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实用口才全书

_6 李屹之(当代)
第144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充实自己的口中知识(3)
这种例子是举之不尽的。为了激发你练习口才的动机与兴趣,现在再举几个可以经常使用的话:
“无论何时都不要拒绝工作中琐碎的事情,因为伟大的事业是由繁杂的细节构成的。”
“爱一个人,最要紧的是爱他未来的模样。”
“人一定要顾及社会,因为保护他的是整个人群。”
“无论对哪一个人,如果他只肯给我束缚的爱和友情,那我就两样都不要。”
“不灭的只有事业!生命是要在活动中才能壮大的。”
“对于学习,永远不会太早;对于改过,永远不会太迟。”
“聪明人从傻瓜那里所学的,比傻瓜从聪明人那里所学到的多。”
这里说“使用”这些话,而不说“引用”这些话,因为这些话到底是从书本上抄下来的,多多少少总带着一些书本气。说的时候,只是根据它的主要内容,自己再加以发挥,把它说得更明白一点,更顺口一点。
不妨看一个怎样利用的例子吧!
十几年来,玛丽曾经遇见许多这样的事情:朋友们恋爱了,男朋友总是希望他的女朋友停止学业,或是把工作辞掉,立刻跟他结婚。有的女孩子大学读了3年,只差1年就毕业了,可是男方不能等。有的女孩子有份收入和发展都不错的职业,而且在她工作的领域里担任极重要的角色,可是男方并不看重女方这种社会地位和工作的机会,总希望他的女朋友整天待在家里,无所事事地做他将来的妻子。在这种场合,假使有机会的话,玛丽总是劝男方改变一下他的想法。她会说:“你真爱她吗?那么为什么不为她的未来打算一下呢?”并且说:“你如果爱她,那么为什么非要牺牲她辛辛苦苦了多少年所努力得来的学业或是社会的地位呢?”她也这样警告过那些陷入情网的女孩子们,她说:“无论你的男朋友说他怎样爱你,都是假的。除非他的一举一动都是为你的未来着想。单是为你着想,还是不够的,一定要为你的未来着想才是真正的爱。”
第145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充实自己的口中知识(4)
这些话,有时候会发生很大的效果,有些朋友们听了之后,的确能够多多少少改变她们或他们的想法,把眼光看得远一点,不被一时的欲望、冲动,或是目前的利益所迷惑、所限制。而这些话,都是运用了上面提到的“爱一个人,最要紧的是爱他未来的模样”这句话。
你把一句话体会得越深,就能把它应用得越广,它就变成各式各样的形式,出现在你的言语和行为里。
怎样利用上面所引用的名言,这里只举一个例子,其他的要等你自己去试。
你不能对每一种人都谈同样一件事情,一个研究科学的,不会对生意经有兴趣,同样,一个生意人,对他谈哲学的大道理,他不一定有兴趣。这里有一个小笑话:某先生以口才见长,有人便向他求教谈话到底有什么诀窍,他说:“很简单,看他是什么人,就跟他说什么话。例如和屠夫就谈猪肉,和厨师就谈面包。”那位求教的人问道:“如果屠夫和厨师都在座,你谈些什么呢?”他说:“我谈三明治。”由上面的故事可知,为要应付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人们,你就得具备多方面的知识。所以就需要多读、多学。
如果你能够做到这一点,那么应付各式各样的人物自然就能胜任愉快。虽非样样专长,但技巧运用全在你自己。你不懂法律吗?但遇到了律师,你不妨和他谈最近发生的某件案子,由你提供案情(这是你从报章上读到的),其余的法律问题,让他说好了。
东京有一家美容院,生意兴隆为当地之冠,有人前去询问老板生意秘诀,老板坦白承认,完全由于他所聘请的美容师在工作时善于和顾客攀谈之故。但又怎样能使美容师们个个都善于说话呢?
“简单得很”,店主人说,“每个月我会把各种报纸杂志都买回来,规定每个职员在每天早上开始工作前一定要先阅读,当作日常功课一样,那么他们自会获得目前社会最新鲜的聊天话题,博得顾客的欢心了。”
这不过是千百个例子中的一个。知识是任何事业的根本,你要使自己的谈吐能适应任何人的喜好,更要多阅读书报杂志,让这天地间的知识贮存在你的头脑中,到要运用的时候,经过你的头脑选择整理,便能与人对答如流了。
第146节:“秤砣虽小压千斤”—说得多不如说得妙(1)
“秤砣虽小压千斤”——说得多不如说得妙
有人说话时喜欢引经据典或长篇大论,经常让听者晕头转向,不知所云。事实上,这种说话方法远不及简短的几句关键语!
任何事物,不管是多复杂的现象、多深奥的思想,说到底也就是几点经过概括和抽象后的认识。而这些认识就是事物的精华、核心、本质,只要你能抓住它,就能提纲挈领、一通百通。所以,如果你能用极为简明的语言,条理分明地将自己的观点加以表述,或将对方思想、观点上的实质部分一一揭露,便能在论辩中收到“片言以居要,一目能传神”的效果。
在一次亚洲大专辩论赛中,香港中文大学队与新加坡国立大学队,针对“个人利己主义是社会进步的最重要因素”的辩题进行辩论。新加坡国立大学队为正方,香港中文大学队为反方,双方争辩激烈,相持不下。
这时,香港中文大学一个队员指出:“国父孙中山先生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难道是因为个人功利主义吗?爱迪生发明电灯,造福全人类,难道也是因为个人功利主义吗?”此话虽然简短,但是一针见血、切中要害,具有几乎不可辩驳的威力。
俗话说:“秤砣虽小压千斤。”画龙点睛的语句,就像秤砣一般,能在关键时刻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它包含着论辩者高度浓缩的思想、感情、智能和力量,所以具有以少胜多、点石成金的特殊作用。
“有理不在声高”——尽量使用柔和的语言基调
俗话说:“一句话能把人说笑,也能把人说跳。”一般情况下,能把人说“笑”的语言,通常是柔和甜美的。古往今来,和气待人、和颜悦色都被视为一种美德。柔言谈吐是值得提倡的一种交际方式。
柔言谈吐表现为语气亲切,语调柔和,语言含蓄,措辞委婉,说理自然。这样说话对方会感到亲切和愉悦,所谈之言也易于入耳生效,有较强的征服力,往往能收到以柔克刚的交际效果。
第147节:“秤砣虽小压千斤”—说得多不如说得妙(2)
柔言谈吐的表达方式一般有两种:
一种是谦让表达法:
一家瓷器店的营业员遇到一位十分挑剔的女顾客,给她拿了好几套瓷器,挑了半个钟头还没选好,营业员因顾客太多不得不照应别的顾客。这位女顾客觉得自己受到了冷落,就沉下脸来,大声指责说:“你这是什么服务态度,没看见我先来的吗?快让我先买,我还有急事。”
这话真够刺耳难听的,如果和她较真儿,会吵得不可开交。然而,营业员没有这样,他安排好其他顾客后说:“请你原谅,我们店生意忙,对你服务不周到,让你久等了。”营业员的态度和话语真诚而谦让,那位女顾客的脸一下子红了,转而难为情地说:“我说得不好听,也请你原谅。”
有理不在声高,并非说话有棱有角、咄咄逼人才有分量。这种谦让式表达法充满了尊重、宽容和理解,本身就产生了一种感化力,从而引起对方的心理变化。火气遇上和气,就失掉了发泄的对象,自然就会降温熄火。
另一种是委婉表达法:
当你和他人意见不合,又想坚持己见时,万万不可对他人讥讽嘲笑,横加指责。委婉地表达自己的坚定立场,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沟通和说服效果。
1940年,处于前线的英国已经无钱从美国“现购自运”军用物资,一些美国人便想放弃援英,而没有看到唇亡齿寒的严重事态。罗斯福总统在记者招待会上宣传《租借法》以说服他们,为国会通过此法成功地营造了舆论氛围。
