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你所谓的稳定,不过是在浪费生命

_4 李尚龙(现代)
这些人,永远是自己生活的主角,永远是自己生活的导演。
他们虽然平凡,但是从不平庸,他们为自己的未来慢慢地走着,虽然很慢,但走得很踏实。
很幸运,我们都一样,那么固执地相信靠自己的努力能改变命运,那么单纯地相信靠自己的双手能创造美好。放心吧,这一路,谁也不会掉队,谁也不会迷失。
那么,愿那些单纯又努力的人,都能越走越远吧。
我想去外面看看
朋友N是一个背包客,那年,他考上了公务员,因为不喜欢体制内一成不变的工作,不到两个月,就选择辞职逃离了束缚。几天后,他发了自己在凤凰的照片。
他的父母都是部队的老兵,想法很保守,听说了这个消息勃然大怒,与他发生了很多次矛盾,最后出于尊重,他们对N的疯狂举动妥协了。
N一年里去了丽江、香格里拉,走遍了西藏、尼泊尔,他写了一些游记,照了许多照片。在他的朋友圈里面,几乎每天他都在和路人合影,几乎每天都在认识不同的朋友。每当看到他又去了一个新地方写下了新的文字,发了一张新的照片,我都会情不自禁地点赞。
他跟我说,自己的梦想就是去拍摄一部纪录片或者写一本游记。
他还跟我说,一辈子就这么长,为什么要窝在一个小地方,为什么不去走走看看外面的世界?
一次,我偶然地从他的微信端看到了他的朋友圈,每张照片下都有无数个赞、许多条评论和数不清的羡慕嫉妒恨。
他还喜欢音乐,会弹吉他,每到一个地方,都会去当地的一家酒吧卖唱。
他经常跟我说,这辈子结束之前,如果我能到过全世界的每个角落,就好了。
其实故事讲到这里,恐怕很多人已经羡慕死这样的生活了。尤其是那些此时此刻还在被老板不停折磨,被客户虐心,被手头成堆的文件搞得焦头烂额的人。他们一定在想,这世界,真的有人在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可是,请让我讲完。
如果你知道,他今年二十七岁了,依旧没有一份稳定的收入,还在花父母的钱。
如果你知道,他每次旅游回来发现自己没钱后,都会无奈地继续工作,然后干两个月再辞职,最长的一份工作干了不到半年。
如果你知道,他每次卖唱的钱连温饱都解决不了,没钱后才知道赚钱的意义。
如果你知道,现在的他,找了一份麦当劳的工作。
那么,你还会羡慕这种生活吗?
网上流传的一封辞职信,说世界很大,我想去看看。可是,你想过,随意地出去看看的前提是什么?是本事,是资本,是钱。
没钱能去哪里旅游?没资本如何浪迹天涯?没本事如何认识形形色色的人?
我算是一个不循规蹈矩的人,深知人只有一辈子,年轻的时候不去旅行、见见外面的世界可惜了。我本科读的军校,读到大三退学,那一年,我自己去了很多地方,只是为了去寻找自己。直到今天,我很开心,自己能有机会到那些地方去释放去追寻。
曾经一个优秀的学生跟我说她计划从北大退学,像我一样花一年时间旅游,去外面的世界看看,找找丢掉的自己。我吃惊地问她,一年啊?那费用怎么办?
她自豪地说,一年来生活费一点点地积累已经差不多了。
我继续问,那学业呢?不管了啊?
