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A4纸工作法

_2 三木雄信(日)
实际上,这一声大吼是有它的意义的。如果不说一句“今天该做的事情都做完了”画一个界限,即使是回到家,躺到床上之后,我们也会很不安,甚至无法入睡。因此,我建议大家把今天应该做的事情全部做完,然后带着一种轻松的心情回家。——孙正义当时的想法就是这样的。
现在回过头来,看看你是怎么做的呢?你不是不工作做到一半便放在一边,然后一边想着“糟糕,这个月的营业额也许完不成了。那样的话,会被部长严厉批评的”,一边躺在床上苦恼呢?
为此,我在孙正义的“大吼”提示下,制作出了下面这个“让人安心入睡的二分法表单”。
这里的做法也非常简单。首先,将妨碍你睡眠的不安因素,也就是你“担心的事情”简单明了地写出来,如“这个月可能无法完成营业额”。
接着,将你能够想到的完成营业额的对策如实写出来。如“给小A发一封邮件吧”、“约见B公司的B专务”、“从其他部门借来另外的客户清单”等等。
这个时候的要点是将它们分为“今天能做的事情”、“明天以后可以实行的事情”两类,然后对其中的项目进行确认。
这是因为,如果你写出这些是在深夜时分,地点是在自己的卧室的话,则不能将“约见B公司的B专务”归入今天能够做的事情一类。反之,如果是“给小A发一封邮件吧”这件事,即使是用家里的电脑也可以进行,而且哪怕只是做了这件事,也能够使你的心情变得轻松,使不安的因素减少。
也就是说,按孙正义的话来说,喊一句“今天该做的事情都做完了”,就是画了一道分界线,今天便可以不再苦恼,安心入睡了。
现在我来说一说我的经验,这个“让人安心入睡的二分法表单”真正对我发挥作用,是在日本纳斯达克将要创立的时候。当时,孙正义让我“请2000名冒险事业企业家来”,我便给整个日本的企业家发了传真或信件广告,说实在的,我当时的心情非常复杂,心里在担心“请来2000名企业家,就能够顺利成立吗”。
但是,苦恼不会让事情取得进展。于是,我一边与项目成员们商量,一边依次写出了“今天能做的事情”“明天以后可以实行的事情”,在将其付诸于行动的每一天里,我的不安便开始骤减。之后,“今天已经做到这里了”的想法让我充满了成就感,这种成就感转换成放心感,也使我能够熟睡了,我记得是这样的。这虽然称不上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但那些积累关系到日本纳斯达克的成立。
难以入眠的时候,你也一定要试试这个方法。它比在床上苦恼,或是吃安眠药、喝酒健康得多。
而且,希望你能记住,这个方法对个人烦恼,如解决人际关系问题、家庭问题等也很有效。
让人安心入睡的二分法表单
主题
这个月的营业额可能无法完成
Today Todo Tomorrow
今天能做的事情 对策 明天以后可以实行的事情
〇 给小A发一封邮件
约见B公司的专务 〇
〇 借来其他的客户清单
“A4纸”工作法 第二章 用“一张A4纸”锻炼思考能力(1)
思考能力强化法
简要流程图
鱼骨图
模块化表单
逻辑学树状图
矩阵图
选择树状图
简要流程图
只需一张A4纸,任何人都能改善业务流程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我想重新审视一下工作程序。”
“我们计划缩短交货期,提高生产效率。”
在这种时刻,有的公司会使用流程图。所谓流程图,是指将工作程序或流程做成图示进行说明的“流程图示”,据说使用此流程图,可以增进部门之间的相互理解,这样,工作就可以顺利进行。
