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沉家长女

_5 恒见桃花 (现代)
石氏心头不顺,懒的支使沈四海,只闷声一个人又是灶上又是灶下。可是心里窝着一团火,又兼带着失望,做什么都懒洋洋的,连话都懒的说。
见青玉跑到跟前来,也就强打精神道:“行,你也大了,替我招把手吧。”
青玉便坐到小板凳上,一边往灶堂里填火,一边道:“娘,今儿隔壁的婶子把咱们家的鸡给抢走了?”
“可不是。”石氏一提这个,话匣子便打开了,把刚才发生的一幕重新说了一遍,气哼哼的道:“你倒是说说,天底下还有这么蛮横不讲理的人吗?”
青玉托着腮,火光把她的小脸照的亮堂堂的,听石氏唠叨完了,这才道:“娘,你甭跟她一般见识,她就是气恨咱家鸡比她家鸡多,又能下蛋呗。”
说起这个,石氏便有几分得意,低声道:“那倒是,她开春的时候孵了两窝蛋呢,不下四五十个,结果只剩下那么七只,后来传鸡又死了两只……这才叫不是不报,只是时候未到呢。”
青玉对最后一句话并不感兴趣,只安慰着石氏:“娘您也别生气,气坏了自己,倒让旁人看笑话,以后咱把咱家鸡都圈起来得了,喂的时候还方便,也省得把蛋都下丢了……”
石氏点头:“这倒是个主意,只是鸡撒着养才好养,又省粮食,地里不知道有多少虫子,就够它们吃的饱的了。”
青玉道:“这还不简单,有我呢,您就只管开开心心,高高兴兴的就成了。”
015、兄弟
015、兄弟
再求收藏和推荐。为啥俺的收藏总这么可怜呢?
…………………………………………………………
石氏就是个最普通最平凡的妇道人家,她没什么大志向,也从来不是有意要和别人家攀比。别人家有金有银,有肉有鱼,她都不羡慕,就是当初嫁给沈四海的时候,也是知道他不怎么会干农家活的。
她当时是瞧着沈四海虽然个子不甚高,也不像是有力气的模样,样貌并不出众,又是家中长子,底下还有一群弟妹,就知道嫁过来不是什么享福的日子。可她看重沈四海为人实诚、憨厚,又识文断字,比寻常人多了几分书卷气,所以自嫁过来之后,可以说从没有后悔过。
谁成想在一起生活了十年之后,忽然发现这老实人的脾气是朝里发的,一时怎么也转不过弯来,因此被冯氏抢了鸡倒是小事,反是气恨这个不知道自己心中所想,也不会安慰自己的笨男人了。
青玉虽小,却说出来这样的话,让石氏又是欣慰,又是高兴。当下勉强把泪意咽回去,道:“成,听我大闺女的。我也算是有女万事足了。”
青玉笑起来,道:“娘您这句话用的再恰当不过了,都是我爹的功劳吧?他书读的多了,您也耳濡目染,跟着有书卷气了。”
石氏啐一声道:“我本来也是认得字的,谁跟他耳濡目染了?再说了,认得几个字了不起么?又不当吃,又不当穿的……”说是这么说,眉稍之间的郁气一散而尽。
青玉知道娘是嘴硬,也不跟她硬掰扯,便说出自己的主意:“把鸡圈起来养,我从学堂回来,就带着青璧去地里捉些活的蚂蚱来,如今正是秋收,地里随便收拾剩下的庄稼又够鸡吃的了。再者天冷了,地里也没多少吃的,整天把鸡往外边撒,光是漫山遍野的瞎跑,没准还把蛋不知道下的哪去了。娘你忘了?去年冬天我在咱家门口的麦秸垛里找到十好几个蛋,都被冻裂了,多可惜啊。”
石氏点头,道:“行啊,圈起来就圈起来,说到底也费不了多少粮食,还省得别人惦记。我这回把鸡圈的严严实实的,看她还找什么借口……”
