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人参白虎汤\x 即前方加人参。
\x益元散\x
滑石 甘草
共为细末,人参汤下。
\x导赤各半汤\x 见后湿热消。
<目录>卷三\三消总论
<篇名>外感三消
属性:【湿火三消之症】烦渴引饮,咳嗽面肿,此湿热伤肺,即上消症也。面黄身肿,消谷易饥,此
、膀胱,即下消症也。
【湿火三消之因】酒湿水饮之热,积于其内,时行湿热之气,蒸于其外,内外合受,郁久成热,湿热转燥,则三消乃作矣。
【湿火三消之脉】多见数大,寸大上消,关大中消,尺大下消,三部皆大,三消之脉也。
【湿火三消之治】宜流湿润燥,清肺饮,治上消也,加味清胃汤,治中消也,导赤各半汤、益元散,治下消也。
\x清肺饮\x 即甘露饮子。
石膏 桔梗 山栀 知母 连翘 川黄连 甘草 麦冬 杏仁加枇杷叶。
\x加味清胃汤\x
川连 升麻 丹皮 山栀 甘草 干葛
\x导赤各半汤\x
木通 生地 甘草 川黄连 麦门冬
<目录>卷三\三消总论
<篇名>内伤三消
属性:【积热三消之症】烦渴引饮,口臭消渴,上消症也。烦热多食,食下即饥,中消症也。
小便频数,如膏如油,足心下部常热,下消症也。
【积热三消之因】膏粱浓味,时积于中,积湿成热,熏于肺则成上消,伤于胃则成中消,流于下则成下消。
【积热三消之脉】胃脉上朝于寸口,肺消也。气口滑大,胃消也。尺脉洪大,下消也。
右脉数大,肠胃积热,左脉数大,肝胆积热。
【积热三消之治】烦渴引饮,清肺饮。口臭易饥,清胃汤,加干葛。如肺胃积热,下流膀胱,八正散。若肝胆之热下流,龙胆泻肝丸。若肾之相火下流,而成下消,凉八味丸、文蛤散。
\x清肺饮\x
\x清胃汤\x 上二方,见前条。
\x八正散\x 见前腹胀门。
\x龙胆泻肝汤\x 见前肝火胀。
\x凉八味丸\x 即六味丸加黄柏、知母。
\x文蛤散\x
文蛤杵细,滚汤调服。
<目录>卷三\三消总论
<篇名>内伤三消
属性:【精虚三消之症】口干消渴,饮水不多,气怯喘咳,上消症也。时食时饥,饥不欲食,中消症也。小便频数,牵引作痛,如沥如膏,下消症也。
【精虚三消之因】或悲哀伤肺,煎熬真阴,或思虑伤脾,脾阴伤损,或房劳伤肾,精日耗而亏损,此精虚三消之因也。
【精虚三消之脉】右寸细数,肺燥液干,右关细数,脾经阴损,两尺细数,肾肝失精。
【精虚三消之治】生脉散、人参固本丸,治上消也。地黄膏、琼玉膏,治中消也。三才封髓丹,治下消也。先见小便过多,随乃多渴,此真阳失守,下泄无度,上不能蒸动生津,《金匮》八\x生脉散\x人参 拣冬 北五味
\x人参固本丸\x
人参 怀生地 怀熟地 天门冬 麦门冬
\x地黄膏\x
生地 当归 丹皮 白芍药 甘枸杞 知母 人参 甘草 地骨皮\x琼玉膏\x人参 白蜜 生地黄 白茯苓
\x三才封髓丹\x 见后肾痹。
\x八味丸\x 见前脏寒胀。