她潇洒地说,世界很大,我想去看看。
她以为我会表扬她的勇敢,没想到我忽然发飙,骂了她半天,随后,她回到学校,把我拉黑了,再也不理我了……
直到今天,我依旧不喜欢那些为了旅游盲目地退学或者辞职的人。我坚定地认为,一味地浪迹天涯和一味地朝九晚五是一样的。牛×的人,能调节好学习和旅行的关系,能调整好工作和旅游的比例。
我想起自己退学后到处玩儿的那一年,看似潇洒,其实是因为之前当老师教课有了一些收入,而这些钱在给爸妈买了礼物付了房租后还能剩下些,于是乎我才迈出了远征的步伐。在那之前,我已经自学英语到了炉火纯青的水平,才敢嚣张地走出国门。直到今天,我已经很久没有出门旅行,不是因为我已经忘记了诗和远方,而是因为我明年出国读书的学费还没赚够……
其实,所有人都愿意出去看看,都知道世界很大。可你是否想过,要等你在这个小世界中足够强大后才能迈向更大的世界,要等你度过生存期后,才能谈梦想。
否则,那些看似自由自在的青春,实则是作死。
一个没有能力养活自己的人,二十多岁还在寄生于父母,是不能高谈梦想的。
你,敢不敢自己赚够钱自由行?敢不敢在工作之余练出一技之长,能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饿不死?
谁说过旅行和工作一定要对立,谁说过梦想和现实一定要分开。
很早以前,在电影院看了《集结号》,旁边打扫卫生的大叔是一个抗战时期的老兵,电影演到情深处,这位老兵忽然跪在电影院热泪盈眶。可是等灯光打开后,他赶紧站起来继续打扫卫生。我看到了整个情景,忽然明白了一个道理:其实每个人都有梦。
但最终,梦总会醒来,就像电影院的灯光总会亮起一样。
毕竟,人人都活在这个残酷的现实中。只有等现实的日子富足了,能力够强了,才可以去追求那些美好的生活状态,才能有精力去热泪盈眶,才该去追求那些伟大的梦。否则的话,那些梦幻般的生活,都只是空中楼阁,不堪一击啊。
其实每个人,都要学会独自长大
前些时间,看《哆啦A梦:伴我同行》,本来只是为了找一些童年的回忆,但当电影结束,还是泪腺大开,眼泪狂奔。
大雄长大后,娶了静香,当他看到当时的自己穿越时光机来到他身边时,只是淡淡地告诉从前的自己:要珍惜和哆啦A梦在一起的日子,因为他是你儿时最好的朋友,很快,你们就分开了。
哆啦A梦用自己的小口袋在大雄最无助的时候,给了他最需要的帮助和最温暖的陪伴。
可当大雄幸福地开始行走时,哆啦A梦却默默地离开了。
就像从来没有不散的筵席一样,无论是电影还是青春,总要转身和我们说再见。
这一次编剧并没有矫情地告诉我们,那些陪伴过你的人,终将会离开,无论你们曾经给彼此带来了多少欢乐,离开时,你只要号啕大哭去纪念这段岁月就好。
这次,编剧只是在最后安静地告诉所有人,每个人,都要学会独自长大;每个人,都要学会在孤独中成长。当这日子来了,微笑着对过去说再见就好。
哆啦A梦走时告诉大雄,没了他的陪伴,大雄也要坚强勇敢,于是,大雄挺直腰板去挑战胖虎。可大雄被胖虎胖揍时,他并没有像之前那样跪地求饶,而是嘴里一直在说一句话:我要用自己的力量打败你。
其实胖虎这个死胖子,是每个人生活的缩影,他就是生活的挫折、青春的坎坷、命运的困境。你可以让哆啦A梦帮助你打败他一时,你可以让父母朋友助你一臂之力,可路,毕竟是要一个人走的,你总要学会一个人勇敢地走完,学会一个人勇敢地战胜困难。
哆啦A梦总有一天会离开你,就像亲人、朋友也总有一天会告别一样,当大雄没有了外力,当你们没有了帮助,还是否能顺利地战胜挫折渡过难关,是否能凭借自己的力量勇敢地站起来?
