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豺狼的智慧

_2 中石(当代)
智慧14对顽固的同类多点耐心
在这个世界上,“死心眼儿”的人确实不少,他们经常给人带来许多苦恼和麻烦。与这种人打交道,有时会消耗我们许多心力。有人在气愤之下,甚至说出这样的话来:
“宁可跟聪明的坏人共事,也不要跟愚蠢的好人共事!”
无论是死心眼、或是顽固、或是个性乖僻,这些都是很接近的性格,不管是哪一种,在社会上都是很常见的,与这样的人交往,应该拿出更多的耐心。
这样性格的人,对于他人的意见或行动一定很吹毛求疵。和他商量事情,他总是说一些丧气话来扫大家的兴,甚至故意扯别人的后腿,这种人实在不适合做朋友。他虽然并非是故意地扯别人的后腿来达到自己的快感,但却总是陷他人于不利的立场。
所谓刻意地使坏心眼的人,是属于深富心机而性格乖僻的小人,这种人凡事不和别人唱反调心里就不舒服。但有些人却只是一种习惯,本身并没有恶意,也可以说是权威主义者。这种性格偏激的人虽然本性并不坏,但其作风却无法得到他人的认同。换句话说,这一类的人是最不会与人交往的人,其实他并不是敌人,而是我们的同类。如果能和他继续保持交往,反而能很意外地发现他的好处,这种人也有可以信赖的地方。这种人虽然并非正直爽快的人,但却坚守原则的人,虽然唠唠叨叨地没完没了,但却绝不会心存歹念地陷害别人。
如果你能看穿对方这种似是而非的性格,了解他那不擅与人交往的本性,这种人也可以成为朋友。
不擅于交际的人自然也不擅于待人处世之道,如果是一般的人,不需要别人的帮忙,也能悠游自在地与人交往,但这种不擅交际的人却因为本身性格的缺陷,必须靠他人的帮忙才行。与这样的人交往必须要具有彻底的善意与宽容才行。
这一类的人是属于性格顽固而不易妥协的人,所以往往喜欢站在自己的角度来批评与自己不同的意见,总是看见别人的缺点与短处。和这样的人交往不妨就由他去发表意见。任何事都有明暗、长短的相对点,不会因为其中一个或两个的不完全部分就完全被否定掉,唯有包容他才能让他成为自己的朋友。
智慧15不好意思都是自己想的
动物会不会有“不好意思”的行为,这得问动物学家才知道,不过看来是没有,因为动物的动作都出自本能,无论是觅食或是求偶,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人和动物不同,人会“不好意思”,之所以会如此,除了本身性格因素之外,礼教的束缚及文化的熏陶也是重要的原因,所以有些人动不动就“啊,不好意思!”这种“不好意思”的特质有时很“可爱”,有益人际关系,但相对的,有时也会让人失去很多该有的权益及机会,因此,“不好意思”的性格特质有必要加以调整。
事实上,“不好意思”都是自己想的。也就是说,这是一种个人的反应,像有些事根本与道德、羞耻无关。别人也不认为做了这种事应“不好意思”,但有些人就是不敢做,例如追求女朋友,有人就会“不好意思”,这种“不好意思”就是自己想的,而不是别人想的。
当今世界,人人暴露欲望,个个展现实力,慢一步就没有了机会,因此面临生存竞争,你应该认清“不好意思,自己想的”的真相,大胆地表现你的想法,并采取必要的动作,否则你“不好意思”,别人反而笑你笨,尤其以下三件事,你绝对不能“不好意思”。
关于权益的事,你千万不可“不好意思”,你应该大方大胆地争取、保护,你如果因为“不好意思”而丧失权益,是不会有人感激你的。
想拒绝的事。很多人就因为同事、朋友、亲戚的关系而不好意思拒绝,于是借钱给别人、为人做保、甚至蹈险为其“两叻插刀”。结果一句“不好意思”,帮了别人,害了自己。
该要求的事,很多人就因为“不好意思”,而有很多话“不好意思”说,结果事情做不好,对方得不到好处,你也苦了自己。尤其是当领导的,在工作上,绝对不可以“不好意思”要求,否则将失去权威,被下属欺瞒。
这几件事如果能做到不会“不好意思”,在人性丛林里就不会有生存的问题了。
不过,“不好意思”的性格要去除不是很容易,只能慢慢学习,逐步改善,只要你愿意,也能了解生存竞争的残酷,经过一段时间后,自然就不会动不动就“不好意思”了。
智慧16别指望左右逢源
当你告别了孩提时代,初谙世事的时候,你发现许多大人们,善于揣摩领导的心思而投其所好,八面玲珑地待人接物而左右逢源。于是,你也“东施效颦”,想修炼出一副老成持重的尊容,想能有一副叫人一看就悦目的面孔,有叫人人悦耳的嗓音,甚而自己将自己改造得面目全非,完全仿效他人以首长的车型评论其级别,以女子或男子的经济基础、上层建筑论婚配,以路人的穿着评论其地位,以上级的职务权力论其轻重,以朋友的利弊关系定论亲疏……然后以相应的“对策”来“对付”对方。于是有了吹捧或蔑视、高贵或低贱、热情或冷淡,用得着或没用等等待人心态。然而,你终于没成“正果”,哪怕一次小小的疏忽也让人不能原谅,你仍是四面楚歌,活得很累很苦。
左右迎合,事与愿违。这类人做任何事总想取悦所有的人。当他具体处理某一件事时,首先考虑的就是:我怎么做才能赢得大家的好感呢?于是他就时时刻刻揣测别人对他的要求。结果,他竞不知道自己怎么去做,自己需要什么,陷于无所适从、进退维谷的泥沼。他总是失望,因为他不可能满足每个人的要求。
一般来说,会这么做的人有以下几种心理:
1.不想得罪任何人,甚至想讨好每一个人,至于是非对错,不管啦1
2.本身就是没有主见的人,无法分辨是非对错,所以谁说得有理,就听谁的。
不管是什么样的心理,这里要告诉你的是:想面面俱到,不得罪任何人,又想讨好每一个人,那是绝对不可能的。因为在做人方面你不可能顾到每一个人的面子和利益,你认为顾到了,别人却不这么认为,甚至根本不领情都有可能;在做事方面,你也不可能顾到每一个人的立场,每个人的主观感受和需要都不同,你要让每个人满意,事实上,就会有人不满意。
结果呢?有两个:
首先,为了面面俱到,反而把自己累死,而因为怕对方不满意,还得小心察颜观色,揣摩他的心思,这多辛苦,恐怕非神经衰弱不可了。
其次,别人摸透了你想面面俱到的弱点,便会软土深掘,得寸进尺地需索要求,因为他们知道你不会生气,于是你就变成人人看不起,给人好处别人还不感谢的天下超级大笨瓜。
那么该怎么做?
