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充满爱意的幽默
有些人十分幽默,喜欢在家里说些笑话,逗大家开心,创造欢乐的家庭氛围。有的夫妻一走进家门,就把自己的见闻趣事说给爱人听,特别是女性总是把自己以为最有趣的内容拿回来给丈夫听,引出一阵笑声,其中就体现了深深的爱意。
在忙碌的生活中,运用幽默语言调节心情,缓解生活的重负,分担对方的痛苦,更是爱意的语言表现。
第145节:生活需要甜言蜜语(2)
有一对夫妻因为一点小事闹别扭了,妻子赌气不吃饭,也不理睬丈夫。丈夫一见,赶紧哄妻子:"生气老得快,愁一愁白了头,你想弄个老妻少夫呀?"妻子被逗得"噗哧"一声笑了。
丈夫又说:"这就对了,笑一笑十年少,笑十笑老来俏!"妻子的怨气顿时烟消云散,娇嗔地说:"哼,贫嘴,再说小心我休了你。"可心里却是甜滋滋的。
3. 体贴关爱的话语
充满爱意的语言并不一定都挂上"爱"字,关切、关怀、支持、祝福之类的语言同样可以包含深深的爱意,都是对方乐意听到的。
比如现在大家平时工作很忙,对家庭的投入相对少了许多。可是一定要记得在爱人生日时送上一份小礼物或一束鲜花,外加一张小卡片,借机说一些真诚而动听的语言以表达对爱人支持自己工作的感激之情和祝福之意,爱人听了一定十分感动,幸福之泉在心中流淌。
体贴祝福的话会使爱人感到对方更可爱,家庭生活更温馨。
第146节:争执有度,和好有方
争执有度,和好有方
俗话说:"谁家的烟囱都冒烟。"即使是最恩爱的夫妻,相互间也难免发生争吵。偶尔发生口角,吵过之后也就完了,但是,如果争吵起来不加控制就可能激化矛盾,引出意想不到的坏结果,所以,夫妻争吵有必要控制好"度",即使在最冲动的情况下也不要超越这个界限。
这里要注意以下几点:
1. 不揭短
一般说来,夫妻双方十分清楚对方的毛病和短处。比如,对方存在生理缺陷,个子小,不生育,或有过失足等。在平时,彼此顾及对方的面子而不轻易指出。可是一旦发生争吵,当自己理屈词穷、处于不利态势时,就可能把矛头对准对方的短处,挖苦揭短,以期制服对方。
有道是"打人莫打脸,骂人不揭短",人们最讨厌别人恶意揭短,这样做只会激怒对方,扩大矛盾,伤及夫妻感情。
2. 不翻旧账
有的夫妻争吵时,喜欢把过去的事情扯出来,翻旧账,拿陈芝麻烂谷子做证据,历数对方的"不是"和"罪过",指责对方,或证明自己正确。这种方式也是很愚蠢的。夫妻之间的旧账很难说得清。如果大家都翻对自己有利的那一页,眼睛向后看,不但无助于解决眼下的矛盾,而且还容易把问题复杂化,新账旧账纠缠在一起,加深怨恨。夫妻争吵最好"打破盆说盆,打破罐说罐",就事论事,不前挂后连,这样处理问题,才容易化解眼前的矛盾。
3. 不带脏字
夫妻争吵时,双方可能高声大嗓,说一些过激过重的话,但是绝不能骂人,带脏字。有些人平时说话带脏字和不雅的口头禅,争吵时也可能顺口说出来。然而,这时对方不再把它当成口头禅,而视为骂人,因此同样会发生"爆炸"。
4. 不贬低对方
夫妻争吵时难免各执一词,都感到真理在自己这边,对方是胡搅蛮缠,往往使用评价性语言贬低对方。比如:"和你说话简直是对牛弹琴!""你这个人四六不懂,简直不可理喻!""你是一个泼妇!""你是一个无赖!"这些贬低对方的话,同样容易刺伤对方的自尊,对方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会一直争吵到底的。
5. 不涉及亲属
有的夫妻争吵时,不但彼此指责,而且可能把对方的老人、亲属也裹进来。如说:"你和你爸一样不讲理!""你和你妈一样混账!"如此把争吵的矛头指向长辈是错误的,也是对方最不能容忍的。
总之,夫妻争吵只要把握好了度,就不会伤及感情,"雨过天晴",两人又会和好如初。
