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免费)摄影技巧大百科

_2 (现代)
  胶片:最近各胶片生产厂家都在不断开发出高感光度、颗粒细的胶片。黑白胶 片和彩色胶片的选择因人所好,但要表现出固定摄影的独特感,使用彩色胶片似乎 最好。
  一般看星星似乎没有颜色,实际上每个星星都带有颜色。
  星星的颜色是由其表面温度表现的,表面温度高的星星为蓝白色,表面温度低 的星星为红色(我们每天沐浴的太阳在星系中为中年星星,金黄色)。
  利用固定摄影方法拍摄,星星的颜色在画面上以辉线美丽地表现出来。因此, 也可以说利用固定摄影可了解星星的表面温度。
  胶片的感光度不需要很高。因最近有很多通光量大的镜头,感光度高的胶片受 无用光的影响大,易曝光。一般使用ISO400左右的即可。
  快门线:在摄影启动快门时,不要直接用手接触照相机。
  直接按快门将引起影像模糊,因此使用快门线摄影。在开启B门时,快门线可 配上便利的制动器使用。
  三脚架: 尽可能使用结实牢稳的三脚架。摄影时最好三 脚架的各节不放出以 原长度使用,因各节放出后受风等震动响影,有影像发生模糊的可能性。
  手电筒:天体摄影为在黑暗环境中进行,因此手电筒为必需品。使用的手电筒 灯头一定要蒙上红玻璃纸以防止刺激眼睛。
  手表:数字显示式表在天气寒冷时液晶显示不出,并且在夜间不利用灯看不见 数字。因此使用带指针的夜光数字表盘手表为好。
  紫外线滤光镜:因夜间有露水和霜,利用其保护镜头。
  星座图:摄影时可利用确认星座。
  记录纸、笔具:因天体照片要作为科学照片记录保存,所以一定要作记录。记 录用纸自己按使用方便作表格,然后复印使用。笔具使用软铅笔。油笔、钢笔在寒 冷时有时上冻写不出字。
  怀炉:使用怀炉为防止露水和霜。凭作者经验,化学性发热袋或以汽油为燃料 的怀炉不抗寒,热量消失快。因此很早就有的由火力最强、耐烧的怀炉煤为燃料的 怀炉最好。
  #摄影步骤
  ①给照相机装胶片
  ②将照相机固定在三脚架上
  ③安装怀炉
  怀炉用毛巾等包裹后用绳子或橡皮圈套固定在镜头周围。
  ④摄影构图
  首先选地势好的位置支上三脚架。构图为固定摄影中最重要的一步。
  固定摄影不同于上述②、③的摄影,由于它不是追随星星移动摄影,地上的景 色相对照相机不动。因此将地上景色同时摄入画面可表现摄影地的特点。
  构图时,先要了解星星的运动。如文中照片所示,不同方位的星星、运动方向 完全不同。不了解这个性质就进行摄影,将出现星星的运动方向出乎意料,拍成不 符合自己摄影意图的照片。此时,可利用星座图或指南针等,确认将要摄影的星星 方向。在星座图或指南针的实际应用中,可发现同一星座的星星,因摄影时间、场 所的不同,在照片上的表现也完全不同。
  ⑤安装快门线
  ⑥照相机的焦点对在#符号处,快门置于B门。
  这种摄影的曝光时间短时为数十秒,长时为数小时,曝光时间短虽然好,但星 星的流线量少,影像接近点状。特意要拍摄星星的流线时,延长曝光时间即可。星 星的运动流线随着接近天空极(天空的北极和南极,天空北极在北极星附近)缩短, 在天空赤道附近的星星,运动流线最长。
  ⑦决定照相机光圈
  光圈大小要根据曝光时间及胶片的感光度决定,在使用ISO400胶片,曝 光时间自数十秒至半小时左右的通常情况下,光圈为F2.8~5.6,曝光时间 更长时,光圈调整在F5.6~8左右。
  一般摄影光圈系数F值最好要比开放光圈F值大半档以上。最近照相机的镜头, 开放光圈F值的通光量很大。这些镜头的开放F值在天体摄影中不能使用,原因就 是被摄体为星星时,影像为点。因此镜头若有像差,马上就在画面上表现出来。
  因要将地面景色也摄入画面, 没必要使用超望远镜头,一 般使用标准镜头即 可。
  ###
  固定摄影虽然为任何人都可拍摄的最简单天体摄影法,但不易拍出摄影构图好 的照片。利用山脉、大海、街道等地面风景构图摄影是天体照片摄影的关键。最后, 希望大家向天体摄影挑战,用您的照相机拍出星星照片。
  (猪股顺子)
  —     —    —    —    —竹露荷风坐拥书城;亦凡公益图书馆重新排版
  亦凡公益图书馆(shuku.net) 下一章 回目录
  第十五章 野生动物的遥控摄影
  本文作者在以自然界中生息的动物,鸟类等为拍摄对象的摄影中,经常利用无 线及有线遥控。动物及鸟类大多在人接近时会逃之夭夭。拍摄这类被摄体时,一般 易认为使用超望远镜头较好,但其景深小,要将野生动物的生息环境也同时拍入画 面,需要使用广角及长焦距镜头摄影。
  作者喜欢用的摄影器材是内有电动系统的哈斯布拉德500EL#M照相机, 在摄影中同时利用作为附件准备的6米、30米遥控线及无线控制器。
  (行田哲夫)
  ——    —    —    —    —竹露荷风坐拥书城;亦凡公益图书馆重新排版
  亦凡公益图书馆(shuku.net) 下一章 回目录
  第十六章 偏光板的造型摄影
  #幻想风景
  所谓里可歌拉姆是作者对一种装置随便附加的名称,这种装置是利用偏光板制 成的。
  众所周知,偏光镜在一般摄影中用于消除或减弱物体表面反射光,在彩色摄影 中用于使画面的天空的蓝色较视觉的实际天空颜色更蓝而暗。若在两张偏光板中间 夹入玻璃纸、塑料、云母薄膜后,就可看到在无色透明薄膜上似乎看上了颜色。
  根据偏光板中夹入的材料种类、膜的厚度及方向等不同,在各部分会看到各种 彩虹似的鲜艳颜色。这种颜色和所谓物体色不同,为光特有的颜色,因此和通过棱 镜观察相同,颜色鲜艳美丽。若转动一片偏光板,其中材料的形状不发生改变,但 颜色和明暗要向原来状态相反方向变化,这种表现很类似万花筒。
  在两张偏光板中间夹入薄膜使其着色的方法,早就在显微镜中应用,显微镜中 看到的表现出美丽图案的结晶体,大部分是无色物体。它以在摄影侧和照明侧夹放 结晶体的放置方式,利用偏光板产生了类似着色现象,当然这不是作者的发明。作 者仅采用小物体为材料,将其作为造型对象。
  夹入偏光板的造型材料,在此主要使用玻璃纸、塑料和云母。同为玻璃纸,但 因种类不同产生颜色的方式也不同。塑料因拉伸、受热等可以在其上看到独特的有 趣形态。摄影中,通过取景器观察,同时对使用的材料加工修整即可作出某种风景, 但要升华为作品还需要进行长时间的试行错误。
  彩图插图中所示彩色照片很朴素,使用材料为云母。这张照片为在摄影中采用 蚀刻方法,趁部分薄膜脱落表现出独特的图案时按下快门所摄。若材料仍使用云母, 转动滤光板时,云母中青色的部分表现为红色,原为黄色部分向紫色变化,利用这 种方法可选出满足自己创作的颜色,进行拍摄。
  #照相机与胶片
  在20几年前,曾使用35毫米照相机对两片偏光镜中夹有的材料进行近距拍 摄。但这种三明治方式(偏光镜夹材料)不能作出自由的形式。因此改造放大机, 将6×9厘米尺寸的胶卷暗盒和专用于放大的135毫米镜头固定在其上,制出图 中所示的摄影装置。
  照明箱中的钨丝灯用于造型,摄影时仅利用其中的闪光灯。选用感光材料时, 考虑将来放大使用以及欲在最后洗照片时调整画面微妙的密度和颜色。因此,几乎 全部利用彩色负片。
  在作者举办的个人摄影展览中,展出包括20年前发表的作品在内,有50张 作品,在由这些老底片洗印照片时,完全没感到有令人担心的褪色影响,其原因也 许就是印放时可以进行适当补偿。看到这种结果,20年前采用先拍摄,而后作出 底片保存的方法,现在看是正确的,为此松了一口气。
  (胁利义夫)
  —     —    —    —    —竹露荷风坐拥书城;亦凡公益图书馆重新排版
  亦凡公益图书馆(shuku.net) 下一章 回目录
  第十七章 青年女性的拍摄
  #围绕女子的有趣竞争
  站在女子面前就想炫耀,作为普通男子是很正常的。男性摄影家也为普通男子 的一员,因而在模特儿面前同样也总是要装门面。目前在专业摄影家中也开始进行 愉快的摄影竞争,“那家伙使用皇冠牌的外景摄影运输车,那我就使用荣耀牌的, 并装备无线电话,音响设备和录象机”,“我的反光板比一张‘榻榻咪’还大,任 何人也比不上”等,都说得很认真,但又带一半虚荣的相互竞争。
  在这种环境中,本人也不由得乘兴恣意诙谐,为没有价值的虚荣投资了10万 日元。
  #进行中的“军事扩张”
  转一下话题,目前在亲手制作杂志上的凹板照片的摄影家中间,正在开始进行 虚荣竞争部分以外的沉默竞争。换句话说,此处竞争是实在但又寂静的“军事扩张”, 那就是围绕如何拍摄女子的表现问题展开严厉的真枪比真剑的竞争。
  #震源地——时代
  日本的照相凹板照片大概已有15~20年左右的历史,随着专业性杂志的创 刊发展至今,现正处于激烈的竞争中。
  杂志的编集者也有这种趋势,极力寻求富有生气的照片。
  其结果“这本杂志畅销与否就在于前几页的照相凹板照片”,这就对摄影者施 加了压力。
  目前杂志的优劣评价,达到了一个大多数以其中照相凹板照片的优劣决定的时 代,而年青读者对青年女子的照片更追求其皮肤感。
  #超望远镜头受到注目
  具有逼进摄影效果的镜头,还是以望远镜头最好,不易使被摄体变形,可拍出 被摄体脸部及身体各部的正确“物理尺寸”,使人看到照片马上感到“她的身材不 错”。望远镜头的近景逼进效果也给画面增添了一种紧张感。
  看到杂志上的照片,若产生人物栩栩如生似奔出画面感,那么该照片就是百分 之百的成功。要使人物有欲出画面感,使用望远镜头效果最好,不言而喻,其中超 望远镜头效果最强。
  #超望远镜头的口径要大
  在使用超望远镜头拍摄青年女子,并使主体以外景物呈散焦的画面时,为利用 微妙的夕阳摄影时机,摄影者本人以及工作人员花费了很大气力,并动了点儿脑筋。 这种摄影无论如何要有大口径镜头方可进行。由于这种原因,对青年女子摄影也注 重使用体育摄影、自然摄影偏重使用的大口径超望远镜头。就本人来看,青年女子 摄影即是体育摄影,也是自然摄影。
