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效】补肾壮阳。适用于神疲体乏,遗精、阳痿等症。
淡菜饼
【原料】淡菜250克,面粉500克,姜、葱、盐、味精适量。
【做法】淡菜切碎,和葱、姜、盐、味精拌合成馅。用开水烫面擀皮、包馅成饼形,置平底锅上,用油煎熟食。
【功效】益肾壮阳。适用于房劳引起的精血衰少、阳痿、阴冷等症。
粥
菟丝子粥
【原料】菟丝子60克,粳米100克,白糖适量。
【做法】菟丝子研碎,放入沙锅内,加入300毫升水,用文火煎至200毫升,去渣留汁,加入梗米后另加水300毫升及适量白糖,用文火煮成粥。
【功效】补肾益精,养肝明目。适用于肝肾不足的腰膝筋骨酸痛,腿脚软弱无力、阳痿遗精、呓语、小便频数、尿有余沥、头晕眼花、视物不清、耳鸣耳聋以及妇女带下、习惯性流产等症。
全樱子粥
【原料】金樱子30克,粳米100克。
【做法】金樱子放入沙锅内,倒入200毫升水,置文火上煮至100毫升,去渣取汁,放入粳米,再添水600毫升煮粥。
【功效】收涩、固精、止泻。适用于滑精、遗精、遗尿、小便频数、脾虚久泻及妇女带下、子宫脱垂等症。在感冒期间或发热的病人不宜食用。
鹿角胶粥
【原料】鹿角胶20克,粳米100克,生姜8片。
【做法】粳米入锅,烧沸后再加鹿角胶、生姜,同煮为粥。
【功效】补肾助阳,运用于阳痿、旱泄及不孕等症。
锁阳粥
【原料】锁阳30克,大米适量。
【做法】大米与锁阳共煮,粥成后拣出锁阳。
【功效】壮阳固精,养血强筋。适用于遗精、大便燥结。
枸杞叶粥
【原料】拘把叶250克,粳米100克。
【做法】粳米煮粥,将熟时下切碎枸杞叶,炖至米烂叶孰。
【功效】清热凉血,除烦明目。适用于肝肾阴虚所致的目赤涩痕、烦热、盗汗、遗精、口干咽痛等症。忌食辛辣燥热之物,如加入熟牛肝碎粒60克调匀食之,治夜盲症和两目昏花。
羊脊髓粥
【原料】羊脊髓100克,糯米、调料适量。
【做法】羊脊切细与糯米同煮粥,随习惯加调料。
【功效】填精补髓。适用于肾精亏损等症。
牛肾粥
【原料】牛肾1个,阳起石150克,粳米1000克,盐、生姜、葱白各适量。
【做法】牛肾去筋膜、切细,阳起石用布包好。锅内加5碗水,下入阳起石布包,煎至2碗时,弃阳起石布包,下牛肾和粳米,加盐、生姜、葱白,共煮成粥,空腹食。
【功效】补肾益精。适用于五劳匕伤、阳痿等症。
狗肉粥
【原料】狗肉100克,大米150克。
【做法】狗肉切碎。大米用旺火煮,水沸后,改文火煮。待五成熟时,加入狗肉未搅匀,继续煮至内烂熟即可。
【功效】健脾、补肾壮阳。适用于遗精、遗尿、阳疹、腰膝酸软、畏寒等症。
麻雀粥
【原料】麻雀5只,粳米100克,葱白3殷。
【做法】麻雀去毛、内脏,洗净后炒熟,然后放入少量白酒,稍煮,再加水,放入淘洗净的粳米,继续煮至米开花肉熟时,加入葱白,再稍煮几沸即成。
【功效】壮阳、暖肾、益精。适用于阳虚赢瘦、阳疹及女性性冷淡。
莲花粥
【原料】莲须、莲蕊、大米若干。
【做法】莲须、莲蕊焙干研未。大米煮粥,加莲须、莲蕊粉末食用。
【功效】交通心肾,固精养血。适用于心肾不交的遗精、心悸、失眠等症。
莲子粉粥
【原料】莲子、大米适量。
【做法】莲子磨粉。大米放入锅内煮至五成熟时加入莲子粉,再继续煮至熟即可。
【功效】健脾固精。适用于脾虚泄泻、肾虚遗精等症。
莲子粥
【原料】莲子25克,糯米100克,冰糖适量。
【做法】莲子、糯米共入锅中,加水适量煮粥,待熟时加入冰糖稍炖即成。
【功效】补益精气,健脾止泻,养心抗衰。适用于心悸失眠、健忘多梦、脾虚久泄等症。
鸡汁粥
【原料】母鸡1只(1.5公斤),硬米适量。
【做法】母鸡剖洗干净,放入沙锅内,倒入适量水,置文火熬鸡汁,用原汁鸡汤同粳米入锅煮粥。
【功效】滋养五脏,补益气血。适用于年老体弱、病后、产后赢瘦,气血不足,虚弱劳损等症。伤风感冒或病发热期间不宜食用。
鸭汁粥
【原料】5年以上老鸭1只,粳米适量,葱、姜少许。
【做法】老鸭宰后洗净,切成小块放入锅内,倒入适量清水,置火上煮5小时,然后分数次取鸭汁煮粥,煮时加入葱、姜少许。
【功效】滋阴养胃,利水消肿。适用于身体赢瘦、水肿及病后体虚等症。凡为阳虚脾弱,外感未清,痞胀脚气,便泻伤风者忌食。
蛋花粥
【原料】粳米100克,鸡蛋或鸭蛋1个。
【做法】粳米放入锅内,倒入适量清水,置旺火上煮,水沸后,改文火继续煮至米开花时,取鸡蛋或鸭蛋打匀后,倒入沸粥中,稍煮片刻,放入细盐少许即可。
