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冕】 [本章字数:2066 最新更新时间:2008-05-04 04:28:50.0]
----------------------------------------------------
日全食时,黑暗的太阳外围是银白色的光芒,像帽子似地扣在太阳上,因此称为日冕。 日冕是太阳最外围大气。平时要观测日冕,需要用特别的日冕仪。日冕的范围很大,用日冕仪只可以观测到接近太阳表面的那部分日冕,一般叫做内冕。它的边界离太阳表面约有3个太阳半径那么远,或者说约为200万千米。在此以外的日冕叫做外冕,它向外延伸到地球轨道之外。日冕的物质非常稀薄。内冕密度稍微大一些,但它的密度也低于地球大气的十亿分之一,几乎接近真空。 日冕的形状很不规则,有时候呈圆形,有时候呈扁圆形,结构也很精细,在太阳赤道四周有很多向外流动的“冕流”伸向远处,太阳极区则有一些纤细的羽毛状的“极羽”。
2002年5月15日,美国航空航天局公布了一张日冕环景象的照片。这一壮观景象是因太阳磁场增强并穿过光球层和色球层,影响到日冕层产生的。增强后的磁场控制日冕层的离子流并呈现拱形或环形的管状形态。日冕环形态多样,大多数体积巨大,其跨度往往超过数个地球。
当发生日全食时,月亮会在太阳表面投下一个被灰蓝色光环围绕着的圆盘状阴影,这一灰蓝色的圆环即称为日冕,它常被描写成异常绚丽的飘带。起初,天文学家们还无法确定这种灿烂的光芒到底是来自太阳还是月亮,但他们很快就找到了答案,即来自太阳。
日全食时看到的日冕
所谓“日冕”的光芒实际上来自于太阳的外部大气层,其亮度只有太阳本身的百万分之一,因此只能在发生日食时才能被看到。日冕产生的光辉只有整个月球反射太阳光的一半,在发生日食时,正是日冕发出的光芒才未使整个世界陷入一片黑暗。
1931 年,法国天文学家博纳德弗第南德李奥特发明了日冕仪,这一发明使人们在阳光普照时也能够对日冕产生的光线进行观测。在这一仪器的帮助下,我们最终发现日冕是太阳的一部分。
当时,人们在对日冕进行研究时发现,日冕产生的谱线并不属于光谱中的某一范围。1868 年,法国天文学家皮埃尔J.C.詹森在印度对一次日食进行观测时,曾对日冕谱线进行了记录,并将记录寄给了英国天文学家约瑟夫诺曼洛克伊尔,他是一位公认的光谱学专家。通过认真的研究,洛克伊尔认为这些谱线意味着在太阳大气中存在一种未知的新元素,他将其命名为“氦”,这个称谓在希腊语中意思是“太阳”, 也就是“太阳中含有的元素”的意思。不过,这论断没过多久就被推翻了。1895 年,苏格兰化学家威廉姆雷姆塞发现在地球上同样存在“氦”。而“氦”是已知的唯一一种最先被发现于地球以外的天体上的元素。
日冕还产生其他一些奇特的谱线,但这并不意味日冕中还存在什么未知的元素。反之,这些谱线说明日冕中所含元素的原子中都含有不同数量的电子,而在高温条件下,某些电子将脱离原子的束缚。1942 年,瑞典物理学家本杰特爱德兰认为日冕中的某些特殊谱线是铁、碳和镍原子在失去电子的情况下产生的。日冕的温度很高,其数值达百万数量级,这并非臆想,而是以日冕发射的高能量X射线为依据的。不过,这种超高温仅仅集中在日冕的个别原子中。而且这些原子广泛分布于整个日冕中,其热量总和并非高。
日冕并没有突出的边缘,而是不断延伸,逐渐与整个太阳系融为一体,并在延伸的过程中逐渐减弱,直至对行星的运动无法构成任何可观的影响为止。太阳蕴含的热量将驱使带电粒子沿不同方向向太阳外部迸射,美国物理学家尤金纽曼巴克尔于1959 年时曾经对此做出预言。1962 年,“水手-2 号”探测器升至太空抵达金星时所探测到的结果验证了这个预言。这种带电粒子的迸射被人们称为“太阳风”,其速度为400?700 公里/秒。“太阳风”的作用使各彗星的尾部均指向背离太阳的方向。同时,构成“太阳风”的带电粒子还会不断撞击各个行星,而且如果行星上具有南北极(正如地球上那样),那么带电粒子将由其北极向南极运动。
日冕
日全食时,黑暗的太阳外围是银白色的光芒,像帽子似地扣在太阳上,因此称为日冕。 日冕是太阳最外围大气。平时要观测日冕,需要用特别的日冕仪。日冕的范围很大,用日冕仪只可以观测到接近太阳表面的那部分日冕,一般叫做内冕。它的边界离太阳表面约有3个太阳半径那么远,或者说约为200万千米。在此以外的日冕叫做外冕,它向外延伸到地球轨道之外。日冕的物质非常稀薄。内冕密度稍微大一些,但它的密度也低于地球大气的十亿分之一,几乎接近真空。 日冕的形状很不规则,有时候呈圆形,有时候呈扁圆形,结构也很精细,在太阳赤道四周有很多向外流动的“冕流”伸向远处,太阳极区则有一些纤细的羽毛状的“极羽”。
