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世界遗产悬谜》作者 张翅王纯

_3 张翅(当代)
前洞、后洞与走廊上,都有岩画或绘或刻,或绘刻兼施。有些现在看来是单纯的线刻,原来也可能曾涂绘过,由于经历年代久远致使色彩褪了。不过,留存于前洞墙面以及延伸出的走廊壁面上的岩画都保存得很好,不仅形象清晰,而且色泽艳丽浓重。
韦泽尔峡谷岩洞的发现,对于史前的研究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此之前,对诸如西班牙阿尔塔米拉洞穴、法国加尔的夏博洞穴和韦泽尔的穆特洞穴的发现,一直受到科学界的怀疑。而韦泽尔峡谷洞群的发现在于,它不仅证明了石器时代洞穴岩画的真实性,而且也为考古学家对欧洲史前时代的划分、对研究史前人类生活提供了宝贵的依据。有关专家据此得以重新确定史前人类生产、生活和艺术的演变情况。
作为全人类的共同财富,韦泽尔河谷的岩洞雕刻和绘画是迄今所知人类最早的真正艺术品之一,也被公认为迄今为止发现的最重要的史前人类文化遗址之一。 它显示了一万多年前人类高度的艺术创造力与审美意识。
在此之前,学者们认为人类最早的艺术品是出现在美索不达米亚和埃及。而这些洞穴岩画的发现改写了人类艺术史。
经过对这些岩画多年的研究发现,当时岩画的作者对于工具和材料的运用,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比如粉末颜料经过混合并与油脂调配后使用;有些粉末颜料是用骨管吹喷到岩面上去的。而从绘画技巧上看,艺术功底更是非同一般。他们用简单几笔就准确勾画出动物的动态形象,其细微的明暗变化,透视法的灵巧运用和优美的线条,理应是艺术演化历程中的巅峰之作,即使是现代人,如果没有受过专业的训练,恐怕也难画得出来。假如不是经过科学的鉴定,无论如何都无法相信它们竟然出自17000年之前。
如同许多考古发现一样,拉斯科洞窟岩画的发现,带来的疑问比它要回答我们的似乎更多。
首先就是拉斯科洞窟岩画的年代。有人认为,拉斯科洞穴岩画是在大约17000年前一次性创作出来的,也有人认为,这些岩画中的大多数是由许多不同年代的作品汇集而成。还有人认为拉斯科洞窟岩画的全部或一部分应属于奥瑞纳文化期(距今约30000~20000年),而另一些学者则认为应属于马格德林文化期(距今约15000~8000年)。
另外,也有人对这些岩画在艺术上的高度成熟表示疑惑不解。他们问道,没有一段循序渐进、从低到高的发展,“岩画艺术”怎么就能以如此成熟而完美的形式突然出现,如果有一个这样的时期,那它留下的作品又在哪呢?
还有一个大问题是,新石器时代的猎人们为什么要画这些岩画?有人认为这是他们乱刻涂鸦发展出来的一种消遣方式,有人却认为是某种原始宗教或巫术上的需要,还有人认为是捕猎的某种仪式或象征。各种解释都有一定道理,却又很难说服对方。
即使从来没有拿起过画笔的人,走进韦泽尔峡谷洞穴群时,也都会满怀疑惑,而这些疑问,对考古学家来说,是早晚必须要回答的。
意大利-梵尔卡莫尼卡谷地岩画
国  名: 意大利共和国
国  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2.旗面由三个平行相等的竖长方形相连构成,从左至右依次为绿白红三色。1946年意大利共和国建立,正式规定绿白红三色旗为共和国国旗。
国  徽:呈圆形。中心图案是一个带红边的五角星,象征意大利共和国;五角星背后是一个大齿轮,象征劳动者;齿轮周围由橄榄枝叶和橡树叶环绕,象征和平与强盛。底部的红色绶带上用意大利文写着“意大利共和国”。
自然地理:位于欧洲南部,包括亚平宁半岛以及西西里岛、撒丁岛等岛屿。北以阿尔卑斯山为屏障与法国、瑞士、奥地利和斯洛文尼亚接壤,东西南三面面临地中海的属海亚德里亚海、爱奥尼亚海和第勒尼安海。
首  都:罗马
梵尔卡莫尼卡谷地岩画
——上万年前的石刻岩画
所属国:意大利
英文名:Rock Drawings in Valcamonica
梵尔卡莫尼卡谷地位于意大利北部伦巴第区的阿尔卑斯山脉南麓峡谷之中。在这个峡谷中的2400块巨大岩石上,共有14万幅石刻画。这些石刻画于公元以前刻成,是关于人类祖先活动的宝贵记录。197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作为人类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就像一本打开了的画册,梵尔卡莫尼卡谷地岩画以艺术的形式记录了此地的先民,从远古的狩猎时代到近代农耕部落生活演变的连续性篇章。岩画的创作年代最早可追溯到1万年以前,当冰川从阿尔卑斯山完全消退之后,梵尔卡莫尼卡山谷逐渐形成了布满沼泽的自然环境。到距今1万年左右, 一些半游牧的狩猎部落在梵尔卡莫尼卡河谷定居下来,繁衍生息,并开始雕刻岩画。
在最初的两千年间,岩画的内容只是一些大型野兽。其中有一幅,雕刻了一只鹿被标枪刺中,长着两支长角的头部正在扭动挣扎着。人们把这一时期称为前卡莫尼卡时期。
通过对石刻画的技巧、风格和各个时期的内容和研究表明,这些石刻艺术是随着梵尔卡莫尼卡人的社会和经济结构演进而变化的。
在距今8000年前,梵尔卡莫尼卡谷地的岩刻中出现了人物的形象,表现最多的是祭祀和一些典礼仪式场面,先民们有的在祈祷,有的在朝拜,有的面对太阳,有的匍匐在某些动物图像的面前。
随着时间的推移,岩画中更多地出现了人类生产活动的景象。在大量的岩石雕刻中,有许多几何图形和神秘符号, 如各种曲线、梯形图、网状物等。 这些图形似乎已在向表意符号发展,说明卡莫尼卡的岩画不只是刻画眼前的生活情景, 而且还包含其他更多的东西。有人认为:卡莫尼卡人当时已经到达发明文字的门槛, 但遗憾的是,他们最终未能跨过这一步。
从公元前3300年起,梵尔卡莫尼卡岩画上开始出现四轮车、工具和武器,人物、动物的石刻画更趋复杂,在构图上也更加细致,体现了人们对次序和空间的新观念。
公元前2000~前1000年,即青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随着农业的发展,梵尔卡莫尼卡人的社会组织再次发生变化,除专门从事生产粮食的人外,还出现了工匠和商人、武士和巫师。这时的岩画上出现大量的武器:戟、三角形匕首,同时还出现刻制在巨石上的纪念碑式的岩画。这种纪念碑式的岩画往往有较完整的构图, 画面上有武器、符号以及人物和动物等。
青铜时代梵尔卡莫尼卡岩刻的最集中点,位于纳奎尼(现已开辟为国家岩画公园)。在纳奎尼的一块大岩石上, 密密麻麻地布满了876个形象, 共属于五个层次的雕刻,发现有50处覆盖的地方。
梵尔卡莫尼卡岩画笔触粗犷有力,画面丰富生动,反映了史前人类的经济、社会、文化和宗教的演变,为研究史前的人类的习俗、日常生活和思想提供了极宝贵的资料。同时,它也为人们了解远古时代人类艺术表现形式的演化提供了可靠的证据。
到了公元前六七世纪,伊特斯坎的影响首次在岩画上出现。在此后的大约200年间,从大量岩画上刻画的武器、服饰上都可以明显地感到伊特斯坎风格,特别是当公元前五六世纪时,伊特斯坎的影响几乎波及于每一处岩画点。这时,岩画中出现伊特斯坎的盾牌、头盔、剑等。在伊特斯坎的瓶画和墓室壁画中可以看到伊特斯坎风格的图形。
对读者来说,也许伊特斯坎是一个比较陌生的名字。
距今约3000年前,曾有着一个古老的民族出现在意大利中北部的托斯坎尼地区生息繁衍,这个后来消失的民族就被称为“伊特斯坎人”。当罗马人发现这个民族时,他们自称为梵尔卡莫尼卡人。之后,罗马人把他们作为被征服的部落之一,纳入罗马帝国。
然而,在此前的两千年间, 人们对于他们在罗马帝国之前的情况一无所知。如果没有后来岩画的发现, 或许他们的过去将永远是默默无闻。
卡莫尼卡岩画发现于1956年,它们以最为直观的形式,把在罗马帝国的军团到来之前的卡莫尼卡人的社会、经济、生活、传统、信仰等多方面的情况展现在世人面前,使今天我们对卡莫尼卡人的了解,比对任何一个史前时代的欧洲人群的了解都要多得多。
有一种观点认为,托斯坎尼是意大利文化的根源,也是伊特鲁里亚文明的摇篮。因为在此后的历史发展中,这个古老的文明深深影响了古罗马的生活方式、政治、宗教、欣赏和阐释艺术的方法。
考古研究表明,虽然伊特鲁里亚文明并非民族意义上的文明,但他们却创造了一种鲜明的伊特鲁里亚文化,他们的艺术对后来的罗马文明有着极大的催化作用,为罗马文明的极盛
准备了物质和精神条件,以至于影响到后来整个西方文明。很多人认为是罗马人发明的罗马数字其实是源于他们,罗马帝国的前三位皇帝皆发迹于此。
这个自称为梵尔卡莫尼卡人的部族, 早在公元前,就把他们的铭文刻在岩石上了,但他们用的是伊特斯坎的字母去拼写当地的方言,而这种字母已经失传了。
虽然我们至今无法解读这些古人留下的铭文,但总有一天,人类会读懂他们在大地上留下的“语言”,我们期盼着……
英国-巨石遗迹
国  名: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
国  旗: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2:1.为“米”字旗,由深蓝底色和红、白色“米”字组成。旗中带白边的红色正十字代表英格兰守护神圣乔治,白色交叉十字代表苏格兰守护神圣安德鲁,红色交叉十字代表爱尔兰守护神圣帕特里克。此旗产生于1801年,是由原英格兰的白底红色正十旗、苏格兰的蓝底白色交叉十字旗和爱尔兰的白底红色交叉十字旗重叠
而成。
国  徽:即英王徽。中心图案为一枚盾徽,盾面左上角和右下角为红底上三只金狮,象征英格兰;右上角为金底上半站立的红狮,象征苏格兰;左下角为蓝底上金黄色竖琴,象征爱尔兰。盾徽两侧各由一只头戴王冠、代表英格兰的狮子和一只代表苏格兰的独角兽支扶着。盾徽周围用法文写着一句格言,意为“恶有恶报”;下端悬挂着“天有上帝,我有权利”。盾徽上端为镶有珠宝的金银色头盔、帝国王冠和头戴王冠的狮子。
自然地理:位于欧洲西部的岛国。由大不列颠岛(包括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爱尔兰岛东北部和一些小岛组成。隔北海、多佛尔海峡、英吉利海峡与欧洲大陆相望。它的陆界与爱尔兰共和国接壤。
首  都:伦敦
“巨石阵”、埃夫伯里及周围的巨石遗迹
——是谁建造了“巨石阵”?
所属国:英国
英文名:Stonehenge,Avebury and Associated Sites
“巨石阵”、埃夫伯里及周围的巨石遗迹位于英国南部索尔兹伯里平原上。198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在荒芜的索尔兹伯里平原上,耸立着一根根巨大的石柱,这些石柱排列成几个同心圆,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石阵。石阵的外围是直径约90米的环形土岗和壕沟,土岗内侧有56个等距离的洞,被称为奥布里洞。最外侧是一圈直径为400米的圆环,环内有100多块石头。巨石从右环一直向外延伸,形成了一条长长的大道。
4000多年来,那一条条笔直的石柱插天而立,他们默默地在岁月中注视着人间的沧桑,而自身却始终笼罩在一种神秘莫测的气氛之中。
18世纪的英国人谈到石阵曾这样形容:“我们能从那些大石结构获得的全部知识,就是它们竖在那里,我们站在它们面前。”
英国著名学者詹姆斯说得更直率:“这些庞然大物,冷然兀立,你对着它们可能有许许多多问题想要找出答案,但是在它们四周阳光普照下那种万籁无声的气氛中,你所有寻求答案的好奇心就会全部冷下去……”
索尔兹伯里巨石阵最壮观的部分是石阵中心的砂岩圈。它是由30根石柱组成的一个环形结构,石柱上面架着横梁,彼此之间用榫头、榫根相连,形成一个封闭的圆圈。这些巨石高约5~10米,平均重量为25~30吨。砂岩圈的内部是5组砂岩三石塔,排列成马蹄形,也称为拱门。每组三石塔下面直立两根巨大的石柱,每根重达50吨,另一块约10吨重巨石的横梁嵌合在石柱顶上。这个巨石排列成的马蹄形位于整个巨石阵的中心线上,马蹄形的开口正对着仲夏日出的方向。巨石圈的东北侧有一条通道,在通道的中轴线上竖立着一块完整的砂岩巨石,高4.9米,重约35吨,被称为踵石。每年冬至和夏至时分,日出的第一道光线正好投射在踵石上,为这一壮观景象增添了无限神秘。
考古学家经过多年考证,绘制出了巨石阵完整状态的想像图。据他们分析,巨型方石阵的建造是一项历时千年之久的伟大工程。这一工程的建造开始于新石器时代后期,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期工程开始于公元前约2750年左右,建成了巨石阵的雏形。建造者们首先挖出一道圆形的深沟,并把挖出的碎石沿着沟筑成矮墙,然后在沟内侧挖了56个洞,但这些洞挖好之后又被填平了,被填平的原因至今不明。公元前约2000年开始巨石阵建筑的二期工程,这次最早修筑的是一条两边并行的通道。三期工程大约始于公元前1900年左右,建成了庞大的巨石圆阵。其后在500年期间,巨型方石柱的位置不断修改,又把二期工程的青石重新排列。从那时至今,它就成了欧洲最庞大的巨石结构。需要指出的是,双重圆阵的西面部分始终没有竣工。当初的建造者们虽然费尽气力把青色巨石运来,但不知何故似乎又取消了原定的计划。
巨石阵的建造如果从公元前2750年算起,距今已将近5000年,其建造时间可能比埃及的金字塔还要早。即使按照现代工程量预算,至少需要150万人工。在工程的遗址中,人们又始终没有找到使用的运载工具或是牲畜的痕迹。那么,那平均重达二十五六吨的青色巨石、砂岩石应是怎么从30公里至240多公里以外运来的?从实际的施工技巧来看,有的巨型石块要是单靠滚木和绳索,恐怕得用1000人才能移动起来。据此推断,石阵的建造者们绝对不是一个未开化的民族。
尽管现代科学家们借助先进的高科技手段已准确地确定了它的建造年代和建造方法,但却始终无法解答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建造这样的庞然巨构到底有什么用途呢?
