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蔡澜常去食肆160间

_8 蔡澜(现代)
地址:旺角弥敦道749号1-2楼
电话:23807502
很多人问我:“在六十年代吃过的菜,现在去哪里找?”
答案很简单,旺角的“凤城酒家”,就是其中之一。
今天吃了炒奶拼野鸡卷。炒奶大家都知道,野鸡卷则是炸得香脆的猪油渣,什么怀旧风味都回来了。当年,大家都不怕胆固醇。
乳猪整只上的话,头尾都浪费了。来到这里可叫他们的乳猪拼生肠,猪皮烤得很脆,而生肠一点也不硬,嗦嗦声咬着进口。
生菜鹌鹑松很久没尝过,当今的生菜包都变了种,没有旧时那种实实在在,稳稳阵阵的风味。能在“凤城”吃到,感谢上苍。
他们的炸粉果,十二个才卖四十八块,的确够水准,是招牌菜之一。
炖鸡包翅用的是小排翅,分量足够。虽说是清汤,但一喝下去觉得味甚浓,材料足,煲够钟,就此而已,简简单单。
决定来这里宴客,请老板写些旧菜,第一道就是金钱鸡,但客人怕肥少叫,所以已不登在菜牌上了。
“凤城”做的是顺德菜,怎么可以少掉煎酿鲮鱼呢?记得从前旺角先施旁边有家大排档做得很不错,现在餐厅怕麻烦,已少见。老板答应为我下功夫。
刚试过的有土鱿蒸肉饼,太好吃了,规规矩矩,一点花巧也没有;老板问我要不要加马蹄,我认为单单是鱿鱼和猪肉已够好,不加也不要紧。纯正的顺德菜本来还可以放点新鲜的竹笋,但要不是当天采的笋当天做的话,不如不用。
本来他们的炒桂花翅很精彩,但已有了汤翅,不再重复,将它改为瑶柱桂花鱼肚,价钱便宜,味道不逊。
《》 第二部分 油麻地 旺角(6)
总要来个蔬菜,我说炒芥兰最实在,老板主张来道百花酿竹笙,我不反对。
加上起来有十个主菜,不算粉面。我要求每人来一个怀旧大鸡包,吃不完拿回来。
这些菜你自己去也吃得到,不过要早几天预订。
图片说明
乳猪拼生肠皮脆肉香,生肠更可口。
炖鸡包翅用料足,够火候,汤浓味鲜。
生菜鹌鹑松是久违了的佳肴,只有在这里才能吃到。
土鱿蒸肉饼就用猪肉加土鱿,是老老实实的一道菜,也令人吃得开心。
要怀旧,无论如何要来一味炒奶拼野鸡卷,这么好吃的东西现在往哪里找?
面栈
地址:旺角西洋菜南街216号/荃湾路德围12号
电话:23919922/24120513
找寻美食的旅程带我到荃湾去,我是一个方向白痴,不知道它在港岛或九龙,同事也打了几个圈,才到达这家叫“面栈”的小店。
一坐下,第一句话总是:“请你给我最多客人叫的东西。”
上桌的是一碗担担面。担担面每一家人做的都不同,有的是干捞,有的煮汤,但打正山东面招牌的“面栈”,怎么卖起四川菜式?
什么地方人做的都好,最重要的是好吃。它是属于两者之中的,有点汤,但不多,喝了一口,觉浓厚。面条本身,不像一般四川的那么无味,又韧又爽口,一流。
“师傅是山东人吗?”老板不在,有一位吴小姐在掌柜。
“不是。”她说:“六○年大饥荒时下放到山东,大家都穷,连一碗面也难得做,炮制起来很肯下功夫,他吃过,觉得好,就下决心学习,用高筋和低筋面粉,照六比四的比例打出来。”
任何做得出色的食物,都有道理。担担面不错,干捞的肥佬炸酱面又如何?一吃,不像广东人的甜,也没有山东人的咸,是店里自己的一套,面条比担担面用的粗一点,吃出分别来。为什么叫“肥佬”不得而知,但是好吃就是,管那么多干什么?
