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旅行的意义

_3 佚名(现代)
你爱旅行,行走在旅行之中,你觉得你和他,和家人,包括自己,都仿佛是一种超越了自我平日的境界。
在这种境界之中,你冷眼旁观别人的风景,你成为了苏格拉底那样的人,披着一件长衫或者裹着一件风衣,思想带着你前行,你的身躯被你拉着。
你觉得熙熙攘攘中的你走向出了自己的神往。
于是,你一个人走着走着,突然觉得好像成为了诗人。
这是我的体验。这是我旅行的感觉。这是我发抖的原因。这时我心灵的感触。
在这段路途中,你走向了一种风轻云淡的心理,自由并且独一,没有二心。你觉得,你不仅美,而且升华了。成为了自己。
  ☆、背起背包就出发
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也许并不是每个人的梦想。但是确实是一种勇敢的态度,居功自傲而且十分太得起头。
你背起背包转身走的那一刹那肯定没有人逼着你,是你自己逼着自己走的。
你想去旅行,你想离开家,你想离开一切牵绊和束缚。你不管不顾眼前的这一切了,你想背着自己的背包来一场旅行。你好大的口气,对自己的家人说:“我走了!过一阵子再回来!”或者你说:“我走了,过一阵子也不回来了。我要出去玩半年。”
你看着家人对你眷顾的眼神,一点都没有心疼的意思。
你说:“我要走了,大家别想我哦!回来的时候我会给你们带好吃的好玩的东西。”于是大家又收起了眷顾的眼神。
即便这眷顾的眼神,也让你觉得并不是那么的值得留恋。所以你还是要走。
你背起你的背包往肩上一扛,大步流星的迈出了家门。你觉得还真是有些潇洒。对!自己最潇洒了!这次旅行我一定要走的越远越好,走的越潇洒越好,走的越让自己觉得雷厉风行越好。所以你特意带了一副墨镜高高兴兴的离开了自己家。
我真的是觉得你这个样子帅呆了!
你也是这么觉得的。所以你觉得,啊!帅呆了的自己!帅呆了的旅行!帅呆了的步伐!简直就是帅呆了。我从来没有这么帅!
于是你高高兴兴的样子让自己都觉得风流倜傥,玉树临风。高兴的你头也不回,蹦蹦跳跳,背着背包踏上了旅行。你觉得车票已经无所谓,自己走就可以。你觉得飞机已经不能打扰到你,你更加的开心了。
因为你此时心比天高,因为你此时觉得火车飞机都不如自己的两条腿珍贵,再好的东西也不如自己去拿好,再好的计划也不如自己去执行好。你是一个相当有执行力的人,你觉得执行真的是特别的有意思。
执行中的你特别喜欢走路,特别喜欢前进,特别想去那些别人没去过的犄角旮旯的地方去探索,或者别人没去过的很大很广阔的地方去探索。
你觉得自己成了救世主一般的,蜘蛛侠一般的人。你觉得蜘蛛侠都不能和自己比了,因为你现在有珍贵的又长又笔直的两条腿。
所以,你现在爱自己胜过一切,所以你觉得,啊!自己的这次旅行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甚至于你的背包里都没有准备一些什么干粮和吃的东西,甚至是水。但是你还觉得你能够给你的家人带回来很多好吃的东西和好玩的东西,你觉得自己特别伟大,现在的你已经来到了路上。这次真的是背起背包就走了。你觉得自己的这个行为特别的厉害。人人都如我就好了。人人若是都如我,这世界就美好了。
你不觉得自己挺好的吗?你问自己说。于是你真的没有选择车站,没有选择公交车,甚至没有选择火车站和飞机。你选择的是用自己的两条腿来完成这次旅行。
这次旅行是很长的一段时间。你就靠两条腿自己走。你觉得虽然有点累但是很乐意,路途中的你有饿的时候,有渴的时候,但是带的一点点的干粮还是足够的。
你觉得干粮已经成为了一种行李。如果背着的话你会觉得是一种累赘,因为肩负着行李,十分的累。如果你把它吃掉的话,吃的早了的话,就会发现已经少了,下一顿就不够了。
所以你觉得干粮好像带也可以,不带也可以。不带不行,不带也不一定不行。你觉得,水此时很重要。
速度不是最重要的。遇到的人和人情味才是最重要的。
你觉得,遇到一个好人很重要,尤其是此时此刻,如果很饿和很累的话,如果他可以给你一些食物的话,如果他可以给你指引方向和路途的话。
你觉得一个人独自的徒步旅行是一件十分愉快的事情。但是你又觉得一个人的徒步旅行是有些艰辛和苦累。但是你当时出门的时候是想好了的,是自己做的决定。所以你觉得不后悔,不能后悔。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谁是真正的救世主,只有你自己最厉害。别小瞧了每一个人,也别小瞧了自己。你觉得自己是一个路途上的人,所以要提高警惕。你觉得自己是一个路途上的人,所以要照顾好自己。不管是风尘仆仆还是衣衫褴褛,你都要走完这半年的旅行。
你觉得既然出来了,又不能打包行李轻而易举的回去。若是哭,肯定也没有人心疼你。若是笑,别人还觉得你是疯子。所以,有什么苦有什么累自己忍着。有什么苦有什么累自己抗着。既然自己有时间旅行,有时间出去走,那么肯定是要比那些搬砖工,水泥工的人强多了。虽然你没有面包,牛奶,但是你至少还有两条腿可以选择回家或者继续旅行,继续走下去。
你想起了自己家庭里的阿哥阿妹。
你想起了自己的姐姐。甚至你都想起了你哥哥。你看看,想来想去还是觉得自己最可靠,为了兑现出门的那一瞬间的勇气和高傲的心思,你的两条腿拖着你继续往前走。你觉得,如果不过半年回去的话,你的自信心和你的自尊就会被打垮。所以想来想去,你觉得这次旅行一定要很成功很愉快。所以,走吧,背起背包继续出发。
此时的你已经过了一个月了,你不禁消瘦了。现在的你已经很瘦了。比刚出门的时候瘦了一大圈。你开心的看着自己的衣服。衣带渐宽,觉得有点可惜自己曾经的肉了。你还觉得这样瘦下来家里人肯定不认识了。你是男生,所以你觉得男生瘦了可能不好。你还觉得,男生这么瘦,不像男子汉了。
你真的觉得生活充满了探索,必须一步一步走下去。于是你顿悟,你觉得人生真不是那么容易的。
生活中不仅有远方,而且还有眼前的苟且。生活中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而且还有远方。不管是苟且还是远方,你都觉得远方和苟且,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要把苟且打掉,把远方继续追随。
你觉得诗已经不算是什么了。诗人好像并没有什么用。诗人没有什么用的话,我的两条腿就要比诗人重要的多。一个诗人只会写诗,然而他不一定走的路比我远,不一定走的道路比我宽广。
对吧!所以我觉得诗人没那么伟大,还是我的两条腿最重要。对啦!路上不会碰到什么野兽吧!我要小心呐。
于是,黑夜的路途中你已经赶到了你意向去的地方。
这次旅行,你独自走到九寨沟。你觉得九寨沟一定很美的,虽然它只是个沟。
但是,居然值得你千里迢迢步行来到这里。但是,居然值得你风尘仆仆披星戴月的来到这里。
虽然它只是一条沟。只是一个你觉得不是很特别出名的旅游胜地。
而且你还觉得这里也算是风景名胜,但是并不好像是那么很特别的很厉害的样子。
我千里迢迢就为了去九寨沟爬个山,看看水。我值吗?我值得这样做吗?九寨沟值得我这样做吗?
