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如何回答孩子的问题

_3 佚名(现代)
三岁的小女孩在电视上看到火山爆发,而问道:
"为什么山会喷火呢?"
"因为山发脾气呀!"
"为什么会发脾气呢?"
"因为大家到山上砍树、摘花,破坏山;所以不可以到山上砍树、摘花。"
也许,要向一个三岁的小孩子说明火山,实在不容易。不过,回答时,也要根据事实来回答。这是应有的态度。如果像以上的说法这样告诉孩子,孩子会真的认为,是由于人们砍树、摘花而造成山发怒,而导致火山爆发。一旦孩子上了托儿所或幼儿园以后,他这么说会让别人吓一跳,或是遭到别人的取笑。因此,像以下的回答方式会较好。
"在我们住的地底下的岩石是非常热的。平时,它们在地底下,可一旦发生了故障,就有可能爆炸。这时候,地底下那些红色的岩浆会喷出来。但是,像这样的情形是非常少的,会喷出岩浆的山,就是固定的那几个。通常,他们在爆发前,都会先冒出烟来,所以很容易分辨。"
这样告诉孩子就足够了。如果就住在火山附近,可以以附近的火山来举例说明。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画一张简图,做简单的说明。如果有适当的书本,可以让孩子一边看一边解释、说明。如此一来,孩子会更容易理解。
四岁的小女孩看到花园里的水管在浇树时,问道:
"为什么会有彩虹?"
"那是因为水碰到太阳光的照射,而形成的。"
"为什么会有各种颜色呢?"
"是呀!到底有几种颜色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其实,只有水和太阳光的照射,是不会形成彩虹的。
因此,可以告诉孩子:"因为在浇水,空气中有许多小水滴,就像下过雨之后一样。当阳光的照射恰到好处时,就会出现彩虹。"并说明彩虹有几种颜色。回家后还可以一边让孩子看图片,一边再给予说明。
四岁的女孩到滑雪场时,问道:
"为什么天空会下雪呢?"
看到堆积在地面上的雪,孩子觉得很不可思议,会想:到底从天空的什么地方飘下这么多的雪?
"如果下雨,太冷的话,就会凝固成为雪。"
"那么,为什么不像冰那么硬呢?"
"如果更冷就会变成冰。"
实际上,也会出现冰雹的情形。因此,这时还要作详细的说明。"天气较暖和时会下雨,可是较寒冷时,就变成雪。再冷就会变成冰,我们称之为冰雹。"
"下雪就可以做雪人,也可以打雪仗,还可以滑雪。可以像这样做各种游戏,真好。"这时,加上这一句话,会使气氛更愉快。这小女孩到滑雪场去,感到非常震惊,而有此疑问。回答孩子的问题时,不只是要把事实告诉他,同时也要顾及孩子的心理。这是在前文中一再提到的。
趁着孩子对于雪产生兴趣的机会,回家以后?再翻开图画等书籍,让她看看雪的结晶。这么做很可能会增加孩子的想象力。
五岁的男孩看到有关宇宙的书,问道:
"为什么地球是圆的呢?"
"因为地球形成的时候,就是圆的。"
不过,这样的回答孩子似乎无法理解。因为虽然在科学书.籍上,提及地球是圆的。但是,不论站着、坐着或走地在上时,一点也没有觉得地球是圆的。所以会提出这样的问题。这位妈妈应该稍微仔细些,让孩子一边看书,一边用温和的语气来说明。例如:
"其实,地球是非常大、非常大的。站在上面的人,即使像妈妈,也不会觉得地球是圆的,更何况是你呢?例如:我们在做雪人的身体的雪球时,如果做得太小,那么那个要放在上面当作头的雪球放上去,马上就会滚下来。不过,爸爸做的雪球大,连你也可以站在上面。地球比爸爸的雪球还要大得多,所以有这么多人坐在上面,也不会掉下来。"
可能孩子还是无法了解。这时,可以告诉他:
"等你上学以后,你就会学到一些知识,那时你就会更加了解了。不过,你真是很不错-还注意到这问题呢!你真是很了不起。"
多鼓励孩子,让孩子充满希望和自信。
以下是孩子问的关于日历的问题。
"为什么二月只有二十八天呢?"
这时,母亲实在不知道怎么回答,因而感到十分头痛。
"也许是古人认为,二月比较冷,想要赶快到春天,所以二月只有二十八天。"
如果提出问题的是个五岁的小女孩,如此回答即可。像这么小的孩子,即使多作说明,也元法理解。但如果提出问题的是小学高年级的孩子,则可以让他一起看月历,并加以说明。
月历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东西,大部分的小孩都不会发生任何疑问。但这女孩竟然会注意到这问题,父母
亲应该对孩子充满了这样的好奇心而感到自豪。
8 试着反问孩子
反问孩子所提问题的意义
诚实地回答孩子所问的问题,这一点非常重要。不过,孩子的这种想法令人担心:"凡事都问爸爸、妈妈,他们都会教我,这样就好了。"
有疑问时,自己先想一想,这种自主性的学习是很重要的。因此,父母不要经常都进行单向的回答,有时候也要试着反问孩子,让孩子自己去想。
"为什么神创造人呢?"
几乎每个人对于这样的问题都会有不同的解释和回答。
"为什么呢?你认为呢?"
"我知道。因为神一个人,觉得很寂寞。"
"你真的非常了解,妈妈也这么认为。所以神也创造各种动物和花朵。"
这孩子把自己摆在神的立场,而有这么好的答案。这孩子的答案受到母亲的肯定,想、必非常高兴吧!
另一个要反问孩子的理由是,因为有时孩子提问题,只是为了撒娇。当然,撒娇并无大碍,但是为了避免小孩子的过分纠缠、经常想要得到父母亲的娇宠,有时候也要反问孩子。
当孩子出现这样的情况时,父母亲有必要反省自己的育儿态度。这时,很可能是因为母亲过于照顾较年幼的孩子,而疏忽了年长的孩子;从而导致了大孩子的失落感。或是相反地,家中有长辈在的时候,会经常只注意哥哥;这时,弟弟就会觉得不满,像这样的情形很多。
即使知道孩子在撒娇,也不能够指责孩子:"别这么烦!"还是要认真地回答孩子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父母最好试着反问他:"你认为呢?"
