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关通关游戏:找出性格惯性指数(1)
更新时间:2010-8-14 8:24:19 本章字数:812
第一关通关游戏:找出性格惯性指数
想知道你的性格惯性指数有多高吗?想掌握性格惯性的破解线索吗?请根据你的性格类型,来做一次通关检测吧!
何谓“性格惯性指数”?
当你对问题的答案是“肯定”时,“性格惯性指数”代表的是,你受该性格类型的影响程度。指数越高,被影响的程度越大。
如何利用“破解线索”?
建议准备一本小笔记,随时记录你对“破解线索”的观察与心得。这是一个帮助你找到“真我”的罗盘!
第一型:理想崇高者
你是不是觉得别人都不够成熟?性格惯性指数:40%
从小时候起,你就像个小大人一般地“监督”大人们的生活;长大后,|福$哇%小!說@下*載&站|你觉得别人都如小孩一般幼稚,只有自己拥有理性与判断力。由于你的个性严谨,因此,你的苦口婆心常常演变成在“教训”别人。
破解线索:当你又想要“劝导”别人不正确的行为时,不妨观察看看,什么样的情境让你忍不住开口指导,即使对方并没有征询你的意见?对方的反应如何呢?不管对方是否接受你的建议,你的感觉又如何呢?而当你为了说服对方你的看法才是正确的时候,你知道你在人际关系上付出的代价是什么吗?
你是不是常常多做了你分外的工作?性格惯性指数:60%
因为求好心切,第一型人常常把责任揽在自己身上,同时也认为自己有义务帮助别人做得更好。“对不起”更是你的口头禅,因为你总担心自己会出错,一旦有问题发生,你最先想到的是自己可能做错了!
破解线索:想想看,在什么样的情境下你最容易发生上述的反应?当你多做了不应该是你的工作时,你对别人有什么观感?你自己又有什么感觉?愤怒?这个不满的情绪你察觉到了吗?它对你造成什么影响呢?
第二型:古道热肠者
你是不是长长可以讨好别人?性格惯性指数:40%
正文 第一关通关游戏:找出性格惯性指数(2)
更新时间:2010-8-14 8:24:21 本章字数:841
为了拉近彼此的距离,第二型人的细心与付出常常让周围的人自叹弗如。你对别人的需要很敏感,也直觉地知道如何满足对方;你希望自己是大方、好人缘的人,因此,当别人开口求助时,你也很难说不。
破解线索:请扪心自问,你曾经用哪些方法去博得别人对你的好感?也许你会否认自己的善意有利己的动机,但是,当别人表示感激时,你的感觉如何?你是否不愿意承认你想讨好别人?为什么?那样的意图让你感到骄傲或难堪吗?当
别人开始以相同的善意来取悦你时,你又觉得如何呢?
别人是不是抱怨你管太多?性格惯性指数:60%
尤其是你关心的人,他们有没有拜托你不要为他们“想太多或做太多”呢?第二型人是行动胜于思考的人,你常常没有多想就跳下去帮助别人渡过难关,也因此没时间去考虑别人的感受。
破解线索:不妨和你所关心的人做一次长谈,倾听他们对你的要求,包括他们要求你不要为他们做的事。当你想为别人做事的冲动又出现时,请诚实地检视此刻你内心真正想被满足的欲望是什么?是想让对方需要你,还是想让大家知道你是一个好人?
第三型:成功追求者
你真的是你自己吗?性格惯性指数:40%
你拥有八面玲珑的社交能力,这都要归功于第三型人擅长“情境表演”的天分,也就是在不同场合都能够称职地表现应有的形象。为了展现迷人的一面,你不惜把自己暂时隐藏起来。
破解线索:当你与不同的对象互动时,你所展现的“自己”是不是都不一样?当你有这样的改变时,会让别人对你产生误解或造成你的困扰吗?
你确定你追求的成功对你真的有意义吗?性格惯性指数:60%
基本上,第三型人认为大家都在追求的东西,应该就是好东西,就是值得追求的目标。
破解线索:你对成功的定义是什么?你的父母对成功的认定又是如何?你的朋友们对成功的标准又是如何?你能找出这三者之间的关联吗?
