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蔡澜常去食肆160间

_3 蔡澜(现代)
地址:中环云咸街63号巴力大厦二楼
电话:25377060
在云咸街上的一座大厦二楼,开了间“客家爷爷”,不举头望,还看不到招牌呢。
但在中环地带,每开一间食肆,中午必有捧场客,口碑还是比宣传更为重要。除非卖酒,若午餐也做不到生意,就要关门了。
摸上“客家爷爷”,发现地方不大,但阳光饱满,先给客人一个温暖的感觉。
《》 第一部分 中环(8)
午餐餐牌上有几种选择,一菜一汤一饭,平均一百块港币左右,中环人士花得起,坐满了客人。
试了一口这家人的例汤,没有花巧,用料十足,也不觉味精味或感到太淡,算是合格,例汤每天变化,也不一定是客家菜,也有广东式的西洋菜煲陈肾等。
我没有点午餐,看餐厅牌上有蒸萝卜丸子,点了一客,上桌时一看,是长碟中摆了六粒丸子,萝卜丝刨后制成,清清淡淡,但味道是够的,卖的完全是功夫,材料便宜。
爷爷腐皮脆味卷用猪肉碎和鱿鱼当馅,腐皮包之,还吃得过。
本来试客家菜得叫盐焗鸡,但我一向对鸡的兴趣不大,就免了,要一客豉汁虾米猪肉酿凉瓜,味道不错。
不叫酿豆腐不算吃客家菜,这家人做的,馅中除了新鲜鲮鱼,还加了梅香咸鱼,很合标准,没有违反客家酿豆腐的原则,当今很多做客家菜的,都只用鲮鱼茸而不懂得要加咸鱼。
糟汁炒米粉最精彩,用客家米酒糟炮制,很适合我这种吃浓味一点的人。
埋单,一位标致的女子出来问意见,见状,不过二十来岁,她递给我一张名片,原来是这里的店主。
“为什么开在二楼?”我问。
“一方面是租金便宜,一方面座位不多,这么一来,我才能照顾到每一个客人。”她说。
“为什么要开这么一间店?”
她回答得单纯:“我是客家人。怀念爷爷烧的菜。”
图片说明:
萝卜丸子虽用料便宜,但卖的是出色厨艺。
以精肉碎和鱿鱼为馅的腐皮脆味卷,香脆可口。
糟汁炒米粉会令你吃过翻寻味。
酿豆腐的馅,用新鲜鲮鱼,还加了梅香咸鱼,乃标准的客家菜。
豉汁虾米猪肉酿凉瓜,味道不错。
地方不大却光线充足。
例汤用料十足,款式多变。
NAOZEN
地址:中环威灵顿街21-25号
电话:28776668
在“镛记”对面的“Naozen”日本料理,中文名只有一个“膳”字。其实Nao是大师傅佐藤直行的名字,等于是“阿直的菜”。前身为“福喜”,老板还是胡宝星,装修后由佐藤主理,而供应海鲜的三原博亲也入了一份股。佐藤直行从前负责香格里拉酒店中的“滩万”,来港已十多年,他擅长精致的怀石料理,也敢大胆创新,因为有很强的底子,不会做出不三不四的东西,基本上以好吃为主。像他做的炸茄饺子,是把茄子切成薄片当皮,包了馅再炸过,这种技巧其实也可用在中国菜里面的。软壳蟹也做得不错,外面用牛油来卷起,把蟹炸得香脆。我最欣赏他的甜品,用空运来的日本番茄,很大很甜,再以法国白瓶加咖喱煮之,冷冻后吃,简简单单,但非常美味,又不是太甜。Naozen弁当内容丰富,有菜有汤,是个迷你怀石,最适合女性中午吃了。晚上则可当为下酒菜。