想来想去,唉,不管怎么说,我走了一个月才走到这里。路途中我花了点儿钱,吃了些好吃的,吃了些干粮和水,我觉得真的是特别的有意思。我没有伸出乞讨的手向别人要吃的,我没给家里打过一个电话求救。
我似乎觉得我更伟大了,所以不管我去哪,我已经来到九寨沟了。九寨沟虽然是条沟,但是是一条出名的沟,他不是北京的臭水沟,也没有地沟油,而且,还没有死鱼。
这里是风景名胜,是自古就有的中国一大美景区。
在这里的游客数不胜数,然而他们又有几个人能徒步旅行到这里,像我这样。
人和人不能比,我的自信有一点小膨胀了。但是等我看到九寨沟的山水风景的时候我发现,我竟然产生了一种对大自然的十分敬畏的感觉。
我觉得自己很渺小,我觉得突然间就有点伤感了。因为我发现,九寨沟居然这么的靓丽好看。甚至比我见到的山美水美人更美还要好看许多倍。
我翻看了一下自己的手机。里面的股票居然涨了。之前它们是跌着的。居然在这会儿,它们涨了。股票涨了意味着我从沟里也长了。
我长大了。
这次背起背包就出发的旅行,让我觉得我虽然去了一个沟,但是我真的长大了好多好多。我觉得值得。我觉得股票都跟着我涨,都被我一带一路得翻上去了。我是不是也成为了一带一路的人大代表了呢!
我的努力,我的耐心,我的坚持,突然有一种让我想哭的感觉。我觉得我竟然一个人到了九寨沟,没有使用任何交通工具。吃的饭是平常的二分之一,喝的水是平常的两倍。人生自古谁无死,可我竟然不会是那个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人!
我没有在这旅途中受伤,受挫,死去活来或者活来死去。这是何等的幸运,是何等的有福气呀。
我不是说搬砖工和水泥工不好,我是觉得他们比我辛苦,然而他们绝对没有现在此刻的我伟大。
我的自信夹杂着我的一丝伤感,夹杂着我的对大自然的感怀以及也还夹杂着我心里的那丝颤抖,我觉得,我不亏是少年。虽然我已经三十岁了,虽然我是旅行中瘦了的一个男子汉。我真的觉得,这样的旅行次数不多,人生中应该有一次。哪怕你还同行着一个人。两个人去旅行,结个伴,还有点彼此的照顾和照应。
旅行是这么的愉快,到达九寨沟的那一刻,你有点站不稳,腿有点抖了。可能是走的有点儿多。然而,毕竟是男子汉,不怕这么多的路途,哪怕再艰辛,我还是过来了,对吧。
人生不是看你能活多久,而是看你能撑多久。
所以,衡水老白干的广告可以这样写,
活多久,方能见撑多久。撑多久,方能见成功之时。
一个能撑的人,绝对是最厉害的。也是最能够撑到最后的。他甚至撑的过时间,爬的过沼泽地,淌的过泥水滩。走的过万里长征。
长征精神,再次发扬。哪天我坐上火箭,直接上天。
我觉得我的这次旅行堪比一次小长征。
我的一带一路的精神,我的长征精神,以及我的一切的一切,都让我觉得我的青春没有白活。我的人生没有白走过。我是一个喜欢拼搏的人。我不怕苟且,我不怕远方,我可以战胜艰难险阻,走出那个让我窝心了很久的内窝。
  ☆、我最喜欢在故宫看展览
我最喜欢在故宫看展览了,我是去过北京的人,我可跟普通人不一样哦。
哈哈。北京可不是谁都能住在那里的,北京可不是谁都能天天去的,虽然我现在还没有天天去,但是我真的是去过北京去过故宫的人。
故宫真的是一个超大的博物馆,我记得那年我去故宫的时候正好赶上下雪,我是在冬天去的。雪景故宫特别的美。
那天天气很冷,我有幸看到了雪景中的故宫,那个故宫特别的让我有一种想要亲近的感觉。那个冬天里,金瓦金銮殿看起来是那么的可爱。
一场雪把它覆盖了。
我觉得那里真的是很美。虽然都是住的古代的皇帝,虽然还有后宫之争,但是那一场雪把他们都湮没了。我没有看到一些什么阴阳之昏的东西,比如后宫里的那些女人的鬼魂,比如拖出午门斩首时的罪犯的样子。我看到的是淳厚可美的故宫。
故宫中是有很多的珍藏品的。我看着这些珍藏品,看来看去,感觉特别的喜欢。虽然没有想要带回家的冲动,但是我还记得那里的碗,那里的勺子,那里的太后用过的东西,那里的钟,那里的盔甲衣服,那里的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的充满历史味道。
