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找了一些信得过的,政治素质过硬,或者说自身利益和学校利益息息相关的学生会干部,让他们去网上大造舆论,力图挽回舆论一边倒得趋势,于是到事情爆发的第二天晚上,各大论坛渐渐有一些为学校申辩的声音,文字写得很过硬,有狡辩,有正辩,不细细看还真以为说得有道理。
第四,找到当事的女生,一番威逼利诱,这些mm们自然也就三缄其口。
第五,得找个心甘情愿的替罪羊。这人官不能大,大了太显眼,又必须是事情的参与者,还得心甘情愿,不能再闹腾。几下一合计,咱们的副主任成了独一无二的人选。
于是就有人找副主任谈话,让他把这黑锅顶了,副主任觉得很冤枉,毛主席还和少女跳交谊舞呢,为什么我们学校就不行。找他谈话人保证他把这黑锅背了,忍一时之气,以后必有好处,副主任想到 副教授的话,心中渐渐有了定见,慨然承诺这个责任他担了,绝对不牵涉到任何领导。最后副主任因为处理公务不当,不尊重学生意愿等理由被停了职,他到也干脆,一句怨言没有回家待了大半年,到了2005年开学时,重新上了岗,您猜他新岗位是什么?如果你的答案是:还是某民办学院办公室副主任。那对不起,您实在不是一个合格的中国人,还是回火星待着吧!
这个故事到这,就告一段落了,我说过我和这个学校渊源极深,所以我在写故事的时候,眼前总浮现出一些可爱的面孔和诚挚的笑容,如果他们看了故事,又知道写的人是我,一定会说:“嗨!这家伙,还真恋旧!”
最后一定有朋友要问,那块地的主人到底是谁,那歌到底是什么,对不起,我四处打听,也没有人知道,毕竟出土的文物太少,墓穴也没有真正找到,靠现在的资料只能判定是六朝的贵族妇女,学校的牌子上写“六朝公主墓地”已经是很有远见的了,那么那神秘的歌声到底唱的是什么了,我觉得是,或者说我希望是下面这首:
春林花多媚
春鸟意多哀
春风复多情
吹我罗裳开!!!
作者:胡不归1975 日期:2010-02-12 03:25
最后想来想去,还要啰嗦几句,那就是本故事纯属于虚构,如有雷同,实属巧合!大家千万不要瞎联想!
如果有人问,下一个故事什么时候开始!嗯!嘿嘿,看贴仔细的朋友记不记得我曾经在帖子里贴过我写的一首打油诗。那首诗的尾联就说明了我下次更新的大概时间,自己去找吧!哈哈!
作者:胡不归1975 日期:2010-02-14 15:42
嘻嘻 !没有什么人上 ,祝朋友春节愉快!哈哈!初一飞雪多年不见了,雪光如昼的夜晚总让人难以入睡,天南海北并无二致,今晚好好地喝一杯!哈哈!
作者:胡不归1975 日期:2010-02-21 20:14
节后答疑帖:
长假过得真快,对我而言所有的长假都嫌短,如同钱钟书先生说的那样:快乐快乐 原是要快才能乐的!当然这话也不尽然,比如有些事情太快乐,只怕双方都乐不起来。
一:
先说一件遗憾的事情,有朋友看了娃娃神像的故事后帖了一些图,我告诉大家,图不对,今年那朋友过年回家我托他拍个照片回来,他倒也不负所托,回家只有三天,大年初一就赶去拍照,顺便烧香,可是没有拍到清楚的照片。
大年初一,风雪交加,路上也是泥泞不堪,他所在的那个县级市路上冷清清的,没有几个人,大家伙有一半躲在家里,恩,还有一半估计都跑去东岳寺了。据说车子排队排了有将近一公里远。从前门山殿直到后面的碧霞宫,人满为患。去干什么不用问,无非是求佛祖保佑明年能升官发财,全家平安。求平安也就罢了,佛陀能保佑人升官发财却不知道是出于哪本经典,我也问了些高人,都茫然不知所对。我这朋友到是不好这口,无奈妻儿父母都要烧香,一路边挤边拜,到碧霞宫时简直挤都挤不进去,只能远远地拍了几张,很不清楚,所以不发了,提醒大家,神像当然是高高在上的,而娃娃神像更是有玻璃罩子罩住的,待遇比正殿里的佛陀塑像还要高。
二:
关于本贴是不是调情帖的问题,我有一些自己的看法。
说本贴是调情帖的朋友一定是恺悌君子,从来没有调过情,也不知道该怎么调情。调情这种事情是很有学问。首先一条就要隐蔽,手眼身法步,再十足的功夫也只能给你那意中人看,比如三河县医药公司董事长西门大官人就是此道高手,你看他和小潘调情时,也不过用手指在在小潘掌心轻轻一抹,意思到了就得了。日后在何九发现情况时,他还劝何九“务必一床锦被遮盖则个”。你看看,这才算得调情,假如他将对小潘的爱慕写在帖子上到处供人传阅,那就好了,因为武大郎是矮子,不是傻子,一定有所预备,不会枉送了性命。《金瓶梅》这样伟大的文学著作,即便是恺悌君子也不妨批判性地看一下,很有些意思。
所以有时候 我老不来更新,大家在版上聊聊,也无所谓,开心呗!有的朋友不喜欢看 ,也不要紧,反正我总是时不时地上来讲讲故事,哄你开心的!
三:有人问我完人情结是怎么回事,我没有贴出来,也不想贴了!大概说说。
2009年,最好和最糟糕的电影都是《十月围城》,好,是好在技术上,摄影,美术,节奏处处到位,演员也算尽职。
最糟是糟在电影想要传达的意识形态上,这个问题要说起来就长了,我只说,通过一番思考后我觉得,该电影的传达出来的意识形态 和 多年前克拉玛依市128火灾中“学生们不要动,让领导先走!”这句话的意识形态别无二致,只不过,一个赤身裸体地狂奔,一个锦衣华服地端坐。俺早过了愤青的年龄了,多话就不说了。
四,
作者:tebiekaixin 回复日期:2010-2-20 14:22:00 6581#
终于看完了,很高兴发现了这个帖子,很喜欢楼主的文笔,不过,作为楼主未来的有可能的同行,我有一个小小的不情之请:能不能多说些记者的采访技巧?就比如说你说被采访者说“记者同志你别管了,你管不了”,无非两种可能,我看了就觉得很受启发,能不能请楼主把这么多年的采访经验和技巧梳理一下,发在这里,让我这样的小菜鸟多学习学习,谢谢!楼主看到请回复一下好吗,我会天天来看的,谢谢!顺祝新年快乐!