罗斯福并未直接指责这些人目光短浅,这样只能触犯众怒而适得其反,而是妙语连珠,以理服人。他用通俗易懂的比喻,深入浅出地说明理由,点中要害,人们不得不心悦诚服:“假如我的邻居失火了,在四五百英尺以外,我有一截浇花园的水龙带,要是给邻居拿去接上水龙头,我就可能帮他把火灭掉,以免火势蔓延到我家里。这时,我怎么办呢?我总不能在救火之前对他说:‘朋友,这条管子我花了15元,你要照价付钱。’这时候,邻居刚好没钱,那么,我该怎么办呢?我应当不要他15元钱,让他在灭火之后还我水龙带。要是火灭了,水龙带还好好的,那他就会连声道谢,原物奉还。假如他把水龙带弄坏了,答应照赔不误的话,现在,我拿回来的是一条仍可用的浇花园的水龙带,这样也不吃亏。”
第148节:“说话以简为美”—招人喜欢的短句
罗斯福总统援英的决心很坚决,但他没有直接表达这种强硬的态度,而是用通俗的比喻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达到了较好的说服效果。使用柔言谈吐要注意以下事项:
首先,要加强个人的思想修养和性格锻炼。我们知道,语言美是心灵美的具体表现。一个心灵丑恶的人,语言绝不会美,有善心才有善言。
其次,柔言谈吐在造词用句和语调语气上有一些特殊的要求。比如,应注意使用谦敬词、礼貌用语,表示尊重对方的观点和感情,以引起好感。尤其要避免使用粗鲁、污秽的词语。在句式上,应少用“否定句”,多用“肯定句”;在用词上,要注意感情色彩,多用褒义词、中性词,少用贬义词,以减少刺激性;在语气上要和婉、文雅。
“说话以简为美”——招人喜欢的短句
依靠口才并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以改变自己的命运,最好多使用结构较为简单、形式较为短小的句子。当需要表达简单的意义时,自然用字简短,而要表达一个比较复杂的意义组合时,也尽量将冗长复杂的结构,转化成比较简单的短句。
有效的人际交往话语,从总体上看,句子大多不长,最少的仅为一音节,多者也不过一二十个音节。这类句子中往往又多有停顿,截分成数个语音段落,其中每段中音节都较小。此外,这类句子大多是零句(即没有主语和宾语两部分的句子),经常不用或少用附加成分,并省用连接词、介词,或隐含表示时间、地点的词语。当然,这些成分的简略并不能随便简化,而是凭借双方共处时的各种特定环境决定的。不过,在表达时,只要不影响意思的传达和理解,语言形式还是以简短精练为宜。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运用简略短句为主的特点,一方面是指句子构成上富有变化,另一方面是指运用句式丰富繁多。事实上,人与人之间的口头交谈,往往比书面字词显得更加生动活泼。这种口语句式丰富多样,例如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肯定句、否定句、单句、复句等。如果经常在口语中交替使用这些句式,将会使语句表达富有变化,不仅能活跃气氛,也可以让话语更为生动活泼。
第149节:“何时停,何处顿?”—掌握语言停顿技巧
“何时停,何处顿?”——掌握语言停顿技巧
在人际沟通的口语表现中,停顿也是一种常用的说话策略。所谓停顿,是指语句或词语之间语音上的停歇,它能使话语划分成段,使话语形式严谨、表意明了、有条不紊。因此,掌握停顿的语言技巧,将有助于提高表达能力,使语言更为准确地传达出去。
停顿有两种情况,一是语法停顿,这是句子或分句之间的停顿。这种停顿除句末停顿外,都是表明词语间语法关系的停顿,停顿的次数不同、位置不同,词语关系就有所差别,从而句子的意义也就不一样。所以,能否准确运用这类停顿,就直接关系到意义和感情能否准确表达,如果语法停顿使用不当,有时就会闹出笑话。
某公司的经理,在一次调薪的提议汇报中提到,“在这次提议调薪中,已经升了职的和尚未升职的员工都应同时调整薪资”时,他在“尚”字和“未”字之间作了停顿,于是这句话就成了“在这次调薪中升了职的和尚、未升职的员工都应调整薪资”。听取报告的老板先是一愣,心想公司中怎么会有和尚?等到问明情况后,全场哗然。由此可见,企业经理人一句失当的话,就会让自己的形象受损,甚至还会造成不良的影响!
二是强调的停顿。这种停顿策略是说话者为了强调某个语意,或表达某种感情,而在词语或句子之间所作的较大停顿。这种停顿能引起听者的联想,进而产生双方的共鸣,同时,对突出语意、增大信息刺激强度,也是一种相当有效的策略。此外,强调停顿的运用也要恰到好处,一要顺乎自然。如果滥用不当,不仅会造成逻辑混乱,还会因强调过多,令人抓不住重点。二要掌握好停顿的时间。太长或太短都会影响听众的情绪,从而弄巧成拙。
第150节:“重音所在即重点所在”—突出说话重点
“重音所在即重点所在”——突出说话重点
使用重音是人与人沟通过程中,为了达到准确表达目的而使用的手段。重音是指在说话时有意将某些词讲得响亮一些的现象,它主要是通过音调来表现的。
重音的使用方式有两种。一是语法重音,这是按照句法结构特点说出的重音,一般没有特殊用意。二是强调重音,这是为了突出某个语意,或表达某种强烈情感,将句中某些词语音量加大后所说出的重音。
前苏联著名戏剧家斯坦尼斯捷夫斯基说:“重音就像人的食指,指示着节奏中或句子中最主要的词。”重音的所在,一般也就是说话者所要突出的重点所在。强调重音的位置不同,语音的表示和感情的强度也有所不同。例如“你听得懂吗”这个句子,如果“懂”字不重读,那么只是一般的询问,否则就变成了反问,并且还包含轻视的意味。
有一位银行高级主管和一位主任,先后对一位连续迟到两天的女职员说:“你呀!怎么又迟到了?”高级主管说这句话时,把“你呀”说得又长又响,似乎重点是在强调她这个人。而主任则把“又迟到了”这几字说得较响亮,并特别在“又”字上加大了音量。然而,明明是同一句话却有两种结果,女职员听了高级主管的话,只是低着头,脸也红了。但听了主任的话后,她却反唇相讥:“迟到就迟到,有什么了不起!扣全勤奖金好了。”
分析其中原因,就在于重音的位置不同,所强调的意义、表达的感情也因此出现了差异。高级主管的话,尽管有批评,但带有亲切感,从而削弱了女职员的反抗情绪;而主任的话听来就是指责意味浓厚,使人升起一股反感,心理上自然不能接受,也就导致二者的结果与反应不同了。
第151节:“家和万事兴”—争吵有“度”,和好有方(1)
“家和万事兴”——争吵有“度”,和好有方
俗话说:“谁家的烟囱都冒烟。”即使是最恩爱的夫妻,相互间也难免发生争吵。一般口角,吵过之后也就完了,但是,如果争吵起来不加控制就可能激化矛盾,引出意想不到的坏结果,所以,夫妻争吵有必要控制好“度”,即使在最冲动的情况下也不要超越这个界限。
这里要注意以下几点:
——不揭短
一般说来,夫妻双方十分清楚对方的毛病和短处。比如,对方存在生理缺陷,个子小,不生育,或有过失足等。在平时,彼此顾及对方的面子而不轻易指出。可是一旦发生争吵,当自己理屈词穷、处于不利态势时,就可能把矛头对准对方的短处,挖苦揭短,以期制服对方。
有道是“打人莫打脸,骂人不揭短”,人们最讨厌别人恶意揭短,这样做只会激怒对方,扩大矛盾,伤及夫妻感情。
——不翻旧账
有的夫妻争吵时,喜欢把过去的事情扯出来,翻旧账,拿陈芝麻烂谷子做证据,历数对方的“不是”和“罪过”,指责对方,或证明自己正确。这种方式也是很愚蠢的。夫妻之间的旧账很难说得清。如果大家都翻对自己有利的那一页,眼睛向后看,不但无助于解决眼下的矛盾,而且还容易把问题复杂化,新账旧账纠缠在一起,加深怨恨。夫妻争吵最好“打破盆说盆,打破罐说罐”,就事论事,不前挂后连,这样处理问题,才容易化解眼前的矛盾。
——不带脏字
争吵时,夫妻双方可能高声大嗓,说一些过激过重的话,但是绝不能骂人,带脏字。有些人平时说话带脏字和不雅的口头禅,争吵时也可能顺口说出来。然而,这时对方不再把它当成口头禅,而视为骂人,因此同样会发生“爆炸”。
——不贬低对方