做你该做的j也就是说,你认为对的,你就不受动摇地去做,参考别人意见时要看意见本身,而不是看别人的脸色。这么做有时确实会让一些人不高兴,但你的不受动摇,却可赢得这些人事后的尊敬,毕竟人还是服从公理的,除非你的坚持纯是为了私心。
这么做,会有人称赞你,也会有人骂你,但想面面俱到的人,结果是——每个人都笑你。
智慧17该说不时就说不
人与人的交往呈现着多种不同的面貌,所以,能够得心应手、应对合宜地处理交往问题的人,似乎寥寥可数,这也正说明了处理人际关系的不易。因而,不知如何应对的情况,总是常常地出现在我们的周围。
在众多难以应对的情形中,最令人感到头疼的情况就是拒绝对方的请求。
面对需要拒绝的情况时,最难处理的是既不能轻易地答应、又无法干脆地说“不”。常受人请托的人往往具有某些相当正面的评价,所以有些人认为,倘若拒绝别人的请求,恐易对自我价值产生负面的影响。于是,拒绝与否在取舍之间便难以掌握。如此一来,原本帮忙的意愿不高,却又勉强答应,结果发生后悔的情形就相当常见了。
事实上,那些考虑形象会遭受影响的理由,往往是一种借口,由于自己意志不坚,而勉强答应请托的例子屡见不鲜。这些意志不坚的人,通常认为断然拒绝对方的请求,未免显得太过无情。而若是在答应后方觉不妥,且又力不
从心难以履行诺言时,再改变心意拒绝对方,显然已经太迟。因为,等无法做到允诺的事情,再预以拒绝,给人的印象更糟。甚至须要付出相当的代价去弥补缺失或兑现承诺。如果这件事只限于个人的烦恼,还称得上不幸中的大幸,若因此事而与要求请托的对方,发生不愉快,甚至产生怨恨、敌视,演变成双方人际关系上的对立与冲突,岂不更得不偿失?
对于必须拒绝的事,究竟该如何面对呢?简单地说,只要有点勇气和智慧,你就能够轻松过关了。
固然,一开始即斩钉截铁地说“不”,委实不妥,然而,不要因此而放弃表示拒绝的权利。即使这样做会破坏他人对自己的期望或好感也在所不惜,何必勉强自己成为偶像型的人物呢?毕竟,办不到的事终究还是办不到。先把这一点搞清楚,然后尽早设法向对方恳切地表白,才是真正的相处之道。
也许如此一来,请求你的人可能会暂时表现出失望,但总比中途反悔要好多了。所以在考虑答应对方的请求前,应先仔细盘算自己能力是否能及;如果答案是否定的,不妨想想:一旦失约后对方对自己所产生的不信任感将如何。那么即使很难做到,也势必得鼓起勇气将之拒绝。
拒绝别人的请求,绝不是一件有失颜面的事情,所以无须为此感到不好意思。最重要的是能清清楚楚地将不能答应的原因说明,以消除对方可能产生的误解。至于对方有何反应或看法。就看他的为人如何了。不过你决断与明智的拒绝态度必然会受到某种程序的肯定。
倘若你不仅具备了拒绝的勇气,同时还具有为对方设想的智慧,那么就已经掌握到拒绝的艺术诀窍了。
如何为对方设想呢?譬如,自己帮不上忙的事,也许自己所认识的人却有些能力。此时不妨运用自己的人际关系为对方铺路。如果成功的话,对方必定会对你深表感谢,即使失败了,对方亦会自觉不宜过分强人所难而打消对你的请求,也同样会有感于你的诚意。
智慧18“骂人”要讲究艺术性
人不能没有脾气,一天到晚满脸堆笑,也实在累得慌。俗话说:“狗急了跳墙,兔子急了咬人。”即使你决心以强人的姿态去做一匹狼,就得在适当的时候“黑”下脸来,比如:该骂就“骂”。
然而,“骂人”是一种高深的学问,不是人人都可以随便试的。有因为“骂人”挨嘴巴的,有因为骂人吃官司的,有因为骂人反被人骂的,这都是不会“骂人”的缘故。“骂人”要骂得好,有十大要点:
1.知己知彼:打人一拳,先要忖度自己是否吃得起别人一拳?别人若有某种短处,而足下也正有同病,也得割爱。
2.无骂不如己者:要挑比你大一点、漂亮一点或比你坏但更为得势的人物骂,他肯对骂,你就算骂着了,因为身份相同的人才肯对骂。骂比你坏的人自然是教训一般。
3.适而可止:骂大人物骂到他回骂为止,骂小人物骂到他不能回骂为止。否则或以为你无理取闹,或以为你欺负弱者,过犹不及。
4.旁敲侧击:指着和尚骂秃头是笨蛋,要烘托旁衬,越骂越要原谅他,还可以说些恭维话,紧要处一语便得。以此显得真实确凿,颇有肚量。
5.态度镇静:切忌浮躁。面红筋跳,暴躁如雷的泼妇骂街之术不足以言骂人。真善骂者,须避其锋而击其懈,以静制动,轻轻一句话可牵得对方狂吼不已,再冷笑几声,包管他气得死去活来。
6.出言典雅:骂要微妙含蓄,上乘骂人,要让人慢慢领悟这句话不是好话。让他笑着的面孔由白而红,由红而紫,由紫而灰。故而,切不可涉及女子生理学的范围;称呼要客气,即使是极卑鄙小人也不妨称他先生;最好用对方自己的词句倒回去,少用俗语,盖其一览无遗也。
7.以退为进:自己若有理屈之处,不妨开骂伊始便轻轻遮掩过去,道歉认错也不妨;没有,也务要谦逊不遑,降至不可再降之处,然后重整旗鼓,自有一种公正光明的态度。否则会变成两人私自口角,难判曲直。
8.预设埋伏:善骂者,要先想想对方会骂什么,会回敬什么,预先把沙包放好,譬如他骂你的话,你替他说出来,这便等于缴了他的械一般。
9.小题大做:如对方没有或你不知其该当大骂之处,不妨从不值一骂的小题目出发,先用诚恳而怀疑的态度引申对方的意思,由不紧要之点引到大题目上去,处处用严谨的逻辑逼他说出不逻辑的话,或是逼他说出合乎逻辑而不合事理的话来,然后再大举相骂,直到体无完肤。
10.远交近攻:切勿树敌过多,目标要集中,即使牵涉到旁人,也要表示好意,否则回骂纷沓,无从应付。切记,切记!