由于供应商三原也是老板之一,材料保证新鲜,由东京、福冈和北海道三处每天运到,三地海产加起来,选择也多了。像Kiwki和金目鲷,都是日本人认为最高级的鱼,绝不缺货。北海道运来的生蚝虽然个子小,但味道错综复杂,只要叫个福冈来的和它比较一下,就知分别。其他刺身如ShimaAji、Buri等,入冬了很肥。并不是一定要吃Toro才高级,Toro吃了会腻,这些鱼却很甘美,百食不厌。送酒的好菜有乌鱼子,是用海乌鱼的卵自己腌制,与台湾产的完全不同,它又肥又香,夹着萝卜片吃,一流。
佐藤直行很喜欢和客人研究吃,如果你有什么在日本吃过,又想寻回味道的,找他商量好了。他关照三原,翌日即可吃到,不逊日本的寿司铺。
《》 第一部分 中环(9)
图片说明:
大师傅佐藤直行厨艺精湛,你在日本吃过什么好菜,跟他一说,第二天就可以尝到。
1炸软壳蟹的水准也是一流的。
2炸茄饺子以切薄的茄子做皮,很有特色。
3Naozen弁当内的食物相当丰富。
4番茄做的甜品不太甜,简单而味美。
PRCLASSIFIED
地址:中环荷李活108号
电话:25253444
PRCLASSIFIED的PR是记者室PRESSROOM的缩写,而CLASSIFIED可译成档案分类室或保密文件室,以这个地方来做私人一点的空间,专卖各国的芝士,客人也可以出一笔钱,包这个芝士室用来开私家派对。
CLASSIFIED的楼下像一间普通的咖啡室,很舒服,很个人化,布置简简单单,没有连锁店的全部一样讨厌气氛。
咖啡和茶三十块一杯,食物的选择并不多,但丰俭由人,从每日精选的面食七十二块,到意大利鱼子酱,三十六克,要卖到六百二十块。
客人叫一客三文治,用麦皮面包包着烟熏火腿、烟肉、油菜、番茄和奶油酱,五十六块,就能充饥。
生菜可要一个希腊沙律,四十八元。很多人叫一客芝士奄列,蛋是一样的,芝士种类可以自选,八十八块。
说到芝士,这是香港唯一供应芝士痴进食的地方。走上二楼,就有一阵芝士味攻鼻,楼上摆满红白酒,走进密室,有三十多种不同的芝士给你选择。
叫法是这样的:你可选大中小,小的一五五元,可选三种;中的二七○,五种;大的三九○,七种,或者份量加大。
我要了中的,选法国的Roquefort,此芝士最为闻名,味道独特,用羊奶做的,另一种法国芝士叫BEAUFORT,是阿尔卑斯山上的产品。
英国芝士则选很臭的Stilton,另一种名字吓人的臭主教StinkingBishop,其实不够Stilton臭。
Quince榅桲是种蔷薇科果实,俗名木梨,带酸,西班牙人拿来加糖做成糕状,切片后是送芝士的恩物。
喝什么酒呢?带甜的饭后酒PerrinMuscatDeBeaumesDeVenise是该店卖的最佳选择,一杯八十九,几个人去,叫一瓶较为合算。
要尝腌制三十六个月的西班牙顶级火腿这里也可以吃到,一碟一百五十五元。
图片说明:
希腊沙律香脆可口,价廉物美
这里可以吃到西班牙顶级火腿,食客有福了.
