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篇 我们所传的福音
读经:
加拉太书二章二十节。
有许多从各乡各镇来,新蒙恩的弟兄姊妹,与我们一同擘饼,这是很令人喜乐的事。我们虽不能一一握手问安,却相信我们在一位主里,乃是彼此相爱的。祂是我们的主,也是从各乡镇来的弟兄姊妹的主。我们同有一位主,同有一个生命,同享一个救恩,我们都在一个身体里。
因着神主宰的恩典,数年来,藉着在台北所办的全时间训练,主豫备了将近二百位的弟兄姊妹,到各乡镇传福音,建立主的召会,为此我们实在敬拜祂。近一年多来,我们看见了丰厚的果效。在乡镇开展出发之际,因着我人在美国无法前去,我从美国藉越洋电话,与他们有一篇谈话。现今看见这样的结果,实在觉得欢乐。
基督照圣经所说,为我们的罪死了
我们所传的福音,就如林前十五章所说,“基督照圣经所说,为我们的罪死了。”(3。)这福音的第一个重点,就是我们可爱的主,因爱我们,成为肉体,经过人生,末了在十字架上,舍了祂的身体,流出祂的宝血,成就了永远的救赎。我们都是有罪的人,然而主却爱我们,为我们的罪死了,叫我们得蒙救赎;并且祂被埋葬,“又照圣经所说,第三天复活了。”(4。)林前十五章这段话,两次题起“照圣经所说”,一次是,为我们的罪死了;另一次是,第三天复活了。这真是个大喜的信息─死了的人能复活。主耶稣从死人中复活,这乃是莫大的神迹。
这个死而复活的原则,在宇宙中到处可见。比方各种子粒种到土里,先在土里死了,而后长出许多子粒来;子粒不死就不能生。落到地里的种子,因著有生命,所以不是一死百了,反而藉着死亡长出来,并且结出许多的子粒。主耶稣受死并埋葬后,恨祂、加害祂的人大肆庆贺,但他们却不知,仅仅不到三天的光景,这位死了的耶稣复活了。祂的死是有作为的死,祂的复活更是有作为的复活。诗歌一百八十一首说,“你尝死亡苦味,我饮救恩福杯!你爱所作所为,配得永远赞美!”主耶稣的死解决了我们的罪;主耶稣的复活,使我们得着祂的生命。
为“我们的罪”死了
主的死为我们作了许多件事,首先,祂为我们每一位的罪死。(林前十五3,彼前二24,加一4,来九28。)我们信主的人,都承认我们有罪。虽然我信主至今已经六十多年,我还得承认自己有罪。每早晨当我向主祷告时,还得向主认自己的罪,比方发脾气、说话太急躁等。这虽算不得甚么大罪,但无论大小过犯,在神面前都是罪。
每天早晨我们亲近主时,都得“洗手”认罪。认罪就如洗手,我们的手每天都在沾染污秽,所以每天都得洗。同样的,在我们的经历中,即使我们不说话,我们的思想也常常在犯罪。我们一想到别人,总是很容易想到人的错处。想到父母,本来应该想到他们的养育之恩,却常常想到他们不了解我们,错待我们。一想到儿女,就想到他们如何不能体会我们,不听我们的话。我们一思想就犯罪,一开口便有过,所谓祸从口出。然而,我们既不能不思想,也不能不说话,所以整天下来,全人就沾染许多污秽。这时,我们需要来亲近主,向主认我们的罪;祂是圣别无罪的一位,只要我们向祂认罪,祂必要洗净、赦免我们一切的罪。
我们若说信主以后就不犯罪,那是撒谎。(参约壹一8。)信主以后不应该犯罪,但可能还会犯罪。因为连保罗自己也说,“我所不愿意的恶,我倒去作。”(罗七19。)这证明我们得救以后,偶尔还是会为过犯所胜。然而犯罪以后,正如约壹一章所应许我们的,只要我们向神认罪,神就要赦免,主耶稣的血也要洗净我们一切的罪。(7~9。)每一天,我们都需要多次让主耶稣的血,洗净我们的罪,如此,才能维持我们与神之间的交通。
替“我们”死了
主耶稣不仅为“我们的罪”死了,祂更是替“我们”死了。(林后五14~15。)我们原是该死该灭亡的,但祂替我们死了,这是个大喜的信息。主耶稣替我们死了,不只担当我们的罪,并且担替了我们这个人。在祂的死里,我们都被包括在里面。这正如二、三百年前,台湾同胞的先祖从福建移民来台时,所有台湾同胞也都在其中,一同过海来到台湾;因为台湾同胞乃是与他们的先祖联在一起,包括在其中的。
同样的,我们都在主耶稣的死里死了;主耶稣死了,我们也死了,因为所有信主的人,都与主联合为一。(林前六17。)诗歌一百七十七首说,“哦主,这是何等神迹,你我竟然联合为一!我在你内,你在我里,真是希奇,真是奥秘!”我们没有给主甚么好处,但主的一切好处,我们都有分。祂钉十字架时,我们已经与祂同钉,因为我们就在祂里面。
为我们复活,并活在我们里面
主耶稣是神成为肉体,有形有体,有骨有肉,在十字架上为我们的罪受死,而后埋葬。三天后,祂从死里复活,化身成为灵,就是赐生命的灵,进到我们里面,作我们的生命。所以,祂不仅为我们死,也为我们复活。我们信了主耶稣,不仅得着赦罪,并且得着祂在我们里面作生命。
我们信主之前,与主耶稣无分无关,等到我们接受祂作救主,祂就开始在我们里面搅扰我们。我们愿意作的事,祂不愿意;祂愿意作的事,我们却不愿意,两者合不起来。有时,即使我们与主合拍了,在早晨的祷告中,我们说,“主耶稣,我爱你,我愿顺服你。”到了中午,当我们遇见我们喜欢的事,祂却不喜欢,祂就闹得我们整个下午不平安。特别是姊妹们,从前你们到店里买东西,看到甚么好就买。信了耶稣以后,你们再去买衣服,才拿起一件,里头的耶稣就说,“放下罢,回家去。”你不肯顺从,不愿意放下,觉得若是不买,会失去机会;但主耶稣说,“不要讲理,放下罢,回家去。”结果,你还是买了,然而你里面没有平安。我们都有这样的经历。主耶稣在我们里面实在好得无比,常常给我们平安喜乐;但因着祂是圣别的主,当我们作一些不合祂性情的事时,祂就在我们里面弄得我们坐立难安。
在日常生活中,主耶稣常常作这样的事。有时我们要向母亲发牢骚,主耶稣就在我们里面搅扰我们,弄得我们非顺从不可,至终只好向祂认罪说,“主,我实在败坏,又伤了妈妈的心…。”然而有时我们实在顺从不来,当下就对母亲发了脾气,但事后懊悔,又来亲近主,向祂认罪说,“主阿,我实在是坏,求你赦免我的罪。”这些都是我们的经历,我们实在是同病相怜。然而,主耶稣常常这样搅扰我们,证明祂实在是活在我们里面;祂真是恩待我们。
主耶稣钉死时,我们与祂同死;祂复活时,我们也与祂一同复活,并且如今祂就活在我们里面。甚么时候我们活在基督里,甚么时候我们就有喜乐。虽然我们藉着父母,有了第一次出生,但那时我们的灵因罪是死的。(参弗二1。)但藉主耶稣从死人中复活,祂重生了我们。在主复活时,祂乃是带同我们一起复活,叫我们里面已经死了的灵活过来。(5。)我们信主之前,外面很活跃,但灵却是死的。等到我们信了主耶稣,藉着求告祂的名,操练我们的灵,我们里面的灵就活过来了。这位复活的耶稣,成了赐生命的灵,不仅将我们重生,且住在我们里面,使我们成为祂的家。(22。)
以弗所三章十七节说,基督要安家在我们里面。祂一安家在我们里面,住在我们里面,我们就有了主。我们得救前,是流离失丧的,十分可怜;得救后,因着祂住在我们里面,我们有了主,有祂的保守、顾惜,乃是十分有福的。人无论信甚么,孔子、佛祖或妈祖,都不能,也不敢说是信主,只有信耶稣的说是信主,因为只有耶稣是主。
与主联合成为一灵
保罗说,“我已经与基督同钉十字架;现在活着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里面活着。”(加二20。)主耶稣是神,离开天上的宝座,成为肉体来到地上;之后,祂在十字架上受死、埋葬,然后复活。祂受死担当我们的罪,不仅解决了我们的罪,并且藉着使我们与祂同钉,解决了我们这个犯罪的人;祂进一步,藉着死与复活,化身成为灵,进到我们里面,将我们重生,使我们与祂同活,与祂成为一。
祂受死是为救赎我们,复活是为称义我们,如今祂活在我们里面,乃是一位活的救主。这就是我们所传的福音。主耶稣进到我们里面,我们与祂,祂与我们联结为一。林前六章十七节说,“与主联合的,便是与主成为一灵。”祂是灵,祂与我们的灵,二灵成为一灵。主的救恩能拯救我们到这样的地步,这是何等的福音!
