茳芏
茳芏为多年生草,植于水田,春发茎、叶,茎高四五尺,三棱形,为织席之原料。夏秋之间,茎端开小花,绿褐色。
富川产席,可随手握叠,草之细软而坚韧者,即茳芏也。土人又以之作为牙签、眼镜诸袋,皆工致无比。
薹
薹为多年生草,植于水田,茎高三四尺,叶狭长,至三尺许。夏日开单性花,雌雄皆为穗状花序。秋月刈叶,干之以制笠。《诗》作台,「台笠缁撮」是也。
莎
莎为一年生草,产道旁及园圃中,甚多,茎三角形,高尺许,叶细长而硬,多由根出。夏日茎顶别生三叶,开黄褐色小花,成穗。叶可为笠及蓑衣。旧称其根即香附子,今博物学家析为二种。
芒
芒为多年生草,《尔雅》谓之莣,又曰杜荣,野生,高五六尺,叶细长而尖,有平行脉,质坚,伤人如锋刃。秋时开花,有红白二种。其箨可为草履等物。
护腊草
护腊,草履也,絮毛子草,细软而暖,可御寒,三棱,微有刺,生淀子中。拔时,颇触手,以木椎数十下,则软于棉。一名乌拉草。土人云:「辽东三件宝,貂鼠、人参、护腊草。」
萝摩
萝摩,一名芄兰,为多年生蔓草,野生,茎缠络于他物,叶为长心脏形,端尖,叶柄甚长,对生。夏日叶腋抽花轴,开小白花,瓣之内面淡紫色,有白毛。实长二三寸,子附长毛,如白绒,可代棉作褥,俗呼为婆婆针线包。茎可束物。
白苏
白苏茎、叶皆淡青,而花白,别名荏,专用为香料。子榨油,以涂纸伞、雨衣,谓之荏油。
克颇斯
克颇斯,草实如茧,中有丝,如细纑,回人取以织为布。
马蔺
马蔺,植于庭除,高二三尺,叶如线而捩。夏间抽茎,花冠裂开,作线状,色淡紫。其根可制刷。亦名蠡实。
荔
荔,草名,似蒲而小,根可作刷。
荓
荓,丛生,叶圆而小,茎紫赤色,疏直瘦劲,以之为帚,极耐久。
菩提子
菩提子,一名川谷,为一年生草,所在有之。春生苗,茎高三四尺,叶如黍,开红白花作穗。夏秋间结实,圆而色白,有坚壳,如珐琅质,俗用为念佛之数珠,故名菩提子。木本者别为一种,我国惟天台山有之,谓之天台菩提。
紫茉莉
紫茉莉为多年生草,蔓衍易生,茎高二尺许,叶卵形,端尖,对生,叶柄甚长。花状如漏斗,蓓蕾略似茉莉,有红紫白黄等色,颇美艳,晚开午收,俗名夜繁花。实圆皮皱,中有白粉,可为化妆品。
伏牛花
伏牛花为常绿草,状如小灌木,高者二尺许,分枝甚多,叶小,叶间多刺,夏初开小白花。实圆小,熟则色红,至翌年结实时始落。人多以之为藩篱。
蓍
蓍,高二三尺,叶细长分裂,花白或淡红,略似菊花,茎多者一株五十余。古取其茎以为占筮之用,今儿童辄取之以为鬬草之戏,呼曰官私草。私音同蓍。
芸香
芸香为多年生草,茎高一二尺,而其下部则成木质,故古称芸草,亦曰芸香树,实一物也。叶为羽状复叶,夏开黄绿色花,花、叶香气皆强烈,可闻数十步,自夏至秋不歇。置叶于书间、席下,辟蠹、蚤。以其树皮或树脂杂诸香焚之,可熏衣袪湿。
蟋蟀草
蟋蟀草为一年生草,园圃自生,甚叶略似狗尾草,惟穗分为数枝。鬬蟋蟀者,常取此草之茎分裂作丝状,近其大顋诱之,故名。