智慧19控制自己的情绪
人是感情动物,所以会有情绪的波动,这是人和其他动物不同的地方。不过,有人控制情绪功夫一流,喜怒不形于色,有人则说哭就哭,说笑就笑,当然,说生气就生气。
哭笑随意的情绪表现到底是好是坏呢?有人认为这是“率真”,是一种很可爱的人格特质。这么说也不是没有道理,因为喜怒哀乐都表现在脸上的人,别人容易了解,也不会有戒心,而且,有情绪就发泄,而不积压在心里,也合乎心理卫生,但说实在的,这种“率真”实在不怎么适合在社会上行走。
有两个理由:
首先,不能控制情绪的人,给人的印象就是不成熟,还没长大。
不说你也知道,只有小孩子才会说哭就哭,说笑就笑,说生气就生气,这种行为发生在小孩身上,大人会说是天真烂漫,但发生在成年人身上,人们就不免对这个人的人格发展感到怀疑了,就算不当你是神经病,至少也会认为你还没长大。如果你还年轻,则尚无多大关系,如果已经做过好几年事,或是已经过了三十岁,那么别人会对你失去信心,因为别人除了认为你“还没长大”之外,也会认为你没有控制情绪的能力,这样的人,一遇不顺就哭,一不高兴就生气,这样能做大事吗?这已经和你个人能力无关了。
其次,容易哭,会被人看不起,认为是“软弱”,容易生气则会伤害别人。
哭其实也是心理压力的一种舒解,可是人们始终把哭和软弱扯在一起。不过大部分的人都能忍住不哭,或是回家再哭,但却不能忍住不生气。不过生气有很多坏处,第一是会在无意中伤害无辜的人,有谁愿意无缘无故挨你的骂呢?而被骂的人有时是会反弹的;第二,大家看你常常生气,为了怕无端挨骂,所以会和你保持距离,你和别人的关系在无形中就拉远了;第三,偶尔生一下气,别人会怕你,常常生气别人就不在乎,反而会抱着“你看,又在生气了”的看猴戏的心理,这对你的形象也是不利的;第四,生气也会影响一个人的理性,对事情做出错误的判断和决定,而这也是别人对你最不放心的一点;第五,生气对身体不好,不过别人对这点是不在乎的,气死了是你的家的事。
所以,在社会上行走,控制情绪是很重要的一件事,你不必“喜怒不形于色”,让人觉得你阴沉不可捉摸,但情绪的表现绝不可过度,尤其是哭和生气。如果你是个不易控
制这两种情绪的人,不如在事情发生,引动了你的情绪时,赶快离开现场,让情绪过了再回来,如果没有地方可暂时“躲避”,那就深呼吸,不要说话,这一招对克制生气特别有效。一般来说,年纪越大,越能控制情绪,也不易被外界刺激引动情绪,所以你也不必太沮丧。
你如果能恰当地掌握你的情绪,那么你将在别人心目中呈现“沉稳、可信赖”的形象,虽然不一定能因此获得重用,或在事业上有立即的帮助,但总比不能控制情绪的人好。
也有一种人能在必要的时候哭、笑和生气,而且表现得恰如其份,这种人控制情绪已到了相当高的境界,你如果有心,也是可以学到的。
智慧20任何时候都要保持机灵
并不是人格高尚的人才能被称为君子。只要能够保持着稳健朴实的想法,就可以称为君子。
古人说:“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这个“敏于行”,照现在的理解就是做事要机灵。嘴上虽然不用多说,但心里却不是一块“死木疙瘩”。万不可一条道跑到黑,而要顺应时势,及时调整自己。
所谓顺应时势调整自己,是指受到外在客观因素而改变自己的想法,而不是为了迎合他人的想法而改变自己。
真正圆滑的人并不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真正处事圆滑的人懂得配合不同的对象、不同的场合来改变自己的态度,以最合适的方法让对方接受自己的主张。
心胸狭窄的人要做到这一点是很不容易的。一旦话说出来就非得强迫对方接受自己的看法,一点转换的余地都没有。对他人的看法也是保持着先入为主的观念,丝毫不曾努力地去发现别人的优点。最怕别人指出自己的不是,如果有人批评他字写得不好看,他就再也不帮你写文件。
身为现代人确实需要有包容的胸襟,昨日的敌人也可以变成今天的朋友。即使是面对着同样的对象、同样的环境,还是要能够顺应不同的现实情况来调整自己的态度,这是身为现代人不可或缺的基本交际技巧。这与没有主见、没有原则的墙头草完全不同,要推翻昨天说过的话必须要有充分、合理的理论及根据,否则就是没有原则的墙头草。如果只是盲目地跟随在别人所带动的风潮之下,却没有观察力与应变能力,这只是迎合世人而并非是顺应时势。
