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普京的铁拳》作者:刘啸虎

_8 刘啸虎(现代)
  乌克兰局势就像一面镜子,折射出近几十年来发生在世界上的种种事件。自从两极体系不存在后,地球上的太平日子就一去不复返了。遗憾的是,关键性国际机构的地位不仅没有得到巩固,反而在不断退化。在实际政治运作中,以美利坚合众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们并不喜欢国际法,他们倾向于推行强权主义。他们坚信自己是上帝的选民,是唯一的例外,他们坚信世界的命运要由他们来决定,坚信只有自己是永远正确的。他们在这个世界上为所欲为:一会儿对这个、一会儿对那个主权国家动武,以“要么与美国站在一起,要么成为美国的敌人”(出自布什为纪念发动伊拉克战争一周年而发表的第二次讲话)为原则构建同盟。为了给自己的侵略加上合法性的幌子,他们从国际组织中挑选为自己需要的决议,要是找不到,那就管它是联合国(大会)还是安理会,一概忽略。
  在南斯拉夫他们就是这么干的。1999年,我们都记得很清楚。我当时很难相信自己的眼睛,在20世纪末,在一个欧洲国家的首都上空,持续几周呼啸着导弹和炸弹,随后便是如假包换的军事干涉。喂,难道安理会通过的相关决议允许这么做吗?一点都没有!然后是阿富汗,接下来是伊拉克。在利比亚问题上,联合国安理会的决议也被公然撕毁,说好的是开辟禁飞区,结果公然开始轰炸了。
  还有一连串的“颜色革命”。我理解,这些国家的人民受够了暴政、贫困和没有前景的日子,但是他们的情感被人无耻地利用了。这些国家被强加了一些既不适应生活习惯、也不符合传统和民族文化的政治标准,最——后带来的不是民主和自由,而是混乱、暴力和接二连三的政变。“阿拉伯之春”已经变成了“阿拉伯之冬”。
  类似的剧情也在乌克兰发生了。2004年,为了把需要的候选人送上总统宝座,硬是搞出了个法律框架外的什么第三轮选举。这种荒谬绝伦的事情纯粹就是在嘲笑宪法。而现在呢,干脆赤膊上阵,训练充分、装备精良的武装分子被拉出来解决问题。我们明白现在所发生的一切,我们明白,这些行为的目标是指向乌克兰和俄罗斯的,指向欧亚的融合。
  尽管如此,俄罗斯还是真心希望能与西方的盟友展开对话。我们一直希望能就重要议题与西方国家展开合作,希望能加强彼此之间的信任,希望我们之间的关系是平等、开放且诚实的。但我们没看到你们为此所做出任何努力。
  相反,我们一次又一次地被欺骗,别人在我们背后替我们做决定,留给我们的都是既成事实。这在北约东扩时发生过,在他们把军事设施放在我们边境边上时也发生过。西方一直向我们保证:“喏,这跟你们没有关系。”没有关系?说得好轻巧!美国反导系统也是这样推进的。尽管我们对此十分忧心,那些(装有反导系统)的卡车还是往前开。俄罗斯获得公平竞争与自由市场的许诺,然而在关于签证事宜的谈判上,西方却一拖再拖,还是这样。有人威胁要制裁我们!可就算不制裁,我们也已经生活在层层限制之下了,这些限制对我们的人民、经济与国家来说非常致命。比方说,从美苏冷战时开始,发达国家就拒绝向俄罗斯输入先进技术与设备,还列了一个所谓的禁运名单(巴黎统筹委员会)。今天,这些限制看起来是解除了,但实际上依然存在。总而言之,我们有理由认为,无论在18世纪、19世纪还是在20世纪,对俄罗斯的高压政治都声名狼藉,到现在依然声名狼藉。就因为我们有自己的立场!因为我们用自己的观点来看待问题!因为我们不虚伪!所以我们总是被边缘化。
  但是凡事都有个极限。在乌克兰事件上,我们的西方伙伴们玩过火了,表现得十分粗俗、不负责任,且很不专业。他们很清楚,无论是在乌克兰,还是在克里米亚,都住着上百万的俄罗斯人。这些人是多么地没有普京的克里米亚胜局政治预见和分寸感,才会如此不顾后果地行动啊!俄罗斯现在退到了无路可退的边缘,就像一根弹簧被压到底,它是会猛烈地弹起来的。要永远记住这一点。
  今天,我们必须阻止那些歇斯底里的叫嚣,要对冷战的宣扬者们说“不”。(你们)必须要承认:俄罗斯是国际事件中自主且积极的参与者。俄罗斯和其他国家一样,有自己的国家利益,需要得到理解和尊重。我们感谢理解我们在克里米亚行动的人们,我们感激中国,中国领导人从历史和政治角度全面地考虑了克里米亚局势;我们高度评价印度的冷静与客观。今天我还想问美国人民,问这些为独立宣言而自豪的人,问这些认为自由高于一切的人:克里米亚人民自由选择自己的命运,难道不正是体现了这高于一切的价值吗?理解理解我们吧!
