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蔡澜常去食肆160间

_5 蔡澜(现代)
“火车头”的服务,学足了越南小店,在桌子上放了大量的香料叶子,让客人摘取后放入汤中,这是基本,有些店连这一点也做不到。
而且,打正招牌的越南菜馆,粉只是其中一部分的话,一定不行。道理很简单,越南粉的汤底一定要大锅熬出,如果不是专门店,煮的汤只用小锅的话,味道就差了,好在“火车头”虽说卖越南菜,但还是以河粉为主,汤底的确比目前香港的其他店好,不过还是有点嫌美中不足。
店东前来打招呼,当我是朋友,我就不客气地请他带我去厨房看熬汤的锅,发现除了牛骨和香料之外,没有放鸡骨,他说会改进的,我相信他,店主很卖力,想做得更好,这家店的前途,也完全靠汤了。
另外试了他们的咖喱,也做得不错。不喜欢辣的话,可叫牛肉清汤配蒜蓉面包。
甜品做得什有心思,一共有数种,原来春卷也可以做甜的来吃,花生酱香煎春卷配雪糕很有特色,不然来一客巴芙酿香蕉雪糕淋朱古力汁也好。
越南粉已在香港卷起一阵热潮,吃了上瘾的客人不少,是个好现象,总是希望墨尔本的“勇记”能来开分店,如果你尝过,就明白什么叫越南粉。做这种生意的,也应该去取经。
图片说明:
牛腩清汤配蒜蓉包,也挺中吃。
花生酱香煎春卷配雪糕,及芭芙酿香蕉淋朱古力汁,都做得很出色,是极可口的甜品。
熟牛肉河汤底甚有水准,若再摘取桌上各种香料叶子放入汤中,味道更佳。
天胜
地址:湾仔谢斐道313-323号帝城大厦地下
电话:25731329
三原先生是本港日本食材最大供应商之一,问他说有什么铺头可介绍?
“去‘天胜’好了。”他说。
今天专程摸上门,店开在谢斐道马师道中间,不注重装修。
店主伊藤二十岁入行,当了厨子二十一年,他说最喜欢简单的原味,对正我的胃口。一个礼拜入货四次,一切食材都从日本运来,连薯仔、青瓜、茄子和蚕豆都是。
一般的刺身当然不能少,看见摆在柜台碎冰上面的是伊佐几鱼lsaki,也叫鸡鱼,英文名ChickenGrunt,可见各地方的人都认为它的肉像鸡肉。来自日本的伊佐几鱼和香港产的不一样,肉较贵,因长在深海,可生吃,是夏天最美味的鱼的一种。
问伊藤怎么做法?他说:“烧烤好了。”
“这么新鲜的不生吃吗?”我指出。
《》 第一部分 上环湾仔(9)
“有些人认为食物摆久了才拿去烧烤,我主张要烤的话,也要选最新鲜的。这种鱼烤的比较好吃。”他说。
店里最有特色的一些家庭式的小菜,摆在柜台上的有薯仔煮牛肉、辣煮魔芋和生炒淮山等等,看了喜欢才叫。
这里最精彩的下酒菜是酒盗芝士,酒盗是用海参肠腌制的东西,好吃到要偷酒喝的意思。伊藤把酒盗铺在像雪糕的软芝士上面,中和咸味,的确好吃。用的是意大利芝士,伊藤并不因为自己是日本人而一定要用日本货,他说SantaLucia牌子的Mascarpone芝士才是最对味的。
新鲜的藠头用面豉来蘸,则得用日本的味噌酱,而众多味噌之中,“樱井弥”牌子还是保持手工制造,品质最可靠。
