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不可不知的世界5000年可怕巧合

李杰卿 (当代)
必读网(http://www.beduu.com)整理
夏朝的开“启”与终“桀”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家天下”的世袭王朝。根据现代考古学研究结果,夏王朝建立于约公元前2070年,灭亡于约公元前1600年,延续了四百多年的统治历史,先后出现了17个君主。
现代考古学研究已经证明,在大禹做原始部落联盟首领的时候,就已经建立了军队、法庭、监狱等国家机器,但是“公天下”的原始部落联盟首领禅让制并没有改变。“家天下”的世袭制代替“公天下”的禅让制是从夏启开始的。
大禹因为治水有功,根据禅让制的规则,做了舜的继承人。同样按照禅让制的规则,大禹的部落联盟首领的位子本来是要传给伯益的。大禹死后,他的儿子夏启在与伯益争夺权位的斗争中获胜,并且杀死了伯益。夏启即位后,在钧台大宴各部落的首领,以期获得联盟各部落对他地位的承认。有扈氏对夏启破坏禅让制的做法十分不满,坚决不出席钧台大会。夏启调动军队对有扈氏进行征伐,大战于甘,有扈氏战败,被灭族。这次征讨巩固了夏朝的统治。
夏启死后,继承王位的太康在东夷族的进攻下丧失了权力。直到少康继位以后,夏朝的政权才被重新夺回并得到巩固。从“太康失国”到“少康中兴”以后,夏朝统治者都善于控制东夷,或是与东夷搞好关系。然而到了夏桀统治天下的时候,夏朝却一味地*边国,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同时,夏桀是一个昏庸无能、贪图享受的暴君,想尽办法残害忠臣和百姓,重用乱臣贼子。因此,四方诸侯纷纷要求推翻他的*,使得夏桀陷入了内外交困的孤立境地。
商汤看到推翻夏桀统治的时期已经成熟,便以“天命”为号召,说:“有夏多罪,天命殛之”,联合四方诸侯向夏朝发起了进攻。在鸣条之战中,商汤的军队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夏桀在出逃后死于南巢,夏王朝从此灭亡了。
夏的“家天下”世袭王朝是由夏启开启的,而终结这个王朝的最后一个君主则是夏桀。 “启”就是开启的意思,而“桀”的谐音就是终结。这是历史的一个巧合,还是冥冥之中就已经注定了呢?
三家分晋与三国归晋
春秋末年,韩、赵、魏三家分晋;三国后期,魏、蜀、吴三个政权又归于一统,而此时统一天下的,恰巧就是晋朝。
三家分晋指的是春秋末年,五霸之一的晋国被韩、赵、魏三家大夫瓜分的事件。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周天子分封韩、赵、魏三家为侯国。司马光的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就是从这一事件开始记载的:“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公元前376年,韩、赵、魏三家联合废掉晋静公,将晋公室剩余土地全部瓜分了。三家分晋是春秋与战国的重要分界点,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从此,韩、赵、魏都成为了中原大国,再加上原有的秦、齐、楚、燕四个大国,历史上称为“战国七雄”。
三国时期是国家大分裂民族大融合的历史时期,有曹魏、蜀汉、孙吴等三个政权并立。三国存在的时间非常短,只有几十年的时间,最后归于晋朝的大一统。
公元263年,司马昭派钟会、邓艾、诸葛绪分兵三路南平蜀汉,与蜀汉将领姜维发生拉锯战。魏军被挡于剑阁之前,邓艾避开姜维大军的锋芒,抄阴平小路直取涪城,进逼成都。汉主刘禅投降,蜀汉为魏所灭。公元265年,司马昭死后,司马炎夺取曹魏政权,定都洛阳,建立晋朝,史称西晋,并开始筹备伐吴。公元279年,晋朝兵分六路,由北、西两面向东吴进发。公元280年,晋军成功攻克建业,孙皓投降,东吴灭亡,西晋成功统一了天下。
盛极一时的短命王朝
秦朝和隋朝都完成了我国历史上两次重要的大一统,都建立了强盛的东方帝国。然而更加巧合的是,这两个统一强盛的王朝都一样的短命,都断送在了二世的手中,并且这两位二世皇帝还都是被自己的臣属害死的。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制世袭王朝,它的建立者是秦王嬴政。嬴政消灭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诸侯割据的局面,成为了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千古一帝。秦始皇消灭六国之后,北击匈奴,南下百越,使得秦帝国的疆域迅速扩展,建立了强盛的东方大帝国。然而仅仅在15年之后,秦朝的第二代皇帝,就把大好江山葬送他人之手了。公元前210年,秦二世胡亥即位。他进一步增加苛捐杂税,加重徭役刑罚,以“税民深者为明吏”“杀人众者为忠臣”。广大民众的生活异常困苦艰难,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已经到了一触即发的地步。公元前207年冬天,宦官赵高杀死李斯,自己当上了丞相。后来赵高又施计谋杀了二世皇帝胡亥。
公元581年,杨坚建立隋朝,几年后完成了全国的统一,结束了南北朝割据的局面。统一的隋朝在文化、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都取得了辉煌成就,成为了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然而由于二世皇帝隋炀帝的*,如此繁荣强盛的大帝国很快就灭亡了。隋炀帝公元604年即帝位,年号大业,在位13年。在位时期,他修建长城、大运河和东都洛阳城,三征高句丽,同时对国内百姓横征暴敛,导致了北方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在农民军的打击下,隋朝统治摇摇欲坠。大业十四年(公元618年)三月,隋炀帝命令修治丹阳宫,准备迁居那里。在他所乘坐的龙船到达江都的时候,部下共谋推举宇文化及为首,发动了兵变。宇文化及逼迫缢死了隋炀帝,盛极一时的隋朝就此灭亡了。
汉朝与唐朝的巧合
汉朝是中国历史上继短暂的秦朝之后出现的朝代,分为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和东汉(公元25年~公元220年)两个历史时期,后世史学家亦称之为两汉。西汉的创建者是汉高祖刘邦,建都长安;东汉的创建者是光武帝刘秀,建都洛阳。其间,曾有王莽篡汉自立的短暂新朝(公元8年~公元23年)。
两汉是中国在世界上非常辉煌的历史时期。汉高祖至文景两帝时期的汉朝,经济呈直线上升的趋势,成为东方第一经济强国,与西罗马并称两大帝国。中亚和西域各大国都闻而惧之。而到了汉武帝时期,汉帝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匈奴战败后被迫向北逃窜。张骞出使西域首次开辟了著名的“丝绸之路”,开通了东西方贸易的大通道,中国从此成为世界贸易体系的中心,直到一千多年后蒙古人发生叛乱。正是因为汉朝的声威远播,外族开始将中国人称为“汉人”,而汉朝人对这样的称谓也很满意,“汉”从此成为伟大的华夏民族恒久的代号。
而多年以后,中国又出现了一个唐朝,也是世界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李渊于公元618年建立唐朝,以长安(今陕西西安)为首都。鼎盛时期的公元7世纪时,中亚的沙漠地带也受其控制。公元690年,武则天改国号“唐”为“周”,迁都洛阳,称神都,史称武周,也称“大周”。“大周”国号一直延用到公元705年唐中宗李显复位。唐朝在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安史之乱后日渐衰落,至天祐四年(公元907年)梁王朱温篡位灭亡。唐朝历经21位皇帝(含武则天),共289年。唐朝在文化、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都有辉煌的成就,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这两个强盛的帝国之间有很多巧合之处:都前承一个强大而短命的王朝,都继承了其丰富的遗产,并且除名义上的改朝换代外,实质上都几乎是前朝的延续;都有一个中兴的过程,东西汉的承接与安史之乱前后的唐朝,都历尽艰险而不亡;在开国初期,都有一个女人掌握朝政大权(汉朝是吕雉,唐朝是武则天),并且在权力回归后,都有一个中兴时期(文景之治和开元之治);都面对一个北方强悍的游牧民族(匈奴、突厥),而且都在军事上处于优势地位,并最终迫使北方民族走向衰败;都大力发展西域,并统治西域广大地区。
“献”出帝位的亡国君
东汉末年,宦官干政、外戚专权,统治集团内部矛盾重重,终于爆发了“党锢之争”。此后统治集团愈加腐朽,豪强地主势力恶性膨胀,社会矛盾日益激化。公元184年,在各种连绵不断的小规模起义的基础上,由张角领导的黄巾起义爆发了。在黄巾起义军的沉重打击下,东汉王朝的统治风雨飘摇、名存实亡。地方割据势力之间相互混战,极力扩张自己的势力。
东汉的最后一位皇帝是汉献帝刘协。在袁绍等人诛杀宦官时,刘协和少帝被宦官张让和段圭绑架,遇到董卓。董卓与少帝谈话,少帝语无伦次,再和刘协谈话,刘协则将事情经过完整交代。董卓认为刘协贤能,且为董太后所养,又自以为与董太后同族,遂有废立之意。
公元192年,王允与吕布袭杀董卓,汉献帝刘协又落入李傕、郭氾手中。公元195年,李傕、郭氾内讧,李傕将汉献帝刘协劫走,将长安城烧成一片废墟。公元196年,曹操控制了汉献帝刘协,并且迁都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汉献帝不甘为曹操控制,于公元200年发衣带诏密令旧臣除去曹操,结果事情败露,使多人丧命。公元214年,汉献帝想要联合刘备、孙权杀死曹操,又因事情败露而致使宗族200余人丧命。公元215年,曹操威逼汉献帝立其女为皇后。公元220年,汉献帝禅位曹丕,自己被封为山阳公,死后葬于禅陵。
东汉的灭亡,是各种社会矛盾激化的结果。其最后一位皇帝是汉献帝,而汉献帝的“献”字就是“献出”帝位的意思。这不能不说是一个亡国的征兆。
如雷贯耳,“备”感荣幸
东汉末年,刘备曾经逃到许昌,暂时投奔了曹操。曹操见刘备气宇轩昂并且谈吐不凡,就非常器重他。曹操也曾听说过刘备多次战败黄巾军的英雄事迹,便与他交厚,暗地里却也提防着刘备,总想找机会试探一下他。
有一天,曹操邀请刘备到丞相府后花园去喝酒。曹操吩咐仆役热两杯酒端来,他们一人一杯,边喝着酒,边吃着梅子。曹操想要试探刘备的野心,于是就问:“使君常年在外征战,必定知道这天下英雄,请使君试着说一下!”刘备说:“我见识少,实在不敢妄言。”曹操又说:“使君不必过于谦虚,有什么就说什么。”刘备就说道:“有一个人,他家四世三公,而他自己也雄霸一方,河北袁绍算英雄么?”曹操说:“袁绍好勇无谋,我早晚灭了他,不算英雄,使君再说。”“袁绍的弟弟袁术兵精粮足,虎踞一方,可算英雄?”“袁术只不过是继祖上之名,我以后肯定剿灭他,不算英雄。”“有一人血气方刚、年轻有为,江东孙策可是英雄?”“孙策有勇无谋,我早晚破他,不算英雄,使君再说。”刘备又说道:“荆州刘表、益州刘璋、汉中张鲁、徐州吕布这些人可算是英雄?”曹操不耐烦地说:“不是,不是,这些都是守家之鬼,我早晚兴兵灭了他们。”刘备说:“那除了这些人以外,我真的不知道了。还请丞相明示!”曹操笑着说:“你刚才说的那些人,根本算不上是英雄。天下英雄,只有你和我曹操两人罢了。”刘备闻言大惊失色,吓得把手中的筷子都在了地上。
非常凑巧的是,这时候天空突然传来了打雷的声响,刘备弯腰捡起筷子,对曹操解释道:“一雷之威,乃至于此。”曹操说:“你乃是天下英雄,还怕打雷吗?”刘备说:“圣人说:‘遇到迅疾的雷鸣,猛烈的暴风,一定要改变常态,表示有所戒慎。’雷是上天发怒,怎么能不害怕呢?”
