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的网球让万里拥有了许多国际朋友,它从一个特殊的角度,展示了中国领导人热爱生活、兴趣广泛、充满活力的一面,改变了外界对中国领导人的印象。
纵观历史,政治家之间的交往,不论是在什么场合,往往都会有像外之形,画外之音。就像当年毛泽东在水中一“站”,镇住当年的赫鲁晓夫一样。万里通过打网球,结识了一批友好人士,一些外国使节也很了解他的这个爱好。“网球外交”给我们的国家带来良好的声誉,成了当年外交工作的一个亮点。
1987年5月28日,万里在人民大会堂会见匈牙利体育代表团时,他对匈牙利客人说,匈牙利是体育强国。中国在亚洲是体育强国,有几个项目,如乒乓球、羽毛球等都不错,但整个体育水平与欧洲国家相比还有差距。中、匈两国应加强体育交流。
匈牙利体育代表团团长代阿克·加博尔风趣地说:“听说万里副总理很喜欢打网球,我要是早知道的话,也许可以与您打一场。”
另一位与万里在网球场上颇有交情的国家领导人就是澳大利亚前总理霍克。
那是1985年5月,霍克作为澳大利亚总理第二次访华,他和万里相约打一场比赛,地点在国际饭店的国际网球俱乐部。
有了上一次的经验,中方这次进行了周密的组织准备。澳大利亚当时是网球强国,世界许多种子选手都是他们国家的,想来霍克的实力也非同一般。为此,中方特意为万里准备了三套班子:第一对是国家体育总局原副局长李富荣和万里搭档;第二对是北京市什刹海体校原副校长闻义昌与万里搭档;第三对是北京市网球队教练谢昭与万里搭档。按照计划,如果李富荣和万里赢了,闻义昌与万里就准备输一盘,等到谢昭和万里再赢回来,仿照田忌赛马,三局两胜。
这样,三套人马齐聚赛场,必胜之心,可见一斑。
现年70岁的闻义昌笑道:“那是夏天,挺热的,我穿了个短裤,等在场边待命。”
闻义昌1938年出生,毕业于上海体育学院排球专业,曾任北京市网球协会副主席、桥牌协会副主席,长期从事排球裁判工作,业余时间喜欢打网球和桥牌。长期坚持锻炼,闻义昌身材敦实,肩宽背厚,看上去孔武有力。他从1976年开始,陪同万里打网球、打桥牌多年。直到现在,每个礼拜都打一次球,打一次桥牌。因为过去是搞排球的,不是搞网球的,所以万里把他和李富荣、徐寅生等人,统统戏称为“转业干部”。
比赛开始了,中方依计行事,万里和李富荣首先搭档上场。霍克的搭档是澳大利亚驻华使馆的一个参赞。
第一盘,双方彼此都在熟悉对方的球路,结果万里和李富荣顺风顺水拿下第一局。
一旁的闻义昌见状,拿起球拍就准备上场,按计划,他上场就要输掉第二局。谁知,万里一边擦汗一边说:“你别上,还是李富荣接着打。”
此时,万、李二人已经摸到了对方的弱点,结果,他们两人又赢了。
“第三盘该我上了吧,结果还不让上,又赢了,给霍克来了个三比零。其实霍克的水平和万里差不多,就看陪打了。李富荣当时年轻打得好,但使馆的那个参赞水平一般,所以我们赢了。”闻义昌忍俊不禁。
连赢三局,万里心情大悦。但霍克却心有不服,说是万里占了天时、地利、人和的主场便宜,因而,希望万里有机会出访到澳大利亚时,双方再较量一番。
机会还真的来了!1986年9月,国务院副总理万里应邀访澳。期间,他兑现诺言,与霍克再次进行了一场比赛。
此次,霍克找来一位退役的全国冠军搭档,而万里还是和李富荣搭档。
霍克再次见到李富荣,有些惊讶。他已经知道李富荣是乒乓球比赛的世界冠军,就开玩笑地问:“比赛时你是用网球拍打还是用乒乓球拍打?”一句话,引起了一片笑声。
万里抢先答道:“那你给我们找两副乒乓球拍好吗?”场上,又是一片笑声。
李富荣乒乓球打得凌厉潇洒,很少有对手,网球虽然是他的业余爱好,但水平也好生了得。
比赛在笑声中开始了,这一次中方很快显示出败象。结果,霍克他们也以3∶0赢得比赛,双方势均力敌,各自在自己的主场拿下一局,皆大欢喜。
皆大欢喜的不仅仅是在网球场上,此次出访,万里与霍克总理联合宣布成立了中澳部长级联合经济委员会,这个委员会一直致力于推动中澳经济的交往,为后来的一系列合作鸣锣开道,结下累累硕果。