  我相信,欧洲人会理解我们的,尤其是德国人。在民主德国与联邦德国合并的政治协商中,并非德国的(西方)盟国都支持这一合并。而我们则相反,苏联完全赞成德国人的历史性统一。我相信德国人没有忘记这一点,希望德国公民们也能支持俄罗斯的恢复民族统一的努力。
  我也在这里对乌克兰人民说,我真心希望你们能理解我们:我们无论如何都不想伤害你们,不愿伤害你们的民族感情。我们始终尊重乌克兰的领土完整,我们和那些为了自己的野心而牺牲乌克兰统一的人不一样。他们举着“乌克兰至上”的标语口号,但正是他们在不惜一切地分裂这个国家。今日乱象的罪魁祸首正是他们。
  亲爱的乌克兰朋友们,希望你们能听我说:不要相信那些用俄罗斯来吓唬你们的人,他们宣称,在克里米亚之后还会有其他地区会被俄罗斯割占。我们不想看到乌克兰的分裂,我们不需要。至于克里米亚,它始终是俄罗斯人的,是乌克兰人的,是克里米亚鞑靼人的。我再重复一遍,在过去的几个世纪,克里米亚是所有生活其上的人的故乡,它在今后也将如此。但它永远不会是班杰拉分子们的!
  克里米亚是我们共同的财富,是地区稳定的重要因素。这片战略要地应当处于强大而稳定的主权之下,而在今天,这一主权国家只能是俄罗——斯。否则……我亲爱的朋友们,我不仅要对乌克兰人说,还要对俄罗斯人说,我们和你们,俄罗斯人和乌克兰人,我们都将会很快失去克里米亚。请考虑一下我所说的这些话吧。
  我再提醒一下,在基辅已经有人扬言加速乌克兰加入北约的进程了。这对克里米亚和塞瓦斯托波尔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在俄罗斯的军事荣耀之城将会出现北约的舰队,而这将会威胁俄罗斯南部,这不是什么稍纵即逝的骚扰,而是切切实实的威胁。如果没有克里米亚人的这一选择,这一切都很可能会发生。为此我要感谢克里米亚人民。
  顺便说一下,我们不反对与北约合作,完全不反对。我们反对的是在存在军事集团对抗的情况下,北约关起门来自己发展军事组织,我们反对军事组织霸占我们家门口,甚至驻扎在我们的历史领土上。我完全不能想象我们到克里米亚的北约舰队去做客。最好让他们到我们的克里米亚来做客,而不是我们去他们那儿。
  坦率地说,我们为现在乌克兰所发生的一切心痛,乌克兰人民在受苦,他们不知道今天该如何生活,明天又会怎么样。我们的这份担心很容易理解,要知道我们是近邻,我们实际上是一个民族。基辅是俄罗斯城市的母亲,基辅罗斯是我们共同的源头,我们无论如何都不能缺了对方。
  再说一点,在乌克兰生活着,也将继续生活着千百万的俄罗斯人、说俄语的人,而俄罗斯将始终用政治、外交和法律手段来保护这些人的利益。当然,首先奉劝乌克兰自己要关心百姓的权益,这是乌克兰国家和领土主权完整的保证。
  我们希望能和乌克兰保持友谊,希望乌克兰是强大且自给自足的主权国家。对我们来说,乌克兰是首要盟友之一,我们有许多共同的项目,无论在何种情况下我都相信这些项目会取得成功。最重要的是,我们希望乌克兰一片和睦,俄罗斯愿意和其他国家一起提供一切可能的援助与支持。但是,我再重申,这只有在乌克兰人民自己能够维护社会秩序的情况下才能实现。
  尊敬的克里米亚和塞瓦斯托波尔居民!