兰
兰为常绿多年生草,俗称草兰,多生浙东,故又名瓯兰。叶细长而尖,长尺许,有平行脉,由根丛生。春日开花,淡黄绿色,瓣上有细紫点。无紫点者,谓之素心兰。皆一茎一花,幽香清远。种类甚多。
建兰
建兰至秋始开,一茎十数花,素瓣卷舒,清芬徐引。以产于福建,故名建兰。或以其叶背有剑脊,又名剑兰。以叶短者佳。
七出兰
何春巢寓如皋,所居静者轩秋兰盛开,中有七出者,绘图征诗。施慕白咏之云:「天与芳心似有私,宛如六一好丰姿。香分楚泽初纫后,花放银河朝渡时。写韵应须推柳永,截诗谁复抗陈思。七弦为谱《猗兰操》,说与灵均恐未知。」
朱兰
朱兰,色黄,多者十一萼,花头倒向一隅,干、叶长而瘦。
雪兰
兰花有一种色微绿若带白者,谓之雪兰,不可多得。
董小宛蓄兰
董小宛常蓄春兰九节及建兰,自春徂秋,皆有三湘七泽之韵,沐浴其手,尤增芳香。尝以碧笺手录《艺兰十二月歌》,黏之壁。某岁,以小宛病,枯萎过半。
漳兰一萼十瓣
宛平查莲坡所居天津水西庄之澹宜书屋,杂莳漳兰,有一萼而十瓣者,莲坡大喜,惊为创见,乃招同人赋诗以张之。吴东壁云:「重楼交结同心佩,一箭连抽十相花。」汪西颢云:「膏缀重台情暗结,香萦拥背画难成。」赵谷林云:「幽处探香怜二妙,秋来纫佩字双成。」
松顶生兰
汤西 侍郎右曾尝于湖南永州之奇兰铺,见古松数万株,是宋刺史柳开所植,亘数百里。有兰寄生于松之杈桠间,可径丈,葳蕤四垂。时方作花,香闻远近。
一线红丫兰
秀水朱文盎,名昆田,《咏并蒂兰》诗有云:「丹灶红休怜一线,珠江碧漫诧双丫。」盖闽之灶山,产一线红,有花,对节;粤之丫兰,一茎有两花,皆贵种也。灶山兰有十五萼,色碧玉,花枝开,体肤松美,兰中之魁品也。
树兰
海宁钟署香茂才继芸有《咏树兰》诗云:「讲堂有花树,数见名不知。香色如幽兰,形亦酷肖之。丛生缀木末,秀茁侪琼枝。吾舅雅好古,「自注:谓笠湖舅氏。」瓣香南丰师。检书惑始解,因各歌以诗。称名纵区别,臭味无差池。况邻善人室,岂数无根芝。俗呼凈瓶花,媕陋未可嗤。虽然仅皮相,意足深长思。言苟非同心,守口良亦宜。」
章子辛嗜兰成癖
钱塘章子辛司马廷彦嗜兰成癖,司训姚江时,与其邑之衿士按谱辨种,评花选蕊,晚春早夏,瓷盆檀几,罗列斋室,岁有雅会。咸丰庚辛间,粤寇起,航海避兵,犹携兰入北,中遭海盗,尽丧资。改官粤东,缘事罢职,遂又走奉天,疾殁旅次,可谓秋风激烈,败乃丛兰矣。
杭州粲花室之兰
光绪时,杭州有粲花室主人邵芝岩者,嗜兰,室中、庭中,列盆盎百余,多异种,素心、连理,遂为常品。然其所得,皆在西湖诸山中,非闽产也。
兰花会
上海康脑脱路有徐园,某岁开兰花会。园有堂,额曰印鸿,后有庭,庭之北又有屋三楹,自堂而至于斯,咸罗列名兰,幽香扑鼻,沁人肺腑。花之式不同,花之位置高下亦不等,有瓣似荷花者,有长而尖者,有素心者,有白色镶边者,有心中如人面口目俱备者,有叶作蝴蝶式者,皆一茎一花,惟一茎并蒂二花者为特色。
