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崔可夫元帅战争回忆录》作者B·A·崔可夫

_20 B.N.崔可夫(苏)
费策尔返回来了……
‘点着了!’他喊了一专,便趴在地上……
一阵耀眼的闪光!车间的墙壁慢慢地倒塌下去……黑灰色的浓烟包围
了我们。烟雾熏着眼睛……强击队通过障碍物,急速地冲进烟雾中。
当烟幕消散后,我看到车间的整个右角被炸塌了。第一批工兵通过十
米宽的缺口,沿着刚刚炸下来的石块爬过去,冲入车间……我看到,第二强
击队也在左边冲入车间,开阔地上的进攻进攻得也很顺利。战斗警戒队也在
向前推进。但突然间,一种绝望的恐惧笼罩了我的心头。……我跳进跟前的
一个坑里,踩着一大堆碎砖向上爬……
我从大弹坑里向四周张望……在这儿防守的防御者,占有绝对的优
势……受命从这儿向前冲的士兵,随时都得看着脚下,否则,掉进乱七八糟
的钢筋里,就象上钩的鱼,吊在半空中。深深的弹坑和重重的障碍,迫使士
兵们沿着跳板、注意保持平衡、鱼贯而行。而俄国的机枪手们早已瞄准了这
些地点,从暗楼、地下室飞出的弹雨都集中到这儿。在墙壁的每个突出部后
面,都有一个红军战士守候着入侵的士兵,准确地扔出手榴弹。防御准备得
很出色……
我从弹坑里跳出,刚跑了5步,又被火力压在地上。
旁边躺着个上等兵,我推了推他,呼唤他,没有回答。我敲了敲钢盔,
他的头垂歪到了一边。一张死人的畸形颜容对着我。我急忙向前跑去,又绊
在另一个尸体上,我翻滚到弹坑里……
我斜对面是一个个圆锥形管道,狙击手通过它向我们射击。我们用喷
火器对付他们………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这是他们向我们扔手榴弹。防御
者采用一切手段进行抵抗。
是的,这是些顽强的小伙子!……
我当即下达命令:原地卧倒,等夜幕降临后,撤回到防御阵地!就这
样,结束了进攻。
一切都是徒劳。我简直不明白,俄国人从那儿来的这股力量。简直不
可思议。
… … 我们突破过多少坚固的正面和筑垒防线,克服过多少有工事构筑
的江河障碍——河川和运河,夺取了多少精心构筑的火力点和抵抗基点,占
----------------------- 页面 164-----------------------
领了多少城市和乡村……可是在这儿,在伏尔加河面前,连一个工厂也夺不
下来!……我看到,我们是多么虚弱。
我心里迅速盘算了一下。开始进攻时,我们营有 190人,现在将近一
半受伤,15— 20人死亡。这意味着,这个营再也不存在了!不会给我补充
兵员了。”①
① 韦利茨:《被出卖的士兵》,莫斯科,1965年,第77— 79,81— 82
页。
我从韦利茨大尉的书中摘录这些段落,是为了让敌人来供述一下 11月
的战斗。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敌人虽无理性,却也骁勇;虽嫌盲目,然亦剽
悍;尤其是敌人组织城市进攻战的技能和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顽强性。但
同时我们还看到另一景象,即参加战斗的只是士兵、司务长、中尉和大尉衔
军官。希特勒的将军们到那儿去了?正如我已说过:近卫第39师师长C·C·古
里耶夫将军、政委E·E·切尔内绍夫和参谋长札利久克中校,离工厂车间只有
300米;而冯·施韦林将军——进攻“红十月”工厂的那个师的师长,却躲
在远离工厂和战场约10公里的拉兹古利亚耶夫卡镇。
我们不能忘记,工厂的工人、工长和工程师们在迷宫似的车间、通道、
地面和地下管道为我们的部队带路。他们与红军战士一起,穿过下水道,出
现在有利阵地,狠狠地打击敌人。
5
击退敌11月11日至12日的进攻后,尽管集团军已是第三次在伏尔加
河畔被分割,但所有的城市保卫者,从集团军军事委员会委员到普通战士都
明白,这是敌人的最后一次进攻了。我们深信,敌人目前不可能再象10月
