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唐:如此江山(出书版)》作者:陈志坚

_3 陈志坚(唐)
三、崭露头角(2)
代宗初年,唐蕃分界线已经重新确定。
  这条边线,差不多是今天陕西和甘肃的分界线再往西一点。北边基本沿着黄河一线,主要据点是灵州,即朔方节度使的总部所在,在今宁夏银川一带;中间线则是从今固原到今天水一线,有三个节度使的地盘接境,一是庆州、宁州,属于邠宁节度使;二是泾州、原州,属于泾原节度使;三是陇州,属于凤翔节度使,在今天甘肃天水一带;南边线与吐蕃接境的有凤州(今汉中凤县)、文州(今甘肃文县),属于山南西道节度使。再往南就是川西节度使,属于唐蕃的西南分界线。
  这条分界线上,可以分割成五个节度使辖区。特别是中间三个节度使防区,后面就是长安。如果防线被突破,那就能直接威胁到长安。
  在代宗广德元年(763),曾发生了一个大事件,吐蕃攻入了唐首都长安城!原来,这一年,吐蕃在进攻泾州的时候,意外俘获了刺史高晖,高晖为了活命,投降了吐蕃,更麻烦的是,他当上了吐蕃军的向导。结果吐蕃一路顺利地突破防线,直逼长安。长安城根本就没有可靠的军队。仓皇之中,代宗出逃,一路逃到了陕州。当时在陕州驻扎的就是神策军。之后,代宗就是在神策军的保护下回到长安的,就这样,神策军摇身一变,成了禁军,而且成了禁军的主力。
  正是经过这次惊吓,代宗开始大力发展禁军力量,以便自己手里也能掌握一支可靠的、有战斗力的军队。这种思路一直延续到宋朝。当然,宋朝的禁军比唐朝又有很大发展。
  话说惊魂稍定的代宗重新部署了西线的防守,其中凤翔节度使一职,由李抱玉担任。李抱玉也是平定安史之乱的一员名将,战功显赫,忠心耿耿。所以代宗让他坐镇在长安西边这个关键的战略要地上。
  李抱玉刚上任,就任命李晟为右将军,使之成为军中的主要将领。在大历三年(768)的时候,吐蕃再次大规模进攻,这次主攻的方向是北面的朔方灵武,有十万之众;另外,还有两万人马进攻邠州,来势汹汹,形势紧张,京师一度*。
  作为凤翔节度使,李抱玉自然要出兵协防。不过他没有直接向前线派兵,而是玩了一招“围魏救赵”的巧计。他看准的进攻目标乃是吐蕃在洮州的定秦堡。定秦堡是吐蕃吞并了唐朝土地之后新建的一个堡垒,所谓的“秦”就是指唐朝,定秦堡,就是有“志吞秦土”的含义,显示了吐蕃的野心。这个定秦堡,显然是吐蕃军事上一个很重要的据点。因为这里是洮河流域,吐蕃可以从青藏高原下来,利用洮河,顺河而下。而洮河中游离渭河上游是很近的。这样,就可以把通过洮河运输下来的军粮、物资等先转到陆地上,经过一小段距离的陆路运输,转入渭河,再顺渭河东下,直达前线。实际上,这条路线也就是唐蕃古道。根据这个分析,我们很可以断定,这个定秦堡就是一个军粮、物资的中转站——是从洮河的水运到渭河水运的一个中转站。
  好思路还得有强劲的执行力。
  李抱玉计策定好,发现需要一员可靠的猛将付诸实行。毫无疑问,最佳人选就是李晟。李晟是洮州本土人,而且此前他领兵打击羌、党项人,转战于叠州、宕州,对这一带的情况了如指掌,而这些正是长途奔袭的必备条件。李晟可谓是知己知彼。
  李抱玉一开始给李晟五千人,李晟却回答说:“这次任务,如果要靠人数来力取的话,那五千人就不够了;如果用计谋巧夺,那五千人就太多了。”他请求只要一千人。显然,李晟是打算来一次灵活机动的“巧取”。
  李晟的偷袭是从过大震关开始的。大震关是唐蕃之间一个战略性的关隘,是唐蕃古道上的必经之路。位置在今陕西、甘肃的交界线上。
  出大震关,是清水县,再向西南行一百二十里,便到了天水。然后沿着渭河河谷一路向上。渭河源头离洮河咫尺之遥。这一路上所经路线,都是唐蕃古道,但可能是因为吐蕃大军倾巢出动,留守力量非常有限,而且吐蕃没有料到大兵压境的情况下,唐朝还能派出奇兵突袭,所以李晟得以一路顺利地行军,成功到达了定秦堡。
  在激烈而短暂的交战之后,李晟攻克了定秦堡,并俘获了首领慕容谷种。从“慕容”这个姓氏上看,他很可能是吐谷浑人。那么这支镇守定秦堡的后方军队,也很可能不是吐蕃军队,而是吐谷浑的军队。
  另外,更重要的是,李晟一把火将定秦堡的积聚都给焚烧得干干净净。前面分析过,定秦堡是吐蕃从后方向前方运输的一个储存点和转运中心,非常重要。一旦这些积聚被焚烧,吐蕃前线的后勤供给就会成问题。因此,当吐蕃听到这个消息后,非常害怕,当即解围,从灵州撤兵。不久,京师也解严。唐朝又渡过一次危机。
  这一战,可以说是打得非常精彩。孤军深入敌后,打击战略目标,是一次极为成功的突袭之作。这一役之后,李晟完全可以进入名将之列了。
  这次战役的成功,不由让人想起李晟的儿子李愬的经典之作——雪夜入蔡州。从重要性而言,自然是李愬的这次更加经典。但李愬的这次经典之作,会不会有他父亲李晟的影子在呢?真是很值得让人做此联想啊。
  经过这次战功,李晟又升官了,迁开府仪同三司。这是个从一品的文散官,不过已经是散官最高品级了。正一品的只有三师三公这样的官位。也就是说,李晟至此,在官衔上几乎也升到头了。
  
四、进入神策军(1)
立下这次战功不久,李晟换防了,从凤翔节度使转到了泾原节度使。因为当时安西四镇、北庭两节度使的编制被安置在泾原,所以,李晟到了泾原,以右金吾卫大将军的身份,担任泾原、四镇、北庭兵马使。
  之所以要调李晟到泾原,可能是想调和安西四镇、北庭的这批军队。在大历三年(768)的时候,马璘被任命为泾原节度使,他要求加强泾原的军队实力,于是中央将安西四镇和北庭两支军队从其他方镇调拨过去。这两支军队自安史之乱爆发后,万里远征,来到中原。作为客军,他们本来就无定居之所,已经被来来回回地调拨了好多地方,将士们辛苦疲惫,早已牢骚满腹。等这次再换防到泾州的时候,将士们忍无可忍,于是策划了一次叛乱。幸好当时的都虞候(相当于宪兵头目)段秀实英明果断,将谋乱提前扼杀。