温度
日冕的温度非常高,可达200万度。令人不可思议的是,离太阳中心最近的光球,温度是几千度。稍远些的色球,温度从上万度到几万度。而距离太阳中心最远的日冕,温度竟然高达百万度。这一反常的现象意味着什么,科学家们目前还未找到合理的解释。
【太阳耀斑】 [本章字数:1625 最新更新时间:2008-05-04 04:29:26.0]
----------------------------------------------------
太阳耀斑是一种最剧烈的太阳活动。一般认为发生在色球层中,所以也叫“色球爆发”。其主要观测特征是,日面上(常在黑子群上空)突然出现迅速发展的亮斑闪耀,其寿命仅在几分钟到几十分钟之间,亮度上升迅速,下降较慢。特别是在,耀斑出现频繁且强度变强。
别看它只是一个亮点,一旦出现,简直是一次惊天动地的大爆发。这一增亮释放的能量相当于10万至100万次强火山爆发的总能量,或相当于上百亿枚百吨级氢弹的爆炸;而一次较大的耀斑爆发,在一二十分钟内可释放巨大能量,除了日面局部突然增亮的现象外,耀斑更主要表现在从射电波段直到X射线的辐射通量的突然增强;耀斑所发射的辐射种类繁多,除可见光外,有紫外线、X射线和伽玛射线,有红外线和射电辐射,还有冲击波和高能粒子流,甚至有能量特高的宇宙射线。
耀斑对地球空间环境造成很大影响。太阳色球层中一声爆炸,地球大气层即刻出现缭绕余音。耀斑爆发时,发出大量的高能粒子到达地球轨道附近时,将会严重危及宇宙飞行器内的宇航员和仪器的安全。当耀斑辐射来到地球附近时,与大气分子发生剧烈碰撞,破坏电离层,使它失去反射无线电电波的功能。无线电通信尤其是短波通信,以及电视台、电台广播,会受到干扰甚至中断。耀斑发射的高能带电粒子流与地球高层大气作用,产生极光,并干扰地球磁场而引起磁暴。
此外,耀斑对气象和水文等方面也有着不同程度的直接或间接影响。正因为如此,人们对耀斑爆发的探测和预报的关切程度与日俱增,正在努力揭开耀斑迷宫的奥秘。
传说,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有一天,德国前线战事吃紧,后方德军司令部报务员布鲁克正在繁忙地操纵无线电台,传达命令。突然,耳机里的声音没有了。他检查机器,电台完整无损;拨动旋钮,改变频率,仍然无济于事。结果,前线失去联系,像群龙无首似的陷入一片混乱,战役以失败而告终。布鲁克因此受到军事法庭判处死刑。他仰天呼喊“冤枉!冤枉!” 后来查清,这次无线电中断,“罪魁祸首”是耀斑。布鲁克的死,实在冤枉。他的死,在于人们当时对耀斑还不了解。
03年10月底11月初,科学家目睹了一场有记录以来最大的太阳耀斑(solar flare)爆发。这些带电粒子大规模地倾泻而出,即使在地球以及地球周围的空间里也显而易见??这里距离源头整整有1.5亿千米远。举例来说,突击到我们邻近空间中的粒子,它们的轰击有时会非常强大,以至于许多科学卫星和通信卫星不得不暂时关闭,少数还遭到永久性的损伤。同样,国际空间站的宇航员也面临着危险,不得不到空间站上防护相对较好的服务舱中寻求庇护。在地球上,定期航班避开了高空航线,因为在那里,飞行员可能会遇到无线电通讯方面的问题,乘客和乘务人员可能吸收到的辐射剂量令人担忧。电网也不得不严格监控电涌(surge)。尽管有了这些努力,瑞典南部的5万户居民还是短暂地失去了电力供应。
幸运的是,即使与最糟糕的太阳风暴狭路相逢,地球的磁场和大气层也可以保护地球上绝大多数的人免遭蹂躏。但是社会对科技的依赖日益加深,使得在某种程度上,几乎每个人都容易遭受攻击[参见《科学美国人》2001年4月号詹姆斯?L?伯奇所著《太空风暴的怒吼》一文]。在大耀斑爆发的过程中,最大的潜在破坏来自那些高速射离太阳外层大气的物质??在空间物理学家的术语中,它们被称为“日冕物质抛射(coronal mass ejections)”。其中一些抛射事件会将巨量的电离气体送入与地球相撞的轨道中,就像2003年多次异常巨大的耀斑爆发那样。