此行的另一项收获,就是决定将他们二人之间的“总理级中澳网球对抗赛”变成中澳专业选手对抗赛。这个对抗赛后来持续了多年,中国选手有机会和世界一流的网球选手定期交流,对中国网球竞技水平的提高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当时的国手刘树华(现天津市体育局副局长)、张帆(彭帅的舅舅)、马克勤(现湖北网球男队主教练)等人都是其中的受益者。
万里的体育健身之道 第二部分 万里:你们只能输给我,不能输给别人(1)
晚年的万里一直关注着中国网球的发展。
身为中国网球协会终身名誉主席,他是广受运动员欢迎的领导,也是深受球友们热爱的朋友。每年一次的中国网球公开赛,他都会以一个普通观众的身份去现场观看,为球员加油鼓劲。朋友们都知道,只要有人邀请他打网球比赛,或者是为网球比赛的获奖者发奖,他都很乐意,很少拒绝。他认为,要提高中国网球运动的水平,就必须重视对青少年网球选手的培养,及时在孩子们中间发现好苗子、好球员,中国网球运动才大有希望。
一次,在网球场上,万里碰到一群网球小选手,他高兴地勉励孩子们说:“我国要有两男、两女进入世界前十六名,网球就上去了。你们要好好打呀,中国也要出世界网球明星。”
如今,国内有两个著名的青少年业余网球比赛,一个是将军杯,是吕正操发奖,一个是木兰杯,是万里发奖。约定俗成,雷打不动。
对有中国球员参加的国际网球赛事,他很是关注,有时还会专门抽出时间观看比赛。
2006年1月27日中午,90岁的万里早早坐在电视机前,泡上一壶茶,把腿架在矮凳上,饶有兴趣地观看着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女双决赛。
这是一场势均力敌的比赛,对阵的双方是一对跨国组合雷蒙德/斯托瑟和中国女双选手郑洁/晏紫。
雷蒙德/斯托瑟这对跨国组合虽然2005年7月才开始配对,但却非等闲之辈,她们最近半年连拿五个冠军,实力不容小觑。在本届澳网比赛中,她俩就击败了雅典奥运会女双冠军李婷/孙甜甜。
初生牛犊不怕虎,面对强敌,没有思想包袱的郑洁/晏紫没有丝毫紧张。首盘比赛,她们一上来就率先破掉对手的发球局,以2∶0领先。不过雷蒙德和斯托瑟毕竟老到,在逐渐适应比赛节奏后,她们稳定的接发能力和出色的网前截击开始发威,6∶2先下一城。
第二盘,双方比分胶着上升至6∶5,此时,大多人开始摇头,估计两位中国姑娘大势已去,败局难逃。然而,奇迹就在这时出现了,面对险境,这对四川姑娘不灰心、不服输、不气馁,她们硬是顽强地将比赛拖入到了“抢七”大战。虽然,此后晏紫出现一次失误,斯托瑟发出了一个外角ACE球,但关键时刻,郑洁抓住机会在网前一记狠狠的高压得手,以9∶7将大比分扳成了1∶1平!
“好啊!打得好!”坐在电视机前的万里,禁不住为两个姑娘的顽强击节叫好。
成功逆转了颓势,郑洁/晏紫士气大振,胜利的天平,已经开始向中国金花倾斜了。接下来,她们利用对手急于取胜的急躁心理,凭借着自身稳健的底线防守功夫,再下一城,最终以6∶3锁定决胜局的胜利,上演了一出绝地反击的翻盘好戏,同时也成就了澳网历史上经典的一幕。
颁奖仪式上,组委会主席将代表着世界网坛最高水平之一的澳网奖杯、奖金和吉祥物依次颁给两位中国姑娘。他在祝词中还特别提到,再过两天就是中国的新年,郑洁和晏紫的胜利是给中国球迷最好的礼物。
在全场球迷和无数的电视观众面前,澳网冠军获得者晏紫走到话筒前,用流利的英语发表了如下简短的冠军感言:“这个冠军对中国网球来说是件好事,将来我们一定会取得进步,而且是巨大的进步。”
第一次出现在如此重要比赛的领奖仪式上,晏紫语速适中、语音清晰,一点也不紧张,谦谦风度,令人倾倒。难怪她发言刚一结束,全场就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中南海含和堂里,万里以手抚桌,兴奋之情溢于言表,他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道:“这两个丫头太顽强了,我要请她们吃饭!”
