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教育与成功篇

_3 佚名(现代)
  所以听力呢,听完之后呢!要背,背完还不行,因为考试的形式主要是笔试,所以说怎么样呢?还需要做一些什么?默写的活动。所以说咱们说,背默语篇多少天?70天吧。咱们来个顺口溜:背默语篇70天,那么高考应试呢不再难。如果你都背下来就不难了。有人说我考试老考不好,模拟试题老考不好,英语成绩不太高,高考没有把握。原因很简单,你没有背过,没有默过,英语学科呢,是一门工具性的技能性的学科,它不光是知识性,它考的不是知识的理论的宣讲,而是说,实踏实的本事。听说读写会听吗?会说吗?会读吗?会写吗?不会。那么只是talk about English是没有用的,It’s not use.talking about English光谈论头头是道。有几种时态?16种。123456数下来。几种句子成分?六种。几种词类十种。那么说了半天就是夸夸其谈,到时候呢,别人说什么话听不懂,你的话别人听不懂。那么然后写的文章呢,你看不懂。你的文章写出来别人也读不懂。那就是没有技能,没有能力。所以咱们主要是考试,就考这个。前面说了,这个命题指导思想是六个字。
  那么命题原则呢,是12个字。就是突出语篇,强调应用,注重实际。突出语篇,就明白,语篇怎么样。语篇是diacourse,Discourse comes first.首先是语篇,语篇第一。0所以咱们看,每年的试卷80—90%以上都是语篇。所以说呢,一定要注意呢这样来复习。就是背默,背和默语篇,以语篇为主。但是怎么背默语篇?还需要以一定的语篇的复习资料来进行比较灵活的操练。我们呢,以近七年,以高考的真题作为复习资料,每套题的词汇总量大约三千左右,那么七套题两万多一点是不是?把这些词呢,全部在文章中不是在词汇表里面,不是分成词汇表把它默下来,背下来,边背边写,边听边背边写,这样来做。所以听力不光是听力,还要听写,还要跟读。他怎么说你跟他怎么读。你的口音,语音语调跟带子里面的英美老师的语音语调一模一样的话,那么你呢听起来呢,就说明你的内存和外听的。语音一致,就不会听不懂,有时候我们发现有些听力考题,如果把卷子发给你,文章发给你,你看怎么样,觉得很容易,没什么生词,可是当时就怎么没听懂呢?怎么就答错了呢?就是说你的内存的语音语调怎么样?跟英美老师的语音语调不同。所以要跟读,要跟着说,要跟着表演,要怎么样?来写,最后还要落实到笔上的默写。
  那咱们下面呢,就可以先看看这么几套听力材料。咱们先看是98年托福考试题的试题。有的同学说:托福考试题怎么让我们中学生来听呢?咱们作为一种复习资料来看,咱们试试看。
  从语速来讲第一道题最难,为什么?速度最快,但是结果我想大家做得不一定差,答案大家看是什么,是C,选的是C,很多人都选对了。因为在别的地方讲课,我用这个题很多人都选对了,为什么选对?因为他的心理承受能力很重要。听力课首先讲一个心,心静,心定这两个。心要静,别毛毛草草;心还要定,别老慌;那不行,in aplenty,不行,那不可以。in fear,那更不行,害怕,是不是都不行?所以前面很快,a bunch of us a bunch of us a bunch of us很快,a bunch of us什么意思?a group of us一群,我们一群人,听不懂,不要紧,因为重点不在a bunch of us,而在第二句。这个女士的回答:Oh I’d love to,but I have to work.说得慢不慢,非常慢,而且非常重。去看球赛愿不愿意?我愿意去看哪!不行,我还得念书,得念书,work 得念书,得复习,得备考,是不是这个意思?去不了,所以选什么,选C,错不了。还有有些题并不难,你比如看一道题。
  咱们看这答案就叫Pam asked me to tell you to call her.什么叫call her,是不是领子callar,不是这意思。to call her call her 连读call her.把her打电话叫她,两个字变成一个字叫连读。那么这种阅读方式在咱们中学课本里边几乎见不着,在咱们前两年的高考题里面也几乎很少,但是并不等于一点儿都没有,有时候也有点儿变化。去年的考题,咱们考了11篇听力,是不是其中第11篇和前面好几篇是什么声音?是美国音,美国姑娘美国先生的发音,而我们课本谁编的呢?英国先生编的,英国老师编的。那么基本上发音都是标准的伦敦音,有时候你就听不太懂了,咱们下面回忆一下2002年的第11篇考题。
  主要这个题的第一道题:What’s the nationality of the speaker ?What’s the speaker’s nationality?那么当时你做的时候是否做对了?有做对的话,那说明你听力水平很高。为什么呢?因为你的听力呢,不光是听声音,是听整个一篇文章。听整体的一篇文章,因为它有三个选项,有另外两个在干扰你,有一个说是Japanese,一个是Canadian,正确是American.你如何知道这个女士?是American呢?哪句话告诉了你?她没有直接说。她只是说怎么样from of my student I can see 。怎么样 ?they are happy to have an American girl.就完了,是不是这样一句话?从那个学生的脸上激动的表情来看,日本孩子怎么样?都特别高兴,有个美国姑娘,American girl,就完了,这American girl干嘛?不是来交朋友,是当老师,有个美国人来当老师,比日本人教我英语,本国人教我英语好像这个一种新鲜的感觉,更好,所以很高兴,由此,推论出来,这位speaker是什么国籍呢?American,要不然的话,你就光听写句子的话,你就很难判断。
  前面还说什么?就是我的同房间的那个一块住的那个女士,她是个什么?日籍的加拿大人,日本国籍,但是本来是高鼻子,是白种人,但是入了日本国籍了,Japanese Canadian,这你听懂了没有?如果你听不懂很快过去,脑子里什么没记住,就记住一个Japanese ,还有Canadian ,还有American,那我选哪个呢?没准她就是Canadian,就选Canadian ,错了。没准她就是Japanese,又错了。为什么?因为你整体没听懂,通篇文章就讲这个美国人的生活习惯,提问的习惯,和日本人不一样,西方和东方不一样,问一个女士不要问人家年龄多大,结婚没有,为什么到日本来,干嘛来了,不要刨根问底。personnal questions不要ask那么多,这个习惯不同,说明从全篇的内容来看,从语篇来看,这篇文章是讲什么?讲文化差异,所以推断国籍跟文化差异是有关联的,所以说,要这么来搞听力,整体听,那么还有有的题就是呢?咱们看还是去年,听力第8篇文章,咱们下面可以听一下,就讲一个出租汽车司机,把客人呢,送错了地儿,人家去哪个街哪个号,结果这个司机车开过了,过了那个地方,那么司机一看呢,顾客说了:你开错地方了,那么就赶紧改正吧,但是来不及了,为什么呀?往回走不行,这是什么?不能U-turn,不能往回返,往回返罚款的。怎么走法?那么这个女士给他建议,好多建议。这个女士家住什么地方,是哪个house?门牌多少号?number是3023还是1323?还是哪个号听错了,是thirty还是thirteen?听错了,那么应该怎么走?那么女士说:你已经不能回头了,你往前开吧,开到一个地方让我下车,我自己走着回家好了。所以有好几条路线,有应该走的路线,有错误路线。还有就是说司机想改正的路线,以及女士提的一个新的建议路线。可以边听边画,画一个草图。
  这一段也不长,但是是个对话,有很多词汇,很多的,什么都看懂,听懂,回去画个图,咱们做个练习这种高考复习,就是做练习。然后把它默一默背一背,那么咱们听了英语的听力磁带的目的是干什么?主要跟大家讲一讲,这个英语的备考应该怎么备考方法?前面说了,要以语篇的背诵默写为主,要用近七年的高考题,作为背诵默写材料,要整体的输入,整体输入,不要说是,不能说,咱们说听力。要整体来听,不要听个别词,要听整体。但是怎么听整体?这要练,平时要练。就是说要有个镜子,当然最好有一个什么,speaking pair,在班上有两人一组,叫“说话对子”,speaking pair那么来练。但到了高三有同学没时间懒得跟别人练,买个镜子,自己对着镜子练,要像实际情景那样来练。首先第一步就是刚刚听的材料,边听便跟他说,他怎么说你就怎么说,跟着他说你就学,尽可能的就像咱们唱歌一样,模仿秀,模仿得跟那个原唱的歌手差不多一样好。到了那个地步,恐怕是平常不多练好多遍是不行的,所以咱们呢要学那种精神。跟他说,听一句停下来模仿一句,跟他一模一样。我是北京外国语大学毕业的,当时外国语大学是属于外交部领导的。外交部当时的部长是陈毅,他是四川人,留学法国的,有学外语的经验,跟我们说了一句话,当时我们很年轻,听了都觉得很好笑,他说四川话:“你们学外国语,要学外国的调调。”我们听了哈哈大笑,听完就拉倒了。好多年之后,到现在四十年了,我觉得这话是非常好的方法,就是我们中国人学英语。“费时较多,收效较少”这是李岚清的话,这么说的,花的时间挺多,效果不好。为什么?就是因为我们模仿太少,讲语法理论,讲精确度的太多,模仿调调太少,听力不要听很多,每天听三百字就不少了。你看这三百字才几分钟,三分钟就听完了,听完之后跟着模仿,那就不是三分钟,30分钟,三个小时地反复地模仿。把调学会了,才是真会,哪个老师也不行,高级老师不行,特级老师也不行,教授也不行,教授的老师也未必行,因为他是中国人,所以我们上外语课跟谁学都能学到很多东西,但有一样学不到,就是语音,语调学不到。我们得跟谁学,得跟带子学。录音带,这个老师最听话,最有耐心,最有学问。你跟他学,反复听,所以听力咱们怎么备考?就是说跟着说,咱们看过电视台有一个解放军的少将叫钟道林教授,就讲要听力怎么样?要听写,这也很必要。
  有人说听力刚才那个题听懂了,我全答对了,五道题满分,五道题,五个ABC全答对了。那你会背吗?我会背了,会默吗?会默了,那么如果让你听写你听得下来吗?听不下来。把录音带放着,咱们不停,放完了一关机,写下来。刚才说什么来着?写得下来吗?未必写得下来。听写,听整句话,听整篇的对话,这是听力。当然咱们还有很多要练。就是所以说,对着镜子口笔头地练,模仿秀,模仿人家,放着声音嘴巴对不对。另外怎么样,要一定要注意呢,只有这样做怎么样?才能去把这听力提高,但是听力呢,很别的题都相联系的。
  所以咱们下面看看别的题,2002年高考题,15道题的单选里面,有八道题是什么?是对话,你看怎么分析了。如果说你用语法的这个方法分析,这15道题都是考语法,比如咱们看第一道题时态:小孩哭了,他的一个抱抱熊丢了,the tall bear丢了,或者弄脏了哭了,不高兴了,这个哭有怎么个哭法?有四种哭法,四种神态都不一样,丢了怎么丢法也不一样,这是考的英语时态,但是你从上下文看,它虽然不是个对话,他只是一个什么普通句子。你来看,它前面已经告诉你什么了?一些个内容,特别最后部分给你时态定了语调。他最后什么she wasn’t ever going to find belived.这两个时态,belive什么时态?过去一般时。这调定好了,往未来看,怎么样也找不着。将来时wasn’t ever going to find,立足于过去。是不是这个内容?那么再往前面看,那么现在觉得,相信自己找不着了,所以才哭,所以说这个哭,怎么样?这个丢是怎么丢的?是不比过去还要过去?是不是?但是这个呢,哭是不是现在哭,这是指跟当时同调,时代相同,所以它上下文告诉你用什么时态,所以他不光是考虑。所以说,这个单项填空题和完形填空题考的用法都是说在实际的交际情景中的用法,所以咱们说,“要对镜实景口笔练”。对着镜子实际景怎么样?口头笔头一样练,要说,要说你就是要说。这道题还不太明显,那是个句子,你往下看,是不对话呀?“excuseme”对话,那么有时候你要求别人什么事,你总是很客气,你不说can you help me?com and take it for me 。take it to my classroom.这样同学之间可以这么说。但是呢,总是不太礼貌,你求别人嘛,所以可以这么说,我刚才一直在纳闷呀,您能不能帮帮我?I was wondering, 这多客气呀!到商店买东西去I belive you sell sth ,不是说Do you sell sth I belive you sell sth.你们这是卖古董家具我看看有没有什么好家具。我不知道你们是不是在出售古家具,就这样,是啊,我们是。Yes you coming please 请进。都很客气,所以I was wondering 是什么?他当然是个口语的习惯用语,但是这个时态从哪儿来的?是从口语中来的,要看都有语法,介词呀,副词呀,都有,但是呢,怎么考?是考实际交际情景中运用,再通过口试,口语活动。
  但是光这么做还不够,听写呀,背诵呀,说演还不行,因为高考口试还要笔头下工夫。怎么下工夫?咱们以第26题为例:all the peaple 所有的人要考后面考,形容词,句型,怎么复习,比如说这句话,你填好之后,就做完了,老师说怎么填?会填了。形容词还行,填对了,不行。那我也会背了,会默了,会写了,还不够。要延伸拓展,要延伸拓展,把这个小句子给它延伸拓展开来,成为两句话以上的语篇。怎么拓展?怎么延伸?你得会改写rewrite.什么叫改写?就是说一句英语的句子,表达一个意思,它用的是一种句型,你用第二种句型行不行呀?你用第三种语法结构行不行呀?换个词用行不行?用到三种四种五种甚至十几种句型语法结构来表达同一个意思。有这个本事吗?你有这个本事吗?有了这个本事的话,你的听说读写能力就提高了。咱们就拿这句话说:all the peaple present 这什么词?形容词。什么语?定语。定语从句吗?还不是就是出席派对会的聚会的所有的人。那怎么办?定语吧,改定语行不行?All the peaplo who,我填一个who,填一个wer,行了,定从句延长了,有人说太长了,短点行不行,改一改行不行?也不要了,两字换一个字,那么还有人说,这都太长,我有个最好的办法,就一个字,把它都去掉。也不要行不行?就用一个介词。有人说我把改成行不行?分词,你看咱们多少句子了?四五句出来了,还有很多句子等等,都行,这就要改写,那么改来改去就学会使用英语了。用可靠的句型,不是瞎编乱造,这是延伸拓展的一种形式,但光这个还不够。
  那么四个选项,三个都错,就一个对的,那三个有用没用,放在一边不管它了,我就背,那三个也要用,它也搁着做定语,意思可以变一变。你比如咱们把这句话留着,用同一个内容,咱变成一个四句的小文章行不行,一句变成语篇,这一句话,再一句话,为什么当支持者因为他给他做过好事,所以所有感恩于他的人们都出席了这个会,这个会当然他的生日会,寿宴。是形容词,出席了或者这句话,这还不够,还有一个词也要用。就是说,记者也来了,记者当然没什么感恩,主要是感兴趣,采集新闻,对这个晚会一切人参加,这么重要的一个晚会,都来看,来报道,对这个晚会感兴趣人等等这样。最后还有呢,这是个权势人物,怎么说呢?叫VIP,全城的要人们,城里的要人,各界的,是走路,各行各业,这样一来,这个人的身份是什么身份?再加一句话,是这个城市里面最有权势的人,这样就五六句话了,是不是成为延伸拓展成为语篇,这说明什么?就是英语句子里面,任何一个短句子,它都暗含有它深层结构,就是语篇的内容。这话不是我说的,这是一个著名的美国语言学家叫做诺坶 乔坶斯基,这样一个美国的语言学家。他说任何一个单句都暗含有语篇,你在做句子的时候,不要忘了这句话,它还有语篇,因此由这个延伸。我们就看到后面我们有些作文就叫三分钟小作文的练习。咱们说今年高考的作文题要有所难度加大。那么咱们可以举些例子,那么有一个叫做发挥想象力的作文,开放作文,备考之基本功练习。这是什么呢?这是拿我们近七年,近十五年,1988年到2002年15年或者1996年到2002年近七年,高考的真题里面的单项填空题。那个题做好了之后,填完了词之后,背完之后,把那个句子搬过来,给它延伸拓展成为两句话一样的文章。如果本来就是两句话怎么办呢?给它延伸成四句话,三句话以上文章,五句话以上文章行不行,这就是个作文,时间要有限制,三分钟写完。
  比如咱们看这句话,就是Most animals have little connection with –animals of a different unless they kill them for food.这道题怎么做,怎么做的?他把后面延长了,如果说他们有练习的话,他们就说这两种动物,两个物种之间它是属于同一个食物链,三分钟就写一句话就行了,再填一句话,那么再解释一下什么叫食物链。有人说我不往下延行不行,我往前面延,原来有一句话有了,我前面他怎么说?他说,the managers 经理们,the plan the next years,考的是过去分词的语法现象,但这个题呢,也跟难,这经理们哪儿的经理,你就想像一下,哪儿的经理啊,咱们院里小买铺的经理肯定不是,就是大经理,但是也不是最高层经理,是部门经理,所以你就编出一句话,就说什么呢?Soon after plan to company was made.很快在什么扩大公司的计划制订之后很快怎么,important meeting我召开一个重要会议了,这句话,三分钟写得完吗?再来一句话,再连填第二句话,如果写得快,也写得出来,全世界各地75家分公司的领导,就是经理,老总们怎么样?都集合在纽约总部的中央大厅里面,干嘛?当然是开会就行了。后面说,这些老总们,经理们怎么样都在讨论什么?他们都希望能在明年付诸实施这个计划。这样一来,整个三句话成为一个语篇。你能往前延伸联想出来吗?这样就填了好几句话,对话不是更生动了吗!自己回家对着镜子表演表演,这语言提高了,这就是延伸拓展改写。用这种手段来背诵默写那七年的高考题,这是一种基本的高考复习方法。
  那么还有要讲一个就是说新的备考策略。就是说要关注的内容,关注内容,大家知道这个词,你们的课本从小学初一学英语的目录上面那个英文字怎么写contents,就是目录,就是内容。所以学英语呢,学内容,要学内容,学了内容之后怎么样呢?那个形式表达内容的形式,就学会了,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前面我说的,不能光去学语法理论规则,不能光学那个单词拼写,而要学整篇文章。因为文章是表达内容的基本单位。咱们之间说话,无论说多简单都要一问一答。你留个便条,无论多简单,也得有那么两句话吧,这都是语篇。都是语篇,表达内容,所以内容如果学会的话,那么你形式的就学会了。那么什么是形式呢?就是语法,语音,词汇,就代之就学会了。
  比如咱们举个例子:你们的课本,恐怕你们印象最深的一课书是哪个?第一课,第一篇阅读材料 a letter.就讲他在美国暑假的生活,家里在农场收割庄稼,天气很热,晚上很黑,开着拖拉机的灯,那么很累,喝啤酒吃肉,是不是身体发胖了等等。讲了很多生活的事情,这些内容你有没有记住?你全忘了,就知道这是一个什么呀?宾语从句呀,还是什么句型呀,那不行,你应该是把内容记住。到时候跟同学见面,到了高二,高三上大学之后,暑假完了之后,跟别人说,我暑假完的之后跟人家说,我暑假生活还能用这些话来说,我暑假干什么?我去到什么地方?到澳大利亚去吃巴比Q;到澳大利亚去吃烤肉去了。我到新西兰,到哪去了,你都有话说,但话说的话的形式呢,还是你学Xiao Jun 那封信里的内容,所以咱们看也是如此。