夫妻争吵时难免各执一词,都感到真理在自己这边,对方是胡搅蛮缠,往往使用评价性语言贬低对方。比如:“和你说话简直是对牛弹琴!”“你这个人四六不懂,简直不可理喻!”“你是一个泼妇!”“你是一个无赖!”这些贬低对方的话,同样容易刺伤对方的自尊,对方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会一直争吵到底的。
——不涉及亲属
有的夫妻争吵时,不但彼此指责,而且可能冲出家门,把对方的老人、亲属也裹进来。如说:“你和你爸一样不讲理!”“你和你妈一样混账!”如此把争吵的矛头指向长辈是错误的,也是对方最不能容忍的。
总之,夫妻争吵只要把握好了度,就不会伤及感情,“雨过天晴”,两人又会和好如初。
当夫妻因事发生矛盾出现冷战局面时,到一定程度就要有一方首先打破沉默,这时另一方就会响应,夫妻握手言和,重归于好。
打破沉默、消除冷战的方式有以下几种:
第152节:“家和万事兴”—争吵有“度”,和好有方(2)
——直言和解
如果双方的矛盾并不大,只是偶然出现摩擦,就可以直截了当和对方打招呼,打破沉默。如说:“好了,过去的事就叫它过去吧,不要再赌气了。”对方会有所回应,言归于好。也可以装作把所有的不愉快都忘掉了,像什么事也没有发生似的,主动与对方说话,对方如顺水推舟,可打破沉默。如上班前,丈夫突然对还在生气的妻子问:“我的公文包呢?”见丈夫没有记仇,妻子也不好意思不理睬,应声道:“不是在衣柜上吗?”这样就打破了僵局。
——认错求和
如果一方意识到发生矛盾的主要责任在自己,就应主动向对方认错,请求谅解。如:“好了,这事是我不好,以后一定注意。这件事是我考虑不周,责任在我,我赔不是,你就不要生气了,气出病来,可不划算!”对方听了,一腔怒火也许烟消云散。
退一步说,即使错误不在自己一方,也可以主动承担责任。
——幽默和解
开个玩笑是打破僵局的最佳方式。如:“我说,你看世界上的冷战都结束了,我们家的冷战是不是也可以松动一下?”“瞧你的脸拉那么长干什么!天有阴晴,月有圆缺,半月过去了,月儿也该圆了吧!女人不是月亮吗?”对方听了多半会“多云转晴”。
总之,只要一方能针对矛盾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沟通方式,巧用言语,就可以尽快打破僵局,家庭生活会恢复往日的欢乐与和谐。
第153节:“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分清谈话对象(1)
“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分清谈话对象
有些人的脑袋是“少根筋”,他们经常搞不清楚情况便胡扯瞎说。比如在寿宴上对寿星大谈人寿保险的好处;对孕妇说养孩子没什么好处,孩子翅膀硬了就飞了;对新人们说今天喜宴的菜好吃极了,下回别忘了再请我;甚至当别人就要出门旅行时,却大谈今年发生过多少起飞机失事的意外事件等等。
也许这类人有时只是谈兴正浓,没有注意到交谈对象的情况。不过,即使他们并不是故意说出这些话,却也在不知不觉中伤了人。当然,也有可能他们真的是“少了根筋”,木头脑袋,转不过弯!
话总是说给别人听的,至于说得好不好,是否有口才,不仅要看话语能否适当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也要看别人能不能理解并乐于接受。如果你说的话别人听不懂,或者根本没有让人专心聆听的意愿,那么这样的谈话还有什么意义呢?所以与人交谈之前,你应该搞清楚对方的个性。假如他喜欢委婉,你就说些流利的话;假如他喜欢率直,你就说些直接的话;假如他崇尚学问,你就说点高深的话;假如他喜欢谈些琐事,你就说点浅显的话。这就是所谓的“见什么人说什么话”。而事实上,只要你说话的方式能与对方的个性相符,你们在交谈时便能一拍即合。
所以,见什么人说什么话,也就是当你和对方交谈时,尽量使用对方认同的语言,谈论对方熟悉和关心的话题,并且视具体情况灵活应变,以便在迎合对方心理的同时,也赢得对方的好感。只有赢得对方的好感,你才有可能得到想获得的东西,而这正是成就大事的一种技巧。
当你与地位较高的人谈话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态度要尊敬,对方讲话时要全神贯注地聆听。
——不要随意插话,除非对方希望你有所响应。
——回答问题时要简洁适当,尽量不说及题外话。
——说话态度自然,不要显得紧张。
——不要做“应声虫”。因为当你只一味地说“是”时,对方可能会心生不悦,甚至觉得你没有主见。
当你与地位低的人谈话时,你应表现出庄重的态度,千万不可因他的地位比你低,便在交谈时漫不经心。一旦你认为和对方谈话不用多费脑筋,你的态度就会给人一种随随便便的感觉,更何况对方的地位虽然比你低,并不意味着他的能力也一定比你弱。所以,这时你应让对方感觉到你对他的谈话内容有兴趣,并且他有必要继续说下去。而当你说话时,你必须庄重、有礼、和蔼,避免出现高高在上的态度。此外,你不妨赞美对方出色的工作表现。不过,你要记住不要太过聒噪,也不要显得太过亲密;最重要的是,你不要用自己的优越地位去阻止对方发言。
第154节:“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分清谈话对象(2)
当你和女性谈话时,你必须先开启话头,以便能够继续交谈。不妨询问对方有关书籍、花草或其他轻松的某些事物。总而言之,你必须选择能够让对方感兴趣的交谈话题。同时,一切要以对方为中心,并用能够增加对方感情的谈话口气、态度和方式。如此一来,你们的交谈就能愉悦而顺利地继续进行。
另外,最为重要的一点是,当你与女性交谈时,务必保持尊重对方的态度,除不可随意打断对方的谈话外,也不应轻蔑对方。换言之,只要你表现出有礼、诚恳、尊重、和善的态度,自然就能让对方觉得与你谈话是一件十分愉快的事。
当你和老年人谈话时,你应该保持谦虚的态度。你会经常听到长辈在教育后辈时说:“我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还多。”其实这句话很有道理,因为老年人接受的新知识虽然比你少,可是他的人生经验却比你丰富,所以在双方谈话的过程中,你应该懂得谦恭与虚心。特别是有些老年人不喜欢别人说自己年事已高,甚至他们希望自己显得比真实年龄年轻。所以在与老年人谈话时,你不要直接谈及他的年纪,而只需提及他的阅历,一旦这种话题赢得他的欢心,他会觉得你非常讨人喜欢。
当你和年幼的人谈话时,你会发现有些人的思想比较成熟,有些人则没有你懂得多。如果遇到第一种情形,你和对方的交谈并不会有太大的障碍,只要你表现出更为沉稳的态度即可。也就是说,你不要降低自己的身份,也不要给对方直呼你姓名的机会,同时也不要与他们有所辩论。你只需让他们明白,你希望他们尊敬你,而你也一直在维护自己的尊严。毕竟人们总是因为你自己先看重自己,才会对你尊重有加,尤其那些比你年幼的人们更是如此。
另外,当你与对方交谈时,你也必须考虑到对方的文化背景,因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说话方式上也会呈现不同的特点。
简单地说,从事不同职业、具有不同专长的人,他们所接触的信息类型和话题往往并不相同,而他们也会因为不同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对不同的话题津津乐道。因此,如果你以对方一窍不通或一知半解的事物做为话题,他们就会觉得味同嚼蜡、无言以对。这样,你想与对方继续深谈将会显得十分困难。相反,如果你能抓住对方职业或专长上的特点,并借此作为交谈的话题,就能非常容易地触动他的心灵,从而使双方产生极佳的共鸣。
第155节:“借风行舟”—切入正题的特殊方式
综观以上情况,你一定能够发现因人而异的谈话方式不仅表现了你自己的素质和修养,也让对方感受到你对他的尊重与信任。因此,对于这种说话技巧,我们不可不知,也不可不学!
