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奥义书

_4 乃文 (印)
1.“高达马啊,另一世界是一把火。其中太阳是柴草,光芒为烟,白昼是火焰,月亮是焦炭,群星是火星。
2.众神在这祭火中赐下了信(shraddhā)。自这个祭品中产生了苏摩王。
第五章
1. 高达马啊,雨云就是一把火。其中风为柴草,薄雾为烟,闪电为火焰,霹雳为焦炭,冰雹为火星。
2. 众神在这把祭火里赐予苏摩王。自这个祭品中产生了雨水。
第六章
1. 高达马啊,大地就是一把火。其中年岁为柴草,空间为烟,夜晚为火焰,天国的四分之一为焦炭,四方的交界为
火星。
2. 众神在这把祭火里赐予雨水。自这个祭品中产生了粮食。
第七章
1. 高达马啊,人就是一把火。其中话语为柴草,呼吸为烟,舌头为火焰,眼睛一为焦炭,耳朵为火星。
2. 众神在这把祭火里赐予粮食。自这个祭品中产生了精子。
第八章
1. 高达马啊,女人就是一把火。其中女阴为柴草,诱引之人为烟,阴道为火焰,抽插为焦炭,交欢之乐为火星。
2.众神在这把祭火里提供精子。自这个祭品中诞生了胎儿。
第九章
1. 这样,在第五次献酒时,水确实能发出人声。胎儿在胎膜里怀胎十月或者稍长稍短,就出生了。
2. 既生下来,他就活到他的命数。当他死了,人们将他抬到选定的地方,并为他生一堆火,他从这火中来,自这
火中发生。
第十章
1. 因此,知道这个道理的人以及那些在林中敬拜并思想“信就是苦行”的人们,就没入这葬身之火;自这火中进入
白昼,自白昼进入盈月的半个月,自盈月的半月进入太阳北飞的六个月。
2. 自太阳北飞的六个月进入年,自年进入太阳,自太阳进入月亮,自月亮进入闪电。那里,有一位乃是非人(a-
mānava),他引领他们走向梵。这就是通向神的旅程。
3. 而那些村居的,以献祭、行善和布施敬拜神灵的人则进入葬身之火的浓烟中,自烟进入夜,自夜进入下半月,自
下半月进入太阳南行的六个月,但他们不进入年。
4. 自这六个月进入先父们的世界,自先人的世界进入空,自空进入月亮,即苏摩王,众神之宴。众神都以他为食。
5. 他们将留在那里,直到他们的功德逐渐消耗完,然后他们由原路回到他们之所从来的地方,正如他们来时一样进
入空,并自空进入风。变成风之后,又化为烟,再化为薄雾。
6. 化为薄雾之后,他化为云。云之后,与雨俱降。这里,他们再生为稻米和大麦、香草与树木、芝麻和豆角,从此
难以出头。因为,只有当别人将他们当食物吃下,化为精子射出之后,他们才有继续幻化的可能。
7. 因此,品行良善者的前途就是进入一个令人愉快的子宫,比如说布拉曼,或刹帝利,和维希亚(Vaishya,吠舍)
的子宫。而那些品行恶劣者的归宿则是一个恶劣的子宫,比方说狗、猪或者流浪儿(candāla,弃儿)的子宫。
8. 但这两条路上的,还不是渺小的、不断归于本体的生灵。那些渺小的生灵真是生来死去,他们属于第三态。所以
另一世界才不会被挤满。也因此,人要设法保护自己,有诗云:
9. 黄金的抢劫者,酗酒之徒,
老师床榻的夜袭者,杀害布拉曼的凶手。
这四种人必降到最低等级,
而与他们相交的人,则降为第五等。
10. 而知道这五种火的人则不染邪恶,即使他们与那些人相交。知道这个道理的人纯粹、洁净,拥有纯洁的世界。
是的,知道这个道理的人。
第十一章
1. 普拉金纳夏拉-奥帕马尼亚瓦、撒铁亚知那-保卢什、因德拉丢姆那-巴拉维亚、扎那-夏尔卡拉察和布迪拉-
阿希瓦塔拉什维是五个大财主,也是渊博的圣歌(shrotriya)学者。一次他们聚到一起,思考“我们的自我(心)是
什么?梵是什么?”
