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中国怎么办-时寒冰谈当次贷危机改变世界

_3 时寒冰(当代)
无节制地创设金融衍生品,产生了令人望而生畏的杠杆效应,一旦房价发生波动,就必然产生一系列连锁和放大反应,从而给持有相关金融创新产品的金融机构及广大投资者造成巨大冲击。
第四步:推销
为了让世界购买美国基于次级贷款创设出来的各种证券,美国政府高官直接担当推销重任。比如,美国政府曾派遣住宅和城市发展部部长杰克逊访问北京,为全美抵押协会的证券招揽中国外汇储备这一大客户,同时,与中国的商业银行接触,商谈购买政府支持下的房贷证券事宜。
即使在次贷危机爆发以后,在房利美和房地美两大政府资助的房贷机构深陷困境的情况下,小布什政府依然在呼吁中国央行购买更多的美国政府担保的房贷债券。
试想,如果我们创造条件让低收入者买房,而把风险极大的贷款做成债券,向美国推销,它们的态度会是什么?
由于衍生品成倍问世,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具有了类似“造币”的功能,购买者的风险是令人不寒而栗的,只是,由于美国掩盖了风险而夸大了收益,使得购买者忽略了风险,在踊跃购买了这些衍生品后,还以为踏上了寻宝之旅。
在次级贷款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复杂的衍生品,在出售给世界各国的投资者后,相当于倾全世界之力,推动美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由此,美国政府在小布什的领导下,以最小的代价积攒起来了巨量房产。
例如,2003年,美国政府支持企业房利美不但完成了它的许诺,即花费2万亿美元帮助1800万户家庭变为有房户,还帮助另外的600万户家庭在21世纪的第一个10年里,变成了首次有房户,这中间包括180万户少数种族家庭。
小布什执政期间在住房方面的成就,远远超过了此前的总统,而他付出的成本则是很小的。
第三部分 8.被撕毁的信用体系
美国是一个信用社会。不冲破这一点,情况就不会发展到次贷危机这种地步。那么,信用体系又是如何被打开的呢?
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信用档案共享机制的国家之一,有一整套完善的个人信用制度。美国信用评级公司(FICO)将个人信用评级分为五等:优(750~850分)、良(660~749分)、一般(620~659分)、差(350~619分)和不确定(350分以下)。
相应的,在美国房屋抵押贷款过程中,根据借款人不同等级的信用水平,制定不同的贷款条件。按照借款人的信用状况等条件,美国房屋贷款分为三级:(1)优级(primeloan),(2)近似优级(ALT-A),(3)次级(sub-primeloan)。
美国信用评级公司对个人信用评级为次级贷款的借款人的信用评分多在620分以下,除非个人可支付高比例的首付款,否则根本不符合常规抵押贷款的借贷条件。
次级贷款与优级贷款的主要区别在于:在审贷程序上,优级贷款遵循比较统一和严格的贷款标准,这些标准由美国联邦政府支持的企业掌握,贷款利率在不同贷款者之间围绕平均利率波动,差别不大。而次级贷款发放机构则根据各自制定的“保险矩阵”来决定借款人的贷款利率,此矩阵包含风险评级、信用得分、贷款价值比、申请文件的完整性、收入等主要指标,借款人在这些方面的差别会使得借款利率相差甚远。另外,在产品结构上,抵押贷款被划分为浮动利率贷款和固定利率贷款,其中,次级贷款以浮动利率贷款为主。2006年,被用于证券化的次级贷款中,浮动利率贷款占40%,与浮动利率贷款相关的产品达到74%。而在浮动利率贷款中,“2/28”型的混合浮动利率贷款(即最初2年采用固定利率、2年后在6个月期Libor的基础上加上一定溢价定期调整利率)占到83%。16
信用等级在一般以下的人,在美国要承受更高的利率和更苛刻的条件才能获得贷款资格,这意味着次级贷款者承受着更大的风险和更高的成本。
如果能够让这些信用等级在一般以下的人购买自己的住房,会滋生出几个既得利益者:
(1)政府,它将因此减少对公共住房的投入。
(2)华尔街的金融机构,它们可以获得更多的贷款利息,并通过对金融衍生品的创造而获利。在2000年的总统竞选中,为小布什和共和党捐款最多的是华尔街的利益集团,赞助金额高达2220多万美元。小布什上台后,对大选中给自己慷慨解囊的利益集团给予了非常丰厚的回报。17
(3)军火商和石油商,这两大集团怎么会是欺骗低收入者购房的受益者呢?它们的受益是间接的。军火商和石油商鼓励政府打仗,打仗可以卖更多军火,可以控制更多的石油资源,推动油价上涨。而打仗需要钱,低收入者自己买房就减轻了政府的负担,也为在财力上说服公众支持政府开战创造了条件。
因此,次贷危机其实是多方利益主体过度攫取利益的结果。就实体经济而言,这一结果给美国所造成的损失是暂时的。比如,许多穷人重新把住房交出来,回到政府住房保障体系下,而这些住房在次贷危机过后,又会重新进入上涨轨道而升值,这些显然都是美国的财富。
事实上,在次贷危机爆发至今的过程中,美国民众的生活受次贷危机的影响程度,相对其他国家而言倒是非常小的,这与美国在救市过程中小心呵护其实体经济有关。
第三部分 9.把穷人引入陷阱(1)
世界的埋单者与美国的穷人是次贷危机的最直接受害者。一些美国人欠的债比他们住房的价值还要高。根据RealtyTrac的统计,在2008年上半年,343159个美国人失掉住房,而2007年同期这一数字是145696。让穷人买房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由于穷人的信用等级不够资格贷款,更不够资格享受贷款优惠政策,它需要各个环节和多种条件的配合,而这一切都不是市场自发就能做到的,更像是被一双无形的手操纵着。
让穷人买房的过程中,充满了贪婪和欺诈,而在这种无序的表象之下,其实一切都在按部就班地有序进行着。
为了能够创造条件让民众买房,美国的金融政策给予了极大的支持—无论有意还是无意,客观上都造成了同样的效果。