这样刘备轻易地掩饰了自己丢掉筷子的原因和自己心中的真实意图。被蒙骗了的曹操以为刘备没有称雄天下的野心,于是放松了对他的警惕。不久之后,刘备就离开了曹操,最终建立了与曹魏抗衡的蜀汉政权。
南朝的军人政变
五胡乱华十六国并起之后,中国历史进入了南北长期分裂对峙的历史阶段,史学界称之为“南北朝时期”。在秦岭淮河以南的广大区域,出现了宋齐梁陈四个政权更迭的现象。刘裕取代东晋建立宋,萧道成取代宋建立齐,萧衍取代齐建立梁,陈霸先取代梁建立陈。这些政权更迭都是掌握军权的重臣发动政变而造成的,故事情节如出一辙。
刘裕本是东晋北府兵的将领。公元404年,刘裕平定桓玄之乱后,就牢牢地掌握了东晋政权。接着,他通过发动北伐,使自己的威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公元420年,晋恭帝被迫让位,刘裕即位称帝,建立了南朝宋政权。刘裕死后,皇族内部斗争激烈,并且相继出现了几个残酷的暴君,政局一度非常混乱。
在混乱的局势之中,南兖州刺史萧道成逐渐坐大。公元479年,宋顺帝逊位,萧道成自立,改国号为齐,南齐政权建立,萧道成即为齐高帝。齐高帝和其子齐武帝在位期间,推行了一系列对社会经济发展有利的措施,下令禁止大族招募佃客和占山封水,减免赋税,发展教育。齐武帝死后,他的儿子们为争夺皇位而相互残杀。齐明帝萧鸾通过流血政变登上皇位以后,大肆杀伐,先后诛杀了12位亲王。东昏侯萧宝卷更加残暴,前代皇帝的子孙被他诛杀殆尽。
公元501年,雍州刺史萧衍起兵攻进建康,次年三月接和帝萧宝融东归,途至姑熟(今安徽当余),迫其退位;四月,萧衍在建康即帝位,改国号为梁。萧衍在位时,努力调和国内社会矛盾,遴选贤才,重视农业生产,然而与此同时,他又大力提倡佛教,不断加重刑罚。萧衍统治后期,朝政日益昏暗。公元548年八月,河南王侯景作乱,攻入建康,并在次年三月攻入梁武帝萧衍居住的台城。五月,梁武帝萧衍饿死于台城。侯景立太子为帝,即简文帝。公元551年,侯景干脆自立为帝,建国号汉,第二年被王僧辩和陈霸先等人打败。
公元555年,陈霸先诛杀王僧辩,并把当时的皇帝萧渊明赶下台,扶植萧方智做了皇帝,陈霸先任大都督,总摄梁朝军国大事。公元557年,陈霸先废梁自立,改国号陈。陈朝刚建立时面临北方政权的入侵,形势十分危机。陈朝开国皇帝陈霸先率领军队一举击败敌军,使得形势有所好转。陈朝政权维持了32年,最终被隋朝灭亡。
题诗破镜再团圆
乐昌公主是南朝陈最后一位皇帝陈叔宝的妹妹,不仅貌美如花,而且才能出众。她与驸马徐德言结婚后,夫妻感情一直很好。然而好景不长,没过多久北方的隋军就打了过来。
陈国危在旦夕,徐德言预感到夫妻在一起的时间不长了,于是将一面铜镜一破两半,一半给公主,一半自己拿着。他们约好一旦遭遇不幸,两人离散了,在以后每年的正月十五这一天,就都拿着自己的半面铜镜到街上来卖,以便有机会见面。
很快,隋灭掉了陈,徐德言和公主果真被冲散了,隋文帝的大臣杨素占有了乐昌公主。第二年正月十五日这一天,徐德言如约拿着半面铜镜到街上来卖。没过多久,他碰上了一个仆人也拿着半面铜镜在卖。他上前拿来,与自己的拼在一块,正是原来的铜镜。
徐德言睹物思人,不觉泪下。他在那半面镜上题诗一首:“镜与人俱去,镜归人未归;无复嫦娥影,空留明月辉。”仆人将题诗的半面镜子带回给乐昌公主看,公主看后,知是徐德言诗,心里非常难过,一连哭了好几天。杨素得知此事后,派人找来徐德言,把公主还给了他,并设宴祝贺他们夫妻团圆。
王勃与李贺的神秘相似
王勃与李贺都是唐朝著名的诗人,并且有着许多相似的地方。这些相似的地方非常惊人,下面我们就来略说一二。
两个人都是在27岁的时候不幸身亡的,并且都是在秋季。王勃生于公元649年,于公元676年,南下探望在交趾为官的父亲,在渡海时不幸溺水,惊悸而死,年仅27岁。李贺生于公元790年,一生愁苦多病,仅做过3年奉礼郎这样的九品小官,就因病去世,时年也是27岁。
两人都在年少之时因诗文而获“神童”美誉。王勃自幼聪慧好学,为时人所公认。《旧唐书》本传谓王勃:“六岁解属文,构思无滞,词情英迈,与兄才藻相类,父友杜易简常称之曰:此王氏三株树也。”杨炯《王勃集序》说:“九岁读颜氏《汉书》,撰《指瑕》十卷。十岁包综六经,成乎期月,悬然天得,自符音训。时师百年之学,旬日兼之,昔人千载之机,立谈可见。”李贺七岁时就已经写出了很好的诗词文章,七邻八乡都传诵他是个“神童”。诗文大家韩愈、皇甫湜找到李贺之后,要他当场作诗,并且要以他们俩人为题。李贺当即就写了一篇《高轩过》,表达了对两位大文学家的仰慕,也抒发了自己的抱负。
除了上面详细谈到的以外,王勃与李贺还有其他许多相似的地方。两人都只做过三年的官,在求官过程中都遇到过一位皇甫侍郎的帮助,两位皇甫侍郎享年都是58岁。王勃与李贺还都迷恋神仙鬼怪的传说并且没有结婚,死后也没有留下子嗣。这两位诗人巧合的相似之处,引发着后人无尽的想象。
杨家江山送给“李”
我国古代历史上,杨氏建立的王朝总是被李氏取代。杨隋被李唐取代,五代十国中的杨吴也被李氏的南唐取代。
公元617年,太原留守、唐国公李渊在晋阳起兵,十一月占领长安,拥立隋炀帝孙子杨侑为帝,改元义宁。杨侑即为隋恭帝,李渊任大丞相,进封唐王。公元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大臣宇文化及缢死。同年五月,李渊篡隋称帝,定国号为唐,废杨侑为希国公,闲居长安,次年五月又把他杀害。杨坚建立的隋朝存在了38年之后,就这样灭亡了。李渊称帝后,改元武德,都城仍然定在长安,李渊即是唐高祖。
到了唐朝末年,藩镇割据,天下大乱。其中,杨吴是江南较有实力的割据势力之一。吴国在杨隆演嗣位后,政治混乱,人心不稳,大权旁落于大将徐温之手。徐温的养子徐知诰借助徐温的势力,逐渐掌握了吴国的政权。经过20年的苦心经营,徐知诰不仅大大缓和了杨氏旧臣对他的敌对情绪,而且还拉拢起北方和江南的两股势力。吴天祚三年(公元937年),徐知诰终于废黜吴帝杨溥,登上皇位,改国号为大齐,年号昪元。第二年,徐知诰改姓名为李昪,改国号为唐。就这样,李氏建立的政权再一次取代了杨氏。
灭唐朱温被唐灭
朱温夺取唐朝政权,建立了后梁政权,可是灭掉后梁的就是后唐,而且这个后唐的政权也姓李。
朱温出生于唐大中六年(公元852年),宋州砀山(今属安徽)人。朱温幼时,随母在萧县刘崇家当佣工,后来参加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军,随军进入长安。唐中和二年(公元882年)正月,黄巢以朱温为同州(今陕西大荔)防御使。同年九月朱温叛变,降于唐河中(今山西永济西)节度使王重荣,又被僖宗任命为金吾卫大将军,充河中行营副招讨使,赐名全忠。第二年,朱温改任宣武(今河南开封)军节度使,加东北面都招讨使。唐中和四年(公元884年),朱温与李克用等联兵*黄巢起义军。同年,宰相崔胤召朱温入关,杀死劫迁昭宗的宦官,送昭宗出城。
昭宗回到长安以后,朱温尽诛宦官,废神策军,从此昭宗便处于朱温的掌控之下,成为傀儡。天佑元年(公元904年),朱温逼迫昭宗迁都洛阳,随即遣人杀之,立其子哀帝,后又贬杀宰相独孤损等朝官三十余人。天祐四年(公元907年)四月,朱温由唐宰相张文蔚率百官劝进,正式称帝,更名为朱晃,庙号太祖,改元开平,国号大梁,史称后梁,升汴州为开封府(今河南开封),建为东都,而以唐东都洛阳为西都。
后来,朱温与据有太原的沙陀贵族李克用、李存勖父子连年征战,损耗了大量的人力和财物,并且逐渐丧了失军事上的优势。晚年,因皇位继承人未定,皇室内部矛盾尖锐。乾化二年(公元912年),朱温被次子朱友珪杀死。龙德三年(公元923年)四月,李存勖称帝于魏州,就是庄宗,改元同光,国号唐,史称后唐。同年十月,后唐灭后梁,十二月,迁都洛阳。就这样,朱温在灭掉了李家唐朝仅仅16年之后,其政权就被另一个李姓的后唐灭掉了。
点检做天子
赵匡胤生于公元927年3月21日,是宋朝的第一个皇帝。他的父亲赵弘殷,曾是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四代王朝的禁军将领。少年时的赵匡胤,《宋史》评之为“既长,容貌雄伟,器度豁如,识者知其非常人。”
21岁时,赵匡胤告别父母妻子,开始浪迹四方,希望建立一番功业。他漫游了华北、中原、西北等不少地方,到公元949年,终于遇到了机会。在四处浪迹的过程中,他遇到了当时正担任后汉枢密使的郭威。郭威此时正领兵在河中(今山西永济)平叛,身强力壮精通武艺的赵匡胤于是就投到了郭威的旗下。
郭威即位(即后周太祖)时,赵匡胤任禁卫军长,甚得当时开封府尹柴荣(即周世宗)的赏识,成了柴荣的亲密部属。周世宗即位后,赵匡胤在跟随世宗的南征北讨中战功卓著,深得世宗的信任和重用,成为屈指可数的禁军高级将领之一。
后周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周世宗北征燕云,势如破竹。正当这个时候,世宗不幸染上重病,不得不返回汴京。回军途中,周世宗带病批阅文件,忽然发现一个韦编袋子,里面有一块三尺长的木板,上有“点检做天子”五个字。古人迷信,周世宗以为这是上天的旨意,于是马上想到自己的姐夫——时任禁军统帅的殿前都点检张永德。周世宗想,前代后晋的石敬瑭就是后唐的驸马,后来篡唐立晋,自称天子。张永德现在的地位和石敬瑭多么相似啊,于是周世宗立即下诏免去张姐夫的点检一职,改任平时看上去老实厚道又曾立战功的赵匡胤为殿前都点检。周世宗这么做的原因是担心自己的姐夫张永德在禁军内外党羽众多,可能在将来危及儿子的帝位,而赵匡胤寒门行伍出身,应该没有纂位的可能。然而非常凑巧的是,第二年的春天,赵匡胤就发动了陈桥兵变,篡夺了后周政权建立了宋朝,最终还是点检做了天子。
大宋皇位继承人
北宋王朝的第一代皇帝是宋太祖赵匡胤,而从第二代皇帝起就开始是他的弟弟赵光义及其子孙了;然而南宋王朝的第一代皇帝是赵光义的子孙,从第二代皇帝起就又重新回到了赵匡胤的子孙这一脉上。赵匡胤一脉的子孙从失去帝位到重新登上帝位,时间相隔长达186年。
赵匡胤通过发动陈桥兵变登上了帝位,建立了北宋王朝,不仅统一了大半个中国,而且因为治国方略得当,使得北宋王朝的经济和文化都达到了我国历史上的又一个高峰。
公元976年,赵匡胤一夜之间猝然离世,正史中没有他患病的记载,野史中的记载又说法不一。他的死因,从此成了历史上一宗离奇的悬案。后世许多人认为,赵匡胤的猝然死亡与其弟赵光义有很大的关系。宋太祖的死亡蹊跷离奇,但赵光义抢在太祖之子赵德芳之前登极却是事实。太宗的继位也就留下了许多令人不解的疑团,因此,历来便有太宗毒杀太祖的说法。