【功效】补益五脏,填精补血。适用于孕、产后体虚等症。
牛乳粥
【原料】牛乳20G毫升,糯米或粳米100克,白糖少许。
【做法】粳米或糯米与牛乳一同放入锅内,再加入500毫升水,置旺火上煮,水沸后改文火继续煮成粥。食时加入白糖少许调味。
【功效】补虚损,益肺胃,生津液,润肠燥。适用于病后、体虚便秘等症。
熟地粥
【原料】熟地黄片30克,粳米40克。
【做法】熟地黄片用纱布包好,放入沙锅内,倒入500毫升水,浸泡片刻,用旺火烧煮,经过数次沸腾后,见药汁呈棕黄色,药香扑鼻时改文火,放入粳米继续煮成粥,去掉熟地黄片即成。
【功效】补肾阴,养肝血。适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骨蒸潮热、盗汗遗精、腰膝酸痛及月经不调。脾胃紊盛,便溏及痰湿素盛者忌食。
当归粥
【原料】当归15克,粳米50克,红枣5枚,砂糖适量。
【做法】当归放入温水中浸泡片刻,捞出放入沙锅中,加水200毫升,先煎浓汁约100毫升,去渣取汁,放入淘洗净的粳米、红枣、砂糖,再加水300毫升,用文火煮至米熟汤稠。每日早晚温热食,10天为一序程。
【功效】补血调经,活血止痛,润肠通便。适用于气血不足、月经不调、闭经、痛经、血虚头痛、眩晕及血虚便秘等症。脾虚湿盛的食欲不振、院腹胀痛、泄泻、舌苔厚腻者忌用,阴虚火旺者慎用。
人参粥
【原料】人参8克,粳米30克,冰糖少许。
【做法】人参研未与粳米、冰糖一同放入沙锅内,加入400毫升水,用文火煮至米开花汤稠即成。
【功效】益元气、补脾肺,抗衰老。适用于年老体弱,脾肺虚损,久病赢瘦,劳伤元损,食欲不振,心慌气短,失眠健忘,性机能减退等一切气血津液不足症。凡属阴虚火旺体质及身体壮实的人不宜食用。
海鲜粥
【原料】虾米50克,大米200克,葱、盐、味精少许。
【做法】大米与虾米煮粥,熟时加葱、盐、味精即成。
【功效】益肾补精,壮阳强体。适用于阳痿、遗精等症。
鸡肝粥
【原料】鸡肝50克,粳米100克,葱、姜未、盐、味精、胡椒粉、麻油各适量。
【做法】鸡肝切丁。洗净粳米,加适量水煮粥。将熟时放入鸡肝、调味品,熟后食用。
【功效】补肝肾,壮阳,明目。适用于阳疹、老人肝虚目昏、夜盲等症。
芡实粥
【原料】生荧实同麦麸炒黄15~20克,大米30克。
【做法】梗米淘洗净,放入沙锅内,再加入芡实及500毫升水,用文火煮成粥。
【功效】健脾止泻,益肾固精。适用于脾虚久泻、带下、肾气虚,精关不固、遗精、遗尿、小便频数、尿浊等症。但不宜在感冒及发热期间食用。
萸肉粥
【原料】山萸肉15克,糯米50克,红糖适量。
【做法】糯米、山萸肉、红糖一同放入沙锅内,倒入450毫升水,置文火上煮至米开花粥稠。
【功效】补益肝肾,收敛固涩。适用于肝肾亏虚、腰膝酸痕、头晕目眩、耳聋目呜、阳痿遗精、小便频数、月经量多、漏下不止等症。但痰湿秦盛、小便不利者忌食。
虫草粥
【原料】糯米50克,冰糖适量,虫草粉6克,白芨粉10克。
【做法】糯米与冰糖一同放入沙锅内,加入400毫升清水,用文火熬成稀粥,然后均匀地加入虫草粉、白芨粉。稍煮片刻停火,再焖5分钟即成。
【功效】益肺补肾。适用于肺阴不足,虚喘劳嗽、自汗盗汗、阳痿遗精、腰膝酸痛、病后体虚。但感冒发热期间和肺热咳血应忌食。
鹌鹑粥
【原料】鹌鹑1只,粳米100克,葱姜未15克,料酒2匙,精盐少许。
【做法】鹌鹑摔死,去毛及内脏,洗净放入碗中,加葱姜末、料酒、精盐,上笼蒸至烂熟,去骨。粳米煮粥,五成熟时放入鹌鹑肉,炖至肉熟米烂。
【功效】补五脏,益气力,实筋骨,消结热。适用于肺结核、久咳、气短、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肾炎水肿、腰膝酸痛等症。
忌食辛辣刺激动火生痰之品,忌肥肉、烟酒。
甲鱼粥
【原料】甲鱼1只(500克),粳米100克,料酒2匙,姜片15克,葱段15克,胡椒粉6克,鸡汤1公斤,植物油、精盐适量。
【做法】甲鱼宰杀后剁去头,去掉硬盖、尾及爪尖,弃肠杂,洗净后切成小块,入开水中煮一下,捞出刮去黑皮,锅中注入适量植物油,烧热后入甲鱼,翻炒3分钟,加料酒、葱段、姜片略炒,入鸡汤和粳米熬成粥,调入精盐、胡椒粉即成。
【功效】补劳损,滋肝肾。清虚热。适用于阴虚痨热、脱肛、崩带等症。
宜辅食滋肝肾之阴的黑豆、桑椹、枸杞、樱桃、黑鱼、龟肉、蛤蜊等食物。忌用对肝肾有刺激作用的烟、酒等。
加入猪大肠250克,共煮粥食,对脱肛效果更好。
