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陈果夫、陈立夫与蒋介石

(近代)
<陈果夫、陈立夫与蒋介石>
第一部分 1.溪口--引出了一个诱人的传说(1)
关于蒋介石的家世,见诸各种书刊很多,其中不乏经过调查而审慎撰述者,也不乏是辗转传闻,与事实多有出入的文字。但是,据考证蒋氏家谱,蒋介石是周公之后,其始祖为周公旦第三子伯龄。在溪口蒋氏家谱中,蒋氏迁到四明的始祖是蒋光,当时正处唐朝末期。蒋光的曾孙蒋浚明,北宋时为中书平章事,赠金紫光禄大夫,在蒋氏宗谱中,以蒋浚明地位最为显赫。到17世纪时,蒋浚明的后人蒋仕杰移居溪口,这就是溪口蒋氏的起源。
蒋介石对自己的身世非常重视,因为,他是一个乡土观念很重的人。特别是他发迹后,为了搞清自己的家世,下了很大工夫。
1943年11月,正是抗日战争时期,当蒋母王氏八十寿诞之时,溪口已沦陷。身在重庆的蒋介石让蒋经国派人从日寇重围中的故乡密携蒋家宗谱间道入赣,辗转送到重庆,他"三复循诵,几忘寝食"。他详校了天台龙山蒋氏家谱与鄞县横山蒋氏、奉化峨阳蒋氏三份家谱之异同,认为鄞、奉两谱较龙山谱为可信。蒋家宗谱,循例每隔三十年左右修订一次。自清代以来,康熙三十八年、康熙五十五年、乾隆二年、乾隆三十三年、嘉庆四年、道光八年、咸丰八年、光绪十四年、民国七年都曾重修过。民国七年的那次修谱,是由蒋介石的哥哥蒋介卿主持的,聘请城里人周芾南(钧棠)为大总裁。到1948年又应为大修之期,蒋介石极为重视,虽然当时国民党政府已形势危殆,摇摇欲坠,蒋介石还是强打精神,叫大儿子经国来溪口主持修谱大事,聘请吴敬恒为总裁,陈布雷为总编纂。修谱搞得很热闹,溪口蒋家祠堂张灯结彩,大摆酒席,并且从上海招来京剧班演戏三天,这是蒋介石为家族和自己树碑立传的最后一次机会。
这次修谱,值得大书特书而为蒋介石所高兴的,就是在宁波找到了一个祖宗头,认为蒋氏之源,出于周代,至于是否可信,则不必详究了。溪口宗谱中,第一世的太公叫蒋光,是迁到四明来的始祖。蒋光生了二子,名宗祥、宗霸,那是五代后梁时的事了。宗霸(字必大)佞佛,就是溪口人尊奉的摩诃太公,因他常念《摩诃般若波罗蜜多经》而得名。这个摩诃太公死后葬于天童寺旁的小盘山上。宗霸初在小盘山筑室静修,后迁居奉化三岭。到他的孙子浚明,宋时任中书平章事,赠金紫光禄大夫,家世始渐显赫。大凡修谱,列举世系,总要找一个有来头的祖宗头,以示显赫。蒋家祖宗以这个金紫光禄大夫为最显赫了,总编纂陈布雷就托朋友沙文若、杨菊庭、朱赞卿等在宁波寻根查据,经杨菊庭多方考证,作了一篇《莲桂坊蒋氏考》。查出蒋浚明居采莲桥蒋家带(带河巷),现在宁波的白水巷还有蒋家祠堂,供奉蒋浚明牌位。蒋家的数世坟茔,则都在奉化三岭。由此可知蒋氏一支,是从宁波分过去的。
查清了祖根后,蒋介石非常高兴,于1949年农历正月初一,派蒋经国到宁波蒋氏祠堂拜祭。同年4月中旬,蒋介石又亲自带了张群、俞济时、蒋经国等,到宁波拜谒宗庙,还到宁波柳亭庵旁及天童小盘山祭扫了祖宗头蒋摩诃等坟墓。数典不忘祖,在这一点上,蒋介石是有浓厚血统观念的。他后来即使是死在台湾,也不愿葬身异乡,棺木暂厝,希望能搬回家乡安葬。蒋介石家世,"追远"约略如上,查近则要从他祖父蒋玉表在溪口街上开设玉泰盐店说起。
按照溪口蒋家世系排列,蒋介石为二十八世周字辈,所以,其谱名为周泰(蒋家排行,自二十五世起以"五言四句"排辈,即:祁斯肇周国,孝友得成章,秀明启贤达,弈世庆吉昌)。蒋介石的曾祖名祁增,字怀盛;祖父名斯千,字玉表;父名肇聪,字肃庵。蒋介石的祖父蒋玉表生于清朝嘉庆十九年(1814年)十一月二十日,死于清朝光绪二十年(1894年)年十月二十四日。
第一部分 2.溪口--引出了一个诱人的传说(2)
蒋玉表有兄弟三人,老大叫斯生,老二叫斯水,他是老三。斯生无孙,由蒋介石的哥哥周康(介卿)承祧。蒋玉表出世,太平军大兴,正是兵荒马乱的时代,家中生活平常。蒋玉表在晚年时,才在街上开起了玉泰盐店,先以酿酒、卖盐为主业,后来逐渐扩大营业范围,兼营食米、菜饼及石灰等,主要顾主是雪窦山上的乡村山民。蒋介石在自撰其祖父的《行略》中说:"玉表公以商业起家,而尤精于盐务,家道以之渐亨。"由此可以看出,蒋家当时虽谈不上富足,但也是小康水平,而且,这样一种生活是从蒋玉表经商开始的。蒋玉表是个虔诚的佛教徒,而且也懂得医道。当蒋介石七岁时,蒋玉表带他到法华寺礼佛。蒋介石走路不小心,失足坠谷,右额负伤,血流不止,蒋玉表亲自采山药敷治,得以止血弥合创口。回家后,他母亲王氏甚至没有发觉。蒋介石还谈道:"中正幼固多疾,公常临床诊视,甚至终夜不寝,其状类吾母王太君今日之爱育其孙纬国者,故中正之病多赖公之手而告愈,至今王太君犹屡念勿能忘。"
随着时光的推移,玉泰盐店后来由蒋介石的父亲蒋肇聪接办。肇聪名肃庵,又名明火。他经营商业,显然比蒋玉表更为精明,把店务打理得井井有条。玉泰开设于溪口中街簟场弄口,三间店面,后设作坊,投入资本约两三千银圆,加上吸收存款,流动资金充足。店内有经理、账房、伙计、学徒不足十人。作坊工人视生产情况,有多有少,都是临时性长工,干砻米、做酒、搬运等工作。
蒋肇聪有一个绰号"埠头黄鳝"。他除了经商外,也常管乡里间的闲事。蒋介石在《行略》中写道:"吾乡涉讼之风较盛,凡府君所知者,无不劝谕而已之。或有不平之案,乃倾资相襄,以雪其屈辱之冤,故乡间之为非者多所忌惮不敢肆,讼案乃日减,而交恶之风亦渐灭。"从蒋介石的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蒋介石对他的父亲是很赞赏的。在他的笔下,他的父亲是一个有能力的人,同时,也是一个广施仁义于乡里,只有优点而没有缺陷的人。其实,透过《行略》的溢美之词,人们不难看出,蒋父肇聪在镇上是一个纵横乡里的讼师。蒋介石还说:"锦溪之右有庙社名武山,乡贤硕耆同声举公为之首,公不之应者三。耆绅莫能难,乃供神位于吾家之堂,不应诺还送,不得已而就其职,不数年,社产有增。"乡间庙社首事,就是管公堂,大家一定要叫蒋肇聪来管,而且硬逼他管,其为人如何可知。肇聪生于清道光廿二年(1842年)十月八日,死于清光绪廿一年(1895年)七月五日,活了54岁。
蒋介石是个很孝顺的人,他对父亲总是念念不忘,每当年终岁末,他常想起九泉之下的父亲。虽然他年少时,父亲就不在了,但越是这样,他越怀念父亲,孝敬母亲。蒋肇聪去世时,蒋介石年仅9岁,玉泰盐店由蒋介石的哥哥蒋介卿接管。后来分家产时,这个店就分给了蒋介卿。玉泰盐店曾两次失火,第二次失火后,蒋介卿在妹夫宋周运的帮助下,又造起了新屋,这时的玉泰盐店实际上只是一块招牌,开的却是公余钱庄。1946年重新拆建,改成石库墙门院落,蒋介石亲自题写了"玉泰盐铺原址"界石,这块界石今天还在。
丰镐房之命名,是把蒋介石两个儿子的名字合起来取成的。蒋经国字建丰,蒋纬国字建镐,故名之曰丰镐房。蒋的老家以前叫报本堂。蒋介石2岁时,因玉泰盐店失火被焚(蒋介石于清光绪十三年农历九月十五日出生在玉泰盐店楼上,他的祖父替他取名瑞元),肇聪乃搬到报本堂西厢房居住。老屋于蒋介石发迹后拆建,已完全改变了面目。蒋母王氏搬到报本堂后,于1890年生女瑞莲,1894年生子瑞青。1895年肇聪死,1896年蒋介卿、蒋介石兄弟分家产时,蒋介卿居东厢,王氏带着介石兄弟等居西厢。1898年蒋介石之弟瑞青死,年仅4岁,以后蒋介石为他阴配,并由蒋经国兼祧其后。
第一部分 3.溪口--引出了一个诱人的传说(3)
蒋介石童年时代,在这个老家玩耍、读书。12岁跟随母亲朝拜天童、育王两寺,也随母亲干些活,采桑灌园。15岁与岩头村毛福梅结婚,毛氏比他年长5岁。1910年3月18日毛氏生子经国。蒋介石发迹后,在外与姚冶诚、陈洁如同居。1927年12月1日与宋美龄在上海结婚,与毛氏办了离婚手续,表面上说毛氏已于民国十年出为其母王氏义女,实际上毛氏仍为丰镐房主妇。蒋经国于1925年赴俄留学,1937年春才偕妻儿回国。1939年12月12日毛氏在日机轰炸下遇难。凡此种种,足见世事沧桑,丰镐房内,多有悲欢离合之事。而今报本堂空有一副蒋介石于抗战胜利后回乡时自撰并亲笔书写的对联:"报本尊亲是为至德安道,光前裕后所望孝子顺孙",却不见孝子顺孙前来供奉,不能不使人感慨系之。正所谓:孝子顺孙今何在,此地空余报本堂。
这就是蒋介石的家世背景,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蒋介石之所以有后来,在很大程度上与他的家世背景、家庭教育及人际环境有关。虽然从根本上说,乱世出英雄,时世造人杰,但从蒋介石后来的所作所为表明,他的人格、他的性格,在一定程度上带有祖辈的痕迹。
吴兴——一个魅力无穷的地方
应当说,陈果夫、陈立夫兄弟俩是国民党内颇有权势的人物,以二陈为代表的陈氏家族与蒋氏家族、宋氏家族、孔氏家族并称四大家族,无论是在政治上,还是在经济上,都可算得上风云一时。1944年5月,美国《时代》刊登了一篇文章,文中曾这样描写二陈兄弟的权势:如今,一个腐败的政治派别控制着国民党。它既有坦慕尼大厅(纽约民主党总部所在地)的一些最恶劣的特点,又有西班牙宗教法庭的一些最恶劣特点。沉默寡言、神秘莫测的兄弟俩陈立夫和陈果夫,实际上通过恩赐、秘密警察、间谍活动和行政权力控制着全国的思想。重庆的所有外国人都把他们俩称为"CC"派。哥哥陈果夫,几乎完全控制着通天的大门,送蒋委员长的文件和备忘录等都要通过他转交。
连外国都如此关注陈果夫、陈立夫,可以想见他们的影响有多大。在国民党内,陈果夫、陈立夫的地位更是高不可攀,几乎没有几个人能与陈家势力抗衡,"蒋家天下陈家党"就是对陈果夫、陈立夫地位及其权势的经典概括。如此显赫的权势,按照过去迷信的说法,一个家族如能兴旺发达,一定是家里占了块风水宝地。这种说法在今天的人们看来,已属迷信之谈。但陈氏家族之所以兴盛确也和老家吴兴这块宝地有一定的关系。所以,要研究陈果夫、陈立夫与蒋介石的关系,就有必要先来看看二陈最初生长的那块土地——吴兴。
吴兴地处浙江北部,离人间天堂杭州不过一百公里,是个山清水秀、景色宜人之地。远古时,这里相传为反抗大禹的防风氏之国。战国时,战国四公子之一的楚国春申君在此修建菰城。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又迁徙越人于此,建乌程县。三国时,吴国置吴兴郡。在以后漫长的年代里,名称又几经改动,民国时正式改称吴兴县,也就是今天的湖州市。应当说,吴兴确是块风水宝地。境内河流纵横,湖泊星罗棋布,水上风帆点点,两岸田畴交错。在吴兴登高远眺,南有莫干山和天目山,巍峨挺拔、云雾缥缈;北有太湖水,烟波浩渺,水天一色。近处有卞、毗、岘、蜀四山环拱,河溪纵横。倚山近湖,山围水贯,恰似一幅淡雅幽静的山水画!难怪元朝大书画家面对如此美景,曾挥笔赞叹:"苍峰北峙,群山西迤,双溪夹流,泓亭皎澈,山川映发,冲和攸集,星乎列斗,势雄乎楚雄。"
第一部分 4.溪口--引出了一个诱人的传说(4)
吴兴除了山水秀美之外,这里的物产也很丰富。其中尤以丝绸和湖笔最出名,自古以来,这里就有"丝绸之府"的美誉,而湖笔则驰名天下,成为文房四宝中的上品。
人们常说"人杰地灵","人杰"往往与"地灵"连在一起。吴兴地灵,人亦杰矣。浙江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是十分有名的地区之一,当年江浙的爱国志士都把这里称之为"中国文明之制造厂"或"文明中心点"。在这块土地上,产生了许多有名的政治家、科学家、文学家。
吴兴虽是浙江的一个小县,历代也是人才辈出,在近现代史上,它产生了国民党的一批重要的党政官员。如,张静江,早年在欧洲经商,回国后参加中华革命党,历任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中央监察委员、浙江省政府主席。朱家骅,早年留学德国,回国后历任北京大学教授、国民党政府教育部长、浙江省政府主席、国民党中央组织部长、行政院副院长。戴季陶,曾担任孙中山先生的机要秘书十多年,后成了蒋介石的谋士,任国民党中央常委、宣传部长、国民党政府委员、考试院长。钱新之,长期从事金融业,历任交通银行上海分行经理,上海银行公会会长,盐业、金城、中南、大陆四行联合准备库主任,国民党政府财政部次长,交通银行董事长。徐恩曾,最初留学美国,回国后历任国民党中央组织部党务调查科科长,中统局副局长、局长。
应当说,一个小小的县里几乎同时出了这么多国民党大员,这在当时家乡人的眼里是一件了不得的事情。一方面,老人们常念叨起祖辈的业绩,讲着吴兴历史上那些动人的故事,这对陈果夫、陈立夫的影响很大。另一方面,吴兴出了这么多的国民党党政要员,对于陈果夫、陈立夫兄弟来说,也是极为有益的。因为他俩可以凭借老乡关系而拉帮结派。二陈控制的"CC"势力,中统有许多骨干成员就是吴兴人。
但不能否认,二陈之所以权倾一朝,又是与他们父辈的业绩密切相关。据资料介绍,吴兴陈氏,相传远祖为上古时的大圣人虞舜。后来有个叫陈邦德的,迁居归安县东林山,距湖州府城东南五十里,这就是湖州陈氏东林支始祖。传到第十七世陈应恪(字敬山),迁居湖州府城内,住在学前街的谷诒堂。湖州这个地方盛产蚕丝,陈家主要经营丝绸业,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到了第二十三世陈丰,陈家逐渐发达起来,慢慢成为当地的望族。《湖州府志·孝义传》称赞陈氏"以孝义受钦于乡里"。第二十四世陈绚,因为热心地方公益事业,湖州府曾赠以"矜式乡间"的匾额。
