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战国史-先秦别史资料

_36 杨宽(现代)
公元前二九九年秦取楚新城后,又封新城,号新城君。
公子市(一作公子池)
泾阳君泾阳宛秦昭王同母弟。初封泾阳,号泾阳君。公元前二九一年封于宛(《史记。秦本纪》)。
公子悝高陵君高陵邓秦昭王同母弟。初封高陵,号高陵君。公元前二九一年封于邓(《史记。秦本纪》)。
白起武安君秦国人,善用兵。公元前二七八年攻取楚都郢,因功封武安君(《史记。秦本纪》、《白起列传》)。
范雎应侯应魏国人,公元前二六六年为秦相,封于应,号应侯(《史记。范雎列传》)。
受封者封号封邑受封经过及有关事迹公子柱安国君秦昭王次子,封为安国君。公元前二六七年太子死,后二年安国君为太子。公元前二五四年昭王去世,继立为王,即秦孝文王。
蔡泽刚成君燕国人。入秦代范雎为相数月,号刚成君,居帮十多年(…… 《战国策。秦策三》,《史记》。蔡泽列传》作“纲成君”)。
阳泉君阳泉秦孝文王后华阳夫人之弟,封阳泉君(…… 《战国策。秦策五》)。
吕不韦文信侯蓝田十二县河南洛阳十万户河间十城卫濮阳人,通过游说拥立秦公子异人为太子。后人即位(即秦庄襄王),以吕不韦为丞相,封文信侯。《战国策。秦策五》说他“食蓝田十二县”,《史记。吕不韦列传》又说他“食河南洛阳十万户”。后来燕送给河间十城为封邑(…… 《战国纵横家书》二十五)。
成创(一作盛桥)
长安君秦王政之弟,封长安君。公元前二三九年率军攻赵,在屯留反叛,…… 赵封成创于饶(《史记。
秦始皇本纪》、《赵世家》)。
嫪毐长信侯山阳、河西(一作汾西)、太原郡原是吕不韦的舍人,后为宦者,得太后宠幸,公元前二三九年封长信侯,赐与山阳地,又以河西太原郡作为封国(…… 《史记。秦始皇本纪》)。
昌平君公元前二三八年与昌文君一起平定嫪毐的叛乱(…… 《史记。秦本纪》)。公元前二二六年迁居某山而死(云梦秦简《编年记》)。
昌文君公元前二三八年与昌平一起平定嫪毐的叛乱。公元前二二四年楚将项燕在淮南拥立他为楚王,抵抗秦军(…… 《史记。秦始皇本纪》,原误作“项燕立昌平君为荆王”),战败身死(云梦秦简《编年记》)。
附记:①战国铜器铭文中有许多封君的称号,由于国别和时代一时无法分辨清楚,姑且从略。
②当时有些小国大臣因投靠大国而得封。加韩的山阳君,“秦封君以山阳,齐封君以莒”。又如“周佼以西周善于秦而封于梗阳,周启以东周善于秦而封于平原”(《战国策。韩策三》)。表中未列入。
附录三战国大事年表
公周秦魏韩赵楚燕田齐晋大事元齐前481 敬悼惠孝简齐左相陈恒(即田裳)杀死右相监止,王公王公公追执简公于舒州,也把他杀死。从此田39 10 8 12 4 氏“专齐之政”。
480 40 11 9 13 平公1楚令尹子西、司马子期伐吴,至桐汭. 479 41 12 10 14 2 楚白公胜杀死子西、子期,囚禁楚惠王。
叶公率师反攻,白公胜失败自杀。
478 42 13 11 15 3 楚公孙朝率师灭陈。越伐吴,在笠泽大败吴师。
477 43 14 12 16 4 巴代楚,围鄾,楚反攻得胜。
476 元厉13 17 5 晋知瑶伐郑,齐救郑。楚沈诸梁伐东夷。
王1 共赵襄子诱杀代王,灭代。襄子封其侄赵公1 周为代成君。
公元前周秦魏韩赵楚燕田齐齐晋大事475 2 2 赵襄子1 14 18 6 越围吴都。
474 3 3 2 15 19 7 出公1 473 4 4 3 16 20 8 2 越攻破吴都,吴王夫差自杀,吴亡。越王勾践与齐、晋诸侯会于徐州,致贡于周,周元王命以为伯(霸主)。
472 5 5 4 17 21 9 3 晋知瑶伐齐,败齐师于犁丘。