主后一九九○年四月十六日讲于台北擘饼聚会
第六篇 我们的召会生活(一)
实行新路的绝佳地点
台湾实在是最适合我们开始实行新路的好地方。因为这里生活安定,教育程度高并且普及,经济状况和治安也非常良好,交通尤其方便。特别值得我们感激的是,政府在福音方面,给我们种种的便利。这实在是个难得的机会,也是个难得的地方。
在一九八四年,我们有一个正式的统计,把全球六大洲六百多处的召会,表列出来。至今不到三年的光景,全球总召会数,已经从六百多处,加增到八百多处,并且东西方各半,这是很奇妙的事。远东到澳大利亚,有四百多处召会;其他西半球,也是四百多处。这八百多处召会,散布在六大洲,四十多个国家之内。
目前以国家来说,美国是召会数最多的,共有一百多处召会。然而,为什么我们会选择台湾,作开始实行新路的所在?因为这里人口集中,并且从一九四九年我们来到这里,至今已有将近四十年的历史。我们相信这里的种种环境,是最适合我们的。当然有许多弟兄姊妹从海外来,参加训练并配合身体的行动,因着各面的需要,开支是比较大;但我们觉得,无论从那一方面看,还是以这里为新路实行的开始为最佳。
“召会”一辞的意义及根据
已过,主把许多新得救的弟兄姊妹加给我们,我们也和新人在他们的家里有聚会;然而我们实在愿意,有一个机会能来在一起,使彼此之间能有更多的认识。因着有许多初信的人刚进入召会生活,我们愿意在此有一个说明,到底在基督教的许多派别里,我们是属于什么情形?有的人听说我们的名称是“台北市召会”,就会问是那一个台北召会?这是什么样的名称?为什么我们把一个公用的名称,拿来作我们团体适用的名称?对此,相信众人多是盼望能有更多的认识。所以我们愿意在此,简单的把那个原因、作法说明一下。
本篇信息的题目是“我们的召会生活”;题目虽然浅显,含意却非常包罗。一般人熟悉的是“教会”,今天我们以“召会”代替“教会”,是有根据的。“教会”这辞在圣经原文里是ekklesia,由ek和klesia两个字汇线而成。ek
是出来的意思,klesia
是蒙召的意思,两个字合起来,就是蒙召出来的人。所以这个希腊字,是指一城之内,所有召出来的会众。到了新约时代,主耶稣和使徒们讲道,说到召会时,就是用这个字。这个字有“会”的含意,却没有“教”的意思,并且的确是根据于“召”字。
一八六〇至七〇年间,一些说英语的弟兄们在美国被主兴起后,也研究过英文里的church。此字的来源可追溯到德文,大多是用来说到基督徒作礼拜的礼拜堂。十九世纪时,英国的弟兄们觉得,这不能表达圣经里ekklesia的意思,就将他们的诗歌、圣经,及其一切文本里,所有的church,改为assembly。assembly意指蒙召出来的会众。所以“召会”这辞,不是我们起首用的。等到一九一五年以后,在美国有一个灵恩运动,他们成立了一个会,称为
The Assembly of God。七十多年前传到了中国,他们在中国就繙作“神召会”。所以这个辞,乃是一班弟兄们,照着圣经的原意,极为贴切的繙出来的。
到了近期,我们着手要出版中文“新约圣经恢复本”,该译本乃是照着原文,并参考现行的国语和合本圣经,加以整编注释。过程中,我们觉得既是重新繙译,就该把圣经中“教会”这不正确的繙译,改正为“召会”。所以从现在起,在我们的出版刊物里,我们会把“教会”改为“召会”,以表达其正确的意义。
当初西教士到中国来,繙译ekklesia这辞时,他们就是照着宗教的意思,说这个“会”,乃是“教会”的“会”,尔后就变成为“教会”。当然在那时,在中国的字汇里,根本没有“教会”这辞。“教会”这辞,乃是基督教的西教士,到中国来传道,繙译圣经时,所聘请的翰林、中国师爷,制造出来的。至今,许多其他的宗教也都用了这辞。譬如,佛教会等。所以我们觉得,这实在有好好改正的必要。今天佛教称自己为佛教会,但不会说他们是佛召会。只有主的教会,乃是蒙召出来的会众,所以天经地义,应该称作“召会”。然而因着社会上的通用,对外我们仍然称“教会”;但在实际上,我们是以“召会”作为正确的表达。
召会生活的源起
我们的召会生活,源自于一九二〇年。那时主在中国兴起了一班青年人,几乎都是大学生。之后,主在福州得着了一个青年学生,名叫倪柝声;他的祖父是位牧师,所以他是第三代的基督徒。然而直到他十七岁,也就是一九二〇年时,他才清楚得救。得救不久,他就热爱圣经。他是个很会读书的人,不仅熟读圣经,并且在圣经里看见许多亮光。他把圣经里的真理和启示,以及当时基督教的种种情形作比较,就发现在基督教里,有许多东西,是圣经里所没有的。
当时,倪弟兄是个大学二年级的学生,英文造诣相当好,所以读了许多英文书,也读了许多名人传记和演讲,并且把基督教的历史好好研读过。他深深觉得有一个实行是必要的,就是在中国,要有一班基督徒,是照着圣经所说的,来聚会和敬拜。那就是我们中间聚会的开始。
因此,一九二二年在福州,就有了第一个聚会。到了一九四九年,弟兄们觉得有部分圣徒,应该离开中国大陆到海外开展主的工作。于是我和一班弟兄们,就在当年到了台湾。那时,我们从大陆来的圣徒,为数顶多四、五百位。这四、五百位圣徒,分散在全台各个重要城市,开始有了聚会。不久,我应邀到菲律宾;这样往来作工,有十年之久。到了一九六一年,我深深觉得应该往西方去开工;所以就到了美国,观察那地的情形。第二年,一九六二年,我便接受负担,在美国定居下来,并且用英语开始这个恢复的工作,一直到今日。
召会生活消极方面要注意的事
消除宗派的分裂
我们特别说到召会生活,是有几个原因。首先,我们是盼望能消除宗派的分裂。宗派分裂的局面,乃是当前基督教外表的情形。当然,这个宗派分裂的光景不是始之于今;最晚是从路德改教起,一路下来,都是这种宗派分裂的局面。这当然是非常不合乎圣经的。然而,更早在使徒时代,这种事就发生过,譬如在哥林多的召会,信徒中间竟然有人说,谁是属保罗的,谁是属矶法的,谁是属亚波罗的;还有一派自觉高明,说他们是属基督的。(林前一12。)保罗非常厌恶,并且嘱咐他们,要他们除去这个情形。
据此,我们既是照着圣经敬拜神,就不能接受传统的宗派,有分于传统的分裂。因此,我们没有特别的名称,只说我们是基督徒。我们实在不愿意有另一个名称。这如同自然界里只有一个月亮;在美国是一个月亮,在亚洲各国也是一个月亮,到了欧洲还是一个月亮。月亮就是月亮,若是硬要给它一个名称,说“美国的月亮”、“台湾的月亮”,也未尝不可;但说来说去,还是同一个月亮,只是显在各地而已。为这缘故,我们在命名的事上,是非常慎重的。
然而在这个时代,无论是任何国家,只要有宗教的聚集或宗教活动,都必须向政府正式的登记许可。为这缘故,我们用了“台北市教会聚会所”,向政府申请登记。平常,我们仍然称为在某地的召会,例如在香港就是“香港召会”,在台北市就是“台北市召会”,在纽约就是“纽约召会”等。
我们不认同宗派,是因我们不赞成分裂。一切的信徒,无论他们对受浸、受洗的说法或仪式,有何等的区别,他们既认真信主,接受了主,就应当是属主的人,是召会的一分子。他们若是在台北市,就是台北市召会的一分子;若是到了洛杉矶,就在洛杉矶召会中。这样的原则,使我们免去宗派的分裂。
废掉圣品阶级
其次,我们的召会生活要废掉圣品阶级。所谓“圣品阶级”,就是在基督教中,有一班人读了神学,受了神学教育后,就出来专门作传道、事俸的工作。所以,在一般的基督教团体里,我们能看见有一班人,是作传道的,作牧师的,作教师的,也有的是作圣乐指导的,这些人就是圣品阶级。这些圣品阶级的人,一坐在聚会中,其他圣徒就都被动的坐在那里。在所有聚会里,圣徒们除了聚会、俸献财物外,什么也不必作。因为他们从得救以来,就没有受教导要作什么。
这个作法,按照圣经来看,是完全违反神心意的。神是要所有得救的人,都作基督身体上的肢体。召会就是基督的身体,犹如我们每一个人的身体一样。这个身体上有各种样的肢体,各种样的肢体都有各种的功能。若是我这个身体,各个肢体不各尽功用,我就瘫痪、麻木了。我这个身体,也就变得不是身体了。
