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认为,大东亚战争是在日本时间昭和16年(1941年)12月8日上午3时20分,由日本海军奇袭珍珠港而开始的。
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对上述进攻是在野村驻美大使通知停止日美谈判前一个小时开始的这点,曾大加责难。可是实际上,12月8日黎明,乘坐香椎号的第2登陆团团长却曾从马来海面用军事机密电报向参谋总长报告:“8日1时30分在哥打巴鲁东岸登陆成功”。这当然是日本时间,而这个时间确是早于进攻珍珠港1小时50分。这就是说,战争是在我南方军的先锋佗美支队成功地登上英属马来之时开始的。
夏威夷作战本来并不是要同美国海军进行决战,以这一战的胜负来一举决定战争的。它是为了保持日美海军力量的均衡,逐渐削弱美国海军战斗力的一个战略组成部分,并且是为了使攻占南方的作战得以顺利进行而采取的行动。只是把奇袭美国太平洋舰队根据地当作达到这一目的的一种手段罢了。战争初期的作战主体当然是对南方的进攻作战。
而实施进攻作战的战机对我方也是有利的。12月8日黎明,马来登陆军奇袭登陆成功,从而开辟了远距离渡海进攻作战的新局面。攻占香港的部队突破了英中国境。陆海军航空部队对菲律宾美国空军的空中歼灭战,在12月8日的一天里很快就决定了胜负。西太平洋的制空、制海权基本上已落入日军之手。
这时,陆海军的精锐部队就对马来、婆罗洲、菲律宾、香港、关岛、威克岛等地一齐开始了进攻作战。
注:关于南方进攻作战的整个情况及马来、菲律宾作战,请参阅附图2。
1.对南方军和联合舰队的指导
南方军行使统帅权
昭和16年(1941年)11月6日,特任为南方军总司令官的寺内陆军大将当天在大本营陆军部接受了参谋总长杉山大将传达的“须作攻占南方重要地区的准备”的大本营命令,以及有关《南方军作战要领》和《南方作战陆海军中央协定》的指示。当时参谋总长对南方军总司令官提出了下列要求:
“值此皇国非常之秋,阁下受命统率南方军,就阃 [ 译者注:阃,即国门。此处是说委以在国外统率军队之权。 ] 外之重任,不胜庆贺之至。就此提出若干希望如下:
“昨5日御前会议上,圣上已作出决定,帝国决心同美英荷开战;发动武力之时机定为12月初;在做好作战准备的同时,继续同美国进行谈判,倘至12月1日零时,谈判仍不能成功,则将断然发动武力。
“上述的圣上决定,系指在对美谈判不能成功情况下才诉诸武力,因此,南方军应在圣上命令之下,明察行止自不待言,同时不论尔后对美谈判经过如何,均须积极完成作战准备,不得稍有懈怠,在此无需赘言,切望善体本件决定国策的旨意,并领会统帅部的真意。
“此外,命令中已有指示,在作战准备期间,如果受到美英荷军的攻击,为了自卫自可还击,但这时切望千万注意,务使就地解决纠纷,不至酿成意外的开战。同时还请留意,在作战准备期间,甚至在作战期间,对印度支那与泰国均应一如既往,尽量保持友好关系,切勿酿成政略战略上对大局不利的情况。而一旦终于开战,帝国当然要尽政略战略上一切手段,努力在短期内结束战争。不过,结束战争却不容遽然预测。这次战争确为开国以来的大业,军之责任至重且大,无过于今天,望在作战计划指挥上掌握机宜,尤其切望同帝国海军充分合作,迅速达到作战目的,对指挥战争全局作出最大贡献。此外,有关作战计划及其它事宜,随后由幕僚加以说明。”
寺内大将是当时陆军现役大将中的前辈,在这以前曾任军事参议官之职。南方军总司令部在陆军大学里秘密组成,在任命了总参谋长等幕僚之后,立即开始了作战准备工作。特选定参谋次长塚田攻中将为南方军总参谋长。
寺内总司令官根据大本营指示的作战要领和陆海军中央协定,制定了南方军的作战计划,11月10日,把所属各军司令官召集到大本营陆军部进行内部传达,并下达了关于作战准备的命令。
同一天,寺内总司令官在陆军大学会见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山本五十六大将和联合舰队所属南方部队指挥官第2舰队司令长官近藤信竹中将,就南方作战进行了必要的协商。14日,寺内大将所属各军指挥官和幕僚同山本大将指挥的各舰队指挥官和幕僚,又在山口县岩国彼此会晤,陆海军各协同部队都分别进行了必要的协商和作战上的商榷。
这样,在作战准备工作逐步进展中,11月15日上午零时,按照南方军战斗序列建立了各军和各部队的隶属关系。于是开始行使对南方军的统帅权。不过,在这以前,就已作出规定,关于作战准备事宜,南方军总司令官可以分别指挥各军。
南方军的作战计划
如上所述,在对南方军行使统帅权那天,南方军总司令官接受了“须攻占南方重要地区”的大本营命令,为完成任务,制定了南方作战计划,其要点如下:
南方作战的目的在于摧毁美国、英国及荷兰在东亚的主要根据地,占领和确保南方重要地区。
作战分为三期,大致指导如下:
第一期作战
南方作战以先遣兵团在马来登陆与空袭菲律宾同时开始。然后利用空战成果,以主力先后在菲律宾和马来登陆,迅速攻占菲律宾与马来。此外,开战之初,另以一部分兵力急袭占领英属婆罗洲要地。
在上述作战期间,尽速占领荷属婆罗洲、苏拉威西、马鲁古与帝汶的要地,继而随着马来作战的进展,占领苏门答腊南部要地,并准备对爪哇的作战。
第二期作战
迅速压制爪哇方面的敌空军兵力,并攻占该岛。
在第一期与第二期作战期间,相机夺取缅甸南部的空军基地。
第三期作战
确保占领地区的安定,如情况允许,则进行解决缅甸问题的作战。
投入上述作战的南方军兵力,以11个师团和2个飞行集团为基干,对各方面的兵力部署概要规定如下:
一、菲律宾方面
责成以第16师团、第48师团和第65旅团为基干的第14军担任作战,第5飞行集团配属该军。
二、马来方面
责成以近卫师团、第5师团、第18师团(缺川口支队)和第56师团为基干的第25军担任作战,第3飞行集团在南方军直辖下主要担任马来方面航空歼灭战及协助地面作战任务。