浙之瓯兰,有曰报春先者,叶细而长,四时常青。秋发蕊,冬末春初而花。有紫茎、玉茎、青茎之别,一茎一花。其紫花黄心、白花紫心者,酷似建兰,而香尤盛,盆种之,清芬可至一月而不萎。又有蕙兰,亦名九节兰,叶似瓯兰而长,一茎有八九花,形似瓯兰而瘦,其香亦不若焉,花时在瓯兰之后。总之,兰之名称繁多,或以地名,或以人名,或以形色名,每于五六月放花。一茎九花者,香馥异常,叶似瓯兰,而阔大劲直。
其紫花者:一,金棱边,花丰腴而娇媚,每干十二萼,色同吴兰,叶自尖上生一黄线,直下如金丝。二,陈梦良,每干十二萼,花头极大,为紫花之冠。三,吴兰,深紫色,有多至十五萼者,叶亦高劲,若善养者,则歧生可有二十萼。四,潘花,十五萼,紫色而整,疏密得宜,叶差小而花中近心处,色如吴兰。五,何兰,十四萼,紫色中红,花头不甚绿。六、仙霞花,以产自仙霞岭,故名。七,大张青,茎青花大。八,赵师傅,十五萼,初萌甚红,大放似晚霞。九,蒲统领,花之中品也。十,都梁,紫茎绿花。
其白花者:一,济老,一干十二萼,姿致不凡,叶似大施而更高。二,碧玉干,花色白,微黄,有十五萼,合并干而生,叶细而肥厚,花为深绿。三,惠知客,十五萼,花英淡紫,尾凝黄,叶虽绿茂而柔弱。四,马大同,色碧,有十二萼,花头微狭,间有向上者,中多红晕而叶高耸,故又名五晕绿。五,绿衣郎,又名宝山,色如碧玉,十五萼,每生并蒂,花干亦碧而瘦薄。六,鱼鱿,十二萼,花片澄澈,宛如鱼鱿,深沉似水,无影可指。七,玉整,花叶修长而瘦,色甚莹白,白花之最能生者也。八,名弟,花仅有五六萼,叶最柔软,如新叶茁出,则旧叶随枯。九,大施,花叶如剑而最长。十,四季兰,叶长劲苍翠,干青微紫,花白质紫纹,自夏至秋,相继而发,冬亦有之,惟不若夏之盛耳。
翠蟾蕙
兰之一茎数花者,为蕙,俗名蕙兰,亦春开。苏州木渎镇周氏塔影轩蓺之,多佳种,择尤佳者各十六品,命工缋其状,缮成巨袠,题其端曰「香国同心」,遍征题咏。中有翠蟾一种,为宜兴周止庵之女弟子月仪所植,严铁桥有诗咏之云:「名花端合依名士,天遣周郎对翠蟾。觅句灯前成一笑,月仪风貌在吴缣。」
衡山有野兰
衡山山峡中遍地皆野兰,叶不及福建所产,花绿色,如碧玉,而香远过之。
风兰
风兰,寄生于深山树干上,叶似兰而短,有厚剑脊,夏开小白花,有一二瓣曲而下垂,微香,无土亦可生。
草本之白兰花
滇中有一种白兰,花色如粉,叶似春兰,亦春开,香甚微。
光绪朝,有自海舶输入之白兰花,与此大异,沿其名耳,木本也,香甚烈,花如萼而不放,上海最多。
报岁兰
报岁兰为兰之异种,叶阔而厚,花如蕙,色深紫,亦谓之墨兰。其开常在腊月,故名报岁兰,闽、粤多有之。
书带草
书带草为常绿多年生草,叶如韭,长尺余,柔软丛生,鲜翠可爱,中央生短花茎,开淡紫色总状小花,实圆而碧。植之庭砌,蓬蓬四垂,堪供清玩。旧时出山东淄川县郑康成读书处,故名康成书带草。