  马璘正是看到了这一问题,所以要将李晟等其他镇的将领调来泾原,想要调和化解潜在的矛盾。在泾原镇,这批将士还算稳定。不过这次引而未发的阴谋活动,没能让这些将士积蓄已久的怒火得以发泄出来,终究还是留下了隐患。后来,终于在德宗年间爆发出来,在长安酿成了一次极为严重的“泾原之变”。曾经的泾原兵马使李晟则因为平定泾原之变而成就了自己的不朽名声。此是后话。
  在泾原镇期间,李晟曾救过节度使马璘一命。当时是大历八年(773),吐蕃再次以十万之众,入侵泾州。唐军一败再败。马璘和吐蕃在盐仓会战,结果也是大败,陷入了重围。盐仓就在泾州之西不远。当时很多散败的将士都逃入泾州城中,此时又是段秀实站了出来,组织败军去救马璘。李晟也站出来,担任了主要角色,最终将马璘救了出来,而吐蕃军队也撤归了。
  不久,马璘就推荐李晟入朝,当上了禁军——神策军的将领。在这件事情上,可以说是马璘对李晟的回报。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都是对李晟的提拔。事实上,这次调任对李晟意义重大,可以说是他人生的一个转折点。但是马璘内心又有些复杂的感情,史书上说马璘因此“内忌晟威略”,就是心里有点忌妒李晟在军中的威望和谋略。李晟的声望升腾这倒是事实,后来李晟率领神策军同叛乱的泾原将士作战时,总是穿着锦衣,很显眼。李怀光觉得很奇怪,这种标异的做法,按常理来说,是军中大忌。李晟却回答说:自己当年在泾原待过,而且在军士中威望很高,现在他就是要特别穿这身衣服,以起到震慑敌人军心的作用。
  话说回来,李晟能进入神策军,也是刚好赶上了皇帝要大力加强神策军的建设。自从安史之乱以后,唐朝的战争都是靠藩镇的军队在打。与藩镇军力的日渐强大相反,中央禁军力量却一直不见什么起色,这让皇帝很是郁闷。自神策军入主长安后,皇帝一心要将神策军打造成一支精锐之师。而且,这支军队的目标,不仅仅局限于保卫长安、保卫皇帝,还要担负起对吐蕃、对藩镇的威慑功能。可以说,马璘推荐李晟进神策军,是将他放到了一个更大的袋子中去了。不管是什么理由,马璘这个推荐,对李晟来说,有着非凡的意义。可以说,如果李晟不是神策军将领,那他未来可见的最好前景,也就是一个藩镇节帅,他很可能就与后面那场救难大功无关了。因为这场功劳的背后,神策军本身起着很微妙而关键的作用。
四、进入神策军(2)
李晟当神策军将领不久,德宗继位。吐蕃继续进攻唐朝,不过改变了策略,不走北线,改从剑南道入手,而且是和南诏联手进攻,合兵十万,分别从两个方向进攻,一是北边的茂州、扶州、文州,一是南边的黎州、雅州。吐蕃扬言说“吾欲取蜀以为东府”,明显是打算南北夹击,吞并四川。如果这个战略目标真的实现的话,那唐朝就太危险了。四川地区,一直是唐朝的大后方。一有动荡,就可以躲到成都去。唐朝有两次皇帝都逃到成都,还有一次走了一半路。这个皇帝就是德宗。可以说,四川地区对唐朝有特殊重要的战略意义。
  但这个时候,四川地区一片混乱。之前在西川当节度使的是崔宁,这是个厉害角色,将西川整得服服帖帖,几乎就成了他的独立王国一般。他后来入朝,被留在京师。剩下的这批将领,遇到大敌,一个个都慌了手脚。吐蕃军队节节胜利,刺史县令都逃走,老百姓纷纷逃难。德宗很担心,看来只有让崔宁回去收拾局面了。诏书下达,崔宁都已经准备动身了,宰相杨炎却提出了反对意见。他认为,这次崔宁回去,恐怕也无法搞定;就算搞定了,那么他的地位牢不可破,四川再也无法臣服中央,贡赋不入,这和失去四川没什么区别。
  那怎么解决眼下的困难呢?杨炎提出一个方案,由中央直接派一支劲兵去,这支劲兵,主力可以由朱泚所领范阳兵数千人担任,同时夹杂入神策军。从战斗力来说,没有比这个更强的了。从战后的局面来说,因为这支中央军队在四川,那么之后由中央直接任命一个西川节度使的话,蜀中军队也不敢反对。这样,既解决了军事问题,也可以顺便解决西川收归中央所辖的问题。可谓“因小害而收大利也”。
  皇帝听从了这个建议。
  在神策军中,李晟大概算是最有战争经验的将领之一,而且他远袭定秦堡的威名,也早为德宗皇帝所知。这次德宗调拨了四千神策军,就由李晟率领;另外调拨的藩镇军队,包括邠州、陇州,加上范阳兵,一共五千人,则由另一个禁军将领曲环率领。曲环也是出身陇右,大历中在陇州当边防将领,屡立战功。
  两支军队分头迎击两路敌军。其中南方一路由李晟负责。雅州、黎州,位于今天的川西高原甘孜一带,路途遥远不说,而且地势险要,行军难度极大。李晟率四千神策军精兵,进军神速,很快越过“漏天”,即雅州(今雅安)地区,再越过邛崃山,直逼黎州。黎州有大渡河穿过。就在大渡河边上,有飞越山,山上有三座城堡,分别叫飞越城、三碉城、和孤城,合称“飞越三城”。经过激战,拿下了黎州的飞越三城。随后跨越大渡河,继续往南追击。在唐朝全盛时期,再往南的巂(xī)州,即今西昌地区,也都属于版图之内。可当时这大片地区已被南诏逐渐吞并。后期双方大约以大渡河为界。李晟跨过大渡河的这个追击,虽然没有什么战果,但也足以扬威。至此,李晟漂亮地完成了任务。
  李晟的这个举动,不由得让人想起多年以后的宋太祖。当时宋军进入蜀中,节节胜利,乘胜进军,势如破竹。但是赵匡胤在听到宋军前方战报说“已到大渡河”的时候,拿起手中的玉斧,在地图上的大渡河处重重划了一道,说:就到这里吧,不要渡河了。后来这个故事被称为“玉斧划界”。宋人是把它当做一个不穷兵黩武的光辉事迹来表述。但是从军事的角度来说,在这里,就可以看出唐、宋人之不同。唐朝即使在实力下降的情况下,也保持了一种勃勃野心。而宋人,在势头很好的时候,也不想用兵。当然,这两种行为的好坏另当别论。