但近卫师团初期在第15军司令官指挥下,担任确保泰国安定的任务。
三、泰国及缅甸方面
以第33师团和第55师团为基干的第15军确保泰国的安定,并协助马来方面的作战,同时准备对缅甸方面的作战。
作战初期,近卫师团归其指挥。另外,一旦菲律宾方面形势允许,则将第5飞行集团调转于该方面。
四、法属印度支那方面
以第21师团确保其安定,特别警戒重庆军的入侵。
五、荷属东印度方面
责成以第2师团、第38师团、第48师团及混成第56步兵团为基干的第16军担任作战,使第3飞行集团继协助马来方面作战之后协助该方面作战。
但第38师团与第48师团在各自完成开战之初攻占香港和菲律宾的任务后,使其调转于该方面。
六、婆罗洲方面
责成以第18师团步兵第35旅团(缺1个联队,旅团长为川口清健少将)为基干的川口支队担任作战。
攻占南方的命令
根据大本营命令和上述作战计划,11月20日,寺内总司令官在东京对所属各部队下达了关于攻占南方的如下命令:
一、大本营为完成帝国的自存自卫,建设大东亚新秩序,计划攻占南方各地区。
三、南方军要协同海军,迅速攻占南方重要地区。
主要作战首先针对马来及菲律宾方面,对这两方面同时开始作战,短期内达到作战目的。
关于进攻(进入)作战的开始时间另行命令。
三、第14军须按下列各点击溃菲律宾方面之敌,迅速攻占其主要根据地,尤其迅速攻占首都马尼拉。
1.开战伊始,空袭吕宋方面的敌空军力量。
2.各先遣部队自对敌空军进行第一次打击的前一日起,分别从各自集结点出发,在吕宋岛北部和黎牙实比附近登陆,占领空军基地。
航空部队随上述行动推进航空基地,继续进行空战。
3.该军利用上述作战成果,至作战第15日前后,以主力在仁牙因湾附近登陆,以一部在拉蒙湾附近登陆,迅速攻占马尼拉。
四、为攻占新加坡,策25军须按以下要求首先在马来方面断然进行急袭登陆,并尽量在南方获得立足点。
1.于作战开始日零时以后,以强有力的先遣兵团进入停泊地点,在马来半岛中部东岸急袭登陆,迅速占领空军基地,并尽量在前方获得立足点。
2.在作战第26日前后,该军主力分别在泰国南部开始登陆,一面击溃正面之敌,一面沿马来西海岸方面突击南下。
五、开战之初,第15军进入泰国,以利第25军作战,同时尽量确保该国的安定,并从该方面实施对蒋封锁,同时准备尔后对缅甸的作战。
六、第3飞行集团须于开战之初主要先攻击英属马来方面的敌空军力量,继而以一部歼灭缅甸方面的敌空军部队,同时以主力另以第25军之一部协助第15军作战。
七、第16军须迅速以一部占领达沃、和乐岛及打拉根岛,继而占领巴厘巴板,获取所需航空基地,同时确保重要资源地区。
有关帛琉岛集线点方面的警戒等项,第16军得指挥第14军的部队。
关于占领达沃的部队从集结点出发的时日问题,须受第14军指挥。再者,占领达沃后,须使第14军所属部队恢复该军建制。
八、开战后,川口支队须自集结点出发,首先进攻米里、斯里亚,确保重要资源地区及空军基地,继而尽速占领古晋附近机场。
九、对菲律宾、英属马来及缅甸等占领地区,为依复治安,取得重要国防资源并确保部队就地补给,第14军、第15军、第16军、第25军与川口支队须在各该方面分别实行军事管制。
十、作战时刻以日本中央标准时间为准。
十一、余在东京,11月25日启程,先到台北。
上述命令是规定开战后40天到50天内所属各军和兵团的作战行动的。因此在命令中除交给了第14军攻下菲律宾的作战目标——马尼拉为止的任务外,对其他各军则只交给了作战开始时的行动任务。为了直接传达命令,总司令部作战参谋荒尾兴功中佐飞赴台北、广东、西贡各地。当时第14军司令部设在台北,川口支队司令部设在广东,第15军、第25军和第3飞行集团司令部设在西贡。
发布“寿甲第5号”命令
寺内总司令官及其幕僚们于11月25日秘密进到台北。
寺内总司令官知道关于和战的最高会议将于12月初作出决定。同队他的幕僚同大本营幕僚已就开战时进攻作战开始的命令即上述大陆命第569号(鹫)提前商洽停当。
12月2日,南方军接到大本营发来的发布上述鹫号命令的军机电报后,下午4时41分当即向所属各军发出“寿甲第5号为山形”的紧急电令 [ 注:(寿甲第5号系指南方军总司令官发布的第5号命令,11月19日至22日,荒尾兴功飞往各地时,已将这项命令亲手交给了各军司令部。其中第一项是“作战开始日定为 月 日”,并事先规定,一俟收到隐语紧急电令立即启封。“山形”是“8”的隐语,“1”的隐语是“广岛”,“2”的隐语是“福冈”等,“寿甲第5号为山形”翻译过来就是“寿甲第5号命令中第一项开战日定为8日。(参见防卫厅战史研修所战史室著战史丛书——《马来作战》,1969年增印版第136——144页) ] 。这封电令应于收到同时启封的密封命令预先已下达各军。不消说,这就是须在12月8日开始进攻作战的南方军命令。
南方军总司令官于12月4日进抵西贡,同日凌晨,第25军先遣兵团从三亚港启航。同时第3飞行集团从华南和法国印度支那北部的中间展开位置进入法属印度支那南部,5日展开完毕。这些日子,南方军曾就英军如果抢先一步进入泰国,或者英军或美军真的前来进行空中海上先发制人攻击时,应如何指挥作战的问题,也作了认真研究,并且准备了相应的作战命令,但这种情况均未出现。
联合舰队的作战要领
11月5日,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山本五十六大将接到大本营关于实施作战准备的命令后,当天立即在佐伯湾旗舰长门号上以《联合舰队作战命令第1号》通告了联合舰队的作战计划。这个作战计划原是根据同大本营的内线联系事前制定的。
海军把从开战到对南方重要地区大体攻占完了之间的作战作为第一阶段作战,把此后的作战作为第二阶段作战。联合舰队将第一阶段作战进一步划分为下列三期。
第一期作战:从开战大体到攻占菲律宾的陆军主力登陆完了之间的作战。
第二期作战:从第一期作战结束大体上到攻占英属马来的陆军主力登陆完了之间的作战。
第三期作战:从第二期作战结束到攻占荷属东印度的作战告一段落之间的作战。