份那样组织兵力,并得到新的技术装备、特别是坦克、弹药和燃料。而没有
这些,特别是没有技术装备,敌人是奈何不了我们的。
大家都深信,下一次强大的、势不可挡的突击,该由我们的部队来实
施了。始于7月下旬的战斗进程,已为此创造了一切条件。
11月12日后,保卢斯没有停止其主动的进攻行动,战线上没有、而且
不可能有安静下来的时刻。希特勒最高统帅部不想承认进攻遭到挫败。于是,
数月前在斯大林格勒战线各地段开始的交战,仿佛有惯性一样,一直持续到
11月19日。我们直接面对敌人,不能有丝毫的松懈。我们一直对敌实施反
击。只要敌人不放下武器,斯大林格勒的保卫者就要履行自己神圣的使命,
牵制住敌兵力,并歼灭他们。
我们面临的首要任务是,援助脱离集团军主力的柳德尼科夫师。该师
的处境很危险:它北、西、南三面受敌,而东面又被满是冰排的伏尔加河切
断后路。
我们在2、3天内断断续续地送去了一些弹药和食品,运出了一批伤员。
我们只得想法从右岸战斗队形里尽量抽出一定的武器。首先,集团军
军事委员会决定,斯梅霍特沃罗夫师的全部人马编成一个团,即第685团,
在戈里什内师右翼后面集结,然后,沿伏尔加河由南向北反击敌人,以同柳
德尼科夫师汇合。
我们从斯梅霍特沃罗夫师的所有部队中,总共只调集到 250个有战斗
力的人员。戈里什内师右翼还逐渐得到左岸来的一些小分队的补充。我们就
----------------------- 页面 165-----------------------
以这些部队在11月20日不断地向北实施反击,以争取同柳德尼科夫会师。
我们的反击使敌人无法歼灭柳德尼科夫师。
我不能不说说以伊万·伊里奇·柳德尼科夫上校为首的该师指挥人员
的勇敢精神。尽管处境异常恶劣,他们仍保持镇静和自信。电话线被切断,
只有无线电通信仍保持畅通。我几次亲自与柳德尼科夫用明码通话。我们之
间不用称名道姓也能从声音上听出对方来。我公开地告诉他,马上就提供援
助,很快就能与他会合。我希望他能明白,为什么同他的通话这样公开地进
行,还希望他明白,很快我们就不能给他任何援助了。他也谈了对很快会合
的希望。我们就这样尽力迷惑敌人。
直到11月15日夜间,我们的“夜航”飞机才给柳德尼科夫师空投了4
包食品和4包弹药。11月19日夜间,4艘装甲艇终于进入杰涅日纳亚纳洛
日卡河,然后在该师防御阵地靠岸。装甲艇送去了弹药和药品,运走了150
名伤员。应该谈一下“普加乔夫”、“斯巴达克”、“潘菲洛夫”号轮船和第11、
第12、第13、第61、第63号装甲艇的船员们的工作。在这些日日夜夜里,
他们实实在在地创造了英雄业绩。
我亲自在夜间观察过这些船是怎样一米一米地在冰块中开辟出一条通
路的,他们从图马克码头沿伏尔加河向北驶向第62集团军防御阵地。
有几次,这些船无法在夜间返回,而日间沿德国人占领的河岸行驶,
又十分危险。于是,船只便留在我们的河岸那儿,用降落伞、白布单和口袋
伪装成冰雪的颜色。
柳德尼科夫师的命运令人担忧。应该把它解救出来。我们的部队日夜
不停地对在柳德尼科夫部与集团军主力之间突至伏尔加河岸的敌人发起反
击。
与此同时,我强击队一步一步地在集团军正面的其它地段,确切地说,
在整个正面上,从敌人手里夺回一座座楼房、一个个掩蔽部。北集群由北向
拖拉机厂发起进攻;索科洛夫师和古里耶夫师向“红十月”工厂发动进攻;
巴秋克上校师和步兵第92旅向马马耶夫岗发起进攻;罗季姆采夫师在城里
攻占楼房。我们的进攻每天都不间断,强击队开始缴获战利品和抓获俘虏。
611月 18日黄昏,古罗夫、克雷洛夫、波扎尔斯基、魏因鲁布、瓦西
里耶夫同志聚集在我的掩蔽部里,我们讨论了进一步采取积极行动的可能
性,我们已经精疲力尽了。就在这时,方面军司令部打来电话,预先通知我
们很快就要下达命令。我们大家相互看了一眼。
“这项命令的内容是什么?”我们每个人都在思考着。
突然,古罗夫用手拍了一下前额,说道:
“我知道了,这项命令准是关于大反攻的!”
