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宗喀巴大师传

_3 法王周加巷(现代)
  [8]沙弥:佛教中男子出家受三十六戒者。
  [9]比丘戒:佛教中男子出家受二百五十三条戒。又称具足戒。
  [10]加行道:佛教道果中,有五道,第一为资粮道,第二为加行道。加行道中有四位。即暖、顶、忍、世第一。
  [11]实有:言对于一切法(事物),认为能自立地实在成立而有,而不是依因与缘相合而有,即称实有。执著如是的见解,即执实有。
  [12]除有暗:这里所说的“有”指世间,言除世间所有黑暗。
  [13]法之明灯使炽燃:这句是嵌名诗句,是将“法炽”二字嵌入句中。
  [14]前弘期:指自藏王松赞干布至藏王惹巴巾卒年间,佛教在西藏昌盛的一段时间。
  [15]后弘期:布孜·仁钦殊以公元973年宋太祖开宝六年为后弘期之始年。仲敦巴以公元978年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为后弘期之始年。密法则以仁钦桑布译师以后为后弘期。
  [16]迦当派:标榜以全部佛语作为修行要诀的教派。系阿底峡的首要弟子仲敦巴所创建。 
  [17]玛尔巴:即西藏佛学大师玛尔巴·却吉洛卓(公元1012-1097年),他三赴印度,学习佛法,听受密教,回藏后收徒讲学,创立藏传佛教噶举派。
  [18]达波拉杰:藏传佛学大师,本名索郎仁钦(意为福宝,公元1079一1153年),从弥拉热巴学法。弟子甚多,形成塔波迦居派。
  [19]那哇巴:印度大乘佛教中观师之一,此师常衣毡衣故名。
  [20]萨惹哈:生于婆罗门种姓中,系印度最初宏扬大乘密教者,是龙树的上师。
  [21]莲花生:藏语“白玛迥乃”,公元八世纪中叶,藏王赤松德赞由印度迎请来的一位佛教大师。
  [22]格敦嘉措:第二世达赖喇嘛,生于后藏。明正德四年(1509)创建顷科杰寺。
  [23]五百师首燃灯智:燃灯智为阿底峡尊者名讳,言印度五百班智达大师都对阿底峡如头顶上庄严的珍宝般尊敬和崇拜。
  [24]金刚持王善慧称:释迦宣讲密乘时,身现金刚持王佛相。密教说上师即金刚持,所以把宗喀巴当作金刚持王佛。“善慧称”即宗喀巴名讳。
  [25]八风:亦称世间八法,即利、衰、誉、毁、称、讥、苦、乐。
  [26]大愿法会:俗称传大召。公元1409作藏历正月,宗喀巴为了纪念释迦牟尼,在拉萨大昭寺里倡建了一次讲论佛经、发愿祈祷的宗教法会,每年举行,成为常例。
  [27]释迦双尊:指拉萨大昭寺及小昭寺内的两尊释迦牟尼像,分别由唐朝文成公主和尼泊尔赤尊公主带到拉萨。
  [28]双运果位:密宗金刚乘究竟佛位,又称大乐空慧双运果位。
  [29]兜率天:意译为“喜足天”。为弥勒菩萨住处。
  [30]曼遮:藏语“曼荼罗”之变音。意为坛城,佛教所用供之一,表示将此世界中所有财富受用尽供于上师三宝。
  [31]三学:即戒学、定学和慧学。
  [32]四部密续:佛教密宗的事部、行部、瑜伽部、无上瑜伽部。
  [33]玛吉诺尊:系元代藏传佛教瑜伽女修士中有大成就者。
  [34]续部:即四部密续。
  [35]十二事业:释迦牟尼示现一生十二件大事。兜率降世、入住母胎、圆满诞生、少年嬉戏、受用妃眷、离俗出家、行苦难行、趋金刚座、调伏魔军、成正等觉、转妙法轮、入大涅槃等。
  [36]双运位:佛教密宗成佛究竟之果位。即证得空乐双运果位。 
  [37]三恩:佛教显乘指授戒、传经和讲经的上师;密乘指灌顶,讲密法和传授秘诀的上师。 
  [38]双运身:同双运位。
  [39]拘留孙佛:贤劫第一佛,七佛之第四佛。
  [40]由旬:古印度长度单位名,约合二十六市里许。
  [41]报身:佛的三身之一。三身指法身、报身和化身。
  [42]父续:佛教密乘中以方便为主的瑜伽修法,皆为父续。
  [43]离四边:须远离执常边、执断边、常断俱执边、执非常非断边等四边,始能证得中观见。
  [44]十法行:缮写、供养、布施、听闻、朗诵、记忆、演说、默念、思维、修习。 
  [45]树叶柱:拉萨大昭寺释迦殿前一柱名。
  [46]两尊:指拉萨大昭寺和小昭寺内大小两尊释迦牟尼佛像。
  [47]格桑嘉措:第七世达赖喇嘛1708年诞生于康区理塘,1757年圆寂。
  [48]大劫:佛经谓成、住、坏、空之四期为一周,为八十增减之量,新译谓八十中劫,即称为大劫。
  [49]四洲:佛书中所说四大洲,谓东胜身洲、南赡部洲、西牛贺洲、北俱卢洲。
  [50]吠陀:梵语,意译为“明论”,指古印度古典宗教文化书籍。
  [51]梵众天:佛书谓色界之初禅天众,分三级,下级之大众,称为梵众天。
  [52]有顶天界:佛书谓色界之第四处,本名色究竟天。此天在有形世界之最顶,故称有顶。 
  [53]菩提树:即释迦成佛处之菩提树,亦称菩提道场,其处即金刚座,古印度菩提伽耶城。
  [54]金座:即金刚座。
  [55]桑耶寺:西藏山南扎囊县境内一古寺名。唐代吐蕃赞普赤松德赞时所建。为西藏修建最早的正规佛寺。
  第三节 特别详述宗喀巴大师此生的史事
  如一切智克珠杰的著述中的偈颂所说:
  “春季雨云增音韵,
  春光美布妙花璎,
  孔雀童子作嬉戏,
  如是世间咸奇惊!
