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不可不知的世界5000年可怕巧合

_9 李杰卿 (当代)
他写道,在离爪哇不远的地方,有个叫做帕拉拉普的小岛,他看到一群群的土人为了逃避那紧跟在他们后面流淌而来的火山熔岩,都争抢着冲向大海,炙热的岩浆烧灼着大地和海面。景象十分凄惨。他还依照梦境详细描述了海上的狂风巨浪是如何颠覆所有船只,海水和高温怎样将一些土人无情地吞噬。直到最后,一声巨响,火山整个爆炸了,小岛沉入海中,仅留下一个还在喷着火焰的火山口。
他写完后,鬼使神差地在稿子首页左上方标上“重要新闻”字样,然后离开办公室回家去了。
第二天一早,主编在办公桌上看到这篇稿子,以为是萨姆逊头天晚上从无线电广播里抄录的新闻消息,就赶紧把它编入当日的头号新闻,并加上横幅大标题。其他报馆得知消息,纷纷前来联系,询问详细情况。主编还用电报将稿件内容发往纽约,由美联社无线电讯转发,当即就有好几十家主要报纸以头版进行转载。当时的新闻业如日中天,报纸是人们获取外界信息最重要的途径。相应的,报纸也就承担了最为重要的社会角色。
这则灾难事故的新闻报道在当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普通读者接连多日要求报馆提供更多的材料和消息,此时的环球报对外只好推称灾难发生地点遥远,暂时尚未沟通联系,而在内部新闻主编则一再提出要萨姆逊设法弄到更多的消息。萨姆逊全然未曾料到一则梦境实录竟会被当做新闻报道,职业的敏感告诉他,如果再不澄清事实,事情将会愈发地不可收拾。经过一番深思熟虑,萨姆逊找到《波士顿环球报》的发行经理,向他说出了实情,并一再解释他并不是有意要欺骗大家。发行经理听罢大怒,立即将萨姆逊赶出了报社。
萨姆逊虽然被开除了,但是报馆面临的困境仍然无法摆脱。事到如今,《波士顿环球报》已经无路可走,于是决定向世人公布真相,并且做好准备充当整个美国新闻界的笑柄。
谁知这个时候奇迹出现了。罕见的巨浪汹涌着扑向美国的西海岸;在马来西亚及印度一带汹涌的浪涛将成千上万个村庄吞没;澳大利亚也传来消息说北部地区听到了天空雷声轰鸣般的巨大声响。
这一系列的事故转移了人们的注意力,各报也把新闻的着重点置于采集报道各地的天灾情况方面,而将《波士顿环球报》的“骗局”检讨材料暂时扣下来。没过多久一些船只颠簸着驶进印度洋的一些港口,带来消息说,克拉克吐阿火山爆发了。
记者们借此收集了各方面的消息得知这座沉睡了两百年的火山在1883年8月27日(萨姆逊做梦的前日)开始活动并且*,于次日爆炸成碎片,这座9平方公里的小岛被整个儿地炸上了天,堆堆岩石在烟火中被崩得到处乱飞,其高度竟达17 英里。同时,海面上堆积起了厚厚的浮石层,达5英尺高。灼热的熔岩流入海中,激起72英尺高的浪涛。这些惊人的数字表明这是一场空前的灾难。萨姆逊很快就被《波士顿环球报》请了回去,并且在随后的报道中,报纸将他的照片刊登在头版,称他为世界新闻的“快手”。
然而更令人惊奇的是,克拉克吐阿岛即为帕拉拉普岛。“帕拉拉普”是当地土人对它的称呼,而这个旧名称早在150年前就已废止了。萨姆逊的梦境逐一被事实所验证,难道这一切都是巧合吗?一场梦境与现实齐发的灾祸,让人再次对梦境这一奇妙的世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邓恩的梦
英国早期飞行员兼航空工程师邓恩为人严肃,是一个自称做过许多预兆之梦的人。在波尔战争时期,邓恩随部队驻扎南非。一天晚上,他做了一个离奇古怪的梦,醒来后他将故事写进一本书里。梦中邓恩看见自己站在一个山头上,眼看着一座火山即将爆发,水气从四周的地上冒出来。他心里感到非常害怕。然后邓恩又看见自己在附近一个岛上,哀求那里的法国官员派船去拯救大约4000个遇险者。正当他还在苦苦哀求的时候,他醒来了。
没过多久,运到邓恩营地的最新英国报纸报道了一宗灾难,情形和他梦中的情景十分相似。《每日电讯报》的大标题是“马丁尼克岛火山爆发”,内文报道这次在法属西印度群岛的火山爆发,导致4万人丧生,遇害人数是邓恩梦中看见的10倍;生还者被当局派去的救援队救走。
几乎所有读过邓恩作品的人,都感觉他的资料详实可靠,不存在虚假问题。他在作品中还提到几件类似的事。有一个晚上,他梦见自己在苏丹喀土穆附近,看见三个英国人,他们衣衫槛楼,声称从非洲南端一直步行而来。第二天早上,他在《每日电讯报》上看到了一则消息说英国一支计划从好望角徒步到开罗的探险远征队抵达喀土穆。而邓恩事前对此全不知情。在另一个破晓之前做的梦里,他看见一列火车,在苏格兰弗夫桥附近出轨,坠下路基。几个月以后,邓恩这一个梦得以应验,当时一列名叫“飞行苏格兰人”号的著名火车发生意外,出轨坠下路基。这些梦境与现实的诡异巧合,让人怀疑是否人类有奇异的能力,在梦境中旅行到未来,见到未来发生的事情。
未婚妻的噩梦
法国姑娘塔丽特有一名当警员的未婚夫,名叫佛朗哥斯?克林。
1985年4月30日晚上,塔丽特做了一个非常可怕的梦:未婚夫佛朗哥斯倒在血泊之中,不远处有很多蒙面持枪的黑衣人……在爱人的葬礼上,她哭得死去活来;她决定要与死去的丈夫举行一场隆重的婚礼,在场的人一致反对;就在这时,总统密特朗也来参加佛朗哥斯的葬礼,竟然同意了她的要求……
塔丽特被这个可怕的梦惊醒了。她心里感到非常不安,并将这个梦告诉了佛朗哥斯,嘱咐他行事小心。佛朗哥斯只是微微一笑,并未认真,随后安慰了美丽的未婚妻几句。
一个月后,可怕的梦境却真的应验了。1985年5月30日,佛朗哥斯在追捕一帮匪徒时不幸中弹。当佛朗哥斯被送入医院时,警方立即将此事通知了塔丽特。但当塔丽特赶到医院时,佛朗哥斯已经断气了。塔丽特痛不欲生,在出席佛朗哥斯葬礼仪式时,一个奇特的想法闪过塔丽特的脑海,她要和心爱的人举行婚礼。
塔丽特想到:“那些冷血残忍的匪徒虽然夺取了我心上人的生命,但他们却不能夺走一个女人的爱;他们虽然粉碎了我的梦,但却夺不走我的回忆。于是,她决定要和未婚夫举行婚礼,即使他已不在人世。不出所料,亲朋好友都劝她不要这样做。塔丽特说:“当时有很多人认为我精神不正常,但是我却管不了那么多了。他们不理解,这是对爱的一种承诺。”不过,塔丽特虽然想嫁死人,但她的这种做法在法律上却不容许。她到有关部门申请时,第一个答案就是不能和死人结婚,于是她找来律师商讨对策。一位律师建议她向当时的法国总统密特朗直接申请结婚请求。这种婚礼通常只批准给战时怀孕的妇人,但鉴于佛朗哥斯是警察且属于因公殉职,塔丽特可以试一试。
申请手续持续了10个月的时间,最后总统被她的真情打动,批准她和已故的未婚夫举行婚礼。在未婚夫死去差不多一年后,塔丽特独自一人步入登记处,登记并宣誓成为一名死人的妻子。可怕的梦境和甜蜜的爱情成为这个故事最好的注脚。
妻子的梦
1933年,韦纳与爱玛举行了一场隆重的婚礼,结为夫妻。几天后,他们来到风景如画的瑞士度蜜月住在一座酒店中。当两个星期的蜜月结束时,夫妇俩由于深深眷念宁静典雅的瑞士山村生活,便决定在瑞士长住下来。一晃半个世纪过去了,他们再也没有离开过瑞士。然而,好景不长,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了,战争破坏了原本安宁的生活,最致命的是摧毁了两人的经济支柱,他们的积蓄在1957年全部花完。幸运的是,酒店主人卡特对两人的恩爱钦羡不已,对他们眷恋瑞士湖光山色并在此定居的行为也颇为欣赏。尽管这对恩爱的夫妻变得一贫如洗,但卡特仍然让他们居住在酒店中,无偿为他们提供服务。
据酒店内一名服务员介绍说:“韦纳与爱玛的脸上永远面带微笑,他们从不吵架,表现得非常恩爱。即使在他们经济拮据之时,他们之间的互相关爱和体贴也丝毫没有改变。”
一次,爱玛做了一个奇怪的梦:她梦见自己的丈夫突然离开人世,而她因为悲伤过度,也在18天后死去;死后两人葬在了一起。爱玛被这个梦惊醒了,她心里感到非常不安。半个月后,韦纳在睡梦中平静地死去,享年78岁。爱玛痛不欲生,在丈夫的墓旁,她特地挖了自己的墓,希望自己死后,仍可以陪伴在韦纳的身边。18天后,在极度的悲伤和思念中,爱玛也平静地离开了人世。酒店主人遵照爱玛遗愿,将她葬在韦纳墓穴旁边,完成了他们生死相随的心愿。
梦见打死对手
1947年,休格?雷?鲁宾逊参加了一次中量级拳击锦标赛,对手是吉米?多伊尔。比赛前一晚,鲁宾逊做了一个可怕的梦,后来他被梦惊醒。鲁宾逊后来在自传中忆述那个梦时写道:“多伊尔和我在拳击场里比赛,有好几次我出重拳击中了他,最后他倒下了。他睁大眼睛,目无表情地瞪着我,我也看着他,不知怎么办才好。这时裁判员进行10秒钟计时,但是数到10,多伊尔还是躺在地上一动不动,我听见人群中有人叫道:‘他死了,他死了。’”
鲁宾逊为这个梦感到困惑,他告诉教练员乔治?盖恩福德和比赛主办人拉里?阿特金斯说自己不想出赛,并把自己的梦告诉了他们,两人都说他荒谬可笑。阿特金斯:“别说笑了,梦就是梦,怎么可能成为现实呢,如果梦境也会成为现实,那我现在早就发财了。”鲁宾逊还是拒绝出赛,最后在教练的极力劝说下,他才勉强上场。
这是一场卫冕战。那天晚上,鲁宾逊在和多伊尔激战了7个回合后,才找出对手的破绽。于是在第八回合,他用两记右手拳击中多伊尔的腹部和头部,把多伊尔打得晕头转向,然后一记左钩拳击中多伊尔的下颔,把多伊尔击倒在地。鲁宾逊站在旁边看着他,就像做梦时那样。裁判员数到第四下,多伊尔伸出颤抖的手却无法摸到围绳,随即就躺在那儿一动也不动了。到了第二天下午,多伊尔去世了。梦境中的胜利和现实的胜利带给鲁滨逊的远非快乐,而是一丝萦绕不去的沉重。
梦中的灾祸
众所周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是奥匈帝国菲迪南大公遇刺事件。这个改变欧洲命运的事件在早先也曾有人从梦兆中预知。菲迪南的私人教师蓝尼主教,曾经梦见大公在一辆车子里遭人开枪打死。惊醒的蓝尼主教,详细地记下了梦中的情景,准备告诉菲迪南。但当天他就接到电报,说菲迪南大公已经遇刺身亡,情况和他梦中所见的相差无几。
战争恶魔希特勒,当他还是个下士时,有一次在巴伐利亚军团前线,被一个怪梦惊醒了。他梦见自己被大堆泥土和熔铁埋住。希特勒急忙离开休息的营地,心神不宁地走向阵地之间的无人地带。忽然间,耳畔传来巨大的爆炸声。 他赶紧返回营地,只见刚才睡觉的地方出现了一个大弹坑,一直在那里休息的人,已被尘土埋住了。
一次死亡和一次逃生,对于先后两次改变世界或许无足轻重又似乎是冥冥之中的安排。这两次巧合都在随后的岁月中改变了世界的面貌。似乎它们只是一个可怕的开端,又或者是人类的一次机会。命运昭示了他们彼此的路径,一切都无法挽回。
预知死亡的梦
1979年的一个晚上,西班牙人卡斯塔尔做了一个奇怪的梦,在梦中他听见一个恐怖的声音在不停地在朝他喊:“3个月后出生的孩子,肯定是见不到了。”卡斯塔尔当即被吓醒,之后怎么也睡不着。第二天早上,他一直在想这个梦。此时卡斯塔尔的妻子已经怀有6个月的身孕,这不禁让他倒吸一口冷气。他断定自己的死期就要到了。因为,梦中那个恐怖的声音不停地在他的脑中徘徊。三个月后,拉斯塔尔的妻子就将临盆。那么新生的婴儿看不到的父亲正是自己。于是,卡斯塔尔立即赶到保险公司,给自己投下了高达5万英镑的生命保险。
当卡斯塔尔把这个奇怪的梦告诉妻子的时候,妻子安慰他说:“亲爱的,不要胡思乱想了,你可能是太累了,好好休息一下吧。”卡斯塔尔将妻子温柔地抱在怀里,他怕自己一旦死去,就再也见不到亲爱的妻子了。