要我梳理采访技巧,这哪梳理得完啊!故事还来不及讲了!哈哈
你要是去媒体实习遇到个好老师就什么都齐了,哪里用得着我废话。之前我写过三种记者的区别,有志与此道者,做到第二种境界就很不错了。另外人情世故也是历练出来的,不是教出来的!技巧也和各人性格有关,你慢慢就知道!
五:
作者:jessiecat0905 回复日期:2010-2-20 15:58:00 6582#
还好这个学校的故事是虚构的,不过不知道学校是不是真的立了“六朝公主墓碑”,
如果你还有机会回学校,自己去看看吧!哈哈!后果我不负责!
六:关于学校的故事,有人很关心副主任现在做什么去了,这个我不能说!可以说的是“替罪羊”哲学,是中国官场里独特的哲学,如果在适当的时候,做了适当的替罪羊,在适当的情况下,背了适当的黑锅,嘿嘿,那么羊终究能变成狼,黑锅迟早变金锅。不过这个度很难把握,得是官场上的积年老手才能略窥门径,玩得不好把自己玩载了的大有人在。
那副主任原也没有这个本事,只不过受那教授的话启发,瞎猫蒙到只死耗子而已。
七,关于我什么时候更新,我也不知道,开过年来又有不少事,总得忙一阵子。第二季的三个故事,埋婴冢我最喜欢,另外两个有些仓促,勉强说得过去。总之收集素材,保证质量是第一位的。春暖花开,草长莺飞,脑子里的故事只怕也会不安分地钻出来了吧!
还有未尽之处,大家可以再问!
作者:胡不归1975 日期:2010-03-02 15:31
这两天一直在关注“新泰事件”,实在太有趣了。中青报的报道一出来,这事又越发的有趣的。中青报现在被骂得不清,但是我觉得不能怪记者,有人说那几个记者收了钱,根据我对中青报的了解这不大可能,何况事情闹这么大,给你钱你也不敢拿。
还记得我以前给大家说过的三种记者的境界吗?这次采访的记者同志境界显然还不够,这种事情嘛,你只要看到全山东的媒体选择集体失声,就知道浑水淌不得了。
换句话说,即便记者们很牛逼突破封锁,挖到内幕,你自信中青报能顶得住压力发出来吗?
我肯定地讲一定发不出来,为什么呢?恩,我可以简单说两句,估计更贴不会有人发现,也不会被删除。
官员选拔只是表象,往深里看,涉及到基层官员能否普选的问题,再往深里看,嘿嘿,对不起,我不敢看了!
如果有人要往深里看,我有个建议,很多年前,有一部科幻小说,说某国改革选举制度,从基层的官员普选开始,然后逐渐自下而上的改革,由此引发的一系列社会大动荡,作者的文笔有上个世纪50 60年代本国知识份子的刻板方正的气息,意识形态到有冷战前后欧美知识分子的味道。不过不好意思,我不能告诉你作者和书名,因为这是一本已经被禁了好多年,至今还没有开禁的书,恩,科幻小说也可以被禁,这件事情本身就带有点科幻的色彩。
我要说我没有看过这本书,你一定不相信,可是信不信是你的事情,我还是要说我是个良民 ,我没有看过。
过段时间来写故事吧!哎,这个社会不是诡异的事情素材更多,我偏偏要写什么鬼故事,真是自讨苦吃!不过很奇怪,我半夜写鬼故事,一点都不害怕,如果让我写现实题材,只怕难免寒毛直竖。
作者:胡不归1975 日期:2010-04-16 14:56
本来打算清明节左右更新的,后来事多没有精力写了,幸好没有给大家承诺,希望五一节左右来更新,反正3天假期也没有时间出去玩!
作者:胡不归1975 日期:2010-04-16 17:23
作者:眼镜猫熊 回复日期:2010-4-16 15:37:00 7220#
作者:胡不归1975 回复日期:2010-4-16 14:56:00 7215#
本来打算清明节左右更新的,后来事多没有精力写了,幸好没有给大家承诺,希望五一节左右来更新,反正3天假期也没有时间出去玩!
擦擦眼睛,真的是胡哥么。。。
真的是我!不是山寨版本的!
作者:妍非凡 回复日期:2010-4-16 14:58:00 7218#
哈哈,被我捉住了!
那好吧,放胡哥大假,大家等待五一胡哥再来还文债吧!
我一段时间不上来,就是怕欠大家的文债!生平最怕欠人家的,何况是这世上各种债务,文债是排第三难还的,酒债排第二,排第一的是什么,各位朋友估计都免不了欠过,自己猜去!