但好景不长,1851年太平天国革命爆发,迅速影响到江浙一带。在太平天国革命的冲击下,身为当地富豪的陈家家道中落。1864年,太平天国革命失败了。第二十五世陈延佑为了使陈家摆脱困境,重振当年雄风,便努力经商。陈延佑为人勤俭谦和,生意蒸蒸日上。没过多长时间,家道复兴如初,又成吴兴望族。陈延佑生有三个儿子,长子陈其业,字勤士;次子陈其美,字英士;季子陈其采,字蔼士。陈其业就是陈果夫、陈立夫的父亲。
第一部分 5.不能不说说父亲
对于陈果夫、陈立夫来说,他们的父亲陈其业对兄弟俩的影响是很大的,在他们看来,父亲陈其业是个非常能干的文化人。陈其业生于1870年。他的母亲吴氏,出身于书香门第,知书达理,对孩子的教育抓得很紧。在母亲的启蒙下,少年陈其业即显示出人才华,在学校很有声名。在那个时代,读书——科举——做官,是一般富家子弟寻求的出路,光宗耀祖的门径。陈其业最初走的也是这条路。他入私塾,熟读"四书""五经"之类的儒家经典,一直上到府学,每月领取府衙所给的四两银子。陈其业本以为,"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但在上了府学之后,他耳闻目睹了清廷的腐败,再也不愿读书做官了。因为,在陈其业看来,大清江山迟早要败在这些贪官之手,与其到清廷之中去做一个碌碌无为的官,倒不如实实在在地做一点事情,这样,对国家、对民族更有意义。
随着世界形势发生变化,清政府日渐衰败,内部危机日益加深,19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中国正逐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深渊。虽有所谓的"同治中兴",也掩饰不了老大帝国的疲弊。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堂堂的中华帝国竟输给了东瀛小国,进一步暴露了清政府腐朽虚弱的本质。如果说1894年的中日甲午战争人们更多的是看到清朝腐败的话,那么1904年-1905年日俄战争中日方的胜利则使人们对这个东瀛小国刮目相看了。中国的一些先进知识分子从日俄战争中体会到,要想富国强兵,抵抗西方列强,应向日本学习,变法图强,发展工业。在这种思潮下,一批优秀的知识分子纷纷东渡日本,学习富国强兵之术。陈其业也带着一腔报国之志,欲睁开眼睛看世界,东渡日本寻求救国救民的道理。
在日本留学期间,陈其业考察了日本的工业,希望对国家有所裨益。但回国后却因种种关系不能施展自己的才华,实现自己的抱负。他是陈家的长子,自小所受的又是旧式教育,在一腔热血报国无门的情况下,又心灰意冷地回到了故乡,继承家业,经营丝绸。应当说,这对陈其业精神上的打击很大,经过这次转折,他自己认为,这一生恐怕要与政治无缘了。但他怎能想到,后来他的两个儿子却把他抬上了仕途的舞台,成为国民党中的一个小有名气的人物。
在故乡,陈其业虽对政治日渐淡漠,但对地方公益事业颇为热心,做了不少好事。为了抵制洋布的倾销,他用所学到的知识,改良蚕丝。为了使民间资金流动畅通,他又降低典库的利息,以使农民免遭高利贷的盘剥。为了减少当地的洪涝灾害,化害为利,他又倡导河流的疏通。但是如果没有陈果夫、陈立夫这两个名声显赫的儿子,陈其业最多也只能算是吴兴小县的一个开明绅士,在两个儿子的帮助下,这位原本不愿步入仕途,淡漠政治的前清秀才又被卷入了政治漩涡之中。
最初,陈其业负责管理浙江一省的蚕丝、典库、水利等事业。1931年,蒋介石在打倒国民党内的反蒋派别之后,召开国民会议,陈其业被选为国民会议代表。抗日战争爆发,江浙一带为日军占领。陈其业被迫率家人跟随二陈入川,被选任为国民参政员。抗战胜利后,蒋介石冒天下之大不韪,悍然发动内战,又不顾政协决议,非法召集国民大会,制定《中华民国宪法》。陈其业又被选任为国民大会代表,随后又担任了全国商联会常务理事、全国工联会理事等。国民党在大陆失败后,陈其业随蒋介石仓皇逃窜孤岛。此时陈其业已是八十高龄,思乡之情与日俱增。故土虽近在咫尺,却难以归乡。在浓浓的乡愁中,陈其业病倒了,1961年死于台湾,时年已91岁。
也许是由于陈其业一生为人要比他的两个儿子好得多,所以,陈其业死后也甚风光,蒋介石明令褒扬。国民党官方机构也为其立会颂德:"综其生平,其与人也恕,其律己也严,其宅心也厚,其治事也勤;盖诚存乎心,而仁显于外,故能表率子弟,成功成仁,睦辑乡里,以尊以亲,终甘澹泊,以乐大年。"二陈以"孝"助其父,但竟没料到其父竟因此而病死他乡,成为异乡之鬼,这大概是两位孝子所不曾料到的。应该说,陈其业这样一个结局要比他两个儿子都好一些。因为,大儿子陈果夫要早他十年去世,而另一个儿子陈立夫在台湾无容身之地,要千里迢迢从美国回来为他处理后事。
第一部分 6.三叔陈其采比蒋介石的资格还老(…
在早年陈果夫、陈立夫的眼中,三叔陈其采也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因为,要论起资格来,他比蒋介石还要老。陈其采,字蔼士,生于1879年。与其两位兄长一样,在父母的启蒙下,自幼诵习经学,到9岁时已熟读"四书""五经",16岁入府学。19世纪末正是中国的多事之秋。亡国灭种的乌云,笼罩着中国的上空,救亡图存的惊雷,不时地回荡,震撼着人们的心灵。
1894年,正当陈其采入府学一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略中国的甲午战争,次年中国大败,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台湾割让给日本,辽东也几乎被放弃,巨额赔款又迫使清政府大借外债,浙江杭州等内地城市也被迫向列强开放。对于清政府割地赔款以求和的行径,少年陈其采十分愤慨,但陈其采显得无能为力,无计可施,只不过时而说说罢了。因为此时,他对外面的世界及国家的形势还不甚了解,所以,他对如何才能重振国威、洗雪国耻这类大的政治问题还显得不知所措。
要说对陈其采的政治信念起关键作用的,还要说是已出外经商的二哥陈其美,由于经常阅读报纸,对世界时事,中国国情颇为熟悉。他写信回家鼓励陈其采要"勤习西学,以求实用"。从此,陈其采对于西学开始关注起来。1897年各帝国主义国家加速了瓜分中国的行动。德国强占了胶州湾,俄国强占了旅顺、大连,法国强占了广州湾,英国强占了威海卫、九龙。时局顿时紧张,赴国难成为燃眉之急。国土沦丧,人心思救治之策。任何一个不甘当亡国奴的中国人,都在思考一个问题:我们该怎么办?于是有了康有为所倡导的变法。但陈其美并不以为变法即能抵抗洋鬼子的枪炮。他认为要抵抗列强的侵略,武备必不可缓。为此,他力劝陈其采去日本学习陆军。在哥哥的影响下,1898年,年仅19岁的陈其采东渡日本,入日本成城学校学习日语和中学课程,不久升入日本士官学校,学习军事,由此,陈其采开始了他反清救国的革命生涯。
身在异国他乡,陈其采并不感到孤独,因为,他觉得自己不是来旅行的,而是来学习富国强兵之道的。所以,他以极大努力去追求新的东西。但是,日本人对中国的蔑视,使陈其采的心一次次地被刺痛。
有一次在与一日本友人闲谈时,友人提到,"我们日本国有许多东西都是从中国学来的,我们的法律是从你们那里学来的,我们的佛教是从你们那里学来的,我们的文字是从你们那里借来的,我们京都是从你们那里学来的,甚至我们生活中的茶道、书道等等也是从你们那里学来的。但我们能打败你们靠的却不是这些从你们那学来的东西。我们所靠的是从西方学来的东西。要不是明治天皇革新变法,我们大日本国也和你们中国一样要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了。"陈其采点点头。友人接着又说道:"中国是个优秀民族,但是我却不明白如此优秀的民族为何却不思改进呢?好不容易有个康圣人出来倡导变法,却不为你们所容,只好跑到我们这儿来。难道你们中国人都不懂变法图强吗?"陈其采无言以对,但心潮却久久不能平静,他一遍遍地问自己,是呀,我们中国人为什么就不变法去富国强兵呢?虽然他没能找到答案,但变法图强这四个字却深深地刻在了他的心里。
带着一串串困惑和疑虑,陈其采追寻着,思索着,他把一切的希望都埋在心里,把大部分时间都投在书上,可以说书给了他很大的安慰。有一次在一家书屋,陈其采想买一些书消遣。店主知道他是中国人之后,随即向他推荐了两本书,一本是有关文天祥的,一本是有关岳飞的。店主说道:"岳飞、文天祥是贵国的英雄,也是我们大和民族所尊敬的英雄。如果你们中国人现在再多几个像他们一样的英雄,中国也许就不会亡于满人手中。"停了停,店主又很遗憾地摇了摇头说:"可惜你们现在还没有。"店主的话刺痛了陈其采的心,在默不做声地买下店主所荐的两本书的同时,陈其采已暗暗发誓要成为岳飞、文天祥似的民族英雄,推翻清朝统治。树立了这样的志向之后,陈其采在军校学习更加努力了。闲暇时间,别人去游山玩水、流连舞场,他却在如饥似渴地学习。功夫不负有心人,1902年,陈其采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毕业于日本士官学校。
第一部分 7.三叔陈其采比蒋介石的资格还老(…
四年的留学生活结束之后,陈其采回到了故乡吴兴。这次陈其采可谓衣锦还乡了。按他的条件,在浙江省府谋个美差是不成问题的,但他忘不了在日本的经历,他毕竟是个热血男儿。在故乡短暂停留之后,他来到了湖南。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湖南真是一个革命的中心。陈其采在这里创办了湖南武备学堂,任总教习,不久又升任标统。在这期间,他还秘密地参加了孙中山先生领导的革命党,暗中联络新军中的革命志士,准备推翻清朝统治。此后陈其采一直活动于军界中。
1907年,陈其采调任南京第九镇参谋,后因剿匪有功,升中枢军咨府第三厅长,掌理全国新军及调度事宜,并一度兼任保定军校监督及主办秋操。但由于他参加革命党之事终为清政府获悉,在清政府阴谋捉拿他之前,南下上海,协助同盟会策划倒清。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爆发。1912年元月,中华民国成立。陈其采担任南京临时总统府参谋本部次长,协助参谋总长黄兴,策划军事以谋求中国统一。同年4月,当袁世凯以阴谋手段夺取了临时大总统职位,并胁迫临时政府自南京迁至北京。陈其采愤而辞职,回吴兴创办讲经武学堂,但不久被袁世凯查封,在这一连串的打击下,陈其采内心极为苦闷。今后的路该怎么走呢?陈其采带着一种茫然不知所措的心情观望着,期待着。他期待的是历史的机遇,却意外地收到了一封来信。
陈其采在日本士官学校学习时,同期有一个叫冯耿光的同学,此时正担任中国银行总裁。正当陈其采苦闷之时,冯发来一封邀请函,请陈其采北上出任中国银行总文书。经过一番思考之后,陈其采欣然北上就职。从此,陈其采由军界转入了金融实业。孰料好景不长,冯耿光不久即辞去了中国银行总裁之职,随后陈其采也辞职南归。适值清末状元张謇在南通创办的大丰公司缺乏主事者,陈其采遂应聘任该公司总经理一职,从事棉垦,经营实业。陈其采本以为下半生就以经营实业以富国民为己任,不料好事多磨。由于南通位于长江入海口处,滨海陴湿,陈其采,水土不服,遍身患疹,痒痛不止。虽经一年多的治疗,却无成效。无奈陈其采只好离开南通回上海就医,并应聘任中国银行杭州分行副行长。从陈其采这些年所做的事来看,走过了一条十分坎坷的道路,他的理想,他的抱负都未能实现,而且,每做一件事情,都是半途而废,事与愿违。这对年轻的陈其采来说,可谓是屡遭磨难。
尽管陈其采经历了如此的坎坷,所幸尚未从根本上动摇他的政治信念。就是说,陈其采虽已离开政治数年,但他对政治仍是倍加关注。1923年,浙江军阀卢永祥通电不承认曹锟贿选的总统,并停止与北京政府的往来。北京政府乃下令撤去卢永祥浙江都督之职,并令江苏军阀齐燮元督部剿办,于是江浙战争全面爆发。陈其采不顾顽疾在身,与当时的社会名流阮性存、褚辅成等奔走呼吁,力图化干戈为玉帛。
1924年,孙中山委派蒋介石负责筹备黄埔陆军军官学校。蒋介石电邀陈其采赴粤任职军界。陈其采到了广东,却婉言谢绝了蒋介石的任命。他说:"我虽军人,但脱离军界已很久,有些事情已很不熟悉了。若勉为其难,恐怕会误大事。"蒋介石决心已定。因为他知道陈其采留学日本多年,又曾在军队多年,在军界有很多是往日的同学、同事,甚至学生。蒋介石要利用的是他的影响。更何况陈其采之兄陈其美曾提拔过蒋介石,如今蒋介石正欲感恩图报。他对陈其采说:"先生自幼立志革命,为国家做一番事情。如今国民革命在即,正须借用先生这样的同志相助,先生岂能坐视,请先生万勿推辞。"
第一部分 8.三叔陈其采比蒋介石的资格还老(…
陈其采见蒋介石如此"诚恳",也不好意思坚辞不就,经过再三思考之后,他回答蒋介石说:"年来滥竽银行界,对于金融略有认识。北伐筹饷,愿对此效力。"蒋介石只要陈其采能出来为他办事,倒也不在乎他是在金融界、军界。于是同意了陈其采的请求,任命他为全国财政委员会主任委员兼浙江省分会会长,负责与金融界联络,筹饷以助北伐。但是,由于当时江、浙尚在直系军阀孙传芳的势力范围之内,而孙传芳又是北伐的对象,在他的老窝里筹饷,甚是艰险。陈其采化名"陈安",通过种种渠道,屡屡往返于广东、上海及浙江的普陀一带,使大批款饷源源不断流向广东,有力地支援了北伐。
1927年3月,国民革命军攻克南京。同时,上海工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举行第三次武装起义,解放了上海市。至此,直系军阀孙传芳彻底溃败,北伐战争取得了伟大胜利。正当革命形势一片大好之际,蒋介石却叛变了革命,举起了屠刀,向革命群众的头上砍去。4月12日,蒋介石发动了反革命政变,18日,成立了由蒋介石独裁统治的南京国民政府。