石氏把面下到锅里,看着自己的大女儿,不由的满是欣慰的道:“我家闺女长大了呢。”知道跟自己说贴心窝子的话。她的嘴又巧,一来二去就把人劝的没了气性,不知道比她爹强了多少。
唉,可惜不是个小子。
当初怀她的时候,在肚子里翻天覆地的闹腾,大家伙都说是个男娃,谁成想生下来之后是个丫头。
丫头就丫头吧,懂事伶俐,比那混小子强呢。
石氏爱怜的抚了下青玉的小辫,问:“今天在学堂里吃了什么东西没有?你跑的倒快,午饭忘了拿,等我追出去,你早没影了。”
青玉道:“我吃了,娘你就放心吧,我什么时候也饿不着自己的肚子。”
石氏扑嗤一笑道:“那倒是,你这孩子本事大的很,扔到外边也饿不死了……”
有青玉劝着,晚饭吃的还算热闹,石氏虽然没给沈四海好脸,但却开口说话了。又是吩咐他洗碗端碗,又是吩咐他摆桌子盛饭,
沈四海一惯的磨蹭,不过倒也照做了。青玉其实挺看不惯自己的爹这般好性的。也说不上他是喜欢还是不喜欢。
应该是不喜欢的吧,毕竟全天下的男人都不喜欢被自家女人这么呼来喝去,支使着干家里这些琐碎的活。
不过沈四海从来不发表意见。他一惯的干活比较慢,因此没人知道他是真的不愿意呢还是消极怠工。
饭桌上石氏说起把鸡圈好好垒起来的话,沈四海哼哈的应着,并不太热心。石氏不由的又开始起急,扬声道:“你倒是说句话,还有你跟老八到底什么时候说?地里的活做不过来,一块打伙计做好快点,眼瞅着天冷了,这麦子可就该种了。”
沈四海放下碗,含糊的应了一声:“就说,就说。”
石氏道:“那你就去吧,现在就去。”
沈四海磨蹭了半晌,转悠了好几圈,还是去了。不一会回来,石氏正在灯下给沈四海缝衣服。见他进来,便问:“怎么样,说了没有?老八怎么说?”
沈四海坐下,给自己倒了杯水,道:“说了。”
“那他怎么说,同意了没有?”石氏放下针线,专注的等着沈四海回答。
沈四海转悠了转悠,还是脱鞋上了炕,抽出一本书来,翻了几页,道:“咱自己干吧,活也不多了……”
“你这人——咱自己干,咱自己干,说的倒是容易,你自己干啊?还不是就累我一个。累死累活,回家连口热乎饭都吃不上。我倒也罢了,再累再饿我也不怕,可你瞧瞧俩孩子?青玉今天一天都没吃上饭,虽然嘴上不说,可我也知道,她虽是个大咧咧的性子,可毕竟是个女孩子家,又不是那一味没羞没躁的,你让她跟谁要去?还有青璧,一个人待在家害怕,跟着咱们下地,我又得分神顾着她……”
沈四海合上书,拢起眉,道:“老八说了,他家的活有那几个舅爷帮着干……”
石氏的话戛然而止。
龚氏家就在本村,当初还是小姑沈四秀求着石氏非得去上门说亲给娶回来的呢。龚氏家里也穷,有三个哥哥,都没能娶上一房媳妇。
这倒便宜了龚氏,但凡家里有大活小活,忙不过来了就把几个哥哥叫过来。她也不用怎么领情,只做几顿好饭就算打发过去了。
谁让人家有兄弟呢。
石氏明白老八这话里的意思。他家人多活少,没道理跟自家打伙计,摆明了沈四海不能干,他要吃亏的。
可是亲兄弟,帐算到这个份上,真叫人心寒。打伙计怎么了?眼看着大哥家的活做不过来,他就不行帮把手吗?沈四海这个当大哥的也够尽职尽责了,从小就早早的顶门立户。是,他是不能干,可是林老太爷身子不好,那些年沈四河他们都还小,不都是沈四海苦巴苦业的挣的这么一份家吗?
