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人类未解之谜全记录

_25 恺杰(现代)
多古代出土文物和典籍显示,不论东方或西方,古人是相信、崇敬神的,遵守著神所教导的道理(神话)做人处
事,薪火相传。然而到了后来,神话的内涵不被后人理解了,人们就渐渐地认为神话仅仅是一种飘渺的想像罢了
。目前,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走入古老的神话研究,获得了别于以往的理性研究成果。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山海经》在中国,有一本非常古老的书叫《山海经》,作者与年代已不可考,一般认为是尧舜时代的大禹、伯
益所作。书中记载的远古时代的讯息非常丰富,包括山名五百五十座,水流三百条、神灵四百五十个、历史人物
一百多个、邦国一百多个、动植物一百八十多种……。全书分成山经部分的《五藏山经》与海经部分的《海外四
经》、《海内四经》、《大荒四经》与附录海内经短篇。当现代人提到《山海经》时,都会将它归类到无法理解
的神话范畴里。但是从历史上来看,古人的想法和我们非常不同,对它有很高的评价。例如《汉书。艺文志》认
为它是一本地理博物之作。在东汉王景治水时,汉明帝还赐他《山海经》,显示它具有相当的实用价值。《隋书
。经籍志》则列在史部地理类。看来《山海经》很可能不是古人奇发异想的创作,反倒蕴藏了许许多多的智慧,
只是在我们越来越难理解它的意涵时,才将它当成是古人的想像了。如果能够解读它,或许就会像当代学者王红
旗与孙晓琴在他们合作绘出的画(高五。四米,宽七。八米的《帝禹山河图》)中看到的是一片非常广阔的景象
。学原子物理的王红旗在七○年代中期偶然看到《山海经》,就被深深的迷住,但同时也对里边的内容有著许多
疑问。经过二十年的潜心研究,他逐渐地理出头绪,特别是《五藏山经》这部份。他认为四、五千年前的大禹时
代,曾有过一次大规模的地理考察测绘工程,不但绘出地图,并撰写了地理考察报告。《五藏山经》就是那次的
考察报告,然而地图已经失传。从《五藏山经》所描述的东或西多少里,其阳有什么,其阴有什么,什么水要流
注到哪里,以及标明的实测里数,王红旗说书中文字的本身就透露出地理考察报告的性质。于是,当王红旗有天
突然领悟到写经人的位置很可能在今天的华山──潼关一带时,他便能逐步地推测出二十六条山脉从内向外、由
近而远的排列原则。据此,他与夫人孙晓琴一点一滴地完成了山海经的山脉复原图。在复原图中,我们看到山东
半岛被海水切割,华北平原部份淹没在海水里,洞庭湖则是一片大得多的水域沼泽,这些都反应了冰河期给地球
带来的影响。配合自然科学的研究,他还指出约七千年前左右,因全球气温上升带来的冰河融化加速,使得海水
推进到今日京广线一带的太行山脚下,《五藏山经》反应的正是海浸后期的情况。这个故事提醒了我们如果改变
一下固有的观念,重新思考古人留下的遗产,我们将会有一个思考上的飞跃。就像王红旗夫妇所作的努力一样,
不但使我们认识古时候的中国地理分布,甚至结合科学发现后,还能做更多的研究。诺亚方舟《圣经》说:“当
诺亚六百岁,二月十七日那一天,大渊的泉源都裂开了,天上的窗户也敞开了。四十昼夜降大雨在地上。正当那
日,诺亚和他三个儿子闪、含、雅弗,并诺亚的妻子和三个儿媳,都进入方舟。……洪水泛滥在地上四十天,水
往上涨,把方舟从地上漂起。水势浩大,在地上大大的往上涨,方舟在水面上漂来漂去。……水势浩大,在地上
共一百五十天 …… 七月十七日,方舟停在亚拉腊山上。水又渐消,到十月初一日,山顶都现出来了。……。他
又等了七天,再把鸽子从方舟放出去。到了晚上,鸽子回到他那里,嘴里叼著一个新拧下来的橄榄叶子……到诺
亚六百零一岁,正月初一日,地上的水都干了。诺亚撤去方舟的盖观看,便见地面上干了。到了二月十七日,地
就都干了 …… 于是诺亚和他的妻子、儿子、儿媳,都出来了。一切走兽、昆虫、飞鸟,和地上所有的动物,各
从其类,也都出了方舟。”这段圣经上的记载说明,上帝为重新改造世界,下令信徒诺亚制造一艘庞大木舟,在
洪水到来前将地面上所有动植物,按类别、雌雄一对全部接运舟内避难。随后,洪水淹没了地面一切,只有方舟
漂浮在水面。最后方舟停泊在一处唯一露出水面的陆地。诺亚方舟的故事,在现代除了有宗教信仰的人还相信它
的真实性以外,一般人并不将它当作发生过的历史事件。然而一九六○年九月份的《生活》杂志,刊登了一张由
土耳其的侦查机于一万尺高空所拍摄到的卫星照片,图中明显的可以看到在土耳其阿拉特山附近确实有一个船形
遗迹,发表后吸引了许多科学家前往探索。虽然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才能知道照片上的遗迹是否真是诺亚方舟,不
过这项科学发现倒提供了我们一条线索去思考这段神话的真实性,想一想这场大洪水发生的原因,还有上帝为什
么选中诺亚,使他幸免于此难吧!(七):后记:足以改变教科书的考古发现综观之前提到的考古发现,我们不免
在心中产生了一个很大的疑问──为什么这些考古发现所呈现的观点,与我们现有的认识大不相同,甚至抵触学
校教科书的内容?记得教科书是这么写的──人类进入文明时期不超过一万年。如果人类的文明发展史真如教科
书所说,那么对于上亿年前的金属制品和文明遗迹,我们该作何解释呢?这一类考古发现所引发的疑问正好提供
了我们重新认识自己的机会,也驱使我们再一次检视人类演化历史的正确性。可惜多数科学家并没有重视这样的
机会,反而因为这类发现与他们相信的进化论产生矛盾而裹足不前。为什么呢?这很可能是因为涉及到要挑战进
化论的整个模型。进化论这个存在上百年的模型所发展出来的理论及学说,早已深深地影响现今的科学及社会发
展,使得许多科学家们沉浸在其中而跳不出这个框框。固有的观念造成他们对于这些无法归纳到进化论系统的发
现视而不见,甚至排挤这些发现。一八八○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地质学家惠特尼(J. D. Whitney)发表了一
份长篇的报告,描绘他在加州金矿中所发现的工具。这些工具包括数个矛头、石磨和石杵,是在矿井下很深的、
而且未曾被触及的火山岩下面发现的。地质学家确认这些岩层是在距今九百万年─五千五百万年之间形成的。但
是史密森学会的Holmes,也是十九世纪《加州发现》的著名评论家,他的评论却是:“也许,如果惠特尼教授能
像今天的人一样完全了解人类进化历史的话,他可能会犹豫是否公布他的结论(这一结论表明在远古时代的北美
洲就已经有人类存在了),尽管他面对的发现是如此的辉煌。”换言之,如果发现的事实不符合当今普遍认同的
观点,即使证据再充足,也会因为无法受到主流科学界的接纳而必须丢弃。这些重大的考古“发现”也只能作为
一种台面下的考古发掘,而无法进一步 “呈现”到一般大众眼前。除了对挑战权威理论的证据产生排斥外,另一
方面科学界也发生了为拥护权威理论而出现的造假事件,其中最著名的即为皮尔当(Piltdown)欺骗事件。故事
发生在二十世纪初,一位业余收藏家道森(Charles Dawson)在皮尔当发现了几块人类的颅骨。随后,大英博物
馆的Arthur Smith Woodward 爵士以及Pierre Teilhardde Chardin 等科学家也加入了挖掘工作,他们发现了一
块像猿的颌骨以及几块较古老的哺乳类化石。这时Dawson 和 Woodward 想到,如果把发现的人类头骨和像猿的颌
骨拼在一起,正好能够组成一个来自于更新世早期或上新世晚期的人类祖先化石,这样的组合便可以有力的证明
进化论的存在。随后他们便著手进行,并对科学界宣布了“皮尔当人”这一发现。然而四十年后,维纳(J.S.