请人吃饭?工作人员很是诧异,这是他退下来后,头一次表示要请人吃饭。
半个多月后的2月14日,国家女子网球队返回北京,她们一边在先农坛进行调整性训练,一边等待办理前往阿联酋的签证。
万里知道这个消息后,要秘书与中国网球管理中心的领导孙晋芳联系,说想见见国家女队的孩子们,为她们勖勉鼓劲,当然,不服老的他也想和澳网冠军交交手。
下午三点,网球中心主任孙晋芳带着郑洁、晏紫、孙甜甜、孙胜男等女网队员与万里见面。几位姑娘见到这位熟悉的中国网球协会名誉主席,争着和他打招呼:“爷爷好,爷爷好!”
万里一边笑吟吟地应承着,一边挨个向她们问好,表示祝贺。简短的交流后,万里示意准备上场比赛。
于是,在先农坛的室内沙地球场上,90岁的万里挥拍上阵,和澳网冠军郑洁、晏紫在场上切磋开了球技。万里在网前左右开弓,将郑洁和晏紫的回球挡向空处,一招一势依然威风不减,赢得周围人们的阵阵叫好声。姑娘们顺势回球,也是精准到位,力度适当,万里不时对她们的回球竖起大拇指。一直打到“抢七”,结果这场罕见的“老少对抗赛”,最终以万里与搭档7∶5获胜而告结束,场上场下一片笑声。
先农坛网球馆馆长杨红真说:“他们之间互相不太熟悉,但是打得相当好,气氛也很热烈。连打了三局,比分是2∶1,他非常满意。”
赛后,“战胜”了澳网冠军的万里拥抱了郑洁、晏紫,并对她们说:“你们只能输给我,不能输给别人!”
万里的体育健身之道 第二部分 万里:五朵金花打球的姿势很好看
良好的习惯和作风是会相习相传的,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网球界,许多人都知道万里有一支打网球的“嫡系队伍”,就是他的五个子女和五个孙女。这支“万家军”,一直活跃在网球场上,父子对垒,兄弟交手,爷孙挥拍,全家参与。
万伯翱深有感触地说:“我们一家三代人都喜欢打网球,都是受老爷子的影响”
万家第二代中四个兄弟一个妹妹,外加他们的媳妇和先生,人人都能挥拍上阵,而且,他们长期坚持锻炼,身体都非常结实,充满活力。
万伯翱说:“我们第二代真正打网球是在改革开放以后,过去只是偶尔打两下。现在球场越来越多,条件也越来越好,大家锻炼的热情也就越来越高了。”
万伯翱总结了“万家军”打网球的四大好处:一是锻炼了身体,他们兄妹几人身体素质都不错,全赖坚持不懈的锻炼。老二万仲翔说:多进球场,就少进医院。二是培养了他们健康的生活情趣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打网球既丰富了自己的业余生活,又充实了思想,大家在运动中享受到了生活的乐趣。三是打网球让子女们有更多的时间陪老父亲,尽到了一片孝心,这是最重要的一点。他们学打网球的目的之一就是陪父亲打球,让父亲高兴、健康,这是他们做子女的最大幸福。四是球场也是他们家庭成员交流思想的平台。平常大家各有工作,各自忙碌,是网球把大家团结在一起,成为家庭成员之间相互沟通、相互促进、砥砺意志的一种方式。大家在一起保有共同的爱好,享受体育带来的快乐,有利于家庭的和睦。
万伯翱说:“许多人见到我们父子兄妹一家人在一起打球,都是一脸的羡慕。”
万家军常年坚持练球,因而,个个身手不凡。最有代表性的就是万伯翱。他身为全国新闻界网球联谊会会长,曾几次夺得全国新闻界总编组冠军,两次亚军,在新闻界名气颇大。
万里评价说:“过去老大(万伯翱)仅是知道了什么是网球,现在他会打网球了,而且他的球打得越来越好了。”
国家体育总局原局长袁伟民也是网球高手,他也常和万家兄弟交手,他每次见到万伯翱都说:老四(万季飞)打得不错呢。
五个孙女从小看爷爷打球,耳濡目染,都很喜欢这项运动。她们都拜过专业运动员和教练为师,从握拍和身手步法一招一式开始学起,球打得中规中矩,虎虎生威。
1996年,已退下总统之位的老布什又故地重游,在中国网球中心约万里进行友好比赛。孙女宝宝前去给爷爷叫好助威,打完比赛,她请老布什签字,因为当时找不到理想的东西,她就拿出了自己的小运动鞋,老布什愉快地签上字。为此,她还专门写了一篇短文“我请布什总统签名”,发表在《北京晚报》上。万里看后,嘴上不讲,可心中却是非常骄傲。
万里经常自豪地对客人说:“五朵金花好啊,她们打球的姿势比我和第二代还规范,都好看呢!”