几个星期以后,悲剧终于发生了。那天,卡斯塔尔工作比较忙,所以很晚才下班。为了早点赶回家,他驾车以时速80公里的速度行驶。途中,对面车道驶来一辆时速160公里的汽车撞上护栏,又在空中翻了几个筋斗,恰好落在卡斯塔尔的车上,卡斯塔尔与那名司机当场死亡。
噩耗传来,卡斯塔尔的妻子悲痛欲绝:“原来他梦中的预言真的实现了,怎么会这么巧。上帝为什么对我如此不公。”保险公司向卡斯塔尔的妻子支付了巨额保险金后说:“通常,投这样的保险之后不久就死亡,这是非常可疑的,公司应该进行全面的调查。但是对于你丈夫这次发生的事故,是没有任何疑问的。因为只要差几分之一秒,他就不会被砸中。”
卡斯塔尔对梦境并未置之一笑,而是忧心准备。虽然有五万英磅的赔偿金,但是没有人能够体会卡斯塔尔妻子的悲痛。更让人无限惋惜的是,卡斯塔尔未曾一见的孩子还未出生就永远失去了父亲。
梦见弟弟被害
1840年2月,乔治的船停泊在圣海伦诺岛时,他做了一个非常奇怪的梦:
“我梦见弟弟哈特在特里波文纳进行一宗交易,在整个过程中我都站在他身边。虽然我可以看见和听见周围的一切,但我肯定在他身旁的是我的灵魂,而并非我的肉体,因为他根本就感觉不到我在他身边。
“我觉得自己以这种奇怪方式出现,一定是预示哈特会有危险。但我对此却无能无力,因为我不能开口向他提出警告……
“弟弟收到大笔款项后,立即骑马启程回家。他走近一个村庄时,我的神经绷得更紧了,恐惧随之升级,可是又没有办法叫他不要前进……
“突然间,我觉得路上有两个黑影。接着就出现了两名彪形大汉,我一眼就看出他们是偷猎者,住在圣伊格罗斯附近一个荒僻的树林……他们很有礼貌地向哈特打招呼……他回礼后,便和他们谈起曾经答应替他们做的事。
“过了几分钟,他们向哈特索要金钱……站在马头附近那个较年长的说:‘诺尔维先生,我们知道你刚从特里波文纳满载而归。我们是亡命之徒,如果你不交出钱来,就别想活着离开。’
“哈特并没有理睬他,只是用马鞭抽他,而且策马向他冲去。
“较年轻的那个歹徒赶紧从腰间拔出手枪向哈特射击,哈特应声从马上倒下。另一个歹徒拼命卡住他的喉咙,使他窒息而死。这一切就发生在我眼前,可我无法阻止,我想呼救,可无人能够听见。最后我看着死去的弟弟,就躺在那儿,一动不动,浑身鲜血。
“凶手把马拴在一棵树下,残忍地又向尸体发射几枪,然后把尸体拖到河的上游,埋藏在突出的河堤下面。接着,他们又仔细地将路上的血迹清理干净,然后把手枪埋藏在路旁一间废弃的茅屋的屋顶上。小心地把马放走后,才悄悄地走开。”
乔治的船第二天驶离圣海伦诺岛,按时抵达普里茅斯。在整个回航过程中,乔治都被弟弟哈特已经遇害这个想法困扰,而且那个梦已经将这个事件描述得非常清楚。他回家后,获悉哈特果然已经遇害,正如他所梦见的情形一模一样!乔治感到无比痛苦,因为自己看到了一切却无法阻止。
这件案子在当地引起了不小的震动,人们对此义愤填膺,当局也竭尽全力,查找凶手。很快海特、伍德兄弟二人进入了警方的视野,警察搜查他们的房子后,找到一些染有血迹的衣物,但没有找到手枪。其中一人承让他以前曾有一支,但早已遗失了。这是撒谎,因为乔治知道他们把枪藏在了哪里。
当局依法将那两兄弟逮捕,交由地方法官审讯。虽然他们行迹可疑,但是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他们有罪。后来,警方根据乔治提供的线索,找到了更多证据。最终海特、伍德兄弟在法庭承认了罪行,被判绞刑。
虽然乔治没有挽救弟弟的生命,但至少将犯人送上了绞刑架。乔治的弟弟或许会稍感安慰吧。
梦中的死亡信息
珍妮与她的舅舅住在一起,舅甥两人感情很好,就像父女一样。有一天,珍妮梦见她和妹妹坐在舅舅的客厅里,那是一个晴朗的日子,花园里盛开着各种美丽的鲜花,然而在花的上面却覆盖着一层薄薄的雪。她发现舅舅穿着一件朴素的黑衣服,死在了离家5千米外的骑马路路旁,他的马则站在他的身边。他的尸体由一辆用两匹马拉的马车运回,马车上垫着干草。她们在家等着载尸体的马车的到来。两个她认识的男人用尽全身力量才把尸体抬到楼上。因为舅舅身材魁梧,在搬运时,尸体的左手垂了下来,上楼时手臂与栏杆撞了一下。这个情景使她感到莫名的恐惧,从梦中惊醒了过来。
第二天早上,她将梦里的情景原原本本地告诉了舅舅,并恳求他答应以后绝不要在那个特殊的路上单独骑马。舅舅虽颇不以为然,但也不忍心拒绝,于是答应她不去那条路。
此梦的记忆逐渐模糊,两年后,同样的梦境又清晰地重复了一遍。珍妮责备舅舅不守信用,舅舅承认偶尔单独地在那条路上骑马,并承诺以后不去那里了。又过了4年,珍妮因结婚离开舅舅而迁居伦敦。有一天,她又做了同一个梦。唯一不同的是,这次不是在舅舅的客厅,而是在她伦敦的卧室里:一位身着黑衣的绅士前来报丧,她没有办法看清他的面容。那人站在她的床边告诉她,她的舅舅已经死了。她在极端痛苦中苏醒过来。第二天便身患重疾,卧病在床。几天后,医生允许她给舅舅写封短信。
珍妮痊愈后,依然没有收到舅舅的回信,对此她感到非常奇怪。直到有一天早上,她的继父来找她。他走进房间,站在她的床边,全身穿着黑色的丧服。一见如此,珍妮大惊失色,忍不住叫了起来:“别说了!一定是舅舅死了。当中的细节我已经十分清楚,因为我已几次做这样的梦了。"
其后的调查显示此梦的任何一个细节都完全应验,包括左手撞栏杆一事,搬尸体上楼的也是梦中出现的那两个男人。
梦兆山崩
1996年10月21日上午9点15分,英国发生了一场有史以来最严重的一次灾难。威尔斯的一个大矿山突然崩塌,煤堆从山上滑落,掩埋了亚伯芬的一个小村庄,造成144人死亡,其中最惨的是煤堆活埋了128名当地小学生。这场突如其来的浩劫,虽无人能事先预报,却出现在人们的梦里。
一位在灾难中丧生的10岁大的小女孩在罹难前两星期的一天早晨,突然对母亲说:“妈妈,我不怕死。”对于女儿的这句话,母亲感到非常诧异:“你这么小,怎么会想到死呢?你以后的生活会越来越好的。不要再瞎想了,我去给你买根棒棒糖。”“我不要棒棒糖”, 小女孩说,“我会和彼得和琼恩在一起。”灾难降临的前一天, 她又对母亲说:“我昨晚做了一个梦。”母亲说:“宝贝,我现在很忙,呆会我再听你讲你的梦。”小女孩说:“不,妈妈,你一定要现在听我讲。我梦见我到学校去,但却找不到自己的学校,后来才发现是黑黑的东西把它盖住了。”第二天,她像往常一样高高兴兴地到学校去,没过多久就发生了惨剧。在煤堆里,她的尸首的一边躺着彼得,另一边躺着琼恩。
一位47岁的的太太,也有着同样奇巧的经历。在矿灾发生的前一天,她先梦见山谷里的一所古老的学校建筑,然后是大堆的煤块沿着山坡滑滚而下。山谷下有一个留着长发的男孩,脸上露出面对死亡的恐惧。而后小男孩被一位戴着尖帽的人救了。第二天,这位太太将她的奇梦告诉了她的亲朋好友。灾难发生后,新闻记者报道了这次灾情,人们在电视上真的看见了戴着尖帽的人和他救出的那个留着长发的小男孩,而这与那位太太梦中的情况完全一样!
解剖台上离奇复活
你可能认为死而复生的事情只会出现在神话传说或者童话故事里,但是如果现实生活中真就发生了这样的事你又当作何解释呢?千万别说这不可能,因为在前苏联就曾发生过这样的案例。亲爱的读者朋友,现在就让我们来一探究竟。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名顿涅茨克市郊区贮木场的吊车工人,名字叫做尤莉亚?费奥多洛夫娜。尤莉亚37岁,已经是三个孩子的母亲了。她每天下班回家都要经过距离她工作的贮木场不远的彼得洛夫斯卡娅煤矿。大量的煤堆、来来往往的运煤车、轰响的各种机器设备和错综复杂的煤矿电缆把这里变成了一个纷乱而吵闹的地方。不是这座煤矿的工人一般都不会穿行而是选择绕行,因为不了解状况就盲目穿行极有可能发生意外。这一天,尤莉亚的一个孩子生病了,这位妈妈下班之后便急匆匆地要赶回家。为了节省时间,她选择了穿越煤场。不幸的事件终于发生了,尤莉亚在躲避一辆迎面开来的运煤卡车时,不幸踩到了一处破损了的高压电缆,被当场击晕。煤矿工人发现后,立即把她送到了附近的顿涅茨克医学院附属医院。然而抢救无效,尤莉亚还是离开了人世。医院和尤莉亚的家属取得联系,希望给他们一笔抚恤费,然后留下尤莉亚的尸体用作医学院教学和研究。尤莉亚的家属同意了,于是尸体就留在了顿涅茨克医学院附属医院。
尤莉亚的尸体留到顿涅茨克医学院期间,学校正好有一位老教授要给新生讲授解剖学课程。老教授将课堂临时搬到了医学院的解剖室里,为学生做现场解剖。解剖室停放着许多尸体,还有更多的头颅、胳膊、内脏等器官。为了保证这些尸体和人体器官不腐烂掉,解剖室里的气温都比外界的要低许多,也总是给人一些阴森恐怖的感觉。
老教授走到尤莉亚的尸体旁边,一边给学生们讲解身体的内部结构和各个器官的特点,一边准备对尸体下刀。他首先要给学生们展示人体的皮下组织。正当他准备用解剖刀割开女尸手臂皮肤的时候,女尸竟然轻微地动了一下。出于职业敏感,教授立即警觉起来:莫非这人还没有死?他伸手触摸尤莉亚的手臂,感觉到了一点温度,于是马上停止了解剖。同学们也围过来观察。没错,“尸体”又轻微地动了一下。接着,越动越频繁,幅度也越来越大。
老教授立即中止了解剖学课程,安排同学们把尤莉亚迅速送往急救室进行抢救。经过医学专家、医护人员的的全力救治护理,尤莉亚奇迹般地死而复生了。她不仅重新获得了生命,而且几个月后身体就完全恢复了,可以继续在贮木场工作了。这一惊天逆转首先要归功于老教授的及时发现和当机立断,同时也得益于尤莉亚健壮的身体。事故发生的当天,尤莉亚触电后处于休克状态,呼吸已经停止,身体僵硬,所以被医生误判为死亡。其实,尤莉亚还有微弱的心跳,直到进入解剖室都还活着。解剖室的气温很低,冰凉的解剖刀碰到身体后引起了尤莉亚的自然反应。
这是多么离奇的一件事啊。尤莉亚如果不是因为孩子生病急着赶回家,也不会穿过煤场,也就不会发生触电事故。如果发生触电事故而她的身体不够强健,则根本撑不到老教授发现的那一刻。如果医学院没有留下尤莉亚的尸体,估计她早已经被亲人埋葬了。如果那堂解剖学的课程没有选用她的尸体,老教授也没有及时发现、当机立断,那么尤莉亚也就没有希望重新活过来了。这所有的“如果”让我们看到了现实生活中的巧合,并使我们为之惊叹。然而更加巧合的是,这次触电事故导致了尤莉亚身体上的许多变化。首先,尤莉亚在长达三个月的时间内无法正常入睡,脑袋总是爆炸似地疼痛。等到终于能够入睡了,她又昏迷了整整两个星期。当她再次醒来时,一切都正常了,身体也很快恢复了。可是却有一件事,使得她与往常不同,令人不可思议。
有一天,医生按惯例查房时,发现已经恢复健康的尤莉亚眼神不定、左右忽闪,就问她有什么状况。尤莉亚显得有些激动,她问医生今天早上是不是吃了蛋塔,还喝了牛奶。医生很惊讶,问她是怎么知道的。尤莉亚说了一句让所有的人都震惊的话:“我能看到你的内脏,衣服完全不能阻挡我的视线。”医生当然不信,但是当尤莉亚一一说出在场人早餐所吃的东西甚至描述了同房病人体内的肿瘤之后,所有人都不得不信了。
尤莉亚获得特异功能的消息不胫而走,很多人都来找她看病。这让顿涅茨克医院很无奈,后来他们干脆把尤莉亚留在了医院代替透视机帮助医生诊断,尤莉亚从此不用再去贮木场工作了。不过,她的特异功能也给她带来了一些不便,比如她看到的人都是骨架和内脏,已经不能像别人那样拥有正常的审美了。
触电身亡的尤莉亚奇迹般地复活了,这里面包含了太多的巧合。她从此获得了特异功能,这就更加离奇了,至今科学界也无法对其作出合理的解释。这所有的一切都真实地发生着,或许这都是巧合。亲爱的读者,你觉得呢?