但是,真的是这样吗?我认为有的时候,它也会成为改善业务的禁锢。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流程手册上的符号种类繁多,有的时候,只有部分熟悉组织体系的人能够理解、把握,一般人很难理解。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便容易出现“那个符号是什么意思来着?我忘记了。还是算了吧”的情况,从而使人们在不知不觉间轻视了它。
虽说如此,但如果从任何人都能准确把握业务流程的角度来说的话,我们还是不能轻视它。
因此,我要推荐一个一页A4纸的“简要流程图”。说起来,它的使用方法也非常简单。首先是划分部门。部门数在五个左右比较合适。因为正如我多次强调的那样,人一次只能处理、理解五件左右的事情。因此,如果部门较多的话,我建议大家将部门结构从科合并为部,再从部合并为总部等单位。
其次便是符号问题了,我推荐的“简要流程图”仅使用“长方形”、“↓(箭头)”和“文档符”三种。
“长方形”中填写相应部门的主体业务,“↓”用来表示部门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在工作程序从一个部门转移到下一个部门的时候使用,“文档符”中填写在这个过程中产生的输出文档(站在下一个部门的角度来看的话,就是输入文档)。
此流程图非常简单,如果使用它,任何人都可以立刻理解。
在我看来,这个流程图派上用场,是在Yahoo!BB展开业务不久之后的事情。当时,软银公司(译者注:英文为SoftBank)还没有明确定义出向NTT(译者注:NTT为日本电信电话柱式会社的英文缩写,在这里可以理解为电信部门。)申请开通ADSL业务失败后的解决方法简要业务流程图。因此,在很多情况下,即使前面的业务出现了错误,也会进入下一个业务流程,当时的现状是,即使申请人投诉“未开通”,也很难彻底查明其原因。
具体来说,便是在申请开通ADSL业务时,申请人需要提供正确的电话线路开户人。如果开户人不正确,即使向NTT提出申请,也无法让他们来安装。例如,一个家庭的儿子提出了申请,但这个家庭在NTT的开户人是户主父亲,这个事例就属于以上情况。但是,这种情况很难在营业第一线进行确认,因此,在当时,线路的开户人和申请人(使用人)不一致的案例甚至占到三成以上,来自这些人的投诉不绝于耳。这样一来,营业第一线的工作人员就必须事先向申请人确认这件事。
简要业务流程图制作出来之后,标准化的业务流程稳定地确立了下来。这之后,即使某一环节出现了问题,也会在营业第一线得到修正,投诉也开始骤减。而且,各业务环节的成本以及处理时间也得到了明确,因此,业务的系统化和合理化也开始顺利进行。
所以,在试图改善业务的时候,与其绞尽脑汁地思考,不如将其落实到流程图上,从明确各部门的主体业务和输出文档开始做起,如何?即使你只做了这一件事,也会让人觉得你是一个“有工作能力的人”。
“A4纸”工作法 第二章 用“一张A4纸”锻炼思考能力(2)
简要流程图
题目申请开通业务失败的解决方法业务流程图
营业本部 操作部 NTT 客服中心 顾客

鱼骨图
用一张A4纸,顺利找出改善业务的要点
我再讲一个有关Yahoo!BB事业部的事例,这个事例发生在Yahoo!BB的负责客服等业务的客服中心,我曾经负责过此类大项目。
当时,每个月会有100万个以上的电话打到客服中心,因此,处理这类事务的操作员人工费就不容小觑,所以我必须研究降低成本的方法。
因此,我将工作人员集中起来,让他们将降低成本的方法写到了便签纸上。于是,很多意见便“接连不断”地向我这里涌来:
“我们应该进一步充实FAQ的内容,以便让顾客能够利用个人电脑自行解决问题。”
“与其将业务委托给别人做,不如雇佣正式职员。这样可以压缩人工费。”
“减少呼叫量如何?”
“降低操作单价如何?”
“如果营业能够恰当地说明和处理问题,投诉之类的电话就会大幅减少,所以,在营业手册中加上这部分的注意事项如何?”