  虽然在建中元年抗击吐蕃取得胜利,但德宗还是积极谋求和谈。之前在代宗时,吐蕃来的使者,全被代宗扣留,前后八人。另外,俘虏也全都发配到江南、岭南。此时,德宗将他们全集中起来,送回吐蕃,临走前,还给每个人送了一套衣服。德宗正是以此来显示自己求和的诚意。
  因为德宗的目标不在于对付外敌,他首要的目标是要削平藩镇——“攘外必先安内”。
  
五、参与对藩镇战争
唐德宗把第一个年号叫“建中”,显示出强大的政治野心——他要“重建中兴”,再现大唐盛世的辉煌。他上台的时候,三十七岁,可谓年富力强。而且他当过天下兵马大元帅,几乎是在战争中成长起来的,比较有武人气质。因此,他一上台,就对藩镇采取了强硬的姿态。
  德宗的祖父肃宗、父亲代宗,对藩镇的政策都是相当软弱的,当时人就有批评说是“姑息”政策。代宗时期,藩镇的节帅经常是十几年都不换人,这自然会大大助长藩镇的割据倾向。德宗对此早就心怀不满。一朝权在手,就把令来行。本来,有雄心有毅力是件好事,但付诸行动则要审时度势,审慎谋划,尤其在国家大事上,更要懂得量力而行。如果力量差一点点,靠努力也是可能成功的;但如果力量差得太远,光靠毅力硬干,那就是蛮干,结果会适得其反。德宗把削藩这件事想得太简单了。他大概以为只要有决心有毅力,没有什么不可能。所以,他不懂得恰当的妥协,只知道一条道儿走到黑。
  德宗有冲劲,但他相当鲁莽草率,而且还相当固执,不容易听取意见。
  作为最高领导者的这些性格缺陷,最终使得建中年间轰轰烈烈的“削藩”战争最后酿成一场又一场的大祸,差点不可收拾。
  如果硬要说有什么好的结果,那就是成就了李晟这个大功臣。
  事情要从田承嗣的死讲起。田承嗣是安禄山手下的大将,也是后来最重要的藩镇割据核心人物。《新唐书》的《藩镇列传》第一个就是他。建中二年(781),田承嗣终于死了。他的侄儿田悦想继位。割据藩镇中,节帅父死子继的规则,在代宗朝早已经成了一个“潜规则”,皇帝向来不干涉。这也是藩镇势力确立的最重要的标志。
  但现在,德宗皇帝不希望继续看到这种局面,于是他很强硬地直接拒绝任命田悦继位为魏博节帅。田悦很不满,联络各方势力,暗中策划叛乱。双方关系紧张,一触即发。
  同一年内,成德节度使李宝臣又去世了。德宗照样没有对他的儿子李惟岳的继任给予承认。终于,唐王朝和割据藩镇之间的战争不可避免地爆发了。
  战争分好几个战场,但关键战场在魏博镇这里。魏博地处黄河北岸,德宗派就近的山西地区两个藩镇——河东节度使马燧、昭义节度使李抱真——去对付,另外还派遣了一支神策军的精兵,就由李晟率领,与马燧、李抱真一起联手围攻田悦。这三位都是能征善战的名将,军队也是精锐之师。德宗那是志在必得。
  战争初期很顺利。特别是洺水一战,三军用命,将魏博军打得大败,几乎全歼主力。形势一片大好。这时如果乘胜追击,消灭魏博并非难事。可是,李抱真这时偏偏采取了消极的态度,拖拖拉拉,不愿全力进攻。这种行径,叫“玩寇”,就是要留着敌人,不能全给消灭干净了。否则以后就再没有“立功”的机会了。“狡兔死,走狗烹”这句话,武将们最清楚不过。特别是在唐后期,藩镇军队中出工不出力乃是顽疾。当年安史之乱末期,仆固怀恩没有将田承嗣等人的军队彻底消灭——虽然这有相当困难,但不是不可能做到的。也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只要皇帝要用到藩镇的军队,那就无法彻底实现自己的目的。除非是所有战役都由神策军来打。但在当时情况下,这并不现实。
  总之,李抱真等人的态度微妙,给了田悦一个喘息机会。他回过神后,联合了其他割据强藩的力量,再次反扑。在洹水一战狠狠地回敬了一次,唐军大败。之后双方就陷入僵局,一直对峙。
  一下子,大好的形势转变为战争结束的遥遥无期。这对李抱真等人来说,是好事。因为只要在打仗,他的军队就会有补贴,是稳赚一笔外快的机会。
  不过李晟可不是味儿。他是中央军,这么干耗粮草可说不过去啊。于是他要求换个战场——北上攻打幽州朱滔和成德王武俊。
  其实李晟也很清楚,幽州和成德也都是强藩,不容易对付。于是他就领军围攻了一个小县城——清苑。好歹立点小功。
  可没想到,小小的清苑县也是块硬骨头。从正月一直打到五月,也没有能啃下来。随后,朱滔亲自率军救援,一战击溃神策军。
  李晟退军到定州后,一点想法都没有了。于是一直从五月待到十月,从夏天待到了冬天。
  从清苑一战来看,李晟和神策军战斗力似乎并不强。其实,这和整体形势、士气有关。在当时情形之下,所有人都明白,单靠这一支神策军孤军,在河北战场是绝对没有可能打开局面的。败局已定。唯一有点信心的,大概只有那有点偏执狂的德宗皇帝了。
  胜利眼看就要到手却活活开溜,德宗不甘心啊,他已经抓狂了:他差不多把老底都掏出来了。自从战争打响,他是一次又一次地把神策军派往全国各地的战场,前后率军的有阳惠元、莫仁擢、曲环、哥舒曜、尚可孤、刘德信等人。到最后,中央神策军已经无兵可派,以至于当时的“神策军使”白志贞甚至提出,让曾经当过节度使、都团练使的人,出人马组织成军队,让神策军将领刘德信带队,再赴前线。这真正叫做“穷兵黩武”,仗打到这个份上,危险可是随时会爆发的啊。
  《资治通鉴》里说,此时“人心浮动”。当时的大臣陆贽和段秀实都直接向皇帝提出过警告。德宗完全听不进去。其实危险真的临近了。
  前线的胶着让德宗很是上火,但真正起火的地方就在他的后院——长安。
  一支本来派往前线的泾原军队,在路过长安的时候,突然爆发了叛乱。仓猝之中,德宗逃往西北不远的一个县城——奉天。而长安很快出现了一个叛乱的政权,并随后围攻奉天。对唐朝来说,这次危机甚至比安史之乱更加凶险,因为这次皇帝都已经危在旦夕。
  还在定州百无聊赖的李晟,突然收到了一份十万火急的圣旨——泾原兵变,皇帝出逃奉天,放下一切,赶回去救驾!