关于巨石阵最早的记录是1126年英国史学家杰弗里编写的《中世纪编年史》,它记载了亚瑟王的谋臣默林用魔法把巨石阵从爱尔兰运到英格兰以作葬地之用的功绩。而另有一种传说:巨石阵是入侵英国的古罗马人为其祭司朱伊特建造的祭坛。直到现在,每年夏至,还有人身着朱伊特的白袍,聚集在巨石阵周围,吹响号角,迎接夏季的到来。
但传说终归是难以使人相信的,对于建造巨石阵之目的与用途的研究,几百年来从没有间断过。有人认为它是战争纪念物,有人认为它是早期古代人建造的墓地;有人认为它是用来举行祭祀活动的宗教建筑,还有人认为它是古代某个民族举行聚会或仪式活动的场所。甚至有人认为它是外星人的创造……
直到200年前,才有人注意到它的天文学意义,指出石阶的主轴线指向夏至日出的方位,
而其中93、94两块巨石的连线又指向冬至日落的方位。20世纪初,英国天文学家洛基尔进行了多年研究后宣布,据他推论,石阵标志的是一种一年分为8个节气的历法。
1965年,波士顿大学的天文学家霍金斯通过计算机测定,巨石阵的排列可能与太阳和月亮在天空运行的位置有关,而56个奥布里洞则起着准确地预报日食、月食的作用。霍金斯在《揭开巨石阵之谜》一书中指出:“实际上,奥布里坑群组成的圆环可能曾被用来推测许多天体的运行情况。”他认为,石阵是一座推演天文历法的“计算机”,其中几个主要位置标出了夏至时太阳在北回归线上升起的位置,从相反方向则可看到冬至时太阳从南回归线下落的位置。石阵的结构包含了主要节气时月亮升落的准线。那56个洞则跟日食、月食56 年一个周期的规律相符。果真如此的话,那么石阵的建造者在天文学和数学方面的造诣,将远比希腊人、哥白尼甚至牛顿更高。天文学家迈克尔。桑德斯则认为,石阵是在已经了解太阳系构造的基础上建造的。
霍金斯是位天文学家,他的这一观点是站在天文学角度研究出来的,虽然其观点都言之有据,但很多人对此表示怀疑,新石器时代的人在科学技术上真的能达到这么高的水平吗?假如他们真的有那么深奥的知识,为什么没有发明其他较为容易发明的东西,如车轮、杠杆、文字、冶炼等等呢?因此,这种观点也只是一种“假设”,而不能作为一种确凿的证据。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巨石阵的建造形式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有人认为,巨石阵虽然是用石头建造的,但古人把它当做木制建筑来修建。20世纪初,一批航空摄影师在距巨石阵不远的几千米处进行航拍,在空中发现草地里有一系列标记,构造与巨石阵相仿,也有一样的同心圆。这个遗址显然有些像巨石阵,只是它是用木头建成的,因此被命名为“木阵”。
1994年,考古学家朱利安。理查兹与工程师马克。惠特比招募了100多名志愿者,用和巨石阵中一模一样的大石块来进行试验,想知道当初的古人是怎么移动那些重达40 吨的巨石的。
首先,他们把大石块撬到一个圆木托架上,几组人就用绳索拽着托架往前拉动。拉动这块大石头,共动了130名志愿者。马克发现,把托架放到涂满油脂的木轨道上拉动最为省力。为了安全起见,他们用了现代人用的又粗又长无比结实的大绳子。试验的结果是,用这样的方法,在坡度较缓的地方,这130人一天可以将石头拖动整整1千米,而在平地上顺利的话,可以拖动整整10千米。
在1994年的试验中,也进行了抬升石块的尝试。他们先将大石块倾斜着滑到一个预留坑洞的上方,然后将一块小石头放在大石块上拖动。这样就突然改变了它的平衡,并巧妙地使大石块正好下落到预定的位置。然后,用粗长的绳索把石头块拉正。绳索穿过一个金字形的架子,并需要130名工人。最后一项任务是,待巨石在坑中立稳并用小石块固定之后,将石梁抬升放到巨石顶上。要想完成这项工作,需要用圆木搭成的升降脚手架把石块升高之后,再左一下右一下地将石块撬移到位。
有人对这个试验心存疑惑。他们认为,首先,现代人使用的是机器制成的极为结实的大绳索,而5000年前的古人们只会用树皮来制造绳子,像这种规格的绳索,他们如何制造呢?再有就是搬运石头的工序、托架和木轨等设施,以及抬升和竖立石块使用的杠杆原理,这些都是现代人预先设计的结果,但是新石器的古人会想到这么恰当、准确的方式吗?
2003年,在巨石阵附近又有了新发现。据美联社5月22日报道,英国考古学家在巨石阵旁不远处发现了6具(4个大人、2个小孩)古人的尸体,被发现的这些人生活在公元前2300年左右,这个年份正是巨石阵建造的时间。
该报道还说,2002年,考古学家也曾在距离巨石阵大约3英里处,发掘出一名弓箭手的遗体。有人认为这名弓箭手来自瑞士。这位弓箭手的尸体也是根据他身边的燧石箭头而被辨认出来的。人们在这个墓穴中,一共发掘出了100余件古代器物,由此可见这个墓穴显然十分富裕。人们猜测,他生前一定地位显赫,也许还参与了巨石阵的建设。后来,弓箭手被英国媒体称为“巨石阵之王”。人们在这个弓箭手的墓穴中发现了牙齿、骨头以及两个金制的发辫、三把铜制的刀、燧石箭头、护腕以及陶器。金制品可以追溯到英国最早发现金制品的年代,即公元前2470年以前。
于是,对于巨石阵到底是谁建造的,人们又有了新的猜测。有人认为,巨石阵“可能是由一位来自欧洲大陆的地位显赫的移民组织修建的”。
有关巨石阵的用途,也有新的说法。2003年10月18日,从伦敦传来新的报道:最近英国考古学家通过激光扫描技术对巨石阵中部分石块上的图案进行分析后做出判断,认为这些史前建筑在一段时期内可能是悼念逝者的纪念碑。
正当人们对巨石阵到底为什么建造,又是谁建造的争论不休时,有关对巨石阵的修复又起争端。
原来,几千年来的风刮雨淋,使得巨石阵有些地方已严重损伤。随着参观巨石阵的游客越来越多,出于对它的神秘感,大家都喜欢敲下一小块石头来带回去做纪念,以至于附近的铁匠铺竟专门有为此出租锤子的业务。直到1918年收归国有,巨石阵才开始得到应有的保护
和修复。
每年大约有70至100万参观者从世界各地万里迢迢来到索尔兹伯里平原,其目的就是为了观赏这座有着4000多年历史的史前圣殿。但是,在巨石阵的旅行指南上,游客们并不知道,上面的石头,实际上都经过了现代人的修复。特别是在1901年至1964年间,有关人员曾对巨石阵进行过多次的修补和加固。
巨石阵曾被重新修建这一消息,是由布来恩。爱德华兹揭露出来的。爱德华兹曾对索尔兹伯里的巨石阵做过调查。他指出,通过约翰。康斯特伯尔在1835年绘制的油画,可以很清楚地看出巨石阵被重新修建的痕迹。
爱德华兹将他的发现写进了他最近出版的一本教科书中,这本书的名字为《看历史》,现在已经作为英国的公共历史课教材使用。书中这样写道:“我们在20世纪看到这一石碑,虽然看起来像是几千年前建立的,但实际上这已经不是史前人类做出来的东西了。真正的史前巨石阵作为一段历史已经永远消失,真正的历史也离我们远去,再也无法看到了。”
爱德华兹的这一披露,引起了世人的关注。英国文物协会已经开始考虑重新撰写有关这个英国最为著名的史前纪念碑的参观指南。如果真是这样,那么,这将是整个人类文化遗产的巨大损失和悲哀。因为无论科技多么发达,再也无法研究4000多年前“原汁原味”的巨石阵了。
晨曦之下,巨形方石柱看似幢幢神秘的巨影。几千年的时间和大自然的力量,以及古往今来无数科学家、天文学家、历史学家、地质学家、考古学家乃至神秘主义者以及那些绞尽脑汁想探求个中秘密的人,都对它无可奈何,石阵至今仍保持着它独有的神秘和寂静,似乎不容人们去探究揣测。
英国-伦 敦 塔
伦 敦 塔
——伦敦塔中的谜团
所属国:英国
英文名:Tower of London
伦敦塔坐落于泰晤士河北岸,伦敦城的东南角,和泰晤士河上的塔桥同是伦敦的标志。198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作为人类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英国首都伦敦以它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雄伟的风姿屹立于世界名城之林。
公元前54年,恺撒率领罗马帝国的军队侵入大不列颠岛。公元43年,罗马军队再度征服大不列颠,并在此修建了第一座横跨泰晤士河的木桥。罗马人把伦敦作为他们的兵站,称 “伦甸涅姆”,伦敦之名据此演变而来。伦敦的建立,通常也从这一年算起。
如今的伦敦,是一座独具特色、城中有城的大都市。它包括32个市和一个伦敦城。其中的伦敦城是伦敦最古老的部分,也是城市的核心。这座历史悠久的古城,保留着众多的名胜古迹,仅挂牌的文物保护对象即达400余处。精美多姿的古代建筑,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如今的英国王室,是威廉王朝的后裔。其开创者威廉一世 (约1028~1087年) 被后人称为征服者威廉。1066年9月17日,威廉为争夺王位从诺曼底引兵渡海,驶向苏格兰东南海岸。翌日登陆,攻占佩文西和黑斯廷斯镇,开始建立桥头堡。10月13日在黑斯廷斯一战中,消灭了原英格兰国王哈罗德的军队,哈罗德战死。1066年圣诞节,威廉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加冕为英格兰国王。
正是这位征服者威廉,于 1078年开始建造伦敦塔。他死后,威廉二世 (约1056~1100年) 继承父业,共用了20年的时间,直到1098年才将这座城堡建成。
占地7.2公顷的伦敦塔,经过900多年的增增减减、兴兴废废,成为今日的伦敦塔城堡群。从1140年起,它成为历代英王的主要住地之一。
伦敦塔本来是用来防卫和控制伦敦的一座城堡,塔中最古老的建筑是位于城堡中心的诺曼底塔楼,它是整个建筑群的主体,也是英格兰最早的石制建筑,因其是用乳白色石块建成,故又称白塔。
但在将近千年的岁月中,伦敦塔的作用在不断地变化。有人曾说:这座塔是保卫或控制全城的城堡;是举行会议或签订协约的王宫;是关押最危险的敌人的国家监狱;是当时全英国惟一的造币场所;是储藏武器的军械库;是珍藏王室饰品和珠宝的宝库;也是保存国王在威斯敏斯特法庭大量记录的档案馆;直到现在成为伦敦观光区。
伦敦塔虽然只是一处古堡,但是它的领衔管理者却是享受总督待遇的一位将军,他和禁卫们同样住在塔内,他的助手是禁卫长。英国人十分注重传统礼仪,卫兵们至今仍穿着传统的猩红色都铎式制服(一种红色士兵上衣,紧领,铜扣子,有绶带),戴高高的黑色熊皮帽,并保持着自1485年从未间断的“钥匙典礼”。
注:所谓都铎王朝,开始于1485年,结束于“红白玫瑰战争”结束,亨利。都铎夺得王位。1603年,都铎王朝的最后一位君主伊丽莎白女王去世,都铎王朝结束。这一百多年的都铎王朝时代可是英国历史上的黄金时代。
都铎王朝的统治者包括:
亨利七世,亨利。都铎,亨利六世侄子,亨利八世,亨利七世次子,爱德华六世,亨利八世的小儿子,玛丽一世,爱德华六世同父异母的姐姐,伊丽莎白一世。
最早在伦敦塔内饲养动物的是13世纪的亨利三世国王,当时他命人寻来花豹和北极熊在塔内饲养。这以后,伦敦塔内喂养的动物品种越来越多,其中便包括渡鸦。多少年来,这里流传着一个古老的传说:如果渡鸦一旦离开伦敦塔,伦敦塔就会倒塌,王朝也将随之垮台。所以,为防止渡鸦飞出伦敦塔,饲养人员在专家指导下给每只渡鸦精心修剪了翅膀,使其不能远飞。所以现在人们把渡鸦戏称为伦敦塔内“最后的囚徒”。
作为一个防卫森严的城堡和宫殿,英国数代国王都曾在伦敦塔内居住。当年,每逢英国国王加冕的前一晚,都要在塔内过夜,翌日再往威斯敏斯特宫举行仪式。这已成为一种惯例。
伦敦塔也是皇家鸣放礼炮的地方。时至今日,每逢重要的庆典,伦敦塔的总管都会通知皇家炮兵团把大炮拉到城堡南面的河畔,鸣炮庆贺。
正因为伦敦塔在英国有这么特殊的历史地位, 所以有人说,伦敦塔的故事不仅构成了一部伦敦史,也构成了一部英国史。1978年,为纪念白塔兴建900年,伦敦举行了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
如今,在塔内分别陈列的展品中,不仅有历代品种众多的武士盔甲、战袍和枪械,也有显示古代刑法的地牢、宝剑、刽子手的斧钺。皇家珍宝馆展出17世纪以来英君主镶满宝石的皇冠、权杖、饰物和珍品,其中于1838年为维多利亚女王制作的“帝国王冠”,上面镶有3000多颗宝石,是世界闻名的皇族珍品。此外,还有一枝国王的权杖,嵌有一颗1905年在南非发现、重达530克拉的大钻石,据说这是世界上加工制作的最大的钻石了。