“在倒班方法上找找窍门如何?”“将营业时间本身缩短如何?”等等。
但是,仅将这些意见并列着列出来,是无法决定验证它们的先后顺序的。因此,我将相似的意见按类型总结成“鱼骨”状,并尝试着将他们按照“大骨”、“中骨”、“小骨”进行了分类。
也就是说,我将“减少呼叫量”作为大骨,将“充实FAQ”、“在营业手册中添加注意事项”这类意见列入中骨部分,并在“充实FAQ”这个中骨下面,罗列上了“在说明书上增加出现问题时的处理方法页面”、“增强网上的Q&A功能”之类的适合归类于小骨的意见。
有关接线时间的问题也是如此,我们可以将“缩短处理时间”作为大骨,将“缩短接线时间”作为中骨,并尝试以这个中骨为基点,将“改进脚本”、“并用网络”之类的小骨罗列上。
而且,我尝试着以另一个中骨“缩短后台处理时间”为基点,将“格式化”“减少项目”设定成了小骨。
结果,成功将处理时间缩短了百分之二十。
在必须重新审视改善业务的方法时,你也可以把思考“如何才能解决问题”想出的答案如实写出来(可以一个人进行,也可以由多人进行),之后,参照“鱼骨图”,按类型将相似的意见归纳起来,然后进一步按照“大骨”、“中骨”、“小骨”进行分类,如何?
这个过程中的要点在于弄清原因(中骨、小骨)与结果(大骨)、局部(中骨、小骨)与整体(大骨)、手段(中骨、小骨)与目的(大骨)的关系。
如果你连这些都能够做得正确无误,也许就可以挖掘解决问题的方法到一定的深度,并进行验证,而且,也许你的脑海还会在短时间内浮现出“将小骨的这个部分和这个部分结合起来也许不错”的奇妙方案。
鱼骨图
题目削减客服中心的成本
降低人工费减少呼叫量
充实FAQ
改善说明书网络
改善营业手册
改进脚本并用网络
缩短接线时间
缩短后台处理时间
格式化减少项目
提高运转率缩短处理时间
模块化表单
用一张A4纸,改善公司内部体制
你知道模块(module)这个词吗?模块本来是一个表示尺寸的词语,在今天的商务领域,这个词常被人们用做“可更换的构成要素”、“标准化(规范化)的要素”的意思,在汽车产业和计算机产业,这个词作为一个商务用语越来越普及。
“A4纸”工作法 第二章 用“一张A4纸”锻炼思考能力(3)
例如,在汽车产业领域,空调模块、车门模块等零部件集群被称为模块,这些模块大部分都是基于一定的规格制作成可更换状态的,因此,如果想更换成内部设计不同的模块,很轻松便可以做到。
计算机产业也是如此,各个制造商生产的存储器、硬盘等都是按照国际标准制造的,因此,即使将不同制造商的零部件组装起来,基本也不会对整个电脑的工作环境造成不好的影响。
我们可以说,在某种意义上,国外建筑住宅时广泛使用的“SKELETONINFILL”方法,也是一种模块化了的施工方法。所谓SKELETONINFILL,是指将SKELETON(房子的骨架)和INFILL(内部装修以及设备)分开制造的方法,这种方法的优势在于如果内部装修和设备老化了,不拆掉房子的骨架便可以随意更换,因此,这种方法在我国(译者注:这里的“我国”指日本。)也开始出现了。
我之所以讲这些,是想强调一下如果公司内部体制错综复杂,未得到统一,可以制作一张“模块化表单”,这样一来,各部门之间互相依赖、互相扯后腿的风险也会大幅降低,而且,各部门的成本管理意识、改善意识也会得到提高。也就是说,我刚才所说的业务流程会比较稳定,而且即使有一些变化,也能够迅速应对。
在Yahoo!BB事业部成立的时候,由于“收费”出了问题,我深刻体会到了模块化的重要性。
当时,这个公司的产品推出流程为①产品说明→②宣传活动→③根据客服中心收到的客户投诉进行调整→④收费→⑤结算,此业务流程很复杂,所以,各流程之间是互不可分的。
即使只采取一种宣传方法,将二个月免费使用转换成三个月免费使用的过程也非常麻烦,如果采取复数个宣传,公司便处理不清楚了,这也成了客户投诉的一个原因。
而且,客服中心就是客服中心,不应负责处理因错误收费而发生的投诉,客服中心一旦负责协调退钱,就会连续出错。
“这样下去就糟糕了。事情会变得不可收拾的。”
我是这样认为的,于是我努力将各部门的业务模块化,明确了各部门的职能、作用。而且,我将产品说明和宣传活动说明的手册完全分开了,并在此基础上重新装订了一下,发给各部门传阅。这样一来,各种宣传活动便能够迅速进行了,即使是复数个宣传活动,公司也能够处理得非常明确了。
而且,我还指导客服中心将应对顾客的情况格式化,如“到了某个时候,放入DB的东西也要开始收费了”,以使其能够采取整齐划一的处理方法,而顾客打来的错误收费投诉电话也大幅减少了。最终,一系列的业务流程都稳定了下来,公司的组织体制也变得坚如磐石了。
如果贵公司的各部门错综复杂,犹如一团乱麻,那么你是否可以提议将各部门“模块化”,并努力明确各部门的职能、作用呢?
