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开腿得健康》
作者: 方方
第1章 序言
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真是好了。先说吃,大鱼大肉几乎天天可以吃,生猛海鲜也没啥稀奇;再说行,出门有汽车、地铁,上楼有电梯,无论去哪里都方便得很。于是在不知不觉中,人们吃得多活动得少了。就在人们享受这种美好的生活时,一些富贵病也悄悄找上门了,高血压成为“无形的杀手”,我国发病率已经达到10%,患者人数高达1.3亿,同样因为糖尿病引起的各种并发症,也时刻威胁着人们的生命。专家预计,如不采取措施,到2025年,我国的心血管病和癌症死亡率将分别增加3倍和2.6倍。
面对严峻的慢性病防治形势,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已成为当务之急。2007年9月1日,由卫生部、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共同发起的“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在京启动。在启动仪式上,各部门共同发起了以“和谐我生活,健康中国人”为主题的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运动。
国家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副局长孔灵芝说:“倡导居民合理膳食和适量运动,号召全国人民自觉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才是关键。”只有心情好、身体壮,我们才能一生幸福安康!
人类需要的三大营养——饮食营养、行为营养、心理营养,是缺一不可的。运动就是行为营养,其作用不次于食物的进补,运动可以加快新陈代谢,舒展身心,解除抑郁,提高食欲,促进营养的吸收。进行有规律的、具备一定强度并持续一定时间的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预防肥胖、预防慢性病。
也许有的人认为真正的运动就要紧张、剧烈、汗流浃背,而那些家务劳动、散步根本算不上运动。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许多运动医学专家提出,日常活动也是运动,属于低强度运动,其健身的效果也不错。
人们在解释女人为什么比男人更长寿时,认为琐碎的家务活正是她们延年益寿的法宝。其实,健身防病、延年益寿的最佳运动是选择和从事小量低强度的运动。生命在于运动,更在于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活动。
可见,锻炼可以有不同的选择,去健身房、步行上下班、做家务事、上下楼梯等都是锻炼。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在人生的绝大部分时间里,对身体来说,需要的不是灵丹妙药,不是万能补品,而是一本如何科学使用身体的说明书。大多数的慢性疾病都是我们自己造成的,因此,一本好书比昂贵的药物更能帮助人们获得健康。正是基于以上目的,《迈开腿得健康》这本书登场了。
当然,对普通大众而言,在阅读和运用这本书的时候,有两个建议:第一,虽然这本书介绍了很多实用的运动方法,但人体的一些结构与功能远远比本书所描写的要复杂和精细,我们在锻炼前需要对身体做一个明细的检查,在锻炼时需要把握好强度,这样才能真正地发挥运动的最大功效,让人终身受益。第二,虽然本书提供了一些防治疾病的运动处方,但毕竟不能取代正规的疾病诊断和治疗,有病还得抓紧时间去看医生,待病情稍好转后征得医生的同意方可适当运动。
因此,如果您想生活得更年轻、更健康、更幸福的话,建议您看看这本书吧!
编者
2009年12月8日于北京
第2章 久坐偷走你的健康——当心生活方式病悄悄缠上你
运动提升生命质量
当人们整天躲在川流不息的钢铁躯壳里,沉湎于无所不及的计算机屏幕前,这种缺乏运动的生活方式,让疾病不请自来。而运动的价值已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接受,运动是现代人体内能量积蓄的释放者,抗御着各种慢性病;运动是现代人精神的调味品,对缓解压力、放松心情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运动是改善生活方式、治疗亚健康状态的一种最积极、最有效、最廉价的手段。因此,每个人必须在脑海中建立“动起来”的意识,成立一种“人人何时何地都在健身”的生活方式。
生活方式决定生命质量
办公室里经常会听到年轻女性的抱怨:“哎呀,我上班这几年,肚子越来越大了,腹部都有‘游泳圈’了!”
不过,抱怨归抱怨,她们照样是一边捏着“游泳圈”互相调侃,一边继续在电脑前不挪一步。
但是,绝对不要单纯地以为,久坐不动只是影响身材外观而已。在你久坐的这几年,健康指数其实正在不断下滑,日子一久,让你神不知鬼不觉地受到疾病的偷袭。
久坐的生活方式会极大地损害人们的健康,它是造成失能、疾病和死亡的一个主要的潜在原因。由于缺乏体育活动,全球每年有接近200万人死亡;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危险因素的研究结果提示“久坐方式是导致死亡和残疾的十大原因之一”,它可增加几乎所有疾病的死亡率。原因很容易理解,主要是久坐不利于血液的循环。
你是“久坐大军”吗?