枸杞羊肾粥
【原料】鲜枸杞叶500克,羊肾2只,大米250克。
【做法】枸杞汁洗净、切碎,羊肾去筋膜、臊腺,切碎。与大米一同加水煮粥,熟后即可食。
【功效】滋补肝肾,聪耳明目。适用于腰膝酸软、脚跟疼痛、遗精、阳疹等症小。
益母草粥
【原料】新鲜益丹草120克或干益母草60克,梗米50克,红糖适量。
【做法】新鲜益母草去根、洗净、切碎,如用于益母草需煎取浓汁200毫升左右,将使米淘洗净,一同放入锅内,再添水350毫升,煮为稀粥,加入红糖,以米烂汤稠为度。
【功效】法痰活血,调经止痛,适用于妇女月经不调、痛经、胎漏难产、崩中漏下、产后血晕、瘀血腹痛等症。由于此粥有活血祛瘀作用,故孕妇不宜用。
丹参粥
【原料】丹参30克,糯米50克,红枣3枚,红糖适量。
【做法】丹参煎以浓汁,放入沙锅内,将糯米淘洗净,与红枣、红糖一同放入沙锅内,倒入450毫升清水,用文火煮成稠粥,每日2次,温热服食。10天为1疗程。
【功效】活血化瘀,调经止痛,除烦安神。适用于血滞经闭、月经不调、产后恶露不尽,瘀滞腹痛、宫外孕、胸胁疼痛和温病热入宫及心烦不寐等症。
丹参粥的活血化瘀作用是通过人体的生理调节以后才起作用的,因此,作用较慢,若用于冠心病、高血压和慢性肝炎及肝脾肿大等病,要长期坚持食用,方可奏效。
肉桂粥
【原料】粳米100克,砂糖适量,肉桂粉末1~2克。
【做法】肉桂研为细未。粳米、砂糖放入锅内,加适量水煮为稀粥,将肉桂末调入粥中,改用文火煮,待粥熬稠即停。早晚2餐空腹温食。
【功效】温中补阳,暖脾健胃,散寒止痛。适用于肾阳不足、下焦虚冷、畏寒肢凉、遗尿尿频、脾阳不振、脘腹冷痛、食少溏泄、寒庙奔豚、虚寒痛经、宫冷不孕等症。
肉样粥属大辛大热,凡阴虚火旺和阳症出血者禁服,孕妇忌食。肉桂内所含桂皮油挥发较快,药末入粥后不宜久煮。
艾叶粥
【原料】艾干叶15克,粳米50克,红糖适量。
【做法】艾叶放入沙锅内,倒入清水,用文火煎取浓汁去渣,将糯米淘洗净,与红糖一同放入沙锅内,添适量水,用文火煮成稠粥。
月经过后3天服,月经来前3天停,每日早晚温热食。
【功效】温经止血,散寒止痛。妇女虚寒性痛经、月经不调、小腹冷痛、崩漏下血、胎动不安、妊娠下血及宫冷不孕症。凡阴虚血热者不宜食用。
益智仁粥
【原料】益智仁5克,糯米50克、细盐少许。
【做法】益智仁研为细未。糯米淘洗净,放入沙锅内,加水450毫升,置文火煮成稀粥,调入益智仁末,撒入细盐少许,稍煮片刻,待粥稠停火。
【功效】温脾止泻,补肾固精,缩屎止遗。适应于脾寒泄泻、腹中冷痛、遗精阳痿、早泄、尿频、遗尿、夜多小便和多唾涎等症。凡属温热者或阴虚血热者忌服。
桃仁粥
【原料】桃仁10~15克,粳米50克,红糖适量。
【做法】桃仁捣碎,加水浸泡,研汁去渣。将糯米淘洗净后与红糖一同放入沙锅,加450毫升水,再倒入桃仁汁,用文火煮成稀薄粥即成。用于通经,每次在月经前5天开始服食,连服3~5天,每日2次,温热食下,或平常隔日服,每日2次。若用于通便,可每日温热食用1~2次。
【功效】活轿通经,法瘀止痛,润肠通便。适用于瘀血停滞所致的妇女血滞经闭、痛经、产后瘀阻腹痛、跌打损伤、瘀血肿痛、胸胁刺痛、瘀积、血燥、便秘等症。因本粥的破血功能较强,食之能引起流产,故孕妇禁用,平素大便稀薄的人也不宜食。
桂浆粥
【原料】肉桂2克,糯米100克,红糖适量。
【做法】肉桂与适量水一同放入沙锅内,用旺火煎浓汁,去渣备用。
糯米淘洗净,放入沙锅内,倒入清水,用文火煮成稀粥,待粥将成时,调入肉桂汁,加入红糖稍煮一沸即成。
【功效】补阳气,暖脾胃,散寒止痛。适用于肾阳不足、畏寒怕冷、四肢发凉、阳痿、小便频数、脉搏微弱无力、脾阳不振、脘腹冷痛、饮食减少、大便稀薄、呕吐、肠鸣腹胀、消化不良以及寒湿腰痛、风寒湿痹、妇女虚寒性痛经等症。本粥适用于寒症,凡实症、热症、阴虚火旺的病人忌食。
龙骨粥
【原料】慑龙骨30克,糯米100克,红糖适量。
【做法】龙骨捣碎,放人沙锅内,倒人20c毫升水,置文火上熬1小时,取汁去渣。将糯米洗净放入沙锅内,再添水600毫升及适量红糖,煮成稀稠粥。
【功效】镇心安神,收敛固脱。适用于心神不安,心慌心跳、失眠、遗精、产后虚汗不止、盗汗、自汗、崩漏等症。湿热之症不宜食用。
紫石英粥
【原料】紫石英15克,糯米100克,红糖适量。
【做法】紫石英打碎,淘洗净放入锅中,倒入300毫升水,置旺火上煮,水沸后改文火煮至150毫升汁时,去渣取汁,再放入淘洗净的糯米、红糖,添500毫升水,煮成稀粥。