  智者坚定意气雄,
  贤士超行故事丰,
  福耳采取宣史事,
  能者心中悦意隆。
  童年出家离尘俗,
  为求大义奋勤苦,
  获得诸佛所喜位,
  此诸传奇是序幕。”
  如是以身、语、意之传行及稀有卓越之功德来充实空前嘉言之史迹,当开此史事庆会时,应列其节目如下:
  1、宗喀巴大师在美满的地方、时间、父母种姓中降生,从童年时代即取得贤士大德的优越功德的情况。
  2、宗喀巴大师从削发出家而进入佛门,渐次到前后藏地区,对显教诸法作广大闻、思的情况。
  3、宗喀巴大师受具足戒,学习金刚乘密法,以及从诸大德听受正法甘露,依所闻教义而修行,并对其他应化有情传授的情况。
  4、宗喀巴大师以一切教证功德,首创教法之心要--说、修清净宗规,作出伟大的利益佛教和众生事业的情况。
  5、宗喀巴大师的一切事业中的主要事业:讲说、辩论、著作三种事业;善巧、戒严、贤善三业;以及从获得成就地位而作利益佛教和众生事业的情况。
  6、宗喀巴大师在此世间暂时完成今生化度众生事业后,为提醒执常见诸人明白诸法,而示现圆寂的情况。
  7、述说受大师言教的弟子大众的情况。
  一、宗喀巴大师在美满的地方、时间、父母种姓中降生,从童年时代即取得贤士大德的优越功德的情况。
  关于至尊宗喀巴大师前后历代转生的悬记,虽然大都在上文说出,但是还有未清楚的地方。只就大师今生的悬记而言,还是有许多悬记的,在此一并写出。如《妙吉祥根本续》的《功德过失之能力广博开示三十六》中有悬记说:
  “名有‘坝’字戒严称,
  其中与它有‘惹’字,
  初字为‘坝’有名称,
  佛之身像作大义,
  具慧初字为‘玛’字,
  如彼戒严生信仰,
  示现多相说戒严,
  尔时出现广无边。
  一切戒严普传宣,
  佛陀教法能明显,
  尔时佛教于此土,
  已衰而且光暗淡。
  佛之身像将改变,
  成为悦意定无疑。
  一切悬记证菩提,
  佛之菩提能证成,
  成为世间供施处,
  能断三有[1]之边际,
  能勤咒与密续部[2],
  应知持名为名称。
  以上悬记有一些前代的人士认为是对阿阇黎世亲(藏语‘英业’,英字根为‘坝’字)指示的悬记,这是不合理的。如《噶丹教法史》中说:“前代的诸人以‘坝’和‘玛’字翻译之特点来认为是对世亲的悬记。然而在世亲的时代,佛教尚未衰颓(悬记是说佛教已衰)。后来西藏朗达玛[8]等摧毁佛教,并使佛教戒法成为一息将灭。幸赖至尊宗喀巴大师出世,而使教戒重现光明;并在导师十二岁时身量的释迦牟尼像上供献圆满受用报身的悦意装饰(如头戴五佛冠等)等。以这些事迹来说,是明白无误地对宗喀巴大师明显指示的悬记。”又在《宗喀巴大师传使具缘莲花盛开之日》中也说:“有一些人说这一悬记是对世亲指示的悬记,字首的‘坝’字虽是类
  同,然而有‘应知持名为名称’的语句,这在世亲的名字中,没有‘名称’二字出现,因此是明白无误地对宗喀巴大师指示的悬记。”还有应知“名有‘坝’字戒严称”及“初字为‘坝’有名称”这两句悬记是指示一切智宗喀巴大师的名讳(藏语)为“罗桑扎巴”(意译为善慧名称),其名先为“罗”字,其字根为“坝”字,并明示名尾为“扎巴”(意为名称)。又所谓“其中与它有‘惹’”字,及“具慧初字为‘玛’字”,这两句悬记是对贾曹杰·达玛仁钦指示的悬记。而且是以颠倒上下句隐语的方式作出的。为什么说是隐语方式?因为下句“具惠初字为‘玛’字”,这表示(贾曹杰)名字的前半截有“达玛”,及“其中与它有‘惹’宇”,这指示名字的后半截为“仁钦”,“仁”字的字根为“惹”字。在这两句之后,从“如彼戒严生信仰”句起至“佛陀教法能明显”句,共有五句是对宗喀巴大师的其他首要弟子指示的悬记。其中“如彼戒严生信仰”句中的“信仰”(三信)是数目“三”字之异名。因此它(三)是表示贾曹杰、克珠杰和杜真仁波且等首要的三位弟子。又所谓“示现多相说戒严”,这是对有清净悬记的七位弟子而言,以及“示现多相说戒严”等三句是表示此外还有如善巧和修德二者兼备的弟子,是无边无量的,这一切弟子也都作出了大宏清净教法心要的事业。此诸(悬记的)句义,是就善于观察而易知的渚人来作的启示,所以昔日无须明显写出。然而后期中有才智者日渐稀少,这是略使明显而写出的。至于所出诸弟子的详细情况,当在本书末尾述说。还有悬记中“尔时佛教于此土”以下诸句,从上面所引《噶丹教法史》的教言中,即能得知其意义。
  此外的悬记,如《无垢天女所问经》中说:
  “北方雪山一带地,
  格鲁派之地方中,
  正法将能大宏扬。”
  又《庄严经论》中说:
  “善慧无忧具悲心,
  美名胜称知善轨,
  此是菩萨极善说,
  讲说者中如日辉。”
  这一悬记明显地指示出宗喀巴大师的名讳等。又在《国王文集》中,对最后时期将出现如何情况作悬记说:
  “教法心要勤修人,
  具菩提心比丘僧,
  无量功德贤士生。
  现证密法比丘僧,
  众多大德咸尊敬,
  尤其广大作承事,
  比丘菩萨东方生。
  彼是持密大德身,
  由彼藏坚瑜伽士,
  改佛容颜作承事,
  对彼承事一切人,
  皆是圣者大沙门。
  对彼诸人崇敬生,
  何故彼等名为圣,
  对佛作出大事业,
  以此彼等为圣人。
  如是诸圣出现中,
  侍眷善住佛经典,
  佛之身像住在时,
  日窝功德在其中。
  此一悬记,前代诸人士认其为对贡巴·楚臣林波(意为戒藏)指示的悬记,以及其它各种的说法。然而实际是指示宗喀巴大师将于佛教(住世划分为)十个五百年的“修品”时期中出现于世;并示“东方”为其诞生地——东方宗喀地方;所谓“藏坚”是指宗喀巴大师受圆满优婆塞戒(即居士戒)时之名为衮噶林波(意为普庆藏);所谓“改佛容颜”及“佛之身像”,这是指宗喀巴大师将释迦牟尼像(奉安颜大昭寺中的释迦化身像)改变为受用报身的装饰;所谓“作承事”是指宗喀巴大师于大神变节日创立大供养法会[4]等事业;所谓“日窝功德”是指宗喀巴大师所创建的噶丹寺在卓日山中,以这些前后的一切句义来说,是无误地对一切智宗喀巴大师所作的悬