见餐牌上有秘制羊肉面,再好吃也吃不下面了,只叫小食的羊肉单品来试,分量不小,把草羊红烧出来,能吃出羊味,很难得,肉质又柔软,对于我这个羊痴,是意外的惊喜。
见邻桌有人叫饺子,餐牌上写着馅有韭菜、萝卜和芹菜,各叫了一碟。吴小姐说吃不完的,给你每一种来一粒试试吧。
正合我意,饺子其实是锅贴,个子不大,皮厚馅少,也许是饥荒当年的做法,三种馅之中,韭菜太普通,萝卜乏味,还是芹菜最精彩。
面条有粗有细,铺在面上的料,上海人叫为“浇头”的选择不少,有东坡肉、甜酸鸭和猪扒等等,每样给我一小块试试,发现绿茶白肉是用做茶叶蛋的方法,用铁观音去煮猪颈肉,最有特色。
吴小姐要请客,我坚持不肯,后来只收了一种面和一碟羊肉的钱,在此道谢。原来他们在旺角也开了分店,早知道就不必老远跑来了。
担担面做法取各家之长,汤浓面爽,味道一流。
肥佬炸酱面是该店独家出品,甚为好吃。
用铁观音煮猪颈肉做成的绿茶白肉,极有特色。
红烧羊肉,堪称羊痴恩物。
饺子以芹菜馅的最正宗。
大记攦粉
地址:旺角钵兰街384号
电话:27871397
什么是攦粉?就是濑粉原来的名称。
一向不喜欢濑粉这个名称,叫起来像赖尿的赖,有点不雅。攦字,在广东话里有挤出来的意思,也就是这种小吃的真正做法。
到了店里就能看到,大厨从铁桶锅里掏出很浓厚的米浆,倒进一个筒里,然后将一个大木塞往筒中一挤,筒底有多个洞,就流出米浆的长条来,流进一锅煮沸的汤中,一下子就熟,攦粉就是这么做出来,广东省中山县的老乡,都是用这个方法制造的。
《》 第二部分 油麻地 旺角(7)
“有没有加其他,像鹰粟粉之类的东西?”我在现场看过后那么问。
“十成十的白米磨出来,什么都不加。”师傅回答:“不过这么一来,米浆容易发酸,尤其是天热的时候,这个难题我们还没有克服。”
即刻渌一碗攦粉试试,菜单上写的什么酱醋骨、牛腩、肉丸等等的攦粉,是料和粉分开上桌的,用一小碟子盛着,有点像上海菜的吃法。
先喝一口汤,够浓,有口感。师傅说:“用猪骨熬出来,除了盐,也是什么都不加。”
再吃攦粉,不像一般的那么弹牙,但米味十足。我是很不喜欢普通的,像每次叫烧鹅濑粉,都感觉到粉中下了太过爽脆的东西,是不是蒟蒻?所以不太爱吃,如果是这种真正的攦粉,则多几碗也不拘。
配料的酱醋骨很软熟,牛腩炆得也好。这已不是重要了,单单蘸点肉汁,已很满足。
女主人来自中山,还叫我试试他们的萝卜糕和芋头糕,后者没什么特别,但是萝卜糕的味道可惊为天人,是我到目前为止吃得最好的,下次一想起,别的地方再也不光顾了,一定要到这家人去买回来煎煎。
中山茶果是出名的,这里也卖,有花生馅和豆沙的,当成甜品,也可口。所谓茶果,与茶无关,包的皮,用的是糯米。
又吃了店里做的桂花糕和眉豆糕,我对嗜喱和大菜糕有偏爱,这种半透明的糕点,实在美味。
酱醋骨攦粉及牛腩攦粉都米味十足,肉也软稔香滑,夹一箸攦粉,蘸一点肉汁,真个是滋味无穷。
师傅熟练地用工具把米浆挤进沸腾的锅里,顷刻便煮成攦粉。
萝卜糕的味道好到令人惊叹。
桂花、眉豆糕当甜品,十分可口。
夏铭记
地址:油麻地新填地街151A地铺
电话:27134323
从前在九龙胜利道上,有家人做鱼饼和面包,做得很出色,叫“夏铭记”。
在贵租的重压之下,“夏铭记”由胜利道失守了,老饕找不到,大失所望。请别担心,它还营业,搬到油麻地新填地街的骏发花园,如果的士司机说不知道,告诉他在油麻地警署对面,一定不会错过。
室内穿上新衣,地方还是很小,但感觉上好像比旧铺大了一点。