  大场面!大场面终于到来了。李晟就是为真正的大场面而生的,他注定要在大场面中写就自己的辉煌。
  
六、奉天救难(1)
其实,严格来说,奉天救难功臣之中,就重要性而言,李晟并不是第一号人物。第一当属浑瑊,第二肯定要算李怀光,第三才轮得上李晟。不过李晟是最后的,也是最成功的一个功臣。李晟就是让德宗皇帝吃饱的最后那一碗饭,所以他的光辉掩盖了所有人,几乎成了救世主。
  其实对李晟来说,这几乎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泾原兵变,纯属意外。这桩意外的起因,居然是因为招待不周引发的。
  德宗在几乎派遣了所有神策军去前线后,开始动用西部藩镇的军队,其中包括泾原镇,征兵五千。泾原军队是防守吐蕃的重兵,居然也被调到东边去,足见德宗已经把吃奶的劲儿都用上了。
  十月三日,泾原军来到了长安城外,统率军队的节度使姚令言离开军队,单独进长安城内,他要面辞皇帝而去。而招待军队的工作,则是由当时的京兆尹(长安市长)负责。可能是因为当时战争不断,财政困难,也没有太多余粮了;也可能是因为过于马虎,对泾原军队的招待相当不周,说是犒赏军队,结果端上来的都是些粗茶淡饭。
  这与泾原镇将士的期待差得太远了。他们本来期待有很多的赏赐,所以这次出征,军队中还有很多“子弟军”,都是准备吃“奖金”的。所谓子弟军,就是志愿军。唐朝军队有很多义从军,是一个传统。唐后期,军队的编制都是定额的,称为“官健”,相当于“正式工”。不过在作战的时候,军队数往往会超过正式编制,那些新增人员相当于“临时工”。虽然他们没有固定的工资福利,但国家会发给他们很多补贴,相当于奖金。当然,这些人基本上都是“正式工”的子弟们,所以称为“子弟军”。在有些情况下,子弟军人数甚至超过正式官健。比如后来李怀光的军中,正式编制的军人只有五万,而子弟军就有十万,居然超过一倍。所以,唐后期藩镇军队都希望打仗,喜欢打仗。只要打仗,就有利可图。而国家则为此付出了巨大代价。
  回过头来看这支泾原军队,他们本来就很有“骄兵”的风气。面对这些粗茶淡饭,自然很是失望,并迅速变成了怒火。一干将士当场就踢翻了案桌,嚷道:“我们就要上前线去送死,居然还吃这等猪食!”越说越恼火,一点愤怒的情绪来回激荡,很快就成了熊熊烈火,整个军队一下变成了红眼的公牛。恶从胆边生,干脆,打到长安城去,打到皇宫去,亲自去要钱!于是乎,一大彪人马,转换方向,朝长安城奔去。
  城里的姚令言听说后,急忙跑出来制止,但已经完全指挥不了愤怒的军队了,反而被裹挟着去攻城。德宗皇帝急忙又派中使(宦官使者)来赏赐他们,每人两匹绢!打发叫花子呢吧?将士们被气得发笑,纷纷拿箭射中使。
  其实德宗皇帝此时除了金钱,已经没有军队可用了。禁军主力早就派往前线,剩下的都是些无赖市井之徒。因为当时禁军收入特别高,所以有大量长安人贿赂取得禁军“正式工”名额,领一份工资,却完全没有军人素质。所以一旦事情危急,皇帝急召禁军,居然无人听命,整个地人间蒸发了!*真是害死人啊。
  就这样,德宗皇帝仓皇逃往奉天,而叛军异常轻松地进入皇宫,然后开始大肆劫掠宫中库藏。当他们抢饱了之后,才回过神来。这下闹大了,怎么收场呢?
六、奉天救难(2)
姚令言自己就是被胁迫者,他也没有主张。不过他知道该找谁——朱泚,朱泚原来做过泾原节度使,但更重要的是,朱泚的弟弟朱滔,现在正是河北的叛军首领。显然,朱泚的叛乱资格和资源都是首屈一指的。
  姚令言劝朱泚说一道反了吧。朱泚一开始也颇为犹豫,但很快,他手下那些幽州兵纷纷叛乱,从各处投奔于他,给他吃了定心丸。八日,朱泚开始称帝,而且就在第三天,也就是十日,朱泚亲自率军猛攻奉天。要干就干个彻底,拿下唐朝皇帝,那就好办了。否则就是死路一条。
  此时唐德宗及其朝廷,可谓是内外交困,岌岌可危。近的朱泚,他已经打出了称帝的旗号,这显然是要取唐而代之;远的还有朱滔和李希烈,幽州镇的朱滔已经与河北诸藩镇联结,眼看就要南下河南,目标是东都洛阳,而淮西李希烈的军队连打胜仗,非常嚣张,一方面是阻挡了东南漕运,另一方面也导致东南一带的藩镇们都各自固守本镇,按兵观望。
  而关中的诸藩镇,虽然也有部分勤王,但大多出工不出力,徘徊观望为主,几乎没有全力以赴的。甚至就连神策军也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神策军中最早赶回来的一支,就是刘德信军,他在十月十九日就从汝州赶回来,一直就驻扎在东渭桥,当时的物资转输都集中在这里,算是守住了军资。但对十万火急的奉天之围,显然是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当然,以刘德信的军队数量直接对抗朱泚军队是必败无疑。甚至就是神策军主力军的李晟,也是不敢。实际上,李晟的军队是最迟到达战场的。他是在十一月二十九日才“赶到”。这离收到救驾的命令,已经足足过去了四十多天,也比李怀光的军队到达时间晚了九天之多。
  朱泚的军队从十月十日开始,猛攻奉天小县城,一直打到十一月二十日。前后有四十天之久。在这一最困难的阶段,奉天城内军队的全权指挥是浑瑊,他的英勇顽强和智慧,为坚守住奉天立下了第一战功。
  但朱泚军队的进攻无疑也是凶猛无比,最后的一次进攻,甚至箭都射到了德宗皇帝身前三步之地,让皇帝大惊失色。
  在这最紧要的关头,李怀光拍马赶到。虽然用了几乎一个月的时间,但他的军队一路上招兵买马,等出现在战场上时,已经达五万之众,实际上,加上子弟军,居然达十五万之多,可谓声势浩大。据说朱泚听到李怀光军的战鼓声,不觉从榻上滚落。他意识到大势已去,立刻收军,退回长安。
  当时人都认定,如果李怀光再迟到三天,奉天必然失陷。李怀光这次立下的功劳,可谓高比泰山。李怀光的到来,不仅改变了长安地区战场的态势,更重要的是改变了全国的政治态势。之前一直在观望的很多藩镇,一下子都改变了嘴脸,特别是东南藩镇,纷纷运输物资,“贡赋山积,争功效死,如百川之赴沧海”,唯恐落后。岌岌可危的唐朝,显然已经渡过了最大的危机。
