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每天懂一点好玩心理学

_4 原田玲仁 (日)
  好!
  不可思议的东西写出来了……
  我是拉斯普钦 ?!
  一开始写得很顺利,
  我是猴子
  我喜欢吃香蕉
  于是,它发现了全新的自我。
  我是拉斯普钦!
  谁?
  但渐渐地就写不出来了。
  我讨厌洗澡
  我……
  P56
  自己所不知道的自己/约哈利窗
  ~寻找未知自己的方法~
  人都认为自己是最了解自己的人。实际上,对于自己,自己也有不知道的地方。很多时候,当朋友为我们指出一些性格上的问题时,我们才第一次意识到自己的另外一面。
第21节:不曾了解的真实自我(13)
  比如,有一天朋友对我说:"你知道吗?你的性格太要强了,从不服输。"虽然有时嘴上不愿意承认,可心里还是暗自吃了一惊,果真是第一次意识到自己确实有这样的性格倾向。因此,别人可以帮我们发现自己以前不知道的自己。
  下图是心理学家约瑟夫和哈利研究出来的"约哈利窗",他们将"自己的信息"分成了四类。
  自己
  知道不知道
  知道 A公开 B 盲点
  他人
  不知道 C隐私 D潜能
  A是自己知道,别人也知道的公开部分;B是自己不知道,但别人知道的盲点部分;C是自己知道,但别人不知道的隐私部分;D是自己不知道,别人也不知道的潜能部分。如上图所示,如果别人告诉我们自己不知道的自己,B部分就会缩小。同样,如果把自己的隐私C部分公开的话,未知的D部分就会缩小。也就是说,自己和别人都不知道的潜能部分缩小了,即发现了自己的潜能,发现了新的自我。结果,公开的A部分就变大了。
  P57
  自己的公开部分扩大,未知的潜能部分缩小。
  公开 盲点
  隐私 潜能
  心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约哈利窗"。
  自己
  公开 盲点
  他人
  隐私 潜能
  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发现以前从未了解的全新自我。
  原来我有
  这种癖好!
  公开自己的隐私,
  啊,看到全新的自我了!
  也许还是不开发未知的自我更好一点。
  啊!啊!听别人讲自己的盲点部分,
  你的竞争意识
  啊!是这样啊。 比较强。
  P58
  人为什么会笑?
  ~分析笑的原理~
  觉得开心或者看到有趣的事物时,我们会笑。最近有研究结果表明,经常笑可以提高人的免疫力。因此,笑受到了很大的关注。可是,我们到底为什么会笑呢?据科学家说,地球上的生物中,只有人类和一部分猴子会笑。的确,我们从没见过鸡或鸭子笑,如果有会笑的青蛙,那也怪吓人的。
  笑的种类有很多种,科学家们对此众说纷纭。弗洛伊德、康德(1724~1804,德国哲学家)、柏格森(1859~1941,法国哲学家,1929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等学者都对"笑"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接下来,我为大家介绍一种关于笑的理论,也许这种理论已经超越了心理学的范畴。美国精神病学家V·S·拉马钱德兰在《大脑?还是幽灵?》一书中有这样一段有趣的叙述:"当发生了意想不到的、需要提高警惕的事情时,人会紧张起来;但当弄清情况后,如果发现这个事情对自己并没有威胁,人会笑出来。"
第22节:不曾了解的真实自我(14)
  比如,突然有一个身穿黑衣、凶神恶煞的大汉来到您的面前,您会有一种不祥的预感,于是提高了警惕,变得紧张起来。可是,没想到那人忽然面带微笑地向您问路。在那一瞬间,您不安的心放了下来。与此同时,您还发现那人的门牙上竟然粘着一块菜叶,于是便忍不住笑了出来。
  也就是说,人感到危险时会紧张,但当发现危险并不存在时,就会自然而然地笑出来。在心理学中,对这种状况的解释是:笑是缓和某种紧张状态的方法,人通过笑可以达到心理上的平衡。"讨好地笑"和"谄媚地笑"也是缓和紧张状态的方法。
  P59
  嗯?