在第—阶段体战中,美国主力舰队可能前来进攻,对此事前当然有所估计,并且甚为担心。但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大本营的方针仍然是坚持把在菲律宾和马来的作战继续下去,联合舰队要把第3舰队和南遣舰队投入菲律宾、马来的作战,而准备将其余部队全部调到迎击美军的作战方面。
海军南方部队的作战要领
在第一阶段作战中,配合南方军担任攻占南方作战的海军,是第2、第3舰队司令长官近藤指挥的南方部队。南方部队是以第3舰队、南遣舰队和第11航空舰队为基干的部队,其作战方针大致如下:
南方部队在保持局部优势的同时,扫荡和歼灭菲律宾、英属马来、荷属东印度方面所在敌舰队,并协同陆军进行下列作战。
(甲)对英属马来及菲律宾同时开始作战,对该方面所在敌空军兵力及舰队予以先发制人的空袭,反复攻击,同时尽速使陆军先遣兵团在马来、菲律宾登陆,继而在英属婆罗洲的要地登陆,推进航空部队加强航空作战。
(乙)待取得前项战果之后,使陆军进攻兵团的主力依次在菲律宾、马来登陆,并迅速攻占之。
(丙)作战初期,占领苏拉威西,继而占领荷属婆罗洲、南部苏门答腊要地,并相机占领马鲁古群岛、帝汶岛要地,整修所在航空基地。
(丁)前项航空基地一经整修。立即逐次推进航空部队,压制爪哇方面的敌空军兵力,待取得成果后,使陆军进攻兵团的主力在爪哇登陆,并攻占该岛。
根据上述作战方针,南方部队的兵力部署大致如下表:
海军南方部队兵力部署
2.进驻泰国
进驻谈判的开始时刻
把泰国拉入日本阵营并确保其安定,这对进行南方进攻作战及其后的长期持久战是绝对不可少的重要条件。可是,正如前述,关于泰国的动向,虽然对銮披汶首相的亲口态度和他的独裁力量寄予了很大希望,但鉴于其复杂的国内情况,认为还是难以遽然预测的。同时情况也很令人担心,英国方面会不会抢先一步推行同我方将要实行的进驻要领相似的措施。当时泰国虽然强烈地标榜严守中立,但这实际上无论对日英哪一方来说毕竟都是不可能的。
大本营根据前述大本营政府联席会议决定的《对泰措施要领》,11月24日向南方军总司令官通知了《对泰措施要领》,同时作了指示,其要点如下:
一、南方军总司令官与海军联系,随同驻泰大使进行的谈判,就有关进驻的—切军事事项,负责与泰国当局进行谈判。
三、上项谈判的开始时机,预定在X-1日18时以后,X日零时以前。
三、南方军总司令官务必将驻泰大使开始进行对泰谈判的确定时刻于X-1日18时以前通知给驻泰大使,且对上项谈判予以援助。
四、不管对泰谈判成功与否,要按预定计划进行进驻,但在确定从泰国东部国境开始进入和直接在曼谷登陆的时机时,应尽可能避免日泰两军发生冲突。
五、根据情况,如果认为在进驻之前开始谈判不利时,须事先报告,接受中央的指示。
六、当开始作战(X日)的命令发布以后,英军先我进入泰国,或我军受到英军先发制人的攻击,以及在上述命令发布之前,奉命进驻时所应采取的措施,概以上述各项为准。
由此可见,对泰谈判的开始时日,大本营和政府大致规定为12月7日下午6时以后,8日上午零时以前。但其准确时刻的决定,为使紧密地同作战相吻合,授权给了南方军总司令官。而南方军总司令官又必须将其决定下来的时刻在7日下午6时以前通知给坪上驻泰大使。至7日,寺内总司令官作出决定,谈判开始的时刻定为当日下午12时。
銮披汶首相的苦衷
很明显,介于日英两国势力之间,处于山雨欲来的可怕形势下,銮披汶政府的苦心确实非同小可。11月27日傍晚,銮披汶总理通过广播向国民讲述了下列几点:
“泰国人对任何外国人都不应特别怀有敌意。无需因为在英属马来和法属印度支那集结了外国军队而惊慌。不要轻信外国宣传而轻举妄动。泰国应该增强国防力量,以防一旦有事。
英美两国大使都希望根据亲善条约,增进友好关系。日本大使宣称,日军进驻法属印度支那决不是为了侵略泰国。
希望泰国国民团结一致,支持政府的方针。”
12月4日,驻泰陆军武官田村浩大佐来到西贡,要求南方军把从法属印度支那方面向泰国中部的陆路进驻,暂时推迟到进驻泰国南部之后。关于要求的理由,田村大佐从西贡向大本营作了如下报告:
“我于3月15日同銮披汶首相举行会谈,获得如下保证:‘如果日军暂时不向泰国中部进驻,尊重泰国政府的面子,日军进入巴蜀以南泰国领土将不受妨碍,且决心举国上下尽速予以积极协助。’请谅察泰国政府着眼大局的希望,妥善处理,以期得以在此历史性的瞬息取得日泰合作之实绩。
附带提一句,銮披汶首相目前正以坚强意志领导和掌握着泰国政府,此事属实。”
于是,南方军为了实现友好进驻,决定把向泰国中部的进驻推迟到8日正午左右。
第15军的进驻准备
第15军(军司令官饭田祥二郎中将、军参谋长谏山春树少将)是担任首先进入泰国,确保其安定,然后再担任缅甸作战的部队。它是由第33师团和第55师团为基干组成的。
第15军司令部在大阪组成,11月27日到达西贡。
在四国编成的第55师团(师团长竹内宽中将),11月26日、27日前后,其主力与宇野支队(以宇野节大佐指挥的步兵第143联队为基干)循海路分别到达海防和西贡。第33师团(师团长樱井省三中将)当时还驻在华中,预定开战后循海路向曼谷进发。第55师团主力预定靠铁路运输从海防逐次南下,但其行动的开始却被控制在开战之后。因此,开战时第15军能马上投入的兵力仅有宇野支队。于是驻在法属印度支那南部的第25军所属的近卫师团(师团长西村琢磨中将),暂时作为进驻泰国的兵力,被编入第15军司令官指挥之下。
根据上述11月20日发布的南方军命令,第15军作了部署,决定近卫师团于翌日21日进驻泰国,宇野支队接着于25日进驻泰国。任务是:近卫师团以主力循陆路,以吉田支队(以吉田少佐指挥的步兵一个大队为基干)循海路进驻曼谷;宇野支队循海路进驻靠近泰国南部暹罗湾沿岸各机场,然后迅速攻占缅甸南部印度洋沿岸地维多利亚角。近卫师团主力的进驻,预定在12月8日拂晓开始,至12月5日,因上述原委,决定推迟到12月8日正午。
12月3日,饭田军司令官在芹交海面视察宇野支队情况,在伏见号舰上命令宇野支队须在12月8日开始进驻泰国。
