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一个传统中医的成长历程

_2 任之堂主人(现代)
“先总按,即同时切寸关尺三部脉象,找出郁脉,没有郁脉,则找出细脉(细脉脉形与郁脉相反,反应脏腑亏虚),很多时郁、细同见(各脏腑情况不一,有亏损的,也有邪气所客的),再分取,即对于总按发现有问题的部位,分别单独切诊,确定所患何疾病。”
“切脉如抚琴”——这是《诊脉心法》中的原话。
“这里面的意思只有切脉娴熟时才能体会到。”
我临床运用多年会理解为:“切脉如抚琴,张弛两相宜;过度紧张,切至毫发,信息干扰,难求其本;过于松弛,难以聚神,指下茫然,切脉如抚琴,如言诗,悠悠然其意可捕,恍惚间病机已明。有时将自己脉率调与病人同步,脉率虽未同,其气已同,于是病之所苦,自可感受。好比抚琴时已心已与音乐相通。”
“宁失其脉,勿失其势” ——这是《诊脉心法》中的原话。
“取穴有宁失其穴,勿失其经;切脉有宁失其脉,勿失其势。切脉时,对脉相整体把握很重要,脉有上越之势,有下沉之势;有外脱之势,有内陷之势;由气郁中焦之势,也有气分两头之势等,不要为了个别细小的脉象,而放弃整体脉势的把握!”
每当太爷结合病人谈论《诊脉心法》中的话语时总是如痴如醉,让我感觉到在脉学的研究上他虽然没有超过前辈,但他对脉学的领悟可能已超过前辈,时至今日,我仍然没法体会到切脉如抚琴境界,也许是城市的喧闹让心无法平静下来,但每次梦中梦到太爷给我讲脉法,我总是深感惭愧,而太爷总是激励着我,给我不断前进的动力和勇气……
中医看病讲究四诊合参,切诊虽然重要,但并不能完全代替其他三诊,病人找太爷看病往往一句话都不说,就伸手让太爷切脉,其实在切诊的同时,望诊也随之进行,有些病一望就可以分辨,太爷用了近一年的时间训练我的切诊,在切诊中发现有些问题需要望诊进行补充,才能进一步确定阴阳寒热虚实,于是太爷开始教我望诊……
第八章 太爷教我学望诊
“望而知之谓之神,切而知之谓之巧,问而知之谓之工……”
“这句话是说高明的中医,只要看上病人一眼,就知道病人的大体病情,就能说出病人的宿疾所在。而通过切脉来诊病,只能是一种技巧;而很一般的医生,只能通过反复的询问来了解病人的病情。”太爷悠然的抽着旱烟,一边吐着烟圈,一边对着我讲述。
“比如今天下午来看的张老爷子,你看他面色发黑,走路用手扶着腰,一脸的病容,就知道他有腰痛病了,而且得病不止三年了。”
“太爷,从他走路的样子看出他腰痛,很容易,可怎么知道他得了三年以上的病呢?”
“在咱们农村,腰痛的病人很多。多见于劳伤,也就是劳累中腰部损伤,瘀血停在腰部,久而久之,面色黎黑,没有光泽。当然还有其他的情况引起的腰痛。张老爷子以烧碳为生,腰部容易出现劳损。加上风里来,雨里去,所以腰部既有瘀血又有寒湿,病程长啊!”
“这病不太好治吧!”
“下午太爷给他拔火罐,拔出许多黑色的瘀血,现在他应该好很多了。这病不拔不行啊!拔完后吃上几天肉桂粉、三七粉,散散寒、活活血就好得差不多了。”
“你要记住,望诊首先望神,就是看病人是得神还是失神。得神的患者双目明亮灵活,神智清楚,反应灵敏,而失神的患者双目晦暗无光,精神萎靡,反应迟钝。得神好治,失神难治啊!”
“那李太爷去年去世时还满面红光,反应也灵活,为啥当天下午就死了呢?”我有些疑惑的问道。
“那是假神,也就是回光返照。患者原本无神,突然出现有神的表现,是脏腑精气极度衰竭,阴不敛阳,虚阳外越,阴阳即将离决所致。这是危重病人将死的征兆。”太爷说。
太爷接着说:“望诊除了望神外,要望面色,望形体,望五官,望皮肤,望舌等,这些东西在平时看病时都临证给你讲过,你要铭记在心上才行。”
“临症时要结合脉象,多运用,多练习,这样才能将所学的知识,活学活用,而且当你将望诊运用习惯后,你自己会不断总结和完善,形成自己的望诊思路和体系。”
“有的医生偏于望面色,而有的则偏于望眼,有的直接望掌纹。不论哪一种,只要你深入进去,系统化,都可以做到望而知之,不必过于贪多而泛,否则……”太爷的话被一阵剧烈的咳嗽打断了。
自打开年来,太爷的身体一日不如一日了,常常说几句话就咳得喘不过来,看病人的时间少了许多,他总是自嘲说自己老了, 要被阎王爷请去喝酒了。但不管精神再怎么不济,太爷仍然每天抽空给我讲些医学道理。
看着太爷日渐消瘦的脸,我真希望自己快快长大,尽早掌握太爷所教给自己的东西,能让太爷恢复健康。
有很多的医学道理,太爷总是不厌其烦的反复强调,当初的我并不明白为什么太爷有时候那么罗嗦,但时至今日,再想起太爷所强调的东西才知道太爷是有道理的。
比如望诊,虽然在大学课程中关于望诊的内容并不多,但在图书馆看到许多关于望诊的书,往往厚厚的一本,极尽详细,想想太爷所说过的,医家各有偏重,不论哪一种,只要你深入进去,系统化,都可以做到望而知之;而做为医者,我们更重要的是习人之所长,丰富自己,成就自己的体系,治病救人才是目的,不可偏离本意!
太爷喝了一口凉茶,缓了一缓接着说:“东娃子,在望诊中,前辈总结过一些特殊的情况,我慢慢讲给你听,你可要记住,在以后看病的时候对照着使用。
“第一:小儿鼻根处出现青筋显露,表现肠道有病,而青筋颜色随病情程度加重而加深。”
“第二:成人面颊部出现暗红色,发紫,多有心脏疾患。”
“第三、指甲出现如瓦楞状条纹,反应肝脏供血不足。”
“第四……”
太爷一口气讲了二三十个,我一边听,一边记在自己的小本子上,虽然有许多字不会写,但我都用拼音标注了。
太爷又是一阵剧烈的咳嗽,我抬起头来看着太爷清瘦的脸,两颊暗红色,发紫,我心中一惊,难道太爷心脏有病?这该怎么办?
正当我走神时,太爷突然咳声顿止,双目紧闭,脸色青紫,随后太爷身体一倾,倒在我身上。
我非常害怕,我马上抓着太爷的手腕切脉:脉细弱,夹有滑数之象。
我一边大声喊我母亲,一边飞快的思考……
“滑数为痰为热,脉细弱为气虚。”
太爷常年抽烟,是不是一口热痰卡在喉间,咽之不下,吐之无力?如何是好?
黄痰属阳!当以阴药治疗!可那来得及弄药!
这时我母亲正好赶过来,她在井边洗衣服,听到我的叫声后过来的。
看到母亲手上的水,我立即想到,借井水之寒凉来治疗热痰之粘稠,也符合以阴治阳!
于是让母亲立忙去取碗井水来!
水放在太爷嘴边,吸了一小口,接着是一大口,再接着是太爷长舒一口气!
一会后太爷吐了将近半碗粘痰……
太爷醒来后看着我说:“我老了,身体不行了了,连一口粘痰都吐不出来了!”神情极度沮丧。
我说太爷,你不老,你才95岁,你说过要活一百岁的!
母亲看了看太爷,对我说,“这些年太爷教你学医,身体累坏了!”
在此后的几个月里,太爷给了我一本他写的《望诊技巧》,我自己边看边背,没有再缠着太爷讲解了。
有一天,二婶突然来找我,说吃了几天辣椒,眼睛出血了!