几位伙计还是跟着来的,今天去,遇不到老板和老板娘,有点失望,但侍应还认得出我,亲切招呼。
我说过很多次,香港面店,分广东人的和潮州人的,很容易分辨得出,桌上放“余君益辣椒酱”的是前者,后者放辣椒油。
潮州人做的面条,一般上都比较坚硬,“夏铭记”也是潮州式,但是面的软硬适中,渌的时间抓得紧,还闻到面香。
叫一碗鱼蛋面,十六块钱,面上有鱼丸和鱼饼。先喝一口汤,就会发觉下了芫荽、葱和天津冬菜,也只有潮州人面档的汤,会下这些东西。
这里的鱼饺也做得出色,但吃太多就觉单调,可叫一碗四宝,里面有鱼蛋、鱼饼、鱼饺和墨鱼丸。当然,加上大量的紫菜,更是潮州特色。
老板夏先生每天亲自做鱼丸鱼饼,买的是大条的门鳝,属深海鳗鱼类,挖出鱼浆,剩下来的皮就拿去炸,因为新鲜,非常爽脆,就那么吃也行。有些人喜欢叫一碗面,把炸鱼皮浸在汤中,等其软熟,又是一番味道。
如果想吃牛腩、牛肚、牛筋等,这里也做得不错,水饺和云吞,也皆有水准。
但是说到最好的,还是“夏铭记”的鱼饼了,通常在下午四点钟左右炸好,到店里吃最热辣,买回家去,还是暖的,切一小块下酒,不羡仙也。我人在香港,想到吃鱼蛋时就买香港仔的“山窿谢记”,想到鱼饼,也只有“夏铭记”,不作他选。
《》 第二部分 油麻地 旺角(8)
鱼饼和炸鱼皮,前者数“夏铭记”最当行出色,一定要吃。
鱼蛋面的汤下芫荽和冬菜,是潮州面的特色。
四宝即鱼蛋、鱼饼、鱼饺和墨鱼丸,再加大量紫菜,是典型的潮州风味。
牛腩、牛肚和牛筋做得也很到家。
弥敦粥面
地址:油麻地西贡街11号
电话:23847355
忽然想起西贡街的“弥敦粥面”,好几年没去了,像是去探望老朋友。
从第一次来香港光顾,至今四十多年。
“还是用车轮鲍吗?”我问老板林谓昌,他就是每天勤劳地守着门口粥档的那个人,坚持用最好的食材。
他点头:“从十八块一罐卖到最高的五百块,现在回落,也要四百二三。”
别小看这碗当今九十五块的鲍鱼粥,它闻名东南亚,来到香港就要去“弥敦”吃一碗,才算不虚此行。
店很小,坐不下那么多人,旅游巴士一车车的客人,只能供应外卖,用塑胶碗装着,一人一碗在车上吃。
这里的金牌粥也要卖同个价钱,内里有鲍鱼、珍珠蚌、肉丸、各种猪内脏,最后打一个生鸡蛋下去。
“成本贵,利润很低。”林谓昌说。他是老实人,又和他认识数十年,相信他的话。
丰俭由人,我反而爱吃艇仔粥,二十二块。要豪华一点,再叫多一碟生鲩鱼片放进去灼个半生熟,鲩鱼皮坐下来就要点,不然一下子卖完。
只有“弥敦”的捞面,还是很正宗的维持小小碟。捞面碟头一大,就知道东西好不到哪里去。牛腩捞面每碟二十五块,很精彩,要不然叫椰汁咖喱牛腩,也不错。
姜葱白灼猪肝是我一定叫的,这里的洗得最清洁,不会有异味。
生姜皮蛋也没让人失望过,每只卖五元,算是很公道。
从前富都酒店的客人都来这里,当今尚存的弥敦酒店住客常来,周围新开几间小型旅馆住的人吃过一次即上瘾,培养了不少新熟客。
车轮鲍不会买到赝品已很幸运。林谓昌说:“贴纸的都是假的。”
“真的车轮鲍也有等级,怎么分辨?”我知道他是专家,不问白不问。
他说:“罐头底印有PNZ三个凸字的,一定错不了。”
鲍鱼粥遐迩驰名,东南亚有些游客认为吃过这碗粥才算来过香港。
金牌粥每碗也差不多要一百元,但用的是上好的材料,绝不欺客。
这里的捞面不是以碟头大取胜,而是少而精。图为鱼片捞面。
姜葱白灼猪膶猪肚,膶和肚都处理得好,无异味。
皮蛋海蜇的味道也很可口。
印度会
地址:佐敦加士居道24号
电话:23889991