孩子在提问题时,因为表达能力不足,经常会出现一些不恰当的说法。这是常会发生的事,没必要大惊小怪:随着孩子慢慢长大,表达能力逐渐增强,这种情况就会得到纠正。就好像刚开始学习英语会话的人,在和外国人交谈时,对方却无法了解自己真正的意思,甚至回答得文不对题一样。
妈妈骂过小孩以后,马上又忙着帮小孩擦眼泪。这时,孩子问道:
"妈妈的手是不是相同的一双手呢?"
"当然啦,妈妈的手一直都是一样的呀!"
"可是,刚刚打我的手和现在的手,好像不一样呀!"
"妈妈的手有魔法。这双手可以做饭、织毛衣,什么都可以做。"
其实,这孩子的意思是,妈妈由可怕的母亲突然变成温柔的母亲,简直不像是同一个人。因此,孩子就以"是相同的一双手吗?"来表示。其实,这是属于情绪性的问题。可是,这位妈妈却以手的功能来回答。因此,两人的会话并没有交集。
当孩子的问题不明确时,父母可以问孩子:"刚才你说的是什么意思呢?"这么做会比较恰当。
像刚才那种情况下,孩子的本意是,"妈妈在打我的时候,手就像棍棒那么硬;在擦眼泪时,却非常柔软。"正是因为对手的接触有不同的感觉,导致了孩子作了这样的表达。
这时,妈妈应该告诉他:
"当你不乖的时候,这双手会打你;当你悲伤的时候,这双手就会变成温柔的手,帮你擦眼泪。"
从情绪的角度来回答这个问题,这样就恰当了。
在问孩子的时候,也可以确认孩子智力的发展程度。借此机会进行说明并加以适当的补充或删减,孩子会更加
容易了解。
不过,在此要注意到的是,反问孩子要适可而止。如果经常乱问孩子:"你认为呢?"会降低孩子发问的兴趣,甚至丧失发间的动机。例如:孩子问"这个字怎么念?"、"为什么磁铁不会吸木头呢?"、"为什么星期天要休息呢?"很明显,这些都是孩子不会知道答案的问题,如果拿来问孩子,是很不合适的。经常反问孩子所不知道的事情,会使孩子对于发问产生厌恶的情绪,甚至怀有恐惧感。
让孩子自己想
一二月左右,当五岁的男孩想要到公园去玩时,母亲告诉他:"因为天黑得比较早,四点钟左右就更回来。"这时,孩子问道:
"为什么一变冷,天黑得就早呢?"
"为什么呢?你认为呢?"
"因为太阳不喜欢寒冷,就提早上床睡觉。"
孩子如此回答。这时,母亲又问道:
"冬天早上天亮得也比较晚,又是为什么呢?"
"一定是因为太阳怕怜,所以赖床,睡晚了。"
"就是这样。不过,夏天时是相反的。"
也许,母亲无法马上给予很好的答案,而反问孩子,便成为一个成功的好例子。一旦孩子能够回答得这么好时,就有如前述的一样,母亲要给予褒奖,告诉他:"你懂得很多,真是了不起。"
父母亲在接触孩子的同时,也了解孩子的心理,甚至可以向孩子学习到很多的事情。这些孩子在生活的各方面,也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五岁的男孩在剪指甲时,问道:
"为什么会有指甲?"
"你想为什么呢?"
"如果没有指甲就会滑,可能是为了要抓东西吧!"
因为母亲的反间,使孩子有思考的机会,因而有这么好的回答。这时,母亲应该褒奖孩子,说:"你真了不起,
就是这么回事。"
然后,母亲再和孩子一起想一想,告诉孩子:"我们再来想一想,指甲还有其他的作用吗?"
因为有了指甲的保护,我们的手指就不会受伤,我们还可以用指尖用力,把东西撕开、拿铅笔、做家务、缝衣服。还有,当身体虚的时候,指甲也可以发生作用。在孩子容易了解的情况下,举例说明来作答。
接着,还可以追加说明:"当指甲长长时,很可能会因此而伤到自己的身体,或是伤到别人。所以当你的指甲长长了,就要让妈妈帮你剪短。"
五岁的小女孩在公园中看到蝴蝶停在花朵上,而问道:
"为什么虫子要飞到花上呢?"
"你认为为什么呢?"
"因为虫子飞得太累,而想要休息一下。"
在孩子的眼中,蜜蜂和蝴蝶停在花上,是在休息。
"是呀!很可能它们是在休息。还有,花有又香又甜的花蜜,它们是在吸取花蜜喔!"
母亲的这种回答方式,大致上还可以。不过,还必须追加道:
"它们不只是吸取花蜜,还可以让花结出好吃的果子。所以花儿拼命地开出漂亮的花,等待虫儿的光临。"
如此说明虫和花的作用,会使孩子更加有兴趣。
当孩子感到有兴趣时,可以再试着问孩子:"那么,蝉又如何呢?它们会不会跑到花这儿?"由于孩子知道蝉是停在树上叫,所以他会回答:"它会到树上。"
接着,可以告诉孩子:"蝉是停在树木上,吸取树木的汁液;所以昆虫会因种类的不同,喜好也不一样。
了解孩子的知识程度
四岁的小龙收到圣诞礼物时,问道:
"真的有圣诞老公公住在很远的国家吗?"
"小龙,你认为呢?"