作者:胡不归1975 日期:2010-05-01 20:43
朋友们好,好久不来更新了,过年后一是事情多,二是有点意兴阑珊所以也就没有来写,居然还有不少朋友惦记着,这让我很感动。
我常常觉得自己生活在一个无比神奇的时代,过年过来发现神奇的事情越发地多了。和这些事情相比,我所谓的诡异经历真是太正常不过了,所以写不写也无所谓了。如果有一天我不写了,其实也不要紧的,大家可以打开电视机,看看新闻,感受一下这个神奇的时代,毕竟那些也是我的同行们的杰作。
这次要更新的故事,和以往的相比,风格上有一些变化,也许有朋友要问,你以前的风格挺好,为什么要变呢?其实也没有为什么,只是我希望有一天像我的偶像燕大那样能写出一些真正好的东西,所以我觉得变一变也是有必要的。不过再怎么变,我左看右看,还是老胡的东西,不太像别人的,朋友们看了自然会知道。好的,现在开始我们今天的故事。
洪公祠位于本市最中心的地带,原是为祭祀明清易代之际风云人物洪承畴所建,洪亨九生前是才大如海的功名之士,却也料不到自己身后不久,即被清帝列入《贰臣传》,真可谓是身名俱裂。这洪公祠自然而然也就日渐破败,再加上300年间本市几经战火,到如今洪公祠已是片瓦无存,只剩下个地名。现在的洪公祠其实是一条巷子,巷子的东头有家浴室,唤作“浴福池”,公元2000年以前,我刚工作的时候,经常和警察老魏一起去“浴福池”泡澡。
老魏当时是市局治安处的小领导,他老家与我老家靠得很近,方言也几乎相同,我采访了他两回,就算混熟了。老魏常常要我陪他去浴福池泡澡,我只要有空,都是欣然乐从,因为泡在温暖的池水中,听他讲些稀奇古怪的案子,稀奇古怪的人,对于年轻的我来说简直是最大的享受了。老魏讲故事很有一套,一个普普通通的案子,他也能讲得精彩纷呈,再加上他干了几十年的警察,熟透了人情世故,故事讲完后的一番点评,也让我获益匪浅。据他说他讲的故事都是有案可稽的真事,我当然相信他的话,唯独下面这个故事,他说是真事,我却很不以为然,或者说我潜意识里非常希望这个故事不要是真事。
那是1999年的秋天,我和老魏在洪公祠边上吃了晚饭,喝了点小酒,穿过巷子去“浴福池”泡澡。一下水,热气蒸得酒劲上涌,人很是舒服,老魏轻轻地搓着身子,我知道这动作如同是说书先生的惊堂木,老魏搓得浑身松弛之后,就要开讲了。
老魏道:“小胡,你们大学生有没有相信鬼的。”
我道:“一定是有人相信的,但是我不相信,我们以前班上的女生说起来时不相信,但是听到鬼故事个个吓得半死。”
老魏听了,也不说话,隔着水汽,我觉得他眼神有点朦胧起来,我问:“魏处,您问这个干什么?难道您一个老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倒相信有鬼。”
老魏摇摇头道:“其实我也不相信,我倒真希望有鬼,这样我死了以后,也能来这泡澡。鬼有没有我不知道,不过我倒是遇到过一件怪事,恩,这事局里的老同志都知道,说是鬼吧,我觉得也不是,说不是吧,我又不知道是什么。”
作者:胡不归1975 日期:2010-05-01 21:03
老魏说的这件事发生在16年前的1983年10月,刚巧也是个秋天,秋季原是本市最好的季节,红枫黄杏,水碧天青,很是宜人,然而1983年的秋天,却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肃杀之秋——那一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次“严打”。上了年纪的人应该对那场严打印象深刻,一场场的万人公审大会,一车车的犯人游行示众,示众的当天这些人就做了枪下游魂。老魏那时候在刑侦处,参与办理了几起大案,那年夏末,他还亲手击毙一名黑帮老大,但是背部被人砍了一刀,虽无大碍,但那伤口甚是可怕,把他老婆吓得不轻,坚决不让他在刑侦处工作,老魏不听,他老婆就找局领导闹。局里考虑到老魏的伤势,暂时把他调到了清闲的档案处,每天喝喝茶,看看报纸,打发打发时间,顺便也养养伤。
事情发生在老魏调到市局后的第四天。那时候市局的办公大楼就在洪公祠北头,这楼在国民党时期乃是赫赫有名的中统大楼,楼虽然旧了点,但是建筑质量好,而且据说在设计时建筑本身就有许多安全保密的功能,作为公安局的办公大楼正合适。全楼高5层,在第二层有一间治安处的办公室,里面有一部热线电话,专供市民遇到紧急情况时拨打,算得是如今110的雏形,房间里24小时有人值班,一般值班的都是女同志,出事的那天晚上是一个姓王的女同志值班。
那时候不像如今,夫妻吵架,猫狗丢失都有人会打110。公元1983年,市局治安处的电话常常一个礼拜都响不到一回,所以值班也很轻松。那个秋日的夜晚,这位王警官一边织着毛衣,一边看电视上正在热播的港剧《上海滩》,她织毛衣的手法很纯熟,十指翻飞,诸般针法一气呵成,几乎用不着看,可是那一夜,她却常常打错,打错就得拆一段重打,这让她很焦躁,心想:今天这是怎么啦这是?手不大听使唤了。一念及此,她突然觉得房间里有些不对劲,到底哪里不对劲她也说不上来,自己觉得可能是秋燥,让人感觉不舒服,于是想起身活动一下,正在要起未起的当儿,她感觉身边似乎多了一个人出来。
作者:胡不归1975 日期:2010-05-01 21:04
房间里有并排放了两张椅子,王警官坐的是一张有靠背的,还有一张圆凳子就在她身边,此刻她觉得那张圆凳子上似乎坐了一个人。王警官天生胆小,当警察又没有跑过第一线,此时很是慌乱,想喊人,一口气憋住怎么也喊不出来,想起身冲出去,浑身软软的也起不来,而且那圆凳子正隔在她与门之间,只要她一起身就必然要和圆凳子上的那东西正面接触,她着实没有这份胆量。她定了定神,也不扭脖子,拼命地用余光往圆凳子上瞅,想看看是不是自己的幻觉。视觉神经告诉她,不是幻觉,圆凳子上确实站了一个人,这人个子不高,大概1米多一点,精瘦精瘦,浑身黑乎乎地。那人侧脸对着王警官,王警官只能看个轮廓,看不清眉目,但她觉得这个“人”也在聚精会神地看着电视。
作者:胡不归1975 日期:2010-05-01 21:27