如果你没接触过印度烹调,我推荐真正由印度人做的餐厅开始,别试什么南洋式的或尼泊尔菜。第一次吃,就要吃最地道,价钱也最实在的,可以去佐敦加士居道上的“印度会”。
基本上,这是一座私人会所,应该是只有印度人才能参加,但印度人大方,来者不拒,非会员要付加一的税罢了。
不知道要叫什么的话选套餐,可尝到挂炉烧烤和咖喱,以及各种印度饼。
看你吃不吃得惯?这里做的菜味道很真,味道真的,不会难吃到哪里去,印度菜也没有中间路线,喜欢不喜欢,只能选其一。
一定要仔细去分的话,那么在香港能吃到的印度煮法可分为三种,中国客人不懂,只管叫成咖喱,但是印度人会分成Korma,译成腰果:PalakGosht译成菠菜;Vindaloo译成特辣。
永远是没有猪的,只限于鸡、牛和羊,餐厅不会把菜肴从开始做到尾,都是半现成;肉已经炆至熟烂,不加味道,只是白煮,然后,把肉加上述的三种做法,再煮一番,就能上桌。
《》 第二部分 油麻地 旺角(9)
介绍你先试Korma,加鸡、牛、羊皆可,随君喜欢。Korma顾名思义,是一种用大量的腰果,加各种印度香料磨出制成的浆,颜色较白,非常地香,也不很辣,是欣赏印度菜的第一步。
接着可吃PalakGosht,同样是各种香料,但用菠菜代替了腰果。
Vindaloo有种说法是英国人去了印度后才发明的,他们觉得印度菜没想像中辣,就加了辣椒粉,洋人做菜喜加餐酒,Vindaloo前面的Vin字,是从Wine取出,所以味道香香辣辣,也带酒的酸味。
把肉从这三种做法拿掉,就是斋菜了,印度人吃斋,是因为有很多人吃不起肉。穷人很多,做法便千变万化,比肉的料理更高明了。
饮品有酸奶,叫Lassi,你一坐下来就向侍者说Lassi,他就以为你是一个印度菜的老饕了。
图片说明:
Korma加上鸡、牛或羊肉搭配,既香且辣,为欣赏印度菜入门之选。
PalakGosht亦是以各种香料为主,配以肉类的菜式,风味独特,煞是醒胃。
“印度会”是一家地道的印度菜馆。
吃印度菜,当然要叫一杯酸奶Lassi。
Vindaloo香香辣辣,还带有酒的酸味。
得如
地址:旺角上海街378号
电话:23883884
古式茶楼,吉祥、升平、明珠、万宾、百事吉、豪华、云天、云来,一间间倒闭。港岛那边剩下两家。九龙这里,只有“得如”独一无二,快点去吧。
地点在上海街三七二号,楼下铺面很大,空着写餐单和外卖,如果产业不是老板从前买下来的,早就装修出租,每月至少有十万进账。
茶楼设在二、三楼,楼梯处贴着鸟类禁止携入的牌子,一看就知道要找从前的挂鸟笼气氛,是不可能的了。
“市政局不准。”伙计说。
老传统的消失,原凶是市政局。虽然创立新雀仔街有功绩,但没有一个让雀友尘麕集饮茶的地方,还是很可悲的事。
爬上二楼,坐下,叫了几笼点心,味道实在很好。但是你得忍得住邻桌的嘈杂,各种行业的人都有。怕这个,嫌那个的客人,千万别去,他们不够资格。
最精彩的是烧腊档。早上五点就开始营业,只有普通点心;烧腊七点钟才有得卖,刚刚从烤炉出笼的烧鹅,香喷喷地斩件铺在饭上。金钱鸡保持数十年的水准,中间夹的那片肥肉,是整件东西的精华,把它拿开不吃的话,对大师傅不敬。
肥叉更有无上的美味。一整块,不见肉,只是油、油、油。所以不叫叉烧,叫肥叉。
懂得欣赏的人可以一早去吃,坐下来,叹茶叹报纸,叹和邻桌的人聊天,一坐就坐几个钟,当然少不了陪伴他们的玉冰烧。
“怎么不用茶盅?”我抗议。
“早就没有这首歌仔唱了。”侍者说,“现在的客人嫌烫手,才不会用呢,你要喝茶盅茶,到陆羽和莲香去!”
