为何那些新式有学问的良家女子竞肯甘心做妾?
这种风气不断地持续了三四十年,尽管后来被弃的妻子是受过现代教育的,是恋爱结合的,但是色衰或爱弛时,她们的丈夫依然可以振振有辞地移情别恋。这些可怜的妻子也依然效法上一代的女人,用"死不离婚"做武器,和对方周旋冷战到底。不知多少烦恼悲剧因此而产生,三方面都委屈别扭地度过下半世。
就是那些在爱情方面占了优势的女人们,也必须忍辱负重,永远在紧张状态中生活,其内心的痛苦也只有过来人方能明白。小管为了爱情,还是为了富贵,她们所付出的代价是很大的,所以她们终生要求补偿,不是向丈夫要求过分的体贴,便是在物质方面诛求无厌。晚
近女人看够了这些惨痛前例,她们慢慢学乖了,没有一个女人愿意再像前人那般委曲求全,她们知道不沦是爱情或富贵,最终都换不来事实上的名位。于是只要她们有本事,一定会倾全力地挤掉对手,抱定了宗旨,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可怜的女人们,如此循环不已,幸而男人也有老病死亡,假如男人个个都能健康地活上一百岁的话,恐怕世上将充满了弃妇。这些现代的弃妇们,她们比旧式的弃妇更可怜,因为她们连那点残余的"止统"尊严都被剥夺了。
法律为了保护弱者,把离婚加以严格限制,再加r风流事儿都是饱暖富贵之余的消遣,男人们为了前途,不忍将富贵浮名,都付与低颦浅笑。于是男人们便走偏锋,女人们便走快捷方式,多变的动乱社会里,连男女在情爱取予方面也十分现实起来。我们的摩登男性,现在学会了西方绅士的手法,豢养情妇外室,妻子们遇见这种情形,虽然中心凄楚,但是三思之后,终觉维持现状,还是聊胜于无,也就假痴假呆装聋作哑了。
人性是愚昧而自私的,成人不比孩子更高明多少。丈夫越是知道你不愿而又不能离开他时,他越是趾高气扬地作践你。大妇相处是最高妙的生活艺术,情场有如战场,正像孙子所说:"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能够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是善之善者也。善用兵者,是要未战而庙算胜的,闹到短兵相接,虽胜亦败,因为元气已伤了。与其亡羊补牢,莫若未雨绸缪。越是能自立的女人,有独立人格的女人,越能保护自己的婚姻,正像健康的身体才是防病延年的根本一样。
所以越是文明进步的国家,女人越是能自立,男人也就越不敢轻举妄动,于是真正的一夫一妻制才随着真正的男女平等而具体化。我们目前,在中阶层社会里,婚姻纠葛仿佛不像过去那样多,这要归功于两方面,妻子们比过去聪明懂事而且能干了,丈夫们也老实安分多
为了更和美的家 第47节:性教育(1)
了。但是对于丈夫这一方面的改进我总有些怀疑,我总疑心他们非不为也,是不能也,连妻女都养不活,怎敢妄想做齐人?