《内经》有风消之句,消必兼风言之也。厥阴传变二阳,则成三消,然消症多饥,仲景云∶饥不欲食,则知消症。亦有不欲食者。故能食而渴,全重二阳,饮一溲一,全重少阴,饥不食,气上冲心,则主厥阴矣。河间云∶消渴之症,阴精极衰,燥热太过,治宜补肾水,泻心火,润肠胃之燥热,济身中津液,使道路不结,津液不枯,气血不涩,则病自已。
<目录>卷三
<篇名>不得卧论
属性:秦子曰∶不得卧之证,诸经皆有,主热者多。在外感门,有表热、里热、半表半里热、有气分热、血分热,有余热未尽,汗下太过诸条。在杂症门,则里热多而无表热者也。今注<目录>卷三\不得卧论<篇名>外感不得卧
属性:【表热不得卧之症】发热身痛,无汗烦热,不得卧,太阳经表热症也。目痛鼻干,身大热,不得卧,阳明经表热症也。时寒时热,寒热往来,不得卧,少阳经表热症也。
【表热不得卧之因】风寒伤于太阳,郁而发热,则烦热不得卧。风寒伤于阳明,郁而发热,则烦躁不得卧。风寒伤于少阳,郁而发热,则懊 不得卧。
【表热不得卧之脉】人迎浮紧,太阳表热,右关洪长,阳明表热,左关浮弦,少阳表热【表热不得卧之治】太阳表热,不得卧而无汗者,冬月,北方人麻桂汤,南方人,羌活汤。阳明表热不得卧,干葛升麻汤。少阳表热不得卧,小柴胡汤。
\x麻桂汤\x
\x羌活汤\x
\x干葛升麻汤\x
\x小柴胡汤\x 上四方俱见伤寒门。
<目录>卷三\不得卧论
<篇名>外感不得卧
属性:【里热不得卧之症】身热汗出,渴而引饮,小便不利,太阳经里热也。烦渴消水,口燥唇焦,大便坚结,阳明经里热也。寒热口苦,胁痛干呕,少阳经里热也【里热不得卧之因】太阳失用解表,则传膀胱之本;阳明失用解表,则传阳明之里;少阳失用解表,则传少阳之里。邪热传里,则烦躁不得卧矣。
【里热不得卧之脉】左尺沉数,太阳里热,右关沉数,阳明里热,左关弦数,少阳里热【里热不得卧之治】太阳里热,冬月五苓散,家秘用木通羌活汤。阳明里热,白虎汤。
有下症者,承气汤下之。少阳里热,家秘黄芩汤。
\x五苓散\x
猪苓 泽泻 白术 肉桂 白茯苓
\x白虎汤\x
知母 石膏 粳米 甘草
\x承气汤\x
枳壳 浓朴 大黄
\x家秘木通羌活汤\x
木通 桔梗 羌活 荆芥
\x家秘黄芩汤\x
黄芩 山栀 柴胡 甘草
<目录>卷三\不得卧论
<篇名>外感不得卧
属性:【半表半里不得卧之症】太阳病二三日不得卧,心下闭结,汗吐下后,反复颠倒,心中太阳经半表半里热也。咽燥口干,发热汗出,烦躁不眠,阳明经半表半里热也。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心烦喜呕,不得眠,少阳经半表半里热也。
【半表半里不得卧之因】表邪传里,里不受邪,邪搏心胸,半表半里之间,懊 烦呕,【半表半里不得卧之脉】左关数大,下连乎尺,太阳半表半里也。左关独弦,少阳半表半里也。右关独大,浮沉皆得,阳明半表半里也。
【半表半里不得卧之治】太阳者,羌活冲和汤。少阳者,小柴胡汤合栀子豆豉汤。阳明者,竹叶石膏汤合知母葛根汤。
\x羌活冲和汤\x
\x小柴胡汤\x
\x栀子豆豉汤\x
\x竹叶石膏汤\x
\x知母葛根汤\x 上五方见伤寒门。
<目录>卷三\不得卧论
<篇名>外感不得卧