我抬头一看,见二婶左眼白睛部分红红的,成血眼了!
我想起《望诊技巧》上说:“双目肝开窍,白睛肺为先。”二婶的病当从清肝肺热毒来治疗,此病属阳,当用属阴之寒凉药,我一边思索,一边回头看药柜。
黄芩、黄柏、苦参……桑叶!对,就用桑叶!
记得很早前太爷就给我讲过桑叶清肝肺之火,还有止血作用……
于是我给二婶抓了两把桑叶让她泡茶喝。二婶却伸手让我切脉,我笑道:“望而知之谓之神!放心喝吧!”
第二天,看到二婶时,出血基本上消了,二婶高兴地说,我还有两下子,早些年也出现过,当时喝了一个星期的中药才好,想不到两把桑叶就这么好了!
太爷听到这件事情后,一直夸我,说我学医有悟性,可只有我自己知道,《望诊技巧》上的东西,我连一半都没想通,医学太深奥了,我只知道太爷传给我的是多么好的东西,而我却不会利用它!
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当我再次翻开《望诊技巧》时,心中感慨万千,太爷没有通过系统学习,却能通过大自然的规律,领悟出那么多医学道理。而现在的我,手里捧着《黄帝内经》,却有太多的不明白的地方!
太爷啊!要是时光能倒流,我们祖孙两再在一起谈论望诊该多好啊!
时至今日,每当我运用桑叶治疗急性巩膜充血时,就会想起我的太爷,和他教我望诊时的情形。
第九章:太爷激励我上大学
十二岁那年,我小学毕业了。
当我拿着薄薄的毕业证给太爷看时,太爷笑着说,“东娃子不错!等上完初中就考卫校,要好好深造!”
这番话说完还没有十天,太爷就改变了主意,让我不要考卫校,要立志考省里最有名的中医学院!
事情是这样的。村里刘家孙子刘斌才十岁,出现右下腹疼痛三天,家里大人看孩子疼得不厉害就未理会,后来病情加重,找到太爷,太爷切完脉,摸摸孩子的头,用手轻轻按刘斌的右下腹,叹了口气说:“娃子的肠子烂了一小结。”开了服中药——大黄牡丹汤加红藤,刘斌服药后拉了拉肚子,烧退了。可没过几个小时又开始发烧,太爷让尽快送到镇医院,镇医院医生大多是县卫校毕业的,看看病人,担心是阑尾炎化脓穿孔了,让送到县医院做手术。一周后,刘斌回到了村里,县医院给做了个小手术,把阑尾给切除了,病也就好了……
这件事情给太爷很大的打击,中医治疗疾病还是有很多局限性的,卫校的学生学的是西医,而且学得比较浅,要想将家传中医有所发展,就必须要到更好的学校深造。于是太爷很郑重的告诉我,必虚要考上大学,考上省城中医学院……
在那个年代,考大学是很不容易的事情,村里就没有出现过一个大学生!
我担心自己考不上。太爷说,“事在人为!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六年后必须要上大学。虽然我传给你一些医学知识,但毕竟是非常有限的,中医博大精深,只有不但深入学习,才能有所作为。”
为了不让太爷失望,于是我开始立志考大学,不仅为我自己,更为太爷!为我们从没出现过大学生的小山村!
进入初中后必须要住宿,每周只有周六周日两天在家,每次回家,太爷总希望我能和他在一起多呆会,而他依然将他对中医的理解传授给我。
“世界上事物成千上万,事物之间除了阴阳属性划分外,还有一种划分方式,就是五行。”太爷讲道。
“五行不就是木火土金水吗!我不学看风水的!”我不太相信风水,老师说过那是迷信。
“狗怕老虎,老鼠怕猫是迷信吗?”太爷问。
“那当然不是迷信!”
“老鼠为什么怕猫?”
我摇摇头。
“世间的事物都存在相生和相克,猫克老鼠,所以老鼠就怕猫。”
“这和看病有什么关系呢?”我问道。
“人的五脏也存在相生和相克的关系!”太爷悠悠的说道。
“要搞清楚人体五脏的相生相克,就得学习五行!”太爷肯定的说道。
“木火土金水是将世界上的事物按照五种不同的类型进行划分。就好比用阴阳来划分事物一样,只是划分的方法不一样。掌握了五行的划分方式,就了解了五种类型物质的各自属性,对事物就有更加清晰的认识。”
太爷接着说:“比如白色属金,肺也属金,很多白色的药物就能治疗肺病,如百合、白果、川贝母等;红色属火,心脏也属火,一些红色的药物就能治疗心脏疾病,如丹参、红花、山楂、大枣等…...”
我第一次听太爷这样分析药性和疾病的治疗,太有意思了。我一直以为只有背会了《药性赋》才能知道药物的功效,没想到只要看看药物的颜色就知道能够治疗什么疾病了,这种分类方法还真有意思。
太爷接着说:“除了将颜色分五行,味道也可以分无五行,酸味属木,苦味属火,甜味属土,辛味属金,咸味属水……”
“五行相生相克,相互制约,才构成了完美的大千世界。古人通过观察大自然的规律发现给树浇水,它会长高,于是归纳为水能生木;木头燃烧可以产生火焰,于是归纳为木生火;火焰产生完后,化为灰烬,变成土,于是归纳为火能生土;土壤通过冶炼,能够变成金属,于是归纳为土生金;金属在高温下能变成液体,如同水一样,于是归纳为金生水……”
“这种看似普通的物质变化,古人通过天人相应,将其运用到人体的五脏生克变化中。”
“比如人体如果肺气不足,肺属金,土能生金,脾胃属土,通过健脾胃就可以达到补肺气的作用,这就是通常说的‘培土生金法’。”
“再比如长期肾亏的病人,治疗时通过调补肺脏,就能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这就是金生水在人体的运用。”
“那么肝病治肾,心病治肝,胃病治心都是利用五行相生道理了?”我接着太爷的话说。
“是的,除了相生还有相克。分别为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太爷继续说。
“临床上肝病的患者,经常会出现脾胃功能不好,就是肝木克脾土所致,所以遇见肝病的患者,首先别忘了照顾好脾胃。”
“腰部湿邪过重的患者,利尿不能解决问题,土能克水,而脾胃属土,通过健脾胃就可以治疗腰部寒湿过重。”
“哦!我终于明白了你为什么用白术、茯苓、干姜治疗腰痛了。当时我还纳闷,没有用一味止痛药,却能达到止痛的作用,原来是针对腰部水湿采用了土克水的办法,土的功能恢复了,水湿自然就除掉了!”我感叹道。
“那我在学校经常脚流汗,回家后光着脚丫子踩在地上,脚就不出汗了,这也是土克水?”
太爷被我问的哭笑不得,不过他想了想,还是认为我说的对。也许,光脚丫子踩在土地上还真能治疗汗脚!
太爷的身体很虚弱,看到我对五行有些领悟,就给了本书让我自己看,他没有再继续讲五行了。只是对我说让我平时多想想天、想想地、想想身边的万事万物,再想想五行、五脏,取象于天地,类比于五脏,这样很多疑难问题都可以解决。
这些话当时听起来有些玄乎,我甚至还以为太爷病了在说胡话,现在想起来,这些话便是太爷思想的浓缩,他是多么希望能给我详细的阐述啊!而力不从心的暮年,只能用最简短的话将胸中的千言万语描述出来!