471 6 6 5 18 22 10 4 470 7 7 6 19 23 11 5 469 8 8 7 20 24 12 6 469 定王1 9 8 21 25 13 7 越迁都琅邪。鲁哀公欲借助越国力量,除去三桓,反被三桓逐走。
467 210 9 22 26 14 8 466 3 11 10 23 27 15 9 465 4 12 11 24 28 16 10 464 5 13 12 25 29 17 11 越王勾践卒,鹿郢继立。晋知瑶伐郑。
公元前周秦魏韩赵楚燕田齐齐晋大事463 6 14 13 26 30 18 12 郑声公卒,子哀公立。
462 7 15 14 27 31 19 13 晋知瑶在高梁筑城。
461 8 16 15 28 32 20 14 秦堑河旁。秦以二万兵伐大荔,取其王城。
460 9 17 16 29 33 21 15 459 10 18 17 30 34 22 16 458 11 19 18 31 35 23 17 晋知氏、赵氏、韩氏、魏氏共分范氏、中行氏地以为邑。知伯攻灭仇由。
457 12 20 19 32 36 24 18 晋知瑶伐中山,攻取穷鱼之丘。秦与绵诸交战。
456 13 21 20 33 37 25 19 秦在频阳设县。晋韩庞取得卢氏城。韩魏共伊洛阴戎。
455 14 22 21 34 38 宣20 晋知瑶向赵索地不遂,因联合韩魏,围赵于公晋阳。
1 454 15 23 22 35 成公1 2 21 453 16 24 23 36 2 3 22 韩、赵、魏共灭知伯,瓜分知伯的领地。赵相张孟谈改革田亩制。
452 17 25 24 37 3 4 23 晋出公出奔到楚。
公周秦魏韩赵楚燕田齐晋大事元齐前451 18 26 25 38 4 5 敬公1秦左庶长在南郑筑城。
450 19 27 26 39 5 6 2 449 20 28 27 40 6 7 3 越人来秦迎女。
448 21 29 28 41 7 8 4 越王不寿被杀,朱句继立。
447 22 30 29 42 8 9 5 楚灭蔡。
446 23 31 30 43 9 10 6 魏文侯初立。
445 24 32 文侯1 31 44 10 11 7 楚灭杞,向东扩展领土到泗水之上。
444 25 33 2 32 45 11 12 8 秦伐义渠,执其君。
443 26 34 3 33 46 12 13 9 442 27 躁公元4 34 47 13 14 10 441 28 2 5 35 48 14 15 11 南郑叛秦。
440 考王元3 6 36 49 15 16 12 周考王封其弟揭于河南,是为西周桓公。
439 2 4 7 37 50 16 17 13
公元前周秦魏韩赵楚燕田齐齐晋大事438 3 5 8 38 51 闵公元18 14 437 4 6 9 39 52 2 19 15 436 5 7 10 40 53 3 20 16 435 6 8 11 41 54 4 21 17 434 7 9 12 42 55 5 22 18 晋君仅有绛、曲沃等地,反而要向韩、赵、魏之君朝见。
433 8 10 13 43 56 6 23 幽公元曾侯乙卒,楚惠王制作礼器,送往西阳祭奠。
432 9 11 14 44 57 7 24 2 431 10 12 15 45 简王元8 25 3 楚灭莒。
430 11 13 16 46 2 9 26 4 义渠伐秦,至渭水北岸。
429 12 14 17 47 3 10 27 5 秦躁公卒,其弟从晋归来即位,是为怀公。
428 13 怀公元18 48 4 11 28 6 427 14 2 19 49 5 12 29 7 426 15 3 20 50 6 13 30 8
公元前周秦魏韩赵楚燕田齐齐晋大事425 威烈王元4 21 51 7 14 31 9 秦庶长晁等包围秦怀公自杀。