属性:【血热不得卧之症】昼则了了,夜则发热,睡中盗汗,心烦惊起,此血伏邪热之症也。
【血热不得卧之因】阳邪陷入血分,则阴被阳乘,正所谓血中伏火,阴分不宁,是以有【血热不得卧之脉】脉多沉数。左关沉数,少阳血热;左尺沉数,太阳血热;右关沉数【血热不得卧之治】清阴中伏火,丹溪有知柏四物汤。左尺沉数,加羌活、独活。左关沉数,加柴胡、山栀。右关沉数,加升麻、葛根。睡中盗汗,时时惊醒,当归六黄汤。
\x知柏四物汤\x 即四物汤加黄柏、知母。
\x当归六物汤\x
当归 黄连 黄芩 黄柏 黄 生地黄 熟地黄
<目录>卷三\不得卧论
<篇名>外感不得卧
属性:【气热不得卧之症】昼则发热,夜则身凉,是阳气伤于阳分而不得卧也。昼则发热烦躁,夜亦发热烦躁,是气受邪热,重阳无阴而不得卧也。
【气热不得卧之因】春温夏热,阳火炽盛,气分受邪,则发热闷乱,烦躁不宁,而不得【气热不得卧之脉】脉多浮数。左脉浮数,太阳有热;左关弦数,少阳有热;气口浮数【气热不得卧之治】左脉浮数,羌活败毒散加黄柏、知母。左关数大,柴胡饮子。右关洪数,白虎汤。骨节烦热,地骨皮散。
\x羌活散\x 即败毒散,加黄柏、知母。
\x柴胡引子\x
柴胡 黄芩 广皮 人参 甘草 大黄
\x白虎汤\x 见中热门。
\x地骨皮散\x
地骨皮 柴胡 知母 黄芩 人参 甘草
<目录>卷三\不得卧论
<篇名>外感不得卧
属性:【余热不得卧之症】这表汗已出,表邪已退,身不发热,但睡中盗汗,小便色黄,夜多烦躁,口苦舌干,不得安睡,此余热未尽,不得卧之症也。
【余热不得卧之因】热病时,或出汗未彻,邪留经络,或热气未除,得谷太早,补其邪热,则生烦躁而夜不得安卧矣。
【余热不得卧之脉】多见细数,或见沉数。左尺数者,太阳余热。左关数者,少阳余热。右关数者,阳明余热。
【余热不得卧之治】太阳余热,五苓散、木通羌活汤下。少阳有热,栀子柴胡汤。阳明有热,竹叶石膏汤。太阳余热,五苓散、木通羌活汤调下。
\x五苓散\x 见前里热不得卧。
\x木通羌活汤\x 见前里热不得卧。
\x栀子柴胡汤\x
山栀 柴胡 黄芩 竹茹 知母 甘草
\x竹叶石膏汤\x
知母 石膏 竹叶 甘草
<目录>卷三\不得卧论
<篇名>外感不得卧
属性:【虚烦不得卧之症】身表已纯,口虽作渴,不能消水,二便清利,神气懒怯,时时欲睡,时时惊醒,此虚烦不得卧之症也。
【虚烦不得卧之因】或发汗太过,亡其津液,或误下伤里,中气受伤,或妄用吐法,重伤上焦氤氲之气。凡此皆能致虚烦不得卧也。
【虚烦不得卧之脉】脉多虚软,或见虚涩。若见空大,中气衰极。若见细数,精血已竭【虚烦不得卧之治】见空大者,补中益气汤,加黄柏、知母。脉见细数者,生脉散,合凉天地煎。真阳不足,心神失守者,枣仁远志汤,甚则八味肾气丸。
\x补中益气汤\x
人参 白术 当归 黄 广皮 甘草 升麻 柴胡
\x生脉散\x 见肿胀三消。
\x凉天地煎\x 见后痿症。
\x枣仁远志汤\x
枣仁 远志 当归 白茯神 白芍药 麦冬 龙眼肉
\x八味肾气丸\x 见前脏寒胀。
<目录>卷三\不得卧论
<篇名>内伤不得卧