自己的思想、意念并非一定不能改变。外在的客观环境随时都在改变,自己的立场也会因而改变。只是,一定要很清楚地了解,自己想要什么以及改变的理由及立场。
在与朋友交往时,最忌讳的就是态度摇摆不定。当你要改变自己的态度之前,想想清楚自己是不是有充分而完整的理由,唯有保持光明磊落的态度,才是顺应时势的君子。
智慧21披上一张羊皮
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在事业和竞争中为了取胜,当然不可以弱示人。但在特定情况下公开承认自己的短处,有意暴露某些方面的弱点,往往是一种有益的处世之道。
示弱可以减少乃至消除不满或嫉妒。事业上的成功者,生活中的幸运儿,被人嫉妒是客观存在的。在一时还无法消除这种社会心理之前,用适当的示弱方式可以将其消极作用减少到最低限度。
示弱能使处境不如自己的人保持心理平衡,有利于团结周围的人们。
示弱能表现一个人实事求是的作风,客观上给积极进取者以鼓励。
要使示弱产生积极效果,必须善于选择示弱的内容。地位高的人在地位低的人面前,不妨展示自己学历不高,经验有限,知识能力有所不足,有过种种曲折难堪的经历,表明自己实在是个平凡的人。成功者应多在别人面前说自己失败的记录,现实的烦恼,给人以“成功不易”,“成功者并非万事大吉”的感觉。对眼下经济不如自己的人,可以适当诉诉自己的苦衷:诸如健康欠佳、子女学业不妙以及工作中诸多困难,让对方感到“人家也有一本难念的经”。某些专业上有一技之长的人,最好宣布自己对其他领域一窍不通,袒露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闹过笑话,受过窘等。至于那些完全因客观条件或偶然机遇侥幸获得名利的人,更应该直言不讳地承认自己是“瞎猫碰到死老鼠”。
示弱可以是个别接触时推心置腹的交谈,幽默的自嘲,也可以是在大庭广众下,有意以己之短,衬人之长。
示弱有时还要表现在行动上。自己在事业上已处于有利地位,获得了一定的成功。在小的方面,即使完全有条件和别人竞争,也要尽量回避退让。也就是说,事业之外,平时对小名小利应淡薄疏远些。因为你的成功已经成了某些人嫉妒的目标,不可再为一点微名小利惹火烧身,应当分出一部分名利给那些暂时的弱者。
示弱是强者在感情上体贴暂时在某些方面处于劣势的弱者的一种有效的手段。它能使你身边的“弱者”有所慰藉,心理上得到平衡,减少或抵消你前进路上可能产生的消极因素。把表面的风光让给别人,把沉甸甸的实惠留给自己,何乐而不为!
智慧22狡诈不是最高的智慧
有些人认为自己是个好好先生,但却不会曲意奉承,更不懂狡猾地作假这一套,这样是不是就无法很圆滑地待人接物呢?
有位体型肥胖、看似大企业家的先生说:“其实我自己就是个好好先生型的人,而且常常受骗呢!但是,我也有我的原则。通常,我虽然明知道别人不怀好意,仍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我并不是真的毫无所知,只是不想揭穿罢了。”“但是,可别真的被人当成了大傻瓜,装傻也是要有智慧的。”
“好好先生”其实有很多种说法,有些人就被人指为“乡愿”。究竟要如何拿捏才能做得恰到好处,而不被人指为没有原则的乡愿呢!
纵观古今中外,一切成功的人士,都绝非人们通常所说的“大老实人”一个。凡事为他人着想,绝不伤害别人,固然很好,但还远远不够。若想出人头地,不能没有一些城府,料事不能不精明,待人不能不讲求一些策略。
然而,这并不表示说阴险狡诈的人就一定能够出人头地。尤其是在朋友交往上,一般人对那些阴险狡诈的人总是会有防范之心,不知道他什么时候会踩自己一脚。若非是让人感到亲切,一般人绝对不会想和他交往。做个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好好先生,反而容易让人亲近。做个让人容易亲近的人,不是比那些看上去聪明却不容易亲近的人,更容易赢得友情吗?
