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佛经民间故事

_6 佚名(现代)
  婆罗门把这一段河床摸了一遍,并没找到另一只,等小奴隶走了,婆罗门心想:“它不可能只有一只,它必然是一双。
  想必是从上游冲下来的,让我顺着河流向上游去找吧!”于是他逆流而上,走啊走,看见顺河飘下来一朵大莲花,那朵莲花十分硕大,有一千瓣花瓣,光彩奕奕。婆罗门心想:“这样的莲花,可真少见。我如果找不到鞋,就把这朵花献给国王,他也许会饶恕我。”于是拣起莲花,继续向前走。后来,他看见有四位修道士坐在一棵大树下。婆罗门上前向修道士们施礼请安。
  修道士问:“你从哪里来?来干什么?”
  婆罗门说:“我失去了国王的欢心,虽然后来献上一只宝鞋,仍没有得到宽恕,还要我找到另一只。我正在到处寻觅,至今未见下落。”
  修道士们说:“你这个人,做事一点也不懂进退。那个国王本来是我们的弟子,与我们同吃同住,像亲人一样,你凭什么骂他是贱民之子?你犯下的罪过,确应杀头,现在看你真心悔过,就原谅你吧!”说着指了指远处的另一棵大树说:“我们的弟子,当年死在那棵树下,两只七宝鞋,一只掉在河里,一只还穿在他脚上,你去取吧!”
  婆罗门喜出望外,连忙过去取下七宝鞋,又回到国王那儿。
  国王得到七宝鞋,又知道了自己的身世,十分高兴。
  大臣们看见婆罗门果真把一双七宝鞋找齐了,也就不好再说什么。
  于是,国王仍封婆罗门为国师,对他十分优待。
  但婆罗门再也不敢恃宠而骄了,一直过着安分守己的日子。
  据《生经》卷《佛说五仙人经》改编。参见《大正藏》第三卷第77页。
38.五兄弟比高低
  很久很久以前,有位国王名叫大船。大船王的国土辽阔,手下良臣猛将如云,国内物产丰富,人民生活幸福。
  大船王有五个儿子,老大叫智慧,老二叫工巧,老三叫端正,老四叫精进,老五叫福德。这五个儿子各有各的特长:智慧特别聪明,无论什么疑难问题都难不倒他;工巧的双手特别巧,能做出各种东西;端正长得十分漂亮,称得上是美男子;精进办事不怕艰险,勇往直前,所以无论什么困难的事都能办成;福德特别有福气,遇事皆能逢凶化吉。五兄弟在一起,经常争论不休,都说自己的本领最高强。
  有一次,五兄弟又聚在一起争论起来,每个人都说自己才是第一,互不服气。
  最后大家说:“我们都别争了,大家分头到别的国家去旅行,看谁能干出一番事业来,谁就是本领最高强的人。”
  老大来到一个国家;他先打听这个国家的人们喜爱什么、讨厌什么,谷米贵贱如何,民情风俗如何。他听说国内有两个大家族,都是有钱又有势,可是由于种种原因,两个家族成了冤家对头,没有人能给他们调解。老大打听清楚之后,想了一个办法。
  他买了许多礼物、各式各样的点心,来到其中一家,要求接见。这家主人接见了他,老大便以另一个家族的名义,把带来的各种礼物全部献上来,然后再三致意说:“我家主人让我向您问好。主人说:‘以前与您失和,实在是太对不起了!追究起来,都是由于下面的人干了坏事,才使我们两家结下怨仇。由于我们两人多年没见面,因而无法解释这些误会。这次给您送上一些礼物,不值什么钱,只是表示一点心意,希望您能收下,不要见笑。我们两家,其实并没有什么深仇大恨,希望今后能和睦相处。’”
  这家主人听老大一番话,非常高兴,说:“我早就想与您家主人和解了,但一直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人,来表达我的心意。这次承蒙您家主人好意,特意派您到我家来,真教我喜出望外。我一定按您家主人的意思,今后和睦相处。”
  老大探明了这家主人的心意,非常高兴,告辞出来后,又买了许多礼物与点心,来到第二家。见了第二家的主人,他又像在前一家那样,假借名义代为问好。
  这家主人也十分高兴,答应今后一定和睦相处。
  于是,老大替两家定下约会的日期。
  到了那天,两家主人带着家人都来了。大家握手言欢,唱歌跳舞,喝酒欢庆,都为两家终于和好而高兴。大家追问起和好的原因,才明白是老大使了巧计。
  两家主人都说:“我们两家多年失和,全国这么多人,没有一人能使我们和解,这个外乡人却凭着他的聪明才干,做到了这一点。他对我们的恩德之大,真是言语所无法表达的!”
  他们每人各自拿出百千两黄金,酬谢老大,老大带着黄金,高高兴兴地回国了。
  老二也来到一个国家;他用木头造了一个机器人,做得十分逼真,看起来与真人一模一样。他给机器人穿上衣服,开动机关,机器人就能唱歌、跳舞,任谁也看不出来它是用木头造成的。老二带着这个木机器人,在这个国家到处献艺,说:“这是我的儿子,今年已经十八岁了,特地来为诸位唱歌、跳舞助兴,请诸位多多关照。”
  围观的人挤得水泄不通,大家都很喜欢他“儿子”的歌舞,送给他许多财物。
  消息传进王宫里,国王下令,让老二带儿子到王宫演出。
  国王及王后坐在楼台上观看,只见那个年轻俊秀的“小伙子”,表演着各种舞蹈,做出各种优美的姿态,歌喉婉转动听,国王与王后都十分高兴。
  忽然,国王发现这个“小伙子”朝王后眨眼睛,还挑逗似地盯住王后猛抛媚眼,不由得大怒,心想:“好大胆的小子!
  这么不守规矩,竟然敢当着我的面,调戏王后!”马上下令让卫兵抓住这个“小伙子”,要杀他的头。
  老二连忙跪下说:“不知这孩子犯了什么罪,大王要杀他?”