从此以后,陈其采死心塌地地跟随蒋介石,历任浙江省财政厅长、江海关监督、江苏省财政厅长、导淮委员会副委员长等职。1930年,南京国民政府筹创超然主计制度,陈其采任筹备委员会主任。第二年,国民政府主计处成立,陈其采又担任了主计长。随后又任中央银行常务理事、中国银行董事、交通银行代理董事长等职。1946年,陈其采因气喘病辞去主计长之职,被任命为有名无实的国府委员。1948年,蒋介石召开"行宪国大",力图使其统治合法化。蒋介石为取得反对派的支持,特将国府委员会组织扩大,同时又从中抽调出亲蒋分子,以便容纳各方势力。在这种情况下,陈其采被迫让贤,出任总统府国策顾问。从此,陈其采便无所作为了。蒋介石兵败大陆逃往台湾之后,陈其采亦跟随前往。1954年8月,因心脏衰弱及气喘病逝于台北。
应当说,在父辈当中,陈其采与蒋介石有过一段交往,这多多少少对陈果夫、陈立夫后来的仕途有影啊。然而,要说对蒋介石与陈果夫、陈立夫之间关系起决定性作用的,还要说陈果夫、陈立夫的二叔陈其美。因为,在陈其业、陈其美、陈其采三兄弟当中,名声最大、地位最为显赫的要数陈其美,与蒋介石关系最为密切的也要数陈其美了。想当年蒋介石出国留学,对革命还茫然无知,是陈其美介绍他加入同盟会,引导他投身辛亥革命;在二次革命及后来的反袁斗争中,又是陈其美处处给以指点帮助;特别是陈其美在日本向孙中山极力推荐他,才使蒋介石能够得到孙中山的赏识和重用,成为统治中国22年的领袖。对此,蒋介石终生难忘,他对陈其美的两个侄子陈果夫、陈立夫倍加宠信和重用,对陈其美的遗孤悉心照顾和抚育,这些当然也就成了情理之中的事了。
第二部分 1.蒋介石和陈其美本是浙江老乡,却…
应该说,陈其美是蒋介石与陈氏兄弟心目中共同的偶像。对于蒋介石来说,陈其美是自己的政治领路人,是自己追求的榜样,是自己亲密无间的盟兄,蒋介石也曾多次发誓,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更何况随着蒋介石地位的不断提高,野心不断膨胀,亟须树立自我形象,更需拉帮结派丰满羽翼,给陈氏兄弟一些特别的关爱和提携自是顺理成章的事。对于陈氏昆仲,追随并依附蒋介石,既是二叔的指引,更是实现个人抱负的最佳途径。蒋陈合作绝非偶然。
想当年蒋介石出国留学,对革命还茫然无知,正是陈其美介绍他加入同盟会、引导他投身辛亥革命;在二次革命及后来的反袁斗争中,又是陈其美处处给以指点帮助;特别是陈其美在日本向孙中山着力引荐了他,使蒋介石后来能够得到孙中山的赏识和重用,更是蒋介石念念不忘的。所以蒋介石在祭陈文中动情地说:"悲乎哀哉!而今而后,教我勖我,扶我爱我,同安同危,同甘同苦,而同心同德者,殆无其人矣。"正因为如此,蒋介石与陈果夫、陈立夫走到一起也就成了一种偶然中的必然,是迟早的事了。尤其是陈其美被暗杀以后,蒋介石自然要把与陈其美的这份感情转化为对陈果夫、陈立夫的关怀,更何况陈果夫、陈立夫精明能干,对己忠诚,所以,蒋介石自然对他们兄弟俩青睐有加。
陈其美与蒋介石之间的故事说起来也够生动的了。两个人虽然都是出生在浙江,但偌大一个中国似乎容不下他们,他们不在中国相识,却千里迢迢跑到日本相见,留下了一段历史趣闻。陈其美和蒋介石都是浙江省人,但一个在浙北的归化(今湖州),一个在浙东的奉化,原来并不相识,而是先后留学到日本东京才认识的。陈其美比蒋介石年长10岁,是1878年1月17日(清光绪三年十二月十五日)出生的。弟兄三人,他居二,陈果夫、陈立夫是他大哥陈其业的儿子。
陈其美,字英士,从小就显示出不凡的个性和气质,无论是学习还是做事,都让家人及乡亲们刮目相看,认为这孩子长大定有一番大作为。他聪颖好学,7岁时进了家塾,四书、五经读了不少。他15岁那年父亲去世了,家庭经济状况一日不如一日。面对生计日窘的状况,陈其美及其兄弟们不得不放弃学业,想办法出去做点事,以维持整个家庭的收支平衡。这样,陈其美才到邻近的石门县城(今桐乡县崇福镇)西横街的善长典去当学徒。陈其美最初进了善长典后,干的活计是专门"拌猫食"。因为,典当铺每天要收很多衣物储放,可是老鼠很多危害极大,老板就养了几十只猫来对付鼠患。这样,陈其美专管"拌猫食",每天清早要上集市去买廉价的小鱼小虾,回来精心调配。后来他当上了"寻包",在师傅、师兄的使唤下为客户存放或寻找典当的东西。这些活对陈其美来说,虽然谈不上喜欢,但干得蛮有滋味的,他老实听话,而且肯干,深得师傅们的喜欢。
就这样,陈其美在石门的善长典,一干就是12年。直到1902年春天,他的弟弟陈其采从日本留学回来,向他讲了日本变法维新迅速富强的情形,使陈其美大开眼界,他激动不已,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他思考着,幻想着,决意要走出家门,去领略外面那精彩的世界。就这样,他终于下定决心,去上海闯一闯,开开眼界。第二年,27岁的陈其美到上海后,在同康泰丝栈谋得了个助理会计的职务。
的确,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就在陈其美在上海苦苦寻觅的时候,一场席卷全国的革命风暴就要来临了。陈其美以他特有的聪明和敏锐,已经感受到了这一点。陈其美感受着,盼望着。当时的上海,已是全国爱国反清活动的中心,《时务报》《昌言报》《新学报》《苏报》《大陆月刊》等随处可见,各种新思潮广为流传。陈其美既是一个奋发上进的青年,他在新思潮的影响下,先是在夜晚进上海科学仪器馆开办的理科传习所学习新知识。同时,他也是一个好交朋友的人,他先后认识了蔡元培、于右任、张静江等人。而且,常去中国公学,与进步青年、革命志士频频交往,受到民主革命思想的深刻影响。他越发感到"商贾征逐末利,何补于国家的危亡",对自己栖身一个小小的丝栈庸碌度日深感不满,这样,在弟弟陈其采的资助下,于1906年东渡赴日本留学。
第二部分 2.蒋介石和陈其美本是浙江老乡,却…
离开自己的国家去日本求学,这对陈其美来说是人生的一次重大转折,从此,他开始步入革命的行列,投身到这场伟大的革命洪流中去。陈其美到日本东京后,先入东京警监学校学习警政法律。这是当时清政府为"预备立宪"、"实行新政"要培养新型警察而委托日本政府代办的一所学校。
陈其美入学后,结识了很多同学,如周淡游、庄之盘、魏伯桢、卢钟岳、周骏彦等。但过了一段时间,陈其美嫌这所学校授课不多,能学到的知识太少,便转入东斌陆军学校学习军事。巧得很,这所陆军学校是我国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请日本人寺尾亨博士出面办的,旨在秘密训练革命骨干,学生大多富有民主革命思想。这样,陈其美在学校结识了徐锡麟、秋瑾等许多革命志士。当时,他已30岁,在同学中多以大哥自居,为人很仗义,热心助人。他和同学们常常在一起阅读同盟会创办的《民报》和留日学生办的革命报刊,谈论时局,慷慨悲歌,忧国忧民之情溢于言表。关于这一点,他在给弟弟陈其采的信中曾谈到自己的心情:"寄身海外,眷念祖国现在之状态,十分恐惧。唯望内外官吏,对于政治勿骛虚名,而求务实,则渐有希望补救。党派之猜忌,实最为害。值此外侮频来,合力抵抗,尚多碍难,再自操戈,是速亡也。危乎哉!如履薄冰,每念国事,何敢安枕饱餐?"
总之,革命形势时刻感召着陈其美,尤其是那些为革命而杀身成仁的英雄豪杰,在陈其美的心中刻下了深深的印迹,成为他心目中的楷模。所以,此时,他已开始勾画自己的将来,决意要在不久的将来成为一个风云人物。在那些为革命而从容赴难的先驱中,他十分崇敬邹容、吴樾、陈天华等人的壮烈事迹,曾赋诗《吊吴君樾》曰:"我爱吴夫子,视死忽如归。慷慨赴大义,初阳生光辉。志士赫然怒,有家且不顾。使吴君而在,执鞭所欣慕。"以表示自己的决心。
1906年冬天,陈其美开始了自己真正的革命生涯。因为,就在这年冬天,陈其美加入了中国同盟会,对孙中山的革命主张由衷拥护。他和一些同学还组织起了"军事体育会",要为革命的起义和暗杀学好军事知识、练好体魄,以此来报效国家,拯救国民于水火。然而,正当陈其美为革命而学习军事的时候,一个引人注目的新人闯入了他的视野,这个人就是蒋介石。
蒋介石之所以东渡日本求学,与陈其美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的地方。相同的是蒋介石和陈其美都受到了进步思想的影响,蒋介石5岁开始入塾,读了10年塾馆,1903年应童子试,结果名落孙山,便转在奉化、宁波的新学堂里读了几年书。在宁波箭金公学,他对老师顾清廉十分尊崇。顾清廉晓以大义,勉其将来出国留学,学取更多的知识,这使蒋介石眼界开阔不少,也同时受到了当时进步思想的影响。但蒋介石与陈其美东渡日本留学也有不同的一面,这就是蒋介石当时的家境不好,受到当时乡绅摊派田赋的欺压,有时还被传到公廷受辱,这样,一种出人头地回乡复仇的心理在蒋介石的心中蓄积已久。正是在这样一种心理的支配下,蒋介石于1906年春剪去发辫东渡日本。
由于当时国内正处于辛亥革命的前夜,各种势力的政见谋略互有异同,但有一点几乎是共同的:都在发展各自的武装力量。因为只有在军事领域有所作为,将来才能成就大业。蒋介石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所以,他去日本留学,想学军。然而留学生要在日本学军,必须由清政府陆军部保送。无奈,他只好进了一所学习日语的清华学校。这时,他的凤麓学堂老师、义兄周淡游也留学日本,考入警监学校,与陈其美是同窗好友。经过周淡游的介绍,蒋介石认识了陈其美。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只身东渡来到异国他乡、又未能如愿以偿地19岁的蒋介石,懊丧之中遇到比自己年长10岁、阅历丰富又乐于助人的陈其美,心中煞是高兴。
蒋介石从心里敬佩陈其美。陈其美的为人、抱负,以及他那潇洒的性格、惊人的谈吐,在蒋介石的心中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可以说,从那时起,蒋介石在感情上、心理上已经把陈其美作为自己的榜样了。陈其美勉励他有志者事竟成,暂时不能学军也不要灰心丧气,先把日语学好,在精神上给予蒋介石以极大的安慰和鼓励,使蒋介石深受鼓舞,与陈其美结为知己的愿望更加强烈了。
1906年冬,蒋介石因为妹妹要出嫁,便离日回国帮助张罗。这时正巧遇上清政府陆军部创办的通国陆军速成学堂(保定军校前身)在全国各地招生,浙江招收40名。蒋介石听说这个学堂每年都要选派学生去各国留学的,乃赶到杭州去报考,幸被录取,兴冲冲地于1907年春离家北上,赴保定学习。
第二部分 3.相聚匆匆,别离也匆匆
这年冬天,学堂选派留日学生,蒋介石虽然不是日语班的,可是由于他在东京的清华学校学过日语,被准予报考,在临放寒假时接到了留日通知书。蒋介石赴日心切,没有回家,就直接从保定去了日本,进入振武学校学习陆军炮科,又与陈其美、周淡游等再次相聚,十分亲热。这时周仍在警监学校,陈已转入东斌陆军学校,正准备提前离校回国投身革命斗争。陈其美对蒋介石十分看重,对于蒋介石聪明、抱负十分赞赏,尤其是看到蒋介石有习军报国的志向,但是缺乏明确的政治方向,就介绍蒋介石加入了同盟会,勉励他信仰孙中山和同盟会以"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宗旨的三民主义,并为此而奋斗终生。
陈其美是个耐不住寂寞的人,他革命心切,学习期间时刻关注着国内的局势变化。所以,虽然身在日本,心却早已飞回到了祖国。这期间,国内的形势发展很快,自从1906年12月同盟会员刘道一、蔡绍南等人领导的萍浏醴起义失败后,1907年又先后爆发了钦廉防城起义、黄冈起义、惠州七女湖起义、镇南关起义等。这些武装起义相继失败,消息传至日本,留日革命者和进步学生均极为悲愤。尤其是7月徐锡麟和陈伯平、马宗汉等在安庆谋刺安徽巡抚恩铭未遂,秋瑾在绍兴响应未成而遇害,更使陈其美异常悲痛。这样,陈其美下定决心,提前结束他的留学生活,踏上回国的征程,开始了他真正的革命生涯。
陈其美回国后,立即成了个大忙人,他四处奔波,联络党人,筹办出报。但由于清政府加紧镇压革命活动、搜捕革命党人,陈其美未能顺利打开局面。他迅速调整部署,利用上海这个人熟地稔之处开展革命活动,通过表叔杨信之的关系,先在湖州旅沪公学任代课教员,逐步和湖州、宁波等地旅沪商界人士相联络,取得沈缦云、王一亭等著名人物对他革命活动的支持。为了宣传革命,他积极筹措经费,参加筹办出版《中国公报》和《民声丛报》,后来又参与办《民立报》,大造革命舆论。1909年,陈其美接办了天宝栈,作为策动江浙反清运动的革命机关,从此,他便正式作为反清革命的一个著名领导人,开始大张旗鼓地搞起他的革命来了。
1909年夏,陈其美在天宝栈召集会议,策划在浙江发动起义,但由于刘光汉叛变革命,把起义计划透露出去,官方迅速派出大批警探对天宝栈进行大搜捕,恰巧当时陈其美因事外出不在,周淡游,褚辅成乔装成工人逃脱,同盟会员、浙江龙华会首领张恭不幸被捕,解赴南京。陈其美查出是刘光汉告的密,就派人把刘的家烧了,还要处以死刑。刘跪地求饶,答允立即离开上海,并担保张恭的生命安全。陈其美还秘密赶赴南京,入狱探望张恭,并给了狱吏一大笔钱,使张恭能得到关照。这样,由于张恭被捕,策划中的浙江起义被迫中断。陈其美利用在商界的关系,广泛联系商团和士绅,并且参加了青帮,成为青帮中的"大"字辈,与帮会人士取得广泛而密切的联系,酒楼、茶社、戏院、澡堂等许多场所都有他的党羽。