424 2 灵公元22 武子元桓子元8 15 32 10 赵迁都中牟。
423 3 2 23 2 献侯元9 16 33 11 韩伐郑,杀死郑幽公。
422 4 3 24 3 2 10 17 34 12 秦作上下畤,祭黄帝、炎帝。
421 5 4 25 4 3 11 18 35 13 420 6 5 26 5 4 12 19 36 14 419 7 6 27 6 5 13 20 37 15 魏在少梁筑城,秦攻少梁。
418 8 7 28 7 6 14 21 38 16 秦、魏战于少梁。
417 9 8 29 8 7 15 22 39 17 秦在黄河边筑边工程。魏再度在少梁筑城,秦攻之。
416 10 9 30 9 8 16 23 40 18 晋幽公被杀,魏用兵平乱。立幽公子止,是为烈公。
415 11 10 31 10 9 17 24 41 烈公元秦修补庞城,筑籍姑城。韩迁都平阳。
414 12 简公32 11 10 18 简42 2 越灭滕(《史记。越世家。索元公稳》引《纪年》,在越朱句三元十四年)。中山武公初立。
公元前周秦魏韩赵楚燕田齐齐晋大事413 13 2 33 12 11 19 2 43 3 齐伐魏,攻毁黄城,包围阳狐。越灭郯。秦与魏战,败于郑。楚伐魏,到上洛。
412 14 3 34 13 12 20 3 44 4 魏国攻秦的繁庞城,攻克后,“出其民”。齐伐取鲁的莒、安阳。
411 15 4 35 14 13 21 4 45 5 410 16 5 36 15 14 22 5 悼子元46 6 409 17 6 37 16 15 23 6 2 47 7 魏伐秦,建筑临晋、元里两城。秦命令百姓(官吏)开始带剑。
408 18 7 38 景侯元烈侯元24 7 3 48 8 魏伐秦,完全攻占河西地,筑洛阴、郃阳两城。秦退守洛水,沿洛水筑防御工程。筑重泉城。秦“初租禾”。
魏伐中山。韩伐郑,取雍丘。齐伐鲁,取郕. 407 19 8 39 2 2 声8 4 49 9 郑伐韩,攻韩兵于负黍。齐伐卫,取王贯丘。
元406 20 9 40 3 3 2 9 5 50 10 魏灭中山。
405 21 10 41 4 4 3 10 6 51 11 齐内乱,公孙会以廪丘叛入赵国,田布攻廪丘,三晋联合往救,大败齐军。
越灭缯(即鄫)。
公元前周秦魏韩赵楚燕田齐齐晋大事404 22 11 42 5 5 4 11 和子康公12 三晋伐齐,进入齐的长城。魏文侯迫使齐侯会同三晋之君朝见周元元威烈王,要求周王命三晋之君为诸侯。
403 23 12 43 6 6 5 12 2 2 13 周威烈王命韩、赵、魏列为诸侯。
402 24 13 44 7 7 6 13 3 3 14 楚声王为“盗”所杀。
401 安王元14 45 8 8 悼王元14 4 4 15 秦伐魏至阳狐。
400 2 15 46 9 9 2 15 5 5 16 韩、赵、魏、伐楚,到桑丘而回。
郑围攻韩的阳翟。
399 3 惠47 烈10 3 16 6 6 17 楚归还榆关给郑。
公侯元元398 4 2 48 2 11 4 17 7 7 18 郑国杀相国子阳,子阳之党起来反抗。楚国进围郑。
397 5 3 49 3 12 5 18 8 8 19 聂政刺杀韩相侠累(即韩傀)。
396 6 4 50 4 13 6 19 9 9 20 郑国子阳之党杀死郑繻公。
395 7 5 武侯元5 14 7 20 10 10 21 秦伐繇诸。(即绵诸)。
394 8 6 2 6 15 8 21 11 11 22 郑所占的负黍反叛,重归韩。齐伐鲁,取最,韩救鲁。
公元前周秦魏韩赵楚燕田齐齐晋大事393 9 7 3 7 16 9 22 12 12 23 楚伐韩,攻取负黍。魏伐郑,在酸枣筑城。魏败秦于汪(旧误作“注”)。