这是今天基督教一般的光景,只有圣品阶级的人在聚会中活动,而群众都是不动的。以比方来说,就是众圣徒都不活,都麻木了。所以照着圣经看,这是我们不能接受的。因此,在我们中间,我们不愿意有所谓的传道、牧师等圣品阶级。我们乃是愿意有弟兄姊妹,能全时间事俸主;但这不是说,全时间就是他们终身的职业。可能今年,他们出来全时间事俸主,经过四年之后,他们有主的引导,愿意去作点别的事,他们就可以照着主的引导去。这如同使徒保罗,他虽然是最大的传福音者,但他并不专以传福音为职业。保罗一面传福音,一面亲手织帐棚。他非仅织帐棚谋生,并且是两手劳苦,供给和他一同传福音、事俸之人的需用。(徒十八3,二十34。)
所以照圣经来看,是没有传道这一行的。现在我们鼓励得救的大学生,毕业之后,不要立即去带职业,并且最好能拿出一年或两年,学习全时间服事。一面尽力学习真理,认识属灵的事;一面在服事上,在神家中有操练。等二年之后,得着了这些装备,再去带职业、作作事,那是相当不错的。所以我们实在盼望,弟兄姊妹个个都能被成全,有事俸。有的弟兄姊妹,可能觉得现在就可以全时间,那是再好不过了。有的觉得可以半时间,有的觉得可以拿出四分之一的时间,有的觉得晚上和假日可以分别出来;这都是事俸主,都是不错的。无论如何,我们众人都该尽职,都该有事俸。
现在,各个家中几乎都有聚会,我们是非常鼓励每一家得救的人,不论是夫妻、儿女或父母,一家大小统统要在家聚会里有活动。比方小弟弟可以选诗歌,大姊姊可以祷告,二哥可以读经,三哥可以接着说一点话。众人都在一个家庭聚会里尽功用,彼此建造。当然,初信的人可能懂得不多,所以必须有得救年日较长的人,去和他们一同有家聚会。这并不是到他们家中,作他们的家庭牧师,或去作他们的家庭传道;乃是作为召会中的一个圣徒,去和他们一同有聚集。
我们没有传道的,没有牧师,更没有福音大汉,传福音给人听。我们只是一班圣徒,有的只有十八、十九岁,或二十几岁,配上一两位年纪长一点的,一同出去叩访人,要把福音传给人。感谢主,人也都欢喜快乐的开门接纳我们,这实在是主恩典的作为。所以我们都要看见,我们的召会生活是没有圣品阶级的。
拆毁宗教组织
第三,我们要拆毁宗教组织。圣品阶级(Clergy
System)这个制度把众圣徒弄成“外行人”。所以,在基督教里作礼拜的有两班人:一班是圣品阶级,另一班是圣品阶级之外的平信徒,就是那些“外行人”,专门作礼拜,听圣品阶级之人讲道。然而在我们的召会生活中,只有众弟兄姊妹,只有基督身体上的肢体,各尽其职,没有圣品阶级。
圣品阶级与宗教组织有关,所以我们要除掉圣品阶级,就要拆毁宗教组织。这话乍听之下,并不好听。一般人可能会说,宗教劝人为善,宗教总是好的,若是把宗教组织拆毁了,岂不就要天下大乱了?这里所谓的宗教组织,在希腊原文里是hierarchy,就是基督徒中一班圣品阶级的人,组织起来成为一个系统,称作宗教组织。就如在天主教中,地位最高的就是教皇;这就是一种宗教组织。
从前我到梵谛冈参观时,不过七、八十位的枢机主教,一般叫作红衣主教,在教皇身边,等于教皇的内阁。现在他们已经有一百多位枢机主教。他们所以称红衣主教,是因他们个个都穿红袍。红衣主教下面,又有主教。主教之下,还有其他种种制度,一路下来,就是修士、修女等。这是他们的圣品阶级所组成的组织系统,在英文里称作hierarchy,也就是宗教组织。除了天主教之外,更正教里也是一个宗派又一个宗派;每个宗派都有其圣品的组织。譬如,圣公会有主教;长老会有牧师,有其长老的制度;浸信会没有长老制度,却有其牧师制度等。这都是宗教组织。
老旧的作法扼杀圣徒生机的功能
宗派的分裂、圣品的阶级、宗教的组织三者,我们非消灭、拆毁不可,因为这些东西在圣徒中,把圣徒作肢体的功能都杀死了。这些宗派、阶级、组织里,靠的是统治,而统治主要是辖制。这是今天基督教衰败堕落,甚至可以说腐化的原因。我们的确看见圣品阶级成为组织之后,管制、统治、辖制了众圣徒,使他们失去了作基督身体上之肢体该有的功用。
经过多年的研究,以及在主面前的寻求,到了一九八五年,我们就觉得应当好好改正我们的情形。因为多年来,虽然我们不要宗派,不要圣品阶级,不要宗教组织,但我们聚会的方式,以及我们传福音的作法,却多半流于形式,太过僵化。这的确在所难免,因为召会在地上已将近二千年,一个传统的聚会方式,一直演变下来,演变到一个地步,就成了一人讲众人听的情形。基督徒来在一起,请一个能言善道的人,讲道给众人听;这就是传统的聚会方式。在传福音方面,也是找一个大的聚会场所,把人请来听福音。这些传统的作法,是圣经里没有清楚指明的。因此,那个效能非常低落。
因着研究上的需要,我尽力追查基督教人数增加的统计。追查了几年,一直追查到一九八六年十月底,我所得的报告是,五个主要的大公会中,有四个人数非但不加,反而大减。以台湾来说,目前台湾人口最少是一千九百万;但在这一千九百万当中,基督徒不到五十万。佛教徒有三百六十多万,道教是一百多万,而基督徒却不到五十万。这就是说,以一百个台湾居民来说,其中只有两个半的基督徒。
基督教到台湾,是英国苏格兰的长老会来开辟的。时至今日,也有一百五十多年了,然而他们的人数,却也不过十几万。统计上,我们大约有四万多人,仅次于长老会。无论如何,这些数字在在显示出,台湾一百个人中,只有不到三个基督徒。这是何等可怜的光景。
究其原因,无非是传统基督教的作法,不仅把基督徒的功用扼杀了,并且是麻醉了。因此,这个作法,使所有的圣徒都“失业”,都不能作什么。基督教只好走神学院,招考神学生的路。以致训练出一班圣品阶级的人,专门来作事俸的事。当这些圣品阶级的人,一想要作什么时,他们为着他们圣品的地位,就得召聚会众。这一召聚,就把人的功用扼杀、作废,并且把人麻醉了。因此,这个作法可以说完全没有力量。
一九六二年,我到美国定居,开始作工。到了一九六四年,我就开始作统计。那年,我得到一个统计数字,美国全国有二亿多人口,一半以上是基督徒,就是一亿人。这些人中,有百分之五十五是更正教徒,百分之四十五是天主教徒。换句话说,在一九六四年,更正教有五、六千万人。他们这五、六千万人,作了二十二年之久,到去年底,总共增加了九百万人。若是单以九百万的数字来看,你们或许会觉得很大,但仔细看来,这是以五、六千万作基数的,所以每年百分之一的繁增率都不到。可能一百个人中,一年都没有带一个人信主;大约只是百分之零点五,叫作半分,是带半个人信主。因此,这个力量实在是相当的小。
已过十年,我们在这里也曾失去这增加的力量。因这缘故,才激动我们非走新路不可。这次我们经过二年多的研究,不仅将这路改了,并且也付诸实行。在训练里,有五、六百人天天作实验,试验了三个半月,看见是绝对的成功。照着新路走,依人数说,一年最少要繁增三倍。照着尽功用,以有用的人来说,一年最少要繁增一倍。所以,盼望大家都看清楚这一件事。末了我们所着重的,就是要将消极的都摆在一边;宗派的分裂我们不要,圣品阶级我们废掉,宗教组织我们要根本的拆光。
召会生活积极方面要实行的事-传扬纯净、高深、完整的福音
现今我们在积极方面所要作的,有二件大事。第一,是要传扬纯净、高深、完整的福音。“纯净”是指没有混杂。因为今天基督教里所传的福音,是混杂的、不干净的。正如主耶稣在马太十三章告诉我们的比喻,说到一个妇人把面酵拿来,藏在细面里。(33。)我们知道那个细面就是基督自己。然而,今天的基督教拿了面酵来,将其搀杂到关于基督的教训里,使基督纯净的真理混淆了。
同时,今天基督教所传的福音,是太肤浅了。他们仅仅对人传讲罪得赦免,不下地狱等。这当然是对的,但这太肤浅了。我们都知道,一件东西的长成,需要有外皮,也需要有内容。譬如一只鸡要长大,毛是不能没有的,它的外面有毛、有皮,里面才能长肉。今天基督教所传的福音,就好比是那皮毛的福音,所传讲的都是人生苦短,要信耶稣才能不下地狱,生活才能转好,人生才能有福乐平安。这都太浅显了,无法把神永远的经纶,永远的计画传扬出去。