正当陈其美发展势力积蓄力量的时候,一场革命的风暴来临了。这对陈其美来说,是一个求之不得、盼望已久的事情。所以,1911年4月,当陈其美得知黄兴等人要在广州发动起义,极为振奋,马上决定亲自赴广州参加起义,但由于起义提前发动,陈其美刚从上海赶到广州,起义已经失败。72名革命党人英勇殉难,还有一些起义参加者隐蔽在羊城内外。当时清政府当局戒备森严,在一片白色恐怖的搜捕缉拿声中,陈其美以《民立报》记者的身份作掩护,只身冒险进城活动。他一面走访两广总督张鸣岐和水师提督李准,当面劝说他们要考虑舆论,不可妄杀而自食其果;同时,暗中设法营救同志脱险。后来他被清当局发现而遭追捕,他机敏地坐了一顶大轿车去拜访一个官员,前门进去后门走出,安然到了香港。后来又转程回到上海,在《民立报》上撰文歌颂起义烈士的英勇事迹,并鼓励党人吸取教训,为再次革命作舆论上的准备。
广州起义失败后,整个国内局势处在一片白色恐怖之中,但清政府挥起的屠刀并没有吓倒革命党人。1911年7月31日,湘、浙、苏、皖及川、闽、滇诸省革命党人聚集在一起,在上海北四川路召开了中部同盟会成立大会,发布宣言说:"总部机关设于上海,取交通便利,可以联络各省,统筹办法也。各省设分部,收揽人才,分担责任,庶无顾此失彼之虑也。"会议选举陈其美分掌庶务,担负繁重而具体的组织工作。他施展其思维敏捷、行动果敢的才华,和各地分部密切联系,统辖长江流域的革命势力。同时,还帮助外地党人采办军火以及秘密运送等事宜。中部同盟会在上海马霍路(今黄陂北路)德福里一号的总机关,也由他全权负责。他表面上整日沉醉于酒绿灯红、歌舞升平之中,整个一个浪荡公子的形象,陈其美是以花天酒地的生活方式为掩护,开展革命活动。
就在陈其美全力以赴大干革命的时候,蒋介石突然出现在他的面前。这期间,蒋介石已经在日本东京振武学校结业,编入日本陆军第十三师团十九联队实习,获得一个假期回国度假。结果,蒋介石一路风尘,直奔上海。陈其美与蒋介石见面后,两个人都非常高兴,感到特别的亲切。陈其美以革命党领导人的身份向蒋介石介绍了国内的形势,激励他马上投身革命,不要错过大好时机,蒋介石也表示出对革命的极大热情。陈其美思考再三,决定交给蒋介石一项特殊使命,这就是去营救关在南京监狱里的张恭,但由于蒋介石人生地不熟,即使是下了很大工夫,奔走多日而终无结果。这样,他不得不带着一种无能为力的心情向陈其美辞行。因为,他的假期已到,只好回日本继续实习,以完成他的学业。
第二部分 4.陈其美与蒋介石义结金兰
蒋介石与陈其美之间的关系虽非同寻常,但在蒋介石回国之前还只能说是停留在朋友、同志的层次上,要说进一步发展,这还得从武昌起义说起。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震动全国,湖南、陕西、江西、安徽、广东等省相继宣布独立,上海各县亦纷纷附和革命。陈其美急于光复上海、南京、杭州。他加紧联络光复会、商团、会党以及军警势力,准备武装起义。他同时向在日本学习军事又同他有密切关系的同盟会员发电报,催促他们回国参加革命。当时,正在高田炮兵联队实习的蒋介石,接到陈其美紧急电报后,即向第十三师团长长冈外史请假回国。当时日本政府军事当局采取既不公开支持又不加阻拦的态度,由第十九联队长飞松宽吾出面,允许请假离队48小时。在离队之前还举行了小型的送别仪式,蒋介石表示回国后一定努力工作,干出一番事业来。这样,蒋介石从本省同盟会支部领取了旅费,换了一身日本和服,从东京乘船于1911年10月30日回到上海,开始了他的革命生涯。
蒋介石的回国对陈其美是一个极大的支持,因为,当时陈其美正为起义之事忙得不可开交,急需干将。本来,陈其美主张先在浙江举兵,然后进军上海、苏州,最后夺取南京。但一些革命党人认为,不如先占上海,最后取苏州、南京,这样更为有利,陈其美认为言之有理。恰巧这时,蒋介石来到了陈其美的身边,陈其美十分高兴,便将策动浙江举义之事,委派黄郛和蒋介石负责。蒋介石立即随同黄郛、陈泉卿去杭州,约集了军、警、学界一些党人在顾乃斌家开会,推举童保暄为临时司令官,决定于11月3日发动起义。
再说陈其美此时也到了关键时刻,他把主要精力都投入到上海的起义上。因为此时传来汉口失守的消息,武昌又急待声援,需要江浙方面尽快发动起义。11月1日,陈其美和李平书、钮永建等人商定:"上海先动,苏杭应之,以救武汉之危",于3日下午4时宣布独立。陈其美同时派蒋介石和王金发、王文清等人率敢死队一百余人,于11月2日到杭州,待上海起义后立即行动。这样,11月3日上午,起义开始。陈其美等人在上海总商会集会宣告独立,升起同盟会起义的青天白日旗,并决定立即武装起义。
闸北民军占领了巡警总局,先奏凯歌;接着敢死队烧毁了道台衙门,占领了上海县城。下午4时,各路敢死队、商团、民军会合在一起,向江南制造局(兵工厂)发起攻击。陈其美亲自率领商团从南市出发进击制造局。但清军占有有利地形和优势火力,民军两次冲锋均遭反击,伤亡严重。陈其美眼看敌强我弱,牺牲太大,下令暂停进攻,自己以大无畏的自我牺牲精神,和李平书两人闯进制造局,力图说服敌方和平解决。结果制造局总办张楚宝将陈其美扣押,用铁链锁在柱上,仅将李平书放出。后来商团、民军加上光复军顽强猛攻,经过6个小时激战,终于在4日凌晨攻克制造局,宣告上海光复。陈其美的英勇行为,一时传为佳话。由此陈其美更为众人所拥戴,成为蒋介石等革命党人所敬仰的偶像。
上海的胜利消息很快传到了杭州,对杭州的起义军是一个极大的鼓舞。在童保暄等人的指挥下,于4日夜发动总攻,蒋介石任先锋敢死队指挥,率领一批队员参加第二标进攻抚署。据蒋介石说,"攻击之初,先由陈济汾、筱九二君,投抛炸弹于署侧杨馥齐楼窗之下,署前部队随响攻击,二标队伍亦相继前进,霎时弹声震地,火光烛天,署中卫兵闻警奔溃。"浙江巡抚增韫企图从后院墙洞逃逸,被起义士兵生擒。5日,各路义军围攻旗营,迫使杭州将军德济投降,杭州全城即告光复。与此同时,在上海革命力量推动下,苏州也于5日宣布独立,挂出了"中华民国军政府江苏都督府"的新招牌。接着革命党人又部署进攻南京,陈其美和江、浙军政府共同调集苏军、浙军、镇军、沪军等组成江浙联军,经过激战,击溃张勋,于1911年12月2日攻克南京。
对于陈其美率领革命党人光复上海及浙江,孙中山曾作出过高度评价,他说:"武昌既能久支,则所欲救武汉而促革命之成功者,不在武汉之一着,而在各省之响应也。吾党之士皆能见及此,故不约而同,各自为战,不数月而十五省皆光复矣。时响应这最有力而影响于全国最大者,厥为上海。陈英士在此积极进行,故汉口一失,英士则能取上海以抵之,由上海乃能窥取南京。后汉阳一失,吾党又得南京以抵之,革命之大局因以益振。则上海英士一木之支者,较他着尤多也。"这样,陈其美被推举为沪军都督兼都督府司令部长。蒋介石从杭州回来,协助陈整编军队,训练新兵,维持上海治安,随即被陈派任沪军第五团团长。
蒋介石从日军炮兵联队的实习生一跃而为团长,可谓一步登天。但蒋介石心比天高,一个团长与他的政治抱负比起来就显得不算什么了。所以,蒋介石打心眼儿里没瞧得上那个团长的位置,他觉得凭自己的才能,远不止当一个小小的团长,但他在陈其美等人的面前又是小字辈,也不好说什么。虽然心里对给他一个团长职务不满意,但他还是不露声色,暗暗地打着他的小算盘。终于,他想了一个极好的主意,这就是要当陈其美、黄郛的弟弟,与他们结拜为金兰兄弟。陈其美一直非常看重蒋介石,拿他当弟弟,这样,蒋介石一提出来,陈其美性格豪爽,一口答应,黄郛也不好推托,好在三个人都是浙江同乡,都在日本留过学,情趣相投,便在打铁浜45号拜了天地,陈居长,黄次,蒋三,共誓"生死与共,安危同仗"。蒋介石还表示今后一切惟兄长马首是瞻,叫做什么就做什么,决无二话。从此,蒋介石就以陈其美为靠山,把自己的赌注全都压在了陈其美的身上,陈其美对这位小兄弟也是大加扶持。
第二部分 5.蒋介石为陈其美两肋插刀
1911年12月25日,孙中山从欧美回国到达上海,陈其美派建威舰前往吴淞口迎接,并与黄兴、宋教仁等商议,力举孙中山为大总统,分头向各方活动。12月29日,各省代表会议选出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1月1日,陈其美派出卫队护送孙中山赴南京就职。陈其美虽然位居沪军都督,但内外矛盾重重,充满了剧烈的斗争。尤其是他对光复会原来就有很深的成见,在光复上海后便竭力排挤上海光复会支部长李燮和,还指挥演出了一出杀害光复会领袖陶成章的凶案。在这一起谋杀案当中,蒋介石对陈其美表现出了无比的忠诚,为陈其美两肋插刀,蒋介石的这种表现,实在让陈其美感动。
陶成章就反清革命来说,也称得上老字辈。他在1900年义和团运动时,就想刺杀慈禧太后,曾两次去了北京。1904年从日本留学回国后,在上海参加中国教育会的活动,在光复会创立时应蔡元培之邀入会,负责联络苏浙皖赣闽五省会党。他积极奔走于浙江金华、衢州、严州、处州等地,常常腰系麻绳,脚穿芒鞋,日行八九十里,四出联络会党组织起义。
1907年1日,他在日本参加同盟会,旋任留日会员浙江省分会长。这年7月,徐锡麟在安徽举义失败,秋瑾在绍兴大通学堂被捕,陶成章也遭通缉。他便出走南洋,先后在新加坡、仰光、爪哇等地开展革命活动。1908年秋,他想在南洋华侨中募集5万元在江浙两省组织武装起义,因为没有得到孙中山的热情支持,相互产生了隔阂与意见。他便负气不再用同盟会而改用光复会的名义进行活动,还同李燮和等人联名发了一份《七省同盟会员意见书》,攻击孙中山吞蚀华侨巨款,后来还到东京去要求罢免孙中山的同盟会总理职务。他在南洋各地以光复会名义别树一帜,又于1910年2月与章太炎在东京重建光复会总会,大力发展党务,与同盟会一争高低。
然而,武昌起义成功后,陶成章立即回国,在江浙各地四处奔走,号召旧部起义。这样,浙江军政府成立后,他被选为参议会参议员,并有继汤寿潜出任浙江都督之说,章太炎连发两电举荐,光复会员和浙江的其他革命党人也都附和。
陈其美得知此消息后,十分恼怒,他本来就对陶成章背叛同盟会怀恨在心,尤其是陶成章对陈其美的许多行动都大加阻挠,如陶反对陈其美提出由浙江拨款支持上海的提案,反对陈其美动用南洋华侨的捐款。所以,他对陶成章恨之入骨,决意不让陶成章当成浙江都督,而且要置陶于死地。这样,陈其美就把刺陶的事交付给他最亲信的盟弟蒋介石。蒋介石领命后,于1月12日在江西路光复会机关假意访晤了陶成章,说双方没有什么歧见,不要听信那些谣传等等,显得十分融洽。临别时蒋问陶的住处,说便于以后拜访。陶就在一张条子上据实写了自己在广慈医院的病房号。
蒋介石为了证实陶成章地址的真假,便派人拿了一封信到广慈医院找陶,说是从杭州来的浙江临时协会的快信,是蒋介石转交的。第二天陶才发现这封信是假的,因为浙江只有临时议会,而并没有临时协会这个名称。但是他没有想到这是蒋介石在核实自己的住处。1月14日凌晨2时许,王竹卿等两人穿了西服革履,潜入广慈医院,登楼说有要事相访,由服务人员引导进入陶的卧室,两凶手喊了一声"陶先生",即拔出手枪射向陶的头部和胸部,陶当即毙命。
陶成章被暗杀的消息一传出,在全国引起了强烈反映。孙中山很快命令陈其美"严速究缉,务令凶徒就获,以慰陶君之灵,泄天下之愤"。人们悲愤异常,光复会方面要缉拿凶手的呼声异常强烈。陈其美着实惊慌了一阵子。为掩盖真相,不得不让蒋介石离开上海去日本,谎称去日本留学深造。当然,蒋介石并不否认刺杀陶成章系他所为,并坚持杀得有理;同时也觉得能为陈其美两肋插刀,这也是他蒋介石的英雄本色。所以,他声称自己对陶的成见由来已久,而武昌起义后他更认为陶"回国即与英士相争,不但反对英士沪军都督而颠覆之,且欲将同盟会之组织根本破坏,而以浙江之光复(会)代之为革命之正统","故再三思索,公私相权,不能不除陶而全革命之局"。他说:"余因此自承其罪,不愿牵累英士,乃辞职东游,以减少反对党之攻击本党与英士也。"
第二部分 6.陈其美诚心诚意把蒋介石推荐给孙…
中华民国成立以后,孙中山等许多革命党人却产生了错觉,认为共和已经实现,今后的要务该是兴办实业,改良民生了。孙中山在内外夹击下被迫把临时大总统职位让给袁世凯,而去计划如何10年内在全国修筑20万里铁路了;黄兴遣散了南京一带的军队后要求"解甲归田";而作为同盟会实际负责人之一的宋教仁,则迷恋议会政治,以为可以通过政党的合法活动,在国会里争取到了多数,就可以掌握到实际权力,实现共和国的方案。
然而,他们都错了。袁世凯攫取了临时大总统的权位后,实行个人专制独裁,打击革命力量,把鼓吹议会政治的国民党代理理事长宋教仁视作芒刺在背,指使凶手于1913年3月20日在上海车站将宋杀害。陈其美当时是亲自到车站为宋教仁送行的,目睹血案的全部经过。他抱尸痛哭,下决心要迅速侦破该案,为同志报仇雪恨。不久案情真相大白,袁世凯受到进步舆论的同声讨斥。但袁世凯悍然撕下了拥戴共和的假面具,加快了专制独裁的步伐,向英法德日俄五国银行团借款2500万英镑用来扩充武力,气势汹汹地向国民党人举起了屠刀。
在日本考察访问的孙中山,闻悉宋教仁被杀害立即赶回上海。他主张立即兴师讨伐袁世凯,在粤、闽、赣、湘、皖五省同时发难,先声夺人,以攻其无备。但是陈其美和一些国民党要人认为军事准备不足,人民期望安定,力主"法律解决",说现在已是民国时代,有国会、有法院、可以依法处置等,以至久争不下,延误了时机。而袁世凯早有戒备,不仅控制了江南制造局,还有20余艘军舰游弋在黄埔江面,并调集大批援军南下。面对袁世凯大兵压境,讨袁的力量却显得非常单薄,因为,陈其美已将沪军三个师先后解散;此时紧急召集,只有钮永建在松江的一个师和沪军六十一、三十七两个团的部分人员。陈其美派蒋介石至龙华联络旧部,蒋介石对陈其美言听计从,立即召集各部宣传革命讨袁,终于集得一营之众。另外就是陈果夫组织的军校学生奋勇军、刘福彪的福字营和居正控制的吴淞炮台,总兵力不足万人。而且,陈其美这次已无法发动光复会、民团、商界、会党的力量,这就更显得讨袁军孤立无援,势单力薄了。