正文 第一关通关游戏:找出性格惯性指数(3)
更新时间:2010-8-14 8:24:23 本章字数:842
第四型:个人风格者
你常常觉得别人都对你有意见?性格惯性指数:40%
第四型人的直觉很强,难免让你凭着主观去评断别人不经意的言辞或肢体语言。因为你的注意力都放在自己身上,所以你倾向把别人的一言一行都当做冲着你而来。
破解线索:你是独特的灵魂,而且拥有其他性格类型所没有的深度感受力,因此,别人并不如你一般的敏感。所以,如果你以自己的想法去解读别人的行为,结果必定不正确。不妨开诚布公地询问对方,得到的答案才比较接近实情。
你常常注意到别人有而你却没有的地方?性格惯性指数:60%
第四型人对自己与别人的差异处特别敏感,甚至对自己欠缺的东西产生梦幻般的向往,总觉得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
破解线索:觉得自己在某方面比不上别人的感觉,是不是让你不太想参加社交活动?有没有因此影响你的人际关系呢?
第五型:博学多闻者
你常常觉得自己的生活被别人打扰吗?性格惯性指数:40%
对极度注重个人空间的第五型人来说,没有经过事先约好的拜访或联络,都会让你皱起眉头想要逃避。而当你不得不参加某项聚会时,你只好将心思抽离,让自己神游在你的想象世界中,继续思考你有兴趣的事物。
破解线索:当你下次与别人共处时,观看自己是否又在内心里想着和眼前不相干的事物?观察别人是否因为感受到你的心不在焉而觉得被忽视?如果角色对调,当你兴高采烈地讲述自己的想法,别人却敷衍冷淡,你会有什么感觉?
你还要等多久才会付诸行动?性格惯性指数:60%
第五型人总觉得自己懂得不够,还有加强的空间,甚至觉得要懂别人不懂的知识才会有价值与自信。
破解线索:你是否太过依赖自己在某个领域的专业知识?当你有机会在社交场合中展现自己的兴趣时,你是不是会特别自信与快乐?为什么?又有哪些领域的自己是你不想让别人知道的?为什么?
正文 第一关通关游戏:找出性格惯性指数(4)
更新时间:2010-8-14 8:24:25 本章字数:817
第六型:谨慎忠诚者
你常常先想到最坏的情况吗?性格惯性指数:40%
第六型人做事情小心谨慎,你喜欢做好所有该做的准备,好整以暇地从容交卷。
破解线索:你真的认为会有意外发生阻挠你的计划吗?还是往坏处想已经成为你的思考习惯?若是后者,请赶快改变你的思考方向,往正面去想。
你有没有过度依赖某个人事物或团体?性格惯性指数:60%
第六型人相信外在力量比自己本身更能够保护自己的安全,因此,你对于亲情、友情……等社会关系相当重视。第六型人害怕一个不小心会误入歧途,因此,你比较不敢放手一搏,担心万一失败了,不仅美梦破灭,还得赔上现在的所有。
破解线索:外在力量真的为你带来安全了吗?如果相信自己的能力,就这么一次,你觉得事情会有所不同吗?
第七型:勇于尝新者
你常常因为太无聊而采取某种行动吗?性格惯性指数:40%
第七型人不太喜欢静下来的感觉,不行动对你来说是死寂与限制,而非安静。第七型人常常将“好无聊”挂在嘴边,其实,你真正的感觉是不满足。
破解线索:请稍微做一下深入思考,究竟“无聊”带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它是否勾起你哪些回忆?
你真的喜欢让大家发噱的感觉吗?性格惯性指数:60%
第七型人也不太喜欢冷场,只要聚会中有你,你通常会忍不住用笑话或有趣的事情来填补安静的空当。
破解线索:如果你不再刻意“热场”,你觉得接下来的场面会如何发展?大家会因为和你一样受不了无聊而拼命找话题吗?还是大家其实挺喜欢能够安静一段时间?