规矩草
热河土肥草长,高不见人,然俱离披蒙密可憎,独行宫所生,修仅数寸,一望如翠罽平铺,略无半茎参差错出者,可异也。俗呼规矩草。成书《避暑山庄纪事》诗有「望见仙园规矩草,始知雨露胜人间」句,指此也。或疑即书带草。
铁扫帚
铁扫帚为多年生草,山野自生,茎高二三尺,叶羽状复生,形似倒卵而狭小。夏月开小花,形如蝴蝶,色白而有紫纹。一本凡生二三十茎,劲挺可为帚,故名。《尔雅》:「荓,马帚。」即此。
虎耳草
虎耳草为常绿多年生草,产于湿地,高五六寸,叶圆,有刚毛,背赤,匐枝为丝状,卧地延长,随处生苗。夏日抽茎开花,色白,五瓣,三小二大。
蜘蛛抱蛋
蜘蛛抱蛋为常绿多年生草,江西建昌、赣州二府产生甚多,叶根自生,长二尺余,形椭圆,两端皆尖,有平行脉,粗纹韧质,叶柄甚长,花深紫,生于茎顶。根、茎青黑如卵,周围密须稠结,以其形如蜘蛛抱蛋,故名。
蝴蝶花
蝴蝶花为常绿多年生草,自生于阴地,茎高二尺许,叶为剑状,叶脉平行,似鸢尾而狭薄。春日开花,花轴分枝,花被色白而有紫晕,中心色黄,颇美丽,有锯齿如毛,俗称紫蝴蝶。
蝶花
长白山之沙门产蝶花,深碧色,其形如蝶。
紫花地丁
紫花地丁为多年生草,所在有之,高三四寸,叶长椭圆形,有长柄,丛生。春初,叶丛出花茎,每茎开一花,五瓣,色紫,其瓣大小不等,中一瓣有长距。
紫堇
紫堇为多年生草,生于阴湿地,茎高二尺许,叶羽状分裂,略似水芹。春暮开总状花,色红紫。
毛莨
毛莨为多年生草,生于低湿之地,茎、叶皆有细毛,茎高二三尺,叶为单叶,掌状分裂。春暮开花,色黄,五瓣,甚光艳。实为多数小干果。有毒植物也。
地锦
地锦为多年生蔓草,田野阶砌间皆有之,叶为掌状分裂,经霜则成红色。春夏之交,开淡黄花,甚细。结实成球,色黑,味辛。又一种大戟科植物,茎有白汁,叶小而对生,花小,黄褐色,生于叶腋,亦名地锦。
铺地锦
临桂况夔笙太守周颐官内阁中书时,一日,燕集宣武门外半截胡同江苏会馆,院落修广,见徧地纤草如罽,名铺地锦。时届暮春,着花五色,每色又分浓澹数种,或一花具二色三色,或并二色三色为一色,如茶绿、雪湖之类,殆不下数十色,风偃瀫纹,蹙绣弥望。
蛇苺
蛇苺为多年生草,田野自生,茎卧地,叶以三小叶合成,互生,有长叶柄。夏初每叶腋间各生一花,色黄,五瓣。实细,色鲜红。花托肥大,状略似覆盆。有毒。
牻牛儿苗
牻牛儿苗为多年生草,原野自生,山西园圃中尤多。茎细长卧地,叶掌状分裂,柄甚长。夏日开花,五瓣,色白或红紫,略似梅花。花后,结长蒴如鸟喙,熟则五裂。
聚藻
聚藻为多年生草,一名水蕴,沉生水中,叶轮生,分裂如丝,裂片细长而尖。夏日开小花,色淡红。金鱼好产卵于此藻,故蓄养金鱼之器中多置之。
紫萼
紫萼为多年生草,野生,高二尺许,叶卵形而大,叶柄甚长,自地下茎丛生。夏月开花,花被六裂,色紫。亦有白花者,谓之白萼花。
蘼芜