赵光义在位21年,死后将帝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赵恒,即宋真宗。以后北宋又历经了宋仁宗赵祯、宋英宗赵曙、宋神宗赵顼、宋哲宗赵煦、宋徽宗赵佶和宋钦宗赵桓等六帝,他们都是太宗赵光义一脉的子孙。
北宋被金国灭亡以后,徽宗第九子、钦宗的弟弟赵构逃至应天即帝位,建立南宋。高宗赵构在位初期,起用抗战派李纲为相,以宗泽为东京留守,发动军民抗金。不久,他罢免了李纲,启用投降派黄潜善、汪伯彦,把宋军防线由黄河一线南移至淮、汉、长江一线,从而使抗金形势逆转。使得金军分兵三路轻易地渡过了黄河,并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之内就占领了西自秦州、东至青州一线的广大领土。从建炎元年(公元1127年)到绍兴八年(公元1138年)的十余年间,高宗一直辗转在东南沿海各地,躲避金军。他否定了张浚“权都建康,渐图恢复”的建议,南逃至临安(今杭州市)定都。东京留守宗泽欲渡河北伐,力劝高宗回汴京坐镇,高宗置之不理,沉迷于偏安一隅。
虽然赵构纵情享乐,在政治上昏庸无能,但他却做了一件不可思议的事,在死之前将帝位传给了宋太祖赵匡胤的后代赵昚,即宋孝宗。孝宗之后又有宋光宗赵惇、宋宁宗赵扩、宋理宗赵昀、宋度宗赵祺、宋恭帝赵显、宋端宗赵惇和卫王赵惇等,他们都是太祖赵匡胤一脉。
赵构为什么要将帝位还给太祖的后代呢?即使自己无子,也可以传给太宗一脉的其他子孙呀。究竟是他自愿的,还是仅仅是个巧合呢,这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亡于异族叹两宋
宋朝(公元960年~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时代,根据首都及疆域的变迁,分为北宋与南宋,合称两宋。值得注意的是,北宋和南宋都是被异族所灭,投降后,皇帝和皇族都被掳往北方。
北宋是由后周将领赵匡胤建立的。赵匡胤本来是后周的殿前都点检,由于战功卓著,成为了后周世宗的左膀右臂。周世宗死后,继位的周恭帝年幼,赵匡胤于是有了称帝的野心。显德七年春天,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做了大宋的皇帝。后来,北宋经太宗、真宗、仁宗、英宗至神宗,这一时期社会趋于稳定,经济规模空前,文化更是盛极一时。
公元1126年,金国灭辽后,决定向北宋发动大规模进攻。金军很快打到了宋朝京城开封。宋徽宗非常恐慌,赶忙退位,让太子赵桓继位,自己则逃到南方的镇江去了。宋钦宗即帝位,年号“靖康”。抗战派主将李纲主持开封事务,得到军民的支持,士气高涨,打退了金兵。金兵北撤后,北宋统治者以为万事大吉,又过起了醉生梦死的生活。
金军在经过一个夏天的休整后,再次南侵。这时,控制朝政的是主和派,他们根本不组织力量进行抵抗,一心只想求和。没过多久,开封陷落,宋徽宗与宋钦宗皆被金兵俘虏。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正月,金军将徽、钦二帝和后妃、皇宗贵戚等3000人全都掳往北方。当时的开封城中几乎被劫掠一空,北宋王朝也至此灭亡。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的“靖康之变”。
金朝在靖康之变中俘虏了众多的宋朝宗室,康王赵构却是其中的一个漏网之鱼。靖康二年(1127年),他从今天的河北南下到陪都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即位为南宋高宗,改元建炎。南宋偏安于淮水以南,是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发达、科技文化水平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较高,但军事软弱、外交无能的一个王朝。南宋在宋孝宗、宋宁宗时期比较安定。宋宁宗以后,国势日衰。
蒙古汗国灭金后,又相继灭亡了西夏、畏兀儿、吐蕃和大理等政权,威胁着南宋的安全。公元1271年,蒙古定国号为元,并于当年攻占南宋都城临安。6岁的宋恭帝和太皇太后等人被掳往北方。公元1279年,元军在崖山海战中,消灭了南宋最后的抵抗力量。陆秀夫背着9岁的小皇帝赵昺投海而死,至此南宋灭亡。
明清两朝的巧合之处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君主专制王朝,一共有16位皇帝。明朝的疆域除囊括清朝时期所谓内地十八行省之外,还包括今天的东北地区、新疆东部、西藏、缅甸北部、西伯利亚东部和越南北部等地,并曾在东南亚的安南、旧港等地设有管理机构,势力远及印度洋和中亚。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君主专制王朝,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由少数民族统治中国全境的中央政权,统治者是满族人。这两个君主专制王朝有许多相似的地方,值得讨论。
它们都是在打败异族政权后,建立的自己的王朝。1356年到1359年,起义军朱元璋不断扩充自己的势力,占领了江南的半壁江山。1367年,朱元璋开始北伐,在大将徐达、常遇春等人的率领下,于1368年八月攻陷元大都,元惠宗北逃,元朝结束在全国的统治。
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王朝称汗,国号金,史称后金,定都于赫图阿拉,1625年迁都沈阳,改称盛京。1636年,清太宗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改族名为满洲。1644年,统治中原的明朝被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所灭。原明朝将领吴三桂引清兵入关,打败李自成的大顺军。随后,多尔衮迎顺治帝入关,迁都北京,清朝从此取代明朝建立了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君主专制王朝。
两个王朝都有三位皇帝没有后代。明朝的建文帝、明武宗和明光宗三位皇帝没有子女;清朝的同治帝、光绪帝和宣统帝三位皇帝,同样在死后没有子嗣。
明朝和清朝开创之初,皇权都受到过叔父的威胁。明朝建文帝被叔叔朱棣赶下了台。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建文帝的叔叔即当时的燕王朱棣起兵“靖难”,于1402年攻克南京,夺取帝位,并且杀害了方孝孺等人。清朝顺治皇帝一直生活在叔叔多尔衮的阴影之下。顺治五年(公元1648年)十一月,多尔衮凭借自己的权力,改皇叔父摄政王为皇父摄政王,用皇帝的口气批文降旨。顺治七年(公元1650年)七月二十五日,他操纵追封自己的生母、努尔哈赤的大妃纳喇氏为太皇太后,他自己完全以皇帝的面目出现。顺治十二年(公元1655年),福临对诸王大臣回忆当时的事说:“那时墨尔根王摄政,朕只是拱手做点祭祀的事,凡是国家的大事,朕都不能参与,也没有人向朕报告。”
王朝快要灭亡的时候,明清两朝都遇上了皇帝无子兄弟相传的情况。明熹宗是明朝第十五个皇帝,在位七年,因为嬉乐过度成病,死于1627年,终年23岁,葬于德陵(今北京市十三陵,是明朝营建的最后一座皇陵)。明熹宗有三男两女,无一长成,最终遗诏只好立五弟信王朱由检为皇帝。同治帝是清朝第十代皇帝,1862~1875年在位,死时年仅19岁,无子女,其帝位只好传给了堂弟光绪。
明清两个王朝都亡于内忧外患。明朝在李自成等人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和满清的打击下,走向了最终的灭亡,可谓内忧外患。清朝末年,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列强纷纷争夺势力范围。孙中山、黄兴等人同时发起了*革命,最终推翻了清朝的统治。
天花带来的祸与福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君主专制的全国统一政权,也是留下了许多故事和传说的王朝。清朝初年开疆拓土,鼎盛时期的领土面积达到1300多万平方公里。清朝的人口规模也是我国古代王朝中最大的,在王朝末期甚至超过了四亿。晚清时候,中国逐渐落后于西方,并且遭到了西方列强的入侵。鸦片战争以后,曾经强盛的清王朝逐步沦为了半殖民地。
清朝前期的皇帝都是一些有为的君主,在这些皇帝当中,与天花有深厚渊源的就有二位——顺治和康熙。
顺治皇帝是皇太极的第九子,崇德八年(公元1643年)二月十六日承袭帝位,时年六岁,由叔父睿亲王多尔衮及郑亲王济尔哈朗辅政。1644年,清军入关,改元顺治,九月从盛京迁都至北京。顺治皇帝十四岁(公元1651年)亲政,打理朝政、主持军国大事十年,政绩颇多。1661年,顺治感染天花病毒,不久因病死去。
康熙是顺治的第三子,生于顺治十一年(公元1654年)。康熙早年的生活就一直笼罩在天花的阴影之下,出生不久,就赶上了天花大流行,不得已之下,由其乳母抱出紫禁城,寄住在西华门外的一座宅邸中“避痘”。两岁那年,他仍然没有躲过痘魔的侵害,还是感染了天花病毒。好在有乳母的悉心照料,康熙硬是从天花的魔掌中挣脱出来,只是脸上留下了一些麻子。因为康熙感染过天花,最不容易夭折,于是被顺治帝选为继承人。1661年,康熙继位,年仅8岁。1669年,康熙铲除了威胁政权的的顾命大臣鳌拜,开始亲政。康熙执政期间,削除三藩势力,统一台湾,平定准噶尔汗噶尔丹叛乱,并且抵抗了当时沙俄对我国东北地区的侵略。
顺治与康熙,一个死于天花,一个因天花而继位。这对父子跟天花的关系是一祸一福,两父子都可称得上是兴国皇帝。
200年后,清王朝已由辉煌走向了没落,这时候又出现了两位与天花相关的皇帝——咸丰与同治。咸丰皇帝是清朝入关后第七位皇帝,道光皇帝第四子。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正月即位,时年20岁,在位11年。咸丰也生过天花,为此也留下了一脸麻子。他的儿子同治也是死于天花。这两人又是一对父子皇帝,可在他们统治期间中国却经受着西方列强的侵略和国内太平天国的战争,也可称得上是一对亡国父子皇帝了。
大清朝患过天花病的四位皇帝,一前一后两对父子皇帝,时间跨度整整200年。跨越200年的两对父子皇帝,有开国兴邦的明主,也有丧权辱国的昏君,这对于大清王朝也是一福一祸。只是不知这里的一福一祸,是不是也是天花带来的。或者,这是天命?