2. 他们一致认为:“是的各位,乌达拉卡-阿如尼是研究这个宇宙(vaishvānara)自我的人,我们去请教他吧。”
他们于是上路。
3. 他心里说:“这五个大财主,渊博的圣歌学者一定会向我提问。我不一定答得出他们的每个问题。我还是将他们
引荐到别人那里为妙。”
4. 他于是对他们说:“各位尊者,实话实说,阿希瓦帕提-凯科亚正好研究这宇宙的自我。我们何不向他求教?”
于是他们一起上路。
5. 当他们到达他家,他数次款待他们。他是那种一起床就吟诗的人:
我的国度没有窃贼,
没有悲伤与酗酒者,
无人不敬拜神,也无人目不识丁,
男子无一不洁,女子无一不贞。
“是的,诸位尊者,我正要做一个祭祀。我给各位祭司什么礼金,我也将同样给予你们。各位请留下。”
6. 他们就说:“真是所言如所思。你知晓那宇宙的自我,请不吝赐教。”
7. 他于是告诉他们:“我明天一早答复。”第二天早晨,他们每人抱一堆柴火回来。他推脱了一下,然后说:
第十二章
1.“奥帕马尼亚瓦,你认为谁是自我?”
“当然是天国,我的尊者,我的君王,”他回答。
“宇宙的自我就是那辉煌灿烂者(sutejas),你们敬畏他为自我。所以你们看见家中有苏摩被榨出(suta),并
且时常不断。
2.你们吃可口的食物,看愉人的东西。他(也)吃,也看愉人的东西。敬畏宇宙自我的人家也知识渊博。但是,这
只是自我的头,”他说。“你们要是没来我这里,你们的人头迟早要落地。”
第十三章
1. 于是他对撒铁亚知那-保卢什说:“普拉金纳夏拉!你说谁是自我?”
“当然是太阳,我的先生,我的君王。”他回答。
“宇宙的自我就是你们尊为自我的多。所以你们的家里什么都有。
2. 比如门前母骡拉的大车,侍女,金链。你们吃可口的食物;你们看愉人的东西。他(也)吃,也看愉人的东西。
敬畏宇宙自我的人家也知识渊博。但是,这只是自我的眼睛,”他说。“你们要是没来见我,你们必成瞎子。”
第十四章
1. 于是他对因德拉丢姆那-巴拉维亚说:“维亚葛拉帕迪!你说谁是自我?”
“当然是风,我的先生,我的君王。”他回答。
“宇宙的自我就是你们敬为自我的,有万千路径者。所以你们的家里有各样的进奉,你们的身后车队纵横。
2. 你们吃可口的食物,看愉人的东西。他(也)吃,也看愉人的东西。敬畏宇宙自我的人家也知识渊博。但是,这
只是自我的呼吸,”他说。“你们要是没来见我,你们的呼吸必离你们而去。”
第十五章
1. 于是他对扎拉说:“夏尔卡拉察!你说谁是自我?”
“当然是空,我的先生,我的君王。”他回答。
“宇宙的自我就是你们敬为自我的扩张者。所以你们的家里子孙和财富都日渐扩张。
2. 你们吃可口的食物,看愉人的东西。他(也)吃,也看愉人的东西。敬畏宇宙自我的人家也知识渊博。但是,这
只是自我的身体(samdeha),”他说。“你们要是没来见我,你们的身体必碎为粉齑。”
第十六章
1. 于是他对布迪拉-阿希瓦塔拉什维说:“维亚葛拉帕迪!你说谁是自我?”
“当然是水,我的先生,我的君王。”他回答。
“宇宙的自我就是你们敬为自我的财富。所以你们的家里富足而兴旺。
2. 你们吃可口的食物,看愉人的东西。他(也)吃,也看愉人的东西。敬畏宇宙自我的人家也知识渊博。但是,这
只是自我的膀胱,”他说。“你们要是没来见我,你们的膀胱必然胀破。”
第十七章
1. 于是他对乌达拉-阿如尼说:“高达马!你说谁是自我?”