392 10 8 4 8 17 10 23 13 13 24 齐迁康公于海上。
391 11 9 5 9 18 11 24 14 14 25 魏、赵、韩伐楚,打败楚军于大梁、榆关。秦伐韩的宜阳,攻取了六个邑。
390 12 10 6 10 19 12 25 15 15 26 秦和魏在武城交战。秦把陕改建为县。齐伐取魏的襄陵。
389 13 11 7 11 20 13 26 16 16 27 秦进攻魏的阴晋。田和和魏武侯在浊泽相会,请求立为诸侯。
388 14 12 8 12 21 14 27 17 17 桓公元387 15 13 9 13 22 15 28 18 18 2 秦伐蜀,取南郑。
386 16 出10 文敬16 29 元19 3 田和开始列为诸侯,改称元年。赵子侯侯迁都邯郸。
元元元385 17 2 11 2 2 17 30 2 20 4 秦庶长菌改迎立公子连(即秦献公),杀其君出子。“止从死”,即废止殉葬。韩伐郑,取阳城。又伐宋,攻入彭城,俘虏了宋君(即宋悼公)。
公元前周秦魏韩赵楚燕田齐齐晋大事384 18 献12 3 3 18 31 侯21 5 齐攻魏于禀丘,赵救魏,大败齐人。
公剡元元383 19 2 13 4 4 19 32 2 22 6 秦迁都栎阳。赵筑刚平城,以侵卫国。卫求救于魏,魏败赵军于兔台。
382 20 3 14 5 5 20 33 3 23 7 齐、魏助卫攻赵,卫取得赵的刚平,攻至中牟。
381 21 4 15 6 6 21 34 4 24 8 赵求救于楚,楚救赵伐魏,战于州西,出于梁门,一直攻到大河(黄河)。赵反攻,攻取魏的棘蒲、黄城。赵西攻百越,据有洞庭、苍梧一带,在此年稍前。楚悼王王死,楚贵族攻吴起,吴起被车裂而死。
380 22 5 16 7 7 肃35 5 25 9 齐伐燕,攻取桑丘;魏、赵、韩救王燕。中山复国在这年前后。
元379 23 6 17 8 8 2 36 6 26 10 齐康公卒,齐吕氏绝祀。秦把蒲、蓝田、善、明氏改建为县。
378 24 7 18 9 9 3 37 7 11 秦国“初行为市”。翟打败魏于浍。
魏、赵、韩伐齐到灵丘。越迁都于吴。
377 25 8 19 10 10 4 38 8 12 蜀伐楚,攻取兹方,楚筑扞关来抵御。赵伐中山,战于房子。
公元前周秦魏韩赵楚燕田齐齐晋大事376 2 9 20 哀11 5 39 9 13 赵又伐中山,战于中人。
6 侯元375 烈10 21 2 12 6 40 10 14 3秦“为户籍相伍”。魏伐取楚的榆王关。韩灭郑,徙都新郑。
元374 2 11 22 懿成7 41 桓15 韩山坚(韩严)杀死韩哀侯,韩若山侯侯公继立,即韩懿侯。田午杀死其君田剡元元元和孺子喜而自立,即田桓公。
373 3 12 23 2 2 8 42 2 16 燕打败齐于林孤,魏伐齐到博陵,鲁伐齐入阳关。
372 4 13 24 3 3 9 桓3 17 卫伐齐,攻取薛陵。赵伐卫,攻取了公乡邑七十三个。魏败赵于蔺。
元371 5 14 25 4 4 1 0 2 4 18 魏伐楚,攻取鲁阳。
370 6 15 26 5 5 1 1 3 5 19 赵进攻齐的甄。魏武侯卒,公仲缓与莹争立。
369 7 16 惠6 6 宣4 6 20 韩、赵助魏公仲缓莹争立,围魏莹于王王浊泽。其后韩因与赵不各而退兵,于元元是魏莹战胜赵师与公仲中山筑长城。
公元前周秦魏韩赵楚燕田齐大事368 显17 2 7 7 2 5 7 赵伐齐,攻到长城。赵和韩联合攻周。齐伐魏,王攻取观。
元367 2 18 3 8 8 3 6 8 西周威公死,公子根在东部争立,赵、韩用武力加以支持,从此西周分裂为西周、东周二小国。
366 3 19 4 9 9 4 7 9 魏、韩两国国君在宅阳相会。魏在武都筑城,为秦所打败。秦又败韩魏于洛阴。