美国房地产起起落落的背后有五个关键的驱动因素,分别是利率、税收、人口变化、金融杠杆和居民生活方式。其中,利率、税收和金融杠杆是政府能够直接主导的因素。
联邦政府通过利率和税收影响房屋的供需。所谓利率低,则地产兴。低利率是鼓励穷人买房的一个重要因素,在这方面,格林斯潘做得可以说是前无古人。
2000年年底,美国科技股泡沫破裂后,格林斯潘通过催热房地产市场进行疗伤,把利率从2000年年底的6.5%一直下调到2003年中旬的1%,并且,从2003年6月~2004年6月,联邦基金利率一直维持在1%的低位。
1990~2002年的数据显示,抵押贷款利率不断降低的同时,美国新开工住宅套数不断升高,推动着房地产市场的繁荣。
别小看了利率,它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买房者的负担。例如,一幢20万美元的房屋,以20%首付、30年还清来计算,若贷款利率是5%,月供为858美元;但若贷款利率为10%,月供则变为1404美元。
约瑟夫·斯蒂格利茨公开指责道:“由于低利率促进了房地产业的持续繁荣,美国人对自己不断增长的债务负担一直不在意。为了让更多人借到更多的钱,美国还不断放宽放贷标准,次级贷款发放额不断上升,一些新的信贷品种允许个人贷款的数额越来越大,还出现了一些非固定利率的贷款品种。”18
联邦政府还通过税收来鼓励购房。每年房屋贷款的利息是可以抵税的。再以上述一幢20万美元的房屋、贷款利率是5%、月供为858美元、年供约1万美元为例。在起先几年,年供中绝大部分是用来偿还利息的,大概会是8000多美元,而这部分可以抵税。19
宽松的货币政策降低了贷款成本,催生了过多的贷款,导致了房产泡沫,加之金融监管的失职,为现在的次贷危机埋下了无穷隐患。
索罗斯指责美联储放任金融革新,长时间使利率保持在过低水平;与此同时美国监管部门给了市场活动家过多的自由,任由一个极度铺张的信贷市场发展。这是导致目前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他批评美联储和美国财政部对使美国和欧洲陷入经济衰退的“超级气泡”的形成负有责任。20
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通常采用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相结合的还款方式,即购房者在购房后头几年以固定利率偿还贷款,其后以浮动利率偿还贷款。通常,固定利率借款者的平均信用评分高于浮动利率借款者。
美联储的低利率政策改变了房贷的结构。
弗吉尼亚州的住房金融顾问托马斯·劳勒指出,美联储的低利率政策帮助次级抵押贷款和可调息按揭贷款侵蚀了原本属于固定利率抵押贷款的市场份额。劳勒称,可调息按揭贷款在2001年所发放贷款中仅占10%,到了2004年这一比例就飙升至近1/3了。
并且,放贷机构间竞争的加剧催生了多种多样的高风险次级抵押贷款产品。如只付利息抵押贷款,它与传统的固定利率抵押贷款不同,允许借款人在借款的前几年中只付利息不付本金,借款人的还贷负担远低于固定利率贷款,这使得一些中低收入者纷纷入市购房。但在几年之后,借款人的每月还款负担不断加重,从而埋下了借款人日后可能无力还款的隐患。
第三部分 10.把穷人引入陷阱(2)
一些贷款机构甚至推出了“零首付”、“零文件”的贷款方式,即借款人可以在没有资金的情况下购房,且仅需申报其收入情况而无需提供任何有关偿还能力的证明,如工资条、完税证明等。弗吉尼亚州的一家咨询机构—住房抵押贷款资产研究所于2006年4月对100笔此类“零文件”贷款进行了一项跟踪调研,调研者将贷款人在申请贷款时申报的收入同其提交给国内税务署(IRS)的税务申报进行了比较,发现90%的贷款人高报个人收入5%或以上,其中60%借款人虚报收入超过实际收入一半以上。德意志银行的一份报告称,在2006年发放的全部次级房贷中,此类“骗子贷款”占到40%,而2001年的比例为21%。
这些新产品风靡一时,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住房市场的持续繁荣使借款者低估了潜在风险;另一方面是贷款机构风险控制不到位,竞争的加剧使贷款机构只顾极力推广这些产品,而有意忽视向借款人说明风险和确认借款人还款能力的环节。美联储数据显示,次级贷款占全部住房抵押贷款的比例从5%上升到2006年的20%。21
在美国抵押贷款行业内干了14年的理查德·比特纳,在其著作《贪婪、欺诈和无知—美国次贷危机真相》一书中,通过一个案例总结道:“这笔贷款有多方面的原因:经纪商、借款人、卖家全都假报信息,如贷款申请欺诈、虚假评估、伪造就业证明等。”
这是冰山一角,也是一个有代表性的例子。
但是,理查德·比特纳所下的结论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他认为:“经纪商是次级贷款的主要操纵力量。”他在书中指出:为了获得最大的利益,贪婪的经纪商们通过篡改信用记录、隐瞒债务数据等各种欺诈手段,不负责任地帮助更多没有还款能力的人贷到款、买了房,而那些无知的贷款人,背负着高额的还款利率,高兴地陷入了这场金钱骗局。一旦他们的生活发生一点变故,没有钱还月供,就面临被收回房产、无家可归的困境。
房产经纪商是整个美国房地产抵押贷款行业的重要推动者之一。他们在贷款买房者和贷款机构之间起着桥梁作用。与中国情况不同,美国的买房人和贷款机构之间并没有直接的联系,他们必须通过房产经纪商来办理贷款事宜。经纪商不仅认识多家贷款机构,还了解上百种贷款产品,信用不好的借款人甚至能通过经纪商得到更多的贷款。
至2003年,经纪商只完成25%的优质级贷款,但却制造了超过50%的次级贷款。2003年,市场里有100多家次级贷款公司,信用不好的借款人通过一家经纪商比通过一家贷款公司可以获得更多的贷款选择。另外,因为从次级抵押贷款业务中得到的收入可能更多,所以经纪商很愿意把次贷产品推荐给高风险的借款人,即使这些人有资格获得更好的贷款。22
评级机构是另一个弄虚作假、欺骗购房者的环节。为了便于投资者了解购买这些抵押证券的风险,华尔街的证券评级机构要在抵押贷款证券化的过程给这些产品打分、评级。然而,这些评级机构的酬劳却是由投资机构提供的,它们之间的利益相关性自然导致了评级过程中的欺诈行为—不良的贷款被评为AAA级投资产品。