我想起了前些日子我去爬喜马拉雅山,凭借着自己的年轻热血,前几天都保持着不错的体力,在路上,我总能超过一些人。依稀记得遇见了一个德国小伙儿,我们一路聊得很开心,他也偶尔扶我一下,我也时常推他一把。后来随着高原反应的加重,我的速度开始变慢,一天早上,他和我简单地交流了几句,就草草地跟我说了再见,我以为他会等我吃完早饭跟我一起,可我从此就再也没遇见过他了。
那一路,我超过了一些人,被一些人超过,迎面走来一些人,转角遇见一些人。有些人就是草草打了一个招呼,有些人并肩了一段路程就因为速度不一样,匆匆离别了。到了山顶时我才发现,欢呼的,往往是孤身一人。
那时我明白了,爬山和人生一样,你总要学会一个人去走。这段旅程中,可能会有人陪你走过一段路,但走到路的终点总是会和过来时一样:孤单一人。
其实成长也一样,离开了哆啦A梦,大雄依旧会成长,依旧会向前,但有了哆啦A梦,他只是不再那么孤单而已。趁哆啦A梦还陪着你,赶紧让自己变强,当它离开的时候,笑着说再见就好。
因为,独自长大,是必需的。
苦着苦着,也就习惯了
是不是资源越多,越有钱,或者越有名,人就会越幸福?
如果不是钱、名利、资源来决定幸福,那么,是什么来决定一个人的喜怒哀乐?
萧伯纳说:人生有两大悲剧,一是没有实现自己的目标,二是实现了。
没实现梦想固然是悲剧,但其实,实现梦想后,人往往会迷茫、会不知所措。最幸福的时候,莫过于还没实现目标时的追梦状态。
读大学时,我们三个就是这样的追梦状态。
小楠和东是我大学最好的朋友,那年,我们十八岁。
小楠告诉我,他的梦想是成为一名纪录片导演,走遍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东说,他会成为改变世界的父母官,如果不能在中国建国一百周年跟女兵招手,就要成为一个改善村民生活的村官。
而那时的我,刚参加新东方面试,那圈面试者中,我是年龄最小的,每天和那些人比赛备课,心力交瘁。对我来说,梦想很简单:赶紧通过这些倒霉的面试,成为一名英语老师。
那时我只是个穷学生,没收入,空有一腔热血和一技之长,混迹在偌大的北京城。
因为一无所有,所以无所畏惧。
和我一起面试的,都是教授级别的人物,我初生牛犊不怕虎,一路披荆斩棘,顺利杀到第三轮。
面试官说,你讲课功底很棒,就是衣服穿得太邋遢,下次能不能换一件好看的。
他不知道的是,这是我最好看的一件衣服。
东把卡里为数不多的钱转到我的卡上,我们凑了凑,在路边买了一件上衣和一条长裤。一边感叹着物价,一边展望着未来。
那年,我顺利地加入了新东方,成为一名英语老师。
为了上好课,我时常一天不吃饭,因为这样能保持大脑供血充足,课上的效率也能高很多。他们心疼我,总是给我带点饼干薯片。
当英语老师收入不错,一个月后,赚了人生第一笔课时费。我拉着两个兄弟,非要去学校边上的大排档吃烤串,我们要了一箱啤酒,点了很多菜。
小楠知道我不能吃辣,东却口味重,于是他让服务员拿一碗水,给我涮干净上面的辣椒。于是一旁的东就可以放心地吃着辣椒。
那家店的老板和我们很熟,于是我们经常提出一些无理的要求。摊鸡蛋多加醋,这样才能下酒;老醋花生加盐,下酒味道好;韭菜别烤黑,据说“效果”更棒。
那天夜里,东和小楠对我说,至少你已经成就了自己梦想的第一步,我们也会努力,五年之后,我们也会让你刮目相看。
追梦的路上,有人陪伴,很幸福,也很踏实。你能放心跑,因为知道即使倒下,也会有朋友在下面为你撑着或扶你起来。
那时的我们,桀骜不驯无拘无束,坐在马路边上,喝酒喝到天亮。
我离开学校后,就很少和小楠、东见面了。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
几年后,我当老师当成了名师,又拉到了投资,开了电影工作室。不久,又开始出书,走进文化圈。
小楠成了背包客,行走于丽江西藏,用镜头记录生活,用画面书写故事。他去了丽江那里的一家电视台,据说那里的人都认识他,恭恭敬敬地叫他一声:楠哥。
而东在体制内,从部队转业后,就去了河南的一个小地方,成了当地父母官。他喜欢那种生活,不富裕,但是被尊敬,能改变别人生活的点滴。
我们分布在全国不同的地方,只有偶尔谁休假,会去彼此的城市串门打招呼。距离虽远,但只要人到,一定好酒好肉,温暖如故。
我开始混迹于高大上的文化圈,在北京参加各种豪华的饭局,去各种奢华的会所,虽然我依旧不修边幅,穿着随便,但久而久之,大家也习惯了我的样子。
我天性不合群,人杂时除非是演讲,要不很少讲话。这些年,吃的是越来越好,但很少能吃饭吃到感动,喝酒喝到尽兴。我怀念那段一无所有的时光,怀念那段兄弟一堂的日子。虽然如今实现了梦想,但我更想念那段奋斗的时光。
东来北京,我们一年未见。
朋友陪着一起招待,他带我们去了一家火锅店,他说,龙哥,你最好的朋友都来北京了,还不最好的饭菜招呼着?