  #本人选用250毫米与400毫米镜头最近2~3年, 拍摄青年女子的照片 的摄影家,大多使用300m#F2.8的镜头,本人认为该镜头不足以使用,因 此选择欧林帕斯250m#F2和卡侬400m#F2.8镜头配合使用,下面对 这两种镜头的特性加以说明。
  欧林帕斯250m#F2:反差大,色调好,利用最小光圈摄影,结像力也未 有下降。现在这种镜头被充分用于专门摄影室内的表现女子半身像的摄影。在傍晚 摄影时, 只要增加一 档曝光补偿(光圈为F2.8时),该镜头就可发挥极大威 力。
  此外成为选择使用该镜头的主要点,就是具有可手持摄影的重量,现在该镜头 和欧林帕斯OM-4照相机配合使用,成为具有百发百中有成效的新兵器。
  卡侬400m#F2.8:超望远效果高,可表现有青春活力的女性。该镜头 较30#mm镜头逼进感强,具有一定魅力。在日常中经常使用这种镜头,就会经 常有“40#毫米镜头效果真好”的感触,并可将该镜头装在1.4倍的增距镜上 作为60#mmF4镜头用于青年女子摄影。这样变换后,对白天的摄影是足以使 用的,且逼进感倍增,其画面质量也高,可放心大胆使用。这种镜头的外观也很有 气派,若使用它在东京都内的代代木公园摄影,一定会使其他年青摄影者感到自己 的摄影器材逊色而离开此地。
  #大口径望远镜头的运动中和自然中的女子摄影本人在摄影中总是考虑从读者 的眼光来看待青年女子,因此对杂志的性质一直很重视,以做到拍出合乎读者口味 的照片。在本人之后恐怕有几十万双眼睛,所以在摄影中也有全权代表之感。
  在摄影现场,和模特儿的交往要很愉快,因在照片中可表现出模特儿与摄影者 的关系。关系好才可以拍出使读者也感到愉快的照片,因此在实际生活中本人和模 特儿仍友好相处,利用所谓巨炮的大口径望远镜头来拍摄运动中和自然中的青年女 性照片。
  #白天摄影时30#mmF4的镜头足以使用虽说上述25#mmF2, 40 #mmF2.8镜头很适于青年女子摄影,但对一般业余摄影爱好者来说,不是可 简单操纵的。在白天摄影,也可利用口径为F4的,利用异常低分散玻璃制成的镜 头,该镜头效果也很好,且可手持摄影,适用于一人单独摄影。有这种镜头一般人 也完全可以拍摄照相凹板照片。
  使用上述的30#毫米镜头时,可逼进青年女子,使人物占据整个画面进行拍 摄。看其效果如何,构图时,将头发等去掉,画面中仅可收入人物面部和胸部。
  将这样拍出的底片,利用幻灯机放大为被摄体实际尺寸观视,将不仅表现有皮 肤感,还使人有似乎闻到人物身体气味之感。这就是超望远镜头的青年女子摄影世 界。此时可感受到自己掌握该镜头使用方法拍出满分照片的瞬间。
  —     —    —    —    —竹露荷风坐拥书城;亦凡公益图书馆重新排版
  亦凡公益图书馆(shuku.net) 下一章 回目录
  第十八章 小型闪光灯的多次曝光摄影
  过去,要得到适度曝光摄影极为不易。现在利用照相机内部电子机构提供的信 息,即可简单地得到正确的曝光,这已成为理所当然之事。所以当照片上有曝光问 题时,马上就认为照相机有故障,我们大家都如此信赖照相机,依靠其自动机构进 行摄影。
  照相机的进步不仅表现为曝光机构,目前的快门和光圈机构也较过去先进,以 至对焦也达到自动。随着进入彩色摄影时代附属镜头也不断改良。变焦镜头及大口 径镜头也成为常用镜头,这些镜头在与照相机体精巧地变换信息的同时可拍出动人 的画面。
  胶片也不例外,现已销售有ISO10#0、160#的所谓高感光度胶片。 在此之前所不能进行的暗场所摄影也成为可能。胶片虽然如此先进,但在无丝毫光 线之外仍不能摄影,此时需要以人工光源充当太阳光进行摄影。人工光源有许多种, 其中以可多次连续发光的闪光灯最为适用。
  现在闪光灯也有惊人的进步,用于携带使用的插座式和侧联式闪光灯,发展成 具有按相应发光距离改变光量的调光机能的自动闪光灯。以闪光指数和发光距离的 比值决定光圈值的时代已成为令人怀念的过去。
  现在的自动闪光灯也以适应节省能源时代的串联方式为主流。这种方式的闪光 灯有充电时间短的优点,在此利用其自动机能随便试拍一下。
  利用自动闪光灯摄影,根据所用胶片的ISO感光度指定的光圈调好照相机, 并且在限定摄影范围内拍摄就可得到适当曝光。这种自动在至被摄体间距离近时发 光弱,远时发光强的串联方式闪光灯,因该距离不同充电时间也不同。
  —  —    —    —       —竹露荷风坐拥书城;亦凡公益图书馆重新排版
  亦凡公益图书馆(shuku.net) 下一章 回目录
  第十九章 小型物体的拍摄
  在所谓广告照片中,需要在专门摄影室内拍摄的照片,几乎占这类照片的80 %以上,其中要置于摄影台上拍摄的小物体照片估计占大半部分。
  本文即介绍对所谓小物件的被摄体摄影的基本技巧。
  作为一个例子,以照相机为宣传商品的广告照片,不仅要能表现出照相机的形 状大孝而且要拍成增添商品高质量、高性能、易于使用等对消费者有吸引力的形象 照片。该例中,构成照相机商品的材料有金属、玻璃、塑料等多种质地,要表现出 各种材料不同的质感及量感就是摄影中第一必要和重要的工作。
  #质感的表现
  不仅小物件摄影,人物、建筑、风景摄影都需要有质感描写,其对摄影表现来 说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对某物体进行简单的拍摄能否得到逼近实物(表现出质感)的照片?我们用眼 睛看物体时,无论物体及其周围环境为何种状态,大多不会将其错看为其他物体, 这是因为我们有两只眼睛,可看到立体的物体,而且在以彩色光对物体照明情况下, 人眼以判断颜色的普通功能也能辨认出物体的本来色彩。此外,人眼还可以在经验 积累的基础上边调节边观视。
  但是,照相机却完全不具备人眼所有的应变性,所以对物体如何照明,即决定 了该物体的本质(质感及量感),因此是很重要的因素。由此可看出,照明在摄影 中决定物体本质的说法并不过分。
  玻璃器具
  玻璃器具为透明物体的代表。因其透明,照明的最基本要求就是以线条表现器 具的轮廓以分辨其形状。
  拍摄透明物体的最简单方法就是将其置于乳白色丙烯材料摄影台上进行摄影。
  #小物件摄影的注意事项
  通常的摄影,大多都是在较小画面中摄入相对其较为庞大的物体,而小物体的 拍摄则不然,以接近等倍的倍率或相反扩大被摄体摄影,因此小物件摄影有普通摄 影以外需要注意之处。
  要在画面上使被摄物表现得较大,拍摄时就要接近被摄体。以35毫米照相机 的标准镜头为例,其最短摄影距离在40厘米左右,若利用该镜头进行人物面部摄 影,即使在最短摄影距离,也只能进行半身像的近拍摄影,因此要将小被摄体摄满 画面,镜头和胶片间的距离要增大。在这一点上,皮腔可充分拉出的大型照相机易 于进行小物件的摄影,并且大型照相机的胶片尺寸也很大,适于表现被摄体的质感 及细部。另外,由于大型照相机有透视校正机构,所以还可在某种程度上修正被摄 体形状,而且调焦及景深的调整也极为方便。
  在近拍摄影中,要进行曝光量补偿。设镜头焦距为f,皮腔长度(准确地说, 为镜头第二主点至胶片间的距离)为V,像倍率(像长比物长)为M,则曝光倍数 X的计算公式如下:X=(Vf)或X=(M+1)2利用以上公式求出的曝光倍 数值,直接乘以原快门速度后得出的值可作为近摄时的快门速度采用,或者利用表 1中示出的曝光倍数改变光圈进行曝光补偿。在拍摄小物件的情况下,当镜头与被 摄体间的距离小于焦距的8倍时,必须要考虑曝光倍数。
  在小物件摄影中,一般应选择焦距略长的镜头,原因就是短焦距镜头有产生夸 张透视效果及被摄体变形的可能性。
  此外要使被摄体和其在胶片上的成像大小相同时,利用长焦距镜头可增长镜头 和被摄体间的距离,照明等也易于进行,因此使用4×5英寸照相机时,180~ 250毫米长焦距镜头较150毫米标准镜头更常用。
  近拍摄影的画面景深很小,所以要使小物件的整体均聚焦,必然采用最小光圈。 其结果,曝光时间较长,以分为单表1曝光倍数表曝光倍数由光圈增加曝光曝光倍 数由光圈增加曝光曝光倍数由光圈增加曝光1.11#71.96#73.414# 51.21#42.013.615#61.32#52.211#73.816#7 1.41#22.411#64.021.53#52.612#34.521#61 .62#32.811#25.021#31.73#43.013#55.521#3 1.35#63.212#36.023#5位的情况也很多, 因此使用大型三脚架 便成了摄影的必要条件。在摄影进行中,一定严禁在摄影室内随意走动,否则会使 三脚架及摄影台受到震动,将引起照相机和被摄体抖动。
  以上主要介绍了小物件的质感描写,也就是在画面上表现的玻璃和金属要如同 真实的物体一样,这种质感描写对小物件摄影来说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因素。
  下面以质感描写为基础,介绍一些实用摄影技术。
  #反光板的利用——1
  拍摄的被摄体选用男性化妆品的香水,其中香水瓶表面的文字和瓶盖为金色的 金属光泽物,瓶内为淡琥珀色透明液体。摄影时为强调该化妆品为男性专用,将其 置于特意涂黑的石头上。
  第二要点就是要使香水瓶盖及其前表面的文字发亮,以明确表现被摄体的形状 和质感。利用适当尺寸的白肯特纸作为反光板置于被摄体周围,然后将其摄入画面 即可达到目的。
  在拍摄照片10时,利用置于照相机和被摄体间的大反光板表现出清晰的文字, 并在瓶盖正面产生很宽的强光部分。此外,另在被摄体右侧放置2张,左侧放置1 张小细长条白肯特纸,利用这些小细长条分别在瓶盖左右部分产生带状强光部分, 表现出金属的质感及其形状。这些小细长条白肯特纸的反光板大小和位置要通过调 焦屏仔细观察,并同时调整,使各反光板的大小和位置能在被摄体上产生适当的强 光部分。使用彩色胶片时,以有色肯将纸取代白肯特纸作为反光板使用,将会得到 特别的效果。