善有善报
善有善报是中国古代的一句名言,说的是做好事一定会得到好的回报。因果报应之说我们是不应该相信的,但是做好事,行善举,确实是值得赞扬的一种美德。这种美德不是中国人所独有,而为世界各个民族所共有。以美国人为例,他们也是经常为善的。比如他们时常在高速公路上救助需要帮助的人,而且他们的救助都是无偿的。当然了,上帝不会忘记他们的善行,总是找机会来回报他们。
阿尔弗莱德?斯密斯就曾深刻体验过善有善报的巧合。他是一名司机,经常开车经过埃尔帕索高速公路。埃尔帕索高速公路位于美国格兰德河流域,是一条洲际高速公路,通往墨西哥。由于交通非常繁忙,再加上地势起伏不定,弯路较多,所以经常发生车祸。就是在这条公路上,他见证了善有善报的古老传说。
对于经常来往于墨西哥和德克萨斯州的阿尔弗莱德?斯密斯来说,这条公路上的交通事故已是屡见不鲜。这些车祸中的遇难者,大多数是因为受伤以后得不到及时的救助才丧生的。这条公路主要穿越荒野地带,在两座城市之间,如果发生车祸很难等来城市的救护人员。因此斯密斯每次开车经过这里都要带一些紧急救援的药品,以备不时之需。
一天,阿尔弗莱德?斯密斯像往常一样驾车出门。驶经埃尔帕索时,他非常小心,因为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都不会再看到城市了,一旦遇险很难得到及时援救。一个小时之后,他路过一个弯道,看见一辆警车停在路旁,一位警察痛苦地在血泊中挣扎。斯密斯知道发生了交通事故,赶紧下车查看,发现警察的大腿动脉破裂,大量出血已经让他十分虚弱。斯密斯赶紧从车上拿来止血的药,给躺在血泊中的警察止血,又用绷带绑住他的大腿。一系列的紧急救助后,警察清醒过来,告诉了斯密斯事故的原委。原来,他叫阿兰?福尔比,是这条高速公路巡逻队的队长。半个小时前,他开车紧跟在一辆高速行驶的卡车后面。不想转弯的时候卡车突然减速,阿兰?福尔比措手不及,直接撞在了卡车车尾上。虽然没有当场毙命,但是左腿受到严重的划伤,动脉血管破裂。福尔比立刻呼救,但是救护车要近一个小时才能赶到。如果不是斯密斯带着药品和绷带碰巧路过,福尔比必死无疑。几个月后,阿兰?福尔比恢复了健康,重新开始在这条高速公路上巡逻。
一天夜间,阿尔弗莱德?斯密斯驾车往家赶。他想早点回家,因为天气预报说大雪就要降临了。虽然有明亮的路灯,但是长时间的驾驶让斯密斯有些劳累,结果一不小心撞上了公路旁边的护栏。由于事发时车速太快,斯密斯被甩出了车外,由于失血过多当场昏迷。公路管理部门得到事故报告后迅速派出救护车,同时呼叫附近巡逻的警察立即前去救护。
凑巧的是,这天夜里在附近巡逻的正好是阿兰?福尔比。他赶到现场时斯密斯已经奄奄一息,他认出了这个人正是曾经救过自己性命的恩人。福尔比立即为斯密斯止血,并把他送到了附近的医院接受专业治疗。就这样,阿尔弗莱德?斯密斯从一起严重的交通事故中捡回了一条命。
阿尔弗莱德?斯密斯有意识地帮助高速公路上发生车祸的人们,终于有一天在自己发生车祸时也得到了别人的救助。这个人还恰恰就是自己曾经帮助过的人。在这条长长的高速公路上和过往车辆稀少的黑夜里,这是多么温馨而又令人难忘的一幕啊。这也恰好印证了善有善报的古老谚语。
巧遇金火柴盒
丢东西是很平常的事情,丢了东西之后又能找回来也没什么稀奇,但是本篇要讲述的这个失而复得的故事恐怕就只能用巧合来概括了。
爱德华七世是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和萨克森?艾伯特亲王的长子。在驻爱尔兰陆军部队服役时,他非常喜欢猎狐,几乎整天都在打猎。他的父亲艾伯特为劝导他而来到爱尔兰,结果在归途中去世。维多利亚女王把艾伯特亲王的死归咎于爱德华的荒唐,从此一直不准他过问国务和王族事务。为此爱德华一直闷闷不乐,更加频繁地出去打猎。
常常陪伴他猎狐的是一位名叫爱德华?萨森的演员。这位演员多年陪伴在王子的身旁,十分理解王子的心情,并且经常开导他好让他高兴一些。一天,他们在一个庄园打猎时遇到了灰熊,紧急时刻,萨森挺身而出,救了爱德华王子一命。为了感谢萨森并表示对他的尊敬,爱德华王子送给萨森一个火柴盒。这个火柴盒不是普通的木质火柴盒,而是用黄金打造的金质火柴盒。火柴盒的上面还有一条金链,整体形状很像个怀表。萨森为了表示对爱德华王子的尊敬,不论走到哪里,他都随身携带。这既是一种纪念也是一种荣誉,毕竟这是由王子赠送的呀。
萨森依然如以前那样陪同爱德华王子去打猎。经过上次的惊险救助,他们的友谊更加亲密了。这天,萨森跟随王子去一个庄园打猎。走到一片荒地的时候,萨森的马突然受到惊吓,把萨森摔了下来。萨森再也没有心情继续打猎了,便提前回家了。回到家的萨森发现那个金质的火柴盒不见了,显然是在他跌下马的时候不小心丢掉了。随后的几天,萨森发动所有的家人、仆人以及庄园里的农民去寻找金质的火柴盒,但是一无所获。回到家中的萨森整日闷闷不乐,再加上爱德华王子已经与丹麦克里斯蒂安亲王的长女亚历山德拉公主结婚,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出来打猎,萨森也不再去猎狐了。
为了铭记与王子的情谊,萨森请工匠依照金质火柴盒仿制了一个。依然将它当做真的一样,整天带在身上。后来,萨森死前将这个仿制的金质火柴盒交给了他的儿子利顿。利顿长大后,也当上了演员,从事自己喜欢的表演事业。但是,他并不喜欢猎狐,而是喜爱旅行,并且是满世界地旅行。
一次,在澳大利亚的时候,利顿遇到了一个非常好心的澳大利亚人拉伯塔奇,并多次得到他的及时帮助。为了对他的朋友拉伯塔奇表示感谢,利顿将金质火柴盒赠送给了拉伯塔奇。利顿回到英国后,就再也没有见到过拉伯塔奇。利顿家族除了他是演员外,还有一个与父亲名字非常像的爱德华?H?萨森,也是位演员,到了美国发展自己的演艺事业。利顿一个名字叫做乔治的弟弟继承了父亲打猎的爱好。这天,乔治在一个旧的庄园内打猎的时候,碰到了庄园主。庄园主在听说乔治是老萨森的儿子后,将一个金质火柴盒交给他。这个火柴盒正是20年前老萨森丢失,庄园主的一个仆人在森林里偶然捡到的。
利顿立即写信给爱德华?H?萨森,告诉了他这个惊人的消息。爱德华拿到这封信的时候,正陪同一位女演员旅行。爱德华十分高兴,就把这个消息告诉了这位女演员,不想女演员说自己也有一个金质火柴盒,并把它拿出来让爱德华看。爱德华看到这个火柴盒正是父亲仿制后送给利顿的那个。原来,这位女演员的金质火柴盒是拉伯塔奇送给她的。
真是巧合至极啊,一个火柴盒竟然让萨森的几个儿子遇到了多次的巧合。这些巧合还相互关联,就好像是冥冥之中注定的一样。
从天而降的牛砸沉渔船
牛是陆地上的动物,一般很少下水,更不要说是海水了。船是利用水的浮力,依靠人力、风帆、发动机(燃气涡轮、核子动力机组等)等动力,能在水上移动的交通运输工具。牛与船是两不相干的事物,尤其是与海船,更是无法联系在一起。然而,在日本以东洋面就曾发生过这样一件非常巧合的事情:牛砸沉了渔船。
这件怪事是日本最大的报纸《朝日新闻》所报道的。据该报的记者称,这件事可能是当年日本最巧合的海难事故了。一艘日本渔船在千岛群岛附近捕鱼。这里靠近俄国驻军基地,海面上时常有俄罗斯的巡逻艇驶过。一些渔民担心发生纠纷,都不大愿意到这里来,因此在这里捕鱼竞争压力小,收获也格外多。这一天,天气十分晴朗,渔民们的心情也很好。他们一边唱歌,一边收起渔网。这种天气里鱼类也多上浮觅食,所以一般都会有很好的收获。几天来他们一直都很幸运,每天都收获颇丰。不过。就在他们载歌载舞的时候,危险正悄悄地靠近他们。然而没有人预料到灾难,因为这一事故发生得太巧合了。
渔民们正在忙着将撒下的渔网收回,连天空络绎飞过的飞机也来不及看一眼。这一网他们收获颇丰。然而就在他们全力收网的时候,突然一头活牛从天而降,硬生生地砸在了渔船上。并不坚固的渔船被砸出一个窟窿,海水迅速灌进船舱。这突如其来的灾难让人们手足无措,只得眼睁睁地看着渔船沉入海底。危机时刻,顾不得许多,渔民纷纷跳船。还好,附近的俄罗斯水警发现有海难,立刻前去救援,救起了全部落水的渔民。
被救起的渔民告诉水警是一头牛砸沉了渔船,这一说法显然不能让俄罗斯警方接受,因此将他们予以逮捕。经过审讯,所有渔民都这样说,警方也就不得不暂停扣押了。随后,日本和俄罗斯警方展开联合调查,最终查明了事故的原因:那些渔民没有说谎,确实是一头牛砸沉了渔船。
原来,这是一群俄罗斯士兵的过错。他们从西伯利亚偷走了几头牛,准备用运输机运到黑市上卖掉。为了避开基地雷达的监测,他们绕道千岛群岛,其实是横穿了日本领空。然而,就在他们为自己的聪明感到高兴的时候,运输机上的一头牛受到惊吓,突然发起狂来,四处乱窜。士兵们拿它没办法,又不能射杀它。而且,这头牛似乎有使不完的力气,一直不肯歇下来,还引起了其他牛的骚动。为了防止意外,士兵们只好将它赶出飞机,扔进大海。不巧的是,这头牛正好落在了渔船上,从而导致了一场海难事故的发生。
牛和渔船本是两不相干的事物,竟然在海上相遇。这种概率低得几乎可以忽略,但是它确实就发生了,这可真是太巧合了。
跳伞“杀死”其他飞机
跳伞运动已经逐渐成为人们非常喜爱的运动之一了。这一运动具有很高的惊险性和挑战性,被人们称为“勇敢者的运动”。最早从高空跳伞的人是法国青年加勒林,他在1797年10月22日成功完成了跳伞。后来这项运动推广到军队,开创了现代军队的新兵种——伞兵。
美国人彼得斯就是一位跳伞爱好者,为了能够跳伞他取得了家人的支持,入伍参加过跳伞训练。或许是彼得斯准备充分或者技术过硬,在多次的跳伞中他都屡次成功安然无恙。他也在努力冲击跳伞高度的吉尼斯世界纪录。每次跳伞成功以后,彼得斯都会举行一个纪念party,通过这个聚会宣传他的跳伞计划,募集足够的资金支持。所以,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彼得斯这个爱好跳伞的人,甚至连军方都知道了他的跳伞壮举。他俨然已经成了一位跳伞英雄。
然而,并不是每个人都能一直成功,彼得斯也不例外。最近一次,彼得斯决定再次刷新自己跳伞高度的纪录。这也吸引了大量的观众前来捧场,大家都希望看到彼得斯能成功。如果这次成功,他将再次成为吉尼斯世界纪录的保持者。彼得斯租用了一家小型飞机,在预定的高度跳下,似乎一切都很正常。彼得斯紧闭双眼以适应下降的速度,等到他感觉差不多的时候,用力打开伞包。他睁开眼睛看着天边的白云,心情非常轻松愉快。可是突然而来的气流使彼得斯改变了方向,降落过程严重偏离了预定的的跳伞计划。然而此时,在他的正下方有架小型飞机刚好飞过。不偏不倚地,彼得斯刚好撞上了这架小型飞机。疼痛使他几乎无法动弹,他觉得自己的一条腿几乎已经断了。
不幸的是,这架飞机遭到意外撞击,发动机出现异常,导致飞机失去控制,最终坠落在北安普敦的郊外。机上全部3名乘客当场死亡,驾驶员深受重伤,送往医院途中不治身亡。
事后,美国联邦航空局和全国交通安全局展开调查事故的原因。那架坠毁的飞机是从纽约飞往波士顿的,在马萨诸塞州时出现意外。当时,彼得斯不偏不倚正好撞在飞机的尾部,巨大的冲击力直接导致飞机动力失灵,并改变了飞行方向,撞向了地面。
如此巧合,让人们不得不感叹不已。天空有那么大的空间,竟然发生跳伞人员和飞行中的飞机相撞的事件,不是巧合又是什么呢?