要了一客炒面,是用日本式的炒法,我不喜欢,因为味道总是太淡。伊藤自己的口味重,酱和盐下得多,吃得过。汤拉面用的是秋田县津轻面条,很细,而且卷曲,与一般的不同。
日本菜没什么甜品,可叫羊羹或雪糕,我要了烧鸡蛋和煮南瓜。这两种菜都甜,可当甜品。
晚上客人七成日本人,三成香港人,可见很地道,吃得过。
图片说明:
下酒菜酒盗芝士好吃到要偷酒来喝。
老板说拿最新鲜的东西来烧烤会更好吃呢。
汤拉面的面条来自日本,细而弯曲,味道也够浓。
烧鸡蛋(左)和煮面瓜(右)可当作甜品吃
松菱
地址:湾仔港湾道1号会展商场3楼
电话:28241298
香港的日本料理之中,“松菱”算是老字号了,近三十年前在谢斐道创业,九龙那边开在尖沙咀凯悦酒店地牢,我常光顾。
今天去的“松菱”是在湾仔港湾道会展商场三楼,我经过万丽海景酒店走进去,这条路较为好找。
最近又装修过,室内设计非常新潮,客房洗手间的门户都是电动开关,电掣很小,看不大清楚,去过一两次才能习惯,不然找不到的。
除了刺身新鲜之外,这家人主打铁板烧,牛肉固佳,但是那道烧烤鳗鱼是全港做得最好的。一整条,只取最肥美那一段,在铁板上煎了又煎,等到鳗鱼皮脆啪啪时才淋上酱汁,师傅手艺高超,实在做得精彩。
日式的烧鳗鱼也很考起客人,爱上了就不觉有幼骨,讨厌起来总觉得怎么吃都刺着喉咙,喜恶分明,没有中间路线。
铁板烧一做出名堂,客人多,房间不够用,新装修干脆把整个大堂也改为巨型的铁板烧柜台,一人吃、两人吃都可以随意坐下。
外国客很多,他们的消费力并不高,但是一客三百六十的特别定食是可以接受的。食物包括了前菜、沙律、烧大虾或帆立贝或鳗鱼、米国牛肉、炒蔬菜、饭或面、面豉汤和水果。
要吃好一点的话,先来刺身,可跑去寿司柜台看今天来了什么鱼,点完侍者会送到铁板烧桌前。
接着的烧海鲜种类极多,由最普通的三文鱼,到北海道的大海螺Tsubugai,整只的活鲍鱼也很受欢迎。基本上这些食材都新鲜得能够生吃,所以烧得不熟也不要紧,其实半生熟的吃法最好,不会很硬。
牛肉分厚烧和薄烧,我总认为铁板烧应该吃切成方块的厚烧,薄烧吃起来好像中国菜的炒牛肉,不怎么特别。
有很多客人不知道的是还有烧羊肉,羊痴到了“松菱”,不可错过。
图片说明:
烧鳗鱼这道菜,全香港无出其右。
座位不敷应用,索性将整个大堂都改作铁板烧柜台。
特别定食不算便宜,但食物异常丰富,很受外国客欢迎。
《》 第一部分 上环湾仔(10)
烧海鲜用的三文鱼(右上)、大海螺(左上)和活鲍鱼(下)绝顶新鲜。
牛肉有厚烧和薄烧两种,图中的厚烧牛肉最合我意。
VICEROY
地址:湾仔港湾道30号新鸿基中心2楼
电话:28277777
如果问我香港哪一间印度餐厅最好吃,最高贵,我的答案毫无疑问是“VICEROY”。
开在湾仔港湾道三十号新鸿基中心二楼,就在“海都”隔壁,这家餐厅室内装修优美,还有一个阳台,夏天可以走进户外。
听说富豪哈里拉亚一族将它当成自家饭堂,常在这里宴客,食物差不到哪里去。
叫菜时可先来一杯印度乳酪Lassi,分甜的或咸的,另外可加芒果或红花,你会点这杯东西,侍者已知你是老饕。