问题是这个好好先生是不是个反应迟钝的人。做个好好先生但却又保持灵敏的头脑,这样将会比他人更容易看清事实的真相,得到更多的朋友。
所谓狡猾的人,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却也可以说是愚笨的人。首先,不论是狡猾也好,小聪明也好,其心术不正一定会流露在脸上。这种人就等于是在自己的脸上标上了“危险人物”的标志;如果说话时再让人感受到不诚恳,朋友们一定会躲都来不及。但许多人却不自知,还把狡诈当成是最高的智慧。
像这样连自己面临了危机却还不知,朋友都已经站在不同的阵线,他还在为自己的小聪明沾沾自喜,这在第三者看来简直是愚不可及。
不论是狡猾或是愚笨都不是处世高手的做法,如何拿捏得恰到好处才是高手。
第二章 豺狼修身智慧
命中注定我将处于孤独,
荒凉与寂寞中我学会了忍耐。
我盘踞于荒原的一角,
养精蓄锐,屏息以待,
终有一刻,
激情和体能会全面爆发,
支撑我那勇猛的一击……
——豺狼如是说
智慧23换上狼眼看世界
从小开始,我们所受的教育都是做一个好人。在所有我们接受的一切正确的美好的教育中都含有这种意思。为了让父母满意,我们俯首贴耳,言听计从。为了赢得老师的欢心,我们勤奋好学、规规矩矩。我们跟小伙伴一块玩自己的玩具,这样他们就喜欢我们。当我们的行为超出这种规范时,我们就立刻招致指责、被划入“坏人”的行列,面临被疏远和歧视的危险。
随着我们渐渐地长大,问题变得越来越多,总是谦和恭让,寻求他人的赞许,并不是能够出人头地、获取成功的有效途径。尽管如此,我们当中的大多数人依然继续这种无效的行为,甚至已经习惯这种行为、无可救药。有时候,我们尝试着作一些自私的举动,可是由于受到根深蒂固的惯性的制约,我们往往发现它给我们带来苦恼。
“好”人不应该常常表现得自私自利。尽管我们知道自己努力争取获得成功,需要采取某种以自我为中心的措施,但是我们仍然要继续做好人。这样做的唯一报偿就是我们
自认为自己高尚的“美德”是对的。
这如同许多别的“自私”的品德一样。不过,它其实是一种经过矫饰和隐蔽的行为。我们经常把对自己的关心和对别人的关心埋在心底,而继续用放弃我们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的权利来博得别人的赞同。
由于我们不想与别人发生对抗或挑战,也不希望搅乱自己心灵中对是非曲直那种根深蒂固的见解,因此我们时常把别人不公平的对待我们埋在心头,忍气吞声,而用精神上的优越感来安慰自己,使自己进入仿佛超脱了各种烦恼的幻觉里。但是,不管我们怎么想,当有人打了你一巴掌,你转过另一侧面颊来让人打,不是因为这样做是对的,而是因为这样做容易。
在我们所受到的好人教育的寓言里,总是要求你像绵羊一样的听话,像兔子一样的温顺,像小鸟一样的依人,像猫咪一样的乖巧,在这个好人的童话世界里,充满着小羊乖乖,小牛弟弟这样的甜言蜜语,而当豺狼出现时,立刻乌云密布,腥风扑面,一种邪恶的感觉笼罩你的全身。所有关于豺狼的描述都带着不祥的印记,“狼狈为奸”、“狼心狗肺”、“狼子野心”、“狼吞虎咽”……当危险降临时,人们就高喊“狼来了”。
当你就这样平庸一生,老眼昏花,坐在轮椅上回想一生,忏悔不已地仰视着那些成功者时,你忽然发现你的童话教育中的那些故事全是狼讲的,当你相信了这一切并心安理得之后,他们却走上了成功的领奖台。
你现在必须从那些美好的童话里清醒过来,换一个角度,换一个狼的角度看世界,你会发现这个世界原来奥妙无穷,你会发现成功的钥匙就在你的面前。
智慧24学会残忍才能善良
正如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所说:“我必须残忍,才能善良。”你干万不该不发慈悲,失掉一颗爱心,可是应当放聪明点儿,有节制而且超然地表示同情。
每个人都渴望慷慨解囊,无私奉献,这包括爱、同情、尊敬和物质财富。在我们的心灵深处,我们就像上帝的孩子似的,都希望自己的劳动不要报偿,纯粹是为了表示爱。与此同时,我们希望给予别人丰厚的报酬,这种报酬比他们期待得到的还要多。然而,日常生存这一现实使太多的人们觉得自己太渺小,内心诚惶诚恐。尽管如此,我们依然不时地超越自己力所能及的能力,与穷人分享我们的财产。
我们及时发现,同情好些不知名的穷人,为他们提供一计,比对我们认为是自己的“亲人”要容易得多。这是因为,通过切身经历,我们看到出于怜悯之心。我们过分慷慨。对一些人来说,似乎是你给予他们越多,你越应该给予他们。这些人的举动就好像你欠他们似的。由于你渴望心地善良,你毫无遮挡,将自己赤裸裸地暴露在世人面—m
刖。
令人不可思议但又确实存在的事情是,我们常常虐待那些最支持和最爱我们的人。
贝思和丽沙已经相识二十多年了。丽沙是一位离过婚的女人,孤身生活了十几年。最近,贝思的丈夫通知她,他要跟贝思离婚。贝思搬到丽沙的家中居住,她自己的房子被卖了。
丽沙同情贝思,想竭尽全力帮助她,为了减少贝思的生活开支,她让贝思跟她住在一起,分文不收。丽沙用尽了自己所有的积蓄来满足贝思的一切需要。六个月过后,贝思搬走了,从此以后他们俩人再也没有说过话。这一事件使丽沙感到,自己受到了伤害和虐待。她告诉朋友说:“我太快而且毫无保留地敞开自己的胸怀和钱包,慷慨地给予一切。我难以抑制自己的表现,可是贝思的胃口愈来愈大。”
为了做到善良,我们不得不做棘手的事。厚、黑实践者清楚有节制是很必要的,而且要抑制自己过分表示同情心的愿望。同情是一种心理状态,而不是盲目地比赛你能为别人做多少事情。为了做到与人为善,我们常常必须抑制自己过分行善的欲望。同样的道理,好的父母都知道,控制自己过度娇纵和溺爱孩子的迫切心情,是很重要的。他们明白:我必须残忍,才能善良。
智慧25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中国人常说“后生可畏”,这句话有着年轻人前途无量和不可轻易得罪两层含义,所以在社会交际中,人们都习惯于首先衡量对方的实力和潜力,来确定与之交往的行为界限和方式。但也有一些不聪明的人常常无视别人的实力和未来的前途状况,很不明智地用恶意的言行来对待别人、这样的人既不为别人的未来考虑,也不为自己的未来考虑
太多,最后常常发出“要知今日,何必当初”的悔叹
水往低处流,人们处于实力微弱、处境困难的时候,也就是受到打击和欺侮最多的时候。这种情况下,人们的抗争力也最差,如果能避开大劫也算很幸运了。那么,此时面对别人过分的“待遇”,最好是忍下一时之气,立足于“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用“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作为忍的动力和理由。
我们所提倡的“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的目的在于摆脱对方的纠缠和其制造的麻烦,而不在于日后的报复。对于小恩小怨采取“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的姿态未免是小
题大作了,甚至还会有损个人形象。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也应把握好行为界限。其一,目的应该是为了度过难关,克服别人给你制造的麻烦,以免影响你的正事;其二,这种信念所针对的麻烦应是对抗性的矛盾和冲突,而不是对鸡毛蒜皮的事耿耿于怀;其三,着眼于远大目标,致力于成就大事,而不能采取卑鄙的报复行为;第四,这种信念的价值就在于以一时之忍换取一世的不受气。
刘邦就是一个很能忍的人。楚汉相争之初,刘邦势力较弱,常吃败仗。汉高祖四年,刘邦被项羽围困在荥阳。而大将韩信却自领一军北上作战,屡战屡胜,便趁机要挟刘邦封他为“代齐王”。刘邦一听勃然大怒,破口大骂:“他妈的,我坐困荥阳,日夜盼着你韩信来救驾,你不但不来,反要自立为王!我……”正说着,张良踩了一下他的脚,刘邦停止了说话。张良悄声对刘邦说:“现在正当危急时刻,应善待韩信以稳住他,以防韩信与项羽联手。不如趁势正式立他为王,调动他的军队击楚。必须迅速决断,迟则生变!”