第十章:太爷的逝世
初一快放寒假了,有天父亲突然到学校找我,说太爷不行了,让我赶快回家。
路上父亲说,太爷一直念叨着我!等我赶回家,看见家里很多人,太爷的床前也站满了人。
太爷躺在床上一动不动,脸色灰暗,我的心里止不住的难受,急步向前握住太爷的手,开始切脉,细若游丝,仍有滑数之象。
我招呼父亲一起扶起太爷,給太爷喂了勺香油,然后使劲给太爷拍背,不一会儿,太爷悠悠地醒来。
随后,我开了一付二陈汤加上葶苈子、人参。太爷看过之后,微微地点了点头。
我把药方给父亲去抓药。太爷喝药后,下午气色看起来好了许多,可以下床了,全家人都放心了,但我的心情依然很沉重。
太爷长期吸烟,肺里粘痰太多,累及心脏,再加上年龄的缘故,脏腑功能衰竭得厉害,情况很不好,而太爷却仿佛心情很好,喊我陪着他晒太阳,祖孙俩坐在场院里,太爷断断续续地给我讲中医。
太爷说他很遗憾不能将药物的炮制和针炙教给我了,许多的疑难杂症也没有机会带我看,最遗憾的是对生命的预测,这是祖传医术中的一部分。在农村一般对于晚期危重病人,医生都要告诉家人估计病人什么时候死亡,让家属做好准备;有些病人是外乡的,该提前回去,人死在家中比死在外乡好。
由于我一直不相信这些东西,太爷也没有勉强让我学,所以为此深感遗憾,太爷告诉我,他将在正月初八去世,最近一个月不会有事的。
在以后的几天里,太爷吃饭食欲好了些,家里人都说是我用中药调理的结果,而我心中对“正月初八”一直放心不下,我不知道是该相信太爷,还是该不相信太爷。
春节后的初五初六两天,太爷精神依然很好,我就怀疑太爷对风水对四柱的研究,太爷说:“我已经给你爸交代了我选好的安葬我的风水宝地,不要为我担心,人生一世,草木一秋……”
然后给我讲行医的注意事项:
“第一点:学医不可半途而废,要迎难而上!”
“医生救人,十个治好八九个就很不错了,治不好的情况有很多原因,不能因此而灰心丧气,更不要因治好几例而骄傲自满。医生永远有解不开的难题,如果没有,那首先医生自己就可以永远不死。医生总会不断面临新的疾病,新的困扰,这是自然规律,同时也说明人身奥秘之无穷无尽,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参透,不要放弃困难,要不断总结已取得的经验,为新的问题做准备,当问题错综复杂时,不要钻牛角尖,退一步从大处着眼,从阴阳入手,又会有一条新路……”
“第二点:治病一定要顺其性,养其真!”
“顺其性就是顺应各脏腑的特性,当升则升,当降则降,当藏则藏,余则泻之,虚则补之,将脏腑调理到最佳功能状态。比如:肝病用柴胡、薄荷,都是顺应肝气升发条达的特性。纵然肝阳亢盛,镇肝泻肝的同时也要反佐少量疏肝之药;肺病用麻黄和苦杏仁,也是顺应肺脏的宣发和肃降功能….”
“养其真’就是培养脏腑不足的精气,让脏腑能量充足,使其物质基础得到补给,脏腑功能自然也得到了修复。如肝病用当归,补肝之藏血;肾病用菟丝子,补肾之藏精;心病用枣仁,养心安神……”
“脏腑之真得养,脏腑之性得顺,其病不治自愈!”
“第三点:要用辩证的眼光看待疾病,慢性病没有绝对的寒、热、虚、实,治病要寒热平调、攻补兼施,各不为过!”
“人体所生疾病,有外感有内伤,俗医诊病,皆称‘上火’,且具体到肺火、肝火、胃火等,却不知人体之火乃精微物质所化,如果人体五脏均无火,则冰寒地冻,生命早已衰竭。治火之法,当观人之整体,有上热下寒,也有下热上寒,有外热里寒,也有里热外寒,有一脏寒而它脏热。并非一味泻火,若能用自身之热散自身之寒,用药寒热搭配,四两拨千斤,引导人体气机进行寒热对流,至稳至妥,邪去而正安。如若一味苦寒,中病仍进,邪气虽退,正气已伤。使原本有寒的脏腑雪上添霜,最终酿成顽疾。许多经典的名方如半夏泻心汤、乌梅丸等,无不体现寒热共调之精髓。”
“医者用药存乎一心,即辩寒热虚实之轻重比例!如胃病,有三分热七分寒,也有六分热四分寒,衡量各自比例,用药方能立竿见影;又如肾虚,有八分虚两分实,一味进补,可以导致经络郁塞,补而不通,反而上火,补中有通、有泻,则补而不滞,填而不松……”
“人道如医道!做人做事不可偏激!阳中喻阴,阴中含阳!此万物之本源,无纯阳亦无纯阴!明白这些道理后,行事就不会太过而又不及!用药不会过偏而又不足!”
“这些道理深中有浅,浅而又深!各人理解均不相同,希望你能静心参悟人身之阴阳虚实、病机之阴阳虚实、医道之阴阳虚实、人道之阴阳虚实……”
“第四点:自行揣度细思量,不因他人忘阴阳!”
“医者论病治病,不要受病人和钱财困扰。病人如果能治病就不会请医生,既然请了医生,那医生就要有自己的主见,不要受其他因素的影响;病有新有旧,有轻有重,治疗重病慢性病如同抽丝剥茧,治疗外感如同驱贼荡寇;不同阶段,如何实施要仔细揣度,不可因病家心情急切而忘阴阳虚实之根本;外邪未尽,立用俊补,关门留寇,永留后患;淤血未尽而强行止血,留淤而化为徵积;肠毒未清而强用涩药,痢虽暂愈而后患无穷;不要因病家富贵而妄用补药;更病家贫穷而吝啬贵药;唯有自身心静泰然,方可明白做医生的意义和责任……”
“不可好大喜功,不可急功近利!”
太爷一边说我一边记,从字里行间,我深切感受到太爷对我的希望是何等之大,我只能一步一步前进,决不能退缩!
正月初八上午,太爷仍然很好,但下午太爷有些困了,想睡午觉,我便守在太爷身边看他入睡,太爷入睡得很安详。大约过了一小时,发现太爷呼吸慢慢微弱下来,切脉时脉细若绝,我立即叫来家里人,大家默默地看着太爷安详的离去,而太爷给我讲的行医准则便成了他的临终遗言。
清理太爷的遗物时,在太爷的枕头下面发现一个小木盒子,里面是一套太爷自制的放血治病用的针具,另外还有一本书,书名为《杂病临证效方》,是太爷的手抄本,书中记载了祖辈及太爷行医过程中疗效很好的处方及一些特殊治疗方法,我随手翻了翻,看到最后一页太爷用毛笔记载了桑叶治疗眼充血,通过多次验证特效,并注明此方为振字辈——振东所创(振东是我的小名),拿着这本沉甸甸的书,看着安详而去的太爷,我知道我的学医之路才刚刚开始……
第十一章:孤独的少年
播种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为;
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
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
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太爷的去世给了我很大的打击,有很长一段时间我一直不愿意与家人说话,太爷从小将我带大,给我灌输了很多中医的哲学思想,我的行为习惯无不异于同期少年。
当他们在为玩电玩而逃学时,我却在静坐想着我的阴阳。
化学老师讲水分子是由带正电的氢离子和带负电的氢氧根离子构成,而我想的是氢离子属阳,氢氧根离子属阴,水也是含阴阳的产物。
讲到水电解成氢气和氧气时,我想的是阴阳离决水分子的死亡。
同学之间的交流我没有兴趣,父母的关心让我总想起太爷,好在农村活路重,父母没有十分注意到我的精神变化,我成了孤独的少年……
没有太爷的继续教导,又要面对各种考试的压力,许多时候都想放弃,放弃学医,放弃读书。想到镇上轻工机械厂上班(该厂是家上市公司,工厂最初由一个铁匠铺发展起来,我姑爷爷是创始人,要想上班随时可以去)可我又不甘心,不甘心让太爷失望,想想太爷临终前的话——“学医不可半途而废,要迎难而上。”于是我成了学校最酷的学生,而我自己却认为是最孤独的学生。
物理老师讲到地球磁场,讲到南极和北极的磁极,讲到电磁感应……
我的脑海中浮现的是太爷说过的话,万物都可以分阴阳,我想,地球的南北两极应该为对立的阴阳,而地磁场成了阴阳能量转化的途径,人生活在这个大的磁场中,人身是否被磁化?人身内是否也有小磁场?