我们传福音,开头所讲的,就是人生的奥秘、人生的意义。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乃是要作神的器皿,让神盛装在我们里面。我们要作一位盛装神、充满神、有神作生命的人,好使我们能成为神的彰显、神的发表。这是极其光明的。这就是纯净、高深福音的一部分。
神愿意万人得救,并且完全认识真理
其次,是要带人完全认识真理。关于真理的信息,我们中间的书籍相当的多。当一个新人蒙恩后,我们就在他们家里,设立聚会;主要目的,是要带领他们认识真理。提前二章四节说,“祂愿意万人得救,并且完全认识真理。”神是愿意万人得救,并且完全进入真理的职事。简单的说,祂是愿意万人得救,也愿意万人个个明白真理。
我们在此不是批评,乃是以事实为例证。今天我们在基督教里,听不见多少真理。最可怜的,是在美国的礼拜堂里,不是讲婚姻,就是讲事业,或者讲其他养儿育女的事,都不是纯净、深入的真理。主给我们看见的,主托付给我们的,就是要传讲纯净、深入的真理。在马太二十八章十八至十九节,主耶稣死而复活,在复活里回到门徒中间,告诉门徒说,“天上地上所有的权柄,都赐给我了。”(18。)无论是天上或地上,所有的权柄都归给祂了,祂是天地的主;所以,祂用这权柄,差遣使徒们出去,并且对他们说,“你们要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将他们浸入父、子、圣灵的名里。”(19。)这意思是浸入三一神里面。
主耶稣又说,“凡我所吩咐你们的,无论是什么,都教训他们遵守;看哪,我天天与你们同在,直到这世代的终结。”(20。)表面看来,基督教是遵守这话;然而,你若深入其中,就会发现并不是如此。我是生在基督教家庭里,从我母亲那一面来说,我是第四代的基督徒。自幼我没有读过一个中国人办的学校,都是读美国人办的学校。所以我从小作礼拜,学校也强迫我们作礼拜;对基督教里的种种情形,我是非常清楚。他们所传的福音、真理,都是浅显的。在马太福音里,主耶稣所说的话有些并不浅显,他们却应用得很浅显。比方,主在福音书中说,“凡劳苦担重担的,可以到我这里来,我必使你们得安息。”(十一28。)以及,你们要彼此相爱;(约十五12;)你们要谦卑,凡你们中间为大的,都要作仆役,作奴仆。(太二十26~27。)这类的话,他们都没有应用得正确。
约翰十四至十六章,说到三一神的奥秘;三一神怎样是父、子、灵,子在父里面,父又在子里面,二者就是一。并且这位二者是一的父与子,被灵实化;这位实化的灵,进入我们里面,与我们同住,把三一神,从父到子到灵,那一切的实际,都在我们里面启示我们,成为我们的经历。这样深奥的道,我从年幼在所谓的基督教里并没有听过。然而,主耶稣在马太福音说,凡祂所吩咐我们的,都教训我们遵守。主还说,“你们要住在我里面,我也住在你们里面。”(约十五4。)主是告诉我们,祂这位主住在我们里面,是借着灵作祂的实际。所以灵来了,在我们里面,就是主在我们里面;然后父和主同着灵,一同到我们这里,安排住处。这意思是,三一神都到我们里面,和我们同住。(十四23。)这就是圣经中深奥的真理。
此外,马太五、六、七章,讲到国度宪法的颁布,也是极其高深,极其需要并极其实际的。然而,这些真理在今天的基督徒中,都成了蒙遮蔽的奥秘,没有人明白,也没有人传讲。
合乎圣经的传扬,是要我们去到人中间
在这世代的末了,主把我们兴起,将两面的托付交给了我们:一面是要除去各样消极的;另一面是要把那纯净、高深,又完整的福音,不是局部的,乃是全部的传给人。这个传扬不是请属灵大汉来传,那是不合圣经的;主所要的,乃是我们去。我们都知道,神第一次来到人中间,是在创世记三章。当人堕落后,就因惧怕神而藏起来。当时,神并没有从天上呼召他们,神乃是亲自来到伊甸园,对亚当、夏娃堕落时所藏的地方,呼喊说,“亚当阿,你在那里?”(参创三8~9。)祂是第一个登门造访人的。过了四千年,神亲自成为肉体,穿上肉身,来到人中间,作为人登门造访人。祂登了撒该的门,到了撒该家;(路十九1~10;)祂也在井旁造访过撒玛利亚的妇人等。(约四1~42。)在祂三年半传道的日子里,祂多是作造访的工作,从来没有作召人来安排聚会,或邀请人来聚会的事。多年来,我们中间宝贵的真理,不能传扬出去,就是因为我们的作法违反圣经的原则。所以,我们要一反已往的作法,不再是去请人来,乃是我们到人那里去。
三十多年前,我们在台湾,看见一班人出去给人打针,都是骑着脚踏车,车上立个牌子“到府打针”。不久前,在美国开始有“食物外送”(food
delivery)的行业,专特的把食物送到人家里。今天我们传扬福音和真理,不再是请人上我们的“餐馆”,乃是把食物送到人家中。我们不仅要了解人的情形,更是要把纯净、高深、完整的福音传给他们。然后再把纯净、高深、完整的真理,一点一点的教导他们。如此,必能使主得着一个像样的召会,豫备作祂的新妇,使祂可以回来迎娶我们。这是我们今天的使命。
主后一九八七年二月一日讲于台北特别聚会
第七篇 我们的召会生活(二)
读经:路加福音十章一至六节,十六节,马太福音二十八章十九节,约翰福音十五章四至五节,十六节。
今天,我们在基督教中,蒙主呼召,出来作一个合乎圣经的见证。圣经给我们看见,召会在地上,在宇宙一面乃是一个,并且完全是合而为一的。所以我们不要宗派的分裂,也不要圣品阶级,更不要宗教的组织。虽然我们中间有长老治会,但在这个治理里,没有辖制和控制。在积极方面,我们第一步乃是传扬纯净、高深、完整的福音。第二步,我们传讲并教导纯净、高深、完整的真理。
挨家挨户访人,带人信主受浸
前面所说的,乃是原则上的总括说明,具体的实行有以下几点。首先,
我们需要挨家挨户访问人,也就是挨家挨户,叩门访问不信者,并带人信主受浸。这在路加十章一至六节、十六节,马太二十八章十九节,以及约翰十五章四至五节、十六节,都有清楚的说明。路加福音这卷书,是说到主耶稣在地上时,祂亲自一处一处的来寻找人,如同祂告诉撒该所说的,祂说,“人子来,是要寻找拯救失丧的人。”(十九10。)
当主耶稣从天上来到地上时,并没有立即出来尽职,因为祂必须等到成为长成的人。祂乃是留在拿撒勒,直到三十岁的时候。这如同旧约一个作祭司的人,必须年满三十岁,才能出来尽职。中国古人也说,人是“三十而立”。主耶稣长到三十岁,才出来作传道的工作。祂传道的方法,并不像今天基督教里所作的。甚至今天我们也受了基督教的影响,照着他们那不合圣经的方式传福音。这方式就是设立一个会所,或是一个福音堂,然后召聚人来在一起,听一个人传讲福音。我们从圣经看见,主耶稣传福音并不是这样。主在圣经中所留给我们的榜样,乃是祂从天上来到地上,等到祂长成出来尽职时,就一处一处、一家一家的去传讲福音。比方,祂去到撒该的家,(1~9,)去到撒玛利亚的井旁,在那里访问、等候蒙神拣选、有罪的人。(约四3~7。)
神亲自来叩访寻找人
事实上,神这样临到人,访问人,并不是从祂成为肉体开始。我们都知道在创世记三章,当人类一堕落,就是亚当、夏娃犯了罪之后,他们就开始惧怕神,远离神的面,把自己从神的面隐藏起来。然而神没有放过他们,神没有在天上差遣天使,把犯罪的亚当和夏娃,像传拘票一样,传到神面前;神没有这样作。神乃是亲自来到伊甸园,来到他们堕落所在之处,呼喊亚当说,“你在那里?”(9。)若说叩门访问,头一次在宇宙中发生的,可说就是在创世记三章,神来叩亚当的门。
或许有人要和我们辩论说,那时在伊甸园里,恐怕还没有造出房子,应该是没有门可以叩。然而我要说,是神来直接叩人的心门。在创世记三章,神已经叩了人的心门。
在创世记十八章,有一个故事,记载一位名叫亚伯拉罕的人,住在帐棚里。有一天,天气正热,他坐在帐棚门口,在树下乘凉,忽然看见三位访客来访问他;其中一位就是耶和华神。那实在就是主,带着两个天使来到。这是一次特别的叩访。亚伯拉罕立即迎上前去,热切的招待他们,赶紧拿出水来,让他们洗脚。不仅如此,亚伯拉罕还为他们豫备了大餐,有饼和牛犊。这使许多解经的人,百思不得其解。然而那时,耶和华神的确和那两位天使,一同在那里饱食了一顿。不仅神吃了饭,天使也吃了饭。神需不需要吃什么,不是我们来断定;但创世记十八章的确告诉我们,神带着两位天使,吃了亚伯拉罕和他妻子所豫备的牛犊盛筵。(1~8。)