【功效】镇心安神,温肺补中,暖宫。适用于肺虚咳嗽,血海虚寒型不孕症。凡阴虚火旺者不宜食用。
肉苁蓉羊肉粥
【原料】肉苁蓉30克,羊肉200克,大米250克,葱白2根,生姜3片,盐少许。
【做法】肉苁蓉、羊肉切片。用沙锅煎肉苁蓉,去渣取汁,加羊肉和适量水与大米煮粥,再加食盐、生姜、葱白,煮熟为粥。
【功效】补肾益精。适用于肾虚腰病、阳痿、遗精、面色灰暗等症。大便稀薄、性功能亢进者忌服。
海参粥
【原料】水发海参100克,粳米100克,精盐、味精适量。
【做法】海参洗净切成小块,同粳米共入锅中,加水适量煮成粥后,调入精盐、味精即成。
【功效】补肾,益精,养血。适用于精血亏损、体质虚弱、性机能减退、低热盗汗、肾虚尿频等症。忌食寒凉之物。
栗子粥
【原料】栗子100克,粳米100克,冰糖50克。
【做法】栗子用刀切开,去壳取肉,再切成碎米粒大小,同粳米共入锅中,加水炖煮,熟时入冰糖稍炖即可。
【功效】益气,厚肠胃,补肾气,强筋骨。适用于腰膝酸软、小便频数、慢性胃炎、长久腹泻、咳嗽气喘、慢性支气管炎、跌打损伤、筋骨肿痛等症。每天早晚各服食4粒用火煨熟的栗子,有益气厚肠、强筋壮骨之功。
猪肾粥
【原料】猪肾100克,大米120克。
【做法】将猪肾除去臊腺洗净,放锅内添适量水,烧沸煮成汤。洗净大米,放猪肾汤内,用小火煮熟即可。
【功效】补益肾气。适用于四肢酸软、遗精、阳痿等症。
龙虱粥
【原料】龙虱、猪肉、大米、葱、姜、盐、味精各适量。
【做法】龙虱用热水泡死,除去体内污物及头、足、翅,洗净备用。猪肉切丝,加大米、调味品与龙虱同煮粥食。
【功效】固涩肾气,适用于阳痞、遗精及小儿夜尿频数、遗屎等症。
羊肉粥
【原料】羊肉100克,粳米60克。
【做法】羊肉去筋膜,洗净切片,同粳米共入锅中,加水适量,煮成稀粥。
【功效】适用于中老年人阳气不足,气血亏损,体弱赢瘦,中虚反胃,恶寒怕冷,腰膝酸软等症。
山药粥
【原料】鲜山药120克(或于品60克),粳米120克。
【做法】粥煮至将熟时,加入山药。
【功效】健脾补胃,滋补肺肾,益精固涩。适用于脾虚腹泻、慢性久痢、食少倦怠、虚劳咳嗽、肾虚遗精、女子带下、小便频数及老年性糖尿病等症。早晚温热服食。
米油粥
【原料】粳米200克,鸡蛋1个。
【做法】将鸡蛋磕入碗内加适量盐,打散。粳米洗净,加水适量,上火烧沸,待米汤渐浓时,将米粒捞出,继续熬煮,待米汤浓缩后冲入鸡蛋液中,即可食用。
【功效】填精补液,利尿通淋。适用于精清不育,小便淋涩等症。
龟肉粥
【原料】龟1只,糯米100克,料酒2匙,生姜3片。葱段、精盐、味精、胡椒粉少许,鸡汤1公斤。
【做法】龟入开水锅中稍煮捞起,剁开龟甲,除去内脏,斩头、脚,去尾,切成小块,下开水锅中重煮一下,再捞出放入冷水中,刮去身上的皮膜,洗净放入锅中,加入料酒、葱、姜、精盐和鸡汤,上火炖烂,拣去姜、葱及龟骨,下入糯米共煮成粥,待熟后调入胡椒粉、味精即成。
【功效】滋阴补血,除湿痹,止泻痢。适用于妇女产后体虚、子宫脱垂、筋骨疼痛、血痢等症。
麋角粥
【原料】麋角胶15克,大米150克。
【做法】庚角胶研成细未。大米煮粥,冲入麋角胶细未,调少许盐即可食。
【功效】补下元虚弱。适用于性功能低下等症。
何首乌粥
【原料】制何首乌60克,粳米100克,大枣3个,冰糖适量。
【做法】制何首乌入沙锅煎取浓汁,去渣,再与粳米、大枣、冰糖同煮成粥。熟后即可食。
【功效】滋补肝肾。适用于肝肾不足,阴血亏损所致的头晕耳鸣、头发早白、贫血及性神经衰弱等症。大便溏薄者忌服。食用首乌粥期间,忌吃葱、姜、萝卜、猪肉、羊肉。
石耳粥
【原料】石耳,大米适量。
【做法】泡发石耳与大米共煮粥。
【功效】补益精血。适于肝肾阴虚所致的不孕、不育症。
肉苁蓉粥
【原料】肉苁蓉30克,粳米150克,葱姜各适量。
【做法】肉苁蓉放沙锅内,先煮烂,然后去渣,再放粳米煮粥。待粥要煮成时,加入葱、姜适量,煮沸即成。
【功效】益肝肾,补精血,润肠。适用于肾虚阳疹、腰膝冷痛等症,
八宝莲子粥
【原料】江米500克,莲子20克,核桃仁10克,甜杏仁10克,桃仁10克,小金枣20克,葡萄干20克,苹果脯、桃脯各50克。
【做法】江米洗净分装在10个小碗内,放清水(水面离江米2厘米左右)。将去皮果料均匀铺在米上,用旺火蒸熟即可食用。
【特点】味道美,酸甜适度,果味浓郁,有强腰壮肾、补中益气之功能。
神仙粥
【原料】山药500克,芡实250克,粳米250克,韭菜籽末100克。