他带我来的这家店装潢奢华、富丽堂皇,据说是名家经营。服务员满脸堆笑,客气的言语,都被换算成了费用写在了账单中。
东说,没必要这么好的地方吧。
朋友说,没事的东哥,这里很不错,难得来趟北京,必须吃好喝好。
我点头,请服务员递来菜单。东点了两个菜,我们三人寒暄了几句,盘子很快就见底了。
我埋单,花了近一千块钱。那时的我,已经有了一些收入,这顿饭虽然贵,但最好的兄弟回北京,不就花点钱嘛,贵就贵点无所谓。
朋友打车先回家,东目送他离开,松了一口气,说,龙哥,我没吃饱。
他接着说,大排档再来一顿吧,吃的啥啊!我都没吃饱还死贵死贵的。
那句话把站在云雾中的我拉回到地上。
这么多年,你还是没变,其实,我也没变。
既然又想吃大排档了,那就走着!
小楠再次回北京的时候,已经是被晒得又黑又亮了。他不开车,骑着自行车到了北京,自行车被他改造得面目全非,除了能看清两个轮子之外,其余的都不知道是坦克还是火箭。
我知道小楠是单身,于是叫了工作室的小美女陪着一起吃饭。
小楠刚从丽江回来,习惯了我有故事你有酒的生活,我带他去吃饭时,一开始还放不开,可喝了两杯酒,马上要求去酒吧转场。
我一看,你还嗨了是吧,于是带他去了三里屯。
酒吧里灯火辉煌,律动的音乐,女人性感的大腿,男人夸张的装束,服务员彬彬有礼,不同酒水的色调,仿佛都只是暗示着一件事情:档次。
小姑娘告诉我,这家酒吧是这里最有档次的几家之一,酒水都是杠杠的。
服务员走过来,拿着酒水单递给小楠。
小楠没看,随口说,摊鸡蛋多加醋,老醋花生加盐,韭菜别烤黑。
服务员瞪大双眼,然后笑出声。
小姑娘也捂着嘴巴笑。
小楠继续说,别放辣椒。
他们继续笑着,我没笑,起身拉走服务员,小声说,威士忌一瓶、一份薯条,够了。
那天周围跳动的节奏格外刺耳,小楠安静地靠在椅子上,我看着他,他看着地,我们都沉思着。眼前一片模糊,脑子里却呈现着一个世界,这个世界单纯美好,充满着对未来的憧憬,那里没有高高的架子,没有空空的楼房,只有追逐梦想的身影。这些年,我们从来没有变过。
几个月后,小楠回了丽江,继续他的生活。他想拍一部纪录片,就记录那些行走在江湖的人。
东回到了河南的那个小镇,在职期间,他没有灰色收入,用心帮助人民群众,虽然清贫,但是心安,人民爱戴他,他也爱自己的生活。
我在北京,继续奋斗着。
我们被生活冲到了这个世界的各个角落,过着自己喜欢的日子。东曾经说,我们再也不用愁吃不起饭了。毕竟,我们在最能吃苦的年龄没有荒废,每个人都成了自己想要成为的模样。幸运的是,我们都没有变过,依旧忆苦思甜,仍然青春不老。
在这个浮夸的社会里,其实有多少所谓的成功人士,在获得了一点社会认可和资源后,变得飘飘然,变得不得了,骄傲地丢失了自己。同学聚会中一定要穿名牌,三姑六婆前一定要比家底,亲人朋友里一定要中文夹英文。可是,我们都是小小的蚂蚁,只是通过自己的努力爬得比别人高一些,又何必要忘本地让自己高耸入云无法脚踏实地。
那天离别前,我说,无论以后咱们赚多少钱,多么牛×,还是过回大学那样充满动力的日子吧。
东说,其实苦着苦着,就习惯了。
是啊,其实苦着苦着,梦,也就实现了。
或许平凡,只是平庸而已
朋友离开北京了。
每次离别,都像永远不会再见一样。不过时光本身就是难以预料的,谁能确定,今天的离别,不会是最后一见呢?