之后,耶和华还在那里留了相当的时间,当祂要离开时,亚伯拉罕就如同和一个好朋友离别,依依不舍,要送耶和华一程。(16。)创世记十八章记载了在这样的送一程中,亚伯拉罕如何摸着了神的心。神说,“我所要作的事,岂可瞒着亚伯拉罕呢?”(17。)神访问亚伯拉罕,真像一个朋友来访问他。旧约圣经说,神看亚伯拉罕像密友,像朋友一般。(代下二十7,赛四一8。)
再者,旧约圣经里,常有一句话说,“耶和华的灵降在…身上。”(士三10,六34,王上十八46,王下三15。)一次又一次,耶和华的灵临到人,临到以色列人中间的首领,也临到一个个的申言者。那些临及就是访问。实在说,叩门就是访问。“叩”是很客气、很有礼貌的,比方“叩求”、“叩上”。叩门就是访客去到人家,规规矩矩、客客气气的。所以今天我们出去,不是去敲门,去找人麻烦,乃是去叩门访问人。
主差遣门徒寻找平安之子
在新约时代,主耶稣来了,祂就是在伊甸园里寻找亚当的耶和华神;也是在创世记十八章幔利橡树那里,访问亚伯拉罕的那一位;也就是历代临及众申言者,去访问他们的那一位。现今祂不仅在祂的神性、神格里来访问人;祂乃是亲自穿上血肉之体,穿上我们这个人,和我们一样,来访问地上的人类。祂在地上,有三年半之久到处传道,却没有一次发帖子请人来,都是亲自去访问人,去到人那里。虽然祂在祂的神性、神格里,无所不在;但在祂成了肉体之后,祂相当受空间的限制。祂在加利利,就不能在耶路撒冷;在耶路撒冷,就不能在撒玛利亚。祂的确受到了肉身的限制,因此,祂打发十二个门徒,差遣他们出去;(路九1;)之后祂进一步,差遣了七十个人出去。(十1。)
主差遣七十个人出去,是记载在路加十章,特别是一至六节,和十六节。已过我们没有看见,这处圣经关乎“挨家挨户访问”的亮光。十章三节,主耶稣说,“我差遣你们去,如同羊羔在狼中间。”主打发门徒去,如同羊进入狼群,所以当我们出去叩访时,不要怕人拒绝,也不要怕有人骂我们。然而,我们要谨慎,因为我们所访问的朋友,不都是狼,在狼群中有平安之子。(6。)今天在这地上,有成千上万亚当的子孙,他们虽生在世人中,在他们中间有些却是平安之子,是神在创世之前所拣选、豫定的。
已过我们传福音,常是以福音聚会的方式,摆出爱筵,花许多力量请人来。人来了之后,还觉得是赏我们的光,给我们面子。有时,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人却怎么也不肯来。主耶稣就不是这样的作法。主乃是打发七十个人,两个两个的出去访问人,(十1,)并且住到人家里。(7。)一进去,也不对人说天气或世局,乃是“无论进那一家,先要说,愿这一家平安”。(5。)他们是平安之子,主是平安之主;主到地上来,就是要把平安带给人。当主耶稣降生时,天使就赞美神说,“在至高之处荣耀归与神,在地上平安临及祂所喜悦的人。”(二14。)神所喜悦的人,就是神所拣选的人,也就是神所豫定的人。他们是平安之子。主降生到世界,是把平安带给地上的人;祂差遣门徒出去,也是要他们带着祂的平安而去。
不仅如此,在十章十六节主告诉门徒:“听从你们的,就是听从我;弃绝你们的,就是弃绝我;弃绝我的,就是弃绝那差遣我的。”这意思是,主来是带着父而来,主和父原是一,主去就是父去;我们也和主成为一,所以我们去不仅是代表主去,更是带着主而去,主乃是随着我们去。因此我们去的时候,乃是把主的平安带去;主是赐人平安的。创世记四十九章有一个豫言的话,说,“直等细罗来到。”(10。)细罗的意思,就是赐平安的那一位。基督来,是把平安带给地上神所拣选的人。今天,我们要使这平安达于那些神所拣选的人,不是借着请他们来,乃是我们俸差遣而去。我们带着平安去,这个平安就是主耶稣。主耶稣说,若是那家的人配得平安,若是那些人是神所拣选、豫定并喜悦的,他们一定会欢喜快乐的接待我们;若不然,他们会拒绝我们,这个拒绝就是一个证明,证明他们不是平安之子。
凡叩过门的都有经验,当人开门时,你通常就会知道,这人是不是平安之子。有的人一看,就知道不是平安之子,为什么?因为他们应门的样子,像老虎要吃人一样,不仅拒绝你,连打发你走时,还要骂你几句。所以有的人去叩门时,不仅手会发颤,连脚都会发抖,深怕人一开门,就骂得他不知所措。正因如此,我们都当知道,我们挨骂是必然的,也是值得的,连主耶稣也曾挨过人的骂。我们去叩门时,都要准备好挨骂。然而我们知道,骂我们的人中,总会有平安之子;即使十个人中没有一个,二十个人中可能就会有一个,三十个人中则担保一定有一个。
今天基督教的工作正好相反,他们是要人来,而不是去到人那里。我们虽然脱离了基督教,但基督教的遗毒,基督教的空气,仍然在那里影响我们。过去,我们也没有看见这种作法,要出去访问人,寻找平安之子。甚至在我们作生命读经训练时,也还没有看见;乃是这次在作新约圣经恢复本的注解时,主才在路加福音里,给我们看见这点亮光。
我们要去使万民作主的门徒
在马太二十八章十八至十九节,当主耶稣在肉身里死而复活之后,祂来到门徒中间,对门徒说,“天上地上所有的权柄,都赐给我了。”主的意思是,祂是天地的主,天听祂的话,地听祂的话,万民也都要听祂的话,所以现在“你们要去”。主不是要人来,主乃是要我们这些作主门徒的去。去作什么呢?主接着说,“使万民作我的门徒。”我们若是肯去,这就是不得了的事;我们去乃是带着天地的权柄。十九节的上下文,是这样明白的告诉我们,天上地上所有的权柄都赐给祂了,所以我们要去。
当我们去到人面前时,不要怕他们拒绝。我们去时,应该满有信心,向撒但说,“我带着复活的基督而来,我乃是满有祂天上地上的权柄。”许多出去访人传福音的人,都见证说,他们所叩访的对象,都很顺服。这些叩访的对象,有些是大学教授,有些是受过高等教育者;他们听了弟兄姊妹的传讲,就愿意相信福音。弟兄姊妹说,“现在应该受浸了,请你去换衣服…,”他们都立时领受,并且喜乐的受浸。有时,我们也觉得惊讶,好像自己也有点信不来,因为他们是那样的顺从,好像绵羊一样,我们怎么说他们就怎么作。这是什么?这是升天的主与我们同在,祂的权柄总是随着我们。这就是马太二十八章。
主要我们前去结果子
已过我们读约翰十五章时,非常着重我们住在主里面,主就住在我们里面;(4;)我们却忽略了那个“住”的目的是什么。主说,“我是葡萄树,你们是枝子;住在我里面的,我也住在他里面,这人就多结果子。”(5。)可见“住”的目的乃是要我们多结果子。二节说,“不结果子的枝子,祂就剪去。”这话表明,我们是主耶稣的枝子,但我们若不结果子,就会从祂隔绝。剪掉就是隔绝,就是枝子从树隔绝,失去了对树一切丰富的享受,不能再得着树汁浆的供应;这是很严肃的。
有一位在安那翰的长老,在他还没有看见新路时,他告诉我们,他作长老十多年,却没有带一个人得救。换句话说,他没有结一个果子。这样不结果子的人,如何能享受基督里一切的供应?然而,他还觉得自己不错,因为主住在他里面。我们不敢说好说歹,但不结果子至少是有问题的。我们都知道,枝子要享受树的丰富,必须和树联结,并且发表树的荣美,就是结出果子。
到了十六节,主耶稣说,“不是你们拣选了我,乃是我拣选了你们,并且立了你们,要你们前去,并要你们结果子,且要你们的果子常存。”在希腊原文里,“去”是个重字,可惜我们读经时,都忽略了。我们似乎没有看见这个“去”字,好像主只分派我们结果子而已。主接着又说,“且要你们的果子常存。”我们都知道,要一个人信主,要他得救、受浸并不容易,要他能存留下来更是困难。譬如,我们曾为一百多位初信者受浸,我们里头真是欢喜;然而半年之后,这一百位中留下来的,不到五个。这使我们里面觉得纳闷,似乎这些果子,都不彀结实,没有多久的工夫,就都失去了。这好比人把孩子生下来,却夭折了。这是为什么?