模块化表单
题目收费问题
(每月收费合计数据)
(全部输入系统中)
(宣传活动定义书)
(产品说明定义书)
逻辑学树状图
把逻辑整理到一张A4纸上
我刚刚入职软银的时候,接到了某个上司下达的任务:我想在日本推广这项业务,你帮我调查一下是否有这方面的需求。
日本的市场与那个国家的不同,我调查后得出的结论是“在日本,这项业务也许能被孩子们接受,但如果是面向成年人的,情况似乎有些严峻”。
但是,上司却逼问说:“这项业务是面向成年人开发的。为什么成年人不能接受,你明确地说明一下原因。”
“A4纸”工作法 第二章 用“一张A4纸”锻炼思考能力(4)
当时,我做了很深刻的反省。因为我认为“我做出的‘成年人无法接受这项业务’的结论缺乏佐证调查,那只是我的设想。我应该分别调查各个年龄段的人对这项业务的需求,在积累了逻辑的基础上,提出一个报告。”
于是,立足于以上想法,我再次提出了报告,并顺利地结束了这件事。我希望通过这个失败经验谈,告诉大家向客户或上司提出报告、简报、计划书等文件的时候,必须有逻辑上的说服力。
总之,如果对方追问“这是什么意思”、“这个结论是如何得出来的”时,我希望大家能够果断地做出回答。
为此,我推荐给大家一个方法,那就是一张A4纸的“逻辑学树状图”。
下面我来说明一下具体方法,首先,请研究一下你的课题属于“结果与原因”、“目的与手段”、“整体与局部”中的哪种逻辑关系。然后,将“结果”、“目的”、“整体”这些树的主干作为基点,将“原因”、“手段”、“局部”作为分支。
我来举一个简单易懂的例子,“质量下降”属于“结果与原因”中的“结果”,因此,我们就要从弄清原因开始做起。在明确了“这是由于工人的素质下降了”、“这是因为原材料本身的质量下降了”、“这是因为工具老化了”等分支(原因)之后,我们还要将其细化到“工人的素质下降,是因为长时间工作,疲劳了”、“是因为把手减少了”、“是因为工人的就业稳定率差”这类小分支(原因)上。
举一个“目的与手段”关系的例子,“希望提高营业额”是目的,也就是主干;“增加入店人数”、“提高人均消费”、“提高商品单价”是“手段”;总之是中间的小分支,“发传单”、“延长营业时间”、“发行优惠券”则是从“增加入店人数”分出来的小分支。
顺便说一句,我再次提交给上司的报告时以“整体与局部”的逻辑关系为基础展开的。“整体”(主干)是日本人。“局部”(中间的分支)是男性女性。从这里进一步细化分出来的“局部”小分支是10多岁的人群、20多岁的人群、30多岁的人群、40多岁的人群、50多岁的人群、60多岁的人群等年龄层。这样,大家就明白我之前为什么说“针对上司要推广的产品的需求,我对各个年龄段均进行了调查,并积累了论理”的原因了吧。
但是,为了避免遗漏和重复,我们还是将分支控制在三至五个吧,最多五个。因为人类一次只能整理、理解五个左右的事情。
如果大家连这一点也能做到,那么你的逻辑关系应该会变得非常明确,明确得甚至令你自己吃惊。这就是你的说明力“得到强化的证明”。
逻辑学树状图
题目新业务的客户群分析
10多群的人群
20多岁的人群
男30多岁的人群
40多岁的人群
50多岁的人群
60多岁的人群
日本人
10多岁的人群
20多岁的人群
女30多岁的人群
40多岁的人群
50多岁的人群
60多岁的人群
矩阵图
用一张A4纸,迅速分享会议要点
“我们应该投资哪个项目呢?能够将成本控制在最低的是哪个?”