  过去几天,整个俄罗斯都为你们的英勇和尊严叹服,正是你们决定了克里米亚的命运。在这些天里,我们从来没有这么近过,我们互相扶持。这是真正的团结。这种历史性的时刻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成熟以及精神成就。俄罗斯人民表现出了如此成熟而强大的力量,用团结统一支持了自己的同胞。数百万人民的意志是俄罗斯外交坚定立场的后盾。全民族的团结、各主要政治和社会力量的支持是它的基础。我感谢所有人表现出的爱国情感,感谢所有俄罗斯同胞。但对我们来说,重要的是在将来也保持这种团结,以解决俄罗斯面临的各种问题。
  显而易见,我们正遭遇来自外部的各种压力,但我们应当自己决定:我们是要捍卫自己的民族利益,还是将其拱手让人、不知所措?已经有些西方政客用制裁和内部矛盾激化来威胁我们了。我想知道,他们期望的矛盾是什么?他们指的是形形色色的“国家叛徒”呢,还是他们觉得能打击俄罗斯经济,激起民众的不满?我们将接下这些不负责任、极具攻击性的言论,并用相应的手段来回应。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我们永远不会挑起与盟国的对抗,相反,我们将采取一切必要的手段来建立文明的睦邻友好关系,这正是当今世界所需要的。
  尊敬的同事们!
  我能理解克里米亚人的心声。他们在公投中提出的问题既直接又明确:克里米亚要么和乌克兰在一起,要么和俄罗斯在一起。我很自信地说,克里米亚与塞瓦斯托波尔的领导人、立法机构的代表们在制定公投问题时,已经超越了自己团体的政治利益,而是首先考虑了人民的根本利益。但鉴于这一地区在历史、人口、政治和经济上的特殊性,任何别的选项无论乍看起来多么诱人,都只能是过渡的、临时的、不稳定的,必然导致克里米亚局势进一步恶化,并对人民的生活带来灾难性影响。克里米亚的公投选项是强硬的、毫不妥协的、没有任何似是而非的成分。公投的过程公开又诚实,克里米亚人民清晰地、坚决地说出了自己的声音:他们想要和俄罗斯在一起!
  考虑到种种内外因素,俄罗斯也面临着艰难的选择。俄罗斯人民现——在持什么观点?就像任何一个民主国家那样,俄罗斯人也有不同的观点,但是绝大多数——我想要强调是绝大多数——俄罗斯公民的立场都是显而易见的。你们知道不久前在俄罗斯进行的几场民调结果:大约95%的俄罗斯公民认为,俄国应该保护克里米亚俄罗斯族及其他民族居民的利益,95%!还有超过83%的受访者认为,即使代价是俄国与某些国家关系恶化,俄罗斯仍应该这么做。86%的我国公民相信,克里米亚至今仍是俄罗斯的领土,是俄罗斯的土地。这是非常重要的数据,它绝对能和克里米亚公投的结果相呼应——92%的克里米亚人支持与俄罗斯合并。因此,压倒性多数的克里米亚居民和绝对多数的俄罗斯联邦公民都做出了决定,支持克里米亚共和国和塞瓦斯托波尔市与俄罗斯联邦重新合并。这是俄罗斯的政治决定。它的根据只能是人民的意志,因为人民、只有人民是政权的源泉。
  尊敬的联邦委员会成员们!
  尊敬的国家杜马议员们!
  俄罗斯公民、克里米亚与塞瓦斯托波尔的居民们!
  根据在克里米亚举行的全民公决的结果,尊崇人民的意愿,我把《接受两个新联邦主体:克里米亚共和国和塞瓦斯托波尔市加入俄罗斯》的宪法性法律提交联邦委员会审议,并请联邦委员会批准待签的《克里米亚共和国和塞瓦斯托波尔市加入俄罗斯联邦条约》。我不会怀疑你们的支持!