小布什执政期间,在极力减少对公共住房投资的同时,通过各种措施鼓励民众买房,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自有住房运动。在这其中,金融衍生品的作用巨大。
按揭及金融衍生产品的过度运用,推动了美国家庭住房拥有率的提高。在这一过程中,甚至连正常的监管都“退位”了,正因此也种下了次贷危机的种子。
第三部分 11.注 释
1.这里举出的法律只是美国住房类法律体系中很少的一部分。美国是世界上出台住房相关法律最多的国家之一,相关法律不断被修订和完善,加总起来近40部左右。
2.时寒冰.应对房地产开发商模式进行全面反思.上海证券报.2007年3月29日。
3.关于所有者社会,小布什在第二次就职演说中做出如下诠释:在美国自由的信念里,公民享有尊严和经济上的独立,而不是生活在潦倒的边缘,这是更广义的自由,它促生了《房屋法案》、《社会安全法案》和《人权法案》。现在,我们将改革形成伟大的制度来服务于我们的时代,并扩展这一定义。每个美国人将分享国家的承诺和未来。我们将用最高的标准来要求我们的学校,建立一个有产者的社会。我们要让更多的人拥有自己的住房和事业,拥有自己的退休基金和医疗保险。让我们的人民对自由社会未来的挑战做好准备,让每个公民做他自己命运的主人。我们将把美国人民从匮乏和担忧中解脱,并把我们的社会建成更为富强、公正和平等的社会。
须要强调的是,在第二次演说之前,布什即谈及所有者社会,其核心是公民个人有能力控制自己的生命和财富,而不是依赖于政府。
4.房地产经济学.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
5.在美国,两类住房政策往往是混合的,笔者只是以住房政策的倾向性进行划分。
6.阿列克斯·施瓦兹的作品《美国住房政策》的第12章。
7.在小布什刚刚就任美国总统时,本土出生的美国人的家庭住房拥有率才勉强达到70%,而其他所有外国出生的人口的家庭住房拥有率仅为49%。数据源于2002年美国人口普查局发布的报告。
8.阿列克斯·施瓦兹的作品《美国住房政策》的第1章。
9.新华社华盛顿2008年10月7日电。
10.里根的减税在8年中所造成的财政赤字高达1.3万亿多美元,超过此前历届总统累积赤字之和。
11.经济提振方案招来骂布什减税“济富”惹众怒.国际金融报(第3版),2003年1月6日。
12.阿列克斯·施瓦兹的作品《美国住房政策》的第13章。
13.美国人口普查局2005年发布的报告。
14.吴福明,陈焱华.房地产证券化.企业管理出版社,2005。
15.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赴美考察团.美国次贷危机考察报告。
16.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赴美考察团.美国次贷危机考察报告。Libor即LondonInterbankOfferedRate的简称,它的中文翻译是,“伦敦银行同业拆放利率”。此处的Libor是指几家指定的参考银行在规定的时间报价的平均利率。
17.李正信.布什三把火能否烧热美国经济.经济日报,2001年1月10日。
18.韩波,张静.次贷危机一周年:清算格林斯潘.新民周刊,2008年4月10日。最早出处是2007年8月23日约瑟夫·斯蒂格利茨在法国《回声报》上发表的文章。
19.典型市场经济国家的住房政策一览.资本市场,2005年9月12日。
20.索罗斯指责美联储放任金融革新导致金融危机.法国《世界报》,9月20日;《上海证券报》,9月22日。
21.美国次级房贷危局探悉.宁雯,韩羽,朱力,韩松,编译.当代金融家,2007年5月31日。
22.理查德·比特纳.贪婪、欺诈和无知—美国次贷危机真相.覃扬眉,丁颖颖,译.中信出版社,2008。
第四部分 1.全球将步入资源为王的时代(1)
如果说货币霸权的掠夺性是导致金融危机越来越频繁地爆发的根本原因,那么金融衍生品规模的过度扩张及以此为依托的虚拟经济规模的膨胀,则是金融危机危害性越来越大的根本原因。
在纸币脱离黄金、白银和一切实物而变成代表财富的符号之后,货币与废纸之间的界限就变得不是那么容易区分。
例如,非洲国家津巴布韦近来物价飞涨,2008年3月份的通货膨胀率达到令人吃惊的100500%,当地货币的纸面价值已经低于纸的价值。而到了2008年6月份,津巴布韦的通货膨胀率急剧攀升至2200000%。但独立经济学家认为,官方通货膨胀率被严重低估。他们估计,实际通货膨胀率可能已经高达10000000%~15000000%之间。津巴布韦中央银行决定在2008年7月21日发行单张面额1000亿津元的钞票。
那么,有没有一种财富储备方式可以不受金融危机的掠夺,不仅可以在危机中保值,在未来还能有数倍的增值呢?有,那就是资源,尤其珍贵、稀缺资源的储备。
这里所指的资源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包括煤炭、石油和铟、稀土等在内的日渐稀缺的矿产资源;二是建立在高科技基础上的知识产品的研发、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储备。日本在自然资源缺乏的情况下,通过以知识和技术为核心构筑起资源体系,同时通过在世界范围内采购、囤积稀缺资源或收购、入股此类公司来弥补自然资源的短缺,奠定了其大国基础。
未来,纸币信誉的逐渐崩溃,是资源代表的财富成倍上涨的一个重要催化剂。
津巴布韦的现状,具有寓言意义,它在暗示我们一种趋势,一种纸
币—哪怕目前看起来尚且非常强势的货币,其强势状态只能是短暂的,而贬值趋势则是长期的和必然的。
事实上,纸币的历史早已证明了这一点。纸币的发行者在最初的时候,就把基于纸币的这种掠夺性演绎得淋漓尽致。
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我国宋朝的交子,起初是由商人自行发行的。携带巨款的商人把现金交给“交子铺户”(相当于金融机构),“交子铺户”把存款人存放金银的数额填写在用楮纸制作的卷面上交给存款人,这种填写存款金额的楮纸券便是交子的雏形,存款人凭借交子提取金银和利息。