汤做得最鲜最香的羊蹄清汤,不喜欢羊膻味的客人点香草鸡汤好了,素食者则有番茄香草和印度杂菜的选择。
头盘有印式炸鱼、酸香虾沙律、煎青豆薯仔饼和炸粟米饼,或者来盘咖喱角。
不肯冒险,又不能吃辣的客人叫天多厘挂炉烧(Tandodri-e-Aatish)最安心,鸡是最有特色的,有乳酪鸡件或烧烤鸡腿,全鸡上也行。用这个挂炉烧出来的东西千变万化,有西兰花或杂菜或鲜果,鱼虾蟹也行。
鸡咖喱则有红花的、牛油茄汁的、乳酪的做法,最精彩的是鸡肉酿鹌鹑(Shola-e-Batar),羊咖喱的黑椒羊肉咖喱也很刺激。
别以为印度菜老是吃肉,这家人的海鲜,如蒸椰香虾蓉酿(鱼仓)鱼、咖喱鲛鱼和椰汁虾球做得不错。还有煮得一大锅绿色的海鲜大杂烩,很少人试过。
如果嫌麻烦,叫套餐好了。有三种:素食套餐有九道菜,卖一百六十八一客;非素食的则只是加了三十块的一百九十八;豪华者二百三十八,有煎牛柳、熏大虾、炭烧鸡、杂锦海鲜、蔬菜、红花饭、薄饼、酱瓜和甜品。
面包的选择一、Roti为麦饼;二、Parantua为千层饼;三、Naan为薄饼;四、Kulcha为酿肉饼;五、Roowali为薄酥饼。在餐单上没有的是精美的烤薄皮豆酱,叫为MasalaDosa,是我在印度吃过最典型的早餐。你可以在中午的自助餐中吃到,专人在你面前烤制。还有小鼓和姬打的真人演奏,食物种类非常丰富,一客才收一百零八,快去试吧。
图片说明文字:
不怕膻味,最好叫羊蹄清汤,鲜美无比。
印度菜并非全是肉,这道椰汁虾球也是上佳之作。
鸡肉酿鹌鹑最具印度菜特色。
印度乳酪Lassi,分咸与甜,亦可加芒果或红花。
头盘小食种类繁多。
ISTANBULEXPRESS
地址:湾仔骆克道66号
电话:28650066
我是个羊痴,又想起吃羊肉,有什么地方好过中东菜?羊食居多,土耳其人也大吃羊肉,到伊斯坦堡的教堂,一阵羊味,别人掩鼻,我自得其乐。
香港也有土耳其餐厅吗?当然,尖沙咀有一家,当今又在骆克道弄了间分店。
店名有中文字,叫“伊斯坦堡快车IstanbulExpress”,叫起来和一部很恐怖的电影《午夜快车》(MidnightExpress)相近,后来到土耳其一游,发觉政府并不像电影形容的那么黑暗,是个好去处。
店很小,一进门就看到两团肉,是把肉切成大块,压扁,一片片叠上去的,肉团旁边喷着火,把它的外层烤熟,再用刀子削来吃。当今的烤炉,为了快,已发明了一枝像理发店用的电发刨切肉,这也甚为恐怖,好在这家人还是用普通的刀子。
两团肉,一为羊,一为鸡,我当然是选羊了。大厨削下肉,用一大块薄饼包住,里面还加了番茄,这就是招牌菜RolledKebabs了,中文称为“转烧羊肉卷”。中午去吃,加汽水的套餐,售价四十元。
《》 第一部分 上环湾仔(11)
另有一种薄饼,像意大利人做的披萨,只不过不是圆形,而像木瓜,两头尖,薄饼上面铺着碎羊肉,羊肉的分量并不多,但亦能饱肚。
串烧羊肉LambShishKebab的羊块,很硬,我切不动,看到旁边坐着一位中东朋友,年轻得很,也切不动,又咬不动。到这家餐厅,还是叫“转烧”和“肉碎”羊较好。