“借风行舟”——切入正题的特殊方式
一个数学教师刚走上讲台,同学们忽然大笑起来,令他感到莫名其妙。
坐在前排的一位女同学小声对他说:“老师,你的扣子扣错了。”
教师一看,果真第四颗扣子扣在了第五个扣眼里。
当时场面有些尴尬,突然间,这位教师煞有介事地对学生们说:
“老师在想心事,急急忙忙赶着来上课才会不小心扣错。不过,这也没什么好笑的,昨天我们有的同学做习题时,运用数学公式就是这样张冠李戴的。”
这位老师先是用幽默的话语为自己解了围,紧接着又顺势把这意外事件和学生的学习情况连了起来,借此作比,指出了学生学习中的类似错误,既显得自然,表达又具体,很快就为自己解除了尴尬的局面。
还有一例:
一位教师走进教室准备讲课时,却看到学生正在为昨晚的女排比赛议论纷纷。
面对这一情况,这位教师没有命令学生们停止议论,而是兴致勃勃地加入了讨论,谈起了自己的感想,两三分钟后同学们都静下心来听他讲时,他却巧妙地将话锋一转。
“中国女排的胜利为中国人争得了荣誉,它证明了中国人的伟大,但是中国在科学、经济上还很落后,被人瞧不起,我们也要有中国女排队这种拼搏精神,在科学和经济建设方面都要努力迎头赶上欧美国家。因此从现在开始,我们就得好好抓紧每一次的学习机会,认真学习每一堂课。”
这位老师运用的就是“借风行舟”的语言艺术。他及时地“借”了学生们强烈的爱国热情之“东风”,恰到好处地加以点拨指引,顺势将学生们的热情引转到学习这条船上,不仅很快恢复了课堂秩序,还借此激励学生们努力学习,起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第156节:“你的能力比别人差”—用激将法使对方应允
试想,如果这位教师运用命令式的语言表达,虽然也可达到停止议论、保持课堂安静的目的,但他无法使学生的思维从女排比赛中走出来。
当人的思维朝着一定的方向进行,特别是当人处于亢奋状态时,命令式的语言、强迫的手段,其制止效果都不好。
因此,碰到上述这类突发事件时,只有巧借其势,用巧妙的语言形式,自然地加以引导,才能达到扭转局势的目的。
顺势牵连、借风行舟的应急艺术确实能有效地使人从困境中解脱出来,但必须注意“牵”得要自然,“连”得要巧妙,不能牵强附会,否则是会弄巧成拙的。
“你的能力比别人差”——用激将法使对方应允
某一有名的早期天才教育家,他对于不喜爱练小提琴的孩子格外有方法“驯服”他们。在教孩子们练琴时,经常碰到的难题就是儿童学琴意愿低落,然而他却能使这些孩子们个个乐意接受他的指导。你想会是用逼迫的方式吗?
不!因为这种办法只能收到一时之效,并不能持久,原来他所使用的特效药就是这么一句话:
“我想这件事你必定做不好,因为你的能力比人家差,所以你才不想练习。”
只要是从事教育工作,便经常会遇到这一类情形。
尤其是小学生更是如此,他们很有可能是愿意自动自发的,但人总有惰性,小孩子自然更无法约束自己的惰性,便常以投机取巧的方式来达到他们偷懒的目的。对于这样的孩子你若说:“难道你不喜欢它吗?”这根本毫无效用,而要对他们说:
“这样的事情对你来说是稍勉强了点,可能你没办法做得好,因为你的能力比别人差。”
只要这一句话,大多数的孩子都会不甘认输而认真起来。
像这样的激将法,对大人或孩子并没有多大差异。若施以强迫手段,非但毫无用处,反而会引起对方反抗的心理。纵使就范了,也不见得能得到什么好效果。
人的心理有一种特性,往往愈受到压迫,反抗心也愈强。
第157节:“你这混蛋!”—压制反抗心理的说话技巧
例如,在娱乐节目进行中若是规则订得过多,玩起游戏来“束手束脚”的,便丝毫引不起人们的兴趣,倒不如将规则放宽,使参与者个个都能兴高采烈。
所以当你有某事需要别人替你代劳时,千万不可用“为什么你不想做?”,而必须以“你是因为能力差,不会做吧!”来激怒他,因为前者并不能刺激对方的自尊,后者却击中了他的要害,而对方为了挽回自尊,也得认真做出个成果让你瞧瞧。
有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也是属于这一类的人,若有人遇事找他帮忙,他不会轻易答应,但有一个诀窍,就是说句“我就知道你是不会做的!”。
他为了巩固自己的自尊,也会勉强地答应下来。
老年人尚且如此,更何况是一般人。
对于不易接受你的要求的人,你不可说他是讨厌这份工作,而必须说他是不会做这份工作。
“你这混蛋!”——压制反抗心理的说话技巧
日本作家藤本义一先生,是位颇为知名的人。一次,他的女儿半夜才醉醺醺地回来,应门的藤本夫人自是破口训斥了一顿,藤本义一本人也十分生气,面色凝重地呵斥道:“你这混蛋!”之后就愤然离去,女儿当场来不及反应,只愣愣地站着。
虽然只是一句话,但却深深刺痛了她的心,而晚归之事,从此便不再发生。
为人父母者,都有责备孩子的经验,多半也了解孩子可能有的反抗心理,所以要他们反省自己是相当困难的。通常会以一句“你是怎么搞的,我已经说过了多少次!”企图想让他们了解并且反省,此时他们若有反抗的举止,父母又会加一句:“你这是什么态度!”然后你的说教更是没完。
如此,愈是责备,反抗心理便愈是强烈,愈是希望他们反省,反愈得不到效果,于是情况就会变得更糟,但藤本先生的这种做法,使他女儿的反抗心理根本无法产生,反而转为自己知道必须反省。
因藤本夫人的一顿训斥,已足够引起女儿的反抗心理,但藤本先生却巧妙地将它压制住,反而使女儿感到十分歉疚,因为父亲的一句“混蛋”,实胜过上百句无谓的责备,她除了感激,实在无话可说。
第158节:“士为知己者死”—对失误若无其事
当然,夫妇两人事先并未商量要采取联合作战方式,但这种方式,对付犯错的子女,未尝不是一种很好的策略。
与责备无关的话,绝对可压制住即将爆发的反抗心理。
“士为知己者死”——对失误若无其事
身为一名军人,最不好的名誉莫过于自己的军旗被敌人夺去。而日本的乃木希典将军就是如此,他作战时就不慎让军旗落入敌人手中,可是当时的大元帅明治天皇却一点也没降罪于他。后来乃木将军效忠明治天皇至死不渝。所谓“士为知己者死”,天皇对乃木的恩义,让他终其一生也忘不了。
不管任何人,只要犯了过错,都会痛苦地反省。譬如棒球比赛时,若最后一局只须再得一分即可获胜,却因某人的失误而使对方得分,那位失误的选手必垂头丧气,无颜见江东父老。此时如果教练一味在其他选手面前训斥他,则会产生怎样的后果呢?他会因心理压力大而愈打愈失常。
反之,如果此时教练能够好言相劝,则他在以后的比赛中,必定会有更突出的表现。甚至到了最后还可能再见全垒打,而这完全是由于感动的心理产生的。
人都会犯错,只是程度的不同而已。以上两个例子,都是使下属将一时的失误成功地转换成他们往后更优秀的作为。要责备下属的失败十分容易,但要原谅下属就不容易了。
然而,最笨的方法就是当下属犯了一次错误便不停地加以斥责,不但使他感到厌烦并且产生反抗心理,更别谈让他自我反省了。
次数一多,你的好意却让他认为你老是挑剔,你的责备就变得毫无意义了。况且如果他是在小心翼翼的情况下犯了错,也就难免会对上司失去信赖感。
处于这种状况,说服的高手倒是很会利用对方的差错,其中之一就是只留意日常生活的小差错,但是对大的失败却故意视若无睹,甚至给予多方面的鼓励,这样才不致伤害他的自尊心。
不论任何人只要是自己犯了大的过错,内心必定充满了自责,所以不需别人再予责备。在这种情况下不予责备反给予鼓励,其内心的感激是不可言喻的。以后即使是犯了小过错而受到责备,也不会有反抗心理,甚至会更听命于你,纵使有些无理的要求他也乐意接受。
