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家庭用药》2009年第12期

_5 上海市药理学会(现代)
  在法庭上。
  “被告,”法官问,“你是让这位医生镶的牙齿吗?”
  “是的。”
  “你为什么付给医生的钱是假钞?”
  “因为他给我镶的牙是假牙。”
  
  曲折的询问
  年轻的实习医生向主治医生请教:“你为什么在诊断时,总忘不了问病人用餐经常吃什么?”
  主治的医生笑答:“这是极其重要的。根据病人的食谱,我可以判断能向他收多少医疗费。”
  
  蜜月归来
  一位中年女人陪着她深度近视的女儿来到医院,要求医生立刻对她女儿的眼睛做全面检查。
  医生见她们如此焦急,就问:“你女儿的视力究竟下降到什么程度了?”
  中年女人说:“我只能举例说明了。这闺女刚刚度完蜜月回来,我发现新郎不是婚礼上的那个了。”
  
  大部分在医院里
  一个刚做完手术醒过来的病人问:“我怎么了?”
  医生回答说:“您遇到了车祸,刚做过手术。”
  “那我是在医院了?”病人说。
  医生回答:“准确地说,是您的大部分在医院里。”
  
  只能用铅笔了
  一位焦急的夫人给医生打电话,医生的夫人接电话。
  “我找鲁塞尔医生,我有要紧事!”
  “对不起,医生出去了,您留话好吗?”
  “天哪,我10岁的儿子吞了自来水笔,医生什么时候能回来?”
  “大概3小时。”
  “3小时,这期间我该怎么办呢?”
  “恐怕,您只能用铅笔了。”医生夫人慢条斯理地答道。
  
  ●脑筋急转弯●
  
  1.什么人靠别人的脑袋生活?
  2.怎么使麻雀安静下来?
  3.什么油不能点燃?
  (答案请在本期“读来编往”中找)
  
  ●漫画●
读来编往
   读者的话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在喜逢《家庭用药》杂志出版整整100期之际,我要为她的精品意识、精彩纷呈而击节称赏。重新翻阅手头的《家庭用药》合订本,一页页、一篇篇里的医学科普知识,都贴近生活、服务百姓。“专家论坛”“心脑血管之友”“糖尿病俱乐部”等品牌栏目,还有精心编排的特辑、专辑,将防病治病、养生保健知识娓娓道来,使之具有一种一气读完、欲罢不能的魅力。贵刊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百姓健康,还体现在随时随地为读者释疑解惑的“药博士信箱”“心灵驿站”等栏目上。
  创刊百期可喜可贺,衷心祝愿《家庭用药》永怀济世之心,永葆青春朝气,突出创新,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江苏吴鸣岐)
  
  请一位“家庭医生”回家
  去年家人查出患了“甲状腺囊肿”,询问了多家大医院都说要“全麻”开刀。后来查阅《家庭用药》总第82期,看到“甲状腺囊肿需要手术吗”一文,找到了长征医院刘志民教授就医。刘教授摸了一下囊肿说是良性的,又抽液化验也认定是良性的,接着进行了多次打针治疗,没用动刀就治好了囊肿。我感谢《家庭用药》节省了我们很大的医疗费用,避免了手术的风险和痛苦。从今往后,这位“家庭医生”我将永远请在家里。
   (上海金 一)
  
  感谢杂志为读者介绍名医
  看到贵刊介绍上海长海医院景在平教授《腔内微创拆“炸弹”》,此文使我大开眼界,知晓中国从此也有这种高新技术存在。感谢《家庭用药》杂志编辑热心介绍医学前沿科技的发展,感谢杂志为读者介绍名医,感谢景在平教授为国争光、使病家重获生命。以后见到此类病人,我们可以底气十足地介绍他去上海长海医院找景在平教授诊治。
  (江苏蒋治平)
  1.收缩压每增加20毫米汞柱或舒张压每增加10毫米汞柱,心 梗发病危险增加约
   A 40% B 60% C 10% D 20%
  2.大量统计资料表明,80%的脑梗死患者血管狭窄或闭塞的部 位在颅外的
   A 冠状动脉 B 颈内动脉及椎动脉
   C 上肢动脉 D 腹主动脉
  3.流感疫苗尤其适用的人群,包括
   A 所有人群 B 30岁的年轻人
   C 60岁以上的老人 D 40~50岁的中年人
  4.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效果至少可持续多少年
   A 2年 B 5年 C 1年 D 15年
  5.小儿贫血服用铁剂时,忌用什么水送服
   A 白水 B 糖水 C 茶水 D 冰水
  上期正确答案:B、B、B、B、C
  
  本期脑筋急转弯答案
  1.理发师 2.压它一下(鸦雀无声)
  3.酱油
  
   编者的话
  
  转眼又到岁末。看光阴如梭似水流,十分留念又十分期盼:留念我们与读者相伴走过的每一天,期盼2010年早点到来。2010年,世博盛会就要开启大幕,我们《家庭用药》杂志也将迎来创刊十周年的大喜日子。
  迈进2010年的门槛,我们在栏目设置和文章编排风格上都作了一些调整,新开辟的“情感家园”“法医说案”等栏目,更具知识性、可读性和趣味性;文章编排上注重让大家轻松阅读、愉快阅读。我们将一如既往地为大家编辑更多科学性、实用性和可读性兼俱的好文章。让我们一起为健康加油!
  ——编者
首页 上一页 共5页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