按照太爷说的天人相应,头为阳脚为阴,头脚之间是否有如地球南北两极般存在一种看不见的场存在?
没有人能够告诉我这些问题的答案,但我的直觉告诉我,借用太爷说的天人相应,答案应该是肯定的!
看到小磁针悬在线上永远指向南北方向。我想到,人卧在床上,床的位置是否应该南北朝向才好!这样人休息时才能得到地磁场的能量补给……
我的少年时期是大脑产生疑问最多的时期,我想我一定要考上大学,一定要解开我心中的所有疑团……
地理课上,老师讲到大海,讲海水是咸的……
我想到了肾脏,肾脏主水,按照五行划分,咸味也属水!
在野外春游看到崇山峻岭,我想到人体的骨骼!
看到书上描述的长江、黄河,我便想到了人体的血脉!
看到肥沃的大地,我想到人身体的肌肉……
太爷教的五行,让我在大自然中时时刻刻看到与人体五脏属性相同的万物……
春天躺在草地上,看着红红的太阳,想着人体跳动着的心脏!
呼吸着清香的空气,便想到肺主气!
多么奇妙的世界,多么奇妙的人类!我看到了天地的五脏……
一切正如太爷所说的——”平时多想想天、想想地、想想身边的万事万物,再想想五行、五脏,取象于天地,类比于五脏……”
太爷的话无时无刻不影响着我,指引着我从大的视角看世界,看人类,看自己……
有次上化学课,老师出了道比较复杂的化学题,大致内容是一种溶液中有几种阴阳离子,相互发生化学反应,告诉了其中几种离子的浓度,要计算某个阳离子的浓度。
看到大家都在写化学方程式,苦苦思考,我却认为如此简单的问题,他们为何要搞复杂,阴阳是相对的,无论怎么反应,最终肯定溶液不带电,正负之和绝对为零,通过已知的数据加加减减就是结果了。
我随口说出了结果,老师非常惊讶,她也正在列化学方程式,看我得出结果,问我如何算出来的,我没有讲阴阳五行,只是说溶液最终正负电荷相加绝对为零,用已知的数据加减就可以得到结果了,化学老师非常惊奇的看着我,也许我的一句话将她多年总结而自以为豪的解题方式给颠覆了,随即便非常激动向同学们介绍我的解题方法,而且有趣的是在这种方法的指导下,许多老师认为是很难的题目都轻松解决了。
太爷说过“当问题错综复杂时,不要钻牛角尖,退一步从大处着眼,从阴阳入手,又会有一条新路!”
朴实的话却让我的世界观时时发生改变,看问题的角度也时时发生调整!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要有远虑,得从大处着手,从阴阳五行入手,才能看到事物的整体发展趋势。
太爷给我播种一种思想,而我收获到一种行为,一种思维的行为方式,当这种方式日久之后,便养成了一种思维习惯,习惯于用阴阳五行看世界。这种习惯与同年少年有些格格不入,他们猜不透我在想什么,但他们却又看到我想问题太简单,有时简单到只分好与坏……
我不知道这种性格会导致什么样的命运,但我却坚定地相信,太爷的这种思想的播种一定能让我早日成为真正的中医,这种思想的播种也让我能轻轻松松的面对学习,结果便是我实现了对太爷的承诺,考取了全省最好的中医学校——省中医学院。
我拿着录取通知书同父亲一道来到太爷的坟前,给太爷烧了烧纸,放了挂鞭,告诉太爷他的重孙考上了大学,可以进行系统的学习中医了……
世间也应该分阴阳,我相信阴间的太爷一定能看到我交给他的第一份满意答卷!
第十二章:我的大学之求索篇
怀着期待,我走进了中医学院的大门。
古朴的建筑和我想象中的一模一样,但林间小道上三三两两走过的同学,迎新处老师年轻的笑脸,让我感到中医并不是一门年迈的科学,在今天,随着科学的发展,学习它的年轻人越来越多,“老中医”正在向“现代化中医”转变……
入学后第一件事是老师带我们参观
让我最感兴趣的是图书馆,在那里,我看到数以万计的各类医学书籍,真是大开眼界。
我仿佛一条浅溪里的小鱼跃进了大海,在知识的海洋里我几乎迷失了方向,我一有空就泡在图书馆里,如饥似渴地翻阅各类书籍,以至于常常错过吃饭的时间。
中医的整体观、辩证观、精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五脏六腑、奇恒之腑、气血津液学说、经络学说……各种理论,各种学派,无不让我欣喜若狂,而在广泛的阅读中,我慢慢地回忆起太爷当年所教授予我的,往往茅塞顿开。
我感慨于太爷为了领我走上医学之路所做的所有事情,我亦感慨于古人先贤们博大精深的智慧……
“心主血脉,其华在面。”看到这句话,我突然想起一则病案。
年轻女性,两颊生斑,太爷记录的治法是调理心脏,补充气血。当年太爷已经去世,我看着病案,百思不得其解,这句话终于让我豁然开朗,面色是心脏功能的外在表现,只有心脏气血充足,血脉流畅,面部气色自然红润无斑。
“膝为筋之府,肝主筋。”记得太爷治疗膝关节的病变往往从肝入手,当我问及原因时,太爷总是说通过切脉就可以知道,膝关节疼痛的病人肝脉是郁涩的,但我总觉得不太清楚。
”膝为筋之府,肝主筋。”原来古人早就为我们总结出来了。
同时学习的还有西医课程,如果说中医让我有太多熟悉的感觉,而对西医我则充满了好奇,学习中医理论对我而言驾轻就熟,学习西医理论对我也并不困难,所有的东西在我的思维里,自然而然地被分为阴阳两部分。
“神经系统为阳,循环系统为阴;动脉为阴中之阳,静脉为阴中之阴;白细胞为阳,红细胞为阴;我认为补气温阳能升高白细胞,而补血养阴能增加红细胞……”
这样的思路让我对西医理论的理解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但是从小接触中医理论的我面对尸体,却产生了很大的疑惑!
当我第一次走进人体解剖教室,看着解剖台上的几具尸体,我没有一丝恐惧和害怕,倒是满脑子的疑问,我要看看主疏泄的肝,主血脉的心,还有主气的肺,主吸收的小肠,主运化的脾,到底是什么样子,还有那藏精属水的肾与大海有什么关联。
真的有几分失望!
“一切的脏器和家里杀年猪时看到的内脏没有什么区别!”
“还有那些经络,中医书上记载得清清楚楚的十二经脉为什么看不到?中医难道真如社会上有些人说的是伪科学,难道只是风水先生在家里摆八卦摆出来的吗?”
这些眼前所见的和我心中所想的,真的有太多不同!
太多的疑问和困惑让我很压抑,我多年来追求和探索的治病救人的方法,真的只是些看不见,摸不着,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吗?那么中医的科学性何在?
我有些失望,甚至有些绝望。虽然课程不受影响,还在学习,但我的心中总是存在很大的疑问:中医是否是伪科学?
在大一快结束时,我终于忍不住抓着解剖老师问:“老师,心藏神,究竟藏在什么地方?”
老师有几分尴尬:”同学,我是搞西医的,西医中没有神这种说法,对于心藏神,我本身不是太清楚,你还是问问你的中基老师吧!”
中基老师的一番话基本打消了我对中医的怀疑。
他说:“中医的起源于古代的哲学思想,是古人认识世界万事万物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朴素的哲学思想,后来发展到运用它治疗人体疾病。心藏神是指心脏具有藏神的功能,这里的神包括人的精神、气质、神采,并非是一种基本物质。中医的心、肝、脾、肺、肾远远超过西医的解剖学范畴,除了包含西医所说的脏器,还包含其所有相关属性的功能。比如,磁铁周围存在磁场,但我们看不见并不代表磁场不存在;打手机时,手机会发出信号,我们看不到,但我们不能否认信号的存在!”