"我认为有。'
"妈妈也认为有,圣诞老公公住在很远的国家。"
"他会从很远的国家送礼物来吗?"噩。。
"一定是坐着雪撬,从天空飞过来。"
现在的小孩子经常会问起关于圣诞老公公的问题,而父母亲都不知道小孩子到底相信到什么程度,所以大都不知道该怎么回答。l
虽然不想破坏孩子的梦想,可是又怀疑孩子知道这可能是假的,知道把礼物放在枕头底下或袜子里的是爸爸、妈妈。有这种想法的父母亲,就无法顺利地回答。
这时候,可以反问孩子:"你认为呢?"如果孩子知道真相,而父母亲又按照一般的说法告诉孩子,孩子就会认为父母亲在说谎。所以为了确认孩子智力到发展程度,可以反问孩子。
一般而言,四岁左右的孩子都会相信圣诞老公公的存在。在面对这样的孩子时,就必须要重视其梦想。
从孩子是否相信圣诞老公公的存在,可以知道他/她的智力发展到了什么程度。这样也可以当作回答的参考。
三四岁时:相信圣诞老公公的存在。
五岁时:开始会认为圣诞老公公不是住在很远的北方,坐着麋鹿,拉着雪撬;而是住在普通人的家里。
六岁时:开始对于圣诞老公公的传说感到矛盾,产生许多疑问。但是,他会消除自己的疑问,而且会发挥想像力,沉醉在自己的梦想中。
七八岁时:这种疑问更加强烈,开始作具体性的否定。可能会想如果没有烟囱,圣诞老公公要从哪里来?还有,烟囱那么窄,又怎么进来?
九岁时:认为圣诞老公公的故事是虚构的,而认为圣诞老公公是充满爱心的老公公。
现代的孩子大都感情比较淡漠,尤其是他/她们在物质上的享受非常丰富,所以收到小小的礼物并不会存有感谢之心。因此,必须要给这样的小孩提供丰富的想象世界,让他们有所感动。
确认孩子发问问题的真意
五岁的男孩子看过电视以后,突然间道:
"人为什么活着?"
这时,母亲对于这富于哲学意味的问题感到非常惊讶。由于不了解孩子问题的真意,就慌慌张张地回答:
"因为有饭和饼干可以吃呀!"
其实,这孩子是因为自己的表现能力不够,才会提出这种难以回答的问题。也许,一个大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时,他的意思是:"为什么人类必须活着呢?"而一个年仅五岁的孩子并没有这种深意。
其实,这时候,父母亲可以反问孩子:"你认为呢?"或是:"你认为你为什么活着呢?"如此就可以了解孩子发间的真正意思。
我的孩子在三岁左右时,问道:"男生和女生有什么不同呢?"
当时,我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而迟疑了一会儿。想要告诉孩子,男生比较理性,女生比较情绪化;可是,恐怕孩子并不容易理解这种说明。如果要告诉孩子,男生要出外工作,女生要在家中养育孩子,也同样不清楚孩子是否会理解;所以不知道这么说是否合适,因而感到难办。此外,又想到孩子是不是在询问有关性方面的事,实在不知道该如何回答是好。
这时候,我问孩子:"你觉得什么地方不一样呢?"孩子回答道:"男生穿裤子,女生穿裙子。"原来,孩子是看到服装的不同,而有了这样的问题。我们大人经常会用解剖学来思考,或是做性格上的比较。事实上,这经常会和孩子的想法不同。
"是呀!男生穿裤子,女生穿裙子。你真的非常清楚,妈妈也这么想。"
三岁的男孩和母亲一起洗澡时,问道:
"到底小鸟里面有什么?"
这时,母亲认为孩子的发问意义不在此,就反问道:
"那么,你认为呢?"
这时,孩子很得意地回答:
"小便。"
小孩子所做的思考,不像大人那么深入,会经常依照自己的经验来作答。因此,经常会说出令大人意想不到的答案,所以在反问孩子的时候,也会是亲子之间愉快的交流。
四岁的小女孩到邻居家去玩,回来后问道:
"妈妈,你的肚子为什么不会变大呢?"
"你想,为什么呢?"
"妈妈吃饭吃得太少,如果吃多一些,就能够生娃娃。"
原来,邻居家的阿姨怀孕了,肚子很大,于是小女孩就有了这样的问题。
一时无法充分回答时,可以反问孩子。孩子依照自己的经验,认为饭多吃一些,肚子可以变大;肚子变大了,才能够生娃娃。所以这孩子的回答是,要多吃一些饭,才能够生娃娃。像这样的情形,孩子并不在于得到正确的知识,而在于表达自己的愿望。
父母亲的反问是很重要的
在问孩子的时候,可以了解孩子的看法和想法。这时,发现孩子有错误的观念时,可以趁此机会来矫正。
我问了许多孩子:
"眼睛是用来做什么的呢?"
这时,孩子的回答不是"用来看东西",而是令我感到惊讶的答案。例如:"用来点眼药水"、"用来戴眼镜"。这时,我就告诉他们:"请你们闭上眼睛看看。"之后,孩子就修正了答案,而回答出正确的答案。
反问孩子的时候,可以让孩子想到正确的答案。有时候,孩子会有很多优异的想法,令人感到佩服。当我要求前述的孩子们闭上眼睛时,就有了这样的小插曲。
三岁的小青是个内向的小孩,很怕生。有一天,他的家中来了很多的木工,帮忙装修家里。因为小青看到木工时,会非常害羞。因此,尽可能吃不见面,而躲了起来。 可是,无论如何,一天之中也要和这些工人见到数次面。这时,小青想,最终的解决方法就是,和工人碰面时,就站着不动,把眼睛闭起来。这时,工人就会不见了。妈妈不了解他的想法,就问道:
"像你这么做,工人还是会看到你呀!"
小青回答道:
"可是,我看不见,木工就不在呀!"