汤有两种:鸡汤和豆汤都很浓,虽可口,我还是想要羊杂汤,可惜店里不卖。
只有叫一杯Ayran了,这是咸乳酪,与印度菜中的Lassi是异曲同工。
甜品有米糕,一碗白色的东西,糖下得极多,这才是原汁原味。从前的人少接触甜品,不多加糖怎行?为健康而减少,已是改良过的,不那么好喝。
吃土耳其菜,应有土耳其土炮“阿拉克”,店员说那里卖的是快餐,不卖酒。
图片说明
这里土耳其薄饼与意大利薄饼不同,上面铺着羊肉碎,叫“啦马尊羊肉薄饼”。
招牌菜是转烧羊肉卷,用薄饼包着羊肉和番茄。
汤类只有豆汤(图)和鸡汤两种,也够味儿。
来一杯咸乳酪,当汤喝也不错。
一进门就可以看见一片片层层叠叠的两根肉柱(上为羊肉,下为鸡肉)高高竖立着,活像生招牌。
巴沙新加坡小品
地址:湾仔庄士敦道197号
电话:31682057
最近“巴沙新加坡小品”的宣传,借大陆人一句话:很火。报章和杂志都介绍过,我还是后知后觉。
一进门,见到新加坡来的老板娘,她原来和别人合伙开孖沙街的“加东”,当今独立,和香港的丈夫一齐搞这档生意。
看餐厅上有蛳蚶,要一客叻沙加蛳蚶,侍女回答:“没有。”仙草水呢?侍女回答:“没有。”咖哩鱼头呢?侍女回答:“没有。”
我苦口婆心,向老板娘税:“香港客人,很忌这一套。没有不要紧,不写在餐牌上,就不会抱怨。”
卖新加坡小食,桌上得摆一个玻璃瓶,装着用滚水拖过的青辣椒,浸在白醋中。看不到又问,侍女回答:“没有。”
叫了一客“有”的“罗惹”,上桌一看,表面铺满细小方块的花生,问道:“这是新加坡做法?”
“是的,新加坡罗惹就是这种样子。”
什么人都可以骗,怎么骗我这个新加坡人?这种花生小方块是现陈的货,一点也不香。罗惹中的花生碎占很重要的位置,多数是炒香了,用个啤酒瓶压碎,即刻混在虾头膏和酸子汁中,和蔬菜一齐拌出来,绝对不是把花生碎铺在上面。吃了一口,好在虾头膏下得够,味道还是不错。
另外叫了“乌打”,马来语是重复叫的OtakOtak就很正宗。红龟粿、千层糕和凤梨酥也都做得好。
吃出瘾来,要了一个“马来风光”,是马来盏炒通菜,这道菜在南洋很普遍,香港少人做。
秘制招牌牛腩也炆得够软熟。再叫碟炒福建面,有白色和黑色两个选择,后者是加甜的黑酱油去炒的,上桌一看,炒得水汪汪,汁太多,也向老板娘说:“最后要用猛火,把汁收干。”
她一一点头。只要她勇于认错,不是死不悔过就是了。星马菜已在香港卷起一阵潮流,竞争一大,要求就高,千万别把客人当成笨蛋,生意才有得做下去。过一阵再去试。
图片说明文字
罗惹的花生碎不够香,好在虾头膏分量足,还说得上可口。
马来盏炒通菜很有特色,香港人不大惯于这样炒。
秘制招牌牛腩炆得软香入味。
红龟粿(下)、凤梨酥(中)和千层糕(上)既中看又中吃。
《》 第一部分 上环湾仔(12)
金凤茶餐厅
地址:湾仔春园街41号
电话:25720526
在上环孖沙街吃完“生记”的粥之后,再去湾仔春园街的“金凤”,变成我生活中一个很好的清晨节目。
“两个地方相隔那么远。”朋友问:“怎能拴在一起?”