  咕噜
  有时,为了缓和某种紧张状态,
  紧张
  啊哈哈哈……啊!
  咕噜
  人会笑。
  安全
  紧张 嘿嘿
  笑
  也有人认为笑是安全的信号。
  不知道结果是否真的安全。
  瞪起眼睛
  但是……
  那个人看起来很凶,
  他过来干什么?
  紧张 紧张
  P60
  人为什么会愤怒?
  ~分析愤怒的原理~
  和笑一样,人都会发怒。不过,这"愤怒"的情绪到底从何而来呢?生活中,人会对行为和结果进行一定的预测。如果局面失去控制、不在自己预想的范围之内,人会感到"不安"或"恐慌"。对于"不安"或"恐慌"的防卫反应或警告反应就以"发怒"的形式体现出来。
  比如,在饭店吃饭,您预计点菜之后不久就会上菜,结果等了30分钟还不见有菜上桌。此时,您也许会想:"是不是他们忘了做我的菜?"于是,陷入一种不安的状态。之后,防卫反应不断发展,最后演变为愤怒的状态。也就是说,当事情没有按自己预想的发展时,人就会产生愤怒情绪。
  此外,人还有一种叫做"自尊感情"的情绪,即认为自己有价值的一种感觉。这和我们平常所说的"自尊心"不是一回事。如果有人对我们说"你这个人没有价值"、"作为人,你不合格"等,就会伤害我们的自尊感情。当自尊感情受到伤害时,人就会愤怒,这是保护自己自尊感情的一种行为。
  "自尊感情"高的人,对于别人的侮辱也可以宽容对待。正因为自尊感情高,不管别人怎么说自己,也不会影响自己对自己的评价,因而不会生气。然而,自尊感情低的人,只要受到一点不适当的评价,马上就会发怒。自尊感情低的人无法尊敬自己,需要从别人的尊敬中间接地获得自尊感情。因此,一旦别人否定了自己,自己也就无法尊敬自己,于是便发怒了。因此,如果平时能够多冷静地审视自己,发现自己值得尊敬的地方,提高自尊感情,就不会动不动因为一些琐碎小事而生气了。第23节:不曾了解的真实自我(15)
  P61
  又过了30分钟……
  我不预测了,对不起!
  不预测了。来啦! 让您久等了。
  比萨饼还没好吗?
  我们都等了40分钟了。
  对不起!对不起!
  不预……
  哎?啊!
  掉啦!咕噜
  啪嗒你以为马上就会来,
  所以等得很焦急。
  嗯。
  实话
  因为事情没有按照你的
  预想发展,所以你会发怒。
  知道了。
  P62
  为什么痛哭过后心里会觉得畅快?
  ~分析哭、流泪的原理~
  人在很多情况下都会流泪,但人为什么会哭泣、流泪呢?威廉姆·吉姆和卡尔·里根曾说过这样一句具有哲学意味的话:人不是因为悲伤才哭泣,而是因为哭泣才悲伤。意思是说"哭泣"这种生理反应比"悲伤"这种心理活动要来得早。
  有趣的是,不仅在悲伤的时候,在高兴的时候,人也会哭泣。因为感情原因而流的眼泪,和人的自律神经有着紧密的联系。高兴也好、悲伤也罢,人的自律神经都会受到刺激,进入兴奋状态,从而引起流泪的现象。
  威廉姆·H·弗雷二世博士认为,女性哭泣的理由中,有50%是因为"悲伤",20%是因为"高兴",10%是因为"生气"。与男性相比,女性更容易哭泣。这是由于男女感情构造的差异所造成的,不过并不是因为女性柔弱。有些女性会因为自己爱哭而感到自卑,其实完全没有这个必要。
  此外,人在痛哭之后都会感到心情畅快了很多,也许您也有过类似的经历。这是因为哭泣可以将紧张物质发散到体外的缘故。哭泣也是减轻精神紧张的一种方式。日本人不太愿意在人前哭泣。实际上,为了减轻心里的紧张情况,还是多哭一哭为好。顺便说一句,哭泣时的情绪不同,眼泪的成分也有所差别。愤怒的泪水,含水量相对较少,钠的含量较多,所以比较咸;而悲伤的泪水则是水分比较多,味道比较淡。
  P63
  所以,恋爱高手
  呜呜失礼了!