  比如咱们拿咱们刚才说的举的单项填空是这样,那咱们再往下看,第二道题,第三道题是完形填空。它也是这样子,它是一篇文章,一篇文章:As a child,I was truly afraid of the dark and of getting lost,these fears were very real and caused me some uncomfortabal moment.这是第一句话。小时候怎么样,我真的怎么样就怕什么,天黑,就怕迷路,走错道,上错车,就怕这个。这样的文章比较容易,是合乎常理的文章。第一段,主题段,第一句,主题句。这篇文章讲什么,就讲两个two fears,两件害怕的事,后边就开始分别说了,第一件怎么怕晚上,第二件怎么讲怕什么,最后说怎么怎么样改进,就是结论。但这样内容的题,并不是一种表达形式,高考流行这几年,很多阅读材料和完形的内容咱们就说内容contents,都考什么呢?就考心里分析,往远了说,2001年前年有一套阅读题你们做了没有,第五篇阅读材料,一共是4个题,有三个题的难度都是超难度的,这是百分之三十几,二十几的学生才做对,百分之六十到七十几的学生都做错了。为什么?就这样是讲成年人男女,讲叔叔阿姨,自己母亲,她们的交朋友的那个心理活动,说是谁搞的研究,有好几个人的名字,有的学生就弄错了。就把第一段先生两口子当研究员,他们不是,他们是研究对象。到了第三段才主题句,第一段根本不是主题句,它变了,他提出个问题,就是男女交友现象怎么分析?最后讲的人是谁呢?是第三段提的一个人名,这是个心理学家,是个分析学家,他讲的内容有的学生就搞不清了,就错了。所以说,有的时候,就是说高考题怎么样是比较接近原文原著的。
备战高考·英语篇 (下)-张铁城
  
  主讲人介绍
  张铁城,1962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系(五年制本科)。曾任北京钢院附中英语教研组长。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兼职教研员,海淀区学科带头人。1997-2001年,多次在中国教育电视台主讲英语高考复习。2000年参加由北京市教育局主办的北京市特级教师“说课”活动,主讲“语篇教学的应用” 。1998、1999和2001年,担任北京市高考口试主考教师。
  内容简介
  面对日益临近的高考,考生们在英语复习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在复习中,他们还存在着哪些薄弱环节?考生们如何在最后的冲刺阶段有效地应用科学的复习方法,巩固和提高自己的英语应试能力,怎么用有限的词汇量应对英语考试中的写作?如何把熟稔的语法应用到变化无穷的考题中去?成为考生们最为关注的问题。有着多年教学经验的特级教师张铁城做客《百家讲坛》,为您分析高考英语备战策略。
  张老师在节目中结合多年高考命题和研究的实践经验,以历年高考试题为例,详细讲解英语高考复习的方法。他在节目中总结了六点英语备考策略:
  1、背默语篇七十天,高考应试不再难;
  2、熟读真题近七年,整体输入七十篇;
  3、关注内容自主学,时时查阅大词典;
  4、对镜口笔实景练,改写拓展善应战;
  5、真实英语流利记,崇尚情趣讲效率;
  6、研读锤炼七百词,复现之中补差距。
  张老师认为:取法于上,取得其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如果以上等标准要求自己,结果只能是个中等,一定要高标准,以超常智学生的标准,要求常智学生。但是我们要以天才的水平要求自己,最后结果只是个中等,但是如果不这样做的话,按照古人的经验来讲,他必然会失败。
  全文
  好,咱们看下面这句话,十个单词。这不是我的发明创造,是好多好多年前了,long long ago,1977年当时是一个英国的老师到中国讲学,那特小姐,举个例句给大学老师讲英文,就问这句话什么意思?老师们看完之后,有人就说了,生词不太熟,但是我可以说个大概意思。就说了,就是所有的,某种类型的人、动物或机械以某种方式进入了某种样子一个地方,都是某种。这个老师说,你答得非常好,非常好,为什么呢?她说我这十个单词的句子里面,有六个词全是我自己杜撰的,你查什么词典都没有。你别看你们是大学老师,不用说你们,你们的老师我也不认识,就我自己也不认识的词,就编的词。只有四个单词,我底下画了红线的是熟词,不光老师们同学们,你们的弟弟妹妹都认识,all the into a但是还有一些部分认识一点,什么y结尾的是不是形容词?s结尾的是不是名词复数?ous是不是形容词?形容词加ly是不是副词呀?这ed是不是动词过去式?ful是不是形容词?形容词后面是不是往往都是名词。那么这个老师和他这么答这个问题,以某种类型的什么动物,也就三种可能性,不是动物就是机械,就是人类,就三种吧!以某种方式状语,为什么说方式状语?因为这个词的位置它表明,它在动词前面,就是方式状语,quickly,slowly等等。Often always就是词汇,就行了。然后呢,就是词型的变化来看这个词的位置。
  所以从它的位置来讲,这句话虽然很小,像开玩笑一样,但是它很严肃对我们说了英语语法的三个基本功:第一就是那四个单词,all,the,into,a这四个什么词?它分成三类:all是代词,a,the什么词?冠词。into介词,还有没说,还有这儿没有的。以前咱们说什么which,什么whom,what,how疑问词或者关系代词,还有什么ever,never,still这种词高考了七八遍,每次一考总是成一个难题。小不小,E V E R四个字母,还有词更小,of很小,ever很小,one多小,这些是小词,什么介词,代词,助代词,什么shall,will,什么has,had,还有情态动词can,may,must等等这些词汇笼统而言,在词汇表里面,你说不清它就当什么讲。你看词汇表,看左边英文右边中文,你说这老师给你个什么意思?只能把这个字记全了,不好说,得到文章里面说了,这样的词汇叫结构词。第一个基本词,结构词,这四个词所代表结构,有礼堂,有栋梁、房屋,靠这个结构基本的构架之后呢再铺砖再铺瓦,再做到墙壁,再装修,才能成为一个房间,成一个房子,它是结构。它是第一个基本功。
  第二咱们看,画了很多红线,这红线呢,没画全,画了某几个字母。说明什么?它是有些词汇的特点,就词形变化。第二个基本词形,词得变,这个tope,要接变成(复)数topes,那么有些词呢,要用ful表示形容词,useful,beautiful,helpful,这种词汇,形容词,还有的词呢?可能就是why,easy,lucky,形容词, 那个luck和那个不一样,那是luck.这字没有,就这个词,why结尾,形容词等等,还有词形变化。他还看就是这个阅读题,知道吗?陌生不陌生?学过没有?动词组织起来,会不会呀?不会不行。三项基本功说了:词形变化,构词法,高考就考了,你会organize要会organizer.比如上课组织者谁组织会?什么叫人体的器官,各个器官,器官是是有生命的,有机的,有机体,所以有机的怎么念?念的很怪,怎么写?一看认识Produces,有人说不念Produces,怎么念Products,农产品,名词,词汇变词类了,拼写没变,读音变了,词类变了。生产产品,什么产品?农产品。关于生词问题,现在高考考试中心的老师就有的写文章了,说了,说过去说呀,一篇文章,一百个字,生词不能超过三个,你看我们就说百分之三比较合适,一百个字不能超过三个。那就是说如果这篇文章三百字呢,九个生词,可以另外生词怎么对待?过去咱们看考卷,你看九几年考卷,有生词全注上都注上,甚至注得不太好的,都注上了。你看2001年有个考题叫做car,这个注解本身误导了很多考生。汽车出租不对,汽车租赁不是出租,那个词是生词。刚才一问都不知道,它不光是不知道,它还不给你中文,它不光不给你中文,还问你当什么讲。就是这么一道题,怎么办?最后考什么结果呢?70%的学生都做错了,不会做
  “His mother had thought it would be good for his chracter to get away from home and earn some money on his own”母亲认为这个男孩子,讲这个孩子怎么样最好是get away,从家里出去一段时间,对性格的培养有好处,出去干嘛呢?独立谋生。这个get away表示摆脱过分的呵护这意思。而不是run away.那有的考生考完了就问老师:run away不也是我要查字典的话就是跑嘛,run away from home就是有呀,那怎么就不对呢?在这上下文里边它就不对,因为它是母亲正面提出跟孩子说:你最好别在家里粘着,父母呵护之下娇生惯养,你赶紧走去自己独立去挣钱去,所以这种get away是摆脱这个意思,那么get当摆脱讲。
  还有人说,我一天到晚老上班,家里父亲母亲,叔叔阿姨就说一天上班真累,I’m thinking of getting away from my office .get away from,咱们同学老复习高考到现在特别累。I want to get away from resetting ,my listening,my speaking,my English,my这段都不要。逃跑是escape,就说逃逸,逃脱,逃避就这意思,但不是说真的跑,表示说我那地方去度个假呀,休息这两天这办公室我不再干活,能不能今天歇一天,干点别的事情。所以这个词呢!从这儿来的,那有人说run away,就是逃,就正经地逃。怎么看run away什么意思呢?怎么解释呢?查词典查不出来,说当时逃家是个什么概念?这个词怎么理解?不是靠一个字典,靠个解释,靠什么,靠语篇,上下文。你把他读读看,是个什么结果,就是逃家,而那位是脱离家庭的呵护,离家独立谋生,这两个词就不一样。整体的书整体地念,这很重要。咱们get away难不难?get away from home级别最高的难题,肯定还不会做。干嘛不能run away?干嘛非要get away?不懂。
  刚才说了,逃脱那有人说,我就是看的好多杂志,看的很多书,甚至看飞机都看杂志,看什么呢?看中国航空杂志。什么也不看,也不懂,就瞎翻,翻目录。那个目录,有一个什么?叫潇洒之旅。多好听,潇洒之旅,旅行,去那儿玩呀?马尔代夫,这一潇洒之旅英文怎么说?叫get always,这个词来了,正好让我看见了,有的同学是不就看见了这个词,就去年刚考的get away变成名词,还加s,get aways,就叫潇洒之旅。为什么呢?人们工作一年,好容易公司给个假期不去马尔代夫玩玩,是不是潇洒潇洒?get away from Bei Jing多好,是不是这样的,所以说,这名词转化,意思还是说要摆脱的意思。
  那么前面说有些词,比如run away查词典也没有,但是不是说就不查词典,查词典很重要,但是查什么词典,咱们手头都有什么词典,有的人英汉小词典,大小词典,有人买一个好易通,快易通,有人家里说不错,我有个金山词霸什么都有,但是你不要忘了,金山词霸主要是汉语解释。有些呢,个别的例句,它基本上没有英语解释,所以呢,我们下面建议咱们同学备考策略从现在起,买一本英英词典,用英语解释英语的词典,人说这辞典多难呢,外国人懂,是的,那个外国人不是英国人,不是美国人,不是澳大利亚人,是学英国的外国人,就是咱们这样的外国人。那个词典就是给咱们像中国人、日本人、德国人、法国人学英语的人,所要用的词典,什么水平?两千词汇的水平,正好跟高三毕业生一样,用两千的熟词,去解释那些生词,它来解释。
  比如咱们现在考的什么get away from home,你查字典它怎么说,escape from.去年高考的有一个题比较难,hold on to拿着,hold on,on还加了to,两个介词hold on to.就说有一家人要卖这个家具:We thought of selling,thought of.过去式,想 考虑,但是后来怎么样?我们决定又抓住不放,hold on to it,为什么换了第二句话?it maybe valuable.这个家具古董市场看涨,也许可能会更值钱,我拿五百卖干嘛?以后能卖五千 五万,我不卖了。就是hold on to当什么讲?一查英文词典refuse to give away,拒绝白送。refuse to give away还可以当什么呀?refuse to sell out,拒绝储存。有这样的英文,还有很多例句,你把例句查查背一背。
  如果你老看这种书的话怎么样?虽然东翻西翻,但怎么样你不知不觉怎么样,就吃成了一个胖子。这时的胖子,是知识的胖子,还是发胖,确实长了知识,输进去东西了,不知不觉中学会了,所以咱们就提议大家要关注内容,要多查辞典,查英文辞典,同时还要怎么样,要真实英语,首先有一篇阅读,这句话好像挺绕嘴的,这就考你语法基本功,各种从句都清楚了吗?就是你有没有后悔过?有些事本不该做你做了;有些事本该做你没做;这两件事都后悔,你有没有什么后悔的,于是就举例子。你看后面有什么,四个选项,都是名词的。有些事我该做,我没做,有些事不该做,我做错了。做了,话出口了,很后悔,说你用不着后悔,no point学过没有?学过。可这意思学过没有?没学过。所以咱们要从这儿想起来,又一道高考题。2001年的词,叫work out,工作都学过吧!work out当什么讲?两个解释:第一个解决;第二个算出;结果考一道题,考那个,考解决吗?不。考算出吗?不。都不考,就考这个词,就得填这个词,当什么?develop to be英文词典,develop发展,结果的状况,事物在发展中,就讲一个单位,办美术展览会。后来的结果怎么样?原来没有那么办,那个规模办得可能比较小。没这么准备,但结果怎么样?进展非常好。那么多人来参观,那么长时间来展览,也没出什么问题,而且大家反映很好,结果很好。work out有人说了,老是这个办法,我不敢试,有人说:我试了,work out very well,结果很好,到考完结果发展,那这怎么办呢?多看书,你不多看书,不可能,所以point谁不认识点嘛!point out这不当点,这没有点子,不行,什么no meaning,当否定的意思。 所以当什么讲,就是no meaning,没有意思。就是你这样做去后悔,老后悔,有的事我不该说,有些事我该说,我没说,这样后悔没意思。后面又说了It’ no use.为什么?有的同学老背口语,背过,某同学考试一模,考完了,考的不及格,哭了,crying from milk,就是牛奶已经洒出来了,哭也没用,事已如此,后悔无益。哭喊都没用。很多词通过什么来改写,来引申来做到的,都是这样的。下面看第二篇B篇完形填空,换个内容,换什么内容?新闻报道,这个题就好做了。新闻报道是报纸的新闻报道,怎么样写出好的报道来,靠什么,有几个factors,当什么讲,factory知道吧,工厂。不知道,构词法应该知道,所以高考老考这种词,词汇表里没有,构词法里有,你可以延伸,可以派生,可以转换,可以合成。你都得会才行,会了之后明白就是这个意思。要办个好的报纸,报道好几个因素,所以一二三讲了好多点。首先first,得新,新闻得新。第二点有三个黑点黑圈,第四点讲了很多,所以想起来怎么样?一个大事,就咱们读文章写文章,都不要忘了五个W一个H.读什么文章关注的内容,who内容写的谁,写什么事,what那哪儿写的,地点where,写的什么时候的事情when,为什么要这么写why,报道得新。还有一个就是H,how怎么写出一个好的报道来。good story,就是 by by by ,提供什么细节呀?什么主要的新的角度去看这个东西呀,还是怎么样怎么样?一个完全不同的报道,跟电视广播要不一样,要不然你抢不过电视。
  这些题都是相当难度比较高的,词汇量比较大的,接近原著,但是还不是原著。咱们看就是有这么一个叫“向他倾诉”。它一共多长?两千词左右。咱们前面讲回答到这句话要讲三个基本功:第一结构词;那小词这两千词汇里,你数一数多少小词,我专门数了一下,大概八百多,不到九百,九百左右,将近一半,文章里的一半是这种小词,多得很。你看咱们就看第一段好了。and 是不是小词?is 是吧!around 是吧!the是吧!of是吧!就这么一 二 三 四就五个了,一共几个词?你再看第二句话,四个字全是结构词,常用副词也算是,这三个了,七个了,八个,这句话八个小词,变化这么大。然后你再看,它的这个词形变化,咱们还看头两句话:词形变化。你看第一行,第一句话,为什么两个P?词形变化。基本功你会吧!山头对什么?早晨,晨雾,清淡的雾,很稀薄的雾,包起来,被动语态。你再看下面,第二句话;动词变化了,然后living变化了,那这两个这两个词是不是高考难题啊?我看是,就是非谓语动词。老师经常给你讲非谓语动词,分词,现在分词,过去分词,动名词,不定式,这些词都比较难。这两个是不是都是现代分词?一个是进行时,一个不认识,但你会语法,你会这三个基本功。你会猜什么意思呢?像一个小孩,离开他温暖的睡眠一样,那前面是什么词呢?小孩是名词,a 冠词,就跟这个一样,这个才是什么词?形容词。你猜什么词?咱们现在当然天暖和了,在前几天,下雪挺冷的,上课你愿意起来吗?不愿意但是也得起来,所以是不愿意的反面吧,就是一个不愿意的小孩。那么要改写一下。咱们说改写方式来改,用哪个词改写?愿意怎么说?否定的呢,构词法呢,那么然后 a 还行不行?不行了,改成 an .一个孩子呢,就像个孩子一样,那么不情愿的离开暖被窝,小说的描写很生动。
  还有,刚才刚可能说过,考一个hold on to,考的不好,这个词,这儿就有,就hold on to.讲什么呢?讲树叶。秋天到了,说这个树叶怎么样we walk on.就是我们走过那个刷的很白的农舍前面,往前走,然后古树,他从古树面前走过,从房舍和古树前面走,而这个古树怎么样呢?后面有个定语 just holding on to,古树像个人一样,抓住最后的几片叶子,不肯放,你叶子别落,我要抓住你,有很多词大批的都有。比如咱们说,分谓语动词,后来我数了一下,这两千字这算有多少个,有六十多个,四十多个,hold onto 这样的词,think about 什么talk about 等等这些词汇,像work out动词,这有四五十个多。
  最后一道题,大家都关心的就是作文怎么办?作文咱们说呢,就是说话,会说话的人就会写作文,英语的话你不会说就不会写作文。有人考英语口试,英语口试呢,就让你读一篇文章,比如读一篇文章讲,做冷饮怎么制作?中国人最早制作冰淇淋冷饮什么的,冷饮怎么制作?历史到罗马皇帝,阎罗国王,到美国近代,美登高冰淋淇出来了,到个为止,讲个历史,这个故事念完之后,问你问题,把问题答一答,让你写个作文,写个什么作文呢?what did you do during summery vocation?暑假你干什么呢,有的同学就说了:暑假我去北戴河了,暑假我去南戴河了。这样一想就想的太远了,那个词汇就难了,因为考试只有十分钟准备,要读三百词,要朗读一百词,要准备五十词的问题,要听四五百字,还要写一个一百字的口头作文,一共十分钟你来得及吗,你要会想到刚读完的文章,讲冰淋淇怎么生产的历史?于是说一个学生很聪明,就是北京西城区,外国语学校一个学生,那年我考的,1998年给他打五分,那是没错,有的同学他非要另开张,另外想一套,那就难了,十句话要说四句话,老师一看到时间只能考五分钟,很客气,微笑着您走吧!给多少分?给四分。人家五分,没时间,所以作文怎么样,就是说话,那么作文的内容从那儿来,从你背诵默写大量语篇中来,你会说都有了,所以一定要把高考书面表达的,只要是老师写的文章都比较好,背一背写一写,看怎么说?怎么造句?