蘼芜为多年生草,野生,茎高尺许,叶为羽状复叶。夏月开小花,五瓣,色白,为复伞形花序,有清香。
费菜
费菜为多年生草,山地自生,庭院亦栽植之。茎高尺许,叶为倒卵形,略似匙,有锯齿,厚而微黄。夏日开黄色小花,列为伞形花序。
珍珠菜
珍珠菜为多年生草,产于水边湿地,高三尺许,叶椭圆互生。夏日开白花,为总状花序,至端,花梗渐短,略如尾状。
溪荪
溪荪为多年生草,山野自生,茎高二尺许,叶为剑状,花梗生于叶丛之中央。初夏开花,色青紫或白,花被下部之内面有网状斑纹。
毛毡苔
毛毡苔为多年生草,食虫植物也,生于湿地。其叶由根丛生,有多数红色腺毛,小虫触叶,黏而不脱,腺毛中泄液汁以消化之。夏日叶丛中出花茎,长七八寸,开总状小花,花瓣白色,或淡红色。
貉藻
貉藻为食虫草,生于水田小河之止水中,叶轮生,叶端较阔,状似有铰链形之物附着其上,故能开闭自由,小虫登叶上,则骤闭合而捕食之。夏日叶腋开花,五瓣,淡绿。
茅膏菜
茅膏菜为食虫草,生于湿地。茎高四五寸,叶略如半月形,有长柄,边缘及面生多数腺毛,其端分泄黏液,小虫触之,则黏而不脱,徐徐消化吸收之。花小,色白,或带红色。
芍药
芍药为多年生草,高一二尺,叶为复叶,小叶往往为极深之三裂。初夏开花,大而美艳,色有红、白、紫数种。根亦有赤、白二色,供药用。
京师芍药
京师芍药奇丽,其香较牡丹为蕴籍,花容细腻,则又过之,玉瓣千层,红丝一缕,殊艳绝也。而北人每呼之曰抓破脸。秦大樽官京师时,闻之,辄为绝倒。
丰台芍药
顺天丰台为养花之地,竹篱茅舍,三三两两,辘轳之声不断。其地本以芍药着,春时车马往来,游人如蚁。园丁贪利,繁苞未放,即剪入担头唤卖,故所见略无红紫,惟余绿叶青枝而已。
同治辛未春,王壬秋检讨闿运在京师,与张文襄公之洞访丰台芍药。花农列畦植花,俟开,则尽剪之,予以十金,使留半日于枝以赏之。然无亭馆置酒之处,不足留赏也。
昙华
昙华为多年生草,植于庭院。茎高四五尺,叶长作卵形,甚尖。夏月开花,色红黄,甚美丽,经月不谢,俗称为美人蕉。
优昙钵罗花
优昙钵罗花,西域种也,简称之亦曰昙花。世称昙花一现,若以为幻梦之空花耳。不知佛书所言,即座涌莲花之比,事固神奇,树亦实有也。旧传滇南有三树,一在大理府和山之麓,称和山花。大理有四景,上关花,上关风,苍山雪,洱海月。上关,即和山,花,即优昙钵罗也。树高可六七丈,似桂,花白色,十二瓣,闺岁则十三。佛日盛开,异香芬馥。中有一穗如稗,其树不知所始。国初,曾为俗僧所毁坏,风雪月终古不改而花亡矣。一在云南城「即省城也。」土主庙,府志载庙中优昙,一名娑罗树,高二十丈,枝叶丛茂。每岁四月,花开如莲,有十二瓣,开岁则多一瓣。昔蒙氏乐诚魁时,有神僧菩提巴波自天竺至,以所携念珠分其一,手植之。自经兵燹,亦毁坏无迹,惟安宁曹溪寺一树存焉。一在安宁州曹溪寺,安宁州城之北,有汤泉,杨升庵所题天下第一温泉者是也。