第八型:天生领导者
你是不是常常强迫别人照你的意思做?性格惯性指数:40%
第八型人不能忍受别人的意志高过自己的意志,所以你习惯先发制人,或想办法拿到主导权。
正文 第一关通关游戏:找出性格惯性指数(5)
更新时间:2010-8-14 8:24:26 本章字数:670
破解线索:有没有比较人性或和缓的方法可以说服别人?如果你成了那个被压迫的人,你的感觉会如何?你会心甘情愿地照着命令做事吗?
你一定得那么坚强吗?性格惯性指数:60%
第八型人随时都在武装自己,因为你深信,如果不好好保护自己,别人就会看穿你内心的脆弱。你希望自己是一个强者,强迫自己要坚强、要勇敢、不能退缩。
破解线索:在什么情况下,你会强迫自己一定要坚强?这么努力当强者值得吗?如果这一次你不再假装勇敢,你觉得会发生哪些状况?而当你不需要假装坚强时,你内心的感觉又如何?
第九型:向往和平者
你能用超过十句以上的话来描述自己吗?性格惯性指数:40%
在团体中显得寡言低调的第九型人,其实也拥有想要发光发热的愿望,只是你常常用幻想来满足内心的期待,而不是积极地采取应该的作为。
破解线索:你对自己有多了解?还是你觉得你对别人的了解都比对自己来得多?如果可以选择,你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为了要成为那样的人,你可以做些什么改变与努力?
你常常放弃自己的意见吗?性格惯性指数:60%
不愿意与人冲突的第九型人总是以和为贵,遇到意见不合的情况,你会很识大体地成全别人。只是委屈自己的次数多了,你偶尔会忍不住毫无理由地坚持到底,让别人觉得你莫名其妙地顽固。
破解线索:回想一下,你有多少次为了别人而放弃自己的想法或喜好?而这会减低了你参与该活动的热情吗?这么做究竟为谁带来好处?
正文 家族的印记
更新时间:2010-8-14 8:24:28 本章字数:970
【第二关】解开童年的封印
当我们进行心灵修习时,我们面对的不只是我们的痛苦与挣扎,同时也是我们的父母、我们的祖先们所经历过的痛苦与挣扎。我们就像是几世代被禁锢的囚犯家族,当我们重获心灵自由时,感觉上也像是为家族找回了自由与荣耀。
家族的印记
当我们进行心灵成长的修习功课,在检视日常习惯、行为反应与内在声音等自我探索的过程中,最让我们吃惊的是,我们有多像我们的父母(或养育者)!即使许多人都自认与父母不一样,但当我们更仔细、更深入地检验自己时,我们会发现,我们的态度与行为、心理反应、甚至安抚情绪或解决内心冲突的方式,竟然与父母的方式非常接近,甚至可以说是从父母直接“遗传”过来。而我们的父母,也是如此从他们的父母亲“接收”某些“家族传统”,一代传一代。
因此,当我们在处理我们的性格问题时,其实,获得愈疗的不只是我们自己,还包括了我们的父母,甚至我们的旁系血亲与祖先。因为他们与我们一样,都有相似的性格问题。当我们进行心灵修习时,我们面对的不只是我们的痛苦与挣扎,同时也是我们的父母、我们的祖先们所经历过的痛苦与挣扎。我们就像是几世代被禁锢的囚犯家族,当我们重获心灵自由时,感觉上也像是为家族找回了自由与荣耀。