第159节:“按体重排座位”—让幽默为你说话(1)
对于小差错可予以责备,但对大失败则尽量若无其事,如此对方会更死心塌地地听命于你。
“按体重排座位”——让幽默为你说话
幽默是一种最生动的语言表现手法,与幽默的人相处、谈话是非常有趣的事。如果与人发生争执,或是各自坚持自己的意见时,幽默常常可以让人立于论辩的不败之地,并且化争执为会心一笑。
辛辣风趣的幽默,虽不同于严密的理论与辩驳,但因为幽默同样具有真实性、威慑力以及逻辑性,所以它仍有着很强的论辩力量。也就是说,在论辩中,幽默虽然既无论辩过程,也没有反驳的模式,却能以诙谐逗趣的方式,暗示事物的本质,借此达到明辨是非的目的。因此,在论辩过程之中,幽默常常能发挥证明与反驳所无法达到的作用。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在开庭审判28名日本甲级战犯之前,美、中、英、加、法、新、荷、印、菲等10个参与国的法官们,曾因排定法庭座次而展开过一场激烈的争论。
当时,除庭长韦伯法官的席位不容置辩之外,庭长右手边的座位属于美国法官似乎也已成定论。然而,庭长左手边的座位该属于哪国法官,大家却各执一词。因为坐在庭长身边的法官,不仅可以随时与庭长交换意见,同时也意味着该法官所在国在审判中的地位。按理来说,中俄法官应安排在庭长左手边的第二把交椅,可由于当时中国的国力并不强,因此被各强权国所否定。在这种情况下,唯一出庭的中国法官梅汝餻,便面对列强展开一场机智的舌战。
梅汝餻首先从正面阐明,座次安排应按日本投降时各受降国的签字顺序加以排列,这是唯一正确的原则立场。因为审判日本战犯一事中,中国受日本侵害最重,并且抗战时间最久,所付出的牺牲也最大,所以有八年浴血抗战历史的中国理应排在第二。再者,没有日本的无条件投降,便没有今日的审判,所以按各受降国的签字顺序排座,实属顺理成章。
第160节:“按体重排座位”—让幽默为你说话(2)
接着,梅汝餻话锋一转,微微一笑,说:“当然,如果各位不赞成这个办法,我们不妨找一个体重计,然后依照体重安排座位,体重重者居中,体重轻者居旁。”
各国法官听了全都忍俊不已。庭长笑着说:“你的建议很好,但它只适用于拳击比赛。”
梅法官接着说:“如果不以受降国签字次序排座,最好就依体重排座,因为这样即使我被排在末位也心安理得。而我也可以对我的国家有所交代,一旦他们认为我不该坐在角落,至少还能另派一名比我胖的人来替换我。”
此番回答引得法官们大笑起来。毕竟,在举世瞩目的国际法庭上,法官座次要是真的按照体重加以排定,岂不是天大的笑话!而梅汝餻正是利用这样的玩笑,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在论辩中反驳对方,有时舍弃锋芒毕露、相互抨击的语言,改用风趣含蓄、诙谐生动的语言,反而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汉朝时,汉武帝晚年希望自己能长生不老。一天,他对侍臣说:“相书上说,一个人鼻子下方的人中越长,寿命就越长,人中长一寸,就能活一百岁。不知是真是假?”
东方朔听了此话,知道皇上又在做长生不老的梦,所以脸上露出一丝讥讽的笑意。而皇上眼见东方朔似有讥讽之意,不悦地说:“你居然敢笑话我?”
此时,东方朔摘下帽子,毕恭毕敬地回答:“我怎么敢笑话皇上呢?我是在笑彭祖的脸太难看了。”
汉武帝问:“你为什么笑彭祖?”
东方朔说:“据说彭祖活了800岁,如果真像相书所说,‘人中一寸就活一百岁’,彭祖的人中就该有八寸长,那么他的脸岂不是太难看了吗?”汉武帝一听,不免也哈哈大笑起来。
在这个历史故事中,东方朔以幽默的语言,借助笑话彭祖来讽谏皇帝,整个批驳过程机智含蓄、风趣诙谐,也让正在气怒中的皇帝转怒为喜,并且愉快地接受讽谏。
当然,幽默不一定都用在敌对的争吵和攻击情况中,有时也可用在轻微的讽刺、戏谑、谈笑风生中。这时,巧用幽默,既能达到驳斥对方观点的目的,还能产生和谐友好、轻松愉快的气氛。
第161节:“最重要的第一句话”—给人留下好印象
有一次,世界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应邀赴宴,正好和一位年轻貌美的女士坐在一起。这位女士用戏谑的口气向达尔文提出质问:“达尔文先生,听说你断言人类都是由猴子变来的,那我也是属于你的论断之列吗?”
达尔文漫不经心地回答道:“那是当然!不过你不是由普通猴子变来的,而是由长得非常迷人的猴子变来的。”
在这里,达尔文并不用科学的道理来反驳那位美女,而是以戏谑反驳戏谑,从而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最重要的第一句话”——给人留下好印象
初次见面的第一句话,是留给对方的第一印象。说好说坏,关系重大。说第一句话的原则是:亲热、贴心、消除陌生感。常见的有这么三种方式:
——攀认式
赤壁之战中,鲁肃见诸葛亮的第一句话是:“我,子瑜友也。”子瑜,就是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他是鲁肃的挚友。短短的一句话就定下了鲁肃跟诸葛亮之间的交情。其实,任何两个人,只要彼此留意,就不难发现双方有着这样或那样的“亲”、“友”关系。
例如:“你是××大学毕业生,我曾在××进修过两年。说起来,我们还是校友呢!”
“您是体育界老前辈了,我爱人可是个体育迷。你我真是‘近亲’啊!”
“您来自苏州,我出生在无锡,两地近在咫尺,今天得遇同乡,令人欣慰。”
——敬慕式
对初次见面者表示敬重、仰慕,这是热情有礼的表现。用这种方式必须注意:要掌握分寸,恰到好处,不能胡乱吹捧,不说“久闻大名,如雷贯耳”之类的过头话。表示敬慕的内容也应该因时因地而异。
例如:“您的大作《教你能说会道》我读过多遍,受益匪浅。想不到今天竟能在这里一睹作者风采。”“桂林山水甲天下。我很高兴能在这里见到您这位著名的山水画家。”
——问候式
“您好”是向对方问候致意的常用语。如能因对象、时间的不同而使用不同的问候语,效果则更好。对德高望重的长者,宜说“您老人家好”,以示敬意;对年龄跟自己相仿者,称“老×(姓),您好”,显得亲切;对方是医生、教师,说“李医师,您好”、“王老师,您好”,有尊重意味。节日期间,说“节日好”、“新年好”,给人以祝贺节日之感;早晨说“您早”、“早上好”则比“您好”更得体。
第162节:“把鸡蛋立起来”—事实胜于雄辩
“把鸡蛋立起来”——事实胜于雄辩
现实生活中,总有些虚无缥缈的事情,很难说得明白,善用生动、众所周知的实例,从中引出一番能为人所领会和接受的道理,再依此类推,把这番道理运用于需要说明的论题,将可增加可信度和说服力。
哥伦布经过了十八年的准备后,成功越过大西洋,发现新大陆。伟大的创举引起举国欢腾,哥伦布因为这一划时代的发现,被视为英雄而受到崇敬。
但也有那么一些无视事实、否认真理的小人想使哥伦布难堪。在一次为哥伦布庆功的宴会上,有人跳出来发难:“听说你在大西洋的彼岸发现了新大陆,但那有什么了不起?任何人通过航行,都可以像你那样到达大西洋彼岸,并发现新大陆。这是世界上再简单不过的事了,为什么要小题大做呢?”