尽管科学家一直想弄清楚是什么引起了耀斑爆发和日冕物质抛射(它总是伴随着众多耀斑出现),但只有在大约最近十年中,观测才达到足够的水准,足以揭露出它们的纷繁复杂,阐明它们背后的物理机制。这多亏了20世纪90年代引入的一些新技术。结果证明,问题的关键在于磁力线突然的重新排布,这种现象被称为重联(reconnection)。
【光】 [本章字数:4540 最新更新时间:2008-05-04 04:30:02.0]
----------------------------------------------------
光的科学解释
可以激发视网膜产生视觉能力之辐射能;电磁波之可见光谱范围为380~770nm(10-9m)
光分为人造光和自然光。我们之所以能够看到客观世界中斑驳陆离、瞬息万变的景象,是因为眼睛接收物体发射、反射或散射的光。光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实践有着密切的关系。
光源:能自身发光的物体称为光源。光源分冷光源和热光源;
冷光源:指发光不发热(或发很低温度的热)。如萤火虫等;
热光源:指发光发热(必须是发高温度的热)。如太阳等;
严格地说,光是人类眼睛所能观察到的一种辐射。有实验证明光就是电磁辐射,这部分电磁波的波长范围约在红光的0.77微米到紫光的0.39微米之间。波长在0.77微米以上到1000微米左右的电磁波称为“红外线”。在0.39微米以下到0.04微米左右的称“紫外线”。红外线和紫外线不能引起视觉,但可以用光学仪器或摄影方法去量度和探测这种发光物体的存在。所以在光学中光的概念也可以延伸到红外线和紫外线领域,甚至X射线均被认为是光,而可见光的光谱只是电磁光谱中的一部分。
光具有波粒二象性,即既可把光看作是一种频率很高的电磁波,也可把光看成是一个粒子,即光量子,简称光子。
光速取代了保存在巴黎国际计量局的铂制米原器被选作定义“米”的标准,并且约定光速严格等于299,792,458米/秒,此数值与当时的米的定义和秒的定义一致。后来,随着实验精度的不断提高,光速的数值有所改变,米被定义为1/299,792,458秒内光通过的路程。
光是地球生命的来源之一。
光是人类生活的依据。光是人类认识外部世界的工具。光是信息的理想载体或传播媒质。
据统计,人类感官收到外部世界的总信息中,至少90%以上通过眼睛……
光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电磁波,覆盖着电磁频谱一个相当宽(从X射线到远红外)的范围,只是波长比普通无线电波更短。人类肉眼所能看到的可见光只是整个电磁波谱的一部分。
当一束光投射到物体上时,会发生反射、折射、干涉以及衍射等现象。
光线在均匀同等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光波,包括红外线,它们的波长比微波更短,频率更高,因此,从电通信中的微波通信向光通信方向发展,是一种自然的也是一种必然的趋势。
普通光:一般情况下,光由许多光子组成,在荧光(普通的太阳光、灯光、烛光等)中,光子与光子之间,毫无关联,即波长不一样、相位不一样,偏振方向不一样、传播方向不一样,就象是一支无组织、无纪律的光子部队,各光子都是散兵游勇,不能做到行动一致。
光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同一平面,位于法线两边,且光路可逆行。
光线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中,会产生折射。如果射入的介质密度大于原本光线所在介质密度,则入射角小于折射角。反之,若小于,则入射角大于折射角。但入射角为0,则无论如何,折射角为零,不产生折射。但光折射还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产生,理论上可以从一个方向射入不产生折射,但因为分不清界线且一般分好几个层次又不是平面,故无论如何看都会产生折射。如从在岸上看平静的湖水的底部属于第一种折射,但看见海市蜃楼属于第二种折射。凸透镜凹透镜这两种常见镜片所产生效果就是因为第一种折射。
激光??光学的新天地
激光光束中,所有光子都是相互关联的,即它们的频率(或波长)一致、相位一致、偏振方向一致、传播方向一致。激光就好像是一支纪律严明的光子部队,行动一致,因而有着极强的战斗力。这就是为什么许多事情激光能做,而阳光、灯光、烛光不能做的主要原因。