Weiner)、奥克雷(K. P. Oakley)连同其他一些英国科学家,共同揭露了“皮尔当人”是个超级骗局,而且这
个骗局是由一些具有专业科学技术的人一手炮制的。且让我们看一看这份惊人的名单:大英博物馆的Arthur
Smith Woodward 爵士、皇家外科医学会 Hunterian 博物馆的Arthur Keith 爵士、剑桥大学地质学院的William
Sollas以及著名解剖学家Eliot Smith,当然还有Dawson和Pierre Teilhardde Chardin,都是备受尊敬的专家们
!揭露骗局的维纳后来在发表感想时说:“在这一切背后,我们感受到了一种强大而急迫的动力……有一种几近
疯狂的愿望,希望能够填补那些对进化论来讲十分必要的缺失环节,以便证明进化论的正确……。”这类欺骗事
件的发生,充分暴露了因为研究态度的偏颇,科学家们不但丧失了他们最受人敬重的特质──实事求是、求真的
精神,反而还用尽手段来弥补现存理论层出不穷的漏洞,以争取或确保自己学术上的成就。如果科学家们能秉持
客观公正的态度审视每一个证据,这样的研究才能真正还原历史的真相。其实一个新的概念在刚刚提出的时候都
无可避免地会遭到质疑。进化论被提出的时候也曾面临相同情形,唯一的差别在于它得到了更多的后续研究。但
是进化论者压制、排挤其它证据的例子却透露出这些研究的基础点很可能已经偏移了,因为他们没有客观地去检
视每一证据,而是有意地过滤掉冲突进化论的证据。然而,当我们正视并整理这许许多多的考古证据,它们的价
值便浮现出来──指出当今人类发展学说的局限性。如果将这些考古发现如人类足迹、古生物遗骸、史前文化遗
产、甚至宗教历史串联在一起,系统地整理归纳,将能帮助我们建构出另一套人类发展的轨迹。举个例子来说,
佛教经书中曾记载,释迦牟尼佛说他在上亿年前就修成得道了。也就是古代的修炼人认为人类的存在是有上亿年
历史的,这个说法与米斯特的三叶虫脚印带来的讯息是一致的。当然这样的推论需要更多的研究才能得到证实,
但这确实提醒我们,只要愿意改变原来的观念与态度,眼前打开的是另一条宽广的道路,而这样的研究绝对值得
!如果人类并非由猿进化而来,如果这许多千万年前的史前文明遗迹,确实是不同时期的人类遗留下来的,那么
针对这些发现所做的研究,不正可以帮助我们解读亘古以来人类从发展、辉煌到毁灭,一次又一次丰富的历史轨
迹?相信这不但能使我们人类重新认识自己,更对开创美好的未来有绝对的帮助!参考资料1. 不可思议的地球遗
迹(五):跨越时间的神秘足迹(http: // big5.zhengjian.org/articles/2001/1/14/7233.html)2.不可思议的
地球遗迹(六):跨越时间的神秘足迹(http: // big5.zhengjian.org/articles/2001/1/15/7132.html)3.红山
风光( http: // http://www.silkroad-travel.com.cn/hsfg.htm4.不可思议的地球遗迹(七):远古的金属制品
(http://big5.zhengjian.org/articles/2001/1/16/7410.html)5.不可思议的地球遗迹(八):远古的金属制品
(http: // big5.zhengjian.org/articles/2001/1/17/7360.html)6.史前采矿(http:
//big5.zhengjian.org/articles/2000/12/18/5980.html)7.史前超文明之谜(http:
//big5.zhengjian.org/articles/2000/11/20/2996.html)8.中国五千年前即成功实施开颅手术(http:
//http://www.epochtimes.com/b5/1/6/26/n103442.htm9.玛雅的牙医(http:
//big5.zhengjian.org/articles/2001/5/6/10048.html)10.两千年前的电池(http:
//big5.zhengjian.org/articles/2001/6/22/10659.html)11. William R. Corliss, Ancient Man: A Handbook
of Puzzling Artifacts (The Sourcebook Project, 1978), p 453-454.12.人类在二?七万年前就发明了纺织
术(http: //big5.zhengjian.org/articles/2000/12/17/5819.html)13.神秘的秘鲁石头博物馆(http:
//big5.zhengjian.org/articles/2001/3/7/9049.html)14.The Ica Stones Gallery (http:
//http://www.labyrinthina.com/icagallery.htm15.多冈人超凡绝伦的天文学及外星生命记录(http:
//big5.zhengjian.org/articles/2000/12/30/6594.html)16.二千年前的小型木制飞机(http:
//big5.zhengjian.org/articles/2001/6/23/10634.html)17. No. 328: An Egyptian Model Airplane (http:
//http://www.uh.edu/engines/epi328.htm18.Ancient Maps (http: //http://www.wwatching.net/cgi-
bin/pgsrvr.cgi/cgi_stubs/enigma/ancien19. Charles H. Hap good, Maps of the Ancient Sea Kings
(Adventurest Unlimited Press, 1997)20.二十亿年前的核反应堆(http:
//big5.zhengjian.org/articles/2001/3/17/5831.html)21.张建术,“重绘中国最古的地图《山海图》”,中国
国家地理杂志(民国九○年十月号),p98-10522. Noah's Ark (http: //http://www.wyattmuseum.com/noahs-