面对小人的挑衅,哥伦布没有立刻回击,他从容地站起来,从桌上拿起一个鸡蛋,对在场的客人们说:“先生们,这是一个普通的鸡蛋,谁能把它立起来呢?”在座的宾客们一个接一个,试图把鸡蛋立起来,但鸡蛋传了一圈,也没有人能成功。这时大家都说,这是不可能的。
于是哥伦布接过鸡蛋,轻轻地在蛋壳上敲出一个小坑,毫不费力地把鸡蛋立了起来,顿时全场哗然。哥伦布转身对大家说:“这不是世界上最简单的事吗?然而你们却说这是不可能办到的。是的,当人们知道了某件事情该怎么做之后,也许谁都能做到了。”
哥伦布以广博的学识、机敏的思想、简明的实例,迅速构成一个严密的模拟推理,明白指出,在一件事情未获得验证前,这是一件极度困难的事,但只要有人找到解决的方法,这事就变得再简单不过。
对待不同的人要用不同的方法、态度去应对;遇有争论、挑衅,也该针对事物的本质,用不同的方法加以解决,诸如哥伦布所遇到的这类越辩只会越僵的争端,还不如用个简单,却极有说服力的例子,让众人心服口服。
第163节:“有些话父母要忌说”—别伤了孩子的自尊心(1)
“有些话父母要忌说”——别伤了孩子的自尊心
父母与孩子的关系虽然亲密,但对孩子说话也不能随随便便。因为,孩子与父母在年龄、阅历、心理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如不注意这一点,对孩子说一些不该说的话,势必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因此,父母在与孩子交谈时应注意自己的措辞。
父母对孩子说话时要有所忌讳,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忌说损伤话
有些性格急躁的父母,恨铁不成钢,动辄损孩子。什么“你这个笨蛋”、“一点出息也没有”、“活着干什么,还不如死了”等等,孩子耳濡目染,身心定会受到创伤。
“你怎么不像你姐姐?她门门功课都拿满分!”这样的话语,无疑会把孩子的自尊心破坏殆尽。许多家长没有意识到自己正给孩子造成了不安的情绪。“是啊,为什么我不能像她一样?父母不喜欢我了。”他的反应往往是:第一,觉得遭到了贬黜,一无是处甚至没有希望;第二,摆脱人见人爱的姐姐;第三,为没人喜欢自己而愤愤不平。
这时,更为恰当的表达是:“我知道你担心你的成绩不如姐姐好。我要你记住:你俩各有所长。我们也很看重聪明的孩子,你们各有惹人疼爱的优点。”
——忌说吓唬孩子的话
“如果你不立刻跟我走,我就把你一个人抛在这里!”你真会这么做吗?孩子当然希望你不会当真。因为小孩子最怕单独待在一个陌生的地方。但可能他听多了类似的威胁,已对此充耳不闻了。这种争执往往发生在公共场所,一旦你失去控制,孩子就赢了。较有效的方法是:当他太出格时,你把他抱起来。这样,他就会明白你不允许他在公共场所胡闹。
——忌说命令话
有些父母在孩子面前耍威风,没有一点民主空气。有的家长一味限制孩子,什么也不准。说话就是下禁令。例如:“放学后不许与同学玩,不许到同学家里去,不许把同学带到家里。”“你每天除了学习,别的什么也不许干。”由于孩子生活在命令中,孩子就会变得迟钝,没有创造力。
第164节:“有些话父母要忌说”—别伤了孩子的自尊心(2)
——忌说气话
有些缺乏修养的父母,稍不顺心就拿孩子撒气。在家没好脸,说话没好气。孩子不敢接近,又躲避不了。如“去去去,滚一边去”、“不要说话,给我装哑巴”。孩子有时问点事情,也没好气地说:“不知道,别问我。”“老问啥,没完没了的……”这些使孩子横遭冷落的气话,是父母应该忌讳的。
——忌说侮辱话
有的不理解孩子心理的父母,当发现孩子有什么“不端”,则认为大逆不道,不是冷静地弄清情况,而是凭主观臆断,说什么“你这个不要脸的小畜生”、“小流氓”……
有的稍文雅的父母也有旁敲侧击、指桑骂槐的现象,弄得孩子反驳也不是,解释也不是,只好委屈地忍受着。
有伤孩子心理的话,也是父母与孩子交往时应该忌讳的。
——忌说埋怨话
当孩子犯错误之后,他会感到很无助。“我怎么会这样?我真傻。”他后悔当初没听从父母的话。就在这时,妈妈说:“我早就跟你说过会这样。”转眼间,孩子的无助就变成了自卫。出于反抗母亲轻蔑的语气,出于摆脱自视蠢笨的自卑,他开始辩解。要么在绝望中屈服,要么在愤怒中反叛;两样都不利于孩子成长。
较好的表达方法是,妈妈说:“你试过自己的方法了,可没成功,对吗?真为你难过。我也是这么过来的。”
——忌说欺骗话
有些言行不一的父母,言不信,行不果。欺骗孩子的话一般有:
“听妈妈话,明天给你做好吃的、买漂亮衣服。”
“好好念书,考好给你钱。”
这些话不落实,久而久之,孩子就再也不信了。这种话比没说的后果还坏。
——忌说宠爱话
有些不清醒的父母,溺爱子女。常常听到什么“你是妈妈的心肝儿”、“命根子”、“眼珠子”。有时孩子耍泼,要什么,“好,妈这就给你换。”甚至骂自己也笑,打自己还说“好”。这些容易造成孩子形形色色的坏毛病,应该改正。
第165节:“以父母的期望作旗帜”—说服父母有妙招(1)
“以父母的期望作旗帜”——说服父母有妙招
许多子女都说与父母有代沟。的确,父母因为年龄的原因,与社会有些脱节。而因为缺乏交流的艺术,双方经常产生摩擦。家庭中父母与子女间的摩擦,许多是两代人之间的思想分歧,解决起来不大容易。而偏偏长辈大多固执,后辈又执拗,他们觉得自己正确的时候,往往靠争辩解决问题,这就更加激化了矛盾。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说服父母,就需要一定的技巧。说服父母是一种特殊的交流和沟通过程。
——献殷勤,套近乎
献殷勤,不是虚情假意,而是要实实在在地孝敬父母。虽然父母有许多缺点,可做儿女的应该真心实意地爱他们,关心他们的冷暖和健康,为他们分忧解愁。有了这个心理,你就会有许多“献殷勤”的办法,也会有诚恳、礼貌、亲切的态度,自然而然就会说得顺耳,讲得动听了。
需要提醒的是,当父母问你什么事情时,这是送上门的“献殷勤”的好机会,你一定要耐心、认真地正面回答或解释,这样一定会换得父母更多的怜爱。长辈总想更多地了解晚辈的生活,你只要耐心地陪着他们就足够了。
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尊重,子女对父母更应该如此。而这种尊重,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经常向老人请教和商量问题。除了那些自己能够预料到的肯定与父母的观点存在明显分歧,而又必须坚持己见的问题之外,其他的事情,则应该经常及时地与父母商量,听听他们的意见,这无疑是有好处的。即使清楚地知道自己与父母的观点绝对一致,也不妨走走过场,以求得意见一致时所带来的愉快心情。
——利用类比讲明道理
在说服过程中,可以巧妙地把父母的经历和自己目前的状况类比,以求得他们的理解,使他们没有反对的理由。
比如,有一位大学毕业生想到南方闯一闯,家长不同意,他这样找理由说服父亲:“爸,我常听你说,你16岁就离家到外地上学,自己找工作,独自奋斗到今天!我现在比你当时还大两岁呢,我是受你的影响才这样决定的,我想你会理解和支持我的。”
第166节:“以父母的期望作旗帜”—说服父母有妙招(2)
这样一来,儿子成功地说服了父亲,父亲无法再坚持自己的意见了。
一般情况下,做父母的都有自己认为辉煌的过去,他们免不了以这些资本教育子女。对于已成年的子女,如果要干一番事业但受到父母的阻挠时,就可以拿他们的经历作为论据,进行类比,这样有很强的说服力。
——以父母的期望作为自己的旗帜
父母对子女的未来都寄予厚望,望子成龙是他们梦寐以求的,而且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教导子女要敢闯敢干,将来要做一个有作为、有成就的人。
在说服他们时,只要你提出的意见与他们的目标一致,就可以抓住这面旗帜,作为有力的武器,为己所用。
有一位刚毕业的年轻人在一家公司找到一份工作,而父亲不同意儿子的选择,正在托人给他联系某国家机关。这个年轻人说:“这个公司我了解过了,很有前途,生产的是高科技产品,和我学的专业很对口。再说,国家机关好是好,可是人才济济,我到那里要想干出一番事业,恐怕机会不多。可是,在这个公司就不同了,我去那里,总经理要我马上把技术工作抓起来,这是多好的机会。我从小就依靠你们,没有主见,我现在长大了,觉得你说得对,这个决定就是我自己独立思考定下的。我想你一定会支持我的。”
听到这里,父亲还能说什么呢?