在北京某政府机关工作的小戴是“久坐大军”中的一员,每天一早出门,乘坐一小时的公交车到单位后,便开始了久坐不动的一天。
“冬天的天气越来越冷,我窝在电脑前真的一动都不想动,更不用说出去溜达一圈了,中饭也就是叫了外卖在办公桌前解决。”小戴说。
如今和小戴一样的现代上班族还有许多,他们对久坐绝不陌生:
1.每天乘车或开车上下班,到办公室后一坐下来,屁股和椅子就很难分家。
2.除了喝水、吃中饭、上厕所等,绝对不轻易站起来。
3.业余时间同样缺乏运动,休息日在家里就是坐着,有时看电视看大半天,有时上网玩游戏玩一天。
4.一周少于3次体育活动,每次活动少于20分钟。
如果以上4条你占了3条,很不幸,你已经是“久坐大军”中的一员了。事实上,这个队伍也越来越庞大。据报道,在成人中,习惯久坐或活动极少的人群比例高达60%~85%。
久坐“七宗罪”
久坐不动究竟有多大潜在危害?这里,大家来看一个久坐所导致的疾病表就可以知道了。
动起来,让身体健康运转
重新认识了久坐不动的危害性,你是否下定决心摆脱“久坐大军”的队伍?与其不知在哪一天疾病会爆发,使自己遭受病痛之苦,不如从现在开始每天为自己的健康投资——让自己的身体动起来,让身体健康运转。如果活动量加大,那么活动的益处是显而易见的。
只要我们能意识到久坐不动的危害性,坚持运动的有益性,并有意地克服这个不良的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爱动”,也就是每周至少5天,每天累积至少30分钟的中度运动,如慢跑、快走、散步、游泳、各式球类运动等等,可以有效预防多种疾病。而要达到这个运动量其实很简单,比如:
1.乘公交车提前下车
如果是出门办事或下班,最好提前一站下车,步行到达目的地,或改骑自行车上下班;锻炼的强度也可逐渐增加,如果原来一站路走12分钟的话,可以逐渐加快到8分钟。
2.不乘电梯爬楼梯
别总是为了省事叫外卖坐在办公桌前解决中餐,走着去饭店吃饭,也是一种锻炼。上楼时不乘电梯,走楼梯(若踮着脚尖,效果会更佳,这是锻炼肌肉的好方法)。注意,下楼梯会给膝盖带来压力,所以建议靠双腿爬上楼,然后乘电梯下楼。
3.小腹运动操
“游泳圈”既影响美观,又妨碍健康,想点办法对付它其实并不难,来试试小腹运动操吧。
(1)坐在椅子上,两腿慢慢往上抬。
(2)两手轻轻放在小腹上,然后慢慢地吐气,吐气的同时小腹也慢慢地收紧。吐气逐渐加快,小腹越收越紧,肩膀保持轻松。小腹已收到最紧的程度时,气也同时吐尽。
(3)肩膀与小腹都放松后,慢慢地开始吸气。尽量吸气,小腹自然收缩,转而换成腹部向下压的方式用力。
小腹运动操得持之以恒地每天坚持2~3次,至少做1个八拍,持续3个月,一定会有收获。
总之,良好的生活方式决定身心健康,决定生命质量,决定是否能够长寿,只要我们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心态,疾病就会远离,健康才会常伴。希望我们每个人都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让幸福与快乐伴你一生!
健身咨询窗
q 我是一名伏案工作者,不是改文件就是在电脑前度过8个小时,忙碌得甚至连抬一下头的时间都没有,每天回家都有一种疲惫的感觉,这是怎么一回事?
a 长时间伏案工作势必造成“运动不足”、“肌肉饥饿”,这已是现代人面临的一大危害。30分钟的中等程度运动,如轻快的散步,就可以缓解或减少其症状。在办公室伏案时间长了,最好定时起身,抬起双手向上举,将手指伸向天花板方向,也可抬头看着天花板,注意背要直,脚掌不要离地。坐着的时候,也可以在桌子底下反抬腿几十厘米,减少身体疲劳程度,让腹部肌肉更结实。
第3章 要动还是要静——你不参加运动的理由站得住脚吗?