  记。又在其它一些《宗喀巴大师传》中也有与此相仿的悬记。《大悲妙法莲花经》中说:“由彼见我(佛)身像及经典,并诸破旧时,彼以黄金作装饰;以伞、幢、幡、铃纲作覆饰。”对这两起悬记也有人认为是对贡巴·楚臣林波和至尊宗喀巴大师两位大德所作的悬记,以及说贡巴·楚臣林波与宗喀巴大师同一心识的说法,也不见有矛盾。至于《国王文集》中所说:
  “此后二十五会期,
  释迦幻化寺庙中,
  由净愿作利他事,
  胜会圣者现身容。”
  这是悬记于幻化寺(即拉萨大昭寺)中宗喀巴大师创立大愿法会,而作出广大的利他有情的事业。又在《莲花遗教》[5]中说:
  “名为噶丹圣寺中,
  成最善巧显密通,
  众生导师指路者,
  现金刚持开密宗,
  彼名善慧大德出,
  胜业金刚密号雄。”
  在另一悬记中说:
  “我心化现大悲尊,
  毗若一分之光明,(毗若遮那为西藏一大译师名)
  不同形等饰一体,
  毗若遮那有一生,
  出现卫地格敦(即格鲁)名,
  菩萨善慧有名称。
  桑杰耶协有一生,(桑杰耶协意为佛智,是西藏一大德)
  菩萨侍眷生受生,
  此外还见有出自秘藏之类的许多悬记。在《迦当宝籍》中祖师问道语录二十六品中说:
  “最后教法成余烬,
  名扎巴者作复兴,
  许多利乐彼能成,
  彼是胜地圣者身。”
  又说:
  “名中名称大宝珍,
  名称边善吉祥称,
  才慧对他作抚养,
  其他遍称最胜名,
  多番为众造福宁。”
  这完全说出了宗喀巴大师的名讳。所谓“其他”是指(宗喀巴的弟子)杜真·扎巴坚赞等许多最负胜名的后学为众生创造出幸福安乐的事业。
  在《祖师问道语录散篇集》中说:
  “从东出现美月轮”。
  这也是指宗喀巴大师而说的。于《妥乍喀曲圣地解说》中说:
  “宗喀地方身诞生,
  将于卫地利有情,
  显密戒规复显明。”
  在《玛吉“厥”法广解》的悬记中说:“与尔时相同的时间中,将有一位能使佛教戒规略现昌明的大德出生,犹如黑暗中出现闪电的光明。”对此悬记索朗敬(意为‘福庄严’)问道:“玛吉,从现在起若干年后他才能出生于浊世中,国法和教法都将衰颓,那如闪电般一度使佛法略现光明,是否是你玛吉的慈悲加持而来?或许还有其它什么原因?是由何种因缘而来?那时出现五浊恶世,将有如何徵象出现?”玛吉答道:“女儿!你善为谛听!善为记持!我向你讲说,从彼浊世以来度过五百年时期达到中期,那时的浊世中,能使佛教昌明者,不是我玛吉。那位能使佛教昌明的大德,现在住于印度布达山的东南处。那位为利益有情而行苦行的菩萨,是具足殊胜正念、殊胜正知和殊胜志气的菩萨。有时他能在观世音菩萨座前求法,有时在弥勒怙主座前求法,有时在怙主无量寿佛座前求法,有时在怙主文殊和姑姑日巴座前求法。他对作利益有情的事业,发心极大!观世音幻现为忿怒明王大黑天——六臂怙主,犹如他的仆役听从驱遣而守护教法。这位菩萨从彼浊世中,将来到此间(西藏),着比丘装,能使佛教昌明。”玛吉诺尊的悬记中说:“女儿!你所问极为认真!尤其是于浊世中出现能使佛教昌明的比丘,那种问法,极为重要!很好呀!因此女儿你的重要提问,是对佛教崇敬!你静听吧!在国法失宜的时候,将出现一位能使佛教昌明的比丘,他就是现在说的名讳中有扎巴二字的那位比丘。由那位比丘肃清佛教中发生的许多错乱,而创建正义和清净戒规。于浊世中的西藏出现名有扎巴的比丘,创建教规,是与释迦牟尼在赡洲(即此世界)大转法轮相同的。”复作偈颂说:
  “昌明教法胜沙门,
  获得无边密续法,
  炼取密海法精英,
  发扬无垢教光明,
  能除无边众生暗,
  三学三藏[6]等佛经,
  能使经义得昌明,
  具缘众生满心情。”
  如上,所引在克珠杰转生为大理鹃(古印度一大德)时,月称论师所作悬记中有颂说:
  “未来浊世末,
  边地雪域中,(雪域指西藏)
  由彼善慧土,(善慧为宗喀巴名)
  能使佛教宏,
  昌我善妙理。(指中观妙理)
  赤面具缘众,(赤面指西藏人)
  解脱速成功。”
  此外还有许多显密经论中,用各种显隐之门而开示的悬记,此间仅简略地写出一些,尽其所有是写不完的。还有一些,当在下面传记正文的节段中,再行写出之。
  一些有偏私怀恶意者,犹如接受了提婆达多[7]的恶劣戒法(言受魔祟与佛为敌),而对此诸悬记全不考虑,并且轻视因果,由可怕的恶意恶行,用粗恶语杜撰编造恶劣悬记等。说有各种诬蔑和歪曲的语句者,虽不乏人,然而这些罪恶的造作,只能自作依赖,生生世世永住于无尽的恶趣中,对于一切智宗巴喀大师的身、语、意三密事业等,想得到以手遮盖喧天丽日的光明那样的机会,是一点也没有的。至于应用清净教理来作驳斥之点,从下面次第将说的理论中,可以得知。
  对于那些可信为合理的、无可争论的诸悬记之意义,应如何认识其能如愿利益有情之理?阿旺罗桑嘉措[8]所著《文殊怙主上师赞杜鹃歌声》中说:
  “净土庄严如海尘,
  自慧现成有顶天,
  从彼稀有幻戏梯,
  菩萨大德乐降临。
  所有佛智合一体,
  示现文殊戏人间,
  如愿幻现诸事业,
  贤劫千佛未创先。”
  正如所说诸佛世尊示现幻化之事业时,由其自慧现起有顶天界刹土中,示现从受用报身具足五决定[9]的体性中,不稍动摇而幻化出无边稀有幻网之庄严境界,此为法性如是。诸佛的智慧总聚如愿幻化为文殊(即宗喀巴大师)戏舞于人间时,也是从佛意无漏法界中,不稍动摇以无胎眼观察美满的地方、时间、父母、种姓、母系血统后,而入于胎中的。此中受生于何地的特别情况是:多康(青康一带总名)上下两区中,属于下区所辖,而且是具足十种善妙吉祥的地方,即著名的东方宗喀。在前代是属于西藏诸藏王所统治的领土,此一地方的优越功德,受有资格的老前辈们相传的史话中所称赞。对于如是地方,(菩萨)作了明显的观察。其父亲是:权势极大的名叫“鲁绷格”的人,出身于美满的“玛”族姓的传嗣中。勇敢而机警,异常坚毅,贤明锐敏。对上师三宝极具敬信,对贫穷诸人极为慈爱,布施信财,极其丰富。常诵《圣文殊真实名称经》等。彼是具足唯一精勤于善法的上流贤良天性的贤人。母亲名叫“辛摩阿却”或“辛萨阿却”,她远离妇女的过失,诚实而本性贤良,对众直言,尤其悲悯贫弱和无依怙者,常作礼拜和绕行塔寺,念诵六字大明咒等,是一位身、语、意都完全精勤于善业以度时日的善女人。菩萨观察了如是父母的特殊徵相。父母有子六人,至尊宗喀巴大师为第四子。