一般说来,父母很注意自身的尊严,对过去说过的话不会轻易失信,而且会及时兑现。所以,在说服他们时,就可以适当利用这种心理,用他们的话作为自己的旗帜,很容易就会成功。
——发挥坚决的态度的震撼力
子女在说服父母时要表明自己的坚决态度,让他们明白自己的选择是慎重的,是下了决心的,不管遇到什么情况都不会动摇,即使决定错了,也准备独自承担责任,决不后悔。
这种坚决的态度具有柔中寓刚的作用,对于父母有强烈的震撼力。父母从中可以看到子女的主见和责任感,就不会硬顶着把事情搞僵,反而还会顺水推舟,同意子女的意见。
第167节:“让语言擦出爱的火花”—如何与恋人交谈(1)
一位女孩的父母不同意女儿和那个男孩谈恋爱,她对父母说:“在这件事情上我决心已定,希望你们能理解女儿的心思。以后吃苦受累我也心甘情愿。如果你们硬不同意,那也没有办法,就当没有生我这个不孝的女儿吧。不过,我是多么希望你们能理解和支持我呀!那样,我会感谢你们的。”
话说到了这里,父母还能说什么呢?他们并不想失去女儿,既然女儿已经铁了心,为什么还要苦苦相逼呢?这个事例中,女儿的决心起了重要作用。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如果自己的意见不正确,甚至完全错误,那就不是说服父母的问题,而是应该愉快地放弃自己的意见,采纳他们的意见。当然,这同样也需要勇敢和理智。
“让语言擦出爱的火花”——如何与恋人交谈
第一次同情人交谈是需要技巧的,它直接决定你们以后感情的发展。它能使你在情窦初开时,把丰富的思想、微妙的心声用妥帖的话语表达出来,和对方的思想情感碰撞,擦出爱情的火花,点燃炽热的熊熊烈火。但是,这是一门复杂的学问,也是一个难题,正如恋爱没有固定的模式一样。
——同“搭桥式”恋人交谈
一般来说,经人介绍,发生恋爱关系的双方,大多是些恋爱无方、忠厚老实、性格较内向的人。赴约相见的时候特别容易忐忑不安。但是,初次见面不能羞羞答答,更不应木讷寡言,而应该落落大方,主动启齿。
如何展开交谈呢?
先谈些闲话,进而转入正题,开门见山、有所修饰地自我介绍一下,诸如年龄、文化、工作、脾气、嗜好、家庭状况,以及对未来的向往,等等。接下来说些双方都熟悉的或感兴趣的事。对于感情方面的表白,可委婉、含蓄些,留有一定的回旋余地。交谈的内容,必须注意对方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不然,对方就难以明白你的意思,甚至产生不必要的歧义。如果认为自己是看上他(她)了,那么,就可直言不讳地说:“我觉得今天与你认识很愉快,你呢?”如果双方或一方需要有待进一步认识和考虑,那你可以说:“我希望我们的谈话以后能继续下去……你有这个意思吗?”如果双方或一方感到不满意,可以委婉地表示:“让我们都慎重地考虑考虑吧……”或者说:“我将征求我父母的意见……”以此作为托辞,努力避免不满情绪的流露,保持交往的礼仪,互相尊重。
第168节:“让语言擦出爱的火花”—如何与恋人交谈(2)
——同“一见钟情式”的恋人交谈
俄国诗人普希金的长篇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中,女主人公达吉雅娜是个朴素热情、富于幻想、热爱自然的姑娘,她见到男主人公奥涅金后就立即爱上了他,并大胆地写诗向他表白,诗中写道:
我知道,你是上帝派到我这里来的,
你是我的终身的保护者……
你在我的梦里出现过,
虽然看不见,你在我面前已经是亲爱的……
达吉雅娜见到奥涅金,真可谓是“一见钟情”。平时人们所说的“一见钟情”的爱恋,是由双方的直觉感官产生的,是由对方的形象、印象引发的,如外貌、风度、言谈等等,男女双方的“情”就产生于“一见”之际。
1920年,在巴黎的一次舞会上,上尉戴高乐邀请汪杜洛小姐说:“小姐,认识你我非常荣幸,是一种莫名其妙的荣幸……”
而汪杜洛则说:“不是吗,上尉先生,我不知道还有比你的话更动听,比此刻的时光更美丽的东西……”他们一边跳着舞,一边倾诉着,当跳完第六支舞曲时,已经山盟海誓,定下终身了:这闪电式的恋爱,的确是一见钟情!
由于人们的个性不同、职业各异、文化修养和气质有别,因此同一见钟情的恋人进行第一次交谈,也没有固定的模式,表达方式、言谈内容都不尽相同。但总体的原则是:在理想上要谈得远些;在学识上要显得渴求些;在心灵上应流露得美好些;在感情上要表达得丰富些;在语气上要表现得谦虚些;在情态上要表现得诚恳些;在情爱上要表达得含蓄些。
如能这样,同恋人的初次交谈定会立于不败之地。
第169节:“让对方知道你的爱”—夫妻的交流之道(1)
“让对方知道你的爱”——夫妻的交流之道
生活中有这样一类男人:他们在社交场合很活跃,妙语连珠,海阔天空。与其说他们关心的是谈话内容,不如说是在意谈话中的自己。在他们看来,谈话是自我表现的一种方式。这种时候,妻子则可能因为丈夫从未如此兴致勃勃地对待自己,而感到自尊心大受伤害。
丽贝卡与丈夫斯图尔特应该说是幸福的一对。即便这样,他们也有各自的烦恼。丽贝卡对别人抱怨说,当她对丈夫谈起自己的思想感情时,丈夫总是一言不发地听着;当她想听听丈夫的看法时,他就是三个字:“没什么。”
向亲人和朋友吐露自己的心声对丽贝卡和许多女人来说,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因为这意味着相互关心,融入彼此。但对于斯图尔特和许多男人来说,谈话的目的是获得信息,感情应该深埋在心底。
首先,夫妻之间说话时,相互尊重不可忽视。
在庆祝十月革命15周年的晚宴上,情绪极好的斯大林当着大家的面,对妻子娜佳喊道:“喂,你也来喝一杯。”如果是在家里这样说,是一句充满人情味的话。可是当着前苏联党政高级官员和外国代表的面,这样就显得不够庄重得体,甚至可以说太随便了。偏偏娜佳是一位个性极强且年轻气盛的女人,从来就不认为自己是附属物,听了此话,感到受了羞辱,一时又未想到化解的方法和语言,于是就大喊一声:“我不是你的什么‘喂’!”接着便站起来,在所有宾客的惊愕中走出了会场。
第二天早晨,人们发现,时年22岁的娜佳躺在了血泊中,手里握着“松牌”手枪。
一句话,断送了一条正值青春韶华的生命,实在令人惋惜。从斯大林方面说,他的过错在于不尊重妻子,在自尊这个人际关系的巨大暗礁前不知退让和绕行。祸根是他潜意识中的大男子主义。从娜佳方面看,作为第一夫人,且不论个性,单就化解突发交际矛盾和处理意外事变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方面看,确实存在着较大的欠缺。其实,这个尴尬场面用一句玩笑话就可以处理了。但她选择的方式令人遗憾。
“去买瓶酱油来!”或,“把房间打扫一下。”
夫妻在日常生活中,一方对另一方用命令的口吻分配工作或下达任务,是常有的事情。这种命令式的语言毫无商量之意,只有理所当然之感。过多地这样做,容易引起不良后果,尤其在对方情绪不佳时,尤其不顺耳,甚至会成为发生口角的导火线。如果多商量少命令就可以避免这种情况发生。“能抽出时间去买瓶酱油吗?”“一会儿打扫一下房间好吗?”这样就顺耳多了。即使对方手中正忙着什么,也会愉快地应允。这样,才有利于维护夫妻关系。
第170节:“让对方知道你的爱”—夫妻的交流之道(2)
但是,这种商量的语气也不是对每个丈夫都适用。
戴安娜喜欢用这样的语气对自己的丈夫说话:“我们把车停到那儿吧。”“我们午饭前打扫卫生吧。”
这语气让她丈夫内森很是恼火。内森把戴安娜的“我们这样吧”、“我们那样吧”当成了命令。同很多男人一样,内森讨厌受制于人,但是,对戴安娜来说,她并没有指使,只是建议。同许多女人一样,戴安娜竭力避免正面冲突——她把要求化做建议而不是命令。可是,对有些男人这种委婉的方式反而更糟。一旦他们意识到别人用含蓄隐蔽的方式指使他们,就会感到受人操纵而恼怒,他们宁可接受直截了当的要求。
作为丈夫,要对妻子多加赞美。在众多的赞美话中,女性最爱听的,必定是出自丈夫口中的赞美了。“你今天烧的菜真好吃”,“谢谢你把我们的家整理得如此井然有序”,“你穿围裙的样子真是可爱极了”,没有比这些赞美话更令妻子心动的了。相信听到这类赞美后,妻子会更认真地操持这个家。
夫妻双方应该多说“我爱你”、“我喜欢你”,千万不要有“即使自己不说,对方也能感应到”的愚蠢想法。也千万不要认为时常将“我爱你”一类的话挂在嘴边,是件肉麻的事,有损自己颜面,这是错误的观念。多多表达自己的情感,能使彼此的关系更加融洽。如果你足够聪明,就应该表现出自己的爱,并且让对方知道。
第171节:面试有学问—如何应对招聘者的问题(1)
职场里的口才艺术
戴维:“很抱歉,我们的谈话随时有可能被打断。不过,法拉第先生,你很幸运,此时此刻仪器还没有爆炸。你的信和笔记本我都看了,你好像在信中并没有说明你在什么地方上大学。”
法拉第:“我没有上过大学,先生。”
戴维:“噢?从你的笔记看来,你显然具备这一切的理解能力,这又怎么解释呢?”