【做法】山药蒸熟去皮,芡实煮熟去壳,捣成泥。山药、艾实加粳米小火共煮粥,空腹食,如加韭菜籽未效果更佳。分数次服食粥后,最好饮热酒8杯。
【功效】补虚芳,壮元阳,益气强志。治虚损所致的遗精、阳痿等症。
韭菜粥
【原料】韭菜50克,粳米50克。
【做法】韭菜切碎,同粳米共入锅中,加水煮粥。
【功效】补肾壮阳,固精止遗。适用于脾肾阳虚所致的腹中冷痛、阳疾早泄、腰膝无力、小便频数及白带过多、经漏不止等症。
西湖藕粥
【原料】老藕500克,糯米500克,白糖200克,碱8克。
【做法】将藕去节、刮皮,洗净,晾干,糯米淘净后沥干。
藕的小头用柄经捣,使孔闭塞,然后将糯米从大头灌入孔内,边灌边拍。灌满振实,竖放在锅内(锅底垫上竹蒸架),四边空隙用细藕和藕稍填实塞紧,放入碱,加水2公斤,上面覆盖鲜荷叶1张,盖上盖,用旺火煮约4~5小时,待藕酥,取出荷叶,察看水量,补足水分(2公斤)。
用细麻布1块覆在酥藕上面,四角拖挂在锅外,将糯米倒在布上,加盖、将布角翻搭在锅盖上(防止糯米从布中溢出),用旺火煮至米化,加入白糖再烧煮约2小时,豆粥浓稠时即成。取酥藕时应拉起布角,按需要量逐次取出,切片装盘,加白糖。藕粥另用碗盛。藕孔灌的糯米及酥藕也外加白糖。
【特点】藕色赭红,藕酥粥稠,味香清郁,是杭州市秋季传统风味小吃。
甜藕粥
【原料】糯米200克,嫩藕2枝,白糖250克,桂花酱少许。
【做法】糯米淘净,藕洗净去节切成段,刨成浆,去渣留汁。将藕汁和糯米一起倒入锅内并酌加清水,上盖烧煮熟透,再将白糖、桂花酱加入,稍煮即可食。
【特点】清香,味美。
包河藕粥
【原料】糯米500克,藕1公斤。红糖1公斤,碱少许。
【做法】包河老藕削去藕节,刮反洗净。糯米洗净放入大碗内,加入碱
(0.5克,化水),拌和均匀,等米干后,灌入藕孔内,边灌边拍藕身,使米塞实。
将灌好米的藕和剩下的米,同时放入铝锅内,加入开水(没过藕6~7厘米)和碱(1克),用旺火烧开后,改用小火焖约1小时左右,中间翻动2次,最后放入红糖搅匀。
食用时将藕捞出,切成3~4毫米厚的藕片。每碗放藕3片,再盛入稀饭即成。制做藕粥时,刀、叉、锅、勺均不用铁器,以免藕及稀饭发黑。
【特点】藕香,粥甜,是合肥市夏、秋季节群众喜爱的传统风味小吃。
淡菜粥
【原料】淡菜50克,大米150克,葱、盐、味精少许。
【做法】洗净淡菜及大米,同煮为粥,将熟时加葱、盐、味精等调料,熟后即可食。
【功效】补肾精,止泄泻。适用于虚劳伤惫、精血衰少、阳痿不举及妇女带下等症。
白狗骨粥
【原料】白狗骨、大米、调味品各适量。
【做法】骨熬汤,以骨汤煮粥,加调昧品食用。
【功效】补妇女虚损。适用于妇女体虚不孕等症。
药膳
姜附烧狗肉
【原料】熟附片30克,生姜150克,狗肉1公斤,大蒜、菜油、葱各适量。
【做法】狗内洗净,切成小块,生姜煨熟备用。熟附片放入锅内,先熬煮2小时,然后放入狗肉、大蒜、姜,加入适量清水,炖至狗肉熟烂即成。
【功效】温肾散寒,壮阳益精。适用于阳痿、夜尿频数,四肢冰冷等阳虚症。患感冒者忌食。
枸杞炖羊肉
【原料】羊腿内1公斤,枸杞子20克,清汤2公斤,葱、姜、盐、味精、料酒、花生油各适量。
【做法】羊腿肉洗净,放入沸水锅中煮透,再用冷水洗净,切成方块。
铁锅置火上,烧热后,倒入花生油,油热后下入羊肉、姜片翻炒,放入料酒炝锅,炒透后,将羊肉同姜片一同倒入沙锅,放入枸杞、清汤、盐、葱,汤烧开后,改用文火炖烂,拣出葱、姜,放入味精即成。
【功效】益精明目,补肾强筋。适用于阳痿、早泄及月经不调、性欲减退等症。
附片蒸羊肉
【原料】鲜羊腿肉1公斤,制附片30克,肉清汤250克,181料酒、葱段、姜片、味精、盐、胡椒粉、熟猪油各适量。
【做法】羊腿肉去毛、洗净,放入沸水锅中煮熟,捞出,切成小块。
取大瓷碗1只,皮朝上放入羊肉及附片、料酒、熟猪油、葱段、肉清汤,隔水蒸熟。食用时,撒上葱花、味精、胡椒粉即可。
【功效】补阳强心,强身壮骨。适用于心悸、畏寒、腰膝酸软、阳掺等症。
杜仲爆羊腰
【原料】杜仲15克,五味子6克,羊腰500克,素油、芡扮、葱、姜、酱油、味精各适量。
【做法】杜仲、五味子放入沙锅内,加入适量清水,置文火上熬煎40分钟,去渣,浓缩备用。
洗净羊腰,去筋膜臊腺,切小块,用芡汁拌匀,再用大火热油爆炒至嫩熟,加入杜仲、五味子浓汁及酱油、葱、姜、味精等调料即成。
【功效】强肾壮腰。适用于肾虚腰痛、遗精等症。
芡实煮老鸭
【原料】芡实200克,老鸭1公斤,葱、姜、盐、料酒、味精各适量。