王警官只觉得周身三万六千个毛孔一松一紧,虚汗渗了出来,想要张口长嚎,那身音到了嗓子眼就化为乌有,那“人”似乎当王警官并不存在,只是面对电视一动不动地站在圆凳子上。王警官不断地提气鼓劲,想要喊出一嗓子来。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她终于喊了出来,这一声长嚎当真是能裂锦碎石,整个大楼在加班的人,连同门口的值班民警都闻声而动,冲了上来。当众人来到治安处值班室时,只看到满头大汗,神色惊慌的王警官,房间里并无他人,电视里放的《上海滩》刚刚结束,在走着演员字幕。
王警官还没有从刚才的惊吓中缓过来,手抚胸口也不说话,一个年轻警察开玩笑问:“王姐,这电视剧哪里吓到你了,我们刚才也再看,挺好看的啊,您这是怎么啦?”听到人说话,王警官猛地一惊,说:“啊!刚才房间进来个人。咦,你们看见没有。你们看见没有?”众人面面相觑,一个同在二楼值班的警官说:“你那嗓子喊得鸡都要给你吓醒了,现在还在楼里的人都在这。”说罢转头问:“刚才有没有人进来过,吓到王姐了。”众人都摇头。
这时候王警官已经清醒了,于是把刚才发生的事情告诉大家,有的警官觉得是王警官自己吓自己,有几个上了年纪了警官,警惕性高,怕有敌特份子破坏,于是组织大家将整栋楼都搜索了一遍,结果是一无所获,当然有的房间他们没有钥匙也进不去,那些房间全局也只有两三个人能进,保密性能堪比银行的金库,警官们进不去,自然也没有什么东西能进去。
搜索一番没有发现异样,众人稍稍安心,于是让王警官先回家休息,换了一个人帮她值班。这一夜再也没有发生什么异样的事情。
作者:胡不归1975 日期:2010-05-01 21:50
第二天,这事就在局里传开了,局领导特意找王警官谈话,问她是不是值班太累了,身体不舒服啊等等等等。王警官矢口否认,坚持自己那一夜确确实实看到了一个人,或者说一个东西,并且赌咒发誓,自己若是说谎,就天打五雷劈。局长又批评王警官说作为一个党员怎么能发这种封建迷信意味很浓的誓言呢,一个彻底的唯物主义者,又怎么能看到什么一米高得小人之类的东西呢?何况这种非常时期,这样可不太好。王警官心说什么叫“怎么能看到”,难道是我自己想看到不曾?不过她看局领导的态度似乎严肃起来,也就不敢再顶,只得默认自己不到50岁,就已经老眼昏花了。局领导让王警官暂时不要值夜班,休息两天,调整调整。
这事本该就这么过去了,确实也太平了两天,第三天晚上,差不多同样的时间,又一声尖叫爆起,那声音利而锐,比起王警官的声嘶力竭长嚎,更是别有一番韵致,局里值班的众人心想;:得了,市局可以开京剧团了,净天地有人练嗓子。大家判断一下,声音的来源好像还是2楼治安处的值班室,于是众人往二楼赶,走一半,看见二楼治安处值班的刘警官急冲冲地往下跑。刘警官看到同事上来了,急急道:“有人,有人,有人进了我房间。”
老魏讲到这停了下来,似乎舒服得要睡过去了。原本喝点小酒再泡浴池,很容易睡过去,可是老魏的这个故事将我的睡意驱散得一干二净,我不睡,自然也容不得他做大梦,于是问道:魏处,这个故事是您听说的,还是亲眼所见啊?”
老魏说:“第一次出事的晚上我不在,第二次我刚巧在,那嗓子叫得,嗨,好听啊!那天值班的女警以前是公安系统里唱样板戏的一号旦角,我以前看过她的戏,但是她嗓子调得最高的就是第二次出事的那天晚上,京剧里叫什么来着,叫嘎调,你觉得那嗓子要到头了,她还能再拔一个。嗨,有点意思。”
我说:“魏处,嗓子高不高,我不关心,我关心的是那旦角警官到底看到了什么。”
作者:胡不归1975 日期:2010-05-01 22:20
三千多个字,今天就到这吧 只要有空每天三千字,这个故事才刚刚开了一个头,说实在的我觉得后面的发展比较精彩。
作者:胡不归1975 日期:2010-05-02 20:06
刚才看了一点高希希版的《三国演义》,嗯,感觉还不错,说实话大陆拍历史题材的电视剧找的演员都是气质与书本上比较接近的,但是一拍武侠,导演们就找不着北了,找黄晓明演韦小宝,这都哪跟哪啊!台湾的杨佩佩让任贤齐演了令狐冲,杨过,楚留香三个角色,让我看了恨不得掐死她和他,甚至觉得他和她是不是有一腿啊------这种感觉在看大陆的武侠剧时频繁的感觉到。
转回来说历史剧,我最喜欢的一部是《走向共和》,当时反响热烈,各大台争相复播,后来居然被禁了——我当时很震惊,为什么我喜欢的东西经常被禁,我本来挺喜欢我自己的,现在也不大敢喜欢自己了,这让我很郁闷。所以今天我要说,我对我写的这些东西非常的不满意,一点都不喜欢,至少眼下是这样的。
现在开始贴这些不我很喜欢的东西。
旦角警官说法和王警官的一样,都是觉得有人进来值班室,在圆凳子上看电视,不过这次圆凳子靠墙放,旦角警官根本看不见凳子上是什么东西,也是想动动不了,想喊喊不出来,正是由于憋得久了,一嗓子喊出来,才喊出了她职业生涯的最高音。这次没有人再敢笑话旦角警官,而是很慎重地作了安排,有人守门,有人分层搜索,有人检查门窗,结果,没有发现任何人出入治安处值班室的痕迹,门窗也完好,楼里面也没有发现任何生人进出的痕迹,当时有几个老警官就意识到问题严重了。
第二天这事又报到局领导处,这领导年轻时打过仗,又是从刑侦口子干出来的,非但是不信邪,对什么心理暗示啊,群体暗示啊等粗浅的心理学原理也懂一些。他听到这事,火就往上涌,心说,正是严打的关键时刻,怎么净有人给我添乱,还想不想好了。于是将旦角警官叫上来问情况,旦角警官口才比王警官好,把恐惧的感受形容得活灵活现,局领导越听越气,强按住怒火,又拿出“一个彻底的唯物主义者,又怎么能看到什么一米高的小人之类的东西呢?”这一套来教育旦角警官,不想这旦角警官的老公是个比局领导大个一级半的领导,她本来被指派值夜班就一肚子火,平白无故地受到惊吓,领导非但不安慰,还要批评,旦角警官有恃无恐,当场就发飙了,她伶牙俐齿,一番夹枪带棒的抱怨,竟把个局领导弄得手足无措,幸好有同事把旦角警官拉开为局领导解了围。局领导冷静下来后想想,虽然说一个彻底的唯物主义者,不应该看到什么一米高的小人之类的东西,但是连续两个好同志都唯物主义得不彻底的几率也太小了。
作者:胡不归1975 日期:2010-05-02 20:08