然而,我们还有更重要的使命,那就是不要再把几世代流传下来的“家族印记”传给我们的下一代;不要让他们经历这些其实可以避免的挣扎与痛苦,而是帮助他们拥有更健全阳光的性格。
圣严师父曾说,每个孩子都是帮助父母成长的小菩萨。养育一个小孩就像是为自己报名参与了一系列的心灵成长课程,因为在养育小孩的过程中,我们自己的童年问题、性格黑洞,都会一一浮现。当小孩或生活让我们烦心时,我们经常就随着性格摆布,让这些性格黑洞操纵我们的行为反应,就像一个改不了的坏习惯。我们总是自我放弃地被性格主宰,然后才叮咛自己以后别再犯相同的错误。但是,到了下一次,仍然重蹈覆辙。所以,我们必须改变,为了我们自身,也为了下一代。
相信大家都能感受得到,我们的社会经常陷入狂热的政治氛围;每逢选举,就会有外省、本省的族群撕裂。而许多年轻的父母已经倾向接纳不同的族群,不再特别去分别本省与外省,这么做对我们的下一代,绝对有正面的影响。
正文 给孩子一个觉醒的成长环境
更新时间:2010-8-14 8:24:29 本章字数:470
给孩子一个觉醒的成长环境
自我探索的过程绝对是一场“英雄之旅”,因为我们需要极大的勇气去面对过去的伤痛、空虚、愤怒、挫折;我们需要极大的同情心去对待自己,让自己不会临阵脱逃。我们更需要极大的毅力,让自己培养出好的性格习惯,而且坚持下去。
金融海啸之后,世界正面临巨大的转变,不仅仅是经济,连我们的价值观也跟着转变。因为经济紧缩,大家的生活由过去的挥霍变得简约。华尔街的金童从云端跌到谷底,世界不会再有不劳而获的事情,人们必须更加倍地努力,才有可能挤进冲向成功的起跑线。
以往主张无限地扩张自我意识,鼓吹奢华的消费欲望,以及强调个人主义的时代已经结束,我们都看见这些价值观对世界造成的冲击与影响;因为过度强调个人的满足,造成许多自私自利的人,以及扭曲的价值观。
新的世纪将是脚踏实地的世纪,也是良知觉醒的世纪,过去我们活在欺骗、假装、昧着良心的世界,现在,善良的风范与纯净的心灵逐渐被重视、被推崇,而“九型人格”正是一套可以帮助我们的心灵快速觉醒的工具。
正文 九大童年封印VS.九大解印之语
更新时间:2010-8-14 8:24:34 本章字数:487
表3九大童年封印VS.九大解印之语
性格类型
童年的封印
解印之语
第一型
你不应该犯错……
你已经做得够好了!
第二型
你不应该先满足自己……
你很重要!
第三型
你不应该太在乎感受,成就才是重点……
不管你成为什么,你本身就很棒了!
第四型
你不应该太开心……
你没有被误解!
第五型
你不应该太安逸……
你的需要并不过分!
第六型
你不应该太相信自己……
你是安全的!
第七型
你不应该太依赖别人……
你会被好好照顾!
第八型
你不应该太轻易相信别人!
你不会被出卖!
第九型
你不应该坚持己见……
你的意见很重要!
正文 第一型 理想崇高者(1)
更新时间:2010-8-14 8:24:36 本章字数:743
第一型 理想崇高者
与父母的关系:对父亲(或保护者)不认同。
潜意识的运作:只要我管好自己,就不必担心被别人责骂。
心灵的绊脚石:如果我像小孩子一样幼稚,就不会有人爱我或关心我。
强迫性的行为:只要我越害怕,我就必须做得更完美。
挥不去的阴影:我如何才能够不逾越这个世界的规范?