但陈其美号称"以冒险为天职",敌强我弱的严峻形势并没使他怯阵。在陈其美的指挥下,7月23日凌晨2时,在陈的号令下,蒋介石指挥九十三团一营兵力向高昌庙进攻,松军向龙华进攻,奋勇军进攻西炮台。双方激战了几个小时,由于守军人众械精,加上海军三艘兵舰协同开炮猛击,讨袁军伤亡惨重,进攻受挫。第二、三天,讨袁军又发动攻击,但守军占据有利地形,炮火优势明显,又开到了援军,尽管讨袁军英勇牺牲,终不能越雷池一步。这样,讨袁军不得不改变作战部署。陈其美把总司令部从南市移到闸北,但外国租界当局出动巡捕、马队,将总司令部人员和奋勇军、部分松军缴械。29日陈其美再次组织部队从龙华等地发动进攻,但寡不敌众,稍战即退。后来讨袁军只能退据吴淞。由于全国讨袁形势日艰,袁军大举南下,重重包围,吴淞弹粮俱绝,孤立无援,无法支撑。
这样,二次革命只一个多月就失败了,孙中山等革命党人再次流亡日本。陈其美和蒋介石先是秘密留在上海,东藏西躲,因为袁世凯发出了5万元赏格缉拿陈其美。后来,陈其美偕同蒋介石去宁波,酝酿浙军起义,但未能得手。到了1912年10月,陈其美应孙中山之电召去了日本,而将上海方面的反袁事宜留交蒋介石负责。两个月后,蒋介石也去了日本。
第二部分 7.陈其美诚心诚意把蒋介石推荐给孙…
二次革命失败后,国民党陷入了一场严重的政治危机。孙中山到达日本不久,就"发起重新党帜,为卷土重来之计"。他表示:"国民党已成一盘散沙,党员不听号令,这个党我不要了。"决定重新组建一个新党即中华革命党。他吸取二次革命失败的教训,在组党之始就采取了三项特殊措施:一是党员入党必须各具"服从孙先生""服从命令"的誓约;二是必须在入党誓约上加按指印;三是在党章中规定按入党时期划分党员等级,首义党员在革命成功后享有"元勋公民"的政治特权。他是力图建立一个绝对听命于他一人指挥的党。对于孙中山重新组党和所采取的特殊手段,许多革命党人表示强烈不满和反对。黄兴认为这是孙中山"以人为治,慕袁氏之所为"。
可以说,这时的孙中山处于相当孤立的窘境之中,但是他十分自信,坚持己见。陈其美到日本后,则对孙中山表示拥戴和绝对支持。陈其美不顾别人批评他对孙中山"盲目服从""崇拜太过",积极劝导有疑虑的人,说"总理领导我们,我们都追随不上,总理如在山顶,我们只在半山,我这两年才算认识总理的伟大,却是已太迟了。而许多同志还未觉悟。说我们服从太过,岂不可叹。"他曾对陈果夫说过:"我所以服从中山先生的缘故,决不是盲从,是因为我现今已经实在清楚此刻中国有世界眼光、有建设计划、有坚韧不拔精神的,除了中山先生以外,再没有第二人,所以我诚心的服从他。"
这样,孙中山在陈其美等一些革命党人支持下,按照既定的一套办法积极筹建中华革命党。陈其美和戴季陶、钮永建、田桐、范光启等在东京入党。这时在上海的蒋介石也于10月29日宣誓入党。
1914年5月,孙中山组建中华革命党筹备委员会。6月16日中华革命党举行会议,正式推举孙中山为总理,并推举黄兴为协理(虚设,黄拒绝入党,但为避免冲突于6月30日离日赴美),确定各部部长人选为:总务部长陈其美、谢持副,党务部长居正、冯自由副,军务部长许崇智、周应时副,政治部长胡汉民、杨庶堪副,财政部长张人杰、廖仲恺副。7月8日中华革命党举行成立大会,孙中山当众宣誓入党,由陈其美和居正作为孙的入党介绍人,这也是给陈其美的一种殊荣。可以说,此时的陈其美高高在上,除孙中山之外,无人可比。孙中山曾对总务部的地位和职权规定如下:"总务部为各部之领袖。各部事务应受其考试。凡总理发表命令或委任职员,必须总务部及有关部长副署,特别筹款及对外交涉,亦由总务部任之。"
1914年9月,陈其美在日本东京组建总务部机关。总务部下设六局一处:第一局负责办理全党庶务及本部庶务,第二局接洽内地支部,第三局接洽海外支部,第四局主管公文印信,第五局交涉党外事宜,第六局办理不属他部之事项,机要处掌管机要。陈其美积极开展南洋和江、浙、皖、鄂等省的党务活动,并筹集经费,取得了进展。
正当陈其美青云直上,一步登天的时候,蒋介石却是另一番景象。此时,在国民党中,根本没有他的位置,因为,他的资历太浅,威信也不高,在孙中山那里还没挂上号呢。所以,此时的蒋介石看到孙中山、陈其美高高在上,轰轰烈烈,自然有一种失落之感,他心里极羡慕陈其美,想跟陈其美当大官做大事,但陈其美只让他做些杂事,这使蒋介石心里很不痛快。
蒋介石的失落心情不好言表,只好在做一些杂事的同时,用书来宽慰自己,他潜心研究《曾文正公全集》,来打发时间。其实,对蒋介石的情况陈其美早就看在眼里,凭他的机敏,蒋介石的一言一行,蒋介石的所思所想他都能判断得八九不离十,只是公务繁忙抽不开身过问罢了。这样,陈其美忙了一阵子,停下手中的公务,不由分说,便带蒋介石去见了孙中山。在孙中山面前,陈其美对蒋介石高度评价,称之为求之不得的干才,这引起了孙中山的高度重视。对此,蒋介石一生都没忘记陈其美的知遇之恩,因为,在蒋介石看来,没有陈其美也许就没有他蒋介石,所以,蒋介石发誓,甘为陈其美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应当说,陈其美是一个极富革命热情的人,他的胆识、他的才智都让国民党人尤其是蒋介石佩服不已。二次革命失败后,陈其美也进行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反思。经过反复思考,他开始觉得辛亥革命和二次革命都是在长江中下游和南方发动,其失败的原因之一就是东北各省没有充分发动起来,不能直捣北京。他想到东北去开辟新天地,得到孙中山的同意后,抱着"愿以身殉之无憾"的决心,于1914年1月偕同戴季陶从日本到大连。但是,二次革命后袁世凯加紧专制统治,大连又在日本关东军的控制之下,他们帮助袁氏镇压革命,对革命党人的活动严密查禁,使陈其美动弹不得,不几天又因病住进了医院,最后,不得不回到日本,重新寻找出路。
第二部分 8.陈其美诚心诚意把蒋介石推荐给孙…
陈其美带着一种疲惫和挫折感从大连回日本后,与蒋介石商量,还是上海便于活动。于是,1914年夏,蒋介石奉命回到上海来开展反袁斗争。他制订了一个夺取上海的作战计划,准备分三路举事:第一路由他自己当司令,进攻潭子湾、小沙渡、曹家渡一带;第二路进攻真如一带,夺取警察署;第三路破坏铁路、电线,以攻占宝山、海门为目标。但蒋介石等刚开展活动,就被淞沪镇守使郑汝成侦知,于5月30日夜派闸北巡捕出动搜捕,破获了秘密指挥所,搜去枪械和文件等,有四人遭杀害。蒋介石只好逃到张静江家藏起来,但也被跟踪,险些落网。这样,蒋介石的这次行动又失败了,他遭到通缉,又被迫离开上海回到日本。
这一时期,陈其美的身体一直不见好,整日卧病在床。蒋介石从上海回来后,把情况向陈其美作了汇报,陈其美鼓励他不要气馁,要打起精神再图发展。恰好这时,陈其美接到东北同志来信,请他再去东北支持反袁活动。陈因住在医院,便派蒋介石和丁景梁去探察情况。7月,蒋、丁先后到达哈尔滨、齐齐哈尔等地,受到日本人士的掩护和接待。但是他们四处察看了一番,认为没有什么革命形势可以利用。这样,蒋介石于8月2日给孙中山写了一封信,陈述他的一些想法。他认为欧战引起国际关系的急剧变化,革命党应注意外交问题,"乘势急进"。
蒋介石回来后,把情况向陈其美作了汇报,两人一致认为,东北毕竟革命基础较差,不易打开局面,于是向孙中山建议重新经营江浙。孙中山采纳了他们的意见。于是,蒋介石于9月3日再起程去上海。当时日本政府正忙于运兵强占我国山东,对革命党人的行动亦十分注意。日本外交当局致电驻上海领事:"支那亡命者蒋介石,搭乘于9月3日由门司出港的春日丸,好像是前往贵地,"两个星期后,上海发生了革命党人范鸿仙被捕的事件,起义计划也被搜去了,革命党200多人被捕杀,后来杭州的革命机关也遭破坏,30多人遇害。蒋介石的处境也十分危险,所以,他再也待不下去了,便处理完善后工作,秘密离开上海回东京去了。
革命的反复失败对蒋介石打击很大,他的革命情绪立即低落下来,心情十分沉重,他每天早晚都要静坐,不断反省着自己的过去,思考着未来。他还把曾国藩、王阳明、胡林翼的书找来苦读,想从这些书中找到自己的出路。
后来,国内形势急剧变化,到了1915年,袁世凯为复辟帝制,准备接受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全国人民愤然,革命形势日趋成熟。留在上海等地的革命党人催请陈其美回国主持讨袁斗争。孙中山这时正在加紧建立中华革命军,乃命陈其美回上海,招募革命队伍建立中华革命军东南军。尽管陈其美已是北京政府重金通缉的"国事犯",境况艰险,但他抱了必死的决心毅然决定回国。
陈其美一行中没有蒋介石,临行前,蒋介石带着一种沉重的心情来送陈其美,陈其美似乎预感到此行凶多吉少,他紧紧地握着蒋介石的手,用那坚定而充满信心的目光注视着蒋介石,沉重地说:"吾愿决心,吾愿牺牲一己,以偿我党之代价,以挽我国之弱风。吾愿扫除中国之恶魔,吾愿建造世界之平等。"蒋介石更是心中充满感叹,他强打精神,鼓起勇气,用一种极其坚定而又深沉的语气向陈其美表示了自己的决心:此去万一不幸,而为袁贼所害,我一定要成为兄之化身。为革命赴汤蹈火,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以完成兄的未竟之志。
第二部分 9.陈其美诚心诚意把蒋介石推荐给孙…
陈其美把一切抛在脑后,一到上海便摆出一种决战的气势开始行动起来。1915年10月27日,孙中山委陈其美为中华革命军淞沪司令长官,主持上海讨袁军事。他电召蒋介石、杨庶堪、丁人杰、余祥辉等人到上海,会同吴忠信、周淡游、邵元冲等人在法租界霞飞路(今淮海中路)筹组讨袁总机关,蒋介石被分派担任军事工作。
陈其美和蒋介石一致认为,根据辛亥革命和一次革命失败的教训,要在上海获得起义成功,首先要袭取停泊在黄浦江面的海军军舰,然后使用海军炮火,同地面兵力结合,协同攻取制造局。由于几个月来运动陆海军已取得相当成效,肇和舰舰长黄鸣球、舰员陈可钧等人均已倾向革命,他们认为机不可失。这时海军当局已觉察异样,欲将肇和舰在12月6日调往广州。陈其美获此消息后,便于5日发动肇和舰起义。
随着肇和舰的炮声一响,蒋介石随同陈其美亲临南市工程局督战。陆上各队伍在陈、蒋的指挥下,分头攻击警察局、电灯厂、电话局等预定目标。但是肇和舰上的起义人员并未及时组成陆战队向陆上增援。起义队伍曾攻占南市淞沪警察署,但只获少数枪支而无实弹,次日黎明即被袁军包围。袁军人多势众,装备精良,炮火猛烈,起义队伍虽然奋勇,终因寡不敌众而败下阵来。陈其美和蒋介石等人被迫回到渔阳里总部,隐蔽起来,形势异常危急。然而,就在当天夜晚,法租界的巡捕来到渔阳里搜查,多亏陈果夫机敏过人,大声叫嚷,弄出了声响,以引起众人的警觉。这样,陈其美等众人才得以逃脱,集合于新民里119号蒋介石的住处。他们原以为肇和舰已经得手,打算再到那儿去。第二天清早刚出门,便碰到了先前曾率30余人攻占了肇和舰的杨虎,才知道肇和舰在应瑞、通济两舰的轰击下死伤甚众,陈可钧被捕牺牲,杨虎逃了出来。
知道肇和舰起义失败的消息,大家心情都很沉重,在这种情况下,陈其美激励大家说:"以后局面开展,疾风密云,一矗千里,大局指顾可定,直意料中来"。他告诉大家蔡锷已在云南发动了护国战争,此时应以上海、广东、湖北三处为根据地,他说:"以此三者得其一,则可号召东南;三者得其二,则可风行全国;如三者尽得,则大局可底定矣"。
随着蔡锷领导的护国军节节胜利,孙中山于1916年4月27日从日本回国,到上海亲自主持讨袁斗争,发表《第二次讨袁宣言》,号召全国民众团结起来进行反袁斗争。他宣称:"袁氏未去,当与国民共任讨贼之事,袁贼既去,当与国共荷监督之责,决不肯使谋危民国者复生于国内。"孙中山此时,吸取了过去失败的惨痛教训,决意放弃中华革命党独占政权的政治路线,愿与各方合作讨袁,而以恢复《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为最低限度的要求。随着革命形势日益高涨,陈其美的压力更大,因为,陈其美已有几次起义的计划而因经费无着而告吹。他千方百计地寻找筹集经费的各种途径。当时袁世凯一直在用金钱诱惑陈其美脱离革命,曾汇款70万元至沪,派人贿赂陈出洋游历,为陈拒绝。这样,袁党分子视陈为眼中钉,欲置之死地而后快,便利用陈亟欲谋款的急切心情,设计了一个圈套。
由朱光明、许国霖、程子安等人假装开了一个鸿丰煤矿公司,勾结叛徒分子李海秋,李海秋则对陈其美声称,鸿丰公司有一块矿地,预备向日本人抵押一笔巨款。如果陈其美能从中介绍签约,就以借款的十分之四来资助革命。求款心切的陈其美,没有仔细考虑就同意了,约定5月18日下午带合同底稿来签字。到了那天,李海秋便带了许国霖等人来到萨坡赛路(今淡水路)14号陈的寓所。大家刚刚坐定,李海秋推说忘了带来合同底稿,要回去取。李一出门,就进来两个陌生人,拔枪向陈其美射击,陈其美防身不及,头部连中数弹,当场身亡。陈其美遇刺的消息一传出,在革命党中引起了强烈震动,但反映最为强烈的还要数蒋介石。
第二部分 10.陈其美诚心诚意把蒋介石推荐给孙…