当夫妻因事发生矛盾出现冷战局面时,到一定程度就要有一方首先打破沉默,这时另一方就会响应,夫妻握手言和,重归于好。
打破沉默、消除冷战的方式有以下几种:
1. 直言和解
如果双方的矛盾并不大,只是偶然出现摩擦,就可以直截了当和对方打招呼,打破沉默。如说:"好了,过去的事就叫它过去吧,不要再赌气了。"对方会有所回应,言归于好。也可以装做把所有的不愉快都忘掉了,像什么事也没有发生似的,主动与对方说话,对方如顺水推舟,也可打破沉默。如上班前,丈夫故意对还在生气的妻子问:"我的公文包呢?"见丈夫没有记仇,妻子也不好意思不理睬,应声道:"不是在衣柜上吗?"这样就打破了僵局。
2. 认错求和
如果一方意识到发生矛盾的主要责任在自己,就应主动向对方认错,请求谅解。如:"好了,这事是我不好,以后一定要注意。这件事是我考虑不周,责任在我,我赔不是,你就不要生气了,气出病来,可不划算!"对方听了,一腔怒火也许烟消云散。
第147节:夫妻吵架要把握的准则
退一步说,即使错误不在自己一方,也可以主动承担责任。
3. 幽默和解
开个玩笑是打破僵局的最佳方式。如:"我说,你看世界上的冷战都结束了,我们家的冷战是不是也可以松动一下?""瞧你的脸拉那么长干什么!天有阴晴,月有圆缺,半月过去了,月儿也该圆了吧!女人不是月亮吗?"对方听了多半会"多云转晴"。
总之,只要一方能针对矛盾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沟通方式,巧用言语,就可以尽快打破僵局,家庭生活会恢复往日的欢乐与和谐。
夫妻吵架要把握的准则
-位著名的文人说过:"无论男女,应该先学会吵架,再结婚生孩子,过日子。不要认为你是多么了解你的爱人,因为勺子早晚是要和锅沿磕碰的。"
有人说过这样的话,吵架也是一门艺术,特别是对于家庭。没有吵架的家庭就没有活力;而不会吵架的家庭,却是危险的,因为它的每一次争吵,都是一次家庭的地震。
夫妻,毕竟是两个人、两种性格的组合。这个矛盾的统一体,此消彼长,维系着平衡和统一。要知道,任何时候的两强对抗都会破坏这种平衡,引起矛盾的爆发--吵架。
下面是吵架时应该把握的几条准则:
1. 不要自以为是
不管为什么事吵架,都不宜自以为是。因为那种"宜将剩勇追穷寇"的魄力对于家庭是不适用的。相反,倒应是"穷寇勿追"。
2. 不要以"离婚"要挟
离婚是家庭解体的最佳选择,但又是最蠢的办法。折磨的是自己绝不是别人。即使没有离婚的想法,只是气话也不可说,因为这种言语有助于吵架中的推波助澜。
3. 不要以性要挟
俗话说,夫妻无隔夜之仇。如果因为吵架而影响夫妻的性关系,那就愚不可及了。因为性是维系夫妻关系的坚固纽带,一旦这个链条发生断裂,的确是很麻烦的。
4. 要忍耐
男女之间往往会有好多习惯、爱好、性格不一致、不适应,常常会因一些小事而争吵不已。如果有一方或者双方都能忍耐,或者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那就会化干戈为玉帛,打破僵局,当然任何改变都是痛苦的,不过为了爱,为了永久的"和平",总是值得的。
第148节:消除对爱人的不满(1)
消除对爱人的不满
在夫妻之间,过多的批评、指责所引起的后果往往是消极的,而且会产生对立心理和抵触情绪。
那么,应该怎么做才是正确的呢?
1. 要反躬自问
当自己对爱人产生不满情绪并想在爱人面前暴露出来的时候,要问自己三个问题:第一,我对对方的要求合理吗?如果对方达不到这些要求,是主观方面的原因还是客观方面的原因?第二,不要光是想对方没有满足自己的要求,而首先要检查:"我满足对方的要求了吗?"第三,如果一定要表露自己的意思,那么要考虑:"这种方式恰当吗?"