  国王说:“你养的好儿子!他竟敢当我的面,调戏王后,盯住王后眨眼睛、抛媚眼,存心不良,实在可恶!”
  老二假装哭丧地说:“我只有这么一个儿子,两人相依为命。如果他死了,我也活不成了。今天他确实做出不体面的事,但求大王看在我的面子上,饶了他这一次,以后再也不敢了。”
  可是国王不答应,坚持一定要杀。
  老二说:“既然大王不肯饶恕他,那让我亲手杀他吧!不用其他人动手。”
  国王同意了。
  老二站起来,走到“小伙子”身边,把他肩头的一根木榫一拔,只见那“小伙子”马上变成一堆木头零件,纷纷散落地上。
  国王大吃一惊,这才明白原来这个又会唱歌、又会跳舞,还会调戏女人的小伙子,竟然是木头做的。仔细想想,国王觉得又惭愧、又佩服;惭愧的是,自己怎么去吃一个木头人的醋?佩服的是,老二的技艺高强,举世无双,做的木头人比真人还能干,浑身三百六十处关节,都能像真人一样活动。
  他赏给老二亿万两黄金,老二带着黄金,高高兴兴地回国了。
  老三到了另一个国家,该国的人民,听说来了一个举世罕见的美男子,纷纷前来观看。他们为能见到这么美丽的人而激动,纷纷请他到家中作客,姑娘们更为了他而神魂颠倒。
  老三又会唱歌、又会跳舞,所以更讨大家的喜欢,所到之处,人们送给他许多礼物、珍宝。老三就带着价值无数亿的珍宝,高高兴兴地回家。
  老四到处旅游,来到一条江边。碰巧山洪暴发,江水猛涨,上游冲下来许多东西,其中有一棵珍贵的旃檀树,正随着波浪翻滚。
  岸上的许多人,都眼红地看着这棵旃檀树,可是谁也没有胆量下水。
  老四把外衣一脱,一下子就跳入江中。他不顾惊涛骇浪的冲击,奋力游到旃檀树边,抓住树枝,硬是闯过重重浪峰,把旃檀树拖上岸来。这个国家的国王刚好急于求购旃檀木,老四便把旃檀树送到王宫。国王赏给他百万两黄金,以及许许多多珍宝,他也高高兴兴地回家。
  老五也来到一个国家。走啊走,天气太热了,烈日当头,他就躺在一棵大树的树荫下休息,不知不觉地睡着了。太阳渐渐地向西移动,奇怪的是,其他的树荫都随着太阳的移动而移动,但罩着老五的那片树荫,却一动也不动,仍为他遮着火热的阳光。
  这个国家的国王,前几天刚死掉,死后既没有子女,也没有什么近亲。大臣们商议,应该找一个贤德的人来当国王,就派人四处寻访,看谁是有贤有德的,能当国王。
  有个使者正好来到老五休息的地方,发现其他树荫都移动了,只有罩着这个小伙子的树荫,一动也不动地为他遮阳光,心想:“这件事太稀珍了,真是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看来这个小伙子一定不是普通人,或许他就是上天派来当我们国王的人。”急忙回去禀告大臣们。
  大臣们听说有这么一个人,就按照国王的礼仪,准备了车马仪仗、印鉴衣冠,出城迎接老五。他们到了那儿,见使者所说的一点也不假,便个个跪倒在地,叩头称臣,扶老五上了车,回王宫登基为王。
  老五当了国王以后,把这个国家治理得风调雨顺,人民生活幸福。老五还下了一道命令,把他的四个哥哥都召来,辅佐他治理国家。
  不过,闲暇无事的时候,这五兄弟仍为谁的本事最大而争论不休,依旧是谁也不服谁。
  据《生经》卷三《佛说国王五人经》改编。参见《大正藏》第三卷第87页。
39.惹是生非的猕猴
  从前,有一头水牛王带领着一群水牛,生活在一片草原上。它们饿了吃青草,渴了饮甘泉,生活得十分自在,每当要到什么地方去的时候,都是由水牛王在前面带路,其余的水牛跟随在后面。
  这头水牛王形态威严,相貌堂堂,步履庄重,性格温和,行止安详文雅。
  有一天,当水牛王带领着水牛群前进时,路旁跳来一只猕猴。
  猕猴看见水牛王带领着一群水牛走过,恶作剧地朝水牛王扬尘土、扔石头,嘴里还不干净地乱骂。
  但水牛王依然踏着平稳的步子,理也不理地走了过去。
  猕猴见水牛王没反应,便朝后面的水牛群扬尘土、扔石头、做鬼脸、乱骂乱叫。
  后面的水牛群,心里虽然很生气,但看到带头的水牛王,坦然地接受猕猴的侮辱,大家也就一声不吭地任凭猕猴胡闹,稳步走过去。
  猕猴见一大群水牛都没有反应,以为它们害怕自己,心里十分得意。
  这时,一头落在后面的小牛犊追赶了上来。
  这次猕猴更来劲了,它追在小牛犊后面,又吐唾沫、又是叫骂。
  小牛犊心里十分恼怒,但看见一大群水牛都不理睬猕猴,心想:“我应该向大家学习。”于是尽力避开猕猴的无理纠缠,追赶大队去了。
  猕猴见自己“所向无敌”,更加得意洋洋。
  这时,路上走过来一群人。
  猕猴重施故技,朝人群扬尘土、扔石头,嘴里叽哩咕噜地乱骂。
  人们见这只猕猴这样无理,都生气了。大家包围过来,把猕猴逮住,你一脚、我一脚,猕猴很快就断了气。
  人们把猕猴扔在大路旁,继续前进。
  据《生经》卷四《佛说水牛经》改编。参见《大正藏》第三卷第93页。