如今他们都长大了,翅膀硬了,用不着这个没用的大哥了,就巴不得踹到一边。
石氏只觉得背晦,最近竟似乎做什么事都不顺。但凡她有心有力,也绝对不会求人。可是求到自己兄弟头上,都要被婉转的嫌弃拒绝,她实在觉得沈四海这个做大哥的失败。
不想比都难了。
就说隔壁的沈四福,是三房老大,下边几个弟兄对他那是俯首贴耳,惟命是从,他指东,没人敢往西。一到春种秋收时节,几个兄弟宁可自己家里活不做,也要先替他家把庄稼收了。
石氏看着低头看书的沈四海,无耐的叹了口气,满腔的愤怨都化在了这一声叹息里。
自家兄弟都拆台,何况于别人?说不得,求人不如求己,自己多累些也罢了,这便是命。
016、狗咬
016、狗咬
咱们每天下午两点更新吧。
…………………………………………………………6
青璧一大早就跟着青玉吃完了早饭,兴冲冲的要去学堂。
石氏瞥一眼,对青璧道:“你小孩子家家,跟你姐去胡闹什么啊?”青璧还小,青玉又要上课,万一青璧有点什么状况,她这鞭长莫及,怎么顾得过来?
青璧就有些不服气,只闷不吭声,可那架势却是非去不可。
沈四海在一旁笑道:“青璧人小志气大,也想读书了呢?”
青玉忙道:“娘你放心吧,青璧就是去看看热闹,回头我就把她送回来。”
石氏叹了口气:“去吧去吧,成天一个个就知道给我添乱……在家也是不放心,出去还是不放心……”说时已经站起身收拾碗筷,催促沈四海:“去和泥,把鸡圈围起来,还有草帘子,翻翻去年的还能用不能……要是不能得赶紧求人再绑一个——”
青玉只朝着青璧眨眨眼,浑不在意,拉着她就出了门。
青璧见她不往私塾方向走,又往朱燕家去,便停下脚步道:“姐,你去哪儿?”
青玉道:“我去叫着燕姐,咱们一块走。”
青璧揉搓着衣角,道:“我不想去。”有她陪着还不成么?干吗非得约着朱燕?
青玉道:“走吧,跟我一块,不过多走两步路,你一个人在这不害怕吗?”她们站的这个位置正是挨着冯氏家院墙,靠近村里主路的一边。
青璧在这没少挨她家的鸡、鹅袭击,尤其是她家的狗,常常在这附近晃荡,龇牙咧嘴的威胁她。
青璧看了一眼冯氏家半开的门,犹豫了一下,道:“那,你快点,我在朱燕家门口等你。”
青玉应了一声,拉着青璧的手,小大人似的训斥她:“你也太不爱说话了,有什么呀?大大方方的进去,打声招呼不就完了?站在门口就站在门口吧……”
两姐妹手拉着手往前走,谁也没注意到冯氏家院墙外篱笆根下,站起来一只黑狗,抖了抖身上的土,低低的在喉咙里吼了两声,悄无声息的跟上了青玉和青璧。
石氏涮完碗,正张罗着叫沈四海推土,就听得门外响起青玉的哭声。她的心噌一下就立起来了,也不顾得手上都是水,把盆碗往灶台上一扔,人就跑了出去,一迭声的问:“怎么了,青玉,怎么了,你哭什么啊?”
就见青玉弯着腰蹲在地上哭,青璧跟傻了似的看着青玉,要哭不哭,脸都吓白了。
石氏忙跑过来,一把就把青玉抱起来,问:“青玉,你这是怎么的了?别吓娘啊,快说话——”
青玉环抱住石氏的脖颈,哭的上气不接下气:“娘,娘,狗,狗咬我——”
石氏问了半天,才问明白,原来是冯氏家的狗悄悄跟上来,把青玉给咬了。她心疼的一边骂这该死的狗,一边轻声安抚青玉:“好闺女,别哭,让娘看看咬到哪了?”