现在因着走新路,我们好好回到圣经,重读这些相关经节,结果就看见约翰十五章十六节里,有个字是“去”;主乃是要我们前去结果子。若是我们不去就不能结果子;去是结果子的条件。这里的去,就是到万民那里,挨家挨户的去;然后,要我们的果子常存。以这点来说,我们是越过越清楚。当我们去叩门时,就是“前去”;然后我们给人施浸,立即和人定规在他家中有聚会。这个家中聚会,就是个庇护所。我们在他家设立一个家中聚会,就是设立一个庇护所,把这家遮盖起来,结果这个果子自然常存。
今天美国的医药相当发达,因此有早产三、四个月的婴孩,生下后,竟然存活了。这在已过,是绝对不可能的,但现今在美国,确实有这样存活成功的例子。这是因为孩子一出生后,立即把他放在保温箱(incubator)里。这个箱子就是他的庇护所,因此能叫这个孩子生存。我们从前所作错的,就是给人施浸后,立刻放手,好像母亲把孩子一生下就不管了。若只是仅仅生而不养,这孩子如何能常存?所以,我们给人施浸后,要立即在他家中设立聚会。这家中聚会就是个“保温箱”,保护新生的婴儿生存。这是我们该清楚看见的。
建立信徒家中的聚会
我们从前的召会生活,都忽略了圣徒家中的聚会;我们多半是倚靠会所聚会。这是不合乎圣经的。行传二章四十二、四十六节,清楚的给我们看见,一面他们是在圣殿里,有一个大的会场,在那里聚会;另一面他们是在家里,有聚集。这个在家里,照希腊文看,就是挨家挨户的意思;若以家为单位那个字义,就是照着家来聚会。因此,有的译本就繙作挨家挨户。简单的说,是挨户聚会。
这挨户聚会的内容,第一是使徒的教训,就是真理的教导。第二是彼此交通。第三是擘饼祷告。这意思是,擘饼在家里,祷告在家里,教导真理在家里,彼此交通也在家里。到了二章四十六节,又给我们看见,他们是“挨家挨户擘饼”。五章四十二节说,“他们…挨家挨户,不住的施教,传耶稣是基督为福音。”可见教导真理,传扬福音,都能在家里作。
到了行传十二章,我们看见,彼得受到逼迫,希律把他下在监里,召会就为他切切祷告神。(5下。)等到彼得被天使从监狱里释放出来之后,他就到了一个姊妹家,在那里有好些人聚集祷告。(12。)这两节对照起来,给我们看见,召会切切的祷告,不是在会所的聚会里,乃是在圣徒家里,并且那个家是个姊妹的家。这在在都证明,初期的召会生活,乃是在圣徒家里。他们教导真理,传扬福音,彼此交通,擘饼并祷告。我们今后的召会生活,也当绝对照着圣经的榜样,跟随初期圣徒的脚踪,给人施浸后,就要立即在人家里,设立家中聚会,以教导、带领并帮助他们。换句话说,就是要他们在家中,学习认识真理,传扬福音,彼此交通,并且祷告和擘饼。这样的作法,就能使圣徒完全认识真理。
众圣徒完全认识真理
在家中聚会教导真理,使众人有交通,表面看来没有大聚会那种气势,却是非常的实际。大聚会太大,几十个人,甚至几百、几千人来在一起,听一个人讲,听过之后,差不多都忘了,都无所谓了。然而我们在家里,或许只有三、五个人聚集,众人一同学真理,个个专心注意,彼此问互相答。这样学习的结果,真理会很深刻的印在每个人里面。所以从目的或结果来看,圣徒在家中聚会,才能完全认识真理。
不仅如此,这样的结果,能使圣徒个个都尽基督肢体的功用。大聚会一人讲众人听,听过之后,人人都觉得很好,很欣赏,但很难尽什么功用。已过,召会生活中所谓的服事,大多是作整洁、当招待,或是有的姊妹作饼,有的弟兄豫备杯,有的在信息聚会末了分享、作见证;最多就如此了。实在说来,基督肢体的供应,首先在于个个都会传福音;其次,个个会教导真理;第三,个个会帮助新得救的人在家中聚会。若是众圣徒都如此,传福音就会普遍,得救的人也要增多,真理的装备会更为实际。
以上三点,不仅公会里缺少这样的实行,就是在我们中间也是缺如。所以,我们今后的召会生活,必须作到这一步,每位圣徒得救后,都要会传福音;过一段时间,都能教导真理;结果,他们就能去照顾其他新得救的家庭。这个功用和果效是相当大的,能给每位圣徒尽功用的机会。若是在会所里聚会,一人讲众人听,无论是三百人或五百人聚会,都是少数几个人“包办”,其他圣徒就没什么机会尽功用。我们实在盼望,弟兄姊妹个个都能尽功用,都有机会,且是满了机会。这是我们的目标。
末了我们要看见,我们越这样作,我们就越爱主;越爱主,我们就越追求主;追求主的结果,就是生命长大。如此,我们就能活出基督的见证;不仅是个人的基督,更是团体的基督,我们个个都活出基督。换句话说,我们是一个召会,众圣徒成为一体,都在这里活出基督。我们作基督的见证,如同使徒约翰所说,“我约翰,就是你们的弟兄,和你们在耶稣的患难、国度、忍耐里一同有分的,为神的话和耶稣的见证。”(启一9。)人看见我们,就知道我们是同作见证的。
不仅如此,众圣徒个个完全认识真理,就如提前三章所说,“这家就是活神的召会,真理的柱石和根基。”(15。)召会应该是托住真理的,我们所努力要达到的,就是家家有聚会,个个学真理,结果个个都能教导真理。到那一天,我们能对撒但、对天使、也对人类说,“召会在地上是托住真理的。”所以,我们一面爱祂,追求祂,生命长大;一面活出祂,为祂作美好的见证,有真理的实际。
叩门访人传福音是有果效的
根据近年来我们实行的结果,看见我们的训练是成功的;叩门访问人,实在是得着人信主最上好的路。有的人在三个半月里,浸了四十一位新人。按统计数字来看,每一天约有六十多人得救受浸。这是我们在台湾空前的历史。在所得着的七千多位初信者中,我们设立了两千多个新的家聚会。原本台北市召会的分家聚会有四百家,现在新的分家聚会有两千多家,两项加起来,约是两千五百多家。这两千多家,是在近三个半月设立的。这就证明这条新路,挨家叩门传福音,带人信主得救是可行的,并且是大有果效的。
凡事专才致成功
我们都知道,作任何事都需要行家来作,才容易成功。以种树为例,我家后院种了两棵树-一棵杏树,一棵桃树。因着我在个性上,喜欢整齐,什么东西都处理、整理得有次有序。所以有一天,我就把那两棵树修剪得整整齐齐,非常好看。然而一年、两年过去了,树竟然不结果子;等到第三年,还是不结果子。我就希奇是怎么回事?暗暗猜想,可能是土壤的问题。
有位小姊妹,住在离我们不远的城里,她父亲是经营果园的,所以她从小在果园长大,懂得如何栽种果树。有一天,她同一些人来到我家,当她一看见那两棵树,像剪头发一样,被剪得干干净净,就笑了。她不好意思说什么,我就直接问她:“小姊妹,你知道这两棵树为什么不结果子?”她就告诉我,不能如此修剪,应该把下垂的枝子留着,因为结果子的都是下垂的枝子。我所剪掉的枝子,都是结果子的枝子,而我所留着的枝子,都是不结果子的。我这才醒悟过来,看见自己真是可笑,自认很会作,作起来很好看,其实却完全是个外行。这是我的亲身经历。
从我们实行叩门很有果效之后,许多地方闻风响应,开始照样作,结果却是失败。他们以为叩门就是出去叩门,这有什么难的,谁不会叩呢?虽然大家门都会叩,但都没有结果。其实叩门要成功,是有许多讲究的。有些弟兄姊妹叩了门后,也许人会让他们进去,但他们不谈话则已,越谈人就越反感。所以有些人作了一段时间,就灰心,不作了。末了,众人就都泄了气,以为新路不可行。其实不然,叩门乃是需要经过训练的。
叩门传福音需要经过训练