  咱们这儿有一张画,这个想像力作文什么也没给你,给你一张画什么都没有,基本上什么都没有,让你写作,发挥想像力。咱们都这么做的吧!这个作文怎么办?得有个想像力,这个人呢是个年轻的?年老的?他在画谁呀?画自己小孩,画自己刚生下十个月的小儿子,画的小脸蛋,画的什么颜色?画的大眼睛,你就想像你写出来的句子。你想像,这想像力从哪儿来,平常就会背单词表,没事老去抠那语法,到现在还去抠那个语法,你脑子是木的,缺乏想像力,你就没时间想这个事。我用什么词?她画油画。油画怎么说?水彩水彩水彩怎么说?水彩不会说,就想那个单词呢,被单词卡住了,他就去想内容。比如水彩我不会说,我用别的行不行?我就画画。picture 我就不用用别的。比如有一次有个高考题就讲交通事故:有个老头被撞倒了,不会写,都不会写,你别写,不要去找那个错。就说找点容易的词,找一个最容易的,书面表达一个基本原则记住:以尽可能简单的英语表达方式,表达尽可能丰富的内容,要学会这个,语言要简单,简单的语言错误少。当然你说你会,你干嘛不用,当然用。如果你不会就用,哪怕用初一的语言,但是你的作文一百字,老师看完以后,比如咱们应该给20分,这字太简单了,你说到没有?全说到了,给他个14分吧!12分几个,20分,12分,14分,相反写得很好,想像很丰富,词全都错了,算了5分,20分给5分,这个作文首先得表达清楚,然后如果你再有能力再背点什么高深的词汇,最底线要掌握住,以尽可能的简单的语言形式,表达尽可能丰富的内容。所以什么叫词汇最简单?哪些词汇最简单?有七百三十六个单词最简单,就英语七百三十个单词。有个语言学家统计过,说一个人如果懂得掌握了七三六个基本词汇的话,就能够听懂,读懂四分之三的英语。高考的卷子四分之三是多少?75分,一百零几分,那不错了。听懂,读懂,如果说词汇量增加到一千个的话就能听懂,读懂百分之八十的英语,那就120分以上了是不是?
  那么听懂,读懂什么意思?就说不是会写,会认知,翻开历年高考卷子,主要考什么?就考认知。给个选项,你认识不认识就行了,这是最主要的。要写的有没有?但是少量的。那么你既然会认知,比七百字的词汇,就可以了。所以这点很重要。所以说咱们要研读锤炼七百个基本词汇,要研,要锤炼,查查英文字典,还可以当什么讲?还当什么讲?多看看查查词典,这本身就是个学习。有人说:“这么弄哪有时间?”你高考的时间不多,每天咱们提个建议,里最低限度三百,最多七百,用这个高低的两条线,上线下线来学习。听读三百字,听完了拿纸抄,默背写,或者四百字听读都有,反正得下工夫往里装,输入。不是说瞅着挺好看,我都懂了,那不行,做题是第一步,第二步要理解。什么叫理解?不是说在问,这个是动名词啊,还是现代分词?还是什么词?这个不要细抠。火车的卧铺车就行了,在睡觉的小孩就够了。中文当什么讲?有些个别语法比如说“定语从句”,这需要明白词的顺序在后面。所以说基本功词的顺序哪个先?哪个后?咱们希望学生读一读新概念英语。我觉得这个挺好,它里面第二册有一个公式,一个表格,1234567,就词的顺序。比如第一个疑问词,第二个主语或者疑问句第一个就是主语了。前面还有什么副词?方式状语,你把这个顺序搞清楚了,这点很重要,当然怎么搞,不是死记硬背,自然而然就会了。第二个就七百个基本词,包括这个结构词在内,第三就是词形变化要构词,外语我可不能丢,我好不容易费劲千方百计背下来的两千词,家里条件很差,没时间学,我的桌子三条腿的桌子,构词法合成词能构出很多词,所以说构词法很有意思。
  最后呢咱们想概括总结一下,就是高考的复习,究竟用什么样的基本的备考策略?我再说一下,咱们用七个字,顺口溜吧,咱们以后都可以做成文字,咱们可以看一下:第一个就是背默语篇七十天;这样什么结果?高考应试就不再难了,肯定不难。这总的来讲,要背要默要背语篇。第二搞什么东西呢?要熟读真题,原唱,不是模仿秀,近七年,整体输入七十篇,往脑子输入,考试就是输出,整体输入七十篇,这是第二个备考策略;第三个咱们讲内容;关注什么?关注内容。关注内容,要自主学,时时查阅大词典,买一本词典,这个词典买了之后,有的人说我大学考得上考不上还不知道,这么想吧,你作为一个21世纪的人,通晓三种基本功:电脑,驾车,将来可能得驾飞机,然后就是英语吧!因为当然不一定是英语,全世界是个世界人,你不是某个国家的人,这以后多有用,一辈子用得着。第四对镜实景口笔练。拿个镜子自己对着,每天练习口语说模仿听力,照那样学那外国调调,然后还要改写拓展。这么说可以拓展,一句话变成两句 三句 四句,考试善于应战,什么题我都应付得了,这是四。最后两条:第五要真实英语。杂志里头的真英语,它有出处。我是从2002年,那年那月的几月份的什么杂志来的,它都有来处,哪儿摘来的?记不住。那行,你记不住怎么办呢?流利。你背得嗑磕巴巴,所以背得很流利。你每天三百字,七百字行吧!再少点二百字行吧!不是少,一天二百十天两千,词汇表全部单词已经背一遍了。就像鱼儿离不开水,单词离不开语篇,离开语篇单词是死的,所以整体要拓展。另外呢,有人说我背书就困,要挑崇尚情趣,有意思的,然后就怎么样呢?就是要讲效率,每天我背多少?背会为止。不是自己糊弄自己,我没装进去,还在外面呢!最后要研读;有些词汇七百字要研读,当然七百字少点儿也行,要钻研读。比如说你这个词,比如咱们高考七套题,就等于把高考词汇表的单词两千重复多少遍,十遍吧!那么常用词就不只十遍,重复率高,就记住的,背了一遍就记不住,所以说当然了学外语和学什么都一样,有个思想,咱们得高要求。
  古人说:“取法于上,取得其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这什么意思?你要是以上等标准要求自己,结果呢,只能是个中等;一定要高标准,以超常智学生的标准,要求常智学生;我们是普通学生,不是那种天才,但是呢,我们要以天才的水平要求自己,当然最后结果只是个中等;但是如果不这样做的话,按照古人的经验来讲,他必然是失败,必然是故为其下。
备战高考—生物-郑春和
  
  主讲人简介
  郑春和,北京四中生物学特级教师,在中学生物学教学和教学科研方面有所建树,获得“北京市优秀教师”和“全国优秀教师”称号,享受国务院颁发的特殊津贴。曾参加国家基础教育中学生物课程标准制订和教材编写工作,受聘为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兼职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中心兼职教授、《生物学通报》常委编委等。
  从事中学教育39年(1964~1984在顺义牛栏山一中,1984~2003年在北京四中),始终在教学第一线教生物学。与此同时,在生物学课程及目标分类、生物学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以及生物学教学评价等方面开展教育科学研究,并多次参加教育部、国家考试中心、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教育学会组织的课程标准或大纲研讨,高考命题或评析,教材审订、研讨或修订,编写教学指导书和复习用书,中学生物教学改革研讨,全国青年骨干教师培训等活动。先后撰写出《农村中学生物教学改革与实践》、《高中生物课程设置改革的尝试》、《中学生物课程目标体系》、《中学生物教学目标分类的研讨》、《素质教育与生物教学》、《生物课堂教学与能力培养》、《主体参与型课堂教学模式》、《中学生物学探究教学模式的研讨》、《生物学概念体系的学法探讨》、《录像辅助生物学教学》、《电脑辅助生物学教学》、《形成性测试的尝试》、《中学生物学学生成绩的考核与评定》、《中学生物学教科研的选题》、《怎样撰写中学生物学教学论文》等80余篇论文,分别在《植物杂志》、《人民教育》、《生物学通报》、《学科教育》和《课程·教材·教法》等刊物上发表,或在中央教育台播讲,或在全国性中学生物学教学研讨会上交流。编著、主编或合作编写《中国学生百科全书(生物卷)》、《中国中学教学百科全书(生物卷)》、《高中生物学习词典》、《高中生物教学目标要求》、《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中学生物卷》、《中学生物教育测量与评价》、《我的生物学教学生涯》等20多本著作。这些论文和著作的教学观点具有超前性、导向性和实用性,对深化中学生物学教学改革、大力提倡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起着推动作用,在全国中学生物学教师中有一定的影响。
  内容简介
  在这次讲座中,北京四中生物学特级教师郑春和结合实例,就如何做好生物学备考这一问题,给考生出谋划策。应考的准备工作大约包括四项。第一项就是要明确测试的目标。第二就是备考的策略应该对路。第三个就是要有充分的准备。第四个就是在考前、考后要保持心态的平衡。这四个准备工作之间是个什么关系呢?备考的策略是否对路主要看是否与预期的测试目标相吻合,而准备工作是在对路的备考策略的安排下来做的。只有备考准备充足,临场发挥才会是最充分的。
  知识是能力考查的载体。
  复习准备工作要抓三个方面。一个是知识,一个是能力,另外就是对题型要有所了解。这三个方面,知识是载体,能力是主导,兼顾科学方法。我们所学过的基础知识归纳起来可以分成三个类型。第一部分知识就是事实性的知识。事实性的知识主要是一些生物事实、生命现象和生命的过程。事实性知识还包括对上述各种生物事实进行表述的一些专业术语。第二部分知识属于方法性的知识。方法性的知识有的是一些惯例,有的是一些趋势,还有的是程序。除此以外,还有一些类别、准则、方法。第三部分知识是抽象的知识。也就是命题性知识,这个属于抽象的知识,属于理性化的知识。这部分包括知识、概念、原理和法则以及理论、模型。
  能力是考查的主导。
  能力考查所涉及到的技能包括下列几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指的你观察的技能。第二个方面就是推理,它是指对发生的事件做出推论。那么还有就是预测,对许多发生的事件或者说可能发生的事件做出推测或者判断。再有分类,分类就是对特征相似的事物加以归类。那么还有一个建立模型,就是要建立一个模型,让对方理解,所以建立模型对同学们来说在高考当中十分地重要。再一点就是交流,那么交流主要是和别人来交换看法,让别人分享你的信息。最后还有就是动手测量,要使用国际标准计量单位。第二个方面就是科学研究、科学探究的方法。这个能力可以归纳成六点。第一点就是提出问题、发现问题。然后还要做出假设或者叫做构想假说。第三个方面就是检验。那么通过实验会获得数据,对数据要进行分析,那么在分析的基础上得出结论。那么有了结论你要进一步要和别人去交流。交流的过程中会有批评,对于批评要进行反思。那么这是包括这么六个方面。第三个是信息处理的技能。属于抽象思维的就是能力、理解、应用,都属于这个范畴。
  题型是考查的工具。
  前几年高考用过的题型,在选择题里用了直接提问类、不完全陈述类、是非判断类、因果推断类。资料信息类在非选择题和选择题都用了。另外就是简答类、探究类、材料解析、分析说明。属于新题型的有三类,一类是资料信息题,还有一类是材料解析题,再有一类就是探究实验题。资料信息题由三个部分组成,一个是事件,这个事件有四个来源:现代科技、学生生活、生产实际、社会现实。第二类问题是材料解析题,那么材料解析题的最大的特点是四新,有四新,新情景、新材料、新信息、新问题。第三类就是探究实验类。那么探究实验类,实验的分级,是分成五级的,有观察实验、有验证实验、有部分探究实验、有全程探究实验、有模拟实验。
  全文
  今天利用这个时间和同学们座谈有关高考备考的问题。应考的准备工作大约包括四项,那么第一项就是要明确测试的目标。同学们知道,俗话讲,“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那么知彼,我们就应该对主考者他的测试目标、测试的方法、测试的方式以及评价的方法进行全面地了解。所以这就需要我们明确测试的目标。那么第二个方面呢,就是备考的策略应该对头。那么备考的策略如果不对头,我们花了很多的时间去准备,但是准备的工作和考试两者不能吻合起来,也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那么第三个方面就是还要有充分的准备。第四个方面就是在考的过程中,考前考后要保持心态的平衡。那么这四个准备工作它们之间是个什么关系呢?我们可以这么归纳一下,我们的备考的策略是否对头,主要看是否与预期的测试目标能够相吻合。而我们的准备工作呢,是在对路的备考策略的安排下来做准备的。那么保持心态平衡,只要你的备考准备充足,那么你心里头就比较踏实,心里踏实你的发挥才会是最充分的。所以说这三项,要想在高考的时候,临场能够超常发挥它是重要的基础。那么今天这个时间里边呢,我主要跟同学们谈一谈复习备考的问题,就是如何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只谈这一个问题。
  关于复习准备充足,我们要做哪些准备工作呢?同学们可以回忆一下,我们的复习准备工作,不外乎是要抓三个方面。一个是知识,再一个是能力,另外就是对题型要有所了解。那么这三个方面,知识是载体,能力是主导,兼顾科学方法。它们三者之间是这么个关系,那么不管是知识的考查也好,能力和方法的考查也好,都是通过题来考大家的。所以说我们在备考的准备工作里头,主要要抓好知识、能力、题型这三个方面。那么就知识来讲,知识是载体。那么在我们学过的《高中生物学》这一本书里边有哪些知识。所以我们首先要对知识要进行分类。我们所学过的基础知识归纳起来可以分成三个类型。
  第一个方面就是事实性的知识。事实性的知识,笼统地说就是我们的课本里边介绍了哪些有关生命活动的事件。那么这些事件主要是一些生物事实、生命现象和生命的过程,主要包括这三个方面。那么事实性的知识,不管是事实也好,还是现象也好,还是过程也好,都得用一个术语来表述。所以说事实性知识还包括对上述各种生物事实进行表述的一些专业术语。我举个例子,我们人有肾,肾就是个专业术语。答题的时候,你总不能说那是腰子吧!对不对?我们说头、头部,身体的几大部分,第一部分头部。你到时候答题,你不能写个脑袋瓜子吧!是不是?所以说呢,描述生物现象的这些生物学的专业术语,这属于事实性的知识。
  那么第二部分知识属于方法性的知识。方法性的知识在我们高中生物学里边占的比例很大。那么这些知识呢,有的是一些惯例,有的是一些趋势,还有的是程序。我举个例子,比如做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装片。那么我要你写出程序,那你就得从培养根尖,完了取材,然后是解离,解离完了漂洗,漂洗完了染色,染色完了压片。这是程序性的知识。另外还有分类,举个例子,比如我们学过了细胞膜、细胞器,细胞器里边你加以分类,你加以分类的话,你把它分成有膜结构的细胞器,有纤维结构的细胞器,有颗粒结构的细胞器,三大分类。膜结构的细胞器有双层膜结构的,又有单层膜结构的。是吧?所以说我们在我们的知识里边包含着很多像这种方法性知识,分类是其中的一点。