我穿着羽绒服走在故宫之中,我觉得我真的像是一个游客那般,但是似乎也有种家的感觉。这里就是古代的皇宫呀。历史上的清朝的12个皇帝,还有很多的大臣,很多的将军都曾经住在这里。他们是历史上的名人。在清宫里,发生过很多惊心动魄,勾心斗角,参政议政,军机秘密的事情。那些在历史上都曾是风云人物风云历史,那些人物那些历史虽然我没见过,但是真的是让人觉得有些惊心动魄,深得思索。
在皇宫之中我看不到那些古人的身影,也看不到他们曾经用过的许多东西。他们发过的脾气,他们发指的号令,他们说过的言语,他们写过的字画,这些我都没有见过。但是那种浓浓的文化气氛虽然被雪覆盖着压着,但是我深深地闻到了历史的气息。
故宫不是有一场雪就可以覆盖得住的,它的历史文化历史价值历史意义远远要高出它自身的模样。
我在故宫的那天,我走来走去,还和一个丹顶鹤合了影,那个丹顶鹤是极漂亮的。古人居然把它做得如此漂亮和精致。我觉得什么都比不上古人的东西,不知道这是为什么,仿佛现在做的很多东西,哪怕是榫卯,都没有那些好看了。
我现在正在回想那年我去北京我去故宫游览的时候,下着雪的故宫,让我觉得都压抑不住它那历史的浓重的气息,我去那里看的时候,我深深的感觉到了一种压迫的压抑感,我觉得这种感觉就像是好像回到了那个年代,而且是在黄昏。
只不过我当时周围都是现代人而已。
故宫看起来好像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那么大,但是确实也不小。
故宫里面有床榻,有椅子,有方桌,有龙袍,有器皿。因为天气寒冷,所以有些地方没有对外开放,我无幸查看。但是西殿和东殿的展览厅我还是看了个遍的,我的家人一直在催着我说,快走吧,快走吧。他说时间不早了,要回旅馆吃晚饭了。这样看下去的话,天黑了都回不到旅馆的。
我想来想去,就是不想走,就是想看。即便那天都没有怎么看完。所以,我对那次的旅行怀着深深的遗憾和抱歉。我觉得既然来了就要看个够嘛,为什么没有看够就走呢?哎,我们的旅行简直就是一场赶时间的出行。
其实我好想让自己停留在这一瞬间,让自己停留在这个地方呆一阵子,呆多久都行。我想看完这里的一切,静静的,默默的,哪怕是在雪天。
故宫,这里曾是清朝12个皇帝呆过的地方,他们在此起居,上朝,主持政治,书写字画,安排国家大事,发号战争的施令,他们在这里处理朝政的所有事情,他们在这里关系着天下百姓的安危和起居。
康熙雍正乾隆,他们的故事是那么的多。康乾盛世是历史上着名的盛世。在那个时代,百姓们过着比较安居的生活,虽然也有叛乱和打仗的时候,但是满族人的血液中其实也留着足够的骄傲和自大。
我想起了古代的发型阴阳头,不知道为何清朝人要把头发梳成这个样子,看起来好像真的是要亡国了。然而后来到了溥仪的时候,皇帝就真的没了。
故宫,这里曾经是多少个将军和大臣的住所,他们在这里辅佐朝政,为他们的皇帝南征北战,平天下治国家。
文臣武将各显其能。
遏必隆,于成龙,纪晓岚,刘墉,曾国藩,李鸿章,多尔衮,鳌拜,年羹尧,冯子材,左宗棠。这些大品级的文臣武将活在了清朝的年代,为他们的皇帝效犬马之劳,俯首孺子牛,功高盖世。
它们流传于后人的着作和家书以及他们的思想文化深深的影响了中国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
故宫,这里曾经是一个聚宝盆。这里集满了从全国各地搜罗来的所有奇珍异宝,书藏字画。在故宫里有无数的宝贝,然而中国虽然是公天下,但是这些宝贝却是皇宫之人才能享用的,才能拥有的。
皇宫毕竟是那个时候最贵重的地方,微服私访的皇帝也不一定受过多大的委屈,但是他们最终会回到故宫这个住所,因为这里才是皇家。
故宫,这里曾经有过数不尽的故事。那些欢声笑语,那些泪如雨下,那些血雨腥风,那些苦多情愁,在故宫这里一幕一幕一场一场的上演了。这里活着很多人,同时也每天都在死去很多人。无论是在这里活着还是死着,反正不是活就是死,小心翼翼,谨慎,不敢怠慢。皇家毕竟有皇家的规矩,那些方圆岂是一般人能够受得了的!
在皇家有好多好多的美食,只有这里的皇家之人才能享用,这紫禁城里的炊烟袅袅,全国各地有几个地方能够看见,能够闻得到呢?