当初在设计伦敦塔时,并没有想到把这里当成囚禁犯人的监狱,因此在建筑白塔时没有考虑在塔内设置囚室。但白塔动工后不久,就有一部分犯人被囚禁在白塔的地下室,最多时伦敦塔竟关押了 1700名犯人。从那以后,就常有犯人被押解至此,伦敦塔也就逐渐成为国家监狱。 作为监狱的伦敦塔关押的最后一个囚犯,是纳粹德国的第三号人物、希特勒的副手鲁道夫。赫斯。当时他私自来到英国企图秘密会谈,被英国首相丘吉尔囚禁于血塔之内,战后经公审被判处无期徒刑。
有意思的是,原本是皇家居所的伦敦塔,到后来却以幽禁、处决王室及政治犯闻名。而伦敦塔之所以成了旅游胜地,其显赫的名气主要就是来自于在这里丧命的犯人。世界各地来此参观的游客所感兴趣的,除了那些世界上最为昂贵的璀璨高雅的珠宝,还有伦敦塔中传说的幽灵。漫长的岁月中,这里隐藏着王室血腥、暴力的宫廷斗争,成为监禁国王、政敌的囚室,处决囚犯的刑场。英格兰历史上有好几位失败的国王、失宠之后的王后、王妃、王子、大臣和贵族,不但被囚禁于此,而且在这里被送上了断头台。有的游客说,即使事隔多年的
今天,到了这儿,仍可隐约之间感受到塔中的血腥气氛。那冰冷的气息,让人不寒而栗,所以伦敦塔又被称为“血腥之塔”。
那么,这座被游客称之为“血腥之塔”的伦敦塔,到底有什么样的故事?让我们翻开存放在塔内的囚犯档案,看看都有哪些显赫一时的名人。
英法百年战争结束后,英国皇族后裔的两个旁系家族形成了对立的封建主集团:北方以兰开斯特家族为代表,族徽是红玫瑰;南方以约克公爵家族为代表,族徽是白玫瑰。当时簇拥在兰开斯特家族周围的,是英格兰北方和威尔士一带力图保持封建割据局面的贵族及大封建主。而约克家族依靠的,是东南部那些靠发展贸易和手工业兴起的“新贵族”及城市里的富裕阶层。为了争夺英国王位,双方各自利用自己手中拥有的军队相互杀伐达30年之久,拉开了历史上著名的“红白玫瑰战争”的序幕。
亨利六世(1421~1471年) 于1422年9月继承其父亨利五世的王位,成为英格兰国王。同年10月,他在外祖父法王查理六世死后,又成为法国国王。亨利六世笃信基督教,关心宗教教育事业,有着基督教徒的一切美德。1440~1441年,亨利六世创办世界上最为著名的伊顿公学。1441年,他又创办世界另一所最为著名的学院——剑桥大学国王学院。
然而,亨利六世虽然对教育很有贡献,作为国王却不善治国,并不幸患了精神病。于是,在1453年到1454年期间,由约克公爵摄政。没想到,约克公爵竟想与之争夺王位。摄政不久,约克公爵便给亨利六世写了一封信劝他让位。亨利六世见信之后,宣布取消约克公爵的爵位,同时下令北方的贵族从速整顿军队,准备以武力解决此事。
约克公爵见状也从南方调兵遣将,1455年5月22日,战争在圣奥尔本斯爆发。约克的白玫瑰军在英王的城堡外击败了亨利六世支持的红玫瑰军。
1460年7月10日,双方在北安普顿展开第二次大战。约克家族最得力的干将沃里克伯爵内维尔率白玫瑰军打败了红玫瑰军,随军的亨利六世在战斗中被俘。后来双方达成协议:亨利仍为国王,但承认约克公爵而不是他自己的儿子为王位继承人。
王后玛格丽特得知自己的儿子失去王位继承权,急忙从苏格兰借到一支人马,联合红玫瑰军突袭约克公爵所在的奥克菲尔德城。12月30日,约克公爵在战斗中阵亡,玛格丽特为了解恨,把约克公爵首级斩下,扣上纸糊的王冠,悬挂在城墙上示众。
然而,让玛格丽特意想不到的是,约克公爵19岁的长子爱德华在伦敦被拥立为国王,称爱德华四世(1442~1483年)。次年3月29日,双方又在约克城附近展开决战,红玫瑰军最终败北。亨利六世携带妻儿逃亡苏格兰。1464年,亨利六世回到英格兰,支持兰开斯特家族起事,但遭到失败,再次被俘,被囚禁在伦敦塔。
令亨利六世意想不到的是,胜利之后约克派内部矛盾急速激化。身为国王的爱德华四世与掌握实权的内维尔反目成仇。1469 年,内维尔一度将爱德华俘获下狱。爱德华四世重新得势后,内维尔逃往法国,转与兰开斯特家族结盟。他们在法国的支持下卷土重来,打回了英国。亨利六世又于1470年10月复位,这次是爱德华四世逃亡尼德兰,依附于他妹夫勃艮第公爵查理。不久,爱德华四世又卷土重来。1471年3月,爱德华四世在尼巴特一战中击败并杀死内维尔。5月4日,爱德华四世俘获了从南部港口偷偷登陆的玛格丽特王后,将她和她的独子及众多兰开斯特贵族统统杀死,亨利六世再次被关进了伦敦塔。几个星期之后,当局宣布,说亨利六世在伦敦塔里“忧郁而死”。至此兰开斯特家族几乎已被斩尽杀绝。混乱中,只有兰开斯特家族别支的十几岁的亨利。都铎侥幸逃往法国布列塔尼。
1483年4月爱德华四世死后,其弟理查德自称国王(1452~1485年),他也是约克家族的最后一个英格兰国王。
亨利。都铎侥幸逃到法国后,从没有放弃卷土重来的希望。1485年8月,流亡多年的亨利。都铎终于率兵跨海进军伦敦,在博斯沃思原野战役中击毙理查德三世,同年即位,为亨利七世(1485~1509在位)。
亨利七世当上国王之后,结束了旷日持久的玫瑰战争,为都铎王朝的昌盛奠定了基础。他先后与西班牙、尼德兰、佛罗伦萨和丹麦缔结商约,大力促进英格兰的贸易。当他的儿子亨利八世继位时,英格兰已经繁荣昌盛。
亨利八世 (1491~1547年)为英国都铎王朝的第二代国王。亨利八世在伦敦塔处决过许多人。继位的第二天,他便将亨利七世主要的两位税收官关进了伦敦塔,16 个月后以莫须有的罪名处决。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乌托邦》的作者托马斯。莫尔,因反对英国教会脱离罗马教廷、拒绝承认亨利八世为英国最高宗教领袖而被囚禁在伦敦塔内达15个月之久,最后于1535年7月被送上了断头台。
亨利八世与寡嫂卡瑟琳结婚之后,虽然生过两个儿子,但都夭折,他便以自己无嗣为理由,从1527年起不断提出与卡瑟琳离婚。1533年,亨利八世命令坎特伯雷大主教托马斯。克兰默废除他与卡瑟琳的婚姻,随后又要求全体臣民宣誓,支持他与安妮的婚姻。当时有几名教士对这样的宣誓坚决抵制,结果被关进伦敦塔,随后处决。曼彻斯特的主教圣约翰。费希尔也被亨利八世以叛逆罪关进了伦敦塔,随后被处决。
1533年1月25日,亨利八世与安妮秘密结婚。6月,安妮在威斯敏斯特教堂正式加冕为王后。9月,安妮生了一个女儿,即未来的伊丽莎白一世女王。亨利八世看到是个女孩,深感失望。后来,有人流传说安妮的左手有六个指头,是女巫的标志。1536年,亨利八世以通奸和乱伦罪名判处安妮死刑。行刑前,安妮王后请求用剑刺死她而不要用斧头砍死她,亨利八世满足了她的这一要求,专门派人到法国找来了最好的剑手。安妮临死前平静地对她的朋友说:“我很高兴保全了我洁白的脖子。”不少历史学家认为,安妮不大可能犯有被指控的罪行,她只是个牺牲品。由于有的人认为安妮是冤枉的,后来的伦敦塔里便有了安妮幽灵的传说。据说,安妮死后,她的阴魂经常在伦敦塔里的草坪上出现,嘴里念念有词,似乎在诉说她的冤情。还有个祭坛也是她的阴魂时常显现的地方。
安妮的女儿伊丽莎白一世是英格兰历代最伟大的君主之一,她45年的成功统治,使她成为百姓所敬仰的女王。
1587年,埃塞克斯伯爵任女王的侍从长,此人英俊潇洒,伊丽莎白一世经常和他一起到伦敦郊外的森林中骑马,这引起女王原来宠信的警卫队长沃尔特。雷利的嫉恨。于是两人都在女王面前诉说对方的坏话。
对埃塞克斯来说,他凭着自己在女王那里得到的恩宠而过于自信,但伊丽莎白毕竟是一个政治家。1599年,埃塞克斯伯爵任女王驻爱尔兰的代表时,因调度无方,被叛军打败,与对手订立了一项屈辱的条约,紧接着又违反女王的命令擅自回国,因而于1600年被女王撤去了一切职务。
此时的埃塞克斯顿感前途被毁,便带领了300人,于1601年2月8日发动伦敦民众叛乱。被击败后,他只得无条件投降,随后即被关进伦敦塔,经审判,于2月19日被判处死刑,并于2月23日在伦敦塔内被处死。
行刑那天,他的死对头警卫队长沃尔特。雷利亲眼目睹了这个政敌被处死的整个过程。但令他意想不到的是,17年后,他自己也没有逃脱同样的命运。沃尔特。雷利曾就读于牛津大学法学院,是个天才的军人,又是个富有才华的诗人,1585年受封为爵士,深得女王的欢心。但自从他瞒着女王与一位宫女结了婚后,此事激怒了伊丽莎白,便以玷污宫女的贞操和荣誉之名,将雷利投进了伦敦塔。虽然不久获释,但雷利的仕途也从此了结。
1603年,伊丽莎白女王逝世,詹姆士一世继任。此时的沃尔特。雷利觉得女王已死,便卷入一起推翻国王詹姆斯一世的阴谋事件,因事情败露又被关进了伦敦塔中。雷利在伦敦塔中被囚禁了13年,他是在此被囚禁时间最长的囚徒。但与众不同的是,在囚禁期间,他不但在伦敦塔的花园里种植烟草,还把圈养动物的笼舍改造成化学实验室,并利用空余时间撰写了一部《世界史》。1616年,这个优雅的贵族终于说服了国王,让他率领一支探险队去南美洲寻找金矿,以此立功赎罪。不幸的是,雷利两手空空而回。1603年,雷利被处以极刑,最终在伦敦塔丢了脑袋。由于雷利的戏剧性经历,使现在“雷利显形”表演成了伦敦塔最吸引人的游览节目之一。
据说,在伦敦塔的底部还埋着两位年幼王子的尸骨。那是在爱德华四世病逝后,他的王位本应传给新的英格兰国王爱德华五世(1470~1483年),可是,当时这位英格兰王子只有12岁。根据国王的遗嘱,由他的叔父摄政。没想到此人为了篡夺王位,便将侄子爱德华五世和他的弟弟囚禁于伦敦塔中。再后来,这两个王子就不明不白地消失了,他们究竟在伦敦塔里关了多久,外人始终无从知晓。据说,这两个王子是被闷死在伦敦塔的。1674年,人们在伦敦塔中果然发现了两具小孩的尸骨,有人认为这就是爱德华和他年幼的弟弟,并称他们为“宝塔内的王子”。
有关这两位王子之死的真相,也是一次英国历史上调查时间最长的谋杀案。
雄伟的伦敦塔,以那些说不完的故事不但增添了它无限的魅力,更使它在岁月流逝中沉淀了越来越多的神秘色彩。
西班牙-阿尔塔米拉洞窟
国  名:西班牙
国 庆 日:10月12日(1492年西班牙——美洲日)
国  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2.旗面由三个平行的横长方形组成,上下均为红色,各占旗面的1/4;中间为黄色。黄色部分偏左侧绘有西班牙国徽。红黄两色是西班牙人民喜爱的传统颜色,并分别代表组成西班牙的四个古老王国。
国  徽:中心图案为盾徽。盾面上有六组图案。盾面中心的蓝色椭圆形中有三朵百合花。盾徽上端有一顶大王冠,是国家权力的象征。盾徽两旁各有一根海格力斯柱子,亦称大力神银柱。左右柱顶端分别是王冠和帝国冠冕,缠绕着立柱的饰带上写着“海外还有大陆”。
自然地理:位于欧洲西南部伊比利亚半岛。北濒比斯开湾,西邻葡萄牙,南隔直布罗陀海峡与非洲的摩洛哥相望,东北与法国、安道尔接壤,东和东南临地中海。
首  都:马德里
阿尔塔米拉洞窟
——史前西斯廷小教堂
所属国:西班牙
英文名:Altamir Cave
阿尔塔米拉洞窟位于西班牙桑坦德省,为史前人类活动遗址,其洞窟内,早在奥瑞纳时期已有人居住,一直延续到梭鲁特时期和马格德林时期。它也是旧石器时代的洞窟岩画中最为著名的一个,在此发现的石器和壁画上描绘出各种野生动物的形象,可追溯到旧石器时代的晚期。198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19世纪中叶的欧洲,由于发现的旧石器时代文化物品还仅限于小型的骨头与石头雕刻,所以学术界对旧石器时代文化知之甚少。因此,当人们发现这座被称为“史前西斯廷小教堂”的洞窟时,看到那些出自旧石器时代洞窟崖壁画在艺术上如此超凡绝伦,竟不敢相信这一切都是真的。科学界、艺术界甚至曾一度对其表示怀疑。直到几十年之后,它的真实性才逐渐被证实,并被世人承认和接受。
阿尔塔米拉洞窟岩画的发现,与西班牙人索图奥拉和他的小女儿有着密切关系。
1879年,索图奥拉(1831~1888年)带着他的小女儿玛利亚,来到他几年前发现的阿尔塔米拉洞穴。他们进洞后,索图奥拉开始挖掘,而他的小女儿玛利亚却拿着一枝蜡烛在洞窟里好奇地到处闲耍,当她走到一处窟顶很低的地方,抬头往上看的时候,突然喊道:“野牛,野牛!”