  痛哭过后感觉心里畅快了许多,这是因为
  哎?哭过之后好受多了。
  可以通过女人的眼泪,
  呜呜
  吧嗒
  紧张物质可以随眼泪排出体外。
  眼泪
  紧张
  判断女人的情绪。
  你在假哭!
  露馅儿了!
  眼泪的成分也因哭泣时情绪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悲伤的眼泪愤怒的眼泪
第24节:不曾了解的真实自我(16)
  淡 咸
  P64
  没有长性的心理原因
  ~厌倦与成就感~
  有时,我们想做很多事情,比如锻炼身体、减肥、上电视大学等,但实际做起来却坚持不了多久。像这样没长性的人还不在少数。当然,其中性格是主要原因。如果生性就容易厌倦,做什么事情都长久不了。所谓"厌倦",就是失去干劲,继续做下去的意志受到阻碍。尤其是对于那些"被命令去做的事"或"不得不做的事",很快就会感到厌倦。
  此外,"厌倦"与行为动机和受到的评价也存在很大的关系。行为动机又分为外在动机和内在动机。所谓外在动机,无非就是"胡萝卜"和"大棒"。比如,家长对孩子说,如果考试得了100分,就给他买一辆自行车,这就是"胡萝卜",即奖励;在公司中,上司交代的事情如果不做或者做不好,就会惹上司生气,这就是"大棒",即惩罚。
  所谓内在动机,则指自发性的动机。比如,我想去国外旅行,就会为此努力攒钱。对于持续做某事来说,外在动机只有暂时的作用,不会长久发挥作用。举例来讲,比如在训练猴子的时候,当它完成一个任务后,驯兽员会给它一根香蕉作为奖励。长此以往,如果不给香蕉的话,猴子就不会去完成任务。因此,外在动机对于持续做某事来说,意义不大。
  为了坚持做一件事情,我们最好先设定小的、具体的目标,每当实现一个小的目标,就会体验到成就感,从而激励我们继续做下去。以打扫房间为例,我们不要把目标设定为打扫完整个房间,而是把任务细分,今天的任务是书房,明天的任务是卫生间……一天打扫一间房间并不难完成,当完成任务后,我们会感到一种成就感。这样一来,我们就有坚持下去的动力了。
  此外,如果把奖励的力量与爱情结合起来,那将发挥更大的威力。比如,坚持学一门外语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如果说"精通外语之后,就可以找外国美女交往",就可以给我们巨大的动力。
  P65
  这是长期坚持做一件事的秘诀。
  扫除将扫除场所细分
  学习设定小目标
  没有长性的人,
  唉,不干了!
  所以,化妆品等商品,
  不知道这种化妆品
  我能坚持用多久?
  可以把一件事情细分成若干部分,然后分步完成。
  动机
  行动 反馈
  成果
  也应该短时期内见效,这样才能让顾客长期坚持使用。第25节:不曾了解的真实自我(17)
  明天早晨您的
  皮肤就会变嫩滑。把一件事情细分成若干部分去做的话,容易获得成就感。
  完成了!再做下一步。
  P66
  自我辩解的"豪华阵容"
  ~自我保护的心理~
  人是一种非常善于自我保护的动物,把自我辩解应用得得心应手。比如,有想要的东西却得不到时或者做事情失败时,人会找一些理由来为自己辩解、保护自己。这叫做"防卫机制",为的是防止自己出现不安或不快。
  接下来,为大家介绍几种具有代表性的"防卫机制",这些"防卫机制"可以算得上是自我辩解的豪华阵容。
  ·压抑:当人犯错时,会找一些借口为自己的错误或失败辩解,比如"运气不好"、"天气太差"、"没有帮手"等。这是人在无意识地隐瞒失败的真实原因,拒绝承认自己的失败。
  ·反向行为:对于自己喜欢的人态度冷淡,而对于自己讨厌的人却非常热情,即采取与意识相反的行为。当遇到使用压抑法已经无法处理的强烈感情时,人会采取反向行为来进行自我防卫。
  ·投射:将责任转嫁给他人,把自己的错误、失败正当化。比如,"我之所以犯这样的错误,都是因为上司非要把这项工作交给我做"、"因为前面有块石头挡路,我才被绊倒的"等等。
  ·合理化:失败的时候,会给自己找一个最为适当的理由,让自己释然。"这道题那么难,我做不出来是正常的"、"因为我生病了,所以才做不好"等。精英意识强的人,多采用这种方法保护自己。
  ·换位:将压抑的感情向其他对象发泄的行为。比如,老师批评了自己,因此对老师心怀不满,但不会向老师本人发泄不满,而是把不满发泄到对自己没那么强硬的人身上,比如妈妈等。
  ·升华:通过社会允许的行为来发泄压抑的感情。比如通过体育运动来发泄感情等。
  P67
  条件不好,失败
  也是理所当然的。
  [合理化]
  六本木(日本地名)有一个自我辩解的达人,人称"辩解洋二"。
  我叫洋二。
  最后的绝招……
  你这家伙!