温泉西岸有寺曰曹溪,寺中昙花一株,扶疏百尺,绿叶似娑罗,有九丝,白花,如莲,分九瓣,香如水沉,有蜜气。其心紫色如球,惟不结实。相传为西域僧念佛珠所种。康熙壬子四月,花盛开,滇臬许鹤沙属州牧试采柔条插之,活一枝。是年冬,鹤沙还云间,遂携以归。其明年,茁芽怒生,干长三尺,喜甚,自为记,载《东还纪程》中。大理本天竺东境,阿育王故封云南,安宁与之接壤,仙树灵根,宜有遗植。吴青坛《岭南杂记》载昙花似百合花而色紫,合二三十朵攒为一朵,香烈异常。吴宝崖《旷园杂志》载武林沉氏园有昙花一株,得自泉州仙游县西山龙华寺僧,根如芋,叶如蒲,高七八尺,花从叶吐,一蓓三十余花,外殷紫,内微红,似辛夷,香极清。二书所言同是一种,则闽、广之所谓昙花者是也。
滇之优昙钵罗花,如上所述,固一在大理,一在云南,一在安宁也。而干隆丙辰,长洲朱象贤游滇,所见之三株,则皆在云南,象贤且曰:「抚署之一为最大,高可二丈许,本大可围二尺,苍苔斑驳,枝干夭矫。其外则督署、府署各一,皆不及也。其叶其花,略如玉兰,所异者,大小与香色耳。三四月之交,作花,茂者七八月亦花。花朵大于玉兰,色白而不洁,花英微绿。每朵九瓣,初开三瓣,其余含而不放,次日又吐三瓣,中心尚含,第三日九瓣全舒,则已萎败,不堪着目。香远则清,若采折在手,近鼻嗅之,则浊不可耐,以浓郁太甚也。」其后,象贤游安宁州之碧玉泉,渡螳螂川,而至曹溪寺。寺有护花楼,究其所以,乃知楼以护优昙而构,然楼虽存而花已不可问矣。
王文简公士祯《陇蜀余闻》载顺治乙未十一月望夕,郑州兴国寺殿前,忽涌花一枝,似佛手,表里皆竖纹,洁白如雪。次日,又涌一花,色纹如前,略如荷花。二十五日又涌一花,色纹如前,略似牡丹而大。时人不知,以为天花。文简以滇花印之,如荷而白,则正所谓昙花涌现,而似佛手、似牡丹二花,色纹既同,其即为优昙钵罗花之变相,亦可见也。
佛种花
青海有岛,岛有花,色红如罂粟,叶光厚,如蔷薇。四月花初放,仅六瓣,自此一月增一瓣,至十月,增至十二瓣,不再增,冬月即落,遇闰亦不璔,惟闰惟迟落一月耳,异香芬馥。土人称为佛种,种以此镇海岛,寺院中大率有之。
翦春罗
翦春罗为多年生草,一名翦红罗,茎、叶皆有毛,茎高二尺许,叶卵圆,端极尖。入夏开花,六瓣,多红色,较石竹稍大,周围缺刻如翦,故名。
滴滴金
滴滴金为多年生草,一称夏菊,又名旋覆花,《本草》谓之金钱花,茎青而香,叶青而长,尖而无桠,高仅二三尺,花色金黄。苗初生,自陈根出,既则徧地生苗,由花梢头露滴入土,即生新根,故名。
石竹
石竹为多年生草,多栽植于庭园,茎高尺许,叶细长而尖,对生。花有重瓣、单瓣,色白,亦有深红、淡红者,状颇类瞿麦花,惟花瓣上部分裂甚浅,花下之苞亦较长而尖,故易辨别。俗呼为洛阳花。
蘘荷
蘘荷为多年生草,山野自生,高二三尺,叶尖长,绝类姜叶。夏月开花,花被大小不整,色淡黄,由地下茎而生。其根可为葅.