  那么除此以外,还有一些类别、准则、方法。我举个关于方法的这方面的知识,同学们特别要注意,我举个例子,比如说,我们研究生命的起源,用了什么方法呢?有模拟法,有宇宙考察法,有地质古生物学的方法,还有人工合成的方法。我们在研究内分泌功能的时候讲了好多的方法,同学们复习特别要注意了。方法性的知识是我们高中生物学里边的第二类,那么第三类,也是最重要的一部分,叫抽象的知识。如果说前面事实性的知识,方法性的知识都属于一些比较感性的知识的话,那么命题性知识就属于抽象的知识,属于理性化了的知识。那么这些知识,第一个方面就是概念。同学们复习到现在了,我问大家一个问题,在我们《高中生物学》这本书里边学过的第一个概念是什么呢?可能好多同学说不清楚,我们学的第一个概念是原生质。而原生质这个概念,就用它来贯彻一种学习方法,抽出一个要素。在高考当中抽出要素这种方法有的时候是需要的。比方说原生质这个概念包括三个要素,它的物质性、它的生命性、它的结构性。是吧?这是概念,概念实际是知识的单细胞啊,知识的细胞啊,这是概念。那么第二个方面就是原理和法则。同学们知道,我们《高中生物学》这本书的第一原理是什么吗?第一个原理,渗透吸水的原理。如果说概念是包含要素,学习的过程中要掌握它各个要素,那么原理包含的是要点,学习当中能够总结出来这些要点,用这些要点来说明问题。像渗透吸水的原理包括两个要点,一个要点是原生质层具有选择透性,相当于半透膜。另外一个要点是膜两侧存在溶液浓度差。而这个溶液浓度差决定水分子运动的方向,这就是原理里边的两个要点。
  那么还有法则,我们学过的第一个法则是什么呢?我们学过的知识叫法则的有两个,一个是中心法则,一个是十分之一法则。能量流动,能量传递效率很低,遵循十分之一法则,两个法则。另外,理论,同学们学的理论,第一个理论又是什么呢?理论是学者们对一系列有关问题所发表的独立见解,构成理论。在我们《高中生物学》这本书里边,第一个理论是生长素的基本理论。生长素的基本理论包含生长素是在生物的一部分合成的。它分布到什么部位去,它的运输有什么特点,影响分布的因素以及生长素生理中的两重性和生长素人工合成,生长调节剂及其应用,包括一系列的问题。我们的教材当中,没有涉及到全部的问题,因此我说的是生长素的基本理论。
  那么同学们学过的第一个模型是什么呢?模型是学者们对生物体的有关某种结构的一些独立的见解。它的含义是学说的意思,只不过是对一些结构提出来的一些观点。我们学的第一个模型就是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型,叫做流动镶嵌模型,或者叫镶嵌流动模型都可以。我们学的第二个模型是沃森和克里克提出来的,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模型。所以我们学了两个基本模型,那么这些知识都是抽象化了的知识,那么这些抽象化了的知识,我们统称为概念性知识或者叫做命题性知识。那么相当多的考题涉及到的是命题性知识,命题性知识是要你用概念、原理、理论等来做出说明,前者是描述,后者是说明。所以我们不把知识弄明白,我们参加高考那就显得很没有底气了。那么当前同学们复习当中出现了一种怪现象,把书本扔在一边,抱着大量的参考资料,这种复习是本末倒置的,那么这是关于知识。
  第二个方面关于能力,能力是主导,关于能力的方面呢,大约包括几个内容。首先一个就是技能的应用。我们讲你要参加高考,一个是双基,一个是能力训练。双基指的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技能属于方法的范畴,技能应用就是高考当中提出来的方法之一。那么在高考当中,所涉及到的技能有哪些呢?归纳起来包括下列几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是指的你观察的技能,生命科学的研究方法,它的基本方法就是观察和实验,所以观察技能是科学研究方法之一,那么我们为什么要观察,观察就是要获得真实的准确的信息,这些信息可以是证据,也可以是数据。
  那么第二个方面就是推理,它是指对发生的事件做出推论,对发生了的事件做出推论,那么还有一点是预测,预测它是对还许多发生的事件或者说可能发生的事件做出推测或者判断。在实验考查当中,预测可能是考试的一个方面,再有分类,分类就是对特征相似的事物加以归类。那么前面我举了一个关于细胞器的分类问题,那么我再给大家提出来一个看你复习到没到。
  我们讲生物进化的证据。讲了那么些证据,你可以归一下类,那么这些证据是要揭示生物进化的事实的,如果对于进化证据做出过归类,那你很自然地就把新的证据给归类到一定的位置上去,你看它分析、说明一定的问题,所以这是归类,归类在我们的生物学里边用得是比较多的。
  那么还有一个建立模型,高考归根结底,你答题,你答的那题如果我是主考的话,你得让我明白,如果我是改卷子的,你让改卷子的人一目了然知道你答的是什么。那么这样,你要想让别人理解你所做出来的答案,你就应该想办法让我清楚,那么你想办法让我清楚这个过程,实际就是建立模型的过程,你怎么让我清楚,就是要建立一个模型,让对方理解,所以建立模型对同学们来说在高考当中十分地重要。
  再一点就是交流,那么交流主要是和别人来交换看法,让别人分享你的信息,这样一个过程。那么最后还有一个动手测量,那么关于测量的问题,我们在物理学、在化学里学了很多,物理学学力学开始就讲测量。但是我们有好多同学,一到了回答生物学的问题,就忘记了物理、化学里规定的,要使用国际标准计量单位,所以这些都是方法,为什么说新一轮高考改革,考知识、考能力、考方法。那么同学们看,离开了这些基本技能、这些方法,那么我们怎么去学习呢?是不是?所以这是高考所提出来的方法之一。
  那么第二个方面就是科学研究、科学探究的方法。探究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方法。那么这个能力归纳起来包括这么几个,整个的探究的程序或者探究的方面,大约可以归纳成六点。第一点就是提出问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那么提出的这个问题。然后你要对这个问题做出一个尝试性的解释。这个叫做做出假设或者叫做构想假说。那么第三个方面呢,你做出来假说了,你对假说要进行检验,要检验假说就得要设计实验。那么通过实验会获得数据,对数据要进行分析,那么在分析的基础上得出结论。那么有了结论你要进一步要和别人去交流。交流的过程中会有批评,对于批评要进行反思。那么这是包括这么六个方面。科学实验、探究既是一种能力又是一种方法。那么还有属于方法的,就是形象思维对于信息的处理。那么属于信息处理这个范畴的大约有这么些内容。第一个就是能够绘出概念图。同学们在高考复习的第一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单元练习阶段,单元复习阶段。首先你会不会画一个概念图,这一个单元里头有多少个概念,概念之间怎么联系起来。构建概念图,可能好多老师都帮着你们构建概念图,但是同学们切记一点:概念图不要画大了,立足于本章本节。比如我举个例子,人体的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糖代谢、蛋白质代谢、脂代谢。那么我顶多把这三个代谢之间的关系把它勾画出来,这就够了。
  那么第二点就是比较表格和图示。比方说,比较的表格有氧呼吸、无氧呼吸。两者有哪些区别、有哪些联系,这是个比较表格。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光反应、暗反应。你可以画一个表格把它们加以比较,再把它联系起来,这两个一目了然,一个比较图解。那么这就是在我们学习当中,信息处理当中很重要的方面。再有流程图,刚才我说了,制作洋葱根尖有丝细胞分裂的程序。除了流程图以外还有什么循环图,碳循环的图解。那么碳循环的图解你得画出来,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它们之间这是库,这是碳的储存库,三大库。三大库当中还有一库就是生物群落,所以整个的生物圈中,碳有四个储存库。其中水圈、大气圈和生物群落是三个循环库。你说碳循环具有全球性,根据是什么?不就根据整个生物圈里有四个库吗?这四个库里其中有三个是循环库,因此说碳循环带有全球性质,那么你说的循环,那么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是什么?惟一的一条途径,返回无机环境的途径有几条?有三条,一和三的关系。这样构成了一个往复循环流动的这么一个状态,这才叫做比较生物地化循环。为什么叫生物地化循环?所以碳循环要会画出循环图,那么这个循环图很必要。
  还有折线图、柱形图。2003年春季考试里边涉及到了柱形图,2002年夏季考试里涉及到了折线图。那么这几年高考当中折线图、柱形图年年都有,那么这样的一些信息处理的方法,你应该能弄清楚,这又是方法问题。关于方法,我介绍了三个了。第一个是基本技能是方法。科学探究既是能力也是方法,那么信息的处理还属于方法,是学习的方法。第二个是科学的方法。第一、第二都是科学研究的方法,而后边这个是学习的方法。这不都是我们高考里边考的第三个吗?信息处理的技能、能力吗?这是这个。
  那么再有呢,就属于抽象思维,抽象思维在我们高考当中占有很重要的比例,这个比例占得很重。那么属于抽象思维的这个就是我们所说的几个方面,能力、理解、应用,都属于这个范畴。如果我们归类的话,首先是比较和对比,这个比较、对比,是立足于对于一些抽象概念。比较是找出不同事物的相似形;对比是找出它们的不同点。我们平时讲异同,找异是对比,找同是比较,这两个词是有分寸的。那么这是在抽象思维里边最低的层次了。你能够将不同的事物加以比较,说明你对这个问题已经有所理解了,你如果不理解,你是做不出来比较的。
  再有识图作答,识图作为同学们在训练当中已经用了很多次了。那么实际上就是对于理解的概念,刚才我们说概念包括很多的要素,要素的表达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就是要求你对要素的表达方式能够做出来转换,再就是应用概念,这里讲的应用是指的单知识点用到相似的环境下,充其量是我们平时说的知识迁移,单知识点知识的迁移。
  那么再往下呢,就是因果推断,这是一类。那么还有就是总结归纳,得出结论就是总结,归纳的结果。那么再有呢,就是做出判断。做出判断它是指的你根据已有的命题性知识和正确的标准来评估某个事件。同学们高考当中,考的这几年的考题,不都是一个先评价人家做出那个实验设计有没有问题,有哪那些不足的地方,然后你再补充吗?所以做出判断,这是一个方面。那么最后就是解决问题。归根结底是要利用你所有的技能、所有的知识解决新情景下的问题,这就是能力的考查,那么能力的考查我们可以把它做个归类。
  前三个实际上就是我们考试说明里提到的理解,中间这两个就是考试说明里说的推理。那么后边这两个就是我们说的那个综合应用。那么这里我只不过是结合了我们教材当中的具体实例把它给大家再解析一下就是了,那么这就是关于能力。
  那么下边讲一下题型。首先我们看看前几年高考所用了的题型,前几年高考用过的题型,那么用过的题型在选择题里边用过了直接提问类、不完全陈述类、是非判断类、因果推断类。那么还有一种题型在非选择题和选择题都用了,就是资料信息类。另外简答类、探究类、材料解析、分析说明,但是不同年头、不同的年份,分数比例占得不太一样。那么这是2001年各类题型都是第几题,是这个题2001年的理综卷子,哪个题是属于哪个类型,去年的题是这个状态,春季高考的题是这么个状态。属于新题型的有三类,一类是资料信息题,还有一类是材料解析题,再有一类就是探究实验题。这三类是新题,那么资料信息题的最大的特点,它的整个的题是由三个部分组成,一个是事件,刚才讲了。这个事件有四个来源,现代科技、学生生活、生产实际、社会现实,这是它的来源。那么信息呢,有的是文字陈述,有的是数据、图表图形、这是信息。问题有的是半新半旧情景的问题。但是应用,特别是综合应用都是新情景问题,所以资料信息题它结构是这么个结构。
  比如我下边举个这几年的例子,那么这种题解题怎么办?解题,首先就要阅读这个资料,把这个弄明白。现在我举的是三份卷子里边,每份卷子里边都有一个属于这个资料信息题。像2001年的第二题,2002年的第三题,2003年春季考试的第二题都属于这个类型的题。那你看它们都有事件,2001年考的是骨骼肌的能量供应,2002年的考的是种子胚后发育阶段它的营养供应。春季考试这个题是不同器官中血液成分的变化,这都是事件。那么它们信息的类型也都不同,信息的类型也不同。那么问题呢,像2001年让你找出来,不同运动项目的主要供能方式。那么去年的那个呢,让你判断种子中干物质数量动态的变化结果。是四个曲线图、四个折线图,让你选择哪个是正确的。大家可能还记得那个题,那么春季考试的是识别是哪个器官是这样。所以你必须剖析了这个题的结构,你才有可能进一步地去答题。那么答题的第二步就是理解信息,要整合信息。那么这个我在这儿不细讲了,那么完了以后,运用信息来组织答案就行了。是选择题,你该选B的选B,该选C的选C,你就好办、好选了,所以这是一类题。那么再有组织答案,归纳起来不外乎是两类,一类是描述性的,一类是说明性的。描述性的,你就说明这个问题特征里边是什么、有什么,你把它用术语来回答就行了,用术语来回答问题,也就是说用事实性知识来描述问题。但是说明性的问题不行,你必须用的是概念、原理和理论来回答问题,我刚才讲了概念包含要素,理论包括要点,这个原理包括要点,理论包括的是观点。所以答题的时候必须用这些内容,那么如果你对概念不清楚,对原理不清楚,对理论不清楚,你答题的时候就用你自己的大白话来回答问题了,那就会出现漏洞了,所以这是第一类问题。
  第二类问题是材料解析题,那么材料解析题的最大的特点是四新,有四新,新情景、新材料、新信息、新问题。材料解析题这几年出得最理想的就是2001年的那个啤酒酿造,所以对于这个呢,同学们在复习当中,已经都把它作为一个题来复习了,在这儿我就不细讲了。那么这种题的解题的思路那么就在于呢,你首先要快速阅读。通过阅读把新的信息找出来,找出来新信息,你像啤酒那个材料里边,新信息有、已知信息也有,你阅读就是把这两类信息都挖掘出来,你看后边是那个问题,要回答的问题涉及到哪个信息,它所涉及到的信息,这是第一点。
  那么第二个方面就是要审读,确定问题的目标,刚才那个问题里边的一、二、三,那就是你的问题目标,你明确了问题目标以后,你再找出来与这个问题目标相关的具体信息就可以了。这样的话你再表述,完了以后进行反思,就答出来这个问题来了。
  最后一类就是探究实验类。那么探究实验类,实验的分级,我们高考当中的实验它是分成五级的,有观察实验、有验证实验、有部分探究实验、有全程探究实验、有模拟实验,那么高考当中涉及到的往往是验证实验,部分探究或者全程探究。涉及到是第二类、第三类、第四类,后一类很少涉及到,那么这是关于探究实验它的分级要考的是验证性的,考的是部分探究,你们在学习当中所做的叶绿素提取和分离就是个部分探究实验。在我们的课本里边,还没有全程性探究实验。但是高考,2003年第四轮高考开始向2007年启动的新课程靠拢,所以已经开始提前进入到探究里边来了。那么这种题的解题思路大致是这样,你要分析信息,找出来,它考查的知识点,这个探究题考的知识点是什么,然后你明确了问题目标。最后你要把握关键。第二步把握关键。关键归纳起来,考试可以有四种组题的方法。第一种组题,你提出假设,做出这个实验的设计来预测,这是一组题。第二组题就是实验设计,第三组题分析数据得出结论,这是第三种组题方法。最后一种组题方法,评价然后修正,评价、修正,所以高考的实验探究题有这么四种考试的情况告诉大家,前后三种都考过了,就是第一种没考,假设、设计、预测,这一组题还没有考,后三组都考过。那么还有一个就是探究题的解题,同学们要注意规范。所谓规范就是你怎么做假设,比如假设它有个基本的表述方法,那叫“如果”“那么”,这种表述。我举个例子,比如我有这么一个问题,淀粉酶是蛋白质吗?你都会回答是,对不对。好了,那么我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来探究这个问题,你说的是你怎么来探究这个问题,你就表述了,如果淀粉酶是蛋白质,那么我用浓硝酸检验,可以产生黄色反应。前面“如果”、“那么”这一部分,就是我可以设计实验了,拿点淀粉酶的粉沫,滴上一滴浓硝酸看它变不变黄,我可以这么设计吧!你看我为什么举这个例子,这个例子用的是你化学的知识、生物的知识,综合的知识用的是什么?蛋白质的特性、颜色反应、催化反应,对不对?那么这个里头既考了你怎么鉴定蛋白质,也考了你怎么鉴定酶的催化剂,用还原糖来鉴定。所以这是一个很好的考查,你看这里头有假设,然后设计。设计完了,你对你的实验设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就是证明了你的假设成立了,什么样的结果证明你的假设不成立,就可以做出预测了。同学们!今天这个时间我就给同学们讲这些问题,谢谢各位同学。