365 4 20 5 10 10 5 8 10 魏伐取宋的仪台。赵攻取卫的甄。
364 5 21 6 11 11 6 9 11 秦战胜魏于石门,斩首六万,赵救魏于石门。
363 6 22 7 12 12 7 10 12 秦攻魏少梁,赵救魏。
362 7 23 8 昭13 8 11 13 魏战胜赵、韩军于浍北,擒赵将东祚,取皮牢,侯又攻取列人、肥。赵成侯和韩昭侯在上党相会。
元秦伐魏少梁。
361 8 孝公元9 2 14 9 文公元14 魏在四月甲寅(即初三)徙都大梁。魏惠王和韩昭侯在巫沙相会。秦伐豲,杀豲灭。
360 9 2 10 3 15 10 2 15 魏导河水入圃田泽,又开大沟引圃田泽的水。
魏瑕阳人从岷山开导青衣水,使东与沫水相合。
359 10 3 11 4 16 11 3 16 卫鞅进说秦孝公变法。
公元前周秦魏韩赵楚燕田齐大事358 11 4 12 5 17 12 4 17 魏将龙贾率师筑长城于西边。秦败韩于西山。
楚引河水灌韩长垣。
357 12 5 13 6 18 13 5 18 韩魏交换土地,魏得首垣(即长垣)、郑鹿等邑。宋攻取韩的黄池,魏攻取韩的朱。魏围攻韩的宅阳,魏惠王和韩昭侯在巫沙结盟,解宅阳围。
356 13 6 14 7 19 14 6 威王元鲁恭侯、宋桓侯、卫成侯、韩昭侯朝见魏惠王。
赵成侯和齐威王、宋桓侯在平陆相会,和燕文公在阿相会(“阿”一作“安”)。秦用卫鞅为左庶长,下变法令。
355 14 7 15 8 20 15 7 2 邹忌以鼓琴进说齐威王改革。申不害相韩,用法家之“术”。昭奚恤为楚令尹而专断。韩从亥谷以南筑长城。魏惠王和秦孝公在杜平相会。宋司城子罕杀宋桓侯夺取政权,当在这年或稍后。
354 15 8 16 9 21 16 8 3 赵伐卫,攻取漆、富后。魏救卫,进围赵都邯郸。秦攻取魏的少梁。
353 16 9 17 10 22 17 9 4 齐救赵攻魏,打败魏军于桂棱;又联合宋、卫进围襄陵。魏攻入赵都邯郸。
公元前周秦魏韩赵楚燕田齐大事352 17 10 18 11 23 18 10 5 秦进围魏的安邑,安邑降秦。魏调用韩军打败齐、宋、卫联军于襄陵,齐请楚景舍向魏求和。
351 18 11 19 12 24 19 11 6 秦在商筑塞,围攻魏的固阳,固阳降秦。魏归赵邯郸,魏赵在漳水上结盟。
350 19 12 20 13 25 20 12 7 齐扩建堤防为长城。秦从雍迁都咸阳,并普遍设县。秦开裂田的阡陌封疆。
349 20 13 21 14 肃侯元21 13 8 秦在县初设秩史。
348 21 14 22 15 2 22 14 9 秦“初为赋”。魏惠王和赵肃侯在阴晋相会。
347 22 15 23 16 3 23 15 10 赵公子范袭邯郸,不胜而死。
346 23 16 24 17 4 24 16 11 345 24 17 25 18 5 25 17 12 344 25 18 26 19 6 26 18 13 魏惠王称王,召集逢泽之会,并率诸侯朝见周天子。秦派公子少官率师参与逢泽之会。齐群带了卿大夫到秦聘问。
343 26 19 27 20 7 27 19 14 赵攻魏的首垣。
342 27 20 28 21 8 28 20 15 魏攻韩,战胜于梁、赫,救韩伐魏。
341 28 21 29 22 9 29 21 16 齐将田忌大败魏军于马陵,魏将庞涓自杀,太子早被俘。
公元前周秦魏韩赵楚燕田齐大事340 29 22 30 23 10 30 22 17 齐、秦、赵三国攻魏。秦卫鞅用计擒魏公子卬,大破魏军。秦封卫鞅于於商,号为商君。
339 30 23 31 24 11 威王元23 18 魏在大梁北郭开大沟,以通圃田的水。