也许,各位会认为,这么做似乎太过孩子气。以自己的感觉为主,认为感觉不到的就等于没有。这是小青的想法,如此也很富于哲学性。
现在,我们再回到前面的话题。那些孩子回答:"眼睛是用来点眼药水的。"如果完全予以否定,是不是恰当呢?我并不这么认为,像我们这些心理学家为孩子做心理测验,而发现孩子的创造性时,经常会鼓动孩子,要对于身边的事物有新的想法和使用方法。
"报纸是用来阅读的,除此以外,还有什么使用方法呢?请各位想想看。当然,可以切割,也可以撕破或折起来。"
实际上,孩予可以列举出各种各样的使用方法。例如:把报纸折起来,做成帽子或动物的形状,做飞机或杯子、火箭等;或是撕碎做成雪花;做成棒子来打坏蛋;甚至做成棒球棒;或是用来包垃圾或破掉的玻璃等等;或是包礼物。包在手脚上时,碰到东西时不会痛;或者搓成圆形当球;或弄成糊,做成粘土来插东西;或是做成箱子来卖换成金钱还可以用来写字或是垫棚下面写毛笔字:做纸房子;抹鼻涕......等等。
孩子依照本身的实际经验,举出了各种不同的例子。结果,发现孩子并不像大人那么漫不经心,对于事物的观察非常仔细,实在令人非常佩服。这种学习对于培养丰富的创造性,真的具有很大的作用。
除了用途之外,还可以问孩子各种问题。例如:"你认为什么样的伞最好?"、"你认为什么样的帽子最好?"等从孩子愿望出发的问题。或是有关于幻想的问题:"如果平常的生活中没有纸,应该怎么办呢?"还有,"你一个人去坐电车,结果没有赶上,该怎么办呢?","回到家时,家中没有人,被锁在外面该怎么办呢?"反问孩子一些可能发生的事情,事先让他思考解决方法。
因此,不是一昧地让孩子问问题,而父母亲本身也要反问孩子看看,让他们有机会思考。这时,你会很意外地发现以前从未曾发觉过的孩子的另外一面。
9 不要吓唬孩子
是否在不知不觉中,让孩子感到恐惧了呢?
有一天,六岁的女孩非常忧虑地跑到母亲身边。这孩子平常很活泼,现在却紧靠在母亲身旁,一副坐立不安的样子。
这孩子就说:"我长大以后,是不是一定要嫁人呢?"
"怎么啦?"
"因为嫁人以后,就会生小孩。"
"是呀!可以生可爱的娃娃。"
"所以我不想嫁人,生娃娃好可怕喔!"
"为什么可怕呢?"
"因为生娃娃时,就要把我的头剖开,从那里生出来。好可怕喔!所以我不要嫁人。"
为什么她会有这样的想法呢?孩子的妈妈仔细地想了想,终于明白了。大约在一年前,孩子突然问妈妈:"我是怎么生出来的呢?"当时,妈妈觉得她还小,于是随便敷衍她到:"你是从妈妈脑袋里蹦出来的。"
大人随便地敷衍了孩子之后,便把它抛在了脑后,殊不知这个回答让孩子非常恐惧,于是引发了这个问题。因此,父母亲在回答孩子的问题时,千万要注意不要带给孩子不必要恐惧。
小孩子大都体验过轻微程度的摇晃,如荡秋千等。但这实在与从电视上看到的大地震无法相比。孩子会对那些惨状无法理解,因而会产生疑问:"为什么地震那么可怕呢?"
母亲回答道:"大地震时,地面会突然晃动,有时甚至会裂开。房子会倒塌,而且会有很多人死去。还会发生火灾,内有些人会被烧死,所以很可怕。万一地震时,要跑到屋外去。"
这种回答方式就不恰当,因为这会使孩子对于地震产生严重的恐惧感。一听到地震,很可能就失去冷静,反而会因此而产生严重的后果。倒不如告诉孩子:"地震时,房子会摇晃。这时,躲在大树下或坚固的桌子底下,就不需要担心。地震时,最重要的是要把火熄灭。如果晃动得很厉害时,就要和妈妈一起到屋外。"
如此教导孩子安全对策,不要让孩子怀有恐惧感。
此外,即使孩子问及地震的原因,说:"为什么会有地震呢?"其实,这是因为孩子在这时候,对于地震怀有恐惧感而发问;在这个时候千万不要吓唬孩子,而加重孩子的恐惧感。
恐惧感会传染。父母亲害怕时,孩子也会害怕。母亲讨厌打雷、害怕地震,她的孩子也会有相同的恐惧心理。本来孩子不害怕狗,可是当妈妈看到狗的时候,直嚷着:"啊!好可怕!好可怕!"于是,孩子也会因此而害怕狗。
自大多数孩子的恐惧心都是在幼儿期形成的。本来孩子别于任何事都不会有恐惧心,由于后天受到父母亲和周围人的影响而学会了恐惧。大多数的母亲都害怕蛇。可是,孩子一点也不怕。但是孩子会因为看到母亲一脸害怕的神情,而受到感染。其实,只要教导孩子如何分辨毒蛇和无毒蛇即可。。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华德森博士,以自己的孩子作实验,让自己的孩子害怕兔子。他在一间幽暗破旧的小房间里养兔子,并安装了声控装置,用很大的声音吓孩子。经过数次以后,这孩子看到兔子,就非常恐惧。当然,华德森博士也利用相反的过程,消除了孩子的兔子恐惧症。
我当然并不提倡华德森博士的做法。问题是,父母亲经常会在不知不觉中,将恐惧心种植在孩子的心中。就像前述的例子,如果能够尽早消除这孩子的恐惧心,那会很好。如果一旦形成了恐惧心,等到长大发现之后,想要追查原因,就会很困难。因此,父母亲在回答孩子的问题时,必须充分考虑到这一点。
关于"死"的问题
五岁的女孩一边吃点心一边问道:
"如果爸爸死了,要怎么办?"
"我们就会没有钱,不能买东西。不过,可能会有新爸爸。"
"这样就好了,不过妈妈不能死。"
"但是,也不一定会有新爸爸来。这么一来,就不可以买饼干、糖果,没有好东西吃,只能够吃剩菜剩饭了。"
想必这位母亲是半开玩笑地在回答。但是,孩子却要到小学三四年级才会知道是在开玩笑。在这之前,会完全地接受大人所说的话。开玩笑地回答孩子的问题,尤其是与生和死有关的问题,是非常不好的回答方式。
让我们来看另一种回答:
"如果爸爸不在,就不能和你一起玩,所以难道你不认为爸爸健康很好吗?"
