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蒋介石生平

_5 郑闯琦(现代)
  另有密电给何应钦:
  何总指挥勋鉴:密,江酉电悉,海军态度不明,误事必多,不如决由陆程入浙,时机急迫,望速前进……中正。
  1927年1月,国民革命军开始兵分4路大举东下,进攻长江下游地区。何应钦、白崇禧★担任东路军总指挥和东路军前敌总指挥,统率6个纵队,由福建和江西进军浙江和上海地区。蒋介石亲自担任中路军总指挥,下辖左、右两路军:李宗仁为江左军总指挥,率第7军全部和黔军王天培部,沿长江北岸东下,攻占合肥、蚌埠,截断敌军北逃的退路;程潜担任江右军总指挥,率第6军和独立师贺耀祖等部,沿江南岸向东进兵,攻占南京;唐生智担任西路军总指挥,统率4个纵队,以一部兵力防守武汉,其余主力进军河南南部,配合江左军作战,并与陕西的冯玉祥部会师,寻找机会进攻河南中部。
  1月中旬,东路军主力第1、第2、第14、第17各军相继进入浙江,北伐军此时对孙军已经占有绝对优势。此时,进入浙江西部的北伐军,兵分左、中、右3路,开始主动向敌军发起攻击。2月初,北伐军已经占领了兰溪等大片地区。2月中旬,北伐军攻克富阳,诸暨、余杭等地,进逼杭州。1月17日凌晨,孙传芳方面的孟昭月、周荫人、浙江省长蔡朴,带领2万多兵力,仓皇逃离杭州,撤退到嘉兴、松江一带。1月18日下午,北伐军进占杭州。
  当东路军主力各军在钱塘江下游及沪杭线上追击孙军孟昭月部的同时,东路军3个纵队也从福建进入浙江,并分别向浙江南部的温州等地发起进攻,顺利占领了这些城市,并乘胜推进到浙江中部和东部一带。2月21日,东路军第6纵队占领了浙东重镇宁波,孙军从海路逃往上海。东路军各纵队则在浙东绍兴地区胜利会师。至此,北伐军光复了整个浙江。
  孙传芳从浙江败退后,把自己的残部集结在松江、青浦、上海和苏州一带,并在江苏、浙江两省边境的嘉善、枫泾一带构筑了防御工事,打算与鲁军张宗昌部共同作战,抗击东路军的进攻。
  这个时候孙传芳内部已告分裂,他手下的陆军、海军纷纷向革命军投诚,并反戈迎击孙军和鲁军。此时上海工人在周恩来等人的领导下,正进行大规模*,要求孙传芳撤退。为了尽早消灭孙传芳和张宗昌的鲁军,何应钦、白崇禧在杭州召开军事会议,商定了进军方略:
  一、以前敌总指挥所部之第1、第2、第3各纵队,沿沪、杭路前进,攻略上海;
  二、以东路军直属之第4、第5、第6各纵队及第2军经宜兴、溧阳,向常州、丹阳前进,进占该两地后,以一部进驻无锡、苏州,协同前敌部队围歼淞沪地区之敌,以主力向南京前进,与江右军协同攻略南京。
  3月16日,革命军和孙传芳的淞、沪之战打响。经过激战,北伐军于21日早晨占领了松江城、苏州,并到达上海郊外,完成了对上海的包围。3月22日,上海工人阶级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行武装起义,消灭北洋直鲁军5,000余人,解放了中国最大的工业城市上海。北伐军顺利进入上海。
  此时,北洋海军总司令杨树庄已经率领全部海军加入了北伐军革命军,任命杨树庄为国民革命军海军总司令,将所有海军舰艇,编为4个舰队,以陈季良为第1舰队司令,陈绍宽为第2舰队司令,陈训咏为练习舰队司令,曾以鼎为鱼雷游击舰队司令。
  当东路军在沪杭、沪宁线上节节胜利之时,北伐军江右、江左各军也向孙传芳、张宗昌的“安国军”发动了强大的进攻。江右军占领了安徽省重要战略城市安庆、芜湖和当涂;江左军占领了合肥、六安和蚌埠。2月下旬至3月上旬,孙军方面的刘宝题,皖军陈调元、王普,湘军叶开鑫等各部,在安庆和皖南地区,相继起义,宣布加入国民革命军,并分别就任北伐军的军长。这样,北伐军几乎是兵不血刃地占领了安徽。
  北伐军东路军、江左军则把南京三面包围了起来。3月20日凌晨,江右军总指挥程潜命令各纵队,向南京外围敌军各据点发动总攻。经过3天的战斗,北伐军摧毁了敌军在南京外围的据点,为攻取南京城扫清了障碍。23日,程潜率江右军开始进攻南京。3月23日革命军江右军第2纵队鲁涤平部在占领江宁县后,开始向南京城的中山门、光华门发起进攻;第3纵队贺耀祖部在占领了将军山、牛首山、幕府山后,向通济门、武定门发起进攻;第1纵队程潜部在击败大小山、马石山、西善桥一带北洋军后,开始向雨花台方向乘胜追击。北洋军狼狈地逃向城内,革命军随即从中华门追入南京城。其余各纵队在当天晚上也都分别攻入南京城内,北洋军见大势已去,纷纷开始逃命,只有一部人马从下关坐船逃回浦口。
  北伐军至此完全攻占了南京城。
  上海、南京,是孙传芳反动统治的中心,南京的收复,使得孙传芳失去了最后的根据地,也使得革命军控制了整个长江流域和华南、华中的10个省份。本来北伐军应该乘胜追击,打败奉系军阀,然而,继续北伐的步伐却从此停了有一年时间,原因在于蒋介石和汪精卫对大革命的背叛。
(完)
首页 上一页 共5页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