小心的挽起青玉的裤腿,就见她的小腿肚上有一排鲜明的狗齿印。
虽没出血,可那牙印也够深的,隐隐的有红痕渗出来。
石氏气嚷的骂起来,左一句狗该死,右一句人缺德。骂的整条街的人都跑出来看热闹,只有冯氏家悄无声息。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唏吁叹息了半晌,就有陈大娘对石氏道:“行了,你就别在这骂了,小心狗有病,你得给你家闺女找一撮狗毛,烧成灰敷在这上头,不然到时候你家闺女可就……”
都说被狗咬了会发狂。众人一时就把听来的故典说出来,左不过是十里八村,谁家亲戚亲眼看见过,如何发狂,如何怕水,又是隔了多少年才发作的……
连人家的名姓都说的清清楚楚,不由得石氏不信,她一时胆战心兢起来,问道:“是不是随便找条狗的狗毛都行啊?”
陈大娘道:“青玉是被谁家狗咬的?你得去找那条狗,别耽搁了,快点吧。”
石氏把青玉背回家,安置在炕上,转身出去找冯氏。不一会就听见隔壁吵了起来,冯氏一口咬定:“我家的狗老实着呢,是不会咬人的。”
把个石氏气个半死,好声好气的道:“她婶子,我不是来跟你算帐的,狗又不是人,不通情达理,说什么它也不懂,咬了就咬了,听说有个偏方能防治什么疯狗病,你把你家狗毛给我拔一撮……”
“那可不行,这狗老老实实的,你猛的拔它一撮毛,它不疯也要真发疯了。再说,谁说我家狗有疯病?你可别信口胡说……”
石氏吵了半天,冯氏一口咬定好家狗不会咬人,定是孩子淘气招惹的,她家的狗不在家,总之就是一毛不拔的趋势。
石氏气咻咻的回到家,委屈的泪就流了下来。
沈四海迎上来道:“哭什么哭——我看了,青玉的伤没什么大碍,就是咬了一口,幸亏穿的衣服厚实。”
石氏先听他第一句,就更生气更委屈了,后来听他说后边那些话,又觉得有了些希望,问他:“不是说疯狗病会传染的吗?你瞧着青玉的……要不要紧?”
沈四海道:“不会,没事。疯狗病也不是无端端就传染的,只要狗本身没事。况且青玉的伤并没有见血。”
石氏认定沈四海识文断字,要比那些道听途说可信些。毕竟青玉也是他的闺女,虽然嘴上不说,心里终究是疼的,若是青玉有事,他也不会听之任之。
回身进屋,见青璧也缓过劲来。石氏好生安慰了青玉几句,又问是怎么回事。
青玉压根没见着狗跟过来,等到知道疼时,那狗已经撒嘴跑了。
青璧是最先看见的,可是慑于狗的yin威,又害怕,竟然吓的呆了,也没敢叫。等的青玉被咬疼的哭起来,她也早就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了。
石氏又看了看青玉的伤,见果然到现在还只是个牙印,想来沈四海的话没错,农活缠身,她也不可能陪着,只叫青璧陪着青玉在家玩,忙忙的转身出去了。
青玉百无聊赖,叹一声道:“这该死的狗,我今天只能待在家了。”
青璧深以为然,忽然眨巴眨巴了眼睛道:“这只狗是真该死,要是真死了才好呢。”
017、雅意
017、雅意
青玉的伤不重,只是疼,又因为害怕,吓的大哭大叫,等到了晚上,就不那么疼了。
朱燕从私塾回来,先来了青玉家。她已经听说了,顺便在私塾跟先生代她告了假。她转告先生的话:“先生说不急,叫你在家只管养着,这是先生借你的书,你若认得就自己念念,若是不认得也就罢了。”
青玉问起私塾里的事,朱燕只答道:“也没什么,和昨天一样,就是读书,背书,先生也没怎么讲……”
只坐了一会便道:“我该回家了,回头你好了就去找我玩吧。”
青玉只翻了翻书就放到一旁,青璧小心的盯了半晌,才问道:“姐,把书借给我看看成吗?”