之后局里就有人拿市局的大楼做文章,说这本来是中统保密局的大楼,是不是有什么机关暗道之类还藏着人,藏着电台呢?这样的想法在当时并非天方夜谭,据说国民党撤离本市时,在本市安排下了无数的秘密电台,以便为以后反攻大陆提供情报,反攻大陆无疑的痴人说梦。而那些传说中的电台,暗道等等倒是在几十年后为本国影视行业发展作出了贡献。其实在接管这座大楼的时候,市局已经请专家对这栋楼进行了全面的检测,的确发现过暗道,已经用土石封掉,不可能再有人进出,而且更让很多老警官们百思不得其解的是,那一米多高的“人”为什么要去治安处值班室,那房间简直是全大楼最没有价值的地方,除了那电视还值点钱之外,一无所有,而那“人”似乎也不是去偷电视的,据前后两个同志的反映来看,它更像去看电视的。局领导越想越觉得有问题,他是久经沙场的人,虽然不信神鬼,但是“敌特破坏分子无处不在”的观念倒是根深蒂固,于是为了解开“小人之谜”,市局组织了一次围捕行动。
作者:胡不归1975 日期:2010-05-02 20:44
由于严打正酣,刑侦处调不出太多的人手,这次围捕行动的设计和指挥自然就落到了刚调到档案处的老魏肩上,那时侯没有什么监控设备之类,围捕主要靠人数优势和判断的准确,用今天的的眼光看,老魏当时制定的围捕计划是相当完善的。
首先他安排了一个经验老道,胆量十足的老警察来值夜班,在治安处值班室左右的房间,上下的房间和对面得房间都安排有警官,值班室的窗下,以及1楼到2楼,2楼到3楼的楼梯口都安排了人,老魏亲自在治安处值班室对面的房间把守。他们每天从《上海滩》开始前半个小时开始站班,到《上海滩》结束后半个小时结束。因为那“小人”似乎就会在这段时间内出现。由于两个警官都反映“小人”出现后自己有动不了喊不了的现象,老魏还给值夜班的老警察做了特别的设计。
老魏要求这个老警察只要《上海滩》一开始,他就要用一根筷子在一只碗上敲,声音要让对面的房间能听到。一旦他停止敲击了或者筷子落地了,老魏就要带人冲进来,如果他要上厕所必须先喊一声,告知对面的人才能去。在没有监控设备的情况下这样的安排也算巧妙,只是苦了这值班的老警察了。围捕行动开始后的前三天,这老警察把他唯一会的一首歌《洪湖水浪打浪》敲了两百多遍,敲得手腕酸疼,两眼昏花,对面的老魏也听得痛不欲生,但是毕竟是老战士了,这点苦咬咬牙也就忍了,幸运的是,那小人并没有让他们失望。
第四天晚上,围捕行动开始,老魏又开始跟着值班警察的敲碗的节奏哼《洪湖水浪打浪》,正哼到第二遍的“清早船儿去呀去撒网”,节奏到了“撒”字的时候,突然中断,老魏一时还没有反应过来,接着哼完了“网”字,突然发觉不对,猛地对面传来“哒啦”一声。老魏识得那是筷子掉地的声音。他的房门本是虚掩着的,他猛地拉开自己的门,双臂张开,右膝盖前顶,上身微俯,猛地朝对面治安处的门扑了过去。
老魏这个动作时很有讲究的,是从警察的擒拿格斗技巧中改进而来,他白天练习了几次,专门为对付这个“一米多高的小人”的,双臂张开本是背后扑击的动作,从正面扑,等于是空门大开,很是危险,不过他右膝前顶正是一米多一点的高度,那东西要从正面出门,必然就要先撞到老魏膝盖上。
可惜撞到老魏膝盖的不是“一米多高的小人”,而是值班室的木门,门轰然而开,老民警瞪着眼睛看着圆凳子,凳子上空空如也,什么都没有。这时左右房间的人也冲了出来,老魏喊了一嗓子“大家都守住原位不要动!”转而问那值班的老警察:“你看到了吗?是什么?”,那警察说:“看到了,看到是,是什么我也不知道。”听完这话,老魏呻吟了一声,倚着门坐了下去。
作者:胡不归1975 日期:2010-05-02 21:58
老魏倒地而坐,到不是因为中了邪,而是刚才扑击那一下用力过猛,背部的伤口破裂,疼得坐了下去,众人赶紧把老魏送到医院,围捕行动宣告失败,但是也不算一无所获。那值班的老警察看见的那“一米多高的小人”。老警察说那一夜他先是觉得烦躁,然后又觉得浑身很舒服,心知自己是着了道了,趁还能动之前,他拼命地扭了一下头,看到圆凳子上的东西。和两位女警官一样,他也觉得那东西是个一米多高精瘦精瘦的小人,似乎穿着黑色的紧身夜行衣,目光炯炯有神,拱手肃立,盯着电视看,他还待细看时,身子已经不听使唤了,筷子一落地,就听到对面门响,恍惚间那“人”就不见了,他的身子也就能动了,起身看到圆凳子时,老魏已经冲了进来。而在楼梯道和窗下把守的警察则什么都没有看到。
事情越搞越大,局领导也很担心,心想解放以后,多少名扬四海的飞贼都被咱们人民民主专政了,这些飞贼本事再大,到底是有形有影的,只要咱们卯足劲,总有逮得着的一天,怎么落到咱们这一位算是有自首性质的飞贼,却是无影无形,首尾不见,这到底怎么弄才好。不过他算得冷静,立即想到了两个办法。一是再请专家来,用最先进的仪器检测全楼,尤其以治安处值班室为重点,看看楼里面有没有被失落的空间,能够躲人的。二是让基层民警在大楼周围的居民中排查走访,看看有没有看到过一个身手敏捷的侏儒。
当然这些工作都是老魏二次入院后展开的,老魏自己在病床上把自己的计划和那夜的情景反复盘算。他觉得他的计划是没有破绽的,而且那东西确实上当,入了圈套,值班警察也及时将信号传达出来了,自己那一扑,也堪称迅猛无比,中间耽误了最多一秒钟,而且扑出去时,值班室的门是关着的,如果里面真有东西,无论如何也不应该扑空的。“小人之谜”把老魏折磨得忘记了肉体的疼痛,躺了三天,他就又来上班了。
老魏出来之后得知局领导的两个举措并没有起到明显的效果,首先是专家用仪器围绕治安处值班室滴滴嘟嘟地测了一整天,没有发现任何暗道机关,还夸奖说,这楼结识,都是红泥方砖砌的,到真肯下本钱。至于走访排查,也等于是没有结果,不明就里基层民警接到任务就觉得很奇怪:找一个一米多高身手敏捷的小人?这是什么意思,要特型演员拍电影啊?不过任务终归是任务,市局附近都走遍了,也没有人说见到,只有一个居民的话有一点点参考价值,可是被局领导认为是妖言惑众,绝不可信。
老魏倒是很上心,听说有居民的话有参考价值,就找了那份走访单来看,还没看内容呢,先看到走访对象上写着“曹奶奶“三个字,地址是“洪公祠31号”,他只觉得身上一紧,心想:哎,好嘛!这事还真和我脱不了干系啊!