但是,一些唯利是图的铺户,滥发交子或挪用存款,然后闭门不出甚至一逃了之,致使所发交子无法兑现,引发诉讼。
这种做法让政府深受启发。宋仁宗天圣元年(1023年),政府亲自主持交子发行。宋徽宗崇宁四年(1105年),政府由于财政困难,决定扩大纸币的流通地区,把交子改名为钱引,并滥发钞票,引起严重通货膨胀,到1107年,宋朝的军费开支主要依靠发行纸币来解决,纸币贬值高达90%,引起物价飞涨,民怨沸腾,北宋政权在内外交困中终于走向了灭亡。宋朝滥发纸币导致纸币信誉的丧失,到明中叶,纸币重新被贵金属白银取代。
中国纸币的这段历史,正在当今世界上重演。
纸币(包括其衍生出来的电子货币,它只是纸币的另一个化身)潜在的贬值源于货币掌控者的贪婪和不受抑制的欲望的膨胀,以及财政赤字下政府对通货膨胀税的偏好,这种状况正在给人们带来越来越大的不安全感。
实际上,在纸币贬值已是大势所趋的情况下,全球未来将逐渐步入资源为王的时代。什么是资源为王?就是以有色金属(包括黄金)、煤炭、森林等珍贵自然资源和以高科技人才与知识产品为核心,构筑起来的最安全的财富体系,这些资源既是重要的原料,又是最强势的最值得信任的货币,谁拥有的资源(尤其珍贵、稀有资源)越多,谁就拥有更多的财富和更强的购买力。
第四部分 2.全球将步入资源为王的时代(2)
进一步说,将来哪个国家拥有的资源最多,哪个国家的以资源为依托的纸币就能得到更大的信誉保障。
美元之所以成为国际货币,与其庞大的黄金储备、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对全球各地尖端人才的吸纳和强大军事实力构筑起来的国家信用体系不无关系。
无论何时,资源都是最靠得住的、最货真价实的货币。
事实上,人类使用货币的历史就始于物物交换的时代,人们采用以物易物的方式交换自己所需要的物资。在人类历史长河中,物物交换的历史是最漫长的。随后,作为货币使用的物品逐渐被金属取代,但仍然是建立在实物基础之上的。
以珍贵资源(比如黄金)为核心建立起来的货币体系,由于规模不可以随意无限制扩大而受到制约,不易引发通货膨胀;而以国家信用为基础构建起来的货币制度则会因滥发纸币而引发通货膨胀。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米什金在其著作《货币金融学》中,将货币定义为:“货币或货币供给是任何在商品或劳务的支付或在偿还债务时被普遍接受的东西。”当纸币危机全面到来之时,稀缺资源或者以稀缺资源建立起来的本位制,将成为米什金所称的“被普遍接受的东西”。
拥有越来越稀缺的资源,就意味着拥有持续升值的财富,意味着拥有随时可以兑换成任何一种货币的财富!
一方面,全世界的稀缺资源由于消耗量增大正在快速减少,资源面临着枯竭的威胁,自然,其价值也会越来越大。英国石油公司(BP)在2007年6月13日公布的《世界能源统计评估》中称,如果按照现在的消费水平计算,世界上目前探明的石油储量还可供人类使用40年。但是,一些科学家却表示,统计数字中包含了许多政治因素,到2011年对于石油的需求就将超过产出,石油枯竭将提早来临。1
另一方面,用以计算这些稀缺资源价值的货币(如美元)是在持续贬值的,反映到资源的价格上,自然是上涨的。国际大宗商品的价格大都是以美元计算的,以美元报价的商品价格与美元汇率之间有着较强的负相关性:美元贬值时,商品价格上涨;而当美元升值时,商品价格下跌。比如,2002~2004年底,美元贬值30%,黄金价格上涨57%,原油价格上涨112%,铜价格上涨116%。
第四部分 3.储备资源就是储备财富
资源就是财富,稀缺资源就是珍贵财富。这个道理,早在几十年前,日本、美国就弄明白了。
美国是主导废除金本位制的国家,但是它却深知黄金的重要性,在其他各国大力储备美元时,美国却重点储备黄金。美联储和财政部管理的美国货币储备黄金规模约为8500吨,占美国外汇总储备的56.5%,占全球货币储备黄金总数的27%,且从不卖出黄金。
从世界黄金协会提供的国家官方黄金储备资料看,截至目前,黄金仍是许多国家官方金融战略储备的主体,西方前十国的官方黄金储备占世界各国官方黄金储备总量的75%以上。
美国还储备石油,禁止近海石油的开采其实就是一种最天然的储备,也是成本最低的储备方式。
众所周知,美国是世界第一大石油消费国,也是世界第一大石油进口国。据统计,2007年美国日均石油消费2069.7万桶,其石油高度依赖进口,日均进口石油1221万桶。美国并不缺少石油。根据美国能源部情报署公布的统计数字,美国已探明石油储量超过209亿桶,居世界第11位。美国墨西哥湾、阿拉斯加、加利福尼亚近海都蕴藏着大量的石油。但是,美国一方面到世界各地控制石油资源(甚至不惜发动战争达到这一目的),另一方面,却对自己的石油资源严加控制。
这一切,都是借环保之名来完成的。1969年1月,美国加州发生重大石油泄漏事件。由于油压力过大,圣巴巴拉海湾的海底油田发生严重井喷,海面覆盖了1~2厘米厚的油层。1982年,在里根政府任期内,美国国会通过一项法案,冻结距海岸线4.8~322公里的美国大陆架石油开采。这项法案每年都被重审延长。
1989年,由于船长擅离职守,埃克森美孚的Valdez油轮在阿拉斯加威廉王子湾触礁,造成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原油泄漏事故,这也成为美国环保史上一次标志性事件。1990年,时任总统老布什签署行政令,将石油禁采区域扩大为墨西哥湾中部和阿拉斯加近海外的所有近海海域,禁令有效期至2002年。1998年,时任总统的克林顿又将有效期延长至2012年。
美国的石油禁令因环保问题而起,但并非唯一原因,因为1989年的原油泄露事故并非是石油开采引发的,而是运输引发的,其结果却是出台禁止开采原油的禁令,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美国禁止在近海开采原油,除了环保原因,更与美国的长远石油安全战略有关。石油是不可再生资源,通过封存本国石油资源,有备无患,不仅在石油战略物资储备上掌握了主动,而且随着世界石油资源的逐渐减少,美国将来开采出来的原油价格,恐怕已经是现在的很多倍!