是啊,家和万事兴。一个小小的网球,一位酷爱打球的老人,不仅成就了一支“万家军”,也成就了一幅“万家”乐。
万里的体育健身之道 第二部分 邓小平对万里说:现在开战,中央对北京市开战…
万里另外一个健身运动就是打桥牌,这项活动伴随他走过了半个世纪的时光。万里也常常以此为傲,认为打桥牌锻炼头脑,促进大脑的思维,每周一次的桥牌,让他始终保持着清醒的意识。
不信,那就到现场看看。
2006年12月3日,一场特殊的桥牌比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办,这场名为“万里90华诞桥牌赛”的比赛,是由全国人大办公厅、中国桥牌协会等部门专门为万里90岁生日举办的。
这场特殊的赛事,吸引了200多名国内高手参赛,包括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建中央主席成思危,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桥牌协会顾问王汉斌,原外交部副部长、国务院外事办公室主任齐怀远等。他们中间有很多人都是万里多年的牌友,比赛给他们提供了一个见面的好机会。
赛事开始前,万里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走进赛场,他须发全白,身穿一件暗土红色的外套,里面是一件白衬衣,显得格外精神。老友见面,自然热闹,许多人立刻都围了上来。他不停地和朋友们打招呼。有些人多年没有见过他,此次相见,看到他精神抖擞,气色红润,都很兴奋,纷纷表达祝福,祝愿这位90高龄的老人保持康健,安享晚年。
桥牌赛刚宣布开始,万里抢先入座,边走边招呼牌友们:“快点,快点,来!来!”
比赛开始了,和他一组的是一位女士,万里全神贯注地注视着牌局,叫牌、出牌一如过去迅速而果断,没有一丝的老态和迟钝。大家也很乐意看到万里这种轻松自在的状态,比赛始终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最后,万里一组摘取了此次桥牌赛冠军。
万里的长子万伯翱介绍说,万里打桥牌和打网球一样,也是历史悠久。1949年他随刘邓大军入川,在去重庆的江轮上,宋任穷等人教会他打桥牌。这个习惯保持至今。
其实,在戎马倥偬的战争年代,我们党的许多领导人,像朱德、彭德怀、徐向前、*等,他们的业余爱好就是下下棋,打打牌。这种活动几乎是他们在战争间隙唯一的娱乐,也是战友们调剂生活的唯一方式。朱老总在延安时,晚上没事,经常会让警卫员叫上徐向前,一块打扑克,而且,不赢不罢休。徐帅曾开玩笑说:“我们那时都让着他。”
上世纪50年代,万里当北京市常务副市长,业余时间,和*他们经常聚在一起打桥牌,一到时间,*就用浓重的四川话叫道:“开战,中央对北京市开战。”
说起来,这扑克牌也算是国粹了。有种说法,扑克牌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叶子戏。叶子戏产生于中唐时代(大约在公元969年前后),据说它是一位名叫叶子青的人创造的牌戏,也有传说叶子是一位妇女。相对合理可信的依据,是宋代文豪欧阳修在其《归田录》中的记载:“唐人藏书,皆作卷轴,其后有叶子,其制似今策子,凡文字有备检用者,卷轴维数,故以叶子写之。”后来,文人们用叶子条做文字游戏,渐渐发展为叶子戏。
到了宋末元初,有人发明了“数钱叶子”,即今麻雀纸牌的前身,分文、索、万、十字四门。
后有一名威尼斯人,很可能是著名的马可·波罗或是其父亲尼可罗·波罗在13世纪将纸牌带回了意大利。当然,这种说法并无确实的证据,只是民间流传而已。
简单地说,桥牌是扑克的一种打法。现代桥牌被称为定约桥牌,是由一种叫“惠斯特”的纸牌游戏发展来的。