在紫禁城里生活的宫女太监一定很苦吧。他们虽然都还年轻,但是动不动就要挨板子,动不动就要伺候主子。他们的人生其实并不是那么的自由青春,他们只是别人的奴婢罢了。
紫禁城,活活就是一副高低贵贱之分之图。皇帝是最高的人,下面的人都要听他的,皇后妃子所有的人都是围着皇帝一个人转。后宫的争宠随之而来。漂亮的不漂亮的,肥圆的和瘦的,没有两下子是不好进宫的。
在故宫里,每天都在上演着爱恨情仇,整个国家的命运都掌握在这里。没有人敢随随便便踏进紫禁城一步,也没有人敢随随便便走出这紫禁城。因为皇家有令,皇家严格。
在紫禁城里,你可以看到很多黄色的琉璃瓦,红色的墙砖。
黄色的琉璃瓦成了故宫的最大的标志和标识,还有那汉白玉砖。于是这三种颜色看起来就已经足够的威严了。所以才诞生了那么多的名臣名将。
才续了这么多年的清朝历史。
所以现在的故宫保存的很好,因为那是中国人以史为鉴的历史建筑。这建筑虽然还有屈辱史,但是这建筑真的是恢弘轩昂,流传至今,成为了北京的地标。
我走在故宫里,想着这么多,想着这一切,我觉得永远都想不完这么多的事情,永远都看不完那么多的历史。故宫真的好大好雄伟,它的历史底蕴让我的心中充满了哀嚎,还有一种铿锵有力的鼓点声。
不是穷家的人,不是穷家的孩子不用什么凿壁借光,也不用什么萤火,警枕类的东西。然而,皇帝是日理万机的操劳着的人。君批过的折子,看过的奏章要比我们读的所有书还多。
这就是为什么我喜欢去故宫游览的原因。
我喜欢看那里的文化,那里的历史。那里的底蕴可以渲染着我,让我心中有了很多的实在和充实的感觉。
我并不是一个寂寞空虚的人,但是我需要这些东西来将我填实填满。把我填的满满的,让我觉得我有了底气。
有的人喜欢吃甜食,然而他们却不知道蛋白质才是人最需要的东西。经常吃甜食,对大脑不好,容易引起兴奋。然而后宫之人居然是最爱吃什么糕点类的东西的。不知为何我特别讨厌吃甜食,我宁愿每天喝蛋白质粉。
不过,我喜欢吃烧鸡。
难道古代的皇帝古代那些草民争做皇帝的时候不就是为了吃一只烧鸡吗?哪想到自己做了皇帝之后,竟是什么桂圆莲子八宝粥,桂花糕枣糕一类的东西。还有阿胶糕。一天三顿补的慌,难道吃的心里不堵吗?
故宫给了我好多的感想。
这座城,是那么有内涵。
我最喜欢在故宫看展览。
在一个有蕴味的地方游历,在自己喜欢的地方边走边看。想想,念念,走过黄昏,收获成长。
这样旅行,才真的有意义。
  ☆、印象里的故城
在我的脑海里,故宫的样子是看过千百回的。似乎作为一个炎黄子孙,早就在这里生存了好多年代,轮回了好几个世纪。
似乎,我的灵魂里老早以前就看过故宫,一眼万年了。
故宫真的不是那么大了。转念一想,其实就和家差不多大。
其实我感觉就像我自己的家。
这不是夸夸其谈,这是我的看多了之后的感受。一眼万年,并且加上前世的五百次回眸。
你说,看了这么多眼,能不觉得像家吗?
能不觉得故宫顺眼,故宫眼熟吗?
就好像九尾狐的大尾巴,在我眼前晃的多了,自然就记住那九尾狐的风骚模样了,甚至有些扛不住的人看一眼就记住了。
故宫对我来说就是这样。
你看是不是很蹊跷呢?
有的东西过目不忘,有的东西就悄悄的在心里记了一辈子。
现在是五月了。已经到了好热的时间。
我觉得故宫这时已经开始热了。因为,北京和我一样在北方。
北方是一个没有南方佳人多的地方。但是北方有汉子。
北方有汉子,就有了北战,于是都城定在了北方,于是有了北京,于是有了紫禁城,于是有了大清朝。
于是,北方的北京就延续下来成了现在的首都。
首都人是有素质的,所以,故宫保留了下来。
所以,即便我是一个北京以外地区生活的人,但是我还是对北京城有着极为深刻同时又十分流连的印象。
在北京城里,拥有数都数不完的故事。就像北京紫禁城,永远都有玩不玩的游客。
千百万人口拥拥而至,只为取这一瓢饮。只为一睹紫禁城的雄伟和壮丽。
我刚才说,故宫就像我家一样,那是因为故宫深得我心。
深得我的深情厚谊。
我的脑海里虽然没有经常浮现故宫,但是故宫的一切尽在脑海里。
我虽不是广闻博识的翰林大学士,但我也是炎黄子孙啊。
所以,世界在我的眼中,故宫在我的国家。那么自然,这紫禁城就是我的一种心灵上的寄托和印记。
生在哪里,就会爱上哪里。这就是家乡的感觉。
这就是爱。
所以,印象虽然是脑海的记忆,甚至是一种虚幻的东西。但是故宫印象不一样。故宫是实体,是我的实体印象。
印象记忆。
我理一理思绪,我觉得故宫的记忆虽然不多但是占了我的大半个脑壁。至少是旅游的大半个脑壁。
我虽去的地方不多,但是,故宫真的是我去过的地方中的半壁江山了。
幸好这半壁江山如此多娇,不然我就会被称为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大小姐了。
哼,真是讽刺!谁说宅女没出息的!
宅女也可以一心只读圣贤书,宅女也可以伏案笔录。
千金大小姐真是难养!
我虽不是千金大小姐,但是确实去的地方太少。太少了。
怪不得会对故宫景区有如此意识流的印象。因为想念,所以梦见。因为仅仅的去过,所以印象的深刻。
人们说美好常驻心间,但是我觉得印象是常驻脑海的。
印象里的故城,是那么一个值得向往的怀念的地方。
我爱故宫,就像爱我未出生的孩子一样。
这个胎没有成型,甚至都没有这个胎,我就有了爱。
对,就是这样。
其实也仅此而已。
因为我对故宫的爱就像是一种单刀直入而又抽插难舍而又未取性命的感觉。简而言之,就像是一种没用鼠标点击电脑的感觉,就像是使用感应器直接化蝶了。
怎会取了性命?怎会不好玩呢?
怎会?怎会呢?