2. 从自己做起
在夫妻相互之间是否满意的问题上,应该树立三种态度:一是我不能够通过直接的行为改变他人,二是我只能改变自己,三是我改变时,他人也会相应地改变。
有这么一位妻子,她喜欢读书,也喜爱社会活动,但是不善于整理家务,丈夫再三埋怨她、指责她都没有结果,丈夫说:"批评也没有用,真不知道该怎么办。我并不是追求尽善尽美,但是每个星期至少也该整理一次屋子呀!看到家里乱七八糟,想到妻子邋里邋遢,真使人难受。"后来,丈夫决定自己动手整理屋子,因为他检查了自己做得也不够,而指责妻子实在太多了。这个办法确实有效,妻子逐渐克服了心理的障碍,承担起整理收拾的事情。有时也有些反复,每当妻子不整理屋子时,丈夫总是悄悄地干起来,直到妻子真正地负起责任来。这种做法比较好,因为最好的改变是发自内心的。如果你想令一个人改变,一定要使对方确实感到这是自己的需要。在这方面,要了解对方,绝不要有任何勉强。
3. 不要计较小事情
在夫妻之间,不可能在大大小小的一切问题上都使双方那么称心如意、相互配合得严丝密缝。每个人都可能有某些小缺点或某些小习惯惹人厌烦。但是在夫妻之间因为挤牙膏的方法不同而闹矛盾,那就太可笑了。如果你认为非改变对方不可,就要先去寻找为什么对方这个习惯会如此干扰你的原因,真正的问题可能在自己。心理学家罗者斯说过:"我对自己和别人内心的真实世界越是开放时,我发现自己越没有那股改变事情的冲劲。"这是有道理的。
第149节:消除对爱人的不满(2)
因此,要有耐心,耐心是建立良好婚姻关系的基础之一。人和人之间必须要有必要的妥协与让步,在夫妻之间也是同样。如果看不惯对方的有些缺点,要想想这些缺点对家庭生活并没有太大影响,而且谁还没有一些缺点呢?即使要向对方提出,也要等待适当时机,不要夫妻一见面就唠叨不休。不管自己是否习惯,要试着热情地和对方打招呼、谈话,这样做很有好处,是会得到回报的。
4. 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意见
唠叨和正式提意见是不同的,向配偶正式提意见是使配偶明确地知道自己的不满,从而引起注意,进行改正;而唠叨则主要是一种情绪宣泄,并不考虑这样做会产生什么效果,而且也不会产生什么好的效果。有的人只是一味地对配偶作无原则的迁就,并不把自己的不满明确地告诉对方,而事后再唠叨、抱怨,这样反而使事情复杂化了。
知道了如上几点,在与配偶生活的过程中,任何小磨擦、小抱怨都会在轻松愉快中得以化解。
第150节:夫妻之间也需要幽默
夫妻之间也需要幽默
幽默能给人的生活带来快乐,能化解人们在生活中遇到的忧愁和烦恼。
幽默的语言谈吐也是家庭生活中丈夫或妻子用来与对方进行交流和增进彼此关系的"润滑剂"。
夫妻之间如果缺少沟通,就不能了解对方的思想感情,在婚姻关系上,就不可能有日新月异的成熟和长进,而这场犹如马拉松式的婚姻,恐怕也就难以维系了。
任何一个家庭成员都不希望家庭感情出现危机乃至破裂,都希望拥有一个充满爱意的家,这就要求家庭成员之间经常进行语言交流,沟通思想,互相关心。而且要尽量运用形象化的幽默语言,譬如,丈夫忘做了什么事,妻子幽默地点一下和大声埋怨,产生的效果肯定会明显不同。子女做了错事,父母运用幽默的方式批评一下,和狠狠地斥责效果也不同,因为幽默可以帮助人消除烦恼、忧愁和疲劳,有利于增进身心健康,化干戈为玉帛,使各种家庭矛盾一笑而了之。
例如,有一位妻子聪明能干,丈夫却没有一点儿上进心,但是,在家里还要摆架子,以家长自居。直接批评丈夫会激化夫妻之间的矛盾,有一天,妻子讲了一段寓言使丈夫正确认识了自己,改变习惯,发奋努力,终于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下面是这则新寓言:
坐在飞机上,一个乘客向空姐要饮料,要了半天,无人理睬,乘客只好作罢。
过了一会儿,忽然那边也有人向空姐要饮料,并且满口骂骂咧咧。却原来是一只鹦鹉,也奇怪,只见空姐竟乖乖地将饮料给鹦鹉送上。这鹦鹉还不罢休,继续骂骂咧咧要这要那,每次骂过,空姐都赶紧把东西送上。乘客茅塞顿开,原来这飞机上的空姐吃硬不吃软,得骂!乘客学着鹦鹉的样子骂骂咧咧,果然,他要的饮料,空姐给送来了。这下,乘客乐了,嘴里不停地骂着,跟空姐要这要那。
乘客骂得正起劲,机长从驾驶舱走出来,一把抓住他就给扔到飞机外边去了。倒霉的乘客从空中往下跌落,很是想不通。可是很快,飞机门又一次打开,鹦鹉也被扔了出来。
鹦鹉飞到乘客身边,绕着他转了几圈,很惊讶地说:"原来你不会飞啊?那你在飞机上牛什么?"