我们来到通信枢纽部,急不可耐地等待 “博多”式电报机噼啪地敲出
盼望已久的命令条文来。
午夜12时左右,终于盼到了!
一个个字母蹦跳着,组成一行行文字,一条条的命令。
心脏在颤动。
方面军的命令!命令描绘出苏联最高统帅部整个意图的轮廓。电报机
传出:西南方面军和顿河方面军于11月19日清晨,从克列茨卡亚、伊洛夫
林斯卡亚地域,向卡拉奇方向转入反攻;斯大林格勒方面军稍晚将于 11月
20日间,从赖戈罗德地域和萨尔帕湖、察察湖、巴尔曼察克湖出发,向苏
----------------------- 页面 166-----------------------
维埃镇方向、进而向卡拉奇转入反攻。任务是:突破敌正面,围而歼之。
我们大家——我本人、尼古拉·伊万诺维奇·克雷洛夫、库兹马·阿
基莫维奇·古罗夫、尼古拉·米特罗法诺维奇·波扎尔斯基、马特维·格里
戈里耶维奇、魏因鲁布以及伊万·瓦西里耶维奇·瓦西里耶夫,一下子怎也
不能马上全部弄清楚即将发生的事件的意义。
命令中谈的是反攻,是合围并歼灭斯大格勒城下的全部敌人。这场战
役已不是局部意义上的战役,因为入进攻的有三个方面军。可见,最高统帅
部已调集、集结了重兵来实施这次突击。我们坚守斯大林格勒的斗争,我军
对进攻之敌的顽强抵抗,已出现了快要结束的苗头。只要敌人深深地陷在巷
战里,只要一批批的德国部队被牵制在斯大林格勒,它的两翼就会受到致命
的威胁。
可见,苏联军人的鲜血没有白流,斯大林格勒人为坚守防御而进行的
一切努力没有白费!而曾几何时,星云压城城欲摧,仿佛我们要被敌人击溃
呵!
“决不后退一步!”,“伏尔加河是我们的生命线,我们没有退路!”的口
号已赋予了新的涵义。
“决不后退!”现在意味着“只有前进!”“伏尔加河那边没有我们的退路!”
则意味着“只有向西挺进!”
力量的源泉
1
斯大林格勒防御战坚定了我的一个不可动摇的信念:最终决定任何一
次战斗结局的是精神力量。要证实这一结论,有现成的例子。9月和10月,
保卢斯指挥数倍于我的兵力、坦克和大炮,在取得制空权的航空兵掩护下,
对我阵地实施了连续突击,但都未能取得决定性的胜利,他决不能使城市保
卫者从精神上崩溃。相反,他越是凶狠地对我防御目标实施突击,我们的战
士就越是顽强地拼搏,有时是以小股作战,有时甚至单枪匹马地干。不论是
在市中心,还是在工厂区以及马马耶夫岗都是这样。
原因何在呢?我们的战士如此坚定、如此顽强的源泉在哪里?
回答这个问题,希特勒的战略家们有权认为,我们拥有某种工事和某
种特殊武器,使得他们在兵力明显占优势的情况下,仍不能取得胜利。
是的,每一个斯大林格勒的保卫者的确是由一种特殊武器,一种侵略
军没有、也不可能有的威力强大的武器武装起来的。我们对胜利坚信不移,
我们一分钟也没有背弃过这个信念:我们的事业是正义的,我们所捍卫的是
一个进步的社会、是后代人的光明生活。敌人必定灭亡!这不是口号,不是
群众集会上的发言,而是我们永恒的信念,是我们战斗力的动力和勇敢作战
的源泉。
当形势表明,在斯大林格勒方向上,一场大战已是不可避免时,方面
军各部队补充了数千名具有丰富的党的政治工作经验的共产党员。仅第 62
集团军从全国各边区、各州召集来的9千名共产党员中,就有区委、州委和
市委书记、部门主任和指导者、集体农庄的和工厂的书记以及其它党的工作
----------------------- 页面 167-----------------------
者,共500多名。中央委员会的工作人员A·B·基里洛夫和A·H·克鲁格洛夫同
志,俄罗斯联邦国营农场副人民委员A·C·斯图波夫和其他同志,来到集团军
以加强政治部门。在集团军里形成了一个强有力的党的核心。每个连都有一
个坚强的党小组。近卫第33、第37和第39师的许多营,全部是由共产党
员和共青团员组成的。
党的力量遍布集团军的所有重要地段。在行军时、在战壕里和在战斗
中,共产党员以自己的行动做出表率:应该怎样为完成党和祖国的要求——
“决不后退一步!”而斗争。成千上万名共产党员向人们宣传,我们已无路
可退,我们不仅能阻止住敌人,而且能把它赶回去。为此,需要坚定不移的
决心和克敌制胜的本领。共产党员的模范作用和自我牺牲精神,其力量如此
之大,是任何度量单位都无法衡量的,它对部队,对每一个战士心灵的影响,