荷
荷为多年生草,一名芙蕖,产于浅水,叶大而圆,柄细长。夏月开花,或红或白。实曰莲,地下茎曰藕,皆可食。
钱塘符幼鲁郎中曾尝于草桥观荷,作诗以赏之,诗云:「野水汇溪流,种荷乘水长。绿云布渺弥,遥遥接菰蒋。沤凫宛游戏,拍拍栖沙上。红藕花满奁,香露极遥荡。顾我乐清游,兴至每独往。采莲食莲菂,清味祇心赏。水际骋遐瞩,云烟互莽苍。远树画秋意,风蝉递余响。怀抱一为开,宇宙在俯仰。寄言芦中人,从我曳双桨。」
金边荷花
庐山有金边荷花,初在山北晋慧远大师之寺中,其后则移植山南矣。
红莲作并头花
康熙丁丑六月,朱竹垞之舍南池上,红莲作并头花,因赋《绮罗香》词以纪其异,词云:「蕙草连葩,兰英并蒂,惯在贫家盆瓮。谁料今番,双头水芝看涌。交 劝金叵罗深,画轴展玉丫叉重。笑庄窝半亩平池,翻赢三十六陂种。溪亭容我小住,那费桃根桃叶,隔江迎送。临稳风前,一任冷香吹梦。愁遮了叶底难扶,描不到花心齐动。除非唤薛夜来过,绣成针七孔。」又云:「杨柳阴中,菰蒲雨外,一柄犀珠通体。并着花房,宛似仙娥双髻。算只有蜀苣同心,祇认得峄桐连理。又争如水佩风裳,嫣然交影镜香里。约开渚苹汀蓼,恣与纤鳞队队,闹红游戏。第一轻舟,莫放采香人檥.浑不管翠蝶衣翻,生怕是绿云风起。问沙面头白鸳鸯,旧来曾见几。」沈覃九乃为诗以题其后,诗云:「红玉双擎汉卺杯,温风别费翦刀裁。定知茅屋词人在,故向亭阴作意开。朋笺双调绮罗香,比似薲洲??遂谱强。有约重过听按曲,闹红一舸话斜阳。」
淤泥中莲
光绪时,无锡徐仲虎观察建寅在山东主机器局,命工人于博山县颜神镇地方掘井,已十丈余,初时为浮土,又掘则黄泥,又掘则黄沙,下则为淤泥。工人于淤泥中得莲子百余粒,形质尚坚。徐闻而往视之,仅余十许粒,携归,取二三枚种盆中。时已盛暑,无几时,忽抽小叶,与平常莲叶无异。时李山农观察为总办,闻之,复取种数枚,亦然。
子莲
子莲为莲之小者,用莲子所种,叶、茎细小,花如弹丸,离披数瓣,淡不成红。其种法,用头窠鸡卵三枚,穴其顶,每一纳三莲实,封固,杂鸡卵中,令鸡孵之。雏出之日,取莲实涤净,养泥水中,根生寸许细藕,便能作花。
金莲花
金莲花,草本,蔓生,直隶、山西等省有之,一名金芙蓉,又称旱地莲。茎卧地,出多枝,叶圆,有浅缺刻,似荷叶而小。夏季叶腋开花五瓣,瓣蕚皆深黄,瓣心有红点,色甚艳。至秋,花干而不落。康熙时,圣祖赐以此名,高宗亦有诗咏之。
玉蝉
玉蝉为多年生草,植于水边湿地,高可二三尺,叶为剑状而有中肋,色深绿。初夏开花,有紫、绿、白等色,甚美丽,花被六片,外层大而下垂,内层小而上向,头圆。
蓬虆
蓬虆为多年生草,蔓藤繁衍,茎有倒刺,逐节生叶,叶大如掌,类小葵叶,面青背白,厚而有毛。夏秋之交,开小白花,就蒂结实,三四十颗成簇,生则青黄,熟则紫黯,微有黑毛,状如熟椹而扁。冬月苗叶不凋,俗名割田蔗。
翦秋罗
翦秋罗为多年生草,一名汉宫秋,茎、叶多细毛,茎高二三尺,叶卵圆,端尖。夏秋开花,色深红,瓣分裂。
鹿葱
鹿葱为多年生草,地下茎大而圆,叶阔。至秋发花茎,开伞形花,花盖六裂,淡红紫色。
山丹
山丹为多年生草,大者高二尺许,一茎直上,叶长而尖,如柳,花有红、黄两种,鳞茎甚小。又有叶似芍药,花似鹿葱,一茎百蕊,一蕊四球,斓若红锦簇球,而花心有金粉者。
胡枝子
胡枝子为多年生草,一名萩,茎高五六尺,丛生多枝,冬不尽枯,故经年以后,粗大如灌木。叶为复叶,端有细毛。秋日开红紫花,为蝶形花冠,实成荚。