第一型小孩努力想成为好小孩,但同时也努力让自己不像一个小孩。因为对父亲或保护者(为我们制订行为准则,教我们做人处世道理的人)的失望,或周遭环境让第一型小孩觉得必须倚靠自己的判断力,促使第一型小孩自认应该要像大人一般地理性思考与负起责任。有些第一型小孩深刻感受到家里的期待,正如第三型小孩一般,这两种人都会很认真地扛起家族荣耀或家族传统。由于对父亲是不满意的,因此,第一型小孩决定自己当“父亲”,自己成为自己的引导。第一型小孩会严厉地督促自己的言行、教养、学业成绩……当自己的表现不如预期时,第一型小孩会对自己生气,甚至自我惩罚。
童年的伤痕
背负家庭的责任 福哇www.f val.cn小说
由于不得不自己教导自己,第一型小孩发展出强大的超我意识与过度的责任感。尤其当第一型小孩生长在乱无秩序的环境中时,他们常常成为家里的“秩序维护者”。第一型小孩会不由自主地监督父母或其他的兄弟姊妹有没有尽到本分;如果有人犯错,第一型小孩会像父亲一般地教训人。
为了不让自己被别人教训,第一型小孩会对自己设下一般人达不到的标准,并且严厉地要求自己做到。因为,如果能够让自己保持于最高境界,那么谁还有资格来管教他呢?如此一来,第一型小孩就可以获得独立与自主,不必担心被别人批评或责骂。
正文 第一型 理想崇高者(2)
更新时间:2010-8-14 8:24:37 本章字数:842
童年越受伤,人格越严厉
因为对父亲角色所展现的行事方式感到失望或沮丧,第一型小孩倾向为自己订定更严格的规范,以免重蹈父亲的覆辙,也因此发展出严厉的超我意识,随时监督并鞭笞自己的反应与行为。第一型小孩的内心一直回响着来自超我的批判:“你还不够好,你要更好,而且要不断地进步!”对父亲越失望的第一型小孩,对自己的要求就越严苛;长大后,对别人不合乎他期望的行为,更是难以通融。
我不能像小孩子一样不懂事
即使童年经验并未造成过度的性格扭曲,第一型小孩仍然会拥有极高的自我要求与期待,认为自己应该要做点有意义的事情。第一型小孩并不允许自己做出孩子气的事情,所以他们常给人“超龄”的感觉。如果父亲角色让他们很失望,第一型小孩会期许自己表现得比父亲更好。但是,对努力当乖小孩的第一型人来说,“超越自己的父亲”是多么大逆不道的事情啊!因此,第一型小孩只好要求自己做得更好、更完美无缺,甚至把别人都定位在“比较差”的地位,如此,他才能理直气壮地比父亲优秀,而不至于感到罪恶。
家族的印记
缺乏信赖别人潜力的能力
由于某些童年经验让第一型人自认自己是不重要的,甚至也不会有人支持他的想法,因此,第一型人更加倍地想要活出人生的意义。第一型人在小时候通常至少会有一次体认到自己能力不足的经验,也就是,他发现自己对外在的事物并不是那么了解,而身边重要的人似乎也不甚了解。因此,第一型人决定还是靠自己比较安心;把标准订高一些比较保险。
以批评别人掩饰内心的愤恨
对父亲越不满,给自己的包袱就越沉重;当发现别人的包袱越少时,内心的愤恨就越强烈。因此,许多第一型人是很爱生气的,因为可以生气的理由太多了:为什么别人可以不负责任,自己却不行?为什么别人可以不孝顺,自己却不行?为什么别人都能轻易说笑,自己却很难放松?第一型人只好借着挑剔别人的毛病,来发泄内心暗藏的不高兴。
正文 第一型 理想崇高者(3)
更新时间:2010-8-14 8:24:39 本章字数:605
守法是自我保护的最佳方式
第一型人在情感上是否定不称职的父亲,在内心上对父亲是有抱怨的——因为父亲的失职,害自己必须辛苦地摸索。所以,基本上第一型人一直在寻找某个可以终生信守的规范或理想。在现实世界中,能够提供第一型人强大安全感的莫过于法律或社会既定的规则,因此,第一型人通常是法治的拥护者。然而,一旦失去可以遵从的规范时,第一型人就像失去父亲的指引,往往会不知道该如何反应了。
心灵的缺口
当你失去信赖别人的能力时,你成为一位第一型人
第一型人为自己定下极高的标准,而当他环顾四周,发现其他人的自我标准居然不是那么严谨时,他的内心感到稍许的不平衡,也因此不太相信别人能够和他一样,把事情做得正确、做得好。第一型人开始相信,只有自己有资格与能力去改善不正确的事情;不过,从此他也背负了更多原本不是他分内的工作与责任。不信赖别人能力的结果,第一型人只好事必躬亲,大小事情只有自己做最放心。
心中有无数把尺,审判随时都在进行
童年伤痕让第一型人感觉到,别人不见得比自己可靠,外在的环境常常有许多让人难以忍受的地方。于是第一型人对每件事情都有自己的标准,也只相信自己的标准;凡事要按照他的标准去做才有可能完善。因此,第一型人习惯以自己的标准去衡量自己与别人;只要自己能做到的,他认为别人应该也能做到。
正文 第二型 古道热肠者(1)
更新时间:2010-8-14 8:24:41 本章字数:807
第二型 古道热肠者
与父母的关系:对父亲(或保护者)有矛盾的情结。
潜意识的运作:只要我像母亲一样守护大家,就不必担心被遗弃。
心灵的绊脚石:如果我只想到自己,就不会有人爱我或关心我。
强迫性的行为:只要我越害怕,我就必须付出更多。
挥不去的阴影:我如何才能够被大家喜欢?