是现今西方出版的论述上次战争的长篇巨著的作者们,是那些不想承认共产
党的领导的战争中起决定作用的人,所永远不能理解的。
我从第62集团军共产党员的党的政治工作经验中,举几个例子。
正如我上面提到的,党的力量遍布在所有重要地段上,这就是说,政
治工作没有脱离集团军的任务,而是直接深入到部队,以保证战斗任务的完
成。
斯大林格勒保卫者誓死坚守着阵地。但要让人们在精神上做好这样顽
强斗争的准备,却不那样简单。
可以想象一下,战士们肩上杠着反坦克枪或手提机枪,腰间缠着子弹
带和手榴弹,背着母亲或妻子给装满食物和用品的背囊,随着纵队行走在通
向伏尔加河的泥泞道路上。疲劳加上尘土和汗水,使他们连眼睛也睁不开。
何况,在那遥远的故乡,有他们的老母亲,有他们的妻子儿女。他们惦念着
她们,希望回到她们身边。然而,他们却来到伏尔加河,看到大火映红了的
天空,听到隆隆的爆炸声,于是又惦念起家乡、妻子、儿女。只是现在他们
按另一种方式来想念他们:“没有我,他们该怎样生活?”在这种情况下,
不对他们晓以祖国面临亡国危险的大义,他们会在重重顾虑下停止不前或放
慢脚步。
但他们没有停下来,仍一往无前地向前走着。因为,路两旁的标语、
口号,用火一般的语言,召唤着他们前进:
“同志们!如果你不在斯大林格勒将敌人挡住,敌人就会闯入你的家园,
捣毁你的故乡!”“一定要把敌人消灭在斯大林格勒!”“指战员们,祖国母亲
是不会忘记你们的功劳的!”
“祖国母亲不会让你们的亲人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天已渐黑。在左岸渡口码头旁边,停靠着一些被打坏的小船和一艘被
打穿船舷的汽艇。
在沿岸的一丛丛灌木丛旁、一棵棵被炸毁的白扬树下、一个个弹坑和
壕沟里,到处都坐满了人,成百上千的人,然而却非常寂静。大家都屏息地
看着伏尔加河对岸那淹没在烟火中的城市。在那儿,石头似乎都在燃烧。有
的地方火光直冲天际。难道人们就生活、战斗在这样一片火海中?他们在那
里呼吸什么?他们在那保卫着什么?是残垣断壁、一堆堆的石头吗?……然
而,上级命令他们渡河到那边去,并立即投入战斗……
是的,是有命令,但是仅仅靠命令,而不使人们在心理上做好完成这
一命令的准备的话,那么,上渡船必定是慢慢腾腾地,而渡船在航行中一旦
----------------------- 页面 168-----------------------
遭到射击时,人们就会弃船跳入水中,不向那火海、向那战斗的地方游去,
而是相反,游回到刚刚离开的码头,应该有人做出榜样。每个连、每个排里
都有这样的人,他们不仅仅自己,而且还率领其他向那燃烧着的城市游去……
这样的人不仅连、排里有,各班组时也有。他们就是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
他们在执行指挥员的命令时,以模范行动做出表率,让大家知道在这样的情
况下应该做什么和怎样做。
这就是在完成战斗任务时的政治工作。
下面是原戈里什内师的列兵机枪手、现奥列霍沃-祖耶沃纺织联合工
厂的细木工、共产党员彼得·别洛夫谈的关于横渡伏尔加河时如何做政治工
作的事:
“在上渡船前,来了一位个子不高、圆脸、剃光头的将军,他是方面军
副司令员戈利科夫。他刚从河对岸回来,他说:‘从外面看,那边好象一切
都在燃烧,简直无立足之地。然而,在那里却驻扎着并出色地战斗着整团、
整师的人马。他们极需要援助,他们期待着你们……’
然后,给我们分发了报纸,给每人发了一本铅印的手册 《城市战斗须
知》。
渡船就要靠岸了。我们等待着口令,而心里却充满了忧虑,因为人总
是愿意活着的……我们看见,没等下令就第一个登上渡船的,是一个满脸胡
须、又瘦又小的大尉,他袖子上缀着一颗小星,这表明他是教导员。后来我
得知,他是营党委书记瑟罗米特尼科夫,一位大概是1918年入党的老党员。
他后面跟着一队战士,这是些什么样的战士,说来都可笑!例如,我们这时
的斯捷潘·奇卡里科夫,他是一个有毛病的人,党为胆子小而发愁。有一天,
我们开始下火车,不知为什么高射炮兵开了火。这个可怜的人,一听炮声就
飞快地向田野跑去,好不容易才追上他,让他清醒过来。总之,他是个胆小
怕事的人。瑟罗米亚特尼科夫挑选的就是这样一些人,没等下令就带他们第
一批登上渡船。您瞧,连奇卡里科夫也没有流露出胆怯来!