朋友说,她想要平淡的生活,自己一个女生,不想在北京承受着买房买车的压力,更不想整天加班加点夜深人静时哭泣。
我点点头。你不是她,无法为她做决定。
但我深知,几年前,她不是这样的。
刚认识我们的时候,她是一个美编,做的图十分漂亮。她大学刚刚毕业,立志在北京打拼下去,我见过她夜深人静时的哭泣,见过她披星戴月地加班。
她用空闲时间,还报了一个英语班。
可是就在这时,父母催婚,说她二十六岁了,在当地,正是应该结婚生孩子的黄金年纪,在北京一个人浑浑噩噩的干吗?
她每天都在奋斗,不知何时自己的努力竟然在父母眼中变成了浑浑噩噩。
可是在北京这个相对包容自由的城市里,大家并不会因为一个人不结婚而议论纷纷。
逐渐,母亲开始爆发,她不停地告诉自己的女儿:平平淡淡才是真,一个女人要什么事业,有个家有个孩子,才是最重要的。
其实,一句平平淡淡才是真,废掉了多少正在打拼的年轻人。
长辈说的平淡稳定就是真,不假,是因为他们大半辈子辛苦劳作,之后,回首往事才觉得平平淡淡是真。
可是他们是否想过,子女才刚出校门,还没开始奋斗,就念着平平淡淡。所谓的平淡,不过是平庸而已。
终于,她选择了那所谓的平淡,她辞掉了工作,接受了母亲给她安排的一个当地公务员的职务。
接着,母亲安排她相亲,她见了几面,然后母亲匆匆地催她结婚。
她和我们联系的越来越少,毕竟,路不同了,大家忙了,也就淡了。
有意思的是,几个月后,她又回到了北京。在上飞机前,她一个劲儿地给我打电话,让我去接她,我以为她就是来玩玩,没想到,她拿着大包小包下了飞机。
后来才知道,她逃婚,辞职,只身一人又来到了大城市。她笑着说,青春是拿来折腾打拼的,我不要平平淡淡。
我送她到她早就租好的房子。北京的夜,忽然间美得让人睁不开眼。无论生活多难,总要坚持一下,坚持后,再谈平淡稳定。毕竟,平淡是历经世事之后的淡泊,你还没有见过世界,就想隐居山林,到头来只会是井底之蛙。
我坚持锻炼,身体很少出问题。
只是有天半夜,忽然牙疼到受不了。
第二天我去医院看病,当我走进医院时,几乎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痛苦,每个人的表情都很难过。医生说我的牙齿之前就坏了,工作忙没及时看,然后急性发炎加重。
医院排队时,身边都是老人,只有我一个,年纪轻轻。
其实,谁也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
唯一能做的,就是过好今天,用最好的姿态,迎接明天。年轻,就是拿来折腾的。
忽然明白,那句“平平淡淡”毁掉了多少年轻人。
当蜡烛烧尽时,才有资格感叹曾经闪耀过的光芒照亮过哪里;当飞蛾扑火后,才有资格议论舍生追梦值不值得。
我们都一样,年纪轻轻,过早地选择那些所谓的稳定平淡,或许只是平庸而已。
如果可以,我不要就这样平平淡淡过完一生。
又或许,等我们奋斗了一辈子,当白发苍苍,和最爱的人坐在公园的长椅上,我们能看着彼此,回首往事,再懒洋洋地说,平平淡淡的生活真好。
这样的生活,会不会更有意义?