就是这个小女孩,这偶然的一瞥,发现了沉睡在这个洞窟里达万年之久的原始艺术的瑰宝,即今天举世闻名的阿尔塔米拉洞窟彩色窟顶岩壁画。
今天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参观阿尔塔米拉洞窟时,看到的洞窟大约将近有3米多高。但人们并不知道,这是考古人员为了便于游客参观,又特意往下挖深了一些。但为了保留历史的真实原貌,又保留了窟底一条隆起的岩面,那也是在往下挖深时特意留下来的。有关人员还在那块岩石上铺了一张帆布,便于供参观者仰卧观赏大窟顶画。参观者仰卧的位置正对着窟顶画中那幅精彩的野牛形象。所以,当年如果不是玛利亚这个几岁的孩子个子非常矮小,大人们是根本无法进来,也无法注意到这幅洞顶上的岩画的。
1880年,索图奥拉在《桑坦德省史前遗物简介》中发表了阿尔塔米拉洞窟崖壁画,他认为这些壁画属于旧石器时代。遗憾的是,当他向学术界宣布这一具有历史性的发现,并阐明自己的看法和观点时,不但遭到法国史前考古学家埃米勒。卡尔达伊拉的否定,也遭到了学术界普遍的拒绝和质疑。1888年,索图奥拉在无奈中离开了人间。
1895年,法国多尔多涅地区的拉穆特洞窟无意中被人们发现,当人们把掺杂着一些旧石器时代物品的沉积物清除之后,暴露出一条从未有人知道过的“画廊”,这条画廊由洞壁上的绘画与线刻所组成。第二年,人们又在帕农帕洞窟辨认出一些线雕, 其中一部分是被很厚的沉积物所覆盖的。
我们都知道,欧洲旧石器时代晚期细分为奥瑞纳文化期(距今约30000~20000年)、梭鲁特文化期(距今约20000~15000年)、马格德林文化期(距今约15000~8000年)。
而发现拉穆特洞窟的意义在于,当人们试图从洞窟的通道往里挖掘时,发现整个洞窟被一些马格德林文化期的石器等堆积物所覆盖,把它们清理后,才发现了洞口,从洞口进去方可通到后面的洞窟,进洞之后,才能在洞壁上看见绘画和线雕。正因为洞窟口是被马格德林文化期的堆积物所填满,所以此后就不可能再有人进入洞内,由此可以证明,洞窟壁画存在的时代当然要比堆积物早。
而帕农帕洞窟则只有一个小洞,其洞口原先被堆积物堵塞,只好从洞顶逐步挖开。耗费了几年的时间,谨慎地一层层挖掘,一直挖到洞底露出石头,才发现那小洞的入口,比最初爬进去的洞口低,原洞口是被堆积物从里面堵塞的,它们分别属于旧石器时代中期的奥瑞纳文化期和晚期的梭鲁特文化期,当把这些堆积层移走后,才在墙上露出了动物壁画,可见壁画比堆积物更为古老。
洞窟里的壁画许多被钟乳石所覆盖。从钟乳石的年代来判断,它们也不可能晚于中石器时代。
洞窟壁画中出现的许多动物,如长毛象等,也是在当地早已灭绝的动物,它们只生活在遥远的古代。由于这种种无法推翻的证据,史前史学界终于正式接受并确认旧石器时代洞穴艺术存在的事实。
直到这时,人们才又想起了阿尔塔米拉洞窟壁画, 并同时开始寻找其他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洞窟艺术。很快,旧石器时代洞穴艺术的存在得到证实,人们接二连三发现带有雕刻、绘画、浅浮雕或泥塑作品的洞穴和石棚。在法国,人们发现了一大批具有重大意义的洞穴艺术。1901年,发现了丰特。德戈梅洞穴;1906年发现尼阿克斯洞穴;1911年发现带有泥塑野牛像的莱图奥杜贝特洞穴;1914年发现莱斯。弗雷勒斯洞穴;1922年发现伯什。梅勒洞穴及著名的斑点马图板,1923年发现蒙特斯潘洞穴。
当初对索图奥拉的发现提出质疑的法国考古学家埃米勒。卡尔达伊拉发表了他的著名论文《一位怀疑论者的忏悔》,公开承认他先前犯了错误。索图奥拉和他的女儿玛利亚的发现终于得到了肯定。
到了20世纪, 旧石器时代洞穴艺术的本来面目终于被揭示出来。而旧石器时代晚期的阿尔塔米拉洞窟发现更具有双重的意义:它既是形成于1.3万年之前,经历了欧洲旧石器时代的三个文化时期的西班牙史前艺术遗迹,又是在100多年前第一次被人们所发现的旧石器时代艺术。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阿尔塔米拉洞窟开凿在桑蒂利亚那石灰岩高原上,由几个石灰岩洞连接而成。洞窟延伸长度超过270米,洞高不到2.3米,各处宽度不等,洞窟由“S”形排列的过道和厅堂组成。
阿尔塔米拉洞窟里保持着久远的石器时代面貌,有石斧、石针等工具,洞内有史前人睡觉的地方及烧烤食物、生火取暖的石灶,灶底余烬痕迹清晰可辨。其中最大的岩洞面积达100多平方米,洞内壁面上约有150幅壁画,主要集中在长18米、宽9米的入口处的顶壁上,是公元前3万年~前1万年左右的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古人绘画遗迹。
阿尔塔米拉洞窟里面的洞顶布满了精美的壁画。著名的大窟顶画,是从洞口的左侧另有一个口进去。大窟顶画图像的外轮廓线有的刻得很深,有的刻得浅而细,再用黑线勾勒与红色填彩,黑色勾的线条很粗,红色填的色彩又很浓,部分还略加晕染。看得出来,当时的画匠极富艺术功底,充分利用了岩石表面的凹凸不平,以表动物的肌肉和骨骼的起伏变化,在表现伏卧的动物的躯干时,巧妙地利用岩石的凸起处,组成肌肉圆块的形状,再加上蜷曲的四条腿,而举世闻名的《受伤的野牛》,其生动形象就是这样制作出来的。
阿尔塔米拉窟顶壁画由30多种动物的彩绘图形组成,其中有些动物的图像不是完整的,或相互重叠,或互相覆盖,但有的却非常完整,如驯鹿、长毛象、野牛以及一定数量的类人猿形象等。野牛的长度在1.4~1.8米之间,最大的巨鹿竟有2.25米长。这些图形都经过彩色渲染,它们有的在奔跑,有的在躺卧,还有的受了伤。可谓千姿百态、生动自然、神态逼真、透视准确。岩画的风格极其粗犷有力,生动地描绘出了各种动物的立体感和动态感。
这些色彩斑斓,用红色、粉红色、棕色等多种色彩描绘出来的动物形象,从艺术手法上说,真可谓妙造自然,而又自然成趣。
在窟顶的彩色绘画下面,还有别的绘画以及遗存的线条,或仅仅是手印的外轮廓线,或戴面具的人像的线雕,依照有些学者的看法,有些绘画可能是奥瑞纳文化期的遗物,但是主要的岩画则属于马格德林文化期的作品。
有人认为,洞窟底层的绘画,或是平涂或只有外轮廓的形象,有可能是更为原始的作品,而覆盖在上面的,后来创作的多彩绘画,才是阿尔塔米拉洞窟艺术风格的真正代表作。
近年来,有关人员通过对洞穴绘画使用的颜料所进行的细密分析证明,原始人经常运用诸如木炭之类的有机物,而借助碳-14检测法可以直接测定它们的成画时间。
目前对包括阿尔塔米拉洞穴在内的8个洞穴的研究成果表明,这些洞穴壁画的年代远比人们以前想像的复杂得多。它们既不是随便绘成,也不是某种单一类型的作品。它们似乎是在冰河时代的不同时期不断地积累起来的,一些形象后来经过润饰,一些则是在先前绘画的部位上所进行的重绘。
于是,又有人提出了新的问题,假如按照某些学者的看法,有些绘画有可能是奥瑞纳文化期的遗物,而我们知道,奥瑞纳文化期距今已3万到2万年,而那幅举世公认绘画于马格德林文化期的野牛距今只有数千年。那么,这个神秘的阿尔塔米拉洞穴,对旧石器时代的人类究竟有着什么特殊意义所在?为什么他们要在两万多年的时间里,以数百代人的努力,坚持不懈地在这个幽深、黑暗的洞穴里画下众多的壁画呢?
利比亚-大莱波蒂斯考古遗迹
国  名:大阿拉伯利比亚人民社会主义民众国
国  旗: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2:1.旗底为绿色,没有任何图案。
国  徽:为一只胸前有绿盾的鹰。相传这种鹰是先知穆罕默德统治地区古莱希部落的象征。鹰爪下的饰带上用阿拉伯文写着“阿拉伯共和国联邦”。利比亚曾数次更改国名,但国徽上的文字一直未变。
自然地理:位于非洲北部。东部与埃及交界,东南与苏丹为邻,南部同乍得和尼日尔毗连,西部与阿尔及利亚和突尼斯接壤。
首  都:的黎波里
大莱波蒂斯考古遗迹
——沉沙之下发掘出的北非历史名城
所属国:利比亚
英文名:Archaeological Site of Leptis Magna
大莱波蒂斯遗址位于利比亚科姆斯地区的莱卜达河出海口,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市以东120公里处,方圆约2.5平方公里,是地中海地区面积最大的考古场所之一,那里有北非保存最好的罗马建筑。198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利比亚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与埃及古文明相比,利比亚的古迹更加丰富。有罗马人、腓尼基人、希腊人和古利比亚人留下的历史古迹。
利比亚有着十分丰富的旅游资源。它地理位置优越,北处地中海南岸,海岸线长达1900公里,四季宜人的地中海气候可以让游客尽情地享受阳光与沙滩。南部和内陆有绵延不绝的沙漠,而沙漠湖泊与绿山瀑布又是利比亚独一无二的奇特景观。
另外,利比亚还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也留下了许多历史文化遗产:大莱波蒂斯的考古遗址就是其中的一座。
令人难以相信的是,如此规模宏大、设施完备的古代城市遗址,竟然是两千多年以前建造的。它是地中海沿岸保存最完好的古罗马遗址之一,它生动地表现了古罗马人当时的生活状况。
地中海的波涛伴随着这座古城度过了无数沧桑岁月。大莱波蒂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古城始建于公元前1世纪,是当年北非的一大港口,也是当时与加达梅斯城之间进行贸易的主要桥梁。
利比亚北部在古代本是迦太基人的领地。从公元前146年罗马人占领迦太基城, 到公元439年易手汪达尔人,在前后500多年期间,大莱波蒂斯逐渐发展成罗马帝国的一流城市。今天,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置身于发掘后的考古区,仍然能够强烈地感受到当年罗马帝国那气势非凡的宏大与壮观。这不仅因它曾作为这座城市而占地广大,更由于在它的断壁残垣中蕴含了极其丰富的人文价值。那一座座气势如虹的古罗马建筑,线条之流畅,雕刻之精美,令人眼花缭乱。
作为将近2000年前古罗马人生活的重要城市和贸易港口,这座古城的布局,具有典型的罗马建筑风格。城市街道规划井然有序。其城区的建筑布局呈长方形, 南北主要街道名卡尔多,东西干道名德古玛努斯,城内的其他街巷都与这两条大街平行而建。沿卡尔多街向北步行,可一直走到碧波万顷的地中海南岸。卡尔多街南端是著名的塞维洛拱门,也是大莱波蒂斯考古区的入口处。在这里有一座3米多高的石碑,上面用阿拉伯文和英文写明该考古区受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会保护。卡尔多街是原来老城的中轴线,由于公元1世纪末城市的发展,现处于考古区西南部。
建造于公元1~2世纪的大剧场、竞技场和赛马场是古罗马人最喜欢去的娱乐场所,因而这些建筑也最具有代表性。大莱波蒂斯剧场主要由半圆形的看台和舞台组成,中间由乐池连接,形成和谐完美的整体。大剧场临海而立,坐在看台上可以看到舞台和高大的背景墙,起身站立可眺望美丽的地中海。
据说,大剧场内原有许多精美的大理石雕像,可惜完整保存至今的为数不多,只在舞台的两侧各有一尊立像,另有一些被保存在的黎波里的古堡博物馆中。
公元2世纪时,城市沿地中海南岸向东西两个方向扩展,在原来的战壕位置修筑了石头城墙。建于公元126~127年的海德瑞恩浴室,像所有罗马遗址中的浴室一样有冷暖热三池。而蓄水池的底部采用了一种叫防水石的材料,今天还保持着良好的隔水功能。
公元3世纪初,大莱波蒂斯的城市建设达到顶峰。在当地出生、后来成为古罗马皇帝的塞普蒂米厄斯。塞维洛(公元193~211年在位),于202年在东部前线获胜,第二年荣归故里。前面提到的塞维洛拱门就是在他凯旋之前于仓促中建造的。这座拱门的东西南北各有一个门洞,以巨型石灰岩建成,外面用大理石浮雕和檐柱装饰,高大而精美,不失为古罗马建筑的杰作。
除了这座拱门以外,塞维洛和他的两个儿子在位期间还建造了许多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新建了两条街道,扩建了海港,使1000吨的船只可以直达城外卸货。目前人们还可以见到的新会堂和西门外的猎人浴场,都是塞维洛王朝期间的建筑。