“你?你又不认得字,别给先生弄坏了。”青玉答的漫不经心,又因为倦了,便歪了歪身子躺下去,道:“待的好闷啊,真没意思,远不如去私孰有意思。”
青璧抿抿嘴,想说什么没说,终是把眼睛从那书上挪了开去。
青玉又道:“不然我教你吧。”
青璧道:“不用,甭显摆你比我会的多。”
青玉笑起来,嘲讽的道:“本来就比你会的多嘛,这有什么不能承认的。你爱学就学,不学拉倒,我还不稀罕教呢。”
两姐妹正扭着,外面有脚步声,却是陈大娘在问:“他叔,他婶子,谁在家呢?”
青玉应道:“大娘,我在呢,您进来吧。”
陈大娘迈步掀了门帘进来,笑道:“哟,就你们小姐俩啊?你爹和你母亲呢?”
青玉道:“左不过是出去干活了,不在院子里就是去了地里,大娘你坐……”小大人似的支使青璧:“去给大娘倒杯水去。”
青璧只在陈大娘进来时含混的跟着青玉叫了一声,见青玉吩咐,跳下地去倒水去了。陈大娘夸奖道:“青玉真是个乖孩子,这么大点,跟个小大人似的,青璧别倒了,你这么小,仔细烫着手。”
青玉道:“大娘你别管她,没事,您坐吧。”
陈大娘就坐在炕边,问青玉:“你那腿怎么样了?你母亲给你用狗毛烧成灰敷了没?”
青玉道:“没有,冯婶子不给。”
陈大娘叹口气,道:“唉,你爹你母亲都太老实了,吃了亏也说不出去嘴,都说什么人养什么鸟,这畜牲可不就和人一样。要不怎么说狗仗人势呢……来,大娘瞧瞧?”
青玉说着“没事”,坐起来挽起裤腿让陈大娘看。陈大娘看了一回,道:“幸好没见血,不过这大牙印也够瘆人的。”
“可不是——”青玉脆生生的道:“疼死我了,大娘您是不知道,我正走着呢,冷不丁就觉得腿上一疼,我低头一看,唉呀,那狗正呲着大牙……”
陈大娘被青玉活灵活现的描绘逗的笑起来,道:“你这孩子,说的跟真的似的,连我都觉得寒森森的,以后我可不敢打你们这过了。”
青玉道:“没事,您回头仔细着点就好了,不是都说咬人的狗不叫,叫的狗不咬人么?我今儿算是见识了,真的,那狗从头到尾一声都没叫,我还纳闷呢,平常那狗见了人可就狂叫个不停的。”
“欺负你们两个孩子小,狗也最会看人脸色了,下回你们出门记着带根棍棒什么的,可不兴再吃这么大的亏了。”
青玉点头应承了。
她虽小,却也知道陈大娘没事是没闲功夫来跟她个小孩子应承的,当下便招呼青璧:“你去瞧瞧爹娘在哪呢,什么时候回来?陈大娘要是有事,可别耽搁了,就叫娘早点回来。”
陈大娘忙拦着:“别去了,别去了,我就是来瞧瞧你这孩子的伤……”青璧却早就跑出去了。
青玉道:“也没什么打紧的,倒是让大娘惦记着。您这早晚也该做晚饭了吧?陈大爷呢?我强子哥呢?”
陈大娘一提这个,就叹了口气,道:“你陈大爷跟你青子哥下地了,我这也是快要烧火了,家里又一时没个引火的,便顺道上你家这看看,一则看你的伤,二则问你母亲要点树叶树枝子烧……”
青玉知道陈大爷虽比自家爹干活麻利些,可毕竟年纪大了。陈家又是三代单传,几辈了都是兄弟一个。祖上是外边逃荒来的,便索性在这安了家。
与村子里的谁家也不亲也不近,平时倒也很少掺和事。
到了陈大爷这一辈,膝下还是只有陈二强一个。他上面有个哥哥的,只可惜没站住,不到两岁上便没了。
爷俩个也是长年在地里奔波,怎耐力气有限,陈大娘又长年病病弱弱的,总吊着个药锅子,时不时门口就传出来草药味,远远比不上石氏能干,所以日子过得也就勉强比沈四海家强些罢了。
青玉道:“大娘只管去拿,都在前院的厢房里呢。”
“不急,横竖你大爷和你强子哥回来还早呢,倒是你爹娘,怎么这时候了怎么还不回来?就你们小姐俩儿,怪可怜见的。”
青玉叹了口气,道:“我爹你也知道,干做就不成,我娘一个人能抵多大事,也没个人搭把手,我们俩又都是女孩儿……”
陈大娘也跟着叹气:“我家强子倒是男孩儿,可是就他一个,也帮不了什么忙啊。你家还好,有你八叔八婶呢,都是能干的人……他们家的地我瞧着可是早都收完拢好了,要种麦子了吧?”