芝士奄列里的芝士,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
芝士种类繁多,香味四溢,来个拼盘,正好慢慢享受一番。
来客三文治,馅料丰富,美味又能充饥。
OSIPHAH
地址:中环奥卑利街15号
电话:36223222
接四哥电话,欣然赴约,他开的一系列餐厅,像“水浒居”、“胡同”等,皆有特色,连店名也花心思。
“OSIPHAH”这家受泰国影响的食肆,是四哥的小宝贝,他一向主张开间小巧又私人化的餐厅来玩玩,这就是他的杰作了。名字叫起来奇异,其实那个O字是采取店开在的OLDBAILEYSTREET奥卑利街得来,而门牌是十五号,泰语SIPHAH是十五的意思。
纯粹的泰国菜已经有很多,是四哥不甘心做的,但他餐厅的菜又不是FUSION,像“胡同”等,有很强的烹调基础,再去求变,这一家也不例外,有点受泰国影响,但又不是泰菜,不能骂他说是骗洋人的玩意儿,的确有他自创的一套。
像我们试过的膏蟹粉丝沙律就与众不同,其他泰国店都不肯用价钱高一点的膏蟹,在这家人吃的不但充满肥膏,而且是将蟹焗个半生熟,膏还是柔软状态下上桌的,味道十分出色,但酱料还是保留泰国风味。
《》 第一部分 中环(10)
我是个羊痴,看到菜单上有咖喱脍羊肉那一道,虽然吃过咖喱蟹,也要试试。咖喱羊用的是绿咖喱,与螃蟹的红咖喱又有不同的风味,羊肉炆得较熟,入口即化,满意得很。
烤牛肋骨和泰国搭不上关系,只是配料上多了香茅和辣椒,整条巨大的肋骨,将肉削了下来,切片给客人吃。至于骨上的肉,则留给大家点着酱汁慢慢啃,当然是用手来吃了。
已经很饱,但看到邻桌叫了意粉。咦,怎么泰国菜中有意大利面条,也要了一客试试,意粉做法和意大利人做的一样,略硬,这才有口感,混上的是金不换的罗勒汁,又有一串青胡椒粒摆在面上,吃时把青胡椒一粒一粒细嚼,在口中爆开。就那么简简单单的一道菜,也吃得过瘾。
整家店用黑白为主调,坐得舒服吃得好,东方人西方人都能满意,价钱又相宜,怪不得开店至今都客满,四哥真有本事,佩服佩服。
图片说明:
由肥膏蟹炮制的膏蟹粉丝沙律,味道令人赞不绝口。
这里的意粉略硬,却更有口感。
烤牛肋骨上的肉,让客人慢慢啃,愈啃愈有味。
SEVVA
地址:中环遮打道10号太子大厦25楼
电话:25371388
听到SEVVA这家餐厅已久,今天才有机会光顾,它开在中环太子大厦二十五楼。
到了之后才发现地方真大,一共有有二万二千尺,一半是餐厅和厨房,一半是露台。
餐厅也分两个部分:较为亲切,有装修得高级的咖啡室部分;还有较为适合正式晚宴的部分。
侍者人数众多,都穿着整齐的制服,经理陈兆云亲切招呼,介绍了几个菜,我看餐牌上有印度DOSA,来一份咖喱和鸡肉的。DOSA是一种烤得像纸一般薄的饼,包着各种不同的配料吃,上桌一看,很大的一张饼,我们分开来当前菜。
接着是一小杯磨成浓茸的西洋菜热汤、沙律和螃蟹盖,螃蟹盖中蟹肉极多,不欺客。沙律加了用茶叶蛋的做法煮的鹌鹑蛋、雅枝竹心、牛油果、菊苣和炒豆腐。
一小排烤羊鞍,羊肉用的是纽西兰的乳羊,还觉得有点硬,如果是法国的或苏格兰的羊就会软很多。
再下来的牛面颊肉就很精彩,用一个酥皮盖焗了出来,里面的肉柔软到极点,汤汁也够浓,可以叫一小碗白饭,淋在饭上。
最后的泡饭是用上海式的鱼和肉熬出汤来,饭则像日本式的烤饭团,浸在汤中。
看到饮食杂志中介绍了最贵的牛肉面,一客一百九十,就来一碗试试看,牛腱的份量极多,汤也浓。
最后的甜品,要了一客什么都有的,每种一块。又另要玛丽?安东涅,那是把棉花糖扮成那法国皇后的粉红假发,下面再有一个蛋糕,用各种法国甜点组成。