上船进行得很迅速,我们启程了。船上人很多,大约有 500人。我们
共产党员都被安排在栏杆旁,以防止慌乱。
我们航行着……河水被火光映红。这时,仿佛故意为难似的,月亮从
云缝中露出脸来,然后,头顶上突然亮起耀眼的亮光,亮得都能看报。左右
两边响起爆炸声。一颗水雷在船舷边爆炸。我想,唉!完了,现在都得沉底
了!这儿水最深,正是伏尔加河的中心,而他,那个大胡子瑟罗米亚特尼科
夫却爬到弹药箱上,当着大伙儿的面坐在那儿,与邮递员逐一挑看着信件。
他挑看着,邮递员一会儿指指这个,一会儿指指那个。有人呻吟起来,立刻
又停了下来,因为瑟罗米亚特尼科夫朝那儿看了一眼,仿佛:同志,别急,
可能也有你的信啊!
当我们驶到一个死角时,周围一片漆黑(有人用步枪把灯打灭了),大
伙听到一个声音:
‘同志们,如果有什么意外,我和邮递员就在发光的前甲板附近,那儿
就是营部……’
你可能会说,这位同志很有计谋。当然了,信件对战士来说,几乎等
于同亲人会面,人人都急着要见到信。在这样的形势下,平稳地坐在最危险
的地方——弹药上,还做着这样的事情,这是需要胆量和机智的。一句话,
共产党员——勇敢的人……”
----------------------- 页面 169-----------------------
有关指挥员和政治工作人员的勇敢、坚定、机智、沉着的例子,有关
他们善于在紧急关头成为战士们注意的中心的例子,实在太多,举不胜举。
共产党员在战斗中的模范作用也是由此而形成的。
模范作用……我想,集团军政治部做得非常正确,它要求各部队都要
开会讨论共产党员在战斗中的品行问题。军事委员古罗夫和政治部主任瓦西
里耶夫签署的信中叙述了政治部的这项要求。信中谈的是城市巷战。信里写
道:“每个共产党员都应当为周围的人做出表率。
坚定不移应成为每个共产党员在战斗中的行为准则。如果那个党员表
现出惊慌失措或胆小怕死,党组织对这样的党员一定要按党的纪律严肃处
理,直到开除出党。”
这封信不仅各连、营党组织,而且各级司令部包括集团军司令部,也
进行了讨论。每位首长似乎都感到了普通党员对自己品行的经常性的监督。
根据党章,每个党员都有权要求执行党的会议做出的规定。党的纪律就是这
样——会议的决定每个人都得执行,违反了党内纪律就要受同样的处分,而
不管你级别的高低。我作为集团军司令员,是坚决拥护对共产党员的这一要
求的。
这就是为什么在市中心进行巷战初期最困难的日子里,集团军军事委
员会能够迅速地制止那种怀疑城市防御是否合适的悲观情绪的蔓延。军事委
员会依靠党组织,采取措施同贪生怕死和惊惶失措的现象作斗争。据我所知,
第 62集团军的每一个军人,不论他是普通战士还是指挥员,对战场上的逃
兵都是义愤填膺的。真正的军人是不会容忍那些躲在别人后面、或为图保命
而出卖别人的懦夫的。绝大多数的城市保卫者都怀有这种激情。尽管局势异
常严重,敌人在人力、装备上都占优势,然而没有发生一宗张惶失措的事件。
这都要归功于第62集团军的党组织。
应该考虑到,在巷战中,整整几个星期、整整几个月处于日夜不停的
爆炸声中,政治工作者是无法召开大规模的红军战士大会,来宣讲党的重要
决议和首长的命令,没有地方、也没有时间来发表热情激昂的长篇大论。宣
传鼓动员经常在地下室或楼梯口下,在同战士们的简短谈话中,宣讲战斗任
务。而更经常的是,直接在战斗中以实际行动来说明,应该怎样掌握武器,
怎样完成指挥员的命令。坦白地说,这种实际行动起到的作用,远比长篇大
论要大得多。因此,第62集团军的政治工作人员面临的一项任务,就是精
通巷战战术,熟练掌握各种武器,首先是自动枪和手榴弹。大多数政工人员
都很好地完成了这项任务。