这则寓言让一家人感受到幽默的乐趣,笑过之后,丈夫意识到自己的问题,于是开始改变自己。
夫妻生活中不能没有幽默,只有放松心情才能使爱情更甜美。
第151节:说服父母的妙招(1)
美言笼络家人心
为人父母、为人子女,肩上难免背负了数不清的义务和责任,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即使你对自己的家人提供了多少物质的保证,都不及你与他们多进行一些心灵的沟通,与家人多联络感情,稳固住家庭这个"大后方"能使你的工作、生活事事顺心。
说服父母的妙招
许多子女都说与父母有代沟。的确,父母因为年龄的原因,与社会有些脱节。而因为缺乏交流的艺术,双方经常产生摩擦。家庭中父母与子女间的摩擦,许多是两代人之间的思想分歧,解决起来不大容易。而偏偏长辈大多固执,后辈又执拗,他们觉得自己正确的时候,往往靠争辩解决问题,这就更加激化了矛盾。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说服父母,献殷勤,套近乎,就需要一定的技巧。说服父母是一种特殊的交流和沟通过程。
献殷勤,不是虚情假意,而是要实实在在地孝敬父母。虽然父母有许多缺点,可做儿女的应该真心实意地爱他们,关心他们的冷暖和健康,为他们分忧解愁。有了这个心理,你就会有许多"献殷勤"的办法,也会有诚恳、礼貌、亲切的态度,自然而然就会说得顺耳,讲得动听了。
需要提醒的是,当父母问你什么事情时,这是送上门的"献殷勤"的好机会,你一定要耐心、认真地正面回答或解释,这样一定会换得父母更多的怜爱。长辈总想更多地了解晚辈的生活,你只要耐心地陪着他们就足够了。
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尊重,子女对父母更应该如此。而这种尊重,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经常向老人请教和商量问题。除了那些自己能够预料到的肯定与父母的观点存在明显分歧,而又必须坚持己见的问题外,其他的事情,则应该经常及时地与父母商量,听听他们的意见,这无疑是有好处的。即使清楚地知道自己与父母的观点绝对一致,也不妨走走过场,以求得意见一致时所带来的愉快心情。
1. 利用类比讲明道理
在说服过程中,可以巧妙地把父母的经历和自己目前的状况类比,以求得他们的理解,使他们没有反对的理由。
比如,有一位大学毕业生想到南方闯一闯,家长不同意,他这样找理由说服父亲:"爸,我常听你说,你16岁就离家到外地上学,自己找工作,独自奋斗到今天。我现在比你当时还大两岁呢,我是受你的影响才这样决定的,我想你会理解和支持我的。"
这样一来,儿子成功地说服了父亲,父亲无法再坚持自己的意见了。
一般情况下,做父母的都有自己认为辉煌的过去,他们免不了以这些资本教育子女。对于已成年的子女,如果要干一番事业但受到父母的阻挠时,就可以拿他们的经历作为论据,进行类比,这样有很强的说服力。
第152节:说服父母的妙招(2)
2. 以父母的期望作为自己的旗帜
父母对子女的未来都寄予厚望,望子成龙是他们梦寐以求的,而且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教导子女要敢闯敢干,将来要做一个有作为、有成就的人。
在说服他们时,只要你提出的意见与他们的目标一致,就可以抓住这面旗帜,作为有力的武器,为己所用。
有一位刚毕业的年轻人在一家公司找到一份工作,而父亲不同意儿子的选择,托人给他联系某国家机关。这个年轻人说:"这个公司我了解过了,很有前途,生产的是高科技产品,和我学的专业很对口。再说,国家机关好是好,可是人才济济,我到那里要想干出一番事业,恐怕机会不多。可是,在这个公司就不同了,我去那里,总经理要我马上把技术工作抓起来,这是多好的机会。我从小就依靠你们,没有主见,我现在长大了,这个决定就是我自己独立思考定下的。我想你一定会支持我的。"
听到这里,父亲还能说什么呢?