在这以前,第15军为了处理伴随进驻而同泰国进行的军事交涉,已先派遣副参谋长守屋精尔少将以下等人前往曼谷。守屋少将是曾任驻泰陆军武官的泰国通。
銮披汶失踪——完成友好进驻
坪上大使按照南方军总司令官的通知,准备在12月8日正午零时开始同泰国进行谈判。以銮披汶首相为谈判的直接对手是绝对必要的。可是很不凑巧,7日夜里,銮披汶首相因为到东部国境去视察不在首都。海军大臣也公出到梭桃邑军港去了。没料到谈判碰到了极大的障碍,坪上大使不得已于8日上午1时50分将要求事项交给了外务大臣。当时大本营接到銮披汶首相行踪不明的报告,担忧会引起日泰两军的冲突,大有为山九仞功亏一篑之慨。果然,时过上午3点也未收到泰方的答复。寺内总司令官综观全局,决定改变原来计划,断然立即实行陆路进驻,8日上午3时30分下达了这项命令。
近卫师团主力于12月8日晨越过国境向前挺进,其先头部队于9日拂晓到达曼谷。吉田支队6日从富国岛出发,8日黎明在班卜海岸登陆,傍晚先于师团主力进入曼谷。
由于进驻是在谈判没有达成妥协的情形下进行的,在两三个地点发生了一些纠纷,但不久泰方就采取了停止抵抗的措施,没有酿成大问题。8日正午,就允许日军通过和为此提供方便及采取措施以避免日泰两军发生冲突等问题,日泰两国取得了谅解。
另一方面,宇野支队于12月5日从芹交海面启航,在海军护航下,8日上午8时至9时,以主力在尖喷登陆,各以一部在巴蜀、万伦及那空县贪玛叻登陆。随着泰国贯彻停战命令,登陆部队友好地进驻到各登陆点附近机场。支队主力在尖喷为以后的前进做好准备之后,12月11日前进到泰国国境的克拉河畔,在第10飞行团的协助下,14日夜里攻占了维多利亚海角。
日泰同盟条约的签订
日军进驻后,泰国态度很快好转,12月10日銮披汶首相向坪上大使作出保证,答应签订同盟条约。就这个问题,12月11日,坪上大使向东乡外务大臣拍发了电报,其电文如下。至12月2l日,日泰同盟条约正式签订。
一、8日取得谅解后,由于军方也希望进一步向军事同盟方向发展,正当开展这项工作时,本日即10日下午7时接到銮披汶首相打来电话,遂带领陆海军武官往访,在进行了下述谈判之后,使其按照原案(但注除外)接受了《对泰措施要领附件攻守同盟》。
二、开头由銮披汶陈述意见,他说:我自己早就作出保证决不以日本为敌。即现在泰国只有决心对英开战一条路。但国民亲英传统悠久,将舆论引向对英战争并不容易。因此,指导这项工作,首先着手的是要从今夜9时起,在全市下戒严令,以封锁英国、重庆等的策谋。再者,近期内要对内阁加以改选。我认为要达到日本方面签订军事同盟的愿望,需要经过上述阶段,尊意如何?
于是我说,本大使珍视并相信阁下的决心,但此时此刻阁下的决心如无任何具体行动加以证实,我将无法使日本国民和当地日本驻军知道阁下的诚意。本大使遂出示协定方案,并说希望阁下立即在此方案上签字。銮披汶粗读后表示同意,并答应立即签字。
三、然而不巧,我方准备的文件没有多余部分,因而约定明晨准备好文件再完成签字手续,便退出了。另外,当时说明:签订的本协定具有记录性质。以签订上述同盟条约为转机,泰方态度变得更加协调起来。12月中旬决定了有关缅甸作战的《日泰两军共同作战纲要》。
3.发动马来作战
马来作战作为南方进攻战中的重点作战付出了最大的努力和苦心。这个作战从排除敌空军海军的抵抗,进行远距离渡海登陆开始,中经突破马来半岛上长达一千公里的狭长陆路,以攻占现代要塞化的新加坡要塞而告终,其中包含战略战术上各种困难的问题。而作战上最大的问题,当然就是在开始作战行动的登陆作战上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危险性。为了排除这种危险,要事前击溃敌空军、海军力量,获得制空制海权,然后再进行登陆,这是登陆作战的常规战法。
可是,日本军队由于上述的那些情况,准备通过战争伊始的奇袭登陆来克服这种危险,而且出色地取得了成功。
马来方面的敌情、气象
马来的英国当局似乎已经断定同日本的冲突将不可避免,便将陆军空军兵力向马来北部方面移动,11月下旬在吉打平原一带举行了大规摸的陆海空军演习。12月初,英国海军发表了新东洋舰队的编制,司令官菲利普斯中将搭乘最新式的精锐战舰威尔士亲王号,带着战舰却敌号驶进新加坡港,表明它对远东的事态将发挥威慑力量。
马来的英国空军将其主力配备在新加坡,将其一部配备在泰国国境方面,用舰艇和飞机对新加坡东方海面的巡逻相当严密,对哥打巴鲁、关丹方面也已经开始了空中巡逻。在泰国国境方面配备了得力的陆军部队,据判断,在哥打巴鲁至少有9千,在吉打州地区约有2万兵力。
马来的气象特征对日军计划的奇袭作战的成败有着巨大的影响。马来半岛本来夹在南中国海和孟加拉湾中间,几乎不受这两个海湾的台风的影响,只有显著的季风的影响。即从11月至次年3月之间,一股是东北信风期,东北风强,且有降雨,所以东海出现暴风雨天气,而越是马来的北部,这种暴风雨天气来的越早。在这个东北信风期期间,波浪可达1.5至2米,一般认为登陆作战几乎不可能。如前所述,陆海军统帅部在决定开战时机上相当重视了这点。而在进入东北信风期之后进行这种登陆作战,是出乎敌人意料之外的。再者,在东北信风期期间,由于受到中央山脉的影响,东岸一带降雨特多,而西岸一般是晴天。这对于进行航空作战也有相当大的影响,总的来说对日军是不利的,但也有有利之点,即为了实现奇袭登陆,这种天气将使敌机的侦察陷于困难。
第25军的作战计划
担任马来作战的部队,陆军主要是第25军和第3飞行集团,海军是以南遣舰队为基干的马来部队,在其属下配有第22航空战队。
第25军(军司令官山下奉文中将、军参谋长铃木宗作中将)最初以近卫师团、第5师团(师团长松井太久郎中将)和第18师团(师团长牟田口廉也中将)为基干,至11月27日增加了在国内动员的第56师团(师团长渡边正夫中将)。第5师团是专搞登陆作战的师团,是中国事变以来转战各地,历经百战的精锐部队。