神奇的“胡说”
一个人酒后的胡言乱语竟然还能成真,不是巧合,又怎样来解释呢?
清朝文人魏息园在他的《不用刑审判书》一书中,记载了他当时亲眼所见的一个胡说成真的故事:
湖北的一个小县城,有一个叫胡成的人和冯安是邻居。两人心胸都很狭窄,常为一些小事争吵,互相之间很有意见。虽然两人常在一起喝酒吃饭,但暗地里却一直没把对方当朋友。
一天,胡成和冯安又凑在一起喝酒,胡成吹牛说:“搞到百把两银子,对我来说一点都不困难。”冯安素知胡成家穷,所以对他的话嗤之以鼻。胡成一看冯安不信,还摆出一副鄙夷的面孔,顿时怒火中烧,瞪圆一双醉眼,酒气冲天地说:“老实告诉你,昨天我在路上遇到了一个带着许多金银财宝的富商,我把他杀了,尸体扔到南山的枯井中去了。”冯安当然不相信,胡成就拿出几百两银子向冯安炫耀,说这些银两就是证明。其实这些银两是胡成的妹夫托他介绍购置田产而寄存在胡家的。没想到这下冯安信以为真了,把胡成的酒话当成了他酒后吐真言,第二天偷偷报告了官府。
当地知县得知发生了命案,一面派人将胡成抓到牢里来审问,一面遣人去南山的枯井查证。胡成认为自己没做亏心事,不需要害怕什么,在牢里静静等着无罪释放呢。谁知道天有不测风云,恰好在此之前,附近发生了一起凶杀案,当时凶手就是将死者扔进了南山的枯井之中。衙役在枯井之中果然发现了一具无头男尸,就将尸体运回官府,并向知县报告了情况。胡成得知这一消息,吓得差点晕了过去,后悔自己口无遮拦,如今看来是百口难辩了。最可恶的是那个冯安,竟然把自己给告发了,害得自己如今落了个牢狱之灾,永无天日了。
所幸的是,当地的这个知县及时查明了真相,抓住了真正的凶手,胡成才得以释放。
胡成没想到自己信口胡说的事,竟然和现实中的真事给碰上了。打那以后,他再也不敢乱说胡话了,和冯安交往自然也是愈发谨慎,唯恐再有什么把柄落入他的手中。
霉运缠身的舰船
“夏仑霍斯特”号巡洋舰被称为倒霉的死亡船,尽管它是二战时期德国最先进、战斗力最强的巡洋舰。它的出现,象征了死亡的到来,所有与它有关的人都无可避免。
二战时期,德国陆军所向披靡,无往不利,可是海军实力一直落后于英国,甚至还在法国之后。为了争取对英国海战的优势,希特勒下令建造“夏仑霍斯特”号巡洋舰,它号称有四万吨的排水量,超过了当时最大的航母(希特勒一直看不起航空母舰,认为传统的大型战舰才是未来海军的统治者)。
为了建造这艘巡洋舰,希特勒征召了大批科学家,全力投入。巡洋舰上配备了当时最先进的电子设备,可以迅捷地跟基地联系。它的最大航速可达32节,超过了当时所有大型船只的航速。配置火炮98门,主炮口径达到230毫米,战斗力无船可及,建成后被誉为“海中之王”。
就是这样一艘巨无霸,从它建造到最后沉没,倒霉的事情一件一件地光临。比如为“夏仑霍斯特”号运送原料的汽车,到达建造基地基尔港的时候,总是会无缘无故地相撞。当该舰工事完成大部分时,船体则突然断裂,致使在场的61人死亡,110人受伤。工人们只得重新建造,为此浪费了近半年的时间。当终于重新修造完毕,计划将要举行下水典礼时,这艘倒霉的“夏仑霍斯特”号巡洋舰,在前一天的晚上却神不知鬼不觉地自己离港了,撞伤了两艘浮船和船上的乘员。
下水后,“夏仑霍斯待”号开始参加对盟军的海战。它的第一战是与英国海军的“但吉”号一对一地对射。其时,“但吉”号已经被击伤,基本没有反击的能力。可是当“夏仑霍斯待”号炮轰对手时,舰炮炮门却突然破裂了,造成9名水兵死亡,11名炮手因炮塔的换气装置发生故障而全部丧生。
在大海战中,“夏仑霍斯待”号同英国海军交战,遭到英军“奥斯陆”号巡洋舰的猛烈炮击,官兵死伤惨重。同时,舰内又严重失火,几乎沉没。最后在盟友军舰“达奈杰纳”号的协助下,才退出战斗。可是停泊在耶鲁贝港时,不幸的事情再次发生:它被在黑夜中走错航线的“布莱蒙”号军舰撞个正着。“布莱蒙”号沉没,“夏仑霍斯特”号受重创。
因为有着庞大的身躯和超快的航速,英国海军对“夏仑霍斯特”号倍加注意。在海战后,英军就派出飞机搜寻,最终在耶鲁贝港找到了它。随后,英国海军派出强大的舰载机对“夏仑霍斯特”进行疯狂的轰炸,“夏仑霍斯特”彻底沉没。舰上仅有两人乘橡皮艇逃离,其他所有的官兵全部阵亡在冰冷的北海上。数月后,人们发现了逃离的两个人,可惜他们都已经死在漂浮的皮艇上了。
非常强大,又如此不幸,使得“夏仑霍斯特”号成为德国海军最忌讳的字眼,它也因此被人们称为世界上“最倒霉的船”。
卖真情报得假钞
在战争中,情报的价值是巨大的。二战时期,盟军与德国的间谍为了获得对方的情报不惜一切代价。双方通过各种方式,或者直接派人打入敌方内部,或者买通敌方的间谍归为己用,此外还有一种方式就是利用第三方提供有价值的情报。这个第三方是指那些保持中立的国家,这些国家受到双方的拉拢,会得到一些双方的秘密。土耳其就是这样一个国家。
二战期间,西塞罗在英国驻土耳其大使馆当男仆。他由于擅长唱歌剧,尤其对意大利古典歌剧十分熟悉,并且慷慨地将自己收藏的意大利歌剧唱片送给英国大使,所以受到特殊的对待,可以与英国大使一起喝酒、欣赏音乐,后来更是当了大使的侍从。不过他的父亲是被英国人杀的,所以他很想给英国人点颜色看看。他在大使喝醉之后偷配了一把保险柜钥匙,可以自由拿到英国驻土耳其大使的秘密文件。西塞罗知道把这些情报卖给德国人,会得到很多钱。于是,他立刻联系上德国在土耳其的情报人员。
1943年10月28日深夜,西塞罗找到了德国驻土耳其首都安卡拉的大使馆,见到了大使馆的参赞齐什。西塞罗将他拍到的关于德黑兰会议的部分内容,给齐什过目。果不出他所料,齐什对这些东西十分感兴趣,而且愿意出高价收买。两天后,西塞罗又秘密见到了齐什,并拿到巨额的款项。齐什将胶卷复印后,发现照片上的文件,有英国派往土耳其的间谍名单以及美国向苏联提供武器等重要内容。此后,西塞罗每隔一段时间就会跟齐什约见一次,进行秘密交换。从开始到最后,西塞罗一共获得了德国付给的150多万英镑。德国还获得了像德黑兰会议和开罗会议报告这样的重要材料,甚至在诺曼底登陆前就已经知道了美英准备开辟第二战场。
当时,美英等国正在动员土耳其加入同盟国。这一绝密消息被西塞罗探得后,立刻以高价卖给齐什。德国大使随后会见土耳其外长,对土耳其进行暗示,告诫土耳其不要轻易加入同盟国,否则将会有严重的后果。德国大使在无意中用到了英国大使的情报,让土耳其外长十分吃惊。会后,土耳其外长立刻告知英国大使,德国间谍掌握了非常准确的情报。
为此,英国政府特地派来专家在大使的保险柜里安装了警报系统,如果有人意外打开,就会弄响警铃。不幸的是,这个警铃的安装工作就是由西塞罗完成的。因此,情报依然不停地泄露出去,这让英国大使十分头疼。
巧合的是,在德国大使馆里担任秘书的女人,竟然是英国间谍。经过多次的侦查和探访,她知道了英国大使身旁的男仆西塞罗就是泄密者。不过,英国大使并没有立即揭破他,而是利用他向德国传送了许多假情报。
后来,土耳其完全倒向了英美等同盟国,西塞罗也没有利用的价值了,英国大使就将他赶出大使馆。不过,西塞罗并未因此而懊恼,因为他已经有了一大笔钱,足够他快活一辈子。他离开了土耳其,到了远离战争的南美。但是,他并没有幸福太长时间,因为德国收买他的钱全是德国自己印刷的假英镑。
这真是骗子遇到了老千,巧合中的巧合。西塞罗作为一个聪明的骗子,利用自己有利职位,骗得了上百万的钱财。可是,这些德国情报人员向来都是刻薄的老千,用一堆假币换得了许多有用的情报,但是后来也因假情报吃了很多亏。两边可谓是机关算尽太聪明,终究捉弄了自己。
和珅受宠之谜
提到清代的贪官,人们自然就会想起和珅。和珅蒙受乾隆皇帝的庇佑,在其执政的几十年间,积累了巨额的财富。嘉庆帝将其革职查办之时,查抄没收了他的全部家产,将近有八亿两白银的赃款,民间因此有“和珅跌到,嘉庆吃饱”的说法。但人们不禁要问,号称“十全老人”的乾隆皇帝是何等的英明神武,他究竟缘何如此的宠信、偏爱和珅呢?