一般说来,父母很注意自身的尊严,对过去说过的话不会轻易失信,而且会及时兑现。所以,在说服他们时,就可以适当利用这种心理,用他们的话作为自己的旗帜,很容易就会成功。
3. 发挥坚决态度的震撼力
子女在说服父母时要表明自己的坚决态度,让他们明白自己的选择是慎重的,是下了决心的,不管遇到什么情况都不会动摇,即使决定错了,也准备独自承担责任,决不后悔。
这种坚决的态度具有柔中寓刚的作用,对于父母有强烈的震撼力。父母从中可以看到子女的主见和责任感,就不会硬顶着把事情搞僵,反而还会顺水推舟,同意子女的意见。
一位女孩的父母不同意女儿和那个男孩谈恋爱,她对父母说:"在这件事情上我决心已定,希望你们能理解女儿的心思。以后吃苦受累我也心甘情愿。如果你们硬不同意,那也没有办法,就当没有生我这个不孝的女儿吧。不过,我是多么希望你们能理解和支持我呀!那样,我会很感谢你们的。"
第153节:婆媳之间应如何说话
话说到了这里,父母还能说什么呢?他们并不想失去女儿,既然女儿已经铁了心,为什么还要苦苦相逼呢?这个事例中,女儿的决心起了重要作用。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如果自己的意见不正确,甚至完全错误,那就不是说服父母的问题,而是应该愉快地放弃自己的意见,采纳他们的意见。当然,这同样也需要勇敢和理智。
婆媳之间应如何说话
在家庭生活中,婆媳关系是一对特殊矛盾。要处理好这对矛盾,儿媳有十分重要的责任。那么怎样才能做个讨人喜欢的儿媳呢?你首先要在说话上下功夫。
首先要确定婆婆不是敌人,非敌即友。但是这个"友"也是有分别的,不是无话不说的亲密好友,要把婆婆当成那种不把她当朋友可是又有相关利益需经常联络的"朋友",见面热情寒暄可是不说心里话。婆婆是老公的妈,可是和媳妇可没"过命"的交情,又不能不相处,不尊重,那么保持一定距离的"朋友"关系就比较妥当了。说太多心里话,日后有不愉快的时候,难免会被当成小辫子。
其次要在婆婆面前保持自己的个性。有什么坏习气最好别藏着掖着,光明正大并且自己不当是坏毛病的显示出来,婆婆就算是看不过眼也只好解释为"她就那个脾气",不太较真了。否则,狐狸尾巴不小心露出来,婆婆背地里的怪话可就不好听了。(比如你有个坏习惯,喜欢把衣服、袜子等等全塞到洗衣机里,一周洗一次,婆婆就很看不惯你这种不讲卫生的习惯,可是你洋洋得意大大方方一点都不以为羞,婆婆就拿你没脾气,只能解释为"现在的年轻人都这样"。)
还有,要经常提醒自己"婆婆是老公的亲妈,看在老公的份上我也不能和她计较太多。"这话要在婆婆有什么令自己不满意的时候在心里默念三遍,以避免自己当场发作和婆婆理论,使矛盾爆发不可收拾。这话念多了,城府深到婆婆当面指责你,你都能面不改色全当她的话是在夸你了。其实就是一句:别和婆婆有正面冲突。
第154节:做个讨人喜欢的女婿(1)
做个讨人喜欢的女婿
好女婿也需好在嘴上,对岳父岳母的"诚心"、"孝心",也需"秀口"的锦上添花。
以下有4种能说会道、讨岳父岳母欢喜的有效之术,敬请借鉴:
1. 脉搏一定要摸得准
李明结婚后久居岳母家里。为了讨得岳母的欢心,他总是主动干家务活儿,但岳母大人的脸还是欢笑不起来。后来,他发现每当他说外边发生的新鲜事时,岳母就非常高兴,总是睁大眼睛"刨根问底"。于是他便开始留心各种各样的"新闻",每天回到家里,就找机会向岳母大人进行"新闻"汇报。从此岳母大人见他回来总是笑脸相迎。有时没等他开口,岳母就急着问:"今天又有什么新鲜事,快讲给我听听。"听完之后还要向来串门的人进行"新闻重播",并自豪地说:"我们家的女婿知道的事情真多,我是天天不出门,便知天下事哟!"