  #反光板的利用——2
  拍摄的被摄体采用可称为清凉饮料代表的可口可乐。饮料中的汽水无色,啤酒 透明度高,相比之下,可口可乐颜色深,透明度低。这些性质在照片11中没被表 现出来,但一般摄影拍出的可口可乐颜色很深易错认为酱油。照片11为利用透明 感表现清凉感的照片。上述的照片10,摄影时在被摄体后放置了白肯特纸反光板, 而照片11与其不同,在玻璃瓶和杯子后放置铝箔作为反光板,反射照明光。照明 灯使用一只遮挡描图纸的1千瓦灯,位于和被摄体成45°角的右前方,高度也和 被摄体成45°角。反光板的铝箔立在离开被摄体的后方,其大小及角度通过调焦 屏观察并同时调整,以达到反光目的。若利用镜片代替铝箔,可在被摄体上产生清 晰的强光部分,但贴上厚纸的铝箔较镜片操作简单,且大小尺寸也可自由改变。
  以下的方法不仅限于拍摄可口可乐,摄影前将清凉饮料冰镇,使瓶子和杯子表 面产生自然的水珠,摄影要在清凉饮料表现出清凉诱人的短暂时间内迅速完成。此 外也有人工做水珠的方法,但是似乎比不上自然形成的。不仅清凉饮料摄影要求迅 速,火锅类热食菜肴以及蔬菜、水果、鱼等要求鲜度的食品类摄影也不能长时间受 摄影室灯光照射,进行迅速摄影也是很重要的。
  #多次曝光
  照片12为钉书机和背景经两次曝光所摄的画面,摄影时的设置如图5所示。 首先对钉书机摄影,摄影前在摄影台上铺上金色厚铝箔,然后将钉书机置于其上。 照明利用遮挡描图纸的一只1千瓦泛光灯,自摄影者右手上方朝向被摄体照明,使 钉书机前放置的白肯特纸能保证摄入钉书机的镀铬金属部分。在这种状态下进行第 一次曝光,此时背景先用黑布覆盖使其不在画面上曝光。进行第二次曝光时,取下 背景上的黑布,利用幻灯机自背景上的描图纸后侧放映所需的照片,放映画面在描 图纸上对焦,照片12的背景利用夕阳落海的彩色幻灯片。在第二次曝光中取消钉 书机的照明,仅拍摄背景幻灯画面。幻灯机放映的影像曝光量,可使用反射光式曝 光表以其中间色调为基准测光,照片12中的第二次曝光较第一 次曝光量约少1# 2档光圈。一般第一次曝光量和第二次曝光量相同时操作上没什么问题,如两次曝 光的曝光量不同时, 一 定要利用改变快门速度来调节曝光量,改变光圈将会产生 景深的变化,出现模糊状态不同等意料外的麻烦。在两次曝光的间隔内必须注意不 要使照相机和被摄体有丝毫变化。
  这种多次曝光摄影,在小物件的摄影中为常用的有效手段。例如拍摄打火机时, 可对打火机及其火焰进行二次曝光;拍摄利用发光二极管等显示数字的音响设备等 时, 可利用二 次曝光表现显示的数字;对可动作的玩具等利用多次曝光拍摄其动 作轨迹,可表现出动感。
  #透视效果的强调
  上文曾述小商品摄影一般宜使用长焦距镜头,照片13为使用短焦距镜头所摄 的实例,在该摄影中利用短焦距镜头夸张透视效果,出现使被摄体变形的缺点。在 照片13画面中两个同样的剪刀,略微前置的左侧剪刀拍得很大,而且刀刃和手柄 长度大约相同的剪刀变成短手柄剪刀。该照片的照明以被摄体左侧边上的1千瓦聚 光灯为主光,以同侧略偏正面遮挡有描图纸的1千瓦的泛光灯为辅助光。
  拍摄照片13使用的是4×5#照相机和75毫米超广角镜头, 左侧剪刀的刀 尖距镜头只有10厘米左右,极为接近。摄影时使照相机的背部(后板)摆向后方, 以加强物体变形,使镜头板(前板)俯向被摄体以对全体被摄体调焦。这种对焦方 法可依据夏因普尔夫法则,这些斜拍机构将在下文详细介绍。
  #闪光灯的利用
  小物件摄影在摄影室内进行的很多,因在室内不能得到室外光那种很强的亮度, 势必曝光时间要长。照片14为拍摄香烟自烟灰碟上冒出的白烟的照片。照明灯利 用一只前面遮挡描图纸的1千瓦的泛光灯以透光调自右侧斜上方对被摄体照明,曝 光采用F8光圈,12秒快门速度。肉眼看为冉冉上升的烟速度很快,在画面上没 定住一缕白烟。拍摄照片15的照明位置和照片14相同,只是照明灯换为一只带 反光伞的摄影室专用大型闪光灯。不言而喻,闪光灯的闪光时间很一般小物件摄影, 利用白肯特纸和铝箔作为反光板,其大小和方向需根据反光要求,进行细微调整的 情况很多。在这种情况下,当然普通光(不同于闪光灯那样的瞬间光的常见光)较 为有利,因此一般常用这种灯。
  实际上,如照片15所示,闪光灯的效果也不可忽视,要表现汽水、啤酒产生 小气泡的效果,不利用闪光灯的固度瞬间表现不可能达到目的。
  #斜拍机构
  小物件摄影, 主要利用具有代表性的4×5#以上大型照相机,大型照相机的 最大优点就是可自由使用斜拍机构。大型照相机的镜头和胶片间的正常位置关系如 图6(a)所示,镜头光轴和胶片中心成垂直相交状态,而图6(b)所示为镜头 光轴偏离胶片中心状态,图6(c)所示为镜头光轴与胶片不垂直状态,利用这两 种操作进行摄影即称为斜拍。图中仅表示出移动镜头板的情况,实际上照相机后板 同样也可以移动。
  由于镜头板和后板均可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上移动,以至使斜拍的变形和效 果涉及到很复杂的问题。这种复杂的斜拍最终也可归纳出以下二点:①照机机后板 (胶片)相对被摄体的位置关系可决定影像形状。
  ②利用镜头板的斜拍对聚焦有影响。
  因此要修正焦点玻璃上影像的形状或相反要使影像变形,强调表现时,仅利用 照相机后板的斜拍操作即可达到目的,镜头板的操作仅可调整聚焦程度。
  小物件摄影中,因被摄体距照相机很近,所以仅利用光圈增大景深不能得到足 够深的焦点,在这种情况下大多首先依据夏因普尔夫法则,操作斜拍机构调对焦点, 然后适当缩小光圈以达到摄影目的。
  #摄影中的注意事项
  在小物件摄影中,将小物件置于摄影台上以纸张、布料等为背景的情况很多。 使用彩色胶片摄影时,不是彩色背景没有问题,若背景带有鲜艳色彩,这些颜色将 会反射到被摄体上,使被摄体颜色有发生变化的可能,使用白色肯特纸作为背景也 有因纸内含有荧光物质而表现蓝色调的情况。总之,在使用彩色胶片摄影时,一定 要充分注意颜色的反射。
  另外,在小物件摄影中,接近逆光和半逆光的照明特别多,反光板需要接近被 摄体放置的情况也很多,其结果易使不需要的光进入镜头,出现产生晕光的可能, 要尽可能避免这些不需要的光进入镜头,最好使用深遮光罩或遮光板。
  (石川宽夫)
  —     —    —    —    —竹露荷风坐拥书城;亦凡公益图书馆重新排版
  亦凡公益图书馆(shuku.net) 下一章 回目录
  第二十章 小型闪光灯摄影的应用技术
  作者本人近拍摄影的机会很多,至今与小型闪光灯打交道已有20余年。在近 10年中,小型闪光灯几乎全部自动化(外部自动调光),并利用串联方式缩短充 电时间。内测光直接测光方式的闪光灯(T#L自动调光)已不再是稀有物。现在 的闪光灯,除发光部的灯头可转动,以及双灯组合等方式外,还采用电子计算机显 示数字等均很先进。和飞跃进步的摄影器材相比,其使用方法过于古板正统,按照 闪光灯生产厂家的使用说明使用,那就太可惜了。
  #首先准备同步线
  利用闪光灯的摄影,使用本身内部带闪光灯的小型照相机也可以,一般作为单 纯拍摄纪念照片没有问题。但考虑摄影效果,有时总还是要拍摄无闪光灯影子的高 水平照片。进行这种摄影的第一步,就是要准备一根1米长左右的同步线。
  同步线的长度最好为右手(单手)持照相机取景,左手持同步线,保证可举起 到适当程度,60厘米长的线圈式软线足以利用。小型闪光灯的闪光时间短于11 0##秒,因此单手持照相机摄影不需要担心画面抖动。
  一只插座式小型闪光灯,利用同步线与机身分离后,自相对被摄体成45°角 的方向对被摄体照明时,即使为室内一 般摄影也可得到不同于闪光灯摄影的照片。 在近拍摄影时,仅在照相机旁放置反光板(银色或白色),利用一只闪光灯也可简 单进行将半逆光作为主光的高技巧照明。
  利用闪光灯照明的技巧,并不在于增加闪光灯数量(多灯闪光),而在于灵活 利用反光板、白纸、白色墙壁等的反光效果。闪光灯照明的反光情况,用肉眼是不 可确认的,所以在开始时可将一只反光灯置于闪光灯处,利用其确认反光效果。这 样反复练习掌握的方法是摄影技术提高的捷径。
  #反射照明效果的利用
  摄影室内专门摄影的主光为反光伞的反射照明和散光照明,使用小型闪光灯也 可获得同样照明效果,只是使用灯的数量和亮度不同。下面介绍简单的自制附件。
  反光板虽然越大效果越好,但考虑轻便易于携带,还是保证能放入携带照相机 的背包内为最方便。制作反光板的材料利用塑料板(如可能,尽量选用白颜色)最 好,但纸板也能用。板材的一面为贴有铝箔的银反光板,另一面为白色,这样可分 别用于强光和弱光反射。在粘贴前,先将铝箔揉搓出皱纹再轻轻展开,然后再粘贴 在反光板上。
  反光板和闪光灯的固定,需要摄影者本人找办法。作者利用10毫米宽,3毫 米厚的铝材料做辅助支持具。在其一端固定一个附件,利用它将闪光灯安在支持具 上,在反光板上开出螺钉孔,利用支持具,另一端的蝴蝶状螺钉将其固定在支持具 上,用这种方法安装拆解简单,便于携带。
  反射照明的亮度约为闪光灯的1#4, 因此摄影距离与原来相同时,照相机要 短小两档光圈。要是用闪光指数来说的话,就是闪光指数为32的闪光灯,这时将 变为闪光指数为16的闪光灯。在不希望缩小光圈的人物肖像等摄影中刚好相反, 效果有所提高,不易出现影响画面美观的黑影。接近白色的背景可拍出明亮的照片。
  左手持带有反光板的闪光灯、右手持照相机的摄影方式上文已述。利用同步线 左手可举起放下自由调整照明角度。若同步线很长,也可将闪光灯固定在三脚架或 灯座上,仅手持照相机摄影。
  不愿自己制作的摄影者,可利用商店销售的小型反光伞(照片3)。最近也有 可固定插座式闪光灯的附件。
  #散光照明的优点