然而,正当大莱波蒂斯到了最为繁华的鼎盛时期,却突然被废弃,不久便被沙漠淹没了。
直到17世纪末,有一个名叫杜兰德的法国人旅行经过这里时,发现了一些残存的古代建筑。他回到法国后,报道了这些情况,引起了西方国家的重视。1912年,意大利占领利比亚期间,派了一批有500人的考察队,来发掘这座地下古城,至此,大莱波蒂斯遗址终于重见天日。
二战后,法国和英国的考古学家配合意大利人继续进行发掘工作。1982年大莱波蒂斯遗址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以后,大规模的发掘活动才得以展开。
考古学家们在发掘时发现,当这座古城被废弃时,城墙被完全拆除,古城里所有的建筑完全暴露在沙漠的蚕食面前,一代名城就这样被深深地埋在沉沙之下。然而,正因为大莱波蒂斯遗址上面覆盖了厚厚的沙子,才因祸得福,被完好地保存下来。
考古学家已在大莱波蒂斯遗址发掘出多座建筑,以及古罗马街道、港口、集市等。这些古迹大都得到了很好的修复,其中能容纳15000人的圆形大剧场的修复工作已基本完成,成千上百的雕刻和镶嵌图案被转移到的黎波里的博物馆里保存起来。遗憾的是,当时古罗马人修建的大型防洪工程遭到严重破坏,已无法修复。
经过多年的努力,考古学家对这座古城已有了大概的了解,但由于许多遗址至今还被埋在沙石之下,有待挖掘,有许多不解之谜尚待揭开。
考古人员不但在这座城市的农业区发现了大量生产橄榄油的重要证据,还发现了一些大型的橄榄油加工厂,包括一些制油的挤压器具。橄榄油除了食用之外,可能还被用于照明。但这里的橄榄油生产规模之大已远远超出了当地需要,可能大量输出到罗马帝国的其他领地。有人认为,大莱波蒂斯可能是个以生产和出口橄榄油为主的商贸城市。但在远古时代是否会有这样的专门从事某一商品生产的城市,尚不清楚。
另一个问题是大莱波蒂斯是建立在大理石上的城市,城市里所有的建筑都是用石灰石和大理石结合的建筑,所有的建筑都用大理石和花岗岩来装饰,就连当年市场里卖鱼小贩用的砧板,都是用大理石制成的。然而,北非并不产大理石。那么,当年建造这座古城的主要材料肯定是从海外运来的。考古学家们虽经过多年的努力,却至今弄不清楚这些石材来自何处,有人认为它们来自埃及;有人认为它们采自地中海东部沿岸;也有人认为这些大理石是从罗马开出的船上的压仓物。
但最大的谜团是大莱波蒂斯为何被人废弃。对此研究人员也有几种不同的观点。从发掘的遗址来看,在这座古城最为鼎盛的时期,有8万人在此居住,但是没过多久,竟变成了一个很小的居民点。最常见的一种说法是由于公元429年汪达尔人的入侵。罗马帝国衰败后,公元439年,汪达尔人占领迦太基城,取代了罗马人在北非的地位。在汪达尔人统治时期(公元439~534年),这座古城被沙石掩埋。但也有人认为,早在汪达尔人来之前好几十年,这座古城就受到了灭顶之灾。公元365年,这里曾发生过一场大地震,损坏了古城大多数建筑物。还有人说,在地震之前,衰落的罗马帝国已无力对这里进行有效的管理。一个名叫奥斯图里的当地游牧部落曾洗劫该城,使其遭到毁灭性的打击。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1987年到1988年间,大莱波蒂斯遗址遭到了洪水的袭击,虽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供了大量设备进行援助。然而,要恢复大莱波蒂斯遗址还需要几年的时间。
目前,大莱波蒂斯古城遗址已有300多处古迹被考古学家发掘出来。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以后不断的发掘,人们对这座被沙石掩埋千年的城市,定会有更多的了解。
埃及-金字塔
国  名: 阿拉伯埃及共和国
国  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2.自上而下由红白黑三个平行相等的横长方形组成,白色部分中间有国徽图案。红色象征革命,白色象征纯洁和光明前途,黑色象征埃及过去的黑暗岁月。
国  徽: 为一只金色的鹰,称为萨拉丁雄鹰。该鹰昂首挺立、舒展双翼,象征胜利、勇敢和忠诚,它是埃及人民不畏烈日风暴、在高空自由飞翔的化身。鹰胸前为盾形的红白黑三色国旗图案,底部座基饰带上写着“阿拉伯埃及共和国”。
自然地理:跨亚非两洲,大部分位于非洲东北部,一小部分领土位于亚洲西南部。西与利比亚为邻,南与苏丹交界,东临红海并与巴勒斯坦、以色列接壤,北临地中海。
首  都:开罗
孟菲斯及其墓地金字塔
——金字塔——万谜之谜
所属国:埃及
英文名:Memphis and its Necropolis the Pyramid Fields from Giza to Dahshur
孟菲斯及其墓地——从吉萨到塔哈希鲁的金字塔地带,位于埃及尼罗河三角洲南,首都开罗西南,尼罗河西岸。金字塔区在西部,孟菲斯在东北部。197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在遥远的古代,世界上曾有过七处伟美壮观的建筑,被称为世界七大奇迹,一直在世人口中流传。然而,经过数千年的岁月沧桑,这七大奇迹中的六处都早已被倾颓湮没。幸运的是,其中最伟大的一处——古埃及的大金字塔,至今还在尼罗河畔巍然屹立。4000多年以来,它穿过漫长的时空,傲然雄视着尼罗河谷,为人类的聪明才智和远古时代的辉煌留下了历史的见证。
孟菲斯是埃及古王国时期的首都。传说孟菲斯最早建于公元前3100年前后的第一王朝时期。后来公元前27至前22世纪的第三至第六王朝的古王国时期,上埃及和下埃及统一,这里成为古王国的首都,是古埃及的政治、宗教和文化中心。此后直到公元前11世纪的中王国和新王国时期,首都虽然南迁,但这里仍是重要城市。孟菲斯城现在保存的古代遗迹很少,仅有几处巨大的石雕像、神殿和一座牛神庙。
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的陵墓。古代埃及的法老自认为是神明的子孙,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他们的一生至少要建造三种建筑:寺庙、陵墓和大殿。埃及人相信,死后把尸体保存和供养,可获得永生。所以有人说:为了建造自己的永世之居,在人类文明初露曙光之际,古埃及把全部知识,都已显现在法老建造的金字塔之中。
金字塔区西面连接利比亚沙漠,东面靠近尼罗河西岸的绿洲,北面从吉萨起,向南经萨卡拉、阿布希尔直到达舒尔,在约80公里长的地带保存了近90座大小不一的金字塔。这些金字塔大部分建造于古王国时期。
北部的吉萨位于开罗西南6公里处,从吉萨城再向西南10公里是利比亚沙漠,这里的金字塔规模最大也最著名,人们常说的大金字塔,指的就是这三座金字塔,他们都建于公元前27至前26世纪的古王国第四王朝时期。
其中,位于北端的是胡夫金字塔,是第二代法老齐阿普斯的陵墓,建造于公元前2760年,底面呈正方形,各边分别指向正东南西北,每边长约230米,向上是四面锥形,锥顶残失,现高出地面137米,当初完整的锥顶应高146.7米。它不仅是体积最大的金字塔,也是地球上体积最大的建筑。
在它西南方是体积略小一些的哈夫拉金字塔,哈夫拉金字塔比胡夫金字塔略小,但其艺术风格的庄严与工程设计的精确,均可与胡夫金字塔相媲美。由于其建在一块较高的台地上,看上去仿佛比前者还要高。哈夫拉金字塔底边长215.7米,高143.6米,用石灰岩和花岗岩砌成。它所遗存的附属建筑较为完整壮观,包括以巨石建成的两座庙宇:上庙和下庙。金字塔畔匍匐着著名的狮身人面像,它是在一块巨大岩石上就地雕凿而成的,有一种说法认为其面部系根据哈夫拉的容貌雕成。
更靠西南方的是高度不及大金字塔一半的曼卡拉金字塔。曼卡拉金字塔虽然体积最小,但十分精致,它的基底边长108.7米,高为66.5米。大金字塔墓室入口离地27米,由花岗岩巨石垒成。
这三座金字塔和它们侧面的三座小金字塔,以及金字塔东面的狮身人面像和若干相关的神殿,构成了吉萨高原上的古建筑群。
数千年来,每个见过大金字塔的人无不为之惊叹不已。但运用现代科学知识对大金字塔进行准确测量和研究,却是从18世纪末以来才开始的。而测量与研究得到的某些数据和情况,却使人们感到了更大的震惊与困惑。
首先令人困惑的就是大金字塔的一系列数字。大金字塔的建筑选位是北纬29度58分51秒,这个数字非常接近北纬30度。对此,天文学家曾表示,如果将大气层中光线的折射也计算在内,人类肉眼测得的北纬30度实际上是29度58分22秒。这与大金字塔的实际位置所差仅29秒。这不仅显出大金字塔设计者们测量技术的精湛,而且说明他们早已具有经纬度的概念。然而人们都知道,直到16世纪我们才懂得使用经纬度的概念。
穿过大金字塔的子午线将地球上各大洲与大洋的面积分为平均的两半,误差不大于7%.
大金字塔方向设置极为精确,四个底边分别朝向正东、正西、正南、正北。其误差不到0.015%,直至今天仍然是地球上方向最为精确的建筑物之一。
大金字塔原有高度为146.7米,底边周长为921.5米。底边周长与高度之比为2 π,即众所周知的圆周率π(3.1416)的2 倍。在历史教科书中,圆周率是公元前二百多年的希腊
数学家首先发现的。可是这个公式,早在4000多年前就已经体现在大金字塔的建造中了。
单单使用π也不足为奇,一个更令人深思的问题是:大金字塔的底边与高度之比为何选用2π,而不是别的系数?
根据用人造卫星测量地球得到的可靠数据,北半球的半径(从赤道到北极)为6356公里,这个数值是大金字塔高度 146.72米的43200倍。而地球赤道周长为40075.5公里,这个数字缩小43200倍为927.67 米,与大金字塔底边周长921.5米相差不过6.17米,即误差不过0.3%.有的学者据此认为,从高度与底边周长的比例来看,大金字塔实际上是地球北半球43200分之一的缩尺。至于那0.3%的误差,可能是未将赤道不规则的凸出部分计算在内的结果。
而且必须指出的是,43200这个数字并非随意设定,而与地球的岁差运动有关。所谓岁差运动,是指地球自转轴的周期性变化所引起的春分点在黄道带上的位置移动。这种移动速度非常慢,每72年才移动1 度,每2160年移动30度即一个星座,每4320年移动60度即两个星座。因此,天文学家往往把72、2160、4320等数字称之为岁差数字。据历史记载,岁差运动是希腊天文学家希帕恰斯在公元前129年最先发现的,但它也早就在大金字塔与地球的比例关系中出现了。
大金字塔的内部结构也处处遍布数学的玄机。如塔中最主要的房间王殿,坐落在塔内不论垂直或水平都是正中央的位置上。从垂直上看,它恰好处于塔的高度的一半。从水平切面来看,王殿地面面积也恰好是整个水平切面面积的一半。王殿地面长11.38米,宽5.69米,按古埃及长度单位为20x10腕尺。而其墙壁高度5.82米即11.18腕尺。如从地面中心算起,恰好等于1.618米,即所谓黄金分割率。这个比例被证实是人眼看到的最和谐的比例,人们都知道它是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发现的,希腊人曾得意地将其用于帕台农神庙的建造中。但比这早两千年,在大金字塔王殿中就早已有了。
马克思曾说,一种科学只有到了可以用数学来表达的时候,才能称之为完美。因为数学语言是一种超越了具体文字和文化形态的、任何智慧都可以感受到的语言。大金字塔中频繁出现的数学语言,使我们不能不感到,这是一个高度发展的文明留给我们的信息。它告诉我们,大金字塔的设计者不仅有着高深的数学造诣,而且似乎早已测量过地球,掌握了地球和太阳系的基本构造,并对岁差运动有着深刻的了解。
但在这遥远的史前时代,人类还没有发明阿拉伯数字,也不晓得“0”的使用。那时,谁能具有这么高深的数学和天文学知识呢?
数学之谜还没有得到解决,另一个更大的疑问又涌上人们心头:古埃及人究竟是怎样建造这座巨大建筑的?
大金字塔内由260万块巨石堆砌而成,这些石块每块重达数吨至数十吨,石块与石块之间没有任何水泥或灰浆之类黏合物。据记载,大金字塔表面本来还覆盖着一层磨光的覆面石,大约共11.5万片,每片约重10吨。但在公元1301年大地震后,这些石片被当时的统治者拆下来充当重建开罗的石料。现在只有大金字塔底层和卡夫拉金字塔顶部还有少数覆面石片。但就是在覆面石片没有了之后,大金字塔内部石块之间的契合至今仍非常严密,连锋利的刀片也插不进去,那时的人们尚无金属工具,建造者们是怎样加工这些巨型石块的呢?