虽然美国总统小布什在2008年7月14日宣布解除在美国近海开采石油的行政禁令,并敦促国会采取类似措施废除相关法律禁令。9月16日,美国众议院通过一项法案,允许石油公司在征得邻近州政府同意的情况下、在距岸50英里(80公里)以外的海域开采石油。但此项法案对于美国近海油田的开采,实际意义不大。
首先,美国近海180亿桶石油储量中,约88%位于距岸50英里的范围内,而这部分依然被禁止开采,开禁的部分占比很小。众议院其实是在“阳奉阴违”,诚如白宫在随后的声明中所说:该法案自称开放了美国能源资源,实际上却阻碍了这方面的发展,因为它永久禁止了距岸50英里内的石油开采,并增加了向大型石油公司征收的税种。
其次,沿岸州政府出于环境的考虑,在民众的压力之下,将反对开采近海油田,并且根据众议院的法案,沿岸各州无法从石油开采中获得特许权使用费,州政府就更不会批准在其附近海域开采石油了。
掌控着石油资源,就掌控了石油战争的最核心武器。
日本在资源储备方面,更是处心积虑。
日本的战略资源极度缺乏,因而历届日本政府都十分注重保持和增加战略物资的储备。据统计,日本99%的石油、73.3%的煤炭、99%的铁矿石以及100%的镍、锰、钛等稀有金属均依靠进口。由于绝大部分资源都依赖进口,一旦战时其物资进口被切断,日本的军事工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都将在短时间内陷于停顿和瘫痪状态。日本人的危机意识十分强烈,几乎所有的重要物资都实施储备制度。
日本的物资储备不仅有石油、天然气、煤炭、铀、钢铁及众多稀有金属等,而且还有粮食、木材、大豆、动物饲料等。2003年底,日本政府拥有的石油储备量可供全国使用92天,民间的石油储备量也可供日本全国使用79天。加上流通领域的库存,日本全国拥有的石油储备量足够全国使用半年以上。日本是产钢大国,年产钢铁基本上维持在1亿吨左右。但日本的铁矿石和焦炭几乎全部依赖进口,所以也同样实施储备制度。钒、铬、锰、钴、镍、钼、铂、银、铜以及钨等其他稀有金属也不例外,都必须实施战略储备。2
与美国一样,日本有些资源也禁止开采。比如煤炭,日本国内也有煤炭资源,但大都已经关闭,不再开采,而是作为一种储备手段,留到最需要时开采。煤炭在日本能源消耗中占比较低,但日本仍然从国外进口大量优质煤,并不是为了使用,而是为了储备。
第四部分 4.全球争夺资源
资源不是货币,但是未来人们将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资源的购买力将远远大于目前以纸币为核心的货币体系所代表的购买力,资源不仅具有货币所具有的功能,还具有货币没有的功能,比如,资源作为工业原料的功能就是纸币所缺乏的。
一个国家拥有的资源越多,这个国家就越主动。因此,普京政府极力加强国家对资源的控制。以“尤科斯事件”为标志,普京政府加强了对石油工业的整顿与控制。第一,国家强力介入能源工业,强化国家对能源工业的控制;第二,对石油企业停止执行私有化计划;第三,限制私营石油公司进行强强联合;第四,政府全面控制俄罗斯国内石油公司与国外石油公司的大型合作项目。3
美国、日本等西方国家,对在本国开采资源有着非常严格的规定,外国人根本别想染指。美国早在1920年颁布的《矿产租赁法》中就规定,除非通过持有某公司的股权,否则禁止外国人享有租赁物所有权。此后的一系列法律,进一步强化了其对资源的控制和保护。
日本则通过法律和政策、金融支持,鼓励民众到海外购买资源。
为了保障矿产资源稳定供应,日本组织各种团体以经济援助为前导,以各种名义向世界各地派遣事业调查团,收集包括资源信息在内的各类信息。在此基础上,日本政府以海外矿产勘查补贴计划的形式,主要通过金属矿业事业团和海外经济合作基金会等机构,对日本公司开展海外地质调查、矿产勘查及矿山基本建设提供资助或贷款担保。
金属矿业事业团用政府提供的补贴费,在国外可能贮存有大型优质矿床的地区进行区域地质调查,查明有望的矿床赋存区后交矿业公司继续进行勘查。在这一阶段,日本政府发放补贴的标准是钻探和坑道工程补贴1/2,地质、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调查补贴2/3。矿业公司进一步找矿时,可通过海外经济合作基金会获得政府贷款。日本企业与外国公司合作进行地质调查也可以获得政府资助。
日本政府正是通过这项海外矿产勘查补贴计划的实施,在许多资源丰富的国家和地区自主建设了一批海外矿山,保证了矿产资源的稳定供应。4
正是由于日本在海外控制着庞大的资源,所以它才在铁矿石价格谈判中出其不意地将中国陷入弱势境地。
2005年2月,在国际铁矿石价格谈判中,日本新日铁率先与巴西淡水河谷公司达成上涨71.5%的协议,最终迫使中方不得不含恨吞下苦果。2008年2月18日,巴西淡水河谷发表的声明显示,该公司与日本新日铁、日本钢铁公司达成的谈判结果为,大部分铁矿石的价格较2007年上涨65%,这让正坐在谈判桌前的中方代表感到愤慨。
从2003年开始,我国铁矿石进口量就超过了日本,成为世界上铁矿石进口量最大的国家。但也正是从此以后,铁矿石价格似乎走上了不归路,几乎一年一个台阶。这难道仅仅是一种巧合吗?