生命在于运动加静养
要想健康长寿,到底是要多运动,还是要注重静养?
要想健康长寿,我们就不能单纯去谈身体的动还是静的问题,应当动静结合,既要动,也要静,其要诀是在于体动心静,即身体要多活动,心境要宁静。
从你一生下来,你就离不开运动,各种健身运动尤其是有氧运动都可以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增强体质,延缓衰老。不过,运动也并非多多益善,要适可而止,过度的体力活动,使氧耗量急剧增加,其产生的大量活性氧,促进了器官老化,反而降低了免疫力。因为,在你的身体内,都有一定的“生存能”,其释放速度的快慢与寿命长短相关联,释放得越慢则寿命越长,释放得越快则寿命越短。剧烈运动使得“生存能”消耗过多,加速了身体某些重要器官的“磨损”和“创伤”,因而导致早衰发生。
因此,如果你能学会“生命在于运动加静养”,你也会拥有长寿和健康,至少你会比现在更健康。
事实上,大多数人不善于动养,甚至忽略动养,这是很严重的问题,如果长期这样就是无视生命的存在。健康教育专家洪昭光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两个人,一个是美籍华人律师,50多岁,来到中国从事一个国际法的合作项目,中国给他高工资,每个小时工资3000多元;另一个年轻点,一小时2000多元。他们的身体状况都不好,因为天天都在忙,没时间来参加运动,冠心病、糖尿病都有。年纪大的这位怎么治病呢?他打电话到美国,找美国的冠心病专家、糖尿病专家治病,然后坐飞机到美国去治,还是治不好。最后到北京来找洪昭光教授,说:“我现在该怎么办?”洪昭光教授说:“你这个病为什么治不好,是因为生活太紧张,压力太大。你这边白天忙,到了夜晚,美国那边正好是白天,还得忙。”他说:“我也没办法,工作实在太忙。你讲的话我都知道,但是我做不到,实在做不到。”结果他有一天早上起来去洗手间,跌了一下,当时就心肌梗死,一句话也没说出来。
年轻的那位听说了这件事之后,一下子就有时间运动了。他心想原来健康这么重要,生命这么脆弱。从第二天开始,每天保证两个小时的运动。无论何时出差,游泳裤、羽毛球拍总带上,两小时运动始终坚持。
相信大家都愿意做聪明人、健康人,难道非要等到生命岌岌可危时,才想得到一根救命的草吗?事实上,生活中还是有很多人说自己不适合运动,不愿意运动,没时间运动。据权威部门统计,我国城市居民不参加锻炼的五大理由为:
·缺少休息时间
·没有场地、设施
·没兴趣
·工作、家务负担重、精力不足
·经济条件限制
这些理由是阻碍人们远离运动的真正原因吗?不尽然,在你对运动锻炼的认识和动机上,我轻松地就可以找出很多误区,比方说:
“我很想参加运动,就是没时间。”
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调查显示,我国城市居民闲暇的首选活动是看电视、聊天、睡觉,而运动是次要选择。看来,没有时间不是关键问题,而如何提高人们支配闲暇时间才是成为提高生活质量的关键。
“附近没有锻炼场地,我怎么锻炼呢?”
这又是一种借口。运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许多运动项目并不需要特殊场地,比如散步、跑步、骑车、跳绳、健身操、拳操等。步行也是很好的锻炼方式,可以从“简单的走”来开始我们的锻炼生活。
“运动意味着大汗淋漓、筋疲力尽,是一件痛苦的事情,我没兴趣。”
这种想法很传统,现代健身观念推崇“快乐运动”。一方面,良好的健身效果并不需要高强度的剧烈运动,相反,低强度运动的积累更有益于身体健康;另一方面,现代的体育活动内容多样化、个性化、娱乐化,如流行的瑜伽,不但可以促进身体健康,还有助于心理健康,让人心情舒畅。各种健身舞、迪斯科在健身娱乐的同时,还可陶冶情操!
“工作一天回家再做家务,身体运动够多了,还用得着运动锻炼吗?”