光的辞典解释和释义
【guang】
光
light;ray;honour;merely;naked;scenery;smooth;
光
guāng
〈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火,在人上”。本义:光芒,光亮)
(2)
同本义 [light;ray]
光,明也。——《说文》
光,晃也,晃晃然也。亦言广也,所照广远也。——《释名?释天》
与日月兮齐光。——《楚辞?九歌?云中君》
能游冥冥者与日月同光。——《淮南子??真》
日月淑清而扬光。——《淮南子?本经》
国之光。——《易?观》
夜未央,庭燎之光。——《诗?小雅?庭燎》
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史记?屈原列传》
光远而自他有耀者也。——《左传?庄公二十二年》
光明之耀也。——《国语?晋语》
容光必照焉。——《孟子》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有红光一缕起土桥,直射城西。——清?邵长蘅《阎典史传》
(3)
又如:阳光;灯光;反光(反射的光线);色光(带颜色的光);晨光(清晨的太阳光);曙光(清晨的日光);光晃(光芒闪烁)
(4)
色泽;光彩 [color and lustre]
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蛾脸不舒,中袖无光。——唐?李朝威《柳毅传》
(5)
又如:丝光;油光(光亮润泽);光色(光彩色泽);砑光
(6)
荣耀;昭著 [honor;glory]
邦家之光。——《诗?齐风?南山有台》
连我脸色都无光了。——《儒林外史》
士之处世,而望名誉之光,道德之行,难已。——唐?韩愈《原毁》
(7)
又如:为国争光;沾光;光宠(光荣;增光);光国(为国争光);光天(光辉达于天下);光隆(光辉隆盛);光烂(光辉明亮);光晶(光辉);光赫(光辉显赫)
(8)
光阴,时光 [time]
始屏忧以愉思,乐兹情于寸光。——南朝宋?鲍照《观漏赋》
(9)
又如:寸光(短暂的光阴);光阴荏苒(时光一天一天地逝去。荏苒:[时间]渐渐过去);光景如梭(光阴如梭。形容时间过得很快);光阴拈指(阳光在弹指间逝去。形容时间过得很快)
(10)
景色 [scenery]
上下天光,一碧万顷。——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11)
又如:风光;山光
(12)
恩慧;好处 [favor]。如:叨光;沾光;借光
(13)
特指日、月、星辰等天体 [sun,moon,star]。如:光岳(天地。光:星辰。岳:河山)
(14)
称人来访的敬词 [grace the occasion with sb.'s presence]
四位老先生,今日光顾小园,老夫有何德能?——明?桑绍良《独乐园司马入桐》
光
guāng
(1)
光明,明亮 [bright]
宝剑直千金,被服光且鲜。——三国蜀?曹植《名都篇》
(2)
又如:光净(明亮洁净);光朗朗(光亮);光眼(大而有神的眼);光灯(明亮的灯火);光润(光亮润泽)
(3)
光
guāng ㄍㄨㄤˉ
(1)
太阳、火、电等放射出来耀人眼睛,使人感到明亮,能看见物体的那种东西:阳~。月~。火~。~华(明亮的光辉)。
(2)
荣誉:~临(敬辞,意含宾客来临给主人带来光彩)。~顾。~复。
(3)
使显赫:~大。~宗耀祖。
(4)
景物:春~明媚。
(5)
光滑:~滑。~洁。~泽。
(6)
完了,一点不剩:杀~烧~。吃~用~。
(7)
露着:~膀子。
(8)
单,只:~剩下一口气。
(9)
姓。
郑码:KOGR,U:5149,GBK:B9E2
笔画数:6,部首:儿,笔顺编号:243135
light;ray;honour;merely;naked;scenery;smooth;
光
①明亮。《素问?移精变气》:“余欲临病人,观死生,决嫌疑,欲知其要,如日月之光。”
②显露,揭示。《素问?王冰序》:“君臣请问,礼仪乖失者,考校尊卑,增益已光其意。”
③光大。《灵枢?根结》:“调阴与阳,精气乃光。”
以“光”为名称的歌曲的歌词
歌手:刘若英 专辑:一整夜
[ti:光]
[ar:刘若英]
[al:rene 精选]
铃声...