  这种照明方式虽然没有反射照明的效果, 但其有降低一 半左右亮度(一档光 圈光量。以闪光指数来说,28的闪光灯变为20)的优点。散光照明中可利用描 图纸等半透明材料。半透明材料面积大并远离闪光灯散光效果好。这种照明方式更 适于室内摄影,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在闪光灯的发光面上遮上描图纸或白色薄布。
  散光照明方式的自制附件如利用透明塑料作业板架,并用橡皮圈套将其固定在 闪光灯上。塑料材料采用薄片赛璐珞等易于折叠,因而携带方便。在塑料板的对应 闪光灯发光面处用透明胶带固定一张描图纸。
  #用于近拍的无影闪光灯
  利用环型闪光灯,也可进行无影照明,但这种闪光灯除用于记录摄影外一般不 常用,因此没有必要购买。下面介绍和一般小型闪光灯联用的无影照明自制附件。
  制作这种附件,利用小底塑料盆,在盆的侧面开个窗口,使闪光灯发光面能探 入,在盆底开个窗口使照相机镜头能伸入。闪光灯自盆侧面向盆内侧发光时,盆的 内面相互反射,对盆内小被摄体的照明为环绕它的反射光,因此不产生影响画面美 观的黑影。
  这样的照明方法,不易确认闪光灯的亮度。比如在盆内贴上银色反光纸,闪光 灯光的反射照明效果将增强,而且盆的大小也和亮度有关。如有可能,最好使用内 测光直接测光方式(T#L自动调光)的照相机。使用一般照相机试拍5、6张后, 也可定出大致的曝光标准。试拍时使用彩色反转片,可得到很明确的曝光值。
  #活用闪光同步器的多灯照明
  随着各种闪光灯的生产销售,同时拥有2、3个闪光灯的人也一定很多,无论 一般闪光灯、自动闪光灯还是各厂家不同的闪光灯都可自由组合使用的方法就是闪 光同步器的活用。利用闪光同步器在宽敞的室内进行闪光灯摄影也不需要拉引同步 线。
  安装在照相机上的闪光灯选用闪光指数小的,利用它对摄影主体照明。它一发 光,闪光同步器即刻动作,使光量大的闪光灯同步发光。若天棚、墙壁为白色,光 量大的闪光灯要放置在可利用天棚、墙壁反射光的位置。利用这种方法照明可使整 个室内明亮,因而可得到一只闪光灯照明所不可比拟的照片。这种照明方法在纵深 大的室内应用,效果特别好。
  对室内照明的光量大的闪光灯,有时直射较反射照明效果好。
  不经试验,直接利用这种照明方法正式摄影有失败的可能性,因此最好平时利 用各种机会进行预先演习。
  #闪光灯的闪光指数
  如大家所知,小型闪光灯的光量以闪光指数(GN.)表示,其数值增加2倍, 则光量增加4倍。小型闪光灯的闪光指数大多在GN.14~32左右,闪光指数 越小闪光灯的体积就越小,重量也越轻,这当然是很大的优点。但是,闪光指数大 的闪光灯也可兼作小闪光指数闪光灯用,同时也有闪光指数大的魅力。
  使用闪光灯摄影时,应考虑胶片的感光度。闪光指数是表1胶片的感光度与闪 光指数胶片的感光度ASA#ISO50100200400800160071 014202840101420284056142028405680172 434486896202840568011022324564901252 8405680110160闪光灯的闪光指数GN. 对ASA#ISO100胶 片表示的,改变胶片感光度后,按上表确定GN.值。
  以感光度为A
  SA#ISO100的胶片为基准表示的,因此使用感光度为400的胶片时, 闪光指数相当于增加2倍,也就是说可得到小型闪光灯未有的大闪光指数。
  目前的高感光度胶片,特别是彩色负片和彩色反转片的性能都在不断飞跃进步。 略夸大点说,目前的ISO400胶片具有过去ISO100胶片的清晰度。在闪 光灯摄影中,并不是必须要用感光度为100的胶片,如以400的胶片进行闪光 灯摄影将怎样呢?
  在上述的反射照明中, 照明亮度为闪光灯的1#4,但若使用感光度增加4倍 的ISO400胶片后,可进行和闪光灯直射闪光指数相同的摄影,这一点切不可 忘记。
  对应胶片感光度的闪光指数在表1中示出。
  (竹村嘉夫)
  —     —    —    —    —竹露荷风坐拥书城;亦凡公益图书馆重新排版
  亦凡公益图书馆(shuku.net) 下一章 回目录
  第二十一章 飞翔昆虫的摄影
  拍摄以有生命物为对象的照片时,产生要将其动作最激烈的瞬间以定画面拍摄 的想法是当然的。摄影对象为昆虫时,其飞翔瞬时即属激烈动作。要对其飞行瞬间 姿态进行特写拍摄,可以说通过取景器观察摄影根本来不及。可以进行这种摄影的 装置,是最近经常可听到的红外线感应开关。该装置的有关知识在此不作介绍。简 单地说,就是在投光部至受光部之间通过的红外光束被物体遮挡后,红外感应开关 立即启动,利用这种开关开启照相机快门。在昆虫飞翔至其范围内遮挡红外光束时, 就可以自动进行摄影。
  这种方法的道理很简单,但在实际摄影应用中却很不容易。在此,对这种摄影 方法作一介绍。
  首先,介绍一下被认为是这种摄影装置心脏的红外感应开关。这是专用于摄影 的开关。在前一段时间还没有这种装置,所以利用专用于自动控制各种电子仪器类 的红外感应开关进行改造使用。最近用于动物、昆虫摄影的红外感应开关已开始出 售,用法也很简单。
  下面就是需要什么样的快门的问题。一般照相机,自给其信号开启快门至实际 曝光,有很大时间间隔,几乎都不适用于昆虫飞翔摄影(单镜头反光照相机大部分 时间要迟40毫秒以上,只有康泰斯137照相机仅迟10毫秒,快门打开很快, 可以利用)。解决快门开启速度问题的最简单方法就是使用中心快门,其快门按钮 可用电磁铁驱动。昆虫的飞行再快也不如子弹速度快,所以时间落后10毫秒内的 照相机足可以使用。
  再有就是需要闪光灯。无闪光灯,蝴蝶类昆虫以自然光摄影也不是不可能的。 但由于大部分昆虫较蝴蝶类小,且动作速度快,所以可以认为无闪光灯则不能进行 摄影。众所周知,闪光灯的闪光时间很短,利用它可以抓住昆虫动态的定画面,而 且可以在暗处进行摄影(大部分昆虫活动在无直射阳光的场所)。闪光灯的闪光时 间虽说很短, 但一般的闪光灯闪光指数为20左右,闪光时间为1#20##秒, 闪光指数缩小为30, 闪光时间则只有1#10##秒,因此不宜使用。暂不说飞 行中昆虫翼的动态, 就是拍摄蜜蜂类昆虫的身体动态,闪光时间也至少要1#50 ##秒。 将1#50##秒换算为闪光指数,则相当闪光指数为12~14左右光 量的闪光灯。摄影时,可使用商店出售的12~14左右闪光指数的闪光灯或可多 档改变光量的闪光灯,光量置于12~14处。实际摄影时,光圈要开大,仅靠闪 光灯这点光量还是不够的。要提高光量,可使用多个同类闪光灯。但要注意增加闪 光灯的光量,并不是使用两只闪光灯其光量就为2倍。例如,使用两只闪光指数为 14的闪光灯,其光量以14×2计算,即闪光指数为19.使用4只时,闪光指 数才为28.闪光指数为28的闪光灯用于一般近拍时,光量足够,所以可联用四 只闪光指数为14的小型闪光灯。
  备齐以上所述的红外线感应开关,减小时间滞后的快门和闪光时间快的闪光灯 三种装置后,就可进行飞翔昆虫的摄影。
  #自制高速快门
  带有中心式快门的镜头, 可以直接用于昆虫飞动的摄影中。因4×5#大型照 相机专用的中心式快门镜头一般都很昂贵,可利用玛米亚C型双镜头反光照相机专 用的镜头,其焦距为10#毫米左右,极易使用。
  驱动快门按钮上下动作的电磁铁最好要小型化,电压为6伏或12伏为适度。 驱动快门钮虽不需很大的力,但一定强度的力可使快门开启速度快,所以电压最好 大些。使用电磁铁实际操作快门时,先采用6伏电压,若力量小时,可加大电压。 例如,将6伏再加大部12伏。
  制作高速快门时,先将自镜头取下的透镜,固定在事先挖好洞的铝板上,然后 选定位置将电磁铁固定在铝板上,最后把快门手柄通过继电器板与电磁铁连接。
  所做高速快门镜头要安在所需照相机上使用时,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把照相机的 中间接圈固定在透镜后侧。固定时不用螺钉也行,可利用锉将接续表面锉一下,然 后用强力粘着剂粘上。
  #摄影过程
  摄影过程如下,首先打开中心快门镜头快门并开放光圈,然后取定必要的画面 角度,通过取景器将焦点调在投光器和受光器中间与红外光束重合处。因实际摄影 中有拍摄时间滞后的问题,因此焦点位置最好略偏离红外光束。例如拍摄飞向照相 机的昆虫时,焦点最好对在距红外光束5毫米至1厘米靠近照相机处。固定照相机, 调好焦点后就可关闭快门,调好所需光圈。接着就是对机身的操作,首先上好胶片, 然后将快门调至B门或T门,打开快门。
  以上摄影准备工作完毕。下一步就是使昆虫飞起摄影,拍完一张照片后,就关 闭照相机身上的快门,若要继续摄影时,不需要再调焦点,但镜头上的快门要再次 充电,扳过“云?
  柄后,就可打开快门。
  #室内摄影
  使用上述摄影装置在室内摄影时需要以下条件。
  室内要有可见到天空的窗户,因昆虫具有趋光性。趋向日光的昆虫必将飞向明 亮的窗户。利用昆虫这一习性,放置好照相机就可决定摄影角度。
  要使昆虫正好通过红外线感应开关很难。被摄体为蝗虫时,将其放在人手持的 板上,使其飞向窗户;如为异色飘虫或天牛时,使其扒在人手持的棒下方,它自己 就会自动向上爬并飞向窗户。
  总之,在开始摄影时,可捕捉上述易于拍摄的昆虫进行摄影。在摄影中逐渐掌 握提高技术后,就可以完成对各种昆虫的摄影了。
  (栗林慧)
  —     —    —    —    —竹露荷风坐拥书城;亦凡公益图书馆重新排版
  亦凡公益图书馆(shuku.net) 下一章 回目录
  第二十二章 内检镜的昆虫世界摄影
  一般昆虫和许多生物虽然并非都生活在隐蔽的狭窄空间内,但是生态学家及研 究工作者在观察它们的行动时,还是经常遇到许多因其钻入隐蔽的狭窄空间而不能 进行观察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并不是无拍摄的希望。据了解,在医学上有很先进 的内检镜,利用这种装置是否能拍出至今未能得到的照片呢?