最爱的手镯
如果有人在失散几十年后与亲人重聚,会不会觉得亲人的面孔非常熟悉。而如果与你失散的是你多年前的一件物品,当你再次见到它的时候会不会觉得非常熟悉呢?如果这件东西碰巧已经成为别人的物品了,你又会怎么做呢?这里有一个关于一只手镯的巧合故事,不妨说来听听。
芭芭拉?赫顿是英国一位富商的独生女儿,过着奢侈富足的生活。她的父亲经营着几十家大公司,在英国的富豪榜上排名前20位。毫不夸张地说,她们家的钱足够几代人的花销。芭芭拉?赫顿一直对珠宝饰品有着浓厚的兴趣。她经常到高档珠宝店购买各种珠宝饰品,但是都不太满意,从来没有穿戴太长时间,总是换来换去。几年间,她几乎逛完了伦敦所有的大型珠宝店,可是总也找不到能够让她满意的珠宝饰品。
后来,芭芭拉?赫顿已经不满足于在英国的珠宝店购买了。为了寻找更加时尚的珠宝,她不惜一周一次往返于纽约与伦敦之间。纽约豪华的珠宝店着实让她高兴了一阵子,可是她却总不能买到一款自己心爱的珠宝。此时,她的一个随身仆人建议她到一些古董店看看,说不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于是她来到纽约最著名的的一家古董店,这里比起现代化的珠宝店似乎更有韵味。走进展列厅,芭芭拉?赫顿一眼就看上了一只手镯。这只手镯是17世纪印度制造的。赫顿曾在大英博物馆看到与它同时代的许多古董,但万万没有想到能在这里遇到和博物馆里非常相似的东西。这只手镯虽然已经经历了几百年的岁月,但是依然光彩照人魅力非凡。
她毫不犹豫就买下了它,并立即戴在手上。飞回英国后,她把手镯拿给父亲看,告诉他自己终于如愿以偿,找到了自己心爱的饰品。她的父亲自然也是非常高兴,毕竟能有一件让自己女儿满意的珠宝饰品了。
自从赫顿买到这个手镯,就一直戴在手上不舍得收起来。然而不幸的是,一次外出就餐,她一不小心将这只手镯冲下了卫生间的下水道。赫顿懊悔不已,雇了许多人到下水道里寻找,然而还是无果而终。赫顿为丢失的手镯懊恼不已,甚至神情恍惚寝食难安。后来,她不停地前往各种古董店,希望能再次碰到类似的饰品。可是结果总是让她失望。
一次,芭芭拉?赫顿又失望地离开了一家古董店。刚出门口,她看到一位男子拿着一只手镯进来,并向店主打听这只手镯的估价。赫顿看到这只手镯,倍感熟悉,认出就是被自己冲进下水道的那一个。她不等店主开价,直接以高价把它买回来了。原来这个男子是一个下水道清理工,一天他在清理下水道时,发现了这只手镯。
天下真是无巧不有,一个人丢掉了心爱的饰品而寝食难安,这时候另一个人却突然地出现,并且就带着那件饰品。
人是否真的有前生
人是不是真的有前世来生呢?英国电视五台拍摄的纪录片《这个男孩活过》讲述了一个男孩前世今生的故事。而这个故事却真实地发生在英国的一个家庭里面。
这个神奇的男孩名叫卡梅伦?兰姆,家住苏格兰格拉斯哥市。在他刚刚会说话的时候,他就一边叫着爸爸妈妈,另一边则叫着巴拉岛。刚开始,他的母亲诺玛以为他是“自学成才”,这么小就能说出地名了。可是一直到六岁,他都会时常说起这个地方,甚至有一次他竟然说自己曾经是个巴拉岛的男孩。卡梅伦?兰姆告诉他的家人,他曾住在一个海滨的白房子里。更让诺玛感到寒心的是,卡梅伦经常提起他的妈妈——一个叫罗伯逊的妇女。卡梅伦不停地描述他曾在巴拉岛的快乐时光:白房子里有三个房间,还有一大堆的玩具,他在那里玩得十分开心。
巴拉岛是位于苏格兰的因弗内斯历史郡西部群岛议会区外赫布里底群岛中的大西洋岛屿,在南尤伊斯特岛西南约8公里处,面积不到90平方公里,岛上居民只有一千多人,是个毫不起眼的小岛。巴拉岛距离格拉斯哥市有200多英里,卡梅伦是如何得知有这样一个岛屿的呢?诺玛一家人也没有到过巴拉岛,甚至连她的丈夫和父辈们都未曾到过那里。
由于卡梅伦一直坚持要去巴拉岛,无奈的诺玛只好带他去那里看看,以为他不过是想去旅游罢了。飞机上,卡梅伦告诉诺玛从他家的白房子里能看到海景,每天都有海鸥在海边嬉戏。
他们到了巴拉岛,卡梅伦兴奋起来,好像重回故地一样。当看到海滨一座白房子的时候,诺玛确定儿子没有说谎。果然,这座海滨的白房子与卡梅伦描述的一模一样,诺玛不禁有些担忧。卡梅伦飞快地跑向白房子,并大叫“妈妈”。可是没有人应答,因为这是一座空房子,里面没有人,家具也都已经搬走了。他们一起参观了这座空房子,确实如卡梅伦所说,这里有三个房间,从房间里能看到海鸥在海上翱翔。诺玛打听到这座房子的女主人真的姓罗伯逊,这让她感到十分震惊。
回到格拉斯哥后,诺玛立刻请求一些专家和研究者的帮助。专家对卡梅伦进行了综合测试,得出结论称他并没有说谎。可是他生来就有记忆,这件怪事儿让专家们也做不出合理的解释。不过一些研究者发现,20世纪60年代巴拉岛的居民中,确实有位姓罗伯逊的妇女,他也有个儿子,只是度假结束后她的儿子就不见了。卡梅伦后来见到了这位姓罗伯逊的妇女,可是卡梅伦表示自己根本不认识她,或许是因为她已经很老了吧。
英国电视台播出这期节目后,引起了社会广泛的讨论。人们在讨论卡梅伦关于巴拉岛的记忆是不是他的前世,卡梅伦跟这个姓罗伯逊的妇女是不是真的前世母子等等问题。卡梅伦生下来就有记忆,并且这些记忆与事实分毫无差。难道世间真有如此巧合的事情,还是人真的有前生?
印度女孩的前生后世
上一篇故事中苏格兰男孩卡梅伦似乎有前世的记忆,他能准确回忆自己在巴拉岛的一切,令许多研究者都无法解释。然而印度女孩斯娃拉特的奇怪前生,则更加让人难以相信但又无可奈何。她竟然告诉人们她曾经两次投胎,可是科学测试又表明她的大脑完全正常,思维也很有逻辑。
1948年出生的斯娃拉特,家住印度的盘那。从刚会说话时起,斯娃拉特就说自己有前世,并且进一步说明前世生活在凯蒂利。在他的前世里,她已是两个儿子的母亲了,丈夫姓帕沙克。盘那和凯蒂利相距几百公里,对于斯娃拉特现在的家庭来说,没有一个人曾到过凯蒂利,更没有人见过或听说过姓帕沙克的人家。
斯娃拉特九岁的时候,父亲耐不住她的请求,就带她到凯蒂利去看看她前世的家。到了凯蒂利后,斯娃拉特竟然不要任何人带路,一个人领着父亲准确地找到了帕沙克家。她见到这家的男主人后告诉对方自己是比亚,男主人十分惊讶,因为他死去的妻子就叫比亚。她还准确地叫出了两个儿子的名字,一个叫迈利,另一个则叫卡托。她的两个儿子现在都已经十几岁了,比斯娃拉特还要大。当斯娃拉特与儿子独处的时候,情不自禁地流露出母亲对儿子的关爱。
更让人们吃惊的是,斯娃拉特知道帕沙克与他已经死去的妻子的一个秘密。帕沙克曾向妻子借了1000卢比急用,可是却一直没有还她。斯娃拉特说出这个秘密时,帕沙克感到十分震惊,因为这件事他们夫妇从没告诉过任何人。这一系列离奇的事情让所有的人都无法理解,只好求助于科学家。这件事也引起了美国维吉尼亚大学史蒂芬森教授的兴趣,他为此专程采访了斯娃拉特,并根据她的描述和对她的观察测试,进行了长时间的深入研究。
史蒂芬教授不仅对她前世的情况感兴趣,对她从比亚向斯娃拉特的转化更感兴趣。帕沙克的妻子比亚是1939年意外去世的,而斯娃拉特则出生在1948年,这中间的几年成了史蒂芬研究的重点。斯娃拉特告诉他,自己死后,曾先投胎到孟加拉国的一个家庭,可惜只活了九岁就夭折了,之后就来到盘那。而且,斯娃拉特还拿出了证据,她会唱孟加拉国的乡村歌曲,并一边唱歌还一边跳舞。在盘那没有一个人能够懂得斯娃拉特的歌曲和舞蹈。史蒂芬请来了几位孟加拉的教授来观看她的表演。这些孟加拉的教授懂得这些歌曲和舞蹈,并且将它们翻译和解释给史蒂芬教授。
史蒂芬教授拿着这些歌词找到了斯娃拉特所说的前世,果然是当地人喜欢的乡村歌舞。史蒂芬教授认为这是现代灵魂科学的典型案例,还将它发表在美国第26届精神学研究协会的会议专辑中。
斯娃拉特头脑清楚,并且十分聪明,19岁时就拿到了大学工程学士,21岁拿到工程硕士学位,两年后在印度高等院校任教,成为印度最年轻的大学女教师之一。史蒂芬教授认为这是现代灵魂科学的案例,可是却不能完全解释她转世的谜题。除了巧合,我们还能如何解释呢?