听到陈其美被刺的消息,蒋介石吃惊得一时讲不出话来,他急忙奔到现场,抱住陈其美的尸体失声痛哭,他悲痛至极。当时还是袁世凯统治的年月,许多人不敢公开露面,陈其美暴尸于此,令人惨不忍睹。但蒋介石毅然将陈的遗体转移到新民里119号自己的家里,然后用巨款购置了一具棺木,2日午后入棺成殓。他又怀着无比悲痛的心情,挥笔写下了祭文。文中说:"丁未至今,十载其间,所共者为何事,非安危同仗之国事乎?所约者为何辞,非生死与共之誓辞乎?而乃一死一生,国事如故,誓辞未践,死者成仁取义,固无愧于一生,而生者守信践约,岂忍惜于一死。"他表示:"大难方殷,元凶未戮,继死者之志,生者也;完珍者之业,生者也。生者未死,而死者犹生,死者之志未终,而生者终之,死者之业未成,而生者成之。不终不成不已。而不死亦不已,以履去春握别扶桑第二化身之谶语,以守我之信践我之约而已。"以此来表达他对陈其美的怀念之情以及继承遗志的决心。
然而,陈其美被害不到20天,袁世凯就亡命归天了。这样,武装反袁不战而捷。在陈其美殉难的第85天,革命党人在上海隆重举行了"陈英士暨癸丑以后殉义诸烈士追举大会"。在他殉难一周年之际,他的遗体由上海归葬故里湖州,孙中山、黄兴、章太炎等都写挽联哀悼,蒋介石写的挽联是:
天道无知,苦思公十年旧雨。
中原多故,乃坏汝万里长城。
陈其美死后,蒋介石一直把他们之间的这种真挚的感情埋藏于心,不仅于此,他还将这份感情转移到陈果夫、陈立夫身上,为的是以此来报答陈其美生前对他的知遇之恩。1927的蒋介石北伐到上海,专门举行一个"陈英士先生殉国十一周年纪念会",蒋介石亲往主持。他在上海各界的欢迎会上,发表了一篇题为《纪念陈英士同志》的演说,他满怀激情地说:"我们追溯前源,我们的成功,也就是陈烈士遗留下来的","我们追溯国民党领导国民的成功,我们第一纪念总理,第二要纪念陈烈士,没有陈烈士就没有国民党"。他还说:"诸位今天来欢迎我,不是欢迎我,是欢迎陈烈士的化身。我希望大家都做陈烈士的化身。"
应当说,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不难理解蒋介石与陈果夫、陈立夫之间开始为什么那么密切,以及为什么会形成蒋家天下陈家党的政治格局。
第三部分 1.童年,走出了一个"瑞元无赖&qu…
蒋介石与陈果夫、陈立夫,尽管他们家境、出身不同,性格也不同,蒋介石从小刁顽骄横,陈果夫忠厚老实,陈立夫机灵敏捷,但他们都有一种出人头地的抱负,这也许就注定了他们后来能够殊途同归。值得一提的是,虽然那个时代蒋介石、陈果夫、陈立夫同是浙江老乡,但他们之所以能从家乡走出来,则是出于不同的原因。应当说,陈果夫、陈立夫的家庭条件要比蒋介石好得多,他们的父亲及两个叔叔都是早年参加革命的风云人物,这自然对他们兄弟俩有很大的帮助。也就是说,他们走出家乡到外面去闯世界,这是早一天晚一天的事。而蒋介石就不同了,他的家境并不好,只是带着一种光宗耀祖和复仇的心理,只身一人出来闯世界。这就是说,一切都靠他自己。
溪口全镇九百余户,姓蒋的就占了近五百户,可见是个望族。蒋介石的祖父、父亲在世时,生财有道,也可算是镇上的大户人家。蒋介石生长在这样的家庭,又受到祖父的溺爱,自然养成了骄横、刁顽的性格。
蒋介石童年好做械斗的游戏,并且他一定要当孩子们的"头头",经常邀集一大群孩子,手持木棍,竹刀竹枪,到溪边沙石滩去打得头破血流才散场。蒋介石童年还好游泳,不管溪水多大,溪流多湍急,他都敢跑下去嬉游,多次险遭灭顶之灾,使他母亲担惊受怕。蒋介石童年在私塾馆读书时,经常违犯塾规。有一次老师要他把手伸出来,打手心,可老师还没等打呢,他就滚倒在地,边哭边闹:"打伤了,要你赔!"老师无可奈何,拿他没办法。
由于蒋介石小时候很调皮,因此就落了个"瑞元无赖"的绰号。尽管如此,蒋介石毕竟是小康家庭子弟,异母哥哥蒋介卿是秀才,母亲王采玉也当然望子成龙,盼望着有一天蒋介石能出人头地。
蒋介石的家乡有这样一个传说:王氏未嫁蒋家时,在葛竹附近小庵中修行。有一天,一个江湖看相先生路过,在庵中坐下休息,王氏送一杯茶给他吃。看相先生问起王氏身世,知她守寡在庵修行,连说"可惜",王氏问他何故,他说:"我看你小手指特别长,这是异相,主有贵子。"王氏听了这话,默记在心,所以,王贤东后来为蒋家做媒,她就同意了。王氏对自己的儿子寄予厚望,她常因儿子在外闯祸发火,对儿子管教相当严,也常打蒋介石,但蒋介石总是我行我素,气得母亲直哭。王氏去世后,蒋介石在蒋母墓前自撰了一副对联,上联写着"祸及贤慈当日顽梗已晚",这倒是对蒋介石童年的真实写照。尽管这样,王氏下定决心,一定要让蒋介石读书。所以,蒋介石读过书的地方很多,外婆家葛竹,岳家岩头,以至奉化城里和宁波都去过,后来还到保定及日本学军事。
蒋介石的父亲蒋肇聪死后,蒋介石母子虽然略有家产,但邻里相欺,日子是很难过的。蒋介石18岁那年,清政府对各地无主交纳的田赋,责令由各村富户和中户摊赔,蒋介石家也是摊赔的人家之一。可村中狡猾的富户和征收田赋的人互相勾结,欺负他们孤儿寡母无资无助,所以收取田赋特别苛刻。王采玉交纳不起,和收取田赋的人争了起来,差役就把蒋介石捆到县里关押,直到按他们的要求交纳了田赋才释放。蒋介石回到家中,母子见面抱头大哭。从此蒋母王采玉更加激励儿子上进,这在蒋介石的心中刻下了很深的痕迹,对蒋介石刺激特别大。所以,蒋介石从那时起,就产生了极强的报复心理,决心将来一定要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事来,以便出人头地,到那时再看谁还敢小瞧他蒋介石。
在蒋介石看来,当时世道正乱,唯有学军事才有出路,将来才有权势。所以,蒋介石决意要从军,出去学军事。本来,蒋介石去学军事,据说蒋母王采玉本是不答应的。因为学费、路费无着,蒋介石便偷偷地拿了妻子毛福梅的首饰出走。到宁波以后,蒋介石将这些首饰交给一个近亲,名字叫孙琴风,叫他变卖,以充路费。孙琴风是蒋介石的父亲蒋肇聪的继室孙氏的哥哥,在亲戚关系上讲是蒋介石的舅舅。孙琴风是个商人,这时正在宁波浩河街开设一个森顺木行,经营木材生意。他在蒋穷困不得意时,曾多次给蒋资助。这次孙当即给蒋现洋一百元,叫他安心去上学,首饰留下还给了毛福梅。对此,蒋介石十分感动,后来蒋介石发迹了,还念念不忘这件事。
第三部分 2.童年,走出了一个"瑞元无赖&qu…
母亲王采玉对儿子的决定无可奈何,看他决心如此之大,也就支持。不想蒋介石入保定军校后不久,又想去日本留学学习军事,为了表示决心,还自己剪掉了辫子。此事为亲友们所知,他们对蒋介石的做法颇不以为然,纷纷指责蒋介石大逆不道,离经叛俗。可王采玉这次却非常支持儿子的行动,看到儿子有这么大的决心,有这么大的志向,自信将来必能出人头地。于是,不听别人劝阻,毅然为儿子整装筹资,坚决支持儿子去日本留学。
应当说,青年的蒋介石是个不俗的热血男儿,突出表现在蒋介石有相当的爱国情绪,学业成绩也相当优秀。据说他在保定军校学习时,一次一个日本军医官在给学生上细菌课时,举了一个例子。这个日本军医官拿着一块泥土说,这块泥土就能寄生四亿细菌,就像四亿中国人寄生在里面一样。蒋介石立即跑上讲台,当场把泥土掰成八块,指着其中的一块说:日本有五千万人口,就像五千万细菌寄生在这块泥土里。在振武学校学习期间,蒋介石在给其表兄单维则寄的一张照片上写道:"腾腾杀气满全球,力不如人万事休!光我神州完我责,我东来志岂封侯。"由此可见,当时,蒋介石的抱负是相当远大的,他的政治信念也是相当坚定的。
蒋介石是个上进要强的学生,不论学习条件如何,他都力图使自己成为最优秀的。日本军校招收中国留学生,在上课时并不是和日本留学生一视同仁,很多课不让中国学生上,很多材料不给中国学生看。对于学习成绩,也是尽量给中国学生一个好成绩,能毕业,并不要求他们具有真才实学。1910年,蒋介石入日本新潟县高田市野炮兵第十三师团第十九联队当二等兵,同去的有5个中国留学生。当时在十三师团第十九联队当上等兵的霜田藤次郎说:"这五名中国留学生,都是很优秀的,他们对于大炮的构造和它的附属品,都有详细的研究。"应当说,蒋介石由一个顽童成长为一个有志向、有抱负的青年,是和蒋母王采玉分不开的。王采玉两次丧夫,中年守寡,在邻里又饱受欺凌,久而久之,锻炼出了其他妇女所不具备的坚忍和远见,这对蒋介石以后在事业上能够有所成就,影响很大。
蒋介石虽然自幼顽劣异常,但后来由于母子相依为命,对母亲的教导很少违背,侍母至孝。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时,蒋介石正在日本高田野炮兵十三联队实习。听到武昌起义的消息后,匆匆赶回上海,奉陈其美之命,负责浙江的起义行动,他亲任敢死队长,在行动前,向家里写信,用的竟是诀别的语言。他在信中劝母亲和同父异母兄长蒋介卿不要为他的死难哀伤,并对死后家事做了安排。蒋母王采玉收信后,心虽忧伤,但复信并未像其他妇女可能做的那样,劝止自己儿子的行动,反而勉励儿子勇敢去做,不要担忧,"死生一事于义,不必以家事为念"。
后来,蒋介石协助陈其美在江浙一带进行反袁活动,是袁世凯和北洋政府通缉的要犯之一。在无处藏身的时候,他几次回乡躲避,以至家中不时遭到搜查,搞得人心惶惶。当时亲戚邻里都怕受到他的牵连,对他颇多指责,避之唯恐不及,不敢与他家往来。而王采玉却泰然处之,不怕受连累,毫无怨言,而且还对儿子频频安慰。由于蒋母王采玉的这种过人的胆识,蒋介石对母亲非常尊重,在王氏死后,还常常提起。可见,蒋介石后来之所以真的出人头地,很重要的一点与他的母亲教导有方密切相关。
第三部分 3.果夫,陈家之龙也(1)
幼年的陈果夫身体瘦弱,相貌清秀,为人做事忠厚老实,同其他孩子一样,天真烂漫,对未来怀着美好的憧憬,并无任何特别的地方,也没什么"天将降大任于斯"的显兆,应当说,他的未来全靠其父辈的引导和他自己的努力。这也应了一句话,任何一个天才同其他常人一样,他出生的第一次啼哭也绝不是一首诗。
陈果夫小时候爱吃糖果,也爱听大人讲故事,特别爱听童话故事,他常常缠着母亲讲故事,而且总是没有满足的时候。母亲何夫人虽是普通的小城镇的妇女,没见过什么大的世面,但对孩子的教育颇懂得因材施教。陈果夫幼年时生性好静,母亲根据其性格特点,常教他学手工,以发展他的智力。而陈立夫生得机灵,生性好动,母亲便准许他和孩子们玩耍、逗闹。这样,兄弟俩的性格都得到很好的发展,而没有受到任何压抑。当然,陈果夫过多时间待在家里,不进行运动,这对他身体的发育也产生了不利的影响,以至成年后,身体依然瘦小羸弱。国民党高级领导人中,只有张静江与他相似。陈果夫自己也说:"我的身体从小是弱的,体弱的原因,是母亲不许我运动。"可见,陈果夫对他童年时代的家庭教育印象是深刻的,可以说,他的人格、性格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家庭教育的熏陶和长辈们的影响。
每当提起自己的家庭和父母亲,陈果夫总有一种自豪和欣慰之感。在陈果夫的回忆录当中,他用自己最真挚的感情来写自己的母亲,他说,母亲太爱自己的孩子了,她把全部精力都花在孩子们身上,希望孩子们能正常成长,不希望有任何不好的东西来打扰他们,影响他们。按当时湖州风俗,孩子很小的时候便要对上亲家,但何夫人认为这种习俗不好,会影响孩子的正常生长,因此,二陈兄弟在几岁时,虽有很多人上门提亲,何夫人均予拒绝。她说:"孩子们年纪太小,大家不知以后怎样,长大了再说罢。"这在当时的湖州,确属一种离经叛道的行为,它使幼年的陈果夫、陈立夫能健康地成长,也对他们今后的生活道路产生了良好的影响。
何夫人教育陈果夫、陈立夫的最大特点就是实实在在,要他们正正派派做一个"人",从来不用"名"、"利"来刺激他们。尽管亲戚朋友恭维陈家,说这兄弟俩相貌清秀,将来定成大业,就连常存革命气概的陈其美也夸奖说:"果夫,吾家之龙也。"但何夫人却从来没有企望陈果夫、陈立夫将来会成为什么了不起的人物。她只希望自己的儿女成为能够自主的普通人,成为对社会有用、为社会欢迎的正直的人,这是一个普通的中国妇女的心愿,也是一个典型的中国母亲的心愿。可以说,陈果夫与陈立夫的幼年,就是在这种严格家庭教育和温暖母爱呵护下度过的,父母亲都给他们以良好的影响,他们对父母,始终怀着依恋和感激之情,特别是对母亲,这种感情更加深厚。这就是说,在陈果夫的感情世界里,父爱、母爱占了相当的比重,以至于他能以良好精神状态和极大的进取精神投入到自己的事业中,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这也是陈果夫人生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天下没有不爱自己孩子的母亲,而且这种爱是无条件的,无私的。对于这一点,陈果夫感触特别深。有这样一件事,陈果夫永生不会忘记,而且后来常常提起。那还是在1911年,陈果夫的母亲怀孕在身,正月里的一天,她过黑街巷,正好一位亲戚也路过这儿,因为光线很暗,看不清面孔,以为是二陈的祖母,便扑通下跪,给她拜年。何夫人吓得惊叫一声,掉头疾跑回家,因身体虚弱,又受了惊吓,回来后便一病不起。虽请名医诊治,也不见效,病情愈加严重。在病重之时,她特别想念自己的孩子,总是要顺夫、敬夫、立夫站在她的床前,久久地望着他们,并常念及远在外地读书的陈果夫,希望能与陈果夫见上一面。当时,陈果夫正在杭州读陆军小学,他后来说:"2月25日晚,余忽不能成寐,念母病已重,当告假回湖一视,翌日遂乘舟赴湖,母病果十分沉重,而家人对余之回家,各以为必有人通知,母意父当有函催归,而父以为必另有人催余速归者。顾事实上关于母病不好消息,固未尝有人来函告余也。"可见陈果夫对母亲感情之深。
第三部分 4.果夫,陈家之龙也(2)