刘邦是何等能忍之辈,听了张良的主意,咽了口唾沫改了口,但仍接着刚才的口气骂道:“男子汉大丈夫,要做齐王就做真齐王,做什么代齐王!”
刘邦封韩信为齐王后,解了荥阳之围。后来,刘邦又命韩信、彭越率军合力攻打项羽,但韩信、彭越却没有行动,结果刘邦又一次遭到惨败。张良分析了原因,认为刘邦一没有给他们封地,二没有许诺胜利后共享成果,所以韩信、彭越按兵不动,他建议刘邦先把自阵地以东直至海边的地方都封给韩信,自睢阳以北,直至阿城都封给彭越,然后再许诺将来与他俩共分天下。刘邦也觉得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按张良的意见办了。果然在垓下全歼楚军。刘邦在创业时期可以说一忍再忍,都是不得已而为之,但他的忍换来的是最后的胜利,一旦大权在握时,他很轻易地收拾了得罪过他的人,真是君子报仇,十年未晚。
我们不赞成刘邦那种反攻倒算的手段,但他那种为了实现高远目标而忍让的处世方法是值得普通人借鉴和学习的。一个人越过重重阻力达到既定目标,未必采取什么报复行动,但也足以证明自己的实力和价值,实际上也就相当于报了一箭之仇,因为这种实力和价值才是最让人敬畏的东西。
智慧26血气方刚难成大器
有些人喝了酒之后就脸红脖子粗地怒不可抑,这就是酒品最不好的一种。这种粗暴易怒的人在喝了酒之后,本性就毫无隐瞒地表现出来。
但是,有些人却是没有喝酒也会表现出激烈的情感。这种人比那些酒品不好的人更差劲,没有喝酒却很容易兴奋地叫嚣、满嘴地胡说八道,一开口说话就不知节制地滔滔不绝,这种人可以说是不懂得节制原则的笨蛋。
有些人的正义感及自我主张强烈,完全听凭自己的情感发泄,不论身在何处只要情绪一激动起来就肆无忌惮地敲桌子叫骂。这种举动如果是在私下场合还好,若是在公共场合别人还以为在吵架呢!虽然本人并没有特殊的用心,却会招来别人异样的眼光。
忘却自我而任由情感宣泄,这本身或许并没有什么不好。然而,一旦陷入了情感的泥沼之中就很难能够冷静地思考。一旦感情用事,就听不见别人的声音;这种人喝了酒就更糟糕了。不论如何,这种神经脆弱而易怒的人是无法适应这个多变的社会。
有些人认为自己的冲动是由于热情洋溢之故,当别人称赞自己像年轻人一样热情洋溢;自己还沾沾自喜,却不知道这也是不成熟的表现。
血气方正刚的人不会深思熟虑,可以说是最愚不可及的人。尤其是在朋友的交往中,更要避免因为一时冲动而做出伤害他人的事,否则一定会失去所有的朋友。
感情用事是最要不得的。只有性格幼稚,有人格缺陷的人,才会不经深思熟虑地感情用事。
血气方刚不但失去了自我,并无视于对方的存在,完全失去控制地陷入情绪反弹之中。这个时候,自然是口不择言。虽然这种不受理智控制的感情用事可说是艺术家的特质,但这却不可用于人际关系的处理上。
智慧27叛逆精神不可无
很多伟人身上都有一种叛逆精神,你若想做下个成功者,就要做生活中的叛逆者。也许你老实的父母会责骂你,但你的命运只掌握在你手中,你要靠自己独特的精神和行动去征服它。
你是否想过自己的命运?你既不是你父母,也不是你的朋友,更不是你的同事。你就是你.永远独特的你。你已从有限的生存中积蓄了你所需要的巨大潜在力量和能力,你生来便是生命的冲锋者,现在无论有什么障碍处在你的道路上,你都要打碎它,因为你需要发展,未来才是你的真实需要。
大多数父母、长辈、领导都希望我们能够按照他们的意愿、他们的模式去生活。因为他们经历了人世间的风风雨雨,他们懂得人生里的许多事情,能判断哪些是好的,哪些是坏的。他们孜孜不倦地想把已形成习惯的知识灌输给我们。有许多知识、习惯也许对他们那个年代、那种人生适合,但对我们而言,就可能不那么美妙了。
我们要清晰地认识到这一点,在我们的成长道路上所受父母、先辈的影响是深刻的,但这种影响有时因不合时宜,会引起我们强烈的叛逆心理,我们应按照自我意志去行事,去追求人生。
我们要明白叛逆不是一切都反对,不吸收,我们是反对父母、先辈给我们的障碍。叛逆是理智的选择,是对障碍的宣战。
我们懂得了叛逆精神,就要无畏地去实践它,这样的未来才会是我们所拥有的人生,否则的话,我们的人生将只是父母、先辈人生的翻版,那样的人生将毫无意义。
如果你也想做一名成功者,不妨看一看你现在是不是已走上了独立的自我人生,拥有了“叛逆”精神。
智慧28不逞匹夫之勇
丰富的生活充满冒险的机会,但是绝不该是单凭莽撞的匹夫之勇就能算数。冒错误的风险比根本都不冒险更糟。虽然有些大胆的投机分子偶有成功之机,但是那种风险完全依凭机会.而不是靠冒险家本身的实力,所以所得的成功概不可靠,他能肯定自己的法子也唯有一次又一次的冒险了。
谈到匹夫之勇,血气方刚的年轻人最容易陷进一个又一个困境,然后不顾一切地冒一个又一个险。他们的最大问题在于他们尚无法界定自己,不知道自己是好是坏,是强是弱,是男是女,是小孩还是成人。他认为可能否定他自己的迹象都是一种威胁,他非要化解这种威胁不可。年轻人常喜欢表白自己的情绪,想要证明他们不是自己疑心病的本相。慢慢地,他们或多或少地冒了一些险,终于建立自己的形象,生活的经验也教会他容忍一个不是完美的自己,接受一些他从前并不喜欢的属性。