有一种野史的传说认为,一切都因为和珅的相貌酷似清宫一位含冤而死的嫔妃。和珅进宫服侍皇帝,乾隆帝忽然发觉他长得很像一位已经死去的雍正帝的妃子,这不禁勾起了乾隆帝的一段回忆。
早年乾隆帝当太子的时候,在宫中看到父皇的一位妃子美貌无比,就和这位嫔妃开了个玩笑,妃子拿梳子击打乾隆的头部,不巧被乾隆的母后看到。这位威严的母后认为妃子是在勾引、调戏太子,就赐死了这位妃子。乾隆觉得是自己害死了这位妃子,心理一直怀有内疚之感。他用朱砂在妃子的颈上点了一下,以示悼念。
现在看到眼前的和珅,乾隆帝以为会不会是这位妃子转世投胎,又回到宫廷之中了。于是他连忙看了看项颈,果见和珅的颈部有一个红色胎记,再询问其年龄,也与那妃子死去的时间相吻合。乾隆帝于是认定和珅就是那位嫔妃的转世。从此,乾隆帝对和珅是百般宠爱和重用,以至于对他的一些恶行也多加包庇,和珅从此平步青云,也成为大清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实权人物。
也许和珅获得乾隆皇帝的青睐,还有着很多其他因素,但这样的巧合同样是和珅发迹的一个重要因素,人们不禁感叹,历史中充满着神秘莫测的巧合。
繁荣家族的悲剧命运
2009年6月26日,美国政治世家肯尼迪家族成员、*党籍联邦参议员爱德华?肯尼迪26日因病去逝。这个繁荣一时的明星家族再度成为媒体和公众关注的焦点。
肯尼迪家族来自爱尔兰,信奉天主教,曾长期被排斥于新英格兰富有的新教徒俱乐部之外。
这个家庭的成员都是杰出的政治人才,年青有为,风度翩翩,美丽迷人,魅力无穷,影响美国社会近半个世纪,像二肯尼迪当选美国第三十五任总统,三肯尼迪当选纽约州参议员,四肯尼迪当选马萨诸塞州参议员等等。他们积极投身于服务国家和人民,为弱势群体争取权益,深受美国人民喜爱。
有句俗语说“福祸相依”,即美梦与梦魇共存。实际上,肯尼迪家族所遭受的厄运不仅为其本家族成员所恐惧和不解,更为世人所惊叹。约瑟夫?肯尼迪生育了4男5女共9个孩子,他们似乎在具备了政治天分的同
时,也成为了某种毁灭力量的打击对象——1941年,老肯尼迪的女儿罗丝玛莉因前脑叶白质切除手术失败,成为植物人。 1944年,长子小约瑟夫?肯尼迪因战时飞机失事身亡。 1948年,又一女儿凯瑟琳因飞机失事身亡。 1963年,肯尼迪家族的第三代、老肯尼迪的孙子波维尔?肯尼迪,也是约翰?肯尼迪与杰奎琳的第三个孩子出生两天后便夭折。
1963年,时任总统的约翰?肯尼迪在得克萨斯州的达拉斯被暗杀。按照官方的调查,没有什么阴谋;只有一个24岁、无法适应社会的人用一把步枪结束了这位总统的生命。
1964年,约翰?肯尼迪九弟爱德华飞机失事重伤。 1968年,老肯尼迪的儿子罗伯特在竞选总统时,在洛山矶被暗杀。 1969年,老肯尼迪的儿子泰德在马塞诸州参加加一个聚会后,驾车回家时冲
下大桥发生车祸,车祸导致其27岁的女助手当场身亡并引发了长达34年的官司。 1984年,第三代中,老肯尼迪的孙子戴维在佛罗里达因药物过量死亡。 1997年,第三代中,老肯尼迪的孙子迈科尔在科罗拉多滑雪事故中身亡。 1999年,约翰?肯尼迪的幼子小约翰?肯尼迪因飞机失事身亡,妻子与大姨
一同身亡,导致坠机的直接原因,是小约翰?肯尼迪和卡罗琳打架。 2001年,埃塞尔?肯尼迪的侄子麦克尔?斯加克尔因涉嫌谋杀接受审判。2002年,罗伯特?肯尼迪的外甥迈克?斯卡凯尔因谋杀罪成立被判入狱。 2004年,威廉?肯尼迪?史密斯在公寓*女助手奥德拉?朱利亚斯被告上
了法庭。2009年,特殊奥运创办人兼心智失能者最主要代言人席莱佛(Eunice KennedyShriver)过世。
2009年6月26日,美国政治世家肯尼迪家族成员、*党籍联邦参议员爱德华?肯尼迪26日因病去逝。
老肯尼迪的四男五女,如今只剩下81岁的珍?肯尼迪?史密斯在世。
如何看待这一现象,有人推测肯尼迪家族成员的不幸遭遇皆因受到犹太人“肯尼迪的诅咒”。所谓“肯尼迪的诅咒”是由该家族的开创人约瑟夫?肯尼迪在二战前夕拒绝帮助欧洲的犹太人逃离纳粹分子的追杀而引起。在1938年到1940年间,乔?肯尼迪担任美国驻英国大使时,亲眼目睹犹太人被纳粹压迫的场景,但是肯尼迪始终保持和犹太人的距离。后来,约有500名犹太人上门求救,请求他签发去美国的签证,以逃脱纳粹的屠杀。但是老肯尼迪断然拒绝了他们的要求,并于1940年任期未满时,离开英国回到美国。 1940年他回到美国,从此,“肯尼迪家族的诅咒”开始了。
当然这种说法只是一家之言,围绕肯尼迪家族命运之谜的猜测还很多。但不管如何,在人们的记忆深处,肯尼迪家族将长久地成为历史上的一个传奇。
大戏剧家身上的巧合
莎士比亚是为人们所熟知的英国著名的戏剧家和诗人,同时也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他与西班牙的塞万提斯并列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作家。至今人们依然记得他笔下的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等等,这些文学形象已经成为人们心目中的经典。他的文学作品大多都被改变为电视和电影,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现代人,那么他的一生又有着怎样的巧合和经历呢?
1564年4月23日,在英国中部斯特拉特福镇,一个婴儿诞生了,他就是日后鼎鼎大名的莎士比亚。孩子的父亲是一位卖肉的屠夫兼牧场主。童年时代的莎士比亚曾经接受过良好的教育,为其以后的文学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是,好景不长,他的父亲做生意不慎破产,小莎士比亚失去了家庭的呵护,不得不辍学谋生。他先后干过肉店学徒、乡村教师、剧场杂役、演员和编辑等职业。这些不同的人生经历使得他更多地接触和了解了社会现实,为其创作提供了良好的素材和基石。后来,他正式走上了戏剧创作道路,开创了一个辉煌的时代。
他的一生可谓著作等身,为我们留下了丰厚的精神文化遗产。他写出了三十七部戏剧、两首长诗《维纳斯与阿多尼斯》《鲁克丽丝受辱记》和一百五十多首十四行诗。就其创作的内容而言,多取材于历史记载、小说、民间传说,深刻地反映了当时英国的社会现实;就其创作的艺术风格而言,其作品充分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的人文主义、人道主义思想和人性论观点,可以说莎士比亚的思想是走在时代的前列的。
他的代表作,也即为人们所耳熟能详的作品,有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和四大喜剧《第十二夜》《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无事生非》等。他的这些作品也早已超出英国,被翻译成多国文字,为世界人民共同分享。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莎士比亚于1616年4月23日病逝。52年前的4月23日,莎士比亚出生,在度过了50多个春秋后,悄然离世。他的去世震惊了当时的英国,许多人赶去吊唁他。生与死都在同一个日子,这在普通人中也是不多见,对莎士比亚这样一位大文豪来说,就更加巧合了。或许,这也正显示了莎士比亚与众不同的一面。
雪崩埋葬两个师
战争永远都是属于勇敢者的游戏,在战场上只有勇敢者才能活着走到最后。但是,有时也会有幸运的士兵,他们是凭借运气才活了下来。史蒂夫就是其中之一,他是一战时期意大利的一名普通士兵。他跟另外一名士兵是一场战役的仅有幸存者,但是他幸存的原因不是因为他英勇善战,也不是因为他临阵脱逃,而是靠运气。是巧合让他们俩存活下来。
一战时同盟国德、奥挑战协约国英、法的战争,随后有几十个国家参加进来。意大利本来是同盟国,但是它在战争爆发后,见风使舵反而投向了协约国,向德、奥宣战。意大利的这一背叛行径遭到德、奥两国的憎恨,他们派遣军队进攻意大利,企图使意大利“回心转意”。
战争进行到第三年,这是关键的一年,德国在西线跟英法联军展开了激烈的争夺,爆发了几次惨烈的大战。兵力有限,德国无法向南线派遣军队,只能倚靠奥匈帝国的军事力量。这一年寒冬,奥匈帝国的军队与意大利的军队遭遇在杜鲁米达山谷,这个山谷是通往意大利的必经之路,如果奥匈帝国占领这里,就可以俯视亚平宁半岛。
如此重要的战略地位也引起了意大利的重视,意大利国王派遣了精锐的第11师前去守卫。史蒂夫就是这时随军赶往前线的,他所在的师日夜兼程,终于跟奥匈帝国的军队同时赶到。两国的军队各自站住山谷的一端,阻止对方的进攻。当天夜里,战斗就打响了,双方先是一阵炮战,然后是短兵相接。因为双方的兵力差不多(都有1万2千人左右),再加上是夜里,不容易全方位展开,所以双方的军队是轮番上阵,史蒂夫就曾在夜里两次起来战斗。
这场战役持续了三天三夜,双方都付出了四分之一的惨重伤亡,然而,他们都没有停止的意思,还在继续着战斗。只是天公不作美下起了大雪,影响了能见度,双方不得不停止战斗。大雪一直下了将近半周的时间,落下的大雪连战壕都埋住了。雪天一停,太阳就出来照在大地上。战役又重新开始,奥匈帝国军队方面接到上级命令,要求必须攻过山谷,因为敌军的援军就快要到了,而本国的已经没有援军可派。
得到命令的奥国将领向军队下达了命令,必须在这一天攻下意大利方面的阵地。师长要求炮声过后,全线冲击。就在师长下达命令后,大炮就开始响起来,可是意外发生了,山谷两侧的雪经不住大炮的轰炸,奔涌而下,瞬间埋住了山谷口。奥国军队一看退路已经被切断,只有战胜对手才能从另一个山口出去,求生的本能使他们鼓起勇气向意大利的阵地冲来。
巧合的事发生了,就在奥匈帝国军队发起冲锋的时候,意大利阵地上空的山上也发生了雪崩,积雪迅即而下堵住了出口。这样,两国军队近两万人全被困在山谷中。这一突来的变故让两国的官兵停止了战斗,坐在一起商量如何从这封闭的山谷中走出去。
正在两军师长商量退路时,山上再次发生雪崩,大家没有了退路,只能退向山谷的中间,可是,狭小的地方根本容不下这么多人。于是,就有人被埋在雪下,最后,积雪覆盖了整个山谷。史蒂夫第一次清楚地看到奥匈帝国的士兵,其实,除了服装不同外,他们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作为炮兵,史蒂夫一直不愿意离开他的武器——远程炮,这是一种新发明的大炮,他的射程非常远,两军对垒的距离根本不够它“发挥”。远程大炮的特点就是炮管特别长,炮管下可以躲下5个人以上。看到雪崩,史蒂夫没有随大部队逃往山谷的正中央,而是躲在了炮管下,跟他一起躲在炮管下的还有另外一名士兵。
等到山谷恢复宁静的时候,史蒂夫和那名士兵幸运地逃过了雪崩,其他人则全部被积雪活埋。这次雪崩共埋葬了两国近两万人的军队,只有史蒂夫和那位士兵以及另外三名奥匈帝国的士兵幸免遇难。
整个师都覆灭在雪崩之下,但史蒂夫却存活下来,救他的也就是那座远程炮。在战争史上,这也算是一个巨大的巧合,如果不是现代化的火炮,根本就不会使山上发生雪崩。但也正是现代化的远程炮拯救了幸运的几位士兵,这是巧合,还是宿命?