44年再见漂流瓶
我们知道,今天的漂流瓶是人们许愿的时候才用的。人们在小纸条上写下自己的愿望,然后装进瓶子,同时放进彩色的许愿砂,最后扔进大海。然而中世纪的漂流瓶可没有今天的这么浪漫,它是人们海上交通运输时使用的一种通讯手段。密封在漂流瓶中的纸条往往包含着极为重要的信息,当然也可能是对亲人或朋友衷心的祝福。对于当时的水手而言,发现一个从未知领域而来的漂流瓶,或许会感到惊喜,也可能是神秘、期待或者伤心。另外,很多船只失事的原因都会被船上的人记录在漂流瓶内的纸条上。关于漂流瓶,最近还发生了这么一个离奇的巧合事件。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66岁的奥地利人舒华司。他在1956年的时候乘船到澳洲去参加墨尔本奥运会。这一天,舒华司在轮船的甲板上突发奇想,找来纸笔用英文和德文写了一张字条,然后装进瓶子扔到了大海里。2000年的某一天,有个人在海边散步时意外地发现前面的海水里漂着一个瓶子,远远地看上去像是一个漂流瓶。刚开始他并不觉得有什么奇怪的,后来从这个瓶子的外形看出它是很久以前的物品时才产生了兴趣。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他捡起了漂流瓶,发现里面居然还有纸条。他拿出纸条,看到纸条的内容是作者希望认识一个太平洋女人等等。当看到纸条上的日期时,他有点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因为这个漂流瓶已经在海上流浪了44年。然而这还不算奇怪,更加让人感到意外的是,这个人就住在距离惠灵顿北部舒华司的现居处大约70公里的地方。这可真是一个奇迹啊,当年扔下的漂流瓶在44年之后,竟然又漂了回来,并且没有一点破损,还是当初的样子。
当地媒体还对这一事件进行了相关报道,报道详细介绍了漂流瓶被发现的整个经过,完整讲述了这个离奇的巧合故事。报道最后说,虽然舒华司的愿望没有实现,但现在的这件巧合事件的发生比实现他当年的愿望更加令他激动不已。
一个装有字条的玻璃瓶在44年前被人从船上丢进大海,竟然会在44年后在新西兰距离作者住处不远的地方被找到。这可真是一个再也离奇不过的巧合了。不过这也真是一个奇迹,一个瓶子在大海中漂流了将近半个世纪却没有破损也没有发生搁浅的意外,而是完整地找回到了作者的身边。
文章被风吹走却出版
这个大千世界每天都要发生许多事情。它们往往不受我们意志的支配,有时候甚至让我们感到匪夷所思。就在这个时间和这个空间里面,该发生的事情发生了,不该发生的事情也发生了,尤其是后者,有时精巧异常,令人叹为观止。这里要讲述的就是这样一件事。
这是一个关于19世纪法国著名天文学家卡米尔?费莱伦姆的故事。这一天,卡米尔?费莱伦姆依然在家中继续写作他即将出版的书《不可知的事》。在写到《风》这一章的时候,他感觉文思泉涌下笔有神,于是文不加点挥毫而就,平时要几天才能写好的一章很快就写完了。可说来也怪,刚才还好好的天气突然起了风。风吹得窗前的风铃一直响个不停,屋子里面也感觉有点冷了。卡米尔?费莱伦姆想把窗子关小一点,于是他放下手中的笔,准备去关窗子。可就在这时候,一阵风吹过,桌子上的书稿被吹到了窗外。他急忙追出去,可是找遍了整条街道,也没能找到被吹走的书稿。尽管他很恼火,可终究没有办法,只好准备重写这一章了。接着,奇怪的事情就发生了。
没过几天,卡米尔?费莱伦姆接到了当地出版社寄来的稿件《风》的收据。这让卡米尔?费莱伦姆感到莫名其妙,自己的书稿《风》是写好了不假,但是几天前被一阵“邪风”吹走了,怎么出版社会寄来收据呢?想到这里,卡米尔?费莱伦姆决定到出版社问个究竟,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于是在接到收据的第二天,卡米尔?费莱伦姆就来到了出版社。社里的一位编辑接待了他。卡米尔?费莱伦姆把自己的来意说明,又把几天前书稿被风吹走的事情说了一遍,然后问道:“《风》这一章的书稿是写好了,可我并没有给你们寄过来呀,不知道你们出版社怎么会收到我的《风》的书稿呢,又是什么人寄到出版社来的呢?”那位编辑笑了笑,回答说:“哦,是这么回事。前几天,出版社的公务员外出谈生意,在路上捡到了一份稿件,就把被风吹散了的稿件都捡了回来。刚好书稿上还有您的署名,所以这才给您寄去了收据。”卡米尔?费莱伦姆这才明白,原来是那一阵风把自己的书稿“寄”到了出版社,这才有了出版社的收据。
卡米尔?费莱伦姆在1900年出版了自己《不可知的事》一书,可有谁知道这背后还有这么一段离奇的故事呢?《不可知的事》书中的一章被风给“寄”到了出版社,而这一章书稿的名字恰恰就叫做《风》,这可真是无巧不成书啊!
新千年历法巧合
乌飞兔走,白驹过隙,转眼之间人类已经迈入了21世纪。2001年作为21世纪也是公元第三个千年的起始年,本身就有着它特殊的意义。当你翻看它的年历时,也许会惊喜地发现这里面有着不少巧合的历法现象。作为新世纪、新千年的第一天,也就是2001年的1月1日元旦这一天,刚好是星期一;按照传统的干支纪日,这一天又恰巧是“甲子”日。由此看来,这一天可真是巧得很,不论是日期、星期还是干支都是“一”。
星期纪日法在很久以前就已经开始使用了,古代的犹太人和某些东方民族也比较早地使用7天为一星期的纪日法了。早在公元前一世纪的时候,在古罗马的日历中也已经出现了星期的说法。到了公元321年,君士坦丁大帝在这一年的3月7日正式公布这种纪日法,从此成为定制,一直沿用至今,从未中断。巧合的是,2001年的元旦竟然也是星期一。
干支纪日法,即“六十甲子”,相当于第一、第二……的序数,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和创造。这种纪日法以甲子为始,六十天算一个循环。这种方法,在记录时间上最早应用于纪日,当在殷商时期。根据相关专家的考证,从鲁隐公三年(公元前722年)二月己巳日至今,两千七百多年中没有错乱或间断过。让人意外的是,2001年的元旦竟然是又一个甲子的开始。
2001年10月1日这一天,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2周年的日子,翻看日历,还会注意到这一天又刚刚好是我国传统节日中的中秋。据研究,这种两节相逢的历法现象是每19年才出现一次的。上一次出现是在1982年,而作为新世纪第一年的2001年又遇到了这样的巧合。
一般地说,农历的八月十五——我们传统的中秋节,在公历中的日期是不固定的。中秋节对应的节气应该是“秋分”,所以中秋节的日期一定是在“秋分”前后各半个月的时间范围之内。“秋分”基本是在一年中的9月23日左右,因此中秋节最早可以出现在9月8日(如1976年),而最晚则可以到10月8日(如1938年)。换句话说,从一年中的9月8日到10月8日中的每一天,都有可能是中秋节。这样算来,2001年闰四月,从2000年的中秋到2001年的中秋一共有384天,比公历年多19天,这样2001年中秋节也就要比上一年推迟19天。2000年的中秋节是在9月12日,所以,2001年的中秋节也就落在了10月1日这一天。
2001年的10月1日,在日期、星期都占了个“一”,更加巧合的是,这一天还恰恰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历法中的这些巧合现象把玩起来非常有趣,不是吗?
英美两国发言人为何同时辞职
英美两国虽然隔着大西洋,但是由于历史文化的继承和英美两国“特殊关系”的外交政策,使得这两个国家在世界许多重大问题上保持着一致或者相似的看法。然而如果两个国家中央政府的新闻发言人未经商议,却几乎在同一时间想要辞职,这恐怕就只能算是非常巧合的事情了。
2003年5月19日,英国首相布莱尔的新闻发言人戈德里克?史密斯表示,他希望在今年晚些时候辞去自己所担任的职务。然而同时在大西洋彼岸的美国,白宫新闻发言人阿里?弗莱舍也宣布将会辞去自己的职务。
这么巧合的事件引起了媒体记者的兴趣,也引发了普通民众的广泛关注和讨论。我们先来看整个事件的发生过程。2003年的5月19日,布莱尔的新闻发言人史密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发言人是一份非常好的工作,但是也对发言人的要求很高,我觉得自己不能永远从事这个职业。所以,在经过深思熟虑后,我感到现在是做些其他事情的时候了。”虽说史密斯没有直截了当地表明自己要辞去新闻发言人的职务,然而言语之间已经表现出辞职走人的意愿。史密斯还表示说,这种想法完全是他个人的决定,没有受到任何外部的压力或者其他原因。当被问到今后的工作方向时,史密斯说自己也不知道今后是否会继续从事行政事务,也可能会选择转行。
然而就在同一天,美国白宫的新闻发言人阿里?弗莱舍也宣布他将于今年7月辞去白宫新闻秘书和发言人的职务,进入私营部门工作。据报道,五角大楼的新闻发言人维多利亚?克拉克和白宫副新闻秘书斯科特?麦克莱伦都有可能接替阿里?弗莱舍担任白宫的新闻发言人。弗莱舍本人在接受电话采访时说,他自己离开白宫的时候已经到了,也希望在布什连任总统竞选攻势全面展开前辞去白宫新闻发言人这一艰难的职务。最后,弗莱舍也谈到了自己未来的工作意愿,他表示在自己辞职后愿意进入私营行业工作。报道还进一步分析了阿里?弗莱舍辞职的原因。现年42岁的弗莱舍此前在政府部门已经工作了21年。在此期间,他曾经与白宫的新闻班子发生过矛盾,并且与布什的一些高级助手关系紧张。另外,经历了9?11事件、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等诸多事件,白宫新闻发言人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所有这些都可能是导致阿里?弗莱舍决定辞去白宫新闻发言人这一职位的原因。但是弗莱舍坚持说,自己的辞职决定只是个人意愿,没有其他原因。此外,阿里?弗莱舍已经把这个决定告知了布什总统。
英美两国新闻发言人几乎同时表达辞职的意愿,引发了媒体和民众的热议,被普遍认为与反恐和伊拉克战争有关。然而,这两位新闻发言人此前并不知道对方将要辞职的意愿,之所以同时提出,只是巧合罢了。
千奇百怪欧洲杯
在2004年的欧洲杯上,发生了不少有意思的事情。这届欧洲杯的揭幕战是希腊队对阵东道主葡萄牙队,这对希腊队来说可不是个好开头。但没想到的是,揭幕战却着实令东道主颜面扫地,结果葡萄牙以1比2不敌希腊,这可是自1980年以来欧洲杯东道主在揭幕战中的首场失利。但是在揭幕战之后,东道主葡萄牙队却一路连胜所向披靡,先后淘汰了西班牙队、英格兰队和荷兰队而挺进总决赛。更加令人感到意外的是,揭幕战中对阵葡萄牙的希腊队也一路高奏凯歌,与葡萄牙队会师总决赛。如此一来,欧洲杯的总决赛变成了揭幕战的翻版,这还是欧洲杯44年历史上的第一次。其实,在1988年欧洲杯上荷兰队也曾在总决赛之前与总决赛另一方苏联队交过手,但那并不是揭幕战。
在这届欧洲杯比赛中,与葡萄牙队交手的球队中除了希腊队,其他全部落马。其中最为不幸的要数西班牙队了,在小组赛中以0比1不敌葡萄牙队被淘汰后,该队竟然创造了70年不胜东道主的悲惨历史。更有意思的是,为了要避开东道主的锋芒,英格兰队和法国队曾在B组的最后一轮小组赛中上演了一场“暗战”,目的就是一定要拿到B组第一,以期在1/4决赛中避开A组头名葡萄牙。结果英格兰队还是无奈地继上届欧洲杯后再次遭遇葡萄牙队,并且再次被“逆转”,最终再一次在点球大战中被淘汰,延续了该队自1966年以来不胜葡萄牙队的历史。然而成功躲开东道主的法国队却并没有遇到好运气,结果被希腊队以“黑马”姿态淘汰。