338 31 24 32 25 12 2 24 19 秦孝公去世,卫鞅被车而死。秦败魏于岸门,俘虏魏将魏错。
337 32 惠文王元33 26 13 3 25 20 楚、韩、赵、蜀四国之君入秦朝见。
336 33 2 34 27 14 4 26 21 魏韩二国之君朝见齐威王于东阿。秦国“初行钱”。
335 34 3 35 28 15 5 27 22 魏韩二国之君朝见齐威王于甄。秦攻取韩的宜阳。
334 35 4 惠王29 16 6 28 23 魏惠王采用惠施的策略,朝见齐威王于后元徐州,尊齐为王,齐亦承认魏称王。即元所谓“会徐州相王”。
333 36 5 2 30 17 7 29 24 赵进围魏的黄,没有攻克。赵在漳水、滏水建筑长城。楚围攻齐的徐州,大败齐将申缚。
332 37 6 3 宣惠王元18 8 易王元25 魏献阴晋给秦,秦更名宁秦。齐、魏联合伐赵,赵决河水灌齐、魏联军。
公元前周秦魏韩赵楚燕田齐大事331 38 7 4 2 19 9 2 26 义渠内乱,秦派庶长操前往平定。
330 39 8 5 3 20 10 3 27 秦打败魏于雕阴,擒魏将龙贾。魏献河西地给秦。
329 40 9 6 4 21 11 4 28 秦攻取魏河东的汾阴、皮氏及焦等地。魏攻取楚的陉山。
328 41 10 7 5 22 怀王元5 29 秦开始设置相邦,张仪为秦相。魏全献上郡十五县(包括少梁)给秦。
327 42 11 8 6 23 2 6 30 秦更名少梁为夏阳,归还给魏焦、曲沃等地。
326 43 12 9 7 24 3 7 31 赵肃侯去世,秦、楚、燕、齐、魏都派锐师各万人来参与葬仪。秦初腊,会龙门。
325 44 13 10 8 武灵4 8 32 四月戊午秦惠文君自称为王。魏惠王会韩宣王元惠王于巫沙,尊韩宣惠王为王。齐战胜赵于平邑,俘虏赵将韩举。
324 45 更元元11 9 2 5 9 33 秦张仪伐取魏的陕,筑上郡塞。魏惠王和齐威王相会于东阿。
323 46 2 12 10 3 6 10 34 楚柱国昭阳攻魏,攻破襄陵,得八邑。秦派张仪和齐、楚大臣在齧桑会盟。公孙衍发起燕、赵、中山和魏、韩“五国相王”。
322 47 3 13 11 4 7 11 35 魏采用张仪的策略,改用张仪为相,把惠施逐走。秦伐取魏的曲沃、平周。
公元前周秦魏韩赵楚燕田齐大事321 48 4 14 12 5 8 12 36 张仪兼相秦魏。西汉南越王墓出土有“王四年相邦张义(仪)戟”。
320 慎靓王元5 15 13 6 9 王哙元37 秦假道韩魏攻齐,齐威王使匡章为将应战。
秦伐义渠,攻取郁郅。
319 2 6 16 14 7 10 2 宣王元秦攻取韩的鄢。齐、楚、燕、赵、韩等国支持公孙衍为魏相。惠施回魏。
318 3 7 襄15 8 11 3 2 宋王偃自立为王。魏、赵、韩、楚、燕五国王合纵攻秦,不胜而回。燕王哙把君位禅让给元相国子之。
317 4 8 2 16 9 12 4 3 秦败三晋联军于修鱼。齐联合宋攻魏,打败魏于观泽。
316 5 9 3 17 10 13 5 4 秦派司马错伐蜀,蜀亡。秦攻取赵的中都、西阳。
315 6 10 4 18 11 14 6 5 秦攻韩,战于浊泽(一作蜀潢)。燕发生内乱,将军市被、太子平进攻子之。
314 赧王元11 5 19 12 15 7 6 秦大败韩于岸门。燕子之反攻,杀死将军市被、太子平。齐派匡章伐燕,五旬攻下燕国。
赵召燕公子职于韩,派乐池送入燕,立为燕王,即燕昭王。秦攻义渠,得二十五城。
公周秦魏韩赵楚燕田大事元齐前313 2 12 6 20 13 16 8 7 秦派樗里疾攻赵、俘虏赵将赵庄,攻取蔺。
312 3 13 7 21 14 17 9 8 楚景翠围攻韩雍氏,秦助韩反攻景翠。秦魏章战胜楚于丹阳,虏屈丐,取汉中地。齐、宋围魏煮枣。秦、魏、韩攻齐到濮水之上,俘虏声子(或作赘子)。秦胜楚于蓝田,韩、魏攻楚到邓。