没有识别对手的战役
古代兵法里讲:兵不厌诈。说的是作战时尽可能地用假象迷惑敌人以取得胜利。伪装就是迷惑对方的手段之一,这种方式在混战中极为有效。《亮剑》里,李云龙就曾用这种方式大败国民党军,取得胜利。然而,伪装还有一个不好的方面就是有可能把己方的人员也迷惑了。一战时,就曾发生了这样一件巧合的事,双方的伪装都迷惑了对方。
这件事发生在同盟国和协约国的两个核心国家——德国和英国之间,他们的军舰在一次海战中因使用伪装,结果弄巧成拙,造成巨大的损失。在日德兰海战之前,英、德两国的海军多次交手,互有胜负。为了弥补各自军舰的不足,两国政府下令征用部分运输船改装成军舰,以供海军使用。
英国的“卡门尼亚”号邮轮是当时比较豪华的一艘巨轮,曾驶往欧洲各沿海国家的主要港口。英国改造的第一艘运输船就是“卡门尼亚”号,他被装上防弹装甲,配置了各种火炮和机枪。与此同时,德国的“特拉法加”号客轮也被改装成军舰。为了能赶上一般巡洋舰的能力,德国工程师花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不过改装一艘军舰,总是比重建一艘军舰更为迅速。
改装后的巡洋舰依然叫原来的名字,为的是便于识别。它们迅速投入了海战中,作为大型巡洋舰,它们都具有独立作战的能力,“卡门尼亚”号和“特拉法加”号同时被派往南大西洋执行任务。真是十分的巧合,如果它们不是被同时派往南大西洋,就不会出现下面的情况。
“特拉法加”号巡洋舰的舰长,曾在荷兰的鹿特丹见过英国的游轮“卡门尼亚”号。他认为如果把“特拉法加”号伪装成英舰“卡门尼亚”号,则在这片常有协约国船只出没的海域,将会更加便于偷袭作战。于是,经过几个星期的改造,“特拉法加”号伪装成英舰。巧合的是,英国的“卡门尼亚”号舰长也是同样的想法,而且也同样做了,只是更巧合的是,他竟然把“特拉法加”号作为伪装的对象。这样,“特拉法加”号和“卡门尼亚”号巡洋舰在外观上调换了形象。
1914年秋季,两艘伪装过的巡洋舰遭遇。可是,游弋在江面上的却是两艘民船,一艘是游轮、一艘是客轮。本来“特拉法加”号想率先发动攻击,这是德国海军的特色,可是德国人看到对面的军舰似乎是原来的“特拉法加”号,所以没有轻举妄动。英国海军则对对面的客轮倍感眼熟,因为它很像“卡门尼亚”号。为了不出错,“卡门尼亚”号先升起英国军旗,示意对方不要开炮。德军明白了对方是伪装的英舰后,决定靠近以后再狠狠地攻击它。于是,德舰全速冲上去。起初,“卡门尼亚”号以为对方真是友舰,但是看到对方直冲过来,而且速度远超过客轮,知道这是德军的惯用伎俩。于是,准备以逸待劳,教训一下德军。
两艘各怀鬼胎的军舰越来越近,英舰率先开炮,准确命中,随后德舰也开炮还击。两艘巡洋舰展开了激烈的战斗,最终,德国军舰被打坏无法动弹,而且还有15名士兵战死。英舰也好不到哪去,舰身被打穿,不能正常驾驶,还有10人阵亡。
如此巧合的事情估计古今中外也只有这一例,竟然碰上了各自伪装的对象,实在是倒霉透顶。更让人感到可笑的是,直到海战结束,双方还没有分辨出对方的真面目,只知道是敌军伪装成了自己。
字谜泄露登陆计划
字谜应该是许多人都做过的游戏,这种游戏是孩子识字的必经过程。字谜的制作者往往绞尽脑汁来设置一个谜底,因为谜底是提起孩子兴趣的重要方面。一个好的谜底,可以很大程度地吸引孩子们的注意,提高他们对字谜的兴趣。一位小学校长在这方面可谓感触颇深,他为了让孩子们以猜字谜为乐,用到了许多的新奇的词汇,不想这一“创举”竟引来一段意外的巧合。
二战时期,英国伦敦遭受到德国飞机的长时间轰炸,市内一度成为一片废墟。不过在新首相的带领下,伦敦很快得到修复,并且各学校也都相继复课。北伦敦的一所小学的校长特里,在复课后发现孩子们似乎都受到战争的影响而导致学习兴趣不高。为了提高孩子们的兴趣,校长亲自编写了一套字谜,因为谜底新颖有趣,受到广大孩子们的欢迎,使得学生们的学习效率大为提高。这一措施得到各方面的肯定,甚至连报纸都报道了特里的独创,还把他的字谜全都报道出来,供各方学习。
《每日电讯》刊登了特里的字谜,在英国掀起了一阵猜谜的浪潮。1944年5月底,英国最高司令部的一位参谋在乘火车上班的时候买了一份当日的《每日电讯》。这位参谋浏览了主要新闻后,看到副刊上的字谜,觉得十分有趣,就猜起来。然而,当他猜出第一个单词时,十分震惊。谜底的第一个单词是“奥马哈”,普通人看到这个单词觉得很正常,只是很新奇而已。但是,这位最高司令部的参谋就不一样了,他知道这是即将开始的一个重大行动——诺曼底登陆的一个登陆地点代号。不过,这位参谋认为这只是一个巧合,所以虽然吃惊但并没有明显表现出来。
然而,随着谜底的进行,这位参谋几乎无法安坐。第二谜底是“犹他”,它是两个登陆地点的另一个,也就是说特里的前两个字谜,就准确地说出了诺曼底登陆的登陆地点。随后的字谜中,这位参谋又看到了“霸王”,这个代号是盟军为配合诺曼底登陆,准备在北欧进行战略佯攻,吸引德国注意的军事行动。
这对一个参谋的震惊是无法描述的,他坐在座位上汗如雨下。因为这些都是英国乃至盟军现阶段最高的军事机密,他作为高级参谋,才有资格了解这些机密。除了司令部外,所有的野战部队都不知道,甚至连执行这项任务的各军最高指挥官都不甚清楚。而一个小小的字谜竟然就将绝密信息公之于众,不能不令他惊讶。他认为这是德国的间谍在侦查到盟军军事秘密后,以这种字谜的方式向国内发送消息。接下来的谜底更加证实了他的猜测,为登陆作战,在英格兰南部建立的秘密海港,也出现在谜底中。此外,还有全线进攻的代号“尼普顿”……
这位参谋回到司令部后,将情况汇报给领导,并立即率人将特里抓起来。不过,经过多次的审讯,保密部门认为这纯属巧合。特里只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兴趣,他根本不知道这些谜底的特殊含义,而且他从未接触过德国人。最终使得保密部门释放特里的原因是,特里在半年之前就已经编制成了这一套字谜,而当时盟军的诺曼底登陆计划还没制定。
特里的无心之举竟然险些泄密,如此巧合,不得不让人感到吃惊。不过,德国人也未必就能看到《每日电讯》,即使看到这些字谜,也未必能立即猜透其中的特殊含义。
希特勒的幸运
阿道夫?希特勒,一个在人类历史上永远作为反面教材的名字。他建立了德意志第三帝国,实行法西斯式的*,并于1939年,领导德国挑起了惨绝人寰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从1939年9月1日至1945年8月15日,从欧洲到北非,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卷入战争,据不完全统计,战争中军民共伤亡9000余万人,4万多亿美元付诸流水。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希特勒发动的非正义战争最终要走向失败。1944年,德国纳粹军在许多战场上都吃了败仗,第三帝国已现衰败之势,但希特勒却不服输,固执地要继续发动更加惨烈的战争。在这种情况下,一些本来就对希特勒的独断专行和残暴屠杀感到不满的纳粹党内中上层军官,就秘密组织起来,密谋暗杀希特勒,希望以此举来挽救德国的命运。
1939年7月20日,希特勒要在德国东普鲁士的一个大本营召开“每日军事汇报会”。密谋分子决定在会上施放炸弹,炸死希特勒。这个任务交由德国国内驻防军总司令弗洛姆的参谋长施道芬堡执行。
会议将于7月20日中午十二点半举行。上午十点,施道芬堡就提前来到了这个大本营。可是,他得知原本一直在地下室召开的会议因为偶然的原因改在地面上的会议室举行时,感到非常惊讶,因为这将大大削减炸弹的威力。可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十二点半,施道芬堡带着装着定时炸弹的皮包准时来到会议室。这时,军官们正围坐在一张十八英尺长,五英尺宽的橡木桌边,桌子下面是一个厚大而笨重的底座。几分钟后,希特勒走了进来,坐在桌子一边的中央,毫无表情地与施道芬堡打个招呼。施道芬堡走到桌子旁边,将皮包放在桌下的橡木底座的内侧,离希特勒的腿大约六英尺远的地方。一切都布置好后,施道芬堡就趁所有人都在看桌上的作战地图时,悄悄地溜了出去。这时离自动引爆只有五分钟了。
可是,事有凑巧,坐在桌子底座旁边的海因兹?勃兰特上校想凑近看一看地图,嫌施道芬堡那只皮包在腿边碍事,就把它放到了桌子底座的外侧。这样,厚实的底座就成为希特勒的一道重要屏障。十二点四十二分,炸弹准时爆炸,但希特勒却因为那厚重的橡木底座的保护,只是被烧焦了头发、灼伤了腿、臂膀与背部受了伤,没有生命危险。
希特勒侥幸地活了下来,只能说是一个意外的巧合而已。但是偏执的希特勒认为这次死里逃生是上天的恩赐。他认为是自己命不该绝,继续坚持其扩张侵略、灭绝人性的政策,直至最后的末日。
军界政要的巧合
拿破仑,法兰西近代史上最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曾经占领过西欧和中欧的大部分领土,使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拿破仑是法国人民的骄傲,直至今日一直受到法国人民的尊敬与爱戴。希特勒是德国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即纳粹党的主席,德意志第三帝国的元首,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头号战犯。同时,他也是著名的演讲家、政治家和敢于冒险的军事家。