作者:胡不归1975 日期:2010-05-02 22:25
今晚就到这 也是三千多个字!明天要去见一位大师 也不知道有没有时间来更新!
作者:胡不归1975 日期:2010-05-02 22:47
作者:红蓠 回复日期:2010-5-2 21:05:00 7450#
那啥为什么爱看《上海滩》》?肯定有原因
你猜!
者:失意夏雨天 回复日期:2010-5-2 22:01:00 7455#
嘿嘿…… 胡哥晚上好 辛苦了啊 咋5.1都没出门去玩玩 看看风景 爬爬山什么的……
意兴阑珊,不想出去玩!到处都是人,人已经不是风景的点缀了,反而成了杀风景的屠夫,有什么可看的!
这个故事写到这儿算出来点味道了,也不知道各位看了有什么感觉!
作者:胡不归1975 日期:2010-05-02 22:52
作者:妍非凡 回复日期:2010-5-2 18:17:00 7442#
可怜胡哥牺牲休息时间来更新,
谈不上可怜!言而有信 也会给自己一种自我认同的快感,满爽的!
作者:西蜀世家 回复日期:2010-5-2 18:52:00 7443#
北京人民发来贺电,热烈祝贺老胡强势回归!
不敬借当今万岁御宝赠胡粉:“新故事,会有的!新鬼话,会有的!”
嘿嘿 我是不是也得找个专家把你这行字保护起来,流传后世啊!
作者:胡不归1975 日期:2010-05-02 23:41
作者:清夜凌波 回复日期:2010-5-2 23:35:00 7463#
今天南京31°,出门就冒汗,晕。
啊 有那么热吗?
作者:胡不归1975 日期:2010-05-03 22:11
啊哟 今天刚回家,五一三天假 就今天还比较愉快一点!下午和一个传说中的大师聊了一下午,很有些收获。看我故事的朋友都知道我对“大师"们的态度,不过今天这位有点特殊,确实有让我信服的地方,能让老胡信服也挺不容易的,到底是什么,这得联系到著名的马桂英女士的故事,有机会我们单独来说一说!
好了 今天累得很,本来不想更新的,突然发现明天也可能没有空,还是更新一点吧,请大家先回忆一下前面的情节,今天要有个大转折了!
说到这,老魏停下来,慢慢地从池水中撑起身子,走到大汤池边上的高温池边上去享受蒸汽浴。“浴福池”是一个老式的浴室,没有桑拿室,只有一个高温池,池中水温很高,池上有木栏封住,人不能下,只有坐在池边上享受高温蒸汽,老魏喜欢去蒸一蒸,我那时还年轻,皮嫩肉紧,受不了那蒸汽的温度,一般是不去的,但是那天老魏说到最最关键的时刻停下来,我也顾不得那么多,立即跟上去,老魏看到我跟上来道:“呦,今天转性了嘛!也来蒸一把啊,对嘛,不体验一下不知道蒸得舒服嘛!这也算历练啊。”我不搭他的话茬,问道:“这小人的事怎么就和你脱不了关系呢?”
老魏道:“你刚才听我说了这么多,你对公安的工作方式也算了解,听了半天有没有觉得不对劲的地方。“
我想了想,摇了摇头,老魏道:“哎!仔细想,就是我刚刚说的那段。”他这一提醒,我猛然醒悟:是啊,确实不应该是这样。
问题出在走访单上,老魏说走访单上的姓名是“曹奶奶“三个字,这就不对了,民警走访,有线索记录下来,一定要写下居民的真名,住址还有身份证号码,“曹奶奶”一听就是一种称呼,这样写极其不符合规范,这也应该不是民警失误,不然老魏也不会单独提出来说了,于是我提出了自己的疑问,最后问道:“是不是当时的民警是个小年轻,搞错了?”
老魏一副孺子可教的神情道:“不是民警搞错了,这是基本规范了。民警这么写因为曹奶奶就是曹奶奶,大家都这么叫她,本市独一无二的曹奶奶。”
我道:“走访单上说什么,曹奶奶怎么说?”
老魏道:“曹奶奶说你们公安要找的东西是洪公祠的家仙,那东西解放前就在了,和国民党反动派都能相安无事,你们也就不去惹他了,凡人是找不到他的,把他惹恼火了,还会惹祸上身,而且过两天这家仙就要搬家了,再也不会来了。”
我道:“这真是无稽之谈,家仙这玩意,乡下很多,有不少都被人利用来骗取钱财。城里人气这么旺,哪里能有这东西啊!”
老魏道:“人气旺?嘿嘿,那是现在,16年前,天一黑新街口这一带也是鬼影子没有一个。谈不上人气旺。不过如果是单看内容,我也觉得是无稽之谈,但是看到曹奶奶的名字,我就又有想法了,而且我知道不管是不是无稽之谈,这事我得管到底。”
作者:胡不归1975 日期:2010-05-03 22:22
呦 今天很热闹嘛 人不少 !看来前几天都是过夜生活去了!
作者:西蜀世家 回复日期:2010-5-3 22:17:00 7497#
老胡踏夜色而来,有点潇洒的感觉哈。
最近老不见观音哥哥,却来了阿姐铺子!哈哈哈
这两天本市天气热得很,晚间到是很舒服!还有我搞不懂了 为什么西兄这个天气还要去烤肉?十三陵的烤肉是不是北京一绝啊!