曾任关东防卫军司令官的山下中将,11月15日来到西贡,11月20日接到上述南方军的命令。在此之前,第25军的作战计划已根据内部通知的南方军作战计划进行了充分研究,在他就任司令官的同时便确定下来,并与第15军司令官、第3飞行集团长、南遣舰队司令长官、第22航空战队司令官之间达成了协定。
第25军作战计划概要如下:
第一 方针
一、开战伊始,与航空部队及海军协同,以主力在马来半岛颈部以南地区登陆,一边击败英军,一边向霹雳河一线挺进。继第一批部队登陆之后,逐渐增强兵力,与航空部队协同,经吉隆坡进到柔佛水道一线,待各方面准备就绪后,攻占新加坡。
在此期间,相机以一个兵团在马来东南海岸登陆,以利于军主力作战。
二、如果事先察觉以军主力进行的第一批登陆有困难时,可以一部兵力进驻泰国南部,待航空部队进入该地附近后,再实行军主力的登陆作战。
第二 要领
一、以第5师团为基干的军主力部队集结于三亚港(榆林港),在海军护航下,于X-4日从该港出发,X日拂晓,以主力在宋卡登陆,以一部在北大年登陆,分别占领机场,同时不失机宜地突破国境,击败所在之敌,从亚罗士打及贝汤方面向霹雳河一线挺进,尽力确保该地桥梁。
四、佗美支队(作者注:以第18师团步兵第23旅团长佗美浩少将指挥的步兵第56联队为基干)集结于三亚港,与军主力一起,X-4日在海军护航下从该港出发,X日拂晓在哥打巴鲁登陆,击败所在之敌,占领该地附近机场(指哥打巴鲁东北方机场,如果情况允许,迅速占领丹那马叻及腊贾机场),尔后随着军主力方面作战的进展,逐次向瓜拉丁加奴及关丹方面机动,并占领机场。
在不得已情况下,可在军主力登陆后登陆。
五、如果以军主力于X日登陆有困难时,根据情况,可以一部在马来半岛颈部登陆,同第15军共同修整该地附近机场,待一部分航空部队挺进到该地后,在其掩护下使军主力登陆。
六、近卫师团在开战之初,在第15军司令官指挥下进驻泰国后,循陆路和海路逐次向马来军主力方面转进,集结于第5师团后方,根据情况,推进第5师团或超越突进,尤其尽力使以大约步兵3个大队为基干的部队,至迟于X+15日前后集结于第5师团后方。
七、第3飞行集团在X-3日以前,在法属印度支那南部,以一部担任运输船队的掩护,同时于开战之初,配合海军航空部队主要攻击马来北部机场,歼灭敌机,掩护军主力登陆,尔后以主力压制敌空军,以一部协助地面作战。
八、第二批登陆部队在X+3日以前集结于金兰湾,X+8日前后在宋卡、北大年、哥打巴鲁登陆,增强第一批登陆部队。
军主力集结于台湾及广东附近,随时出发,在海军护航下,于X+25日前后以主力在宋卡登陆,以一部在北大年附近登陆,赶上第5师团。
九、进到霹雳河一线时调整态势,然后渡霹雳河(预定X+15日前后)向吉隆坡挺进,占领该地后,继续击败敌军,向柔佛水道挺进。
在此期间,以一部乘舟艇沿西海岸机动,以利于军主力作战。
十、第18师团主力在马来半岛颈部登陆后,迅速攻占槟榔屿,确保霹雳河以北军后方地区的安定,准备自该方面对苏门答腊的作战。
十一、第56师团主力随着军主力作战的进展,在关丹至丰盛港之间的地区登陆,向柔佛方面挺进,策应军主力作战。
十三、进到柔佛水道一线后,集线全部战斗力,作进攻新加坡的准备,然后以主力从陆桥以西地区渡过柔佛水道,进攻新加坡。
十三、军战地指挥部于X-15日前后自西贡出发到三亚,乘龙城号与第5师团第二批登陆部队一起,于X日拂晓在宋卡登陆,尔后随着战况的进展逐次向太平、吉隆坡、居銮挺进。
第三 实施的细目
一、登陆点及登陆顺序
第一批
(1)宋卡东侧海岸(右翼队)
第5师团司令部
步兵6个大队
炮兵4个中队
坦克3个中队
航空部队
(2)北大年河口西侧海岸一部在贴帕东侧海岸(左翼队)
步兵3个大队
炮兵2个中队
坦克1个中队
航空部队
(3)吉兰丹河口东侧海岸(佗美支队)
旅团司令部
步兵3个大队
炮兵1个大队
航空部队
第二批
主力在宋卡,一部在北大年及哥打巴鲁。
第5师团主力的车辆
重炮1个大队
坦克4个中队
佗美支队的车辆及马匹
第三批
主力在宋卡,一部在北大年
第5师团步兵3个大队、炮兵1个大队
第18师团主力(步兵6个大队、炮兵8个中队)
军直属部队
兵站部队
第四批
宋卡方面 近卫师团之一部(步兵3个大队、炮兵1个大队)
第五批
根据情况在关丹至丰盛港之间
第56师团主力(步兵6个大队、炮兵2个大队)
二、登陆开始日期、时刻及登陆日程
(1)第5师团第一批登陆部队于X日0300开始登陆,拂晓前卸载两次,一天半卸完。
(2)佗美支队第一批登陆部队X日0100前后(不得已时推迟至X+1日0100以后)开始登陆,拂晓前卸载三次,运输船队退避到北大年方面,X日夜在海军兵力护航下再进入哥打巴鲁锚地,次日拂晓前卸载完毕。
(3)第5师团及佗美支队第二批登陆部队于X+8日前后拂晓开始登陆,三天完毕。
(4)上述以外部队登陆日期、时刻及卸载日程另定。
三、运输船队的船队划分及行动
(1)运输船队
宋卡登陆部队 11艘
北大年、贴帕登陆部队 6艘
哥打巴色登陆部队 3艘
(2)运输船队的航线 如附件(作者注:从略)
(3)速度
高速度 15节(佗美支队分进后该部队为16节)
原速度 14节 半速度 12节 低速度 9节
四、协助的航空部队
(1)兵力
陆军459架,另预备机153架,共612架
海军158架,另预备机29架,共187架
总计飞机799架
(2)使用的基地
(甲)海南岛及法属印度支那
陆海军共用——海口、三亚、黄流、岘港、宁和、西贡
陆军主用——河内、海防、金边、唝呸、富国岛、磅清扬、昆铃、邏粒
海军主用——嘉定、朔庄、边和。
根据情况可临时使用富国或唝呸、茶胶。
(乙)泰国南部
陆海军共用——万伦
海军临时使用——宋卡、北大年
陆军主用——海军以外的陆上基地
军司令部关于登陆的命令
山下军司令官根据上述作战计划及南方军命令,11月23日在西贡就军的登陆部署发出命令,其要点如下:
一、本军的任务在于神速攻占新加坡,摧毁英国远东根据地。
南遣舰队、第3飞行集团与第15军协助本军作战。