  就在第二年的元旦,德宗皇帝改了年号为“兴元”,并对全国下了一个罪己诏,承认一切都是自己的错,并宣布免除了朱泚之外的所有敌手的罪过。这个罪己诏的政治作用非常之大,一下子就把全国局势给扭转了,同时也把朱泚给孤立起来了。据后来的李抱真入朝说:“此诏一下,我就知道山东不足平也。”从此,战事转入第三阶段。
六、奉天救难(3)
第三阶段的战争,才真正进入高潮。李晟也才算真正登台,开始焕发光彩。
  这一阶段最让人意外和不可理解的是,已经立下了不世之功的李怀光,居然也开始叛乱。他葬送了自己的前途,同时奉送给了李晟一份超级大功勋。
  李怀光的“叛乱”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李怀光和朝廷对立的开始,来自他和宰相卢杞等人的对立。李怀光在救驾途中,就表示了对卢杞等人*无能误国的不满。尽管他立下大功,但德宗在卢杞等人的谗言之下,居然没有接见李怀光,而是让他立即投入收复长安城的战斗,这让李怀光非常之失望不满。他屯兵咸阳,根本不打算进攻,并且连章上书,痛斥卢杞等人。最后德宗不得已为他贬逐了好多位大臣,包括德宗一直信任的宰相卢杞。李怀光暂时得到满足,但双方的矛盾和猜忌已经无可挽回。这是第一阶段。
  第二个阶段的主要矛盾,则是来自军队之间的对立。这就是李怀光的朔方军和李晟的神策军的对立。当时唐军开始围攻长安的朱泚,李怀光算是总指挥,但实际上各支军队各自驻扎,各自为政。其中李怀光军在咸阳,而李晟军在东渭桥。后来李怀光要求双方联营,于是李晟军从东渭桥转移到陈涛斜,与李怀光军相连。就在这个过程中,两军矛盾加深。主要原因在于“同工不同酬”。李晟军是神策军,属于中央禁军,所以历来待遇优厚,将士工资比地方藩镇的高很多,这本来也不难理解。但问题是,现在双方都同样在攻打长安,干的是同一件事情。况且,作为藩镇军队的朔方军,战功赫赫,不久之前还解了奉天之围呢。可待遇还是远不如李晟军,这就比较让人难以接受。
  当时还出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在双方出军的时候,李怀光军总是军纪很差,掳掠抢劫不止;而李晟军总是纪律严明,不干这种事情。而且,李怀光军常常要将劫掠的物品分给李晟军——分赃!但李晟军从不接受。史书中记载了这个细节,自然是想说明李晟比李怀光来得纪律严明。这大概也是事实,但问题是,两军之所以有这样的差距,是和他们待遇不同有密切关系的。李怀光军的这种表现,尤其反映了他们微妙的心理状态:他们希望两军互惠互利,平起平坐。甚至希望拉神策军下水,大家同流合污。
  其实关于这个问题,德宗也是看在眼里。他曾经让大臣来讨论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他先是希望各军都得到与神策军同样的待遇,可这完全无法做到,因为财政根本不能支持如此巨大的支出!这从另一个方面说明,当时神策军的待遇是非常之优厚,实在超过藩镇诸军太多。
  李怀光则提出另一个方案:削减神策军的待遇。可见,李怀光的目的,主要是希望平等——这样大家也可以达到心理平衡,他也可以给朔方将士一个交代。但这个想法也不可能实现。
  在这种情形下,李怀光及其军队消极怠工,一连几个月下来,攻打长安几乎没有进展。李怀光与朝廷的矛盾再次加深。同时李晟不停向朝廷进奏,认为李怀光要反。
  果然,不久之后,李怀光公开声称,说自己已经和朱泚联兵,让德宗圣驾远避。虽说如此,可哪有这样的叛乱呢?既然造反,那就干到底,居然一边造反,还一边让“圣驾远避”?也算是搞笑。
  不管李怀光怎么想的,他造反的事实已经被认定。德宗在仓皇之中,从奉天向南出逃,一路顺利,一直来到梁州。
  此时,处境最危险的要数李晟的军队。当时李晟军驻扎在东渭桥,正好处于李怀光的咸阳和朱泚的长安中间,所以,如果双方真的联手合击李晟,那么神策军必将全军覆没。
  后来史书对于此时此境下的李晟,都过多地夸大了其英雄气概,认为他孤军在两强之间,坚强不屈,力挽狂澜。李晟的忠心孤胆,固然有可夸之处,但真实情形,恐怕并非如此。有记载表明,当时李晟卑词厚币,向李怀光示好。显然李晟是采取了低声下气的讨好姿态。当然,也可以把这个解读为李晟采取的示弱策略。但不管怎么说,和“坚强不屈”的描写还是有差距的。
  其实,最大的可能是李怀光摇摆不定,他其实并没有彻底和朝廷撕破脸,而是存心“坐山观虎斗”的。所以,李怀光一直没有采取什么举动,没有真的和朱泚联兵。一个月之后,他主动退出关中,撤到了山西。李晟算是躲过一劫。
  李怀光退出之后,关中地区就成了李晟和朱泚两军的决战战场。此时,对李晟来说,是大大地占优:关中地区各支军队,已经全面包围了长安,现在都受李晟节制,统一指挥。而朱泚军队基本龟缩在长安一城。其败亡只是时间问题。
  即便如此,唐军的进攻还是很困难,于是德宗拍板引进了“强援”——吐蕃军队。五月,在河北战场上,朱滔也遭到了决定性的失败。与此同时,李晟发起了最后总攻,一举攻破长安城。
  战争过程非常顺利,以至于攻下长安之后,整个长安城都相当平静,较远的坊人过了一天才知道官军已经入城了。史书描写说:“公私安堵,秋毫无犯,远坊有经宿乃知官军入城者。”胜利的消息传到梁州,群臣都表示祝贺,奏称:“古之树勋,力复都邑者,往往有之,至于不惊宗庙,不易市肆,长安人不识旗鼓,安堵如初,三代以来未之有也。”德宗也感动地说:“天生李晟,为社稷万人,不为朕也。”这真是一场非常漂亮的胜利。
  至此,泾原之变的一场大戏算是基本收场了。李晟虽然登台晚了点,却是收网的人,真是“来得早不如来得巧”。
  
七、辉煌之后的失落