我认为,第62集团军党组织的主要功劳在于,了解到巷战的特点后,
政治工作人员把自己工作的重心放到了连、排、强击队里。个别谈话成为政
治指导员、党团小组长、政治副职、政治辅导员的主要工作方式。只有这样,
才能使战士们认识到,即使在敌后只剩他一个人,他应该、也能够同敌人战
斗到底。对首长给予的信任——独立行动权,每个战士都能结合团、师和整
个集团军的任务来合理地使用。只有对战士信任、信任、深深的信任,才能
激起广大士兵的创造性的战斗积极性。这是一项需要耐心、复杂而又责任重
大的工作,而正如大家所知道,它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可以毫不夸张地说,
正是由于党组织的这一努力,每个城市保卫者才成为敌人前进道路上不可逾
越的障碍。
党组织执行战斗命令是机动灵活,坚定不移的。我记得,集团军部的
----------------------- 页面 170-----------------------
监察员和辅导员A·潘琴科、A·斯塔里洛夫、A·克鲁格洛夫、M·科甘、A·肖明、
H·祖耶夫、H·科库诺夫、H·埃尔金、B·罗古列夫、E·古尔金、A·萨夫琴科,负
责共青团工作的助手N·尼古拉耶夫,科长H·季托夫和A·斯图波夫,他们一接
到集团军的战斗命令,便立即下到那些担负最复杂、最困难的任务的地段。
他们是带有任务下去的,就是将命令贯彻到每个战士,动员党团组织在任何
条件下都要完成战斗任务。而正如大家所知道,当时的形势很复杂,各地段、
各楼房里的情况各不相同。政治工作人员要根据形势来选择对战士做工作的
方式方法。他们不是等待合适的机会到来,而是直接下到强击队,到机枪手、
狙击手和工兵身旁,无论什么地方他们都去。随时对战士进行群众性的政治
工作,这是政治部门对其工作人员的一贯要求。
各级政工人员和指挥员——从营的党小组到集团军政治部主任和军事
委员,都经常来到前沿并留在那儿。我本人也常到战士们的战壕里,向战士
们讲解党的重要决定和这个分队的战斗任务。不言而喻,通过在战壕坦克的
交心,战士们会更深刻地感到自己的责任,会更好地理解去完成受领的任务
的重要性。
是的,我们就是这样开展党的政治工作的。
据我所知,集团军部监察员、营级政治干部、后来是中校的伊万·谢
尔盖维奇·潘琴科,在奥尔洛夫卡地域的战斗中,一直同全营一起在合围中
战斗。最后,他带着120人的队伍于夜间冲破德国人的合围圈,与在工厂地
域作战的部队会合。
政治部辅导员伊万·肖明在“红十月”工厂模型车间作战时,一直与
强击队寸步不离,他们一起战斗了两个星期。只是他受重伤后才被送下来,
他的一条腿被打断了。
巴秋克的步兵第284师的党组织,工作配合默契,协调一致”。政治部
主任特卡琴科,该师各团的政治副职和党小组长,将党团组织的工作搞得非
常出色,从而该师在战斗中从没出现过贪生怕死和惊慌失措的现象。巴秋克
师的西伯利亚籍战士,坚定果断,使德国鬼子大伤脑筋。仅在马马耶夫岗,
巴秋克的强击队就以机枪、冲锋枪火力消灭了数千敌兵。
巴秋克师的政治机关非常注意总结推广对敌斗争的新经验。反坦克枪
手德米特里·舒马科夫用反坦克枪打飞机的经验就足以说明问题。政工干部
C·涅霍罗舍夫当天就把这一经验推广到所有的分队,两天后,该团反坦克枪
手就击落了6架敌机。狙击手运动的发起人是该师的瓦西里·宰采夫,这项
运动开展后,在各个分队、各个掩蔽部和战壕里,马上出现了《狙击手公报》,
用来统计当天消灭了多少希特勒分子。师里的战斗小报每天都登载神枪手的
事迹。巴秋克师还广泛开展了一项重要的政治工作——给牺牲了的同志亲属
写信。信中,战士们们发誓要为战友报仇。整个分队,整个排、连,甚至整