曼联队曾在1999年的欧洲冠军联赛总决赛中上演过最后两分钟内“逆转”击败拜仁队的神话,但英格兰队才是历史上真正的“被逆转之王”。在欧洲杯上,该队先后在1992年被瑞典队、1996年被德国队、2000年被葡萄牙队“逆转”击败。在世界杯上,该队分别在1994年、1998年和2002年分别被荷兰队、阿根廷队和巴西队“逆转”击败。在本届欧洲杯的小组赛中,英格兰队在最后两分钟被齐达内的两个进球“逆转”击败。此后,在1/4决赛中,英格兰队又一次被葡萄牙队“逆转”逼平,虽然英格兰在加时赛上曾一度逼平葡萄牙,但最终还是倒在了“点球大战”中。
英格兰队多年来心中的痛除了被“逆转”之外,还有“点球大战厄运”。之前,英格兰队在1990年世界杯、1996年欧洲杯和1998年的世界杯上,都是在“点球大战”中被淘汰出局。在2004年欧洲杯上,英格兰队先是在“点球大战”中负于法国,又在点球大战中被葡萄牙队击败。有意思的是,贝克汉姆在本届欧洲杯上陷入了“点球魔咒”,他先是在小组赛对阵法国队时射失一个点球,导致英格兰队被法国队“逆转”击败,在1/4决赛的“点球大战”中又一次射失点球。更加巧合的是,小贝射失的这两次点球的地方竟然都是卢斯球场。与英格兰队不同,荷兰队终于在本届欧洲杯上改写了12年的“点球厄运”,在1/4决赛中凭借点球以6比5击败了瑞典队。
更加巧合的是,在这届欧洲杯比赛中,意大利队成为欧洲杯历史上第一支一场不败依然被淘汰的球队。意大利队本次的出局与1996年欧洲杯时的出局是何其相似。当年,捷克队2比3落后于俄罗斯队,却在最后一分钟再进一球,将比分扳平。意大利队便随着这一粒进球而意外出局了。
在欧洲杯赛场上发生的这么多巧合,是足球运动自身特点和赛程安排机缘巧合的结果,也为人们增添了不少观看比赛的乐趣。
46年后战机重返人间
1942年,一架纳粹德国的战斗机在一次执行战斗任务后一直没有返回基地,却在整整46年之后出人意料地出现,降落在了苏联的一个机场上。这架战斗机在降落以后,机舱里的机师已经是一副白骨。对于这架46年前失踪的战机突然出现一事,有关方面没有立即作出解释,事实上也没有人能够做出解释。让苏联官方和全世界都感到大惑不解的是,这些年飞机去了哪里,化为白骨的机师又是如何操纵飞机在1988年6月5日的清晨安然降落到明斯克机场的。
这架安然降落在苏联明斯克机场的战斗机属于BFl09-G型的单引擎战斗机,外壳虽然已经残旧,但机件状况却仍然十分良好。这一状况令所有的人都感到异常惊讶。
“我说这是近代航空史上一件最神秘的事情,相信也不为过,”西德法兰克福一位二次大战历史专家艾美?却巴博士说,“苏联方面并没有完全公布他们知道的所有关于这架飞机和机师的资料,但从莫斯科新闻的有关报道中,我们可以知道这架战机是因为燃料用尽才降落在沿海的明斯克机场的。”他还说:“我们也不知道为什么会发生这种事情。我们唯一知道的,就是有一架1942年的战斗机,在失踪了差不多半个世纪后,又再次出现在人间。”除了报章上刊载的这些消息外,苏联当局再也不愿透露更多有关这件怪事的信息。
经过相关部门的调查,已经化为白骨的机师的身份已经确认。他是德国空军中尉狄斯?西格。狄斯?西格中尉是在1942年12月5日一次飞往苏联上空执行作战任务时失踪的。从机师的骸骨和破烂的制服来看,估计西格中尉是在1942年因为执行那次作战任务时,被苏联战机的子弹击中而当场死掉的。
但是这一事件引发人们更多疑问的是,这46年里它去了什么地方,又是如何降落在明斯克机场的。有人说这架“幽灵战机”或许进入了时光隧道,也有人说与外星人有关,诸如此类的说法还有许多。然而这只是人们的猜测,或许还需要科学家的进一步研究才能解开这个谜题。
死神酷似小布什
如果说远古的一尊雕像看上去像是一个活人,你也许会相信。但是,如果这尊雕像象征着死神和世界的征服者,并且酷似发动了伊拉克战争的美国前总统小布什,你还会信吗?不要说这是无稽之谈,因为在埃及,就曾挖掘出了这样一尊雕像,它还得到了权威专家的鉴定……
2003年的一天,一队考古工作者正在发掘埃及尼罗河西岸一座距今4000多年的古墓。他们在发掘过程中找到了一尊雕像,这本来是很平常的事情,谁也没有太在意。后来在休息的时候,一位工作人员无意间发现这尊雕像竟然酷似当时的美国总统小布什。他马上招呼同事们过来察看,大家也都纷纷表示这尊雕像简直像极了小布什。大家都兴致勃勃地谈论起来,认为这真是一个惊人的巧合。
美国著名考古学家沃尼说:“如果你看到这尊雕像,你一定会为它跟布什如此相似而感到震惊。简直分毫无差,就连它的神情也与布什的非常相似。你也许会怀疑自己的眼睛,或者,你会怀疑这或许是某个人的恶作剧。然而我可以告诉你,这不是恶作剧而确实是4000多年前的一尊雕像,和金字塔一样古老。这是千真万确的!”
这座古墓是考古工作者在两年前发现的,但是由于技术原因,一直没有对其进行有效的发掘。据考古学家研究,这座古墓是古埃及黄金时期一位掌管财政的大臣为自己建造的。另外考古学家还说,发现的这尊雕像其实是死神的象征,也预示着未来世界的征服者,又说据古书记载这可能是埃及法老梦中的景象。如果事实果然如考古学家们所说的那样,这件巧合的事情就变得更加离奇了。难道4000年前的埃及人就已经预测到了小布什会像死神一样发动多场战争,又像当今的现实一样成为几乎整个世界的征服者?难道古埃及的法老在梦中果然见到过布什,这两位当时和现今世界上最有权势的人之间又有着怎样的神秘关系呢?
当然,人们可以有多种多样的猜测。但是考古工作还在继续,这些谜题也引起了考古工作者的极大兴趣。是啊,对于这么巧合的事情,又有谁不对它充满好奇并展开无限的联想呢?
北京城的两个巧合
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北京是在老北京城的基础上扩建和发展而来的,而老北京城则最早修建于明代。北京城始建于明代永乐年间,素以布局严谨和建筑壮丽而闻名于世。近些年来,一些科技工作者从运用遥感技术拍摄的北京城的全图中惊奇地发现,老北京城区竟然横卧着两条“巨龙”,盘坐着一位“巨人”。这一场面异常宏伟,成为北京城的两大奇观,一时令人惊叹不已。
专家们对北京故宫一带进行遥感航摄,发现这里的古代建筑群布局严整,相互关联,共同组成了双龙的景象。科学家们对此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他们利用遥感技术拍摄了全北京城鸟瞰照片,又翻阅了大量的相关史料相互印证,最终发现,明代建造的北京城确实是“双龙”格局:一条水龙和一条“古建筑龙”(陆龙)。这两条龙抱山环水,蔚为壮观。细心观察这些航摄照片,任何人都会发现北京城的“双龙”格局。水龙是以南海为龙头,湖心岛为龙眼,中南海和北海构成龙身,而什剎海则是龙尾,摆向西北方向。而陆龙则俯卧在北京城的中轴线上;天安门宛若龙吻,金水桥为龙的颔虬,东西长安街仿佛龙的两条长须,从天安门到午门一带是龙鼻骨部,太庙和社稷址就如同龙眼,而故宫就恰似龙骨龙身,四座角楼好像是龙的四爪伸向八个方向,景山、地安门大街和钟鼓楼构成龙尾;正阳门则好似一颗龙珠。通览北京中轴线的这些古建筑群,分明呈现出一派巨龙锁珠的架势。
明代北京城建筑的这种“双龙”布局,可能是华夏民族皇权至上和龙凤崇拜传统观念的又一个反映。封建统治者们认为,北京城乃龙兴之地,帝王乃天降龙种。但是这么庞大的建筑群果然在修建之初就已经规划出双龙的格局来了吗,还是偶然巧合造成了这个样子?迄今为止,这还是一道没人能够解答的谜题。
北京城的另一奇观是在景山公园居然盘坐着一位“巨人”。1978年2月,在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的一间暗室里,夔中羽院士正在冲洗遥感卫星拍摄回来的底片。还没等照片晾干,夔中羽院士就已经把它们放在桌子上开始观察了。结果他惊奇地发现了这样一个现象:在紫禁城以北展现出一个神奇的图像,四周是方正的镜框,中间酷似一位老者的坐像。再经过仔细辨认,夔中羽院士发现这个边框是景山公园的内外围墙,而景山公园内部的建筑和古树则形成了一个老者的坐像。如果景山公园真的是一幅人像的话,那它无疑将是世界最大的使用人工建筑组成的人像了。
夔中羽院士试图从拍摄资料中揭开景山公园坐像之谜。在1983年北京进行的全城拍摄时选用了夔中羽院士使用的底片,结果拍回来以后发现,那幅图像确实是一位老人盘坐的景象。夔中羽院士把景山公园部分做成一张图,经过仔细辨认,发现景山山体组成人盘坐的身体,寿皇殿建筑群组成了人的头部,两只眼睛是内宫墙,眉毛由树组成,两边非常对称的三角形树林组成了胡须。
景山公园的老人坐像究竟是古代园林设计师的有意为之,还是现代科学工作者的意外发现,目前还不得而知。我们姑且把它看做一个巧合,来等待专家们的进一步研究和解释吧。
鬼斧神工的乐山睡佛
宋代的大诗人苏东坡有一句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是说以不同的方式去看同一个事物,就会出现不同的结果。在四川乐山由乌尤山、凌云山和龟城山构成的奇观——巨形睡佛,就可以称得上是这种“侧看”形成的奇观。
1989年5月11日,广东省顺德县冲鹤乡62岁的潘鸿忠老人在游览乐山名胜时拍下了许多照片,其中有一张是凌云山和乌尤山的全景照。回家之后,他意外地发现照片上的山形宛如“健男仰卧”,再仔细观察这个“健男”的头部,更是觉得眉目传神不可多得。此后,《乐山巨佛发现记》一文在1990年第4期的《四川文物》上发表。了解了这一情况后的四川省文化厅特意派出专家考察组赴乐山考察,对这一发现给予了肯定。接着,《四川日报》《中国文化报》《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旅游报》、新华社和中央电视台等新闻单位都竞相做了报道,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真可谓是“巨佛”出世,轰动一时。全国各地的游客由于好奇,也纷纷前来观看。
这一“巨佛”发现和被认可的情况是这个样子的。潘鸿忠老人在家里发现这一蹊跷事后,就把照片印制了多份并寄到了相关部门。四川省文化厅文化通讯室甘德明收到了巨佛照片后,不禁叫出声来:“这不的的确确是一尊巨佛吗?”从照片上看去,确实有一位巨佛平静地躺在江面上,仰面朝天,前额高突,鼻唇圆润,四肢皆备。
四川省文化厅了解到这一情况后,迅速派出一支由甘德明等人组成的乐山巨佛专家考察组前往乐山附近开展考察工作。考察队首先向潘老询问了拍照的时间、地点、拍摄角度和当时的气象状况等具体问题,然后经过了一个多月的考察研究终于在福全门这一地方拍到了这尊巨佛的身影。根据专家考察组的意见,只有福全门这个地方是最佳的观赏地点。从福全门举目望去,清晰可见仰睡在青衣江畔的巨佛。在湍急的河水边上,巨佛似乎还在微微地起伏,佛首、佛身和佛足的形态也都十分逼真。
这尊巨佛长达4000余米,佛首、佛身和佛足分别由乌尤山、凌云山和龟城山三山联襟构成。乌尤山上的山石、翠竹、亭阁、寺庙,再加上山径和绿荫,构成了巨佛头顶的肉髻、饱满的前额、长长的睫毛、平直的鼻梁、微启的双唇和刚毅的下颌,一切都是那么地栩栩如生。佛身是巍巍的凌云山,山上九峰相连,宛如巨佛宽厚的胸脯,浑圆的腰脊和健美的腿胯。远眺佛足,就是苍茫的龟城山的一部分,其山峰恰似巨佛翘起的脚板,好似顶天立地的“擎天柱”,显示着巨佛的无穷神力。纵观巨佛全身,不但和谐自然匀称壮硕,而且神态凝重肃穆慈祥自如,更加令人惊诧不已。
然而更加巧合的,闻名天下的乐山大佛就恰恰耸立在巨佛的胸脯上。这尊世界上最高最大的石刻坐佛,身高达71米,安坐于巨佛前胸,正应了佛教所谓“心即是佛”“心中有佛”的禅语。这是否是乐山大佛昭示我们的所谓“禅机”呢?