没有鸟笼的茶楼,没有茶盅的普洱,令气氛逊色。好在地方不像“神灯”那样翻新,还有一点点的怀旧味道。
“到底开了多少年?”我问。
“记不得了。”伙计说:“八十年总有吧。”
“有没有装修过?”
“有。”伙计笑了:“二十年前。”
图片说明:
烧腊档早上七时开始营业,新鲜出炉的烧味肉香四溢,令人垂涎三尺。
神灯
地址:旺角上海街419号
电话:23842840
在九龙上海街四一九号,近登士街口,发现了一间应受保护的濒临绝种餐厅,叫“神灯海鲜菜馆”。
门口狭小,一进去很舒畅,楼顶有两层那么高,挂着螺旋风扇。墙壁上的玻璃镜中写着白色的字,龙飞凤舞的:“姜冲焗鱼云,四十块;花胶尧柱更,六十五;卤水鸡亦,三十五。”他们各有一套自创的字,读音正确就是。价钱则比大排档更便宜。
《》 第二部分 油麻地 旺角(10)
一看,哈哈,有云胜田鸡扣,即是云耳、胜瓜炒田鸡的胃,即刻叫之。田鸡扣每个只有一个铜板似的小片,一只田鸡一个,炒得刚好熟,脆脆的,十分好吃,绝品也。那碟田鸡扣,足足有三十个之多。
菜上桌前,自动来一碟生姜皮蛋,没有“镛记”的精美,但也比其他地方高级。
又见橱窗中有一个大玻璃缸,浸着白云猪手。远看似乳猪手,上桌时才知道是大块的斩件。吃进口,酸度恰好,有甘味,皮富弹性,一点也不硬。标明是海鲜店,卖各种鱼虾蟹,竟然可以找到澳门特有的乌鱼,要了十二两共四尾,油爆之,肉幼细鲜美。又有奄仔蟹,今后可以不去那么远了。
炖盅的汤有螺头鸡脚、西洋菜陈肾等,一炖三小时,但一早卖光,要了个芫荽皮蛋鱼片汤,味淡,但清甜。
叫一碟最基本的苦瓜炒牛肉,即见大厨的功力,普通的牛肉给炒得软熟,瓜也入味。
有白饭,老派白衣侍者叫为“靓仔”,白粥叫“米皇”,后者煲得如胶似漆,一入口马上知道与别不同。
平均每道菜四十元,叫个十道,也不过是四百,想起初到香港时,收入不多,晚上和岳华、罗烈、午马一起去吃个饱的,就是这种地方,它由傍晚五点半营业,开至深夜两点。
今晚大乐,能在上海街找到这家已经开了三十多四十年的餐馆。就像店名一样,掘出一盏神灯,擦它一擦,时光倒流,活在六十年代,吃在六十年代,太妙了。
乐园牛丸王
地址;旺角花园街11号
电话:23840496
“乐园牛丸王”卖的东西以牛肉丸为主,加上咖啡茶,特点在于早上七点钟就开业,一直做到凌晨一时。在香港吃传统早餐,典型的是饮茶、油炸桧和粥,变化并不多。现在我们有另外一个选择,就是一大早可以叫面类、河粉、米粉和伊面。这家店除了牛肉丸,还有牛筋丸、猪肉丸、墨斗丸、鱼丸、鱼片、鱼饺、鱼面、鱼札、紫菜卷、发菜卷和潮州扎肉等等。
他们的早餐套餐花样也多,分中式或鬼佬式。后者的所谓“欧陆早餐”包括了牛油方包、肉肠煎蛋或炒蛋,再由以下六类选一种:炸鸡翼、餐肉火腿、烟肉火腿、炸鱼柳、煎猪扒和煎牛扒,加咖啡或菜,每套才十七大洋。
封冯先生为“牛肉丸大王”,一点也不夸张。此君选料奄尖得要命,牛肉略为肥一点,他就要发脾气,弄得要自己去买牛来交给屠房劏才合他的心水。