【做法】老鸭去毛和内脏,洗净。再把芡实洗净放入鸭腹内,然后把鸭放入沙锅内,加水适量,置旺火上,水沸后,改用文火烧至鸭肉软烂即成。
【功效】固肾涩精,适用于肾虚遗精等症。
虫草全鸭
【原料】冬虫夏草10克,老鸭500克,料酒、姜、葱白、胡椒面、盐各适量。
【做法】鸭去毛及内脏,洗净,在沸水中氽一下捞出,晾凉,然后将虫草用温水洗净,将鸭头劈开,取虫草10枚,装入鸭头内,用棉线将鸭头缠紧,余下的虫草和生姜、葱白一同装入鸭腹内,然后放入盆内,注入情汤,用盐、胡椒面、料酒调好味,用湿棉纸密封盆口,上笼蒸约2小时,出笼后揭去棉纸,放入味精调味即成。
【功效】补肺肾,益精髓。适用于虚劳咳喘、自汗盗汗、阳痿遗精、腰膝软弱、久虚不复等症。
百仁全鸭
【原料】肥鸭1.5公斤,莲子50克,薏米30克,芡实30克,扁豆30克,糯米100克,虾米15克,熟火腿肉50克,蘑菇30克,植物油、黄酒、胡椒粉、盐各适量。
【做法】去莲子芯、皮,将扁豆煮后去皮,糯米洗净,用清水泡片刻后取出,洗净芡实、薏米,蘑菇洗净切丁。
火腿肉切丁,与莲子、扁豆、糯米、芡实、薏米、蘑菇了一同放入碗内,加黄酒、胡椒粉、盐适量拌匀,上笼蒸约30分钟即成八宝馅。
鸭子去毛和内脏,洗净,剁去鸭脚。在鸭颈的咽喉处开刀,切断颈椎骨,剔去项骨,再将鸭皮连肉翻着往下退,用刀边剔骨头,边往外翻,直剔到鸭尾,除两翅外,其余的骨头全部剔除不用,再将鸭皮翻过来,成1只无骨的全鸭。把八宝馅填入鸭腹,在刀口处打个结,防止腹中的馅漏出。把183黄酒、胡椒粉、盐拌匀,抹遍鸭身,将鸭腹朝上放入碗内,上笼蒸熟取出,晾干。
炒锅置火上,倒入植物油,油烧热后,将鸭子下入油中炸至皮酥呈金黄色时捞出,装盘即成。
【功效】滋阴益肾,补脾健胃。适用于脾虚呕逆、肾阴亏损、多梦、遗精及赤白带下等症。
清蒸人参鸡
【原料】人参15克,母鸡1公斤,火腿10克,水发玉兰片10克,水发香菇15克,盐、料酒、葱、姜、鸡汤各适量,味精少许。
【做法】鸡去毛及内脏,放入沸水中烫一下,洗净。火腿、玉兰片、香菇、葱、生姜均切片。人参用开水泡开,上笼蒸30分钟,取出。
在盆内放入鸡、人参、火腿、玉兰片、香菇、葱、姜、盐、料酒、味精,添入鸡汤(淹没鸡),上笼蒸熟即成。
【功效】大补元气,固脱生津。适用于劳伤虚损、阳痿、尿频等症。
党参茯苓鸡
【原料】母鸡1只,党参30克,白术15克,茯苓15克,砂仁3克,寇仁9克,生姜9克。
【做法】去鸡毛和内脏,洗净,然后在鸡腹内放入党参、白术、茯苓、砂仁、莞仁,用线缝合,口朝上放在沙锅内,倒入适量清水,置旺火上,水沸后用文火炖至肉熟,掏出药渣即成。
【功效】健脾助胃。适用于脾虚引起的滑泄遗精症。
枸杞蒸鸡
【原料】枸杞子15克,小母鸡500克,料酒、胡椒面、姜、葱、味精、盐各适量。
【做法】将鸡去毛及内脏,洗净。放入锅内,倒入适量清水,置旺火上煮沸,余透,捞出。然后将枸杞装入鸡腹内,腹部朝上放入盆内,把葱、姜放入盆内,加入情汤、盐、料酒、胡椒面,将盆盖好,用湿棉纸封住盆口,上笼用沸水旺火蒸熟。将盆口棉纸揭去,捡去姜、葱、放入味精即成。
【功效】滋补肝肾。适于肾虚腰痛、神经衰弱及遗精等症。
生地鸡
【原料】乌骨鸡1只,生地黄250克,饴糖150克。
【做法】乌骨鸡洗净。生地黄切细丝,与饴糖拌匀后,放入鸡腹内,用线缝好,放瓷碗内,蒸至熟透即成。
【功效】强筋健骨,益精髓。适用于肾精亏损的腰背疼痛及遗精等症。
红杞乌参鸽蛋
【原料】海参2只,枸杞子15克,鸽蛋12只,盐、酱油、葱、姜、淀粉、肉汤、黄酒、味精、猪油、花生油、胡椒粉各适量。
【做法】将海参水发后,撕净内壁膜,放肉汤内汆一下,捞出,倒去汤,再放新汤,并将海参放入锅内汆一下取出,在腔壁剖棱形花刀。煮熟鸽蛋剥去皮,葱切段。往热锅内倒入花生油,将鸽蛋蘸满淀粉,放入锅内炸黄捞出。
锅置火上,烧热后,放入猪油,将葱、姜煸香,加入鸡汤稍煮,捞去葱、姜,放入海参、黄酒、酱油、胡椒粉,小火煨约40分钟,加入枸杞子、鸽蛋,再煨10分钟,取海参摆盘内,鸽蛋围在四周,将锅内留下的汤汁勾芡,浇在海参、鸽蛋上即成。
【功效】滋阴润肺,补肝明目。适用于精血亏损的阳疹、遗精等症。
虫草炖蛤蚧
【原料】鲜蛤蚧1对,虫草9~15克,瘦肉120克。
【做法】蛤蚧剖腹去内脏与瘦肉、虫草一同放入炖盅内,加清水1碗,隔水清炖3小时即成。
【功效】补肺肾,益精固阳。治阳疹。
虫草炖水鸭
【原料】水鸭1公斤,冬虫夏草20克,鱼肚100克,生姜3片,盐、味精适量。