ark-03.htm23.《考古学禁区》介绍(三):重新审视进化论的著名证据(http:
//big5.zhengjian.org/articles/2001/2/18/8591.html)24.《考古学禁区》介绍(四):强势下的迫害与压制
(http: //big5.zhengjian.org/articles/2001/2/19/8592.html)(八):猿人并不存在Ⅱ 进化论─一个错误的信
仰I-1 猿人并不存在支持进化论的科学家与各界人士往往会拿出猿人的例子说明进化论的正确性。现在一般人一
提到“史前时代”脑海中会浮现一个画面:一群毛茸茸的人,用兽皮遮掩著身子,男的拿著长矛,女的手里抱著
小孩,在山洞旁边,中间生著一团火堆;首先映入脑海的,就是很原始的社会。这个刻板的印象几乎在每一本生
物学教科书或是每一个历史博物馆都可以见到,大部分的博物馆甚至还将这个场景制作成蜡像呢。不过这究竟是
不是人类历史的真相呢?由前一章的资料我们已经发现了许多不符合这个固有概念的证据。然而鲜为人知的是,
支持人类是从猿人这样的生命体进化而来的证据也是相当相当薄弱的。经过一百多年的考古发现,如果人类是由
类人猿进化而来的,那么从类人猿到今天人类的各个阶段历史时期,都应该有其特征的证据……包括各阶段的化
石和相应的文化遗址、工具等。可是类人猿时代的化石找到了,人类的化石找到了,而从类人猿进化到人类中间
阶段的化石却没有。如果这样的话,所谓人从类人猿进化来的假说只能成为空中楼阁。一八九二年“嘉伯人”的
例子曾经轰动一时。考古学家杜波瓦在嘉伯发现了一块很像猿的头盖骨的骨片,在四十英尺以外又发现了一块大
腿骨。所以他说,显然这是属于同一个生物的。这个生物像人一样直立行走,又具有猿一样的头骨,这一定就是
那个过渡环节。但后来证实这分别是属于一百万年前一起生活在嘉伯的一个猿和一个人。由唐纳德。乔汉森在东
非大裂谷发现的“露西”,曾被认为是早已消失的人和猿的共同祖先,但现在科学家已经鉴定其为一种绝种的猿
,属于“南方古猿阿法种”。再举个例子,在长达三十八亿年的化石记录中,最令人费解的是“寒武纪生命大爆
发”(Cambrian Life's Explosion)或称作“寒武纪生命大爆炸”(Cambrian Life's Big Bang,指绝大多数动
物门类在寒武纪就像“爆炸”般地突然出现)。一九九五年五月二十五日,《人民日报》海外版刊登了纽惟恭的
报导《澄江化石生物群研究成果瞩目》,他指出,“寒武纪生命大爆炸”是全球生命演化史上突发性重大事件,
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可能动摇传统的进化论。一九九五年七月十九日《人民日报》又发表《向进化论挑战的澄江
化石》一文。作者丁邦杰指出,达尔文进化论的中心论点是:生物种是逐渐变异的。但是距今五。三亿年的寒武
纪早期,地球的生命存在形式突然出现了从单样性到多样性的飞跃。“中国澄江化石群”的考古发现引起世界媒
体的强烈关注,震惊考古、生物学界。澄江化石群属于早寒武世化石(五。五亿年前),此外在加拿大布尔吉斯
发现中寒武世的页岩(五。三亿年前),其中也有生命“爆发”的大量地质资料。可见,在寒武纪(约五。七亿
~五亿年前),几乎所有的已知动物门类都有了各自的代表。而在寒武纪之前,不仅多细胞生物化石非常稀少,
而且在以埃迪卡拉动物群为代表的、迄今所发现的新元古代的各种化石中,尚无一种可以确认为已知动物门类的
祖先。也就是说,绝大多数动物门类是在寒武纪突然出现的,按照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寒武纪出现多细胞动物
之前必然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化过程,然而事实上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找到任何在这个中间演变过程的证据
。是化石记录不完全吗?但是要知道化石记录是随机的,为什么单单就漏掉了中间环节呢?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
分校法学教授詹腓力(Phillip Johnson),被誉为是最有资格批判进化论的人。因为他曾任美国大法官华伦
(Warren)的助手,他的专长是分析明辨律师在辩论时所用的词藻和逻辑。当他读到进化论的文献时,随及意识
到里面充满著许多逻辑上有问题的雄辩与遁辞。所以他以法官的身份,多次质问:“我们怎样才能知道‘进化论
’是真实的?确凿的证据何在?”他在自己写的一本书《审判达尔文》(Darwin on Trial)中做了这样的总结:
“化石向我们展示的都是突然出现的有机体,没有逐步进化的任何迹象……这些有机体一旦出现,基本上就不再
变了,哪怕过了几百万年,不管气候环境如何变化。如果达尔文的理论成立,这些条件本应该引起物种的巨大变
化。”事实上我们还发现关于猿人的报导,很大部分是投机和欺骗多于事实。下面这个爪哇人(Java Man)的事
例足以说明之:您可能不知道爪哇人被认为是猿人,其基本证据仅仅只有一根腿骨、三颗牙齿和一部分头盖骨。
腿骨像是人的,而头骨却像是类人猿的。但是这两部分化石是在同一水平的岩石上相距十四米(四十五英尺)的
地方发现的,现场也有真正的人头骨,而后一部分事实却被隐藏了许多年。这些化石的发现者都波士(Dubois)
于其晚年才宣布它们并非猿人的遗骨,而更像是一只巨大的长臂猿的骨骼。然而,进化论者拒绝接受他所说的,
于是,建立在荒谬可笑并少得可怜的证据上的爪哇人仍旧被拼凑起来,作为确实存在过的生物出现在教科书里。
以上所述分析了人由猿人进化而来的说法不但薄弱且漏洞百出,从另一方面来看,其实许多考古学家的发现都直
接地反驳了进化论支持者的论点,例如考古学家在世界各地陆续发现了远古不同时期人类的直接证据,从几万年
前至几亿年前的人类脚印到人体的骨骼化石。以下列出部分已被证实的发现。五。四亿至二。五亿年前的人类鞋
印三叶虫是五。四亿至二?五亿年前的生物,早已绝迹。美国科学家米斯特(William J.Meister)在犹他州羚羊