学生时代的陈果夫是非常努力好学上进的,那时,他年纪虽小,但自制力很强,标准很高。小学毕业后,陈果夫再接再厉,准备投考明德学堂的中学班。但明德学堂对英文要求很高,而陈果夫在家乡时没有学过,只是来湖南后才从字母学起,所以英文成绩一直不好。为了升中学,陈果夫放弃了寒假休息,不仅没回家乡,连三叔那儿也没去,一人待在学校补习英文。由于天气寒冷,他总倚在火炉边看书,这样竟将左眼伤了,以至左眼视力不如右眼,而且小了些。后来,陈果夫只好配上一副眼镜。但艰苦的努力却有了收获,他的英文水平大大提高,在升学考试中,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这样,陈果夫在15岁时,进入明德学堂中学班学习。进入中学后,陈果夫接触了大量科学知识,开始受到西方文明的熏陶,特别是民主主义思想对他的影响更深。近代的湖南,可以说是中国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中心之一,在这里产生了一大批革命人物,如唐才常、黄兴、宋教仁、陈天华等,如群星闪耀,竞相争辉。而省城长沙是革命中心的活跃点。在这里读书,学生们在教室内接触到新的、经常是民族主义的观念,在校外则接触到日益活泼、直言不讳的报刊。可以说,在长沙这段时期,不仅是陈果夫知识长进最快的时期,而且也是他政治思想的转型时期,他从一个单纯朴实的中学生开始接触革命风潮的影响。
在学校学习期间,陈果夫也受当时革命形势的影响,参加一些政治性的活动,以表现自己是爱国的,是有政治热情的进步青年。1905年爆发了抵制美货的运动,这是中国人民为抗议美帝国主义虐待华工、迫害华侨、拒不废除期满的限制华工条约而发动的一次群众运动,提出"不可仰鼻息于政府,唯我民以自力抵制"的口号。一时全国人民同仇敌忾,运动蓬勃发展。当运动涉及到长沙后,首先是学生群起响应,他们联合湖南商务总会进行抵制,学生们走上街头,进行演说,并制定抵制的措施,成立拒约会等团体。学生商人互相鼓励,积极活动,长沙古城出现了商号不定、不卖美货,人们不买、不用美货,码头工人不装卸美货的联合行动。群众的爱国热潮深深地感染了陈果夫,他也学着其他人的样子,喊着抵制外国货的口号,积极参加到运动中来。但他平时不用什么美货,现在提倡国货,也不好怎么表现出来。他看到三叔陈其采买本国的三星牌香烟吸,说是为了抵制美货,不买美国品海牌香烟。陈果夫也学着去买中国香烟吸,以表示自己的爱国主义。据他后来回忆,在群众爱国热情的鼓舞下,"我也跟着提倡的潮流吸起香烟来了,自己觉得很得意地对人家说:'我吸香烟是提倡国货三星牌,不是吸品海牌!'"虽然后来为此上了瘾,到戒的时候不习惯了好些天,但仍旧认为这也是一件很痛快的事。
应当说,有三叔陈其采在湖南做靠山,他的学习生活环境、是很优越的,从他生活的一言一行中可以清楚地看到这种优越感。他相当留恋这段学习生活,因为,他学习很上进也很愉快,并且玩得更是开心,有时甚至流连忘返。比如,他常到湘江边,看那滔滔北去的江水,有时也登上岳麓山,看那冉冉东升的旭日。特别有兴味的是骑了三叔的马出去玩。他雄踞高头大马之上,摆出一副傲然的样子,似乎自己也当了官,这时也想到了有朝一日,他也许会真的当上大官。这种惬意的日子没有过多久,陈果夫的生活道路就出现了转折。
1906年秋天,三叔陈其采调离湖南,到南京担任第九镇正参谋,陈果夫一下子失去了依靠。刚开始,他由于舍不得离开长沙、离开明德学堂,还想坚持读下去。但后来确实感到在长沙举目无亲,禁不住一阵离乡愁思涌上心头,越发想念家乡。他父亲也不放心他一人在外,正好有个在长沙做事的姚新才表叔要回湖州,陈果夫便与这位表叔同行回家。当他乘一艘煤船离开长沙时,不禁对这座他生活了两年多的古城充满了无限眷念之情。回到湖州家乡之后,陈果夫按父亲的意愿,原准备插入湖州中学二年级,但在该校的考试没过关,未能被录取。这样,他只好到南京三叔那儿就学。这次比较顺利,进入浙江旅宁公学读预科。但他在这所学校并没有待多长的时间便离开了,原因是由于政治上的保守而受到了同学们的孤立。
第三部分 5.果夫,陈家之龙也(3)
因为在陈果夫刚上学不久,旅宁公学闹了一次学潮。学生因校方伙食太差而举行罢课,而陈果夫却不赞成学生的举动。他认为学生应该吃苦,不能因为伙食差便闹学潮,因此,他拒不参加罢课。他的举动使学生们十分气愤,有的学生指着他痛骂,有的甚至要打他,但他却一直坚持没有参加。陈果夫后来说:"学潮闹了一个月之久,学生终于失败了,我却始终在房里读我的书。毕业考试我的学科成绩比第一名同学少了几厘。校长加了我的品行分数,改列第一,当众宣布,并当面称道我不少过分的话,而且要我下半年一定要读下去。"校方的表扬使学生对陈果夫更加反感,原来与他相好的同学也疏远了。遭到学生们的孤立,使陈果夫十分痛苦,他不想在这里待下去了。在二叔陈其美的建议下,便匆匆离开了金陵这虎踞龙盘之地,来到了人间天堂的杭州,于1907年考入浙江陆军小学,开始学习军事。
有人说从小看大,也有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陈果夫这时的兴趣和爱好就可以看出他今后不是搞军事的料。因为,此时的陈果夫对军事并没有什么兴趣,他进入陆小实在是受陈其美的影响。因当时,资产阶级革命党人要推翻清王朝,纷纷在各地发动军队、会党举行起义,革命十分需要军事人才,陈其美希望陈果夫能成为这样的人才,以为革命服务。但陈果夫对这一类课程并不太用功,爱看一些他感兴趣的书籍杂志。他说:"我在这个学堂里对学科太不用功,尤其是英文一类的课程,下课以后就丢在抽斗内不太去看,而我所看的书,都是些《警察法》、《教育学》、《卫生学》、《国际公法》、文学书、小说以及各种杂书,而尤其喜欢看各种杂志,更喜欢看报,报中最好看的是两报的辩论。因为我不喜和人家争夺来看,所以我看报时间总是在饭后大家休息的时候。"
应当说,陈果夫后来之所以能在党务上有所建树,这在很大程度上受这时所看书刊的影响。因为,陈果夫看了大量杂书,一方面,他更多地了解国内外的大事,他为祖国的贫弱担忧,对外国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横行感到气愤。但另一方面,又受到西方改良主义思潮的影响,随着年龄的增大,思想日益趋向保守,既对现实不满,又不愿采取变革现实的激烈行动。由此,同学给他取了一个绰号叫"老太婆",后来又叫他"道德经"。正是在改良思想的指导下,陈果夫与同学吴一峰发起,在学校办了一张小报,取名为《励言》,其宗旨是勉励同学一心学习,不受外界影响,学好知识,以救国家。这张三日刊,陈果夫办了三四个月,可以销售到40多份,起初3个人办,后来其他两个都有别的事情忙,无暇兼顾,只好由陈果夫一个人独立经营,仍旧保持原来的销路。当时学校中还办有其他好几张小报,因鼓吹反清、排满、革命,因此无一例外地遭到校方查禁。陈果夫后来说:"我们这张报纸,对学校当局也有不满的话,因为我们的态度是忠告,是劝励,所以他们不来禁止。"《励言》这种温良恭让的态度正是陈果夫内心世界的反映,可以说,也正是他的这种温良圆滑的人格,使陈果夫有能力在后来的复杂派系斗争中生存下来,成为国民党的风云人物。
第三部分 6.果夫,陈家之龙也(4)
应当说,这时陈果夫在政治上是不成熟的,政治态度也具有左右摇摆的两面性,这主要表现在他不愿与旧的思想观念作决裂,对旧制度、旧思想总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1908年,剪辫风潮波及陆军小学,学生们受革命影响,纷纷剪辫,以示反清的决心。陈果夫见大家都剪了,怕自己不剪,又会发生像旅宁公学那样的遭遇,因此,他还是忍痛剪了辫。但剪下的辫子又舍不得丢下,而是结成一条辫,常常随带在箱子里,一直到辛亥革命的时候,还是带着。
然而,人毕竟是环境的产物,他的思想必然会随着当时社会环境的改变而改变。就是说,陈果夫的思想尽管如此保守,但全国革命的形势却是在急剧变化,这些不能不对陈果夫发生影响。再加上他二叔陈其美对他总是不断给予教育和鼓励,这也使陈果夫的思想不可能一成不变。后来,一件偶然的事情,竟促使他参加了陆小的一次学生风潮。陆军小学本来是3年毕业,但1910年,皖系军人为安插保定陆军速成学堂的毕业生,竟无理要求陆小延长一年的修业期限,当时陆小的张总办答应了这一要求,这就激起了学生的愤怒。陈果夫便将这位总办平时吸食鸦片、腐败不堪、欺压学生的所作所为写成文字,告诉在上海的陈其美。陈其美看到这篇文字后,认为是揭露清朝官僚统治的好材料,便在他主办的《中国日报》上刊登出来。这样一来,陆小的学生犹如火上加油,决定集体罢课。事情越闹越大,陈其美专程来校指导,上海学生也给予支持。结果,学校总办被撤职,斗争取得胜利。从此,陈果夫成了学生领袖,他再也没有理由瞻前顾后了,在时代潮流的推动下,他只得往前走。因为,任何人都处在汹涌澎湃的历史长河中,他只能顺历史潮流而动,否则,适者生存的法则就会无情地把他淹没,成为历史长河的沉沙。
后来,陈果夫在二叔陈其美的鼓励下,以更加鲜明的革命态度积极投入到革命的洪流之中。1911年4月,陈果夫从浙江陆军小学毕业,6月,考入南京陆军第四中学。这样,他离开西子湖畔,再返石头城。这时,他已是20岁的青年了。南京的学习十分短暂,以至他还没有来得及游玄武湖、登紫金山,领略十里秦淮的美丽风光,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发,陈果夫便结束了学习生活。这短短的几个月,陈果夫革命的热情进一步勃发,并且填具誓约,正式加入了同盟会,成为孙中山革命党中的一员。从此,陈果夫开始了他真正意义上的政治生涯,去迎接新时代的风风雨雨,而且,把全部的热情都倾注在蒋家王朝的事业之中。
第三部分 7.立夫背起行囊闯世界(1)
应当说,陈立夫的童年、青年、中年都是极其顺利的,可以说是一路绿灯。因为,当陈立夫懂事时,陈家的状况非常好,长辈们又都是外面世界有名望的,可以说,无论是经济条件还是政治条件,都是无人能比的。这样,陈立夫自然没吃什么苦。当陈果夫9岁时,即1900年,陈立夫出生了,取名祖燕,字立夫。陈家又添一丁,当然也是热闹一番,忙碌一阵。陈立夫小时候长得十分清秀,机灵敏捷,自然很招人喜爱。陈立夫与他大哥陈果夫一样,也是8岁读书的,所不同的是他没有遭遇糊涂先生,而是一开始便从大哥的业师沈若臣读书。此时由于父亲在外经商、大哥已外出求学,家中没有人能管着他。而祖母又极疼爱这个聪颖机灵的孙子,因此,陈立夫较他的哥哥来说,自由得多,而且优越得多。
陈立夫在童年遇到了一位非常严格的老师沈若臣,由于所教的学生比以前增多了,全班有近40名学生,为了使每个学生学得其所,沈先生依照各人的文化程度分别教学。先生要求严格,每天都要求学生将先一天所上的课文先讲解一遍,然后再背诵,而且不准错一个字,如果背错一个字打手心五下。每天上午,沈先生都要学生练书法,要求交大字一张,并在上面注明,今天是第几名到馆,陈立夫每天都是七点左右第一个到馆,所以他常常一口气写了三张分三天交上,他读了六年的私塾,十有九次他都是第一个放学回家。而且,他的记忆力很好,一篇文章,他读二三遍就能背了,所以从没被老师打过手心。另外他的作文也写得既快又好,常得高分,所以很得先生的喜欢,先生有时出去散步、玩耍、游山等,总喜欢把陈立夫带在身边。这样,时间长了,慢慢在陈立夫的个性中形成了一种什么事都想争第一的特点,而且求胜心极强,这对陈立夫后来的仕途之路是有影响的。
陈立夫小时候性格极活泼,没有闲的时候,每当学习之余,总是和一些小孩玩踢球、爬树、投石子、斗蟋蟀等游戏,而且常常是玩而不厌、乐而忘归。尽管如此,在先生的心目中,他仍是一个用功的好学生。陈立夫就是这样一个无忧无虑的顽童,他沉醉在一个调皮、玩耍的儿童王国中,根本没有去考虑他的未来,他的理想,更没有考虑到怎样去实现自己的理想。然而,有一件普通的小事,却深深地打动了他年幼的心。每天清晨,陈立夫走在上学的路上,总会遇到一个和尚,头上系个铜箍,背后背着韦佗菩萨像,走三步拜一下,不管是刮风下雨,还是天寒地冻,天天都是如此,从不间断,从不停歇。有一天,陈立夫忍不住好奇地问他:"法师,您为什么这样跪拜,这是什么意思啊?"和尚答道:"我要造一座庙,所以天天在城里化缘,已经有七年了。""您这样能盖得成庙吗?"陈立夫觉得这不过是天方夜谭。"一定可以的,你小孩是不懂的。"和尚说完,又三步一跪地走了。和尚走了,陈立夫还待在那里沉思,他不相信和尚的话,但和尚的精神却使他深受感动,他觉得自己也应该立个志向才行。从此,陈立夫的思想豁然开朗了,他渐渐地摆脱童年的稚气,开始成熟起来。
真是无巧不成书,陈立夫24岁大学毕业那年,因为写论文,和同班同学叶秀峰又回到故乡外弁山进行矿产、地质调查。有一天,他们在山中,突然遇上倾盆大雨,全身被淋得透湿,而且山中大雾弥漫,他们又迷失了方向,一时进退两难。这时候,来了一位回庙去的和尚,见他们狼狈的样子,就将他们领到自己庙中避雨。这是一座刚盖不久的庙宇,大雄宝殿的佛像还没镀金,偏殿也才盖一半。他俩换上干净的和尚衣服后,陈立夫才发现这位和尚十分面熟,就问他:"您是否就是发誓建庙的拜韦佗的和尚?"和尚惊讶地回答:"是啊,施主为何动问?"陈立夫便将幼年时代二人碰过面的事说了出来,和尚很动感情地告诉他,一个人只要立下志向去做,没有不成功的。可以说,和尚的一席话胜过陈立夫读十年的书。从那时起,陈立夫的信念更加坚定,这就是将来要用不懈的努力去做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
第三部分 8.立夫背起行囊闯世界(2)
陈果夫、陈立夫虽然是亲兄弟,但由于年龄相差较大,所以幼年时期在一起的时间并不多,且无共同的语言与爱好。陈果夫上塾馆时,陈立夫刚两岁,而当陈立夫读书时,陈果夫又远走湖南,弟弟只知遥远的湘江滨有个兄长,而哥哥也只是在家书中说一些勉励弟弟努力学习的套语,因此,兄弟俩的感情只是血缘性的,只是到后来,兄弟俩才真正在感情上、在事业上走到了一起。即使是这样,哥俩之间的感情也还是相当深的。当陈果夫时而湖南、时而南京、时而杭州奔走求学的时候,陈立夫总是十分羡慕,他也想外出闯世界。但父亲不让两个儿子都外出,另外祖母又特别宠爱,所以陈立夫在沈氏塾馆一直念到了小学毕业。他已经14岁了,对外面五彩缤纷的世界更加向往。这时,二叔陈其美又一再来信催促,希望陈立夫到上海来读书。此时陈果夫正患肺病在上海休养,三叔陈其采也在上海,所以陈立夫的父亲便放心地让他到上海去读书,去领略外面那精彩的世界。