细心的游人还会发现在巨佛的两耳和头颅后面,还有纵横的排水沟,一场大雨后,积水很快就通过这些排水沟排走了,使得巨佛不至于被雨水侵蚀。这尊巨佛经过上千年仍能保持完好,在一定程度上要归功于这套科学的排水系统。
然而这尊由三座大山连接而成的巨佛究竟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所致,还是人类的巧夺天工所成呢?根据文物部门的专家们介绍,迄今为止还没有发现有关巨佛的文字记载和民间传说。看来这个疑问要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人们反复想起和提及了。
天然石佛与巨型“佛”字
我们伟大的祖国幅员辽阔,有着众多奇异的地质地貌,喀斯特地貌就是其中一种。喀斯特地貌是指可溶性岩石受流水的溶蚀和相伴的机械作用而形成的一种奇特的地貌景观,如石芽、石沟、石林、峰林、落水洞、漏斗、喀斯特洼地、溶洞、地下河等。在喀斯特地貌的发育地区,往往奇峰林立但缺乏地表水,地下水系却比较发达。在我国的广西、贵州和云南等地广泛分布着这种喀斯特地貌。除此之外,北京市郊的十渡自然风景区也有喀斯特地貌的广泛发育,形成了非常独特而神奇的地貌景观,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和旅游开发价值。
在十渡镇平峪村附近的山涧里有一座形象逼真的石佛,据说是由当地的一位羊倌在跌下数十丈深的山涧后发现的。石佛在崖壁脚下,五官俱全,眉须分明,双手在腹前交叉。
石佛全身长满了青苔,犹如袈裟,没有被青苔覆盖的上部裸露部分正好是石佛的面部五官。在石佛的眉毛和嘴唇部位还生有少许青草,就像是长眉和胡须一样。经过相关专家的研究,这尊石佛是由上水石夹杂钟乳石的碎块堆积而成的,石佛的两臂和双手也是钟乳石的碎块。石佛形成的过程犹如下述:从石灰岩缝隙中渗出的流水发生碳酸钙沉淀,从而在山涧里堆积形成了类似于佛像的石柱;钟乳石的碎块随流水滚动,滑落堆积在了山涧,形成石佛的手臂;因为它形成在阴暗潮湿的地方,所以上面长满了青苔。
除此之外,在十渡风景区还有一座龙山。在它的一处崖壁上居然有一个苍劲有力的“佛”字,高度可达三米以上,宽度也有两米左右。从远处看,这个巨大的“佛”字非常清楚,尤其是在雨后更是清晰异常。这个巨大的“佛”字是怎么形成的呢?其实,这个“佛”字和上面介绍的石佛一样,也是在喀斯特地貌的独特作用下形成的。专家介绍说,这个“佛”字是雨水沿着岩石的节理裂隙面溶蚀风化后形成的自然痕迹。龙山的岩石属于白云岩,这种岩石容易被溶入了二氧化碳的雨水所溶蚀,从而形成各种花斑和不规则的图案。能够自然溶蚀形成“佛”字,确实是非常巧合了。
十渡自然风景区还有其他许多有趣的地质地貌奇观,这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创造,是喀斯特地貌带给我们的巧合与惊喜。
复活节岛之谜
在我们的这个地球之上总有许多神秘的地方引发人们的无尽想象,东南太平洋上的复活节岛就是这样一个神秘的地方。复活节岛的神秘最为世人所知的就是岛上众多神奇的巨人石像,然而它的神秘却不仅仅只是这些。
复活节岛于1722年4月为荷兰探险家雅各布?罗格文等人于复活节这一天发现。它孤悬于东南太平洋上,呈三角形,面积约为17平方公里,并且人烟稀少。岛上气候干旱,土壤贫瘠,植物和动物都比较稀少。
就是这样的孤岛上却遍布着千余尊巨大无比的巨人石像,最重的可达90吨,就连最普通的也有二三十吨重。更加令人吃惊的是,这些巨大石像还都顶着红色的石帽子。这些巨人石像究竟是什么人创造和树立在这里的,人们议论纷纷莫衷一是,至今都没有人能够给出较为可信的说法。看来这要成为一个永远的谜了。然而在复活节岛上还有更加神奇的东西,那就是朗戈朗戈木板之谜。
朗戈朗戈木板,当地人称做“科哈乌?朗戈朗戈”,这一木板上刻画着许多类似文字的符号,因此又被称作“会说话的木板”。法国修道士厄仁?艾依罗最早认识到木板上这些符号的价值。他认为这些符号是复活节岛上居民的古老文字,由于种种原因才不为后人所认识。朗戈朗戈木板上的文字符号,是解开复活节岛古老文明谜团的钥匙,所以引起了近百年来许多学者的关注。捷克人种学者、文字鉴赏家洛乌科特卡发现古代印度的象形文字与“朗戈朗戈”图案符号较为相像。后来,匈牙利的语言学家海维申对此作了分析对比,并在法国科学院作了一次震惊科学界的报告。报告指出,两种文字符号中有175个完全吻合。复活节岛文字存在于19世纪中叶,而印度河谷文字则早在公元前2500年成熟,相距近4000多年。之后,奥地利考古学家盖利登又确认,复活节岛古文字与古代荷兰的象形文字也颇为相像。1951年他又语出惊人:苏门答腊岛装饰品上鸟的形象与“朗戈朗戈”上的也很相像。
更加令人惊讶的是,复活节岛的居民称自己居住的地方为“世界的肚脐”。人们一直无法理解这一说法,直到后来在航天飞机上的宇航员俯瞰地球时才发现复活节岛孤悬于东南太平洋,确实像极了地球的“肚脐”。这些岛民当然没有到太空中俯瞰过地球,那么他们又是怎么知道自己生活在“世界的肚脐”呢?
复活节岛上的巧合与神秘现象还有许多。这些令人倍感惊讶的现象使得远古与现代相纠缠,也使得太平洋与印度甚至欧洲相联系,确实值得认真研究。
大难不死的突击队员
被子弹击中颈部,在粮食和淡水缺乏的条件下一个人在海上漂流了37天,印度青年突击队员埃尔威斯却奇迹般地保住了自己的性命。因此,战友们都称他是“杀不死的人”。根据埃尔威斯的自述,我们复原了整个事件的经过。
在和敌人的激战过程中,一颗子弹击中了青年突击队员埃尔威斯的颈部,埃尔威斯应声倒地。在距离埃尔威斯倒下约九米的地方有一片丛林,埃尔威斯想要爬过去隐蔽起来。于是他忍着剧痛,慢慢地爬向了那片丛林。在丛林里面,埃尔威斯包扎了自己的伤口,然后就昏过去了。等他醒来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的黎明了。
埃尔威斯庆幸自己没有死掉,便爬起来准备穿过丛林寻找失散的队伍。在丛林中,埃尔威斯艰难地走了六天。在这六天中,有四天他几乎没有吃到一点东西。出了丛林,埃尔威斯看到了大海,同时还发现了一个被遗弃的村子。埃尔威斯跑进村子寻找食物,狼吞虎咽饱餐了一顿。后来他在海边的沙滩上看到一条小船,从村子里带了粮食和淡水,就推船入海了。他以为只要沿着海岸走就可以到镇子上,或许就能遇到自己的部队。
然而不幸的是,狂风和海浪击碎了他的愿望,把他的小船无情地推向了大海深处。他拼命地划桨,想要回到岸边,但是终究无济于事。埃尔威斯就这样乘着小船在汪洋大海之中漂流。从村子里带来的食物和淡水在几天后就没有了,埃尔威斯在饥饿和干渴之间痛苦地挣扎着。他决定放弃生还的希望了。
正在他绝望的时候,天空下起了雨。雨水使埃尔威斯又维持了几天,之后他再次陷入了绝望。然而令埃尔威斯感到高兴的是,他颈部的伤口竟然愈合得还不错。在海上漂流的第十四天,埃尔威斯就只能靠自己的小便生存了,偶尔也必须喝一点海水。等到漂流开始的第十九天,埃尔威斯意外地抓到了一只试图探头上船的海龟,然后喝了它的血,生吃了这只海龟。接下来,天空又下起了雨,为埃尔威斯再次补充了淡水。埃尔威斯开始尝试着从大海里抓鱼来作为食物,但是成功的机会毕竟不多。到了第三十天,埃尔威斯已经没有力气站起来了,意识也开始迷糊了,还常常出现幻觉。到了第三十七天,埃尔威斯快要不行的时候,一艘经过的拖船意外地发现了这只小船和船上的埃尔威斯。于是,埃尔威斯获救了。
20年隔不断手足情
20年前,3岁大的赵辉在武汉港与自己的父母和哥哥走散了,而这一别就是整整20年。20年后,已经更名换姓的赵辉竟然机缘巧合地与分散20年的亲哥哥再次团聚。这么巧合的事情,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1976年夏天,重庆壁山中学的教师赵洪军和妻子李玉云带着5岁大的儿子赵然和3岁大的小儿子赵辉回安徽芜湖老家。在他们所乘坐的航船停在武汉港的夜里,小赵辉被尿憋急了就一个人跑出来撒尿。小赵辉看到那么多人纷纷下船,也就迷迷糊糊地跟着下了船。等走出码头后,小赵辉才发现父母和哥哥都不在身边。就这样,小赵辉与自己的父母和哥哥走散了。可谁能想到,这一别就是整整20年。
转眼到了1988 年,17岁的赵然考上了空军某飞行学院,四年后被分配到西北某飞行团工作。1989年,已经改名常鸣辉的赵辉也当了兵,在西北空军某雷达团做雷达操纵员,第二年他又考入空军某航空学院。1994年,赵辉毕业后被分配到了哥哥赵然所在的飞行团,在某机务中队任分队长。然而巧合的是他的分队负责检修的正是哥哥赵然的飞机。由于工作关系,两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当时这两个亲密的朋友谁也没有想到他们竟然会是亲兄弟。
1995年,赵然在部队举行婚礼,由于自己忙于应酬抽不开身,就让赵辉去接自己的父母。就这样,赵辉在19年后再次见到了自己的父母。然而此时,他们谁也没有认出彼此。之后的几天里,赵辉总是抽空陪伴照顾两位老人。他们对赵辉也很喜欢,还经常念叨如果自己的小儿子没有走散大概也有这么大了。在两位老人准备回家的时候,还让赵然特意把赵辉叫来吃了一顿饭。这可是19年来一家人吃的第一顿“团圆饭”。然而此时,谁都没有意识到这顿饭有如此重要的意义。
很快就到了1996年,这一天赵辉因为有事到了赵然的家里。结果赵然不在,赵辉就坐在赵然的桌子前等他。他看到桌子上放着一封展开了的信,不经意间看了一眼。他一看到信的开头这样称呼:然然,心里就骤然一紧。赵辉儿时的模糊记忆中总有这么一个名字,他一直也不知道这究竟是为什么。
赵辉曾经从收养他的常士德那里得知,自己是捡来的孩子,于是现在他怀疑这个赵然和他的整个家庭或许和自己的儿时有着某种联系。尤其是赵然曾经对他说过他有一个弟弟在很小的时候就在武汉港失散了。
赵辉立即写信给自己的养父,询问自己是在哪里捡到的和捡到自己的具体时间。常士德回信如实告诉了他。赵辉又写信给赵然的父母,询问他们的小儿子失散的时间和小儿子身上有什么特殊的标记。赵然的父母很快回信了。他们所说走散的时间地点与常士德所说捡到赵辉的时间地点完全吻合。在信中他们还提到小赵辉的左腋下有一块钱币大小的痣,然而这个与赵然是好朋友的常鸣辉其左腋下果然就有这么一个黑痣。赵辉这才确认,与自己相处了两年有余的亲密战友竟然是自己的亲哥哥,而自己曾经陪伴照顾的两位老人竟然是自己失散了20年的亲爹亲娘。
赵辉立即把这件事告诉了参谋长。参谋长知道后又惊又喜,马来找来赵然,让两兄弟相认。结果这两兄弟就这样机缘巧合地在20年后相遇并相认了,这个残缺了20年的家庭也重新团聚了。
神秘《山海经》的奇异巧合
《山海经》是我国最古老的地理书,也是一部包含着许多神话传说的先秦古籍,是一本内容神秘怪异的奇书。《山海经》包括《山经》五卷和《海经》十三卷。虽然《山海经》全书仅有三万一千余字,但其内容却涉及天文地理、宗教神话、民族人口、矿产资源和动植物等许多方面,是研究上古历史的宝贵资料,堪称我国古籍中的精华。《山海经》的书名最早见于《史记》,但是司马迁却感叹道:“至《禹本纪》《山海经》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之也。”直到汉成帝时刘向、刘歆父子奉命校勘整理经传诸子诗赋,才将《山海经》校勘整理并公之于众。然而由于它所述内容多奇诡怪异,并且人们也发现书中所述地理学知识与事实并不相符,因而常被斥为荒诞不经,甚至被人们从科学典籍的行列里除了名。不过,在《山海经》里,确实存在许多惊人的巧合,暗示着它的科学性和真实性。
最近美国的科学家在重新鉴定《山海经》中的若干篇章时,惊奇地发现了这部书令人惊讶的巧合之处。在《东山经》里有四卷描述了“东海”以外的山川形势,科学家们仔细研究这些描述,竟然发现这与中国东海以外的太平洋彼岸——北美洲中西部的地形是契合的。《东山经》中不仅描绘了那里的地形地貌,而且每一卷还描述了当地的风物,生动而精确地描写了美国内华达州的黑色石、金块,旧金山湾的海豹、会装死的美洲负鼠等。第十四章《大荒东经》中描述的“光华之后”,“河水流进无深渊”,“日生如此”等,任何一个曾经在北美科罗拉多大峡谷旅行和观赏过日出的人,都会明显地看出《山海经》中这段内容指的正是那里。此外,还有不少笔墨是描述五大湖及密西西比河流域等北美东部地区情况的。另外,在《山海经》的第九经和第十经里,还描述到美洲的其它不少地方。
《山海经》中的《山经》,包括“南山经、西山经、北山经、东山经、中山经”五部分,“禹曰:天下名山,经五千三百七十山、六万四千五十六里,居地也,言其五藏。”故又被称为“五藏山经”。对此,普遍的说法是,“五藏”的“藏”是“宝藏”的意思,但也有人认为,这个“藏”应该是“五脏六腑”的“脏”,中国古代文字有“通假”一说,这“脏”与“藏”就是属于同音通假。五脏六腑,是中医对人体各种内脏的总称,心、肝、脾、肺、肾,叫五脏;小肠、胆、胃、大肠、膀胱、三焦,叫六腑。我们仔细查看一下各大陆地壳和人体器官图,再做一下比较,不难发现:南极洲和人脑不但外形相似,而且结构也非常相同:西南极洲为大脑,东南极洲为小脑,东南极洲伸向南美洲的半岛则是脑干。接下来的就是五脏:澳大利亚是心脏,非洲和南美洲是肺脏,亚欧大陆是肝脏——南亚次大陆则为肝脏下的胆囊、乌拉尔山脉则是分割左右肝叶并使肝脏位置固定的韧带,北美洲大陆本部是脾脏,格陵兰岛是肾脏。除了亚欧大陆和肝脏所处的方向相反之外,所有的大陆在地球上的位置都和五脏在人体的位置相符合。难道古人看地图的习惯就是某一种暗示,或说是一种巧合?