“学中医要从哲学的角度来认识和领会,学西医的目的是为了辅助学中医,不能陷入西医的模式,使自己对中医的理解进入误区。你才上大一,能有这些疑问已经不错了,希望你能站在中医的角度看西医,不能站在西医的角度看中医,只有这样你才能学好中医……”
我的脑海中突然浮现出《诊脉心法》第一页上的几行字:
“凡心浮气躁者,不可与之言脉巧!凡资质愚钝者,不可与之言脉深!凡眼见为实者,不可与之言脉理!凡不求甚解者,不可与之言脉奥!”
太爷的话言犹在耳,“凡眼见为实者,不可与之言脉理!”
是啊!太爷8年前已经提醒了我,而我还是钻进了这个牛角尖!
学好中医要用中医的观念来看世界、看西医!
在后来的解剖课上,我更加坚定了中医理论的正确性。
看到人的大脑时,我立即想到核桃仁,两者何等的相似。太爷说过取象类比,核桃仁能键脑这不就是”取象类比”的例子吗!
看到红红的血管,我想到了丹参、鸡血藤,丹参、鸡血藤能够通血脉……
看到人的脊髓时,我想到了蜈蚣,蜈蚣的外形与脊髓多么相似。于是我便记起太爷曾经重用蜈蚣治疗腰椎严重损伤的病人。
取象于天地,类比于五脏,通过学习解剖学,使我知道,只有明白了人体的内在结构,才能知晓如何去“取象于天地”。学中医的同时学习西医是多么有帮助啊!
《中医诊断学》的内容非常详实,我最关注的是四诊,而其中的切诊只有简单的三页纸,我比较疑惑,太爷如此看重的切脉,在教科书上怎么如此简单?二十多种脉象的描述非常准确,但也有些繁琐,而太爷教的关键脉象——”郁脉”,书上根本没有,是太爷错了!还是教科书错了!
我非常急迫的等待老师讲解切脉,看看他讲的与太爷讲的有何不同……
等啊等,终于等到了讲切脉!
上课了,我提前抢到最前面的位置,怕漏掉老师说的每一句话!
老师首先讲了一个故事。十几年前,为了确定中医教材如何编写切脉这节内容,中医药管理局曾经组织全国十大名中医汇集北京,给同一个病人切脉开方,等十大名医结果出来后再比较,发现十个切脉结果各不一样,但处方思路大体相同,这说明每个人对脉象的领悟和理解是不相同,教材为了防止将学生带入误区,只讲了一些基本的脉法和主病,具体对脉象的学习和研究可以多看看《脉经》和《濒湖脉学》,前提是首先要熟练掌握教材上的内容。
从老师的话中,我明白了为什么切脉部分编写得如此简单。
下课后我从读书馆借来《脉经》,发现王叔和对脉象的研究非常深入,与太爷的《诊脉心法》相比,《脉经》讲得过于详细,临床运用不易掌握,太爷的《诊脉心法》虽过于粗犷,临床上却易于运用,但如果用《脉经》来对太爷的《诊脉心法》进行适当的补充,就会非常完美。
于是一种以头为阳脚为阴,寸为阳尺为阴的框架式脉象模型慢慢在我脑海中清晰起来,太爷说切脉必须切到一万人的脉象,才能有完整的认识,而此时的我,除了几年前同太爷一道看过病人,切过一些病人的脉象,离一万人还相差太远……
我边看《脉经》,边想《诊脉心法》,边练习手的敏感度,然后记下自己对脉象立体框架式模型的构思。我相信总有一天,我会切到一万个人的脉,我会使太爷的《诊脉心法》更加完美……
第十三章 我的大学之社会调查篇
大一很快过去了,暑假的作业是一篇社会调查。调查什么?如何调查?老师没说,只说随意进行,但开学要交一篇社会调查报告。
我坐在回家的汽车上,一边望着车窗外的远山,一边沉思着……
“要是能将这次调查与农村目前最热点的问题相结合就好了。”晚上吃饭的时候,我对父亲说。
“现在农村的年轻人都到城里打工去了,农村老人的赡养问题很严峻,我搞兽医常常到周边村里,经常碰到这些情况,有些老人非常可怜,既然你们要搞社会调查,不妨把农村老人的赡养问题作为调查项目,将问题搜集起来,带到城里去,也希望有更多的人关注这个问题,这样才有机会解决!”父亲边喝酒边说。
“这个方向不错!我就以《农村老人的赡养情况》为题开始设计我的社会调查!”
为此我设计了问卷调查表,采用我提问对方回答的形式,而回答的内容由我代填,总共设计了大约三十个我认为有意义的问题。
我首先从村里最远的十队开始。
当我走进十队时,眼前所见到的并不是一副热闹的情形。二十多户人家有一半都大门紧锁,门前禾场上的草都有半米高了,看上去根本不象住人的家,不远处的一棵大树下,有几位老人家正在乘凉。
我进近前问一位老奶奶,她说,“年轻人都出门打工了,要到九十月份割谷时才会回来一趟,队上就只剩下二十余个老骨头了。”
当知道我是医学院的大学生,又是老太爷的重孙后,老人们都围了过来,他们搬来凳子和桌子,我便开始看病了。
看的第一个病人是一位老大爷,我切过他的脉后,告诉他,“您寒湿过重,双下肢无力,夜间睡觉双腿发凉。””
“小伙子不愧为老太爷的重孙,你说得真对。可得咋治?我可没什么钱啊!”
我有些犯难了,左右看看,突然看到禾场边的香樟树。好了,有办法了!
“老大爷,您把香樟树的枝子和柳树条子各找一大把,煎水后薰洗,应该会轻松很多的,连续薰上十几天,病就好得差不多了。”
听完我的话,老大爷半信半疑回家了。
第二位依然是位大爷,脉象示左关郁涩如豆,我按了按他的肝区,问道:“您平时这儿疼吗?”
“真神了,小伙子,你咋晓得的啊,我这儿疼了好几年了!”
原来老人有胆结石病史,又没有钱做手术,就一直拖着。看着大爷暗黄色满布皱纹的老脸,我心里一阵难受!
“大爷,您看,咱村不是有很多酸筒杆吗?你就挖些根切片后,配上几个鸡肫皮煎水喝,喝上一段时间会好些的。平时不要吃大油的东西,不要吃鸡蛋!”(酸筒杆根学名虎杖,鸡肫皮就是鸡内金。)
我的话刚说完,第三个老人就抢着说:“伢儿,我昨天砍柴把脚崴了,这走路都不行,你可要帮我想个法,要不我饭都吃不上了。”
我蹲下来看了看老人的脚,左脚踝部红肿,试着左右活动了一下,虽然疼,但没有明显骨折迹象。
“老奶奶,你家种土豆没?把土豆切成薄片贴在脚崴了的地方,干了就换,多贴几次就能走路了。”
第四个、第五个……
我的问卷没有填出一份,但意外地替在场所有的老人诊了脉,这些老人或多或少的都有慢性病,我尽我所能为他们提供了简单方便的单方或验方。
看着这些苍老的脸,看着这些布满老茧的手,看着那些紧锁的门,我觉得我的问卷实在是太肤浅。
而他们眼中的期待,已经给了我一份很好的答卷……
中医发源于民间,而民间也是最需要中医的地方!……
暑假快结束的时候,我又专门到十队去看望这些老人,受到了极其热情的接待。
这些老人都抢着拉我到家里喝茶,那位胆结石的老人非常高兴地说:”娃儿,按你说的喝了一个星期后,都不痛了,现在我每天还在喝。”我听了也很高兴。
这时候一个老爷子走过来,我记得上次我给他做了颈部按摩,还教他草药外托,不知道他现在好些没有?
老爷子拉我走到旁边说:”小伙子,我的脖子好很多了,没有以前那么痛,头脑也清醒了很多啊,你是好样的,咱们农村就缺少你这样的小神医,没啥报答你的,我想给你个方儿,这是我家祖传的治疗毒疮的外用方,效果可好了,你以后遇到长恶疮的病人就可以用上了。”
他边说边悄悄地递给我一张纸。
我正准备伸手去接,旁边一位老奶奶伸手拦下了。
老爷子挥了挥说:“老婆子,你干啥?儿子对这个又没兴趣,难道我们把这方儿带进棺材里啊!小伙子人好,用得着,我们把方儿给他也算是对得起祖宗了!”