普京铁拳的威慑——让俄罗斯国旗高高飘扬在克里米亚上空
  这篇荡气回肠的演讲,堪称是普京政治生涯的又一个高峰。经过最新民意调查,普京的民众支持率达到85%,他再一次达到了声望与权力的顶点。3月19日,普京向俄罗斯议会上下两院提交了有关克里米亚共和国与塞瓦斯托波尔加入俄罗斯联邦的法案。俄罗斯国家杜马(下议院)于3普京的克里米亚胜局月20日、联邦委员会(上议院)于3月21日先后批准了克里米亚共和国及塞瓦斯托波尔市作为新联邦主体加入俄罗斯联邦的国家间条约,以及有关克里米亚共和国及塞瓦斯托波尔入俄和俄罗斯联邦新主体一体化过渡期的程序的联邦宪法法律。3月21日,普京签署已获俄罗斯国会上下两院批准的法案,完成克里米亚共和国与塞瓦斯托波尔市加入俄罗斯的所有法律程序,正式接纳克里米亚和塞瓦斯托波尔市成为俄罗斯联邦第84和第85个联邦主体,并将其编入克里米亚联邦管区。这一切竟然是在短短一个星期的时间中完成的。
  一切终成定局。乌克兰军队的崩溃再也无可避免。位于塞瓦斯托波尔市的乌克兰海军司令部被“自卫队”占领,现场没有发生武装冲突,但乌克兰海军司令格杜克遭到人身控制。“自卫队”要求乌克兰士兵“要么离开基地,要么加入克里米亚军队”。最后,乌克兰士兵们被迫撤离海军司令部。乌克兰海军司令部的乌克兰国旗颓然降下,俄罗斯国旗升起。最后的乌克兰军队兵营和基地全部“沦陷”,“自卫队”用拖拉机撞开基地大门,控制了乌克兰兵营和基地的入口。克里米亚的全部乌克兰军营、军事基地和舰船都升起了俄罗斯国旗。乌克兰只得宣布,撤出克里米亚的全部乌克兰驻军和家属。乌克兰先前在克里米亚半岛驻扎的1.8万名官兵,只有大约4300人撤回乌克兰,其余的全部倒戈,效忠克里米亚。
  扫尾工作还在继续。普京签署命令,承认克里米亚地区乌克兰驻军中愿意加入俄军及其他执法机构者的军衔及军事教育背景,以便在未来完成他们加入俄军和俄罗斯国籍等系列手续。普京还向俄军表示祝贺,称发生在克里米亚的事情是对俄罗斯军队的一次严峻考验,他们在这个过程中展示了俄罗斯军队的“新能力”和崇高的道德精神。
  短短几天,克里米亚已经完全变成了俄罗斯的一部分,克里米亚人开始排队办理俄罗斯护照。克里米亚按照俄罗斯的标准提高了养老金水平,正式启用俄罗斯卢布作为流通货币,改用莫斯科时间。俄罗斯联邦政府正计划在克里米亚和塞瓦斯托波尔市设立经济特区,推动两地经济发展。
  至于国际方面,面对既成的事实,一切指向普京的挑战都显得无力。联合国大会通过没有约束性的决议,指出3月16日在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和塞瓦斯托波尔市举行的全民公投“无效”,“不能成为改变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和塞瓦斯托波尔市地位的基础”。然而,该决议甚至没有提及俄罗斯。美国和欧洲盟国宣布对俄罗斯进行制裁,但制裁措施和执行情况却几乎成了全世界的笑柄。普京亲自到被美国列入制裁名单的俄罗斯银行开设账户,以示对制裁的嘲弄。俄罗斯海军司令对法国威胁取消“西北风”级登陆舰合同不屑一顾,称俄罗斯早不想要那些质次价高的东西,反倒感谢法国给了俄罗斯机会买更好的国产登陆舰。一些俄罗斯政要信心十足地宣称“制裁最大的受害者将是西方”,并一再暗示,他们将挥舞外界早已不陌生的油气大棒———不仅包括供应,也包括其他。八国集团决定不参加原定6月在俄罗斯索契举行的八国集团峰会,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回应说:“如果我们的西方朋友认为这一架构(意指八国集团)已经过时,那就这样吧。”“我们不会死死抓住这一架构不放手。就算(索契)会议不召开,在我们看来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悲剧。”无奈之下,美国总统奥巴马表示,不会向乌克兰“做出无法兑现的承诺”。
  这正是普京铁拳的威慑效果所在。
后记