按照人们的认识,像日本这样资源匮乏的国家(其铁矿石的85%依赖海外进口),更应该喜欢铁矿石价格下跌才对。问题在于,早在多年以前,日本企业就走出去进行资源参股、收购,单就铁矿石而言,日本专门挑选储量大、铁矿石品位高、开采条件好、交通方便的矿参股或收购。无论是巴西、澳大利亚这些铁矿石大国,还是印度、加拿大等铁矿石的后起之秀,都遍布着日本资本的身影。这意味着,铁矿石涨价对日本企业将能够带来三大好处:
其一,日本企业可以从铁矿石涨价中分一杯羹。由于日本企业对铁矿石资源的控制已经成熟(日本三井集团一家就控股4528.5万吨的铁矿石资源,占世界总贸易量的7.87%),它能从铁矿石涨价中获取丰厚利润。其二,将能削弱甚至挤垮中国部分钢铁企业,使日本钢铁企业因竞争性的减弱和钢材价格的提升而获取丰厚利润。其三,日本钢铁企业生产的产品多是高附加值产品,技术含量高,日本企业在这类产品的定价权方面非常强势,受铁矿石价格上涨的影响较小。同时,由于技术发达,日本对铁矿石的利用率为世界最高。更何况,日本钢铁企业更容易借助铁矿石涨价的借口提高产品价格。正因为这些因素,最近几年,日本企业连续在谈判中出损招,屡屡陷中方于被动地位。倘若基本面不发生变化,日本钢铁企业还可能将这种做法继续进行下去。5
第四部分 5.资源贱卖是中国最大的痛(1)
在日本等发达国家一边禁采自己的资源一边去全世界收购资源的大背景下,中国的资源成为它们蚕食的对象。
以前面提到的我国近年发现的仅有的几个世界级金矿为例,贵州省黔西南州烂泥沟金矿(远景储量在150吨以上)被澳大利亚澳华控股;辽宁省营口市盖县的猫岭金矿(远景储量达300吨)被加拿大的曼德罗矿业公司掌控,控股比例高达79%;云南东川播卡金矿(探明储量为150吨),被加拿大的西南资源公司掌控,控股比例高达90%。6
而发达国家则一直严密地守护着自己珍贵的矿产资源。2005年,当中海油竞购美国优尼科公司(优尼科公司拥有美国稀土的第一大矿业—芒廷帕斯稀土矿山)时,美方提出的先决条件之一就是,中海油必须把优尼科公司下属的芒廷帕斯稀土矿山卖给美国公司。
美国何以对稀土矿如此重视?
原来,稀土有工业“维生素”之称,当今世界最尖端的高技术武器、高科技电子、激光等几乎都离不开稀土。日本国际未来科学研究所的代表浜田和幸就曾说:“中国拥有世界稀土资源的72%,掐住了日美的咽喉,日本和美国没有这些稀有金属,就无法制造精密的制导武器。”在海湾战争中,“爱国者”导弹之所以能准确击落“飞毛腿”导弹,稀土在其制导系统中的贡献功不可没。
美国芒廷帕斯矿山是美国最重要的稀土资源地,但美国在2001年停止了芒廷帕斯稀土矿的开采(澳大利亚、加拿大等拥有稀土矿的发达国家也纷纷限制或停止开发本国的稀土矿,转而从中国进口),一方面保护自己的稀土资源,另一方面,和日本、韩国等国联手压低中国稀土的价格。美国从中国购入的稀土的价格竟然低于其在国内开采稀土的成本!