40.聪明的外甥
  很久很久以前,有甥舅两人共同生活。他们是织工,日夜给国王纺织各种美丽的绫罗绸缎,自己却食不果腹、衣不遮体。有一次,两人去国王的仓库缴纳绸缎,发现库房里各种金银珠宝堆积如山。回家后,两人商量道:“国王的仓库里有那么多财宝,我们两人却穷得要命,何不偷一点来呢?”计议妥当,便趁更深人静之际,偷偷地挖了条地道,钻到国王的库房中,偷了许多金银财宝。
  第二天早晨,守库人发现库内失窃,急忙跑去报告国王。
  国王说:“你们先别声张,这样,小偷以为我们事务繁多,还没有发觉已丢了东西,一定会再次来偷。你们在库房中多埋伏一些人,严加看守,等他们来时,一定要一网打尽,不准放跑一个。”
  守库人依令而行。
  过了一段时间,甥舅两人看国王没有什么动静,果然又准备再次去偷。
  外甥对舅舅说:“舅舅!你年纪大了,身体又弱,如果被守库人抓住,恐怕很难逃脱。不过你放心,我毕竟年轻力壮,如果你被他们抓住了,我一定会设法为你报仇。”
  不料舅舅一走进地道,就被埋伏在那儿的士兵一把抓住了。走在后面的外甥一看苗头不对,转身就跑。
  士兵忙喊守库人,等到守库人赶来,外甥早已跑得无影无踪。
  守库人害怕国王知道还有一个小偷逃脱了,会怪罪自己,便把舅舅杀了灭口。
  第二天一早,守库人提着舅舅的脑袋去向国王报功。
  国王想:“这么一个老头,单独一个人是不可能盗走这么多财宝的,一定还有同伙。”便下令把舅舅的尸体,扔在十字街口示众,并说:“你们派一些士兵严密看守,如果发现有谁来哭尸、收尸,就一定是小偷的同伙,马上把他抓来见我。”
  士兵们在十字街头整整看守了一天,都没见到任何可疑的人。
  快黄昏时,一群从远方来的商人进了城,装满各种货物的马车一辆接一辆地驶过街道。
  这时,相反方向也来了一队马车,两队马车挤在十字路口,把街道挤得水泄不通。
  双方各不相让,吵了起来。有两辆装满稻草的马车被挤翻了,满载的稻草正好覆盖在死尸身上。
  第二天早晨,士兵们把前一天发生的事禀告国王。
  国王便命令看守死尸的士兵全部撤走,另派一些能干的侦探,秘密地在四周侦测,看有谁敢到稻草堆上来点火,就马上抓住他。
  但这次外甥另外想了一招。他带领一批人,假装是跳火把舞的,一路跳着进城。他们越跳越高兴、越跳越热闹,吸引了许多人。
  那些侦探也忘记了自己的任务,只顾欣赏他们的舞蹈。
  外甥趁着没人注意,仿佛失手似地,把手中的火把扔在稻草堆上。
  稻草堆顿时熊熊地燃烧起来,围观的人群慌忙一哄而散。
  等到侦探回过神来,跳火把舞的人早就不知到哪里去了。
  侦探连忙跑去报告国王。
  国王大怒,下令多派人员严加看守,看有谁敢来收骨灰。
  国王恨恨地说:“那个来收骨灰的,一定是个诡计多端的贼头,抓住了他,我绝不轻饶。”
  当天晚上,外甥带了不少好酒来到城里。
  那些看守骨灰的人,已经连续劳累了好几天,一看见好酒,馋涎欲滴,哪里还顾得抓贼?一个个喝得东倒西歪、酩酊大醉。
  外甥把这些醉得不省人事的士兵,个个反剪双手,捆绑起来,然后把舅舅的骨灰细心地收敛在空酒瓶里,出城走了。
  第二天,国王接到报告,气得暴跳如雷:“这个贼头竟如此狡猾!不把他抓住,我誓不为人!”他背着双手,在皇宫里直转圈,转啊转,终于想出一条锦囊妙计。
  国王下令在临河的花园中,盖一座美丽的新房,又派出许多士兵,在四周严密守卫,然后把自己的女儿——艳绝人寰的公主叫来,让她打扮得漂漂亮亮的,住进这座新房。
  国王对女儿说:“如果有人来,你就抓住不放,大声喊叫,这样一定可以把这个贼抓住。”安排妥当,国王心中暗自得意:“我的女儿是如此美丽,那可恶的贼头一定会上钩的。”
  几天之后,外甥果然在半夜来到附近。他先从上游放下一根大木头。
  木头随着哗哗的流水而下。
  守卫的士兵起先还以为是什么怪东西,连忙点起火把,但只见一根大木头在水中沉浮,也就算了。
  过了一会儿,外甥又放下一根大木头。
  士兵们又是一阵惊吓。几次下来,他们也就不在意了,只顾呼呼地睡大觉。
  于是,外甥傍着一根大木头偷偷游来,爬进了屋子。
  公主醒来,发现身边躺着一个陌生的男人,连忙紧紧抓住他的衣服,一面大声喊起来。
  外甥笑着说:“你抓住我的衣服有什么用?你要是抓住我的手臂,我不就跑不掉了吗?”
  公主一听有理,便放掉衣服抱住手臂不放。却不知外甥事先带来一只假手臂,公主又上当了。
  外甥见公主抓住假手臂不放,便一骨碌从窗子翻身出去,泅水走了。
  看守的士兵们听到公主的喊声赶来,连外甥的影子也没见着。
  天明后,公主与士兵们把夜间发生的事情,报告给国王知道。
  国王摇着头直叹气:“这个贼太机灵了,简直是世上无双!
  我怎么想办法也抓不住他,这可怎么办是好?”