【做法】水鸭洗净,和涨发的鱼肚一起放入沙锅中,加入姜片及适量清水,置火上炖5小时,炖好后加入适量盐、味精即成。
【功效】滋阴补肾,壮阳涩精。适用于身体虚弱、口干舌燥、遗精、阳痉等症。
沙参炖龟肉
【原料】沙参60克,冬虫夏草10克,乌龟1只,麻油、盐适量。
【做法】洗净沙参、虫草,去掉乌龟内脏,连龟甲一起与沙参、虫草放入锅内,倒人适量清水,置文火上炖。用麻油、盐调味即成。
【功效】滋阴养血,补肺益肾。适用于阴虚潮热、盗汗、肾虚遗精等症。
百合捞莲在
【原料】莲子50克,百合100克,黄花菜数根,冰糖150克。
【做法】百合、黄花菜用水洗净,装入大汤碗内。莲子去掉两头及皮,捅掉芯,也放入大汤碗内。汤碗内加入清水50D克,上笼用旺火蒸熟后,放入冰糖,再蒸片刻即成。
【功效】香甜滋补。
五果炖鸡
【原料】鸡1只(1.5公斤),桂元50克,荔枝50克,红枣50克,拘杞子15克,水发莲子25克。
【做法】鸡斩成块,桂元、荔枝剥壳;红枣、枸杞子洗净、沥水。
沙锅加适量清水,放入鸡块、姜片,烧开撇去浮沫,转小火,炖至六成熟时,放入桂元、荔枝、红枣、莲子、枸杞子,炖至酥烂,放入白糖即成。
黄芪八宝鸡
【原料】黄蔑50克,白条母鸡1只,八角、白芷、桂皮、丁香、豆蔻、砂仁、陈皮各3克,黄洒、盐适量。
【做法】白条鸡洗净,去爪尖、翅尖,取出内胜,将鸡肝、心、肺清洗干净。黄蔑连同八角、白芷、桂皮、丁香、豆毡、砂仁、陈皮等装入白纱布小袋里。将药袋、鸡内脏一并放入鸡膛内,把鸡放入锅中,放水浸没鸡身,用文火煨炖至八成熟时,加入黄洒、盐,用中火焖至鸡肉酥烂即成。
【功效】鸡肉鲜嫩,鸡汤浓香。可滋阴补肾,补气升阳,利尿消肿。
竹荪汆刺参
【原料】水发刺参500克,竹荪15克,白酱油20克,味精5克,鸡汤500克,绍酒15克。
【做法】刺参大的每只切4块,小的切片,放入沸水锅中加酒余一下捞起,减除腥味后再用煮开的鸡汤(100克)、白酱油(5克)汆一下,滗去汁放在汤碗左边。
发好竹荪切长3厘米段,洗净杂质压干,放进汆过刺参的汤汁中氽一下,捞起放在刺参碗内右边。
鸡汤(400克)下锅,加入白酱油(15克)、味精调匀煮开,撇去浮沫,浇入刺参竹荪碗中即成。
【功效】色形美观,清爽而脆。
虫草炖黄雀
【原料】冬虫夏草6克,黄雀12只,生姜适量。
【做法】黄雀去毛和内脏,洗净,切块。黄雀、冬虫夏草、生姜放入沙锅中,加水适量,置文火炖至黄雀肉熟烂即成,药与肉一起食用。
【功效】补脑兴阳,填情益髓。适用于中老年人阳气衰败、肾精亏损的阳痿、早泄及性功能低下等症。
枸杞炖狗鞭
【原料】狗鞭1具,枸杞子30克,花生油、葱、姜、花椒、盐、料酒、味精各适量。
【做法】狗鞭切小段,沥干水后,放入热油中,再放入葱、姜、花椒、料酒煸炒,再加水和洗净的枸杞子,用文火炖至熟,撒入味精调味即成。吃肉喝汤,每周食1具,连吃3周。
【功效】暖肾壮阳,益精。适用于阳痿、早泄、性功能低下等症。
潼沙苑炖鲤鱼
【原料】雄鲤鱼500克,潼沙苑25克,肉苁蓉25克,巴载15克,枸杞子10克,生姜25克。
【做法】雄鲤鱼剖肚去脏,注意保留鲤鱼精囊,洗净后放入锅内,倒入2大碗清水及潼沙苑、肉苁蓉、巴戟,置文火上炖熟,去药渣,吃肉喝汤。
【功效】强阳壮精。适用于性欲低下、阳痿、早泄等症。
酒煮虾
【原料】当归25克,红枣20枚,鲜虾500克,鸡肉100克,香菇50克,玫瑰露酒适量。
【做法】当归、香菇、红枣、鸡肉洗净制汤成汁,浇玫瑰露酒,置火锅内浇沸,然后上桌,将虾往滚沸的汤里涮熟,边涮边吃即成。
【功效】补血壮阳。适用于阳痿、早泄及妇女贫血体倦。
羊蜜膏
【原料】生地黄汁200克,熟羊脂250克,熟羊髓250克,白蜂蜜250克,生姜汁25克。
【做法】铁锅置于旺火上,倒入熟羊脂熬开,下入熟羊髓烧开,再下入白蜂蜜、地黄、生姜汁烧开,并不断搅拌。移文火上煎熬,至膏成粘状停火,梢晾凉后即可食
【功效】补髓填精。适用于肾精亏损之脊痛,足痿软无力以及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症。
杜仲腰花
【原料】杜仲12克,猪腰子250克,料酒25克,葱、味精、盐、酱油、醋、大蒜、生姜、白糖、花椒、猪油、菜油、水淀粉适量。
【做法】猪腰子对剖两半,片去腰臊筋膜,切成腰花。杜仲放锅内,加清水适量,熬成药液50毫升。姜切片,葱切段。
用药液汁的一片,加料酒、水淀粉和食盐,拌入腰花内,再加白糖,调料混匀。