中国的稀缺资源被以令人吃惊的价格贱卖。从1990~2005年,中国稀土的出口量增长了近10倍,可是平均价格却被压低到当初价格的64%。在世界高科技电子、激光、通信、超导等材料呈几何级需求的情况下,中国的稀土价格并没有水涨船高。一些稀土企业的代表说,按照目前的价格,稀土企业的利润一般在1~5%之间。就算最高达到5%左右的利润,卖的也是土的价钱。
原因在于我国大量稀土在以最粗放的形式出口,而国内商家又相互压价。我国对稀土缺乏战略资源的统一调控,在战略资源的价格、产量、品类和级别上没有形成政府或协作组织型的宏观调控。目前由于缺乏宏观规范,大多出口产品的价格都几乎是买家说多少就多少,初级产品、粗放产品以不计环境成本的价格出售给了国外。72008年上半年,中国对日本出口稀土9421吨,占同期稀土出口总量的46.1%。
外国人拿着印着代表货币的符号换走了我们珍贵的资源,一旦将来我们资源短缺,想再重新买回,需要付出多大的成本?假如人家根本就不卖呢?这已经从经济问题变成国家安全问题了。
专家痛心地表示,再过50年,中国将从稀土资源大国变成小国,世界最大稀土矿白云鄂博矿藏将在30年内消失,有“世界钨都”之称的江西赣州稀土资源矿将在20年内被开采殆尽。而目前发达国家几乎都对稀土进行最严格的限制!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隐性的资源贱卖方式,那就是以资源为依托的低附加值产品。这种方式其实是在变相贱卖我国宝贵的资源,另外搭售了我们的廉价劳动力。这些初级产品以接近资源的价格被卖到国外,他们将这些初级产品精加工后加价几倍再卖给我们,我们靠卖资源和苦力赚的一点血汗钱,转一圈后就又回到外国人手里了,我们一无所获,还污染了环境、浪费了资源、牺牲了健康。
因此,资源被贱卖乃是中国最大的疼痛。
必须认识到,资源并不是可以无节制地浪费的。
第四部分 6.资源贱卖是中国最大的痛(2)
很多人对2007年煤炭供应短缺的状况记忆犹新。许多人至今认为,我国煤炭供应不足是生产不足所致,而没有考虑到一个潜在的危险因素,即我国煤炭后备资源短缺问题。早在2004年,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会长范维唐和第一副会长濮洪九就上书国务院,他们指出,按照“净有效量”(指真正能经济有效可供开采的资源量)测算,在1万亿吨的煤炭探明储量中,净有效储量仅为1037亿吨。以我国煤炭工业的现状为基础,每吨煤的采出率为30%,以净有效量1037亿吨计算,可采出储量为311亿吨。若以年产煤10亿吨测算,仅可保证31年的产量;若以预测需求量来衡量,到2020年,311亿吨煤将全部采出。因此,两位专家建议尽快建立起我国的煤炭储备机制,通过技术改造等手段,提高全国煤炭资源平均回收率。
这是一种令人痛心的谬误:我们把最具有增值潜力的稀缺资源贱卖,换来最容易贬值的纸币储备起来,由此给中国带来的财富的损失和国家安全的损害是难以估量的。
1994年,中国外汇储备为516.2亿美元,当时的黄金价格是384美元/盎司,以购买力计算,我国的外汇储备相当于134427083盎司黄金。
2008年2月,中国外汇储备为16471亿美元,当时的黄金价格在900美
元/盎司以上,以购买力计算,我国的外汇储备相当于1830111111盎司黄金。
通过对比不难看出,我国外汇储备从1994年到2008年2月,增长了32倍,而能够购买的黄金总量仅增加了13.6倍!显然,外汇储备的过快增长,掩盖了其购买力下降这一现实。
重美元储备而轻实物储备不仅短视而且危险。中国应该转变思路,从储备货币向储备实物尤其是稀有资源(包括黄金)转变。
无论是从自身经济安全的角度考虑,还是从为未来让人民币成为国际性货币打基础的角度考虑,亦或是从升值的角度考虑,中国都应该加大稀缺资源尤其是黄金的储备量。
美国的黄金储备在其国家战略总储备中所占的比率高达56.7%,德国为37.6%、法国为47.1%、意大利为47.8%、瑞士为38.2%、荷兰46.6%,这也凸显了黄金储备的重要作用。
而中国的年黄金产量已经超过了200吨,2007年达到了270.49吨,仅次于南非,居世界第二位。2008年中国黄金产量可能达280~300吨。
但是,这些年来我国的黄金储备仍然是600吨(相当于美国的1/14),没有增加,在我国目前的外汇储备中绝大部分仍然是美元。据悉,这里面有一个潜规则,有关部门储备美元等货币,一旦升值,就能获得部门利益,如果储备黄金则不能获得部门利益。这个制度漏洞所造成的中国黄金储备的减少不能不令人痛心。
次贷危机的恶化,使得海外一些资源类企业的市值大幅缩水,中国企业应该抓住机会,走出去,积极收购或参股矿产资源,为中国未来的发展做好储备。倘若再不抓紧时机,趁着次贷危机后全球需求下降导致的大宗商品价格暴跌的机会,积极储备实体资产,在美元霸权机制下,天赐的良机就可能再次擦肩而过。
中国必须尽快觉醒:以最强烈的紧迫感保护资源(尤其稀缺资源)、储备资源,这是将来实现民族复兴的最重要保障!
第四部分 7.建立技术人才和知识产品资源(1)
高科技是无形资源,却站在财富之巅。尤其是当某种技术仅为少数甚至某个国家独有的时候,这类资源就显现出珍贵、稀缺的特征,也代表着更强大的购买力。
高科技产品的研发和储备,与稀缺的自然资源一样,被一些国家置于经济安全的重要位置,严格限制甚至禁止相关高科技产品的出口。
以美国为例。2001年,美国对华高科技产品出口占当年中国高科技产品进口总额的18.3%,而这一比例到2006年下降到9.1%,原因就在于美国对其高科技产品对华出口的严格限制。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杨圣明撰文指出:在美国的产业结构中,资本和技术密集的高科技产业是优势,而劳动密集的生活必需品产业则是劣势。这就决定了美国必须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而出口高科技产品。但美国在大量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同时,却以出口管制政策严格限制高科技产品出口,这就导致贸易严重失衡,贸易逆差与日俱增。如何解决财政和贸易双赤字问题?那就是靠在全球发行美元、国债、股票以及大量金融衍生品。通过这样的虚拟渠道,使全世界的实体资源(自然资源、劳动资源和资本资源)不停地流进美国。美国生产货币,其他国家生产商品,这是多么“美好”的交换啊!8
我们的官员经常十分困惑:美国现在是世界上技术最先进,拥有最多高技术产品和专利的国家,而中国是一个最大的高技术产品的需求市场,如果能发挥双方的优势,形成互补,一定可以对平衡中美贸易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但是,即使在次贷危机已经露出端倪的情况下,美国依然更严格地限制高科技产品的出口。