与其他游戏相比,桥牌是一种高雅、文明的游戏,也有人称桥牌是“无声的战争”。打桥牌需要运用数学、逻辑学、心理学、运筹学,并发挥个人的智慧与技巧,忠实而灵活的配合叫牌体系。同时,桥牌崇尚公平、公开、公正的体育精神。
桥牌在上千种的牌戏中之所以长盛不衰、独树一帜,其真正原因在于其本身具有相当强的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及挑战性,是对人类智力的挑战。
1928年,美国举办了第一届全国定约桥牌锦标赛,即著名的范德比尔特杯赛,该比赛一直沿续至今。
1958年8月,世界桥牌联合会在挪威成立。定约桥牌正式成为世界性的智力运动。
世界上许多伟人都是桥牌迷。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艾森豪威尔将军在等待盟军在北非登陆时,还没忘记挤出时间打一局桥牌。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在二次大战爆发后英军参战时,仍念念不忘打桥牌。
万里的体育健身之道 第二部分 邓小平对万里说:现在开战,中央对北京市开战…
大约是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桥牌流入中国,当时主要是在归国留学生和高校教师、医生、工程师、记者、律师等知识分子群体中流行。
桥牌在叫牌和打牌过程中,对立的双方勾心斗角、竞智斗勇、互相使绊儿又不失君子风度的较量方式,令人着迷。而且,桥牌特有的“半明半暗”的打牌方式,很符合我们东方哲学中阴阳互补的观念:“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辱”。“万物负阴而抢阳,冲气以为和”。
新中国成立后,桥牌运动逐渐在中国得到进一步的普及,许多老一辈革命家都亲自参与桥牌活动,并且为桥牌运动在我国的普及做了大量工作。
1978年,几位科技界、教育界的桥牌爱好者写信给*,希望把桥牌运动作为正式项目由国家统一搞起来。*同志当即指示:“请体委考虑。”这样,中国桥协便在1979年成立了。
上世纪80—90年代,不论是国家领导人还是在校大学生都很喜欢这项运动。*、万里、*、宋任穷、丁关根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围棋国手聂卫平等都是著名的桥牌爱好者。
大学生精力充沛,思维敏捷;而桥牌对于培养人的逻辑思维能力、判断能力、团队精神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十分适合在高校学生中广泛开展。因而,当时桥牌与跳舞、滑冰、弹吉他并列,成为高校的“四大时髦”活动,风云一时。
1988年7月,*接受中国桥牌协会的聘请,担任了中国桥牌协会的荣誉主席。万里则担任了中国桥协的名誉主席。
1993年6月4日,世界桥牌联合会主席鲍比·沃尔夫和北美桥联秘书长杨小燕专程来到北京,在人民大会堂向中国桥牌协会荣誉主席*和名誉主席万里颁发世界冠军金牌奖和主席最高荣誉奖,以感谢他们为促进中国桥牌运动的开展所做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
*没有到场,万里出席了颁奖仪式,并会见了沃尔夫先生和杨小燕女士。颁奖仪式后,万里和沃尔夫、杨小燕一道,与刚刚参加完北京国际桥牌邀请赛的队员,以及桥牌爱好者一起,参加了“伊甸园杯”第八届埃普森世界桥牌同场双人赛中国赛区的比赛,作为世界第二大参赛国的中国赛区,当时共有1万多人报名参赛,仅仅在主赛场人民大会堂就有3000人参赛,这一场面让沃尔夫先生看得目瞪口呆。
对于万里的桥牌技术,世界桥牌皇后杨小燕曾有这样精辟的评论:同*、万里等桥牌高手打牌能学到很多东西,他们的神机妙算,尤其是叫牌时的胆略,总是超乎常人意料!