“想吃得好一点,距离不是问题。”我懒洋洋地回答:“这是爱吃东西的基本道理。”
为什么那么多茶餐厅不去,偏偏要选中“金凤”呢?最大原因,莫过于他们的奶茶。
“但是你不喜欢甜的东西,对牛奶也从来不去碰的,为什么会喝奶茶?”朋友又问。
理由很简单,一种食物做得出色,就像一个很聪明的其貌不扬女子,接触了便会爱上。
“金凤”一早在门口就有条长龙,大家排着队买他们的出炉面包。店不大,后面却领有食物制造牌照,设有完备的烤炉。
众人喜欢的是他们的菠萝包。所谓的菠萝,和凤梨一点也扯不上关系,只是皮上画了几道交叉斜纹,外表像罢了。
如果单单叫菠萝包,即是没有馅的甜面包。点菠萝油的话,里面通常夹着一片很厚的牛油或芝士,再有一块火腿或午餐肉,分量颇大,吃一个就饱。
时髦女子爱到装修雅致的面包店买蛋挞,但味道绝对不如“金凤”这类的老铺那么好,来这里的客人,才懂得吃。
做得最出名的当然是它是冻奶茶。
和别的地方有什么不同?试过即知。
第一,香。
第二,浓。
第三,滑。
第四,从不加冰,故滋味不会调淡。
“金凤”的门口有一个大冰箱,里面装满一大罐一大罐的奶茶,客人一叫即由塑胶罐中倒出来上桌。
如果你到店的后面去,便会发现另外有两个同样巨大的雪柜,都是做好待冻的奶茶。
“一天卖多少杯?”我问。
老板娘笑嘻嘻地回答:“两百。”
“才两百杯?”我又问。
“一个早上。”她说:“下午不算。”
茶餐厅人人会开,我一直在说,但是非有主角不可,像“金凤”的冻奶茶。
(益新美食馆)
饺子源
地址:湾仔皇后大道东259号
电话:28388486
每次经过皇后大道东,都看到零零丁丁的一家中国装饰的铺子,一直想去试试。今天和住在湾仔的陈永康相约,问他附近有什么好吃的店,他带我和两位同事去的,就是这家“饺子源”。
师傅也是老板,名叫王宗源,以为他是北京人,他说:“山东汉子。”
“那么会不会做山东大包?”我对山东大包最有兴趣,名副其实的大,大得像一只女人的鞋子。
“那要花很多功夫。”王宗源说:“我们店小,不能太多花样。”
既然花样少,我们一共四个人,就把店里的东西都叫来吃。人多,就有那么一个好处。
“先来鲜肉韭菜饺吧?他们做得最好。”陈永康说。
即刻叫了,还要白菜饺和牛肉饺。
北方饺子,是煮熟后捞起放在碟上,汤另上,和广东水饺不同。我最喜欢汤分开的干捞,正合我意。韭菜饺一吃,鲜得不得了,味道极浓。相比起来,白菜饺就逊色,而羊肉饺,则嫌膻味不够。
“做得如何?”陈永康问。
“很好。”我说:“而且饺子皮的四周是薄的,只有中间部分的二分之一的厚度,合起来,煮了才不会皮熟边生。”
“原来有这种奥妙。”陈永康还是第一次听到。
见有五香驴肉,也来一客,是从山东焖熟了空运来的。大家都说驴肉最香,我还是宁愿吃羊肉。羊肉最有个性,并非其他肉可比。
山东手撕鸡很软熟,回卤豆干也不错。
《》 第一部分 上环湾仔(13)
吃山东菜,岂能无酸辣汤?各人都要了一碗。的确够酸,但像我这种吃惯泰国菜的人,觉得不是很辣。
面食方面,则叫了炸酱面,热的和冷的各一碟,吃起来没什么分别。但炸酱味重,肉末虽不多,也好味。从前的人穷,应该没太多肉的,这才是原汁原味。
图片说明文字
回卤豆干颇有特色。
山东手撕鸡软熟入味。
最好吃的要数鲜肉韭菜饺了,鲜美无比,而且和汤分开上,这种吃法正对味儿。
五香驴肉是在山东弄熟了才空运来的。
虾面店
地址:湾仔兰杜街2号地下4号
电话:25200268
去过南洋的朋友,尝了当地的喇沙,爱上此味,问我说香港有什么地方可吃到?