大金字塔不是简单的石块堆积物,它内部有着复杂的甬道和房室等空间。为了保持底边周长与塔高度的2π关系,大金字塔设定倾斜角度为52度。与之相对应的是,塔内部所有甬道角度都是26度,正好是52度的一半。这显然是根据地表动力学精心设计的角度,也非常符合建筑学原则。但在施工上,要处处符合这样的角度,却必须要依照三角函数的计算来进行。特别是通向王室的大甬道,长达47米,地面宽2.1米,采取悬臂式建筑,上下均维持着26度的角度。这在建筑工程学上,是几乎不可能的奇迹。
大金字塔尽管庞大,但它在建筑工艺上的精度却极其细微。它的底边平均长度为230.35米,其中最长的一边与最短的一边误差不足0.2米,也就是说误差率不足0.1%.而它的四个角的角度与理论上绝对的90度直角误差仅仅2秒之微。就是在使用了各种最先进仪器的现代建筑中,这几乎也是无法做到的。
还有,不论在大金字塔内的甬道、回廊还是在王室、后室等房间内,都没有任何使用过火炬之类的痕迹。当时的建造者们在金字塔内部施工中是怎样照明的?要知道,在金字塔深处几乎没有自然光线进入,不解决照明问题,施工就是一句空话。
在大金字塔的建造中,有着太多令人难以置信的精度,太多的“不可能”和找不到的答案。
金字塔,世界的奇迹,也是世界的难题。
埃及-底比斯古城及墓地
底比斯古城及墓地
所属国:埃及
英文名:Ancient Thebes with its Necropolis
1.“百门之都”底比斯
底比斯古城及其墓地是埃及著名古迹,位于埃及的卢克索至卡尔纳克一带,跨尼罗河中游两岸。底比斯是古埃及中王国和新王国(约公元前2040~前1085年)时期的都城,始建于古埃及第十二王朝。197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作为人类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底比斯原名卢克索。“没有去过卢克索就等于没有到过埃及。”这是埃及人经常讲的一句话,用来说明卢克索的灿烂古迹在埃及文明史上的重要地位是毫不过分的。
底比斯古城面积约15.5平方千米。古埃及国王都试图通过建筑把自己的权力载入史册。为此,历代法老们大兴土木,在底比斯建造了无数神庙、宫殿和陵墓。
底比斯的建筑规模浩大、工艺精湛,堪称世界古建筑艺术最为璀璨绚丽的瑰宝。虽然随着几千年岁月的流逝,宏伟的殿堂庙宇大多已湮没无闻,但硕果仅存的庙宇遗址和帝后陵寝、贵族墓葬,仍不难使人想见底比斯鼎盛时期的风采。
如今我们看到的底比斯古城,一半给生者,一半给死者,东部是神殿林立的生者之城,西部则是安置法老和贵族陵墓的来世之都。它既是生者与死者共享的圣地,又是古代文明的舞台。
作为古埃及的瑰宝,底比斯有三个鲜明的特点:
一是历史悠久,现存的遗址一般均建于公元前21世纪至前11世纪之间。
二是规模宏大,这些古代建筑多用巨石建造,其中有高43米、厚15米、宽115米的门楼;高18米的雕像;高24米、周长15米的石柱;高30米,用整块石料凿成的方尖碑,所用石块动辄重逾数吨,仅卡尔纳克神庙使用的石料总计就达数百万吨。
三是精雕细刻、工艺精湛,建筑物的石块之间砌合得严丝合缝,混如一体。神庙的殿堂廊柱布满细致的彩绘浮雕,陵墓中的无数壁画形象生动,至今色泽如新。
底比斯最著名的古埃及建筑是卡尔纳克神庙。它全部用巨石建造,是当今世界仅存的规模最大的庙宇,占地80多英亩,它由蒙特神庙、阿蒙大神庙和赖特神庙三组建筑物组成,均有砖墙环绕。其中的阿蒙神庙,始建于公元前1870年,以后的1300年间曾不断增修扩建,是古埃及法老献给太阳神、自然神和月亮神的庙宇。
卡尔纳克神庙的大柱厅素有“艺术世界奇观”之称。大厅建于两代国王统治时期,即公元前1302年~前1290年第19王朝西提国王时期和公元前1290年~前1224年拉美西斯二世执政时期。大柱厅的建筑面积达5000平方米,厅顶距地面约25米,由直径为4米、高约21米的134根圆形石柱支撑,柱的顶端可站立100余人,由1米多高的鼓形石块垒成。厅壁上刻有许多奇妙的浮雕和铭文,记载了国王与诸神之间的关系。
走进神庙的小厅,可看到两块方尖碑,这是为纪念哈特谢普苏特女王而建的。哈特谢普苏特是图特莫斯二世国王的王后,国王驾崩后,她于公元前1486年~前1468年执政,是埃及历史上一位著名的女王。这块方尖碑,用产自阿斯旺的整块青色玄武石雕成,碑身高30米,方尖碑直插云端,是现存最高的方尖碑。传说,碑的顶端曾因包了一层金与银的自然合金而熠熠生辉、光芒四射。
神庙中的圣殿由花岗岩建成,分里外两间。里间专为存放圣船用,墙壁上的浮雕描绘了当年圣船出发的盛况。神庙中的节日厅建于第18王朝图特莫斯法老执政期间,距今已有近3390年的历史。厅顶由52根石柱支撑,厅内墙壁上也有不少引人入胜的浮雕。
神庙的大庭院建于公元前945年,是埃及最大的神庙院,占地面积达7989.7平方米。庭院的左边有西提二世庙,右边为拉美西斯三世修建的阿蒙神庙。中间有一石柱厅,高达21米的大石柱矗天而立。
神庙除有雄伟的建筑外,还有许多妙趣横生的浮雕和彩绘。浮雕和彩绘的题材很广泛,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埃及古代社会的生活,其中有国王、贵族祭祀活动的盛大场面,也有农夫、船匠生产劳动的情景。有些彩绘和浮雕逼真地刻画出顽皮的儿童和爬动的虫兽形象,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
卢克索神庙规模仅次于卡尔纳克神庙,建筑同样精美壮观。卢克索神庙建于公元前14世纪,神庙原长190多米,宽约50米,里面包括庭院、大柱厅和诸神殿等部分。神庙最南端是座单殿,残存的遗迹中有一幅浮雕,描绘了艾米诺菲斯三世法老由神引导步入圣殿的情景。
中央大厅东面是一个小型礼拜堂,四周石壁上的雕刻描绘着特伊亚特和阿蒙太阳神象征性结婚,以及他们在女神帮助下,降生王子时的情景。庭院四周二面建有双排雅致的似纸草捆扎状的石柱,柱顶呈伞形花序状,十分优美。
北部入口处是造型独特的柱廊,柱子共14根,每根约16米高。在神庙塔门两旁,耸立着两尊高14米的坐像,是拉美西斯二世的雕像,神庙墙上的浮雕生动地描述了他执政初期与赫梯人作战的情景。左右两边的浮雕构成一幅完整的组织画,左边的画面描绘了当时的军营生活、战前召开军事会议及法老御驾亲征、在战车上指挥战斗的情况;右边的画面栩栩如生地描绘了拉美西斯二世向敌人发动进攻、弯弓拉箭的动作及赫梯人溃逃的情景。在拉美西斯庭院里,石柱中间有一尊拉美西斯二世的石雕像,旁边的石壁上雕刻着浮雕和文字,叙述了当年这里举行庆典仪式的情形。
在荷马的笔下,底比斯为“百门之都”。据史书记载,当时的底比斯城门多达百座,人烟稠密。两座阿蒙神庙及其周围为底比斯的城区,包括法老的宫殿、贵族大臣的官邸以及众多的街道店铺,是古代埃及最为繁华的一个城市。但这些建筑如今已荡然无存。
根据埃及古代宗教信仰,阴间冥府是按日落方向处于尼罗河西岸之远方,所以古埃及每个城市的布局一般都是把居住区放在东岸,墓葬区放在西岸。
所以,尼罗河西岸群山是古埃及帝王后妃和达官贵族墓葬集中之地,为公元前550年~前200年间古埃及第18王朝~第20王朝的王室陵墓,在沿尼罗河谷地边缘山崖长达数十公里的地带布满着数以千计的古墓,这些墓穴都依山开凿。在山崖与河岸之间是各代法老建造的自祭庙。位于山崖背后的一个荒凉的山谷里是法老木乃伊的秘密墓室,因为共计有新王国的62位法老长眠于此,故称为“帝王谷”。“帝王谷”的法老墓有的洞穴深入地下100多米,墓道起伏曲折,左右各有厅室,四壁和顶部绘着彩色壁画并配有象形文字,贵族墓中许多反映古埃及人生活和信仰的壁画有极高的历史价值。
从帝王谷往东几公里就是第18王朝著名女王哈特谢普苏特在位时兴建的葬仪殿,其以阶梯式庙宇、希腊式廊柱和独具特色的岩雕而蜚声世界。庙宇放弃了传统的神庙布局,完全按山崖谷地的原有布局把整个建筑设计成叠升的三层。台阶柱中央以平缓的梯道连接,最上层柱廊后面才是殿堂本部,其内殿则凿于山崖之中。正面柱廊用简单的方形柱,上层有些侧廊则用刻有凹槽的圆柱,形制优美,各种廊庑墙面皆有彩色壁画,柱廊外观则以清亮纯净的色调和作背景的悬崖相呼应。这种建筑手法被认为是古代建筑中和自然景观充分结合的典范。两层平台极其广阔,每层平台前设列柱和通廊,配有极细腻的浮雕,内容有女王降生、女王出访红海最南端国家蓬特以及搬运方尖碑等,是古埃及最为杰出的建筑之一,虽历经3000多年,大殿上的浮雕还保存完整。
古代埃及文明在它光耀古今的同时,也为人类留下了太多的未解之谜。葬在帝王谷中的法老图坦卡蒙就始终披着神秘的面纱。因此,有位考古学家说:“关于图坦卡蒙的一生,人们仍然不甚了了,表面上虽然光影浮动,深处依然是黑幔重重。”
2. 图坦卡蒙为何英年早逝?
图坦卡蒙出生于大约公元前1341年。尽管还不能确切地知道他的父母是谁,但最有可能的是阿蒙霍特普四世(后来称为阿肯阿坦和皇后奈费尔提蒂),他在阿肯阿坦国王新的皇都中长大。阿肯阿坦国王反对埃及传统神灵,而信奉新神灵阿托恩,还把皇宫从旧都底比斯迁移出来。不像其他旧神,阿托恩没有被描写成人或动物,而被称为太阳神。
图坦卡蒙继位时只有9岁,执政也只有10年左右,便命归黄泉,当时只有十八九岁。由于他死得太早,因而历史上关于他的记载很少,他的陵墓也长时间地掩埋于地下而不为人知。
1922年,图坦卡蒙的陵墓得以重见天日,因其陵墓之完整和奢华而震动了世界。 本来默默无闻的图坦卡蒙法老一下子引起学术界的重视,成为世界上最家喻户晓的一位。究其原因有两点:一是他与众多的埃及法老不同,其陵墓从来没有被盗墓者掠夺过,所以坟墓里埋藏着许多最珍贵的宝藏;二是他的死因亦引起人们众多的猜测。
图坦卡蒙法老陵墓的发现颇费周折。因为,从埃及第18王朝始,法老为躲避当时日益猖獗的盗墓者的骚扰,开始把享殿和坟墓分开建造。他们在首都底比斯坐落的河对岸,即帝王谷里,建立起自己的享殿,而他们的坟墓则处在帝王谷北面的一个荒凉的小山谷里,秘密不为人知。
直到公元1922年,图坦卡蒙墓地3500年沉寂的历史结束了。英国考古学家霍华德。卡特发现了他的墓穴。在贵族卡纳文勋爵资助下,卡特自1915年起一直在帝王谷工作。1922年11月4日,工人们发现了由一段石头台阶引至的一扇紧闭的大门。门上封条完好无损,并写着此墓主人的名字——图坦卡蒙。通过这扇封闭的门,有一条通道可达第二扇门。卡特在门上凿出一个小洞想看看里面的究竟,只一眼他就看到“到处都是金光闪烁”。他查看了前四间墓室,尽管不大,但却塞满了金银珠宝。第一间屋,或者说是前室,据测算有7.8米x3.5米大,室内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靠近后墙的四个神化动物形状的镀金典礼用长凳,和门左边的一组六个拆卸了的四轮马车。还有两个门可以离开前室。第一个门通到一个叫安奈克斯的小屋内,在那里好像存有过世国王的食品、酒和油。另外一个门完全关闭,有一对和真人大小的木质国王雕塑守卫着。这个门通向最有价值的地方——墓室。墓室对于一个国王来说也非常的小,只有6.3米x4.0米大小,这也是墓里惟一涂饰了墙壁的墓室。更为重要的是,图坦卡蒙的遗体就躺在这里。
遗憾的是卡纳文勋爵却不知道图坦卡蒙石棺里到底有什么,他于1923年4月去世,那时,清理墓穴和保存从墓里出土物品的漫长工作才刚刚开始。卡特于1932年才最终完成了这项工作。7年后,卡特也离开了人世。
图坦卡蒙的木乃伊被层层棺椁包围,巨大的木质外层嵌有黄金,上面几乎布满了文字。里面是盖着一层薄薄黄金的柏树棺木,再里面是第二个镀金的木质棺材,并用许多珍贵的材料,如上彩釉的陶器、黑曜石和天青石精心装饰着。最后,是一个重达110公斤固体金质的木椁。但是,当揭开裹在木乃伊脸上的最后一层亚麻布时,国王的遗体便显现出来。令人惊奇的是那件用纯金、天青石和蓝色玻璃装饰的丧葬面具。如今,这价值连城的面具,已成为古埃及最著名的象征。国王的手上佩带着金子,木乃伊的覆盖物上也含有大量珠宝。
更令在场所有人惊讶的是,尽管他的遗体并没有什么异常痕迹,但在脸上靠近左耳垂的地方却有一处致命的创伤,这是怎么回事?