二、本军与海军协同,X日拂晓在马来半岛中部东侧海岸方面登陆以主力一举向霹雳河一线挺进,占领并确保渡河点及机场,然后准备尔后的作战。关于X日,另行通知。
三、第5师团须于X-4日晨自三亚港启航,X日拂晓以主力在宋卡方面登陆,以一部在北大年、贴帕方面登陆,在占领机场的同时,以一部确保班萨道及贝汤附近以北重要地点,然后尽速以主力自班萨道方面,以一部从贝汤方面向霹雳河左岸一线挺进,占领并确保渡河点及机场,然后准备尔后的作战。
四、佗美支队须跟随第5师团行动,X日拂晓在哥打巴鲁方面登陆,占领敌机场群,以利于军主力作战。
根据情况,如延期登陆时,X-1日1000以前另行命令,此时该船队须在富国岛附近待命。
五、第二批登陆各部队在坦克第6联队长指挥下,须于X-5日前后自金兰湾出发,X+6日前后以主力在宋卡附近登陆,以一部在北大年附近登陆,迅速向双溪大年方面挺进。
六、铁道第9联队长须在日泰间协定签订后,尽速开辟和利用该铁路,不失时机地向瓜拉江沙挺进,以利于本军的作战。
七、11月25日以后,我在三亚,尔后乘龙城号同第5师团一起于X日拂晓在宋卡登陆。
贯穿马来作战的精神
奇袭和突进,是在对马来的作战计划和登陆部署中贯彻始终的精神。
不用乙案(击溃敌空军兵力之后再登陆),而选择了甲案(在航空歼灭战开始的同时实行登陆),把作战的命运委之于奇袭这一招,已如前述。再有,关于在英属马来的空军基地哥打巴鲁的登陆,按大本营计划的方针是,主力部队在泰国南部登陆后,只要该地区航空基地修整的情况允许,就尽速进行。而当地陆海军却决心要在主力在泰国南部登陆之前或至迟也要同时进行。
还有,按大本营的计划是,第25军要派先遣兵团首先登陆,军主力在其掩护下登陆然后扩大先遣兵团的战果。可是第25军的精神却不是先派遣第5师团,而是以第5师团为基干的军主力首先登陆并就这样向距离1000公里的新加坡挺进。这简直是超人的突进作战。
再有,如果依靠来自法属印度支那南部的航空部队的协助,那么,在掌握登陆点附近的制空权上就会产生漏洞。为了弥补这个漏洞,除了预先在距马来最近的富国岛上推进战斗机场外,还侧重这样一种战法,即让登陆部队以最快速度占领和确保登陆点附近的机场,使航空部队紧跟着进入这里。这种方式是后来美军反攻时所采用的常规战法。
第3飞行集团
在南方军直辖下,将担任马来方面及缅甸方面航空作战的第3飞行集团(集团长菅原道大中将),由第3、第7、第12飞行团、第15独立飞行队、飞行第81战队以及航空地勤部队等组成,另外增加配属第5飞行集团的第10飞行团,其力量是战斗机约180架,轻轰炸机约100架,重轰炸机约130架,司令部侦察机约45架,总计约450架。同时预定,随着菲律宾作战告—段落,为加强缅甸方面的作战,第5飞行集团将调到泰国方面。
原来把司令部设在南京,担任中国方面作战的第3飞行集团,11月16日将其战斗司令部迁往西贡,12月1日更前进至金边,以企图促进作战的准备。
因此至11月末,航空地勤部队已经先于飞行部队,主要在法属印度支那南部展开完毕。如前所述,在开战的最高会议确定以前,飞行部队的大部已在法属印度支那北部以北地区进行了中间展开。随着12月2日开始进攻作战命令的下达,立即进到法属印度支那南部,至5日作战展开已大致完成。
第3飞行集团在以主力担任马来方面航空作战,以第10飞行团为基干之一部担任缅甸方面航空作战的方针下,部署了兵力。它在开战伊始将要面临的作战高峰,是在马来方面的航空歼灭战、在运输船队上空的直接护航以及紧跟第25军登陆的航空部队向马来的挺进。
关于这些方面,集团长都制定了周密的计划。考虑到飞机的性能,计划航空歼灭战在英属马来北部由陆军航空部队执行,在英属马来南部由海军航空部队执行。第3飞行集团把攻击重点对准敌鱼雷攻击队机场、尤其重视战斗机队利用烧夷弹、炸弹和扫射进行的对地攻击。对于航空部队紧跟登陆向马来挺进也作了部署,即至迟在开战第二天便以第12飞行团为基干的先锋部队挺进到马来。这个第12飞行团是曾在诺门坎事件中博得声誉的陆军战斗机部队的最精锐部队。
海军马来部队
在马来作战和进驻泰国时与陆军协同作战的海军部队,是南遣舰队司令长官小泽治三郎中将指挥的马来部队,其兵力是南遣舰队加上第7战队、第3水雷战队、第4、第5潜水战队及第22、第12航空战队等。为策应第25军第一批登陆,马来部队的兵力部署大致如下表:
海军马来部队兵力部署
根据上述兵力部署,马来部队的主力于11月26日在海南岛三亚集结完毕,航空部队至12月6日将基地推进到法属印度支那南部,而且其水上飞机部队已经配备在以法属印度支那沿岸为基地的运输船队的警戒战位上。
奇袭登陆成功——我领事馆在熟睡中
第25军司令官于11月25日正午率参谋长以下幕僚,乘飞机从西贡到达三亚。这时第一批和第二批登陆部队正按照计划从各方面向集结点三亚集中。当天傍晚,军司令官召集松井第5师团长、牟田口第18师团长、佗美支队长和铁道第9联队长等,下达了上述的登陆命令。
12月8日傍晚,第25军接到“寿甲第5号”命令,4日上午6时30分,在马来部队护卫下从三亚踊跃启航。这时正是海军机动部队在中途岛东北海面上刚则将航向改为东南向夏威夷进发之后。第25军的官兵对于在遥远的太平洋那边将要采取的这种壮烈行动一无所知。
按照计划,航线是这样的:从三亚港启航后至5日傍晚,一直朝正南南下,此后在印度支那半岛南方海面西航,6日夜半将航向改向西北,佯装好象经由暹罗湾驶向曼谷似的,7日正午在富国岛西南方地点将航向急速改向西南,向宋卡、北大年和哥打巴鲁分进。在此之前曾扬言,为了切断印度与中国之间的物资运输线,要派兵到泰国方面去。佯装要证实这一点才选定了这条航线。
6日正午前后,船队接触到敌机。7日收到海军情报,说敌舰队可能驶离新加坡出击。情况顿时紧张起来,但并未受到任何阻碍,比预定时刻提前到达分进点,时间是7日上午10时30分。7日晨以来,第3飞行集团经常以几架战斗机在上空掩护。船队从此朝向登陆点,开始向西南分进,7日午夜子时前后分别进入锚地。当夜日落为下午8时,月出为下午11时,阴历18日。