“光追求成本低也是一个问题。如果实现的可能性很低,是没有意义的。”
“那么,我们来讨论一下实现的可能性最高的投资项目吧……”
如上所述,讨论问题的时候,一旦有复数个坐标轴,事情便很难说清楚,而且很多时候,大家无法恰当地理解。这样一来,事情就会发展成“剩下的事情下次会议上再……”,这样做不仅浪费时间,而且不会有很好的结果。在这段时间内,虽然不至“大意失荆州”,但如果被其他公司捷足先登,就很可能失去一个难得的机会。
“A4纸”工作法 第二章 用“一张A4纸”锻炼思考能力(5)
这是一个速战速决的时代。没有多余的时间让你开会磨蹭。在讨论的时候,如果有复数个坐标轴,就需要具备让所有人能迅速掌握其概要的能力。这个时候,我们用一张A4纸做出的简单“矩阵图”,就会发挥作用了。
为了便于理解,我举一个开发游戏的例子来加以说明。比如说一个团队正在苦思开发一个什么样的游戏才能取得成功。
这种情况下,需要设定好纵轴(成本)、横轴(可行性——实现的可能性),以及元(预计销售额),然后尝试着分配“各游戏的位置”。与通过口述或冗长的文章解释相比,以下方法能让人尽快理解。
“将著名漫画家的作品做成游戏的时候”,这个游戏也许能够取得一定程度的销售额,但是否能取得版权许可还是一个问题。而且,如果原作的某个游戏开发得迟了,或是游戏无法脱开原作的故事情节了,可能就没有意思了。而且,开发这种游戏必须支付版权使用费,因此投资规模也会增大。
也就是说,如果将此事例套入到“矩阵图”中思考的话,会是如下情况,它的销售额会比较好。但是,成本比较高,实现(开发)的可能性又较低。因此,我们可以一目了然地明白这个计划应该属于左下象限的范畴。
如果这个公司手里有类似于“最终幻想”的“系列热销作品”,那么,制作其续篇如何?如果选择这样做,就需要制作出比过去质量更高的作品,虽然所需的成本会比较高,但也有市场,应该不会失败。上个作品、上上个作品还卖了200万本以上呢,所以如果出一个新作,应该能取得与之相似的销量。其可行性也比较高。这样思考起来,我们就知道它属于右下象限的范畴了。
顺便说一句,如果是“来自外界的策划”,即能否取得成功是无法预测的。我们对它的销售额也不能有太高的期望,因此其可行性比较低,而这种情况应该属于左上象限的范畴。“如果是借用销量比较好的电脑软件”=用较低的预算就可以做成,因此其可行性较高,但我们对它的销售额不能有太高的期望。因此,它应该属于右上象限的范畴。
所以,在为“应该投资哪个项目?”、“应该开发什么样的产品?”而苦恼的时候,我们可以制作一个这样的“矩阵图”,这也是为了能够准确地锁定选择肢,而且我建议大家将分发到会议(Meeting)的座位上。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只要锁定三~五个选择肢就可以了,具体如图所示。
拿出简单、明了的图形给别人看的话,别人会比较容易理解、掌握,而且,你的判断力和决断力也会迅速提高。
矩阵图
题目一个成功游戏的开发
来自外界的策划借用电脑软件的形式
将著名漫画家的作品如果有成系列的热销
做成游戏作品
选择树状图
用一张A4纸帮忙做决策
在不得不做出重大的选择或决策时,我建议大家活用“选择树状图”。
所谓活用“选择树状图”,是指必须在α和β之中做出选择时,根据以下程序得出结论的方法,此方法对需要快速做出决策等情况会很有用。
①计算出进行得顺利和不顺利时概率。
②将选择要素的价值、优势数值化,用此数值乘以之前的概率,得出各自的优势指数。
③将优势指数分别加到α和β上,通过进行比较,选择数值较高的那个。
为了解释得更清楚一些,我们用小A从自己家出发,到小B家去玩的事例来思考一下吧。
在去玩之前,小A查看了一下天气预报,弄清了当天晴天的可能性为百分之六十,降水概率为百分之四十。那么,是应该骑自行车去,还是应该乘电车去呢?