只会丰富大脑,只会让我觉得就像黄种人是黄色的皮肤那样铁证如山,铁马冰河入梦来。
印象中故宫,是一种亘古不变的建筑群。
即便天塌下来了,故宫还是老样子。
我会忘记一款车的样子,即便现在奔驰smart那么可爱,保时捷也变可爱了。但是他们再可爱,也没有故宫这种恒久远的东西流传的久。
车会不断的更新换代,但是没有哪种车会因为自己的造型被所有人铭记。然而故宫不是这样。
故宫永远不会让人忘记。
消失的满洲遗老,消失的满族贵族气息,这一切都消失了,然而建筑留下了。
怪不得会有好多人争着考清华大学的建筑系,因为建筑是一种恒久的东西。即便没有恒久的存在,但是来过这里的人,看过这里的人不会忘。只要载入史册,就可流芳百世。
这就是建筑理工学的伟大之处。
别说清华有多少学子,我不知道他们其中任何一个人的名字。
但是我知道鸟巢。对,就这么多。
我知道故宫,对,那是老祖宗留下的东西。
名气足够大,就能留下。就能让大家记得。就能成为一种习惯。
我印象里的故宫,真的太伟大。就像是一种图腾。深刻于心。即便我没有对故宫有那么多那么深刻的了解。
你爱的人不爱你,这不是你的错,这没有办法。
爱你的人你不爱,这就是你的错,这可以改变。
我觉得这一切好像一场梦,我是说好像一场无边无境的旅行。
驰骋着我的天马行空。纵向,横向,历史时间,地理空间。
这么多的想法,都是因为红砖金瓦,这么多的想法都是因为这一座故城。
都是因为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的想念。
我不是想住在那里,我是想看看那里,直到看够。
看够为止,60年一轮回。
最好赶上后两次的国庆大典,直到看到白发苍苍,闭上了眼睛。
中国就属北京好,北京比哪里都好。
所以,我的故宫,我的紫禁城,我的祖宗呆过的地方。
我的先皇,我的京巴犬,我的老佛爷留下的所有物质文化遗产。
我觉得故宫是博物馆,还是家。是先前就有的几世前就已经在的家。
那里虽然没有我的椅子,但是有我的眼。不然我怎会懂得珍惜怎会懂得缘分。
怎会懂得故宫里的山水是一种有致的错落。
我喜欢的山水自有风情。
我喜欢的故宫自有岁岁年年的相同。
印象里的故宫,最好,恰和人中意。
  ☆、绵山之旅
古老的文化可以熏陶一代又一代人的思想和心灵。
绵山是这样一个地方。
因为是寒山,所以冷的出奇。我在绵山的一次旅行,冷的让我觉得好像回到了春秋年代。
春秋年代的绵山有历史典故。介之推的故事,寒食的文化。所有的一切因为这片地域变的充满了深长的意味。
寒山古寺,陡峭的山壁。不知不觉得是一种有些幽僻的感觉。
清明节就是出自于此,寒食也是出自于此。我不禁觉得,这一切是那么的充满凉凉之意。这里没有十里桃花,这里也没有百草千花。
这里给我的感觉,就是一点,冷。很冷。
很冷很冷。
在绵山打几个寒颤获得的凉意和灵感多的能和中国的饺子比。
尽管我只去了一次绵山,但是我现在还觉得冷的可怕。
尽管我的同伴说不冷啊这是夏天,但是我真的觉得好冷。
我的两条手臂,满满的冷,甚至是冷漠。
现在再次回忆这次旅行,还是觉得充满了意味,水一样的澹澹清冽。
我喜欢绵山,也是因为如此。
并不是说我喜欢冷,我喜欢的是它那种清静而又广远的山之境。
一个人一个口味,一个人一种爱好。
我和同伴清清去绵山的时候是坐着中巴。那里是盘山公路,那里的路很不好开车。然而司机开车的技术是那么的棒。
司机开车的技术让我觉得我真是幸运,能搭上这位司机的车,真是福气。一个好司机可以让你享受美好的乘车时光,可以让你觉得坐他的车是一种舒服而且安心的感觉。
所以虽然车里还有很多人,但是我觉得我还是深切的感受到了这位司机的厉害。
在车上,我和同伴清清一起谈笑风生。车上的小电视里放着电影。还是MGQ演的。那是一部很老的电影了。跟我的寒山文化一点都不搭调。而且其中的一些暴力情节让我看傻了眼。我的同伴清清是一个很看得开的人。她笑着电影。我看她一副颇有耐心的样子我不禁感叹现在的女生思想境界真是洞开。
看完这不搭调的电影我下了中巴车。
走出车的时候,我看到了眼前绵山的一切,我哆哆嗦嗦的站在凛凛的风之中。
虽然这是一个夏天。
我怎么那么冷啊!
幸亏我带了一件长袖衣服。
我环顾四周,今日的游客貌似不是很多。但是我眼里看着已经很多了。
因为我觉得这种地方旅游的人越少越好。
这一天并不是清明节。这一天若是清明节,还不冻死我。
我带了一点零食,那是一包素豆腐做的辣串串。我那会儿特别喜欢吃这种东西。也不知为何。
我和清清游山玩水。我不知道她是怎么想的。我只是想一个人走走。
绵山是有水的。只不过是清泉。
这一斗泉让我不禁想起了关于这里的文化典故。
春秋之时,晋国的介之推跟随晋公子重尔逃亡十余年,公子饿了,介之推割下了自己大腿上的肉献于公子食用。后来,介之推隐居在了绵山。晋文公还国为君后,派人寻找介之推。然而介之推不愿出山。晋文公采取放火烧山的办法想要引其出山,不料介之推和母亲烧死在了绵山之中。晋文公得知,悲愤交加。于是为了纪念这位介之推先生,从此有了清明节。这几天不能食烟火炊食,只能吃冷食。又谓之寒食节。
所以,这样的千古佳话就传了下来。清明节成为了中国的传统节日。
我想起了这一段故事。这是春秋的历史。一段古老的历史文化。
走在这里的几些时刻,我倍感寒冷。
我甚至边走边想,我觉得这里这么冷居然还要吃冷食,真是丧尽天凉。
冷死我们的胃口!
但是,古人有清高节铭记于心。古人的境界其实不是我们现代人能效仿和纳的。
我在这里爬着山,这里的小路与阶梯都是那么的阴冷。
古人觉得气节高于一切,品德高于一切,礼仪高于一切。
但凡有气节,品德,礼仪的古之人都是名留于史册,流传于千古的。
在浩瀚的文学史中,清明节的相传与记载成为了历史银河中的一个亮点。
有地域为证,有历史故事为载,有曾经的战争的列传,还有风景区的况属。所以,绵山景区得以流行道了现在。成为了集历史文化,传统节日还有风景胜区的多元围旅游胜地。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这也是古人说的话。
然而春天的清明节怎就不比那秋日胜?