属性:【肝火不得卧之症】胁肋时胀,夜卧常惊,口渴多饮,腹大如怀,小腹季胁牵引作痛,痛连阴器,此肝火不得卧也。
【肝火不得卧之因】或因恼怒伤肝,肝气怫郁,或尽力谋虑,肝血有伤,肝主藏血,阳火扰动血室,则夜卧不宁矣。
【肝火不得卧之脉】左关独大,或见弦数,或见弦滑。寸关洪大,木火通明。寸关沉数,木燥火生。关大连尺,龙雷火升。
【肝火不得卧之治】恼怒伤肝,肝火拂逆,疏肝散。谋虑伤肝者,四物汤加山栀、川连。木燥火生者,龙胆泻肝汤。左尺脉大,家秘肝肾丸。
\x疏肝散\x
柴胡 苏梗 青皮 钩藤 山栀 白芍药 广皮 甘草
\x龙胆泻肝汤\x 见前肝火胀。
\x栀连四物汤\x 即四物汤加山栀、黄连。
\x家秘肝肾丸\x 见前肝肾虚肿门。
<目录>卷三\不得卧论
<篇名>内伤不得卧
属性:【胆火不得卧之症】膈寒不利,胁肋胀满,胆火乘脾也。心烦躁乱,恍惚不宁,胆涎沃心也,甚则目黄目赤,夜不能寐。此胆火不得卧之症也。
【胆火不得卧之因】或因肝胆怫郁,木不条达,或酒食不节,湿热聚于胆家,或恼怒伤肝,胆气上逆, 炼胃汁,成痰成饮,则夜不得卧也。
【胆火不得卧之脉】右关弦大,胆火乘脾,左关弦数,胆火不宁,寸关弦滑,胆涎沃心。
【胆火不得卧之治】胆火乘脾者,清胆竹茹汤。左关独大,龙胆泻肝汤,加胆星。胆涎沃心者,胆星汤合泻心汤、牛黄清心丸。
\x清胆竹茹汤\x
柴胡 黄芩 半夏 陈皮 甘草 竹茹
\x龙胆泻肝汤\x 见前肝火胀。
\x胆星汤\x
陈胆星 橘红 苏子 钩藤 石菖蒲 甘草
\x泻心汤\x 见前肺热肿门。
\x牛黄清心丸\x
真牛黄 犀角 羚羊角 辰砂 陈胆星 天竺黄 麝香 薄荷叶 雄黄 防风 冰片<目录>卷三\不得卧论<篇名>内伤不得卧
属性:【肺壅不得卧之症】喘咳气逆,时吐痰涎,右胁缺盆,牵引作痛,甚则喘息倚肩,卧下气逆。此肺壅不得卧之症也。
【肺壅不得卧之因】或肺素有热,金被火刑,或肺家有痰,肺气闭塞,或肺燥液干,肺热焦满,或肺家有寒,肺气不利,凡此皆成肺壅不得卧之症也。
【肺壅不得卧之脉】右寸数大,金被火刑。若见沉滑,肺痰内停。寸口细数,肺液干枯。寸脉沉迟,肺受寒凝。
【肺壅不得卧之治】肺素有热者,家秘泻白散。痰壅肺窍者,苏子杏子汤,加半夏、栝蒌仁。肺燥液干者,家秘润肺饮。肺有寒者,家秘温肺汤。
\x家秘泻白散\x
桑白皮 地骨皮 甘草 黄芩 山栀 川黄连
\x苏子杏子汤\x
苏子 杏仁 半夏 栝蒌仁 枳壳 桔梗
\x家秘润肺饮\x
米仁 百合 杏仁 人参 天门冬 麦冬 知母 五味子
\x家秘温肺汤\x
款冬花 生姜 陈皮 百部 苏子 桔梗
<目录>卷三\不得卧论
<篇名>内伤不得卧
属性:【胃不和不得卧之症】胸前满闷,不思饮食,嗳气吞酸,恶心呕吐,或头眩眼黑,睡则气逆,此胃不和卧不安之症也。
【胃不和不得卧之因】胃强多食,脾弱不能运化,停滞胃家,成饮成痰,中脘之气,窒塞不舒,阳明之脉,逆而不下,而不得卧之症作矣。