秋海棠
秋海棠为多年生草,庭院栽植之,茎色微红,高二尺许,叶为心脏形,端尖,中肋之两侧成不等形。秋开单性花,色粉红,雌雄同株。茎味酸。
王丹麓家秋海棠
武林王丹麓家之墙东草堂,初植秋海棠一二本,数年而蔓衍阶砌。康熙乙丑,忽发奇葩千朵,经月不落,其旁复三四如蝴蝶。家人异之,为护其根,布其子。及明年,子出,无异,而原本所发亦如常花。乃离原本尺许,见花心复起一花,如重台,细视丛中,乃有千瓣如洛阳花者,六瓣如桃者,五瓣如梅如兰者。越日再视,或若山茶之初放,或若牡丹之半谢,至蓓蕾似垂丝,含蒂似石榴,碎翦如秋纱。其花或大或小,其心或连或散,其色红白深浅,种种奇幻,莫可名状。
严子容咏秋海棠
仁和严子容司马适有《咏秋海棠》诗云:「碧纱窗畔睡昏昏,镇日无人自掩门。小院初酣胡蜨梦,空山欲冷杜鹃魂。半帘竹影迎风色,一斛香脂滴露痕。唤作放翁颠亦得,思量排日倒金尊。」
钟馨山徐贯一爱白秋海棠
干隆时,钟馨山尝有《白秋海棠》诗,诗云:「半天凉月影朦胧,清绝墙阴玉一丛。但觉芳心冰雪凈,不将红泪滴西风。」道光时,钱塘徐贯一广文以诚家多秋花,有白秋海棠,亦爱之,尝和沉桐溪诗云:「梁广丹青纔点粉,秋风颜色倩谁匀。凝来雪艳欺瑶草,洗尽铅华怨美人。肠断小窗清顾影,谱通西府淡留神。酒痕夜冷都消却,睡起还应胜太真。」
巴济马茨茨格
蒙古人于花,皆名之曰茨茨格,有曰巴济马茨茨格者,则野花也。如秋海棠,紫茎绿叶,叶稍圆,有微刺,花三角,中含花子,作粉红色,根如山药,长者数尺,研粉可食,察哈尔之赛尔乌苏产之。
睡莲
睡莲为多年生草,生水中,叶为卵形而阔,叶脚有深缺刻。秋初开花,重瓣,色白,其花至末刻以后即闭,故有此称。
观音草
观音草,惟南方有之,生于竹林之阴,其根茎有细长叶甚多,花红紫,不下垂,实熟后色赤,鲜艳可爱。或以诗咏之,末二句云:「凭将一滴杨枝水,润到西天紫竹林。」
狼尾草
狼尾草为多年生草,生于道旁,高二尺许,茎、叶皆粗糙刚硬。秋出穗五六寸,作圆柱形,如粟,花紫,密生长芒,荒年亦可采食。古时用以覆屋。《尔雅?释草》「孟狼尾」即此。
狗尾草
狗尾草,一名莠,为一年生草,原野自生,高一二尺,叶细长,叶柄如鞘以包茎。夏日茎顶丛生细实,有绿色长芒,集合为穗,形似狗尾,故名。
白蒿
白蒿,一名艾蒿,为多年生草,叶作羽状分裂,略似青蒿而粗,叶背密生白毛,自初生至秋,白于众蒿,故名。花为小头状花序,排列如穗。《尔雅》谓之皤蒿。形与蒌蒿相同,惟白蒿陆生,蒌蒿水生。
角蒿
角蒿为多年生草,茎,叶如青蒿,开淡红紫花,结角长二寸许,实细而黑,《尔雅》谓之( 廪)蒿。
柳穿鱼
柳穿鱼为多年生草,产海岸沙地,茎不盈尺,恒欹斜,叶椭圆,两端皆尖,无叶柄,茎、叶皆附白粉。夏开唇形花,淡黄色。
结缕草
结缕草为多年生小草,茎细长,匍匐地面,随处生细根,如线相结,故有此称。叶细长而尖,长二寸余。花小,为穗状花序。
蛇葡萄
蛇葡萄为多年生蔓草,野生,叶作掌状分裂。夏开淡黄花,实至秋而熟,红、紫、白、绿相杂,颇美丽。
葎
葎为蔓生草,茎及叶柄有细刺下向,叶掌状分裂,多细齿。秋开小花,雄花成簇,雌花成短穗,色绿,下垂。实似松球。
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