1914年秋天,对于陈立夫来说是一个难忘的秋天,不仅是因为这年秋天多么诱人,而主要是因为这个秋天成了陈立夫人生历程的一个重要转折点。陈立夫终于背起了行囊,走出了他的故乡,走出了他的童年时代,走进了五彩缤纷的大上海,考入南洋路矿学校中学部,开始接触自然科学知识,学习英文。这和沈氏塾馆相比,无疑是一个崭新的天地,陈立夫一下子竟爱上了自然科学,对采矿技术尤感兴趣,心中立下志愿,将来当一个采矿工程师。他如饥似渴地学习各种知识,孜孜不倦地看各种书籍,再加上本身的聪明,成绩在班上总是名列前茅。陈立夫的学习状况让大家都很欣慰,二叔、三叔都倍加疼爱他,陈果夫也为有这样一个懂事争气的弟弟而感到自豪。
过了一阵子,二叔陈其美前往东北大连筹建奉天革命党机关,离开上海,但他在经济上给予陈立夫全力资助,为他在上海安心读书解除了后顾之忧。此时,陈果夫也因百无聊赖,便与三叔陈其采还有杨普竹等人,一起拜刚从国外回来的经济学家薛仙舟为师,学习德文。每天早晨7点钟,便在上海阿瑞里王亮畴先生的家中听薛仙舟讲课,遇到星期天,陈立夫也来到这里,跟着他们学习两句德文。上完课后,陈果夫与陈立夫便拉着三叔陈其采一起去逛街,或到豫园去游玩。这段时间,兄弟俩第一次有较多的时间待在一起。他们学习、玩耍、交谈,过从甚密,这使兄弟之间更加亲密。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一件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就在陈立夫到上海上学后的第三年,陈其美被袁世凯派人暗杀。这突如其来的事件简直让陈立夫透不过气来,陈立夫陷入了极度的痛苦之中。因为,二叔是他的精神支柱,是他的经济靠山。二叔的去世无疑使他在上海失去了强大的经济后盾,陷入十分窘迫的境地。无奈,陈果夫只好回浙江。陈立夫也想辍学,他的学业正处于关键时刻,如果丢下,将前功尽弃。因此,三叔陈其采坚决不允许他回家,并答应今后的生活费用一概由他负责。因陈其采此时已进入上海金融机构,负担一个人的生活与学费还是有能力的。这样,陈立夫便留下来继续完成他的学业。只是,经济上不如原来宽裕,再加上哥哥陈果夫也不在上海,这样,陈立夫虽多了几分孤独,但却可以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成绩仍居于前列,在毕业考试时,取得第一名的最好成绩。
1917年,陈立夫考上天津北洋大学采矿科,为实现他当采矿工程师的愿望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就在这一年的秋天,陈立夫告别了繁华的上海滩,来到了华北最大的工商业城市天津,开始了他孜孜以求的大学生活。对陈立夫来说,大学时代是他的黄金时代,后来陈立夫说,大学生活最让他留恋,因为,在那里没有钩心斗角的烦恼,每个人只管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知识,梦想着自己的将来。
陈立夫能考上北洋大学,实属不易。因为北洋大学是当时全国名气最大的一所大学。该校按美国耶鲁、哈佛等著名大学标准编排课程,并聘请美籍教师授课,国内教师均为学界巨子,如吴稚晖、伍廷芳等均在该校任教。北洋大学以法科、工科两部为主,工科又分土木、采矿冶金、机械3类。采矿冶金是该校的有名的科系,所以陈立夫进入北洋大学采矿系后,心情异常兴奋,因为,考入采矿系,无疑意味着他将来能够去实现少年的梦想,做自己想做的事。
此时的陈立夫显然比从前长大了,成熟了。在天津,陈立夫举目无亲,经济上主要靠哥哥陈果夫在上海钱庄工作收入负担。陈果夫收入微薄,每月寄钱有限,因此陈立夫生活比较拮据。由于年龄的增大,独立生活的能力进一步增强,以前那种顽皮气消失了,他将大部分时间都用于学习上,以便为将来成为一名优秀的采矿工程师打下基础。
然而,就是为了这个目标,他把一切都看得很淡,什么事情都打动不了他,都转移不了他的注意力,他几乎把自己同外面的世界分开了。当时,在全国范围爆发了五四运动,各校学生纷纷采取一致的爱国行动,举行罢课,组织"通俗演讲团",成立"国货维持股",以声援北京学生的爱国运动。一时间,南开大学、北洋大学、天津高等工业学校学生1万多人参加了行动。学生运动、工人运动、市民运动互相配合,爱国运动的浪潮汹涌澎湃,科学、民主的口号响彻云霄。然而,这一切都没有惊醒陈立夫的"睡梦",由此可见,陈立夫"睡得有多么的沉"。
第三部分 9.蒋介石与陈果夫初次谋面(1)
陈果夫在南京陆军第四中学学习才半年,武昌起义爆发了,并迅速取得了胜利。这一胜利极大地激发了广大革命群众的革命热情。散布在全国各个地区的革命党人纷纷发动新军和会党起义响应,人民群众到处掀起自发的反抗斗争,革命浪潮激荡全国。陈果夫为武昌起义的胜利而欢呼雀跃,但又不知如何响应。这时他二叔陈其美从上海来到南京,准备在南京发动起义,带动东南各省,以响应武汉的革命。陈其美将自己的意图告诉了陈果夫,陈果夫也深受鼓舞,表示愿随陈其美一起行动。
一天深夜,蒙蒙的夜雨给古城南京增添了一丝寒意,街上已经没有行人了,古城一片宁静。但在这平静的夜幕之中,南京陆军第四中学的一间教室的窗户上却长夜辉映着昏黄的烛光。这是陈其美正召集陆军第四中学的同盟会会员密谋起事,为避免清廷爪牙的发觉,只点了几支小蜡烛。灯光虽弱,但大家热情很高。陈其美用他那特有的吴兴调鼓动大家说:"武昌起事,全国响应。我等革命青年切不可坐视。南京在长江之下游,如能起事成功,与武昌相应,则长江上下自可连贯一气,江南可自立。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缔造共和,肇于此进,我愿与诸君共同努力。"
陈其美的慷慨陈词很快引发了大家的革命热情。一个青年应声而起:"我等加入同盟会,便已立下革命志向,愿为革命献身。如今正是革命之良机,我愿追随陈先生,争取南京光复,即使肝脑涂地,也在所不惜。"这个青年的话立刻引起了大家的共鸣。大家纷纷起身表示愿为革命而战。即使是因古板而被同学称作"老太婆"的陈果夫也是激动不已,热血沸腾。
随着愿意革命的人数日益增多,教室已经容纳不下这么多人,以后开会只好改在操场。几乎每晚都在开会,做组织工作、宣传工作、联络工作等。而且,由于人数越多,保密工作越难做,终于引起了清廷的注意。两江总督张人骏派人加强了对四中的防范。四中原来储藏的枪支弹药也被秘密运走,藏了起来,镇守南京的江宁将军铁良、江南提督张勋拥有重兵,而且同情革命的南京新军第九镇也被调往城外。这就是说,南京起事已不可能了。
在这种情况下,陈果夫心情十分沉重,他独自一个人思考了许多问题,也回想起许许多多的往事,他想起了自己的少年壮志,也想到了父辈的业绩,还想到了母亲的厚望,在这些错综复杂感情的激励下,他最后还是下定了决心:去武汉当兵参战,像二叔那样,轰轰烈烈干一番事业。于是陈果夫与另外两名同学商定,先去看望卧病在床的陈其美,征求他的意见。
第三部分 10.蒋介石与陈果夫初次谋面(2)
来到陈其美家,见到一个身材瘦削、表情严肃的青年正坐在陈其美的床前,与陈其美正在谈什么事情。陈其美见陈果夫进来了,很是高兴,马上向那个青年介绍说:"这是我的大侄儿果夫,现在在南京陆军第四中学读书,很想参加革命,你以后可以多多帮助他。"
介绍完果夫后,陈其美又转过头来对果夫说:
"这是我常给你提起的我的义弟蒋介石,他是浙江奉化人,对于军事颇为熟悉,是革命党人中不可多得的人才,现在主持杭州方面敢死队的工作。以后你可要多多向他请教。"果夫垂着手答应道:"是,我一定向蒋先生多多请教。"这就是陈果夫与蒋介石的第一次见面。
这次见面,因为正赶上陈其美与蒋介石商议杭州起事计划,陈果夫不敢多说话,只是在一旁听他们两人商讨训练军队、起义的时间、地点等。他们谈得十分投机,陈果夫也听得入了迷。对于这一次见面的情形,陈果夫一直记忆犹新:"蒋先生威毅稳重的风度,使我第一次所生的印象非常深刻。"
这次见面虽然蒋介石、陈果夫并没有多谈,但陈果夫既然对蒋介石"印象非常深刻",自然为他以后投靠蒋介石作了铺垫。
从此,陈果夫与蒋介石开始了交往,但这种交往还只是建立在情谊基础之上的。陈其美死后,蒋介石爱屋及乌,将感情移到陈家的下一辈。当陈果夫与陈立夫在上海时,蒋介石曾给予多方照顾。但这只是一般的感恩之情,实际上蒋介石与陈果夫并无太深的交情。
陈其美死后,陈果夫常去蒋介石那里拜访,两人的交往开始增多,但此时的交往是以一种同情作底蕴的。如果没有陈其美这层关系,蒋介石这时绝对不会理睬陈果夫这样一个无名小辈。但在陈果夫的感情世界里,蒋介石对他来说越来越重要,因为,他觉得与蒋介石交往受益特别多。一方面,蒋介石能给他带来许多新的信息,谈论有关革命的指示,分析政治格局给他听。另一方面,蒋介石能给陈果夫以心理上的依托。陈其美死后,陈果夫所迫切需要得到的也正是这种依托。所以,蒋介石与陈果夫这时的交往也是一种必然,一个想报恩,想给予,另一个找依靠,想得到。
陈果夫对这个时期与蒋介石的交往一直是怀有好感,念念不忘的。他说:"二叔殉国之后,我常常到他生前许多同志好友处拜访,屡屡见他们生活不整饬的情形,甚至有吸鸦片赌钱等腐化行为,会客的时间也无限制。其时革命环境至为恶劣,而党内一部分同志生活毫不振作,为之太息。但每次去晋谒蒋先生时,情绪就不同了。先生生活严肃……他不在家时,我就在他的书架上抽阅很多有益身心的书籍。蒋先生生活有规律。来客到了黄昏10时,他就请你回去,明日再谈。因此,我对他的敬仰之心便与日俱进。"
应当说,陈果夫在这里讲的情况,大部分都是事实,但也有过分夸张的一面。实际上,陈果夫在蒋介石的面前,是一个后辈的身份,蒋介石在他面前,当然是装模作样,故作严肃,"所谈不外乎对革命的指示和大局的分析"。也就是说,此时的蒋介石是以长辈的身份与陈果夫来往的,而陈果夫则是以晚辈的身份来接近蒋介石的。因此,如果说此时蒋介石与陈果夫有关系的话,那么,这时两人之间所具有的主要是责任关系。就是说,关心与被关心的关系,帮助与被帮助的关系,因为,此时的陈果夫并不能为蒋介石分担些什么。
第四部分 1.陈果夫与孙中山(1)
在陈果夫满怀报国激情投身革命的时候,陈果夫始终认为自己在二叔的支持下,一定能干出一番事业,有所作为。尽管他与蒋介石相识,并从心里敬佩蒋介石,但在陈果夫的观念里,有二叔这大树足矣。可是,当陈其美这棵大树倒下时,他在心理上转向了蒋介石,只是一直没有机会,两个人的关系始终停留在"相识"的水平上,相知谈不上,更谈不上相交。俗话说患难方能成知己,机会终于出现了,二次革命失败后,陈果夫、蒋介石都成了落难者,于是,才有了证券物品交易所,两个人遂成了知己。
想当年陈果夫同蒋介石一样也干过一番轰轰烈烈的革命事业.
陈果夫见了蒋介石第一面以后,当时并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上,只是留下了一些"深刻的印象"而已。因为,他心里还有比这更大、更重要的事,这就是革命。陈果夫认为,自己同蒋介石一样,都是革命者,关键的是要有所作为,所以,他又去找黄兴、宋教仁这些同盟会的领导人了。
黄兴等人听陈果夫介绍情况后,提出自己的看法,他们认为,在清军加强防范的情况下,南京起义暂可推迟,现在主要的任务是以各种方式直接支援武汉革命。黄兴还告诉陈果夫,现在清王朝为了扑灭革命的火焰,挽救失败的命运,已调动大军攻打汉口,革命的策源地武汉面临的局势十分严峻,若是武汉根据地失了,各处很难响应,因此,应动员广大同盟会员到武汉从军,参加武汉保卫战,发展革命的大好形势。
黄兴等人的一席话,使陈果夫热血奔涌,他立即决定不回南京,去武汉。这样,他与另一同学,登上轮船,逆水而上,前往汉口参战。
陈果夫之所以要这么做,一方面是因为武汉情势紧迫,刻不容缓;另一方面就是陈果夫知道父亲将在那几天内从北京回到上海,而陈果夫当时正咳嗽吐血,恐怕为父亲所晓得了,去不成,所以急于要离开。
陈果夫到达武汉当天,正是汉口战事紧急之时,袁世凯以冯国璋接统第一军,驰抵大智门,进窥汉口。10月28日,冯国璋出动全军向汉口进攻,革命军英勇拒敌,死亡无数,汉口岌岌可危。陈果夫即到起义军军务部找到部长孙武,请求安排具体工作,孙武考虑一下说:"现在汉口眼看要丢失,汉阳则必须守住,我们准备加强汉阳的军事力量,你们愿意去汉阳吗?"陈果夫回答:"我们为赴难而来,任何危险的地方都可以去。"孙武见他们态度如此坚决,随即给他们发了护照,要他们到汉阳去报到,这样,陈果夫便随着其他人员一起去了汉阳。
汉阳民军司令部设在汉阳兵工厂内,房子里挤满了前来从军的青年,乱哄哄的。陈果夫报到后,被分配到炮兵排当了一名士兵,按他陆军中学的程度,本可充当一名下级军官,但他志愿当士兵。当时守卫在汉阳的民军听说汉口即将失守,一部分便失去革命信心,有很多人胆怯开溜,于是一些阵地上有炮无人能放,堆在那里派不上用场,陈果夫在军校学过放炮,正好可以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他便成天在阵地上摆弄大炮,并教其他一些士兵学放炮,的确成了大忙人。
下一页 尾页 共4页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