我犹豫着接还是不接……
老太太若有所思地看了我一会,接着,她一把从老爷子手上拿过那张纸,塞到我的包里。
““收好,小伙子,有时间多来坐坐,我们老了,儿孙都不在身边,你来了帮我们瞧瞧病,我们也高兴啊!”
“我一定会常来看你们的!”我答应着。心里有一种莫名的感动。
我只是做了作为一个医生应该做的,而他们却用心在回报我,这份礼物太沉重了,我几乎承受不起了,我只能更用心再学习,以期将来用更好的医术来为他们治愈沉疴。
而直到今天,当我用阴阳拔毒膏来治疗疔疮时,我总会想起当年的那一幕……
我也会时常问那些远离家乡的年轻人,你们的父母身体可还好吗?我希望能够提醒他们,多多地关注他们远在农村的父母。
也许当他们在城里打拼的时候,他们的父母正在疾病中苦苦地挣扎、呻吟……
假期过得很快,也很充实。我不仅以详细的数据和事例做为依据完成了我的调查报告,也亲自治疗了不少老年人的慢性病,但我的心情是沉重的,中国农村人口占了一大部分,而这一大部分的人口却没有得到最基本的医疗保障。作为留守的老人更是弱势群体,他们既没有经济基础,也无法获得足够的医疗资源,面对疾病,他们除了忍耐,别无他途……
传统的中医因其简、便、廉、验,而在广大的农村有着较强的生命力,但需要人去传播……
开学了,我郑重地上交了我的调查报告,报告以一首诗作为开头:
凄凄苦雨浇愁林,幽幽残风藉孤魂;
漠漠落日归故土,声声哀叹寄黄昏。
在结尾,我呼吁大家共同关注农村留守老人的健康和赡养问题。
时至今日,国家的医疗制度改革日益完善,农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为广大的农民提供了基本的医疗保障,农民看病贵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解决,而正在试点的基层医疗机构工作人员补贴制度也为基层医务人员提供了生活保障,从而可以解决农村看病难的问题,我相信农村老人的晚年将会越过越好!
第十四章:我的大学之静悟篇
进入大二后,开始学习《中药学》,书中大部分内容太爷都曾传授给我,而且很多药材我都亲自采摘过,认识也比较深刻,学习起来非常轻松,但《中药学》中的用药剂量让我十分困惑,大部分药材用量是八九不离十,即八克、九克、十克左右,毒性药物剂量更小,矿物类药物剂量稍大。
想起太爷治疗嗝逆用柿蒂是一大把,估计至少有四五十克;治疗咳嗽用枇杷叶也是一把,至少也是30克;治疗风湿,外用药熏洗,一次就是一小捆,那可是几斤……
再看看教材上的用量,是太爷用量过大?还是教材上用量保守?
我带着疑问在图书馆翻阅书籍,一次偶然的机会,看到《医学衷中参西录》中册。
作者张锡纯,字寿甫,河北盐山人,中西汇通派代表人物之一,出身于书香之家,自幼读经书,习举子业,两次乡试未中,遵父命改学医学,上自《黄帝内经》、《伤寒论》,下至历代各家之说,无不披览,反对崇古泥古,固步自封,并崇尚实验。他对药性的认识可谓入木三分,既没有象古人那样将药性说的玄乎,也没有象现代教材那样过于保守,结合临床案例论药性,让人很容易理解,也很容易掌握。
生石膏、大黄、肉桂一些普普通通的药材,在作者的手中显示出各自神奇的疗效……
黄芪配知母,取象如“云升雨降”之天地造化……
这是除太爷外我接触的第一位将药性与天地平齐的医家,我一口气将药性部分读完,一种感慨油然而生,这才是”中医临床实战家”,没有一丝矫揉造作,也没有故弄玄术,有的是对天地、对五脏、对药物的精辟论著……
中册提到“吸升呼降”之调气法,我试了几次后,感觉大脑清醒了很多。由于初中时学校宿舍潮湿厉害,我也患了风湿。按照张锡纯的调气法进行调气,不到五分钟,双侧膝关节向外直透凉气,疼痛减轻,走起路来轻松了不少。
想起太爷临终时说过的话,“若能用自身之热散自身之寒……引导人体气机进行寒热对流,至稳至妥,邪去而正安….”我不禁对张锡纯更加充满敬意。
“医者要静心静坐,参悟医学道理。”这是张锡纯的学术思想之一。
为了深入了解静心静坐参悟医学道理,我开始练习太极拳,在刚柔相济、阴阳转换中,让自己浮躁的心安静下来,感受空气从指间慢慢流淌,感受气机在体内慢慢运行。
也许古人生活在相对宁静的环境中,能感受到大自然的气息,能感受到气在人体经络中的运行。而对于一个学医的我,为什么就不能静心体会到古人对人体经络的感受呢?
在打太极拳的过程中,我的气感明显增强,手指的敏感度也在增加。清晨练完功,可以体会到手上皮肤在呼吸。人体内一定存在类似如地磁场的东西!他们是什么?我高中时的疑问又回到我的脑海中!
在图书馆,我在《自然医学》杂志上看到生物场的研究……
除了人,植物也存在生物场,它是通过一定生物电和生物磁,形成的场。书上还描述到在人体周围存在一种淡淡的光晕,随着生物场的增强而增强,当人体生病时光晕的颜色也会发生变化。
“取象于天地,类比于人身。”看到描写人体周围的光晕,我想到了地球,地球表面被一层大气包裹,从太空看地球,不也是有一层光晕吗?我不由得感叹古人的“天人相应”是多么的神奇。
有一次无意中,我将薄荷叶放在口中,一种清凉的感觉立即顺着足厥阴肝经传向脚部。我大吃一惊!这种感觉以前从未有过。于是我尝黄连,能明显感到一部分顺着手少阴心经运行……
虽然当时还未学《针灸学》,但我在图书馆早就将十二经脉的走行记住了。我想,也许我通过练习太极拳,练习调气法,体内的经络敏感度增加了。但我疑惑的是,药物还没有入胃,没有消化吸收,而其成份怎么能很快传到脚部,药物的成分是通过消化道吸收,然后通过血液运行到全身?还是药物有一部分能量能在口中通过经络迅速运行到相应的地方?我所感受到的又是什么?
怀着许多疑问,我继续对药物进行品尝。
发现凡是气重而味淡者走经络快;凡是气淡而味厚者走经络慢……
也许药物的生物场与人体的某些脏腑的生物场相似,于是当药物进入人体后,药物的生物场便借助经络系统迅速输送到人体。
“不同的人,生物场能量不相同,如果两个人有许多相似的生物场,那两人碰面可能会感觉很熟悉。”
“生物场也应当存在相生相克,如果一个人的生物场正好克制另外一个人的生物场,那他们碰面,被克的一方就会有一种无名的紧张和恐惧感……”
“一卵同胞的双胞胎,他们的生物场很多相似地方,所以他们有很多无意识的相同行为,类似如物理学上的共振现象……”
“母亲怀小孩时,小孩生物场会被其同化,所以母亲对自己所生的小孩,有一种特别的亲切感,纵然相隔千里,小孩发生意外,母亲的生物场都会受到波动,感受到小孩发生的事情……”
一下子我联想了很多很多……
也许生物场正是我们解开中医疑团的开锁钥匙!
一个很大胆的想法立即浮现在我的脑海中。既然西医能够提取药物的有效成分,通过静脉直接输送到人体治疗疾病,那么中药为什么不能提取药材中的生物场或者复制出这种生物场,通过经络系统直接给人治疗疾病呢?如果能,那么再珍惜的药物都可以进行复制,只要有一个地道药材的样品(如虎骨),只要能提取其生物场的能量信息,就可以无限制的复制,稀有药材老百姓也用得起了!
中医看病,仍然要辨证施治,仍然要开处方,只是最终进入人体的不是苦口汤药,而是一种能量,这种能量通过特定的穴位,直接进入人体,其起效速度不一定亚于西药静脉给药!