2007年6月19日,美国商务部下属的产业安全局发布了三项新规,即《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口和再出口管制政策的修改和阐释》、《新的授权合格最终用户制度》、《进口证明与中国最终用户说明要求的修改》。管制新规所列产品“黑名单”涉及31个大类和有关技术、软件的20种产品。具体包括飞行器、飞机发动机、航空电子系统和惯性导航系统、激光、光学感应纤维、数组天线、无线接收设备、认证软件、高性能计算机、电力系统合成器、贫化铀、水下摄像机和推进系统、某些复合材料、部分电信设备、空间通信和防空设备等。9
美国严格限制高科技产品的出口,原因有三:
其一,确保其技术领先优势,而这种技术领先优势所支撑起来的强大国力,为其通过金融衍生品的发展套取全世界的财富,创造了条件。
其二,防止其他国家将相关技术运用到军事武器研究方面,威胁到美国的军事霸权地位。无与伦比的军事力量与强大的高科技研发、创新能力,是美国吸引全球资金涌入并让其有安全保障的重要基础。
其三,牢牢地控制技术发展优势,意在使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国家,因技术资源的缺陷而贱卖自然资源换取外汇,从而使得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难以颁布限制甚至禁止稀缺资源出口的法规,坐享中国的稀缺自然资源。同时,使得新兴国家由于研发能力弱、技术落后而沦为最廉价的加工车间,既帮助美国分担了通货膨胀压力,也使得美国可以用少量的高科技含量高的成品换取大量的最廉价的商品和服务—中国需要卖掉8亿件衬衫才能换来一架波音飞机,就是一个最明显的例子。
因此,我们应该限制稀缺资源的出口,同时加大对高科技研发的资金和政策扶持力度,全力支持民族高科技产业的发展。
我们还应该通过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促使高校和企业在高科技研究领域有所突破。
《华尔街日报》的一篇评论指出:什么是最大、最重要的美国产业?钢铁业、石油业、化工业还是汽车业?上述哪个产业都不算。知识产业才算是所有产业中首屈一指的。
这段话是评论弗里茨·马克卢普所著的《美国的知识生产与分配》一书的,该书系统阐述了知识生产的相关理论、重要性和生产过程,美国对知识生产的高度重视跃然纸上。
比如,在高科技研发投入方面,该书写道:“研究费用增长到了可观的程度,其中绝大部分是由联邦政府支付的。在1930年,用于‘有组织的研究’的费用达到‘居民教学’费用的约8%,1956年达到了44%,1958年几乎达到了50%。”10
第四部分 8.建立技术人才和知识产品资源(2)
不仅政府重视对高科技研究的投入,企业同样非常重视。美国的大公司集团早已养成通过同其他实验室建立合作关系以推动自己的科研工作的习惯,动辄数亿美元的科研投入,给美国企业带来了丰厚的收益。例如,IBM公司2001年的专利特许权收入就将近20亿美元。
而这两点现在都是中国的软肋。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研发经费只占销售额的0.56%,在全国两万多家大中型国有企业中,有研发机构的只占25%。11
原科技部部长、中科院院士徐冠华曾经指出:“在政府科研经费投资方面,仅公共卫生研究而言,2001年美国的政府科研投资为240亿美元,而我国为12亿元人民币,两者相差约160倍。”12
200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詹姆斯·赫克曼指出:中国在教育投入方面与世界平均水平的差距隐含着巨大隐患。现阶段中国的人力资本投资远低于物质资本投资,大约各占GDP的2.5%和30%,而在美国,它们是5.4%和17%,在韩国,它们分别是3.7%和30%。这样的现状如果持续下去,会不利于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并使国家发展必需的人才储备出现供给安全。13
近年来,中国政府加大了科研投入,但是许多资金并未用到刀刃上,科研经费浪费严重。
据新华社记者调查:我国科研经费的利用率普遍低下,科研项目甚至成了某些科研人员的“圈钱”工具。为争取科研经费,必须得开展公关活动,这项花费占去科研经费的很大一块。由于竞争机制的不规范,使得相当数量的课题组及科研人员将大量时间和金钱投入到课题申请环节。“争取项目有很多‘潜规则’,要看关系。有关系的,项目设计得不好也能上;没有关系,课题再好,也不容易上”。“一般做项目预算时,需要100万元就报120万元,上浮20%。资金只要拨下来,就能想方设法用完。用不完时,就买车买电脑、置办办公用品,反正钱是剩不下的”。在项目实施中,上级部门也会派专家组成的“评审组”进行中期审核,了解项目资金的使用情况、课题进度等,如审核不过关,就不再拨付下一批的资金了。因此,每逢检查时,研究机构一般都要请前来考评的专家吃喝玩乐,每人再送点纪念品,更有甚者直接送“辛苦费”。“评审组”被哄高兴了,审核自然就一路顺风。另外,科研行政部门掌管大量科研经费,资金分配不透明,也引发众多非议。14
必须认识到,中国在科研方面的实力与西方发达国家还有非常大的差距,倘若不全力以赴追赶,差距可能越拉越大。“在18世纪时,知识每50年翻一番,现在不到10年就翻一番。”15
面对已经到来的资源为王的时代,中国应加大科研投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打造出一个以高科技产品为核心的珍贵的资源体系,唯有此,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中国到了该觉醒和有强烈紧迫感的时候了。
第四部分 9.注 释
1.世界石油当真还够用40年?—科学家警告枯竭将提前来临.中国日报,2007年6月15日。
2.日本人危机意识十分强烈官民共担战略储备.环球时报(第3版),2004年6月18日。
3.李中海.普京八年:俄罗斯复兴之路(经济卷).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
4.中国需要怎样的矿产资源战略.中国矿业报,2004年4月14日。
5.国内钢企蓄力“铁矿石定价权”.中国矿业报,2008年4月2日。
6.外资圈占中国世界级金矿储量巨大令人心跳.中央电视台,2008年4月11日。
7.我国稀土自主研发能力薄弱出口价十年下降46%.中华工商时报,2006年3月30日。
8.杨圣明.美国金融危机的由来与根源.人民日报,2008年11月21日。
9.美对华高科技出口管制升级.科技中国,2007年7月12日。
10.弗里茨·马克卢普.美国的知识生产与分配.孙耀君,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11.全国两万多家大中型国企仅25%有研发机构.中国青年报,2006年6月29日。
12.徐冠华力陈科研三种“病”科学资源浪费严重.京华时报,2003年12月5日。
13.时寒冰.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为何连年下降?上海证券报,2006年3月7日。
14.科研项目成“圈钱”工具浪费黑洞触目惊心.新华社,2006年5月29日。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