  在《噶丹教法史》中说:“在三子之后诞生”。可见说三子之后,即是诞生在第四之义。仅以与宗喀巴大师同一氏族中所属的人来说,即足够有千人之多,至于七传未断的亲属和血缘亲戚也极其广泛。此诸人众中,多数出家为僧,也都有卓越的戒行,而且都是有广大观察慧眼的著名人士。
  关于进住胎中的情况,《俱舍》中说:
  “其一如知而进入,
  其它知住知生起,
  此外一切皆不知。”
  如转轮王等只知入胎,住胎和生起则不知;声闻和独觉知入胎和住胎,生起则不知;佛世尊则是生起、入胎、住胎三者一切皆知。从与后者(佛)相同的情况来说,它只能是由随念轮回于生死的凡夫有情而生起的“悲无量心”引生近取(受生)因,并随顺诸有情的信愿,而示现如其信愿的各种身相等,都能通晓于心中;并且真实能知生起、入胎、住胎三者的来去情况。由真实具足如是的正知正念之门而入胎中。而不是如一般凡夫,是由昏昧不知,全不考虑而入胎的。至尊宗喀巴大师即是具足如是(与佛相同)的正知正念者,兹说大师从将入母胎前和刚入母胎的时期起,其父母及邻里诸人有如何的梦兆等殊胜的瑞相情况:于火猴年(元顺帝至正十六年丙申公元1356年)末,其父于梦中见到说是由汉地五台山而来的一位僧人手捧着缀满花鬘的法衣,以及与三十三天界的树叶相类似黄绸的僧裙和一部经函而来。僧人说:我向你借一住处。说后只见他往楼上的佛堂中去了。其父想:自己专一地念诵《文殊真实名称经》,因此许是文殊的化身来到。复梦见金刚手菩萨从其居住的宫殿抛掷来的光焰炽盛的黄金金刚杵,入于妻子身中。因此他说是否将生一个壮实的孩子。大师之母于梦中,梦见在鲜花盛开的草原上,有妇女千人的行列,自己亦在其中,只见东方来一白净童子,手捧净瓶,继由西方来一红色少女,右手持一把孔雀尾翎,左手持一大镜。童子与少女相商后,童子指着所有在场的妇女问少女:“这位可以吗?这位可以吗?”少女对其他妇女都说出一种过失后,童子指大师之母问少女说:“这位可以吗?”少女微笑说:“可以。”于是童子向大师之母说道:“你沐浴吧!”继以净瓶水倾注于大师之母头顶上,口中念诵“如佛降生时”等句,而作沐浴。大师之母感觉身垢全净,乐意盎然!醒来后仍感全身轻快、心中安乐等许多好处。心想这是何种征相?生起疑问。又,其父的邻居诸乡人于梦中,梦见许多僧众从前藏迎来拉萨的释迦牟尼像,进入其父的房屋中。尤其是真实显现日、月、星三者同时并出;于白昼间天雨瑞花,异香扑鼻,天乐自鸣(空中有乐声),大地震动等许多稀有征兆,为乡人眼目共睹,普遍传称。
  之后,于火鸡年(元顺帝至正十七年丁酉,公元1357年)阴历正月初十日晚间,大师之母于梦中,梦见有僧伽等不可思议的许多僧俗男女,手持幢、大鼓以及不同的多种乐器,说是来此迎接观世音。然而向各方观察也未见着菩萨前来。之后仰望虚空,看见云隙中有巍然如山的金身,放出如太阳般的光明,普照诸方。法音悠扬中,传来说是天子和天女,身着美妙服装,为数甚多,皆围绕金身,冉冉下降而来,金身亦渐降渐小直至大师之母头顶上时,成为仅一卡(约五寸)高的极其美妙的金身而进入大师之母的身中,其侍眷和迎接人等也溶入(师母)自身中。其他许多旁观的人众也都向(师母)自身作礼拜、绕行、供养和赞颂吉祥等。从第二天起大师之母,即感神志清明,极生欢乐!从此以后,纵是在没有思考的时间中,也总是想到对我此身不可轻视,而自然地生起精勤爱护和洁净自身的行动。在往昔所有至尊宗喀巴大师的各种传记中,对于大师入胎的年月日时,虽未见有真实明文记载,然而如上文所述大师之母的梦兆那样,后来也都按照那样决定鸡年(丁酉)正月初十日为(大师)入胎时间。在至尊多敦·绛伯嘉措所著的《摄传记正论》中所说的与此稀有梦兆相随顺(即类似)的说法,也都说是火鸡年正月初十日黎明时为大师进入胎中的时间,这是不应怀疑的。应知这一月是大悲导师释迦世尊在舍卫城[10]示现多种神变降伏外道六师[11]的、著名的神变月殊胜的大节时期。其中的初十日又是四大天王[12]供养佛世尊和侍眷等的时刻,佛世尊示现一庄严身相从四天王所属地直至有顶天界,佛身普遍充满,为许多侍眷目所共睹,佛说正法也为大众所闻。因此一切大众皆发无上菩提心。是示现如卓越伟大的神变大节日。因此可以说这一殊胜的大师入胎的月日,及如上文所说邻里乡人梦见许多僧众用车迎接拉萨的释迦牟尼佛像等,这是标志着在末劫中释迦的教法将近衰颓时,(宗喀巴大师)再来竖立起教法不衰落之幡幢,作出使教法如白日宣明朗照的事业。如是宗喀巴大师所有的事业,等同释迦亲自来到而作出的各种稀有事业,还等同释迦佛世尊示现大神变的事业再出现于世间。后来宗喀巴大师在拉萨创立大愿法会无与伦比的大事业等,它是(梦兆)吉祥预兆的实现。至于大师之父于梦中见着说是由汉地五台山(传为文殊道场)而来的僧人一节,这是标志至尊文殊舍去靛蓝色的发髻而示现为具足三衣[13]的出家僧相而来。又梦见由金刚手抛掷金刚杵入于大师之母身中,以及说是观世音来到,我们前来迎接诸节,这应如上文所引《边当宝籍》中所说:
  “我为大悲性,
  我称观世音,
  三门静妙故,(身、语、意)
  众生亦吉祥。
  无违妙吉祥,
  我是降难伏。
  无违金刚手,
  彼三三怙主,
  同类性亦真。”
  这是说三怙主同一心识。由于有如是的意义,所以普遍称颂的祈祷文“弥遮玛”中说:
  “无缘悲藏观自在,
  无垢智王妙吉祥,(即文殊)
  摧尽魔军秘密主。”(即金刚手)
  又一切智罗桑格桑嘉措(意为善慧贤劫海)[14]的著述中也有颂说:
  “佛智本质妙吉祥,(即文殊)
  悲悯众生观世音,
  神力之主持金刚,(即金刚手)
  三尊幻化宗喀巴。”