如果骑自行车去,而且是晴天的话,对于小A来说,从主观上考虑,心情的愉快程度,也就是选择要素的价值与优势便相当于10分制的5分。也就是说,用晴天概率()乘以心情的愉快程度(5),便得出了3这个优势指数。
那么,如果骑自行车,但下雨了,结果被淋湿的话,会怎样呢?别说正数了,这个时候的心情愉快程度简直是-10。也就是说,用降水概率()乘以心情愉快程度(-10)的话,其优势指数为-4。
我们再来看看乘电车的情况。这种情况下,即使天气很好,心情的愉快程度也是±0。因此,用晴天概率()乘以心情愉快程度(0)的话,便无可无不可,其优势指数为0。
如果下雨了,虽然不用担心被淋湿,但电车中的拥挤状况会让人不快,因此心情愉快程度为-5。也就是说,将其与降水概率()相乘的话,得出的优势指数即为-2。
我们再来重新整理一下以上预测结果,如果骑自行车去小B家,优势指数是3(晴天的情况下),或是-4(雨天的情况下),其合计数值为-1。如果乘电车去,优势指数是0(晴天的情况下),或是-2(雨天的情况下),其合计数值为-2。
因此,虽然同是负数,但骑自行车去更好。
所以,当你有如下烦恼的时候,不如也制作一张“选择树状图”,并将产生的概率和价值相乘,计算出一个优势指数如何?
如“应该投资A公司,还是B公司呢?”
“应该导入C公司的产品(服务),还是D公司的产品(服务)呢?”
“应该在E地区建工厂,还是F地区建工厂呢?”
“应该辞职独立创业,还是继续留在现在的公司呢?”
当然,即使按照这个公式做出了选择,也未必百分之百得到公式计算出来的数字(结果),但是相比感情用事做出判断,或是被周围人的意见所左右,这样做出的决策肯定是比较合理的。
选择树状图
题目骑自行车还是乘电车
晴天3
自行车
雨天-4-
1
晴天0
电车
雨天-2-
2
“A4纸”工作法 第三章 用“一张A4纸”激发创意(1)
企划能力强化法
创意相乘表
相似概念表单
HopStepJump表单
脑力风暴表单
创意检查表单
将创意具体化的三角图表
创意相乘表
用一张A4训练进行激发创意的训练
我先问大家一个问题。
“我们公司先开发一个前所未有的划时代产品,所以,你帮我想一个好的创意吧。”
如果上司这样命令你,你会怎么办?你会一边抱着胳膊思考过去的热卖产品,一边苦思冥想“有什么好的创意呢”对吧。
但是,这样下去,即使再过几小时,不,是几天时间,你也不会想出什么好的创意。那么,该怎么办才好呢?
我先问一句,你听说过“KJ法”吗?所谓KJ法,是指将各种各样的意见或创意写到卡片等东西上面,进行分组,并有逻辑性地将其整理好,弄清其中的意义、构造,从而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或激发新创意的方法。据说,孙正义在美国留学的时候,曾以这种方法为基础,将“一日一发明”当成每天的必修课。但是,这个方法要使用很多卡片,所以操作起来会越来越麻烦,于是,在这个过程中,孙正义开始改变操作方法,据说最后,他用电脑将其编成了程序,以使其能够自动“生成”发明。而且,这种方法促使“带发音功能的电子翻译机”诞生了。
那么,我们进入正题。在孙正义通过编成创造的这种方法的基础上,我开发出了个激发创意的训练,即接下来我要介绍的用一张A4纸便可轻松完成的“创意相乘表”。
我来简单地说明一下操作方法,先将写关键字的栏分成A和B两栏,在A栏中写上“团块时代”、“御宅族”、“抗衰老(预防老化)”、“净化”、“代谢”“温室效应”等表示一种流行元素的词语。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