【胃不和不得卧之脉】右关滑大,痰多火少,滑而若数,火痰相兼,滑大沉实,胃中食【胃不和不得卧之治】右关滑大不数,二陈平胃散,加石菖蒲、海石最佳。滑大数实,二陈平胃散加栀连。若大便坚结,导痰汤,胃脘作痛者,方可用滚痰丸下之,甚则小胃丹,但\x二陈平胃散\x 即二陈汤合平胃散。
\x导痰汤\x
胆星 橘红 半夏 枳壳 甘草 白茯苓
\x滚痰丸\x
青礞石 大黄 黄芩 沉香
\x小胃丹\x
芫花 甘遂 大戟 大黄 黄柏
上照原方合服。
<目录>卷三\不得卧论
<篇名>内伤不得卧
属性:【心血虚不得卧之症】心烦躁乱,夜卧惊起,口燥舌干,五心烦热,此心血不足,心火【心血虚不得卧之因】曲运神机,心血耗尽,阳火旺于阴中,则神明内扰,而心神不宁【心血虚不得卧之脉】左寸细数,沉按多疾。若见钩洪,心火旺极,肝脉若数,木火通明。尺脉若数,水竭火盛。
【心血虚不得卧之治】阴虚则阳必旺,故心血不足,皆是火症,宜壮水之主,以制阳光。治宜滋阴降火,用归芍天地煎、黄连安神丸,虚人天王补心丹。
\x归芍天地煎\x 即天地煎加当归、白芍。
\x黄连安神丸\x 方见后心痹。
\x天王补心丹\x 方见后心痹。
<目录>卷三\不得卧论
<篇名>内伤不得卧
属性:【心气虚不得卧之症】二便时滑,目漫神清,气怯倦怠,心战胆寒,时时欲睡,睡中自醒,喜热恶冷,此心气虚不得卧之症也。
【心气虚不得卧之因】真阳素乏,木不生火,心气虚则心主无威,心神失守,而夜卧不【心气虚不得卧之脉】左寸浮散,按之无神,左关无力,木不生火。肝肾脉迟,水中无【心气虚不得卧之治】脉散无神,人参养荣汤、归脾汤。肝肾脉迟者,八味丸。左关脉弱者,补肝散。脉若带数,即非心气虚,乃心血不足,不得妄引此条。
\x人参养荣汤\x
人参 白芍药 陈皮 黄 桂心 当归 白术 甘草 熟地 茯苓 五味 远志\x归脾汤\x当归 白术 人参 甘草 白茯苓 木香 远志 黄 枣仁 龙眼肉\x八味丸\x 即六味丸,加肉桂、附子。
\x补肝散\x 见后肝痹。
<目录>卷三
<篇名>痿症论
属性:秦子曰∶痿与挛,受病相同,症形有异。挛者,拘急不能屈伸,《内经》所谓 短为拘也。痿者,痿弱纵缓而不能起立,《内经》所谓弛长为痿也。若时伸时纵,则曰螈 ,强直反张,则曰痉 ,皆与痿挛各自一门者也。
<目录>卷三\痿症论
<篇名>外感痿症
属性:【风湿痿软之症】小筋弛长,手足瘫痪,痿弱不能举动,皮肤不仁,关节重痛,此风湿【风湿痿软之因】或居处卑湿,或冒风雨,留着经络,则纵缓不收,痿软之症作矣。
【风湿痿软之脉】浮缓主风,浮濡主湿。浮缓而濡,乃是风湿。若见浮紧,乃是寒湿。
若见浮数,风热而湿。洪数而浮,风湿在表;洪数而沉,风湿在里。
【风湿痿软之治】身发热,脉浮紧,羌活胜湿汤。关节重痛,寒气胜,桂枝汤加苍术、风、羌活、独活。热气胜,脉浮数者,荆防平胃散。脉沉数者,荆防二妙丸。皮肤不仁,\x羌活胜湿汤\x 方见湿热肿。
\x家秘桂枝汤\x 治太阳经寒湿。
桂枝 麻黄 芍药 甘草 苍术 防风 羌活 独活
\x荆防平胃散\x 治阳明经上部风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