作者:胡不归1975 日期:2010-05-03 22:34
作者:妍非凡 回复日期:2010-5-3 22:33:00 7507#
怪不得我老看不见自已的回复,原来是在翻页中,
今天还有呢 更新到曹四伏法结束!
作者:胡不归1975 日期:2010-05-03 22:43
公元1983年8月,捕拿黑老大曹四归案的任务交到了老魏的手上,老魏先在城西一带做了些走访,了解了曹四的一些情况,当他得知曹四非常孝顺后,就觉得得曹四这个人还有救,又说曹奶奶人很好,很是受人尊敬,老魏就想如果肯在曹奶奶身上下点水磨工夫,劝曹四自首也不是做不到得事情。无奈想法虽好,但不现实,因为上面已经下了死命令,限期捉拿曹四归案。
在摸熟了曹四的生活习惯后,老魏制定了严密的围捕计划。曹四每个周二下午,都会带两个亲近的兄弟去鼓楼公园里的清风茶馆喝茶,风雨无阻。为了不惊动更多的居民,老魏决定就在清风茶馆里动手。
捉拿曹四的那个下午,天阴沉沉的,欲雨未雨,老魏和干警们身着便衣在鼓楼公园附近转悠,亲眼看到曹四和两个兄弟进了清风茶馆之后,众人就按照既定的计划分头行动。老魏亲带了四个人进茶馆抓人,剩下的人在外面埋伏,安排停当后,老魏和另外四个干警分两批进了茶馆。曹四等人正在茶馆中间位置喝茶说笑,老魏进来后,曹四没大在意,但是第二批便衣进来时,曹四脸沉下来,似乎有所警觉,也许他觉得周二下午,又是这天气,清风茶馆实在不该来这么多陌生客人,又发现服务员们都不知道去哪里了,心知要坏事了。
曹四一拉两个兄弟,起身就要出门,老魏一跨步挡住大门,一边表明身份,一边喝令他们蹲下身子,双手抱头,曹四看这架势,知道外面还有公安,看来是逃不了,他本也存了自首之心,于是也不反抗,使了个眼神,三人站站开,慢慢地蹲下,双手抱头,老魏让另外两个干警先把曹四的手下铐起来,自己慢慢地往曹四身边走过去,他久闻曹四机警万分,心里也存着一万个小心,正当他快走到曹四身边,伸手要把他拉起来铐上时,身边忽然响起一声闷哼。
原来曹四一个手下不甘心就擒,一拳打中一个干警的下巴,起来就往身后的窗户窜了过去,正要破窗而出,一个干警抬手一枪正中曹四手下的左胸,那人哼了一声跌出窗外,老魏大喊一声:“开什么枪,外面有兄弟啊!”,这刻老魏是抬着头看窗外,忽然耳边响起一声低吼,隐约觉得曹四的肩膀动了,老魏心知不好,双脚猛地向右蹬地,同时腰部急转,但是毕竟还是没有躲过曹四的“袖中刀”——那曹四再热的天出门也穿衬衣,为了就是在袖中藏一把匕首,以备不测,当他看到自己的手下被枪击,胸中的暴戾之气被激发出来,也顾不得自首不自首,拔出匕首顺势就是一划——老魏反应快,但是还是被匕首在背上划了一道深口子,流血不止。一刀之后,曹四站起身来,老魏后背一疼,知道自己受伤了,这一疼也让他突然领悟到曹四的打算——曹四这一刀不是致命的刺戳,而是划拉,就是想让老魏失去抵抗能力,好绑作人质,护他逃出这天罗地网。这时另外几个干警的注意力已经从窗外转移进来,而曹四也站直了,一长身想要抓老魏,老魏急转身后是背对曹四的,看不到曹四的动作,但是他已经判断出曹四是要拿他做人质,于是干脆不站稳,就势往前一扑。老魏一扑倒在地,立即就拉开了与曹四的距离,另外的干警就可以举枪射击了,曹四没料到堂堂的一个大公安还会一招“狗吃屎”,余光扫到已经有枪口对准他了,他一声狂吼,从老魏身上跃过去,直扑茶馆大门,要出未出的当儿,“嘡,嘡”两枪都打在曹四背上,曹四中枪身体不停继续往外冲去,两个开枪的干警要追,老魏在地上摆手阻止了他们,怕他们被外面干警的子弹误伤。果然曹四刚一出门,门外又是一声枪响,也不知道击中没有,老魏顺势拔出手枪,想就地匍匐到门口去看外面的情况,老魏的枪刚到手,那曹四却又折回了屋内,在门口站住,他满身是血,却似乎浑然无事,老魏扬着着头看他,只觉得他眼神癫狂,仿佛换了个人似的,众干警见曹四站住了,拿枪瞄着他,让他投降,谁知他突然吼叫到:“阿大,阿大。我不会死的,阿大啊!”吼完似乎又要迈步向第一个开枪的干警冲去,两名干警同时开枪,曹四再中两枪,居然还能抬手做投掷匕首的姿势,这时老魏开枪了,这一枪自上而下打中曹四的面颊,穿脑而过,城西黑老大曹四身子一软,向后倒了下去,腰部搁在门槛上,上半身倒在了门外,老魏挣扎着起身,挪到门外看了曹四,曹四这回是死透了,双目朝天,满脸血污,却是一副欣喜若狂的表情,说不出的诡异狰狞!
作者:胡不归1975 日期:2010-05-03 23:20
作者:媸_妍 回复日期:2010-5-3 23:08:00 7512#
老胡 今天早点休息吧 明天要上班了
多谢 我正在想个借口晚点去呢!
作者:妍非凡 回复日期:2010-5-3 23:13:00 7513#
阿大就是胡哥说的家仙?
感觉你现在象在写武侠小说....
说到武侠,我8句题外话,金庸男主角里最爱杨过,令狐冲...你们呢?
只有简单的动作描写啊 真有武侠的味道吗 那我可就得意了!我是令狐冲的粉丝,加过我qq的朋友都知道的!
作者:胡不归1975 日期:2010-05-03 23:39
作者:妍非凡 回复日期:2010-5-3 23:29:00 7519#
哈哈哈,不知为何,我突想浮现了一只被拴住的大马猴.....难道那就是胡哥?