备战高考—地理-许 鑫
  
  主讲人简介
  许鑫,地理特级教师。北京八十中史地教研组长、北京市教研部兼职教研员(市级)、朝阳区先进工作者。最近参与《高考综合科目备考与题解(文科)》及《高考文科精题大观——文科综合》两书的编写工作。
  内容简介
  面对日益临近的高考,考生们在地理复习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在复习中,他们还存在着哪些薄弱环节?考生们如何在最后的冲刺阶段有效地应用科学的复习方法,巩固和提高自己的地理应试能力?怎么用有限的时间应对地理考试中诸多问题?如何把地图应用到变化无穷的考题中去?成为考生们最为关注的问题。有着多年教学经验的特级教师做客《百家讲坛》,为您分析高考地理备战策略。
  在节目中结合多年高考命题和研究的实践经验,以历年高考试题为例,详细讲解地理高考复习的方法。
  他指出:
  1、资源的问题在高中课本,仅仅是做了一个总结和概括,中国地理中和世界地理中,请按照专题进行知识重新组合。
  2、重视区域地理的基础知识,重视对区域地理基础知识的复习。在文综考试中,对于区域地理的考试中,它起到一些很重要的作用。在分值上也占了相当的比重。区域地理对我们地理学科来说,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基础知识,在文综考试中,以某一个地区作为切入点。好多高中的原理和概念 规律,它是提炼出来的东西,需要落在区域上。
  3、要会在图上分析,这个图中有哪些是在环境上的问题,地理是比较重视自然,气候的,环境问题是我们高中地理,一个非常重要的主线。
  4、在思维上 在动脑筋上,不能光整理,光会读图 还要会思考,因此我建议用多种方式,进行地理思维的训练,要有变式思维的训练,不怕变, 万变不离其宗。
  例子:盆地容易逆温,因为盆地地形闭塞,聚集的热量比较多,但是它盆地的高处,有可能有冷空气 ,它高处比较冷,顺着这个盆地的坡往下滚落下来后。它就聚集到盆地的底部,而把盆地原来底部,原来较暖的空气给挤了上来了。挤上来以后在垂直方向看起来底下稍微冷点上头温度高了,逆温出来了。当然还有别的原因跟辐射有关,这里边出现的原因要知道。逆温现象带来的后果是什么?空气还能像以前能够出现对流吗?相反,上边热下边冷,空气就不爱动了,空气不爱动,你这个空气不容易形成对流。空气中的杂质和有害物质还容易跑走吗?加重了污染,这个原理出来了。对于逆温现象这个知识的概念和这一套的知识群得掌握。这道题考的能力:一、定位;二、气候类型判断;三、逆温的现象的分析;四、地形剖面图的判断能力。四种能力融在一体,这种题就是我们高考题,学科综合能力的综合。
  全文
  同学们好!今天利用这次一个难得的机会和大家一起交流一下,还剩两个月的时间,我们文中科目考试中的地理部分应该怎么复习?我在这儿提点建议供大家参考。那么大家看在以前相当长时间,做了复习了。复习中有同学说我的成绩怎么能再提高一点?有些同学很认真,拿书本,按照书的顺序,怎么样做。这个应该肯定大家学习态度,但是如果光按书的顺序看书,而不进行知识的重新组合,那么,很难适应文综考试的效率。
  那我建议在后边两个月的时间里,你们做一件事,按照专题对于知识重新组合。比如说自然资源,那这个内容咱们在高中高一地理的下册开始讲一章,你好好琢磨琢磨,自然资源里边是不是高中上册也有?比如说气候资源,在上册,在气候圈里;另外还有呢,是水资源,那儿缺少应该知道,世界地理中,中国地理中,必然讲到一些国家资源的情况,那么这种跨章节的东西,你能不能够给它串起来,给它综合起来,这是我们一个需要做的事情。
  下边我以自然资源来举例子,那么资源有这么一块,基础知识这块,包括自然资源的概念,包括分类。自然资源有两种分类:一种按性质分,一种是按地理要素。自然要素分,分五类。然后又讲到,自然资源的共同的特点,三大特征,基本特征,那么这是一个总的概括。实际上,书上又讲到什么,讲到资源的问题,那么资源问题,在高中课本仅仅是做了一个总结和概括,实际渗透到中国地理中和世界地理中,这是我的第一个建议,请按照专题进行知识重新组合。比如环境问题,你可以自己试一试,能源问题,能源能源的概念,能源的分类,能源利用中存在的消费结构等等,然后能源的分布,这些都可以打乱,进行按专题式的整理,这也就不再细说了。
  第二,以某一个区域为案例,以某一个区域为案例,中心发散,纵横联系。那么区域的概念大家都知道,区域是指什么呢,指一块点,那这个区域点的话,可有各种分类。比如说就中国来说,省一级算一区,比如河北省,算一个区吧?我们也可以按地形分类,中国有四大盆地,三大平原,这可以按一个平原算个区,咱们中国这两类就可以了。那我们以一个例子,比如说,2002年的有一道高考题,第36题,那么这道题我们可以通过这个区要掌握什么内容,通过它咱们解剖一下。
  我想第一部分,首先是应该把这个区域的空间位置加以定位,我给同学提点思路,这思路是不是这样的:第一,每个区域有它的自然环境,自然环境我们可以概括这么几方面,一个就是地形、气候、河流、湖泊这几个方面,有没有一种内在联系呀?那么气候有什么气候?应该有相应的植被,咱们在自然学过吧?那么在气候和位置的影响下,是不是可以想到河流水纹的情况?然后又有地形,地形加上大气环流,可以对降水起到影响,那么这种相互间的关系自己可以找到一个内在联系,这是我说的第一步。
  第二个,知识怎么整理,按照区域进行内在联系的整理。
  第三,是以社会热点为案例,以社会热点为案例。那我们举个例子,西部开发热点吧?那西部开发我们应该掌握哪些内容呢?那么首先我们应该了解西部的范围和位置吧?那我们都知道,西部至少掌握十个省,陕甘宁青新云贵川渝藏,还有有时候也把内蒙古自治区和广义壮族自治区算在里边,因为它的经济水平发展比较慢,相差不多,那么起码十个应该知道。再想想既然西部有了以后,范围位置知道以后,你还因此了解什么?它的自然环境,那这又有差异出现了,西北地区是刚才说到了,温带大陆性气候,那里位置气候从地形来说,西北有两个平地吧?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内蒙那块有高原,甘肃那块有河西走廊,这块地形搞清楚,气候搞清楚。
  我们开发西部,要有两个重要的措施,一个就是刚才说了,要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交通、各种通讯管道,包括石油天然气管道,这是基础设施;另外呢,我们知道西部地区自然资源丰富,特别是矿产资源、能源,当然还有水能等等,那么这些资源怎么样的开发,怎么样合理调配呀?那么必然使你想到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刚才铁路,让我想到青藏铁路的建设吧?你把这类知识,能不能以西部开发来一个专题、热点进行串联,进行综合了?那么我们对于西部开发包括它的意义上,还可以继续分析
  比如说在西部开发,对于实现全面小康,对于提高西部地区的经济的水平,民族的问题,民族的团结,社会的安定,国防的稳固,这些都有共性的东西,那这些你都掌握了。好了,我有知识储备了,我是个综合的东西了,那部分都准备好了,你是考云南,我考准噶尔也会了,我考新疆也会了,当然这是共性。当然你再找找差别的东西,那行了。所以我们想,如果能不能以这种专利的方式,以区域的这种案例的方式,以某些热点的这种案例的方式,进行知识的重组,打乱你的生活顺序,你能得到你的知识储备,还有新的知识结构了,就能适应考试的需要。那么我想我给同学提出的第一个建议就是要对在你以前的基础上,以前的基础上,以前书本的顺序,这个顺序应该做。但是我们到后期,到今天开始,肯定有同学没做,如果没做你能不能以综合的知识成果的方式,来对你知识加以整理,这样整理,这是我说的第一个建议。
  第二,重视区域地理的基础知识,重视对区域地理基础知识的复习。为什么要提这个建议呢?我是有根据的:首先,由于我们初中这部分知识是早在几年前学过的,当时学的很好的同学,可能也忘掉不少,何况当时不是以高考的那种程度复习学习的,那么在文综考试中,对于区域地理的考试中,它起到一些很重要的作用在分值上也占了相当的比重。一般来说,区域地理,首先对我们地理学科来说,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基础知识。在文综考试中,以某一个地区做切入点。另外呢,好多高中的原理和概念规律,它是提炼出来的东西,需要落在区域上,需要落在中国这块,需要落在世界那块,来看你掌握的程度,你会分析,你会理解和应用。考察这个怎么办?要落实在其余部分,那么,所以我想在后面时间,虽然你前面学了一段时间,中国和世界复习,我建议,你再后边一段时间,还要加强这部分复习。
  那咱们怎么复习呢?我提出几点建议来。第一,准确判断地理事物所出现的地区,掌握它的空间位置,特别是要掌握空间定位的方法。我觉得我们把中国按纬线这么几条:从北往南,北50,40,30,还有一个重要的北回归线这几道线得记住;那么这东经135度,然后你就把120度这一般能记得住,按10度递减,120,110,100,90,80,这么按十度递减。这样我们从土壤里看出来,它是这么一个经纬网的格在里边。另外呢,还要会分析在图上分析这个图中有那些我认为在环境上的问题,有时候是比较重视自然的、气候的,也重视工业农业的,恰恰忽视了环境问题,环境问题是我们高地理非常重要的主线。那比如说华北这块地方,作为我们的开发国土来说,不利的条件是水资源的紧缺;另一块华北平原有时候也叫做黄淮海平原吧?黄淮海平原有一个重要的课题叫做开发,那么它的土壤的质量比较差的部分其中一个原因是盐碱地,那么盐碱地的情况,原因是什么,就在这区域复习中,要重视这个区域的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问题,和采取什么对策,这部分希望大家重视。
  第二点要用地图来辅助区域地理的学习,要落实地图。
  第三,我们对这个区域最好能形成它的知识结构。你看我们以青藏高原为例,由于海拔高、寒冷,那么有些在高山多冰平川,有了冰川,地势又高,就想到是亚洲很多大河出来了,你看雅鲁藏布江,包括咱们说的澜沧江江,还有长江、黄河,发源都在青藏高原,高没水不行,有冰川啊,这是一个路子。然后由于地形地势高,会比较复杂,再加上地质灾害,因此在发展交通上来说呢,有诸多不便,这时候可以联系到青藏铁路,遇到什么复杂的地形,还有冻土问题,就想得很多了。高寒了,冻土怎么解决呢?就出来了。那么由于高寒气候下,必然影响它的农牧业,它那么高的地方,气温很低,有优势的地方,比如说太阳辐射还很丰富,因此,对它当地农作物的产量上还可以。但是种在那儿呢,就是问题,同样是寒冷的地方,土壤也比较贫瘠。我们就知道,找到雅鲁藏布江河谷的地区,土质比较好一些,热量相对好一些,又有矿产,这样形成当地的河谷农业,可以联系起来,那么它高的地方还有一些比较面积大的草原地区,比如藏北高原草场丰富,那是我国重要的牧区,那么通过这个位置地势高,寒冷的气候,高山气候而联想出来。
  我想这么一个知识结构连起来,就相当于我们刚才提到的,对于某个区域的知识的综合,再进一步进行。那么我对同学第三个建议,在我们后一段时间,在思维上在动脑筋上,总不能光整理,光会读点图,还要会思考。因此我建议大家用多种方式进行地理思维的训练。那么那些思维呢,我给列了几个方面:第一,通过比较的方法,一般来说有这么一种情况,同类地理书,同一类的地理事物,或者现象加以一比较,比如我们学到地下水,潜水,水,这叫同类事物的比较;第二,对不同地区的地理特征的比较,不同地区,比如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农业,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农业,这叫不同地区农作物种类也不一样,农业的类型有相似也有不同的地方,作为商品性基地,比如到珠江三角洲,应该是既有商品,又有甘蔗,还有出口的商品基地那到长江中下游平原可能它比较大了,包括几个商品基地,都在长江中下游平原,那么这细分一下,对于不同地区的地理事物加以比较,这是我说的国内的。
  那么国家与国家之间,同样是农业在世界具有重要地位的印度,农作物的分布不一样,你看印度主要是水稻,粮食作物水稻和小麦;经济作物是黄麻,棉花等。你要到巴西,主要是经济作物,这就不细说了。另外再有,在分布上不一样,印度农业这些农作物区的分布,主要在两大片,一个是高原上,一个是在黄河平原,而巴西往往容易误认为是平原。其实主要是哪儿呢?巴西高原的东北和东南,那你要琢磨为什么平原是一个原始林地区呀?那么这个可以比较,然后条件不一样,另外印度的农业的条件中,特别要提到它耕地的比重,数目很大的,所以这叫不同地区的比较,我想这个通过比较以后,很多事情就深刻了,这是我说的第一种比较思维。
  第二运用联想思维,有一种联想是联想同类事物,相关的,联想同类事物有关的。比如我们学了鲁尔工业区了,鲁尔工业区的中心条件,最后确认它应该是第二次技术革命时候出现的,它应该属于煤田。到这个时候你就想想,类似煤田在那些国家出现了,比如中国的辽东南,工业区,美国的五大州,宾夕法尼亚州,对不对?像英国中南部等等,这叫对同类事物的联想。那太多了,你就想吧,是不是?这方法挺好,大家整理好,这是一种,这叫同类事物的联想。
  第二,一个联想是整体和局部之间的联想。你整体有了,比如我学了知道火山地震带,两大带:一类叫地中海至喜马拉雅带,然后什么原因,是板块交界处,地壳不稳定,这整体,然后再联想,哪一些国家,你可以推测不可以?比如环太平洋日本国,我国东部,然后菲律宾,新西兰,太平洋东岸,北美洲,加利福尼亚出现过大地震,墨西哥有吧,那个智利大地震学过吧?整体联想到局部,联想到局部。
  第三综合性的思维。什么叫综合性?从多角度,多个因素分析,别一个心眼,就这个意思。那我举个例子,比如你分析上海成为中国最大的工业城市,工业中心,那你分析时候,肯定不可能,一般先找最主要的吧?位置,上海位于长江入海口,进出方便,另外又是东部海岸线,中间的位置,最优越的位置;然后呢,还有一个发展工业,向农业做基础,农业做基础,那儿附近有生态园基地,你得提供原料,那关于农业问题;还有交通、原料,还有工业产品的输入输出,没有便利交通不行,上海本身就是港口,还有其他港口配合,然后还有铁路线,京沪线和沪杭线;随着工业的发展,需要科技力量,上海科技力量雄厚,诸多因素分析,上海工业中心,全国最大的中心。
  咱们再举个例子,自然例子,西欧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在世界特别典型,对吧?那你想想用什么因素分析呢?最主导的是地处大陆的中纬度西风所影响,这两个是关键,对吧?还有其他因素没有?有,有配合的,有人说,刚才讲到,海岸线曲折,海岸曲折什么意思?距海较近,容易受到海洋影响。另外,山脉东西排列,平原东西横穿,这个东西延伸,正好有利西方的深入,然后就是还提到刚刚海岸线全提到了,那么诸多因素,我想分析一下。还有一个什么,很重要的?洋流,北大西洋,这就叫什么综合分析。我看咱们文综题里边大家在答题时候,分析时候,多几分思路,多几个心眼,然后当然分析说了,最好能找到主要的因素,你说清楚,比如刚才上海位置,是吧?