这种回答方式不是比较好吗?如果在实际上,父亲正因为生病而缠绵病榻,或是因为交通事故而正在住院时,还可以告诉孩子:
"医生正努力地为爸爸看病,所以应该没有关系。"
如此强调大家正在努力的同时,让孩子抱有希望。
四岁的小兰昕说曾祖母过世时,问道:
"又没有做坏事,为什么会死呢?"
妈妈经常告诉小兰:"如果玩煤气炉开关,就会爆炸,人也会死去。"所以小兰认为,如果做坏事或不听妈妈的话,就会死去。
"即使没有做坏事,年纪大了就会死。"
"死会怎么样?"
"一直睡觉。"
平时,可能危害生命的行为,会受到父母亲严格的注意。例如:拧煤气炉的开关、拿刀子、玩火、在工地玩等等。父母的确对这些危险的行为都反复地给予严厉的教导。因为万一出事了,会无法弥补。不过,同样地,在教导的时候,应该尽可能地让孩子不至于产生恐惧。教导时,要非常严谨,以孩子能够接受的方式来教导孩子。另一方面,在安全对策上也必须要多加考虑。例如:平时要把煤气总管拧紧,不至于孩子一拧就松开。
这女孩的曾祖母过世,母亲可以告诉孩子:
"曾祖母是非常好的人,因为年纪大了,身体会比较衰弱,吃不下东西,所以就死了。不过,她会在天国一直守护小兰。"
强调和曾祖母之间的融和,淡化"死"的悲伤。
四岁的男孩问母亲:
"人死了以后,会到哪里去呢?"
"会到天上去,变成星星。"
"是到天国吗?不会是到地狱去吧?"
"地狱是坏人去的地方,是由神来决定的。"
这样回答四岁左右的孩子,就已经足够了。告诉他大多数的人都会到天国去,只有很坏的人才会下地狱,死后。
还要受苦。当然,也要教他:"所以平常就要做善事。"
四岁的男孩看到电视上的现代剧中,抢商店的强盗被杀死,就问:
"死后就看不到了吗?"
"天国是另外一个地方。"
"如果见不到面,真是可怜。"
"是呀!所以不可以做坏事,拿商店中的东西,一定要付钱。"
有关于死的问题,通常会发生在周围年长者身上。此外,电视节目中也常常会看到死的场面。结果,不知道哪一天那个明星又演别的电视节目,因此,要利用电视节目来向孩子说明并不容易。这时候,只要像前述的母亲一样,跟孩子说人死后到天堂,这样就可以了。
可是,对于三、四岁的孩子而言,经常以自我为中心来看事物,他们无法区别自己的东西和别人的东西的不同。这是心智发展的正常阶段。因此,有时候,他们也会拿别人的东西或店里面的东西,而并没有偷、盗的意识。
这时,不要责骂孩子:"你是个坏孩子!"或"你是个小偷!"甚至拉着小孩说:"你和我一起去和别人道歉。"这种态度并不恰当。
孩子并不知道东西是要用钱买的,因此这种作法只会增加孩子的恐惧心。六岁以上的孩子这么做的确需要某种程度的严厉教导。可是,三四岁的小孩告诉他,"买东西需要付钱,不告诉别人就拿东西,这是很不好的行为"就可以了。
万一发生了这样的事情,那么家长的就要单独到店家去道歉,向营业员说:"我的小孩漫不经心地拿了你的东西,实在很对不起。"如此即可。
有时候,到别人家去时,小孩子把别人家的玩具拿回来了。
这时,母亲可以告诉小孩。
"这是朋友家的东西。你拿回来了,朋友会找不到。如果你想要,可以告诉妈妈。有必要时,妈妈会买给你。所以不可以不告诉别人,就把人家的东西拿回来。"
六岁的男孩不知道从哪里听来的事情,而问道:
"什么是执行死刑呢?"
"就是说,有人做了令人觉得可耻的事,这种人是非常坏的人。这时候,神会把这个人叫回他的身边,把他变成好人。这时,对这个人而言,是非常痛苦的,所以我们不能够做坏事。"
这种回答方式就足够了。不要使用"杀"这种会令孩子感到恐惧的话语,给予孩子能够接受的答复即可。
关于"贫穷"和"老"的问题
五岁的男孩在向妈妈要糖果时,被妈妈骂道:"哪有钱去买糖果!"
这时,他问道:
"那么,我们家是非常贫穷喽?"
"我们虽然不是很有钱,不过如果你乖就会有钱。如果你成为坏小孩,就没有钱哦!"
"那么,我要成为乖小孩子,你帮我买糖果。"
"笨蛋!"
被孩子说"贫穷",好像受到小孩子的侮辱,而使母亲稍微有点情绪化。小孩子。说"我们家很贫穷",其实并不是想要让人泄气;这位母亲的口气,听起来好像买糖果这件事并不是一件好事。这时候,最好是这样回答:
"只要是必要的东西,妈妈都会帮你买。可是,我们没有闲钱去买那些奢侈品,或是不需要的东西。"
此外,还可以追加说:
"你可以买其他的东西,在这之前,已经买过糖果了。你已经吃了很多,而且吃太多甜食,对身体不好。还容易长蛀牙。"
如此温柔地说明,孩子应该能够接受。
还有,在日常生活中,最好是不要使用"笨蛋"或"呆瓜"这种字眼。因为父母亲使用这些字眼,孩子会马上记住,而用在朋友身上。所以要特别留意。
傍晚时分。母亲很疲倦,四岁的洋洋问道:
"妈妈,你什么时候会成为老奶奶呢?"