有些海外圣徒见证说,他们原来在他们所在之地叩门,都没有果效,所以都不想再叩了。然而,他们中间有几位圣徒来台湾受训,回去之后,教导当地的圣徒,重新开始叩门;结果大有果效,所以他们都非常喜乐。现在这个小召会一百人,个个都去叩门了,并且很有果效。这是什么原因?因为有受完训练者,回去带着他们一起作。许多地方情形都是如此,圣徒都大得激励。
我们得到一个原则,就是天底下作任何事,靠天然的作法,都难以成功,乃要按着行家的作法,才能成功。所以,叩门实在是有讲究。经过几个月的研究,我们得到一些心得。首先,当我们叩门时,若是等了十秒钟还没有应门的声音,就再叩,再等;等过半分钟后,就不要再等。人若开了门,在三分钟内,要看出他是不是平安之子;若是平安之子就留下来,若不是就可以立刻离开。有时,这人是神所拣选的平安之子;但那一天你去叩门时,他的情绪不对,才和太太吵过架,里面还一肚子气,所以你和他谈耶稣,他是听不进去的。所以,你们也要稍加观察,或许下一次还得再去。
这是训练中,弟兄姊妹出去叩门所得的一些原则。叩了门后,三分钟内要判定去留,十分钟内要带他祷告,然后确定他是否得救了,再过不到十分钟要带他受浸。换句话说,在一个家里最多停留二十分钟,再多就不合宜。我们从前的老作法,以为谈得越多越好;其实不然,有时谈得越多越有问题。我们在叩访时,尽量不要用自己的话,最好是用“人生的奥秘”这本小册子;里面有四把钥匙,足彀应付各种需要。
还有一个原则,我们必须注意,就是新参加训练的人,出去叩访时先不要说话,只要好好跟着学。无论是长老、同工,甚或是使徒,都得去作学徒;只要你是第一次出去的,就不要多说话,倒要看着学。有位年长的长老弟兄,从去年底回到台湾,就听说有这个训练。有一天,他也参加了训练,知道并愿遵守这个规矩。他在召会中多年,自然是满腹经纶,觉得有很多话可说,看见那些青年人,只会拿出“人生的奥秘”读一段,那实在叫他觉得很受试探。这的确是一件不容易的事。然而,至终他也看见那是有讲究的。
有一次,这位年长弟兄,和叩门的弟兄姊妹一同外出。他们进到一对夫妇家里,这位太太头一段时间留在房间里,不肯出来。同组中的一位小姊妹,就对那位先生传讲,讲到一个地步,觉得应该要受浸了,这位太太正好走出来。小姊妹觉得要顾到这位太太,就想到这位年长弟兄,已经同着他们一天了,应该知道怎么作,就示意这年长弟兄,请他照顾那位先生受浸。然后这位姊妹就去照顾那位太太。因着她的照顾,这位太太受浸了;但等她回头一看,这位年长弟兄还在和那位先生谈受浸。这位姊妹立即过去和这位先生谈话,三言两语,这位先生也受浸了。所以这位年长弟兄,才真正看见,叩门实在需要受训练。
关于福音化台湾的统计豫算
在台湾岛上,原有四万多位受浸的弟兄姊妹,加上受训者叩门所带进来的七千多位,合计约有五万人。在原有的四万人中,每四个就有一个是经常聚会的;所以,各地常聚会的加起来,约有一万人,台北市召会最少有四千。
以这一万人作基数,若二十人中有一位全时间者,就应该有五百位全时间者。事实上,今天台湾岛上全时间者已经超过六百位。若是照着百分比算,一万人就应该有五百位全时间者。这五百位全时间者,按照受训的实验,每一位每周出去叩五天,每一天叩二至三小时,铁定一周能叩到一个人受浸;一年五十二周,就能叩得五十二位。若是稍微作调整,起码也能叩得四十位。
因此,这五百位全时间者,若每人每年可以叩得四十位,五百位就能叩得二万人。另外有二千五百位,每周出去叩门的,每人每周叩一次,每次叩二至三小时,按规矩一个月可叩得一个人受浸。若是我们豫算,每人每年最少叩得八个人受浸,二千五百人乘以八,就是两万人;再加上全时间者叩得的二万人,总数就是四万人。这样,经常聚会的人数就能再加一万;从原来的一万,达到二万。
所以我们的目标,就是今年台岛上,要有四万人受浸。这点要作出来,就需要有五百位全时间者,和二千五百位周周叩门的人。我已将负担推动给你们,就不会让你们安逸舒服的过日子,我们都需要竭力奋斗,往前达到这目标。若是有人跟不上,我们就需要去推动。若是有人不赞同,我们也要相信,我们所服事的主,祂是有办法的;祂既动了善工,必要亲自成全这工。我们若不赞同,就是落伍,构不上时代,那是我们自己把自己淘汰了。
同心合意接受训练
故此,我们需要个个受训练,即使是每周两个晚上,也是可贵的。千万不要说叩门谁都会,要叩得人受浸,这是有讲究的。好比一架钢琴在这里,谁都会用指头“咚,咚,咚”的弹,但要弹出一个曲调来,非得好好操练不可。所以今天,无论你是长老、同工,年长或年轻,都需要好好受训练。虽然有许多人,在召会中多年,要他们跟着学,实在有点为难;但对不起,我们别无选择,只有这条路。吃得下去的,就走上去了;吃不下去的,要求主给恩典,使我们不至与这条路无分无关。
成功的关键在于长老
新路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长老;所以长老们,必须有透彻的交通,为着福音化台湾,同魂努力。已过有些地方不懂我们的实行,疑惑说为何要受训?现在他们都清楚了,叩门是有讲究的。学著作的成功率很低,并且那个成功不会持久;惟有从训练中接受操练,在新路的原则里,坚定持续,才能成功。若是我们把这些信息,很快的传遍全岛,然后传遍全世界,使众人都能照著作;这样,可豫期不久的将来,全世界就都要福音化了。
主后一九八七年二月一日讲于台北特别聚会
第八篇 新路得新人,新人走新路
新路-神所命定的路
关于新路有两句短短的标语:“新路得新人,新人走新路。”简单的说,新路是要我们把主所托付我们的,实行出去。主所托付我们的,可分为四大重点:福音、真理、生命、召会。我们为了实行这四点,经由主恢复六十几年的经历,以及两千年来,基督教各宗各派在地上的实行,找出了一条最合圣经的路。这条路是神所命定的,也是圣灵所印证、带领的,并且是最有效的一条路。
两千年来,曾有人实行这条路,可惜,没有人把这条路当作惟一的路。在这次的改制里,我们要把这条路当作一条正式的路来实行。
带人得救
首先,我们需要叩门,带人得救。叩门的确是非常可行的路。有人在短短两个多月内,竟然得着了一百二十人,并为他们施浸。这是一件了不起的事。
带人认识真理
其次,我们要带人认识真理。这个真理不是一般人所知道,普通、皮毛、肤浅的真理。这个真理乃是说到神永远的经纶,是要在祂神圣的三一里,借着经过种种过程,将祂自己分赐到祂所拣选的人里面,使他们得着重生、圣别、变化、模成、得荣,并作基督的肢体,成为基督的身体,在地上作神团体的彰显。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真理。
在叩门传福音之后,我们必须接着在新受浸的圣徒家里设立聚会,开始教导他们真理。这真理是圣经的精粹,也是圣经的中心,更是神心意里所要得着的;但这真理却最为基督徒所忽略。有些人读经只摸着圣经的皮毛,就说圣经是一本浅显的书,其中并没有多少价值。然而,我从年幼研读这本书,至今已经超过六十年。我越研读越认识其中的奥秘,越觉得圣经的宝贵,实在是深刻到极点;因为这本书乃是说到神永远的经纶。