这种观点也不正确。劳动和运动并不相同,劳动是被动活动,是身体局部的单一重复性活动,姿势固定,长时期劳动的结果使人感到疲劳,甚至还会造成职业病;而运动是主动活动,精神放松、随心所欲地做全身运动。在劳动之余参加运动,可以放松休息参与劳动的那些肌肉,缓解工作疲劳,提高工作效率,还可使全身各部位的肌肉均衡发展。
“人的寿命天注定,锻不锻炼没有用。”
物种的寿命主要是由遗传和环境两大因素决定的,而决定同一物种寿命长短的环境因素分为:内环境和外环境。人也是一样。新疆和田的百岁老人多得在全国都出名,那是因为那边的气候、水质等多种外环境适宜人类居住,益于长寿养生。不过,作为普通都市居民,无法享受那些有限的外环境,就只能在内环境上下功夫了。节食(每顿饭只吃七成饱)和运动是目前两种被证明的防衰老方法。研究证明,一周锻炼几次者要比不运动者平均多活3年。因此,积极参加运动,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将每个人的寿命潜力挖掘出来。
健身咨询窗
q 对于日常生活中的运动技巧,有什么好的建议?
a 1.运动不嫌时间短,累积下来也有效果。例如爬楼梯,多走一站去坐公车等等,将运动融入日常生活中。
2.没有运动习惯的人也可以从短时间的运动开始,例如一次快走5分钟,每天3次,等到身体渐渐适应后,再增加到一次快走10分钟或是增加到每天5次。
3.当身体适应每天30分钟的中度运动后,可以增加运动的时间或强度,例如跑长一点的距离或是跑长一点的时间。
4.从事各式各样的运动,可以避免厌倦,保持运动的习惯。
第4章 行胜于言,将健康的生活方式进行到底
通过切实的行动来获得健康生活方式
许多人都希望通过改变错误的生活方式来保健,而不是单纯地依赖药物来防治疾病,所谓最好的医生是自己。事实上,惰性是人类最大的敌人,许多人健身半途而废,得不到健康,所以我们需要的是通过切实的行动来获得的健康生活方式。
坚持锻炼比形式更为重要
有的人在运动前喜欢挑三拣四,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运动方式,能够长期坚持下去。但是,大多数没有运动习惯的人,很可能只保持3分钟的热情,然后就有了厌烦情绪,从而放弃运动,恢复以前的生活方式。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持之以恒呢?以下的办法不妨一试。
1.慢慢地开始。刚开始锻炼时,最忌讳运动过度,如果搞得第二天爬都爬不起来,就会让人信心大减,兴趣丧失。
2.找个运动伙伴。与朋友一起运动,结伴同行,既能增加乐趣,又可互相鼓励和照顾,这样可减少运动中的枯燥与乏味,提高运动的情趣,就算洋相百出,也有个伴和你一起开怀大笑。
3.别忘了呼吸。许多人觉得运动很费力,因为他们常忘了怎么一边运动,一边呼吸。平时就可练习均匀地呼吸:一只手横放在胸口,另一只手放在腹部,用相同的时间吸气、呼气(呼吸中可一边默念数字),不论是吸气还是呼气,胸口都不能动,只有腹部规律地起伏。
4.给运动添些色彩。运动时可利用各种外部条件,给单调的运动增加一些趣味性。可改变运动项目,交替进行游泳、做有氧操、打网球等不同运动,营造趣味的氛围,增加乐趣。
5.偶尔把运动强度降低。有时可以把运动强度降一降,与其认为反正无法完成6公里的长跑而不去运动,还不如出去散步1公里,让自己感觉良好。这种策略对于坚持运动是很有效的。如果你经常锻炼,那么偶尔停下1~2天不会有很大的影响。
每人每天究竟要运动多少才算合适
每人每天究竟要运动多长时间才是合理的,有没有一个衡量的指标呢?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更有分寸地运动。
美国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一位副教授设计出了一个测定个人运动量的方法,非常简便,你有空也可以试一下。