"大概是在你上大学的时候吧。不过,如果你总是很淘气,不让妈妈省心,妈妈可能会更早成为老奶奶了。"
"恩。"
其实,孩子的意思是怕妈妈过早的变老,心里非常害怕。他希望妈妈更有活力、更有精神。这时候,妈妈可以回答:
"没有关系,妈妈不会那么快就成为老奶奶的。妈妈只是今天稍微累了一点,稍微休息一下就会好的。"
这么回答孩子,孩子很快地就不会担心了。
另外,妈妈回答"在你上大学的时候"。这种说法也是不正确的。这时,应该说:
"等你长大以后,结婚,生小孩后。那么,妈妈就会做奶奶,那时候,人家就会'奶奶,奶奶'地叫我了。不过那是很久以后的事了。"
小孩子经常都会希望母亲年轻又美丽。他们并不希望母亲有像奶奶一样的自警和满是皱纹的脸。一个憔悴的母亲并不是孩子所期望的。因此,应该告诉孩子,要变成老奶奶还很早,在这之前孩子会结婚,生小孩。这么回答孩子,会让孩子抱有希望。
诉诸感情,消除恐惧心
六岁的男孩在家中饲养金琵琶,问道:
"为什么母的金琵琶会吃掉公的金琵琶呢?"
"大概是没有东西吃吧!"
"可是,我喂她吃了茄子和鱼片呀!"
"母的金琵琶为了生娃娃,所以要吃很多东西来增加体力。其实,有时候,公的也会吃母的。这是昆虫世界中常的有事。"
四岁的女孩看过图片后,问道:"蛇会吃松鼠吗?"
"是呀!森林中的食物并不多,所以比较强的动物就会吃掉比较弱的。"
"那么,我们是不是要帮助比较弱小的动物呢?"
"是呀!我们人也会有比较弱的人,所以对于老年人必须要和蔼、亲切一些。因此,像蛇真是不好。"
在这种情形下,孩子提出的大都是属情绪性的问题。虽然自然界的道理就是弱肉强食己可是,对于孩子而言,毕竟太过残酷了。因此,家长在回答时,也要诉诸感情,以消除孩子的恐惧心理。
前一个例子中的母亲一样,只是把事情归结于"这是昆虫世界中常有的事",这么做并不太恰当,而是可以对孩子说:"到底为什么会这样呢?真是不好啊!"如此接受孩子的情绪。
第二个例子中的母亲就做了到这一点。尽管事实上,蛇吃松鼠是正常现象,但是,孩子对于可爱的松鼠有感情,而站在了松鼠的立场上,因此很自然就把蛇当成了坏蛋。家长一定要保护孩子的感情。等到孩子逐渐长大以后,就能够以冷静的眼光,来看待自然界中的这种残酷的弱肉强食的生存竞争了。
三岁的女孩在夜晚上厕所时,问道:
"有没有鬼?"
"在这世界上没有鬼。"
"为什么电视上有呢?"
"电视上是在演故事,就像漫画中的小叮当一样。事实上,并没有这东西。"
三岁的孩子说到鬼并不害怕,可是在电视上看到鬼,却会感到害怕,而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这位母亲很巧妙地
举出漫画中的主人翁,消除其恐惧心理。
因为说谎而遭到责骂的三岁小女孩问道:
"说谎会不会被阎罗王割掉舌头?"
"是呀!所以绝对不可以说谎,否则就没有舌头。"
"我绝对不说谎。"
三岁的小孩对于幻想的事物,一般不会感到害怕。可是,如果印象过分强烈,让他感到害怕,就必须要小心了。因为三、四岁的小孩无法区别想像和现实中的事物,在大人的眼中看来,会认为这样说可以制止小孩子说谎。
然而事实上,这会让他非常害怕。因此,对于年纪小的孩子,不要有强烈的幻想式的说法。要能够理解这年龄的孩子的心理,这是很重要的。
10 给孩子对生活有帮助的回答
解决策略
孩子在发间的同时,也想大人展露了其智力的发展程度和强烈的好奇心,这时候必须要把握时机,给予回答。就象沙子吸水一样,可以让孩子们把这些知识全都记到脑海中。如果不用心回答,可能以后会对于孩子造成不良影响,因为孩子的心非常细致。因此,回答时要很小心,不可对他们造成伤害。
看电视时,六岁的孩子问道:
"什么是绑票?"
"就是坏人把小孩抓走了,后来那些小孩大都被杀死。"
"真可怕!"
"是呀!所以如果有不认识的人对你说:'你过来,我买糖果给你吃'时,你绝对不可以跟着他去。单独玩耍的时候,如果有陌生人叫你,要马上逃开。"
由于母亲刚刚昕了电视上报导的可怕的绑架事件,就会觉得孩子的周围有罪犯出没。当然,父母亲经常会考虑到孩子的安全,可是却也不应导致孩子有过度的警戒心。
实际上,母亲如此告诉孩子,会使孩子变得神经质。甚至不敢独自留在家中,不敢走在黑暗的道路上,这种例子很多。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要教导孩子有某种程度的危险意识。告诉他为了避免遇到危险,必须要注意的一些事情。还有,要考虑到对于日后的生活有助益的事情,这是最重要的。
"看到人就把他当成是小偷",在小孩子心中种植这种猜疑心,是很不好的。在日常生活中,要求孩子遵守一些原则,例如:受到邀请时,一定要告诉家人,才能够去。傍晚时分,一定要遵守回家的时间。独自一人不可以到陌生的地方等,只要遵守这些原则,应该就不会有问题。
其实,这不仅限于人际关系。不论父母亲如何保护孩子,最终孩子还是要独自走进社会。并不是每件事情都是危险的。不过,必须教导孩子社会规则,培养孩子成为一个有良知、具有判断力的人。
当孩子问道:"汽车很可怕吗?"虽然要告诉孩子车祸的可怕性,可是也不要对孩子说:"所以车子多的马路不要过。"而是要告诉孩子:"走路要走在人行道上;横穿马路时,左右要看清楚。确定没有来车时,才过马路。最危险的是突然跑到马路上。"教导孩子走路时的注意事项,这才会对他有帮助。
五岁的男孩听到新闻报导时,问道:"为什么有小偷?"
"因为在小时候,没有锻炼耐性。长大时没钱,却又想要用钱时,就会去偷了。"
"他不是好人!"