我和清清走在寒山文化的山坡道场之中,这里的主色调其实只有三四种。一种是灰色,一种是绿色,一种是红黄色。
灰色的山,灰褐色的走廊,灰褐色的天桥。红黄色的大罗宫。这里的寺宇恢宏而又敦实。就像一个老实的山西人,同时还具备古朴的风格。
大罗宫是一个寺庙。
这里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的名字叫做大罗宫。
大罗宫里有尊佛,是救苦天尊。两侧为五方接引童子。
财神殿里供奉着武财神,赵公明,文财神,比干,范蠡。
道家的天下第一道观乃就是大罗宫。
远远望去,狮子山头云雾飘渺,天是白色的,凉凉的白色,清透的空气。
大罗宫是道教宫殿。这里是拥有道教文化的仙境。
走进大罗宫,我体验到了道骨仙风的感觉,人文合一的大我境界。天道与人道,天人合一。万象更新,能不变的是我们的纯净的心灵,那该多好。
绿色的植物,各种树木屹立在寒山石径上。寒山石径两旁的树木看起来真的都是翠绿翠绿的颜色。很少有那种草绿色,都是浓艳欲滴的翠绿的叶子。寒冷的气息穿越在了树丛之间,逼的那树木们都生长成了松柏般的气节。
墨绿与翠绿相间交至,这样的绿不免让人觉得寒的透了骨。然而风雅之气不觉扑面而来,让人不禁想要两手捧着清高与明节掩面而泣。
寒山文化,真的是受益匪浅。
清明节一年只有一次,然而绵山永远都在介休。
这里没有美食文化,这里有的是节制与古风留下来的风餐露宿和白色露水般的空回。
走了一个上午之后,我开始吃自己带的香辣素豆腐串串。我觉得在这里吃肉不合适。所以做了一次素食主义者加冷食主义者。
水涛沟的水很清冽,我觉得这里的水都可以喝了。
在绵山旅行了一天的时间。
走走,停停,停停,走走。
风景,
故事,
人,
这里成为了我的一个特别的记忆。在坐车下山的时候,我有点心灵通达的感觉。
我的绵山之旅,一次邂逅,一次感悟。
  ☆、平遥古城的文化底蕴
在北方,有一座文化遗产古城。它座落在平遥。它就是平遥古城。
这座城至今还保留完整。
平遥古城,成为了一座历史文化城,一座现代还有居民居住的城。
说它有文化底蕴,是因为它的年代也很久了。
很久很久了。
平遥古城的俯看图大体是一个龟的形状。
在这里,有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城楼,有城门。它修建成封闭的样子是因为它是一座城。一座古代战争时期保护老百姓和维护战役的城池。
平遥古城是一座灰色蒙蒙的城池。在这座城池中,有清灰色的石板,也有土路。
我觉得这不仅意味着古城是一座繁华的古城,也意味着古城是一座乡土气息的城池。
在我的世界观里,古城是一座很保守的城池。
这里的人们生活很朴素,很简单。每日早起,打开商铺,迎接四面八方的游客,生意兴隆。这就是传说中的平遥文旅生活。
在古城中有许多票号与博物纪念馆。山西着名的日升昌就是其一。
财富商贾之人的那些过去,我们现代人真的体会不到。做生意做买卖,晋商人讲究诚信赢天下。精明算计,分毫不差。诚信买卖,信义为重。
这里有镖局,镖局人拥有那份可贵的仗义和正义。跟着主子走天下,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忠诚的镖局人是不会背信弃义的。
县衙,也在这座古城里。古人讲究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就是中国人的脊梁。
一声长长的“威武”,县衙的官就开始断案了。老百姓的委屈和冤情在这里审判,几日便还你个公道。讨的说法,做的好事,在这里都会一清二白。
古城中还有林林总总的商铺,坐落在南大街,西大街,东大街的两立。
这些店铺的老板都是极精明的。他们能说会道,勤勤恳恳的做着自己的小本生意。老老实实做人,规规矩矩生活。虽然他们不是什么有钱的大富豪,但是没有他们,古城里人吃啥喝啥?
现在平遥古城成了一座历史文化旅游胜地。不管每日人多人少,不管每日有多少游客经过这里。平遥人,以他们的聪明能干和勤恳踏实换来了人们的好评和信任。
我也不知道我在这里走了有多少次。我只是走顺腿了。顺腿走到了平遥古城,便知这里风景依旧。这里的人与故事皆是一种脚踏实地的感觉。
山西人的厉害之处在于会暴富,会诚恳。
听着那一片子平遥话,你就知道平遥人的命里其实有三分土,三分诚恳,三分热情,还有一分精明。
平遥话是一种方言。属于北方方言的晋方言语种。走在平遥古城,你会听到平遥话。你会觉得这里还是蛮通俗和富有人情味的。
古城里有好多名副其实的平遥风味小吃。比如油糕,比如莜面栲栳栳,比如平遥牛肉,平遥碗托。很多具有平遥文化特色的风味小吃足够填满你的胃口和食欲。
油糕沾上山西的老陈醋,吃在嘴里的不仅是酸甜,还有平遥文化带给你的踏实淳朴的感受。
喜欢一个地方的理由不需要太多,比如它的忠厚老实,比如它给人的实在的感觉。
我心若欲飞,也要有足够的开阔和思想的豁达。
我身欲要飞,也要有足够的基础和能量的准备。
其实你可以选择在平遥生活一段时间,因为这里真的很靠谱。这里的学校真的也是名师出高徒。平遥人也有考上清华北大的学子。在平遥这座小县城,也有鸟儿振翅高飞。
所以,无论你生在那里,你也可以飞翔。就看你是不是龙,是不是块真金。如果你是真金,那么自然不怕火炼。即便你被埋到了市楼的古井里,也会因为你的光彩照人被挖掘!