  过了不久,公主怀孕了。十月期满,生下一个白白胖胖的男孩。
  国王又生一计,他命令乳母抱着孩子在城里四处转吩咐说:“如果有谁敢来亲孩子,就把他逮住。”
  乳母按照国王的命令,抱着孩子在城里四处绕,一天过去了,也不见有人来亲孩子一下。孩子又饿又渴,大声啼哭,这时,恰好碰到一个卖牛奶的,乳母便上前去卖牛奶。却不料这个卖牛奶的,正是外甥假扮的,他一面把牛奶递给孩子,一面顺势在孩子红通通的脸蛋上,亲了一下。
  乳母回到宫中,对国王说:“我在城里整整转了一天,没有一个人来亲孩子。只是我在卖牛奶时,那个卖牛奶的亲了孩子一下。”
  国王问:“你怎么不把那个卖牛奶的抓起来?”
  乳母说:“孩子饿得直哭,我才去买他的牛奶。人家只是在卖牛奶时,顺便亲了一下,又不是贼,我抓他干什么?”
  国王无话可答,就让乳母继续带着孩子在城里转,并派了几个人在后面跟着,命令说:“这次无论是谁,只要一接近这孩子,你们就马上把他抓起来。”
  这次,外甥又带着好几瓶美酒来了。他一见乳母等人,就招呼他们喝酒。乳母及跟随的仆人,经不起外甥花言巧语的劝说,和喷香扑鼻的美酒的引诱,便你一杯、我一杯地喝了起来,喝得酣然大醉。外甥便乘机抱着儿子溜走了。
  乳母等人醒来,发觉孩子丢了,个个面面相觑、脸如土色,连忙奔去禀告国王。
  国王气得倒咽冷气,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外甥抱着儿子走到邻国的首都,到王宫求见国王。
  国王接见他时,发现他上自天文,下至地理,无所不知,无所不晓,学识丰富,聪明非凡。国王十分高兴,便封他为大臣。
  有一天,国王说:“在我国还没有一个人像你这么聪明,我想把女儿嫁给你,你一定高兴吧!”
  外甥连忙回答说:“大王这样厚爱,我实在不敢当。如果大王真的可怜我,希望能为我下聘邻国的公主。”
  国王答应了,立即派人去外甥原来生活的国家,向那位发誓要抓住可恶的小偷的国王求婚,就说自己有个太子,希望聘娶美丽的公主。
  公主的父亲接待了使者,立即答应了这门婚事。但他回念一想:“那个贼头实在太狡猾了,这次莫非又是他设下的圈套,想骗走我的女儿,他孩子的母亲?”想想,立即派使者连夜赶往邻国,要求说:“既然贵国太子要娶我的女儿,必须由太子亲自前来迎娶。”同时下令士兵们做好一切准备,等待求婚者的到来。
  外甥得到消息,心想:“这次我如果真的亲自去迎娶,一定会被那位国王识破、抓住的。怎么办呢?”他想来想去,终于想出对付的办法,急忙跑去求见那位庇护自己的国王,说:“如果大王决定派我去迎亲,请拨给我五百骑兵,一律要兵强马壮,以显示我国的气派威风,这样我才能去。”国王答应了他的请求。
  到了迎亲的那天,外甥穿上节日的新装,以两百五十名骑兵为先导,两百五十名骑兵为后卫,浩浩荡荡地回到原来居住的国家。到了王宫前,他停马控缰,一动也不动。
  公主的父亲从宫里出来,仔仔细细地将外甥打量了一遍,亲自来到他的马前,握住他的手,问道:“你要对我说实话!
  我前后几次,想方设法要抓而没抓住的人,是不是你?”
  外甥在马上含笑致敬道:“不错,就是我!”
  国王长叹一声说:“天底下再没有比你更聪明的人了。好吧!我把女儿嫁给你。”
  外甥与公主结了婚,两人过着幸福的生活。
  据《生经》卷二《佛说舅甥经》改编。参见《大正藏》第三卷第78页。
41.慈善的乌龟王
  从前,大海里住着一只乌龟王,它经常教育感化着海中的各类水族,因此,龟王的子孙及各类水中生物,都诚心向善。龟王以仁慈之心,做善良之事,怜悯各类生物,关心它们的喜、怒、哀、乐,就像慈母疼爱孩子一样,精心养育,关怀备至。它不辞辛劳地在大海里到处游动,使各类生物衣食充足,不致挨饿受冻,安详地生活着。
  大海太大了,无边无际、深不可测,龟王四处巡游,每到一处,都使那里逢凶化吉,让众多生物少受苦寒贫穷之罪。
  由于不断地劳动,龟王感到十分疲累,就爬到海边的岸上,在那里静卧着休息。一天天、一月月过去了,一连几个月,龟王都在那里睡着。风吹日晒,尘土掩埋,龟王的背脊,干裂坚硬,就像陆地上一块高高的、干燥的小土岗。
  有一天,一群赶着牛车、马车的商人,从远方经过这里,一看这土岗又高又平,正是休息的好地方,于是将车子赶上去,让牛、马卸了套,拴在车边喂草。
  商人们开始劈柴生火,取锅做饭。
  车马货物都在龟王的背脊上,人们又点火烧炙着龟王的背,龟王又累又疼。它想赶快到海中去,又怕伤害了这些商人;想强行忍耐,却又疼痛难忍,于是想了一个办法:到海边浅水里,让水自然地浸湿自己的身体,这样既可除去火毒,又不会伤害众商人。于是,龟王轻轻地向浅水爬去。
  众商人一开始没有发觉,后来见周围突然都是海水,以为是海水涨潮了,哭天喊地地呼叫起来:“天地日月!过往神灵!愿众神保佑我们,愿你们用无边的法力,拯救我们!”
  龟王听了,心中更觉可怜他们,就对众商人说:“各位不要恐慌,不要害怕!你们将东西都放在我龟王的背上,又烧火、又做饭的,我实在疼痛难忍,所以慢慢爬到浅水里来,让水浸湿我的躯体,减轻疼痛。你们放心吧!我绝不会伤害诸位的。”
  众商人一听,既放心又吃惊,心中都不再害怕了,庆幸遇到如此慈悲的龟王,有了活命的希望。众商人一起念诵:“南无阿弥陀佛!龟王大慈大悲!”