  这是说至尊宗喀巴大师不仅是至尊文殊化现而来,而且是三怙主的总聚体性示现而来的。这是从进入胎中而讲说的。至于大师之母梦见巍然如山的金身渐近渐小最后入于顶上一节,这是表示如宗喀巴大师的诸圣贤大士投生时,不是如一般凡夫于“中有”(死有与生有的中间阶段)中,由昔日体态而入胎,而是以较其他特殊圣超的形相而入胎的。因此尔时显然是由具足纯金色的至尊文殊的身相而进入胎中的。其余迎接者和侍眷诸人之身也合入于身中,这只能说是彼诸人也是至尊文殊分别的化身,一身化现多身之故。决无其他原因。至于从第二天起,大师之母即感神志清明,极生快乐一节,这完全等同往昔大悲释迦佛世尊入胎时,佛母摩耶夫人[15]也有感觉而说道:
  “金络善复头顶红,
  白色六牙全具足,
  色如螺雪一胜像,
  感觉来入我身中,
  彼像已入我身心,
  空前见闻感受隆,
  美妙安善成极乐,
  犹如往入禅定中。”
  关于大师之母梦见有妇女千人的行列,自亦在其中,有一白净童子和一红色少女相商而作是否可以的观察时的童子,即观世音的化身,少女即度母的化身。这是表示世间的妇女虽多,然而不是任一妇女都可作为入胎的对象,而必须是一位具足种性高贵,本性贤良等殊胜功德的妇女。因此是由无垢观察之门而观母德相。至于童子所捧持的净瓶水,则是智慧甘露,以此甘露作沐浴,能净治胎秽;以孔雀尾翎可拂去垢障和不净;孔雀翎眼虹霓般的彩纹是表示相好庄严的形象;镜中之影像是表身之所有生长处分明圆满,各不相杂。对于诸梦兆若作广详的解说,惟恐累赘篇幅,只好如是略说而已。
  这样进入胎中后,经九月交十月之际,已临近诞生的时期。至尊宗喀巴大师的诞生时日,虽未见有明确的记载,然而若以明智细察时,如同往昔大悲佛世尊示现入胎,成佛,涅槃三种事业的时间,都在四月十五日那样,至尊宗喀巴大师示现诞生和最后入涅槃((即圆寂)两种事业,也都在阴历十月二十五日。此日是空行聚会的殊胜大节日。揣想这一时日是决定无疑的。《松巴教法史》中虽明说是十月上弦二十五日,黎明启明星出现时。但文有错误。实际之意是下弦十月二十五日(即月之二十五日)。不管怎样,住胎的时间是:从阴历火鸡年(丁酉)正月第十日起算的月数是到十月初十日以前已经九个整月而到第十个月见面的时候。显见这样的时间方才适合。但是由于往昔诸传记中所载时期,不甚明白,因此难于断疑,不便决定其时间确是如是。总之,揣想阴历火鸡年十月二十日至二十五日以内是肯定的。在《教法心之庄严》中所说的一切智宗喀巴大师诞生之年,是释迦佛世尊示现涅槃后二千一百九十一年,阿底峡尊者逝世后三百零二年,恰是元顺帝统治国政时期的藏历第六绕迥[16]的火鸡年(元顺帝至正十七年丁酉,公元1357年)。那时,大师之母在梦中,见有僧众在内的排列整齐的大会群众,手中拿着各种美好的供品,说是前来朝拜佛堂的。问佛堂在何处。此时昔月的白净童子来到,手中拿着一把水晶钥匙。他说道:“佛堂在这里”。当即用钥匙开启在大师之母的胸间的一个黄色小门。取出原先进入母身的那一尊金像,金像略沾染污,原先的那位红色少女前来以净瓶水沐浴金像,并以孔雀尾翎除去秽气。同时歌唱梵语赞词发出营营之声。大会群众也向金像作供养和祈愿。大师之母从梦中醒来,正值黎明启明星灿然出现的时分,圣童安然诞生。如是情况,也与往昔释迦太子“一切义成”(释迦童年时之名)住母胎时,仍不失妙宝庄严佛子行加持,在住胎十月中,圆满受用无漏乐(不再堕入生死轮回称无漏)。同时成熟人天众生,为数有三十三万之多,后于“兰毗尼园”[17]中,太子从佛母右肋而出,刚一诞生,梵天和帝释[18]即以迦什迦天衣捧持(太子),难陀及优波难陀两龙王请沐浴等情况是相同的。这不是一般凡人的境界,对宗喀巴大师来说,他在母胎中受到自现慧所成的庄严无量宫殿的加持,同时作利益成熟许多殊胜有情的事业,而安住于胎中。诞生时,不是从胎门而出,而是开启其母胸间之门而诞生。他刚一诞生,诸天童子以手捧持圣童(由于是圣文殊化身而来受生,故应称“圣童”。不应写作“神童”。以下不赘),智根玛等天女以智慧甘露沐浴圣童之身,清除一切胎秽,同时赞颂吉祥,发出营营之声,护持善法的天龙神众以遍满虚空的供品作供养。这样,显然宗喀巴大师之诞生也如佛出世时出现了吉祥瑞兆一样。尤其是在黎明启明星出现的同时诞生,这也标志宗喀巴如同启明星在金曜行星中成为普遍称扬的圣超大星那样,释迦牟尼在行星般无数持教宗师行列中,如同金曜特别显明,确是无与伦比的伟大导师。至于至尊宗喀巴大师诞生之年,是释迦佛世尊逝世后二千一百九十九年,藏历第六绕迥的火鸡年(元顺帝至正十七年丁酉,公元1357年),这是《噶丹教法史》中所说的。宗喀巴大师诞生的第二天,该地方住有一喇嘛,名叫顿珠仁钦(意为成义宝,以下不赘),是一位修薄伽梵能怖金刚获得成就的大德,他以无碍的神通而知圣童诞生之事,他想配合这一殊胜缘起,把以糌粑和甘露做成食子、护身金刚结(用咒加持的绸结)、加持的能怖金刚画像一轴和养护圣童的方法说明书等交给一位具戒的近侍僧人送到圣童家中。大师之父在法王顿珠仁钦座前启问时,法王说:“我于梦中与本尊能怖金刚相见,请本尊加持,尤其是请本尊时常示现真颜时,本尊面观宗喀方向说道:‘明年此时我将来到此村。在此期间你应妥善安排。’我为了细察这是什么原因,住入三摩地(即定中)中,得知原来是说将生一个你的儿子。”从这一情节看来,至尊宗喀巴大师真实是文殊威猛能怖金刚,是不需其它教理即能证明的。在《宗喀巴大师传一百零八稀有故事》中,虽未说明诞生的时日,但就其字句看来,似乎是在春(似应作“秋”)季。如上面所说从进入胎中的时间起算,用时轮算规(密教之一种历法)来算,为秋季之末,肯定是阴历十月。在善巧成就大师嘉木样所著《宗喀巴大师传布绘造仪心宝鬘》中也说:“从猴年(丙申)发现征兆以来,次第出现的境象有如下各种:猴年大师之父梦见文殊化现汉僧相,持经函前往佛堂中。因此揣想孕育的孩子或许是有智慧者。从梦见金刚手菩萨从其住处抛掷金刚杵进入于母身,猜想孩子可能是一具力者转生的。从大师之母梦见草坪中鲜花盛开,有白净童子和空行女作沐浴,邻里诸人梦见迎接释迦牟尼像,日月星同时出现,白昼喜降花雨,空中发出音乐,大地震动,法王顿珠仁钦梦见本尊能怖金刚,请求示现真颜,本尊面向宗喀地方说,约于明年此时,我将来到这里等等迹象。可以知道宗喀巴大师诞生。”从这些情节看来,猴年之末出现征兆,鸡年(丁酉)其母梦见说是迎接观世音,众人手持大鼓及各种供品前往观看,但见空中有巍然如山的金身,放出如日的光辉,同时法音悠扬,许多身着美妙服装的天子天女围绕(金身),渐次下降进入于母身,并向母身礼拜绕行,作诸供养,赞诵吉祥等,是为进入胎中的时分。鸡年之末梦见于母之胸间开启晶门,空行母作沐浴,梦醒之后黎明圣童诞生。这是极明显地示说诞生时间是鸡年(丁酉)之末。