泉(Antelope Springs)的寒武纪沉积岩中竟然发现一只成人穿著便鞋踩上去的鞋印和一个小孩的脚印,长约一
○。二五英寸(二十六公分),宽约三。五英寸(八。九公分),嵌在岩层中,就在一只三叶虫的化石上面。经
犹他(Utah)大学著名的化学家Melvin A. Cook 鉴这的确是人的鞋印。二。七亿年前的人类脚印一八一七年,考
古学家Henry R. Schoolcraft和Thomas H. Benton在美国密西西比河西岸附近的一块石灰岩石板上,发现了两个
人类的脚印,长约一○。五英寸(二十七公分),脚趾较分散,脚掌平展,与长期习惯于不穿鞋走路的脚印相似
。脚步强健有力,脚印自然。挖掘所得的各种迹象均表明:其压痕是在岩石很软时踩上去的。据鉴监定,这块石
灰岩石板有二。七亿年的历史。二。三五亿年前的人类脚印在中国云南富源县三叠纪岩石上面发现有四个人的脚
印。据考证,这些岩石已有二。三五亿年的历史。白垩纪(一亿四千五百万年~六千五百万年前)的人类脚印、
手指化石和铁锤在美国德克萨斯州Glen Rose的帕拉克西河(Paluxy)河床中发现有生活在白垩纪的恐龙的脚印,
考古学家们吃惊地在恐龙脚印化石旁十八英寸半的地方,同时发现有十二具人的脚印化石,甚至有一个人的脚印
迭盖在一个三趾恐龙脚印上。把化石从中间切开后,发现脚印下的截面有压缩的痕迹,这是仿制品无法做到的,
显然不是假冒的。另外在附近同一岩层还发现人的手指化石和一件人造铁锤,有一截木头手柄还紧紧地留在铁锤
的头上。这个铁锤的头部含有九六。六%铁,○。七四%硫和二。六%氯。这是一种非常奇异的合金,品质非常
好,现在都不可能造出这种氯和铁化合的金属来。铁锤的一截残留的手柄已经变成煤。要想在短时间内变成煤,
整个地层不仅要有相当的压力,还要产生一定的热量才行。如果锤子是掉在石缝中的,由于压力和温度不够,就
不存在使手柄煤化的过程。这说明岩层在变硬、固化的时候,锤子就在那儿了。发现人造工具的岩层和恐龙足迹
所在岩层是一致的,而其它岩层都没有恐龙足印和人造工具。这说明人类和恐龙的确曾经生活在同一时代。在一
九九九年的干旱季节中拍下河床上人与三趾恐龙的脚印清楚地交错而行,图片上通往人的站立处的脚印为人的,
向右边的则属三趾恐龙的。 (图片提供:Dr. Don Patton)四百万年前的人类上臂肱骨化石一九六五年,考古学家
Bryan Patterson和W.W.Howells在非洲肯亚的Kanapoi发现一件经监定为四百万年前的人类上臂肱骨化石。美国加
州大学的Henry M.McHenry和Robert S.Corruccini教授称,此肱骨和现代人的肱骨几乎没有任何差别。二百万年
前的人类大腿骨化石一九七二年在肯亚的Turkana湖发现的大腿骨化石和现代人类形态十分相似,据估计年代是在
二百万年前。三百四十万年至三百八十万年历史的人类脚印一九七六年,著名考古学家玛丽。利基(Mary D.
Leakey)领导的研究小组在非洲坦尚尼亚北部、东非大裂谷东线,一个叫拉多里(Laetoli)的地方发现了一组和
现代人特征十分类似的脚印,这些脚印印在火山灰沉积岩上,据放射性测定,那火山灰沉积岩有三四○─三八○
万年的历史。脚印共两串,平行紧挨著分布,延伸了约二十七米。从这些足迹可以明显地看出,其软组织解剖的
特征明显不同于猿类。其重力从脚后跟传导,通过脚的足弓外侧、拇指球,最后传导到脚拇指,脚拇指是向前伸
直的。而猩猩及南方古猿(Australopithecus)直立行走时,重力从脚后跟传导,但通过脚的外侧传导到脚中指
,且脚拇指是向侧面伸出的。一百万年前的人类骨骼一九一三年德国科学家Hans Reck在非洲坦尚尼亚Olduvai峡
谷发现一具完整的现代人类骨骼,它处在约一百万年前的地层中。三十万年前的人类骨盆化石、股骨西班牙古生
物学家在该国北部布尔戈斯省阿塔普埃卡山区,发现了三十万年前的史前人类骨盆化石、股骨及一些石制工具。
二。六万年前的一百三十五个人类骨骼一九九八年五月美国权威杂志《科学》报导,在澳大利亚New South Wales
的Mungo湖、Willandra湖附近发掘出二。六万年前的一百三十五个人类骨骼、壁炉等史前古器物。另外在Mungo三
号坑还出土了一具完整的三万年前的男子骨架化石,涂抹著赭石染料,手臂叠放在胸前,是按照葬礼仪式埋葬的
。(九):进化论本身的错误II-2 进化论本身的错误(一)脆弱的逻辑基础一八五九年,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
根据一些零散的事例,鲜明地提出了进化的观点,认为今天复杂的生物界是从简单的原始生物一步步进化而来。
历史好像总要在重复中循环前进。随著科学深入广泛的发展,历史流转到今天,昔日“解决”了的问题又转了回
来,许多人重新陷入古老的疑问:生命到底从何而来?近二十年,大量的事实使进化论陷入了真正的危机。众多
的科学发现使真理的天平明显地向人们意想不到的地方倾斜了。比较解剖学,暴露了进化论的逻辑错误──循环
论证科学上,如果一个理论的证明违背逻辑,这个理论就不能成立,但是人们对进化论的逻辑错误却不予深究,
也是因为深究起来,就没有证据可言了。许多人对这话感到惊讶?其实,问题的揭示会使你更惊讶。用比较解剖
学来论证进化,形象地说就是:“如果人是猿进化来的,人和猿就会有许多相近的特征;因为人和猿有许多近似
之处,所以人就是猿进化来的。”这是典型的“循环论证”,前面在逻辑上没问题(逻辑上没问题不等于合乎事
实),后面就是狡辩了。换一个通俗的说法更清楚些:“如果甲是乙的弟弟,甲就比乙小;因为甲比乙小,甲就
一定是乙的弟弟。”一听后面就不对,因为甲比乙小,可能甲乙没有任何亲缘,还可能甲是乙的叔叔呢(如果甲
辈份大)。循环论证在逻辑上是不能成立的。然而进化论是归纳法吗?不是,太多事实归纳不进去有人曾说进化
论是归纳法,这种逻辑思路稍难一些,其实也好理解。归纳法提出一个命题,如果能把涵盖的所有问题都能归纳
进去,那这个命题就是真理。对于进化论,太多的事实归纳不进去!从前面的史前文化来看,从进化的速度、物
种爆发式的产生的方式、进化的概率等等许许多多不但归纳不进去,而且都否定了进化论,可见进化论的论证作
为归纳法是不能成立的,其实还是循环论证。似是而非的“循环论证”贯穿了整个进化论,人们似乎都对此习以
为常了。然而当我们严格地分析起来,都会大吃一惊!即便不十分懂逻辑的人也能发现这种证明是在诡辩。今天
