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南怀瑾老师:达摩多罗禅经

_2 南怀瑾(现代)
出息歸於滅:這一口氣出去,停止了。
乃入根本地:就進到那個根本清淨的境界。
正受及命終,斯由捨出息:死的時候就是一口氣不來了,沒有了。正受就是三昧。你要得定,就定在這一口呼出去的氣當中,這一口氣不進來了,可是你本身的生命還是充滿的,這是得定。死亡命終時,這一口氣出去就不進來了,所以不同。正受是這一口氣出去了,空掉,切斷。所以心如牆壁可以入道,這是真功夫。你不做功夫怎麼會懂呢?理論講得再好,也是五百年野狐身,沒有用的。
    修行出息滅      得入無想定
    滅盡三摩提      第四禪亦然
你不要看出氣是那麼簡單的事。出去這個地方你把握住了,如果修行在出息這個地方滅掉一切萬緣,你可以進入無想定。無想定的功夫是非常的高,三界天人表你翻翻看,在色界天的的頂上,這個定可以定好幾萬劫。《六祖壇經》上,臥輪禪師那個偈子:「能斷百思想,對境心不起,菩提日日長」。他也是真功夫。六祖回答他的偈子:「慧能無技倆」我沒有這個本事。「不斷百思想」這是大乘境界。「對境心數起,菩提怎麼長」。大乘境界就是不同。
由修出息證到無想定。要想得滅盡定也是這個東西,這個地方是關鍵。乃至要得一切三摩地,就是定的境界,都在這個地方。你們要特別注意,在密法裏,這些都是秘密法門,不傳的。你聽到了少去吹牛,做不到亂吹,那是不對的。第四禪的境界也是這個樣子。
    般那既已滅      次第阿那生
    阿那時悕望      說阿世婆婆
出氣過了以後,它自然會入氣。阿那時悕望,說阿世婆婆:有一口氣進來,生命就會存在,這是世間最好的。
    我觀彼時者      定無有是相
    彼息更生者      觀有如是相
在這個時候,我們觀察當時的情況,定是有定的境界。氣息的關係,定乃至空,都是這兩個作用。所以呼吸再進來,從新起來。
    毒淤泥大地      此相似境界
    出息能攝意      不令隨所緣
他說我們這個心裏頭三毒煩惱,乃至身心不淨化,血液不乾淨,像大地的淤泥一樣。現在告訴我們大原則,各種境界都講了,此是相似的境界。我們身體到處都不淨,所以我時常叫你們要修四念處的念身不淨。就是我們修出入息都要把它淨化了。把不淨的變成淨土。這個就是由小乘轉成大乘的秘密。出息能攝意:出息放空了,這一口氣出去,他意念整個定下來。不令隨所緣。
    猶如制象鉤      名波世婆婆
這個出息也如笨象一樣,用鉤把它拴起來。因此出息對我的意,心念有這個作用。密宗有一種修法,你愛吃,就讓你吃個夠,吃到厭惡了,不吃了。你愛發脾氣就讓你發個夠,發完了就好了。
    捨除顛倒想      成就真實想
    離自在及常      唯為空行聚
    本無所從來      去亦無所至
    去來不可得      亦不須臾住
    慧智明見此      離諸有作者
你到了這個境界,定了,離開了,有分離的現象產生。要走就走,要丟就丟,或者要住就住,非常自在。
唯為空行聚:密宗叫空行母。修行到這個境界、空。真正空了以後,你的功能就大了。什麼叫空呢?無所從來也無所去。大乘境界本來空,既然是空,你還要修什麼?去來都不可得,息都止息了。
亦不須臾住:也不是有意去停在這裏。這個時候你才真見到空相,空性見到了,這個時候你才解脫了。離開了一切能知、能作。不需要特別用功去做,自然在那個定境上。
      出息無作者      見則墮顛倒
      出息己過去      彼則不可見
  誰在作主呢?不是上帝,也不是身體。你在呼吸往來的功能上,就參通本身這個功能。見則墮顛倒:你要是認為自己真的把握住氣息,你的觀念還是錯的。出息己過去:出去了就沒有了。彼則不可見:就空了嘛。
      命斷諸息滅      過去亦復然
      安般諸功德      出息與入息
      眾物及字義      我已略說竟
  所以命斷了以後,一口氣不來就死掉了,很簡單,所以天下事過去就過去了。還追尋它幹什麼呢?如果你一口氣出去了,你還去追這一口氣嗎?