我这个老牧童遥指了湾仔兰杜街二号的“虾面店”
店主沈国强先生样子非常斯文,不似一位开馆子的人。他的太太是主厨,像小学教师多一点。两位最近由外国回流香港,经营了这家小店。
这里的喇沙汤底用椰浆和骨头熬出,是我在香港吃过最好、最像样的。
有米粉和面的选择,配料则分几款,海鲜最贵,不过也只卖三十二块一大碗。不然可叫鸡肉的二十八块,鱼蛋、贡丸、墨鱼丸和鱼片则是二十六元。
可惜,没有蛳蚶。
喇沙的妙处在灼得很生,还是血淋淋的蛳蚶肉。小蛳蚶最美味,大型的在日本寿司店叫赤贝,肉爽脆,香味则不及小的。
“在香港入货不容易。”沈先生说。
我也了解,蛳蚶只在九龙城的潮州杂货铺中见过,而且不是一年皆有。马亚西亚人将壳剥了,只剩下肉,冷冻后输出,味道很鲜,可以解冻后放进喇沙中。沈太太亲切地说下次一定打来给客人吃。
其实这家人做得最出色的不是喇沙,而是虾面,所以这店名也叫“虾面店”。
汤底是用海虾的头和壳,加猪骨,以及种种香料熬个数小时才完成。面上有一只大虾、几片猪肉、芽菜和空心菜等。
先喝了一口汤,显然浓度适中,有正宗的南洋虾面味道。当今在新加坡,阿猫阿狗也出来在熟食中心开档,有些还不如这里的好吃呢。虾面也有种种配料可选,一碗二十六块。
另有一种很特别的是卤面,福建人做得最好,也能在店中吃到。
不爱海鲜的客人可叫猪骨鸡丝汤底的面类或米粉,我则嫌它太过平凡。
请沈太太来一点辣椒酱。啊,真是不错,又浓又香又辣,是加了虾米炒香的。建议他们夫妇装入玻璃樽中出售,一定卖个满堂红。
RACHAMOOYANG(补录文字)
泉昌
地址:湾仔湾仔道150号D铺(从巴路士街进)
电话:25758278
要找臭豆腐吃,想起从前在胜利道口有一档无牌小贩,味道奇佳,有一天经过时,看见一个食环署人员,凶恶地向小贩喝道:“你开一次,我告你一次,告到你变乞儿!”
当年还火气盛,跑过去大骂那家伙,还送了些钱给小贩,但他死也不肯收,后来就没再看到他了。
旺角的那家常遭投诉的,我也一直写稿支持。时常特意经过,见生存了下来,老怀欢慰。
还是铜锣湾白沙街的李小姐本事。她人聪颖,当年卖臭豆腐,还拿了一个手提电话,一面谈生意,一面走鬼避警察。
当今,她已成为一个供应商,在工厂制造臭豆腐卖给各家大餐厅,对在白沙道时旁边卖鱼蛋的档口更是爱护,每天送货。
目前卖鱼蛋的,也正式领了牌照,在湾仔道的一个小巷口开档,名叫“泉昌”
虽然原材料不是自己做,但是有李小姐的才华支持。“泉昌”的臭豆腐还是闻名的,如果你到湾仔道一百五十号附近找不到的话,随便问问街坊,大家都乐意告诉你。
炸豆腐的炉头很小,每次只能炮制十件左右,午饭时间是要排长龙的,那么辛苦做出来的小食,也不加价,每件卖六块钱罢了。
店主夫妇除了卖臭豆腐,也做回本行拿手的鱼蛋。所谓鱼蛋档,当然不止鱼蛋一味,基本上卖的东西和车仔面一样,他们的炸大肠、咖喱鱿鱼、煎酿豆腐等等,也做得极出色。
今天光顾,在小巷的一张桌边坐了下来,要了一碗油面。不加汤,上面铺着卤水炸猪皮、猪红、牛腩和蕹菜,淋上很浓的甜酱和辣椒酱,就那么拌着面吃,一下子扫光,这时再请店主送一点汤,渗于碗底剩下的酱汁。这碗汤,比什么猪骨或大地鱼熬出来的更美味。
“这里时常接到食环署的告票的。”店主说。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