311 4 14 8 襄王元15 18 昭王元9 秦樗里疾助魏伐卫。秦伐楚取召陵。
310 5 武王元9 2 16 19 2 10 秦伐义渠、丹犁。
309 6 2 10 3 17 20 3 11 秦初置丞相,樗里疾、甘茂为左右丞相。
308 7 3 11 4 18 21 4 12 秦攻取韩的宜阳。
307 8 4 12 5 19 22 5 13 赵武灵王实行“胡服骑射”。赵攻中山到房子。
秦开始设置将军,以魏冉为将军。
306 9 昭王元13 6 20 23 6 14 赵攻中山到宁葭,攻略胡到榆中。楚灭越,设郡江东。
305 10 2 14 7 21 24 7 15 赵攻中山,攻取丹邱、华阳、鸱之塞、鄗、石邑、封龙、东垣,中山献四邑请和。
304 11 3 15 8 22 25 8 16 秦、楚在黄棘会盟,秦归还楚上庸。
公周秦魏韩赵楚燕田齐大事元前303 12 4 16 9 23 26 9 17 秦攻取韩的武遂。秦攻取魏的蒲阪、晋阳、封陵。齐、魏、韩攻楚,楚派太子入质于秦,秦救楚。
302 13 5 17 10 24 27 10 18 赵攻取河宗氏、休溷诸貉之地,设九原云中二郡。赵迁吏大夫奴于九原。魏襄王、韩太子婴入秦朝见。
301 14 6 18 11 25 28 11 19 秦攻取韩的穰。齐派匡章,魏派公孙喜,韩派暴鸢,共攻楚方城,杀楚将唐昧,韩、魏取得宛、叶以北地。
300 15 7 19 12 26 29 12 湣王元秦攻楚,拔新城,杀楚将景缺。赵再攻中山。
299 16 8 20 13 27 30 13 2 楚怀王受骗入秦,被秦王扣留。赵武灵王传君位给王子何(即赵惠文王),自号主父。
孟尝君田文入秦为相。
298 17 9 21 14 惠文顷襄14 3 秦攻取楚析等十多城。赵派楼缓入秦为相,王元王元派仇郝入宋为相。孟尝君由秦回齐。齐、韩、魏联军攻秦到函谷关。
297 18 10 22 15 2 2 15 4 赵武灵王出代,西遇楼烦王于西河而其兵。
齐、韩、魏联军继续攻秦。
296 19 11 23 16 3 3 16 5 齐、韩、魏联军攻入秦的函谷关,秦求和,归还韩河外及武遂,归还魏河外及封陵。齐代燕,“覆三军,获二将”。赵灭中山,迁中山王于肤施。
公元前周秦魏韩赵楚燕田齐大事295 20 12 昭王元釐王元4 4 17 6 赵公子章争夺君位,失败后逃入主父宫;公子成、李兑包围主父宫,主父饿死。秦楼缓免相,魏冉为相。燕昭王使苏秦入齐,助齐攻宋。
294 21 13 2 2 5 5 18 7 齐用秦五大夫吕礼为相。齐田甲劫王,孟尝君出走。
293 22 14 3 3 6 6 19 8 秦左更白起大胜韩、魏联军于伊阙,斩首二十四万,虏魏将公孙喜。
292 23 15 4 4 7 7 20 9 秦大良造白起攻魏取垣。
291 24 16 5 5 8 8 21 10 秦白起攻韩取宛。秦左更司马错攻魏取轵,攻韩取邓。秦封公子市于宛,公子悝于邓。
290 25 17 6 6 9 9 22 11 魏献给秦河东地方四百里。韩献给秦武遂地方二百里。
289 26 18 7 7 10 10 23 12 秦攻取魏六十一城。
288 27 19 8 8 11 11 24 13 魏昭王入赵朝见,并献阴成、葛孽(在这年或稍前)。魏昭王把河阳、姑密封给赵李兑的儿子。十月,秦魏冉约齐并称帝,齐为东帝,秦为西帝。十二月,齐用苏秦计,自动取消帝号,合纵摈秦。
287 28 20 9 9 12 12 25 14 苏秦约赵、齐、楚、魏、韩五国攻秦,罢于成皋。秦归还部分赵、魏地求和。秦攻取魏的新垣、曲阳。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