青玉道:“他们是干活干的快,可不只是我八叔八婶做的,是我八婶家的几个兄弟帮着弄的,我爹……”
青玉没说下去。她虽小,也知道兄弟阋于墙,不是什么光彩的事,索性不说了。
陈大娘却能听的出来,便抿嘴一笑,道:“一龙生九子,子子各不同,这天底下就没有人能再比你爹更实诚更善良的人了。”她来倒是有别的意思,可毕竟青玉小,当不得家,有什么事还得跟沈四海石氏夫妇商量,不过听青玉这意思,想来十有八九是能成的了。
当下陈大娘站起身道:“我走了,你好好养着吧……”
青玉便道:“大娘慢走,有空来啊。”
陈大娘到了院里,正见青璧跑进来,便拉了她一下,道:“这小丫头,你跑慢点。”
青璧眨巴眨巴眼睛道:“大娘,我娘回来了呢。”
018、在理
018、在理
还是求收藏,求推荐。
………………………………………………………………
陈大娘瞧着青璧在夜色里明亮的大眼睛咄咄有神,似乎想说什么,不由的笑道:“是吗?我原也没什么事,就不等了。”
这孩子看着挺聪明剔透的,不过就是不太爱说话,让她忍不住想要逗逗她。
青璧一咬唇,低了头。
陈大娘不由的心里暗叹:这孩子也是个拧的,偏生又不求人,宁可什么话都往肚子里咽。小小年纪,看了让人怪心疼的。可是大人的事,实在不该这小孩子操心,便拍拍她的肩膀道:“快回去吧,外边冷,这会都该下霜了。”
青璧闷声往里走,一直都没回头。
陈大娘叹了口气,正要走,果然见沈大娘石氏从山坡走了下来,老远就招呼:“陈嫂子,我听青璧那丫头说你来了,有啥事?”
陈大娘便站在门口等石氏过来,笑道:“也没啥事,这不瞧瞧青玉的腿好些了没?”
石氏松口气。青璧急慌慌的,她还当家里出什么事了。便放下肩上的镐,磕了磕鞋上的土,道:“家里待着吧。”
陈大娘也就没急着走,跟着石氏往屋里走,问:“我大兄弟呢?”
石氏也不瞒她,道:“这不地里还有点,我让他慢慢刨着,青玉姐妹都在家呢,我得做饭了,嫂子也该做饭了吧?”
