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率先引进占城水稻的不是宋仁宗,而是宋仁宗的父亲宋真宗。
历史记录如下——
大中祥符五年五月:
上以江淮、两浙路稍旱即水田不登,乃遣使就福建取占城稻三万斛分给三路,令择民田之高仰者莳之,盖旱稻也。仍出种法付转运使,揭榜谕民。其后又取种于玉宸殿,上与近臣同观,作歌毕和,又遣内侍持稻示百官于都堂。
真宗认为江淮、两浙路,这些地方稍稍有旱灾就容易导致水田歉收。于是派遣使者到福建,取占城进口的早熟稻三万斛分给江南路、淮南路、两浙路,让地方选择地势稍高的地方种植,这就是早稻。并将种植的办法交付诸路转运使,让他们揭榜告知农民。后来真宗又在玉宸殿,与近臣一道观赏种植出来的占城稻,还做歌诗,请群臣咏和。再派遣内侍在都堂向百官展示。
玉宸殿,是真宗“宴息之所”,其中有一张御榻,所用帷幄都是黄缯,但没有“文彩之饰”。殿东、殿西聚书九千余卷。因此这个地方事实上是真宗的私人书房。不过在书房之外,另有苑囿,可以行稼穑之事。因此,这里的园子也种上了占城稻,相当于一小块“试验田”,真宗有时会亲自打理。他不一定动手种植,但会观看,观察。
为引进占城稻的成功,真宗喜悦之情真是“溢于言表”。
此后,关于真宗朝与占城稻的记录不断出现,荦荦大者,计有——
大中祥符五年冬:
丙子,出玉宸殿新稻赐辅臣,上曰:“禁中植稻,暇日临观刈获,见其劳力,愈知耕农之可念也。”
丙子日,真宗将玉宸殿中的新稻赐给辅臣,说:“禁中种植水稻,闲暇日来观看收获,见到劳力,更知道耕农的辛苦是应该惦念的。”
大中祥符六年秋:
丁酉,出苑中占城稻示百官。
大中祥符六年秋,丁酉日,真宗拿出苑中的占城稻向百官展示。
天禧二年冬十月:
庚子,诏近臣观玉宸殿刈小香占城稻,遂宴于安福殿,上赋诗,从官毕贺。
天禧二年冬十月,庚子日,诏令近臣观看玉宸殿收割“小香占城稻”,就在附近安福殿宴饮。真宗赋诗,从官都来庆贺。
天禧三年冬十月:
壬辰,召宗室、近臣于后苑,观西天绿豆、小香占城稻。上作诗赐之,属和。
天禧三年冬十月,壬辰日,召皇家宗室人员和近臣到后苑,观看“西天绿豆”“小香占城稻”。真宗作诗赐给从人,要他们写诗唱和。
天禧四年十月:
丙午,召皇太子、宗室、近臣赴玉宸殿翠芳亭观稻,遂赐宴。
天禧四年十月,丙午日,召皇太子、宗室和近臣,到玉宸殿翠芳亭观看占城稻,就在此处赐宴。
……
即使没有震古烁今的“澶渊之盟”,大宋这位农业帝国的领袖,宋真宗赵恒,也注定不朽。
2005年12月初稿于京师安贞桥
2011年10月二稿于津门体院北
2015年9月三稿于海盐江湖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