聂卫平则说得更具体:“他敢于叫牌,敢于叫别人不敢叫的定约,很有气魄!”
万里以自己的能力取得了许多优异的成绩:年度“所罗门奖”,“埃普森”世界桥牌同场通讯赛亚军……,前世界桥联主席曾高度称赞道:“万里是目前世界上获大师分最多的国家领导人。”
1984年,万里和荣高棠的儿子荣乐弟搭档,获得了世界最佳桥牌——“所罗门奖”,这是他们取得的最好成绩,为中国桥牌运动写下了精彩的一笔。
如今,他荣获的许多桥牌、网球冠军奖杯保存在中南海和孩子们的家中,有的则保存在故乡东平的万里故居之中。万里故居作为山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年吸引着不少游人前来参观。
万里的体育健身之道 第二部分 万里对胡耀邦开玩笑说:今天你迟到了(1)
万里在桥牌界的朋友很多,像*、*、宋任穷、李铁映、丁关根、荣乐弟、聂卫平、闻义昌等,和他打过牌的人,有机关干部、新闻记者、大学生、工人等等。用聂卫平的话讲,和万里一起搭档最多的是荣乐弟,他们是很亲密的搭档,得的冠军也最多。
万里认为,桥牌运动可以增进脑力,有益健康,陶冶情操,广交朋友,是全民健身活动的组成部分。
万里说:“不会打球、打桥牌是没有文化的表现。”
“桥牌女皇”杨小燕也讲过类似的话,她说:“我对桥牌的态度是很严肃的。我不喜欢用“游戏”这个词。桥牌不是游戏,而是教育,是可以陪伴你一生的教育。桥牌的每一手牌都有定约,每一手牌都有竞争性,可以培养一个人的逻辑严密性、生活自律性和竞争意识。”
1993年6月8日,万里在会见当时的世界桥牌联合会主席达米亚尼时,特意向对方介绍了中国桥牌运动的发展概况,他说:“这几年,中国的桥牌运动有了很大的发展,这和世界桥联的热情帮助是分不开的,随着双休日的实施,会有更多的中国人投入到桥牌这种有益于精神文明的体育活动中来,中国人是很聪明的,相信中国的桥牌水平会越来越高。”
聂卫平是万里多年的牌友,他和万里多次在牌桌上交手,对万里的牌技多有了解。
2007年6月29日,我前往聂卫平围棋道场,准备采访他。聂卫平围棋道场在北京市石榴园南区,它租用的是铁营小学一分校的房子,道场设在4楼,楼道里贴着通知、注意事项、表扬名单等,还有学生的简介和来源省份。
我去时,聂卫平正在3楼指导学员下棋,他每周来两次。和聂卫平下棋的是一个十四五岁的男孩子。聂卫平对着棋盘正在琢磨着,他很专注,也很耐心,根本没有注意我进去,只是和学生对着棋盘分析、讲解。
天气很热,聂卫平却穿了套西装,头发较长,随便地趴在头上。课讲完了,我们一起走出教室,到旁边的办公室坐下。
聂卫平的办公室不大,墙上挂一匾,上面是启功先生手书:“聂卫平围棋道场”。
听到我的来意,聂卫平很高兴,他说:“万里是我非常敬重的领导人”,讲这番话时,他满脸庄严。聂卫平讲话喜欢闭上眼睛,声音洪亮,中气十足。讲话时,手还会不时捋一下额上的头发。
聂卫平说:“我第一次和万里合作打牌是1986年。那年他让我和他一起去天津过春节,将近10天,每天和他打。我们也约天津的一些好手打团体赛,那是我们第一次搭档。他的搭档过去一直是荣乐弟,在天津所有的比赛我们都是冠军。”
两人虽然在一起打牌的时间不长,不过配合的还是很默契。不久,他们参加了北京市的一个比赛,并且获得了冠军,奖品是音响,一人一套。那在当时可是一个大件家用电器。
聂卫平认为,万里的牌技在老同志中间不如*。
他说:“他打桥牌是一种放松,是紧张工作之余的一种调剂,是一种休闲的方式。”
万里在体育比赛中有着很强的竞争意识,争强好胜,不服输。对比赛的胜负很在乎,总是显得信心十足。
聂卫平道:“他夫人跟我说,如果桥牌输了,他别扭难受。如果网球输了,他饭都不吃。他特别在意网球,赢了那笑得就像小孩一样。”说着,聂卫平自己先哈哈地笑了。
战胜对手,取得胜利,对于竞技体育而言,是一个基本心态。万里在牌局上同样保有着强烈的取胜欲望,他敢于叫牌,敢于叫别人不敢叫的定约。
他有句名言:在我这,没有丢了的满贯,只有叫了打不成,冒叫了。
聂卫平睁大眼睛,目光从眼镜后面射出:“你看这气魄,胆量!”