睡眠,算一下你每天睡几个小时,每睡一个小时记0.85分。
静止活动包括阅读、吃饭、看电视、坐车、案头工作等。把消耗在这些活动上的时间加起来,以每小时记1.5分计算。
家务劳动每小时记5分。
步行,如果是悠闲缓慢的散步,每小时记3分;如果是快步走,每小时记5分。
户外活动做体操、跳舞每小时记3分;骑自行车每小时记4分;慢跑每小时记6分,快跑每小时记7分;游泳、滑冰每小时记8分;各种球类运动和田径运动每小时记9分。
每当你一天的各项活动结束后,就可以把以上的分数相加起来。
如果你的总分数在45分以下,说明你的活动量不够;
如果你的总分数在45~60分之间,说明你的活动量正好;
如果你的总分数在60分以上,说明你的活动量已经过度,建议调整运动量。
适当身体活动5大要点
1.现在就开始做经常性的身体活动,改变久坐不动的习惯
·选择一项有兴趣的身体活动
·身体活动要循序渐进,逐步增加
·无论在家中或户外,多与家人一起做身体活动
·改变久坐不动的习惯,如少看电视或少玩电子游戏
2.每天尽可能以各种方式进行身体活动
·步行去附近的商店
·多走楼梯,少乘电梯
·做公交车时提前下车,步行走完剩下的路程
3.每周至少5天,每天至少做30分钟中等强度的身体活动
·让身体活动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约上朋友一起做身体活动
·午餐前后与同事一起做身体活动
4.有规律地做一些高强度的运动,会对身体健康更有益处
·高强度运动包括足球、羽毛球、篮球、跑步、游泳以及其他有氧运动
·根据爱好,加入一个团队或健身俱乐部
·骑自行车代替开车上班
5.青少年每天应进行至少60分钟中到高强度的身体活动
·鼓励青少年为了兴趣而参与各项体育运动和身体活动
·为青少年身体活动提供安全、适宜的环境
·鼓励青少年在学校和家庭做各类身体活动
健身咨询窗
q 我想带爱犬一起去跑步,这样可以提高运动的兴趣,但是要注意些什么?
a 1.一般来说,在郊外空旷的地方,适合和狗狗一起跑步。
2.小心路,尤其是野外,狗狗能跑的路你不一定能跑。3.小心狗,不要只顾自己跑,或者只顾看风景,把狗狗弄丢了。4.看到狗狗在跑的途中流口水,别担心,这是它排汗散热的表现。
5.途中你要喝水,也要给狗狗喝水。
第5章 9种体质,9种运动——找到自己的“根”才有动起来的感觉
科学健身好比找对象 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运动
运动健身是一种时尚,也是一种需要。然而面对琳琅满目的运动项目,健身者往往会茫然失措。那么运动前你不妨先了解一下,以便对症而动。不同的人,应当按照不同的程序取得“个别对待”的运动处方,就像病人去看中医大夫,有人可以服用中成药,有人则需要按方抓药一样。其实,根据人的不同年龄、性别、性格、健康状况、职业特点、生物钟等,选择锻炼项目也很有讲究。
体质决定你的运动
现代医学将人体分为9种体质类型,其中健康的平和体质仅占33%,而其他8种偏颇体质:气虚体质、阴虚体质、阳虚体质、淤血体质、痰湿(又称脾湿)体质、湿热体质、气郁体质、特禀体质占到了67%。而我国东部地区湿热体质较多;南部地区湿热体质和瘀血体质较多;西部地区气虚体质、阴虚体质较多,阳虚体质较少;华北地区湿热体质较多;东北地区气虚体质、阳虚体质较多。
研究还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受生活方式的影响,平和体质逐步减少,气虚体质、阳虚体质、血虚体质逐步增加;阴虚体质、湿热体质、气郁体质多见于年轻人中;痰湿体质多见于中老年人中。
也就是说,当代中国人的体质状况受生活方式、社会环境等后天因素的影响越来越大,相应开展健康的生活方式势在必行。以下是各种体质的调养方式和运动建议,能够有针对性地改善体质有益身体健康。
9大体质的健康生活方式
1.平和体质
男性多于女性。年龄越大,平和体质的人越少。
·体质特征