  第四个辨识的方法,用辨识的方法进行思维。这个考试原理就那些,概念就那些,地图你也复习了,那我怎么还考不好啊?咱们得适应高考命题辨识,在它变的情况下,我也会掌握,那怎么办呀,我们在这段时间应该给自己智力测验中辨识方法训练一下,我举些例子,比如说改变地理条件,改变了地理条件,比如说刚才我说的温带海洋性气候,西欧,假若那个山脉和平原不是东西贯穿,琢磨吧,那么西欧的海洋性气候能有那样典型?想想为什么?假如这个山脉变成南北走向了,那就很可能阻挡着西风的进入,就有点像北美洲的西海岸了,北美洲西海岸有南北走向的,如果没有这个山系,我看北美洲西部的气候应该跟欧洲相似了,应该是个海洋性气候的环境吧?你变化一下,这是一个,改善条件。
  比如我们过去有同学练过,度数现在23度2,六分,有个这样的题,假如变大,假如变小,变,这种条件的变化,还有一种形式的变化。2002年春季考试有道题,什么题啊,考公转轨道,太阳在这个轨道的位置,咱们一般都是一个轨道然后太阳在咱们右边,公转方向你也会,很熟悉的图形,春季考试的时候它变了,但是它把太阳挪了,左边来了,又蒙了,人家给咱们的常规那个图,是为了你们看,实际上我们老是看这个图正好掉个个儿,是方向交叉。你画这个圈,到对面看,换个角度,这种换个角度的,变化形式,比如城市化,咱们说讲到几个标准,城市化的过程,有什么首先一个城市人口比重增大了,城市用地范围由孤立变成面,文字叙述吧?它给变成一个图,读图识字,这比较容易,你先做了,当时考试不一定怎么想呢,你要辨识的思维的训练,万变不离其宗。再比如说平面图你会,变成宽面图,这是变吗?另外还可以,比如说,非洲气候类型的分布,非常具有明显的纬度线,对不对呀,自然带也好,气候类型好,在沿着南北方向出现更替,沿着东西方向或者纬线方向是延伸的吧?非洲非常明显,以赤道为轴,南北热带草原气候,再往南北,再往南北地中海气候吧?但是有没有同学练过,到了东非高原,赤道附近穿过东非高原,本应该是热带雨林气候,但是它变了,变成热带草原气候。这种非地带性的你要掌握,除了掌握共性的,那么对于那些个性的,非地带性的东西要注意整理。还比如说,整体和局部的变化等等。我想,有了这些思维的训练,做了心里准备和具体的准备。我想,考试时候应该是有了准备,这是我讲的第三个建议。
  就是在后一段时间里边,我建议同学们以高考例题为范例,高考例题为范例,突出对咱们地理学科能力的训练,认为这部分是我们能够符合考试要求的很重要的一点,是说通俗话是拔高的。考试就看你能力,有了基础还要看能力,我想提些建议,我们同学提炼了不少,但是我们千万不要,要善于抓住特别是跟高考题,你看我今天讲这些题都是高考题,它带有典范。当然你们觉得比较好的题,也可以释放一下,要总结,这道题命题中给了什么条件,需要我们获取什么信息,考察我们什么能力,来总结这个,然后举一反三。目的呢,能力提高,而且不必陷入题海,我想是这样做,用精炼的高考例题和一些不错的题,加强能力的训练。
  刚才已经讲了一个例子,就是刚才新疆和中亚那个区域图,大家想那道题实际上要考你这么几个能力:第一,区域的定位能力,现在考这个题;第二,获取信息的能力,人家给你假定是六百多毫米,这个信息一共你知道这个地方已经是干旱气候,它干旱气候六百多毫米,是吧?这个信息然后通过这个图,通过你的联想和想像在空间中想像,有北冰洋的气流,还有大西洋来的水气,加上等高线的出现,读图能力吧?判断地形图,三千米还不是高山吗?它这个地方正好在那个坡度,从风向来看,是实际考察能力,从图上有悬起相应信息,甚至推导的能力/往后,分析一些地理事物的现象和成因的关系,要找原因,这道题揉在一起,你有这个能力,差一个不成,你总结一下。
  我们下边举一道题,好了,下边咱们看这道题,1781年,西班牙航海者,在图式地区创建洛杉矶镇,这里每年有多天出现现象,在人口不多的时候,是宁静的,环境优美的小城镇,请读图回答下面的题,那么,给了文字资料,还给了图,我想,关于洛杉矶的建筑,这个是不考的定位能力,空间位置,第一能力出来了吧?这没问题了吧?第二当地应该属于什么气候类型,人家你知道洛杉矶经纬度了,对吧?如果你在前边将气候类型分布规律的掌握了,那么,咱们想一想,三十四,三十五,又知道是洛杉矶,告诉你的,应该是被大陆的什么岸,东岸线,在正常情况下,推导出地中海地形,那么,判断气候联想的方法,你会先判断。你是把气候类型模式图你记住了,对不对?你如果不掌握整个地图,很难推导,就是刚才说的,局部的联想吧,是不是整体到局部联想?用上了。
  但是,判断气候类型仅仅这么一招,有没有别的地形?有,给你数据,给你气温数据,给你降水数据,能不能判断出气候类型了?能。那么,判断给你气候一些数据数值,能够判断出气候类型的方法,我们肯定学过:第一步,将这个该地点是南半球,北半球搞清楚那么要看气温的最热月份,和最冷月份,最热月份如果是7月,那肯定是北半球,为什么要从这部分考虑呢?因为不少气温北半球有,南半球也好,南北半球同一月份,不一样啊。所以要必须考虑判定南北半球,这是第一步;第二步,根据它的气温最高值和最低值,也就是最冷月份,最热月份的数值,属于哪个温度带,或者热量带,那咱们得会吧?比如说热带标准,要考虑最冷月,一般不低22度,最冷月份不低22,20度,终年高寒,那就热带,依此类推,那我提醒同学,数字的记忆,那些数字跟标准有关的数据,你不记,考试时候怎么办呢,那建议同学,你把图中有关判断一些标准的数据应该整理一下。比如说噪音,在50分贝以下是安静的,室内,那么类似其他的标准,一个一个整理好,到时候可以看,然后再根据降水量的时间变化和空间变化,然后推导出气温,这是根据数据,还有根据图表,其实是个辨识,图表,柱状图,曲线图,等等。我想,这道题判断气候类型能力,你具备了没有,有你就会了。
  再看第三问,经常出现逆温现象,什么是逆温?我们说过在正常情况下,对流层类,大气的热量或者是气温,是随着高度的增高而递减,但是有的时候会出现异常现象,到了一定高度时,它气温应该降低到什么温度,没有,不变了,甚至反而还高点了。那么这种现象就是逆温,逆温现象的成因有很多了,起码有地形的影响,比如盆地,盆地容易逆温,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知道盆地地形闭塞,聚集了热量比较多,但是它盆地的高处,有可能有冷空气,冷空气怎么样,顺风往下滚落下来,顺着这个盆地的坡往下滚落下来后,它就聚集在盆地的底部,而把盆地原来底部较暖的空气给挤了上来了,挤上来以后,在垂直方向看起来,低下稍微冷点,上边温度高了,逆温出来了,是不是?当然还有别的原因,辐射有关,跟空间流动有关,跟氛围有关,这个不细讲,这里边出现逆温的原因要知道,那么带来的后果是什么,空气还能像以前出现对流吗?下边热,上边冷,容易对流,现在你相反,上边热,下边冷,空气就不受冻了,空气不爱冻,你这个空气不容易形成队列,空气中的杂质和有害物质还容易跑走吗?是不是加重了污染啊?这个原理出来了,那么你这套原理你得会,对于现象这个知识的概念和这一套的知识群,否则这题不好办。
  那么这道题大家要看它下边地形剖面图,考察我们地形剖面图的判断能力,它给了一条炎热洛杉矶剖面线,然后你能看出来来洛杉矶镇,所在的位置,不是118吗,是118吗,那地处什么地形啊,盆地呀,你又学过跟地形有关,那么答案出来了吧,盆地。因此,下边一问,在上述地形条件下,是大气扩散的条件是变容易了,还是变差了,很明显,差了。
  我想,这道题考了什么能力?一,定位;二,气候类型判断;三,气温的现象分析;四,地形剖面图判断能力。四种能力融在一体,这种题就是我们高考题学科综合能力的综合。
  同学们你们要把这个典型题总结以后,分析它什么能力,那你自己整理去。我地形剖面图能力判断题还行吗,我定位能力还行吗?等等等等,。你自己的总结。我在地理复习中学过那里能力了,太多了,是不是?我这几天就考这么几个能力,还有别的能力,比如计算能力,太阳高度公式的计算能力;还比如说,在提到一些等值线,判断能力。就这些能力应该在后一段加把油,总结出来,提拔提拔。这是我们在最后建议中的一个做法:通过高考题的范例对于地理学科能力的训练的加强和总结,你做了不少,你总结一下,希望同学总结总结。
  那么最后再占我一点时间,再提点细节的事。建议我们在后段复习的时候,应该多列一些题目。但是呢,精选精炼;第二点提示,要对做题时不要满足答案,我对了,分多少?精力放在考什么知识,考什么能力的总结上。对于有关知识的结构上总结,对于考题能力的总结。
  另外在复习中老师复习他主要针对全体的,整体的,你自己要根据你的学科,那部分要有自己相应的东西,时间有限,老师根据整体讲授,而你应该定义在自己的复习的安排,有针对性的安排。你的学习能力,那个读图能力还不够,你抓紧时间练习,是吧?好,
  最后我给同学把今天的课总结为这么几个字:加强基础,落实地图,提高能力。今天我的课就讲到这里。
备战高考—语文中的语言应用-姚家祥
  
  主讲人简介
  姚家祥,语文特级教师,多年从事语文教学工作,负责北京市海淀区高考语文复习指导工作15年,主编、编写高考复习指导读物60余册,亲自执笔400余万字。
  内容简介
  在高考即将到来的时候,语言部分将占考试中的60分,是得分重点,应该怎样来复习?
  在现在的考试中,语言运用已经由知识立意转向能力立意,我们不仅要能组织语言、更要组织好语言,同时要讲究文字、句子的规范性、简明性、连贯性和得体性,这是语言运用最根本、最基础的知识。
  (讲座中列举了典型例题,主讲人结合自身多年教学经验,逐句逐段分析,对每一个例子都从解题思路上对学生进行开导,确实起到了复习指导的作用。)
  如何掌握语言表达的两个层次?如何规范语言的语法、逻辑、修辞规则、语言习惯等?如何从句子的结构来体现文章的连贯性?
  同时,在掌握语言的连贯性方面,也应注意三个方面,那就是时空顺序、结构顺序和句子与句子之间照应关系。
  全文
  关于语文应当怎么准备,今天我想主要在语言的运用这一块我来重点讲一讲。需要抓哪些东西,我说需要抓哪些东西的同时,实际上也是在讲一种趋势,一种方向,就是人家会在这个方面来考你。我抓的叫以不变应万变,就是它可能从十个角度来考你,我把十个角度都讲了。
  备考里面或者说命题的时候,它强调一个东西,叫做由知识立意转向能力立意,那么在语言运用这一块,它怎么由知识立意转向能力立意呢?简单地说就是它不是考对死的知识的记忆、它不是考名词术语,而是考语言运用当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你注意了没有?你具备了把话说对、说好这样的能力没有,这个语言运用能力说起来六个字吧,好了,首先你要考虑这几块,八个字,抓规范,抓简明,抓连贯,抓得体;抓住了规范、简明、连贯、得体,这就抓住了语言运用的最基本也是最根本的东西,这个抓住了,反正到高考的时候管你怎么变呢,病句怎么改都是语言要规范。
  比方说语言我要合乎语法,说话的时候我要合乎语法;看别人的语言也得看它是不是病句,也看它是不是符合语法,这是第一个方面;第二是不是符合逻辑,逻辑是人思维的基本规律,是不是符合啊?比方讲,你给东西分类,一次你不能同时用两个标准吧?你要同时用两个标准它就麻烦了。规范的时候,这个修辞还有修辞的规则、比喻有比喻的规则、排比有排比的规则;基本要求是什么,这绝对不变,是吧?再比方讲,大家认同了的语言习惯,这也是规范;语言的表达是有两个层次的,一个层次叫做说对;说对,就是刚才我讲的语言要规范,刚才我讲规范的时候,讲了四小点,是吧?合语法、合逻辑、合修辞规则、合大家认同的语言习惯;人家会从这四个方面来立意,考你把话会不会说,能不能说对;二话能不能说好,能说好它会从简明、连贯、得体的角度来考你的,所以现在不考名词术语,这个要注意。语文学科的特点,语文本来应当考读、写、听、说四个方面的能力。但是,由于考试它是通过纸笔来考你,因而它不能像外语那样,我还要考听力、还要考口语,语文做不到,但是语文的学科特点,很重要的是表达能力。因此,语文从去年开始,这个客观题数量就减少了,主观题的数量就增加了,这个重要原因之一在于考生对于语文来讲,固然选择答案能考出成绩,但直接做出答案更能体现出语文的特点来;就是说答案你要把它表述出来,你能不能表述准确、能不能表述清楚,这又是很重要的,所以绝对要充分体现学科的特点的。
  那么语文尤其能突出创新能力的考查,那么今年的语文考查当然要突出创新能力的考叉,比方考试里面,仿写就很能考出创新能力,尤其是作文,考你的创新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那么现在的作文为什么考话题作文,话题作文考话题作文无非是把限制减少到最小程度,让你充分发挥你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大家知道,所有的学科里面,惟有语文这一道题占60分,作文这道题60分。为什么用话题作文?就是想考你有没有创新能力,给你减少限制,让你充分发挥你的能力,达到你能达到的那个水平,它能考出来,再一个考试的试题取材面;取材的涉及面比较广,这是肯定的,四个病句它就可以,考你选择有毛病的,或者选择没有毛病的句子。那四项里面,光这四项就可以联系很多实际。第六大题里面,也许今年出一个改病句的,改病句的那段里面,它可能又有牵涉到许多现实生活里面的内容;让你扩写,它也可能让你扩写这方面的内容的,今天谈语言运用里面一个核心的问题,我认为就是说最重要的问题:就是说话的时候,语言要连贯。为什么我讲这个问题?因为首先语言在语文学科里面相当重要,语言在语文学科里面很重要,反映在试卷上,如果我们算一笔帐,大概要超过75分;你想一想看,第一大题18分,全是跟语言相关的;第六大题12分,全是跟语言相关的,是吧?30分了,作文60分里面,语言占的权重,30甚至于比30还多,就算30,就已经60分了,是吧?你再想一想,阅读主观题的语言表述是不是也要连贯?不连贯、不规范它也得扣你的分,是不是,不准确,更得扣分,你再想一想,哪怕是那种所谓客观题选择肢,阅读题的许多选择肢,是不是在语言表述是不是准确上,也给你设置了好多障碍,有的选择肢就是语言表述上不准确,它错了,如果你看不出来一道题就三分,两道题就六分,三道题就九分,多少分了?所以你这么一算,语言的分可不得了;有一个我还没给你算呢,默写,默写你把字写错了,不也没分吗?那也四分呢,同学们你这一算语言不得了啊,在这个试卷里占的分,然后再回到语言内部来看,语言连贯绝对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语言刚才我说了,语言的表达两个层次,说对是规范,说好、简明、连贯、得体,而连贯是最最重要的。所以,这就是今天我确定把语言的连贯作为一个重点来讲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二,因为我也坚持要以不变应万变,要化虚为实,在语言的连贯上,注意到哪些方面,那么到考试的时候,就不会有什么困难了。我今天讲一讲,我相信高考从语言的角度,它超不出这个范围,无论是它出连贯的题也好、专门考连贯的一个小题也好,无论它从仿写来考你也好,无论是写作文也好,反正语言的连贯超不出这些点,今天下面我就要讲这个问题。语言要连贯,应当从三个大的方面来考虑,要做到语言连贯,要从三个大的方面来考虑,第一个从内容的角度考虑,语言总要表达一定的内容啊,好了,由于连贯它是考的句与句之间怎么把它串起来,要连得上,语义语气要贯通。因此,从内容上考虑,它的第一小点,它的每一个小句子要围绕着同一的话题,说我五句话,组成了一段话,这五句话,是不是围绕统一的话题了,你离开话题的话,那肯定就不连贯了。因此,我们要做到让几句话围绕一个同一的话题,咱们现在来看例题。