1984年,聂卫平和正在北戴河休假的*、万里有过一场连续的桥牌大战,说是大战,因为对垒的双方都是桥牌高手,说是连续,因为一战就是一个礼拜。
此役,聂卫平和*搭档,万里和北京友谊医院的院长诸寿和搭档,每天下午打,吃完晚饭后接着打,但胜负形势却是一边倒。
论桥牌水平,*比万里高,聂卫平又在诸寿和之上,这样一来,万里与诸寿和连战连败,一次也没有赢过。
万里的体育健身之道 第二部分 万里对胡耀邦开玩笑说:今天你迟到了(2)
*打牌喜欢险中求胜,对手有时冒叫,他抓住这个特点,动不动就加番——通常是叫加倍,可*总是用四川话叫加番,大家也就跟着这么叫。
*一连串的加番,对方哪里顶得住,几天下来,连吃败仗,万里的脸色很不好看,但是在*面前只好忍着,不好抱怨什么。
聂卫平看在眼里,动了恻隐之心。万里拿牌的姿势不设防,永远是“君子坦荡荡”,聂卫平偷偷地看了一下万里手中的牌,见他有好多黑桃,而自己手中有AK四张黑桃,于是,聂卫平故意就叫了个四黑桃。这回万里逮着了,同样加番。聂卫平连宕了6个,他们一下就输了很多分。
不过,聂卫平作“老千”的手段实在不怎么高明,他被*识破了。*当即一顿臭训,*说:“你创了世界纪录了,还宕了6个。你下围棋是九段,打桥牌可不是九段啊。”
事情到此并未结束,第二天,*请聂卫平吃饭,很客气地说:“以后你再也不要和我做搭档了。”
聂卫平笑道:“你看邓老爷子厉害吧。我就让了这么一次,因为过去也没有干过这种事,假的东西,一让就露馅了,结果又被*看出来啦。我看万里实在是痛苦,就想解救他一下,你想,万老爷子也是日理万机的老领导,我们也不能就这么老赢他们,让万里一次也应该,我认为我做的挺对。我没想到邓老爷子更认真,比万里还认真。呵呵!”
不过,万里很是高兴。因为终于逮住机会赢了一盘。
桥牌是一项集体运动,队员之间要相互信任,相互尊敬。在竞技场上,人人平等。对这一点,闻义昌感受尤深。过去,他经常和万里、*、丁关根等中央领导打桥牌,大家在一起,没有什么官大官小之分,也没有说我一定要听你的。打牌就是打牌,可以是对手,也可以是队友。有时,还经常互相开开玩笑,活跃一下气氛。
在他的印象中,万里和荣乐弟,*和聂卫平,他们四人一组,谁也赢不了他们。但一物降一物,他们这四人组偏偏就打不过*和丁关根、王汉斌和王大明他们四人组。
有一次,万里请闻义昌约北京市桥牌队来打一次。北京市桥牌队以知识分子为主,大多数是北大、中科院的专家、教授,水平自然不低。
闻义昌讲:我在名人赛里也能打到前20名左右,比他们稍微差点。
比赛原定晚7点开始,可是,6点半左右,*的秘书打来电话,说有外事活动,现在来不了,于是,大家就在那里等。大约半小时后,*匆匆地赶来了。大家一见都站起来,唯独万里没动,他坐在桌子边开玩笑说:“哎呀,你今天迟到了,你来啦,我们开始吧。”
闻义昌道:“你看,他们在一起相互之间就没有什么架子。”
比赛的结果是万里、*一组赢了。于是,万里又拿闻义昌开玩笑,他指着闻义昌说:“只要有闻义昌在,这牌就好打了,我们准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