,站在对生命本质有了比较深入认识的水平上再看进化论,达尔文用作证据的事例就显得比较牵强,论证也谈不
上严谨。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举个例子。在《物种起源》的第一版中,达尔文发表了一个大胆的设想。他认为
一种熊可以下到水中,变成水生动物,最后变成像鲸那样巨大的生物。所以他讲,只要有足够的时间,通过自然
选择,熊可以变成鲸。在以后的修订版中,达尔文把这个说法去掉了。他重新考虑后,认识到没有具体证据来证
明,所以就删去了这一条说法。有趣的是,他的这个熊能通过自然选择变成鲸的观点,正是整个进化论的中心点
──一个物种可以变成另一个物种。而且,鲸鱼进化的说法也沿用至今。从达尔文去掉这个例子这一点,我们也
可以看到他对自己这个理论有一定保留意见甚至是疑惑。不难理解,为什么这些足以给进化论蒙上阴影的部份没
有讲出来。(二)概率计算否定了进化论的核心──基因突变机制达尔文时代,科学正处于奠基阶段,对生命现
象的认识还很肤浅。那时的人看到了家养动物的诸多杂种变异,就认为物种也能这样变成其它种,这就是进化。
后来,随著基因的发现和深入研究,学者们才意识到如果基因不发生根本的变化,不管后代表面与祖先有什么差
异,也没有进化意义。然而基因又是极其稳定的,只有不正常的“基因突变”才能使之发生改变,那么“基因突
变”也就成了现代进化论的核心了。这是现代所有的进化论者公认的。这里,我们就集中分析这个核心。物种的
基因的稳定性极难逾越基因的稳定性是物种保持自身稳定所必须的,同一物种不同个体的基因交流,并不能使此
物种变成其它物种。动植物育种专家都知道,一个物种的变化范围是有限的。最终,培育出的品种不是不育,就
是又变成原来的亲本。哈佛大学的梅尔教授称之为基因体内平衡。最常见的就是狗再怎么杂交育种还是狗。这说
明进化论有一个无法跨越的障碍。在理论上,人们把突破这个障碍的可能性寄望于基因突变,这是唯一的可能了
。理论和实际上,基因突变产生高级性状的机率几乎是零基因突变,是一种在基因复制或修复损伤等过程中发生
的随机错误,所以又叫随机突变,本身就是一种病态现象。它发生的机率非常低,大约在万分之一到十亿分之一
之间。低等原核生物的突变率较高,大约为千分之一,而高等类型的生物中,许多基因的突变率是十万分之一到
一亿分之一。基因突变能否产生高级特征(性状)呢?对基因的深入研究发现:这种情况发生的机率极低。我们
知道一个基因的核心是由几百到几千个碱基排列而成,四种不同的碱基按照一定规则排列,不同的排列顺序形成
了非常复杂精密的遗传密码。既然基因突变是随机的差错,我们就可以用一个简单的例子来分析──我们来考虑
一下这个问题:一个复杂精密的计算机程序,随意的改动一两个字符能够产生更高级的程序吗?当然不能。基因
突变也是这样。差错造成的突变一般是单个碱基的变化,这种变化造成的结果往往是各种缺陷、畸形、致死,在
自然条件下具有生存优势的没有发现一例。为了增加突变率用于研究,科学家们使用了各种方法增加突变的机率
,制造了大量的突变体,也没发现向高等方向进化的类型。概率计算表明,生物进化的可能性小到了绝对不可能
的程度现代进化论用基因随机突变假说解释进化的根本原因。我们知道这种突变具有随机性、低频率和不定向等
,值得注意的是:在数学公式和模型普遍应用于生物学领域的今天,进化论者并没有提出一个全面的公式,计算
从基因突变开始到一次进化实现的机率,因为任何一个合理的公式都会否定进化。许多学者从基因突变发生的机
率出发,计算出了产生新物种的概率,发现小得惊人。贝希(Behe, M.J.)的《达尔文的黑匣子》(Darwin's
Black Box)一书中,美国生物化学家贝希以血液凝固的一系列生物化学机制为例,讲述如此复杂精密的生命现象
不可能是进化出来的。其中一个蛋白(TPA)产生的机率是十分之一的十八次方,经过计算至少需要一百亿年才能
发生。如果同时进化出和它相互作用的蛋白,机率就是十分之一的三十六次方……他说:“很可惜,宇宙没有时
间等待。”这里提出一个宽松的公式,根据突变机率计算进化产生新物种的概率:P=(M C R E S) n通俗地说,就
是一个物种的某个体发生了突变(机率M=0.001),并且突变后的基因与自身其它基因在不同层次的产物上可以相
容(宽松估计C=0.01),而且在生存竞争中该个体能够存活,有繁殖的机会(R=0.1),而且突变恰好有纵向进化
的意义(这种情况至今没有发现,某些进化论者估计为E=0.001),而且突变基因在种群中得以扩大(宽松的估计
为S=0.1);因为新物种的形成需要一系列新基因的出现,假设要十个(幂指数n=10,实际物种间绝对没有这么小
的基因差异)那么进化出一个新物种的概率为:P =(0.0010.010.10.0010.1)10=10-100按照一年繁殖十代,种
群个体数为一千,相应的进化所需要的时间极为宽松的计算也需要“十的九十六次方”年。目前科学认为宇宙年
龄不会超过二百亿(二乘十的十次方)年,进化一个新物种的时间,是宇宙的年龄的自乘约十次,足见进化是绝
不可能的。生物最相近的物种也不可能只差十个基因,高等生物和低等生物基因差别上万,生物从低等到高等进
化所需要的时间更是无法想像的。生命自然产生的机率,如同用飓风能完成装配飞机一样都是不可能的任务对于
生命的产生,现代进化论认为也是一个自然过程,认为简单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在某种特殊条件下进化成复杂的生
命大分子,各种复杂的大分子进一步组合演化形成原始生命。读到这么多串连的“理想化”过程,读者恐怕会考
虑其中的机率问题了,Fred Hoyley 曾说过:“上述事情发生的可能性正如利用席卷整个废料厂的飓风来装配七
四七喷射机一样。”假设和猜测能用作证明吗?谁都会回答:“当然不能。”如果一连串(比如五个)的假设来
做证明,即使每个可能性有70%,那么总体(五个70%相乘)可信度只有16.8%了。而进化论的分子进化机制就
是一系列假设的组合,已经把可能性降低到宇宙不可能等待的地步了。宇宙还没等到一个物种的进化就已经毁灭
无数次了。进化怎么可能是对的呢?科学的严谨性是不能承认它的。(十):一些有趣的问题II-3 一些有趣的问题