平均消费并不便宜,如果不吃东西,傍晚时可叫杯酒,在那个大阳台中俯望维多利亚海港和周围的大厦,与朋友聊天。
每一个城市都应该有那么一个INPLACE,让一堆不喜欢的士高嘈杂的人聚合,又没有兰桂坊那种吵架和闹事的担忧,漂亮的客人你看我看你,喝杯酒、抽抽烟,是一个好去处。
图片说明:
蟹盖肉多味美,绝不欺客。
牛肉面落足材料,贵得有道理。
玛丽、安东涅由各种法国甜点组成,卖相可爱。
印度薄饼可当前菜享用。
泡饭是沪、日式合璧之作,别有风味。
“SEVVA”是饮食消闲好去处。
椰椰咖喱
地址:中环德己立街荣华里8号
电话:25236911
“椰椰咖哩”开在兰桂坊巷子里,最初是大排档式,后来把桌椅摆在外面,更受喜欢露天饮食的洋人爱戴,生意愈做愈旺。
《》 第一部分 中环(11)
一个下午走过,遇店东站在门外:“试试看吧,看我有没有骗鬼佬。”
这句话倒吸引了我。一向认为这一带的饮食正如他所说,除了数十年前常到的“巴黎咖啡”之外,很少涉足。反正是吃一次失望一次,不再来,也没有什么损失。
印度师傅前来表演拉茶。这种饮品,要加些姜汁才地道,香港人不太欣赏,只要求糖和炼奶,失去原味。
看餐牌,有马来菜和泰国菜两种选择,后者还是去九龙吃吧,要了一个叫古马咖喱羊MuttonKorma。咖喱味道偏甜,羊肉不是煮熟后再淋咖喱,而是混着烧成的,炆得软熟入味,很下饭。不如叫一块印度飞饼,撕开点咖喱,看到周围的食客很多人都点这道菜。
接着上桌的苏门咖喱牛BeefRenuang就更精彩了。一般的咖喱只是用花生罢了,这里用开心果,更香。味道也带甜,我没有问题,不爱吃甜的人,点这两道菜,先得声明别下糖。
马来干炒米粉用的是极细的新竹米粉来炒,配料多,汁入味,很不容易。
有了信心,点一道泰国菜青咖喱鸡试试,发现也很正宗。
店很小,问老板说:“又卖泰国菜,又卖马来菜,用了多少个厨子?”
“分两班,马来和泰国各一半,加起来一共十五个人。”他说。
哇,还要捱贵租呢。听老板的口音,是个印尼华侨:“怎么不卖印尼菜?”
“道理就那么简单,印尼菜给客人的印象没有泰国菜和马来菜那么好,我试过,卖不成,只有改这两种。在香港,穷则变,变则通,学到很强的生存能力。我做的生意,白天卖人,晚上卖鬼。”
“这话怎说?”我问。
老板笑了:“中班做中环的香港白领,晚上外国游客聚集嘛。”
图片说明:
苏门咖喱牛BeefRendang的咖喱用开心果做料,味道更香。
1马来菜古马咖喱羊MuttonKorma是把羊肉混着咖喱烧成的,又软又香。
2马来菜做得好,泰国菜也到家。这道青咖喱鸡就很不错。
3马来干炒米粉用料讲究而且丰富,值得一赞。
4店中的印度师傅在拉茶。
佳肴馆
地址:中环添美道1号中信大厦101室
电话:25015886
十年前,“佳肴店”已是城中话题,当年经济萧条下,店东区伟民在湾仔开的中西餐厅仍每天爆满,最后一连开了六七家分店,都是他亲力亲为的成果。
经“沙士(SARS)”一役,加上金融风暴,“佳肴店”收缩。区伟民沉寂了一时,当今东山再起,先在中信大厦开了一间小小的旗舰店,叫为“佳肴馆”,接着又到处开分店去也,实在勇气可嘉,也是香港奇迹之一。
店没有从前的那么大,中午时卖碟头饭,客人踏了进去,还以为是什么茶餐厅,但是懂得欣赏的,会来点一些旧店做得出名的佳肴。
士多啤梨排骨是他们首创的,排骨先炸得酥脆再去红烧,上面铺着士多啤梨片,再淋由士多啤梨和其他材料制成的酱汁,味道很特别,最受小朋友欢迎。这道菜出现之后,其他食肆纷纷抄袭,以水果入馔的作法,风行一时,但做得都没“佳肴馆”好。