  龟王驮负着众商人,游回岸边,众商人脱离险境,都非常高兴,对着龟王礼拜,同声赞叹龟王的功德。
  据《生经》卷四《佛说菩萨曾为龟王经》改编。参见《大正藏》第三卷第96页。
42.下毒之家
  从前有一家人,靠着对人下毒发财致富。下一次毒之后,得钱甚多,至于下毒的后果如何,他们从来不去考虑。
  全国的人都很厌恶这家人,不敢和他们往来,也不愿和他们共事,害怕被毒死。
  这家要为儿子娶老婆,但没有一家肯和他们联姻,都不愿意将女儿许配给这家。大家互相告诫:“这家热衷于下毒,一心想谋害别人的性命,是世间最令人讨厌的人家。假使和他们联姻结亲,当他们无处下毒时,也许会对自己的亲友下毒,所以不能接近这样的人,要远离他们,就像远离盗贼一样。”
  人们还说这家人比盗贼更坏,因为盗贼与人争斗时,相互拳打脚踢,还有强弱之分,不一定人人都死。而下毒之家,悄悄地、不声不响地给你下毒,使你防不胜防,全家人都会被毒死。
  由于没有人愿意将女儿嫁给这家的儿子,实在没有办法,他们只好到千里以外,去别的国家为儿子找媳妇。后来终于找到一家。
  那家十分贫穷,而且门第低微,见下毒之家很富有,又不知他们的底细,加之聘礼丰厚,贪图财物,就同意了这门婚事。
  过了不久,下毒之家迎娶了媳妇。媳妇来到婆家,礼数周到,仪表端庄,出入严守妇道之规,确实是个好媳妇。
  下毒之家为了给儿子娶媳妇,花用了大批财产,于是他们准备重操旧业,下毒赚钱。
  婆婆把媳妇叫来,命她去对某户人家下毒。婆婆说:“下毒是我家的老本行,你当然也要这样做。”
  媳妇一听,愁苦忧虑地对婆婆说:“我娘家都是善良之辈,从来没有害过别人。这下毒害人之事,我不干,我死也不干!”
  不管婆婆如何咒骂,媳妇始终不听。
  于是,婆婆向毒神祈祷说:“现在我家新娶来的媳妇,不愿去给人下毒,怎么办呢?”
  毒神回答说:“我会变化了去惩治她,让她不敢违背你的话。”
  于是,毒神变化为毒蛇,来到下毒之家找这媳妇。毒蛇无所不在,有时出现在媳妇头上;吃饭时,出现在她面前;喝水时,又出现在她碗中;睡觉时,出现在她床上;走路时,毒蛇尾随其后。
  媳妇十分害怕,不知躲到哪里才好。她坐立不安、睡卧不宁,被折磨得骨瘦如柴,虚弱至极,吃不下饭,睡不着觉。
  这时,毒神敕命媳妇道:“只要你赶快去下毒,我就放过你。”
  这个媳妇走投无路,只好答应从命。
  就在这时,她娘家的邻居刚好到这个国家来,正巧碰见她。见她瘦弱不堪,大吃一惊,问道:“你怎么瘦弱成这样子呢?”
  媳妇将情况扼要地讲给邻居听,并一再嘱托邻居道:“回去后请到我家告诉我的父母,让他们赶快接我回去,不然的话,我必死无疑。”
  邻居回去后,将情况全部告诉了媳妇的父亲。
  她的父母听了这事,愁绪满怀。她父亲立即赶马车,快快地去接女儿。到了亲家的家门之后,他对媳妇的婆婆说:“她妈妈太思念女儿了,整夜睡不着觉,悲痛地哭泣,所以让我来接女儿回去住些日子,不久就回来。”
  婆婆听了,同意媳妇回娘家去。
  父亲把女儿接回去之后,派人告诉婆婆:“你们是下毒之家,我将女儿接回来,再也不回你们家了。假如你们敢到我们这儿闹事,那我们就去告官府。你们干下毒的勾当,一旦败露,是有灭门之祸的。不过,如果你们能放弃下毒这种勾当,我可以考虑把女儿送回来。”
  下毒之家共同商议说:“这个媳妇端庄秀丽,世上少有,宁可放弃下毒之业,也不能舍弃她。再说,如果亲家真的把此事上报官府,官府便会惩治我家。”
  于是下毒之家便中止了下毒之业,与亲家立下誓约,绝不重犯。他们抛弃了毒神,过着安静、幸福的生活。
  据《生经》卷四《佛说毒喻经》改编。参见《大正藏》第三卷第96页。
43.乌鸦与孔雀
  很久很久以前,在遥远的北方有一个国家,名叫“波遮梨”。这个国家有史以来,从没有鸟类生活过,当地人也不知道,“鸟”是一种什么样的东西。
  有一次,有人从“智幻”国来,带来一只乌鸦。
  当地人见到乌鸦,都惊珍极了,黑亮的羽毛,大嘴长翅,竟然还能在天上飞翔,真是一种神珍的动物。虽然乌鸦叫起来沙哑难听,但大家还是把它当成稀世珍珍,天上的神物,便拿各式各样的谷米、水果来供养它。
  乌鸦在这里过着神仙一般快乐的日子。
  日子一天天过去,波遮梨国“优待乌鸦”的消息渐渐传开,四面八方的乌鸦,都向这里飞来。没有多久,这儿的树上、房子、天上、地上,黑压压的一片,全是乌鸦。它们叫着、喊着、飞着、斗着,鸟粪撒满各处。
  但波遮梨国的人们,把它们当作神鸟,丝毫不敢怠慢地供养着它们。