有一些自然生物现象明显的违背了达尔文进化论提到的“适者生存”、“用进废退”学说,大家看了这些例子,
对于进化论,或许也能自己做出正确的判断。章鱼的大眼睛生活在深海中的两种动物,章鱼和乌贼,他们每天待
在漆黑的环境中,大部分跟他们生活在同样环境的鱼类都是盲眼的。奇怪的是,章鱼和乌贼的眼部构造,竟然与
人类的眼睛大致相同。依照“用进废退”假设,那么他们实在用不著这双大眼睛。按照“适者生存”理论,他们
这双眼睛并不会增加生存竞争力,因此这个例子刚好说明了进化论的假设错误。毫无竞争力的寄生虫寄生在羊肝
中的肝吸虫,母虫每次产卵约一千五百万个左右,卵会随著羊的粪便排出。它的繁衍方式很特殊,必须有一种蜗
牛爬过,卵附著上蜗牛,经由蜗牛移生于植物上,再由羊只吃下植物,回到羊肝中繁殖。在此过程中,一千五百
万个卵大约有十多个卵能存活。这种繁殖过程,在物竞天择中应该不容易与其它物种竞争,但是肝吸虫几百万年
来,都是用相同的方法繁殖。慢吞吞的树獭生活在澳洲树上的树獭,行动非常缓慢,排泄时必须爬到地上来,虽
然它在土地上的排泄有助于增加树木的养份,但是由于它行动缓慢,地面上的捕食者很容易伺机将其捕捉。有很
多动植物的繁殖、生存过程,都有类似这样不合理的情况,按照物竞天择的说法,应该很容易被淘汰。但是这些
动植物早已生存很久了,而且许多动植物的生理结构在百万年间都没有重大改变。始祖马的疑问人们常常引用马
的进化作为循序渐进的例子。据说在始新纪的岩层中发现了一种叫做始祖马的小种四蹄兽化石,于是,进化论者
就宣称它是现代马的祖先,认为它的特征与现代马相符,表示了一种进化形式。然而,事实并不完全支持这个观
点,由于以下原因,我们还不能肯定始祖马就是现在马的祖先。1.始祖马的化石并没有在更深层的岩层里发现,
相反的,始祖马的骨头却常常在地层表面找到。2.有人解释说,始祖马的体形比现在马小,可见它是逐渐由小到
大,进化到现在马的。这种说法显然没有道理,因为今天存在的马种仍有大小之分。3.始祖马和现代马都同样有
十八对肋骨,而人们认为是中间形态的一种马(Orohippus)有十五对肋骨,同时另一种中间形态(Pliohippus)
却有十九对肋骨。4.始祖马的骨骼结构与现代的蹄兔相当类似,这一点并没有被人们完全认识到。一些科学家相
信,始祖马与马毫无联系,它可能是蹄兔的变种。总之,化石证据并不能说明生物由低等到高等的进化理论;相
反的,许多高等动物却突然出现在岩石里,正与神话或传说中神在很短的时间内创造了万事万物的记载相吻合。(
十一):石油与进化论II-4 石油与进化论油价高涨,人们不禁要问:石油还能烧多少年?全世界几亿辆汽车,这
么多飞机来来往往。远程大型客机波音747一次就要加燃油八十五吨,前几年出事的协和式超音速客机要加九十六
吨油。今天,充电的汽车是有了,充电的飞机看来还是飞不起来。全世界每天的原油消耗量已非常惊人,一九九
六年时就已突破七千万桶,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预计到二○二○年时将达到每天一亿桶(一桶等于一五九公升或
四十二加仑)。其实不用著急。据OPEC估计:按现有开采量,OPEC国家储藏量还能用八十年, 而非OPEC国家的储
藏量可能有二十年好用。OPEC已查明的蕴藏量最大的产油国:沙乌地阿拉伯:二六一四亿桶(约二九○亿吨)伊
拉克:一一二○亿桶(一二四亿吨)阿拉伯联合大公国:九七八亿桶(一○八亿吨)科威特:九六五亿桶(一○
七亿吨)伊朗:九二六亿桶(一○三亿吨) 这不包括美国,俄罗斯和中国等非OPEC大国。今天,科学家普遍认为
石油是史前动物在高温高压下腐化而产生的。然而科学家们一直不解的是到底需要多少次的史前生物毁灭,才能
产生今天这样多的石油?石油是否仅仅由动物的腐化演变而来的?我们知道人体和动物的百分之七十是水,在地
表面只会腐烂掉。按现在的理论,只有在地下高温高压下碳水化合物才能分解成碳氢化合物,成为石油。全世界
的人口是七十亿,假设每人平均七十公斤重,加上人类饲养的牲畜(野生动物分布分散不计),不难计算大概可
以产生三亿吨原油。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的数据是全世界一年消耗大约二十九亿吨原油。换言之,这三亿吨只够
用一个半月的。 有人说史前的生物个体大,数量多。但再多,恐龙也不可能一个挨一个的生活,它们都要有一个
生存环境。有食草的还有食肉的;食肉还要吃食草的;食草的要吃大量的草和树木。而那些埋藏在地下的树木成
了我们今天开采出的每年数以亿吨计的煤。根据考古和地质资料,不难用计算机计算出恐龙的准确数量。大量集
中埋葬,还要高温高压。这很难用偶然发生来解释。现在普遍认为六千五百万年前小行星撞击地球而灭绝了恐龙
。如前所述,在地表面恐龙灭绝只会腐烂掉,不能生成石油。那么,要经历多少次集中埋葬式的大灭绝才能产生
出这样庞大的数量足够我们长期使用的石油哪?从另一方面来看,地球的年龄大约是四十六亿年,人类的祖先在
频繁的毁灭下根本就没有机会进化!那么,我们的生命起源到底是怎么回事?(十二):后记II-5 后记以上的证据
与发现几乎都是对于我们不疑有他的“常识”的莫大冲击。既然科学常识是有问题的,那么人类一直以来所认为
自己认知到的“宇宙真相”,离真正的宇宙真相,究竟相距多远?其实现在科学在逻辑上的基础是属于“归纳法
”。也就是说,经由不断地观察,集合了大量的观察结果,再进行学说的建立。一旦学说建立后,必须经过更严
格的实验证明,一旦发现不能解释的例证时,这个学说就不成立了,必须退回去重新作新的假设。而要成为定律
就更严谨了,在长时间的研究后确认这个学说没有问题后,经过更加仔细地验证,此时必须在逻辑上也要能非常
严谨,足以说明相关的大部分事例,才能成为定律。同样的,如果有反例或者是逻辑上的瑕疵,也必须退回学说
的阶段,重新审视。因此我们知道,虽然大部分科学家承认进化论,但是毕竟它只是一个学说,在逻辑上仍然有
许多漏洞,严谨的科学家仍对这个学说持保留态度。关于人类从何而来,生命的起源为何?都是所有科学研究中
重要的问题,用一个还没确定的学说当作教科书的内容是令人质疑的。而不断发现的证据更是对进化论有力的反
证。如果说一个反证就足以推翻进化论的逻辑基础,那么这么多的例子,难道我们还认为它们只是偶然的发现?