形体均匀健壮,面色润泽,目光有神,饮食正常、睡眠好、二便通畅、性格开朗,社会适应能力强。
·患病倾向
不爱得病。一般不提倡使用药物。
·调养方式
平和体质应采取中庸之道的养生方式,吃得不要过饱,也不能过饥,食物温度要适中。多吃五谷杂粮、蔬菜瓜果,少食过于油腻和辛辣之物、不干净的食物。
·运动方案
年轻人可选择一些强度比较大的运动比如跑步、打球,老年人则适当散步、打太极拳等。
2.气虚体质
没有工作的人、学生和长期从事体力劳动的人易气虚。
·体质特征
肌肉松软,面色萎黄或淡白;平时气短懒言;天一冷就手脚冰凉;常出虚汗,经常感到疲乏无力,还易头晕健忘;情绪不稳定,胆小,不喜欢冒险。
·患病倾向
易感冒,大点的毛病就是易患内脏下垂,而且发病后难以痊愈。
·调养方式
多吃具有健脾益气作用的食物,如鸡肉、香菇、泥鳅、大枣、黄豆、白扁豆、桂圆、蜂蜜等。少食具有耗气作用的食物,如空心菜、槟榔等。
·运动方案
气虚体质的人宜采用低强度、多次数方式,不宜做大负荷运动和出大汗的运动,忌用猛力和长久憋气,以柔缓运动为宜,如散步、打太极拳等为主,并持之以恒。平时可按摩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10厘米,用自己的掌心盖住自己的膝盖骨,五指朝下,中指尽处便是此穴)。
3.阴虚体质
多分布在西部地区,多见于学生和年轻人,因为他们喜欢吃煎炸烧烤等食物或嗜好烟酒以及生活压力增大。
·体质特征
体形瘦长,面色潮红,有烘热感,手脚热,眼睛也很干涩;易口燥咽干,鼻子和皮肤偏干,易生皱纹;喜冷饮;大便干燥,易眩晕耳鸣,易失眠;性格外向好动,但性情急躁。
·患病倾向
易患咳嗽、甲亢等或病后易出现阴亏的症状。
·调养方式
阴虚体质的人宜节制房事,还应保证充足的睡眠,中午最好睡半小时。工作紧张、熬夜、高温酷暑能加重阴虚倾向,要尽量避免。多吃甘凉滋润的食物,比如瘦猪肉、鸭肉、龟、鳖、绿豆、冬瓜、芝麻、百合等。少食羊肉、狗肉、韭菜、辣椒、葱、蒜、葵花子等性温燥烈的食物。
·运动方案
阴虚体质的人宜做中小强度、间断性的身体练习,如太极拳、太极剑等。锻炼时要控制出汗量,及时补充水分。不适合洗桑拿;不宜从事剧烈运动。可以用练书法、下棋来怡情悦性,用旅游踏青来陶冶情操。
4.阳虚体质
东北地区多见,可能与东北寒燥的天气有关,女性明显多于男性。长期偏嗜寒凉食物也会形成这种体质。
·体质特征
体形白胖,肌肉松软,怕冷,手脚发凉,却很易出汗;不敢吃凉的东西;精神不振,睡眠偏多;脸色发白,嘴唇颜色很淡;性格多沉静、内向。
·患病倾向
水肿、腹泻、阳痿等。
·调养方式
在秋冬季节,要适当暖衣温食以养护阳气,尤其注意腰部和下肢的保暖。可多吃易“发”(甘温益气)的食物,比如牛肉、羊肉、狗肉、葱、姜、蒜、花椒、鳝鱼、韭菜、辣椒等。多与别人交谈,平时多听一些激扬、高亢、豪迈的音乐。
·运动方案
阳虚体质的人以振奋、提升阳气的锻炼方法为主,如跳跃运动、跳绳等。但要特别注意避免大量出汗,流失“阳气”。可自行按摩气海(在前正中线上,脐下5厘米处)、足三里、涌泉(位于足底,在足掌的前1\/3处,屈趾时凹陷处便是)等穴位,可适当洗桑拿、温泉浴。
5.血虚体质
南方人、脑力工作者、女性多见。
·体质特征
瘦人居多,刷牙时牙龈易出血,皮肤常干燥、粗糙,一般肤色是发暗的,常出现身体疼痛,易烦躁,记忆力下降,健忘,性情急躁。
·患病倾向
出血、中风、冠心病等。
·调养方式
可多食海藻、海带、紫菜、胡萝卜、金橘、橙、柚、桃、李子、山楂、醋、绿茶等具有活血、散结、行气作用的食物,少食肥猪肉等。
·运动方案
血得温则行,得寒则凝。因此血虚体质的人宜采用中小负荷、多次数锻炼。比如健走、太极拳、太极剑、舞蹈等运动。但要避免寒冷刺激,不宜冬泳或洗冷水澡。注意在运动时如出现胸闷、呼吸困难、脉搏显著加快等不适症状,应去医院检查。
6.痰湿体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