“当然是地,我的先生,我的君王。”他回答。
“宇宙的自我就是你们敬为自我的根基。所以你们的家里子孙和牲口都大有根基。
2. 你们吃可口的食物,看愉人的东西。他(也)吃,也看愉人的东西。敬畏宇宙自我的人家也知识渊博。但是,这
只是自我的脚,”他说。“你们要是没来见我,你们的腿脚必会萎缩。”
第十八章
1. 于是,他对他们几个说:“是的,你们吃饭,把宇宙的自我看为某种支离破碎的东西。但一个将宇宙之自我视为
有两仪之广的人也将以自省为度量。他在所有世界都有饭吃,做任何东西都有饭吃,以任何本体存在都有饭吃。
2. 那辉煌者(天国)就是宇宙自我的头,那多(太阳)即是他的眼睛,那有万千路径者(风)即是他的呼吸,那扩
张者(空)即是他们的身体,财富(水)即是他的膀胱,根基(地)即是他的脚。他以祭祀之所为胸怀,以圣草为发
丝,以伽而合帕提圣火为心,安瓦哈尔雅帕加纳圣火为神智。他的嘴是阿哈瓦尼雅圣火。
第十九章
1. 因此,人所得的第一份食品应该奉献给神。当他献酒时,要边说“生命的气息啊,向你顶礼!”边洒酒。这样,生
命之生息就满意了。
2. 生命之生息一满足,眼睛也就满足了。眼睛一满足,太阳也就满足了。太阳一满足,天国也就满足了。天国一满
足,天国和太阳所统治的一切也都满足了。如此一一满足,这人在子孙、牛羊、食品、珠光宝气、神圣知识等各方面
也必一一满足。
第二十章
1. 他所应奉上的第二次献酒当伴随“维亚那(Vyāna)生息啊,向你顶礼!”的赞颂。这样维亚那生息也就满意了。
2. 维亚纳生息一满足,耳朵也就满足了。耳朵一满足,月亮也就满足了。月亮一满足,天国的四方也就满足了。天
国的四方一满足,月亮和天国的四方所统辖的一切也都满足了。如此一一满足,这人在子孙、牛羊、食品、珠宝、神
圣知识等各方面也必一一满足。
第二十一章
1. 他所应奉上的第三次献酒当伴随“阿帕那(Apāna)生息啊,向你顶礼!”的赞颂。这样阿帕那生息也就满意了。
2. 阿帕那生息一满足,话语也就满足了。话语一满足,火也就满足了。火一满足,地也就满足了。地一满足,地与
火所统辖的一切也都满足了。如此一一满足,这人在子孙、牛羊、食品、珠宝、神圣知识等各方面也必一一满足。
第二十二章
1. 他所当奉上的第四次献酒当伴随“萨马那(Samāna)生息啊,向你顶礼!”的赞颂。这样萨马那生息也就满意了。
2. 萨马那生息一满足,心智也就满足了。心智一满足,雨水之神帕尔扎尼亚(Parjanya)也就满足了。雨水之神一
满足,闪电也就满足了。闪电一满足,雨水与闪电所统辖的一切也都满足了。如此一一满足,这人在子孙、牛羊、食
品、珠光宝气、神圣知识等各方面也必一一满足。
第二十三章
1. 他所应奉上的第五次献酒当伴随“乌达纳(Udāna)生息啊,向你顶礼!”的赞颂。这样乌达纳生息也就满意了。
2. 乌达纳生息一满足,风也就满足了。风一满足,空也就满足了。空一满足,风与空所统辖的一切也都满足了。如
此一一满足,这人在子孙、牛羊、食品、珠宝、神圣知识等各方面也必一一满足。
第二十四章
1. 如果谁在进行阿格尼霍特拉(圣火)献祭(Agnihotra)时不知道这个道理,那就简直是釜底抽薪,或者用水将
奉献浇得灰飞烟灭。
2. 而当他的献祭时懂得这个道理,他的奉献就在诸天成全,在一切存在里成全,在所有实体中成全。
3. 正如火上的芦苇,尖端将立刻燃烧,知道这个道理的人在进行圣火献祭时,所有的邪恶都将被烧成粉齑。
4. 这样,知道这个道理的人即使将剩余的祭品给一个弃儿,他的奉献也会在宇宙自我里成全。有诗为证:
正如饥饿的孩子围坐在
他们生命的母亲身边,
一切生灵都这样坐在
阿格尼霍特拉献祭的周围。
第六篇
第一章
1. 唵!从前有个人叫希维塔开度-阿如聂亚。他父亲对他说:“你去做梵学生去吧。真的,亲爱的,我们家没有一
个人不知书达理(un-ucya),简直就是布拉曼世家(brahman-bandhu)。”
2. 于是,他十二岁就出家研习梵学,二十四岁回家,自以为非常有学问,骄傲得很。
3. 他父亲问她:“我的爱子希维塔开度,看你自以为是,很骄傲的样子,我问你,你是否知道有句话叫做未闻而得
闻,未思而得思,未解而得解?”