李晟的成功,是建立在李怀光的失败之上的。李怀光的军事功劳非常大,但政治上比较幼稚,犯了错误。这点无可推诿。但李怀光“叛乱”这个“事实”,是值得推敲的。
  李怀光及其军队的不满是真实的,但说到要造反叛乱,实在有点言过其实。事实上,李怀光在反与不反之间,称之为“跋扈”更确当。首先他没有对德宗怎么样,他只是公开宣称“吾今与朱泚连和,车驾且当远避”,但是一个真心要叛乱的人,怎么会如此宣称呢?也有资料说他曾经派了一支军队追击德宗但中途居然自己就逃走了。这也有点不可思议。其次,与朱泚联兵之举,应该不是事实。可能李怀光曾经和朱泚沟通过,但很明显双方并没有合作。
  李怀光的行为颇有奇怪和矛盾之处。大概一方面他对朝廷很不满,这个不满,有他自己的不满,也有他部下军队的不满。实际上,他的属下有很多胡人,他们对唐皇帝的忠诚度是相当可疑的。李怀光自己也不是汉人,而是靺鞨渤海人。显然,李怀光有这方面的巨大压力。另一方面,他个人又不想真的造反——造反名声不好,下场也很可担忧。总之,李怀光的内心充满了矛盾。最后,李怀光往东退却的路线,是走向并占据山西的河中地区——之前,德宗授予了他河中节度使的头衔。他这也算是“回归本镇”。大概李怀光的目的是想效法河北藩镇,占据一块地盘后,自立为王,成为可以自己做主的一方军阀。这倒不失为一条退路。
  李怀光之功与过相较,功大于过。其实德宗也颇知李怀光的苦衷和无奈,因此,在后来也一直对李怀光抱有期待,期待李怀光能重新投向朝廷。后来德宗曾经悄悄地派宦官去河中和李怀光联系,想赦免他。
  结果事情暴露后,李晟公开弹劾宦官尹元贞“矫使”,将德宗的这个企图给阻住了。李晟的功劳都是在与李怀光对比之下才显得光辉。如果李怀光被赦免了,那人家的奉天救驾之功,恐怕还在李晟收复长安之上呢。这一步,那是非争不可的。
  李晟立刻上奏,宣称“赦怀光有五不可”,这些道理都没什么错。这个时候,李怀光是不能赦免了,否则中央权威更是丧失殆尽。但从李晟的角度来说,总是有点落井下石的意味。
  事实上,李怀光的“叛乱”,一半是由李晟促成的。在李怀光军和李晟军联营期间,双方矛盾的加深,就李晟来说,固然属于无可奈何,但他并没有积极弥合双方矛盾,没有促进朝廷和李怀光的和解,反而是拼命向朝廷揭发说李怀光要反。李晟并没有什么证据,只是自己推断,基本上可以算得上是诬告。
  说到吞并军队,反而是李晟自己开了这个先例。当他进军东渭桥的时候,这里本来驻扎着刘德信军,率领的就是那支神策子弟军。李晟到来之后,找了一个借口杀了刘德信,合并了这支军队。当时,李晟身为神策军行营节度使,是所有神策军的上司,指挥刘德信军本来也是合情合理,但他为什么要杀了刘德信呢?恐怕还是有抢夺功劳之嫌。正是: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其实刘德信也算是神策军大将,李晟随便就杀了,实在可算得上是跋扈的行为。
  如果我们可以认为李怀光并没有反叛中央的决心,那么李晟力抗李怀光军这项功劳,其实也就一笔勾销了。这样,属于李晟的军功,其实就是收复长安一项。收复长安固然重要,但这基本上是板上钉钉的事情。换个将领,肯定也能拿下。而且就这种情形下,李晟还花了好几个月的时间才搞定。当时李怀光屯兵八旬,也不到三个月。后来李晟在接驾的时候,就表示自己收复长安时间太迟了,有罪。当然,从为人处世角度讲,他这个态度,就是李怀光远远赶不上的地方。
  李晟军收复长安的时候,其实也干了很多坏事。当时朱泚的伪朝官员的所有家产,都被将士们吞并了。这明显属于擅自做主的行为。与李怀光军的公开劫掠,其实也相差不远。
  总的来说,李晟和李怀光相比,功劳不及李怀光,就罪过而言,除了没有公开不服朝廷之外,其他诸如杀将并军等行为,也是差不多的。李晟的最大“优点”,就是对朝廷一直表现出顺服姿态。从结果来看,李晟是一步登天,而李怀光则一失足成千古恨,何止天壤之别啊。说起来,还真是有点不公平。
  但政治这个东西,就是这样,关键之处,不能犯错。李怀光是不懂政治啊。李晟更懂政治,所以他成功了。
  在此后每次宴会及赏赐时,排第一的总是李晟,而第二的总是浑瑊,其他的将相都要次之。这个座次,显然是奉天定难功臣的座次了。而此时,李怀光则还在河中,苦苦死守着他的一亩三分地,这等座次,他是半个也没有了。
  尽管李晟非常成功,非常风光,但有趣的是,德宗很快就剥夺了他的大权,将他派往节镇去镇守边疆。很显然,德宗这是变相地贬了他。德宗的心态,是颇可玩味的。
  
八、将相不和
基本上,德宗后期,李晟在政治上比较失势。除了德宗本人的因素之外,还有一个因素是将相不和——李晟与宰相张延赏发生了深刻的矛盾。说起来,张延赏和李晟还是同年生的,可以互称一声同年兄了,无奈八字不合。
  张延赏也是个人物,书香门第,开元名相张嘉贞之子,博涉经史。而且也很有真才实干。就在建中四年(783),全国一片混乱之际,张延赏正做西川节度使。部将趁机造反,将他赶出了成都。他不动声色,杀了个回马枪,将叛乱一举平定,稳定了唐朝的西南一隅。功劳不细。
  张延赏确有宰相之才,德宗也颇为欣赏,在贞元元年(785)的时候,准备起用他为宰相。可就在任命下达的时候,被半路杀出的李晟给坚决阻挡了。
  李晟对张延赏意见这么大,原因却很小——因为一个营妓。唐代有很多官妓,地方政府、军队都有。军队的官妓称为营妓。大历十四年(779)的时候,李晟率神策军入蜀击退了吐蕃和南诏的进攻,大获全胜。当他凯旋的时候,偷偷带了一个叫高洪的西川营妓(插一句,著名女诗人薛涛,也当过西川官妓)。结果节度使张延赏听说后,大怒,立刻派人将营妓追回。
  这事看来是很有八卦内幕的。本来营妓脱籍送人的佳话,也是常见。李晟为什么要不告而取呢?想来是张延赏不愿意,所以甚至不惜和李晟翻脸,也要追回高洪,多半是因为张延赏也很喜欢她。李晟武将出身,内宠也不少,但他自诩家风严谨,想来也不是太随便之人。何以对此事如此难以忘怀呢?自然也可以理解为他对这个高洪旧情难忘吧?