《笑傲江湖》你到看得挺熟悉!
作者:胡不归1975 日期:2010-05-03 23:41
今天到此为止,明天未必有空,有几句废话交代一下,
首先这个故事是从市局一个老同志处听来的,据他说当时并没有一个结果,但是在刑侦处入了档,当做疑案处理。(每个城市的公安局都会有一些积年老案,无法处理,本市最著名的就是某大女生碎尸案,大概98年的事情,2008年还掀起了一场大风波),可惜我并不是这个系统的人,无法真正接触到这些档案,只好加了一些想象,并不是完全客观的叙述,风格虽然变了,写的时候依然还是很注意语言的节奏感,希望大家依然能找到阅读的快感。
今天更新的曹四大喊“阿大”而毙命,嗯,我给这个故事取的名字就是叫《阿大》,听上去实在不像一个鬼故事,到像一个文艺小品——上大学的时候常常有人说我像文艺青年,头发长长,喜欢黑灰色宽大的衣服,老爱捧着本书看。其实呢,头发长时懒得理,衣服黑灰是不容易看出脏来,喜欢看文史类的书,只表示我是一个工科生里的怪胎而已。那个时代人们已经觉得文艺青年就是忧郁,颓废的象征,这让我很讨厌,于是常常在公开场合大声讲黄色笑话,打篮球赛时老是冲动要打架,本想流氓一点,好摆脱文青的称号,结果被人说我是“流氓文青”,哎,实在很悲剧,这简直比说我是同性恋还冤枉我。这个故事叫,《阿大》,怀念一下流氓文青的时代。
到曹四伏法,故事有一半了,下面是警官二探洪公祠,无论如何 这周总能更新完的!
作者:胡不归1975 日期:2010-05-03 23:42
作者:竹枝巷的桃月 回复日期:2010-5-3 23:21:00 7517#
再更新一段吧…………………………跨国跨时差等着看呢
sorry,我不像凤姐那样具有国际视野,不能兼顾全球的朋友,实在抱歉!
作者:胡不归1975 日期:2010-05-04 21:47
今晚来的 但要等一会 我又是刚回家,但是明天晚上是一定来不了了!
作者:胡不归1975 日期:2010-05-04 22:37
今天打完球到浴室泡澡,有个朋友要搓背,搓背工是个30多岁的男子,眉重压目,鼻挺口阔,五官长得相当好,如果换套西服,挺身往那一站,绝码一成功人士的形象,而实际上他只是一个敬业,经验丰富的搓澡工,可能连一套像样的西服都没有。看到这男子的一瞬间,我对自己粗浅的风鉴学知识产生了很大的怀疑,转而有想到了一个故事,清代嘉庆年间,一位著名的风鉴师在湖南湘乡一带游历,发现这一代农夫牧童居然很多都有官居极品的面相,他大为惊讶,想想这事太不靠谱,几乎推翻了自己从前所学。十余年后,洪杨乱起,东南震惊,朝廷的绿营不管用了,才有湘军继之而起,十年奋战,帮清廷续了几十年的命。当乱世之际,名器泛滥,湘军之中当到记名提督的红顶子官兵不知凡几,反正帮左宗棠举牌子开道的小兵都是红顶子。那位风鉴师的水准还是很高的,只是不知道他有没有看到这么一天,忘记他叫什么了,有机会查一查。
想到这个故事,我心里就有一种很异样的感觉,越发觉得正在工作的搓背工动作很协调,简直有龙骧虎步之势。很好,下次我也来找他搓背,多聊聊,套套近乎,发发烟什么的,这点小投资我还是投资得起的,也许有用的,将来的事情谁知道呢对吧!
下面回到我们故事中的澡堂子!
作者:胡不归1975 日期:2010-05-04 22:39
高温池的蒸汽将老魏整个人罩住,我看不清他的面目,但能觉得他语气里有一丝沉重,我道:“曹四这条命是送在他自己兄弟手上,要不是他兄弟突然反抗,也用不着开枪。”老魏摇摇头说:“那年你才七 八岁吧,一定不了解当时的形势,曹四犯的事,放到现在也就是判个十年八年,那年头不一样,如果曹四提前自首,也许还有一线生机,否则上了打黑的名单,又是被抓获的,十之八九要吃两颗“花生米”上西天的。他手下兄弟反抗也不是没有道理。”他顿了一顿道“我只是不希望他死在我手上。后来曹奶奶带人来领尸体,我当时没有看到,但是听说老人家并不号哭,但却泪流满面,让人揪心得很。”
我问:“曹四死透了是毫无疑问了,但和那一米多高的小人又有什么联系,难道是鬼魂化身来复仇啊,这个也太玄了,公安局有国徽附体,百邪不侵啊。”
老魏摇摇头道:“真是鬼魂我倒也不纠结了,那东西虽和曹四有莫大的干系,但绝对不是鬼魂,击毙曹四后我心情并不好,但也没有想到后来搞出这么多事来。”
黑老大曹四被当场击毙,老魏负伤但并无大碍,局里很高兴,认为这样一来能更好地震慑犯罪份子,局领导让老魏好好养伤,等“严打”告一段落,一定给他个三等功。老魏本人到高兴不起来,一是他认为曹四罪不该死,虽然在当时形势下,黑老大只要被抓,就难逃一死,但是老魏不希望是自己动的手。二是曹四死时种种诡异让他很是纠结,首先是尸检结果,曹四一共中了六枪,除了老魏那一枪之外,至少还有三枪是致命枪,也就是说在老魏打中曹四前,他本该已经死了,偏偏他还是生龙活虎,作势欲扑人。老魏当时已经干了20年的刑警,真刀真枪地大场面还经历过好几场,但是像曹四这么彪悍得近乎妖鬼的人还真没有见过。再就是当时在清风茶馆里的人都听到曹四的狂喊,他口中的“阿大”到底是什么,当时老魏怀疑曹四背后还有隐藏的黑手,但是曹四团伙成员落网以后,局里人几番严讯却一无所获,只得作罢。老魏养伤的那些日子里,常常想起曹四的狂吼和他那癫狂的神情,心里说不上是什么滋味,这也导致了他伤好后去档案处工作,避开了严打风暴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