锅放在旺火上烧热,倒入猪油和菜油,至八成热时,放入花椒,投入腰花、葱、生姜、蒜,快速炒散,放入另一半药液及味精,翻炒即成。
【功效】补肝肾,降血压。适用于肾虚腰痛、步履不稳、老年耳聋、高血压等症。
红杞蒸鸡
【原料】枸杞子15克,子母鸡1只,料酒、胡椒粉、生姜、葱、味精、盐适量。
【做法】子母鸡洗净,葱切段,姜切片。
子母鸡肉放入锅内,用沸水氽透,捞出放入凉水内冲洗干净,沥尽水分,再把枸杞子装入鸡腹内,然后放入盆内(腹部朝上),把葱、生姜放入盆内,加入清汤、食盐、料酒、胡椒粉,将盆盖好,用湿棉纸封住盆口,在沸水旺火上蒸2小时取出。将盆口棉纸揭去,拣去葱、姜不用,再放入味精即成。
【功效】滋补肝肾。适用于肾虚、神经衰弱等症。
枸杞肉丝
【原料】枸杞子100克,猪瘦肉500克,青笋100克,猪油100克,食盐、白糖、料酒、芝麻油、水淀粉、酱油适量。
【做法】猎瘦肉洗净,去筋膜,切成6厘米长的丝。青笋切成同样长的细丝,枸杞子洗净。
炒锅加猪油烧热,再将肉丝、笋丝同时下锅拨散,烹入料酒,加入白糖、酱油、食盐、味精搅匀,投入枸杞子,翻炒几下,淋入芝麻油即成。
【功效】滋阴补肾。适用于体弱乏力,肾虚目眩,视物模糊等症。
白羊肾羹
【原料】肉苁蓉50克,荜拨10克,青果10克,陈皮5克,胡椒10克,白羊肾2对,羊脂200克,食盐、葱、酱油、酵母面适量。
【做法】白羊肾、羊脂洗净,放入铝锅内,将肉苁蓉、陈皮、荜拨、青果、胡椒装纱布袋内,扎住口,放入锅内,加水适量。
铝锅置灶上,用旺火烧沸,用文火炖熬,待羊肾熟透时,放入葱、食盐、酵母面。食用时,吃羊肾喝羹。
【功效】壮肾,暖脾胃。适用于肾虚阳道衰败,腰膝无力,脾虚食少,胃寒腹痛等症。
杜仲猪腰
【原料】杜仲15克,猪腰4只。
【做法】杜仲切成长3.5厘米、宽2厘米的段片。用竹片将猪腰破开,呈钱包形。然后把切好的杜仲片装入猪腰内,外用打湿草纸将猪腰包裹数层。
草纸包好的猪腰,放入柴灰火中慢慢烧,烧熟后取出,除去草纸即成。食用时,吃猪腰不放盐。
【功效】壮腰补肾。适用于肾虚腰痛及息肾炎、肾盂肾炎后所出现的腰部酸痛等症。
肉苁蓉的炖羊肾
【原料】肉苁蓉30克,羊肾1对,胡椒、味精、盐适量。
【做法】肉苁蓉切片,羊肾、肉苁蓉一起放入沙锅内,加清水适量,用文火炖熟。倒入碗中,加胡椒、味精、盐少许即成。
【功效】补肾,益精、壮阳。适用于肾虚腰痛,足膝痞弱,耳聋,便秘,对阳痿及夜多小便也适宜。
药制羊肾
【原料】山羊肾1只,杜仲1克,小茴香0.5克,巴戟肉1克,韭菜籽0.5克,炒食盐适量。
【做法】羊肾从内侧剖开,洗净,去筋膜,将杜仲、小茴香、巴戟肉、韭菜籽与食盐放入肾内,用线捆好,放入大碗内,蒸30~50分钟后,去掉肾内药物,肾切片,晚间食用。
【功效】扶阳补肾。适用于性欲减退、早泄阳痿及妇女白带过多等症。
法制黑豆
【原料】熟地10克,补骨脂10克,菟丝子10克,旱莲草10克,五味子10克,枸杞子10克,地骨皮10克,黑芝麻10克,桑桩10克,黑豆500克,山茱萸10克,茯苓10克,当归10克,食盐适量。
【做法】黑豆用温水泡30分钟备用。中药装入布袋内,扎紧,放入铝锅内,加入适量清水,煎煮,每30分钟取煎液1次,再加水煎煮,如此共取煎液4次。将黑豆倒入盛有煎液的铝锅内,放入盐,用旺火煮沸后,改文火熬至药液涸干,然后将黑豆曝晒至干,每日适量嚼烂吞服。
【功效】补肾益精,强筋壮骨。适用于头昏目眩,耳鸣耳聋,身体消瘦,腰酸腿痛等肾亏诸症。
固精核桃糖
【原料】山萸肉250克,五味子100克,冰糖500克,核桃仁750克。
【做法】五味子洗净,放在沙锅内,用冷水浸泡约30分钟后,再用文火煮成浓汁,滤去1遍汁后,再添水煮,然后留汁去渣。快速洗净山萸肉,晾干。
核桃仁倒入大瓷盆内,加五味子浓汁,浸泡约30分钟,和山萸肉拌匀,上面放冰糖,盖好。放锅内隔水蒸8小时。以后每隔8天蒸1次,每次蒸15分钟。每日吃8次,每次1匙,核桃仁、山萸肉细嚼,用开水送服。
【功效】温补肝肾,润肺通脉,涩精缩尿。适用于中老年神经衰弱、遗精、尿多等症。
制作过程中忌铁器。
金髓煎
【原料】枸杞子、酒各适量。
【做法】酒侵泡枸杞子(冬季泡6天,夏季泡3天),放入盆中捣烂,用纱布过滤取汁,再同泡酒液一起用文火熬成膏,放瓷瓶内贮存,食时,取出加水煮汤。每日1次,每服1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