  这样说来,两人就是为了一个营妓而争风了。想必这个高洪有过人之处,以至于迷倒了这样两位大人物。可惜史载不明,这虽属臆测,但也合情合理。
  事实上,多年之后的李晟,对此事仍然耿耿于怀,甚至不惜力阻张延赏当宰相。要知道,这可是大大得罪人的事情,不啻与人结仇。这份恨意,那可真是不简单。对于此事,古人就颇有批评,认为李晟太不该小题大做了。不过如果考虑到感情因素的话,也不是不可理解的。
  德宗为了照顾李晟面子,硬是将任命收回。不过他又特地将韩滉找来,让他来调和两人之间的矛盾,因为韩滉和李晟关系不错。一番说和之后,终于还是任命了张延赏为宰相。
  不久之后,在一次宴席上,皇帝亲自做调和工作:拿出一段“瑞锦”,让两人分别系上,表示和解之意。皇帝出马,那是天大的面子。两人似乎已经握手言和。
  不过接下来的一幕,却是大出意外。李晟当场表示,为了表示和解的诚意,他愿意和张延赏结为儿女亲家。没想到张延赏断然拒绝。李晟很生气地说:“我是武夫,有什么旧恶,一杯酒之间也就烟消云散了。你们这些所谓知识分子,脾气倒是大得很,冒犯不得呢。虽然表面笑眯眯的,其实心里还是含恨。你不许婚,肯定是因为你心里愤怒未解!”这真是戏剧化的一幕,俨然是新版结局的《将相和》了。
  这样,两人矛盾不仅没有化解,反而越发严重。
  此后张延赏一直身居宰相,主持大政。而李晟显然遭到了抑制。虽然表面上,李晟仍然不停地得以加官晋爵,宠荣不断,但在重大决策上,基本上都没有参与的权力了。甚至在一些军政大事上,张延赏专门与李晟反其道而行。
  最大的问题就出在和吐蕃和谈之上。李晟一直是强硬派,对吐蕃也颇有胜绩。但德宗皇帝一直对吐蕃抱有好感,几次三番打算和谈。贞元三年(787)的时候,张延赏力驳李晟的反对意见,积极促成了和谈。结果就在双方会盟的时候,吐蕃突然翻脸,把唐朝将官们杀的杀,抓的抓,唐军几乎全部覆没。一场“结盟”变成了“劫盟”。
  经此事件后,张延赏惭惧交加,不久就去世了。把互相不合的意气之争带到国家大事上,就很不合适了。
  从两人交恶的过程来看,李晟发难在先,张延赏报复在后,应该各打五十大板。
  
九、父子名将(1)
唐前期最著名的将门世家是薛仁贵开创的薛家将,而唐后期最出名的则是李晟开创的李家将。
  李晟军事方面算不上非常出色,但地位崇高,有“再造唐室”之誉。不过李晟有个儿子,却指挥了可能是唐朝最出名的一次战役,这就是“李愬雪夜入蔡州”。李愬是李晟的第八个儿子。
  李晟儿子挺多,有十几个,很多都做到了高官,基本上都在各个藩镇做节帅。史书上说李家嫉恶好善,治家也很有礼法。愿、宪、愬、听四子皆任节度使。并评价说,这是“大忠所庇,斯圣神之报应也”。
  其实都应该托赖他们父亲李晟。因为这些儿子基本上都属于“骄奢淫逸”之徒,都有点二世祖。其中第十个儿子李听做过十个藩镇的节帅,收受贿赂,赋敛百姓,穷奢极欲,无所不为,最后居然还能官居一品,得以善死。史书上也不禁感叹:“非西平(李晟封爵西平郡王)之遗德,焉能及此乎!”
  其他儿子也大多类此。老大李愿做高官,一事无成,“务在声色,不计其余”。第十一子李惎“累官至右龙武大将军,沉湎酒色,恣为豪侈,积债至数千万”。其实这种状态很正常,高官显贵之家,往往无德无才,多败家子。
  这里面,李愬算是一个另类。李晟内宠很多,李愬的母亲大概出身不高,估计是个八姨太之类的,而且很早就死了。在李晟这么多儿子中,李愬基本上属于没什么地位的一个。这点在后来做官的时候,很明显看得出来。他在做刺史的时候,因为管理工作特别出色而受到过嘉奖,应该说是很有能力,但他一直在一些无关紧要的职位徘徊,大多是卿监和东宫官。
  可正是因为他在李晟众多儿子中没有什么地位,所以反倒成就了他。他从小发愤图强,对自己要求特别严格,与其他兄弟们骄奢淫逸完全不同。他一方面洁身自好,另一方面又“有筹略,善骑射”,可谓有德有才,有勇有谋,是个非常出色的人物。
  虽然一直没有受到重视,但元和年间在朝廷攻打淮西镇的时候,他终于脱颖而出,成就了一个传奇,维系了家族的将门威风。
  元和是唐宪宗的年号,宪宗是德宗的孙子(中间的顺宗做皇帝不到一年就死了)。他一上台,就完全改变了德宗的作风,积极谋求平定跋扈割据的藩镇们。到了元和十一年(816),这个计划到了最关键的一步——平定淮西。
  淮西是淮南西道的简称,治所在蔡州(今汝南),常领申、光、蔡三州,位于今河南南部一带。淮西地处中原腹地,位置很重要,一直是个老牌的强藩。早在德宗建中年间,李希烈就曾在淮西叛乱称帝,后被手下将领吴少诚干掉,算是平定了叛乱。但淮西镇的这些将士,这些割据的基础,根本就没有动过,只不过换了一个头子而已。到元和十一年的时候,吴少诚死,儿子吴元济很想继续世袭下去。淮西的割据状态几乎已经保持了六十年之久,整整有两代人的时间了,老百姓只知道有节帅,而不知道有皇帝,“虽在中原,心如貊异”,割据的基础与河北几乎没有什么分别。对唐朝廷和唐宪宗来说,这块骨头是异常的坚硬,但不啃不行。
  可这一啃就是四年时间。双方就这么僵持,实在是耗神费劲。以至于后来宰相裴度也忍不住亲自上前线督战,出发前辞行,裴度对宪宗说:“臣誓不与此贼俱生”,“若贼灭,则朝天有期;贼在,则归阙无日”。如果不搞定淮西,那俺死了也不回来!这简直就是生死状。
九、父子名将(2)
就在这样看似遥遥无期的对峙中,一直不声不响的李愬突然带来了一个石破天惊的突破:奇袭蔡州成功,俘虏吴元济!而且是一场几乎兵不血刃的成功。淮西就这样给非常戏剧性地消灭了,唐王朝取得了元和时代最为关键的一次胜利。
  可以说,“雪夜入蔡州”这一役,无论从重要性,还是从精彩程度来说,都是唐后期战役中首屈一指的。单凭这一战,也足以让李愬名垂青史。事实上,李愬基本上也就干了这一件漂亮的事情,此后的他并没有什么让人惊讶的成就。
  当然,雪夜入蔡州的成功,并非幸致。他为此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从一开始,他就打定主意,准备搞奇袭。其实这招也是他父亲李晟的拿手活,当年奇袭定秦堡,着实是一桩奇功,非常精彩,只是重要程度不高而被人忽视。作为儿子的李愬对这个战役一定是烂熟于心,他就是要照样来一次奇袭。
  所以,李愬主动请缨,要求去当唐邓节度使。唐邓位于淮西的西边,一直战斗力不强,而且曾大败于淮西,所以素来被淮西军所蔑视。与此相反的是淮西的东部,陈许节度使是个强藩,战斗力特别强,而且节度使李光颜一直积极进取,是淮西最大的劲敌。
  李愬要的就是低调,所以唐邓节度使是最佳选择。他一到任,根本不整顿军队,而且放出话来,我来就是混混日子的,打仗不是我干的事情。虽然李愬是名将之子,但他此前从来没有任过军职,可算是个无名之辈。
  但李愬在暗中悄悄地布置,完辑器械,调遣精兵。最关键的工作则是收集情报。因为要奇袭,必须对奇袭沿线的情况非常清楚才可以,否则孤军深入等于送死。但问题是关于淮西的地理及其军事布置,唐军一无所知。所以,要想奇袭成功,非得有一个淮西将领做向导才可以。现在,关键的问题是要找到这样一个合适人选。
  这个过程可真是曲折得很。先是抓了一个淮西将领丁士良,李愬释放了他,而且重用他做“捉生将”。丁士良很感激,于是献计并抓了一员猛将陈光洽,还通过陈光洽劝降了一个重要将领吴秀琳。吴秀琳是深通内情的人物。李愬给他做了很多工作,并提拔他为衙将。吴秀琳给李愬提供了一个重要情报:如果要取得突破,必须要靠李祐这个人。李祐是一员骑将,大概属于淮西的特种机动部队,经常来回防御,哪里危急就冲向哪里,对淮西情况最熟悉不过。
  于是李愬精心设计了一个圈套,抓住了李祐。李祐是个猛将,常把唐军杀得落花流水,这下落到唐军手里,大家都群情激昂,要求立刻杀掉他。李愬不仅不听,反而将他作为自己的心腹,有空就把他叫来密谈。甚至让他带刀宿卫,经常和自己同住,通宵达旦地密谈。于是李祐也对李愬感激涕零,死心塌地。
  当时与李愬经常密谈商量的,还有一个李忠义,情况与李祐类似,也是个降将。不光是降将,当时只要抓住了淮西的俘虏,李愬都要亲自面对面细问。所谓要知己知彼,这是兵家第一原则。
  除此之外,李愬还废除了一条旧军令——如果帮助敌军间谍人员的,都要屠灭全家!李愬这招让那些间谍都很感动,于是他们也纷纷反过来,主动为李愬提供了很多内部情报。李愬可真算是把情报工作做到家了。长期的攻心战下来,他已经对淮西的“险易远近虚实”都了然于心。
九、父子名将(3)
除了情报工作,李愬还早就准备了一支三千人的敢死队,取名叫“突将”,大概是特种突击队的意思。李愬亲自训练这支精兵,使其保持良好的战斗素质。
  就这样,李愬从元和十一年正月上任,一直在做准备工作。表面上也打了一些仗,但都是小规模,几乎不值一提。淮西西线几乎没什么硝烟。
  到了十月份的时候,淮西东线战事趋于白热化,裴度亲自督战,淮西精兵尽出,双方互有胜负,唐军仍进展不大,却被牵制了精兵主力。在这种情形下,李愬出手了。
  十月十五日,李愬布置出军,共九千人,分为前中后三军,每军三千人,互相策应。但谁也不知道行军的目标是哪里,命令下达只有三个字:但东行!