  呜呜……
  他善于使用
  今天运气不好。
  [压抑]
  幼儿化……
  哎?
  妈妈坏!妈妈坏!
  [换位]
  各种各样的自我辩解。
  都怪他!
  [投射]
  P69
第26节:乘电梯的时候,人为什么总是往上看(1)
  第二章
  乘电梯的时候,人为什么总是往上看?
  (社会心理学篇)
  在这一章中,将为大家介绍自己与他人、自己与社会、组织中的人与人之间将会发生怎样的行为和心理效应等。读过这一章之后,您将了解自己和他人行为背后的动机,这将有助于我们在社会中与人更加和谐地交往。
  P70
  乘电梯的时候,人为什么总是往上看?
  ~私人空间①~
  有一天,乘电梯的时候,我和往常一样,仰头看着显示的楼层数,突然意识到为什么我每次乘电梯的时候都会仰着头往上看呢?而且,我看了看周围的人,发现他们竟然和一样,也都仰着头看着显示的楼层数。难道显示的楼层数有什么神奇的魔力吗?还是有什么不可思议的心理效应在背后起作用呢?总之,大家的这种行为让我非常感兴趣。
  实际上,乘电梯往上看的行为与我们的"私人空间"有着很大的关系。所谓私人空间,是指在我们身体周围一定的空间,一旦有人闯入我们的私人空间,我们就会感觉不舒服、不自在。私人空间的大小因人而异,但大体上是前后0.6~1.5米,左右1米左右。据调查数据显示,女性的私人空间比男性的大,具有攻击性格的人的私人空间更大。在拥挤的电车中我们会感觉不自在,就是因为有人进入了自己的私人空间。
  电梯是一个非常狭小的空间。在电梯中,人与人的私人空间出现了交集,也就是说互相感觉到对方进入了自己的私人空间,所以会感到不舒服,都想尽早离开电梯这个狭窄的空间。向上看正是想尽快"逃离"这个狭小空间的心理的表现。
  此外,盯着显示楼层的数字看,不只是为了确认是否到了自己要去的楼层。当我们急于离开这个狭小空间时,不停变换的数字能让我们感到电梯在移动,让我们感觉到自己是在向"解放"前进,从而让缓解焦急的心理。不过,很多电梯的楼层显示数字的部分,竟然没有广告,这让我有点意外。难道广告商都没有注意到这一块资源丰富的"广告沃土"吗?
  P71
  于是,心里就想尽快离开这个狭小空间,结果就表现为仰头向上看的行为。
  怎么还不到啊!
  乘电梯的时候,大家都盯着显示楼层的数字。
  啊!
  噗
  这种行为与私人空间存在很大的关系。
  这羞耻的18秒,每一秒都是煎熬,感觉电梯好像永远也到不了目的地……
第27节:乘电梯的时候,人为什么总是往上看(2)
  快点呀……
  当有人进入自己的私人空间后,我们就会感觉不自在。
  不自在……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