2. 冷暖一定要心知肚明
小刘结婚后,因没有时间照顾家,常挨岳母的数落。不久。岳母患了半身不遂不能下床,她经常感叹自己活着没用。小刘利用回家的机会,除了给岳母端水喂药外,就耐心地劝她安心养病:"妈,您可别胡思乱想。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人吃五谷杂粮,哪有不生病的呢?病来了,就看您能不能抗住它。您是个要强的人,哪能让这点小病吓住呢?再说,现在医学这么发达,您这病肯定能治好的。"他的话像一剂良药,使岳母的精神好多了,没几个月,她就能下床走动了。她逢人就说:"多亏我的好女婿总给我吃顺心丸,我的病才好得这么快。"
3. 安心的话一定要说
一天,谢强和妻子因为一点小事闹别扭,谢强说不过妻子,就说:"得得,我说不过你,你和你妈一样,都是常有理。"谁知这句话让在厨房做饭的岳母听见了,老太太一听火冒三丈,指着谢强大声斥问:"你们两口子为什么吵嘴我不管,可说我们娘俩都是'常有理',我得跟你纷争纷争,我怎么'常有理'了?你今天非得给我讲清楚不可。"谢强一听,觉得事情不妙,于是满脸堆笑地说:"妈,您可别误会,'常有理'这可不是坏话,我这是赞扬您女儿呢。因为每次争吵都是我没理,您的女儿我的妻,无论做什么事都特别有道理,而这又都是跟您老人家学来的,没办法,我只好佩服地说她跟您一样的'常有理'喽。"说着又神秘地对老人说:"实话告诉您吧,这句话还是跟我爸学的呢。因为我跟我爸一样,在媳妇面前总是'常没理'。"谢强的话把老太太的怒气冲散了,她指着女婿说:"你小子这张嘴呀,能把死人说活喽。"一场风波化为乌有。
第155节:做个讨人喜欢的女婿(2)
4. 关键的话不要吝啬
凌老太太膝下无子,只有一个女儿。丈夫去世以后她由于身体不好,搬到女儿家住。开始还好,可后来女儿下岗了,一时半会又找不到工作,一家老少四口都靠女婿一个人的工资生活。孩子上学需要钱,老人看病需要钱。女儿因心情不好,常在家发脾气,凌老太太听了委屈地说:"我要是有个儿子也不至于拖累你们啊。"女儿着急地说:"妈,您就别说那些没用的话了。"
会说话的女婿则亲热地对岳母说:"妈,您这样想就错了,过去有句老话是'一个女婿半个儿',如今时代变了,男女都一样,就该是'一个女婿一个儿'了。您想,往后都是独生子女,女婿和儿子不就都一样了嘛。您老往后不要把我当外人,从我们结婚那天起,我就认定您是我的亲妈了,您是不是嫌弃我这个儿子呀?"几句话说得凌老太太老泪纵横。她从箱子里拿出卖房的钱,交到女婿手里说:"做了几辈子好事才让我遇上你这么个好人啊,这些钱本来是我留着养老的,有你这么个好女婿我也就放心了。"
总之,在生活中用你的甜言蜜语讨岳父、岳母的欢心,以你的实际行动为他们排忧解难,让岳父、岳母疼爱自己女儿的同时,更喜欢你这个"会说话"的女婿。
第156节:教育子女有良方(1)
教育子女有良方
父母与孩子的关系虽然亲密,但是父母对孩子说话也并不能随随便便。因为,孩子与父母在年龄、阅历、心理等方面存在着很大差异。如父母教育孩子时不注意这一点,对孩子说一些不该说的话,势必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
因此,父母在日常生活中与孩子说话时应注意自己的言行。
概括起来,父母的口语忌讳有以下几点:
1. 忌说损伤孩子自尊心的话
有些性格急躁的父母,对孩子恨铁不成钢,动不动便用言语奚落孩子。什么"你这个十足的笨蛋"、"一点出息也没有"、"活着干什么,还不如去死"等等,孩子耳濡目染,身心定会受到创伤。