于是课余时间我广泛阅读有关生物场的书籍,而且同这些文章的作者联系,了解他们对生物场的认识深度。再看看当时流行的哈慈五行针、周林频谱仪,这些没有辩证、能量固定的理疗设备都能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如果换成有特定信息的生物场能量,通过辨证施治,采用经络输送,效果一定会更好,这种将药物与针灸完美结合的治疗方法,也许是中医现代化的一种方式……
年轻气盛的我在给高中同学写信时谈到我的想法,而且还夸下海口,“此生要将中医发展加快一百年!”
静悟使我产生新奇的想法,对医学领域产生大量的质疑和挑战,可惜读书时的我,一无病人,二无资金,无法进行科学实验,只能将所有的构思写下来,今后慢慢实践……
第十五章:我的大学之见习篇 (上)
中医学院本科学制五年,其中见习三个月,实习一年。
见习是在大三的下半年,学院安排我们到下面的中医院去见习,看看中医是如何治病,同时去药房了解些相关的中药知识,熟悉各种药材。
我被分到一个小县城的中医院,带着对临床旧梦重温的期待,带着对小镇的好奇,我和同学们出发了。
小城的建设比想象的漂亮。美丽的欧式一条街,让我们仿佛感受到北欧的风情,教堂式的堡顶,圆形的拱门,一一从我们的眼前闪过,让年轻的我们兴奋无比,我们一路欢呼歌唱,而路过的行人无不驻足观看。经过县人民医院时,我特地多看了几眼,气派的门诊大楼和高耸的住院部大楼,和省城大医院真有一比。
车在大街小巷里转了十几分钟,最后停在了一排破旧的房前。残破的外墙,灰暗的楼房,看上去完全是几十年前的建筑。
“这是什么地方啊?”我在心里犯嘀咕。
再仔细瞅瞅,在门边一个不起眼的牌子上看到了“门诊部”几个小字。我的心里不由一凉。
司机的话恰恰响起:“你们到了,这就是县中医院了。”
原来这就是中医院?想想刚才的人民医院,再看看眼前破败的楼房……
当时是星期天下午四点多钟,整个门诊部静悄悄地,走廊里没有一个病人。难道中医的市场真的如此萧条?如此古老而优秀的科学为什么并没有发出它应有的光彩?我心中忍不住有些不平,而周围的同学们也发出了一片抱怨声。
“同学们!这就是你们要见习的医院。别看它很不起眼,这个医院的儿科和内科在这个县城,甚至本省都是有一定名气,不然学校也不会安排你们过来见习。希望你们在见习期间能够对中医有更深刻的了解,也能够对临床工作有一定的熟悉。”辅导员的一番话让还在嘘吁报怨的同学安静了下来。
既来之,则安之!
既然来到这里学习,那我就应该尽我的努力提高自己。晚上躺在床上,我给自己鼓劲,定好闹钟,我安静入睡,一夜无梦。
第二天早上正式到见习科室报到,我见习的是中医儿科。
七点半我就收拾停当,早早地到儿科门诊外等着,咱先给老师留个好印象!
陆陆续续地一些家长抱着或牵着小孩来看病了。看来辅导员说得没有错,儿科在这个医院真的很强呢。但为什么老师还没有来呢?
等到八点过十分,才看见一个中年医生走过来,他一边打着呵欠,一边忙着扣白大褂的扣子,嘴里还在跟旁边诊室的医生找招呼:“嘿!老陈啊!今晚不要再拖我打牌了,连打了两个晚上,身体吃不消了。”
“不会是他吧!”我心里一寒,想起太爷说的,“医者须自律,如果一个医生不能自律,很难成为一个好医生。”
“咦!你是干什么的?”他走到诊室门口,看到呆立在那儿穿着白大褂的我。
“老师,我是中医学院的见习生,分在您这里见习。”虽然有些腹诽,我依然毕恭毕敬地说。
“见习啊,那你就见见吧!”他漫不经心地说。
病人一涌而进,围作一团。
“干嘛!干嘛!闪开!排好队一个一个来!对了!见习的!你去帮我买份早餐,随便什么都行!”
我无奈领命而去。
等我的早餐买回来,老师已经看好了将近十个患儿。
效率真高,我有些好奇。站在一旁,我仔细观摩起这位“专家”看病。
5岁小女孩,面黄肌瘦,“专家”看了看眼睑,拔了根头发,看了看毛囊,摸了摸腹部,然后诊断:脾疳,治疗费30元。
4岁男孩晚上哭闹,睡觉不安,小便黄,体瘦厌食。“专家”看了看眼睑,拔了根头发,看了看毛囊,摸了摸手心,然后诊断:心疳,治疗费30元。
7岁男孩,头发焦黄,皮肤粗糙,大便干结,不吃饭,消瘦,诊断:肺疳,治疗费30元。
……
我看得目瞪口呆,再看看专家。趁着家长们去交费的间歇,施施然地起身,在身后药架上用小勺从不同的药罐子里弄出些药粉,包成几包,放在一边。
“好了,这个给你,拿回家分成6包,连用6天,吃完后就会好很多的,歇一天,下周再来复诊。”只见专家把不同的药包给不同的家长,几分钟搞定一批患儿。接下来的几个患儿,都是来复诊的,连治疗费都已经交好了,还省了专家老师的事。
还是那些药粉,分分钟搞定。更让人佩服的是,在看病的间歇,”专家”老师还抽时间吃完了早餐。
患儿还真不少,一直看到近中午。好不容易闲下来,我当然要抓紧时间提问了。
“老师,为什么所有的患儿都是疳积呢?”
“当然,五脏六腑皆有积,只有不同脏腑表现略有差异,而小孩子吃中药很困难,所以直接用药粉冲服,效果会好很多。但是配方是秘密,不能外传。”专家老师似乎很耐心地对我解说。
“咦,看不出来啊”我在心里暗忖着。
抬起头来仔细打量起那些不起眼的小药罐子。药柜共四层,每层十六个药罐子,居然每个药罐子都有标签,这就难不倒我了,我拿出纸和笔,准备把药名抄下来。
王专家一眼看出了我的想法,他笑着摇了摇头,“小伙子,抄也没有用的,这些标签是糊弄人的,山药罐子里放的是当归粉,不信你打开来闻闻,想偷我祖传秘方的人至少有一百批了,你就别花心思了。”
看着他可恶的笑脸,我气不打一处来,而且心里还有几分尴尬。
“我是来见习的,又不是小偷,这样的老师真是差劲。”我心里想。
快下班的时候,又来了一批患儿,说是从很远的地方专程找“专家”看病。
我本来以为王专家会很不耐烦地赶走这批患者。要知道五分钟前,他已经换好了白大褂,洗好手,准备下班了。没想到王专家转身穿上白大褂,又开始给患儿看病了,并没有我想象中的不耐烦。
老师没走,我自然也不能走,但这么一耽误,下班的时候已经十二点半了。
王专家锁门时转身看见我,他似乎有点惊讶。
“你怎么还没有下班,回去晚了当心没有饭吃。”
“老师,我是来见习的,病人没有看完,我自然不能下班。”我理所当然的回答。
王专家愣了一下:“你小子,看不出来啊!下午我休息,你不用来了。你从我这儿是学不到什么东西的,明天你也可以不用来。”说完,他很轻松地走了。
留下我在那儿发愣,“怎么会遇到这样的老师!不管他,明天我该来还得来。我就不信从你这儿学不到东西。”
回到寝室,同学们已经吃过了,正在兴奋地讨论上午看到的病号。而我的心情却很低落,不想说话。只是捧着凉了的饭菜坐在一边,没滋没味地吃着,听着他们的讨论。
队长正在大谈内科的李主任。“好家伙,李主任真是我的偶像。今天上午有个病号刚走进诊室,还没有开口说话,他就吩咐我开胃镜申请单,问过病号的姓名后,就让他去做胃镜了。真神啊,胃镜报告就是胃溃疡。我到现在都想不通为啥他就知道这个患者是胃病呢?”