  至尊宗喀巴大师诞生之后,从一般凡夫的眼光看来,是从剪脐带时滴下的血汁浸入土中,而自然地生长出一株神妙的白檀香树,所有树叶上自然现出狮子吼佛像和“阿、惹、巴、扎、那”(文殊心咒)文字。渐次佛像和咒字增长到足有亿数。因此普遍传为“古本旃檀”(意为亿数佛像檀香树)。后来至尊宗喀巴大师的事业直达彼地,并形成大寺,寺名也普遍传称为古本贡巴(意为亿数佛像寺)。吞服此檀香树的少许树叶,有除秽障、消魔疾、祛不净等效用。直至如今,为众人周知。至于著名的古本绛巴岭(意为亿数佛像慈氏洲),系后期杜哇却杰(意为持律法王)所建。渐次发展讲说听受之学风,至今仍然兴盛。宗喀巴大师刚一诞生,即有殊胜功德的情况。如一切智克珠杰的著述《宗喀巴大师传诚信之岸》中所说:“大师从母体诞生时,其德相是,头如伞盖、额宽广、眉修长而贴近、鼻高丰隆、耳长下垂、四肢粗壮、腰软平匀、天资聪颖、肤色如睡莲花般洁白。世人见之无不惊叹为一位相好庄严、美妙颜容的圣童,同时感觉此孩子拥有接受权统大地的转轮王的宝冠的荣威。”又说:“大师童年时代,已远离孩童所有的一切恶劣行为,天生厌烦放逸戏玩等事,秉性严慎,对众和言悦耳,无忿恨,平易近人。对乞求者,不吝布施。对无依怙者,心怀悲悯,诚意忠言。才智无量,求法勤奋。至尊宗喀巴大师不像其他的孩童,从一生下饮奶起一切行事都须教导,而是本性了知,自然合宜。”又作有偈颂说:
  “具信正念慎正知,
  戒行最胜智无量,
  长久熟识同心友,
  童叟无别皆睦亲。
  最初幼体如新芽,
  彼时即开功德花,
  无量芳香具心要,
  如是稀有谁不仰。”
  五世达赖阿旺罗桑嘉措的著述中也说:
  “胎中结解离垢身,
  依母长养稚童成,
  年幼已放德芳芬,
  彼是无尽大宝藏。”
  就一般众生的眼光看来,至尊宗喀巴大师幼年时,也丝毫不沾染一般平庸孩童的庸俗行动。其身态、语言、思维状况,任何方面都与诸大登地菩萨的本性相同,不能隐匿,自然显露,众所周知。因此人人都作稀有广大的赞颂说:“此子绝对是一尊佛或一大菩萨,发愿在此浊世作教法众生的救怙主,这是无可怀疑的。”从宗喀巴大师住胎以来,诸方境域中,疾病不生,乱事宁息,五谷丰收,财富增长。诸人士也都性情贤善,不起争端,精进善业。如是等情器世间的许多殊胜瑞相,犹如不速之客自动到来。于此断句处作中间插颂:
  诸佛悬记再再宣,
  具义妙果促成前,
  地时父母种血统,
  美妙圆满多次观。
  文殊童子色纯金,
  如意守持妙自性,
  由慧所成胎宫中,
  所生祥瑞母心明。
  菩萨本尊幅田中,
  成熟徵相妙好容,
  如是梦境多番现,
  亦与凡夫会众同。
  能怖成就菩萨前,
  能怖示说于宗喀,
  无畏童身我来现。
  并示明显之悬记,
  是诸人天导师生,
  三怙主等及诸佛,
  总聚之体决定兆。
  再再明现于众中。
  由谁加持雨润溶,
  地母怀中安住所,
  情器功德虽不同,
  赛似圆劫[19]无异功。
  鱼身全圆生长成,
  从母胸间开门扉,
  众生之日诞生时,
  天及智根浴胎净。
  净居天[20]及慧本尊,
  诸护善神同时聚,
  赞唱吉祥美妙歌,
  同时散花雨降临。
  刚一诞生离童性,
  所有菩萨摩诃萨,
  广大诸行为自有,
  定是生生熏习生。
  皆言此为众生友,
  决是无实众依尊,
  尊卑中庸诸有情,
  赞说声音震地尘。
  [注释]
  [1]三有:指死有、中有和本有(即受生的生有)。断三有即断生死轮回。
  [2]密续部:指佛教密宗的事部、行部、瑜伽部、无上瑜伽部。
  [3]朗达玛:吐番赞普达玛乌冬赞的名号,此王曾毁灭佛教。
  [4]供养法会:即大愿法会。
  [5]《莲花遗教》:为莲花生大师在西藏所著。
  [6]三藏:即律藏、经藏、论藏。
  [7]提婆达多:梵语音译,意译为“天授”,系释迦牟尼从弟名,常与释迦牟尼为敌。
  [8]阿旺罗桑嘉措:系第五世达赖喇嘛名。1654年清顺治九年应召赴北京,1655年还藏途中,受册封赐金印,遂得正名为西藏等地佛教教主,过问西藏政治。于1682年康熙二十一年圆寂。
  [9]五决定:金刚持五决定特法。即处决定色究竟天密严刹土、时决定乃至轮回未空、身决定圆满报身、语决定大乘正教、眷属决定圣者菩萨。
  [10]舍卫城:古印度一城名。佛在世时,波斯匿王居于此城,城内有祗园精舍。
  [11]外道六师:度六种外道祖师。即富兰那迦叶、末伽梨拘赊梨子、删阇夜毗昆罗胝子、阿耆多翅舍钦婆罗、迦罗鸠驮迦旃延、尼犍陀若提子。
  [12]四大天王:东持国天王、南增长天王、西丑目天王、北多闻天王。
  [13]三衣:出家僧所穿祖衣七衣和五衣。又称三法衣。
  [14]罗桑格桑嘉措:同格桑嘉措,见75页注[47]。
  [15]摩耶夫人:摩耶,梵语摩诃摩耶之简称,系净饭王之夫人,释迦牟尼之生母,生释迦太子后七日而殁,生于忉利天。
  [16]绕迥:藏历六十年周期之名,公元1027年为起算点。
  [17]兰毗尼园:为一名胜林园。摩耶夫人游此林园时,以手攀无忧树枝,太子即从右肋而降生。
  [18]梵天和帝释:梵天即大梵天王。劝佛所说法以千辐金轮供佛。帝释为三十三天界之主,类似汉地所称玉皇大帝。
  [19]圆劫:佛书中说此世界人享受法、财、愿、乐等最为圆满的时代,系远古拘留孙佛出世时。
  [20]净居天:天界之一。净居天神,常作护佛事业。
  二、宗喀巴大师从削发出家而进入佛门,渐次到前后藏地区,对显教诸法作广大闻、思的情况
  如《本生经》中所说:
  “俗家如牢狱,
  居家病害盛,
  所护为烦恼,
  所求为苦辛。”
  又说:
  “若说法行[1]误农耕
  居家法行亦不成,
  法业本是最寂静,
  俗家业务粗暴成,
  与法相违有过故,
  求利我者谁贪欣。”
  如经所言,至尊宗喀巴童稚时,即视俗家如牢狱,又如火坑和蛇窟,家是无穷过患之产生处。由于他心中常怀离俗世而出家的愿望,虽因年龄甚幼未到出家之年,然而急欲进入佛门之心情,使其于土猪年(己亥)年甫三岁时,即在噶玛巴·若比多杰(意为游戏金刚)座前接受全圆优婆塞戒(即居士戒),命名为衮噶林波(意为普喜藏)。那时,噶玛巴·若比多杰作悬记说:“此幼童将成为第二佛陀,再现于此世。”这是《若比多杰路引》中所说,并出自真正善巧有成诸师的著述中。在这样的童稚时期中,有一次其父迎请法王顿珠仁钦来到家中,法王顿珠仁钦以马和羊等无数财物赠送其父而说到:“请将你的这一孩子给我吧!”其当即应允而大生欢喜遂于土猪年(己亥)将年满三岁的孩子供给法王。从此以后直至去卫藏之前,宗喀巴都安住在法王的近前。最初刚来法王座前,见有许多人在念诵经典,幼童至尊宗喀巴亦坐其旁边。他阅读经典的方式是:心略思考,不须教导,自己即能无碍地念诵。在出家为僧之前,法王于“夏琼”寂静地方,设立吉祥能怖金刚、枳布传规胜乐金刚、欢喜金刚、金刚手等曼荼罗(即坛城),引宗喀巴入坛而为之灌顶。起密法名号为顿月多杰(意为不空金刚)。使至尊宗喀巴入于密宗金刚乘之门中而获得成熟。至尊宗喀巴受得全圆持明戒律和三昧耶(即誓言)后,对诸戒律如爱护眼珠一般而作守护。受灌顶之后至出家以前的时间中,他已将胜乐、欢喜金刚、普明大日如来(即毗卢遮那如来)、阎曼德迦(又称大威德,即能怖金刚)等曼荼罗牢记心中,并且多次勤修枳布传规的“胜乐自入法”。此外还配合勤修“本尊瑜伽”和念诵次第等。尤其遵照上师的指示念修“阿惹巴扎那”(文殊心咒)很多遍。因此他的住室的石墙上也自然现出许多如同书写成的“阿惹巴扎那”字迹。据说后来有一些不善良的人以各种刀械刮削,以致字迹已不明显了。至尊宗喀巴年满七岁时,一段时间中,每晚在梦中都明显地见到薄伽梵金刚手现身,延续了很长一段时间。尤其是他在梦中经常见到具德阿底峡尊者亲身来到。后来他到前藏时,见到尊者的肖像。他说与梦中所见的一般无二。对于此一情节,一切智克珠杰的著述中说:“梦兆象征后来至尊宗喀巴大师为了复兴西藏已衰的佛教,确如阿底峡尊者再来藏土,开示全圆的显密道次第,使所有应化众生获得成熟和解脱。而成为住持佛教不损之幢的诸师中的顶宝般的大师。这是无可怀疑的。”这种说法是符合实际的。但是这些情节,仅是说梦中之事。此外还有至尊宗喀巴童稚时期亲见本尊和上师,以及听受许多正教法门。如《宗喀巴大师密传祈祷文》中说:
  “年届七龄秘密主,
  大车轨[2]师阿底峡,
  经常亲来作摄受,
  显现显密皆教授。”
  又如一切智克珠杰的著述中说:
  “幼年即修佛禁戒,
  优越戒律善持行,
  生生一贯不放逸,
  习力师前我启请。”(“习力”有善良重习之力的上师)
  一切智阿旺罗桑嘉措著作中也说:
  “世间圆满电闪扬,
  苦暗卧处过患张,
  轮回黑夜中出离,
  初现梵行黎明光。”
  这是说至尊宗喀巴童稚之年即能观见世间一切圆满(荣华富贵)都如虚空闪电,刹那闪烁而消逝。难除的三苦[3]的黑暗盖覆着正确的功德,正如躺在卧处的众生所生的过患,由来已久。此诸过患若得张明,则意识到凡是轮回处所,任居何处,都无安乐,等同夜黑。从此黑夜中出离而作梵行出家者,即是释迦佛子的无上戒行。三世诸佛也都以取受清净而出家为最上,我自己(宗喀巴)为何不追踪于诸佛清净行传之后!产生这种想法是由于至尊宗喀巴已经过多次良好熏习。由于他心中的良习觉醒,所以乐意出家,犹如进入天界的乐园,生起极大欢喜。他年甫七岁时,即请求拥有教证功海的主宰、无与伦比的法王顿珠仁钦为他作亲教师,请显密全圆的大善知识大元
  宣努生格(意为童狮)的弟子名宣努绛秋(意为童菩提)为他作轨范师,而正受前节出家戒和沙弥戒[4],命名为罗桑扎巴(意为善慧名称)。如是梵行成为连珠船的行星中的最胜特超的顶上庄严——晶月星王(言如水晶般的月亮成为夜间行星之王)。他对于所接受的戒学的一切粗细诸事,任于何时,都不染丝毫罪过污垢,一切时间中都能精勤守护。关于此诸情节,克珠杰的著述中有偈颂说:
  “诸根调柔持戒功,
  梵行超仙是圣童,(圣童的清净梵行比天仙更高,相形之下诸天仙亦成了不驯的顽童)
  诸仙亦成顽童相,
  圣童亦成雪域雄。
  菩萨童年悲心月,(悲心犹如白净的月亮)
  住持僧装袈裟红,
  即时抛弃家园乐,
  及贪君陀嬉戏风。”(抛弃如月光贪君陀花那样的儿童戏玩作风)
  由于法王顿珠仁钦大师预知至尊宗喀巴将成为大宝佛教的主宰。所以他在宗喀巴幼年时,即将他领来由自己抚育,并传授文殊和妙音母等许多增长智慧的方便法门,授与出家戒,导入金刚乘法门使其成熟,就像培育大宝药树的幼苗那样善为抚养。后来至尊宗喀巴前往卫藏时,顿珠仁钦大师派遣众多的护送人役和管理人员。因此至尊宗喀巴常说,法王大师对他的恩德是极大的。在后期中,至尊宗喀巴大师—旦提及上师的名讳,即刻合掌加额,流下虔信之泪。顿珠仁钦大师圆寂后,至尊宗喀巴大师定期供祀,从未中断,以顿珠仁钦大师为恩德最大的一位上师。