安般諸功德,出息與入息:出息與入息的道理都告訴你了。
※ 真的氣就是意。
※ 慧解脫非從定來不可。一般修行人都把細昏沈當成定。佛者覺也,既然是覺,永遠是清醒的,這才是定。
1992年4月15日 講于香港
由修出息證到無想定。要想得滅盡定也是這個東西,這個地方是關鍵。乃至要得一切三摩地,就是定的境界,都在這個地方。你們要特別注意,在密法裏,這些都是秘密法門,不傳的。你聽到了少去吹牛,做不到亂吹,那是不對的。第四禪的境界也是這個樣子。
    般那既已滅      次第阿那生
    阿那時悕望      說阿世婆婆
出氣過了以後,它自然會入氣。阿那時悕望,說阿世婆婆:有一口氣進來,生命就會存在,這是世間最好的。
    我觀彼時者      定無有是相
    彼息更生者      觀有如是相
在這個時候,我們觀察當時的情況,定是有定的境界。氣息的關係,定乃至空,都是這兩個作用。所以呼吸再進來,從新起來。
    毒淤泥大地      此相似境界
    出息能攝意      不令隨所緣
他說我們這個心裏頭三毒煩惱,乃至身心不淨化,血液不乾淨,像大地的淤泥一樣。現在告訴我們大原則,各種境界都講了,此是相似的境界。我們身體到處都不淨,所以我時常叫你們要修四念處的念身不淨。就是我們修出入息都要把它淨化了。把不淨的變成淨土。這個就是由小乘轉成大乘的秘密。出息能攝意:出息放空了,這一口氣出去,他意念整個定下來。不令隨所緣。
    猶如制象鉤      名波世婆婆
這個出息也如笨象一樣,用鉤把它拴起來。因此出息對我的意,心念有這個作用。密宗有一種修法,你愛吃,就讓你吃個夠,吃到厭惡了,不吃了。你愛發脾氣就讓你發個夠,發完了就好了。
    捨除顛倒想      成就真實想
    離自在及常      唯為空行聚
    本無所從來      去亦無所至
    去來不可得      亦不須臾住
    慧智明見此      離諸有作者
你到了這個境界,定了,離開了,有分離的現象產生。要走就走,要丟就丟,或者要住就住,非常自在。
唯為空行聚:密宗叫空行母。修行到這個境界、空。真正空了以後,你的功能就大了。什麼叫空呢?無所從來也無所去。大乘境界本來空,既然是空,你還要修什麼?去來都不可得,息都止息了。
亦不須臾住:也不是有意去停在這裏。這個時候你才真見到空相,空性見到了,這個時候你才解脫了。離開了一切能知、能作。不需要特別用功去做,自然在那個定境上。
      出息無作者      見則墮顛倒
      出息己過去      彼則不可見
  誰在作主呢?不是上帝,也不是身體。你在呼吸往來的功能上,就參通本身這個功能。見則墮顛倒:你要是認為自己真的把握住氣息,你的觀念還是錯的。出息己過去:出去了就沒有了。彼則不可見:就空了嘛。
      命斷諸息滅      過去亦復然
      安般諸功德      出息與入息
      眾物及字義      我已略說竟
  所以命斷了以後,一口氣不來就死掉了,很簡單,所以天下事過去就過去了。還追尋它幹什麼呢?如果你一口氣出去了,你還去追這一口氣嗎?
安般諸功德,出息與入息:出息與入息的道理都告訴你了。
※ 真的氣就是意。
※ 慧解脫非從定來不可。一般修行人都把細昏沈當成定。佛者覺也,既然是覺,永遠是清醒的,這才是定。
1992年4月15日 講于香港
首页 上一页 共2页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