所以,别看平遥是座县城,但是以其优秀的文化底蕴和古老的历史背景造就出了一种独特的文化氛围。
在这里学习,你还可以感受到一丝古蕴。这种诗书礼仪,加上历史沉淀,似乎还会给我们一种人文气息的感觉。
这里也许没有什么帅哥美女,但是真的是有些才子的。虽不读老的敲的棺材板叮当响的书,但是也可以瞻瞻那魅力的灰色蒙蒙的古城。
说起颜色,古城一直是灰色的砖瓦。灰的一派大气。城墙是灰色的,城楼是灰色的,城墙的地砖也是灰色的。
灰色意味着沉淀和风尘。古老的那种接地气。
敦实。
就像一个树袋熊那样,看起来灰扑扑,胖胖的,可爱。
喜欢归喜欢,想念归想念。
可是话又说回来了,我若是不喜欢也不会想念。你们若是不想念也不会来这里游玩,旅游。
平遥真的是一个很可靠的地方。
它的传统,它的古朴。因一座古城更加显眼和风光。
现在南门那边已经修了一个超大的广场。这个广场还有护城河。护城河有水,有桥,那边连着的就是一条平遥的马路了。
在平遥古城中的商铺里转转,会感受到的是一种沧桑和凝重。古玩,字画,铜钱。
岁月在这里都不能阻挡你前进的脚步,历史也不过是你眼前的这番景象,文化触手可摸,风俗人情不胫而走。
所以,在这里游玩的游客真的是可以直接感受到历史,文化,岁月,风景,人情味的。
在这里居住的人可以更加深切的体会到这里的一切。
在平遥古城中还有好多可以驻足的风景。比如小街小巷。那小巷窄的就像是一条什么缝,人是可以走进去的。但是三轮车难。对,就是这么窄。这么窄的路,正意味着古城的小心思和小心机。
这里没有大马路,这里有的是小城的颜色和印记。
走在平遥的古城里,虽没有敞敞条条的宽大马路,虽没有金碧辉煌的繁荣建筑,虽没有车水马龙的川流不息,虽没有穿金戴银的达官贵妇。但是这里就是别具一番风情。但是这里就是生活着一部分的人们。这里就是承载着一方乡土文化,这里就是含着一方水土,养育了一方水土的一方人。
虽说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但是你能说这里不美好吗?
这里其实也好。
古城在过年的时候还是很有节日气息的。平遥的中国年格外的红的映人脸。
中国的灯笼就特别红。中国的对联就特别红。平遥的中国年也特红。
红的发火。火火的人间烟火节日。
中国是哪里都要过年的,平遥的中国年真的好有蕴味。
灰砖灰瓦,灰色的城墙配上大红色的一切年味,给人的感觉就是,这里的年才真的像年。
灰色和红色本来不是很搭调,但是放到平遥就可人的不行行。
那城楼配上大红灯笼真的就像是回到了以前的古年代。
在这里踏踏实实的过个年,吃一碗油糕,吃一盘饺子。你会觉得在这里过年真妥,过了个消停而又安稳的年。就像是婴儿回到了母亲的怀抱,襁褓放到了暖炕上。平遥的中国年,返璞归真。真正的土生土长的中国人的中国年。
我不觉得土生土长有什么不好,因为是金子总会发光。天上掉下来的也许不是馅饼还会是刀子。所以,一方水土的故是,不是一言之的好与不好所能说的尽的。
我们谈它这么多的好,是因为,它足够能承担的起人文关怀和人的心魂。
平遥的中国年,来了就不想走了。住在这里就会觉得好踏实的一个中国年。好不容易放假,你会觉得在这里度过,暖烘烘的。不仅人暖,而且还窝心的暖。
生活也许没有把我们每个人都生在我们想在的地方。但是,命运这样安排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命运是什么,脚下的土地是什么。走起这个词也要看你能不能走得动。飞翔的鸟也有恋家的时候。
平遥是一座有点让人走不动的城池。因为你毕竟留恋它的平平之通,遥遥之久。
  ☆、北京真的好大
我家虽然不在北京,但是我去过北京两次了,北京真的好大好大的,让我觉得一下子根本逛不完一个区。无论是东城区还是海淀区还是朝阳区,我自己都不知道北京到底有多少个区。然而要逛完这其中的一个区也得坐公交车一天的时间吧。
在我的印象之中,北京是一座特别繁华的城市,然而我去到那里的时候发现并没有那么的繁华。北京是有现代化气息以及历史文化气息的。有的地方并不是那么高耸,并不是高耸的楼都在北京坐落着。也并不是北京的每个地方都有高耸着的高楼。
“我爱北京天安门,天安门上太阳升。”
为什么爱北京的天安门上太阳升,那是因为北京是首都。
北京升起的太阳是全中国的希望和骄傲。
北京升起的国旗是全中国的标志和榜样。
我们觉得在北京的所有东西都要比其他省其他市的好很多很多。那是因为北京是中国的心脏。这里跳动着的一切是全国大动脉的总输出。从北京流出的血液汇集到了各个省各个市各个区,这里的血液必须是活生的流动的,这里的血液必须是大红色的,必须是新鲜的,才能够保证全国所有的地方都保持着新鲜的活力!
所以,这么多人会爱北京,会敬畏北京,会觉得北京是自己向往的生活的城市。
北京真的是寸土寸金,人们都爱往进挤。
因为这里是文化中心,是政治中心,是中国的一切的中心。
有多少人想在北京买房子,然而就是买不起。为什么,就是因为太贵了。而且二环以内的房子几乎是所有人的梦寐以求的向往,但是二环以内的房子又有多少人能买得起呢?