法拉第:“我尽可能学习一切知识,并在用自己的房间建立的实验室进行试验。”
戴维:“唔,你的话使我很感动。不过科学太艰苦了,付出极大的努力只能得到微薄的报酬。”
法拉第:“但是,我认为,只要能做这件工作,本身就是一种报酬!”
这段对话十分精彩,它是英国科学巨匠法拉第当年向戴维爵士求职时的对话。可以看得出,戴维爵士强调的是从事科学研究的艰苦,必须付出代价,而法拉第表示的是对知识的强烈渴望和对科学的执著追求。结果法拉第被戴维破格收为自己的助手。假如他们一个只强调学历,一个贪图金钱,那法拉第的求职肯定失败!
求职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但是如果掌握了求职的语言艺术,就能够事半功倍了。
面试有学问——如何应对招聘者的问题
求职面试时,招聘者手中往往拥有许多求职履历表,这里面的应聘者个个实力雄厚,所以招聘者想知道你和别人相比有什么独到之处。在能力相同的情况下,某些求职者之所以能够成功,关键在于他们在面试时答问的出色表现。
招聘人员提出的问题可能多种多样,但归纳起来不外乎以下10个:
——介绍一下你自己
招聘人员已经注意到你是否按时到达,打扮是否得体等,现在,你得用语言使自己给对方留下好印象。确切地说,你该用两分钟时间来谈论你接受的教育和工作经历,并说明你为何觉得自己适合干这份工作。
你应该准备好一句能让人记住你的话。比如,有位成功者这么说:“我毕业于一所没有名气的大学,但请看看我过去10年的工作成就吧!”突出了他的精明和强干,从而使他战胜了势均力敌的竞争者。
——你为何找不到工作
招聘人员对有人回答这一问题的欺骗行为极为敏感,你应该直截了当,眼睛看着对方。德比公司的温斯托克警告说:“如果你的回答超过了一分钟,那你就算完了。”你可以实事求是地回答:“我和新上任的头目们产生了观点分歧。”你也可以这样说:“他们给我的工作不是我想干的,那不适合我。”
——你的实力如何
这是问你是否体力充沛、全神贯注、充满自信、办事果断、成熟老到、反应灵敏、卓有成效、意志坚强。“其实,这一切我们都想了解。”新英格兰金融集团的前副总经理帕克·库勒这样说。你要用工作中或在校时的具体实例来证明自己的才干,比如“毕业实习时,我销出的票券比任何同学都要多”。这便是你毕业成绩的一个有力证明。
第172节:面试有学问—如何应对招聘者的问题(2)
一位求职者这么回答:“我的性格刚毅、果断、执著,做事讲求效率;我的工作态度是踏实肯干、认真负责、爱岗敬业;我的奋斗目标是在机遇和能力的双重催化下实现自我价值,追求人生的成功。”
——你想要多少工资
初次面试不要扯到报酬问题,你未来的雇主会在第二或第三次见面时提出来。假如要说,既不要提得太低,那会显得你对自身价值信心不足,也不要提得太高,那会吓坏你的雇主。你可说个范围,比如“我希望年薪在4万到6万元之间”。
——你能为我们做些什么
面试官要看看你是否对他们公司作过调查研究。那些对公司和企业不甚了解的应聘者,一般都被面试人员认为傲慢自大或“口头表达能力差”而遭淘汰。一位大学生是这样回答的:“我不敢说能做什么惊天的伟业,但我想在贵公司极有发展潜力的前景和老板的领导下,充分发挥我的专业特长和能力,为公司的进一步发展贡献我全部的才力和心血。如果可能的话,这不仅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义务。”
——你有什么弱点
这是要看看你是否坦率诚实和具有良好的心理平衡能力。有些招聘官常这样问:“能谈谈你某次失败的经历吗?”错误的回答是:“我想我没有这种经历。”要知道,从不失败的人是没有的。成功的回答应是:“人的一生谁也免不了会有缺点和弱点,人的发展就是在缺点与弱点的不断更改中完成的。我的弱点是在我向着一个特定的奋斗目标努力追求的过程中常常出现急躁情绪。我想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经验的丰富会不断改正的。”
回答时,要尽力展示你在失败中得到的收获。有位工程系毕业的学生,在大学一年级时差点因考试不及格而退学,但毕业后求职面试时,他这样告诉面试官:“我很快振作起来,我用的是一种武器——顽强拼搏,要战胜困难,非顽强拼搏不可啊!后来,我的成绩一直是A。”结果,他得到了自己满意的工作。
——你最成功的事业是什么
第173节:面试有学问—如何应对招聘者的问题(3)
你说不出一件自以为成功的事,有的老板就不雇用你。你可以写下近五年来那些最值得你骄傲的事情,如果可能,最好能用数据说明。比如:“去年,我所在公司的10个销售人员中,我的业绩排名第一,独立完成了全公司30%的销售额。”或者说:“因为我推荐的那套电脑软件,公司每年节约8万元。”
——你喜欢什么样的老板
不要自以为幽默地说:“我喜欢我以前的老板。”也不要对以前的老板说三道四。这一问题的目的是想看看你是否会和老板闹别扭。
有位成功的应聘者是这样回答的:“我喜欢那种能力高超,意志坚强,能跟他学到东西,能给我机会,给我指导,必要时又能给我批评的领导。”
——你为何辞去现有的工作
招聘者心里完全清楚,很多人离开原来的工作岗位是由于他们跟老板合不来,然而,没有多少人想听你讲述这方面的事。
很多招聘者建议把加入一家新公司的理由设定为事业发展的需要。例如:“在原公司销售科工作了两年后,我学到了许多有关营销方面的知识。现在,我想学点别的。”或者,“现在,我想学点新东西,而贵公司则是我最中意的。”不过,要是你确实因与老板发生冲突而被解聘,那么,你最好主动把事情原委告诉他们,而不要让他们先问你。话要说得既明确又有艺术性。例如:“在管理形式方面,我和原公司的一位新金融主管存在着分歧。不过,我们双方对此表示理解。”
——你会和未来的老板相处得好吗
有的招聘者建议回避这样的问题。但是,也有人建议这样说:“我会一心一意扑在工作上,注重工作成效。然而,我也灵活多变,能和不同性格的老板很好地相处。”
如果问题很明确,如“讲一讲你曾相处过的你认为是最糟的老板”,注意你的措辞,并把你们之间的分歧说成是工作中的或是管理方面的,而不要说是私人问题。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