"是呀!,所以你不要变成这种人,再怎么也要学习忍耐。"
当然,这种回答并不是不好。但是像小偷这种人,有时候有钱还是会去偷。所以要直接了争地告诉孩子:"这种人好吃懒做、心肠很坏,非常自私,我们觉不希望有这种人存在。"
最后,再追加说明:"如果你看到小偷,要告诉妈妈。"
当然,还是象前面所说的那样,也不要让孩子过分的担心,产生过分的恐惧。下面就是这样一个适得其反的例子。
有→家三口人搬进了一个新建的住宅区。由于周围邻居较少,父亲又向来很晚回家,所以母亲非常担心安全问题。每次在睡觉之前,都会和孩子→起确认门窗是否关好,并且如此反复确认好几次。
这孩子本来在搬到这里之前,非常活泼;却渐渐变得很胆怯,甚至也不再和朋友玩。因此,父母亲虽然很小心,可是必须非常留意,不要让孩子过分恐惧,甚至造成孩子的性格偏差。
有时候,孩子在电视里看到可怕的场面时,会非常不安,问大人怎么办。家长要依照当时电视的剧情,灵巧地教导孩子保护自己。→旦发现孩子有恐惧心或疑问时,不要置之不理是最重要的。因为在当时能够提供孩子解决的方法,那么孩子就不会被吓呆,也可以因此而解除他心中的不安。
回答的方式不要造成孩子以后的困扰
妈妈们聚在-起,这时母亲戴起眼镜,四岁的女孩问道:
"为什么妈妈戴眼镜呢?"
"因为妈妈看电视时,坐得太近,在暗的地方看书而造成的。"
"我看电视时,也坐得很近;那么,我也会戴眼镜的喽?"
"是的。"
这位母亲把自己当成负面的教材,告诉孩子不要这么做。但是,母亲的这种回答方式,对于年幼的孩子而言,似乎并不恰当。
小学高年级的孩子知道母亲也会有不知道的事情,也会有失败的情形,因此让孩子看到,并没有关系。例如:当孩子问道:阿富汗在哪里呢?"有时候,母亲也会答不出来。这时候,教孩子查地图,也是一个好办法。
但是,对于年幼的孩子而言,母亲要尽可能地表现自己的优点,作孩子的好榜样。如果告诉孩子:"妈妈看电视时,坐得太近,因此才会戴眼镜。"也许扩孩子就会认为:"妈妈怎么会这样?"而使孩子有一种孤单感。因此,倒不如告诉孩子:"因为妈妈过度使用眼睛。"接着,再告诉他:"不过,戴上眼镜以后,就看得很清楚,所以不必担心。"
其实,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如果告诉孩子,是可因为阅读了太多书而戴眼镜。那么,孩子很可能会害怕眼睛不好,就不读书了。还有,叫孩子看电视时,不要坐得太近的时候,很可能孩子会反驳道:"妈妈也是一样呀!"因此,要特别留意。
当父亲吃炒青菜或蔬菜浓汤时,经常都不吃红萝卡,而把他剩出来。四岁的小女孩看到这种情形,就问道:
"为什么爸爸不吃红萝卡?"喜事。
"因为爸爸讨厌吃红萝卡,所以你看,才会长胡子。"
"那么,如果我不吃红萝卡,也会长胡子喽!"
"是呀!所以你一定要把它吃完。"
到底这样的回答是否有效呢?由于这女孩非常担心会长出胡子来,就连父亲剩下来的红萝卡都吃完了。
这种回答方式具有教训和强制性,所以不是很好的回答方式。还有,"不吃红萝卡会长胡子",这是胡说的,也
是"一时之便"的说法。等孩子长大之后,很可能会对父母亲产生不信任感。
当孩子到朋友家去玩的时候,看到朋友的爸爸也长胡子,就说:"叔叔也是讨厌吃红萝卡,才会长胡子呀?"而
被人笑话。
其实,父亲只是想要幽默一下,没想到孩子却全盘接受了。因此,当孩子在发问时,回答绝对不可以大意。还
有,在孩子指出自己的缺点时,也不要作出迫不得已的撒谎。
最理想的作法,应该是父亲要克服自己的偏食,要吃红萝卡。一般而言,如果父母亲有偏食的情形,都会因此
而遗传给小孩。为了以后的饮食生活,父母亲要努力,做孩子的好榜样。
如果始终无法克服,就需要母亲的协助,尽可能不要在父亲的餐盘中放入红萝卡。不要让孩子看到父母亲的缺点。有时候,可以告诉孩子:"在公司的聚会中,我已经吃了很多红萝扎实在吃不下了。"但是,这方法也只能偶尔用一次而已。
四岁的小真看到邻居家的婴儿,问道:
"如果我结婚,也会生娃娃吗?"
"这就不知道了,要看神呀!只有聪明乖巧的人,神才会送给他娃娃。"
"那么,如果我乖巧,就会有娃娃了。"
"是呀!你要好好地念书,当个乖小孩。神会说:'可以给她孩子。'而送给你娃娃的。"
这样的回答似乎具有强迫性。妈妈仅仅是这样教小孩而已。可是,后来大人之间在闲聊时,很可能小孩子会听到:"我们家还没有小孩呢!"这时,孩子会跑到没有生小孩的阿姨面前说:"你作了坏事,所以没有小孩。"如此一来,很可能会引起轩然大波。当孩子知道真相的时候,会觉得母亲在欺骗她。
最好是给孩子一个较自然、充满梦想和希望的答复。并不是告诉小孩:"要做个乖小孩,才会送给你娃娃。"其实,可以告诉她:"等到你长大了,嫁了人就可以生娃娃了。"这样的答案就很充分。
尤其在这时期,小孩子不小心烫伤了手。这时,母亲回经常告诉小孩:"如果是乖小孩......"这种回答方式很可能只限于当时的情形,可是,这种应对方式对于小孩日后的生活,并没有很大的效用。而且,本书中也一再提过,面对孩子的问题要从有帮助的立场来回答。这是非常重要的。
教育孩子的机会
六岁的男孩在看电视新闻时,问道:
"小学四年级的女孩子因为拿不到零用钱,而上吊死了,真是很笨哪!"