4. “敢问您,这怎么说?”
“亲爱的,从一块粘土中就看见所有陶器,其中的变化仅仅是口头的,或者只是名,而实则都是粘土。
5. 亲爱的,同样,从一块铜饰就能知道一切铜器,其中的变化仅仅是口头的,或者只是名,而实则都是铜。
6. 亲爱的,同样,从一只指甲钳就能知道一切铁器,其中的变化仅仅是口头的,或者只是名,而实则都是铁。孩子
啊,学问也是如此。”
7. “是的,那些盛誉之下的人并不知道这些;他们要是知道,为何不曾告诉我?您一定知道,请您告诉我。”“亲爱
的,好吧。”他说。
第二章
1.“孩子,起初,世界只是有(sat),只是一,而没有二。却也有人说:‘起初,世界只是无(a-sat),只是一,二
没有二;自无之中产生了有。’
2.子,这是怎么回事呢?”他说:“自无怎么能产生有呢?恰恰相反,孩子,起初,世界只是有,只是一,而没有二。
3. 它思量它自己“我要是多就好了!我要繁殖我自己!”它就发热。那热也自己思量“我要是多就好了!我要繁殖我
自己!”于是,它就生水。这样,人在忧伤时或是炎热出汗时,就有水出来。
4. 那水思量自己“我要是多就好了!我要繁殖我自己!”它就产生粮食。因此,只要一下雨,粮食就丰盛。我们吃
的粮食就是从水生的。
第三章
1. 这里所提到的事物只有三个本原:卵生的,自有生之物生的,和萌芽生的。
2. 这个神祗自己思量:嗯!我一定要带着这活的灵(自我)进入这三个神灵,并分开名与形体。
3. 我要将它们没个都一分为三。”那神祗于是就带着活的灵进入三神灵之中,并分开名与形体。
4. 它使此三者一一变成三。
是的,孩子,现在告诉你其中每一样是如何变为三的。
第四章
1. 火所具有的一切红色形体,都是热的形体;一切白色形体都是水的形体;一切黑的形体都是粮食的形体。火德
(firehood)从火中离开:其中的变化只是口头的,是名义。其实质就是三重形体。
2. 太阳所具有的一切红色形体,都是热的形体;一切白色形体都是水的形体;一切黑的形体都是粮食的形体。日
德(sunhood)从太阳中离开:其中的变化只是口头的,是名义。其实质就是三重形体。
3. 月亮所具有的一切红色形体,都是热的形体;一切白色形体都是水的形体;一切黑的形体都是粮食的形体。月
德(moonhood)从月亮中离开:其中的变化只是口头的,是名义。其实质就是三重形体。
4. 闪电所具有的一切红色形体,都是热的形体;一切白色形体都是水的形体;一切黑的形体都是粮食的形体。闪电
之德(lightninghood)从闪电中离开:其中的变化只是口头的,是名义。其实质就是三重形体。
5. 是的,大财主和大学者们在引述古话“现在无人能拿出我们闻所未闻、想所未想、解所未解的事物”时,所知的就
是这个道理,因为他们已经知晓这些三重形体。
6. 他们知道一切红色形体都是热的形体。他们知道一切白色形体都是水的形体。他们也知道一切黑色形体都是粮食
的形体。
7. 他们知道一切未知的事物不过是三重形体的组合。是的,亲爱的,从我的话里,但愿你能了解每种神灵在向人显
现之时,是怎样变成三重形体的。
第五章
1. 粮食吃下去后,就分化为三个部分。最粗劣的部分成了粪便;中间的部分变成血肉;最好的部分变成心智。
2. 水喝下之后分化为三各部分。最粗劣的部分成了尿;中等的部分成了血液;最好的部分变成生息(prāna)。
3. 热吃下去之后也分化为三个部分。最粗劣的部分变成骨骼;中等地部分变成脊髓;最好的部分变成话音。
4. 孩子,因为心智失由粮食组成的;生息是由是由水做的;话音是用热做的。”
“您能再详细指教吗?”