  拍摄狭窄空间的装置,医学上或工业上早就有纤维镜、胃内照相机、硬质镜等。 这些统称为内检镜,主要用于插入人体内部进行观察、摄影等。其中纤维镜有细长 柔软的镜头,具有可伸入狭窄曲折物内部进行摄影的特长,所以很容易被认为是用 于昆虫摄影的最合适的内检镜。目前的纤维镜以肉眼窥视没什么问题,但要作为清 晰摄影使用则不太合适。其缺点之一就是构成镜头的玻璃纤维根数决定画面质量, 用现有玻璃纤维最密的纤维镜摄影,得到的画面也不过类似报纸照片放大后的情况。 虽然硬质镜为细杆状,无纤维镜的弯曲性,并且和一般镜头具有同样性质的光学系 统,但其画面质量主要由镜头的解像力和所用胶片的颗粒性决定。
  依据上述,摄影理所当然地要放弃纤维镜,而使用硬质镜。其结果可以成功地 拍出文中所示的照片。虽说不能尽善尽美,但也显示了不可知的世界,开辟了昆虫 生态摄影技巧之新路。
  (栗林慧)
  —     —    —    —    —竹露荷风坐拥书城;亦凡公益图书馆重新排版
  亦凡公益图书馆(shuku.net) 下一章 回目录
  第二十三章 新闻摄影
  #何谓新闻照片
  所谓新闻照片究竟是指那种照片?其定义有多种说法,在此简要概括为拍摄多 数人感兴趣的新闻,以多数人可看到的报道形式迅速发表的照片。定义似乎极为平 常,但实际上这种摄影的难度很大,不易简单实现,但其中,也有一定乐趣。
  为什么这种摄影难度大?原因有二:第一就是不身临现场就拍不出生动真实的 照片。无论多么优秀的摄影家,凭想象或以传闻为基础也是不能拍摄出新闻照片的。 但是文章和语言可以达到身临现场的效果。
  第二就是拍出的照片如不发表,也不能称之为新闻照片。
  假如拍出的特讯照片,未通过报纸、杂志或电视发表介绍给读者或观众,那么 该照片只不过是一张普通的照片。
  总之,使新闻照片定义成立的最大要素就是“身临其境”拍摄和广泛地“发表” 这两点。
  #目击者的胜利
  夸大些说,“身临其境”对代替读者、观众及听众充当现场目击者角色的摄影 记者来说,是永远的课题。各新闻社、杂志社等宣传机构从采访车到喷气式飞机, 出动各种交通工具,为能迅速奔赴现场而绞尽脑汁。如果不是这样,就目前的交通 状况来说,根本不能及时到达现场,因而不能应付广域化的新闻。不战胜时间,也 就摆脱不了摄影失望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对宣传机构摄影者来说的“强敌”,就 是事件发生现场附近所在的一般摄影者。
  本书的广大读者是有经验的摄影爱好者,其中,也有在实际中偶然遇到事件发 生现场而拍摄这种照片的吧!从“身临现潮的摄影重要性来说,拍摄新闻照片,没 有人能胜过#强敌=朋友事件发生现场的照片拍到后, 若不发表,那么照片只有装 饰在影集里的意义。宣传机构的人常常被告诫:”不仅摄影,也要注意征集。“意 思就是摄影者自己拍摄是理所当然的,此外要将现场目击者所拍摄的照片也要弄到 手。原因就是到达现场的时间差别极大,在照片上需要表现出来。
  在实际中,很早就存在朝日新闻社的“全日本摄影联盟”,每日新闻社的“日 本报道摄影联盟”等摄影爱好者的组织,读卖新闻社开始的“照片大奖”制度,夸 耀各加盟新闻社的总发行量最大的共同通信社组织的活动等。各宣传机构都在自己 动手努力发掘业余摄影者的摄影照片,将“强敌”拉引为“朋友”。
  现在业余摄影者所摄照片,通过各种宣传机构发表出来即成为真实的新闻照片。 专业与业余摄影者的新闻照片,现在已可达到通用。在美国曾有业余摄影者获得普 利策奖金的先例。
  #震憾世界的照片
  有句成语叫“百闻不如一见”,新闻照片中也是尊贵有“一见”价值的照片, 具体地说什么样的照片作为新闻照片是最珍贵呢?其条件如下:(1)“瞬间”的 照片摄影有固定瞬间的特性,灵活利用这个特性的照片就是最珍贵的新闻摄影。1 963年发表的“暗杀美国总统肯尼迪的嫌疑犯奥斯瓦尔德在众目睽睽的光天化日 之下被杰克·鲁比枪杀的照片,”1984年发表的在日本兵库县明石市“空中两 架直升飞机发生碰撞的瞬间”等,均为一般摄影者所摄。照片画面具有文章语言远 远不能表达的份量。
  (2)打动心弦的照片
  可打动人心,令人震惊的照片也是珍贵的。1984年作为棒球本垒打大王, 成为美国国民英雄的贝布·路斯在扬基斯塔杰阿姆体育场发表引退宣言时,其背有 号码3的后背身影显得非常凄凉,贝布·路斯撑着似乎手杖的球棒站立的照片,是 使了解贝布·路斯的人们感动的杰作。
  (3)呼吁性照片
  照片水平越高,越可震动观者的心。在越南战争时期所摄南越警察局长在光天 化日的马路上枪杀逮捕的越共成员情景的照片,在世界上唤起了反对这种行为的舆 论,起到了点燃越南战争走向灭亡的烽火作用。
  这张静止无声的黑白照片无需解释即刺痛人心,是再理想不过的新闻照片了。
  (4)活生生的照片
  充满现实临场感的照片也是新闻照片的一种典型。
  1946年发表的“美国某饭店发生火灾中无路可逃的妇女跳楼逃命”的照片, 为一般大学生所摄,该照片获得了普利策奖金。
  在1955年“日本高联运船‘紫云丸’号与货船碰撞沉没”的照片中,业余 摄影者拍下了休假旅行的学生们遇难现场,并在报纸上发表。总之,以上偶然身临 事件发生地点所摄下的现场照片都引起了很大反响。
  #快门与生命
  虽说是新闻照片,但也不是随意可以拍摄的。在当今表现自由的侧面,摄影道 德也是必需的。
  作为一位摄影家特别要注意“肖像权”和“在惨不忍睹事故现场的举动”。前 者,还未成为日本宪法可保证的权利,但不经本人同意而随便拍摄并将照片在各宣 传工具上发表的行为,在社会上已逐渐被认为是侵犯了法律上的私生活不得干涉的 权力。在公园或街道上拍摄人物要在报纸和杂志上发表时,必须提请注意要获得被 摄者的同意等事项。后者,意味着无论专业还是业余摄影者,在拍摄他人遭到不幸 场面时,作为一个人要有得当的行为。
  以上举例所述的“紫云丸”号船的事故现场照片,在这个“举动”方面就有很 大的问题。对该照片产生了“有时间拍照,怎么不去救一个人”的指责,当然要听 取这种正当的意见。
  但是,作为确保安全,措施完备的正常交通工具,发生了事故并记录其不应有 的事故现场,在广泛社会上公布发表的行为现在还难于否定。“紫云丸”照片在拍 摄时,据说摄影者本身也不是十分安全,而且所在的位置不能向人们伸出拯救之手。
  要说摄影中“应先按快门, 还是应先抢救生命”,这是一 个不能一概而论的 问题,但至少应在现场摄影者面前如有需要伸手搭救的人时,立即抢救人命应摆在 第一位,其次才是按快门,这种行为对摄影者的人生观具有很大意义。
  (别所宗郎)
  —     —    —    —    —竹露荷风坐拥书城;亦凡公益图书馆重新排版
  亦凡公益图书馆(shuku.net) 下一章 回目录
  第二十四章 超声波感应装置的蚁蛳生态摄影
  本人在记录昆虫生态工作中,对蛟蛉虫产生了兴趣。这种昆虫幼虫期生活在土 壤中。它是和蜻蜓相类似的一种昆虫,但蜻蜓幼虫期生活在水中,其幼虫期生活在 砂子或干燥的土粒中。蜻蜓的幼虫叫作水虿,蛟蛉的幼虫叫蚁蛳。
  想要记录蚁蛳在土中的生活,在附近神社及农家屋下寻找时,发现了蚁蛳很有 意思的行动。其一,就是做巢穴时的向外扬土动作。其二,就是把吃后的虫子扔出 巢穴的动作。在一般虫类中见不到这种行动。昆虫中食肉类昆虫很多,食肉类的斑 胡蜂和梨长脚胡蜂,是母虫给幼虫喂食,幼虫自己不走动寻找食物。这和蜻蜓相似, 成虫生活在空中、幼虫生活在水中。蜻蜓的幼虫因生活在水中,因此可观察到其生 活行动。蚁蛳则不然,生活在不透明的砂土中。其生活行动不能轻易观察到。人眼 能看到的只有研钵形的巢穴外部,有时感觉蚁蛳在动,巢穴表现出似乎有其他昆虫 掉入巢穴在挣扎的情形。蚁蛳从未直接显露过身躯。对这类生活习性的虫类拍摄, 一直没有找到很好的方法。在蚁蛳扬土瞬间也看不到其身影,因此其下一个动作也 不能预测,摄影不易抓到时机。
  要拍摄这类被摄体,如能利用自动摄影装置,就可简单地进行拍摄。简单提一 句,自动摄影装置中有很多种摄影方式,被摄体的动态若和自动摄影装置种类不相 符,也不能理想地摄影,容易认为自动摄影装置不好。因此要熟练掌握使用自动摄 影装置。
  首先使用自动摄影装置中具有代表性的利用光线装置对蚁蛳进行摄影。其结果 以不适用蚁蛳摄影而告终,原因在于蚁蛳扬出土粒太小,扬土速度太快以致光线不 能充分遮断。不能充分遮断光的原因就是可见光对0.05毫米以下的物体产生衍 射现象,而且要使光线较土粒细也是做不到的。
  蚁蛳在扬土时,似乎应有振动。要对其进行探测,因此采用使蚁蛳在小型喇叭 上作巢穴的方法。蚁蛳扬土时的反作用力可使喇叭的锥形纸颤动。锥形纸颤动即在 音圈上产生电信号,探测起来就很清楚。很遗憾,这种方法也失败了。因蚁蛳动作 时,锥形纸也在动,好不容易筑起的巢穴崩塌了,蚁蛳放弃了在此筑巢。
  下面使用超声波感应装置。这种装置的原理就是在某空间发出超声波,若该空 间超声波发生紊乱,此装置就发生动作。
  超声波使用的方法有许多,其中近于相同的超声波感应装置有普拉罗伊德公司 的声音感应器和松下公司的摄像机,两种装置内的自动对焦感应部分好像一样。
  #超声波感应装置
  俗话说,狗还有碰电线杆的时候。现在用的超声波感应装置是在东京秋叶,原 电气街找到的。将其放在密闭的室内,当有物体进入时,超声波就紊乱,以此感应。 使用这类物品的,有偷盗报警装置,自动门开闭装置,入口处的出入人数计数装置 等许多。
  作为特殊装置,仅在距感应装置20米~30米之间可以感应的装置也有,有 时感应范围可以调节,该种装置价格为几万日元。要注意,这种装置用于自动门开 启,有的在制造时使其对狗等小动物不感应,因此不能用于昆虫等小动物的探测。 超声波受空气流影响时也会紊乱,因风吹,感应装置工作的情况也有,希望能引起 注意。
  这次摄影使用的感应装置为半新产品。经过调整对昆虫及近处物体都可以感应。