暂且不说这些现实的要命的话题。就说北京的风景怎么样。大家一定觉得很棒吧,因为这里有高楼大厦,有绿树丛荫,有各种皇家的公园,旅游胜地,还有天安门。还有许许多多的好玩的地方,大商场,大街道,大超市。
如果能在北京这里玩该多好,然而你也得玩得起啊!并不是说想玩就可以玩的。有些事情不由自己,并不是有人肉在就可以在这里玩得起的。必须有钱。如果你想来北京旅游,你可以选择很多地方。光是天安门广场就有好多的旅游景点,比如说天安门以及后边的故宫。如果你想逛天安门广场的话,你还可以在广场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前拍照留念。你还可以去军事博物馆,还可以在毛主席纪念堂参观。总之天安门广场就有好多的可以玩耍可以纪念的地方。
在北京的各大城区还有许多的高校,比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政法大学,邮电大学等等。在这些学校你也可以尽情的游览和观光,因为这些学校是对外开放的。细数一下,北京的公园也有很多,比如颐和园,北海公园,天坛公园。这是几个比较大的皇家园林。在这里游玩,你会觉得这里真的超大超大,根本就不能和自己的小县城的小公园比。漫步在这些大的皇家园林之中,你会觉得气魄和宏伟是最好的形容词。这里的树木都是很粗壮的枝干,因为已经生长了很多年,并不是向我们所在的县城或者市区的公园里的树木那么的细或者是新生长出来的。在北京的公园里,虽不是处处都是什么千年老树,但是如果横抛那粗壮的树根是足够可以看到一圈一圈的年轮的。这就是一座老城的年龄。
北京是一座老城,老城有老城的风范和积淀。在这里吹着风都可以感觉到厚重与文化,在这里行走都可以觉得是故事和历史。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北京人,是该多么的幸福。他们可以在这里领略到如此好的风光,感受到北京的文化气息与人文关怀。
在京城之中有太多的曾经和过往,那些历史长河中所发生的一幕一幕的事情,关于政治,关于风云,关于文化,关于文化运动,都曾在这里压撵这里的马路,都曾在这里留下了足迹和印记。尽管我们在街道上看不到他们的足迹,看不到先驱先辈先人们留下的脚印,但是我们能感觉到他们留下的文化留下的建筑留下的一切。这一切是那么的厚重,让中国的少年们不知不觉地承担起了铭记历史复兴国家的任务。我们的双肩要扛起祖国的未来,所以生在北京真的是太有压力了。然而生在北京也是幸福的。幸福之中扛起了责任,这就是北京人的生活。
每天,北京的街道上车水马龙,川流不息。在这座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中,在这尊传统与现代化的并合的城市之中,有许多让我们现代人引以为傲的东西,风景,建筑以及人性化区间。比如鸟巢,水立方,北京曾经举办过奥运会。还有许多大街,商场,超市,酒吧,夜生活区。
在这里有太多太多的美好的东西,而且都是让我们向往和羡慕的,无论这里的建筑还是酒吧,不论什么,都是一种特别大气和充足的感觉。
在这里玩耍,你会觉得真是气派,居然有皇家的风范。
虽然我们还小,虽然我们还年轻,但是,如果在北京生活,会非常长见识,会很有见识。
你不仅可以在北京的城区里逛,而且你还可以欣赏一下北京的环城公路,这里有二环三环四环五环,在这里无论是几环,都是北京的寸土寸金。在这里的环形公路十分的多,而且错落有致。虽然不像重庆那般难找路,但是也不要绕晕哦。
北京的女生其实是很大方的那种性格,北京的男生都是大男子主义。
大男子主义,这样不好吗?因为是皇家的男儿,所以便是大男子主义了。这样霸权与权力,那还不是因为生在首都吗?
生活中本不该有苟且。
如果让我生在北京,我想我一定会倍加珍惜住在那里的光阴。若是把我放在别的地方我也不能虚度自己的年华。
生命是如此的短暂,生活是如此的不易。最好的人生态度就是天南地北,随遇而安。
如果你想来北京旅行你又没生在这里,那么请你不要过分的留恋这里。走南闯北,哪里都是你的家。中华很大,别因为一点私欲就灭了自己的理想和信念。人要有志气,才可以撑的起四方的蓝天。
  ☆、回味烤鸭,糖葫芦

在北京最着名的风味食物就是烤鸭。
在北京有一个着名的烤鸭店,它的名字叫全聚德。
我是很喜欢吃烤鸭的。好像所有的人都喜欢吃烤鸭,也不知道为什么。
有的人喜欢冬天吃烤鸭,有的人喜欢夏天吃烤鸭。
现在的北京全聚德饭店有很多的菜。那些菜都是特别上档次的菜肴,仿佛一顿就可以喂的我们好饱好胖。
在全聚德有好多的菜肴是我们自己家没有的不常吃的。因为这里毕竟是大饭店。如果你来了这里,别忘了点几个烤鸭以外的菜肴。尝一尝多好,不要拒绝真的好的美味。
人生要及时享乐。不要因为口袋里的钱钱委屈了自己的胃口。
我觉得还是要多吃点为好。多吃点好的,别那么吝啬,别那么小气。对自己一定要好,不然就更没有人疼自己了。
全聚德饭店的食物我是吃过一次的。
无奈那次钱钱带的不多,只好就点了一只烤鸭和一碗菌汤。
我那次吃的嘴角流油,吃的特开怀。
烤鸭的味道真的好香。蘸上全聚德特制的酱,真的好好吃哦。烤鸭本来就比较肉香,蘸上酱之后简直可口的美不胜收。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那个削肉片的厨师。
我有幸观看全聚德烤鸭的削肉片过程,我真的很幸运。
当时我坐在离过道不远的餐桌上,我的眼前面就是过道,我可以目睹我们吃的烤鸭被削肉的全过程。
首先,一个身高两米的帅哥男厨师推着一个食物推车走道了过道。
这名男厨师文绉绉的样子,他看上去刀工十分好,他很低调的摆好了他面前的这只烤鸭,这只烤鸭是已经做熟的,金红的颜色在灯光的照射下流光溢彩。颜色发亮的让人垂涎欲滴。
男厨师拿起了一把刀,这把刀是长方条形的刀。是专门用来削肉的。
男厨师弯下身子,用手中的刀一刀一刀的削着烤鸭。
男厨师几乎是用磨的方法削烤鸭的肉的。
每一刀下去,一片肉就整齐均匀的被削了下来。
男厨师的手法其实挺熟练的,虽然看上去他动作很慢,但是削完一只烤鸭总时间不过五分钟。
五分钟过去之后,这只烤鸭就剩下一副骨架和筋膜了。虽然剩下的烤鸭看起来还是很大的一副样子,但是我知道,烤鸭身上已经寥寥无斦了。
男厨师慢慢的推走了食物手推车拐进了全聚德的厨房。
此时,我的眼前已经摆满了四盘烤鸭肉。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