  一路走了六十里,天已经黑了。刚好到达张柴村。这里是淮西军的一个重要据点,地理位置处于蔡州的东北部,是个交通要害之地,北部的洄曲、东部的郎山等重要驻兵,都要通过这里通向蔡州。李愬军在迅速拿下张柴村之后,分兵两支,各五百人,一支北上扼住洄曲军南下的路线,毁掉桥梁等等,这支军队的将领就是一开始抓来的降将丁士良;另一支的任务相似,扼住东部郎山的路线。
  在张柴村短暂休息之后,李愬宣布继续趁夜色行军。大家忍不住再问,行军目标地是哪里?这下李愬终于解密了:“入蔡州取吴元济!”此地东南距离蔡州是七十里路。按急行军的速度,一个晚上时间是足够了。但自张柴村以东的道路,是唐军从来没有走过的,基本上两眼一抹黑。而且这时开始下大雪了,寒风凛冽。人人都觉得这是一次地狱之旅。随军的监军甚至哭出来了:“这下肯定是中了李祐奸计,我们死定了!”军令如山,敢死队队员虽知必死,但都奋勇前行。
  在风雪中几乎行了一夜,到四更时分,前锋队已经到了蔡州城下。整个蔡州城还安睡着,没有一个人发现有一支唐军已经兵临城下。甚至所有唐军都进入城中,整个城还是静悄悄的,没有人发觉。
  鸡叫的时候,雪停了,李愬军已经团团围住了牙城,奇袭也到了尾声。感谢这场大雪,为这次奇袭做了最好不过的背景,让这次完美的奇袭更加地完美。
  随着吴元济投降,李愬圆满平定蔡州,随后李愬宣布所有淮西将官仍居旧职,一场异常重大的胜利,几乎是兵不血刃。其实,李愬这也是模仿了当年李晟攻克长安城的榜样。史书上因此赞美说:“晟克复京城,市不改肆;及愬平淮蔡,复踵其美。”功名之奇,近世所未有。从中我们不难看出,李愬对他父亲的刻意模仿和学习。也许在李愬心目中,李晟是最光辉的英雄人物吧。
  这对将门父子,共同建立的功勋,恐怕很难有能与之相比较的。事实上,因为有了李愬这样的儿子,李晟的形象从此就越发地高大了。
  十、哀荣后世
  公元793年(贞元九年),李晟病逝,享年六十七岁,谥号忠武,赠太师。唐德宗用诏书的形式立下誓言,要为李晟“存保世嗣”,意思是,我李唐皇帝保证你李晟家世代富贵,并申告柩前。
  此后,李晟的地位,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不断抬升。唐僖宗避难四川的时候,朝廷编辑《兴元圣功录》,记载李晟匡扶大唐的丰功伟绩,“遍赐诸将”,希望他们都以李晟为榜样,无私无畏,效忠大唐。李晟的忠义地位,算是钉牢在正统上了。
  到了宋代,他的地位继续提高。
  1123年,这一年是北宋徽宗的宣和五年,虽然再过两年,就是靖康之难的1125年,可在这一年,一切都还是歌舞升平,太平盛世。不知道为什么,礼部的官员提出来要调整一下武庙的陪祀人员。大概是为了鼓励一下将领们奋勇杀敌,希望本朝将领以这些前辈武将为榜样,建立功勋,以便能留名千古吧。
  这次主要是增加了很多陪祀人员,模仿文庙,除了十哲之外,还有七十二贤——都是唐以前的人物。在十哲中,唐朝的有三人:李靖、李、郭子仪。而在七十二贤中,最后一个是李晟。看来李晟算是勉强够格的人物。
  不过这个排名,到了南宋时有了很大变化。乾道六年(1170),皇帝下诏,武庙中陪祀人员,李晟升格入十哲,立于堂上,同时原来十哲中的李则降为七十二贤原来李晟的位置。两人等于换了个位置。
  李在唐朝一直被视为军神,其军事才能、功绩、地位,都是极为显赫的。李晟为什么能够取而代之呢?这次换位的建议,是由一个叫都民望的小官提出来的,他的理由是:“李邪说误国,唐祀几灭,李晟有再造王室之勋,宜升李晟于堂上。”说白了,纯粹从军事的角度来说,李晟拍马也赶不上李,但是李晟因为政治立场正确,他的关键词是“忠”,所以他得以取代政治上不正确的李——李因为支持了武则天做皇后,被指斥为“邪说误国”。
  这个美誉坐定以后,李晟的地位继续上升。到明代之后,武庙祭祀的标准趋向严格,唐朝有资格陪祀的人只有五个:房玄龄、杜如晦、李靖、郭子仪、李晟,而李干脆被排除在外了。房、杜两人,其实并不能算军事家。明代的这个名单,干脆直接叫忠臣榜更合适些。从这个榜单的变化,其实也不难看出思想观念的一个转移。那就是“忠”字越来越要紧。李晟很幸运地被打造成一位忠心无比的将领,那也就难怪他一路吃香下去了。时至今日,“忠”字已经被视为“封建旧道德”,无人理会,李晟难怪要泯然众人矣。
 
首页 上一页 共3页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