  完成书稿时,克里米亚危机尚未完结,乌克兰东部地区风云又起,顿涅茨克、卢甘斯克等俄语地区隐隐有成为克里米亚第二之势。国际社会在观望,美国与欧盟的制裁措施又占据了各种新闻传媒的头条。但这些似乎并没有太多人关注。人们关注的是普京,是普京紧攥的那双铁拳。
  本书中,我曾引用了半句俄罗斯的民间谚语:铁棍横扫,无招可挡。眼下,普京挥出的这记铁棍,狠狠命中了对手的命门。如果对手有防守甚至反击的意图,我将引用这句完整的谚语:铁棍横扫,无招可挡,倘若阻挡,铁棍加粗。
  确切地说,这不是铁棍,是普京的铁拳。
  独特的地理位置,广阔的国土面积,丰富的自然资源,厚重的历史积淀,前人的智慧和创造的文明,使俄罗斯被形容为一个像大自然一样伟大的民族。这个民族习惯于战争和革命,一次次用暴烈的毁灭来否定自己从前走过的道路。上世纪90年代初的那次毁灭,无疑极度惨烈。前苏联诺贝尔文学家得主、著名作家索尔仁尼琴将俄罗斯发生的事情称为“20世纪90年代的一场大灾难”,将崩溃后的俄罗斯社会称为“残酷的、野蛮的、犯罪的社会”。2000年首次上台的普京曾公开表示:“俄罗斯在政治和社会经济动荡、剧变和激进改革中已经筋疲力尽……社会濒临崩溃,经济上、政治上、心理上和精神上濒于崩溃。”时任俄罗斯联邦委员会(议会上院)主席斯特罗耶夫形容说:“他(普京)就像是一位外科医生,开刀后发现病人肌体已经千疮百孔,几乎各个器官都有问题。”
  奇迹从此慢慢出现。普京居然将俄罗斯这个肌体千疮百孔、几乎各个器官都有问题的病人引向康复。这位外科医生的器械并非手术刀,而是一双铁拳。
  前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国际地位直线下降,超级强权大国不复存在。俄罗斯一度希望走“亲西方”的新外交路线,以与西方步调一致、加入西方阵营来换取国际上的认同感。昔日雄踞世界两极之一的庞大帝国,一度沦为西方国家的小伙伴。但“亲西方”的政策,换来的不是国际社会的认同,相反却是自身大国地位的沦落。俄罗斯人最终相信,没有哪个西方国家真正关心俄罗斯的复兴。西方不关心的事情,普京却为俄罗斯人做到了,只靠了那双铁拳。
  当然,普京是要复兴一个强大的俄罗斯,而非一个新的苏联。普京有言:苏联用七十年走一个死胡同,偏离了文明的大道。看不到苏联时期的成就是错误的,而看不到人民在其中付出的代价是更大的错误。总之,要摆脱专制,但不一定要瓦解国家。没有人将普京称作新的斯大林,人们称普京为“沙皇”。
  既然是沙皇,就应该是一个咬钢嚼铁、能拿钢铁当饭吃的硬汉。历史上的沙皇用铁腕去对付一切,而不是依靠上帝的保佑和外部世界的支持去统治整个俄罗斯。俄罗斯有民谚:沙皇虽狠,但却公正。即便是在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帝国临近崩溃的1914年,在发布完对德宣战令后,他走到冬宫的阳台上,等在广场上的上万俄罗斯人还是跪下来同他一起唱国歌。不管是中古还是当代,俄罗斯人总是要跪倒在沙皇面前。
  普京不需要俄罗斯人跪倒,也不承认自己是沙皇,但他要像沙皇彼得大帝一样,引导俄罗斯人走向复兴。有人说,俄罗斯之所以能够走过几个世纪,首先是忍耐,其次是牺牲,最后是准确无误地猛烈反击。而普京正是这场反击的领导者,反击的武器正是他的铁拳。
  这让西方,让外部世界有些费解。毕竟,很多人依然认为普京这样的人已经不该出现在这个时代。对此,我依然用丘特切夫的诗作为结尾:
  “普通的智慧无法将俄罗斯理解,
  一般的尺度也无法将俄罗斯衡量,
  俄罗斯自有它独特的一面,
  对于俄罗斯,你唯有信仰。”
  最后,我衷心感谢对这本书有过帮助的各位朋友(排名不分先后):
  宋毅、顾凤娟、曹锦林、曹燕兰、李玉华、宋国胜、李家训、薛莹、胡滨、李巍、景迷霞、査攸吟、周静、肖倩、许天成、王顺君、褚以炜、杨志民、陈杰、马千、常在等。
刘啸虎
2014年04月25日
首页 上一页 共8页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