  这样过了几年,有一次,有个商人从另一个国家带来三只孔雀。
  波遮梨国的人看到孔雀那五彩斑斓的羽毛,不禁目瞪口呆。那孔雀走起路来,姿态优雅,好像雍容华贵的夫人;对比之下,乌鸦一跳一跳的,好像小丑。那孔雀鸣叫起来,啼声婉转,好像仙女在歌唱;而乌鸦沙哑的嗓音,就跟破锣似的。
  人们纷纷跑来观赏孔雀,把各式各样的东西拿来供养孔雀,再也没人理睬那讨厌的乌鸦。
  乌鸦的地位一落千丈,找不到吃的、找不到喝的,于是四散飞走,也不知都飞到哪儿去了。
  波遮梨国的人这才明白,对任何事物都要比较,有比较才有鉴别;盲目崇拜一样东西,就会吃亏上当。
  据《生经》卷五《佛说孔雀经》改编。参见《大正藏》第三卷第104页。
44.婆罗门与莲花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婆罗门,他的妻子名叫莲花,长得十分美丽,在当地是数一数二的美女。莲花不仅人长得美丽,性格也很温顺,心地善良、贤慧有礼。可是,不知怎么回事,这个婆罗门就是不喜欢自己的妻子,反而与家中的一个使女勾搭上了。两个人如胶似漆,山盟海誓,就嫌莲花碍眼,千方百计地想把莲花赶出家门。
  有一天,婆罗门花言巧语地骗莲花,说要一起到山上游玩。莲花信以为真,便跟着来到山上。他们看到一棵优昙钵树,上面结着大大小小的优昙钵果,散发着诱人的香气。
  婆罗门便爬到树上,摘下成熟的果子,大口大口地吃起来,一面把几粒半生不熟的酸果子,扔给莲花。
  莲花说:“您怎么自己吃熟的,扔青涩的给我呢?”
  婆罗门说:“你自己难道没长手、没长脚?要吃熟的,你就上树来摘嘛!”
  莲花听丈夫这么说,便说:“既然您不肯给我摘熟果,我只好依照您的吩咐,自己上树摘了。”说着就爬上了树。
  婆罗门见莲花爬上树,觉得机会来了,连忙溜下树,找来一大堆荆棘野刺,堆在优昙钵树的根部。
  莲花着急地问:“您在干什么呀?这样我怎么能下去呢?”
  婆罗门却一声不吭,眼看野刺荆棘已把大树围得严严实实的了,婆罗门就扬长而去,心中暗暗得意:“这下子,可把她困死在树上,总算把这个眼中钉拔掉了!”
  莲花被困在树上,眼睁睁地看着丈夫走远了。她没有想到,丈夫会这么狠毒地对自己,这时喊天天不应、喊地地不灵,不由得失声痛哭起来,这时,突然听到远处人喊马嘶,越来越近了。原来是国王带着大臣、武士出来打猎,经过这里。
  国王看见一个妇女,在树上大声痛哭,树下围着许多荆棘,觉得很奇怪,便让手下把荆棘搬开,把妇女扶下树来。国王问道:“你是谁啊?从哪儿来?为什么爬到树上哭?是谁把荆棘堆在树下,不让你下来的?”
  莲花哭着把丈夫怎么与使女勾搭,因而抛弃自己的事,一五一十地说了一遍。
  国王见莲花长得美艳照人,十分可怜她,心想:“天下哪有这样狠心的人,竟然把天仙一般的美女,扔在荒郊野外,还想置她于死地!”于是他把莲花带回王宫。
  回到王宫之后,国王发现莲花十分聪明,口才好、见识又高,遇事分析得头头是道。不仅如此,她还特别精通各种赌博游戏,王宫内外的妇女来找她赌博,没有一个不输给她的。国王对莲花由怜生爱,便把她立为王后。
  莲花的名声越来越大,四方的能人都来找她赌博争胜。
  婆罗门得意洋洋地回到家后,便与使女花天酒地地胡混。
  他家本有莲花主持,家务井井有条,现在他们两人每天好吃懒做,日益入不敷出,渐渐地缺衣少食起来。这时,婆罗门听说王后善于赌博,常与人赌博争彩,不禁喜出望外,因为他的赌博技术也是很高明的。
  他想:“这下我可以去捞一笔钱财了。”于是把家中的田产、房屋都卖掉,凑足赌本,匆匆来到王宫,要求与王后赌博。等到王后一出来,他不由得大吃一惊,原来王后就是曾被他抛弃的莲花。他知道莲花的赌博技术,比自己还高明,这怎么办呢?想退回去已不行了,只好硬着头皮坐下来。
  婆罗门眼珠一转,计上心头,心想:“我们好歹曾是夫妻,只要她念旧日恩情,就会手下留情,让我赢的。”便说:“好久不见,您真是越来越漂亮了!您的头发柔软光亮,您的眉毛像图画上的美女一样,真是天仙也比不上您。您一定还记得,我们在一起时那些幸福的日子吧!”
  莲花说:“是啊!我忘不了你怎样曲意奉承家里的使女,而把我抛在荒郊野外。”
  婆罗门连忙说:“牙齿与舌头也有碰磕的时候,过去的事我真是后悔莫及,希望您不要再想那些事了,要想想我们在一起时的幸福时光。”
  莲花说:“我永远忘不了那棵果树,与你扔给我的酸果子。
  不必多说,开始吧!”