"你怎么不像你姐姐?她门门功课都拿满分!"这样的话语无疑能把孩子的自尊心破坏殆尽。许多家长意识不到他们正把不安传给孩子。"是啊,为什么我不能像她一样?父母不喜欢我了。"他的反应往往是:第一,觉得遭到了贬黜,甚至失去希望。第二,摆脱人见人爱的姐姐。第三,为没人喜欢自己而忿忿不平。
这时,父母正确的说法是:"我知道你担心你的成绩不如姐姐好。我要你记住:你俩各有所长。我们也很看重聪明的孩子,你们各有惹人疼爱的优点。"
2. 忌说吓唬孩子的话
"如果你不立刻跟我走,我就把你一个人抛在这里!"你真会这么做吗?孩子当然希望你不会当真,因为小孩子最怕单独呆在一个陌生的地方。但可能他听多了类似的威胁,已对此充耳不闻了。这种争执往往发生在公共场所,一旦失去控制,孩子就赢了。比较有效的方法是:当他太出格时,你把他抱起来。这样他就会明白你不允许他在公共场所胡闹。
3. 忌说命令孩子的话
有些父母在孩子面前耍家威,没有一点民主。有的家长对孩子一味地限制,什么也不准,说话就是下禁令。例如:"放学后不许与同学玩,不许到同学家里去,不许把同学带到家里","你每天除了学习,别的什么也不许干"。由于孩子生活在命令中,孩子就会变得迟钝,没有创造力,这些扼杀人才的禁令,应该去掉。
4. 忌说气话
有些文化素质较低的父母,心情不好就无端地责骂孩子,拿孩子撒气。在家没好脸,说话没好气。孩子不敢接近,又躲避不了。如"去去去,滚一边去","不要说话,给我装哑巴"。孩子有时问点问题,也没好气地说:"不知道,别问我","老问啥,没完没了的,别问了"……这些使孩子横遭冷落的气话,是父母应该忌讳的。
5. 忌说污辱孩子人格的话
有的不理解孩子心理的父母,当发现孩子有什么"不端",则认为大逆不道,不是冷静地把情况弄清楚,而凭主观臆断,说什么"你这个不要脸的小畜生","小流氓";略微有点文化墨水的父母也有旁敲侧击、指桑骂槐的现象,弄得孩子反驳不好反驳,解释不好解释,只好在内心默默地忍受着。
第157节:教育子女有良方(2)
这些有伤孩子心理的侮辱话题,也是做父母的与孩子说话时应忌讳的。
6. 忌说埋怨孩子的话
当孩子犯错误之后,他会感到很无助。"我怎么会这样?我真傻。"他后悔当初没听从父母的话。就在这时,妈妈说:"我早就跟你说过会这样。"转眼间,孩子的无助就变成了自卫。出于对母亲轻蔑语气的反抗,出于承认自己蠢笨的自卑感,他开始为自己辩解,要么在绝望中屈服或在忿怒中反叛,这样的话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你可以这样说:"孩子,你试过自己的方法了,可没成功,对吗?真为你难过。妈妈也是这么过来的。"
7. 忌说欺骗孩子的话
有些言行不一的父母,言不行,行不果,说了不做,许愿不还。
这些光说不练的话,次复一次,久而久之,孩子对父母失去信任了。父母的话比没说后果还坏。这些诱惑孩子说谎的话,父母千万别说出来。
8. 忌说过分宠爱的话。
有些不清醒的父母,溺爱自己的孩子。常常听到什么"你是妈妈的心肝儿"、"命根子"、"眼珠子"。这些话容易造成孩子放荡不羁的性格,应该戒掉。
第158节:家庭成员相互称呼四忌
家庭成员相互称呼四忌
家庭成员之间的称呼并不是随意而为之的,其中包含了一些忌讳,我们应该多加注意,使自己对家人的称呼正确、得体。
1. 忌乱称呼
有的子女由于父母娇惯,不称呼自己的父母为"爸爸、妈妈",常称呼父母为"老爷子、老头子、老太太、老太婆",甚至直呼父母的姓名,表现出对长辈的不尊重和某一方面的修养比较差。有的夫妻不称呼公婆或岳父母为"爸爸、妈妈",而称呼"你爸,你妈"。这种不礼貌的称呼,无疑会使家庭秩序发生混乱,不讲究长幼尊卑,不尊重长辈,影响家庭成员间的感情。
2. 忌称呼不适度