然而,就是这两个截然不同的人之间却有着许多惊人的巧合。
拿破仑于1804年称帝。1804年5月18日,拿破仑黄袍加身,宣告自己为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皇帝,称号为“拿破仑一世”。希特勒于1933年1月30日登上总理的宝座。从这一天起,魏玛共和国正式死亡,第三帝国诞生。两人掌权,其间相隔129年。
拿破仑1809年占领维也纳。1809年初,第五次反法同盟成立。奥地利帝国偷袭法国在德国的领土,拿破仑被迫退出西班牙,继而东征。在经历短暂的失利后,拿破仑很快就转败为胜,最终迫使奥地利帝国签订维也纳和约,再次割让土地。1938年3月11日,希特勒软硬兼施,在奥地利的亲德分子和纳粹分子的帮助下,兵不血刃地占领了奥地利,走出了他在中欧侵略扩张的第一步。两人占领维也纳相隔129年。
1812年,拿破仑攻占莫斯科。1812年,拿破仑发兵50万远征俄罗斯,长驱直入,直捣莫斯科城。1941年6月22日,希特勒在1000多公里长的苏联边境上发动大规模的突然袭击。两人进攻莫斯科城相隔129年。
两人的惨败都始于莫斯科之战。拿破仑于1816年战败,希特勒是在1945年战败,还是相隔129年。两人掌权时都是44岁,进攻俄国时都是52岁,战败时都是56岁。两人都被人称为有先见之明的战略家,却在战略上犯了同样的错误。
两人还有其他的相似之处:拿破仑每做一项重大的决定,哪怕战斗在最激烈的时刻,他必然会先进入半梦半醒的状态10分钟,然后再下达作战指令。希特勒也有这个习惯,他每次在做决定之前,也会沉入半睡半醒的状态中,然后再发号施令。
两位总统死于同时
在距离波士顿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叫做昆西的小镇,因为在昆西海湾南岸而得名。除此之外,这个小镇还有一个非常响亮的名字——总统城。出生于这个小镇的总统,除了亚当斯父子,还有因为在美国独立战争期间任大陆会议主席而被称为美国“真正的第一总统”的约翰?汉考克。
美国独立战争开始在北方的马萨诸塞州,而亚当斯是革命初期最主要的领导人。亚当斯在1775年6月的第二届大陆会议上,提议由来自弗吉尼亚的乔治?华盛顿担任大陆军总司令。一年以后,他又极力举荐来自弗吉尼亚的托马斯?杰弗逊参加美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文献——《独立宣言》的起草工作。在独立战争胜利之后,乔治?华盛顿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而约翰?亚当斯是副总统。在内阁中,托马斯?杰弗逊被任命为国务卿。但此后,约翰?亚当斯和托马斯?杰弗逊在治国理念和方略上的分歧开始浮出水面,并逐渐公开化。
1796年,乔治?华盛顿卸任总统,回归故里。按照当时的选举规则,正副总统是由总统候选人中得票最多的两个分别担任。1796年的大选,亚当斯当选为总统,而和他政见不合的杰弗逊则成了副总统。由于二人的治国理念不同,他们在一些政治活动中的做法,损害了他们之间长久的友谊。这一对总统和副总统在内政外交等几乎所有重大事务上都是截然不同针锋相对。
1800年,亚当斯在大选中败北,杰弗逊当选为总统。当时,亚当斯没有听从杰弗逊的呼吁,对杰弗逊抛出的橄榄枝不屑一顾,孤独地回到了北方的昆西小镇。约翰?亚当斯回到昆西的时候,心情非常沮丧和愤懑。可是,他们两人仍然还有老友之间的患难之情,关系也还没有真正破裂。然而两人之间的来往还是断绝了。
1808年大选后,杰弗逊卸任回到了弗吉尼亚的故居。此前亚当斯一直活在孤独和痛苦之中。除了家人以外,给他最大安慰的是他的一位老朋友,美国《独立宣言》的另一位签署者——本杰明?拉什。他们曾经是共同的开国者,也是彼此有着深厚友谊的老朋友。在亚当斯最痛苦的日子里,拉什持续不断地和他通信。在拉什给亚当斯的一封信中,他描绘了这样一个梦:在他的梦里,亚当斯写了一封信给杰弗逊,然后杰弗逊也回了信;在之后的几年里,亚当斯和杰弗逊相互通信,对他们曾经犯过的错误都做了反思,也弥合了他们众所周知的友谊。最让人奇怪的是,拉什甚至梦到了亚当斯和杰弗逊的死亡,他们满载赞誉,同时沉入坟墓。
更加奇怪的事情发生了。1811年,亚当斯向一个朋友表达了自己对杰弗逊的友情,说从来没有扼杀自己对杰弗逊的感情,过去如此,现在依然如此。杰弗逊听说以后,立即就给拉什写了信,也表达了他对亚当斯以往政治判断力的敬佩。就在1812年的元旦,亚当斯给杰弗逊寄了一封信,说是要给杰弗逊寄两块“家织的土布”作为礼物。杰弗逊收到的时候才发现那是亚当斯的儿子约翰?昆西新近出版的两卷著作。以后的14年里,北方马萨诸塞州的小镇昆西和南方弗吉尼亚的杰弗逊庄园之间,开始了美国历史上最著名的通信。在整整14年中,美国的第二任总统约翰?亚当斯和第三任总统托马斯?杰弗逊,在各自的家中,用纸和笔,回顾着他们那一代革命者破天荒的经历和功绩。
在庆祝《独立宣言》发表50周年的时候,弗吉尼亚和马萨诸塞的人们分别向杰弗逊和亚当斯发出了邀请,可是两位老人的身体状况已经很不好了,根本无法出席任何公众活动了。就在7月3日的傍晚,托马斯?杰弗逊突然昏迷,最后一句话是问身边的医生和家人:“今天是四号吗?”他在昏迷中坚持着,似乎是在等待着什么。第二天,托马斯?杰弗逊就停止了呼吸。五十年前的这一刻,美国的一代开国者正开始在他起草的《独立宣言》上签字。几乎就在杰弗逊死去的同一时刻,远在北方的昆西小镇,当时坐在椅子上的约翰?亚当斯突然中风,失去了知觉。当天下午,约翰?亚当斯也去世了。五十年前的这一刻,美利坚合众国向世界宣告了自己的独立!
独立宣言的两位催生者——约翰?亚当斯和托马斯?杰弗逊,在独立宣言五十周年的同一天离开这个世界,相隔还不到五小时。没想到多年前他们的好友拉什的一个梦,今天竟然成了现实。
肯尼迪与林肯的百年遥望(1)
人们常常将亚伯拉罕?林肯和约翰?菲茨杰拉德?肯尼迪这两位美国著名的总统进行比较,因为他们彼此有着太多的相似或相关的地方。这两位深受美国人民爱戴的总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巧合,许多惊人的巧合。
亚伯拉罕?林肯第一次当选国会议员是在1846年,而约翰?肯尼迪则正好是在100年后当选为国会议员的。1860年11月6日,林肯当选为美国的第16任总统,而肯尼迪则是在100年后的1960年11月8日当选为第35任总统的。这两个时间不多不少刚好都相差100年。这两位总统相隔百年,却发生了许多相似的事情。
其实,他们的巧合更多的是关于他们遇刺事件的。刺杀林肯的凶手叫约翰?威尔克斯?布思,生于1838年;而刺杀肯尼迪的凶手李?哈维?奥斯瓦德,则是出生于1938年。两个杀手都是南方人,也都是在抓捕和审判之前被击毙的。布思是在剧院刺杀了林肯之后,逃入了一座谷仓;而奥斯瓦德则是在一座仓库的窗口对准肯尼迪扣动扳机,然后逃进了一家剧院。
巧合的事情还不止于此,两位总统似乎对于自己的死亡都有着某种奇特的预感。就在遇刺的当天,林肯还对他的卫兵威廉?H?克鲁克说道:“我相信有人要谋杀我……我毫不怀疑他们会动手……如果发生了这样的事,也是无法阻止的。我没有任何办法。”而肯尼迪在遇刺前,也曾毫不怀疑地对妻子以及他的私人顾问肯?奥唐纳尔说:“如果有谁想从窗口用步枪向我射击,谁也无法防止,因此又何必多操心呢?”肯尼迪说这话的时候是在1963年11月22日,就在讲了这话几个小时后肯尼迪就不幸遇刺身亡了。
除了上边提到的这些,两位总统之间的巧合还有很多。林肯和肯尼迪两人都是历史上有名的民权运动人物,两人都在星期五被枪杀,并且都是头的后部中弹,遇刺时两人的妻子也都在场。林肯是在福特大戏院遇刺的,而肯尼迪虽是在汽车上被刺的,但汽车却是福特汽车公司出品的,而且还是林肯牌的。他们死后,接替他们总统职位的都是南方人,并且都叫约翰逊。接替林肯总统职位的安特鲁?约翰逊生于1808年,而接替肯尼迪总统职位的林肯?约翰逊生于1908年,两人相差也是100年。另外,肯尼迪还曾经有一个名叫伊夫林?林肯的秘书。据有关报道,这位秘书还曾经劝告肯尼迪不要去达拉斯。
凑巧的事情如果仅仅是一件两件地发生也就算了,我们大不了就称之为巧合。但是如果巧合多到了像林肯和肯尼迪之间的这个样子,再解释说这仅仅是巧合还会有人相信吗?难道冥冥之中,在这两个人之间确实暗藏着什么玄机?
百年遗信救后人
1798年4月14日拿破仑写给在埃及同土耳其人作战的部下老马什尔上尉的一封信,在100多年后竟然拯救了同样率军在埃及同土耳其作战并且已经陷入绝境的老马什尔的曾孙小马什尔上尉的性命。这是一个巧合,也是一个奇迹。
1914年的8月,同盟国和协约国之间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1915年的4月,一支法国军队和数倍于己的土耳其军队在埃及战场的西奈半岛展开了激战。法军一直坚持到4月14日的傍晚,最终只剩下了30多人,并且弹尽粮绝。此时他们已经被土耳其军队包围。马什尔上尉眼望着派出去寻求救援的信使一个接一个被土耳其军队击毙,不由地想起了自己的曾祖父。他的曾祖老马什尔上尉也是在西奈半岛一个荒凉的地方牺牲的。难道小马什尔上尉也要步自己曾祖父的后尘,死在西奈半岛吗?