我真的很忙?
生活中充满假象,或许你的忙碌,只不过是懒而已。
刚进新东方的时候,我一个小时的课时费是140元,别觉得很多,先听我说完。
学生的学费是一个小时650元。
那时刚毕业,为了维持生计,于是开始了每天十个小时都在上课的生活。从早上八点半坐进教室到晚上九点出来,时常是天旋地转。
我上课拼命,语速快,为了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接收到最大的信息量,我经常跟打了鸡血一样,有时候怕困,甚至中午不吃饭。
毫无疑问,上课期间手机一定是不开的。
父母打电话之前都是发短信先问我方便吗,我说方便,才给我打电话过来;朋友约我几乎都没有时间,很多朋友,越走越远;没时间锻炼,身体状况每况愈下。最有意思的是,女朋友让我选,一天十个小时还是她。我说,你怎么能让我这样选啊?
她说,你选不选?
我连忙说,选你。
第二天,我又去上了十个小时的课。
事实上,到了最后,我把我们分手的原因归于我太忙了,忙得一天到晚没有娱乐和提升自己的时间,忙到没有时间陪朋友,没有时间陪她。
可是,直到今天,我已经告别了那个时候疯狂上课的状态,回想起来,那时,我不是忙,而是懒。
我懒于去处理工作和人际关系,懒于改变生活状态,懒于去思考为什么自己这么忙。
后来,我和另外两位老师从新东方辞职,我们共同创业,那年,我们什么也没有,三个人,三张嘴,三颗心。因为减少了中间的步骤,我们降低了学生的学费,我们自己找平台,集体备课,招生,然后讲课,一切下来,并不是很累,但是,我们有很多时间被解放了出来,最重要的是,我们的薪酬不仅没有少,还比之前多了几倍。
现在,我们成立了“考虫四六级”,搞出了199元120学时、所有教材包邮的公益课。招生越来越多,一个月破了一万人。对于自己,工资待遇也没有下降,最重要的是,我们的很多时间都得到了解放,并没有以前那么忙了。
中国有句古话,叫穷忙活。
意思是越穷越忙。那些每天都在思考都在规划的人,都是生活的主人,他们不会成为岁月的奴隶成天被别人牵着走,弄得疲惫不堪。
反而是那些没时间规划的人、不愿意改变的人,他们忙,他们累。忙,只不过是懒于去想想自己为什么这么忙,懒于思考如何改变生活状态,懒于计划下一步而已。
我想到了自己的朋友晶晶。
她原本是上班勤快,下班绝不加班,工作、生活调整得很好的女性。
可,几天前,她忽然和男友分手了。
她拿工作不停地填补自己的生活,每天加班到十一点,拖着疲惫的身躯上班,她减少了社交活动,甚至拒绝同事的团建(为团队建设而聚餐)。
后来,她搞得自己疲惫不堪,朋友一个个也和她淡了下来。
我见到她的时候,她已经满脸青春痘,眼睛像大熊猫。她不停地抱怨自己好忙。
我说,你不过是懒。
她说,你凭什么这么说,你知道我有多努力工作吗?
我说,你懒于社交,懒于思考为什么分手,懒于面对内心深处缺少的感情。
她愣在了原地。
后来,她终于开始参加社交活动,不把自己搞得那么累,在一个派对上,她找到了男朋友。
接着,她再次恢复了那种不那么忙的状态。
现在,偶尔我还能约她喝个下午茶。
这个世界上,有一种东西叫作生命的温度。当你干一件事干到极致、干到无趣时,是否想过其实你正在扼杀对这件事情的热爱。当你累到不行忙到不行时,有没有想过换个思路换个方向走走或休息一下,这样效率会不会更高。
整天被生活拖着走,像被上了发条一样,逐渐地,就忘记了思考的能力,接着,就忘记了出发的原因。
生活就是如此,其实你可以慢下来,去看看周围的风景,或许比起忙得团团转来,放松下来更难让人接受,更难让人舒适。
计划好,再奔跑。别懒于思考、懒于规划,傻傻地忙,到头来,或许除了疲惫什么都得不到。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