白:不好意思
这么晚打给你
你睡了吗?我是刘若英
刘若英-光
词:施人诚 曲:玉置浩二
想问你是不是
还记得我名字
当人海涨潮又退潮几次
那些年那些事
那一段疯狂热烈浪漫日子
啊恍如隔世
你来过一下子
我想念一辈子
这样不理智是怎么回事
才快乐一阵子
为什么我却坚持那一定是
我最难忘的事
越过高山和海洋
喜悦和哀伤
不是不孤单
幸好曾有你温暖的心房
还亮着你留下的光
ho~
你闪耀一下子
我晕眩一辈子
真像个傻子真不好意思
可是我在当时
真以为你拥抱我的方式是
承诺的暗示
刘若英-光
经过人来和人往
期盼和失望
我依然还孤单
幸好曾为你流泪的眼眶
还亮着爱来过的光
oh ho~
这些年这些事
一下子一辈子
你都度过了怎样的日子
请答应一件事
如果说我能再见你一次
请让我看到的
还是
你那灿烂的样子
歌手:宇多田光 专辑:王国之心 游戏主题曲
[ti:光]
[ar:宇多田光]
[al:deep river]
[by:周方圆]
どんな时だつてたった一人で
运命忘れて生きてきたのに
突然の光の中目が觉める
真夜中に
静かに出口に立って暗暗に光を击て
今时约束なんて不安にさせるだけかな
愿いを口にしたいだけさ家族にも绍介するよ
きっとうまくいくよどんな时だって
ずっと二人でどんな时だって侧にいるから
君という光が私を见つける
真夜中に
うるさい通りに入って运命の假命をとれ
先?みのし过ぎなんて意味の无いことは止めて
今日はおいしい物を食べようよ
未来はずっと先だよ仆にも分からない
完成させないでもっと良くして
ワンシ?ンづつ撮つていけばいいから
君という光が私のシナリオ映し出す
もっと话そうよ目前の明日の事も
テレピ消して私の事だけを见てうてよ
どんなに良くったって信じきれないね
そんな时だって侧にいるから
君という光が私を见つける
真夜中に
歌手:王栎鑫 专辑:天生一对
[ti:光]
[al:天生一对ep]
王栎鑫-光
当曙光划破了黑暗
当滴汗穿透土壤
当天荒已消散
当双眼明亮
当远方的呼唤
在心房激荡
是信念创造力量
是愿望绽放辉煌
是倔强闪烁泪光
是梦想让生命发亮
当霓光点缀了黑暗
当声响穿透四方
当烟雾已消散
当歌声嘹亮
当你们的呼唤
在心里震撼
是信念创造力量
是愿望绽放辉煌
是倔强闪烁泪光
是梦想让生命发亮
【光年】 [本章字数:1169 最新更新时间:2008-05-04 04:30:38.0]
----------------------------------------------------
长度单位"光年"
光年,长度单位,指光在真空中一年时间中行走的距离,即约九万四千六百亿公里。更正式的定义为:在一儒略年的时间中(即365.25日,而每日相等于86400秒),在自由空间以及距离任何引力场或磁场无限远的地方,一光子所行走的距离。因为真空中的光速是每秒299,792,458米(准确),所以一光年就等于 9,460,730,472,580,800米。
(或5,786,101,150,000英里。
或5,108,385,784,330,890海里
或约等于9.46 × 10^15 m = 9.46 拍米。 )
(注:1千米(公里) = 0.6214英里 =0.540海里)
光年一般是用来量度很大的距离,如太阳系跟另一恒星的距离。光年不是时间的单位。
光由太阳到达地球需时约八分钟(即地球跟太阳的距离为八“光分”)。
已知距离太阳系最近的恒星为半人马座比邻星,它相距4.22光年。
我们所处的星系??银河系的直径约有七万光年。
假设有一近光速的宇宙船从银河系的一端到另一端,它将需要多于十万年的时间。但这只是对于(相对于银河系)静止的观测者而言,船上的人员感受到的旅程实际只有数分钟。这是由于特殊相对论中的移动时钟的时间膨胀现象。
目前天文观测范围已经扩展到200亿光年的广阔空间,它称为总星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