肯尼迪与林肯的百年遥望(2)
就在这个时候,中尉领着一位身披斗篷的*老人来到了马什尔上尉面前。这位老人难掩激动,从怀里掏出一个皱巴巴已经发黄了的旧报纸袋,颤抖着递给马什尔上尉。马什尔上尉也不知道是什么东西,接过纸袋后看见上面字迹模糊地写着“马什尔上尉”五个字。小马什尔上尉打开纸袋,发现里面有一封信,早已经发黄了。借助火光,马什尔仔细地辨读着信的内容。由于字迹很潦草,马什尔费了很大的劲才断断续续地看完。信中的内容大致是:“亲爱的马什尔:接到此命令,请立即……这封信由一位年轻的*人转交给你……看完信后,立即寻找埋在堡垒和地下的食物、军需……拿出你们最需要的,然后把剩下的物品毁掉……你们从埃及前线撤离……有三条路,但不可以走滨海那条…… 从中间那条路可以一直穿过沙漠……要像保护眼睛那样保护附在信内的地图,并根据地图找到……废墟后面有一泉眼,最后能……胜利。”再看信上的署名和日期,“1798年4月14日,波拿巴?拿破仑”。马什尔上尉看完这封信非常吃惊,同时也感到疑惑。
这时,那位老人说出了故事的原委。1799年,拿破仑率领一支法国劲旅远征埃及。当年4月份,部下老马什尔上尉率领的一支军队在西奈半岛陷入了土耳其军队的重重包围。拿破仑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写信给老马什尔。信的大意是指导如何突破重围。拿破仑把这封信交给了一位熟悉当地地形的*年轻军人马洛卡。马洛卡在接受任务后,就立刻昼夜兼程地赶往交信地点,但是他还是没有找到老马什尔上尉及其部队。原来,老马什尔上尉率军在经过一番激战后,已经突破了土耳其人的包围,但是由于不熟悉当地地形,最后被无情的沙漠所吞噬。
当时,马洛卡不知道马什尔上尉已经带领部队走上了绝境,心里很内疚,一直自责没能完成任务。所以,当老马洛卡快要去世的时候,就把信交给了他的儿子小马洛卡,并再三嘱咐一定要找到马什尔上尉并亲手把信交给他。小马洛卡为了完成父亲的嘱托,整整寻找了40年,这时候他已经89岁了。机缘巧合,小马洛卡终于把这封历时一个多世纪的信件,在同一个地点亲手交给了收信人“马什尔上尉”——老马什尔上尉的曾孙。
马什尔上尉听完事情的原委之后,异常激动。之后,在老人的指点下,马什尔上尉等人在要塞的后边找到了废墟,也找到了他们最急需的弹药和食粮。不过这些食物和弹药可不是拿破仑留给他们的,而是在大战刚开始时,德国人和土耳其人储藏在那里以备不时之需的。马什尔上尉在获取了弹药和食物以后,又按照地图上的路线终于走出了重围。
中西历史上的若干巧合
世界的东方和西方曾经是两个联系并不紧密的人类文明区域,在这两个不同的地方却出现了许多相似的人物、事件和现象。对东西方的相似和差异进行观察和梳理,有助于我们对东西方和世界整体的文明有一个更好的认识。然而在观察和梳理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许多非常巧合的事情,这也给我们增添了不少乐趣。
清王朝的康熙皇帝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君主,开创了中国古代史上最后一个盛世局面。而几乎同时在俄国也有一位贤明君主,那就是彼得大帝。他与康熙几乎是同时即位,也为俄罗斯帝国的辉煌奠定了基础。这两位皇帝连死几乎都是一块,康熙皇帝死于1722年,而彼得则死于1725年。
被誉为“西方戏剧之父”的莎士比亚给世人留下了37部戏剧,其中包括一些与别人合作完成的。此外,他还写有154首十四行诗和三四首长诗。被誉为“中国戏剧之祖”的汤显祖,在戏曲方面的代表作有《牡丹亭》《邯郸记》《南柯记》和《紫钗记》等。这四部作品被合称为“玉茗堂四梦”,对当时和后世的文学发展都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甚至超出了文学的边界而广泛影响到各个艺术门类。莎士比亚和汤显祖不仅是同时代的人,而且还都在公元1616年去世。这又是一个巧合。
公元617年,李渊、李世民父子在晋阳起兵。之后,李渊称帝,定国号“唐”,统一全国,建立了当时的大唐帝国。而与此同时的西方,穆罕默德统一了*半岛,创建了政教合一的“哈里发”,形成了横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大帝国。两大帝国分别雄踞东西,同样强大、繁荣,疆域也都非常辽阔。
春秋时期的孔子开创了延续3000余年的儒学,成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主流。而生于同时代的释迦牟尼则创建了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给后世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孔子和释迦牟尼两人的年龄只相差14岁,都创立了对后世有重大影响的思想学说。
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是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的鼎盛时期,而此时也正值中国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时期。东西方都处在学术上异常繁荣的时代。这一时期西方有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思想家,而中国则有孔子、墨子、老子和庄子等。这一时期也是军事天才辈出的的时代,西方有波斯居鲁王、马其顿亚历山大大帝等,而中国则有孙武、吴起、孙膑等人。
产生于公元前9至前8世纪的《荷马史诗》是古希腊最伟大的文学作品,为西方文学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传统。这是一部不朽的世界文学名作,它再现了古代希腊社会的图景,是研究早期社会的重要史料。它的问世与中国《诗经》的产生处于同一时代。《诗经》收集了从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大约500年间的诗歌305篇,全面展示了中国周代时期的社会生活,真实地反映了中国奴隶社会从兴盛到衰败时期的历史面貌。它不仅是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光辉起点,也开创了中国诗歌的优秀传统,对后世文学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荷马史诗》和《诗经》两者东西相映,在世界诗坛上永远闪耀着光芒。
公元前22至18世纪,古巴比伦人发明了以月亮围绕地球旋转周期计算的历法,这与我国夏朝所使用的阴历都是每隔2至3年置一闰月,其出现时间也大体相当。另外,公元前3000年左右,古埃及建立了王朝统治,这恰好与我国《史记》中所记载的中国炎帝、黄帝处于同一时代。
埃及金字塔的数字巧合
古埃及是迄今为止所能确证的人类文明最早的起源地。作为古埃及奴隶帝王的方锥形陵墓,埃及金字塔不仅是古埃及文明的代表,也是埃及国家的象征和埃及人民的骄傲,同时也是世界人民的共同遗产。在埃及首都开罗郊外的吉萨,有一座举世闻名的金字塔——胡夫金字塔。胡夫金字塔是世界上最大的金字塔,据推测建成伊始的胡夫金字塔高度为米,底边长为230米,是由250多万块每块重约2.5吨到50吨的巨石垒砌而成的。胡夫金字塔在经历了约4700雨雪风沙的侵蚀之后,依然高达138米,底边长达220米。
更加令人吃惊的,倒并不是胡夫金字塔宏伟的规模,而是胡夫金字塔本身所具有的许多数字巧合。我们知道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为14659万公里,天文学上将其定为一个天文度量单位。如果把胡夫金字塔的高度米乘以十亿,结果正好是14659万公里。另外,穿过胡夫金字塔的子午线,正好把地球上的陆地与海洋分成相等的两半。
除此之外,出乎人们意料的数字巧合有许多。拿破仑大军进入埃及的时候,法国人对胡夫金字塔进行了测量,发现如果在胡夫金字塔的顶点引出一条正北方向的延长线,那么尼罗河三角洲就被对等地分为两半。再把这条线向北延伸到北极,我们可以看到延长线只偏离北极的极点公里。要是考虑到北极极点的位置在不断地变动这一实际情况,那么很可能在当年建造胡夫金字塔的时候,这条延长线是正好与北极极点相重合的。
除了有关天文地理的这些数字以外,胡夫金字塔的底面积如果除以其高度的两倍,得到的结果为。这很自然地让人联想到圆周率,其精确程度已经远远超过了希腊人算出的圆周率,与我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算出的圆周率在
26到27之间几乎完全一致。另外,胡夫金字塔内部的直角三角形厅室各边之比为3:4:5,正是勾股定理中三角形各边的长度比。此外,胡夫金字塔的总重量约6000万吨,如果乘以10的15次方,结果恰好又是地球的重量!
这些数字巧合给本来已经非常神秘的埃及金字塔又涂上了更加浓重的神秘色彩,也引发着我们不尽的联想和想象。埃及金字塔这种数字与建筑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的巧合现象,或许反映了古埃及时期的人类已经具备了程度较高的文明。然而这些都还只是猜测,至于真实的历史是怎样的,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玛雅金字塔疑云
埃及金字塔被认为是人类七大建筑奇迹之首,享受万世尊荣。但是在墨西哥中部和尤卡坦半岛上,也耸立着许多气度非凡的金字塔,却并不广为世人所知。这些金字塔是古代玛雅人的伟大创造,其规模之宏伟,构造之精巧,堪与埃及金字塔相媲美。和埃及金字塔相似的是,这些玛雅金字塔中也有许多神秘的数字巧合。
太阳金字塔座落于墨西哥中部古城多提哈罕,是一座充满神秘色彩的巨大金字塔。金字塔塔基长度为225米,宽度为222米,与埃及的胡夫金字塔大体相当,基本上呈正方形,而且也正好朝着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另外与胡夫金字塔相似的地方还有,塔的四面也是呈“金”字的等边三角形,底边与塔高之比恰好也等于圆周与半径之比。除了与胡夫金字塔相似的这些神秘之处以外,太阳金字塔自身的位置选择也让人感到惊讶。经过太阳金字塔南边墙上的气流通道, 天狼星的光线可以直射到长眠于上层厅堂中死者的头部;而经过北边墙上的气流通道, 北极星的光线可以直射到下层的厅堂。
奇琴伊察古城中心的库库尔坎金字塔是一座耸立于热带丛林空地上的巨型金字塔,共分九层,塔基呈四方形,阶梯朝着正北、正南、正东和正西,自下而上层层堆叠而又逐渐缩小,就像个精致巧妙而又硕大无比的蛋糕。塔的四面各有91级台阶,共计有364级,再加上塔顶平台,不多不少刚好是365级,代表一年的天数。九层塔座的阶梯分为18个部分,是玛雅历一年的月数。另外,还有52块有雕刻图案的石板,刚好符合玛雅日历中52年一轮回年的历法习惯。
库库尔坎金字塔朝北的台阶上,还雕刻着一条带羽毛的蛇,蛇头张口吐舌,形象逼真,蛇身却藏在阶梯的断面上。奇怪的是,只有在每年春分和秋分的下午太阳慢慢西坠时,北墙的光照部分,棱角渐次分明,那些笔直的线条也从上到下,交成了波浪形,仿佛一条飞动的巨蟒自天而降,逶迤游走,似飞似腾,这种情景往往使玛雅人激动得如痴如狂。玛雅人一直是崇拜太阳神的,他们认为库库尔坎(即带羽毛的蛇)是太阳神的化身,所以才精心雕刻了一条带羽毛的蛇。
对玛雅金字塔的内部结构,有许多科学家做过研究。l968年,一批科学家试图探测出这些金字塔的内部结构。可令人费解的是,他们在几天的同一时间用同一部设备,对金字塔内部的同一部位进行X射线探测,其结果却无一相同。美国人类学家和探险家德奥勃洛维克和记者伐兰汀曾对尤卡坦进行过考察,发现有许多地下洞穴用地道连通,并且这些地道的结构与金字塔内的通道十分相似。他们拍了九张照片,但是可以冲印出来的却只有一张,而这一张冲印出来的照片所拍摄到的只是一片旋涡形状的神秘白光。
玛雅文明是最为古老也是最为神秘的人类远古文明之一,它的金字塔有着许多数字的巧合和其他神秘的现象。更多地了解这些神秘现象的究竟,还有待于科学考察和研究的进一步推进。
关于史前文明与亚特兰梯斯的巧合
气势宏伟的埃及金字塔是人类古老文明的象征,然而建造金字塔所用的如此多的巨大石块,就算是用现代的设备来搬运也令人绞尽脑汁,而在缺少机械和科技的古埃及是怎样建成的呢?无独有偶,在南美洲的玛雅人和印加人也建造了同样类型的金字塔。这些巨大的古代建筑究竟是谁修建的,又是怎样建成的呢?关于这个问题的争论历来没有停息过。有人认为在我们已经了解到的历史开始之前,已经存在过一段人类文明的历史了,并且在这段历史中人类文明已经达到了很高的高度。
一种关于史前文明的说法来自于大西洲的传说。关于大西洲的传说,最早见于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著作《齐麦亚》 和《克里齐》 。在这些著作中,柏拉图写道:公元前9600年左右,有一个叫亚特兰梯斯的地方,陆地面积比小亚西亚与北非加起来还要大。那里气候温和、森林茂盛,居住着亚特兰梯斯人,人口大约有3000万,科技和文化水平相当发达。可是由于一次特大洪水,这个大陆一夜之间就沉入了海底。
下一页 尾页 共10页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