  #超声波感应装置的特长
  如上所述,超声波的最大特长就是,在拍摄完全不动和不知何时动作的动物突 然动作的情况下可以发挥威力。
  超声波感应装置有受风,受不要拍摄动物的影响、超声波雷达感应、在被摄体 未进入画面情况下,快门劫作等缺点。
  使用时要加以注意。
  利用方法
  要记录蚁蛳的行动,利用超声波感应装置的特长即可拍出文中所示的照片。使 用时将超声波感应装置面向地放置在巢穴上10~15厘米处,等待蚁蛳的动作, 在感知其动作的瞬间,闪光灯就发光。
  #摄影
  在蚁蛳及其它昆虫的摄影中,要拍出动物的固定画面,可利用感应装置的很多, 不使用感应装置则不能拍摄的被摄体也很多。在实际摄影中,仅有感应装置也不能 拍摄飞行中的昆虫及昆虫动作的固定画面。
  其原因,昆虫动作快,35毫米单镜头反光照相机的快门,因使用点动开关跟 不上其动作的情况很多,闪光灯的闪光时间也有问题。如文中照片所示,闪光灯的 闪光时间为150##秒时,昆虫自巢穴中扬出的食物渣子静止在空中;闪光时间 为130##秒时,扬出物形成流线。哪种摄影好?不太好说。闪光灯闪光时间在 110##秒以上时扬起物成流线。画面内空中物不明的情况很多,要拍摄扬出物 静止在空中的照片时,闪光时间在150##秒以上应没问题。
  现在已普及且容易弄到闪光灯。闪光时间为150##秒、110###秒等, 闪光时间可固定的闪光灯只有数种。利用缩短闪光时间,闪光指数变小的原理,可 以使闪光灯闪光时间为150##秒。因此,在缩小闪光指数情况下,闪光灯要为 可固定闪光时间的类型。
  在拍摄中,预先把电动开关等放至ON的位置。由于在感应装置发现昆虫行动 后,再按下快门,在其中落后的一定时间间隔内,使昆虫自巢穴中扬出的土粒早已 落地的情况很多,以致造成不能拍摄理想照片的情况也很多。自感应装置感知昆虫 行动到按下照相机快门的时间间隔要尽力缩短。可利用自感应装置直接使闪光灯发 光的方法。因此,自探测到昆虫行动到闪光灯发光的时间间隔可缩为极短。
  利用这种方法摄影时,周围一定要尽力遮光,照相机的快门要使用B门,使快 门处于开放状态。
  摄影过程如下。①使用B门开放照相机快门,②探测后闪光灯发光,③关闭快 门,④卷片,⑤打开快门等待下一感应信号。
  一般情况下①~④可反复进行。有时也可使闪光灯在同一张胶片上发2、3次 光。
  如上所述,摄影中周围要遮光,由于打开B门后存在有曝光问题,因此不能长 时间开启,一般B门开放时间可在几十秒内。
  在明亮场所拍摄时,要保证在昆虫行动瞬间能曝光,必须使用自己独创开发的 快速快门。一定要在明亮处摄影时,尽量直接使用时间间隔短的中心快门。
  以上写了许多麻烦的事。但实际中谁不想观察小生物,并将其美丽、可爱劲拍 摄在照片上呢?在宇宙中存在着地球,在地球上又生存着小小昆虫,带着这种心情 观察一下昆,就对其产生兴趣了。
  (坂水健祐)
  —     —    —    —    —竹露荷风坐拥书城;亦凡公益图书馆重新排版
  亦凡公益图书馆(shuku.net) 下一章 回目录
  第二十五章 拍摄昆虫动态翼的定画面
  为了将生存于自然界的昆虫,尽力以其自然的姿态表现出来,作者计划进行昆 虫摄影。在摄影中使用闪光灯,会搔扰昆虫憩息处等,对昆虫似乎打搅很大。如仅 用自然光就可摄影的话,则无此问题。实际上,昆虫的动作较想象的要快得多,而 且拍摄的场所都存在有光量不足的问题,因此无论如何都需要辅助光,昆虫摄影中 的光源,还是利用闪光灯更合适。由于闪光灯在瞬间能发出较大光量,而发出的热 量小,加上具有发光时间短的优点,因此在昆虫摄影中利用得很普遍。
  用带有近拍装置的照相机对行进中的蚂蚁进行观察,其速度之快令人震惊。拍 摄时,由于蚂蚁和镜头间还夹杂枯草等杂物,不能理想拍摄的情况很多。
  摄影时也有因摄影者的身影进入摄影范围,而产生光量不足的情况。此外,再 加上近拍装置所引起的光量不足,以及仅以自然光曝光等原因,即使采用ISO1 600的高感光度胶片,也要产生曝光不足。
  要拍摄昆虫动态翅膀的定画面, 动作最迟的昆虫也需要1#5000秒的快门 速度,若光量不足,速度还要加快。闪光灯可以简单地发出1#10000秒或1# 5000秒瞬间光,其方法就是把闪光灯的闪光指数缩小,闪光时间自动缩短。闪 光灯中也有将闪光指数降至使用F4光圈后产生1#50000秒闪光时间的闪光 灯。遗憾的是,这种便利的闪光灯已停止生产,现不易买到。
  如上述闪光灯使用得当的话,很简单地就可拍出飞翔中昆虫翼的定画面。但要 在白天进行, 就不是那么容易了。拍摄昆虫展翅的定画法,快门速度要短于1#1 0000秒, 帘幕式快门照相机中,X档处快门速度最快的为1#250秒,普通 照相机为1#60秒。使用普通照相机时,即使特意使闪光灯发光时间为1#100 00秒,也因快门速度慢,画面会受太阳光影响。
  帘幕式照相机的最近产品有1#2000秒和1#4000秒的快门速度。最近 也有生产1#8000秒快门的倾向。 这种照相机快门速度在1#2000秒和1# 4000秒时,快门帘幕不是全开,因此不能和闪光灯发光同步。此外,因快门帘 速度慢,画面的左右两侧将将产生时间差。
  照片3为自正面所摄的飞行中的飞机,三叶片的螺旋桨肯定是以120°间隔 角作成的, 照片和实际有差距。拍摄该照片时使用的快门速度为1#1000秒。 可以认为昆虫展翅时产生的现象与飞机螺旋桨相同。
  要极力减小这种因快门开启时间所产生的“差距”,就要在胶片全画面上以瞬 时光曝光,如快门开启时间可缩短,那么就可以和闪光灯达到同步,白天也就可以 进行摄影。
  这种接近理想的快门可以认为是小型照相机中使用的中心快门。有中心快门的 单镜头反光照相机,都属于大型的照相机。35毫米中心快门单镜头反光照相机现 已不再出售。大型照相机在使用中有反光镜弹起的动作,需要一定时间。在按快门 前通过取景器观察,等待时机的时间很长,在此期间昆虫飞出画面的情况很多。中 心快门式35毫米单镜头反光照相机中,曝光自动化的相机,自点动开关按下快门, 时间也较长,不能进行理想的摄影。
  利用现有的,不常用的中心快门式单镜头反光照相机,试制了一架飞虫摄影机。 该装置快门的最高速为1#500秒, 以其作为和闪光灯同步速度,使闪光灯发光 为1#10000秒。 摄影装置如照片6所示。遗憾的是这种照相机和闪光灯目前 已停止生产,且此种类型照相机也不可能修理。
  使用上述摄影装置追踪飞行的昆虫摄影,可以体会到迄今为止尚未有过的昆虫 摄影乐趣。这种摄影装置有一个缺点,就是因闪光灯指数小,照射不到快速运动的 被摄体,也出现过完全拍不出来的情况。现在的飞虫摄影机主要用于蜜蜂类的摄影。
  (坂水健祐)
  —     —    —    —    —竹露荷风坐拥书城;亦凡公益图书馆重新排版
  亦凡公益图书馆(shuku.net) 下一章 回目录
  第二十六章 立体照片的拍摄
  一般摄影虽利用摄影技巧可以表现出物体的形状及远近感,但得不到日常人眼 所视物体的立体感。人们看到照片画面如同看到实物般的这种照片称为立体照片, 也可称为3D照片。
  #立体照片的摄影
  人们用双眼来看东西,同样立体照片基本上需要相当于双眼的两张照片,而不 只是一张照片。摄影器材也有专用的立体照相机,但现在基本上已不生产。利用现 有的普通照相机也可拍摄立体照片。
  普通照相机的摄影
  立体摄影的基本问题,就是在相当于人的左右双眼位置即相隔60~70毫米 的两个位置,对被摄体摄影。这个左右间隔称作视差线。
  在选择照相机时,考虑下文所述观赏时出现的问题,还是使用35毫米或6× 6厘米照相机最为合适。摄影有利用两架照相机和一架照相机的两种方法。被摄体 为运动体时,当然需要左右同时摄影。此时要将两架同类照相机并排放好,并加以 调整各快门在使用中达到同步。被摄体为静体时,左右摄影有时间差也没关系,所 以可采用以一架照相机先拍出一 张照片, 再移动60~70毫米拍出另一位置照 片的摄影方法。
  固定两架照相机的立体摄影专用附件是日本立体照相、德拉贡光器、玛斯他名 古屋等公司的产品。
  要使两台照相机摄影时的快门同步,一般常用双引快门线。最近电磁式快门照 相机也很多,所以也有仅利用电动开关即可使快门同步的照相机。照相机种类不同, 接续方法和放置位置也不同。所以,在自己制作附件时,要对各种照相机调查研究, 而且要有初步的电学知识。日本立体照相机公司也生产电磁式快门用的摄影装置。
  同时使用两架照相机时,视差线因受机身大小的制约,通常较人的双眼间的距 离为大。因此,摄影距离近时,画面上的景物有立体感的夸张现象。在这种摄影距 离近以及近拍的情况下,采用一架照相机进行两次摄影的方法最为有利。现有照相 机与可在横向上滑动的器材一起,固定在三脚架上使用。
  如立体摄影的被摄体相距太远,在立体照片上也没有立体效果。所以,通常可 选择3~4米左右的物体为主体。拍摄远处的建筑及山脉时,要表现较肉眼所视立 体感更强的画面,可将左右摄影间隔展宽。近拍摄影时则相反,视差线要较人眼的 为短。
  视差线应为多宽?对此要作出肯定的回答是很难的,因为视差线具体要取多宽, 这和摄影者的感觉、摄影意图以及观赏方法有着密切联系。一般视差线的宽度按人 的双眼间隔来定。如以试拍来决定,最为保险。如果经济允许的话,也可利用35 毫米照相机专用普拉罗伊德一次成像胶片的试拍来决定。
  立体取景器的摄影法
  要试拍立体照片,使用两架照相机似乎规模过大,使用一架照相机又不能拍摄 动体。拍摄街道景物的摄影者可以利用立体取景器进行摄影。
  在35毫米胶片的单镜头反光照相机标准镜头前装上反光式立体取景器,进行 立体摄影的方法,就是将24×36毫米的画面纵向二等分,拍摄左右两张照片。 具体地说这个取景器前面有两个窗口,分别进入两个窗口的入射光通过两片反光镜 反射进入同一摄影镜头内,并分别以1#2画面尺寸成像。