家庭称呼既要讲究文明礼貌,又要生动活泼,不能把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同志化、朋友化。因此,家庭成员间通常称呼爱称或戏称,体现出成员之间亲密无间的关系。比如"小刚、老大、玲玲、一把手、内当家、财政部长、宝宝"等,充满着亲切感,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体现出家的温暖、融洽。但有的家庭成员不管对方接不接受,不管地点、场合,一律称呼爱称、戏称。
例如有一位丈夫平时在家里总爱戏称自己身体较胖的妻子为"肥肥"。一次在办公室里,这位丈夫当着一些同事的面叫着妻子的戏称,使妻子觉得丢了面子,回家后跟丈夫大吵了一架。
3. 忌不称呼
有的人性格腼腆,或由于其它原因,见到自己公婆或岳父母,什么也不称呼,只"嘿嘿"一笑了事。有的夫妻不称呼对方的姓名,只一味地"嘿""喂""哎"。长期对长辈不称呼,很容易引起老人的误解。夫妻双方不称呼也显得互相不够尊重。
4. 忌粗俗称呼
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家庭成员间产生矛盾时。例如有一位青年因为结婚时父母不能满足自己的要求,与父母大动干戈,称父母为"老不死的、糟老头、死老太婆"。有的父母在训斥孩子时,称子女为"没良心的、小兔崽子、小王八羔子"等。甚至吵到激烈时,双方会搬出最难听、最野蛮的字词来称呼对方。这种粗俗称呼,必定使矛盾火上浇油,破坏家庭成员间的感情,造成不应有的家庭纠纷。
第159节:同事间的说话技巧(1)
营造和谐同事关系的语言艺术
如果说纷繁的社会是一个大舞台,那么职场就是一个小舞台,一个人每天除了吃饭睡觉以外,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工作中与同事一起度过的,那么与同事如何相处就显得尤其重要了,好口才是处理同事关系的最直接的方式。掌握一些职场说话妙招和技巧会使你在职场人际中如鱼得水。
同事间的说话技巧
与同事相处一如和朋友交往,首贵诚信。当对方诚恳地向你请教问题时,你应该诚心回答对方,不要敷衍塞责。遇到我们无法回答的问题,应该诚实地表示自己并不清楚,不可随口胡说,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当有同事敬邀,如不愿意,最好明白地婉谢。有时候,我们会因为"太客气"了,而"不好意思"拒绝同事的邀请,结果玩得既不开心,内心又懊悔不已,实在太划不来了。
懂得欣赏同事的优点,最容易获得对方的好感。每个人都希望能引人注意,希望别人知道自己的优点,因此,当你的同事有杰出表现时,你应该诚心诚意地表示称赞,这样会使对方认为你是他的知己而对你推心置腹。
尊重同事的隐私权,避免让关怀成为恶意的刺探。中国人一向喜欢以嘘寒问暖来表达关怀之意,但最终往往流于议论别人的私事。因此,与同事相处时要尊重他人的私生活,避免东家长、西家短的,因为很多事情局外人是无法了解的,如果以讹传讹,将会造成严重的伤害。
和同事谈话时,记得切勿吹毛求疵。如果有人对你无理取闹,你应该保持适当的反应,不可太过暴躁。这种宽容的态度,并非不辨好坏或是忍气吞声,而是使他人觉得你平易近人。提高自己地位最好的办法就是虚怀若谷,乐于取人之善为善,而非任意贬损他人的优点及成就。
不要因一时意气之争,与同事发生口角。同事是和自己站在同一条线上奋斗的伙伴,不要为了逞一时口舌之快而损害对方的自尊心和利益,否则以后就很难再获得他们的友谊和合作了,所以,你必须抑制自己激动的情绪。