个营,都在信上签了名。不言而喻,凡是立过誓言的军人,都会竭尽全力去
履行它。
共产党员在集团军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发挥了作用:他们想了许多办法
把热饭送到前沿,送到各火力点;为精心照料伤员而付出巨大的心血;有条
件时,还在掩蔽部里开辟了俱乐部,使战士、军士们可以在里面读读报纸,
听听无线电,稍事休息。
集团军和各师的党委一般都是在部队里召开党委会。许多在战斗中表
现出色的军人在火线入了党。
----------------------- 页面 171-----------------------
我很荣幸地参加了向第 284师优秀军人、其中包括瓦西里·宰采夫颁
发党证的仪式。他们吻着党证,发誓血战到底,以布尔什维克的方式狠狠打
击敌人。
这些还不是我们集团军的共产党员孜孜不倦地工作的全部画面,党员
们在心理上培养、在实际中保证了部队高度战斗力。第 62集团军的共产党
员在部队中起着骨干作用。他们团结群众,战斗时冲锋在前,格斗时勇猛无
比,进攻时坚定不移,突击时机智勇敢,防御时坚韧顽强。
对共青团的领导是集团军党组织工作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
“共青团!”……我一想到它,心里就充满了激动和骄傲之情。在伟大卫
国战争年代,我们集团军的共青团员立下了多少不朽的功勋!他们在斯大林
格勒同希特勒侵略者斗争得多么勇敢、多么顽强!
在这个被摧毁的城市的各条大街上还正进行着激烈战斗的时候,我就
向市委和市执委的领导同志请求,将来斯大林格勒重建后,应把最美丽的大
街命名为共青团大街。这是集团军军事委员会全体成员的要求,因为战斗在
各条大街上的第 62集团军的主要成员是青年军人。许多连、营、团全部由
共青团员组成。
党领导下的共青团总是打先锋。凡是在那艰难困苦的日子里在我们的
城市呆过的人,都能看到,具有良好精神和战斗素质的年青团员,在战斗中
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
我们这些久经沙场的老军人欣慰地看到,在艰苦的战斗中,年青的战
士和指挥员,在沉着、勇敢和军人的献身精神方面,比之我们这些老兵毫不
逊色。我们感到自豪的是,年青一代的军人,不仅继承、发扬光大了老一辈
的光荣传统。
歌颂斯大林格勒会战的年青参加者,就是歌颂在危险关头以自己的胸
膛掩护伏尔加河、掩护祖国母亲的青年一代;就是歌颂我们苏联青年无限热
爱祖国、热爱共产党的一颗忠贞不渝的赤子之心;就是歌颂整整一代青年威
武不屈、勇往直前的性格;就是歌颂年青一代宽阔的胸怀、深厚的战友之情。
我们的共青团员光荣地经受了血与火的严峻考验。他们没有屈服,没
有被吓倒,而是得到到了锻炼,学会了战胜敌人的战斗本领和技巧。
在一次激战中,敌坦克向据守在车站附近的罗季姆采夫师的一个步兵
连发起攻击。团支部书记费多尔·雅科夫列夫抓两颗反坦克手榴弹,挺直身
子,高呼着“同志们!决不后退一步!”将手榴弹扔到领头的坦克底下。坦
克燃烧起来。雅科夫列夫正要扔第二颗手榴弹时,敌人的子弹击中了他。雅
科夫列夫的模范行动激励着战士们,他们用手榴弹击退了敌人的进攻。战斗
结束后,战士们在雅科夫列夫的遣物里找到了他写的一张纸条。《我的誓言》
——这是这位共青团员为自己写的真诚而朴实无华的诗句所加的标题。诗
是:
我是党的儿子,祖国是我的母亲,
敬爱的列宁就是我慈父。
战斗中,我决不后退,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