卖的价钱并不是比别人贵很多,平均十七块一碗。冯先生的格言是:贵不要紧,主要一定要好吃;好吃,自然有客人肯花钱。
但绝对不能偷工减料。
我很赞同,认为这是真理,凭这一点良心去做生意,是错不了的。
“乐园”从早到晚都客满,还有许多客人是去买外卖的。
牛肉丸等,一斤卖五十块。墨斗丸来料贵,要卖到一百。一斤丸子,可以吃好多次,吃不完。放在冰格上冻,味道差不了许多,但是能在店中吃当然最好。
买外卖时,记得连汤也打包回家,他们备有塑胶碗,打包很方便。这汤料是长时间由牛骨熬出来的,里面还有鱼骨,但是已经熬得溶化在汤中。另外如炸蒜蓉、冬菜和葱花也要一起打包,有了这些配料,汤的味道锦上添花。
鱼蛋可能有更好的地方可以吃到,至于牛肉丸,我想不起有其他家比“乐园”好的了。
马拉盏
地址:旺角洗衣街143号
电话:25556444
一听到有星马菜馆“马拉盏”开张,即刻扑去。第一回太早,店还没开,这次下午三点多去,客人不挤,可以舒舒服服吃一餐。
《》 第二部分 油麻地 旺角(11)
地方不大,干干净净,我最喜欢这种朴朴实实的装修,把金钱和精神花在食物上比什么都好。
见有海鲜叻沙,先来一碗,上桌时一看,铺在米粉上面的有虾、鱼片、鸡蛋和豆卜,这不重要,竟然也有蛳蚶,这是整碗叻沙的灵魂,少了它,叻沙就死掉。
香港的有些星马餐厅的叻沙,亦有蛳蚶,但干干瘪瘪,一看就知道是罐头或冰冻货,这家人的蛳蚶竟然肥肥胖胖,是活蛳蚶剥的。
“从哪里进货?”我问店主。回答道:“通常是从泰国杂货店买来的,这几天缺货,在潮州杂货店买,价钱贵出很多,但能找到已算好。叻沙的味道怎么样?请给意见!”
既然那么问,我就不客气了:“叻沙叶磨成粉,味道就不够,还是切成细丝,下多一点好,但是有一点最重要的,就是椰浆不能煮,一煮椰油都跑了出来。”
店主唯唯称是,其实我也是从新加坡的名叻沙店学来的,我已经将做叻沙的整个过程原原本本地拍摄下来,翻我做的旧电视节目就可以看到,没有什么秘诀。
来一碗虾面,一喝汤,味古怪,不对,不对。原来大厨好心,加了两条肉骨茶中的排骨给我,当归味把虾壳味抢去了。
特色炒萝卜糕很好吃,餐牌上写着黑/白,黑就是用黑色特浓的甜酱油炒出来,白色则加普通的生抽。
最后的那碟福建炒面最精采,用的是黄色的油面,用黑酱油炒出来,一吃进口就知道不同,我问店主:“用猪油炒的?”
他点点头:“还加了猪油渣。”
饮品可叫薏米水,我嫌店里的没把薏米煮烂,口感不够黏,味不浓,可以改进。
图片说明
福建炒面用猪油及油渣去炒,妙极!
炒萝卜糕分黑白两色,味道各异,任君选择。
海鲜叻沙配上活剥蛳蚶,实在难得。
池记
地址:旺角亚皆老街8号朗豪坊L4-10铺
电话:35144000
在时代广场对面的“池记”,并非什么老字号,但店主力求上进,精练制作优质云吞面,生意滔滔。
当今又在旺角朗豪坊开了一家新的,装修得相当时髦,吸引年轻一辈去吃。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