为了得到父亲的注意与爱,第二型小孩潜意识地扮演母亲的角色——无私地为家人牺牲奉献。这里所谈及的“父亲”角色,指的是在成长过程中教导第二型小孩自我规范、社会价值与道德传统的主要人士。长大后,第二型小孩也将“付出才有回报”的模式带到各种人际关系中:努力成为团体中的大好人、最贴心的好朋友、大家的拉拉队长……总之,就是那个只管付出却不开口要求回报、如母亲一般的角色。第二型小孩从家庭关系中学习到的是:满足自己是自私的行为;要获得爱,自己必须先付出爱。因此,第二型小孩努力在家里寻找可以帮忙的机会:照顾弟妹、料理家务、甚至成为父母的精神支柱。第二型小孩深信,必须要有所付出,他们在家里才能占有一席之地,才有机会得到父母的爱。正如第八型人自动扛起父亲的责任,第二型人也认为自己有照顾家人的义务。
童年的伤痕
为家庭牺牲自我
由于渴望得到父亲的注意或认可,第二型小孩对家人的需要产生敏锐的观察力;成年后的第二型人就像一台雷达,无时无刻不在搜寻身边人的需要,寻找自己能够切入别人生活的机会。因为某些童年经验让第二型小孩相信,自己本身是不值得被爱的,除非自己对别人有所帮助。因此,第二型小孩不仅对家人慷慨付出,同时还会想办法取悦家人;做任何决定,最先考虑的是家人的需要或感受。当然,如果性格极不健康,则有可能以“为了家人好”之名,但实际上却是满足自己需要被爱、被关怀的欲望,甚至想要左右家人的决定。
正文 第二型 古道热肠者(2)
更新时间:2010-8-14 8:24:42 本章字数:852
童年越受伤,人格越迂回
因为习惯性地压抑自我需要或感受,第二型小孩很难对别人开口寻求协助或坦白自己想要什么。随着压抑的程度加深,第二型人逐渐不再去感受内心的渴望,反而向外投射到与自己有相同遭遇的人身上,尽力去照料别人,借此安抚内心的渴望。越压抑自我的第二型人,越容易被别人的苦难所吸引;当第二型人努力去抚平别人的伤口时,他想挖掘的,其实是自己内心受伤的真相。当第二型人越努力压抑自己的需要,他会不自觉地更想让这个需要辗转获得满足。
我要你听我的,完全是为了你好
第二型人的超我非常忙碌,它不仅得随时提醒第二型人不能自私,同时它也对别人的付出进行评比。基本上,即使受帮助的人没有回馈,第二型人也很容易释怀,只要他确认自己是在做一件好事。对第二型人来说,做一个好人所带来的满足感,胜过别人的感谢。只是,当性格健康度不够时,第二型人却仍旧以“我是一个好人;我是为了别人好!”来漂白自己想要控制别人的欲望,间接地满足情感上的需要。
心灵的缺口
当你失去想法和感受的连结时,你成为一位第二型人
第二型人并不信任自己,尤其是自己的感觉与想法,所以,他希望通过帮助别人以获得别人对他的信任,借此满足内心不信任自己的伤痛。第二型人很少向内探究自己是谁,因为,不论他找到什么,对他来说,都是毫无价值的,因为第二型人认同的自我价值,是来自别人的肯定。从此,第二型人为别人而忙碌、为别人而活,但潜意识里,他真正要满足的人是自己。