今天的社会上,许多人想的是如何取得更好的竞争力,以争取更好的事业成就与幸福的生活。隐隐约约,达尔文
进化论的假设之一“适者生存”,已经成为人们处事的准则。然而当我们发现达尔文的学说有很大的问题甚至是
错误的同时,回头一看,这样的生存方式是不是也有很大的问题?也许大家听过史前文明吧!接下来的章节我们
要看看科学家发现的一些确实的史前文明的证据。参考资料1. 人类文明遗迹揭示人类起源(二)史前人类化石
(http: //big5.zhengjian.org/articles/2001/2/24/8780.html)2.生物的神秘起源 (http:
//big5.zhengjian.org/articles/2001/5/19/10145.html)3.进化论的重重危机(一~八)(http:
//big5.zhengjian.org/123,81,157,1.html)4.石油与进化论(一)(http:
//big5.zhengjian.org/articles/2001/1/12/7278.html)(十三):亘古之谜─海底遗迹III-1 海底遗迹挑战人类
历史观您知道地球的历史吗?目前科学家经过研究后推测我们现在所居住的地球约在四十六亿年前诞生,一直到
新生代第四纪的更新世,也就是约一百八十万年前的冰河期时代,才开始有猿人的出现。根据一些化石的研究,
科学家认为人类一直到距今一万二千年前的全新世,也就是最后一次冰河期开始衰退并趋于结束时,才开始有所
谓的社会生活及文明存在,但这些文明似乎都停留在新石器时代。现代人类历史时期的定义是根据五千多年前开
始留下的文字符号所保存的使用记录,在此之前的时期则为史前时代。然而,出乎科学家的意料之外,在大洋底
下陆续出现的海底文明遗迹挑战了这样的历史观。这些海底遗迹的建造者,不仅已经有了精巧的建筑、工艺水准
,并显示当时已拥有高度的文明,也懂得运用文字及拥有建造金字塔的能力。如果以现代科技推算这些海底遗迹
所在位址的海域,至少都是在上万年前、数万年甚至更久远以前存在于海面上的,因此,可以明确地判断在新石
器时代之前非常久远的史前时代,曾经存在高度发展的人类文明。而这些文明很可能因为遭受某些变故,导致其
文明历史无法延续、流传下来,仅留下片段残骸沈于海中,做为曾经存在的证据,诉说著史前传说的片段。沉没
海底的城市──日本与那国岛海域遗迹半个世纪前,在日本琉球群岛的与那国岛南端,潜水员们在海底潜水时发
现了人造建筑物的遗迹,包含被珊瑚覆盖的方形结构物、巨大带棱角的平台、以及如街道、楼梯及拱门状的建筑
等。这可说是一座像是祭坛之类的古城遗迹,其范围东西长约二百公尺,南北宽约一百四十公尺,最高处约达二
十六公尺。一九八六年,当地的潜水员将这座海底城命名为“海底遗迹潜水观光区”,经过报导之后引起了世人
的注意。其后琉球大学成立“海底考古调查队”开始长达八年的调查,包含在石桓岛东南至东西方沿岸的海底,
又陆续发现各种石砌建筑、柱穴、人头雕像、拱门及几何图形的海龟雕塑等,最令人震惊的是发现雕刻在石墙上
的“象形文字”,证明了这是一个高度发展的人类文明所遗留下来的古文明遗址。由高处往下看,遗迹的四周围
有市街、农地,最大的一处遗迹全长一百公尺、高二十五公尺,由巨大的岩石所筑成。据琉球大学“海底考古调
查队”以电脑合成方式绘制的立体图显示,该遗迹可能是古文明居民聚会祭拜的神庙。神殿北面有二个半圆形的
柱穴,考古学家认为是举行仪式前沐浴之处,而神殿东方有拱形城门,城门附近有两块重叠巨石,上方留有长方
形人工雕孔,据推测应为经过加工而成的城堡的基石。此外也在与那国岛东南海岸著名的“立神岩”下方海底,
发现高达数公尺的人头雕像,其五官及脸孔清晰可辨。稍后就在巨大人头雕像的附近,又发现了象形文字群,显
示海底遗迹的建造者已具有极高的文明发展。琉球大学物质地球科学系教授木村政昭在一九九九年九月接受访问
时,表示遗迹以目测即可清楚的辨识是由人工完成的组合。各种证据都显示遗迹的确是人造的,包含四周街道的
分布,以及阶梯呈直角状的平坦接面,石块上圆形的孔穴极似以石柱插入后遗留的痕迹等。而人头像及象形文字
的发现,更证实与那国岛南方的海底遗迹,确实是人类文明的遗址。匪夷所思的海底金字塔除了与那国岛南部之
外,在与那国岛最西端的西崎海域也有重大的发现。一九九○年潜水人员在西崎海域海底,发现了一个以岩石堆
砌的庞大金字塔。这个金字塔型结构宽一八三公尺、高二七?四三公尺,由长方形的巨石构成,总共有五层。而大
金字塔附近还发现几座小的石墩,形状类似于大金字塔,是由石板拼成阶梯状的袖珍金字塔,宽约十公尺、高二
公尺。参与研究的琉球大学地质学家判断这个建筑是人工产品,并非自然产物,否则应该有经过腐蚀而成的碎片
聚集其上,但是完全没有找到这样的石块碎片。此外金字塔周围有类似街道环绕的遗迹,也显示这不是大自然产
生的。美国波士顿大学地质学者潜水考察后也表示,这一系列由一公尺高的石块组成的巨大台阶,应是一种阶梯
式金字塔。虽然可以假设石块破裂后经由水的自然腐蚀可以产生这样的结构,但他从未发现什么过程可以产生这
样锋利的阶梯断面。伦敦大学的考古学家则表示建造者至少有如美索不达米亚及印度河古文明的文明水准。据东
京大学地质学教授指出,这个海域所在的陆地露出地面的时间,至少是万年前最后一次冰河期的事。而以现代科
学的认识来看,万年前的人类还处于原始人追著野兽跑的石器时代,根本没有能力建造这种金字塔型建筑物。有
人认为这很可能是一个不为人知的人类文明留下的证据。我们不禁要问:是否真有繁荣先进的古代文明?而日本
的海底遗迹难道是一个特例吗?神秘的台湾澎湖虎井海底古城墙据台湾古籍“澎湖县志”中的描述,从虎井高处
俯视可以看到海底有一片绵延的城墙,当时文人称之为“虎井沉渊”。民国七一年,国内资深潜水人找到了澎湖
虎井古沉城正确的位置,引起考古人士的关切。这座古墙遗址呈十字形形状,以指北针测量呈九十度,为不偏不
倚的南北、东西走向。主体为玄武岩构成,表面长满海草,东西向总长约一百六十公尺、南北向总长约一百八十
公尺,城墙厚度上端约一?五公尺,底部约二?五公尺,有些部分被侵蚀而呈凹凸不平,但搭建城墙的岩石块接缝
极为平整。在北部另有呈圆盘形的构造物,外墙直径约二十公尺,内墙则约十五公尺。当时有人认为古沉城为桶