  婆罗门无奈,只好开始赌博,可是他哪是莲花的对手?不一会儿就输得干干净净,只好空着两只手,摇着脑袋走了。
  人们知道了这件事,都说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那婆罗门活该倒楣。
  《生经》卷五《佛说夫妇经》改编。参见《大正藏》第三卷第106页。
45.花环匠与乌龟
  从前有一个人,靠编结花环为生。
  他在一条河边开垦了一座花园,在园子里栽种各式各样的鲜花。
  河里有一只大乌龟,有一天,乌龟爬上岸来寻找食物,钻到花园里。它在花园中到处乱爬,东嗅嗅、西寻寻,所经之处,把花糟蹋得一塌胡涂。
  花环匠来花园采花,看到乌龟把花全糟蹋了,十分气愤,便想了个办法,把这头乌龟逮住,扔在一只筐子里,打算把它宰了吃掉。
  乌龟想:“我怎么才能逃过今天这场大难呢?得想个什么办法,使点什么计谋呢?”想来想去,它想出一个好办法:“对!我可以这么骗他一下。”于是,乌龟在筐里唱起来:
  我从水里来,满身都是泥。
  您先放下花,洗我身上泥。
  身上有泥多肮脏,
  污了您花与您筐。
  花环匠听了,心想:“对啊!乌龟这话有道理。我先把它洗洗干净,别让它弄脏了我的鲜花与箩筐。”于是把乌龟从筐里拿出来,走到河边,把乌龟放在石板上,掬起水正要洗——乌龟一使劲,一个筋斗翻到水里,逃走了。
  花环匠吃了一惊,乌龟已沉到水里,抓也抓不住。花环匠想:“这头乌龟可真出珍,竟然能想出这个办法来骗我。好吧!我也来骗骗这乌龟,让它从水里出来。”于是花环匠向着河水唱起来:
  好乌龟你听我说,你家亲戚朋友多。
  我做花环套你脖,回家游戏多快乐。
  乌龟听了花环匠的话,心中暗暗笑道:“这个花环匠竟然想用谎话来骗我。
  他母亲有病躺在床上,他与姊姊采了花编织花环,就靠卖花环换钱给母亲看病,还要支付日常开销,哪会把花环白白送给我呢?他只不过是想把我骗上岸去,吃我罢了!”想着,就唱了起来:
  你家正设酒,
  亲朋全来到,
  山珍与海味,
  桌上摆满了。
  你快回家这样说,
  喷香龟肉也煮好。
  唱罢,划动四只脚,游远了。
  据《佛本行集经》卷三十一改编。参见《大正藏》第三卷797页。
46.两 头 鸟
  古时候,在雪山下住着一只鸟,这只鸟长着两个头,只有一副身躯;一个头叫作“迦喽嗏”另外一个头叫作“优波迦喽嗏”。这只两头鸟,经常若是有一个头睡着,另一个头必然警觉地醒着。
  有一次,迦喽嗏睡着了,优波迦喽嗏醒着,一阵风过,把旁边一棵摩头迦果树的花吹到两头鸟身边。
  优波迦喽嗏想:“我现在虽是独自吃这花,但吃到肚子里,我们两个头都会免除饥渴,长精神、长气力。”于是没有叫醒迦喽嗏,独自把花吃了。
  过了一会儿,迦喽嗏醒过来,觉得肚子饱饱的,不由得打了个饱嗝,便问优波迦喽嗏:“你在哪里找到这么香甜、美妙的食物?吃了教我觉得浑身舒服,精神愉快,连发出的声音也分外优美。”
  优波迦喽嗏回答道:“你睡着时,一阵风把不远处外摩头迦果树的花,吹到我身边。我想,虽然是我独自吃它,但我们两个都能除饥解渴,增长精神与气力,所以没有叫你,就自己把它吃了。”
  迦喽嗏听了这话,十分不高兴,心想:“他吃到好东西,竟然不叫我,独个偷偷地吃掉。以后我碰上东西,也不告诉他。”
  过了些日子,两头鸟在一个地方看见一朵毒花。
  迦喽嗏想:“好吧!让我把这朵花吃了,让我们两个都死去吧!”便对优波迦嗏说:“你睡吧!我醒着看守。”
  于是优波迦喽嗏便睡了。
  迦喽嗏见他已熟睡,便偷偷地把毒花吃了下去。
  过了一会儿,优波迦喽嗏醒来,感到浑身难受,打了一个呃,觉得其中有毒气,便问:“刚才我睡着时,你吃了什么不好的食物?我怎么浑身难受得要死?”
  迦喽嗏说:“你睡着时,我吃了一朵毒花。我希望我们两个一块儿死去。”
  优波迦喽嗏大吃一惊,问道:“你做事怎么这样鲁莽?怎么做出这样的事?”说完哀哀地唱道:
  当时你睡眠,花落我身边。
  我吃美味花,你反把我怨。
  但愿从今后,不同傻瓜住。
  损人又害己,同住没好处。
  据《佛本行集经》卷五十九改编。参见《大正藏》第三卷第923页。
47.摔  交
  从前,在罗阅祗城有一种风俗,每到节日时,大家聚在一起,总要进行各种竞赛。当时国中有两位著名的大力士,一个出身于婆罗门,另一个出身于刹帝利。
  有一天,又该过节了,这两个大力士都来参加摔交比赛。
  婆罗门力士看刹帝利力士身高体壮,便心生一计,偷偷地对刹帝利力士说:“你假装输给我,我一定给你很多钱。”
  刹帝利力士答应了,摔交时不使全力,假装输了。
  两人一个得了冠军,一个得了亚军,都受到国王的赏赐。
  可是节日之后,婆罗门力士却自食其言,不给刹帝利力士钱。
  第二年,节日又到了。
  摔交时,婆罗门力士又要刹帝利力士让他,并答应这次一定给钱。
  刹帝利力士又故意输掉。
  可是婆罗门力士得了冠军之后,虽然得到国王的许多赏赐,又反悔了,一分钱也没给刹帝利力士。
  第三年的节日又到了。
  婆罗门力士心想:“这个刹帝利力士,四肢发达、头脑简单,我给他多说几句好听的,保险又把他骗得一愣一愣的。”
  便又对他说:“前几次的钱,没来得及给您。这次请您再让我一次,我向老天爷发誓,一定把前几次欠您的钱一起送到您家。”
  刹帝利力士心想:“这家伙骗了我好多次,骗走应该由我享受的名誉,又不把答应的钱给我,今天我一定要报仇。”便冷笑着说:“你已经骗了我两次,我再也不要你的钱物了。”说罢,右手抓住婆罗门力士的脖子,左手抓住他的腰,两手一振,像折甘蔗一样,把他的脊梁折断了;然后把他举起来,舞了三圈,扔出去。再看摔在地上的婆罗门力士,早已断了气。
  国王、大臣看到刹帝利力士这样勇武有力,都十分高兴,赏给他十万金钱。
  据《佛说兴起径经·背痛宿缘经》改编。参见《大正藏》第四卷第167页。
48.勒那阇耶的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南瞻部洲·波罗奈国”有一个人,名叫“勒那阇耶”。有一天,他到郊外游玩,走到一座树林里,看见一个人正痛哭流涕地往树上挂绳子。
  这个人挂好绳子,挽了个圈,便把自己的头套上去,想要自杀。
  勒那阇耶大吃一惊,连忙跑过去,一把抱住他问:“你这是干什么?能投胎做一个人,是很不容易的事,你为什么不爱惜自己的生命,却要自杀?”