“经纶”这辞在中文里,是一个很大的东西。在神里头有一个经纶,就是要将祂自己,借着经过各种过程,分赐到祂所拣选而蒙救赎的人里面,使他们与祂联合为一,成为基督的身体,在地上彰显神。凡出去叩门,或到人家中带领聚会的,都得把这个真理学习得透彻;不仅晓得明白,更要学习到一个地步,能顺口成章的教导别人。每一个新受浸的弟兄姊妹,经过六个月这样的聚会,也能成为教导人的人。若是这样,过不多久,就会有许许多多的人,认识圣经中的这个真理。这只是一个向导,要叫所有新蒙恩的人,都能好好读经,认识全本圣经六十六卷中一切的真理。这乃是我们所说真理的托付。
带人生命长大
第三,我们要带人生命长大。真理带着亮光、生命、能力,也带着属灵的事物,这其中包括神一切的丰富。因此,当我们教导人真理时,自然而然的他们就得着生命的供应,而在生命中长大。圣经中所说的生命,就是指神非受造、永远的生命。这个生命不在神以外,不是与神分开的,这个生命就是神自己。换句话说,这个生命就是那灵,而那灵就是基督。所以,当我们把生命供应人时,就是把那灵供应人,也就是把基督供应人。
永远的生命就是那灵,也就是基督。如今我们都得着了这生命。诗歌三百七十七首说,“荣耀!荣耀!基督作生命,荣耀!荣耀!圣灵来引领。”然而我们不能停在这里,我们需要看见,神把祂的生命分赐给我们的目的,就是要我们重生、变化、模成祂长子的形像,成为祂的召会,作为祂在一地一地出现的金灯台,向这世界发光、照亮。
建立召会
第四,我们必须把这些受浸、得着真理造就、生命长大的人,建立成为召会。一般人都将基督教看为一个宗教。然而在圣经中,“宗教”不是一个积极的辞,(参徒二六5,)乃是个消极的辞;不是正面的,乃是反面的。换句话说,圣经是贬低宗教的。既是如此,所谓的基督教,是不是宗教呢?这要分两面来看。若是按照正统,合于圣经的那种基督教,不是宗教。虽然人把“教”字放进去,实际上圣经所启示的不是宗教,而是基督。照着圣经,我们所信的是基督(Christ),不是基督教(Christianity)。
这位基督是一个活的人位,祂就是三一神,圣父、圣子、圣灵的具体化身。今天祂经过死与复活,成了包罗万有赐生命的灵;所以我们能呼吸祂、被祂充满、占有。当我们一起聚会时,祂是与我们同在,并且在聚会中多方运行,向每一位弟兄姊妹施恩。这就是我们所传扬、所信仰、所敬拜、所事俸的基督。我们不是一个宗教,也不是所谓的基督教;我们乃是一班在一起享受基督、服事基督的人。
另一面,按基督教变质的情形说,基督教的确是个大的宗教。其中最大的派别,就是天主教,再次是更正教。在更正教之下,还有许多的宗派、公会。我们并不代表那样的基督教,我们乃是代表神的召会;这召会就是基督活的身体,由凡有神永远生命之人所构成。我们若是要把福音、真理、生命、召会,这四大重点实行出来,就要倚靠圣灵、圣经的话,并多方祷告,加倍殷勤劳苦。然而,这些说法很笼统。以我们六十多年的经历,加上两千年来,基督教各宗派的实行,我们看见其结果,实在不彀叫人满意。今天要把这四大重点具体实行出来,就必须我们个个实行叩门、访人、传福音,并到人家里去教导真理,供应生命。
新路的具体实行
每二十人产生一位全时间者
叩门、访人、教导真理、供应生命,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把人带进基督的身体里,过召会生活,更不简单。这一切都需要时间,也需要人手。因此,我们经过不断的研究及各面参考,加上多方祷告后,深深觉得要实行这四大点,首先,我们必须在我们聚会的人中,每二十位产生出一位全时间者。
台北市召会目前名单上虽有一万多人,但经常聚会的约有四千。在这四千人中,应该可以产生二百位全时间服事者。每二十位产生一位全时间者,其他十九位则当尽力供应这一位。
根据我们的观察和经历,我们认为,每位全时间者主日多半在聚会,所以不必去叩门;但其余六天,需要天天出去叩门。在这六天中,无须天天叩八小时,只要叩八小时的三分之一,也就是两个半小时,最多三小时即可。一周连叩六天,每周铁定能叩得一个人受浸。这样,以一个全时间者的劳苦,一年五十二周,就能叩进五十二个人;两百位全时间者,就能叩得一万零四百人,以整数来算,可得一万人。
每四人中有一人每周出去叩门
其次,凡有正常聚会的人,每四个人中应该有一个,最少每周出去一次,叩门两小时,或者访问两小时,或者教导真理两小时,或者与人交通供应生命两小时。台北市召会有四千人聚会,就能有一千位非全时间服事者,周周出去叩门。这样周周叩门,每周出去两小时,每两个月,也就是八周,必定能叩出一个人得救。保守估计,每一年就能得着六个人,而一千人就能得六千位。这样,加上二百位全时间者所叩得的人数,就是一万六千人,也就是四千人的四倍。这需要我们一同来作。
“速兴起传福音!速抢救灵魂!请你看千万人天天沉沦!莫塞住怜悯心,莫看重金银,松开手,传福音,趁着现今。速兴起传福音!速抢救灵魂!你为何仍忍心,看人沉沦?”(诗歌六六四首。)长老们要带头兴起。今后,长老们不是坐在会所的办公室里,乃是天天出去叩门。叩门与叩门不同,一个随便的人去叩门,价值不多;一个端庄高雅的人去叩门,价值多多。所以,长老们去叩门,那个分量是更重的。照圣经所说,作长老的,“也不是作主辖管所委托你们的产业,乃是作群羊的榜样。”(彼前五3。)为此,长老们应该先去叩门,作群羊的榜样。
若是二十人产生一个全时间者,四个人产生一个周周叩门的人,那么以四千人作基数,台北一年就能叩进一万六千人,有四倍之多的繁殖。这样下去,到一九九〇年,台北就会有二百七十万人被叩进来。让我们拭目以待,但请不要冷眼旁观。二十个产生一个,四个产生一个,长老们带头传福音,全体信徒同心祷告,并在财物上竭力供给;这样,主必定有出路。
我确信五年福音化台湾,在主的恩典带领下绝对能成功。我们由各面观察,及一般经历来看,我们的确有足彀的把握,能福音化整个台湾。所以,要为五年福音化台湾这事祷告。从明年一月起,这四百五十位全时间者,在这岛上就要有所行动。在这次训练中,从海外来的有二百五十位。这二百五十位中,有一百一十八个人签字,要求我答应他们留在台湾,最少一年之久。有的甚至要求留到全台湾福音化完成。若是仅仅只有本岛的圣徒出去叩门,也会有功效;但若是每一队里,能有一个外国人,尤其是美国人,必定更有果效。同样的话,有时由中国人说,别人不容易接受,由外国人说就容易多了。
所以,五年福音化、真理化、召会化这件事,是非常可期待的。盼望各地召会的众圣徒,对主今日新的行动,都能从深处说阿们,并以祷告来配合,没有一个人有异议,没有一个人说另一种话。感谢赞美主,祂给我们一条惟一的路,能成功到永远。
主后一九八六年十一月二十三日讲于台北特别聚会
第九篇 人人尽功用的恢复
讲道“杀死”圣徒的功用
我们有些人在召会中,已经听道三十几年了,我们有什么感觉呢?我们是好像麻木了,完全没有感觉呢,还是很满意?或者是觉得若有所缺,很难过?几十年过去,我们在召会中听道、受训,并且有所服事;但若是主今天回来,我们能交账么?我们能交什么账呢?
因着我在台湾工作多年,圣徒们给我一个说话的地位,我就要说,最令我伤痛的是台湾。因为从一九八〇年起,我观察到台湾召会的情形,完全是死锁不前,甚至是退后的。六十多年前在中国大陆,我们从公会里出来;三十多年前在台湾开始主的工作,结果到了四年前,我们竟然完全走回头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