另一名菜是古法茶香太爷鸡,把鸡烟熏得入味,香气扑鼻,皮很好吃,肉更柔软,连我这个不太喜欢吃鸡肉的人,也感兴趣,夹多两块来送酒。
虾酱猪颈肉蒸豆腐是用蒸五花腩的做法演变出来。五花腩把怕肥的食客都吓跑了,用了猪颈肉就能吸引上班的女士;其实猪颈那个部分,肥肉混进了瘦肉,一样腻。我们只求美味,这里用的虾酱精挑细选,很惹味。觉得太咸时,又有豆腐来中和,我最爱吃这道菜。
《》 第一部分 中环(12)
茄子一般味淡,用肉酱来烧或炆最适宜,但如果连肉酱也嫌肥,可以叫他们的梅菜蒸茄子,再淋上蒸鱼的生抽,就完美了。
中午去吃,还有各类点心,推荐他们的猪膶烧卖,这道点心只剩下“陆羽”和“莲香”有得卖。在这里做的,两片猪肝又大又厚,吃得过瘾。
“佳肴馆”还是保留着一群旧店的老臣子,再加上店东区伟民亲自的监督,一些怀旧菜像鲮鱼饼、古法炆羊腩等,都有水准。
中信大厦的四楼,区伟民还开了一间法国餐厅“逸庐”,招牌菜有威灵顿牛柳、烩羊膝等等,价廉物美,也可推荐。
图片说明:
1“佳肴馆”还有好些怀旧菜乡客,图为鲮鱼饼。
2猪膶烧卖的猪肝又大又厚。
3士多啤梨排骨以水果入馔,独辟蹊径,大收旺场,各家争相仿效。
4古法茶香太爷鸡引得人连肉带皮全干掉。
5虾酱猪颈肉蒸豆腐见“精”不见“肥”,最合怕肥女士心意。
五龙粥面茶餐厅
地址:中环租庇利街17-19号
电话:28518861
常去湾仔春园街吃东西,就没有走过隔一条的利东街去,原来在五十一号,有一家叫“五龙粥面世家”(现已搬至中环,名为“五龙粥面茶餐厅”)的餐厅,所做的鲜虾云吞面,得到旅游发展局举办全港第一届“美食之最大奖”的面食组冠军,今天专程去试。
墙壁上写着“首创凤肝鱼翅水饺”,既然是“首创”,非试不可。一位相貌端庄的女士走过,大概是老板娘福婶吧,就向她要一碗试试看到底是什么味道。
“卖完了。”福婶说:“凤肝,就是鸡肝而已,你不如来一碗普通的水饺吧。”
好,上桌,一试,味道果然不错,绝对不普通,水饺爽脆,有咬头,馅鲜美,很久没吃过那么好的水饺了。
至于汤,店里强调田鸡汤,就不如传统的大地鱼来得惹味,但可以吃出是不带味精的,这已经非常难得。
再来得奖的鲜虾云吞面,已有一碗水饺汤,就来一碟干捞的。面条做得很好,碱水味也不攻鼻,但是很老实很老实地说一句,没有我想像中的好,这是我的偏见,因为面不是用猪油拌的,不可能有昔时云吞面的香味。至于云吞,可能是手下渌得过熟,太烂了。如果你去“五龙”,我建议你还是叫水饺面好过云吞面,不然来一客双拼也行,两种饺子类,可以互相比较一下。
店里还有一味出名的菜,那就是炸鲮鱼球了。五颗鲮鱼球,每一粒都有小孩拳头般大,炸后皮脆,中间软熟。蘸着蚬蚧酱吃,是下酒的好餸。
贪心,来一客鱼皮,很脆,不错。
再来一碟猪皮萝卜,才卖几块钱,吃起来比鱼皮美味。
店中选择极多,连上海炒面、越南牛河、云南米线也卖。中午时刻,许多顾客只叫一碟客饭,点云吞面的人少,真是浪费了吃得奖名菜的机会。
走出门口,遇到老板福伯和他的千金,非常友善,本来应该尽讲些好话,但是性格使然,有什么说什么,请福伯原谅。
1炸鲮鱼球大件,抵食,好味,非尝不可。
2鱼皮做得又脆又爽口。
3便宜的猪皮萝卜经巧手一弄,又成了美味。
4这里的水饺做得最出色,别处难求。
兰芳园
地址:中环结志街2号
电话:25443895
有些老地方,忘记介绍,在中环结志街的“兰芝园”就是其中之一。
从早上七点就经营。一直开到下午六时,别以为只有外面那几个位子,其实大牌档只当为招徕,它已躲进店里,有冷气,而且坐得相当舒适。
一坐下,你就会发现很多游客。台湾来的少女尤其多,在旅游书中介绍了又介绍,在大牌档吃东西,实在是香港特色,应该加以发扬光大。