同时,人们还发现,图坦卡蒙的去世好像很突然,是始料不及的,因为在国王谷中还没有准备好他的坟墓。他的墓穴又窄又小,这个墓穴可能是为某个大臣准备的小型的非皇家墓穴,装饰也十分潦草,墓穴四壁的壁画上泼溅了许多颜料,也没有人将其擦拭干净。同时,
陪葬品似乎也不是法老自己的日常用品,因为考古发现,这些用品上本刻着别人的名字,图坦卡蒙的名字是把原有名字擦去后临时加上的。此外,这个坟墓仓促地投入使用,在尸体防腐处理所需的70天内很快地被装修完毕。坟墓朴实简单,不像在帝王谷内的坟墓大而奢华。
图坦卡蒙的墓室之外有另外一个墓室,它被称做珍宝室,主要是因为在此发现了许多极为珍贵的物品,包括船的模型、黄金王冠和许多珠宝箱。另外在珍宝室里还有两个微型的棺材,每一个里面都有一个胎儿木乃伊。这些是国王夭折的孩子吗?难道这就是图坦卡蒙为什么没有继承王位的幼子的原因吗?这个秘密至今仍无法揭开。
有关图坦卡蒙的生平,史料上对此并无记载。我们只知道,图坦卡蒙继位时尚年幼,由埃赫那吞法老时期的老臣阿伊共同执政。同时,图坦卡蒙的父亲在当政时是一位备受争议和嫉恨的国王,这使他很容易就惹上麻烦。1954年,在卡尔纳克发现的一块石碑上写着阿伊是图坦卡蒙的共同摄政王。又在一个被发现的戒指圈上看到阿伊和阿垦斯恩帕滕二人的名字,后者即图坦卡蒙法老的寡妻。历史学家们据此推测阿伊娶了前法老的寡妇,但其实情况如何,不得而知。另外,从赫梯人方面的史料中,知道有一位埃及王后,可能是图坦卡蒙的寡妻,曾发出一封信给赫梯的国王,请求和他的一个儿子结婚,并说她将使他成为埃及的法老。赫梯国王小心地答复,询问已故法老的儿子哪里去了。她发出另一封信,说国王并没有儿子,并请求赶快派一个儿子来,但是,赫梯王子却被在叙利亚的埃及军队伏击杀死。最后老臣阿伊继承了王位,而不是由王室中的任何一位成员继任。那么,图坦卡蒙法老的死是否和阿伊有关呢?我们没有更多的材料来证实这一猜测,因而,图坦卡蒙早逝之因仍悬而未知。
所有的这一切,都自然使人们联想到他的英年早逝,难道他是非正常死亡?难道在这处致命的创伤后面,还隐藏着什么巨大的秘密?难道他是被谋害致死?凶手是谁?
2004年11月26日,一条来自卢克索的消息吸引了世界上许多人的好奇:法老英年早逝 X射线扫描木乃伊将破解死因。
据有关媒体报道:一些埃及科学家和考古学家正准备用先进的X射线揭开埃及法老的死亡之谜。他们在11月底将图坦卡蒙法老王的木乃伊从石棺中取出,随即利用“电脑断层”高科技所产生的具有三维空间效应的X射线查明这位年轻统治者的真正死因。
埃及最高古文物协会主席、考古理事会秘书长扎希。哈瓦斯博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我们此次行动的目的就是要查出图坦卡蒙在生前患过什么疾病,受到过何种身体上的伤害,还有就是他死亡时的具体年龄,这些在书上都是没有记载的。”
他表示,“如果进展顺利的话,我们将会知道这位德高望重的国王是正常死亡还是被杀害的。因为这是一项将揭开千古之谜的巨型行动,所以最早也要在2004年底完工。”
2005年1月5日,在卢克索的帝王谷,图坦卡蒙法老木乃伊在这里就地接受了CT扫描。
在帝王谷地下墓穴的一座石棺中,图坦卡蒙的木乃伊放置在一个特殊的起保护作用的木盒内。考古人员小心翼翼地取出盒子,沿墓穴石阶将其移至地面以上。这里停放着一辆经过特殊装备的厢式货车,扫描工作在车上就地进行。
放置在CT扫描仪下时,图坦卡蒙的面部轮廓乃至脚趾、手指都清晰可见。整个扫描过程持续了大约15分钟,从头到脚共为木乃伊拍摄了1700多张照片。检查后,专家们将木乃伊放回棺中保存,并在棺内放置仪器,用于监测和控制里面的温度和湿度。考古学家之前曾三次开棺对木乃伊进行“体检”,最后一次是在1986年,当时发现这位年轻法老的头部曾遭致命打击。
哈瓦斯是10人考察小组的成员之一,他向记者透露:扫描结果将于本月晚些时候在开罗正式向外界公布。“关于他的死因和年龄,有着太多的神秘故事,今天我们就将查出,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
哈瓦斯于今年3月份发表研究报告说,图坦卡蒙的头骨没有撞击痕迹,所以长期以来关于他是被谋杀的猜测并不属实。研究人员发现,图特卡蒙去世前可能遭遇严重事故,以致其左腿骨折。因而,骨折导致的感染很可能是图坦卡蒙死亡的真正原因。
不过,专家尚无法证实这种猜测,因为图坦卡蒙木乃伊的骨折也可能是由木乃伊匠人造成的。
2005年5月10日研究人员公布了图坦卡蒙的面部还原照片,还按照CT扫描结果复制了一个塑料模特。研究结果还显示,图坦卡蒙死前是名健康青年,体格稍显瘦弱,身高大约165厘米。
埃塞俄比亚-阿克苏姆考古遗址
国  名:埃塞俄比亚联邦民主共和国
国  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2.自上而下由绿黄红三个平行相等的横长方形组成,旗面中间有国徽图案。
国  徽: 呈圆形。蓝色圆面上一颗放射光芒的金黄色五角星。蓝色象征和平,五角星
代表多样与统一,光芒象征繁荣、昌盛。
自然地理:位于红海西南的东非高原上,东与吉布提、索马里接壤,西与苏丹交界,南邻肯尼亚,北接厄立特里亚。
首  都:亚的斯亚贝巴
阿克苏姆考古遗址
——古代非洲文明的基石
所属国:埃塞俄比亚
英文名: Aksum
阿克苏姆考古遗址,位于埃塞俄比亚北部,这里竖立着举世闻名的方尖碑,是非洲阿克苏姆文明的发源地,被誉为埃塞俄比亚的“基石”和“古代文明的摇篮”,同时,阿克苏姆文明也是古代非洲的重要文明。198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002年5月28日,来自意大利首都罗马的一条消息,不但引起了世界轰动,更让埃塞俄比亚举国上下格外关注——罗马市中心现联合国粮农组织总部外的广场上的阿克苏姆方尖碑,因27日深夜遭雷击而严重受损,导致三大块碑体掉了下来。28日一大早,意大利政府文物部门赶紧派人前往现场收集从石碑上掉下来的碎片,并将其送到圣米夏埃尔研究所进行修复。
为什么远在罗马的这块方尖碑遭遇雷击,却让埃塞俄比亚人民格外揪心呢?
原来,这不是一座普通的碑,它来自埃塞俄比亚,是埃塞俄比亚古代文明的代表。这块方尖碑建造于公元4世纪阿克苏姆王朝时期,有着1700年的历史,重达180吨,有24米高。不论从文物价值还是从历史上产生的深远影响来看,都可谓价值连城。
1937年, 阿克苏姆方尖碑被墨索里尼下令从埃塞俄比亚掠走。从那时起,历届埃塞俄比亚政府均要求意大利归还这块石碑。1947年,意大利与联合国达成协议,同意将方尖碑返还给埃塞俄比亚。1998年,意大利答应将方尖碑空运回埃塞俄比亚。
2003年11月,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刻终于来临,运送重达180吨的方尖碑的工程正式启动。 由于2002年的雷击事件,为了减少对方尖碑的破坏,意大利有关方面在文物的表面涂上了特殊的碳元素涂料和树脂,方尖碑共被切割成了三部分,随着一块高7米、重40吨的花岗岩石块平稳地落地,离家60多年的阿克苏姆方尖碑,终于迈出了回家的第一步……
让我们来看看方尖碑的家乡——埃塞俄比亚的阿克苏姆考古遗址。
阿克苏姆文明的大致范围,在埃塞俄比亚北部和厄立特里亚西部地区。大约在公元1世纪,阿克苏姆王国在此出现,并定都于此。4世纪,阿克苏姆国王埃扎那开始信奉基督教,4~6世纪是王国的鼎盛时期,作为阿克苏姆王国当时的政治、文化的中心,即使后来迁都拉里贝拉,新国王的加冕仪式也还在这里举行。
据说公元1世纪,一个埃及商人写了一本《红海回航记》,书中称阿克苏姆是当时世界出口象牙的主要市场。公元3世纪,在一个名叫摩尼的先知写的一本书中,称阿克苏姆是当时著名的“世界第三大帝国”,其版图一度包括今天埃塞俄比亚北部、苏丹和阿拉伯半岛南部的大片土地。
作为当年的历史名城,城内众多的寺院、雕刻和碑文、巨大的石桌、石凳、残破的石柱以及一座座王陵,都是当年辉煌历史的见证。 阿克苏姆考古遗址现存的一块方尖碑高达33米,其重量大约有500多吨,被认为是古代世界成功开采并竖立的最大的整块岩石,也是人类有史以来竖立起来的最高的石碑。石碑如同一座九层塔楼,其正面的主要雕刻如一些木质窗口、过梁等,都象征性地嵌在墙壁上。每层之间的空隙由象征性的圆木柱区分出来,一扇象征性的门则使石碑更像座楼屋。
值得注意的是,在非洲西撒哈拉地区,没有一个地方存在着哪怕与这些石碑稍微相似的石碑,因此,没人知道它的起源,也没人记得它的灵感来自何处。
巨型方尖石碑、尖石塔和巨大无比的石柱是阿克苏姆文明的标志性建筑。在现在的遗址上,有许多高高耸立的花岗岩方尖石塔和巨大无比的石柱。这些方尖石塔、石柱大约建于公元306年,碑体一般高3米~4米,都是从花岗岩山石上直接开凿雕刻而成。遗址上原有一个由7座方尖碑组成的石碑群,其中的5座早已倒塌,剩下的两座一座高33米,另一座高24米,在碑顶下雕刻着一面类似盾牌的图案。这座石碑在1936~1941年意大利占领埃塞俄比亚期间,被墨索里尼掠往罗马。
阿克苏姆考古遗址北面,有公元535年阿克苏姆国王卡列卜的陵墓,墓室的顶部和墙壁都是用整块的花岗岩石雕砌而成,墓壁上刻着埃塞俄比亚最古老的文字——盖埃兹文,今天埃塞俄比亚的官方文字——阿姆哈拉文就是在其基础上演变而来的。7世纪,阿拉伯人的势力日益强大,阿克苏姆王国开始走向衰落。到10世纪,虽然阿克苏姆文明逐渐衰亡,但方尖碑这种纪念碑建筑形式被全世界的人们所采用。
阿克苏姆石碑不远处,有一处带围墙的宽敞建筑群,包括两个教堂。其中一个很古老,而另一个的年代显然要近得多。这两个教堂都是为锡安山的圣玛利教堂建造的。
根据当地教会的传说,《圣经》中记载的装有摩西十戒的金约柜不知去向,后来经过所罗门和示巴女王的一个后裔运至此地,珍藏在本地的教堂中。也就是说,阿克苏姆是金约柜最后的安放地。
离这个古代教堂不远,有一片大厦的废墟,这是第一座锡安山圣玛利教堂的遗迹,建于公元372年,是一座具有5个侧廊的长方形大教堂。它很可能是非洲西撒哈拉地区最早的基督
教堂,被视为全埃塞俄比亚最神圣的地方。据说,它是为了存放金约柜而建造的。
据说16世纪20年代,有个名叫阿尔瓦雷兹的欧洲人参观圣玛利教堂时,金约柜还保存在这座古代教堂的内殿里,并且,还记录有埃塞俄比亚人有关示巴女王及其独生子门涅利克的传说。16世纪30年代,一个名叫阿赫迈德、绰号“格拉金”(意思是“左撇子”)的人,宣布对埃塞俄比亚发动圣战,当阿赫迈德的大军日益逼近时,这件圣物便被转移到了“另外某个地方”。
100年后,整个帝国恢复了和平,金约柜又被放回了第二座圣玛利教堂。据说,金约柜一直被保存在那里,直到1965年海尔。塞拉西皇帝下令把它移到一座更安全的新礼拜堂里。按照埃塞俄比亚的人的说法,当时的海尔。塞拉西皇帝是门涅利克第225代后裔,而门涅利克是示巴女王和所罗门王的儿子。
在埃塞俄比亚,还有人把这些遗址同示巴女王联系起来。位于阿克苏姆古城附近的一个小山上的露天水库,被传为是示巴女王的池塘;阿克苏姆古城西边的一个陵墓,被称为是示巴女王之子“门涅利克”的墓葬。
那么,金约柜是怎么和这里的遗迹联系在一起的呢?到底是一件什么器物呢?
在以色列早期的记录当中,金约柜用来盛装上帝在西奈山赐给摩西的石碑。因此,石碑以及用来盛装它们的柜子就成了上帝与以色列之间的见证。在《出埃及记》第25章第22节里,上帝对摩西说:“我会让你知道我就在那里,就在柜盖上两个小天使之间与你讲话,在见证之柜的上面。”出于这个原因,金约柜有时候被看做上帝的踏脚凳。据传,就是这个金约柜,率领以色列人进入迦南地区。后来柜子被大卫王带到了耶路撒冷,然后被所罗门国王安放在新修神殿的“至尊堂”中。
金约柜被当做耶路撒冷的珍宝,然而有关它的下落,可谓众说纷纭,千百年来它似乎也成了一门独特的学问。
许多人认为,金约柜是公元前587年或前586年在巴比伦人攻占和夷平耶路撒冷时被毁的。
有一种说法是,金约柜注定要返回圣殿山,将被安放在一座新建神殿的至尊堂里。新的神殿将在弥赛亚时期建成,并以此昭示天地。
阿拉伯编年史学家说,金约柜被安全地转移到了阿拉伯。十字军东征并占领了耶路撒冷城之后,(基督教)圣殿骑士们到处寻找金约柜,但是始终没有找到柜子的下落。
还有一种说法,讲的是金约柜现在封存在梵蒂冈的地库里。
最近的一种理论是说:当罗马人在公元70年将第二座神殿焚之一炬时,人们通过暗道把金约柜抢救了出来。地道大约30千米长,一直通向东边的库姆兰附近,现在金约柜仍然埋在库姆兰。
有一种流传甚久的传说,那就是,金约柜安放在神殿中之后,就被所罗门国王与示巴王后所生的儿子窃走,带回了埃塞俄比亚。
埃塞俄比亚的法拉沙人声称,自己是当年护送金约柜到达埃塞俄比亚的犹太人后裔。该国君主传统的头衔之一就是“犹太雄狮”,历史悠久的埃塞俄比亚皇家都自称是大卫王和所罗门王的后代。埃塞俄比亚教会也宣称,几百年来金约柜一直封存于该教会。
那么,有关金约柜被带到了埃塞俄比亚的传说是怎么来的?示巴女王是否确有其人,是否是埃塞俄比亚君主?她在所罗门时代(即大约3000年以前)真的去过以色列吗?