  对此法王顿殊仁钦在此略为标示其行迹。如一切智克珠杰的著述中所说,这位法王诞生的地方是在多康东部。童年出家为僧,前往卫藏地区,在涅塘巴·扎喜生格(意为吉样狮子)等上师座前学习《般若波罗蜜多》及《慈氏五论》[5],成为善巧。继后前往后藏纳塘,在迥敦日饶的大弟子冻敦·日比生格(意为明智狮子)座前听受和研习因明中的《定量论》。那时,他对于理论的破立,略感难明。于是去到夏鲁寺,在自然现出的大悲观音像前,作猛利的祈祷,并且昼夜不断地绕行,直至足破血流。由此生起了最上智能,对于学术明处成为无碍通达者,获有善辩的名声。但因发生顺缘(即生活费用)困难,依靠纳塘的糌粑面糊为生,对经教善为研习。继后他游夏鲁寺辩论场,一切智布顿大师也来到寺中,在僧众会集辩论场讲说经教,他善为记录,获得善巧之名。后来他返回安多,任新袞德色寺(在今甘肃临洮)的堪布。在那一时期中,有使者来迎请他前去担任德哇巾寺(极乐寺)的寺主。他到前藏,虽未得到当寺主的机会,但是获得许多资具财物。他以诸财物对德哇巾和纳塘等地的寺庙和僧众作了广大的承事供养。继后他去到尧却顶寺在大德多敦巴座前专事修行。多敦巴即大德法王桑登巴(意为禅定吉祥),他是亲手创建尧却顶等寺庙的人。那时法王顿珠仁钦将手中所有财物全供于上师(桑登巴)而一心精修。由此生起了寂止(即定)的殊胜修验。此后他返回安多修建了夏琼和夏宗两寺。直至猴年(丙申),他讲说了以《般若波罗蜜多》和《因明》为主的慈氏诸论,以及《二观》和《入行论》等,但是未能如愿得到大饶益。因此他很失意,后到夏宗,推举温波·释迦桑波(为释迦贤)主持寺务。他自己则在夏琼寺中一心专修,获得能怖金刚等本尊真实摄受和加持,亲阅一切极为隐秘的法门并无碍领会,因此他的心中拥有无量现证功德。举例来说,至尊宗喀巴在法王跟前时,法王顿珠仁钦将茶和许多供品命人送往后藏纳塘和德哇巾。在秋季里,法王说:“心中记住今天这个日子,纳塘寺中正在供祀我们所供的茶和供品。”至尊宗喀巴将那一天牢记心中。后来送物使者回来时,问询他们,果然如法王所说,纳塘寺在那一天熬了茶。还有一桩事是:法王顿珠仁钦的上师多敦巴在尧寺逝世后,选任绛生巴住持尧寺。绛生巴致书法王顿珠仁钦,并送礼物等。当书信和礼物带到安多后,法王写回信时,在书信上,写的收信人是古汝衮迅巴。近侍启问说:“给我们带东西的是绛生巴,回信写给古汝衮迅巴合适吗?”法王说:“现在情况发生变化。”带信的人回到前藏时,绛生巴已逝世,那里已选古汝衮迅巴住持尧寺,果如法王所说。如此之类的稀有故事不胜枚举。法王顿珠仁钦将近圆寂时,出现天乐和花雨作为供养。空中传来声音说:“他将由此往生北方鼓音如来刹土。”总的说来,法王顿珠仁钦是一位善巧、成就二者兼备的大德,而且是具足无与伦比断证功德的大师。虽然实际上至尊宗喀巴与密集文殊金刚(即上师)是一体,然而一般众生却把他两人看成为师徒。应知此种师徒的联系也是经历多次转生而形成的。
  对此情节应作如是赞颂:
  “世间圆满(荣华富贵)幻戏浓,
  为断本有贪爱欲,
  喜入佛教法池中,
  急切心情竞业功。
  功德之基别解脱,
  戒律甘露满心中,
  佛教再现救怙主,
  天界众亦普称雄。
  调柔勤戒枝叶茂,(戒律功德增长如枝叶繁茂)
  圆满空前布达峰,
  利他甘露瓶透漏,(意为利他众生而洒出瓶中甘露)
  成就教证妙林宏。(甘露法水使教证庄严的林园宏大起来)
  童年受持显密道,
  法轮印相全记胸,
  上师本尊坛城海,
  真实亲见微笑容。
  由义成者大宝师,(藏语顿珠仁钦意为义成大宝)
  取为所有言此童,
  是众生主如苗护,
  观知未来事业宏。
  实际文殊金刚慧,
  体性虽成一味中,
  一般境界见为二,(见其师徒二者)
  稀有幻戏各现容。”
  至尊宗喀巴继作如是思念——大哉!我佛世尊所善说的正法毗奈耶(即戒律)中说出家后应做的事有二:一、当读经而闻思;二、当舍离(世务)而修禅定。此二事中,最初应作何事?如《经庄严论》中说:“此中最初依于‘闻’而生起如理作意(作意即思),由如理作意中而生起通达正义智慧。”如经论所说之义,至尊宗喀巴心中生起亦知最初须勤奋依止善巧的善知识(即师)闻思佛经的密意大海,而妥善地解决疑团,从而研习修验,始能对一切正、反、取、舍的要点领会于心中。如果不是这样,如愚昧教徒矜骄成性,不加思考地盲修、则如盲者进入不识的道路中,无有进度还将堕入歧途和险处。因此必须彻底研习显密经典。而且亦知在此具足吉祥的雪山围
  绕着的卫藏疆土中,最初是由往昔次第而出的法王、菩萨和译师、班智达、善巧成就诸大德对于佛教作出了犹如普照明灯般的昌明事业,中间复由善巧、成就二者兼备的诸大德作出了如日月般的光辉事业,因此使佛教不衰而宏昌。从如是恩德中,直至现在(彼前后藏)仍然存在完善而无错谬的佛教法流,因此此土成为出生上千成万善巧成就大德的地方。因此至尊宗喀巴的心中不断地生起思念:对这样殊胜的疆土,无论如何必须做到自己的足迹亲履其地,作清净的闻、思、修学,而使佛教如白昼般昌明起来。他不考虑难以忍受的长途跋涉之苦,对于寻求正法,其急切、勇敢、坚毅的精神,与常啼菩萨(远古一菩萨名)毫无差别。那时上师顿珠仁钦也对至尊宗喀巴加以策动,于水鼠年(壬子年)至尊宗喀巴年届十六岁时,犹如鹅王游入莲湖生起猛利的喜悦,开始了卫藏之行。那时法王顿珠仁钦说:“我当向你讲说一法,你意乐何法?”至尊宗喀巴答道:“请师赐我以有益的一种教诲,使我牢记于心中!”上师顿珠仁钦当即运来其预知未来的神通力而指示出未来悬记的训诲——最初当闻、思用此种教法;继后当作此种次第;再后当修如是诸教义;最后应当安置众生于成熟解脱之门,使佛教宏昌起来。法王将此训诲作成偈颂传授于至尊宗喀巴。所有教诲的意义,至尊宗喀巴不仅都谨记心中,并且将所有偈颂都记录下来。后来到前藏时,记录遗失,此偈颂大都忘失,但是偈颂的全部意思始终记于心中。至尊宗喀巴大师开示说,后来他所作的闻思等事业次第,都与(法王顿珠仁钦的悬记教诲)相符合。这些教诲偈颂的部份语句还记在心中,兹录如下:
  “童子善慧称,(藏语罗桑扎巴意为善慧称)
  宿习善业净,
  前生法甘露,
  饱餐习气存。”
  又说:
  “般若广中略,
  最初当学习,
  现观庄严论,
  彼论善巧时,
  粗通教法情。
  亦当暗记心,
  继应学菩萨,
  道和伟大行,
  及经庄严论。
  善巧诸友分,
  开示轮回根,
  涅槃诸法性,
  辩法法性论。
  远离初边际,
  示现中观道,
  参辩中边论,
  心之净法性,
  本有诸众生,
  彼即如来藏,
  宝性论中分。
  此慈氏五论,
  能作善巧铠,
  广学释量论,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