越不相信自己的感觉,越热切地想要介入别人的生活
第二型人一直在“不值得被爱”与“无法信任自我感觉”的痛苦中挣扎,因此,他只有向外逃,逃进别人的生活里寻找救赎。从小,第二型人习惯否定或忽视内心的感觉、需要、想法、欲望……所以,他对自己不太了解;逐渐地也没有时间去了解,因为他忙着向外寻找与自己有类似需要的受难者。从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身上,他仿佛找到了自己。
正文 第二型 古道热肠者(3)
更新时间:2010-8-14 8:24:44 本章字数:651
家族的印记
缺乏相信自己值得被爱的能力
由于某些童年经验让第二型人自认自己是不值得被爱的,甚至必须去“赚取”别人的爱;需要与感受是自我中心的产物,是自私的表现。因此,第二型人总是在别人的需要里寻找自己的价值;也就是通过帮助别人,来肯定自我存在的意义。于是第二型人把别人的需要放在自己的需要之前,也把自己的尊严与价值放在不重要的位置,甚至是被忽略的角落。
以影响别人满足内心对爱的渴望
对第二型人来说,所有的牺牲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为了得到别人的爱与注意。因此,当别人表现对第二型人的认同与依赖时,第二型人会产生到强大的幸福感与满足感,一种被爱的感觉。第二型人坚信自己对别人是好意的(他常常看不见自己对别人的帮忙,其实隐含着想要别人回报的欲望),所以,当别人有困难时,他认为对方理所当然应该来找他求救,而当对方并未这么做时,第二型人所受到的打击将如失恋一般痛苦且愤怒。
付出是自我保护的最佳方式
潜意识里,第二型人对自我价值是自贬的,当不值得被注意与被喜爱的挫折感又浮现时,第二型人会迫切地向外寻求安慰—从帮助别人的成就感里找到自我价值。为了弥补内心不信任自己价值的伤口,第二型人努力让别人肯定自己,甚至让别人不能没有他。第二型人展现强大的牺牲奉献能力,让别人相信他可以不求回报地为别人付出。通过帮助别人,第二型人间接感受到“自己比别人幸运、比别人好”的优越感,以抚慰内心自我遗弃的伤痛。
正文 第三型 成功追求者(1)
更新时间:2010-8-14 8:24:46 本章字数:993
第三型 成功追求者
与父母的关系:对母亲(或养育者)认同。
潜意识的运作:只要我表现够好,母亲就会高兴。
心灵的绊脚石:如果我毫无成就,就不会有人爱我或关心我。
强迫性的行为:只要我越害怕,我就必须比别人更好。
挥不去的阴影:我如何才能够让大家都羡慕我?