“望而知之谓之神!看起来这个李主任的确有两把刷子,有机会一定要见识一下。”我想。
第十六章:我的大学之见习篇(下)
第二天,依然是七点半,我就等在了儿科诊室的门口。
没有迟到的王”专家”看到我时,面无表情,只是打开门,让我进去,一天的工作开始了。一切的诊治过程和昨天相似,但是今天的治疗费单子是我开的。
又是忙到十二点半,没有交流,我们各自回家。
下午专家照常休息,我闲不住,跟着在药房见习的同学,一起到药房抓药。
时间过得真快,开了一个月的治疗费单子,观摩了一个月王专家看病的过程。虽然他什么都没有讲,但是我深厚的中医理论底子帮助了我。我对于五脏六腑之”疳积”不同的临床表现有一定的理解,也能够对患儿的疳积做出正确的判断,而王”专家”仍然是那副表情了。
平时没有病人时,我也会去看看那些药罐子,有时候会把药粉子弄出来看看,闻闻,甚至尝尝,王专家没有什么反应,他只是一言不发地看着我做这些事情。
通过看、闻、尝,一个月来大约一半的药粉,我知道了它们的具体成分,山药粉、伏苓粉、白术粉、连翘粉、当归粉、莲子粉、石膏粉……
慢慢地我习惯了这样的上班模式,心情也平静了很多,并且拒绝了队长让我到住院部见习的建议。我决定把这个三个月的时间都用在儿科门诊,反正每天下午我可以到药房和其他的科室去学习。
某天下午,在内科见习的同学回来后,说李主任今天下午要带我到山上去认药材,问我们有没有兴趣一起去。每次在门诊看到和善的李主任都只是匆匆而过,没有机会同他交流。现在有这个机会,当然不能错过。
近距离的接触李主任,他那慈祥的面容和温和的微笑让我不由地想起太爷来。
李主任也是中医学院毕业的,只不过是函授班,对于没有能在学院正规学习,他心存遗憾。所以对我们这些中医学院的后学,他有着殷切的期望,他希望我们的见习能够有所收获,也希望我们经过见习,能够对中医真正地产生兴趣,所以他专门抽时间带我们上山熟悉药材。一方面可以和我们多些交流,另一方面也让我们认识一些原生药材。
一路上,李主任把他从医多年的心得一一告诉我们,而通过他的讲述,我更加坚信他是一个和太爷一样的真正的中医。
走到半山腰,李主任指着一株紫色叶子的植物问道:“同学们,谁认识这是什么药?”
植株外形似薄荷,茎呈四棱形,有长柔毛,叶片为全紫色,闻起来没有薄荷的清凉味道,但有种奇怪的辛香味。我捻了一片叶子边闻边想。
“薄荷!”一个同学已经迫不及待地喊出了心中的答案。
“不对。”李主任摇头否定。他鼓励地看着我们。
“紫苏!”我接着说:“这是发汗解表,行气宽中的紫苏,苏叶、苏梗分开入药。”
这药在小时候太爷带我上山采过一次,但许多年没有去采药了,居然不太熟悉了……
接下来的时间更象一堂中药学的临床实践课。
车前草、小蓟、大蓟、白茅根、土大黄、何首乌、忍冬藤、路路通、麻黄……一味味草药的药性、功效、归经、最佳采集时间、泡制再加上临床应用,李主任信手拈来,言语生动。让我不由想起了当年太爷带我满山采药的情形,连平时一直抱怨中医枯燥的几个同学也听得兴趣盎然。
“这是什么药?”李主任指着一棵一人多高灌木问道。
大家都不说话,看着我,因为一路上看到的几乎都是我所认识的药材,大家便把目光集中在我身上,而李主任看向我的目光也多了几分期待。
草质藤本植物,叶茎略带白色,密生有节的长柔毛。我反复在脑海中搜索,在老家肯定是没有见过的,那么书本上呢?似乎教科书上也没有。
我没有一丝印象,只能摇摇头。
“这就是白英,性寒,味甘,有小毒。功效清热解毒,利湿消肿,抗癌。这可是抗癌的良药!配伍蛇莓、龙葵、白花蛇舌草等药,用于肺癌以及胃肠道癌肿的治疗,可惜啊!这么好的药没有人采集,现在药房里用的大部分都是人工种植的药材,原生药材量小,采集慢,所以价格偏贵,医院不愿意采购,而人工种植的药材常常为求速生而忽略了质量。有时候为了给病人治病,我会亲自上山来采药,但限于精力,只能帮那些大病和重病人……”
李主任的一番话,让我沉思良久……
随着市场经济的冲击,急功近利者日多,野生药材品相不好,不够壮实,且采集不易,有时候连采药连工钱都挣不回来,所以人工种植越来越多,收益是高了,但药效却下降了。国家应该制订相应的制度来规范中药材质量的管理。
今天,我治疗癌症病人仍然常常会用到白英,而每每此时,我都会想起慈祥的李主任。再看看国家现在实行的GAP(中药材生产质量规范),我不由感叹:国家正在为中药种植标准化努力,而我们学中医的,对医学的研究岂能放松和懈怠!
在返回的路上,我想起了队长在见习第一天遇到的胃病患者。忍不住问起李主任,为什么在患者一进门就知道应该让他做胃镜呢?
李主任笑着说:“这个并不难,这就是诊断学四诊中的望诊。患者一进门,右手捂住上腹,鼻头色青带黑,自然要考虑慢性胃病!”
我点头不已,望诊的重要太爷早就教过我,但是我还是不能熟练运用。看起来以后要多加练习了。
回到寝室,我把下午李主任所讲的,我所不知道的都记在了笔记本上,太爷说过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每天早上,我都会在七点半准时出现在儿科门诊诊室前,慢慢地王专家不再面无表情,他会在忙碌时让我帮忙配药,按着他的指示,我在不同的罐子勺出不同份量的药粉,虽然依然有十几种药粉,我不完全知道是什么,但比起最开始的毫无头绪,现在我已经有所领悟了。
有一天上午意外地不是很忙。我和王专家相对默然。我翻着书,王专家看着我。他突然间开口问道:“你真的那么喜欢中医?这么久还能坚持下去?”
“是啊!我太爷在我四岁的时候就开始教我学中医,我的理想就是当一个好中医。”
“我跟你不一样,我并不想当个医生,只不过我家世代行医,到我这一辈,就我一个传人,所以老爷子逼着我记下了祖传的秘方,不过也幸好靠它,我能混碗饭吃。我没有上过几天学,现在在医院上班,也是因为在当地小有名气,医院聘我每天来坐半天诊,看到你,我觉得很有意思,我没有想到有人会这么喜欢当医生,对了!你将来不会留在我们这里上班吧?”
“应该不会,我的理想是回老家当医生,能够为老家的病人治病。”
“那就好,说实话,我挺欣赏你的。我的方子,你也偷得七七八八了,小子,你还挺厉害的。”
我不好意思地笑笑,说实话,在这儿呆了快三个月,除了几味药粉还不太清楚外,其他的药粉及治疗时各自的比例,我已经记下来了。假以时日,我想我应该可以灵活地应用了。
“告诉你吧,你所尝不出来的那几味药粉,都是复方的,所以你的舌头还是不够灵啊!不过好人做到底,我今天把那几种复方成份告诉你,不过,你可不要来抢我的饭碗啊!”
我有些诧异了,我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王老师一直知道我在“偷师”,但一直什么也没有说,现在还要把秘方告诉我,我觉得我有些误会他了。
“小子,我老爷子知道我不是学医的料,临死都闭不了眼,他遗憾我不能把祖传的方子发扬光大,说实话,我也就是个照方抓药的江湖郎中,也只能靠祖传的方子混碗饭吃,把祖宗的东西发扬光大还要靠你们这些读过书的大学生,所以我把方子给你,不光希望你运用于临床,也希望你能深入地研究它……”
最后在儿科门诊的一段时间,王老师开始系统地指点我,而将我偷师所得的零零碎碎的东西,完整地串在了一起……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