  问你从下边这段话所表达的基本意思去审查,应当删去的句子是哪些。应当删去的是第二句,第三句,为什么,我来解释一下,第一句引出话题,航船夜间行驶,需要灯塔指明航向,不然就可能触礁沉没,或搁浅,这是提出引出话题,第四句,是啊,在人生的航道上也何尝不是如此,这个是提出话题,用一个比喻,第一句这个比喻引出,然后第五句解释这个话题,要奋斗就要有正确的思想指导,要有远大的理想,要有正确的目标,否则就会一生碌碌,甚至误入歧途,二三离开话题了;你看第二句谈到航海史上这样的事故出的太多了,举不胜举,咱们这段话的中心不是谈航海航海史;第三句,这类惨剧给人带来了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同时给人以深刻的教训,咱们不是谈海难、海难给人的教训,所以二三句加进去这句话它就不连贯了,把它去掉了,这句话是不是就连贯了,这一段话就连贯了,是吧?这是第一个小题。从内容的角度考察,几句话是不是围绕同一的话题?二,几句话的情感情调风格色彩是不是协调?是不是协调?不协调也不行。几句话串在一块怎么有一个地方感觉到在情感上跟那句上显得不协调啊、在风格上在情调上怎么显得不协调啊,那不行。
  请大家看例子,秦淮河的水是碧阴阴的,看起来厚而不腻,或者是六朝金粉所凝,我们冲上船的时候,天色还未断黑,然后该加一句话,说一面有水阔天空之想,那么这个里面,横线上加一句话,该加哪一个,加进去它的风格、色彩,它的情感、感情、情调它才协调啊,显然应当是A,别的我想,比方B项,那粼粼的水波是这样的迷茫、深沉,迷茫是不是让人看不透,是不是?让人没有开阔感,可是原文里面使我们一面有水阔天空之想,是不是格调上不一致了,大家再来看D项,那弯弯的涟漪是这样的袅娜、迷离,这迷离是什么?是不是也是不容易看透,跟刚才那个协调吗,跟语境不协调,大家如果再来看那个C项的话,C项的毛病在哪儿,语言本身说得就不大好,是吧?静静的柔波是这样的空荡、柔情,你用柔情来说柔波这个语言好吗?不好,而咱们不是说了吗,连贯讲的是把话说好,是不是?所以它也不好,其实D项还有一个毛病,自身还有一个毛病呢,弯弯的涟漪,有毛病没有,弯弯的是平面的,涟漪是什么?立体的、起伏的,是不是?动荡的那才好,这是第一个大问题,我想我就先说到这儿。就是说要从内容的角度考虑,内容的角度两小点,是吧。
  下面,我想说的就是要从几个句子的结构角度来考虑,也就是从它的语言结构的角度。因为连贯讲的是几句话,把它串成一段话,那么串起来这个句子怎么组织、怎么结构啊?这个问题就很重要,很重要了。顺序不对,肯定不连贯,所以它的结构顺序就很重要。一说结构顺序,大家脑子里面是不是马上就反应出三小点来;一个是什么?时间顺序、一个是空间顺序、一个是逻辑顺序。所谓空间顺序,就是跟你这个话表达的内容你是不是要牵涉到某一个时间。你要按这个时间先后来排,当然也可以倒过来,先把最后面的放在这儿,然后再把最后面这句话把它说清。当然时间上倒叙也是允许的,倒叙无非是把最后一句话放过来,然后解释这个过程,现在请大家来看这么一个例子。
  下面几句话的合理顺序,这个合什么理,合时间顺序的理。那么它首先要说的是什么呢?首先要说的应当是第四句,蒸汽机和内燃机只能把热能转化为机械能,还不能方便有效地使一切形式的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电的发现,为人类提供了强大而方便的能源,后来发现电了,发现了以后就用它了。第五句人类对电的利用,是从19世纪40年代开始的,用的时候你再看,用的时候怎么样?起初电并不是作为能源,而只是应用于通讯,是不是?19世纪70年代使用了发电机和电动机,研制成功以后,电才开始成为一种重要的强大的新能源。大家看出来了,四二五一三,是吧,也就是D这项是对的,在电被发现之前怎么样?然后电被发现了,发现了之后人们要用它了,用它的时候先怎么用,后用在哪儿?这五句是不是这么一个时间顺序啊,换任何一个排法都不行,就乱了。
  下面我想再说一说空间顺序,就是说几句话涉及到空间了,你是不是要按照这个话所涉及那个空间的序把它排起来,比方说由东往西、由内往外、由下往上、由远及近,那么反过来说由近及远行不行?由外向内行不行?当然也行。但是现在我讲这个例子的时候,请大家细心一点,下面这几句话的正确顺序是按空间顺序来排的,请大家看一看,应当是个什么顺序,现在我来说了:四周的景色秀丽异常,这是说四周,三殷殷的湖水一直荡漾到那边,却又缓缓的退回去了,像将睡未睡的婴儿似的,它轻轻地拍着石岸,最后水里小小的鱼儿,还有顽健的小虾在眼前游来游去。大家其实抓住标志词就行了,四周、那边、眼前是不是?所以这个顺序大家马上就找到了,二B是不是;那么这儿,我想要同时解释另外一个问题,有的同学说了,刚才你说了,由东往西可以,反过来我由西往东行不行?由内往外可以,反过来我由外往内行不行?你这个题讲的由远及近,我由近及远,行不行?我告诉你,我出的这四个答案里面,你倒过来不行。你看看哪一个,我倒过来了,那一个倒过来了,二一三四,四D是不是,倒过来,可是倒过来你念一念看,马上发现问题了。水里小小的鱼儿,还有顽健的小虾,在眼前游来游去,像慈母拍着将睡未睡的婴儿,小鱼小虾拍着石岸,逻辑上它说不过去呀,拍石岸的是谁啊,浪啊。好了,那么有的同学可能又要提这个问题了,我换一个答案行不行?好了,我现在再来念一个,二开头的,水里小小的鱼儿还有顽健的小虾在眼前游来游去,殷殷的湖水一直荡漾到那边,却又缓缓地退回去了,像慈母拍着将睡未睡的婴儿似的,它轻轻地拍着石岸,四周的景色秀丽异常,行不行?同学们,你听第四句的时候,是不是觉得出来的有点突然啊,这里又牵涉到另外一个问题,它不是空间顺序问题,它缺有一个东西铺垫一下过渡一下,所以它不连贯了。这个属于后面的问题,这就是说空间,我给你作为空间顺序的例子,我来给你谈的,是吧,倒过来咱们待会儿有些地方再说,但是从这道题我的分析里面,大家首先已经感觉出来了,现在的考试命题讲究学科内部知识的综合,是不是?好了,对于语言连贯,就这一小题里面虽然我是把它放在空间顺序里边讲的,但实际上它牵涉到空间顺序了,是不是还牵涉到逻辑顺序了,是不是它还牵涉到必要的过渡了?是不是至少牵涉到三个方面呢?综合性是不是表现出来了?现在的命题就讲究学科内部知识的综合,包括那个X,好几个学科X,它首先也是学科内部的综合,然后才是几个学科说怎么把它综合起来,用它的知识。请大家注意这个问题。
  下面,我想讲一讲,逻辑顺序问题;所谓逻辑顺序就是要符合人们的思维逻辑的基本规律、基本习惯。我来用一道题我来说一说它,从五句话里面选四句组成一段中心明确,条理清楚的文字,是不是?好了,首先去掉一句话,这个我先说出来去掉的应当是圈四,为什么是圈四,它违反了刚才我前面讲的第一个大问题,它有离题的话,没有围绕同一话题的;思维科学是在我们致力于认识寻求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它离了哪一个题呢?咱们现在来看,它离了这个题,科学的发展史,也是思维的发展史,大家从这句话里面你是不是看出来了,这段话要讲科学发展史和思维发展史的关系,是不是?那么,第四句当然它离题了,它是谈思维科学怎么形成的。所以,它当然就不行了,是吧。那么剩下来该是哪一个呢?请大家看C项,好,科学的发展史,也是一部思维的发展史,在人们的社会实践中,正是思维提供了客观实践的真实情况,从而推动了科学的发展,再接下来,而科学的发展对人类的思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种周而复始的螺旋式前进,使人类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概括的发展历程。请大家看看,假如二我刚才讲的顺序大家看出来了,2153,是不是?2513行不行?不行了,为什么?因为这个地方讲科学的发展史,也是一部思维的发展史,我不是讲思维的发展史,也是一部科学的发展史;所以我提完了,科学的发展史,也是一部思维的发展史,然后我就要讲思维跟科学到底是个什么关系,这才符合逻辑,是不是?这是我从思维的规律来讲,所以大家一看,这个顺序是不能变的,一变就不行了,宏观顺序。首先提出论点,科学的发展史也是一部思维的发展史,底下论证这个观点,所以它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是不是按逻辑顺序啊。当然这个题,我刚才提出来了,它也体现出一定的学科的综合性,好了,到这儿为止,我想我把结构顺序就基本上讲完了。大家注意,语言的连贯第二个大问题,就是要注意语言的结构顺序。
  语言连贯需要注意的第三个方面,第三个大方面,第一个大方面刚才说了,内容方面,第二个结构语句的结构顺序方面,第三个方面注意,语言方面,就是语言的前后联系和照应。这个句子和句子几句话组织在一块,这个句子跟那个句子怎么联系的?这个句子跟那个句子怎么照应的?它要考虑这个,那么在这语言连贯的第三个大问题底下又有几个小问题。
  第一个小问题,上下句要衔接;所谓上下句要衔接,就是紧挨着的这两句语意要相关、语气要贯通,当中不能有障碍。简单地说就是这么个问题,句和句之间连接不上,口径不一致,那麻烦了。我用例子来说明问题,风之所以成灾,是蕴藏的能量起了破坏的作用,然后该加一句话了,据估计全世界每年的“风能”相当于65万亿度电能,比全世界人工发电量还大若干倍,据估计前面加什么,应当加的是A项,或者说A项最好,咱们刚才不是说把话说好吗?你看风之所以成灾,是其蕴藏的能量起了破坏性作用,是不是?承载破坏性作用,跟它能够接上,而底下能量之大,跟后面据估计能量多大,是不是又接上了?所以A,你说BCD放进去可不可以?但是咱们这道题叫做选优,叫做把话说好。从说好的角度来讲,你只能选A,别的都不如它好。说到这儿,我又要插一句了。作文你想得高分,你想想看,光话说对行吗?不行,想得高分话说对,还得在这个基础上提高一个档次,话要说好,是吧,那么这是第一个衔接。
  二前后句要照应,刚才我讲了叫上下句紧连着的,我用了照应了,这中间有可能跳开一句两句,所谓前呼后应、拉开距离,所以我用前后跟上下的区别在这儿,上下就像两个水管紧咬住,而照应前有呼后有应,中间可能离开一点,
  下面我想咱们再来看这么一个东西,请大家看第十题,将下列几个句子组成一段话,顺序正确的一项是哪个?这几句话,我想时间关系我不去念它,我只想讲讲我这个题只想干吗?当然这个题多多少少有一点综合性,但是我是想,这道题形式上是讲顺序正确,实际上它是在考察照应,就是前面怎么说,它就规定了后面怎么说,后面怎么说它又照应到前面怎么说。考试的时候,可能让你照应着前面填后面,让你照应着后面填后面,它都可能考你,这道题照应在哪儿,请大家注意看一个地方。五,开头老的读书方法有两种,本来这两种我先说这种,后说那种,没有说必须先说哪一个的。因为它并列的,一般情况下,先说哪个都可以。比方讲我说今天来参加这个报告会的,有男生,还有女生,我说成有女生还有男生,完全可以。我说今天参加报告会的有学生有家长,那么我说今天参加报告会的有家长也有学生,完全可以,可是在我给你的这段话里面这个顺序就不能这么排了。我这个不能这么排,跟前面讲的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都不一样,它是要照应,照应哪一个呢?
  第三个,要考虑句子的陈述对象,相对一致,句子的陈述对象相对一致,这句话你到底说谁呀?你相对一致了,你要考虑这个问题,这句话说谁,紧跟着那句话说谁,最好把它一致了,它就显得比较连贯了,要不然它就显得不大连贯,请大家来看例子:下面这句话的横线上,应当选一句话,下列思想中最恰当的一项是,劳动美学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有着广阔的发展前途,该加一句话了,因此为了充分发掘生产劳动中的审美因素,加强劳动美学的研究,已经成为我国当前美学研究中的重要任务,好了加哪一句好呢?显然应当加一D,但是一直没有得到我们应有的重视,为什么这一句好?你看这段话开头,劳动美学怎么样怎么样,我接着劳动美学一直没有得到我们的重视,你看陈述对象一致了。如果你用A项和C项就不行,你用它的陈述对象是我们,那不好,是吧,那么,有的同学又说了,那么D项为什么不好,一直没有被我们研究过,这里面又牵涉到一个照应问题。请大家看,最后加强劳动美学的研究,最后这一句为什么叫加强劳动美学的研究,已成为我国当前美学研究中的重要任务,就说明过去我们研究了,但是研究得够不够,不够,因此你不能说一直没有被我们研究过。所以,你必须选D,这道题同样我把它放在了统一的陈述对象,相对统一,但是本身它又有综合性,是吧?我主要想用它来说明这个问题,但是又反映出一种综合性。
  第四个句子的表述形式要协调,这个表述形式我想大家要考虑得范围广一点,广义的,要考虑这么几个方面,一个语法结构是不是协调,是不是一致;二,语气我是陈述句,我是疑问句,我是感叹句,你得琢磨这个;三,修辞方式,是不是需要都用比喻,是不是需要都用设问,是不是要根据命题人已经给的内容构成排比,这个你得考虑,当然还有词序问题,要不要倒装?要不要被动?所谓被动,实际上就是把宾语挪到主语的位置上来,我说的这个句子形式是广义的,这个大家要注意,广义的。
  好,谢谢大家。
关注早期教育-徐朝霞 冯淑兰 袁 春
  
  主讲人简介
  徐朝霞:北京万花筒蒙特梭利法儿童心智研究所所长。
  冯淑兰:中央教科所幼儿教育国家“十五”课题组成员,北京市社区早期教育示范基地,朝阳区亚运村街道第二幼儿园园长。
  袁 春:北京市0岁到3岁社区早期教育“十五”课题组成员,北京市社区早期教育示范基地,丰台区方庄第三幼儿园高级教师。
  内容简介
  在人的一生当中儿童阶段是非常重要的,它关系到我们一个人的性格人格以及能力的培养等诸多方面。因而早期教育越来越受到各方面人士的关注。但是早期教育显然不是儿童自身的问题,同时它还涉及到了家庭社会以及幼教机构。同时我们每一个人对早期教育到底认识到什么程度,是不是有认识上的误区呢?
  早期教育是用一种科学的教育方法,对0到6岁的孩子和0岁到6岁的家长进行一些教育环境的影响和一些教育,这是从广义的上来说;那狭义上的来说,是用科学的教育方法,根据婴幼儿的身心特点对0岁到3岁的婴幼儿进行教育环境的影响和教育。
  其实广义地是0岁到6岁,那么狭义地讲0岁到3岁,这个是有区别的。这两个阶段是不一样的,因为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0岁到3岁和3到6岁有很大的区别。3岁到6岁,和0到3岁这个里面的教育方法,包括教育的一些理念都应该是不一样的,这个好像在我们平时我们接触到的没有考虑得那么细,包括我身边的很多刚刚有了孩子的人,觉得0岁到3岁什么都不懂,可能不存在教育问题。这个应该是不对的,那是一种误区。
  其实早期教育应该教育的是孩子,培养的是家长,家长是最至关重要的,要不然为什么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呢?