卖的招牌菜有“传统旧式加央西多士”,一份十四块,如果不喜欢加央的味道,有“驰名厚身多士”,才卖八大洋。
天气热,客人多叫一杯放了很多冰块的“冻咸柠七”或“够姜七”。游客看到名字摸不着头脑,老香港当然知道那个“七”字代表“七喜7up”,而“够姜”是广东话的“够胆”,其实是姜片加七喜,咸柠檬是店里自己腌制的,和其他茶餐厅用现成品不同。
但最受欢迎的饮品还是这家人的丝袜奶茶。所谓丝袜,不过是绒布做成,漏斗形的白布袋,用来隔渣,南洋人一早就用这种布袋冲咖啡,也许是那边传过来的做法。
任何时段走进“兰芳园”都有不同的食物供应。早餐最多人叫的是“火腿通粉餐肉煎双蛋”,配料极为丰富,一客卖二十三元,如果你不爱吃通粉,可换为“出前一丁”,则加二元。
中午有碟头饭,像免治牛肉、叉烧煎蛋、葱油鸡扒、卤水肋骨等等,加茶或咖啡,三十七元。
下午茶有鸡扒汤米、美式热狗、沙嗲牛肉等。我最爱吃的倒是这里做的捞面,用“出前一丁”来捞,众配搭之中,猪扒做得最出色,嫌单调可加多几片午餐肉。最丰富的是“心多多捞丁”,一共有鸡翼、五香肉丁和煎蛋三种配菜。如果你心再多,那么添牛(月展)和牛肉好了。
五十多年的老字号,它是能够保持水准的成果,它就在摆花街尾,从威灵顿街一直走进去就会发现。
也许你也每天经过这家仅存的大牌档。再歇一歇脚吧,不会令你失望的。
图片说明:
丝袜奶茶是这里最受欢迎的饮品。
加央西多士乃该店传统招牌食品。
心多多捞丁配菜丰富,嫌未够喉,可再加料。
冻咸柠廿的咸柠檬是自家腌制,味道当然还胜例牌货。
厚多士只卖八元,大件兼好食。
《》 第一部分 上环湾仔(1)
OLALA
地址:湾仔电气街1号
电话:22940450
这家Olala的店东叫肥仔,没有人记得他的真名,连店里的伙计也叫他做肥仔。
肥仔留着短发,永不剃须,脸圆圆,看起来年轻,也已五十七了。从不摆架子,和法国人绝对不同,但做正宗的法国菜。
“与其说是间法国餐厅,不如说是街边小档的Brasserie。”肥仔说。
的确,Olala的海鲜和在巴黎街角卖的一模一样。生蚝、蟹和蚬,吃起来,不是一般食肆用本地货可比。
有海鲜一定有鱼汤,用的是一些小杂鱼,也由法国进口,去骨打磨,熬出很浓郁的鲜汤,不逊法国厨子做的,你试过就知我没说错。
并非每一种食材都来自法国,像火腿,肥仔就采用更贵价的西班牙货,他代理伊比利亚火腿,已经二十六年。
熏鳗鱼用的就是本地鳗,自家制,做得没有荷兰的那么软,较硬,也较生,鳗鱼选最肥的,可以叫一碟来下酒。
最普通的housewine,用法国的ExcellenceDeTutiuc,非常喝得过,比其他餐厅的housewine高级,一瓶只卖二百八。要喝更好的,叫同一间厂生产的HommageASt.Vincent,但是半瓶已要四百五了。肥仔对法国佳酿的认识丰富,可以信得过。
这家人做得不错的菜,还有油鸭腿、炆牛肉、白酒羊肉、胡椒牛扒,也做生的TartarSteak。厨房是家庭式的,可以要求肥仔让你参观。
他说:“厨师都是由洗碗或楼面服务员升上来,由我自己训练。聪明的,一学就会,做些普通法国菜,不是难事。”
客人一坐下来,就看到桌上有一块牛油,还有一个小陶钵,里面装的是肉酱,用来搽面包,比较特别。
肥仔自己爱吃爱喝,所有的病,像血压、胆固醇、血糖、脂肪肝等,都超标,年前还吃出毛病,进了医院,但他说不要紧,这是轻微的代价。
“有没有法国人给你奖状呢?”我问。
肥仔说:“没拿,送给我,也不要。”
图片说明:
家庭式的厨房确是与众不同。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