宋卡、北大年方面的第5师团进入锚地后,立即开始了登陆艇的下水和搭乘。作业虽然得到了月光支援,但是由于受到前夜暴风雨余波的影响,浪高达1.5米至2米,活动极其困难,登陆作业远远超过了预定时间,幸而未被敌人发现。上午4时10分在宋卡,上午4时30分在北大年,都没有遇到任何抵抗完成了登陆。附近民户灯火通明,我驻宋卡的领事馆不知日军登陆,尚在熟睡中。
山下军司令官同第二批登陆部队一起在宋卡登陆。
猛攻哥打巴鲁——淡路山号沉没
另一方面,佗美支队在哥打巴鲁方面的登陆,果然遇到了空、陆敌人的抵抗。由淡路山号、绫户山号、佐仓号3艘组成的优秀船队,在第3水雷战队司令官桥本少将指挥的第1护卫队主力的护航下,7日下午11时30分前后进入锚地抛锚,第一批登陆的舟艇群很快在8日上午1时30分向敌岸进发了。由于潮流的缘故,登陆舟艇被冲到西方敌人阵地附近,于是排除敌人的枪炮火力,断然进行了登陆,时为上午2时。
从上午3时30分前后开始,三、四架敌机反复来袭,由于果敢的对空应战,击落其七架。但淡路山号却直接中弹多处,上午5时30分起火,绫户山号和佐仓号受了伤。佗美支队长在第二批登陆结束后,决定停止卸载,8日夜里再干。第1护卫队指挥官率领绫户山号、佐仓号向北大年方面退避,日落后返回,从9日黎明起恢复卸载,至9日傍晚卸载完毕。淡路山号沉没,其他两艘虽然也受了重创,但还能航行。淡路山号的沉没是大东亚战争中最初丧失的一艘船舶。
青木战斗飞行团
第3飞行集团在8日天亮之后就开始了航空歼灭战。其第一次攻击对准哥打巴鲁及塞塔地区敌空军力量,开战两天就压倒了敌人,大约击毁马来英国空军三分之一,迫使敌空军力量退避蜷缩在新加坡地区。
第12飞行团长青木武三少将,8日在法属印度支那基地正翘首待望登陆部队占领机场的消息,但至上午9时也没有得到准确消息,于是青木飞行团长估计可能要在敌人中间着陆,便以全力出动,令飞行第1战队向宋卡机场上空,今飞行第11战队向北大年机场上空挺进。飞行团长飞在前头直接指挥飞行第l战队在宋卡上空巡行,但未发现敌踪,知道机场已在我军手中,上午11时10分便毅然在宋卡机场着陆。由于北大年机场浸水过多,所以飞行第11战队也接着在宋卡机场着陆。
海军第22航空战队于8日拂晓长驱直入,给新加坡敌空军兵力及军事设施以第一次打击,使敌丧胆,9日下午扫射了关丹机场。于是马来方面航空歼灭战大局已定。
4.英国东洋舰队的覆灭
威尔士亲王号的出现
英国东洋舰队的主力——战舰威尔士亲王号和却敌号的动静,是对马来进行第一批登陆作战中全军共同关心的问题。
12月8日下午,据第22航空战队的空中侦察,确认在新加坡湾内有战舰2艘、巡洋舰2艘、驱逐舰4艘,判断这2艘战舰就是威尔士亲王号和却敌号。9日下午的空中侦察也报称这2艘停在湾内,于是推定敌主力仍在新加坡湾内待命中。
然而9日下午5时10分,突然从搭乘伊65潜艇的第30潜水队司令那里发出警报:“发现敌却敌号型战舰2艘,地点在昆仑岛的196度、225英里处、航向340度、航速14节。”敌主力舰为袭击我登陆船队正在瓜拉丁加奴海面北上。
从登陆海面向金兰湾返航的马来部队立即进入迎战部署,登陆点的运输船采取了迅速前往暹罗湾退避的措施。
马来部队指挥官小泽中将和随后南方部队指挥官近藤中将指示的战斗方针是,要靠飞机和潜艇极力保持接触,待次日天亮,倾注航空部队之全力攻击敌舰队,且集结水上部队予以策应。
从9日夜到10日,马来部队利用舰载机和潜艇奋力同敌舰保持接触,但因受到降雨影响不时失掉目标。10日上午3时41分,伊58潜艇发现了正在返航南下的敌舰队,虽以海上16节速力追踪,但上午4时30分终于失掉了接触。
南下途中的南方部队主队与北上途中的马来部队10日上午4时前后,在昆仑岛东南方约50英里处会合,为搜索敌舰队继续南下,收到上述报告后认为无论如何也追赶不上,便于上午8时15分决心放弃了追击。
邱吉尔首相的沮丧
10日上午11时56分,发现了一度失掉目标的敌舰正在关丹东方约40海里处南下。以第22航空战队为基干的海军航空部队倾注全力蜂拥而上,从下午零时14分至下午2时50分,对敌舰队进行了猛攻,终于击沉了威尔士亲王号和却敌号。
我方只不过自己爆炸飞机3架,战死21名而已。国民欢腾,全军官兵对海军航空部队的勇敢战斗致以衷心的感谢。
邱吉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回亿录》中曾对当时的情况作了如下叙述:
“10日那天,我在开文件箱时,床边电话铃响了。那是军令部长打来的。他的声音不同往常,象在咳嗽,又象在扼制涌上心头的某种感情,最初听不清楚。‘首相,我必须报告一个消息,威尔士亲王号和却敌号都被日军击沉了——大概是被飞机击沉的。汤姆·菲利普斯淹死了。’‘是这样吗’‘毫无怀疑余地。’于是我把话筒放下了。幸亏是我一个人。在整个战争期间,我没有受到过比这更直接的打击。”
5.发动菲律宾作战
菲律宾是由大小七千多个岛屿组成。最大的是吕宋岛,有朝鲜一半那么大。第二是棉兰老岛,比北海道略小些。第三是萨马岛,比四国略小。以下按顺序排列便是内格罗斯岛、巴拉望岛、班乃岛、民都洛岛、莱特岛、宿务岛。
可是,开战之初,日军面临的菲律宾作战,主要是攻占位于吕宋岛上的首都马尼拉和占领棉兰老岛上的达沃。马尼拉既是美国在远东的根据地,也是菲律宾的政治、军事和经济的中枢,达沃是菲律宾南部的政治、军事、经济要冲。认为我方如果取得这两个城市就能控制整个菲律宾,既能达到上述攻占非律宾的战略目的。
不过当时也预料到,吕宋岛作战结束之后,为了扫荡残敌,还必须在菲律宾中部继续进行部分作战。
正攻法的登陆作战
担任攻占菲律宾的部队是陆军第14军(军司令官本间雅晴中将、军参谋长前田正实中将)和第5飞行集团(集团长小畑英良中将),海军是以第3舰队为基干的菲律宾部队(指挥官高桥伊望中将)和第11航空舰队(司令长官塚原二四三中将)。此外还决定由南方部队本队和马来部队前来支援。