盘、虎井特殊柱状玄武岩节理地形,一直延伸入海,形成沉城假象。但据地质学家研究表示,自然的岩石若形如
城墙,应该是全部连续的,若是人造的话会有中断处;另外若城墙很直,长度又很长,人造的可能性极高。而虎
井古沈城中堆成沈城城墙的玄武岩,每块岩石大小相当一致、角度垂直、石头缝隙间又有填充物;此外城墙凹口
呈十字行,且接砌面平整,非常符合人造建筑的标准。以“上帝的指纹”一书闻名全球的英国作家汉卡克
(Graham Hancock),偕其夫人在民国九○年八月间会同中、日人员实地潜水探勘后,说明以海底沉城石块堆砌
的方式,明显与玄武岩自然节理不同,应为人工堆砌。他很肯定的指出:“大自然对东西、南北走向没有兴趣,
但人类建筑却很讲究方位”,虎井海底沉城的石块呈现十字形南北向与东西向方式排列,其方位正好是东西走向
和南北走向。并且由于搭建城墙的一块块大石头,表面都很平滑,其接缝处平整的程度“可以将刀子插入”,他
说明这一定是人造而非自然力量所能形成。汉卡克并表示,当今的人类文明历史有一个既定的主流模式,但是这
个主流的模式却无法解释这些持续大量出现的考古学发现,为何共同有著“史前文明”的影子?事实上,人类史
上有很多失落的部分是现代历史还无法告诉我们的,而这些失落的线索,很可能就如同澎湖虎井古城一样埋在海
底,深藏人类文明兴衰的秘密。百慕达、巴哈马海底遗迹一九五八年,美国动物学家在大西洋巴哈马群岛进行海
底观测研究时,意外发现群岛附近的海底有一些奇特的建筑。这些建筑呈特殊的几何图形,也有的为笔直线条绵
延数海哩。十年后,在巴哈马群岛附近又发现了巨大的丁字形结构石墙,长达四百五十公尺,并有两个分支与主
墙形成直角,并且石墙是由每块超过一立方公尺的巨大石块所砌成。随后更发现结构更复杂的平台、道路及类似
码头和桥梁的建筑结构,整个建筑遗址呈现出类似港口的分布。此外,欧洲科学家在著名的百慕达三角洲海底探
测时,也发现百慕达海底耸立著一座无人知晓的巨型金字塔,金字塔边长三百公尺、高二百公尺。塔上有两个明
显为人工建造的巨洞,海水急速从这两个巨洞流过,形成巨大旋涡,使四周一带水域波涛汹涌,海面雾气腾腾。
而要推算这座海底金字塔建造的时间相当困难,但已知这一带陆地沉入海底的时间至少在数万年前。史前文明的
存在我们所居住的这个地球,并不是一开始就是现在这个样子的,而是历经了无数次的地壳变动、火山爆发、洪
水、冰河等变化,亿万年来几经浮沉,才形成今日我们所看到的地理环境。以日本的“亲潮古陆”为例,这片离
日本海沟仅九十公里,深达二千六百公尺的地方,在六千七百万~二千五百万年前竟是高耸在日本列岛以东一百
二十公里的太平洋海面上。所以,我们不难想像,如果史前时代人类曾经有文明,那么很可能一度 、甚至几度毁
灭于天然灾害侵袭,只留下部份遗迹在地形变动或海水上升后,没入海底而得以保存。传说中的Mu大陆文明十九
世纪末,英国上校James Churchward于驻防印度期间,在一个极特殊的机缘下,由一位印度教古寺院的住持手中
得到一块Naccal碑文,这是一种极为艰涩难懂的文字,上校费尽艰难终于在一位印度高僧的指点下,读出了一个
伟大古文明的兴衰史。一九二六年上校出版了关于Mu大陆文明的著作“遗失的大陆”,也就是我们现在所称的
“Mu大陆”的传奇故事。Mu大陆的位置根据碑文上的记载位于现今的太平洋海域上,人类在Mu大陆上曾经发展出
一个伟大繁荣的文明,创造出高度的文学、艺术、工艺、制造等文化。当时居民拥有高度的建筑技术,能够建造
大型建筑物、金字塔、石碑及城堡、道路等。据说Mu大陆的首都和各都市中都铺有整齐的石板道路和运河,都城
中的墙壁装饰著闪亮的金饰,所有人都过著奢华的生活。Mu大陆居民也十分精于航海技术,航海足迹遍布各大洋
,甚至发展出强大的殖民帝国,当时Mu大陆被称为“世界文化的屋顶”。然而繁华的Mu大陆,却在突如其来的大
灾难中瞬间消失于水平面下。怵目惊心的惨剧首先来自于猛烈的火山爆发,引发了强烈的地震及狂暴的海啸,并
不断引出新的火山爆裂。最后在火山熔浆狂喷及地动山摇的地震下,地面像海浪般的跳动、火柱浓烟遮盖了天空
,大地上的一切如倒塌的积木般往下陷落,火山熔岩及扑天盖地的海啸穿过其上,就在一瞬间,Mu大陆完全消失
在太平洋下。Mu大陆的事迹虽然可以视为一个传说故事,但我们如果愿意用另一个角度思考,可以发现人类文明
经过毁灭后再造的可能性的确是存在的。从目前各处海底遗迹的发现,对史前文明的存在,提供了许多不可抹灭
的证据。从这些史前文明的发现,存在各种科学的证据证实的确有古代文明的存在,而要将这些史前文明遗迹写
进历史,还是很难被现今的考古学家及历史学家所承认,因为这和过去的历史观并不相容。然而我们相信,科学
家只要改变一下固有的观念,重新认识历史的真相,只是个时间的问题罢了!(十四):您知道月球是人造的吗?
III-2 您知道月球是人造的吗?自从阿波罗号登陆月球后,人们对于月球的神秘感似乎降低了。以往,人们在中
秋节举家团圆,吃著月饼的时候,抬头一看天上的明月,心中不免对它感到好奇与疑惑。好奇的是月亮上究竟有
什么?疑惑的是这个月亮是哪里来的呢?宋朝文学家苏东坡的《水调歌头》最能表达中国人对于月亮的好奇与憧
憬: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太空人登陆月球后,人们知道月球表面是一片荒凉
的沙漠,只有无尽的太空尘埃,空荡荡的。不过,您知道吗?登陆月球后一些鲜为人知的发现,反而使科学家对
于月球的起源更加迷惑。目前科学家对于月球的了解已超越当年未登陆月球前的想像,这些新发现的证据可以使
人们打开新的思维,重新认识与思考自己与生命的起源。早期的观察自古以来世界各个民族的天文学家对于月球
都进行了长期而充分的观察。月亮的圆缺盈亏,除了是诗人吟诵的对象外,更是农民耕作时的参考指标,中国的
农历就是以月亮运行周期二十八天为基础的历法。很久以前,人们就发现一个很有趣的事实,月亮老是用同一面
对著我们。这是为什么呢?经过长期的观察,人们发现月亮会自转,而自转的周期刚刚好跟他绕著地球转的周期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