  视差线定为70毫米左右,对一般单纯摄影来说正合适,但对近拍不适用。潘 泰斯立体取景器体积孝重量轻、价格低而且构造简单,而斯提兹立体取景器,虽可 根据摄影距离微调反光镜角度,但体积大、价格也高,适用于技术高的专业摄影者。
  摄影时的注意事项:
  ①立体取景器要相对照相机水平装置在镜头上。
  ②照相机要横向水平摄影,不可垂直立起拍摄。
  ③普通单镜头反光照相机的标准镜头光圈采用F5.6或F8.有光圈调整机 构的照相机易于确认左右景物。
  ④因摄影中画面自中心分为二等份,不能使用取景器的裂象棱镜。
  ⑤照相机为内测光自动曝光照相机,因测光方式也有需曝光补偿的情况,要预 先进行试拍等。
  立体照相机的摄影
  因立体照相机为专门摄影装置,所以摄影非常简单。立体照相机的历史很悠久, 遗憾的是现在除了特殊装置外,可以说没有供业余摄影者使用的立体照相机。别无 他法,只能购买使用过去生产的旧装置。老产品中,50年代美国、德国、日本等 国生产的使用35毫米胶片的立体照相机最为适用。这种照相机的机身上有左右两 个镜头,画面尺寸为24(长)×23(宽),因左右两张照片可同时摄影,所以 拍摄动体没问题。
  这种画面尺寸俗称实在尺寸,也是35毫米胶片立体照相机的标准尺寸。这种 照相机是30年前的产品,因而无自动曝光机构。摄影中要利用单体曝光表进行测 光。
  立体照相机的视差线约为70毫米,对通常摄影合适,但对近拍不太适用。利 用这种照相机,也有将防止重拍机构卸掉后,交替遮盖两镜头,使左右两镜头分别 摄影的方法。进行这种摄影时,和利用一架照相机摄影时一样可缩短或增长视差线, 但在进行这种摄影时,没有充分利用立体照相机的可手持简单摄影的优点,所以开 始就利用一架照相机来拍摄。
  立体照相机上装有保持水平状态的水准仪,此外其同步接点不是用于闪光灯的, 而闪光连接器的形状也大多为闪光枪而设计的,对此要予以注意。
  立体照相机现在不常使用,只有收藏家收集,价格昂贵。
  旧产品中,有一般的莱卡、康泰斯等附属镜头,其左右镜头成双组合在一起, 将其组装在一般的照相机上,即成为立体照相机。其通常的24×36毫米画面也 分为二等份,左右画面的作成和反光式取景器相同,但并列方式不同,左右画面相 反。这里仅介绍这一种方法。
  #立体照片的观赏
  立体照片的观赏有使用观察器的方法和使用幻灯机放映的方法。对这种照片看 惯后也可直接用肉眼观视。
  一张普通的照片很自由,怎样看都可以,但立体照片很复杂。有胶片或印相纸 画面尺寸、左右照片并列间隔等规格等是否有问题。下面从摄影和观赏两个方面考 虑,从最简单的观赏方法开始向初学者介绍。
  立体取景器拍摄作品的观赏
  观赏彩色幻灯片时,因其左右画面并列镶在35毫米全尺寸片框内,要利用观 察器观赏。观察器有潘泰斯和斯提兹两种。其中潘泰斯观察器和取景器成套出售。 这种胶片易和半幅尺寸的弄混,所以不送专门店里,自己镶入片框最为保险。
  胶片装入片框后,就可以观赏了。
  在观赏上述立体照相机附属镜头所拍摄的照片时要注意,因其左右画面调换, 而观察器不能远近相反观赏,所以要使用专门的观察器。
  观赏照片时,若与扩印尺寸相同时,则可直接利用照片专用观察器观赏。这种 观察器有斯蒂兹、CUBIK(东京照相)和皮克(东海产业)。
  立体照相机的作品观赏
  以标准尺寸摄影的幻灯片,用彩色反转片委托日本东洋洗相所就可得到镶入标 准尺寸纸框中的幻灯片(委托时要注明为立体摄影)。可直接利用专门的观察器来 观赏。这种观察器可使用50年代美国、德国造的旧产品或德拉贡光器公司的产品。
  富士胶片在富士公司冲洗时,冲洗后只附加给立体幻灯片片框材料(冲洗时要 声明为立体摄影)。因此要自己完成镶入工作。正确的镶入需要技巧。
  要用彩色立体底片洗出照片,名古屋特阿佛特公司可接收这一工作。它也有专 用的观察器,但无国际标准产品。
  普通照相机的作品观赏
  由于使用照相机的种类不同,画面尺寸也各异。制作幻灯片时,因人的双眼间 隔关系,画面有6×6厘米的限度。立体幻灯片框无统一规格,日本立体照相、德 拉贡光器、玛斯他名古屋公司就有片框观察器。
  洗印照片时,名古屋特阿佛特接收6×6厘米尺寸的洗印工作。观赏印出的照 片,可使用特阿佛特、日本立体照相、德拉贡光器、玛斯他名古屋、东京照相、东 海产业等公司的不同形状的观察器。CUBIK(东京照相公司)观察器中,也有 用于大画面(画面中心间隔为80毫米左右)的观察器。
  从上述观赏的角度出发,使用现有的普通照相机摄影时,为便于观赏,也要定 出自己标准尺寸。洗出的照片贴在台纸上使用即可。目前立体照片尚无标准规格, 所以在爱好者间的互换性上有一定问题。
  立体照片的放映
  观赏立体摄影作品除利用观察器外,还可利用放映方式。
  这种方法原理上就是利用两台放映镜头上分别带有偏光镜的幻灯机放映,观赏 时,戴上立体偏光眼镜。
  这种观赏方法是使用四个偏光镜,使左右影像互不相混。
  两台幻灯机的间隔尽量接近为好。可根据幻灯机形状,将两者并列或重叠放置 均可,但要注意不要影响散热。片框使用通常的幻灯片框。
  偏光眼镜一般使用左右镜片分别相对垂直线成45°角,两者间夹角为90° 的V型眼镜,此外与其形状不同的偏光眼镜也有。放映屏幕使用涂有银色的所谓银 幕。白布和纸的屏幕不能表现立体画面。
  实际操作时,戴上偏光眼镜后,转动幻灯镜头前的偏光镜调整至左侧所摄照片 映入右眼,右侧所摄照片映入左眼的位置即可观赏。
  标准尺寸专用的幻灯机目前不生产,所以只有购买旧的产品。旧产品是立体放 映专用装置,其内部带有偏光镜。
  斯提兹立体取景器,因反光镜可调节,所以另外加上偏光镜后,可直接用于放 映,此时,幻灯机使用一台即可。
  肉眼的直接观赏
  利用这种方法观赏,要有适应时间。这种方法有将左右摄影照片同样按原左右 顺序并列放置观赏(参照彩色插页照片)和左右摄影照片调换以相反顺序并列放置 观赏两种。
  以前一种方法观赏时,双眼视线接近平行状态,因此受人的双眼间隔制约。照 片大于无间隔并列的两张6×6厘米画面,不能观赏。在后一种观赏方法中,因右 侧摄影照片在左侧,左侧摄影照片在右侧,观赏时,使双眼视线成交差的X形,即 所谓对视的状态,因此大画面也能观赏。利用前一种方法观赏时也可同时使用观赏 照片专用的观察器。利用上述两种方法观赏立体照片,都要进行练习,使双眼在不 影响视线方向情况下对观赏照片能聚焦。
  以上包括器材在内介绍了立体照片的摄影和观赏方法。
  最后归纳摄影的要点如下:
  (1)照相机左右侧保持水平
  (2)对焦不准,立体感不易产生
  (3)使用颗粒细的胶片
  (4)形状复杂的物体作为被摄体最好
  (5)自一般人的观视角度位置摄影
  (6)摄影主体作为近景,在近景至远景间布置远近各不相同的物体(7)人 物等物体处于动态时不易自然拍摄,可拍摄其静止状态(8)带着立体观观赏被摄 体,自己眼睛看到的立体物体,当然摄影后也为立体物。
  (岛和也)
  —     —    —    —    —竹露荷风坐拥书城;亦凡公益图书馆重新排版
  亦凡公益图书馆(shuku.net) 下一章 回目录
  第二十七章 35毫米照相机的大尺寸照片的制作
  #必要条件
  “小拍大看”是照相工业发展的基本。照相机要制作得小,也有一定限度。体 积孝重量轻的照相机携带方便,易于操作是众所周知的。尺寸小的胶片可以达到以 极少的感光材料布入大量的影像。去外景地摄影时,胶片体积小便于携带无疑是很 大的优点。既然小型照相机如此方便,为何还需要大型照相机呢?这个原因很明显, 两者的画面质量不同,此外在机能上也略有不同,大型照相机可操作斜拍机构,而 小型照相机根本无该机能。下面以35毫米照相机和6×7厘米照相机为例,比较 说明大、小型照相机的画面质量实际有多大差别。
  作为前提条件,要使两种照相机所摄画面在洗出的照片上表现一致,两者的快 门速度取相同值,则6×7厘米照相机要较35毫米照相机多增加两档光圈,才可 使两者照片画面的景深相同。如照片1所示,被摄体为结像力测试卡,其中利用6 ×7厘米照相机以3米摄影距离对该被摄体拍摄了一张照片,利用35毫米照相机 从1米至3米,以每间隔20厘米的摄影距离拍摄了11张照片。因6×7厘米照 相机要较35毫米照相机增大两档光圈光量,所以相应35毫米照相机,使用IS O100胶片,6×7厘米照相机使用ISO400胶片。为比较两种照相机画面 质量,利用所摄底片洗照片时,要调整放大倍率,使照片上的被摄体大小一致,摄 影距离和洗相放大倍率在表1中示出。
  表1
  35毫米和6×7厘米照相机随距离变化的画面质量比例距离(米)32.8 2.62.42.22.01.81.61.41.21.035毫米放大率17 .316.115.013.812.711.510.49.28.16.95 .86×7厘米放大率8.4(3米)表2各种尺寸的画面质量比35毫米6×7 厘米4×5英寸底片尺寸比123.5画面质量比123.5将放大倍率为8.4 的6×7厘米照相机所摄照片和放大倍率为5.8~17.3的11张35毫米照 相机所摄照片仔细比较,其中2米摄影距离,放大11.5倍的照片和大型照相机 照片有同一水平的画面质量,在本文印刷出的照片中不太容易区别。在实际照片上 表现很清楚。为证实这个结果,曾征求三个人的意见,大家都不约而同地选出2米 摄影距离,11.5倍的照片。因此得出6×7厘米照相机以3米摄影距离摄影, 放大8.4倍作出的照片和35毫米照相机以2米摄影距离摄影,放大11.5倍 作出的照片画面质量相同的结论。
  其中很微妙的是,这两张画面质量相同照片的放大倍率比约为2,也就是说, 35毫米照相机和6×7厘米照相机的实际画面质量差在于底片尺寸比值的平方根 值2.6×7、4×5“照相机和35毫米照相机的画质比(相同感而质量照片的 放大倍率比)可粗略列为表2.