原来,在《旧约全书。列王记》第10章,有这样一段记载:公元前10世纪中期,以色列王国在国王所罗门的治理下,国泰民安,十分兴盛,特别是他花了20年时间建造的金碧辉煌、雄伟壮观的耶和华圣殿和王宫,更加使他驰名遐迩。当时,有一个异国君主示巴女王,对他十分仰慕,于是在庞大护从队的陪同下,用骆驼驮着香料、宝石和许多金子,浩浩荡荡地来到耶路撒冷,拜会所罗门王。
所罗门王大约是公元前960年至前930年在位,据此推算示巴女王当生活于公元前10世纪,即距今3000年前。关于示巴女王访问所罗门,在《圣经。旧约》历代志下第9章又做了类似的重复记述。《古兰经》第27章也提到示巴女王访问所罗门一事。但是《旧约》和《古兰经》中,关于示巴女王的记载,都是寥寥数笔,既没有说明这位女王姓甚名谁,也没有指明她是何方人士,因此示巴女王究竟是何许人,其事迹如何,3000年来一直是一个难解的疑团。
然而,除了《圣经》的记载之外,在民间,也还有些关于示巴女王美丽而动人的传说。
有人认为,现今也门的地方是古代文明发祥地,米奈人和萨巴人交替统治过这里。继米奈人和萨巴人之后,同一种族中的一支希木叶人统治了这个地区达几百年,它与非洲的埃塞俄比亚有密切的关系。《旧约》中提到的示巴女王是属于这个支系的国王。
在埃塞俄比亚的传说中,则把示巴女王确认为公元前10世纪埃塞俄比亚阿克苏姆城的女王。有关传说称示巴女王名叫马克达。据说她到耶路撒冷之后,受到所罗门王的热情接待。后来所罗门王对其一见钟情,并使她怀上了孩子。示巴女王回国前,已身怀六甲,所罗门王给她一个指环,说:“如果你生下一个儿子,就把指环给他,让他拿着指环来见我。”示巴女王回国后生下一子,取名埃布纳。哈基姆,意为“智者之子”。
埃布纳。哈基姆长大成人时,示巴女王就把指环给他,让他去以色列觐见父王。埃布纳。哈基姆来到耶路撒冷后,所罗门王欣喜若狂,想让他留下来继承王位统治以色列。哈基姆执意不肯,所罗门王只好给他涂上继承王权的圣油,放他回埃塞俄比亚,并立下只有哈基姆的子孙后代才能统治埃塞俄比亚的约法。埃布纳。哈基姆回国后便成了埃塞俄比亚的国王,称为“门涅利克”。从此,他的后代继位时,都要举行一番庄严的仪式,宣誓他们的王统来自所罗门。
自从门涅利克即位后,示巴女王就销声匿迹了。传说并未交待她的后半生,于是,此后示巴女王的真实面目就变得更加迷雾重重,示巴古国究竟在何处也悬而难决。
值得一提的是,有的历史文献还把示巴女王在埃塞俄比亚的传说视为史实而写入正史。例如,在埃塞俄比亚的《国王丰功编年史》中,就把示巴女王写为埃塞俄比亚历史上的马克达女王。
1928年,埃塞俄比亚末代皇帝海尔。塞拉西在登基仪式上曾庄严宣布:“我是大卫。所罗门、埃布纳。哈基姆之嫡裔”。1955年埃塞俄比亚颁布的新宪法第二条中写道:“海尔。塞拉西国王的家系不间断地传自埃塞俄比亚女王,即示巴女王和耶路撒冷的所罗门王的儿子门涅利克一世的朝代……”这说明埃塞俄比亚一直是以示巴女王的后代自居的。
示巴女王是否为所罗门王生下一个名叫“门涅利克”的儿子?她的儿子是否去了耶路撒冷?是否把金约柜运回到了阿克苏姆城?面对这一系列的疑问,都在等待着后来者回答。
马里-杰内古城
国  名:马里共和国
国  旗: 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2.旗面由三个平行相等的竖长方形构成,从左至右依次为绿黄红三色。绿色是穆斯林崇尚的颜色,马里人近70%信奉伊斯兰教,绿色还象征马里肥沃的绿洲;黄色象征该国的矿产资源;红色象征为祖国独立而战斗牺牲烈士的鲜血。绿黄红三色也是泛非颜色,是非洲国家团结的象征。
国  徽:呈圆形。圆面为蓝色,中间是一座风格独特的城堡,其上为一只展翅的和平鸽,下方是光芒四射的太阳和两张引箭待发的弓。圆周上方为法文写的“马里共和国”;下方用法文写着格言“一个民族、一个目标、一个信念”。
自然地理:位于非洲西部撒哈拉沙漠南缘的内陆国。西邻毛里塔尼亚和塞内加尔,北、东与阿尔及利亚和尼日尔为邻,南接几内亚、科特迪瓦和布基纳法索。
首  都:巴马科
杰内古城
——“尼日尔河谷的宝石”
所属国:马里共和国
英文名:Old Towns of Djenn
杰内古城,以独特的撒哈拉-苏丹式建筑风格著称于世,被世人美喻为“尼日尔河谷的宝石”。198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杰内古城位于非洲的第三大河——尼日尔河与其支流巴尼河形成的内陆三角洲附近。古城始建于公元前200年。刚开始,只是西非人在尼日尔河边建起的一个小的定居点,随着这个定居点的规模逐渐扩大,公元800年至公元1000年期间,杰内已发展成为繁华的贸易中心,它可能是撒哈拉以南非洲最古老的城市。
在公元8世纪以前,商人们穿越撒哈拉沙漠时,是靠骆驼来驮货物的,到公元8世纪时,横越撒哈拉沙漠的贸易已完善地建立起来。杰内人有经商传统,他们从南撒哈拉地区用船运来黄金、象牙和动物制品作为交换,然后买到盐、布匹、陶器、玻璃、水果和马匹。14世纪时,杰内古城达到了鼎盛期,黄金帝国马里的名声甚至传到了欧洲。当时,黄金是非常重要的出口品。欧洲人发现美洲之前,非洲黄金或称“几内亚”黄金几乎是欧洲惟一可被买卖的黄金——称做“几尼”的英国旧金币就是用西非黄金制造的。
对当时的西非农民来说,铁器远比黄金要珍贵得多,因为黄金不可能制成锄头,因此,那些将矿石变成金属工具制品的铁匠,就成了令人尊敬的人。 学者们发现,西非的铁匠能够使用拨火棍红热的尖头和活体病毒,成功地为人们接种天花疫苗,这比欧洲发明出来的办法要早得多。
杰内古城的中央广场将古城分为东西两部分。东部的建筑物较多,商业活动频繁,王侯宅第颇具特色。西部为手工业区。大清真寺占据了集市广场,据有关资料显示,当时的杰内古城大约有两万七千人,有各种专门的手工业者,包括泥瓦匠、能制造出带有黑白花纹的精致器皿的陶匠以及加工铁、铜和黄金的工匠。古城中宽窄不一的沙石街巷向两大广场蜿蜒延伸。城里民居的住所也颇具特色,房屋一座紧挨一座,中间是狭窄阴暗的小巷,其宽度仅容两人并行通过,曲折环绕,有如迷宫一般。方形的房屋远远望去宛如一块块切削整齐的大泥块,院墙用泥沙涂抹,院子中央有一个公共场院,整座院子只有一个出口,木制大门用粗大的铁钉装饰。
令人不解的是,在13世纪时,这座被长达2公里多的厚重土坯墙围挡的、有着11个街区的自然古城,和它周边附属的村落一起,被废弃了。
那么,考古学家是怎么在这个大土丘之下发现的杰内古城,他们如何判断杰内古城是在历史上的某个阶段被遗弃的,又是怎么知道杰内古城在此持续了1500年之久的情况呢?
原来,发现杰内古城的是两个美国的考古学研究生——苏珊和罗德。麦金托什。
1975年,他们在距离现在的杰内新城两公里的地方,发现了一大片被废弃了的台形土丘。几个月之后,在查看一些从空中航拍的照片时,他们从那些台形土丘中发现了一个呈泪珠状的台形遗址,它由65个土墩构成,辐射半径足足有2.5公里。
1977年l月,两人再次来到这个人造土丘上面。在当地雇了一些助手后,他们先挖了4个取样探坑,其中两个是在台形遗址中心的附近,另外两个则是在它的外围。他们一直向下挖掘了大约20英尺才到达遗址的最底层,挖掘的结果令他们惊喜万分。他们发现,在这个大土丘下面,散落着断壁残垣及大量的陶土玩具和铜铁饰物。
他们发现,杰内古城最早的先民们居住的房屋是用圆木杆与芦苇席搭建起来的,外面再用泥巴覆盖。有些墙上的泥巴已经被阳光烤干,又被意外的大火烧硬,上面至今依稀可见草席编织的印痕。在灶坑中挖出的骨头和炭化的谷物证明,当时城镇的财富是建立在它的农业活动基础之上的——包括饲养牛羊、捕鱼、种植高梁、谷子和非洲稻。
他们的考察表明,早在公元前,当时杰内古城的先民不仅从事农业,而且还掌握了炼铁的技术。在此发现的熔炉以及大量的铁矿渣可以证明,早在公元前3世纪,杰内古城的居民们就已经在大规模地进行炼铁。
距其东南50英里,他们发现的环绕该城的小型台形土墩遗址是盛产铁矿的贝尼杜古地区。铁并不是当地手工艺作坊里使用的惟一金属,在遗址民居中发现的古代铜制发饰表明,该城与远在其北部600英里以外的矿区也有贸易往来,而在古城墙下发掘出来的耳环则证明,其加工所用的原材料来自草原与森林地区的金矿,它们位于距离这里很远的南方和西方。其中一个飞鸟造型的精美饰物很可能是当地一个工匠的作品。
如今,从世界各地来的游客,到了杰内的古城遗址,在遗址的入口处先看到一个巨大的告示牌,上面用图表的形式标出杰内古城遗址的4个断层,分别代表这座城市经历的4个不同发展时期。在遗址的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找到4个不同时期的陶片,从它们的精细程度可以区分它们的不同年代。
随后对发掘出来的谷物进行放射性碳-14鉴定,表明这个城市的历史从公元前3世纪开始
一直延续到13世纪为止。也就是说,人们在那里生活了1500余年后神秘地将这座城市废弃了。
到了14世纪,一座新的杰内城在距旧城西北数英里以外的地方发展起来,这就是今天的杰内城。进入杰内城中心广场,在14世纪清真寺旧址上重建的杰内大清真寺,属于典型的撒哈拉-苏丹式建筑。清真寺呈四边形,长宽约75米,高20米,建筑面积达3025平方米,在建造时没有用一砖一石,而是用一种特殊的黏土和椰子树树枝为骨架建造而成的。100根粗大的四方体泥柱支撑着祈祷大厅的屋顶,屋顶上密密地排列着104个直径10厘米的气洞。高大宽阔的寺门极为壮观,寺院的主墙由3座塔楼构成,塔楼在5根泥柱的联结下成一体。寺内靠西边一半是一个院落,也供礼拜用,另有土梯直通寺顶的宣礼台。清真寺朝东的正墙上有三个尖形塔,塔尖放置着象征繁荣与纯洁的鸵鸟蛋。寺内可同时容纳2000多人作祈祷。据当地人介绍,在当地高达46摄氏度的气温下走进清真寺也会感到凉爽。
杰内清真寺不仅造型奇特,其顶端呈子弹头形的壁柱超出墙壁高度一大截, 给人以新巧别致的美感,尤为值得一提的是,这样一座壮丽的沙堡,这么线条简练、图案精美的土木结构,对当今从铺天盖地般“钢筋丛林”中走出来的游客来说,的确给人一种贴切、自然、毫不造作的亲和力,也可以说,它是非洲土地上最具视觉和谐感的建筑。
同时,它也是杰内伊斯兰教育、文化和神学的灵魂所在,是一个群体文化的象征,在长达700年的时间里,这里一直是西非伊斯兰教的中心之一,至今仍是马里伊斯兰教的圣地,每年都有众多的学生来此镀金。
但是,曾经显赫一时的杰内古城为什么被废弃了呢?最简单的一种回答是当年的人们皈依伊斯兰教后,杰内古城以及其附属的村落便被遗弃。但是这种回答并不能完全消除人们心中的疑团,有人指出,如果仅仅是宗教的改变,那么杰内的居民只要放弃原来的寺庙改建清真寺就行了,完全没有必要把自己一千多年来辛辛苦苦建造起来的全部城市、住房以及所有的生活资料统统丢掉。于是又出现了新的看法,有人提出可能是一个新来的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驱逐了原来居住在古城的信仰原始宗教的民族。但这种看法只是一些人的猜测,没有什么依据。
岁月流逝,文明交替,留下了无数谜团。现代考古学唤醒了人们对这个早已被废弃的古城的记忆,但愿它的进展也会在将来某个时候能够揭开这个古城为何被废弃的疑云。
南非-马蓬古布韦文化景观
国  名:南非共和国
国  旗:新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约为3:2.由黑、黄、绿、红、白、蓝六色的几何图案构成,象征种族和解、民族团结。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