两人边说边进了门,却见原本在门边的青璧很快的一背身,进了屋。
陈大娘不由的笑道:“你家青玉这孩子真是爽快利落,说话嘎嘣稀脆,才这么点儿大,跟个大姑娘似的,你们两口子将来有福气,要得姑娘的济呢。”
石氏客气道:“有什么用啊?两个丫头片子,也做不得活,撑不起家,到时候一嫁人,就成了别人家的人了。白养活了……”
陈大娘笑着道:“我倒是喜欢丫头片子,宁可给外人养,要不咱俩换换,我也不要你家青玉,就把青璧跟我家那混小子换换得了。”
石氏笑道:“成,只要你跟我陈家大哥舍得,我一准同意。”
屋里传来不知道是什么东西落地的声音。
陈大娘一笑,小声道:“小丫头不高兴了呢。”
青玉却在屋里嚷道:“娘,您愿意我还不愿意呢,就知道您心心念念的都是要个小子,谁让您生两个丫头呢,又不是我们让你生的。”
陈大娘和石氏俱是一笑。
石氏嗔道:“就你嘴碴子利害,小心明找个厉害婆婆,看你跟我厉害。”
乡下人倒也不讲究什么,石氏这么一说,青玉在屋里翻了翻白眼,也不觉得脸红。
陈大娘在一旁看着石氏洗手,道:“你这俩孩子,性子倒是不一样,老大爽快,这二妞可就有点闷了。”
石氏洗了一遍手,把水泼了又重新在水缸里舀了水,再洗一遍,道:“还不是随他爹了?锯了嘴的闷葫芦,有时候一天都不说一句话,什么事都装心里,我怎么问她也不说。这一天忙到晚,我哪有闲心整天猜她的心思。”
陈大娘便劝:“孩子还小呢,大了就好了。”
石氏回来,陈大娘也不提要柴禾的事了,两个说着说着就说到种麦子上头,陈大娘也就不跟石氏虚头巴脑的,直接道:“我昨天看了,阖村就咱们两家还没种麦子了,所以过来问问,你们是想什么时候种?要不我说咱俩家打伙计得了。”
一提到种麦子,石氏心里比谁都着急,可是满地都是活计,她着急也多长不出四只手来,沈四海又一如既往的磨蹭,她干上火也无济于事。
提到陈家,她却是知道的,虽说父子俩能帮衬,可是她家地多,别瞧着玉米收回来了,可满山的豆子还没收呢。要是跟他们打伙计,不只是合着种麦子那么简单,还得帮着他们把豆子和高粱弄回来。
说实话石氏不愿意。
要是就她自己,她宁可什么活都自己干,一来自己干的活自己顺心,二来不用算计谁家的活多谁家的活少,谁吃亏又谁占便宜。
但是,沈四海也忒慢了些。
石氏并不热切,哗啦哗啦的把水泼了,拿了晾在堂屋的毛巾擦手,这才道:“成,嫂子都这么说我,我就跟他爹商量商量。”
还要商量?陈大娘就有点尴尬,不过她一想,石氏平时挺能咋乎,可其实这个家,还是沈四海拿大主意,他说了算的,就是商量也一准能成。
别的庄稼地里长着就长着了,可是麦子得尽早种了,这是有时限的,因此痛快的道:“行,我可就等你准话了啊?”
石氏把陈大娘送出去,回头就抱柴禾烧火做饭。青璧从里屋出来,蹲在灶边,看着灶膛里的火,道:“娘,你教我做饭吧。”
石氏低头瞅她一眼,笑道:“你还这么小呢,学做饭干吗?”站直了也勉强够着锅台,人小心倒是大。
青璧只比青玉小一岁,可是个子却差了一头,也不知道是不是生她的时候正赶上饥荒,总之她生下来就比青玉小。
青璧抿抿唇,道:“那我也要学。”
石氏不知道她又跟哪犯轴呢,便道:“行,你爱学我就教你……”
吃饭的时候,石氏就把陈大娘的话说了一遍,沈四海一直闷着头吃饭,青玉便道:“这不挺好吗?两家打伙计,活干的还快些?”
石氏瞪她一眼道:“小孩子家家,你知道什么?吃你的饭。”
青玉做了个鬼脸:“去,娘就会拿这话打岔。我知道娘在想什么,还不是嫌陈大娘家活计太多,打了伙计您要吃亏吗?”
被说中心事,石氏不由的脸上有点挂不住,瞪青玉一眼道:“你这孩子,不会干活倒挺会说嘴,啥你都知道了?”
青玉笑嘻嘻的道:“被我猜对了吧?其实娘你就想吧,这天底下的事没有十成十都是对咱们有利的,我八叔为什么不愿意跟咱们打伙计?您要是也不跟陈大娘他们合伙,那不就跟我八叔想一块去了吗?”
石氏忍不住扑嗤笑出来,用筷子点着青玉的碗道:“吃你的饭吧,就你话多。”
沈四海这时也放了碗道:“青玉这孩子说的在理,应了吧。”
019、主动
019、主动
秋意越来越浓,天已经转入了初冬。
在磕磕绊绊中,沈家的麦子终于种上了,地里的庄稼也都收回来了,满院子都堆着黄澄澄的玉米,看上去,闻着,都有一种秋收的味道。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