譬如鸳鸯一样的一夫一妻制,女人们毫无疑问都是一致予以拥护的,怎样能设法彻底施行,也只能依仗女人自身。男人们不是不爱他们的妻子,也不是专好自找麻烦,但是假如事实允许的话,他们都希望自己能像阿拉伯的国王一样,后宫佳丽三千。
性教育
在瑞典,男女青年享受了充分的婚前性自由,那种自由也许并不比美国的更乱,可是在卫道者的眼中看来,美国男女至少还有羞耻之心,瑞典青年却把它当作穿农吃饭一样的平常自然。瑞典的年长者们,教导青年们性卫生、性知识、性道德,就好像我们教导我们的孩子如何饮食穿着一样,不含色情,诚恳严肃。没有任何人会去强迫一对有过性关系的男女结婚,甚至当事人也不如此想,除非他们彼此有了深切的了解和真挚的爱。他们为了读书为了事业,尽量不使未婚女孩子做母亲,但是假如有了孩子,也不会有人去吃药打胎,那个孩了是个合法的公民.既不受歧视,更不受鄙视。他们习惯的是由女方父母抚养,但是孩子的抚养教育费却由男方负担,直到孩子长大自立为止。这种负担总是合情合理的,绝不会敲诈,一切都很合乎公平的原则。这种我们称为私生了的孩子,在瑞典山生率中,占一个很大的比率。
瑞典的男孩子既无须用金钱去嫖妓,瑞典的女孩子也不会为了贞节和男人死缠不放,他们只有在精挑细选之后,方才肯结婚,结了婚便很少再离异。他们不但是离婚率很低的国家,也是性病最少的国家,而且他们还是唯一不被娼妓问题所闻扰的国家。
美国的社会学家们到瑞典去考察,那种情形,把他们惊诧得目瞪舌结,他们认为那一切太不合礼法传统,太荒唐,太无法使人接受了。但是那位负责的六十余岁的老太太,却轻松地说:"瑞典是走在一切国家的前面,他国一定会步武后尘的,因为这是扫除娼妓性病及色情狂的唯一快捷方式。"这种办法是顺其发展。
上面这种办法,我报告出来,不愿另加按语评定。我只是认为"性"既然是和饮食一样的必需,一样的重要,一样的平常,一样的自然,我们为何不能用处理饮食一样的态度去处理"性"呢?对于饮食,我们虽然觉得必须有定时,有定量,有定所,可是我们不会画饼充饥,也不会因噎废食。回头看看我们对"性"所抱的态度如何?我们把色情的读物、电影和活动,摆在青年男女面前,而不许他们触摸,这如同将食物摆在囚犯的面前,而又使他们无法到手的酷刑一样残酷。于是望梅止渴之不足,只好去饮鸩止渴了。
为了更和美的家 第48节:性教育(2)
无论是预防,是补救,还是顺变,我们都应该客观地、不自囿地、不伪善地在各种办法中,找出一条更合情合理的路。
我自己的儿女已逐渐长成,我眼睁睁地看看他们慢慢变成男人和女人,我既不能向他们谦虚客套,任由他们自行发展,也不能要求他们暂缓发育,等我去研究琢磨。我必须立刻告诉他们一切利害。我不愿用愚民政策、高压政策,使他们对我阳奉阴违,所以我必须首先取得他们的信任,给他们以尽可能的了解与同情,让他们把我当做他们的法律顾问,而不是准备随时加以逮捕的警察,更不是铁青着面孔专以判罪为职责的法官。我尽量干涉禁止他们去看色情的东西,告诉他们只是因为那些是无聊的、低级趣味的,而并不是认为那是犯罪和不
道德。因为任何人都有一种尝试犯罪和触犯道德的欲望,特别以少年为甚。而且即或他们偷偷看,至少可以减轻他们的犯罪和不道德的感觉,那样他们自然早晚会理解到它们的无聊和下流。
我们母子间,常常很坦白地谈到性的各种问题,我告诉他们纯正观念,性既非猥亵的,也非神秘的。更告诉他们,幸福的婚姻,不完全依赖性关系,可是也不能不重视性关系。我还要他们记住性是平等的,既非施予,亦非占便宜,所以不应强取,不应利诱,不应委曲求全,不应因错就错。我告诉他们对性有健全的态度,正如我们穿衣吃饭一样,不但要台卫牛,讲舒适,还要求美观。把它美化,文明化,而不是把它色情化,神秘化。虽然有些人自以为旷达名士派,认为那都是瞎讲究,说穿了,还不是为了满足本能的欲望?但是我却认为细微的餐具、精烩的饮食、优美的吃相,总比茹毛饮血,鲸吞牛饮,更合乎卫生,更顺乎人情,更怡悦耳目。但是不要为了那些好的餐具烹调吃相,而牺牲饮食的本身。性亦然!我们最喜欢描写别人的性冲动为兽性大发,其实说真的,"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可是也就是因
为这点"希",才划分了人与兽、文明与野蛮、教养与粗俗的分野。高尚与下流,不因财富权势而决定,在这方面,多少贩夫走卒,比那些显达巨富更具确有人性。我最后更把我们现处的社会仔细分析给他们听,我要使他们不受到社会的伤害。我固然也希望我的儿女们不
因对性的无知和误解而伤害自己,同样也不愿因为他们的愚蠢而伤害了别人。我真诚地希望每个男女青年,都能享有纯正愉快的男女生活,正如同我希望普天之下,每个人都能丰衣足食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