为了让母亲高兴,第三型小孩努力地想达成母亲的期待;即使母亲从未明白表达期许,第三型小孩还是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去“找出”母亲的期望,然后达成它。这里所谈及的“母亲”角色,指的是在成长过程中提供第三型小孩照护、认同感、自我价值界定与关爱的主要人士。由于大人们总是因为第三型小孩有好的表现才会给予赞美,因此第三型小孩把自己的价值建立在优异的表现上。长大后,第三型小孩拼命地想成为团体中最优秀的分子,因为这是获得大家的注意与尊敬的最快方式。然而,许多成功的第三型人未必真正满意自己的生活,因为他或许不清楚内心究竟想要什么,但他却知道自己所做的并不是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还有部分的第三型小孩因为大人给予过度的期待与鼓励,让他们反而不敢承认自己的不足,只有强迫自己想办法做到最好。
童年的伤痕
为家庭找回荣誉
由于渴望得到母亲赞许的微笑或认可,第三型小孩将母亲的喜好与期待,内化成自己的行事标准与目标。他希望自己的表现能够让母亲感到骄傲;甚至有些第三型小孩深感家庭的背景有瑕疵(比方说,父亲有外遇等不可告人的丑闻)、或社会地位并不高,因此,他必须设法将家人从抬不起头的名声中“拯救”出来。许多第三型人都清楚自己选择的职业并非自己的最爱,他只是想快一点给家人更高尚的生活。甚至部分第三型人根本从来没想过“个人兴趣”这个问题,因为他是依照家人(尤其是母亲)的喜好来决定职业。
童年越受伤,人格越空洞
因为太在乎母亲的感受,第三型小孩只好调整自我以配合母亲;母亲的性格健康程度越不好,第三型小孩抛弃自我的程度就会越深。而当母亲的期待是不切实际甚至超乎第三型小孩的能力时,第三型小孩会因为无论如何努力都达不到要求,而产生强烈的挫败感;同时,潜意识里感觉到自己的本质并不被重视,进一步产生愤恨的仇视心态。对于那些比他优秀的人或不欣赏他的人,第三型小孩会表现潜在的敌意。
正文 第三型 成功追求者(2)
更新时间:2010-8-14 8:24:47 本章字数:813
我的成功值得肯定
众人的喝彩与羡慕的眼光是第三型人的生命燃料;然而,第三型人其实不想要取悦所有人,他只想要得到某些他所认定对象的肯定。因为强烈的成功动机,让第三型人不得不夜以继日地工作;而成功的形象,更让他们难以想象失败的可能,尤其是不被大家认可的阴影。正如小时候一心只想获得母亲的认同,长大后的第三型人注定是为了别人的掌声而鞭策自己向前。
心灵的缺口
当你失去相信爱的能力时,你成为一位第三型人
第三型人的心理与身体一样忙碌,他一方面必须承受内在不断督促自己向前的冲力,另一方面也得应付随之而来的过量工作与活动。在每天时间都不够用的情况下,他哪里还有心情去探索自我。同时,为了争取众人的好感与注意,凡事要求面面俱到的第三型人,更不可能有时间去挖掘自己存在的真正价值。由于把赞美当做爱的表现,第三型人也因此失去认识真爱的机会。
越不相信人可以单纯地去爱,就越积极地想要证明自己的价值
第三型人相信要有所表现才有被爱的价值,因此他对于“爱”是有所保留的,宁愿浅尝即止,也不愿意让别人看见自己不值得被爱的空洞内在。当第三型人发现,不论接受或付出爱都是有风险的,所以他干脆把精力投注在追求成功,因为他相信,只要成功,注意、赞赏与爱也将随之而来。然而,当一个人对生命有所保留时,是很难感受到真正的满足或喜悦。
家族的印记
缺乏爱的能力
由于某些童年经验让第三型人误把赞美与爱画上等号。从过去与母亲的互动经验中,第三型人发现了一个保证会获得赞美的方式,那就是让认同他的人更欣赏他。正如母亲曾经因为他的表现而不断地给予赞美。因此,第三型人总是努力地想博取仰慕者的掌声。舍弃自我以迎合别人的期待,无法真正去爱自己与爱别人的第三型人,只有更严厉地要求自己表现更好,以换取更多爱的感觉。
以成功填补舍弃自我的空洞
为了填补内心缺乏爱的空洞,第三型人专注于未来,努力达成计划的目标,以换取更多的掌声与认同。第三型人紧紧地抓住每一个成功的机会,以驱使自己不断冲刺。然而,当第三型人把成功的欲望与愿景当做是衡量自我价值的标准时,他会更不容易看清楚自己真正的感觉与喜好,也就更难懂得爱的真谛。
成就是自我保护的最佳方式
因为童年时期的自我并未受到重视,成年后的第三型人不太相信有人会因为他的本质而爱上他。其实,否定第三型人自我价值的往往不是别人,而是第三型人自己。因为潜意识里的自我否定,第三型人不得不利用外在的东西来填补自我价值的空虚。十个第三型人中有九个都是工作狂,他们或许未必乐于工作,但为了维护认定的自我价值,他们不得不努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