“行啊,孩子。”他说。
第六章
1. “孩子,乳酪在搅拌时,最好的精华都漂在上面,那就是奶油。
2. 同样,孩子,粮食中最好的精华在吃下后也是往上走,变成心智。
3. 至于水,孩子,喝下去后,最好的精华同样是往上走,称为呼吸。
4. 而热在吃下去后,孩子,它的精华部分还是往上走,变成话音。
5. 孩子,这是因为心智乃是粮食组成;呼吸是由水做成;语音是由热组成的。”
“您能再详细指教吗?”
“行啊,孩子。”他说。
第七章
1. “孩子,人由十六个部分构成。十五天不吃饭,还能随便喝水。有水喝,来自水的呼吸就不会离开他。”
2. 于是,他真的十五天不吃。然后他去找他,说:“我该说些什么话呢?”“孩子,要吟诵梨俱颂诗、夜柔礼仪和萨
满唱神曲。”他说:“但真的都想不起来了。”
3. 他于是对他说:“孩子,将萤火虫大小的火炭从大堆火中取走后,就不大会再烧旺。孩子,你身体的十六个部分
中,只有一个部分留下,所以你现在不能晓谕韦达。要吃饭,然后你就明白了。”
4. 他就吃饭。饭后他去找他。不管问他什么,他都对答如流。他于是对他说:
5. “孩子,一粒萤火虫大小的火炭盖上稻草,就能生出一堆猎猎燃烧的大火。
6. 同样,孩子,你的十六个部分全都留下。添上粮食的柴草后就熊熊燃烧。有了它,你就能理解韦达,因心智是由
粮食做成,呼吸由水做成,语音由热做成的。”
这样,他就明白了。真真切切地明白了。
第八章
1. 乌达拉卡-阿如尼对儿子希维塔开度说:孩子,来跟我学习睡眠。当人睡下时(svapiti),就可以说是到达了他
的存在,他已经回归了他的本我(svam apīta)。于是人们就说,“他睡了”,因为他回到了自己那里。
2. 像一只鸟儿用细绳拴着,在飞来飞去无枝可栖的时候,只能落在栓它的东西上面。同样,心智在飞来飞去而无枝
可依之时,就落到呼吸上来。呼吸就是心智的系桩。
3. 孩子,现在跟我来认识饥(ashanā)和渴。当人饥饿(ashishisati)时,只不过是水在离开(nayanti)吃下去的
(√ash)东西罢了。所以,正如人们说“母牛之首”(go-nāya)、“烈马之首”(ashva-nāya)或“万人之首”(purusa-
nāya),人们将水称为“万食之首”(asha-nāya,就是饿的意思)。孩子,现在你该明白,身体乃是如萌发的幼苗,不
能无根。
4. 除了粮食,还有什么能做它的根?同样,如粮食为苗,则水就是根;如果水是苗,则热力为根;若热为苗,则存
在为根。万物都是以存在为根,以存在为屋宇,为柱石。
5. 于是,人渴时,热就离开了他原来饮的。正如人们说“母牛之首”(go-nāya)、“烈马之首”(ashva-nāya)或是
“万人之首”(purusa-nāya),人们将热称为“万水之首”(uda-nyā,就是渴的意思)。孩子,现在你该明白,身体乃
是如萌发的幼苗,不能无根。
6. 除了水,还有什么能做它的根?如以水为苗,则热就是根;如果热是苗,则存在为根。万物都是以存在为根,以
存在为屋宇,为柱石。但是孩子啊,这三种神灵在人身上就各自变为三,如前所述。人垂死之时,孩子,他的声音就
入了心智;由心智入呼吸,由呼吸而入热;由热而成至圣,就是精华中的精华。
7. 万有以此为灵魂。它就是真(satya),就是自我,就是你,希维塔开度。”
“您能再详细指教吗?”