  那个人回答说:“其他人活着是幸福,我活着却是受苦!”
  勒那阇耶追问原因。
  那人说:“我是个穷人,欠了很多俩。那些债主,天天上门又吵又闹、又骂又打的,日夜不得安宁,但我实在没钱还债。天地虽大,却没有一块地方能容我藏身,还不如死了干脆。”
  勒那阇耶说:“你千万不要想不开,快把绳子解下来,跟我走。你放心,你欠的那些债,统统由我来代为偿还。”
  那个想要自杀的人,一听说有人愿替自己还债,当然十分高兴,千恩万出谢,跟着勒那阇耶回到城里。
  两人来到市集,当众宣布,由勒那阇耶代为偿还一切债务。
  债主们听到这个消息,纷纷来到市集。
  那个人欠的债实在太多了,勒那阇耶把家中所有钱都拿出来了,还是远远不够。
  勒那阇耶只好把田地、房产全部卖光,仍不够抵偿债务。
  但勒那阇耶已一文不名,债主们也没办法。
  从此,勒那阇耶彻底破产,成了一无所有的穷光蛋,妻子儿女都没有饭吃、没衣服穿、没房子住,一家人沦为乞丐。他到亲戚家请求帮助。
  亲戚们都骂他说:“你这个神经病!好好的一份家业,被你败得精光,还有脸来找我们?你想连累我们也当穷光蛋吗?”没人肯给他一分钱。
  有些商人看到这种情况,都很同情勒那阇耶,也很佩服他的为人,愿意帮助他。大家对他说:“您在波罗奈国内,是不会有什么机会的了,还不如出海做买卖,可以挣到很多钱。”
  勒那阇耶说:“做买卖要有本钱,我现在一列所有,怎么做买卖呢?”
  商人们说:“我们共有五百人,每人出点钱帮助您吧!”于是,每人拿出一些金币,共凑了三千多,,交给勒那阇耶。
  勒那阇耶非常高兴,他用一千金币买了船,用一千金币置办货物,又用一千金币买了船上所需的日用品,剩下的钱交给妻子安家。一切准备好之后,他来到海边,大船已停在港口,扬帆待发。
  勒那阇耶用七条缆绳把船系住,摇起金铃,向大家宣告:“我就要出海去了。有谁愿意与我一起出海做买卖的,可以免费搭乘。”很多人听到这个消息,纷纷赶来,要求一起出海。
  勒那阇耶又对他们说:“大海凶险莫测,有狂风恶浪、暗礁漩涡,还有吃人的大鱼、凶残的恶鬼。只有不怕死,不怕舍弃妻子儿女的人,才能前往!”
  听他这么一说,有的人退缩了,但有的人还是决定,去碰一碰运气。
  就这样,勒那阇耶在海边停留了七天。他每天接待一批志愿出海者,就砍断一条缆绳,到了第七天,缆绳全砍断了,大船便向大海驶去。
  没想到,船行中途,海上突然刮起了风暴。像山头一样高的巨浪,恶狠狠地向大船压过来,他们的船经不起巨浪的打击,破碎了。船上的人你呼我叫,纷纷掉到海里,有的抓住破木板,有的抓住水葫芦,在巨浪里上下颠簸;还有些人什么也抓不住,就被海水淹死了。
  这时,刚好有五个商人挤到勒那阇耶身边,他们一面挣扎。一面对勒那阇耶说:“我们都是跟随您出海的,没想到遇到这么大的风浪,希望您能设法救救我们的命。”
  勒那阇耶说:“我听说大海绝不收留死尸。现在你们赶紧抓住我,我将为你们而自杀。”说着,他拔出刀来,自刎而死。
  由于大海不收留死尸,所以勒那阇耶一死,海神便吹起一阵风,把勒那阇耶的尸体吹到岸边。
  那五个人因为紧抓住勒那阇耶的身体,所以都幸运得救,保住一条命。
  据《贤愚经》卷十《勒那阇耶品》改编。参见《大正藏》第四卷第42页。
49.大胜王的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南瞻部洲共有四个国王,其中一个名叫“桀贪”。这个国王横行霸道、倒行逆施,不用正法治理国家,搞得全国民怨沸腾。
  全国的大臣、百姓,个个痛恨桀贪的所作所为,他们聚集在一起,商议道:“让我们每家各出一人,个个手持武器,去找这个坏国王,告诉他他的倒行逆施,已使全国人民忍无可忍。如果他肯主动离开国家,那就罢了;否则,我们就杀了他!”
  消息传到桀贪王那儿,桀贪王吓得浑身打颤,汗毛直竖。
  他连忙赶着马车,落荒而逃。一个人在野外,吃没有吃的、穿没有穿的,走投无路,只好靠采摘野生的香草,编织成各种东西,当街叫卖,赖以度日。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