所谓长大,就是接受自己的缺点,而仍然相信自己是很好的。
然而不幸的是,大多成人仍然没有克服年轻时的恐惧,他们对人生的看法也一直没有成熟过。事实是如此,很多所谓的成人也不过是步入中年的少年罢了。他们对自己仍旧一知半解,可是却以成人的资源恶化他们的问题,杀伤力比以前更要大得多。他们等于是具有成人力量的孩子,盲目追求爱情,因为他们不爱自己,所以不会从经验中学得任何教训,也因此永远长不大。他们铤而走险地追求权力,但是却永远不得满足;他们热烈追求别人的尊重,但是他们一点也不喜欢自己。他们仍然需要把行动置于己外,仍然像年轻人那样盲目地冒险,不一样的是他们现在必须负起成人的后果了。
有些人对于冒险像上了瘾似的,这是因为恐惧与危险都是刺激的事,足以完全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他们不了解人的尊贵,人应该有所为而为,知道自己的目标,也知道自己为了目标应该付出的努力,不至于盲目浪费精力。这些不自觉的冒险家有着自我毁灭的冲动,他们的冒险别有目的,可能是想输,想遭受惩罚,想得到别人的注意,或者甚至只想撒开手,留下不可收拾的残局,让别人来帮他们收拾善后。
上过战场的人都知道那些年轻的战士惊吓过度,就会不顾一切地冲锋陷阵,藉此忘记了他们的恐惧。那些老是自愿担任危险任务的飞行员也是如此。这些敢死队之所以冒许多不必要的险,很可能是希望装作没有什么好怕的,就可证明的确是没什么好怕的。
有冒险狂的人通常都有些想要掩饰的情绪,他们想要掩饰的情绪越强烈,所形于外的勇气也愈大。那种情绪可能是任何一种情绪。不过最普遍的应该是恐惧和罪恶感。寻求刺激的冒险家也许声称他们只是想要官能的极致感受,不过实际上他们只是在逃避痛苦罢了。他们希望能够在刺激中得到暂时的解脱,暂时遗忘那个令人不快的现实环境。
智慧29拿得起,放得下
现代人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内容也越来越丰富。我们每天所面对的人和事也越来越多。人和人不一样,事和事也不一样,这决定了我们必须以不同的方式和心态与之对应。
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只有在内心深处保留一块平静而独立的空间。以“不变”应“万变”,并进行适当的情绪调控才是最好的策略。
拿不起,又放不下;解不开,又理不顺。这种人是不会有成就的。只能终日深陷在个人的淤泥中挣扎,苦苦难以自拔。
我们怎样才能有一个好心情,以便使我们每天的工作和生活卓有成效呢?除非我们心平气和,否则迎来的又将是失败的一天。花草树木,随着气候的变化而生长,我们要为自己创造天气。要学会用自己的心灵弥补气候的不足。如果你为他人带来风雨、忧郁、黑暗和悲观,那么他们也会报之以风雨、忧郁、黑暗和悲观。相反地,如果你为他人献上欢乐、喜悦、光明和笑声,他们也会报之以欢乐、喜悦、光明和笑声,你就能获得事业上的丰收,赚取成功的财富。
怎样才能让每天都保持情绪饱满?你要学会这个永远颠扑不灭的真理:弱者让思绪控制行为,强者让行为控制思绪。每天醒来当你被悲伤、自怜、失败的情绪包围时,我们就这样与之对抗:沮丧时,引吭高歌;悲伤时,开怀大笑;苦闷时,加倍工作;恐惧时,勇往直前;自卑时,换上新装;低沉时,提高噪音;穷困潦倒时,想象未来的富有;力不从心时,回想过去的成功;自轻自贱时,想想自己的目标。
总之,你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从今往后,我们必须明白,只有低能者才会江郎才尽,我们并非低能者,我们必须不断对抗那些企图摧垮我们的力量。它们往往面带微笑,招手而来,却随时可能将我们摧毁。对它们,我们永远不能放松警惕。自高自大时,要追寻失败的记忆;纵情享受时,要记得挨饿的日子;洋洋得意时,要想想竞争的对手;沾沾自喜时,不要忘了那忍辱的时刻;自以为是时,看看自己能否让风留步;腰缠万贯时,想想那些食不果腹的人;骄傲自满时,要想到自己怯懦的时候;不可一世时,应该抬头仰望群星。
有了这些新本领,我们也更能体察别人的情绪变化。我们宽容怒气冲冲的人,因为他尚未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绪,就可以忍受他的指责与辱骂,因为我们知道明天他会改变,重新变得随和。
我们不要只凭一面之交来判断一个人,也不要因一时的怨恨与人绝交,今天不肯花一分钱购买金篷马车的人,明天也许会用全部家当换取树苗。知道了这个秘密,我们可以获得极大的幸福。
我们从此领悟人类情绪变化的奥秘。对于自己千变万化的个性,我们不要听之任之,因为我们已经知道,只有积极主动地控制情绪,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
我们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我们就会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成功者!