“行啊,孩子。”他说。
第九章
1.“孩子啊,如同蜜蜂采集花木的精华酿蜜,将这些精华融合为一。
2.它们就不能辨认说:‘我是这棵树的精华,’‘我是那棵树的精华。’而万物虽都进入存在,却浑然不知‘我们原来
已进入存在。’
3. 不管它们在世上为何物,不管它们是虎,是狮,是狼,是野猪,是爬虫,是苍蝇,是小咬,或是蚊子,都是如此。
4. 那精华中的精华,宇宙万物以它为灵魂。它就是真,就是自我,就是你,希维塔开度。”
“您能再详细指教吗?”
“行啊,孩子。”他说。
第十章
1. “孩子啊,万川奔腾,东水东逝,西水西流。它们来自大海,又归于大海。它们就是大海本身。它们并不知道‘我
是这个水,’或‘我是那个水’。
2. 同样,孩子,万物虽都来自存在,却浑然不知‘我们来自存在。’ 不管它们在世上为何物,不管它们是虎,是狮
子,是狼,是野猪,是爬虫,是苍蝇,是小咬,或是蚊子,都是如此。
3. 那精华中的精华,宇宙万物以它为灵魂。它就是真,就是自我,就是你,希维塔开度。”
“您能再详细指教吗?”
“行啊,孩子。”他说。
第十一章
1.“孩子啊,这棵参天大树若是被人击打根部,就会流出水来,但却仍然存活。若打在树腰,也会流水,但也能活。
若打在树顶,也会流水,还是能存活。因为自我弥漫全身,它就能一直挺立,渴饮甘露而怡然自得。
2.如果生命离开了一个树枝,那枝子就枯了。生命若离开另一个枝子,那枝子也枯了。生命离开第三个枝子,它也
干枯了。当生命离开所有枝子,整棵树就干枯了。孩子,要记住这个道理,”他说。
3.“是的,当生命离开,身体就死去。而生命是不死的。那精华中的精华,宇宙万物以它为灵魂。它就是真,就是自
我,就是你,希维塔开度。”
“您能再详细指教吗?”
“行啊,孩子。”他说。
第十二章
1. “到那里拿一个无花果来。”
“给您拿来了。”
“把它切开。”
“切开了。”
“你看见了什么?”
“许多细籽。”
“切开一粒看看。”
“切开了。”
“你看见了什么?”
“什么也没看见。”
2.他于是对他说:“是的,孩子,那精华中的精华你并未看见。是的孩子,自那精华中的精华生出了伟大的尼雅格
罗大,就是神圣的无花果树。
3.相信我,孩子,”他说:“那精华中的精华,宇宙万物以它为灵魂。它就是真,就是自我,就是你,希维塔开度。”
“您能再详细指教吗?”
“行啊,孩子。”他说。
第十三章
1.“请将这点盐投入水里。早上来见我。”
他照办了。
他对他说:“你昨晚放在水里的盐在哪里,给我拿来。”
他就抓啊抓,却抓不到,因为盐早就化了。
2.“你从这头舔一点喝喝,”他说。“怎么样?”
“咸的。”
“从中间舔一点喝喝,”他说。“怎么样?”
“咸。”
“再从那头舔一点喝喝,”他说。“怎么样?”
“也咸。”
“把它放到一边,然后过来找我。”
他照办了。回来说:“都一样的。”
他于是说:“是的,孩子,你并未理喻存在。是的孩子,它就在这里。
3.那精华中的精华,宇宙万物以它为灵魂。它就是真,就是自我,就是你,希维塔开度。”
“您能再详细指教吗?”
“行啊,孩子。”他说。
第十四章
1.“孩子,就像把一个人的眼睛蒙住,把他从甘达拉领到别处,扔在旷野里。那里,他可能会被风吹到东方或北方,
或南方,因为他蒙着眼被人带走,又蒙着眼被扔在野外;
3. 这时假如有人对他说:‘那边就住着甘达拉人,你到那里去!’他若不是傻子,就会走过一村有一村,靠着一路
打听到达甘达拉人境地。同样,世界上有老师教的人都知道:‘我在被解脱自愚昧之前,还要留在这里。然后,我就
到家了。’
3. 那精华中的精华,宇宙万物以它为灵魂。它就是真,就是自我,就是你,希维塔开度。”
“您能再详细指教吗?”
“行啊,孩子。”他说。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