第5飞行集团在菲律宾作战期间被置于第14军司令官指挥之下。第14军的兵力以第16师团(师团长森冈皋中将)、第48师团(师团长土桥勇逸中将)和第65旅团(旅团长奈良晃中将)为基干,第65旅团是守备兵团。另外,我航空兵力有:第5飞行集团约200架,第11航空舰队约300架,计约500架。
如前所述,马来作战是以奇袭登陆为重点航空攻击和登陆同时进行的。但在菲律宾作战中却采用了登陆作战的正攻法。这就是先进行航空歼灭战,获得制空权后再开始登陆作战。对菲律宾进行这种航空歼灭战,主要是鉴于敌我航空的战斗力及配置的对比,我方有充分把握的缘故。
然而,为了有利地完成航空歼灭战,在菲律宾作战中仍还需迅速把航空基地推进到敌占区。而且菲律宾的地势也容易在同其军事中枢处于隔绝状态的要地靠先遣一部分兵力来确保航空基地的推进,即使是在吕宋岛内也是如此。
关于作战计划的总的设想
这样,攻占菲律宾的作战计划便基于下述总的设想制定出来。
一、将作战的成败赌之于航空歼灭战的成果。从开战伊始,即以陆海军基地航空兵力,以台湾和帛琉为基地,对吕宋岛的美国空军实行航空歼灭战。
在此期间,以一部分母舰航空兵力攻击棉兰老岛方面,使之策应上述航空歼灭战。航空歼灭战的分担是,北纬16度(大体是通过仁牙因的东西线)以北由陆军承担,以南由海军承担。
二、X+2日至X+4日,以陆海军先遣部队占领并确保巴坦岛(巴士海峡)、阿帕里、维甘、拉奥、黎牙实比(以上皆属吕宋岛)各所在机场,以这些机场为前进航空基地,加强航空作战。
估计击败敌空军主力大致在开战后三日内,歼灭其残余势力大致在开战后9至12日内可以作到。
三、X+15日前后,使进攻部队第14军的主力在仁牙因湾登陆,使其一部在拉蒙湾登陆,夹攻马尼拉。
与吕宋岛上美菲军的会战,预定在马尼拉周围地区进行,通过马尼拉市攻防战击溃敌野战军,占领马尼拉市预计在X+50日左右。
四、X+6日左右,以第14军之一部协助进攻荷属印度支那的第16军之—部,占领棉兰老岛的达沃,以便救出约23000名我国侨民及推进航空基地,从战略上把菲律宾背后割断。
兵力部署概要
根据上述作战设想,第14军的兵力部署大致如下表。
14军军力部署
自从11月6日发布战斗序列以来,第14军的作战准备也同上述其他军一样,取得了稳步进展。
为了分进合击的集中展开
11月15日,南方军行使统帅权的当时,第14军所属各部队的态势是,军司令部正在台北;第48师团主力在台北,一部分在海南岛,第16师团在京都师管区内;第65旅团在广岛师管区内;其余的军直属部队分别在中国、满洲和国内,后来遵循大本营规定的集中计划,陆续向上述兵力部署规定的集结点集结,大力整备发起作战的态势。
第25军的集结点和登陆点基本上集中在一个地方,第14军的则分散在几个地方;第25军以一个纵队沿着铁路向新加坡疾进就可以了,而第14军却必须以几个纵队向马尼拉进行分进合击;马来作战的指导思想是奇袭和突进,而菲律宾作战则是以合理、巧妙为宗旨的。
即先遣部队田中支队和菅野支队在高雄乘船然后在马公集结;在名古屋乘船的木村支队和三浦支队在帛琉集结。这些先遣部队均在11月末以前集结完毕。预定在拉蒙湾登陆的部队第16师团主力,11月25日从大阪启航,12月1日到达奄美大岛。预定在仁牙因湾登陆的军主力,至12月6日前后已分成三个船队集结于高雄、马公和基隆。以上运输船只的总数约达120艘之多。
另外驻在北满的第5飞行集团,11月15日前后开始机动,11月末以前已在台湾南部集中展开完毕。
12月1日,第14军司令官把军战斗指挥部从台北推进到高雄。2日接到南方军关于开始进攻作战的命令。在此之前,军司令官根据11月20日南方军发布的命令,已向先遣部队、第16师团和第5飞行集团等发出命令,令其各自按11月24日至27日之间为开始进攻作战进行部署,现在只是等待开战之日了。
浓雾利于航空歼灭战
12月8日凌晨,在台湾南部展开的陆海军航空部队即将大举开始航空歼灭战。我方兵力陆海军合计约有飞机500架,美国驻菲空军约有飞机200架,我方稳操胜算。
可是不巧,这天从清晨起,台湾南部一带就受到浓雾的侵袭。浓雾好象是从台湾海峡西面向东南方蔓延过来。
航空作战除了敌人的难以预料的自由意志以外,还要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气象这种自然现象的牵制。而无限变化的敌人意志,只要我方采取主动行动,敌人自然就会追随上来,而自然现象却无法克服。
以台南市南方机场为基地的第11航空舰队,根本就不能起飞。而以其东南方屏东、佳冬、潮州各机场为基地的第5飞行集团,却在浓雾袭来之前的千钧一发之际起飞了。这支部队踊跃飞临吕宋北部上空,但未发现敌机,只轰炸了土格加劳机场和碧瑶附近的兵营,空手而归。
上午9时许,浓雾渐散,天气放晴。第11航空舰队上午11时从基地起飞,向吕宋南部上空进发。当时恰好敌空军主力结束了上午的出动,刚刚着陆。它的出动是为了对抗我机动部队对夏威夷的攻击,还是为了对抗我陆军飞机对吕宋北部的空袭,情况不明。下午1时30分,海军飞机攻击了克拉克和伊巴两个基地,取得了据称击坠、烧毁和重创敌机约100架的战果,从而以第一次攻击就一举决定了胜负。
后来,第11航空舰队10日对马尼拉周围和德卡敏两个基地及停泊在马尼拉湾的舰船等进行了第二次攻击,13日对克拉克、伊巴、马尼拉周围三个基地进行了第三次攻击,14日对德卡敏、尼科斯两个基地进行了第四次攻击。
另外,第5飞行集团由于飞机续航距离上的关系,没有进攻吕宋南部的能力,从12月8日至11日,主要担任了掩护田中支队和菅野支队船队及直接协助其登陆战斗的任务,在吕宋北部只同敌机进行了零星的交战。但是12日以后,随着陆续向先遣部队占领的阿帕里、维甘、拉奥等机场挺进,几乎连日参加吕宋南部的对敌航空歼灭战,扩大了第11航空舰队的战果。
这样,通过12月8日至15日大约一周间的作战,航空歼灭战大体上达到了目的。残存敌机只有轰炸机10架左右、飞艇10多架、战斗机20架左右而已,据判断,这些飞机主要散在于菲律宾的中部和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