雷电完成的变性手术
夏天下雨的时候我们可以经常见识到雷电的存在,这是空中带电云团碰撞发生的放电现象。放电过程中会出现强烈的闪光和爆炸的轰鸣声,这就是我们看到和听到的电闪雷鸣。一般说来,雷电的平均电流是3万安培,最大电流甚至可达30万安培。闪电的电压也很高,约为1亿至10亿伏特,而一个中等强度雷暴的功率就可以达到一千万瓦,这相当于一座小型核电站的输出功率了。雷电可能对人体产生巨大的伤害。雷击产生的火花可能给人体造成不同程度的皮肤灼伤。而雷电击中人体的一瞬间,高达几万甚至十几万安培的电流迅速通过人体,对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造成极大的干扰和破坏,严重者甚至可以导致心跳和呼吸停止,因脑组织缺氧而死亡。一般来说,人类被雷电击中以后生还的可能性是非常小的。但是这里却有一个被雷电击中的男子,侥幸地逃过了死神的魔掌。然而不幸的是,他却从此渐渐失去了男性体征,越来越像一个女性了。这种离奇而巧合的事情在此之前还从未发生过。
几年前的一天,41岁的高尔夫球场管理员马田?卡马乔在球场工作时突然遭遇了大雨,并且伴有强烈而频繁的雷电现象。突然之间一道蓝色的闪电划破天空的浓云,不幸的马田?卡马乔被它击倒在地,当即失去了知觉。同事们发现后,急忙把他送到附近医院抢救。在经过了医院一番紧急抢救之后,他终于脱离了生命危险。在病床上躺了两天之后,马田?卡马乔苏醒了过来。经过医生的检查,雷电并没有给马田?卡马乔造成太大的伤害,只是造成了一小部分记忆的丧失。然而奇怪的是,医生们发现卡马乔说话的声调比以前尖了,就像是女人的声音一样。医生们很担心这次雷击会给卡马乔带来后遗症,因此要求他定期来做复查。
几个星期之后,马田?卡马乔来到医院复查。这次医生更加惊奇地发现,在卡马乔的胸部竟然隆起了两个肉团,就像女性丰满的胸脯一样。实验室的化验结果也显示卡马乔的身体已经完全停止雄性激素的产生,而体内的雌性激素却大量增加。医生们经过综合研究以后,一致认为卡马乔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性征的变化,很有可能是因为雷击破坏了他的重要遗传因子,使得雌雄性激素数量失去了平衡。除了胸脯隆起之外,卡马乔的脸毛和体毛也逐渐开始脱落,肌肉也变得嫩滑起来,越来越像一个女人了。医生也曾采取过一些措施制止这种变化,例如每天都为他注射睾丸酮等,但是这些措施却无法减慢这种性征变化。医生们只好对此表示,他们也无能为力了。
巧合下的离奇死亡
巧合发生的事情不一定都是好事,有时候巧合的事情还会给人带来许多不幸,比如这里要讲到的几起巧合下的奇异死亡事件。这些事件像电影里的巧合故事一样,但是它们却真实地发生了,就像有某种神秘的力量控制着一样。
1983年,一场风暴横扫了意大利的那不勒斯市。当时,一位名叫路易士的男子正在驱车返家途中,不幸被狂风连车带人一起掀到了河里。他好容易打破了车窗,挣扎着游上了岸。此时他已经精疲力尽,便坐在岸边休息。正当他为自己逃离鬼门关而庆幸时,不料旁边一棵大树被狂风连根拔起,刚好砸在他的头上。当然了,故事的主人公路易士就这样一命呜呼了。
无独有偶,就在同一年的七月,美国洛杉矶的一位工厂主也在一次台风袭击中侥幸逃脱,但最终还是不幸遇难了。当时,他刚从一间即将倒塌的厂房逃出来,所幸只是受了点轻伤。台风过后,他又急忙到废墟中去察看灾情。结果一堵没有被完全摧毁的砖墙突然倒塌,而这位不幸的工厂主就站在这堵砖墙下面。
1981年,还是在意大利,比萨市有一位42岁的失业工人罗慕洛?利宝拉。由于长期找不到一份工作,穷困潦倒的他也丧失了生活的信心。于是,有一天他搞来了一把手枪,对准自己的太阳穴,声称要结束自己的生命。他的妻子见状,就急忙抱住他苦苦哀求,劝他回心转意。经过妻子的一番苦求,利宝拉终于打消了自杀的念头,就把手枪扔到了地上。可没想到,就在手枪落地时由于受到震荡而走火。子弹射中了在一旁哭哭啼啼的妻子,直接导致了她的死亡。利宝拉看到妻子中弹而死,非常愧疚并且伤心不已,于是再次捡起手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1979 年,一位26岁的英国青年患了龋齿,疼痛难忍,而且坏牙也已经松动。他想要把这颗坏牙拔掉,可是他却非常害怕见牙医。于是他便请来一个朋友对准自己的腮帮子狠击一拳,计划用这种“外科”疗法把龋齿拔掉。本来想得不错,可没想到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却出现了偏差。由于这位朋友的拳头太重,不慎把患者打了个仰面朝天。不巧的是,这位男青年的头部正好碰到一块大石头上,造成了颅骨破裂,从此再也没能爬起来。
更早的一起离奇死亡事件发生在1977年的纽约市街头。在这条繁华热闹的大道上,来往的车辆川流不息。一位货车司机为了躲避迎面疾驶而来的一辆轿车,把货车开上了便道,正巧撞倒了便道上一名正在走路的男子。值得庆幸的是,这名男子并没有受伤,从地上爬起来准备继续赶路。可就在他从地上爬起来准备离开的时候,一位过路的人劝他最好躺在地上,装成受了重伤的样子,这样就可以获得保险公司的赔偿。这个男子竟然听信了过路人的话,真的横卧在了货车轮下。结果不幸的事情发生了,货车司机以为他已经走开了,于是一踩油门。大货车开动了,刚刚大难不死的人接着就一命呜呼了。
高空坠落竟无降落伞
1944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经接近尾声,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对德日轴心国展开了大规模的反攻。这一年11月4日的黄昏,澳大利亚人赫曼中尉驾驶着一架“哈利费克斯”轰炸机由英国起飞,奉命前往鲁尔区的布却姆执行轰炸任务,同机的还有空勤军士兼上炮塔射击士约翰?维瓦以及机械士哈瑞等人。一路上,轰炸机没有遇到异常状况,很快就按计划到达了目的地。
在轰炸机接近目标区域时,赫曼一边嘱咐大家系好伞包,一边观察轰炸目标。由于赫曼过于注意攻击目标,所以无暇顾及救生措施。大约一分钟后,轰炸员向他报告炸弹已经投出,于是赫曼中尉把飞机急速升高并向西转弯打算返航了。就在这时,赫曼感到机身像被一把铁锤猛地敲了一下,原来飞机被地面发射的一枚炮弹击中了。接着,机翼上的油箱又连续被炮弹击中,熊熊大火立即燃烧起来。在这种情况下,只能选择弃机逃生了。赫曼中尉一边通过机内通话机向大家发出命令:“准备跳伞!”一边竭力保持着飞机的平衡。
就在这时,通话机里传来了维瓦的声音:“机长,我的腿可能断了,你能帮我一下吗?”赫曼转身向后舱望去,看见哈瑞正端着灭火器灭火。此时飞机已经完全失控,赫曼中尉来到后舱,一边帮助受伤的维瓦系好伞包,一边伸手去取舱架上自己的伞包。就在这时,飞机突然一个翻身,开始螺旋式向下跌落,接着就是一声巨响——飞机在一万七千多英尺的高空爆炸了。赫曼始终清醒着,他被自己没带降落伞的事实吓坏了,正在以每秒钟一百七十五英尺的速度朝地面撞去……
就在离地面大约还有五千英尺的时候,突然“呯”的一声,赫曼像是被什么撞了一下。起初他还以为是和他一起下坠的机身残片,求生的本能使他用双臂抱住了它。惊魂稍定,他才发现自己抱着的竟然是两条人腿!这两条腿是空勤军士兼上炮塔射击士约翰?维瓦的。
维瓦突然被别人抱住双腿时很是吃了一惊,战战兢兢地问:“旁边还有人吗?”回答的声音也同样是惊魂甫定:“是的,我是赫曼中尉,在你的下面。”“哪里?你在哪里?”维瓦又问。“就在下面,我就在你的腿上!”这时候,他们才弄清楚对方是谁,发生了怎样巧合的事情。
原来,受伤的维瓦被飞机爆炸形成的气浪冲出机舱以后就失去了知觉,距离赫曼不远的地方同他一起降落。维瓦醒来后,就立即拉开了伞包。当伞衣从伞包飘出的时候,他在伞衣的下面就像钟摆一样来回摇摆。可不想,赫曼当时正巧处于摆幅之内,被维瓦的回摆打了个正着。就这样,维瓦和赫曼两个人连在了一起!很快维瓦的降落伞就全部张开了,下降速度也降到了每小时11英里。赫曼中尉双腿着地的同时,也松开了早已酸疼的双手。还来不及闪躲,维瓦就已经重重地砸在了他的身上。就这样,赫曼中尉奇迹般地捡回了一条命。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