我们只有成为自己的主人,我们才能由此而变得伟大!
智慧30强者气质就是实力
一个人能否成大业,重要的不在于他现在拥有了什么,而在于将来能做什么,即所具有的潜能、综合素质的发展能力。倘若你具有了强大的拓展能力和自我完善能力,具备了成才的优良素质,即使现在一贫如洗,毫无社会地位可言,仍可保持一种夺人的强大魅力,让接触你的人佩服你,尊敬你。
当一个人的实力还未达到应有的完善的时候,最好不要把自己推到社会的风口浪尖上,须知“高处不胜寒”,实力不够一定会导致进退两难的尴尬局面。要保证自己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与才能相符合,就要求每时每刻都应有一个清醒的头脑,这对大多数来说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是一种很高的要求。
有些时候,处在风口浪尖上的人们是身不由己的。这时的要求则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审时度势,当进则进,当退则退,不为社会环境、社会条件和个人物欲、虚荣所左右;二是不断完善自己,以弥补最初造成的虚空和不足。
实力和勇气永远是战胜一切困难,最终到达成功彼岸和理想境界的保证,对这个观点人们缺少的并非是认识,而是缺少发现并拓展自己的实力,锻炼并强化自己勇气的实践。
气质对人相当重要,但气质是需要培养的。一个流浪汉可以在一夜之间暴富,或成为百万富翁,但却决不会一夜之间抛去卑怯、寒酸、下流等修养的部分,一跃成为气质高雅,谈吐自如,有高尚情操的人。所以说钱可以使人得到物质上的富有和享乐,但却不能使人高尚,尤其对气质、素质等内在的和长期养成的东西更是无能为力。
人可以用高档的服饰把自己包裹起来,以求外形更似上层社会的人,这一点完全可办到。难以办到的是把谈吐、气质、心灵也装扮起来,与外形相一致,在一夜之间进入新境界。所以,外在形式的东西是一种短暂的存在,内在实质性的东西才是本质的拥有。前者可以跃升,后者只能渐进;前者易于流失,后者可以延续、拓展。
检验一个人的品质和成就事业的能力,不在创业之初,甚至不在成就事业之后,真正检验人的,是在开拓事业的过程中,尤其表现于突然遭受较大波折之时。即相距成功之路愈长,遭遇波折愈大,愈能证明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高低,愈能检验一个人的持久性和毅力。实践证明,每一个具备优良品质,并欲成大业者,没有一个人不是在磨难与痛苦中接受考验而成长起来的。
气质是综合能力与知识、修养的有机结合,气质表现于个体,但却作用于社会,要受到社会观念与社会认定的影响和制约。
拥有了强大的实力,较好的气质,一个人才能成就一番事业。
智慧31向明白人请教
人一生不可避免会出现许多问题,存在许多困难。有问题、有困难就请教他人,特别是请教比自己有经验、有学识的人。这点许多人都明白,但真正能做到这一点,却是相当困难的。原因在于自己本身,一方面人都有“好为人师”、不甘落后的天性,另一方面是害怕别人的耻笑。这两方面都必须戒之,否则会阻碍一个人的发展。
“惑不能解,不知所为矣”,因为人的智慧是有限的。一个要干大事的人,往往都具有一股坚毅不屈的精神,这种精神是他勇往直前的支柱,在紧要关头,是他度过难关的好帮手。看看那些白手起家开创了一番事业的成功者,他们在拟定计划之前,总是会一再地考虑,它是不是适合自己的经营。肯定以后,就马上执行,如有不明白,就请教别人;因为被请教的人是站在没有损益的公平立场,能客观地分析和评判。
如果两人的意见并不贴切的话,就再请教其他人士。如此多请教几次之后,都得到同样的意见时,那就没错了;不
管如何,就决定做下去了,这就是一向的做法。否则凭自己一个人,不管你怎么想,不明白的地方,还是不明白。不过自己能解决的事,都尽可能自己思考解决;想不通的地方,才去请教人。因此能拥有很多可以依赖的前辈,实在是很幸运。
在向明白人请教之前,青年人容易犯的错误就是不认真对面临的事情进行深入的思考,甚至根本就不思考。这样就形成什么都去问别人,没有自己的主张和方法,完全依赖他人。长久下去,这样的人也得不到什么发展。请教要“适度”,就是这个道理。
当然,“请教明白人”要求必须撇去严重的私心。如果自己有私心,先辈之言就不太听得进耳了。所谓“忠言逆耳”,就是此意。因此青年人要有梦想和希望,但对“欲望”,就应该抑制到某一种程度;这样,前途才会平坦、开朗。
在某种情况下,考虑利害得失,是不得已的,但不能太过分,这才是关键所在。因为任何事物都是有得便有失。
智慧32纵容自己,死路一条
人性丛林里有多少敌人与险诈?
答案是:敌人无所不在,险诈无处不有!
那么,最大的敌人是谁?
答案是:自己!
再问,最可怕的险诈藏在那里?
答案是:藏在对自己的纵容里!
“最可怕的险诈藏在对自己纵容里”是一种观念性的说法,意思是说,人一纵容自己,外面的险诈便有了入侵之机,所以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能战胜“自己”这个“敌人”,外面的敌人便没什么好怕的了。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