  其中4×5#照相机和35毫米照相机画质的比较, 以使用感光度为ISO8 00胶片为先决条件。实际上,感光度ISO400的胶片比较妥当,使用它可以 提高4×5#画面的质量, 但考虑使用时,照相机的精度问题及抖动的危险性较I SO800大,暂且以ISO800为标准。按表2中的画质比率,35毫米换算 为8×10#(扩印照片)尺寸的照片,则6×7的为大四开,4×5#的约为半开。 在对以上所述内容有所认识的基础上,考虑利用35毫米照相机获得高质画面的方 法。
  #使用35毫米照相机获得高质画面的感光材料首先使用一般的感光材料和处 理药剂,看一下35毫米照相机摄影能得到何种程度的画面质量。所谓一般感光材 料即指感光度为ISO100或ISO400的胶片,在此使用ISO100的胶 片。
  这级感光度胶片极易得到,现在有4、5种。一般比较这些胶片的效果,差别 并不大。查取各种数据也看不出各种胶片有什么不同的差别。需注意的是在评论画 面质量的情况下,最重要的就是肉眼的视觉感,换句话说,要注意技术数据上没有 记载的部分。实际使用这些胶片,就可发现各自都有其特性,比如说,其中某种胶 片为软调,不需考虑曝光及处理引起的失败,也可以说这种胶片可放心使用,但它 有清晰度低的缺点。此外也有清晰度完全没问题,但色调表现及熟练使用不易的胶 片。使用这种胶片要得到丰富的浓淡色调及清晰影像还有一定难度。利用35毫米 照相机拍摄较小的被摄体时,一般对同一被摄体要拍出多张照片(如用于商品目录、 杂志报道等照片),对这类被摄体摄影,本人使用伊尔福FP4胶片。这种胶片虽 被认为是ISO100感光度胶片中的二流胶片,但从各方面来看,可适用于静物 摄影。使用要点就是一定不要显影过度。因显影时间越长,胶片的颗粒性及影像边 缘收敛性越差,画面质量下降。此时也需注意显影时间不要控制太短,否则就会产 生显影不均匀的现象。下面列出凭本人经验总结出的胶片处理数据。
  胶片:FP4
  冲洗药液:D-76(原液)
  设定感光度:ISO10~40
  处理:20℃、5分钟
  利用以上数据作出的照片如照片2所示。
  拍摄照片2使用了28毫米镜头,该画面同时具有中型、大型照相机所不易得 到的广角镜头特有的透视感和全聚焦清晰感,画面质量当然比不上使用同种胶片的 大尺寸照相机画面。但这种尺寸的画面作为印刷原稿,可以说画面质量足以满足使 用目的。35毫米照相机的画面质量虽可采用各种方法改善,但只要利用大型照相 机采用和其相同的摄影方法,肯定会出现尺寸不同引起的画面质量差。这种差别是 完全不能弥补的。
  这种情况如同音响世界中一般录音机和专门音响设备的关系一样。目前的录音 机虽然质量提高很大,性能已达到大致完美的程度,但仍然掩饰不了其音质和专门 音响设备效果的差别。虽说如此,和过去最初生产的不能用于欣赏音乐的录音机相 比,现在的录音机改进很大,已具有一定的音质。照相机世界也如此。简而言之, 使用小尺寸胶片,要得到画面质量高于大尺寸胶片的照片,需要付出较操纵大型照 相机更大的努力。那就是胶片和器材的选择问题。下面在了解上述内容的基础上, 考虑使用35毫米照相机能获得与大型照相机相近的高质画面方法。
  首先要考虑镜头的问题。为得到高质画面,需尽可能选用结像力高,反差适度 的镜头。在拍摄近距离被摄体情况下,微距镜头最适用,在拍摄远景被摄体情况下, 可利用反差调整滤光镜等,使画面达到清晰。
  一般可以认为影响画面质量的因素中,出现最多的就是照相机的抖动问题,对 此要特别加以注意。此外也要注意光圈不要过小,以防光衍射现象引起的画面质量 下降。
  其次就是胶片选择的问题。从提高画面质量的使用目的出发,具有代表性的胶 片有柯达·特克尼柯尔潘2415和H&W·VTE潘(全色胶片)两种。拍摄本 文照片大多使用柯达的特克尼柯尔潘2415胶片。这种胶片原来是为全息摄影等 科学记录和文献复制而专门制作的。最近这种胶片和称为特克尼德尔LC的专用显 影药液配套销售,商品名为特克帕克2,其中的药液为超软调显像液。这种药液和 上述胶片组合使用,可以满足一般摄影的要求,特别是现在生产的特克尼柯尔潘2 415胶片,感光波长域延向红色光域。和过去生产的同种产品相比,具有和表现 远景所用红色滤光镜的对应性高及感光度高的特点。当然,除此以外,也有为满足 要自己配制使用POTA等超软调显影液的人而单独出售的胶片。
  与特克尼德尔LC处理液配套使用的特克尼柯尔潘2415胶片,曝光和处理 数据参照特克帕克说明书或柯达公司的TSC -296即可,其他胶片当然也如此。 一般特克帕克使用说明书中记载的曝光和处理数据进行显影处理,则会产生反差过 大现象。这样,在洗照时就有一定难度,因此要利用这套感光材料时,最好自己决 定适于表现意图的曝光及处理数据。
  作者本人所用数据如下:25℃、7分钟,摄影感光度为ISO25.
  以下要说明的就是特克尼柯尔潘2415胶片的画面质量。
  如照片3所示,使用这种胶片可得到结像力高的清晰画面。其中摄入该画面的 辞典为判断胶片结像力的一个标准物。辞典中的文字在底片上的大小(上下)为0 .05毫米,在洗出的照片上可清楚地读取各文字。一般在提高画质上,镜头的性 能优于胶片的情况很多。然而照片3明显表现出特克帕克这种组合,使得胶片优于 镜头。若要获得较特克帕克更高的画面质量,那就需要开发更高性能的镜头。
  (畑铁彦)
  —     —    —    —    —竹露荷风坐拥书城;亦凡公益图书馆重新排版
  亦凡公益图书馆(shuku.net) 下一章 回目录
  第二十八章 利于人物肖像摄影的软焦点效果
  有意识降低镜头的清晰度,可对画面中本应清晰的被摄体进行相反作用,则可 得到柔和的表现效果。该镜头称作软焦点镜头,实际使用时如其名所示,对被摄体 以软焦点柔和再现使画面表现出强烈的绘画感。特别在女性肖像摄影中,相对皱纹、 粗糙皮肤描写清晰的硬调照片来说,大多数人喜欢这种软调照片。
  #专用软焦点镜头和模拟软焦点效果
  极力减少可引起画面效果恶化的镜头像差,即可作成清晰度高的镜头。摄影镜 头的像差大体分为球面差、慧差、像散、畸变、像场弯曲和色差六种。像差多的镜 头,由被摄体上一个点的光通过镜头结像时,未必能理想地收敛一于点,其结果, 画面影像模糊,被摄体成像为软调。
  一般大多数镜头在制作时都被限制了所有像差,如有意留下一部分像差,将使 清晰的画面影像周围受其影响产生晕圈,从而得到软调描写效果的镜头,这就是软 焦点镜头。这里把这类本身具有软焦点性能的镜头称为“专用软焦点镜头”。
  使用一般的摄影镜头也可得到软调效果。有几种简单的方法可得软调效果。在 镜头前放上软焦点效果滤光镜或蒙上薄纱使一部分入射光散射,镜头的清晰度降低, 被摄体成像即为软调。本文称这些不利用像差的方法得到的软焦点效果为“模拟软 焦点效果”。
  #色差和球面差
  过去的软焦点镜头几乎全部都留有色差。如图1所示,色差为不同波长光的折 射率差产生的像差,也就是说自同一点发出的光,其焦点位置也因颜色不同而不同, 变为软焦点。因色差产生的软焦点效果在彩色照片上表现为与实际颜色不吻合,根 据被摄体和摄影目的要求,这种效果未必为理想。
  现在的专用软焦点镜头,留有球面差。如图2所示,自透镜光轴上一点发出的 光在结像时,透镜边缘(远离光轴)的入射光线相对光轴附近的入射光线(近轴光 线)结像位置距透镜近,这种现象即为球面差。由于球面差的作用,在作成的照片 中,自镜头边缘进入的光线形成晕圈,环绕在近轴光线成像周围,这样产生的光晕, 使照片为软调效果。
  现在市场上销售的美能达·巴里索夫特和卡侬·索夫特佛卡斯FD软焦点镜头, 采取移动一部分透镜位置,以光学原理改变球面差程度的方式。因此,软焦点调节 可以连续无步骤地进行。此外,富士侬SF和伊玛公镜头为以物理原理调整镜头边 缘入射光量的软焦点方式。照片1中所示的片圈为上述镜头的附属品,片圈的形状 类似加工后的莲藕片,相应需要将其插在镜头的接近光圈位置。利用片圈的目的就 是控制软焦点效果的强弱。有的人对片圈认识错误,认为片圈可以产生软焦点效果, 实际上,如上所述,软焦点效果为球面差产生的。
  #专用软焦点镜头
  ①软焦点镜头
  表1像差的改善
  光圈缩小
  球面差
  慧差
  像散
  畸变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