  家长现在对孩子是重知识轻能力,而且他还忽略一个孩子的基本自理能力上面的培养。他都是包办代替,而且这都是传统的教养方法,就是说吃饱了、喝好了就可以了,但是他忽略了往往包办代替。
  当前存在的社会上的各种育儿的误区,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全文
  观众朋友你好,欢迎您收看《百家讲坛》。在人的一生当中呢,儿童阶段是非常重要的,它关系到我们一个人的性格人格以及能力的培养等诸多方面。因而早期教育越来越受到各方面人士的关注。但是早期教育显然不是儿童自身的问题,同时它还涉及到了家庭社会以及幼教机构。同时我们每一个人对早期教育到底认识到什么程度,是不是有认识上的误区呢?所以我们今天请来了三位专家跟我们一起来探讨早期教育的话题。
  这位是中国教育协会幼教“十五”规范课题组专家,北京万花筒蒙特梭利法儿童心智研究所的徐朝霞所长,欢迎您;
  中间这位是来自中央教科所幼儿教育国家“十五”课题组成员,北京市社区早期教育示范基地,朝阳区亚运村街道第二幼儿园的冯淑兰园长,欢迎您,冯老师;
  接下来这位嘉宾是来自北京市0岁到3岁社区早期教育“十五”课题组成员,北京市社区早期教育示范基地,丰台区方庄第三幼儿园高级教师袁春老师,袁老师您好。
  三位专家在这里一坐,我忽然好像也感觉到了一种扑面的亲切感。因为我们从事幼教教育的老师,可能与生俱来的一种气质。那我们今天探讨的话题是早期教育。首先是不是我们先明确一下,什么是早期教育?徐所长您先给我们来明确一下。
  早期教育是用一种科学的教育方法,对0岁到6岁的孩子和0岁到6岁的家长进行一些教育环境的影响和一些教育,这是从广义的上来说;那狭义上的来说呢,是用科学的教育方法,根据婴幼儿的身心特点对0岁到3岁的婴幼儿进行教育环境的影响和教育。
  其实广义地是0岁到6岁,那么狭义地讲0岁到3岁,这个是有区别的。这两个阶段是不一样的。因为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0岁到3岁和3岁到6岁有很大的区别。就是说3岁到6岁,和0岁到3岁这个里面的教育方法,包括教育的一些理念都应该是不一样的。这个好像在我们平时我们接触到的没有考虑得那么细,包括我身边的很多刚刚有了孩子的人,觉得0岁到3岁什么都不懂,可能不存在教育问题。这个应该是不对的?这个不对的,那是一种误区。那我们现在我们国家早期教育目前的现状是一个什么状况?
  应该说我们国家现在早期教育在世界上还是处于领先的位置,近十年现代的生理学、心理学还是有些脑科学和一些新的科学技术证明0岁到3岁它是一个脑的发展的关键时期。那我们俗话也有说0岁看3岁,3岁看7岁,7岁就要定终身,3岁看小,7岁看大。所以我们国家从1998年就开始了一些比较规范的系统的早期教育,所以这块有一些社区的、有教委主办的、也有个人的、还有家庭的。所以这块整个来说我们在世界上还是处于一个比较完整的教育体系。1998年的时候开始,对,1998年就已经开始了。那么在世界上整个早期教育的发展来讲,是从什么时候人们开始关注?也就是几十年的事情,国外的早期教育呢,它没有像我们这么系统和完整,因为它们更多的是靠家庭教育。那社会它们正规的教育是3岁到6岁开始,我们现在已经把0岁就纳入了一个早期教育的计划里面,像北京市教委规定,到2005年,我们婴儿受教育率要达到95%,从国家政府就已经把这个作为非常重视的一件工作来做了。也就是说,其实国外的早期教育更多的是以家庭为单元?对,而我们国家从1998年开始把早期教育0岁到3岁这个阶段的教育,已经开始纳入社会来完成社会教育的这个范畴了。
  我觉得可能是这么理解,他可能是说咱们要提前到这儿,可能是由社会和家庭共同可能这点跟国外可能是有一定的区别;而且从重要性来讲,就是说早期教育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各方面的能力,而且这种能力是一种潜能。它不是说一种知识性的东西,而且这种重要性我说的更主要的是有一点就是社会性。徐老师一会儿还要讲,关于生理和心理特点的这方面,那么从社会性这块呢,我就觉得本身家庭它是个细胞。那么它这个细胞构成了一个小的社会性这种因素,那么这种因素培养到孩子身上就是家庭的现状把孩子关闭式教养的比较多。从0岁到3岁普遍的家庭状况来说呢,很多很多都是比如父母或者是隔辈人,或者是保姆,都像您刚才说的那样的,都觉得这么小的孩子怎么教育?该怎么教育?用教育吗?那干脆关起门来在家里以喂养为主。所以这个呢对孩子社会性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那么您就是说其实我们国家1998年提出的社会和家庭共同来完成早期教育,其实它是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对,培养孩子从小从他刚刚开始就已经培养他的这种社会性,社会性是需要学习的。
  家庭、社会、学校共同来完成这个儿童的早期教育,而且他有许多关键期,对这个早期教育应该重视。首先应该是关键期,另外一个要培养孩子这种基本的生活能力;还有一个养成一些良好的行为习惯,我觉得这样呢,才能够促进孩子身心和谐地发展。我觉得今天是个难得的机会,很多人可能和我一样,包括甚至已经有了孩子的人,都会觉得0岁到3岁怎么教他?什么都不懂,我们都有这样的心态,那么0岁到3岁这个早期教育,它到底重要到什么地方?
  0岁到3岁这块确实相当地重要。刚才我有说到,3岁就要看7岁,7岁就定终生,那现在我们脑科学证明,我们人到3岁的时候,你的脑已经发展到了50%,到8岁的时候就一个人的80%,你就8岁以后你发展的只有20%,所以这块我们在0岁到6岁这个阶段已经是60%到80%已经完成了。那么有名人也说过,你在0岁到6岁所学的知识是将来你要花60年所学的知识的一个总和。所以我们从科学的证明上,它这块是相当重要的,那0岁到3岁这段呢,又是一个人格情感潜能的这个一个急剧的发展的时期。你如果得不到一个很好的开发,你将来要想做事半功倍根本是达不到,可能事倍功半也出不来。所以我们在0岁到6岁它有个关键期,关键期就是在这个阶段他对什么事情特别地敏感。他有一种冲动就是想去做它,他的整个器官也会发展得很快,但是一旦过了这个关键期以后,你再去做是很难去实现的,你可能会付出几倍的努力,但你得到的效果也微乎其微。所以像这块我们关键期有各种各样的关键期,包括语言的关键期、运动的关键期、你对感官的关键期、社会性的关键期、数学的关键期都有。所以这块我们是一定要根据它的关键期的发展,抓住他每个敏感期去做。
  0岁到3岁的敏感期有哪些。0岁到3岁敏感期我们现在非常对我们将来影响很大的一个是秩序。就是我们做什么事情都要有序,秩序;因为这个是为将来你进入生活和工作做好基础,而且说到关键期还有一个就是说,比如刚才徐老师说的语言关键期这个很重要,如果说错过了这个最佳期的这种干预吧,早期的干预,那么孩子对今后的语言交往,包括与周围的这种处事的方法,都会受到一些影响。比如说我们在生活当中,这种例子就非常多,有的孩子就是家里隔辈人带的有一种现象就是说这个孩子小不会说话,那好了,我就试试我去问他,就是娇惯的一种方式。那么我们有一个孩子就是这样的,他就是外婆带他长大,这个过程当中,始终在他选择玩具或者他的需求,比如说按我们教育者说他应该学会表达,应该去说我要吃,或者我要拿玩具。但是这个外婆特别有意思,她就没有给孩子这个机会,把所有外婆所想像的孩子想玩的,想用的东西,摆成一排,然后对她的孙子说,你想要什么呀?这外孙他坐在那儿,只是点头和摇头,睁眼和闭眼,就是她把这种语言应该去表述的能力变成了一种这种动作。
  刚才徐所长您说到了几个敏感期,您能不能再给我们罗列一下,更清晰的再罗列一下这个敏感期,在0岁到3岁。
  0岁到3岁首先第一个敏感期秩序敏感期;第二个敏感期是运动敏感期,运动敏感期是1岁到4岁;那还有语言敏感期,也是0岁到3岁;还有一种是对细小事物的敏感期,孩子走出去会看到那些小石子小动物他是会看到那些东西,那个时候的敏感期是1岁;那后来还有对社会生活礼仪的敏感期,2岁半开始;还有是感官的敏感期,就是我们视觉、触觉、嗅觉、味觉、听觉这五个感觉器官的敏感期,是0岁到5岁;还有数学的敏感期4岁开始;艺术的敏感期4岁开始。所以这些敏感期它有它的年龄发展特点,基本孩子都是差不多出现,但有特殊的孩子还会有些不一样。
  您这么一说这么多敏感期,我觉得这人的一生当中很多能力包括什么基本上就在这一个阶段,很重要的这个阶段就应该建立起来?对,所以我们说早期教育的重要性也体现在这里了,那这么多的敏感期这么重要,但是为什么我们很多人还会觉得0岁到3岁我怎么教他?他什么都不懂,这可能就有一种认识上的误区,首先能认识到它的重要性,其次认识到以后怎么去做?这可能也是有很大的差别的,有个认识的过程。你们在从事这个教育工作当中,是不是也经常会接触到各种各样认识上的误区?对,这种事例很多,比如说我们在接触家长当中,聊天的时候,有一类家长,就是这样谈体会的,他说我对这个孩子教育非常关注,我也知道教育我的孩子,是我一生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也是为社会做的一个很重要的事情。但是呢,我在平时看了许多许多关于这种教育理念的书,比如说《瑞基欧》、《蒙特梭利》,包括一些新的教育理念,看了很多书一些理论的知识我也储备了许多。可是有一点,当我的儿子发生问题的时候我好像拽不出哪个教育家来,来把我的孩子教育成为我认为很满意的那种人格呀,或者那种效果。他这个就是理论和实践结合不起来,就是这种家长很多,他这种素质也很高,他已经对早期教育有了一定高的认识了,认识到一定高度,但是苦于没有方法。后来我就跟他们讲,我说我可以把教育理论的一些知识,和实践的经验结合起来,用一种便捷的方式告诉给你们。所以呢,我们的家长就非常受益。再一个就是有一类家长呢,就是说他可能对早期教育不是太懂,所以他就觉得我这孩子不能管,我管不了,2岁多,简直在家里就造翻天了,1岁多我就开始对他束手无策了。怎么办呢?他就把一个这种责任,就是托付给这个机构了,就觉得我经济条件还可以,我就花钱要我的孩子到机构去,然后有良好的师资,有很好的环境,让他接受这种教育。那么这一类家长他都忘了他自己的责任和任务,其实咱们老说家庭是第一所学校,家长是第一任教师。有的家长聊天的时候说说我们这第一任教师,我们倒听说过,但是我们不知道我们该怎么做这个职责?我只能把我的孩子寄托给机构、寄托给幼儿园。
  像她刚才说的这样两个误区,一个就是说家长有一定的理论知识,但是他缺乏一个实践的指导;那还有的家长是对早期教育的一种忽视;那他还讲了一个是一种家长缺乏一种社会责任感。因为这个孩子生下来不是光是你的宝宝,是国家的,所以你是要对社会负责任的,不是光对这个宝宝负责任,你要对社会负责任。就像这些家长缺乏一种社会责任感。那我们还有的误区呢,就是家长是重知识、轻能力的培养。他给孩子灌输各种各样的知识,就是去参加各种各样的强化培训班,强化培训班有没有用,肯定有效果,但是你要看你的得和失值不值得。现在我们家长还有一个误区,是轻人格,性格的培养,他们家长没有把一个智慧的开发、人格的培养摆在一个重要的位置;还有的家长是不尊重儿童,他把这个孩子不是视为是一个个体存在,只是视为是一个小小孩。就是我大人想怎么使唤他就使唤他,他是我一个附属品,他没有把儿童尊重起来;现在还有一种误区呢,我们把早期教育就想的是我在教孩子,但早期教育一个最重要的问题是什么?教家长。
  我们这个早教其实很大一个宗旨就是说让家长和孩子去共同学习、共同成长。对,这是一个过程,我们老用一句话,就是幼儿学习、家长培训。其实孩子任何事情都是在学习中成长起来的,吃都要学甭说别的东西,都需要学过来。但是家长却需要培训,很多对孩子的一些特点呢,一些现象他把握不准。就像刚才徐老师说的,他就觉得知识很重要。我一来这里有的孩子家长跟我说,袁老师您这儿教什么,学几个儿歌,认识什么图形,就他苛求的那些东西,都是应试的那些东西。但是他忽略的就是0岁到3岁它是一种潜能的开发,这种潜能开发也伴随着是一种引导,伴随着是一种成人的引导。那么这种引导和学又有一定的本质的区别,跟教学有本质的区别。
  0岁到3岁它是一个叫无意识吸收期,它像海绵一样,或者像一架照相机一样,它是你看到的所有环境它就要照单全收过来,不知道你是对和错,孩子都会全给你吸收过来。那哪一天它会给你展现出来,刚才徐所长提到我们的早期教育,很多家长其中有一个误区是重知识、轻能力。
  我是搞幼教出身,所以对早期教育的一些新的理念,就是比较关注。所以我女儿在1993年出生的时候,当时社会上正流行那种识字,刚刚开始启动,我觉得很有意思,我也尝试想给我女儿搞这种识字教育。那么现在很多家长也在问我,这种识字教育好和不好?所以刚才应了徐老师说的那句话,在我的历程当中我就感受特别深的是什么呢?你得到的这些东西,和你失去的能力是不是值得,我想阐述的是这个,但是我的实例就我女儿身上呢,体现在就是我教她这个识字从半岁开始,也是用那种,不是应试的那种,看一眼然后刚会用眼睛去看东西的时候,让她认识一个爸字,或认个什么字,然后五指大的,方方正正的红色的等等这些方式我都照着去做。那么也是无意当中让孩子学,学到2岁的时候,她将近能认识两三千字没问题,就是在同龄孩子来讲我当时特别有成功感。我说我的孩子都能认这么多字,人家讲你真不愧搞教育的,我也有点沾沾自喜。但是到了后来,我就发现她到小学的时候,有一个误区就出现了。她在小学第一学期的时候老师有一个作业就是看图说话,看图说话是没有字的,她全是看图,看图然后去理解,去想像,然后去创造,用语汇再表达出来。所以就通过这一件事我女儿第一天回来就冲我说,妈妈这个图我怎么说?她就不知道怎么说,就是六七岁的孩子。但是我当时就反思,我突然觉得我好像错了,就是我关注的当然也对图也进行过观察、训练,但是相对比识字分量要少一些,要少得很多。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早期的教育的重要性又体现出来了,这种爱是父母对孩子这种爱那么这种爱有多少这种爱可以重来?我在做一期节目的时候,好像在和一个专家也在探讨这个问题,他也给我举了一个例子,他说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一个科学家,当人们问他说你的父母亲,在你早期的时候是怎么教育你的?他说我的妈妈每次我从学校回来以后,就问我一个问题,说你今天又向老师提了什么样的好问题?我就反思,我说我们的家长一回来,我们往往问孩子你今天又考了多少分?你今天答对几道题?这好像就是一种差别。
  像刚才袁老师说的,她是把语言变成只是一个文字,但它语言是你的说和文字两个是必须结合起来的。所以她的孩子文字认识能力发展得很好,但是她的语言能力并不是很好,因为语言是我们要用来交往的,是生活和学习所需要的。但我们不是为了光去认那个字,所以她就会把看图说话就会忽略掉了。一个孩子正常的描述发散性的思维就受到了局限,那其实也是我们家长一种急功近利这样一种心态的表现,希望孩子从小就掌握很多很多的东西,其实家长的心态都是想望子成龙,望子成凤其实这个愿望是好的。但是在这个过程当中,就是他走了误区,就是要把握好尺度,你看我上回听了一个专家他讲,说家长带着孩子来,说你看我们这个孩子两岁半了,可聪明了,快给奶奶念一篇文章,就拿那个报纸真的就去念去了,念完了以后专家当时什么也没有说,是挺聪明的。然后这个孩子就到幼儿园去了,到了幼儿园以后结果发现是什么情况呢?就是都有各区域的活动,这个孩子后来老师通过观察发现这个孩子什么区他都不去,他专门坐在一犄角旮旯,旁边也没有小朋友,也不跟小朋友去交往,可能就会拿着那个图书,他去看去了。这个专家说真是很可悲,为什么?实际上就是剥夺了孩子这个创造力和想像力了。因为什么,你的文字有了,他就不会去想图案上的内容了,实际上图案上的内容对孩子来说,他可以想像出很多很多的内容,如果说我们成人可能想像不出那么多,但是我们的孩子的思维能够想得很多。可是他认字了以后,限制他了,也就是说剥夺他了,就是说把这个精力全部从字面上就理解了,家长这个误区是什么?就把一个人的聪明就只是看作文字和算术的能力,它就是语文和算术的能力就代表了一个人的智力。但其实这个是很大的误区,因为我们智能有八个方面,所以家长就拼命重视这两方面的能力培养,其他的都忽略掉了。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