"嗯,不只是笨,而且非常任性。没又忍耐力。"
"我的耐性就很强,我绝对不会这么做。即使妈妈不答应,我也能够忍耐。"
"你真是很懂事,乖孩子。"
小孩子还不了解自杀的意义。这时候,他所询问的并不是自杀的意义,所以这种回答方式即可。
一般的小学生,有时候也会提出这问题。挨骂以后(如:拿不到零用钱,或是和弟弟、妹妹吵架而挨骂等等),就会发生这些自杀案件。
到了中学时,同情朋友却缺乏理性,或者是因为感情方面的问题等等缘故而自杀的情况也有。还有,像成绩问题、家庭不和、朋友关系的困扰等,都引起很多的自杀案件。
这种自杀具有传染性,尤其经过电视新闻报导自杀的消息,会给人以"因为责骂而导致自杀"的印象。结果,刚好遇到相同的状况时,就这样选择自杀作为解决的方法。一个自杀者的背后,会产生十个有自杀愿望的人。
因此,父母亲要特别留意小孩子的状况。有时候,会从孩子的发问问题等,昕出孩子的困扰。这时候,要让孩子对于事物抱有希望。在平常时候,养成孩子不论任何事都会问你的亲子关系,是最重要的。
某个下雨的星期天,五岁的男孩子因为一直在看电视,而被妈妈指责。这时候,孩子问道:
"为什么看电视就会变笨呢?"
"因为看电视也有聪明人看电视的方法,和笨蛋看电视的方法,而你就是属于笨蛋的方法。"
"嗯一一为什么呢?"
"总之,就是把电视关掉。
这时候J孩子的再度发问并没有得到答案。为了对于孩子日后的生活有所帮助,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可以好好地教他,怎么样有效地看电视。
要教导孩子,并不是一直开着电视,而是选择性地看电视。不只是如此,父母亲在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以前,要予以管制。要问孩子:"今天,你要看哪一个电视节目?"问过以后,等到时间到了,再开电视。节目结束以后,告诉他:"到此为止,我们可以玩别的。"要如此教他。
到小健家玩过以后,在回家途中,五岁的小志问道:
"为什么小健一直说要钱呢?"
"他想要的东西很多吧!"
"那么,我也想要钱。"
"你要的东西,妈妈都已经买给你了,所以你并不需要钱呀!而且,奶奶也经常帮你买东西,不是吗?"
这种回答方式,并无法满足孩子想要使用钱的愿望。因此,不要认为孩子太小,要钱没有什么用途。可以这样告诉孩子:
"等到你再长大一些,能够自己管理帐以后,妈妈就会给你一些钱,让你自己管理。但是现在,你要的东西还
是要由妈妈和奶奶买给你。"
这样不是很好吗?
采用让孩子对未来抱有希望的回答方式
五岁的男男想起以前被妈妈骂道:"你这样就无法成为堂堂正正的大人喽!"
于是问道:"是不是可以不要成为大人呢?"
"这是不可能的。不论任何人,即使不想,一直时间到了,就必须成为大人。"
"真讨厌,我不想成为大人。"
"你担心什么?爸爸又不是要你现在马上成为大人,所以你在担心什么?"
这位父亲在回答五岁孩子的问题时,简直可以用"冷酷"来形容。这时候,应该要考虑到孩子的心理,而且在回答时要能够让孩子对于未来抱有希望。告诉孩子,"长大以后,必须要做很多事;所以就要从小学起。但是,你距离长大还有很长的时间,所以不用担心。"像这样告诉孩子就很好。
这孩子可能在心理上有很多的负担,这时就如前面的章节所叙述的→样,可以试着反问孩子:
"为什么不想成为大人呢?"
问孩子的感觉,除了可以帮助消除孩子的困扰,也可以借此给予较适当的回答。
男男看到小学二年级的姐姐读书时挨骂,就问道:
"有没有不必念书的学校呢?"
"哪里有不必念书的学校呢?不过,你不必担心。等你能够上学的时候,你就会想要念书了。"
"可是,姐姐不是很不想念书吗?"
"虽然你看起来觉得是这样,其实姐姐是很喜欢念书的。只不过有些地方不明白、不了解罢了!所以妈妈才会骂她,要她好好念呀!"|
这样的回答还是无法消除孩子对于学校的不良印象。
其实,可以对孩子说:
"如果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问学校的老师。老师会好好地教你,所以不必担心。尤其在念书的时候,不明白的地方老师会一一讲解给你听。像这样可以知道很多事,念书是非常有趣的。"
此外,还可以告诉他:上学之后,可以交到很多好朋友;也可以去远足,参加运动会,非常有趣。让孩子对于上学抱有期待之心。
男男又问了以下的问题:
"为什么弟弟淘气的时候,不骂他呢?"
自己淘气的时候,就会挨骂。可是,弟弟玩水,把衣服弄得湿答答地,妈妈却没有骂他。因此,他提出了这样的疑问。
这时,父亲回答道:
"弟弟和你不一样,他还听不懂。"
"真的吗?可以打他。"
"爸爸打你的时候,也只是在你不听话的时候吧!"
从这三个问题,就可以想象男男的样子吧!这孩子能够很快做深入思考,头脑不错。但是,夹在二岁的弟弟和小学二年级的姐姐之间,对于父母亲似乎有点欲求不满。这对双亲有必要反省自己的育儿态度。
最后这个问题的回答方式,似乎对于孩子的心理欠考虑。也许,可以这么回答:
"只要告诉你,你就会明白:所以如果你作了坏事,就会责骂你。而且,你和弟弟一样小的时候,即使告诉你,你也不明白。那时候,也一样没打你。因此,现在弟弟淘气的时候,你也要温柔地教他,要他不要这么做。"
能够这样教导孩子,就能够养成兄长对于弟弟有宽大的胸怀,好好对待弟弟,渐渐地能够照顾弟弟。如果能够灵巧地回答孩子的这三个问题,将来将孩子一定能够成为非常优异的孩子。
如果经常注意孩子发问的问题,就可以推测孩子现在的心理状态。如此一来,很自然地就会知道,今后要如何应对。其实,在孩子所提出的问题中,蕴藏着对于日后生活大有助益的指标。
首页 上一页 共3页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